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修高级维修钳工论文
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论文(设计)
三相异步电机的维修与保养
一. 课题来源
电机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动力装置,早就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众所周知,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使用时限,电机也不例外。而电机在我们生活中所担当的重要地位使得电机的安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用电器和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电机可能会老化、受潮。根据使用方法和使用的地点,可能还会受热、受侵蚀、甚至有异物侵入。这些问题,都会对电机造成一定的损害。而电机本身如果过载,欠压过压,都会引起电机绕组故障。这不仅会对影响电机的使用效率,也会对我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电机修理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机的用途极广,我们的电扇、电冰箱、电脑,处处都有电动机,不论是汽车上,还是工厂里。只要是需要动力的地方,就一定会出现电机的身影。这不仅让电机出现问题的几率增加,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因此,电机维修除了保证电机的正常工作外,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 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一)基本原理
电动机是一种旋转式电动机器,它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它主要包括一个用以产生磁场的电磁铁绕组或分布的定子绕组和一个旋转电枢或转子。在定子绕组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其在电枢鼠笼式铝框中有电流通过并受磁场的作用而
图1-1 三相异步电机结构图 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论文(设计)
使其转动。这些机器中有些类型可作电动机用,也可作发电机用。通常电动机的作功部分作旋转运动,这种电动机称为转子电动机;也有作直线运动的,称为直线电动机。
(二)基本结构
1.定子(静止部分)1)定子铁心
作用:电机磁路的一部分,并在其上放置定子绕组。
构造:定子铁心一般由0.35~0.5毫米厚表面具有绝缘层的硅钢片冲制、叠压而成,在铁心的内圆冲有均匀分布的槽,用以嵌放定子绕组。定子铁心槽型有以下几种:
半闭口型槽: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较高,但绕组嵌线和绝缘都较困难。一般用于小型低压电机中。
半开口型槽:可嵌放成型绕组,一般用于大型、中型低压电机。所谓成型绕组即绕组可事先经过绝缘处理后再放入槽内。
开口型槽:用以嵌放成型绕组,绝缘方法方便,主要用在高压电机中。2)定子绕组
作用: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通入三相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
构造:由三个在空间互隔120°电角度、队称排列的结构完全相同绕组连接而成,这些绕组的各个线圈按一定规律分别嵌放在定子各槽内。定子绕组的主要绝缘项目有以下三种:(保证绕组的各导电部分与铁心间的可靠绝缘以及绕组本身间的可靠绝缘)。
(1)对地绝缘:定子绕组整体与定子铁心间的绝缘。(2)相间绝缘:各相定子绕组间的绝缘。
(3)匝间绝缘:每相定子绕组各线匝间的绝缘。电动机接线盒内的接线:
电动机接线盒内都有一块接线板,三相绕组的六个线头排成上下两排,并规定上排三个接线桩自左至右排列的编号为1(U1)、2(V1)、3(W1),下排三个接线桩自左至右排列的编号为6(W2)、4(U2)、5(V2),将三相绕组接成星形接法或三角形接法。凡制造和维修时均应按这个序号排列。3)机座
作用:固定定子铁心与前后端盖以支撑转子,并起防护、散热等作用。
构造:机座通常为铸铁件,大型异步电动机机座一般用钢板焊成,微型电动机的机座采用铸铝件。封闭式电机的机座外面有散热筋以增加散热面积,防护式电机的机座两端端盖开有通风孔,使电动机内外的空气可直接对流,以利于散热。2.转子(旋转部分)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铁心
作用:作为电机磁路的一部分以及在铁心槽内放置转子绕组。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论文(设计)
构造:所用材料与定子一样,由0.5毫米厚的硅钢片冲制、叠压而成,硅钢片外圆冲有均匀分布的孔,用来安置转子绕组。通常用定子铁心冲落后的硅钢片内圆来冲制转子铁心。一般小型异步电动机的转子铁心直接压装在转轴上,大、中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直径在300~400毫米以上)的转子铁心则借助与转子支架压在转轴上。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 作用:切割定子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及电流,并形成电磁转矩而使电动机旋转。
构造:分为鼠笼式转子和绕线式转子。
(1)鼠笼式转子:转子绕组由插入转子槽中的多根导条和两个环行的端环组成。若去掉转子铁心,整个绕组的外形像一个鼠笼,故称笼型绕组。小型笼型电动机采用铸铝转子绕组,对于100KW以上的电动机采用铜条和铜端环焊接而成。(2)绕线式转子:绕线转子绕组与定子绕组相似,也是一个对称的三相绕组,一般接成星形,三个出线头接到转轴的三个集流环上,再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联接。特点:结构较复杂,故绕线式电动机的应用不如鼠笼式电动机广泛。但通过集流环和电刷在转子绕组回路中串入附加电阻等元件,用以改善异步电动机的起、制动性能及调速性能,故在要求一定范围内进行平滑调速的设备,如吊车、电梯、空气压缩机等上面采用。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其它附件
1、端盖:支撑作用。
2、轴承:连接转动部分与不动部分。
3、轴承端盖:保护轴承。
4、风扇:冷却电动机。
三.电机的分类
(一)按工作电源分类
根据电动机工作电源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其中交流电动机还分为单相电动机和三相电动机。
(二)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
据电动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
1.同步电动机
还可分为永磁同步电动机、磁阻同步电动机和磁滞同步电动机。2.异步电动机
可分为感应电动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3.感应电动机
又分为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和罩极异步电动机等。4.交流换向器电动机 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论文(设计)
又分为单相串励电动机、交直流两用电动机和推斥电动机。
5.直流电动机
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分为无刷直流电动机和有刷直流电动机。有刷直流
可分为永磁直流电动机和电磁直流电动机。电磁直流电动机又分为串励直流电动机、并励直流电动机、他励直流电动机和复励直流电动机。永磁直流电动机又分为稀土永磁直流电动机、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和铝镍钴永磁直流电动机。
(三)按起动与运行方式分类
根据电动机按起动与运行方式不同,可分为电容起动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运转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起动运转式单相异步电动机和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
(四)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驱动用电动机和控制用电动机。
驱动用电动机又分为电动工具(包括钻孔、抛光、磨光、开槽、切割、扩孔等工具)用电动机、家电(包括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空调器、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吸尘器、照相机、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用电动机及其它通用小型机械设备(包括各种小型机床、小型机械、医疗器械、电子仪器等)用电动机。
控制用电动机 又分为步进电动机和伺服电动机等。
(五)按转子的结构分类
根据电动机按转子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笼型感应电动机(旧标准称为鼠笼型异步电动机)和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旧标准称为绕线型异步电动机)。
(六)按运转速度分类
根据电动机按运转速度不同,可分为高速电动机、低速电动机、恒速电动机、调速电动机。
低速电动机又分为齿轮减速电动机、电磁减速电动机、力矩电动机和爪极同步电动机等。
调速电动机除可分为有级恒速电动机、无级恒速电动机、有级变速电动机和无级变速电动机外,还可分为电磁调速电动机、直流调速电动机、PWM变频调速电动机和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的转子转速总是略低于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
同步电动机的转子转速与负载大小无关而始终保持为同步转速。
四.故障分析
绕组是电动机的组成部分,老化,受潮、受热、受侵蚀、异物侵入、外力的冲击都会造成对绕组的伤害,电机过载、欠电压、过电压,缺相运行也能引起绕组故障。绕组故障一般分为绕组接地、短路、开路、接线错误。如今分别说明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检查方法。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论文(设计)
(一).绕组接地
指绕组与铁芯或与机壳绝缘破坏而造成的接地。1)故障现象
机壳带电、控制线路失控、绕组短路发热,致使电动机无法正常运行。2)产生原因
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有害气体腐蚀;金属异物侵入绕组内部损坏绝缘;重绕定子绕组时绝缘损坏碰铁心;绕组端部碰端盖机座;定、转子磨擦引起绝缘灼伤;引出线绝缘损坏与壳体相碰;过电压(如雷击)使绝缘击穿。
3)检查方法
(1)观察法。通过目测绕组端部及线槽内绝缘物观察有无损伤和焦黑的痕迹,如有就是接地点。
(2)万用表检查法。用万用表低阻档检查,读数很小,则为接地。
(3)兆欧表法。根据不同的等级选用不同的兆欧表测量每组电阻的绝缘电阻,若读数为零,则表示该项绕组接地,但对电机绝缘受潮或因事故而击穿,需依据经验判定,一般说来指针在“0”处摇摆不定时,可认为其具有一定的电阻值。(4)试灯法。如果试灯亮,说明绕组接地,若发现某处伴有火花或冒烟,则该处为绕组接地故障点。若灯微亮则绝缘有接地击穿。若灯不亮,但测试棒接地时也出现火花,说明绕组尚未击穿,只是严重受潮。也可用硬木在外壳的止口边缘轻敲,敲到某一处等一灭一亮时,说明电流时通时断,则该处就是接地点。(5)电流穿烧法。用一台调压变压器,接上电源后,接地点很快发热,绝缘物冒烟处即为接地点。应特别注意小型电机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两倍,时间不超过半分钟;大电机为额定电流的20%-50%或逐步增大电流,到接地点刚冒烟时立即断电。
(6)分组淘汰法。对于接地点在铁芯心里面且烧灼比较厉害,烧损的铜线与铁芯熔在一起。采用的方法是把接地的一相绕组分成两半,依此类推,最后找出接地点。
此外,还有高压试验法、磁针探索法、工频振动法等,此处不一一介绍。4)处理方法
(1)绕组受潮引起接地的应先进行烘干,当冷却到60——70℃左右时,浇上绝缘漆后再烘干。
(2)绕组端部绝缘损坏时,在接地处重新进行绝缘处理,涂漆,再烘干。(3)绕组接地点在槽内时,应重绕绕组或更换部分绕组元件。
最后应用不同的兆欧表进行测量,满足技术要求即可。
(二).绕组短路
由于电动机电流过大、电源电压变动过大、单相运行、机械碰伤、制造不良等造成绝缘损坏所至,分绕组匝间短路、绕组间短路、绕组极间短路和绕组相间短路。1)故障现象 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论文(设计)
离子的磁场分布不均,三相电流不平衡而使电动机运行时振动和噪声加剧,严重时电动机不能启动,而在短路线圈中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导致线圈迅速发热而烧毁。2)产生原因
电动机长期过载,使绝缘老化失去绝缘作用;嵌线时造成绝缘损坏;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造成绝缘击穿;端部和层间绝缘材料没垫好或整形时损坏;端部连接线绝缘损坏;过电压或遭雷击使绝缘击穿;转子与定子绕组端部相互摩擦造成绝缘损坏;金属异物落入电动机内部和油污过多。3)检查方法
(1)外部观察法。观察接线盒、绕组端部有无烧焦,绕组过热后留下深褐色,并有臭味。
(2)探温检查法。空载运行20分钟(发现异常时应马上停止),用手背摸绕组各部分是否超过正常温度。
(3)通电实验法。用电流表测量,若某相电流过大,说明该相有短路处。(4)电桥检查。测量个绕组直流电阻,一般相差不应超过5%以上,如超过,则电阻小的一相有短路故障。
(5)短路侦察器法。被测绕组有短路,则钢片就会产生振动。(6)万用表或兆欧表法。测任意两相绕组相间的绝缘电阻,若读书极小或为零,说明该二相绕组相间有短路。
(7)电压降法。把三绕组串联后通入低压安全交流电,测得读书小的一组有短路故障。
(8)电流法。电机空载运行,先测量三相电流,在调换两相测量并对比,若不随电源调换而改变,较大电流的一相绕组有短路。4)短路处理方法
(1)短路点在端部。可用绝缘材料将短路点隔开,也可重包绝缘线,再上漆重烘干。
(2)短路在线槽内。将其软化后,找出短路点修复,重新放入线槽后,再上漆烘干。
(3)对短路线匝少于1/12的每相绕组,串联匝数时切断全部短路线,将导通部分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供应急使用。
(4)绕组短路点匝数超过1/12时,要全部拆除重绕。
(三).绕组断路
由于焊接不良或使用腐蚀性焊剂,焊接后又未清除干净,就可能造成壶焊或松脱;受机械应力或碰撞时线圈短路、短路与接地故障也可使导线烧毁,在并烧的几根导线中有一根或几根导线短路时,另几根导线由于电流的增加而温度上升,引起绕组发热而断路。一般分为一相绕组端部断线、匝间短路、并联支路处断路、多根导线并烧中一根断路、转子断笼。1)故障现象 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论文(设计)
电动机不能启动,三相电流不平衡,有异常噪声或振动大,温升超过允许值或冒烟。2)产生原因
(1)在检修和维护保养时碰断或制造质量问题。
(2)绕组各元件、极(相)组和绕组与引接线等接线头焊接不良,长期运行过热脱焊。
(3)受机械力和电磁场力使绕组损伤或拉断。
(4)匝间或相间短路及接地造成绕组严重烧焦或熔断等。3)检查方法
(1)观察法。断点大多数发生在绕组端部,看有无碰折、接头出有无脱焊。(2)万用表法。利用电阻档,对“Y”型接法的将一根表棒接在“Y”形的中心点上,另一根依次接在三相绕组的首端,无穷大的一相为断点;“△”型接法的短开连接后,分别测每组绕组,无穷大的则为断路点。(3)试灯法。方法同前,等不亮的一相为断路。
(4)兆欧表法。阻值趋向无穷大(即不为零值)的一相为断路点。
(5)电流表法。电机在运行时,用电流表测三相电流,若三相电流不平衡、又无短路现象,则电流较小的一相绕组有部分短断路故障。
(6)电桥法。当电机某一相电阻比其他两相电阻大时,说明该相绕组有部分断路故障;
(7)电流平衡法。对于“Y”型接法的,可将三相绕组并联后,通入低电压大电流的交流电,如果三相绕组中的电流相差大于10%时,电流小的一端为断路;对于“△”型接法的,先将定子绕组的一个接点拆开,再逐相通入低压大电流,其中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
(8)断笼侦察器检查法。检查时,如果转子断笼,则毫伏表的读数应减小。4)断路处理方法
(1)断路在端部时,连接好后焊牢,包上绝缘材料,套上绝缘管,绑扎好,再烘干。
(2)绕组由于匝间、相间短路和接地等原因而造成绕组严重烧焦的一般应更换新绕组。(3)对断路点在槽内的,属少量断点的做应急处理,采用分组淘汰法找出断点,并在绕组断部将其连接好并绝缘合格后使用。
(4)对笼形转子断笼的可采用焊接法、冷接法或换条法修复。
(四).绕组接错
绕组接错造成不完整的旋转磁场,致使启动困难、三相电流不平衡、噪声大等症状,严重时若不及时处理会烧坏绕组。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某极相中一只或几只线圈嵌反或头尾接错;极(相)组接反;某相绕组接反; 多路并联绕组支路接错;“△”、“Y”接法错误。1)故障现象 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论文(设计)
电动机不能启动、空载电流过大或不平衡过大,温升太快或有剧烈振动并有很大的噪声、烧断保险丝等现象。2)产生原因
误将“△”型接成“Y”型;维修保养时三相绕组有一相首尾接反;减压启动是抽头位置选择不合适或内部接线错误;新电机在下线时,绕组连接错误;旧电机出头判断不对。3)检修方法
(1)滚珠法。如滚珠沿定子内圆周表面旋转滚动,说明正确,否则绕组有接错现象。(2)指南针法。如果绕组没有接错,则在一相绕组中,指南针经过相邻的极(相)组时,所指的极性应相反,在三相绕组中相邻的不同相的极(相)组也相反;如极性方向不变时,说明有一极(相)组反接;若指向不定,则相组内有反接的线圈。(3)万用表电压法。按接线图,如果两次测量电压表均无指示,或一次有读数、一次没有读数,说明绕组有接反处。
(4)常见的还有干电池法、毫安表剩磁法、电动机转向法等。4)处理方法
(1)一个线圈或线圈组接反,则空载电流有较大的不平衡,应进厂返修。(2)引出线错误的应正确判断首尾后重新连接。
(3)减压启动接错的应对照接线图或原理图,认真校对重新接线。
(4)新电机下线或重接新绕组后接线错误的,应送厂返修。
(5)定子绕组一相接反时,接反的一相电流特别大,可根据这个特点查找故障并进行维修。
(6)把“Y”型接成“△”型或匝数不够,则空载电流大,应及时更正。
五.三相异步电机的维修实例
我厂是一座小型机械企业,厂内电动机百余台,由于设备老化,近年来故障频繁,电机运转时转子有火花出现,电流表读数增大致热继电器动作。电机无法正常运行,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三相异步电机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机是感应电机,定子通入电流以后,部分磁通穿过短路环,并在其中产生感应电流。短路环中的电流阻碍磁通的变化,致使有短路环部分和没有短路环部分产生的磁通有了相位差,从而形成旋转磁场。通电启动后,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感生电动势和电流,即旋转磁场与转子存在相对转速,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转起来。
(一)故障现象
据了解,近年电机常表现出无力带动机械部分运转,转子部分连续不断地出现火花,后继电器动作停机,查实电机转子Y点连接处发生断裂,造成停机待修。每次故障均送厂家检修,维修时间长,影响了生产的连续性。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论文(设计)
(二)原因分析
经过反复观察和探索,原因分析如下:
(1)部分机械老龄化,起动和运行往往都是超负荷形成大电流、温度高的现象。
(2)减速箱带动磨筒的大小齿轮有磨蚀迹象,运行时产生比较大的振动。
(3)受到减速箱振动的影响,联轴器与联轴胶均有不同程度的磨蚀。(4)转子Y点除连接点外,没有其它固定点。
综合上述原因,磨机电机转子Y点断裂,应是由于联轴器将负荷部分的机械振动引入到Y点,而造成电机转子线圈与Y点连接处断裂。
(三)改进思路
造成Y点与转子联接处断裂的根本原因是振动,而由振动引起的相互应力,则由Y点铜环与转子线圈的3个连接处分担,于是我们设置多个Y点铜环的固定点。从而分担连接处受到的应力,这样就能使连接处所受应力大大减小,杜绝连接处断裂的发生。
(四)改进方法
从2010年8月分别对5台电机转子Y点改进:
(1)将磨机电机Y点连接端端盖吊离,露出转子Y点整体。
(2)取一块100mm×20mm铜板,两端各钻一个5mm小孔,用螺丝锁在转子线圈与Y点铜环连接处,加锡紧密连结。
(3)在转子铁心对称4点上各钻一能固定10mm螺丝小孔。
(4)取50mm×20mm铜板4块成工字形两端各钻孔,一端固定在转子铁心对称4点上,另一端垂直与Y点铜环固定。
(五)效果
经过1年多的生产实践,5台电机转子Y点的改进,收到显著的效果,基本消除了这个故障,且花费仅35元/台,改造时间也仅为半日左右。由此也节约了大笔外送修理费用,并由于消除了电机故障引起的生产不连续现象,使企业减少了不应有的损失。
第二篇:机修钳工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机修钳工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论文题目: 有机粘接技术在钳工工作中的应用
姓 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有机粘接技术在钳工工作中的应用
李 勋
摘要:有机粘接剂套接的抗剪强度比无机粘接剂差,但搭接的抗剪强度却比无机粘接优越,而且耐冲击性强,因 此使用范围很广。重点介绍了有机粘接技术在钳工工作中的应用。关键词:有机粘接技术;钳工工作;应用
中圈分类号:TM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725(20o7)0l一0130—02 Organic Bind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Benchwork UU Man—xin(Kailuan College of SkilledWorker,Tan~shan063004,China)Abstract:The shear resistance of sheathing link by organic binder is wor[~than by inorganic binder,but the. formers shear resistance of hanging link is superior than the latter,and its"impact resistance is strong,SO its’ useful scope is very wide.An emphasis on the organic binding technology’s application in benchwork is introduced.
Key words:organic binding technology;benchwork;application
篓钳工在维修、保养机械设备的工作中,常常遇到 漆也能粘牢的方法。一些设备的标牌脱落,新的设备在使用时,为了管理 1.1 塑料标牌的粘合人负责,沿工作面倾斜方向每隔3 m打一注水孔,呈“三花眼”布置(见图1),距底板以上1 m打一排垂直煤壁的水平眼,顶梁以下0.3 m打一排与水平方向成20o夹角的顶眼,眼深均为3 m。排排注水,注水眼交错布置。每个注水孔注水均30 IIlin,注水量约3—4 t,直至顶板淋水为止。掘进工作面在探头两侧各布置一高一底2个孔,孔深3—5 m,顶眼向上倾斜10 20~,中眼垂直煤壁(见图1),利用交接班时间充分注水。
煤层注水的技术效果
(1)降低了采掘工作面煤尘浓度,给职工创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注水后采掘工作面降尘率在60%~90%之间。经测定未实行煤层注
水前工作面粉尘总浓度为20-Ylg,呼吸性粉尘浓度为5—ng/,实行煤层注水后,总粉尘浓度降为7 rIlg,呼吸性粉尘浓度降为2 t m3。连续注水而得到预先湿润的煤炭,在整个矿井生产流程中都具有防尘作用,减少了煤尘的产生、飞扬和沉积,改善了整个矿井的生产面貌。
(2)减少了片帮冒顶事故,提高了工作效率。因公司所采煤层为“三软”倾斜煤层,且进行放顶煤开采,采掘过程中极易发生冒顶事故,实行煤层注水后,煤体得到了充分湿润,其粘结性大大增强,从而减少了冒顶事故,加快了生产进度,提高了单产。注水前,单头采煤进度为3 m左右,单产1.5万t;注水后,单头采煤进度7 m左右,单产3万t以上。全公司年增产量24万t,节约材料费3O余万元。
(3)降底了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水从煤体的裂隙中注入后,驱赶自由状态的大量游离瓦斯,同时使吸
附状态瓦斯延迟了解稀释放时间,使煤层的游离瓦斯在开采前提前卸出,而吸附状态瓦斯又推迟了释放。因而大大降低了落煤时瓦斯涌出的高峰值,从而避免了瓦斯超限。32041工作面注水后,回风流瓦斯浓度由0.5% 0.6%降低为0.3% 0.4%。结论
煤层注水降低了采掘工作面的煤尘浓度和瓦斯浓度,有效地预防了片帮冒顶事故,成为矿井防尘、防瓦
斯和防顶板事故的一项重要安全技术措施,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在“三软”煤层中可大量推广应用。
采用6101环氧树脂100—120 g,650聚酰胺树脂100 g,在室温下调和,可以与带油漆的铁板粘合,且油漆不需要刮掉,粘接前只需用溶剂将表面污渍、油脂清洗干净即可。然后在室温下固化,不需要加 热、加压,粘接效果较好。
1.2 金属标牌与带油漆的铁板粘合
将涂有油漆的金属表面清洗干净,不必除去油漆,待干后采用502快速胶,不需要加热、加压,白干
几分钟即可固化。
1.3 铝、有机玻璃与经油漆后的铁板的粘合将待粘接的表面擦
拭干净,不必除去油漆,采用301胶液,加入3% 4%的胺类液体固化剂调均,涂抹在粘接表面,并施加微量压力,在常温下自干1 天,既可固化。在维修量具上的应用
2.1 千分尺上镶硬质合金测头千分尺硬质合金头脱落,最好用环氧树脂胶粘接,胶合剂中不加填冲剂,配方如下:
101环氧树脂77%、磷酸三苯脂23%和少许乙二胺(每5 g环氧树脂和1.5 g磷酸三苯脂加入5—6滴乙二胺)。配制时将3种材料倒入烧杯中加热搅拌,待其溶解变成乳白色胶液即可使用。使用时间可保持3~4 h。5 g环氧树脂配成的胶合剂可粘接l5—2o把千分尺合金头。
粘接方法与步骤如下:
(1)将活动测杆和合金头胶合面分别在一般砂轮和粒度为4o或6o号碳化硅砂轮上打磨平。
(2)用四氯化碳或丙酮清洗胶合面,除去油污。
(3)在两胶合面上涂上一层胶合剂(厚约O.3-0.4 mm),然后用定位套校正,并将合金头压牢。
(4)将夹具与测杆一同放在120。烘箱中干燥2h,或在室内自然干燥24 h以上即可固化。
(5)固定测砧上的合金头,直接在千分尺上粘接,用定位套校正后,靠活动测杆或校对棒压紧。
2.2 塞规手柄与量头的粘接
用HXJ一3型万能胶、914快速固化环氧胶、环氧树脂、502快速胶等,均能对塞规手柄与量头实施
粘接,而且能在使用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在粘接非金属材料上的应用
3.1 玻璃与胶木的粘接
将待胶合面污渍除净,可采用502快速胶、聚氨酯粘接剂101,301粘接剂或环氧树脂,粘接时应加
点压力,经过5 d干燥固化即可使用。
3.2 橡皮摩擦轮的粘接
钳工在维修设备时,经常遇到一些老式的橡皮轮,它是在钢板表
面铺上一层橡皮,且用铆钉铆合而成,由于在铆钉处产生凹入现象,对使用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维修时使用303树脂胶,将待胶合表面用
锉刀锉毛,两粘接表面均采用丙酮清洗,粘和后用夹具夹紧,自然干燥1~2 d即可。用这种方法粘接的橡皮轮,经过使用效果很好。
3.3 塑料摩擦片的粘接
一些摩托车上的刹车片,维修时,是将担料摩擦片用铆钉与钢片铆合在一起,这种操作工序多,费工时,且刹车片使用寿命低。改用JF—l胶液,将塑料摩擦片与钢片粘接在一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冷冲模具上的应用
用环氧树脂浇注冷冲模具,具有很大的优越眭。
(1)成型方法简单,制造迅速。如退料板和导向板的型孔,不论形状多么复杂,只要几个小时即可完成。且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固化,不需钳工精修,更不用成型加工,从而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
(2)提高型孔质量,保证装配精度。装配过程中,无论是凸凹模配合间隙的均匀性和型孔光洁度,都比手工加工的好得多。
(3)简化了对钳工和机械加工的技术要求,化难为易。如退料板和固定板的型孔,只要加工成近似于凸模的粗糙轮廓,周边留有1.5~4 mm左右的空隙即可。采用环氧树脂浇注能解决用普通机械加工难以克服的困难。
(4)耐磨性显著提高。由于在导向板型孔浇注中掺人极硬的碳化硼,因此提高了孔壁的耐磨性。
(5)操作方便。粘接剂随用随配,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特殊工艺装备。用环氧树脂浇注冷冲模具,浇注前先用乙醚清洗退料板型孔壁,在凸模与退料板接触的部位以及放退料板的平台上,涂一层极薄(一般不超过0.03mm)的脱模剂,如二硫化钼、聚苯乙烯、甲苯溶液、黄油等。有条件的最好将退料板在80。C的环境中预热一下,然后放置在平台上,接着将固定板上的凸模插入退料板型孔内,校正好位置,使凸模居于预加工的型孔中央,便可进行浇注。浇注时,需注满并略有溢出为止。然后按照所用固化剂的固化规范,进行适当加温固化和缓慢冷却即可。在机床维修上的应用
钳工在机床修理工作中,无论大修或日常维修,机床导轨面的修理都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机床导轨、塞铁等磨损后,可采取镶玻璃纤维板,用环氧树脂粘接的方法修复。修复时,先将玻璃纤维板待胶合面用砂条拉毛,再用丙酮清洗干净,用(6101环氧树脂10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7份,650聚酰胺60~100份,乙二胺4份)配制好的粘接剂粘补导轨。
参考文献
一:刘满信:有机粘接技术在钳工工作中的应用
二:王旭:钳工技能竞赛技巧探讨
安徽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学报 2009
第三篇: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论文
铸件孔位偏移借料的定量判断法
乌丹宾馆 乌尼
内容提要 许多单孔、多孔的套类、连杆、箱体等铸件,由于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孔位变形、变位、孔距变化、壁厚不均、裂缝、缺口、缩孔、歪斜、偏心等铸件缺陷。因此,在加工、划线中必须借料才能保证加工质量。在现有的技术文献中,借料往往采用多次试划法、定性分析来确定。本文采用定量判断法,运用借料量的具体表达式进行借料,在实际使用中效果较好。此法简便,利于操作,能大大提高划线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减少产品的报废率。
关键词 孔位偏移 借料 定量判断法
一、前言与背景
本人在宾馆从事钳工机修,工作多年,对铸件中支架、连杆、箱体、套类等坯件的划线与加工,碰到制造工艺、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铸件变形、变位、孔距变化、壁厚不均、裂缝、缺口、缩孔、歪斜、偏心等铸件缺陷,因此在加工过程或者在划线过程中,如果不通过正确的借料,会造成许多半成品的报废。本人通过赤峰市范围内各大铸造厂和机械制造厂的初步调查:不正确借料造成的报废占整体加工过程中报废70%以上,因此对这些形状复杂的铸件,除了在加工中借料外,还必须在划线中借料。如果在划线中能通过正确借料,那么在加工中就能保证技术要求,不出现报废品。如果通过划线借料不能保证加工要求的,就直接报废,不必要下道工序的加工,造成人、财、物、机、具等资源的浪费。因此钳工中,对划线工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同时在钳工的各操作岗位中,划线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划线便于复杂工件的装夹,便于及时发现处理不合格的毛坯,通过划线可使误差不大的不合格品变成合格的产品,同时划线中借料技术好坏直接反映划线工的技术素质,体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效益。
我们在从事划线岗位时,碰到箱体类等铸件,需要借料时往往是通过眼睛看,凭经验多次的试划、调整来进行借料,费时、费力。查找有关资料、教材、技术文献,如各种版本的钳工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等有关资料,对划线中的借料部分也只是介绍定性分析,通过试划调整来解决,没有明确的表达借料量的大小和借料量的方向,大大降低了划线效率,同时增加了铸件的报废。现介绍一种定量分析法,得出借料量的具体表达式及能否借料的判断式,即借料定量判断法。在实际工作中,直接运用此法,便于掌握,利于操作,大大提高了划线效率和划线质量,降低铸件的报废率。
二、定量判断法的表达式
(一)套类铸件的定量判断表达式。
如图所示的圆环是一个铸件的毛坯,其内外圆都要加工,由于铸造原因造成内外圆偏心较大,需要内外圆同时借料才能确定。
设圆环毛坯尺寸,外圆直径d1′,内孔直径D2′,最大壁厚为hmax,最小壁厚为hmin,设加工后外圆直径为D2,内孔为d1,见下图一。,设外圆单边加工余量为δ
1、内孔单边加工余量为δ2,借料后外圆最少加工余量为δ1min,内孔最少加工余量为δ2min,斜线部分为加工余量,内外圆中心偏心量为a,见下图一。
不借料划线时,见上图二,加工后工件出现偏心,不能保证产品要求。
采用借料划线时,见上图三。
1、确定偏心量a 根据图3列方程:
hmax+(D1/2-a)= D1/2+ hmin+a 解得:a=(hmax-hmin)/2
2、根据a判断能否借料 假设圆环借料后如下图所示:
①若δ1min<0或δ2min<0,或hmin ③若a<δ1 +δ2或hmin>h标,则能借料 借料有二种情况: A、当a<δ1 和δ2中的大值者,则可以一孔借料,借料量为a,另一孔不借料。 B、当δ1 和δ2大值者≤a<δ1 +δ2时,则必须两圆同时 ′ ′借料,那么往哪个方向借料,借料范围多少?最佳借料多少呢? 3、确定借方向、借料范围、最佳借料量 ①借料方向 借料方向的原则是两孔同时向中心借,故O1′向右借料,O2′向左借料。 ②确定借料范围和借料量 设外圆O1借料量为x,内孔借料量则为a-x,根据加工要求: 由δ1min =δ1-x>0,δ2 min =δ2-(a-x)>0可得 借料范围:a-δ2 若内外圆的尺寸及技术要求,加工余量相差不大,可取δ1min =δ2min即得到 X=a/2+(δ1-δ1)/2 此式就是借料量的表达式 根据上述分析,把圆环偏心的借料定量法总结如下: 两圆偏心量a=(hmax-hmin)/2 若a>δ1 +δ2或hmin 若a<δ1 +δ2时,此时可以通过借料保证加工要求,借料量为:X=a/2+(δ1-δ1)/2 借料方向为两圆同时向中心靠。借料范围为:a-δ2 当a<δ1、δ2中的大值者,可利用一孔借料另一孔不借料,取δ1、δ2中的大值的圆借料,也可以两圆同时借料,最好的借料是两圆同时借料。 当δ1、δ2中的大值 (二)箱体、连杆等两孔距偏小或偏大的借量定量判断法,现简单分析如下: 现有一箱体两轴承孔,毛坯孔距为B′。要求孔距B0,毛坯状态时,两孔距偏小,偏小量为a,两孔加工余量为δ 1、δ2,现按三种情况分别划线如下图示: 毛坯划线状态 1)不借孔距划线 2)保证孔距前提下,借一孔划线 3)保证孔距前提下,借两孔划线 根据上图三种划线情况: 第一种情况:不借料划线需能保证合理的加工余量,但不能保证孔距B0。第二种情况:一般划线法,需能保证孔距和一孔加工余量,但另一孔无加工余量。第三种情况:采用借料划线法,既能保证孔距,又能满足两孔的加工余量。 1、确定两孔距变化量a,毛坯孔距为B0′与图纸要求孔距为B0之差,即a= B0′-B0,当a>0,孔距偏大,当a<0,孔距偏小。 2、根据a判断能否借料 ①若a>δ1+δ2,则不能借料; ②若a =δ1+δ2,即δ1min=0, δ2min=0,虽能借料,但不能绝对保证加工要求,属危险品; ③若a<δ1+δ2,则通过借料,才能保证加工要求。借料也有两种情况: A、当a<δ1 和δ2中的大值者,则可以一孔借料,借料量为a,另一孔不借料。 B、当δ1 和δ2大值者≤a<δ1 +δ2时,则必须两圆同时借料,才能保证加工要求,那么往哪个方向借料,借料范围多少?最佳借料多少呢? 3、确定借方向,借料范围,最佳借料量 ①借料方向 当a= B0′-B0>0时,两孔同时向内借料,当a<0时,两孔同时向外借料。 ②确定借料范围和借料量 根据圆环的分析,同理两孔的借料范围为a-δ2 1、δ2为单独状态不借料时的单边加工余量)。 现把两种借料定量判断法总结如下: 两孔距变化量a=B0′-B0 若a>δ1 +δ2,则不能借料,此时为报废品; 若a=δ1 +δ2此时为危险品; 若a<δ1 +δ2时,此时可以通过借料保证加工要求,借料量为:X= a/2 +(δ1-δ2)/2 借料方向为两孔同时向中心靠。借料范围为:a-δ2 当a<δ1、δ2中的大值者,可利用一孔借料另一孔不借料,取δ1、δ2中的大值的孔借料,也可以两孔同时借料,最好的借料是两孔同时借料。 当δ1、δ2中的大值 (三)三角形的三孔借料法,借料方法同上,在确定第三孔中心时,先确定两孔的借料点,再确定第三孔的借料点。见下图示:以O1O3′、O1O3″划圆弧得到交点O3即为第三孔的借料点。 三、实际应用举例 例一 现有一套筒坯件,经实测尺寸如下图示,请通过借料划出坯件加工线。 解:根据题意可求得:δ1 =(¢48-¢40)/2=4 δ2 =(¢26-¢20)/2=3 ①求偏心量a=(hmax-hmin)/2=(17.5-9.5)/2=4 ②判断能否借料:因为a=4<δ1 +δ2=7,或hmin=9.5 ③确定借料方向:O1向右借,O2向左借。④确定借料范围和借料量:根据a-δ2 例二:某一连杆的二孔坯件经测得如下图 解:孔距偏移量a=B0-B0′=40-36=4 δ1=(¢18-¢10)/2=4 δ2=(¢22-¢12)/2=5 因为a=4<(δ1+δ2)且,a<δ1和a<δ2,所以此题可以一孔借料,若一孔借料,则以右孔借料为好;若采用两孔同时借料,则两孔同时往外借,设左孔向左借料量为x,右孔向右借料量为a-x。 X=a/2+(δ1-δ2)/2=4/2+(4-5)/2=1.5 讨论:在上题中采用一孔借料时虽能保证加工要求,但对加工造成麻烦,切削会造成单边切削,不利于切削加工,甚至会出现危险品。 四、借料的定量判断法的推广应用及效果 我们把这种方法从在教学中每年向学生推广,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此法感觉简单、方便,便于掌握,减少许多借料中的误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产品报废率,通过与各企业相关技术工人技术交流,把此法推广给他们,他们也得到了积极的采用。 通过运用此法与不运用此法的调查,得出如下调查结论: 同一坯件划线时间降低一倍以上,劳动调度降低一倍以上,划线效率提高50%以上,对工人的综合技术素质降低要求,产品的报废降低30%以上。 当然,运用定量判断法还需要定性分析,也有必要一定的试划法和调整法,将此法应用于多孔距偏心借料,有待进一步探讨。 机修钳工技师论文:浅谈机修钳工在设备 保养中的工作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产制造产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生产制造产业中的机修钳工也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工设备的维护以及保养是机修钳工的重要工作,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工作有着保障作用,基于此,文章主要就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和主要的操作加以阐述,然后就对设备保养维护的主要方法进行详细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正常实施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设备维护保养;机修钳工;维修保养 引言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设备的运行加强监控,以及对设备的运行安全稳定充分重视,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在机修钳工的工作方面,这些也是比较基础的工作,加强机修钳工的设备保养工作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设备维护保养及其重要性分析 1.1 设备维护保养的内涵分析 加工制造产业中的设备维修养护主要是机修钳工人员对运用设备进行的维护和检查,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有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以设备性能的检测和校正等。对设备维护保养主要是对设备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及时的发现并解决,从而减少设备的磨损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让设备能够得到正常的运用[1]。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从产品的质量优劣以及工作效率高低方面进行加强优化,在设备的管理层面进行完善,从而提升整体设备的运行效率。 1.2 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分析 设备的良好运行能够对生产制造企业带来最大化的效益。由于设备的使用期限是有限的,也会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从而造成设备的使用年限缩短。由于人为的原因影响,就会对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从而发生设备故障。所以要能对这些设备故障及时的发现并排除,避免事故的发生。只有充分的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才能对加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而机修钳工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就有着积极的作用发挥。 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的实施,对加工企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得以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机修钳工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的优化,是设备产品质量的保障,故此企业不仅对产品的推销充分重视,还要能够在产品质量方面能有保证,而设备的完善性以及高性能的提升,就比较有助于促进生产企业的发展[2]。加工企业的设备加工效率高,就必然会带动效益的提升。机修钳工的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实施方法 2.1 设备维护保养的操作任务 机修钳工的工作过程中,在设备的操作过程中主要有几个重要的操作方面。其中在装配性的操作方面,主要是对生产加工设备的装配,将一些零部件结合图样技术实施组装,将这一工艺得到完善的实施。在钳工的辅助性操作层面,主要的操作任务就是实施划线,也是按照图样在半成品以及毛坯上划出加工界线的操作,这是钳工操作任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操作内容。还有是进行实施切削工作的操作,具体的切削的方法就比较多样,有套螺纹以及攻螺纹和錾削等多样化的操作内容。比较重要的操作任务还有维修性的操作,也就是对在役的设备进行检修的操作任务[3]。这些方面的操作任务对设备的正常运用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2.2 机修钳工的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实施方法 机修钳工的设备维护保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设备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由于润滑效果不佳,从而导致了磨损的问题出现,轴类的磨损问题比较容易出现,但这类磨损往往都相对比较小,但是长时间就比较容易出现设备的大幅度损坏,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对这类故障问题的修理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例如两侧零件对换的方法应用。设备运行之后,零件的磨损是比较常见的,磨损的情况通常是单边的磨损。对这一问题主要将两端零件进行对换就能解决,通过一端没有出现磨损情况的连续工作,能够在成本上得到有效节约,并且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4]。 还可通过热扣合法加以应用,也就是通过金属的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扣合件的有效应用以及进行加热,将其放入和扣合件能够相契合的损坏凹槽当中。这样在扣合件的冷却过程中就会收缩,在零件的密合度方面就能有效达到。还可通过调整法的应用,通过增减垫片的方式,对零件的磨损情况加以弥补,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广泛。还可通过尺寸修理的方法加以应用,对损坏的零件维修,在尺寸上进行相应的变化,这样就能有效保证零件的匹配。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修钳工的设备维护保养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要能找到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用,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设备的维修保养的效果最佳的呈现。通过此次对设备的维修保养的方法实施,希望能够对实际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具体的维护方法的探究,为实际的问题解决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翱,张志悦.关于设备保养工作规范化的思考[J].四川水利,2010(4).[2]徐卫东.浅谈设备保养的重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07(4).[3]蒋征海.无轨设备保养和故障诊断[J].矿山机械,2001(2).[4]李鹏.机修钳工在设备保养中的工作[J].科技创业家,2014(6).作者简介:王悦(1988-),女,黑龙江省大庆市人,工作单位: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力神泵业有限公司,职务:技术员,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机修钳工技师论文 钳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细微、工艺要求较高的工作。目前虽然有各种先进的加工方法,但钳工所用工具简单,加工多样灵活、操作方便,适应面广等特点,故有很多工作需要钳工来完成。因此钳工在机械制造及机械维修中有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但钳工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螺纹丝攻的改进 一、加工螺纹底孔应注意的事项 (1)严格按照《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进行查表和计算,选择所需加工螺纹底孔的钻头或扩孔钻头。钻头的切削刃要锋利,刃带要光滑,不得有毛刺和磨损等,避免底孔刮伤或产生锥度等缺陷。 (2)钻孔时要选择适当的转速和进刀量,根据材料不同,选择合理的冷却润滑液,以防止产生过高的切削热能,而加厚冷硬层,给以后攻丝造成困难。 (3)底径大于10mm时,最好先钻孔再扩孔,使底径达到所要的直径和粗糙度,底孔粗糙度应不小于3.2√。可以避免造成弯曲和倾斜,而致使螺纹牙型不完整和歪斜。 二、螺纹攻丝实例 (1)对8mm以下的小直径螺纹进行攻丝,一般都在排钻上加工,用一般的弹性夹头夹持住机用丝攻,在排床下面装置脚踏开关,攻削时手扶工件,钻床转速一般采用480—860转/分,适当地加些菜油。 在攻丝过程中,钻床主轴保持不动,丝攻进刀和退刀完全靠手控制,靠手感感觉,如果丝攻负荷增加,可立即踏下反转开关,就可以方便而迅速。 (2)慢慢地将丝攻退出。这样就避免丝攻折断,如此往返加工,提高工作效能,适用于批量生产。 (3)对不锈钢材料的加工。在实践中,遇不锈钢材料的攻丝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这就要将丝攻进行修磨,使切削锥度延长,一般为4°,使校准部分留4t,这样可以减小切削厚度和切削变形;同时,切切屑也容易卷曲和排除。加大前角和后角,使γ=15°,α=25°,以提高切削能力,减少摩擦。这样,虽然刀齿的强度有所降低,但因切削锥角较小,切削部分加长了,使每个刀齿的切削负荷减轻了,所以对刀齿的强度影响不大。用这种头锥攻完后,再用二锥和末锥加工,可以提高螺纹的质量和粗糙度。 三、丝攻的修磨。 丝攻发生磨损和崩刃以后,可以通过修磨恢复它的锋利性,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修磨刀齿前后角。 (1)切削刃前面的修磨。当丝攻的切削刃经钝化或粘屑,因而降低其锋利性时,可以用柱形油石研磨切削刃的前面。研磨时,在油石上涂一些机油,油石掌握平稳,注意不要将刀齿的小园角。研磨后将丝锥清洗干净。当丝攻的刀齿磨损到极限成崩刀齿时,可在刀磨上用片状砂轮修磨刀齿的前面。修磨好后,用柱形油石进行研磨,提高刀齿前面和容屑槽的粗糙度。 (2)切削刃的后角的修磨。当丝攻的切削刃损坏时,可在一般砂轮上修切削刃后角。修磨时要注意切削锥的一致性。转动丝攻时,下一条刃齿的刃尖不要接触砂轮,以免将刀齿的刃尖磨掉。 四、丝锥本身的质量状况对加工的螺纹孔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在选用丝攻时,要注意 几点: (1)丝攻的螺纹表面和容屑槽要光滑。如切屑瘤、粘屑或锈蚀时,要消除干净,以完全阻碍切削的排除。丝锥的牙形和切削部分的刀齿要锋利,不得有崩刃、毛刺、碳伤等,否则在攻削时,就会粘屑和破坏螺孔表面粗糙度。 (2)机用丝攻的装夹部分要光整,对磨损严重的要进行修磨;手用丝攻的方头棱角磨损后,应修磨小一号,防止攻丝时夹持不牢,产生打滑。 (3)要达到工件螺纹孔的精度,要选用相应精度的丝攻进行加工。 改进锉、锯握法,提高技能技巧 根据锉刀柄握法,探索锉刀柄在手心准确定位方法;利用推力点,促使锯削技巧形成。 锉削、锯削是技工学校钳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锉削、锯削技能的学习是受握法、站立部位、身体动作、作用力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传统的握法出现握锉柄后顶住部位稍偏离手心,锉削时一用力,锉柄逐渐后移,“ 握”变成“抓”,造成锉刀推出力度不足;满握锯柄的推力点高于锯条安装孔中心约30mm,偏高的推 力点很容易造成锯弓向两侧摆动,造成锯条折断及锯缝歪斜。 一、合理引用,改进锉柄握法 锉削是每位钳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锯、锉、錾等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很多人都认为锉削技能容易掌握。其实不然,锉削的平面、平行面、垂直面精度要求均较高,要达到锉削的加工精度,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而在锉削的基本技能形成中锉刀的握法是关键。 1、大板锉刀传统握柄方法及存在问题 大板锉握法:右手紧握锉刀柄,柄端抵在拇指根部的手掌上,大拇批放在锉刀柄上部,其余手指由下而上地握着锉刀柄。但多数人认为锉削操作技能容易掌握,没什么危险性,因此操作时掌握不了握柄的要领,造成2/3的人出现锉柄握住部位稍偏离手心,锉削时一用力,锉柄逐渐后移,“握”变成“抓”,由于锉柄没有顶在掌心,锉刀推出力度不足,两手无法控制用力平衡,动作不协调,锉削加工面就不平整。 2、改进锉刀握柄方法 为解决锉刀握柄容易顶偏问题,经常将锉刀柄放在手掌上反复摆放、握压,使锉刀柄能准确对准掌心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寻求准确的定位。在尝试中发现用右中指作钩状后将锉柄放在上方,握紧锉柄后顶住部位比较靠近在掌心上。在此基础上再调整各手指的握紧顺序,使锉柄能较准确地顶住掌心。右手中指作钩状的过程,发现如将无名指及小指收拢,与儿童玩耍时的手作枪状形一致,锉柄在手心上都能准确定位,具体方法如下: 右手先将锉刀柄放在中指弯形上并顶住掌心位,拇指按住锉柄。中指微松上移压住锉柄,食指呈钩状与拇指相对压住锉柄,注意锉刀水平放置。 当处于锉削状态时,还应调整人体的相对位置,保证锉刀、手、手肘三点成一直线,如果三点成一直线,锉刀推进方向性好,由于锉刀推进过程能保证直线运动,从而可使锉削工件表面达到平整的要求,提高了加工表面的质量。 二、巧妙利用推力点,促成锯削技巧形成 锯削看起来与锉削一样容易入门,但多数人在学习锯削过程容易出现速度过快(80次/分钟)、锯缝歪斜的现象。如果不刻苦学习,不潜心去研究锯弓的握法及力作用点的位置,很难使技能化为技巧。 原右手满握锯柄位置,当用力推出时,作用于锯柄的推力点高于锯条安装孔中心位置30mm左右,由于作用力点与锯条不在同一直线上,偏高的作用力点很容易造成锯弓向两侧摆动,锯条容易折断及锯缝歪斜,致使锯条用量增加和锯削断面平面度不能保证,加工质量受到影响。除了右手推力点(握位)外,左手拇指按压位置对锯弓下压力度影响很大,如果前端按压力度不足,在刚推出的瞬间,因后面力臂长容易造成前后不平衡,导致锯削过程上下摆动幅度大,影响锯条的运动路线和断面锯痕的清晰度。可解决刚推出瞬间造成前后不平衡的毛病,当然身体要配合整个锯削动作的完成,注意右手推出力要大于前端下压力,才能使锯条前进,而且不使锯条压断。由于前端下压力增加,动作配合协调,锯削速度自然就能慢下来,人操作起来也就 不容易疲劳,对锯削的“论提久战”非常有利。改进后,由于往复速度一般可少于40次/分钟,因此有较多时间去注意锯缝与所划加工界线位置,使锯削断面平面质量提高。由于锯削断面质量的提高,才能使动作协调自然,动作协调自然才能获得最佳的锯削效率。 综上所述,在锉柄的握法上,解决锉柄顶住掌心位置的问题,提高加工表面的质量,促进锉削技能技巧的形成;在锯削方法上,由于改变两手力的作用力点,使右手推力点方向与锯条前进方向接近一致,减少锯弓推进摆动,又使左手下压力提高,保证推出瞬间前后平衡,提高锯削效率和锯削断面质量,缩短技能转化为技巧时间。 王寿明 2012年3月28日第四篇:机修钳工技师论文
第五篇:机修钳工技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