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网络营销的利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贸易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营销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日益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营销方式和手段。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既有优势,也存在不足之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加以引导和利用。企业应当积极利用这一新的途径来变革自身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与经营组织,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营销 优势 不足
一、引言
当前,人类社会迅速步入数字化时代,电子商务正迅速改变着工业化社会传统的、物化的营销模式。互联网对于传统的市场营销之所以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就在于其缩短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商品在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消费者可直接操纵鼠标和键盘在网上完成购买行为。无疑,网络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市场营销走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网络营销时代。
二、网络营销的优势
所谓网络营销即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系统、在线网络和相互作用的数字媒介进行市场调查、产品推销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以达到企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网络营销一经诞生, 其势头便不可阻挡。有资料统计,Internet上仅“模拟商场”的营业额在1995年已有7亿美元,1996年达到3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可能达到950亿美元之巨。目前全球已有6000多万人足不出户在网上购物、转账等。网络营销从诞生至今短短几年时间, 能取得如此的成绩, 正是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的优势所致。本文拟从营销组合的4P来分析说明。
1.Product(产品)。营销组合中的Product(产品)指的是提供给目标市场的货物和服务的组合。网络营销中能提供给用户的产品是丰富多彩的,如图书、CD、花卉、化妆品、酒类、电脑及其相关产品、飞机票、食品、运动器材,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又以具有世界性的标准化产品或是无形的各种服务发展最为迅速。据NetSmart公司的最新资料,82% 的用户上网购买电脑及其相关产品,70%的用户达成过旅游服务,46% 接受了金融服务,44% 进行了汽车交易。著名的Levis公司利用Internet替用户量体裁衣,而Panzeroto比萨店则在Internet上根据用户自己的要求做到了众口能调。另外,Internet 还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服务等带来了方便和效率。微软打算在全球的几个不同时区建立工作地点, 当一个时区的工作人员下班后, 另一个时区的职员可以接着开发软件, 这样就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 可以大大降低软件的开发成本。
2.Price(价格)。我们知道在市场营销中如果我们采用面对面的销售策略就可以大幅度减少销售成本从而使产品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力,而传统的营销方式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企业消耗大量的人、财、物力去构筑销售网点。网络营销在这方面就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Internet上,用户与厂商是一对一的关系,所以网络营销采取的是面对面的销售,同时由于减少了营销中的环节,节约了时间,使得销售过程中的时间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这样就使企业有效降低了销售成本, 使产品具有强大的价格优势。另外由于在Internet 上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与厂商进行沟通, 厂商就可以免除邮寄样品、产品新闻发布会, 节省通信成本和人工成本。HP公司董事长就曾经说过, 由于在网上建立了一个打印机驱动程序库就使公司每月节省了800 万美元,而且这一数目还有增无减。
3.Place(分销)。随着Internet 涉及的面越来越宽,Internet也扮演起了一个功能日渐强大的分销渠道的角色,在Internet里除了实物流动以外,所有权流动、付款流动、信息流动以及促销流动都能实现, 无疑这样就可以使营销工作的效率大幅度提高。由于Internet 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4小时随时随地提供全球性的营销服务, 厂商可以利用它实现全球营销, 展示企业形象、介绍企业产品、发布供求信息和寻找合作伙伴, 还可以通过和客户作互动双向的访问进行产品测试和消费者调查。
第二篇:支教利弊
支教的利于弊
实习支教活动已进行了三个多月,对于支教的利于弊自己多少有一点点感悟,又结合了其他同学的一些观点,反映给老师。
先谈一下有利的地方。
首先,支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锻炼。从对课堂的把控,上课的感觉,与别人交流的能力经过了这三个月的自我学习和培养有了明显的进步。在给家人打电话的时候他们明显感觉到我的语言能力变强了。还有与语言不通的人的交流方式和方法也学到了很多。还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了新疆,认识了维吾尔族同胞。也增强了我们的警惕性,让我们更加坚强。以前我对路的记忆不好,来到了陌生的环境我开始强迫自己认路、记路,我们点的人一起出去,大家都增强了警惕性,比以前更加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环境。支教还锻炼了我们与人相处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点的人来自两个不同的专业,有文有理,有男有女,大家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如果大家有矛盾,互相挑剔就寸步难行。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我们从有点陌生的同学变成了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大家都想平安顺利的度过支教生活,所以有些小摩擦大家都相互忍让、自我控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关于独立生活,以前虽然大家都住校,都有离开家的经历,但都没有感受过自己打水,自己买菜,自己做饭的生活,而且在南疆这个特殊的地方更是锻炼了我们把自己照顾好的能力。以前,我们大部分同学在家做饭的次数都比较少,来到这以后,大家出于强迫和无奈不得不动起手来自己下厨做饭,经过不断的尝试,从最初连米都煮不好,到最后抓饭、拉面、烙饼无所不会,我们真的长大了,都想着回家为父母做一些拿手菜。最开始买菜大家都不好意思讲价,不知道怎么讲价,买的菜也不是特别好,现在我们个个都成了砍价的高手,不仅讲了价,还总能让卖家多送几根黄瓜、葱之类的。以前在家里享受优等的待遇,吃饭等问题多少有一点挑剔,现在自己做,菜的种类也少,慢慢就不挑了,有什么吃什么,吃饱才是硬道理。关于住宿环境只能听从学校安排,蚊虫多,每天都是一身包,慢慢也不在意了。对吃住的要求低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高了,也更加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
其次,支教对我们这种农村维族中学的维族学生是有意义的。我不敢说对南疆的学生有意义,因为有的学校大部分是汉人,支教生也不怎么上课。但对于我们这种农村中学,整个镇都没有几个汉族人,学校没有一个汉族老师,大部分学生之前没有用汉语和汉族人交流过。我们的到来让他们先是感到新鲜,慢慢的感到喜欢。我们给他们带来的东西是其他老师给不了的,是无可替代的。我们的到来改变了他们对其他民族的看法,消除了对汉族的恐惧。增进了民族之间的感情。我们在上课过程中还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教他们简单的英语,听外国的歌曲,给他们讲大学的事,看其他地方的照片,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认识,有了向往。我们还经常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提升汉语,纠正口音,提高成绩。在平时我们经常和学生一起玩,一起疯,教他们唱歌,让他们更放得开。我们的种种努力不仅对学生产生了影响,还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认可和家长的好评。
还有支教对于农村中学的学校是有益的。我们支教的学校比较缺少老师,到现在全校还有大概20几名老师的空缺。我们的到来,减轻了一点教师的工作压力,促进了学校的汉语教学。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我们多次参与评委和参加表演,不管是汉语歌曲还是太极拳表演都让学生耳目一新,为学校活动增光添彩。我们还为学校的双语组布置了办公室,是双语组的装扮焕然一新,充满了文化氛围。陈向南和童丹的多幅字画更是成为全校的焦点。
支教活动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所以它一定有很多有益的地方,关于支教的利,我就只从以上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现在讲一下我眼中支教的弊。
首先,也是最主要我们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在新疆呆了三年,对恐怖分子的罪行早已是深恶痛绝,从比较安全的北疆来到南疆大家都感到缺少一种安全感,几次震惊全国的暴恐事件让自己和家人都十分担心,提心吊胆。前段时间突然全市放假和封校更是让我们不知所措,也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不敢出去买东西使我们的生活用品和蔬菜极度匮乏,甚至几周都不能出去洗澡。部分地区断网,平民遭到袭击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我们是莎车县唯一的村中学支教生,学校没有报警系统,周围找不到警察局,学校的防卫力量薄弱让我们人心惶惶。
其次,指教条件差异明显。有很多被分到农三师的同学他们生活较为悠闲,课程少,甚至几乎没课,宿舍有网络,有独立卫浴、液晶电视、汉餐食堂、室内体育馆,学校大部分是汉族学生、汉族老师,吃得好住得好有相对比较安全。他们的条件太过突出让其他同学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也有可能成为以后支教生拼命争抢的地方,是一个“安全隐患”。
关于支教的利于弊我只能用自己比较浅薄片面的观点来尽量阐述自己这三个多月的见闻和感悟。望老师谅解,给予批评指正。
第三篇:出境游利弊(范文模版)
中国出境游快速增长的利与弊
一、我国高速增长的出境旅游
1978年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入境旅游率先快速发展、国内和出境旅游先后迅速兴起的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出境旅游开始萌芽。1983年,适应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基本要求,香港和澳门首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先河(由于当时香港和澳门都没有回归,所以算做出境旅游),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大陆居民到香港和澳门探亲。1990年5《关于组织我国公民赴东南亚三国旅游的暂行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出境旅游真正开始发展。在这一时期内,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改革开放程度不大,出境旅游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并且集中在东南亚和大洋州地区。1997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并允许“我国公民均可参加边境旅游”。此阶段我国公民年出境人数从1997年的532万人次增长到2000年的1047万人次,几乎增长了一倍,年均增长达到25.31%。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后,明显加快了出境旅游目的地(ADS)的开放步伐。在此阶段,中国公民出境高速增长,从2001年的1213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5738万人次,其中2003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出国。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将超过1亿人次,占全球出境旅游市场份额的6.2%,仅次于德国、日本和美国,排全球第4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增长迅速、潜力巨大。
二、我国高速增长的出境旅游带来的积极作用 1 高速增长的出境旅游有利于我国政府的对外建交
ADS这个新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指的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依据我国目前的旅游行政法规,任何国家想在中国开拓旅游客源市场,事先必须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协商,经批准同意后,才能被确定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为了赢得庞大的中国出境旅游客源市场,许多国家企图通过外交努力,希望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于是,看似普通的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便成为中国政府外交政策上一个重要政治砝码,这是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所采取的特殊外交手段。高速增长的处境旅游有利于促进国家间民族文化的交流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文化交往和审美体验行为,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文化特征。因此,出境旅游快速发展,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接触和了解,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民族文化交流。高速增长的出境旅游有利于加强国际经济交往与区域经济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合作内容不断增多,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资源和市场方面的相互依存度非常高。旅游业是“二战”以后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早已突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行政疆界,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经济活动,在国际经济交往和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速增长的出境旅游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
出境旅游作为一种高档次的消费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增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出境旅游快速发展,对于扩大我国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增强国际社会地位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高速增长的出境旅游有利于刺激我国旅游企业的发展
发展出境旅游,可以带动国际间的贸易往来、资本流动、技术转让和信息交流,刺激我国旅游企业的发展,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全面提升行业素质,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带动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全面繁荣和发展。高速增长的出境旅游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解决国际间贸易摩擦
中国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而且多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局面。随着近年来中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来自国外要求改善与中国国际贸易收支状况的压力不断增加,贸易摩擦日渐增多,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由于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存在较大的顺差,鼓励出境旅游可以更好地平衡国际收支,解决贸易摩擦。
三、我国高速增长的出境旅游带来的消极作用
出于政治、经济以及国家安全等多方面的考虑,国家对出境旅游的决策非常慎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其开放的初期对公民的出境旅游都采取了逐渐放松限制的政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和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市场经济远不完善,出境旅游刚刚兴起,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值得认真探讨和处理。就高速增长的出境旅游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汇流失严重
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入境旅游赢得外汇,对国家来说是增加财富,而出境旅游则是支出外汇,对国家来说就是财富的流失。这也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优先考虑发展入境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说我国的创汇储备数量非常庞大,出境旅游外汇支出对外汇储备稳定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在目前国内需求严重不足,特别是最终消费不足的严峻形势下,出境旅游外汇漏出,不利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公费旅游现象严重
“公费旅游”是我国新时期出现的专用名称,特指使用公款来支付个人旅游消费的一种非正当行为。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联系和交往的进一步加深,公务和商务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当的公务旅游和商务旅游不仅不能减少,而且应当适当扩大,但是,由于管理机制和财务管理的弊端,一些人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巧立名目,通过看似合法的渠道,花公家的钱满足自己出境旅游的私欲,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是必须严加防范和制止的。游客滞留不归
由于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的差异和其他诸多原因,一些人企图通过旅游的渠道合法出境,滞留境外不归,这不仅影响了我国与现有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进一步拓展。虽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出境旅游经营管理方式的改善,这一现象已经大大减少,但它仍将是许多旅游目的地国家政府必须面临的严峻问题。市场违规操作
对于出境旅游,国家颁布了明确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以保证出境旅游健康有序地发展。但是,由于需求巨大而供给不足以及高额利润的驱使,违规操作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实践表明,在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旅游服务市场中,游客投诉最多的就是出境旅游这一块。这不仅严重破坏了我国出境旅游市场正常的运营秩序,而且极度损害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国际形象。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
由于管理措施不得力,出境旅游的经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操作行为,不正当的竞争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大打价格战,甚至境内境外联手。这样做的结果则是降低标准和服务质量,往往以侵害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为代价。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欺诈行为。不利于社会和谐
目前中国的自费出境旅游,所对应的是日益提高的基尼系数,正是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支撑着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们的海外旅游消费,最广大的人民是没有机会出境旅游的。我国的贸易出口换汇主要是依托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用如此高保护主义代价的贸易换汇去支持少部分人在海外的奢侈消费,“平等交换”的表象下显然掩藏着深层次公平的缺失,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四篇:高考制度利弊
外国校长谈中国高考制度的利弊
前些时候陪着一位国外著名大学校长吃饭,随后参观了清华的医学生物学院。中间聊到各国的教育及考试制度,特别是有关高考方面的问题。
国外校长对中国教育现状相当熟悉。他说,马上中国要高考了,很多年轻的孩子们又要在夏天的炎热中忍受煎熬了。历史地看,这一制度有利也有弊,但从现实的角度去观察,似乎弊大于利。
先谈有利的方面。
世界的本源是四本经书,所有当代人的文化心态、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无不由此而生。欧美是圣经,中东是古兰经,远东是佛经,世界上只有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与世界观来源于易经。易经,有两个特点,一是破坏了人类对规律性的认识,二是是摧毁了关于公正的理念。由此,几千年来,中国人从文化上看,轻视规律与法律,长久地无从建立科学与法制的社会;二是忽视公平与公正的意识,易经的本质是一种以投机取巧为手段,追求效率至上不计公平的变通学。中国人可能是这人世界上最热衷于变通的民族,也是人类中一支原则性不足,灵活性有余的人种。办事喜欢找熟人,排队喜欢加塞,公事私办,穿越制度,缺少公益意识,缺乏公平观念,所有这一切,都与易经有关。千年来,由于社会文化不重公平与公正,而各朝各代的政府为了加强对大一统国家的控制,又必须建立强大的官僚体系,这当中存在矛盾。如何选拔优秀的人才成为合格的官僚,开始为所有家天下之中的皇室所关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们中国人发明了科举制度。事实上,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易经社会所形成的诸多不公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制度也是你们这个民族千年来惟一比较公平与公正的制度。从当年的科举,到今天的高考,中华民族只是在这一点上,延续与维持着特定但范围很狭窄的公平。从公平的角度来看,如果中国人连这一制度也破坏掉的话,那么中国社会将走向何处,很难知晓。
再说高考的弊端
这位外国大学校长以一种自豪的口气谈到,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目前拥有十三亿多的人口,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专家数量甚至超过了我们国家的总人口。我们国家,人口2200万不到,和北京及周边的人口数量差不多,可从1915年以来,我们国家已经有了8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遗憾的是,你们的教育体制至今仍未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来。中国在体育与经济等方面,很多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惟独在科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方面,这里的教授与科学家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的距离。初想起来,这一切都很奇怪。事实上,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中国家庭一向把教育看得最重,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也为世人所公认,为什么从鲁迅的年代开始,直到今天,这么努力的中国就拿不到诺贝尔奖金呢?相关的答案很多。而我们的答案是,你们的高考制度有问题,这个制度阻碍了你们国家出现具有创造性的学术人才。
根据诺贝尔先生的遗嘱,其奖金是颁发给那些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而学术成就主要来自于人类的创造性,来自于相对宽松的研究体制与环境。我们国家的Adelaide大学出了4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前些时候,我曾和该校的校长见面,也聊到了,为什么中国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始终无缘诺贝尔奖金。后来我们的共识是,那里的高考制度断送了有关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一切希望。
为了维持社会的公正,中国人维系了当年的科举,也就是目前的高考制度,但这个制度的一个特点是,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个有关答案的体系。这意味着,在中国学习与研究,一切都必须是有答案的。如果不按照答案去考试的话,你不会有成绩。我们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知识是有答案的呢?学问与学术进入到了高端之后,很多问题是多解,甚至是无解的。以自然科学为例,高端的知识,50%是没有答案的,人文科学
领域里,有答案的知识恐怕不会超过70%,至于说到社会科学,那就更加缥缈虚无了,几乎没有一个问题是有答案的,能有一个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已属不错了。
高考制度的一个最大的害处在于,将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给固化了,考试中,所有的问题都只能有一个答案。在这方面,我们国外教育者深有体会,凡是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凡是那些具有答案的考试,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孩子能够比得上你们中国的。比如那些奥林匹克式的知识竞赛,你们中国年轻人可以包揽所有的奖章。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进入到一种更高端更自由的学术环境时,你们中国考试制度所产生的后遗症立刻显现了。你们的学者通常不会研究,因为这些人的思想定式仍然停留在寻找答案的阶段。
最后,那个海外的大学校长做了一个预言,什么时候,你们中国消灭了高考制度,什么时候你们国家就有望冲击诺贝尔奖金,并最终赢得全球学术界发自内心的认可了。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环球网论坛(http://bbs.huanqiu.com)
相信,那一天快到了,他说。
第五篇:信佛利弊
利处
一.佛教的“六和敬”能推进社会和谐
佛教“和”的思想,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认为“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用现代人的理解来说,即万事万物相互依存,需要和谐相处。佛法要长久地传承下去,须依靠广大真实的信仰者,尤其需要清净和乐的僧团。因而早在佛陀时代,僧团里就形成了“六和敬”的伦理要求。
“六和敬”,又叫“六和合”,即“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行、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其中“见和同解”、“戒和同行”与“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要求,“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外在表现。“见和同解”指拥有共同认可的律治,“利和同均”要求社会财富公平分配,“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谐与团结。只有思想的统一、经济待遇的均衡、佛教戒律的共同遵守,才能有和合清净的僧团出现,才会有平等、和谐、民主、自由的团结,才能负担起住持佛法的责任。“六和敬”精神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完全相通的。和谐社会一定是民主、法制的社会, 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戒和同行”体现的就是民主管理僧团的律治精神。律治意义上的平等,对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同样具有法律约束意义,否则必影响到大众的团结;和谐社会必定是有着共同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目标的社会,“见和同解”正是追求拥有一致的团体精神或公共精神的呼吁。一个团体或社会,虽然其成员的思想各有差异,从事不同的社会活动,但是必须有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和团体精神,才能保证团体的生命力与社会动态的稳定性。所以,道德、宗教、人文等精神所提供的超越性价值,可以引导人们在物质利益之外寻求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超越个人私利的局限,认同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形成最基本的公共精神;和谐社会肯定是利益分配均衡的社会,“利和同均”实现的就是财富的公平处置。在一个集团或社会中,必须防范人性的堕落与过于自私,必须对利益作出适当的调剂、节制。不但如此,更要提倡布施,即慈善救济的慈悲精神,扶危济贫、互相救助,使困难、弱势群体得到帮助。佛教的这些基本伦理道德与和谐社会的热爱集体、遵纪守法、爱心奉献、平等民主、造福人类社会等价值规范不谋而合,具有相当的一致性,有利于建立和谐安详的社会秩序,促进和维护社会安定
二、佛教伦理思想有利于人际道德和谐
(一)佛教的平等观为人际和谐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当今社会,以权凌人,巧取豪夺,贫富悬殊,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佛教则主张众生平等,因果平等,生佛平等,要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融洽共存,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关系,为和谐社会中的人际和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佛教所说的“众生”包括人与一切生灵,众生平等指众生的地位是一致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然,佛教的平等观首先体现在人与人的平等。若世人只分善恶,不分等级,人人祛恶扬善,平等相待,天下必然太平。
佛教的因果平等,是指各人自造其因,自食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会种因不食果,也不会无因而受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所以佛教以因果平等思想教育人们弃恶从善,多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不做杀、盗、淫、妄等伤天害理的事,这样社会才会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由此可见,因果平等思想造就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有序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佛平等是指众生与佛本来平等,只要众生精进修持,去妄存真,则终有成佛的一天。简言之,生佛平等的思想就是要众生明白要成佛先做人的道理。有了这种佛理指导,众生就不会妄自菲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二)佛教的“报恩心”推进道德和谐 由于因缘说的存在,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无不产生自因与缘的结合,万物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因此,对于恩的看法,相对于由长及幼的施恩观念,佛教更强调相互间的感恩与报恩。佛教强调报“四重恩”,即报答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和三宝恩。一个人来到世间,首先是父母的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因此,我们要报父母恩。有了这种观念,就会有和睦的家庭、孝顺的儿女;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因,我们每天的工作、劳动,都是对众生的报答。有了报众生恩的思想,才会有人与人的平等观念,才会互相关爱,共建文明的社会;报国土恩,就是要爱国,报答生养我们的国家。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因此,三宝之恩不可不报。从以上可以不难看出,佛教教导的报四重恩,与建设和谐社会也是一致的。
(三)佛教的善恶观促进人际和谐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善恶。佛教从法相本性来看待善恶,认为众生都有佛性,都含有善恶因子,今生福寿是众生前世行善的结果,今生修善积德,来生才能成佛。[⑤]佛教认为众生与佛都有善恶二性,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向善以求和谐,这是人际和谐得以实现的前提。同时,佛教教义最高境界的核心是善,倡导扶世助化,劝善止恶。佛教也始终强调要以善的宗教实践和修行来消除无明、摆脱贪、镇、痴等障碍,净化本心,进入至善境界。它指明善是诸法的根本、佛的本性,将向善定为人际和谐的最高境界和修行标准,认为人际若要和谐,首先要善,即弃恶从善,这就把人们追求解脱的途径落实在现实的修行实践中。佛教的修行过程是向善、修善的过程,修善即止恶,强调人心的内省、自律。人性中有向善的潜能,再利用宗教信仰使人趋善除恶,客观上走向了向善与人际和谐的伦理目标。
(四)佛教的慈悲观念有利于人际和谐
佛教提倡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其中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伦理原则。慈悲是佛教之根本,是佛教的特殊理念,但它与某些流派所提倡的仁爱、博爱相通又不尽相同。慈悲是不受等级、阶级限制的,也是排除狭隘的偏私性的一种境界。应当说,虽然孔子也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但佛教的慈悲观念、博爱精神,在思想上更具有感召力,在实践上更具有驱动力。因为佛教的慈悲富有实践性,重视对人的关怀、对动物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由此而大力从事社会福利、民间公益事业,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都发挥了滑润剂的作用,为弱势群体,为下层劳苦大众缓解了困难,减少了痛苦,带来了希望。这种慈悲观念是偏重于祈求佛佑和请菩萨解决实际困难,提倡大公无私,助人为乐,要为救济一切众生而施善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教慈悲观念是以菩萨偶像的人格化身作为载体的,将人际和谐的理念以人格典范的形式展示出来,是社会性的人际和谐的一种体现。
弊端
一、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借佛敛财现象比较严重。
佛教寺院是传承佛祖清净法脉,清净戒脉,以戒定慧三学培育继承法脉僧才的场所,是宏法、修戒、修禅的场所,是远离红尘物欲的人间净土。体现的是一个离贪离欲的高尚道德原则。而今,佛教寺庙圣地反成了富人游玩之地,贪僧敛钱之所。从寺院出售门票延伸到一炷高香要数千元,甚至10万元。四川宝光寺的头炷香拍卖到99万元。高额的门票,昂贵的香钱,将贫苦的众生拒之寺门之外了。
俗话说“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难进来”。过去穷人无钱进衙门讨公道时,还可以进佛寺向佛菩萨诉苦。现在却变成了“天下寺门朝南开,有信无钱难进来”了,把穷苦人进寺烧香拜佛的这点权利也给剥夺了。这种做法符合佛教的教义吗?
二、经济因素冲击了佛教信仰。
随着佛教世俗化的不断加强,寺院也成为一个经济色彩较浓的场所,经济利益掺杂进佛教生活之中,使佛教信仰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如助长了一部分僧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加重了他们的名利心。不少中青年出家人更多地注重个人世俗利益,集聚钱财,享受生活,淡化了修持和佛教事业心。部分信教群众功利心比较强,受社会商品经济意识的影响,其信教倾向只是在保佑发财致富上,有功利色彩,由此也出现了不论神佛上帝,逢庙就叩头,见像就烧香的泛宗教信仰。佛教的世俗化,使传统佛教面临着信仰淡化、腐败侵蚀的危机,损害了传统宗教的声誉,不利于佛教事业的发展。
和谐社会,是一切幸福的保证,是全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但它并不是乌托邦,而是要以自己的道德,人格,并以慈悲,平等的胸怀去做而实现的。这就为佛教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契机。佛教的许多思想理念与和谐社会的需要高度契合,非常有利于佛教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对佛教界来说,应充分挖掘佛教中有益的思想资源,并根据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需要,及时作出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调整和改革,努力使佛教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对党和政府的宗教工作来说,则要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依法管理,为佛教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