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广东专用古代诗文阅读梯级训练:第二编.

时间:2019-05-13 22:1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广东专用古代诗文阅读梯级训练:第二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广东专用古代诗文阅读梯级训练:第二编.》。

第一篇:201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广东专用古代诗文阅读梯级训练:第二编.

(见学生用书第92页)【考点对应练】

对点一:修辞手法

1.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粉黛”是用女子化妆用品代女子,“笙箫”是用演奏时的乐器代歌女。而“何处笙箫”实意为“如今已找不到吹奏笙箫的歌女了”,因此为反问。

【答案】 借代,反问。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①。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

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 ①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问可根据题干中“对比”的提示找到词中“当年”“而今”这一组词语来解答问题;第二问可根据诗下注释理解“万岁山”的含义,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

【答案】 领起句是“想当年”,“到而今”。“珠翠”,妇女佩戴的首饰,此处代指宫女。修辞手法是借代。

对点二:表达方式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①。

【注】 ①蔡家亲:表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两句诗比兴兼用,以物喻人,情语蕴含在景语之中,用落叶飘零之树比喻衰老之人,黄叶在风雨中飘落和人在风尘中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诗

人虽不言悲,但悲情四溢。

【答案】 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 ①撚(niǎn):持取,捻弄。

“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以及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理解时,抓住“撚花”“放花”两个关键动作并体会其中包含的词中人物的微妙情感。从“手撚花枝”到“放花无语”,虽是如此自然,如此无意,如此不自觉,更如此不自禁,却全出于内心敏锐深微的感动。当其“撚”着花枝时,爱花之情是何等深切;当其“放”却花枝时,惜花之情又是何等无奈。而“放花”之后,继之以“无语”,正源于由爱花惜花而引起的内心幽微的感动。

【答案】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达方式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即可。)

对点三:表现手法

5.(2010·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ng):悲伤。【注】 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鉴赏评价能力。咏怀诗一般都是采用象征手法,用所写之物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志向。诗歌前半部分写到了凤凰志向的远大,后半部分却写了悲伤。两相对比体现了怀才不遇的悲伤。从中不难分析出诗人以“凤凰”自喻而流露出的痛苦情感。

【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或“比兴”)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屏 风 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帏,高楼夜半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诗中的屏风有何象征意义?这样写好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辨明这首绝句有何寄托,一要考虑到李商隐的身世,二要紧紧抓住“掩灯遮雾”这四个关键字不放,若能联系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

不见使人愁”,回答起来就容易多了。

【答案】 诗中屏风的“掩灯遮雾”象征以谗言蒙蔽视听的小人。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为受人谗害很深的缘故,诗人借咏屏风表达了自己的怨恨。这样写显得极其含蓄委婉。

对点四:艺术构思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侧重考查艺术构思。前两句一横一纵,形胜的北方中原半个中国,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然而,如此的山河,如此的人民,却长期以来沦陷在金朝贵族“泪铁蹄蹂躏之下。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尽”一词,千回万转,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企望恢复的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叹!后一层意思,在诗中虽未点破,强烈的批判精神则暗含其中。

【答案】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举一反三练】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上阕是如何表现“凄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词为寒秋羁旅伤怀之作。上阕写寒秋黄昏景象。“秋阴”二句推出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从“秋阴”至“凄“伫听”二句点明词冷”,渲染了一种陷身阴霾、不见晴日的凄怆的悲凉情绪。

“云深”,阴霾深厚,不见鸿雁踪影,音书无望,更见词人伫立庭院仰望云空。

“人去”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酒已人的失落与孤独。下阕写深夜孤灯独映。都醒”,暗示出词人借酒消愁,然而,酒意一醒,羁旅悲愁又“如何消夜永”,词人羁宦如弃谪的无助与郁闷表达到了极致。

【答案】(1)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雾昏暝,难得片刻的晴朗心情,这是凄冷之一;闻雁叫,却难见被云雾遮挡的鸿雁,更浸染思念亲朋情怀,景中

寓情,这是凄冷之二。

(2)全诗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上阕寓情于景,写秋雨秋云无雁影,渲染凄寒的氛围;下阕以照壁孤灯、夜永之景衬情,把旅居之人酒后的孤独、冷清刻画清晰。全诗表达了羁旅孤栖、难熬寒夜、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这首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对海棠花的描绘评述中,表“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明了自己的人格追求。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2)第二问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主旨。这两句诗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答“对比”或“反衬”皆可。

【答案】(1)“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

(2)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启示人们,太早的炫耀,过于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眼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这种美丽是短暂难以持久的。

(以下理解亦可: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对海棠花的描绘评述中,表明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寄托着对“儿辈”的殷殷教导。这两句启示我们,不应追求表)面的一时的繁华热闹,而要耐得住寂寞,加强内在积累,在适当的时候展露才华。

【滚动提升练】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第(1)题,一要明确诗歌是怎样描写春天景色的,二要明确春天画面在诗人的笔下是怎样的。明确了这两点,就不难看出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春天景色明媚、生机盎然的特点。对于第(2)小题,一要从表达技巧入手,前两句营造了一种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气氛,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同时也用美好的春色反衬作者内心的“东风不为吹愁去”在诗歌结构上叫“转”,忧愁;二要从诗歌的结构特点切入,具有结构上的跌宕及思路上的转折的作用。

【答案】(1)写出了春天景色明媚、生机盎然的特点。

(2)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的前两句选取春天的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

三、四两句抒情,转写诗人的愁思。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是后两句的春恨之铺垫。全诗用美丽的景色反衬诗人内心的愁恨,情感表达婉转深刻。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贺新郎 寄李伯纪①丞相

张元干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尽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②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注】 ①李伯纪:李纲,字伯纪,是著名的爱国英雄。他在公元1126年(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围攻京城的危急时刻,力主抗战,坚守开封,被钦宗任命为亲征行营使,最终击退金兵。张元干当时是他的僚属,后来李纲被罢免,元干也连带获罪,离京南下。②苕溪:在浙江省北部,此处借指归隐之地。

(1)上阕描绘了何种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典”“比喻”是本词主要的表达技巧,请各举一例阐释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意境及表达技巧的题目。解答第(1)题,一是要明晰词作上阕的意象,由“危楼”“星斗”“沧波”“烟渚”“扁舟”“大雁”“寒芦”等意象,不难窥测出作者的心境与情感;二是要结合注释与标题等信息,对答案进行整合润色。对于第(2)小题,考生一是要弄清表达技巧的内涵,从基本的修辞手法入手;二是要明确该类题目的答题模板与得分点,表达技巧类试题的答题模板: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或作用。

【答案】(1)上阕意境肃杀苍茫,主要描写了词人登高眺望之景:夜深星垂,月光流泻,江阔涛汹,无人渡江,雁落苇丛。词人怅望祖国山河,徒然吊影

自伤,表达了孤单无侣、众醉独醒的孤寂之情。

(2)①用典:如“十年一梦扬州路”,化用了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屈膝议和的不满及抵抗金人南下的决心。②比喻:如“谩暗涩铜华尘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宝剑被弃来比喻李伯纪等主战人物受到罢斥压制。

第二篇:201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广东专用写作梯级训练:第六编专题一.

(见学生用书第201页)

一、对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是的,有位企业家在谈到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说:“我就是多走了一步。在生活的道路上多走一步,或许就取得了成功。但是,有的时候多走一步,并不能改变什么,甚至带来不好的结果。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以“多走一步”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1)审明题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准确立意

①顺向立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逆向立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辩证立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因果探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提示语中有三句话,“多走一步”也许意味着成功,也许毫无意义,甚至带来不好的后果。我们可选一个方面来写,也可写两个方面,写出对比。标题“多走一步”为动宾短语,动词“走”是写作的重点,但“多”起关键的限定作用,要在行文中体现“怎么多”“如何多”“多的后果”。

(2)①顺向立意法:多走一步就意味着成功,或多走一步就意味着失败。②逆向立意法:就算失败了,多走一步又何妨呢?路毕竟是人走出来的。或见好就收,否则一败涂地。

③辩证立意法:该多走一步时,不要留恋过去的风景;不该多走时,就要不受迷恋和诱惑。

④因果探究法:前面的风景更美丽,所以我们要多走一步。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资料介绍说,在美国,当小孩不吃饭的时候,母亲常常这样逗孩子:“赶快吃!你再不吃小心中国人都来抢光了!”的确,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境况中,不

少人的行动原则,就是抢先得到实际的好处和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一些人时时处处都不择手段地“抢”,把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崇尚“抢”的世界:在交通路口,我们看到了抢着闯红灯的行人、自行车和汽车;在凡是需要排队的地方——无论是物质领域还是精神领域,我们总能看到试图或已经“加塞儿”的人……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围绕“抢”这一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写议论文或记叙文。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审明题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准确立意

①顺向立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逆向立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辩证立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因果探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抢”的确先得到实际的好处和利益,但并不是所有的“抢”都让人称赞。

围绕着“抢”组词或组成句子,增加“抢”的内涵,比如“抢时间”“抢成绩”“抢先下手”等,题目是想让我们对“抢”的某种现象作出评价。如此题意就比较明显了。

(2)①顺向立意法:“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不甘示弱,奋勇争先的精神。

②逆向立意法:“抢”其实反映出我们民族素养上的一种缺陷。③辩证立意法:“抢”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明显的缺陷。

④因果探究法:“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提高效率,“抢”是一种“自私自利”以我为主的低劣素质或品性。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亚洲国家生长着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5年的时间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地下生根,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发展变化。第6年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而后,像被施与了魔法一样,以每天

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到达30米的高度。神奇般的生长速度,让人惊叹不已。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审明题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准确立意

①顺向立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逆向立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辩证立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因果探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审明题意:毛竹在最初的五年中,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地下生根,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有长远打算,并且目标坚定,不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迷晕了头脑,不被暂时的小成小就遮蔽了双眼。它之所以能迅速到达30米的高度,是因为它有深厚稳固的基础,人生亦当立足当前,埋头做事,不做“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2)①顺向立意法:

a.做事首先要打好基础,没有稳厚的基础,就不能达到人生的高度。b.目标要坚定、长远,目光长远。②逆向立意法:

a.机会稍纵即逝,即使没有厚重的基础,也要首先把握住时机,至少,我们可以边学边做。

b.坚定目标,目光长远未必就是好事,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目标。

③辩证立意法:

a.既要打好基础,又不能错失时机。

b.既要坚定目标,又要根据个人实际,对目标进行调整,使其具有科学性。④因果探究法:

a.只有夯实基础,它才能承载你高度的重量。

b.目标就是人生的航标,只有坚定地守候,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如奔腾的列车,车窗外不断变动着变化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有些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终将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而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反而更添光彩。

其实,每个人对人生中的错过都会有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请以“错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1)审明题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准确立意

①顺向立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逆向立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辩证立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因果探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本题为话题作文,需要分别审明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

①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人生的经纬线”,可知,材料认为只要不错过人生的节点,就算是成功的人生。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善于咀嚼”“更添光彩”等,可知,材料注意引导如何面对“错过”,如何经营“错过”。

②提示语提醒我们,要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

③话题为“错过”,是一个动词,要写出错过的过程,以及错过的来龙去脉,可用错过组成词语或句子,化大为小。

④题目要求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总上所述,题目要求我们写出错过的过程及错过之后的反思或感悟。(2)①顺向立意法:错过是一种美丽。

②逆向立意法:错过之后才省悟,彰显人生苦短。

③辩证立意法:善待错过,错过该错过的,不应错过不该错过的。④因果探究法:错过,是因为自己还没进入角色。

二、实战演练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到省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却只有一个职位。在应聘者抢占座位作准备时,一个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几次主动让座,让别人先面试。到她面试时,公司负责人对她的条件虽较为满意,但认为她

过于谦让,不适合到销售部工作。该负责人认为,谦让的确是一种美德,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更需要“锐意进取”的员工。而张媛媛则认为不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此事在省城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公司的要求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有人则认为张媛媛的做法是正确的,应继续保持这种美德。

请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自古以来,谦让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谦让是一个人真、善、美的写照。

进取是个人、社会发展的催化剂,没有“进取”精神,个人和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谦让和进取并不是一对矛盾,它们都是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当然,谦让和进取必须有度,凡事过犹不及。

【参考例文】

谦让与进取兼备

某公司因一个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过于谦让,尽管条件不错也不聘用她。公司认为作为销售部人员,更需要的是锐意进取,而不是谦让。而张媛媛则认为连谦让精神都没有,怎能做好工作。

看似双方观点都没错,只是过于片面。依我所见,谦让和进取兼备者,才有资格被聘用。

进取之心不可无,但过分的进取便是有勇无谋,弄巧成拙。我国现在发展势头之猛,全都是得益于前车之鉴——在我国建国初期,发展可谓步履艰辛,速度犹如龟爬行般的慢。可能是刚建国没有经验,为了加快发展,我们犯了“左倾”

错误,实行“大跃进”计划。对国外毫不谦让,一定要超英赶美。这完全不符合国情的计划,又怎能推动发展?果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这冒进的错误下,我国发展速度不但没有加快,还被拖了后腿。所以说啊,积极进取是好事,不懂谦让、过分进取却成了坏事。

谦让乃中华传统美德,身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我们应将其发扬光大。但过分的发扬便是退让、软弱,就像一盏太亮的灯一样,会刺伤你的眼睛。还是拿历史来说道理吧——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是那么的令人期待,结果却又是那么的令人失望。这次共产党没有“左倾”了,但是“天平”还是不平衡,我们“右倾”了。就是因为我们的过分谦让,没有进一步掌握革命的重要领导地位,就是因为蒋介石与汪精卫的相继叛变,革命宣告失败,新中国的诞生又退后了几年时间。中华人民又多受了几年苦。所以说啊,谦让是美德,过分谦让要不得。

受过这么多的苦难,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终于慢慢站起来了。身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青少年的学习重压可不小啊。要想在重压之下出成绩,我们就需要用谦让和进取来武装自己。谦让并不是退让,而是礼让:在公交车上看见需要帮助的人,请让坐;在拥挤的大街上遇到有急事的人,请让路。进取并不是冒进,而是积极主动地把握机会、创造机会,在应当谦让时适当谦让。在困难面前不要害怕,积极进取,你能跨越障碍;在胜利面前不要骄傲,积极进取,你能获得更多回报。

如果你是求职者,有了谦让和进取精神,再大规模的公司都会聘用你;如果你是学生,有了谦让和进取精神,哈佛剑桥不再是梦想;如果你暂时还没有升职,只要你有谦让与进取精神,你想当什么都可以!

【名师点评】 文章观点鲜明,辩证分析,举例恰当,对例子的分析中肯到

位,对读者为人处事能有一定的启发。

【参考例文】

“让”出自我价值

月明星稀,是温柔的繁星把光辉谦让给那轮皎月,然而它们没有被遗忘,诗仙就渴望着“手可摘星辰”。

落红有情,是落红把生长的机会谦让给下一代,诗人读懂了它们的谦让,吟出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佳句。

萋草幽幽,是片片芳草把色彩谦让给了鲜艳的花朵,它们甘作陪衬,然而它们的谦让却赢得了小草的赞歌。

腊月梅香,是冬梅把春光明媚谦让给了百花,自己独承寒冬,但没有它的谦让,怎会谱出一曲“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赞歌。

谦让,缔造了奉献的世界;谦让,谱出了生活的乐章;谦让,带来了灵魂的洗礼。谦让是一种美德,成全了别人,也带来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张媛媛在面试时谦让,招聘单位以缺乏“锐意进取”为由,不予录用,实在是大错特错!张媛媛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一定会在她的岗位上实现她的人生价值——正如繁星、落红、芳草、冬梅。她的人格魅力一定会赢得众多客户,赢得市场,赢得公司的繁荣昌盛,招聘单位真是有眼无珠,错失英才。

伟大人物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有谦虚的美德。伟大的物理学家——力学奠基人牛顿,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奇迹,却谦称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他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前人,他的谦让,谁又能说不是“锐意进取”呢?谦让,是一把柔情之剑,给人带来精神的提升与洗礼,亦可帮你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经过艰辛的历练,终于登上了月球,为中国赢得了

世界的荣誉,他却始终把一切功劳让给了全国人民。他的谦让,更是体现了他对祖国高度的爱。谦让,是一只温暖的蜡烛,看似燃烧了自己,损耗了自己,但它更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谦让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市场经济下,它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它成就了一个和谐快乐的世界。谦让,是一种美德;谦让,是实力的体现;谦让,是和谐社会成功人士的商标。让我们都来保持这种美德吧!

【名师点评】 文章十分切题,思路清晰,论据贴切,语言简洁优美。

第三篇:课堂新坐标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广东专用写作梯级训练:第六编专题二

(见学生用书第205页)

一、对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公鸡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个不亦乐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点食物,最后却翻出了一颗珍珠。公鸡说:“这个宝物尽管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还不如找到一颗麦粒,用它来填饱肚子。咱们庭院里的鸡鸭羊猪,都喜欢吃麦粒,要这珍珠干什么呢?我用不着佩戴这个宝物,也不想用它来打扮自己,就让人们去把它当作宝贝吧!” 说罢,公鸡把珍珠丢到一边,继续去翻找它的麦粒。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体现文体特征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审题立意:珍珠是个宝物,光彩夺目,用来装饰和打扮,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虚的,是一种附着物,可指生活中的荣誉、地位;麦粒是实的,是对人切实有益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从公鸡的行为中悟出:要抛弃虚荣,拒绝诱惑,不要在追寻的过程中迷失方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角度立意。

(2)选择文体:议论文。

(3)体现文体特征的方法: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行文,彰显议论文特征。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个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理想,画了一幅画来表现自己的整个计划,有庄园、有牲畜、有土地„„老师将作文评为不及格,并对小男孩说:对于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要想得到你想要的,是需要很多条件的,可现在的你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如果你回去重写一个更实际一些的目标,我会重新给你打分的„„

小男孩回家后想了很久。第二天,小男孩将原来的作文原封不动地交了上去。他对老师说:您可以给我不及格,但我要保留我的梦想。

请以“保留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为议论文或者记叙文。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体现文体特征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审题立意:标题为动宾短语,动词“保留”为写作重点,可紧扣“为什么要保留”“如何保留”“保留有什么效果”来行文。

(2)选择文体:议论文。

(3)体现文体特征的方法:设置分论点“梦想是动力”“梦想是目标”“梦想是归途”,分别论述并证明中心论点。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常常要经过十字路口,红绿灯,交通警,车来车往的都是喧嚣„„方向与选择,混乱与规则,从众与坚守,瞬间的生活场景,往往也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感受和思考。

请你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十字路口”为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体现文体特征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审题立意:十字路口存在双重含义,一是指两条呈现“十”字交叉的地方,一是对重大问题作出抉择的关键时刻。若从本义写,立意很难深刻,所以要从比喻义出发,由现象引发我们对社会规则、利益和个人操守方面的思考。

(2)选择文体:记叙文。

(3)体现文体特征的方法:写我到底要不要扶倒地的老人,写老人的情态、动作,写我个人的思想斗争,通过细节描写,体现文体特征。

4.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文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体现文体特征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审题立意:这里的“路”并非自然的路,而是发展之路、前进之路、追求之路、寻梦之路、奋斗之路等,由此,则可从“我”希望走在什么样的人生之路上,“我”渴望走在怎样的人生之路上等角度立意。

(2)选择文体:记叙文。

(3)体现文体特征的方法:写我与司马迁、屈原、李白等人的对话,表达我对正直之路的渴望。用语言、心理描写彰显文体特征。

二、实战演练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学者在评价金庸时认为,一部射雕,表面上是写武侠,骨子里却全是至情至性的文人。最称心如意的是那个旷世的黄东邪,他有一个自己的岛,外人的进入是不被允许的。这岛上桃花盛开,山石奇秀,他有箫有剑有明月有好风有爱女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因此他懒得与人往还,因为他只爱他自己的岛——那只有他那样智力的人才配居住的岛。难怪有人说,做人一定要学黄东邪:你可以顽皮,你可以偶尔犯点邪气,但你一定要有一个别人无力进入的、只属于你的美丽的岛。

要求:①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作文;②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题目要求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材料中信息比较多,可以抓住其中一些关键语句进行立论。黄东邪“有一个自己的岛,外人的进入是不被允许的”“他懒得与人往还,因为他只爱他自己的岛”“做人一定要学黄东邪:你可以顽皮,你可以偶尔犯点邪气,但你一定要有一个别人无力进入的、只属于你的美丽的岛”等等。可以写成一般的议论文、时评、短论,或者其他能够表达自己看法的文体。

从下列角度立意可视为切合题意:人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个性、爱好、兴趣„„);珍爱(坚守)自己的或“身边的”美丽;做至情至性的人;活出真我(个性)的风采;做人不要苛求完美;与其独有,不如分享。

【参考例文】

使自我常在

金庸大师笔下的黄东邪,顽皮,偶尔犯点小邪气,却为众人称赞、羡慕,为何?因为他有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美丽小岛。其实,这只属于黄东邪的美丽的小岛,不只是指“岛”,更是指一个强大的“自我”,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为什么需要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什么要使自我常在?这值得深思。记得仓央嘉措在《问佛》中写下这样的对话:

我问佛:“如何能常?如何能静?” 佛曰:“寻找自我。”

呜呼,这简洁的对话里包含了多少众人淡忘的哲理!

流年换颜,时光催人,芸芸众生无不向往恬静、从容、洒脱的生活,只是真正懂得“自我”意义的人往往是少数。台湾圣严法师说得好,“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很多时候,生活质量如何,不是取决于外部因素,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心”。这内心,指的便是“自我”,指的便是自己的心灵世界。只有心灵世界安定而富足,才有可能不为外利所诱,不为外名所动,不为外象所惑,才有可能心如止水,从容恬静,处变不惊。如果能够如此,则何所往而不潇洒?何所往不能寻觅到黄东邪所在的那种美丽的小岛?

那么,如何才能守住自我,使自我常在? 让我姑且辩说一回。

要使自我常在,应当有一份美好坚韧的追求。苍鹰慕空,凤凰栖梧,草木向阳,漫漫生灵尚且知道要给自我一个追求,更何况人乎?追求犹如青鸟翱翔的彼岸,是人生在世的不竭动力。这追求可大可小,大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至为双亲创造一个温馨的家,但只要心怀纯正,都是无可厚非的。这追求不必繁,不必杂,抱有一个,常吟之颂之,牢记于心,便可使“自我”有明确的方向,而至于恬静、淡泊。

要使自我常在,还应当有一份和而不同的仁爱。世间万物自有其来去亦自有其精彩。生而为人,我们在为自己的灵性欣喜的同时,也要欣赏万物个性的存在。试想,若万物如一人,没有不同,哪里来的精彩纷繁?须弥纳芥子,芥子也可纳须弥。心怀和而不同的仁爱,便可视诸物于一家,宽容待万事,在领略众生百态之后,愈发坚定“自我”的存在。所以要使自我常在,必少不得这一份极致的仁爱。

发现自我,守住自我,使自我常在,而且有追求,有和而不同的仁爱,又何须为世俗所困,为金钱所累,为名利所诱。困惑时,迷茫时,不妨想想这句话——宠辱偕忘,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任天边云卷云舒。

当此之际,何所及而不从容,何所往而不潇洒?

【名师点评】 文章开篇简洁明了地引用材料,摆明自己的切入角度,点明“岛”的象征义,提出自己的观点“是指一个强大的‘自我’,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文章第二段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指出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心如止水,从容恬静,处变不惊,获得潇洒。

文章第七段提出“如何才能守住自我,使自我常在?”,并从“应当有一份美好坚韧的追求”“有一份和而不同的仁爱”两个角度出发,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解决了怎么办的问题。

整篇文章紧紧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逻辑严密,语

言优美,立意高远。

【参考例文】

心存莲花

我心中有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一刚一柔如此交融,故,坚若冷石,心中仍存柔弱莲花。

——题记

生活中,有时不是缺少宁静,而是缺少体会;不是缺少诗意,而是缺少发现。做人当如黄药师,你尽可顽皮,尽可邪气,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桃花岛——宁静与诗意。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大师用他自己的方式阐释出了宁静的深意,我们仿佛看到他闲庭信步,观庭外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这是何等高远的境界!弘一大师虽有家国之痛,但心中仍有如莲般的宁静岛屿,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名利所累,一心向佛,苦心修炼,赢得万众敬仰。试想,如果没有这种内心深处的宁静,他又怎会悟出人生的真谛呢?

“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之王,走在拉萨的街头,我是世界上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般的诗意为我们诠释了人生一种新的境界,他虽叛逆,但心中仍存一朵傲气红莲,那便是他内心的诗意如此,他问遍了佛理,他率性自然,诗意地栖居在人生的旅途。

如今,我们的宁静早已不知所踪,“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正如那“庸人”般,整日为名上下奔窜,为利左右窜奔,许多人的心中早已没有了宁静,没有了那支只属于你的莲花,更何况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对李白、杜甫感兴趣的越来越少,对迪奥、奥迪感兴趣的越来越多,我们的诗意早已缺失,间或有“伪诗意”窜出,只能被人所耻笑,为之所痛心。远有“羊羔体”之辨,近有“文化故里”之争,内有“程式化”的新闻报道,外有“要正面宣传”的专断„„如此种种,怎能不令人因宁静与诗意的流失而痛心疾首!

究其根本,还是源于我们对宁静的体会不够,对诗意的漠视与淡忘。学一学黄药师吧,为自己留一个空间,种上心中美好的莲花,换回内心的本真是在这个社会之中不被丑化,不被欲化的根本方法。

日本法师吉田兼好有这么一句话:“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遵循万物的宁静天道,诗意地栖居,才能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桃花岛。而我,甘愿为一株辛夷坞芙蓉开在世间种种圆满的规则之外,心怀宁静与诗意,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走出小我,成就大我。

栖息在这个社会的现代人都需要一座宁静与诗意的岛屿,都应该心存莲花,活出人生的高贵与高度!

【名师点评】 文章开篇提出自己的观点: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桃花岛——宁静与诗意。接着运用“弘一大师”“仓央嘉措”这两个素材分别阐述宁静、诗意对人的重要性,选材典型深刻,接着作者从反面切入,列举生活诸种现象,与前两段形成对比,使论证充分而有力度。最后,作者提出“学一学黄药师吧”,从怎么办的角度切入,与前面的几段形成层进式结构。文章结构严密,语言优美,论说有力,立意高远。

第四篇: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古代诗文阅读]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专题训练

(四)——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组:(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③,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

恿,寰上再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取材自《明史·海瑞传》)【注】 ①脱粟: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③纠擿(zhí):举发纠正。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署南平教谕

署:委任 .B.墨者多自免去

.墨:古代刑法之一,在脸上刺字后涂上墨 C.执政阴沮之

阴:暗中,秘密 .D.素疾大户兼并

疾:憎恶、痛恨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墨”,指贪污,不廉洁。

答案:B 2.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3分)()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③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④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⑤力摧豪强,抚穷弱 ⑥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A.③⑤⑥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①说明海瑞廉洁为官;

③和④分别是从皇上和任江南织造的宦官的反应来间接表现。均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③④,故选D项。

答案:D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中“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的说法有误,原文中“帝犹优诏奖瑞”“„„瑞遂谢病归”可作为佐证。

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

改督南京粮储。(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句中,“忤”译为“冒犯”;“市”译为“买”;“遁”译为“逃跑”。(2)句中,“已而”译为“不久”;“劾”译为“弹劾”;“鱼肉”,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把„„当作鱼肉”,也可引申为“迫害”之意;“缙绅”,借代用法,译为“士大夫”。

答案:(1)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是不会逃跑的。

(2)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把士大夫当作鱼肉),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改调海瑞去任南京粮储之职。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6题。(11分)

题农庐舍 丘 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5.“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两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进行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绿”字用得最好,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挑选,生动地表现了不知不觉之间,春风悄然而至,漫山遍野一片春色盎然的景象。

6.这首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春日农村风俗画,表现了作者与世无争,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2)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3)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______________,恨晨光之熹微。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答案:(1)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2)其叶沃若 无食桑葚(3)舟遥遥以轻飏 问征夫以前路

第二组:(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寓山注》序

祁彪佳

予家固山阴道上【注】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

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臵于丛篁灌莽中。子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有删改)【注】 山阴道上:指绍兴城西南一带。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兄以斗粟易之

易:换取 .B.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 勃:兴起的样子 .C.险者夷之,夷者险之

夷:使„„平坦 .D.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

堪:堪称 .解析:堪:可以。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作者“卜筑之兴”的一组是(3分)()①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

②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③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 ④朝而出,暮而归 ⑤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解析:①是原因,不是表现;⑤是卜筑的做法;⑥是客观描述园内景致。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和家旁的寓山好像有夙缘,儿时哥哥在山中劳作,他也在旁边嬉戏,经历变故因病南归后,偶过而有所感,便一步步将它建成了景色优美的园林。

B.山园兴建之初,作者仅想造三五间房子,对客人的建议也很

漠然,但万壑千岩的丽景和哥哥未罢的工程使其兴趣愈发浓厚,不惧奇寒酷暑,建园成痴。

C.园中水石、花木互相映衬,桥、榭、径、峰参差点缀,轩斋深幽宽敞极尽情趣,各类房屋各显其妙;园内外的景色,赏心悦目,令人陶醉。

D.文章从“始末”、“痴癖”、“营构”、“岁月”等方面介绍开园的过程,虽然每节各述一个方面,但“兴”、“趣”贯穿始终,各节叙事互为补充,似断实连。

解析:“万壑千岩的丽景”非兴建原因,“哥哥未罢的工程”理解有误。

答案: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得分点:“躬”、“荷”、“胼胝”)(2)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建构的情况。(得分点:“作文”、“韵”、“营构”)参考译文

我家在原来的绍兴城西南一带。家旁有一座小山,这座小山好像和我有缘分,它叫“寓山”。以往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季超、止祥两个兄长用斗粟换取它。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我当时也捧着土玩小孩子的游戏。等到后来的二十年间,松树渐渐长高,山石也渐渐变得古旧,季超兄就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我自从托病辞官南归,偶尔经过这里,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境事况,好像深有感触。于是起了兴建山园的兴致,兴致起来了就不可抑制,这就是开园的原委。

兴建之初,我仅仅想建三五座房子就停下来。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子,某处可以建房屋。我听了之后很不在意,认为我的想法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等到我在山上徘徊了几回,不觉寻思客人的话,心中很是难忘。某处可以建亭子,某处可以建房屋,果然是不可缺少的。前面的建筑之事还没有结束,就在心中思考,不知不觉间与众不同、新颖的园林构思,急迫地奔涌而出。每次到路途困窘险恶的地方,就穷尽心思考虑,体现在梦寐之中,于是便有了别辟的境地,好像是天设的一般。因此兴致更加振奋,趣味也更加浓厚。早晨出去,傍晚回来。极寒酷热,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都不认为是苦。两年以来,囊中一贫如洗。我的身体也是病了好,好了再病,这是开园的痴癖啊。

园子全部拥有山的三面,山下有平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和花木各占一半。其他的轩与斋与此类似,但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房屋与山房与此类似,但高的、低的分别显出,共显佳妙。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地相互衬托。大抵虚空的地方就使它充实,充实的地方就使它虚空;聚集的地方就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就使它聚集;危险的地方就使它平坦,平坦的地方就使它险峻。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像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像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就像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建构的情况。

园子开始兴建于乙亥年的仲冬,到丙子年的孟春,草堂宣告建成,斋与轩也完成了。到了这年仲夏,又开始建构。总共一百多天,弯曲的水池流过窗下,池沼的水珠飞溅,飘拂到几案上,绿色的水池映衬着红色的栏杆,青绿、朱红流动浮现,色彩鲜明艳丽,这才可以称为园林。这是开园的时间。

至于山园外山川的秀丽,古时称为万壑千岩;园内花木的繁茂,不只是七松五柳(这些隐者家中的树木)。四季的风景,都可以泛月迎风;在隐者园内,自然可以呼云醉雪。这些美景我也没有空暇详尽地叙述它们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11分)

踏莎行·晚景 陈 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5.此词上片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上片“流水孤村,荒城古道”和“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是从视觉的角度写景;“槎牙老木乌鸢噪”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的。“流水”“孤村”“荒城”“古道”“夕阳”“疏林”“芙蓉”“老木”“乌鸢”,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其景物特点就是孤寂荒凉。

答案: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一幅孤寂荒凉的画面。

6.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是怎样抒发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理解这首词的情感,关键在于理解“登楼望极群峰小”和“欲将归信问行人”这两句话。“望”什么呢?很可能是遥望故乡;而“归信”就更加明示了作者的情感就是思乡之情。全词主要内容是描写眼前之景,作者将自己的羁旅愁思寄托在景物之中;“欲将归信问行人”,兼具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答案:思乡之情。①环境烘托,环境越荒凉、越凄清,思乡之情就越发深重。(如答融情于景亦可)②行动表现,登楼远望群峰,结果连个可托归信的行人都难见到。(心理描写亦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亲朋无一字,________。戎马关山北,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答案:(1)悟已往之不谏 觉今是而昨非(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3)老病有孤舟 凭轩涕泗流

第五篇:201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训练(6)

201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训练(6)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①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污。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朔任其子为郎,又为侍谒者,常持节出使。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③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著于竹帛,自以为海内无双,即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其故何也?”东方生曰:“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通,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何以异哉?”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注】 ①人主:即武帝。②污:弄脏。③论议:议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

说:劝说 .B.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污

.C.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

怀:揣在怀里 据:双手按地 难:诘难

②D.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

.【解析】 A项句子的意思是“每次叫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来没有不高兴过”,译成“劝说”不符合语境。

【答案】 A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刚好抬得起来。对于他的奏章,武帝在宫内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B.武帝时常下诏赐东方朔在御前用饭。饭后,东方朔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

C.东方朔被汉武帝和他身边的所有侍臣们称为“狂人”,连和他同等级别的郎官们也当面称他为“狂人”。

D.东方朔是个博学而具有滑稽个性和幽默智慧的忠臣,他的荒唐言行只不过是一种生存和进谏的艺术,他临终时对汉武帝的劝谏,表明了他对武帝的忠诚。

【解析】 汉武帝是非常器重和赏识东方朔的,他没有称东方朔为“狂人”,他已经习惯了东方朔的怪异行为。另外不是“所有”的侍臣都称东方朔为“狂人”,而是半数的侍臣称东方朔为“狂人”。“连和他同等级别的郎官们也当面称他为‘狂人’”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答案】 C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皇上身边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狂人”。

(2)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是另一个时代,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

(3)鸟将要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将要死时,他的言语是真心善意的。【参考译文】

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刚好抬得起来。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奏章,需要停阅时,便在那里画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武帝下令任命东方朔为侍郎,让他经常在自己身边侍奉。每次叫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来没有不高兴过。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皇上身边的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狂人”。武帝听到后,说:“假如东方朔居官任职没有做出这些荒唐行为,你们怎么能比得上他呢?”东方朔保举他的儿子做侍郎,又做侍谒者,常常让他奉命出使。一天东方朔从殿中经过,郎官们对他说:“人们都认为先生是位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在朝廷里隐居的人。古时候的人,都是隐居在深山里。”他时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畅快时,就双手按地唱道:“隐居在世俗中,避世在金马门。宫殿里可以隐居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

当时正值朝廷召集学宫里的博士先生们参与议事,大家一同诘难东方朔说:“苏秦、张仪一遇到大国的君主,就能居于卿相的地位,恩泽留传后世。现在您研究先王治国御臣的方略,仰慕圣人立身处世的道理,熟习《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言论,不能一一列举。又有文章著作,自以为天下无双,就可以称得上见多识广、聪敏才辩了。可是您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地侍奉圣明的皇帝,旷日持久,长达几十年,官衔不过是个侍郎,职位不过是个卫士,恐怕还是有不够检点的行为吧?这是什么原因呢?”东方朔说:“这本来就不是你们所能完全了解的。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是另一个时代,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张仪、苏秦的时代,周朝十分衰败,诸侯都不去朝见周天子,用武力征伐夺取权势,用军事手段相互侵犯,天下被兼并为十二个诸侯国,势力不相上下,得到士人的就强大,失掉士人的就灭亡,所以诸侯对士人言听计从,使士人身居高位,恩泽留传后代,子孙长享荣华。如今不是这样。圣明的皇帝在上执掌朝政,恩泽遍及天下,诸侯归顺服从,威势震慑四方,四海之外也臣服于朝廷,比倒放的盂还要安稳,天下统一,融为一体,凡有所举动,都如同在手掌中转动一下那样轻而易举。贤与不贤,凭什么来分别呢?”于是那些先生们一声不响,无话回答了。

到了晚年,东方朔将要死时,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和乐平易的君子,不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说:“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是说好话的人吗?”对此感到很惊奇。过了不久,东方朔果然病死了。古书上说:“鸟将要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将要死时,他的言语是真心善意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

而取大功乎哉?且失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君以自覆为可乎?则齐不益于营丘,足下不逾楚境,不窥于边城之外。且臣有老母于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皆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

燕王曰:“夫忠信,又何罪之有也?”对曰:“足下不知也。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后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卮酒进之,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乃阳僵弃酒。主.父大怒而笞之。故妾一僵而弃酒,上以活主父,下以存主母也。忠至如此,然不免于笞,此以忠信得罪者也。臣之事,适不幸而有类妾之弃酒也。且臣之事足下,亢义益国,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后事足下者,莫敢自必也。且臣之说齐,曾不欺之也。使之说齐者,莫如臣之言也,虽尧、舜之智,不敢取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

馆:安排住所 .B.廉如伯夷,不取素餐

素:没有荤菜

适:恰巧 C.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

逐:被驱逐 .D.适不幸而有类妾之弃酒也

.【解析】 B.素:白白地。【答案】 B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王对苏秦由宠幸到疏远,是因为有小人在燕王面前说了苏秦的坏话。B.苏秦出使齐国为燕王争得了十座城邑,但回到燕国后连个住处都没有,他感到很委屈。C.苏秦因自己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却遭到燕王冷遇而去质问燕王。

D.苏秦向燕王讲述邻家的故事,是为了说明自己为燕王争取利益,却又受到不应当有的责罚。

【解析】 C.苏秦说尾生之信、伯夷之廉、曾参之孝,为的是说明自己如果像他们那样的话,就不能对燕王尽忠了。

【答案】 C 6.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臣之事,适不幸而有类妾之弃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再说讲信义道德的人,都是用来自我完善,不是用来帮助他人的。

(关键词:“信行”“所以”“自为”)(2)女仆知道那是毒酒,如果送上去就会毒死男主人,如果说出实情女主人就会被赶走。(关键词:“药酒”“主父”“主母”)(3)现在我的处境,恰恰不幸和那个女仆泼掉毒酒反而受罚的遭遇类似。(关键词:“适”“不幸”“弃酒”)【参考译文】

有人在燕王面前毁谤苏秦,说:“苏秦是天下最不讲信义的人。大王是万乘之尊,却非常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尊崇他,这是在告知天下人自己与小人为伍啊。”苏秦从齐国归来,燕王竟然不给他安排住处。苏秦对燕王说:“我本是东周一个鄙陋无知的人,当初见大王时没有半点儿功劳,但大王到郊外去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显赫。现在我替您出使齐国,为您争得了十座城邑的利益,挽救了危亡之中的燕国,可是您却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说我不守信义,在大王面前中伤我。其实,我不守信义,那倒是您的福气。假如我像尾生

那样讲信用,像伯夷那样廉洁,像曾参那样孝顺,具有这三种天下公认的高尚操行,来为大王效命,是不是可以呢?”燕王说:“当然可以。”苏秦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也就不会来为大王效命了。”

苏秦道:“臣要像曾参一样孝顺,就不会离开父母在外面停留一夜,您又怎么能让我到齐国去呢?像伯夷那样廉洁,不吃白食,认为周武王不义就不做他的臣下,又拒不接受孤竹国的君位,饿死在首阳山上。廉洁到这种程度,又怎么肯步行几千里,而为弱小燕国的濒于危亡的君主服务呢?如果臣像尾生那样讲信义,和女子在桥下约会,那女子没来,直到水淹上身也不离开,最终抱着桥柱被淹死。讲信义到这种地步,怎么肯到齐国去宣扬燕、秦的威力,并取得巨大的功绩呢?再说讲信义道德的人,都是用来自我完善,不是用来帮助他人的,所以这都是满足现状的办法,而不是谋求进取的途径。再说,三王交替兴起,五霸相继兴盛,他们都不满足现状。您认为满足现状可以吗?(如果满足现状是可以的,)那么齐国就不会在营丘增兵,您也不会越过楚国边境,不可能窥探边城之外了。况且我在周地还有老母亲,离开老母亲来侍奉您,舍弃自我满足的做法,谋求进取的策略,看来我的志向,本来不和您相同。大王是满足现状的君主,而我是谋求进取的臣子,这就是所说的因为忠信而得罪于君主啊。”

燕王说:“忠信又有什么可责怪的呢?”苏秦说:“您不知道,我的邻居中有个在远方做官的人,他的妻子跟别人私通。她的丈夫眼看就要回来了,和她私通的人很忧虑。他的妻子对她的情夫说:‘你别担心,我已经准备了毒酒等着他呢。’过了两天,丈夫到家了。妻子让女仆捧着毒酒送给她丈夫,女仆知道那是毒酒,如果送上去就会毒死男主人,如果说出实情女主人就会被赶走,于是她假装跌倒,泼掉了毒酒。男主人很生气,就用竹板打她。那女仆这一倒,对上救了男主人,对下保住了女主人。忠心到了这种地步,然而仍然免不了被打,这就是因为忠信反而受到罪责的人啊。现在我的处境,恰恰不幸和那个女仆泼掉毒酒反而受罚的遭遇类似。况且我侍奉大王您,尽量使信义崇高,国家获益,如今竟受罪责,我担心以后天下来侍奉您的人,没有谁自信能够做到这样。况且我劝说齐王,确实没用欺诈的手段,只不过游说齐国的其他使者,没有谁像我说得那么婉转罢了,即使他们像尧、舜一样贤明,齐国也不肯相信他们的话。”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傅潜,冀州衡水人。太宗在藩邸,召臵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至涿州,与契丹战,生擒五百余人。翌日,上过其所,见积尸及所遗器仗,嘉叹之。师旋,擢为内殿直都虞侯。上对枢密言:“潜从行有劳,.赏薄。”

真宗即位,领忠武军节度,数月召还。咸平二年,复出为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入,缘边城堡悉飞书告急,潜麾下步骑凡八万余,咸自臵铁、铁棰,争欲奋击。.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朝廷屡间道遣使,督其出师,会诸路兵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亦屡促之,皆不听。廷召等怒,因诟潜曰:“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潜不能答。都钤辖张昭允又屡劝潜,潜笑曰:“贼势如此,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然不得已,分骑八千、步二千付廷召等,于高阳关逆击之,仍许出兵为援。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及车驾将亲征,又命石保吉、上官正自大名领前军赴镇、定与潜会。潜卒逗遛不发,致敌骑犯德、棣,渡河凑淄、齐,劫人民,焚庐舍。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上由是大怒,乃遣高琼单骑即军中代之,令潜诣行在。..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百官议法当斩,从驾群臣多上封请诛之。上贷其死,下诏削夺潜在身官爵,并其家属长流房州。潜子内殿崇班从范,亦削籍随父流所,..仍籍没其赀产。五年,会赦,徙汝州。景德初,起为本州团练副使,改左千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大中祥符四年,车驾西巡至洛,因令从驾还京,迁左监门大将军,还其宅。久之,判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八》,有删节)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麾下步骑凡八万余

凡:总共 .

B.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

洎:等到 .C.潜又抑而不闻

.D.上贷其死

闻:听见

贷:宽恕

【解析】 C.闻:使„„听到。这里是说“不让皇帝知道”,就是说傅潜不上奏。【答案】 C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潜随驾征范阳,与契丹交战有功,得到了升迁,但太宗认为傅潜功劳很大,对他的奖赏不够。

B.契丹入侵,傅潜不顾朝廷的命令和部下的请战,始终不愿意出兵。

C.傅潜被高琼取代后,回到朝廷就被交给御史府,钱若水一个晚上就判罪定案了。D.傅潜被流放房州,他的儿子也被削去官职随父流放,他们的资产全都被没收。【解析】 C.傅潜被高琼取代后,到了皇帝御驾亲征的暂居之地,而非“朝廷”。【答案】 C 9.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傅潜胆怯软弱毫无计策,闭门自守,将士们有请战的,他就恶语相加。(2)皇帝驻扎在大名而边境的捷报不到,且诸将多次请求增加兵力,傅潜就是不予发兵。【参考译文】

傅潜,冀州衡水人。太宗在王府时,将其召到身边予以安臵。太宗即位,傅潜隶属于殿前左班,三次升迁官至东西班指挥使。出征太原时,一天之内,两次被流箭射中,又随从太宗征讨范阳,先到涿州,与契丹交战,生擒其五百多人。第二天,皇帝路过此地,见到遍地都是堆积的尸体和遗弃的武器,大为赞叹。回师之后,(傅潜)被提拔为内殿直都虞侯。皇帝对枢密使说:“傅潜随行出征多有功劳,奖赏不够。”

真宗即位后,傅潜任忠武军节度使,数月后被召回。咸平二年,又出任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举入侵,边境城堡全都疾速传送告急文书,傅潜部下共有八万步兵骑兵,全都自行准备铁、铁棰,争着想要奋力出击。傅潜胆怯软弱毫无计策,闭门自守,将士们有请战的,他就恶语相加。朝廷多次派遣使臣从小路走,督促他出兵,会同各路兵马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也多次催促他,傅潜一概不听。范廷召等人发怒,就羞辱他说:“您怯懦得竟然不如一个老太婆啊!”傅潜无言以对。都钤辖张昭允又屡次劝说傅潜,傅潜笑着说:“贼兵势力这样强大,我同他们较量,正是挫我的锐气罢了。”然而不得已,分派骑兵八千、步兵两千交给范廷召等人,在高阳关迎击契丹,并许诺出兵支援。等到范廷召等人与契丹浴血奋战的时候,傅潜却没有来。

等到皇帝将要亲征,又命石保吉、上官正从大名领军前行赴镇、定与傅潜会合。傅潜最终拖延(时日)不发兵,致使敌骑进犯德、棣,渡过黄河直奔淄、齐,劫掠百姓,焚烧房屋。皇帝驻扎在大名而边境的捷报不到,且诸将多次请求增加兵力,傅潜就是不予发兵;有作战得胜者,傅潜又压着不予上奏。皇帝因此而大怒,就派高琼单骑到军中取代他,命令傅潜前往皇帝所在地。(当他)到达后,就将其交给御史府,命令钱若水一同审查核实罪状,一个晚上判罪定案。百官认为依法当判斩首,随驾群臣多呈进奏章请求诛杀他。皇帝赦免其死罪,下诏书削夺傅潜的官职爵位,连同他的家眷亲属长期流放到房州。傅潜的儿子内殿崇班从范也被削去官籍随父流放房州,并被没收所有资产。咸平五年,赶上大赦,迁徙汝州。景德初年,起用为汝州团练副使,改任左千牛卫上将军,管理洛阳。大中祥符四年,皇帝西巡到洛阳,就让他随驾回京,任他为左监门大将军,归还其宅第。后来,判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去世。

下载201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广东专用古代诗文阅读梯级训练:第二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广东专用古代诗文阅读梯级训练:第二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