四川省巴中市2015届高三零诊语文试题X

时间:2019-05-13 22:0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省巴中市2015届高三零诊语文试题X》,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省巴中市2015届高三零诊语文试题X》。

第一篇:四川省巴中市2015届高三零诊语文试题X

1.填空。(10分)

(1)__________,行者常至。(《晏子春秋》)(2)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3)沾衣欲湿杏花雨。(志南《绝句》)

(4)__________,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5)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__________,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6)朱自清在《春》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排比句写出了春花的绚丽多彩。(7)“旧时茅店社林边。”句中“社”指的是。

2.名句、文化常识填空。(9分)(1)行远必自尔。《礼记·中庸》。(2)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3)青山有幸埋忠骨。(杭州岳墓对联)(4)《次北固山下》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的句子是:__________。(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句里的“此事”指:“__________。(用词中原句回答)

(6)科举时代殿试第一名为。在古代,“鸿雁”往往是的代称。

1.(5分)爱与孤独

①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爱的心灵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

②不止—位先贤指出,—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决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谓分享和分担,未必要有人在场。但至少要有人知道。永远没有人知道,绝对的孤独,痛苦便会成为绝望,而快乐——同样也会变成绝望!③交往为人性所必需,人生之常态,而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

【小题1】本文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内容?(3分)答:

【小题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答:

2.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

②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确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③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面对物欲横行与享乐盛行,我们却手无寸铁,无能为力——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重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面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新构建,做到有所坚持,有所担当。

④要重建,根底在教育。或者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

⑤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一个人所要完成的不只是知识性的系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这个素质的核心是精神,即人文精神。具体到个人,它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气质和修养等各个方面。

⑥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非但不能造福社会,往往还会助纣为虐,化为灾难。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⑦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让人文精神的光辉继续照耀我们前进。

【小题1】选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分)

【小题2】选文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15分)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臣本布衣(2)先帝不以臣卑鄙(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4)深入不毛(5)庶竭驽钝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2分)【小题3】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2分)【小题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报先帝”一语与文中的哪两件事相呼应?(4分)

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小题1】诗中“孤蓬”喻指_________。(2分)【小题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描绘了青山白水的美景。B.颔联点明了送别友人的主题。C.颈联烘托出游子的思乡之情。D.本诗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①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②地,徙倚③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秋风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①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②横分:瓜分。③徙倚:徘徊。

【小题1】全诗抒写了在特殊时间和地点的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2】仔细品味第三联中“万里”“三年”这两个数词的表达效果。

1.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认真思考深入群众怎样能听到真话、实话、普通群众的话,这体现了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只有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才能与群众心连心;只有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才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真心解决群众困难,才能得到群众的民心;只有坚持做到“真诚、真情、真心”,才能使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请以“真情在中”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③字数不少于600字。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第二篇:15届四川高中名校高三零诊模拟政治

15届四川高中名校高三零诊模拟政治

第I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回答1~2题。

1.《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这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宣传口号。此前,一档名为《汉字英雄》的文化综艺节目也在河南卫视热播。这些节目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让人们得以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开展汉字书写活动有利于: ①保护中华文化的载体,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②制定汉字的使用规范,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③维护中华文化的瑰宝,实现汉字与信息化的融合 ④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推中华文明的传承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13年12月4日,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回答5~7题

5.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这表明:

A.中华文化推陈出新,批判继承 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C.中华文化喜闻乐见,催人奋进 D.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6.1972年,澳大利亚为纪念第十届国际会计师会议的召开,发行了一枚邮票(如图),把算盘与西方发明的计算机的电路板作为主图,可谓颇具匠心。这一创意主要是基于:

A.不同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 B.不同民族文化遵循共同的发展模式 C.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和借鉴中趋同 D.不同民族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色彩

7.邮票设计家别出心裁地将算盘的横梁与计算机的线路相互融合,既表达了历史的沿革,又表现了古老与新生的并存。这启示我们:

①创造联系应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②事物之间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特性 ④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与孙中山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①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③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应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可见,雷锋精神: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国访问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言警句,提到了不少文学家、哲学家及其著作,展现出醇厚的人文情怀与深邃的思想。回答11~12题。

11.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说明各种文明之间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下列与这一思想相同的是: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D.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12.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读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辩论,“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这一评价强调了哲学是: A.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科学 C.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2014年,正值农历马年。春节期间,“马上有”句式拜年短信走红,“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加薪”等祝福语“万马奔腾”,“马上体”成为今年最流行的文体。回答13~14题。13.这些“马上有”尽管有调侃色彩,却反映了人们在就业、住房、涨薪等方面的期待,也传递着人们快马加鞭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这表明: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的反映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创造美好生活 ③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这些祝福语中有对新年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焦虑;有励志的愿景,也掺杂一些浮躁的心态。“马上祝福”可以有,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马上心态”不可长。因为: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梦想就能照亮现实 D.事物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15.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16.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必然的、无条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漫画《闻过则改》告诉我们应:

A.创新思维,突破陈规与陋习B.抓住时机,促使问题的解决

C.分清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 D.统筹兼顾,抓住事物的关键

18.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具有不少新的有利支撑和难得机遇。同时,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抓住发展机遇,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上述判断蕴含的哲理是:

①科学的预见是人们成功实践的基本前提 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创造条件促使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把握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作擅以景写情,尤擅运用景与情“反向配置”的手法,如通过描写明媚灿烂的春光,来衬托词中主人公愁思的无限深重,从而使作品的艺术表现更显张力。这表明:

①情景“反向配置”合理运用了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 ②艺术作品中景物的色彩是由主人公情绪的色彩生成的 ③情景“同向配置”是艺术创作中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体现 ④艺术家对景物的裁剪与运用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20.2013年,人造的规模和意义又一次被重新定义。2月20日,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用胶原蛋白和耳细胞创造出了更自然的活的人工耳;8月2日,荷兰研究者利用干细胞培养出的肉纤维,做出了第一个完全诞生于培养皿的人造肉饼。这充分佐证了: ①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自然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意识活动有创造性,能依据自己意愿创造新物质 ③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④意识能动性是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1.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哲学思想的是: A.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象无形 B.以今知古,以近知远,以一知万 C.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D.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2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路线图、时间表,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面深化改革: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 ②标致我们党完成了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任务 ③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具体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离休后,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龚全珍老人的事迹说明: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生价值不应该以个人得失作为评价标准 ③先进人物的行为是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④要追求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共52分)25.(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小学英语教学因为重视分数,忽视语言交流功能,近年来饱受公众质疑。为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北京市出台了高考英语降分、语文增分的方案,引起了人们巨大的争议,赞同和反对者都不在少数。支持英语降分的人认为: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英语和语文、数学有并列地位,实际上是语文地位最弱。英语则因非母语难掌握而成为学生用功甚巨的科目。由此造成一种怪状,中国人写不好汉语不必在意也不必脸红,而考不好英语,却事关重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并非取消英语,而是将英语拉下神坛,还回其语言交流工具属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增加语文分值,有利于让大家学好母语,重视国学。”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否有深度掌握英语的必要,将取决于个人需要,无须每个人都以熟练掌握英语为假想目标去用功。”

……

反对英语降分的认为:

“削弱英语地位会降低人们的英文素养。其实,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旅游都需要达到一定的外语水平。”

“现在要做的不是减少英语的分值,而是改变目前存在的英语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融入全球化经济竞争是发展的必然之路,在这一背景之下,以弱化英语地位的代价来抬升所谓国学,实在不是智慧之举。”

……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英语降分?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8分)(2)针对上述分歧,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8分)26.(14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总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三中全会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动员令,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以强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挑战,经过努力,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我们将迎来的,不仅是物质之变,更是精神之变、气质之变,更是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

(1)请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一加以分析说明。(6分)

材料二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行。随着世情、国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政府采用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必须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一方面要学会“下围棋”,既有大局观和前瞻性,又要提前在关键部位布防,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另一方面要学会“弹钢琴”,既有先后次序,又有轻重缓急,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着力点,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全面改革过程中既要“学会弹钢琴”,又要“学会下围棋”的哲学依据。(8分)27.(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建党93年、执政65年来,多次修改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章中的表述,及时把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体现在党章内。1945年,七大

1956年,八大

1982年,十二大 1992年,十四大 第一次在党章中系统阐述群众路线问题

添加了“为人民群众服务,巩固党与群众关系,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需要,向人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

第一次出现了“群众在原“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增添了“从群众中来,路线”的提法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首次在党章中加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提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

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一次系统完整的反映在党章中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阐释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的。(10分)

材料二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因此,我们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12分)参考答案:

1~5 BCBAD 6~10 ACDDB 11~15 DAADB 16~20 BDCBA 20~24 CBAA 25.(1)赞成。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语文增分,英语降分利于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2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让英语回归语言交流工具,会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2分)③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语文增分,英语降分,对传承中华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分)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文增分,英语降分利于让人们感知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2分)

反对。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步培养出来的,降低英语分值会降低人们的英语素养;(2分)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降低英语分值会削弱我国的综合国力;(2分)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降低分值不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分)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降低分值不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2分)

(注:学生若从其他角度做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此题分值)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实践等不同,所以对英语降分的态度不同。(2分)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人们对英语降分的不同态度正是基于不同的价值判断作出的选择。(2分)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对于英语降分的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2分)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该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高考改革应该作出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合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择。(2分)26.(1)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全面深化改革要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奠定基础。(2分)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有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促成事物的质变,才能实现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2分)③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2分)

(2)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遵循系统优化的方法,改革要有局观和前瞻性。(2分)同时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有对整体功能起着决定作用,所以要搞好局部,提前在关键部位“做眼”,使改革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要整体推进和关键突破相促进,学会“下围棋”。(2分)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把影响经济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作为深化改革的着力点。(2分)主次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需要恰当地解决次要矛盾,统筹兼顾,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学会“弹钢琴”。(2分)

27.(1)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3分)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遵循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而推动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3分)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不同特点,对群众路线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推动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3分)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推动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3分)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党员干部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防腐拒变能力。(3分)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推进作风建设有利于党员干部增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保持良好的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3分)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全面发展。(3分)④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踐行社会主义荣辱观。(3分)

第三篇:届四川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

届四川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

A.绯闻(fēi)说服(shuō)亲家母(qìng)混水摸鱼(hùn)

B.信笺(jiān)强调(qiáng)间奏曲(jiān)解甲归田(jiě)

C.剽窃(piāo)尽管(jǐn)软着陆(zháo)唯唯诺诺(wěi)

D.档次(dǎng)盥洗(guàn)电饭煲(bāo)汗流浃背(jiā)

【解析】A混水摸鱼(hún)C软着陆(zhuó)D档次(d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上阕 老俩口 察言观色 貌合神离 B.寥阔 莫须有 全神贯注 春光融融

C.提纲 绿茵场 死心塌地 竭泽而渔 D.糟蹋 号码簿 各自为阵 颠扑不破

【解析】A俩—两B阔—廓D阵—政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A.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B.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年青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C.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D.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解析】“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生大事”“终身教育”。“终生”:一生(多指事业),如“奋斗终身”“终生难忘”。B“年青”:处在青少年时期。“年轻”:(1)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2)年纪比相比较的对象小。此处是指相对年轻,应用“年轻”。C“不虞之誉:没有预料到的赞扬。此句中与“没想到”重复。D“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此处望文生义,将“抬手“理解为了请别人帮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称,气象学家成功破解了南极海冰面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仍呈增加之势的谜团。

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拓宽了诗的题材范围,提高了诗的表现技巧,对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C.“艳照门”事件警示我们,网络上一些不雅内容正污染着我们的眼球,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

D.有关报道披露,由于长期管理缺位、过度采挖,导致锡矿山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大量采空区未得到有效治理,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WwW.kao8.Cc

【解析】B.配搭不当,“创造的”应为“创造了”;C.句式杂糅,不合逻辑,“抵制”“防范”都是表否定态度的词语,可改为“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文化

”或“自觉增强对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 范意识”;D介词滥用,去掉“由于”;或语意重复,保留“由于”,去掉“导致”。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民族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明,构建了不同的社会。在文明初启之时,世界蒙昧,很少对话和交流,因此,各种文明之间有着重大的差异。至今世界上存在许多文明体系,共处在一个地球上,有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文明等。多元文明的并存和差异是历史形成的,是客观存在。正是文明的差异显示了世界的丰富斑斓,精彩纷呈。失去了差异,世界就会变成简单的同一,就会走向僵化和寂灭。

但是,文明的差异也会导致摩擦,冲撞,对抗,以至战争。自古以来,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和文明的隔阂对立引发了无数次战争,毁灭了大量的生命和财富,造成了人类的悲剧。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速拉近了各个国家和各种文明的距离,文明之间的接触和交往越来越频繁。异质文明之间由于彼此不熟悉不理解,不能相互适应,就会产生矛盾和冲撞。人们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并存的多元文明,将决定世界的未来:是通过文明对话,相互尊重,共同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还是坚持冷战思维,猜疑、歧视、挤压其他民族,最后爆发战争?令人欣慰的是,多元文明的对话正在全世界人民中成为强烈的共识。各国的领袖和人民大众应该推动文明对话的趋势,使各国人民之间有更深的相互理解、更多的相互宽容、更好的相互学习,使得构建和谐世界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

和谐世界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多元文明固然有其差异性,但也有其同一性。文明不同于野蛮,它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中凝聚的历史智慧和美好理想。各种文明的深层结构中都包含着对人的热爱、关怀和宽容。西方文明中的“博爱”,中国文明中的“泛爱众”;佛教文明中的“慈悲为怀”,伊斯兰教义中说,“你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所有人都是痛苦”,都证明了各种文明中的这些核心内容可以联结,可以相通,可以携手共进。多元文明既是互异的,又是趋同的,实现文明对话,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对抗和战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所谓和谐世界,至少有以下几点内容:维护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通过对话解决矛盾,不采取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世界各国应平等相待,反对大国主义与霸权主义;经济上相互合作,互利双赢;承认和鼓励

多元文明的共存,每个国家都有维护发展自己文明的权力,每种文明都有值得学习

和欣赏的精华;追求天人合一,即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文明强调“和谐”,“和谐”的本质是理解、包容、尊重,是和睦共处,和而不同。

今天的中国已经和世界连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中国的复兴离不开世界的帮助。世界的稳定、繁荣也需要中国的参与。中国人民真诚愿意通过文明对话,将一个开放的、和平的、友好的中国展示给世界。

5.下列关于“文明多样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

A.世界各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地区,因而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明,构建了不同的社会。

B.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的战争主要是由于文明的隔阂而引起的,战争造成了人类的悲剧。

C.文明的差异性显示了世界的丰富斑斓,若失去了差异,世界就会走向僵化和寂灭。

D.在文明初启之时,世界蒙昧,加上缺少对话和交流,各种文明之间有着重大的差异。

【解析】“主要”原文无据,原文第二段中还提到有“经济利益的冲突”。

6.根据原文,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拉近了各个国家和各种文明的距离。

B.多元文明的趋同性,为人类实现文明对话,避免对抗和战争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C.不同的文明虽然有其差异性,但其深层结构中都包含着对人的热爱、关怀和宽容。

D.构建和谐世界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多元文明的对话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

【解析】第三段中提到“多元文明的对话正在全世界人民中成为强烈的共识”,把未然说成已然。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D】

A.异质文明之间由于彼此不熟悉不理解,不能相互适应,就会产生矛盾和冲撞,所以维护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不能采取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B.文明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中凝聚的历史智慧和美好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人类的文明程度达到一个高度,就不会发生对抗和战争。

C.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追求各民族和睦共处,追求各宗教间的和而不同,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世界的最高目标。

D.在中华文明强调相互理解、包容、尊重等和谐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凡事总是讲究一个“和”字,“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解析】A.推断绝对 B.强加因果 C.内容概括不全,见文章第五段。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赡思,字得之,其先大食国人。赡思生九岁,日记古经传至千言。比弱冠,以所业就正于翰林学士承旨王思廉之门,由是博极群籍,见诸践

履,皆笃实之学,故其年虽少,已为乡邦所推重。延祐初,诏以科第取士,有劝其就试者,赡思笑而不应。泰定三年,诏以遗逸①征至上都,见帝于龙虎台,眷遇优渥。时倒剌沙柄国,西域人多附焉,赡思独不往见,倒剌沙屡使人招致之,即以养亲辞归。至元二年,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戚里有执政陕西行省者,恣为非道,赡思发其罪而按之,辄弃职夜遁,会有诏勿逮问,然犹杖其私人。及分巡云南,按省臣之不法者,其人即解印以去,远藩为之震悚。三年,除佥浙西肃政廉访司事,即按问都转运盐使、海道都万户、行宣政院等官赃罪,浙右郡县,无敢为贪墨者。复以浙右诸僧寺,私蔽猾民,有所谓道人、道民、行童者,类皆渎常伦,隐徭役,使民力日耗,契勘②嘉兴一路,为数已二千七百,乃建议请勒归本族,俾供王赋,庶以少宽民力。朝廷是之,即著以为令。赡思历官台宪,所至以理冤泽物为己任,平反大辟③之狱,先后甚众,然未尝故出人罪,以市私恩。尝与五府官决狱咸宁,有妇宋娥者,与邻人通,邻人谓娥曰:“我将杀而夫。”娥曰:“张子文行且杀之。”明日,夫果死,迹盗数日,娥始以张子文告其姑,五府官以为非共杀,且既经赦宥,宜释之。赡思曰:“张子文以为娥固许之矣。且娥夫死及旬,乃始言之,是娥与张同谋,度不能终隐,故发之也,岂赦可释哉?”枢密判官曰:“平反活人,阴德也。御史勿执常法。”赡思曰:“是谓故出人罪,非平反也。且公欲种阴德于生者,奈死者何!”乃独上议刑部,卒正娥罪。其审刑当罪多类此。十一年,卒于家,年七十有四。谥曰文孝。

(节选自《元史》卷一九O)

【注】①遗逸:指遗才。②契勘:查证。③大辟:死刑。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时倒剌沙柄国 柄:执掌

B.俾供王赋 俾:使、让

C.尝与五府官决狱咸宁 狱:案件 D.夫果死,迹盗数日 迹:踪迹

【解析】迹:追踪、追捕。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C】

A.西域人多附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B.按省臣之不法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然未尝故出人罪,以市私恩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张子文行且杀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以:来,表目的连词/因而、以致表结果的连词A焉:他,代词B.之:定语后置的标志D.且:将,副词。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赡思淡泊功名。延祐初年,皇帝下令科第取士,有人“劝其就试”,他只是笑笑而已。赡思不攀附权贵,当时擅权的倒剌 沙多次让人去请他,他都以奉养父母而告归。

B.赡思自幼好学,九岁时已能每天记诵古代经典文章达千言,二十岁左右,师从名儒王思廉,博览群书,并付之实践;所以,他虽然还年轻,但已名著乡里。

C.赡思为政正直,为整顿吏制作了许多具体工作;赡思历任司法部门官职,以伸冤昭雪为己任,先后平反多起冤狱,“宋娥案”即是其中的典型案件。

D.赡思体察民情。他曾到嘉兴深入调查,发现逃避官府徭役的达二千七百人之多,于是建议将他们遣返乡里,让他们供纳国家赋役,以减少其他民众负担,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

【解析】“宋娥案”不是平反冤狱,是处理刑狱定罪得当的案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赡思发其罪而按之,辄弃职夜遁,会有诏勿逮问,然犹杖其私人。(5分)

(2)是娥与张同谋,度不能终隐,故发之也,岂赦可释哉?(5分)

【解析】(1)(5分)赡思揭发他的罪行并要追究责任,那人就离开职守连夜逃走,刚巧皇帝有令,可以不追究此人,但赡思还是杖责了那人的亲信。(译出大意给2分,“按”“会”“私人”,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这说明宋娥与张是同谋,宋娥估计不能隐瞒到底,所以才揭发出来了,这怎么可以赦免释放呢?(译出大意给2分,“是”“隐”“发”,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赡思字得之,他的祖先是大食国人。赡思九岁时,每天记诵古代经典文章达千言。到二十岁左右时,他的学业得到翰林学士承旨王思廉的指导,由此得以阅读大量图书,并付之实践,这些全是扎实有用的学问,所以,他虽然还年轻,但已为大家所推崇器重。延祐初年,皇帝下令通过考试录用人才,有人便劝赡思去应试,而赡思只是笑笑而已。

泰定三年,皇帝因征问遗才将他诏至上都,在龙虎台见了皇帝,皇上对他礼遇极厚。当时倒剌沙主持国务,许多西域人都依附于他,而独有赡思不去巴结他,倒剌沙多次让人去请赡思,赡思都以奉养父母而告归。至元二年,赡思被任为陕西行台监察御史。赡思的亲戚中,有人在陕西行省任职,恣意妄为,赡思揭发他的罪行并要追究责任,那人就离开职守连夜逃走,刚巧皇帝有令,可以不追究此人,但赡思还是杖责了那人的亲信。到赡思

巡察云南时,凡发现违法的省臣官吏,即令那人解职离去,这种作法,使周边藩属大为震惊。至元三年,赡思在浙西肃政廉访司任职,就追究处理了都转运盐使、海道都万户、行宣政院等官吏的贪污罪,使

浙西地区郡县官吏不敢再有贪赃枉法的人。浙西地区的寺庙私藏奸猾之人,所谓道人、道民、行童等,都是些违犯道德人伦的人,他们逃避徭役,使国家民力日损,查证嘉兴地区,即有二千七百多人。因此,赡思就建议将他们遣归回家,让他们供纳国家赋役,以减少其他民众负担。朝廷认为他的话很对,便著文为令。赡思历任司法部门官职,所至各地以伸冤昭雪为己任,先后平反纠正死罪案多起,但却从不故意轻判人罪,来收买别人对自己的感谢。他曾与五府官员在咸宁县办案,有一名叫宋娥的妇女,与邻居私通,那位邻居告诉宋娥说:“我要杀了你丈夫。”宋娥说:“张子文将要杀我丈夫。”第二天,宋娥的丈夫果然死了。官府追凶多日,宋娥才将张子文要杀他丈夫的事情告诉了她婆婆。五府官员认为这不是共同杀的,而且已经过大赦宽恕,应释放宋娥。赡思说:“张子文是以为宋娥一定同意他这么干的。而且,宋娥的丈夫已死了近十天,宋娥才说出这件事,这说明宋娥与张是同谋,宋娥估计不能隐瞒到底,所以才揭发出来了,这怎么可以赦免释放呢?”枢密判官说:“为活人平反,是积阴德。你不要按常理执法。”赡思说:“这是故意使人逃脱罪责,不是平反。而且,您要给活人积阴德,那对死人将如何交待?”便独自上书刑部,最终为宋娥定了罪。赡思处理刑狱定罪大多类似处理宋娥这样的事。

至正十一年,赡思在家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被追谥为文孝。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1)概括诗人笔下的白鹭形象。(4分)

(2)赏析诗句“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4分)

【答案】:(4分)(1)这首诗描绘了白鹭洁白美好、心存高洁但又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形象。

(4分)(2)首句运用烘托(衬托)手法,“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以优美的背景烘托(或从正面衬托)白鹭美好的形象。次句“雪衣公子”以比喻手法描写了一个洁白美好的白鹭形象。(动静结合亦可)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李白在《春

夜洛城闻笛》中写闻笛而生乡思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苏轼《赤壁赋》)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李白《蜀道难》)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答案】:(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听山 冯源

①平生与山有缘,生于山城长于山城。后来迁家川北,居于山中,年长日深,不知是受了山的熏陶和水的浸润,还是于山水于生活有了领悟和兴会,渐渐地滋养出听山的嗜好。

②初次听山,是在大学读书时一个孟春的黄昏。春雨初霁,林间清幽,山岚逍遥,晚霞如瀑,从对面的山脊泻下,次第地织染着远远凝翠的岑峦和尚含绿滋的林卉;残流涧,迂回曲折,涓涓淙淙,犹无声地吟咏着天籁。整个山间仿佛依然笼罩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显出一片宁静,如一幅恬淡的墨画,又如一位绿装倩然的处子,所能够倾听到的,只有宁谧的大地吮吸昊天甘霖微微的喘息。那时年轻,心高志远,好动喜闹,一次的经历便以为山不过是一位哑然的孤独者,一个寂静的缩写,淡然无味,令人难耐。

③学生生活多是平淡、单一,甚至枯燥,又兼远离城市,课余饭后的时日便大多是在山中蹊径的散步中消逝。或许正是如此,才有了那次在雨中听山的偶然的经历和所获。那是一个炎热而郁闷的夏日的午后,与同学步于山径,试图以宁静和清幽来弱化心里的烦闷。盛夏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即变,风和日烈间骤然乌云密布。周围无舍,便索性立于树下。雨酣畅淋漓,倾泻在树叶枝梗、青草绿塘,每一次砸下,山中就有一阵清脆或浊重的回响;大雨携着劲风,风过处,树叶枝梗急速不断地屈身弯腰,舞蹈似的,摩擦着推搡着,浑身鸣叫;空中的鸟儿被风掠来拂去、东奔西突,急切而慌乱地寻找巢穴或可栖之处;从山顶涌下的洪水肆无忌惮地在林间、草丛中奔走,又汇成一股股更大的急流,在沟壑里冲撞喧哗,声如金石相击„„风声、雨声、水声、树声,交织相融,有如一首雄壮激越而又无序无节的音乐。我倾听着,心灵仿佛受到了一次山的如流的歌韵和大自然醇浓之流的洗礼,也品出了山的亦静亦动,或柔或刚的性格。

④听有所获,情有独钟,在“绿树枝头一线红”的清

晨,在“人散后,一勾新月在天际”的夜晚,在小园香径,在流水偎依的桥头,或是凄风苦雨、残阳古道,一次次地静坐聆听。听山是寂寞的,它不比听城市听海,但听山又是不寂寞的。你俯身可拾红花绿叶,仰首能得蓝天白云;可以听到花的绽放、叶的吐蕾,群鸟的和鸣、风雨的协

奏、雷电的高歌;听到云的轻盈、风的潇洒,日出日落、月降月升的恢宏的壮阔,和它深厚内腹云涌的情潮,以及它们所融汇成的一支高亢而又柔婉、急切而徐缓的旋律。这是一支美的旋律,你珍蕴了它,便珍蕴了大自然;你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生活或人生。

⑤踏着这支旋律的节拍,走入社会,也走入一片新的天地,我依然钟情于听山,依然拥有这支旋律,并矢志不渝地前行。

⑥“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这是古人的摹状。但是,你目游其中,会看到它们始终不移地在天际描绘出的浪漫而有致的“五线谱”;你心骋其间,能听到另一支旋律——历史的鼓声与时代的潮音融合的旋律。

⑦据史书记载,汉建安16年,刘备为了实现其谋臣诸葛亮提出的据益州、复汉室进而逐鹿中原的战略,率精兵驻扎在这里,偏安益州的刘璋也“延至北山”。他们“饮酒乐甚”之余,登山远望,夹江两岸的沃野良田、富庶丰饶尽收眼底,刘备想其不久将为己有,便欢曰:“富哉,今日之乐乎!”他如愿以偿,夺隘取关,进而有了蜀地,建立了蜀汉政权。站在山顶,遥想一千七百多年前:如果没有那一阵阵隆隆的鼓声,或许就没有三国的鼎立和蜀汉的繁荣及富庶,也不会有今天这座据史建造的“松柏茂密,篁秀花明,溪壑清幽,景色迷人”的苑囿。

⑧然而,时代之脚匆匆地前行,那一阵鼓声早已沉积为一段历史、几行碑文和一丛丛萋萋荒草,代之的是一阵又一阵时代的潮音。10多年前,当第一批建设者来到这里,便种下了第一个希望——给这寂静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接踵而至,第二批、第三批„„他们用双手创建了校园、公园、疗养院,也创造了这一方的社会文明、时代精神。你信步其中,不仅能听到大自然的旋律,而且可以听到时代的潮音,使你满心欢愉,也令你深味沉思。

⑨山如箜篌弹歌奏律,其实,生活在这一片群峦中的蜀人之心莫不是一架架箜篌,他们所弹奏出的旋律,又岂是大自然所能媲美的?(原文有删节)

14.文中写了两次作者具体的听山经历及感受,请分别加以概述。(6分)

【答案】:(6分)①孟春黄昏后听山,以为山孤独、寂静、淡然无味,令人难耐。②夏日午后雨中听山

,心灵受到洗礼,品出了山的亦静亦动、或柔或刚的性格。

15.文章第④段中说:“听山是寂寞的,它不比听城市听海,但听山又不是寂寞的。”作者这样写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4分)不矛盾。山没有城市和海的热闹与喧嚣,需要静坐聆听,因而“听山是寂寞的”;听山能听出自然

美的旋律,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生活或人生,所以“听山又不是寂寞的”。

16.文章第⑥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6分)①紧承上文听到的大自然的美的旋律,引出另一支“历史和时代”的旋律,是听山的进一步拓展;②领起下文对历史的鼓声与时代的潮音的具体阐述;③丰富文章内涵,深化主旨。

17.请从表达和内容两个方面鉴赏文章的最后一段。(6分)

【答案】:(6分)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反问等修辞方法,语言形象生动而有力。赞颂了蜀川人民的创造精神,他们创造的社会文明、时代精神汇成了时代的潮音,这一潮音远远胜过山的旋律、历史的鼓声。

六、(15分)

1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十五”期间,全国妇联与政府部门联手加强城乡妇女教育培训和推动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完成了三个目标,即培训200万下岗失业妇女,为200万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多渠道帮助200万妇女实现再就业。同时建立了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组织了妇女创业师资培训班,发放了妇女创业循环资金,总结推广妇女创业孵化器、小额贷款助创业等经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拓展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层次和创业领域。

答:□□、□□、□□、□□(4分)政府、帮助、妇女、就业。

19.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就以下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有理,语言简洁。60字左右。(5分)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的表情尴尬。这是发生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的一幕。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一些孩子胸前的绿领巾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教育其上进。

【答案】:(5分)①西安小学惊现“绿领巾”。这种做法违反了教育平等的原则,有损学生自尊心,甚而容易令孩子由此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②西安小学惊现“绿领巾”。剥夺学生佩戴红领巾的权利,校方的做法不合法不合规,“绿领巾”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阻碍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取;③西安小学惊现“绿领巾”。这是歧视学生的体现,破

坏了教育“有教无类”的公平原则,不利于表现暂时落后的孩子健康、长远地发展。④西安小学惊现“绿领巾”。“绿领巾”事件会动摇红领巾在孩子们心目中神圣的地位,孩子们对于红领巾的尊重与认知将会淡化。(概括基本事实2分,观点鲜明正确1分,言之成理、语言简洁有力3分。)

20.阅读下面的示例,为提供的两组镜头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主旨明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6分)

示例:[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中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中的废弃物丢进了垃圾桶。

[画外音]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

[镜头]一辆吉普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这个时候,一名执勤交警对司机微笑,并且敬礼。

[画外音]_____

[镜头]晚自习结束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最后,教室里空无一人,日光灯一直亮到天明。

[画外音]_____

【答案】:(6分)[画外音]礼让三分,显示你对生命的珍爱;文明交通,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

[画外音]亮了一夜的日光灯,丢了一时的责任心。(价值取向2分,观点体现主题2分,有一定感染力2分)

七、(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却都已经落地。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第四篇: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高2014级高三零诊考试历史试题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高2014级高三“零诊”考试(2013.8.28)

历 史 试 卷

命题人:华雪松审题人:郎正权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签字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II卷各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并填写在答题卡上。

1、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试分析秦始皇封山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的控制

C.给皇权披上神圣的外衣,以示皇权至上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2、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D.法家、道家

3、下面是1906-1915年中国社会商会数量的变化示意图。1912年后商会数量变化的原因是(A.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中国商人加强了自保

B.政府放松经济管理,办企业必须加入商会

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商人的投资热情高涨

D.商人倡导使用国货,办商会以抵制洋货

4、图2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

()

2A.实施群体不同B.享受权利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D.主要作用不同

5、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材料所示的变化,其根本目的在于()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B.实现“平均地权”的思想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6、“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此话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A.反对霸权B.睦邻友好C.独立自主D.不结盟

7、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A.反对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

C.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自我” D.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8、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

9、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对来访的记者说:“„„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技术革新和成就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A.机器制造业的诞生B.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C.内燃机发明与应用D.重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10、“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重要文件的是()

A.巴以临时和平协议B.埃叙共同防御协定

C.《关于签订一项埃及与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

D.《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1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C.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12、美国与日本、欧共体之间的外贸关系由1950-1960年的顺差转变为1970-1973年的逆

①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美国 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都迅速发展③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更加迅速④多极格局已经形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

13题、(28分)近代中国多苦多难,无数仁人志士、阶级、政党为国家的富强和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摆脱了民族压迫,赢得了独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需要提高对“现代化”概念的综合性的理解。已经为人们很熟悉的“现代化包括器物、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这句话,在很多学者那里“器物”被解释为经济,“制度”被解释为政治,“观念”被解释为文化,于是现代化就被解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现代化。“层面”被“方面”取代,物质(器物)的内容与制度的、观念的内容被割裂开来,“经济现代化”被突出地强调„„而从综合思维的角度看,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层面。比如: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等方面,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领域)都包含着物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

——尹保云《经济现代化的三个层面》

材料二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三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四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材料一关于现代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以辛亥革命为例说明上述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导致的直接结果,这一结果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6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国民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6分)

14、(24分)整个20世纪,世界的格局和形势发生了多次大的变化,这是多种力量此消彼长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经历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来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某文科班举行课堂讨论,甲同学说,战争已经永久结束了,真正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

材料二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甲)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乙)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丙)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丁)

材料三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材料四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

大战。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五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3卷

(1)如果你支持材料一中甲同学的观点,请说明历史依据。(6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一战后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及其表现?(6)

(3)材料三中列宁所做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6)

(4)依据材料四和五指出材料五中“国际形势的变化”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面对当前形势,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应对?(6分)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高2014级“零诊”考试(2013.8.28)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3题:

(1)主要观点: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2分)辛亥革命影响:器物层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度层面,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文化层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分)

(2)转变:从对立、攻击到决定实行国共合作(党内合作)。(2分)

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国民党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还不强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共产国际的决议; 孙中山愿意同共产党合作;打倒列强、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心愿(任答3点6分)

(3)直接结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2分)

积极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

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4分)

(4)认识发展: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3分)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3分)

14题:

(1)①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②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6分)

(2)矛盾:美国与英(法)争夺世界霸权;法德两国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6分)

(3)正确。(2分)原因: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拆散了英日同盟,限制了日本海军,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暂时独霸),建立起战后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引起日本不满。日本极力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火种。(4分)

(4)含义:两极格局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2分)突出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分)

应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我国的现代化;抵制和反对腐朽势力的渗入,维护国家安全与独立。(任答一点,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也可)(2分)

第五篇: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一诊模拟语文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我国将自 12 月 1 日起,对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进行下调。之所以要降低关税,一 方面,进口关税降低后,各类日常消费品就必然能以较低廉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这定 然有利于丰富国内市场选择,也定然引导国内供给体系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中央提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目标已有好几年,但是不少企业仍然停留在旧有的思维模式上,一些产品明明在市场上已经少人问津,但企业仍在按部就班地生产,导致效率低下。如 果有大量进口消费品进入,在消费者的选择下,就势必会对落后的消费品形成挤压作用,这类企业也势必会加大自主创新改革。

①进口关税降低后,不一定各类日常消费品都能以较低廉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

②____ △ _。③____ △_ _。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近日,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在中国,说

一个人厉害,有力量有能力,会说这个人有‘背景’,而我的‘背景’是中国。这个曾经历了无数苦难,遭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一直矗立在我身后,她除了给我意志之外,一直向我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独特的、价值连城的写作资源。三十多年前,她以她内在的

生命冲动,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格局,从此面对世界,并表现出了强烈融入世界的欲望,正是因为如此,她看到了世界,而世界也看到了我——我的文学作品。我愿意一辈子站

在这个‘背景’下,一辈子做一个‘有背景的人’。”

读后,你有何思考和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成都七中高 2018 届高三一诊模拟题参考答案

1.A(B 项张冠李戴。国破家亡的是王夫之等知识分子,原文中说剧作家是“进步的”。C 项扩大了作者追求的范围,原文是“其创作者不片面追求‘票房价值’”。D 选项无 中生有,原文只说“明清优秀戏曲作家在理论上有自觉追求”,并未说就是“‘意、趣、神、色’的完美统一”的理论。)

2.B(文章以《长生殿》《桃花扇》为例,证明其作者“苦心孤诣才进行写作”,《长 生殿》不能表现其作者“认真检索文献”。)

3.D(“运用伎艺性表演”只是戏曲创作规律中的“色”中的一种,缩小了对象的外延。)4.B(并无夸张手法)

5.(1)南疆的自然风光是金色的,广阔的沙漠,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都使南疆浸透在 无边无际的金色中。(2 分)

(2)南疆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庙宇、千佛洞、古城遗址等深远而厚重在荒凉的大漠 中绽放着金子般的光芒。(2 分)

(3)南疆会使身处其中的人深受金色的感染,留下金色的回忆。(1 分)

6.(1)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1 分)。先写南疆总体的人文与自然景观(1 分),再分写游览清真寺、千佛洞、古城遗址、胡杨的感受,(1 分)最后总结全文,以自己 被金色感染作结。(1 分)(2)全文也以“金色”为线索(1 分),很好地组织起材料,贯穿全文(1 分)。7.B(导致城市内涝日益严重的原因是城市扩张和气候变化)

下载四川省巴中市2015届高三零诊语文试题X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省巴中市2015届高三零诊语文试题X.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元高12级数学三诊试题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15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一诊文综政治(范文)

    15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一诊文综政治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年12月,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2018届九年级诊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精选5篇)

    2017-2018 四川成都青羊区二诊试卷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分 A 卷和 B 卷,A 卷满分 100 分,B 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四川省成都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诊测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教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诊测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出题:邱家述 校订:钟和平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

    成都七中2015届高三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5篇)

    成都七中2015届高三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折.腾/折.耗雇佣./佣.金 抹.粉/抹.不开 锒.铛/不稂......

    高2014级政治科一诊模拟试题

    高14级一诊考试仿真模拟试题【三】 12.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生产的小......

    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三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三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作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海外生产基地,纺织服装业高速成长,之后开始将部分生产......

    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三诊文综政治题

    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三诊文综政治题 12.下图4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变动情况。需求曲线Do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点E形成均衡价格P0,需求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