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论文(共5篇)

时间:2019-05-13 22:0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师生关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师生关系论文》。

第一篇:师生关系论文

现代理论下的师生关系研究——“我”与“你”

【摘要】自有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以来,师生关系就成了教育研究领域里经久不衰的话题。从古至今师生关系经过了哪些演变;“我”与“你”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如何在现代理论下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本文将要试着简单探讨的几个问题。【关键词】师生关系;“我-你”;现状;对策;建议

Abstract Ever since the dawn of education this social phenomen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come enduring topic in education research field.Histor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rough what evolution;“I” and “you” is a kind of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How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under the modern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simple this article will try to discuss some questions.Key word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I-you”;The status quo.Countermeasures;advice 引言

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反映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关系,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与其他有关人员发生

〔1〕关系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结成的互相之间的关系。包括他们彼此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以及人际关系,它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特有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活动,既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又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的维系下所进行的。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既定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必然反映。

一、师生关系概述(古到今)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育关系。教育教学活动效果的好坏、学生能否健康发展与师生关系的合理与否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合理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致力追求的。在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从古至今师生关系经过了哪些演变。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

19世纪德国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提出教师中心论的师生关系,他认为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积极性。早期师生关系中,学生是教师的从属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任何自主性,自觉性可言,学生的自然性全部被教师压制。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人伦纲常下,教师位列“天、地、君、亲”之后,具有绝对的权威,更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教师主导着教育的一切,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权威的化身,教师能带给人以灵魂的洗涤,教师身负“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学生只能处于教育的从属地位。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多少、何时教,只能由教师说了算,处于从属地位的学生,只能如木偶一般,任人摆布,他们完全丧失自己的主动性,思维也完全处于被禁锢的状态。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就如同婴儿般被灌输知识,不能把知识学活、学精、学以致用,不能培养出一个果敢、清明的孩子。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

诚如以上所述,教师中心论的师生关系是绝对会制约学生发展,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师生关系。为了推翻这种师生关系,建立一种和谐的,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19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了一种与“教师中心论”完全对立的一种师生关系论——“学生中心论”。他提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中心,不再是主体,而是在教育教学中起辅助作用的“帮助者”而已,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其实这种观点也是人本主义的“非指导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要求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应该是一个真诚、表里如一的真实而完整的人。卡尔·罗杰斯说:“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关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具备三种品质:真实(Realness)、接受(Acceptance)、和理解(Understanding)”。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应为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和交朋友等角色”〔2〕。此种观点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完全没有支配能力,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少、何时学都只是学生的自由,教师只能给学生提供教育教学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但这种观点实际上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达到也有不足之处。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之所以被称为受教育者,就因为他的知识、能力储备有限,自律性差,必须要经过不懈学习才能取得不断地提高。如果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让学生自己起主导作用,他就会抓不住重点、难点。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论一再强调教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但根据教学实践的具体现实来看,仍是不利于教育教学事业的。

(三)互为主客体的师生关系

无论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论,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论都太极端。两种关系论都过分强调某一角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9世纪末,关于教师、学生谁是中心的争论渐渐淡下来了,但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处理一直是教育学界,心理学界中不朽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在我国教育理论界被提出。1981年顾明远在他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中阐述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王策三教授1983年明确地把“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联系起来。他们都主张教师是社会的代表、是知识的先知者,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又是学生认知的客体。学生是教师改造的客体,又是自己学习活动的主体,师生都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种师生关系中师生都是主客体的统一。

二、“我”与“你”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马丁布伯)

(一)马丁布伯的“我与你”师生观

德国著名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在其著作《我与你》中提出师生关系其实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马丁·布伯指出“没有孑然独存的‘我’,仅有原初词‘我〔3〕-你’中之‘我’以及原初词‘我-它’中之‘我’”但“原初词‘我-你’中之〔4〕‘我’与原初词‘我-它’中之‘我’迥乎不同 ”,他认为“我-你”跟“我-它”的区别在于“我-它”的对象“它”是人们能感觉、知觉、想象、意欲到的有限国度。而“我-你”中的“你”的国度是无限的,他不以事物为对象,“你”是我们周围无法用语言陈述的一切。“我-你”是创造者,创造出三种关系世界。“我-你”是一种本真意义上的关系,是一种关怀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上,本真得以显现,真的人也会出现。而“我-它”是一种占有的异化生存方式。“我-它”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我-你”的关系中人与人是一种本真的相遇。“我-它”的关系中“我”是世界的中心,我来承担改造世界的使命。“它”不过仅仅是“我”要改造的一个对象而已。为了达到我的目的。我只会把他“它”当作异于我的存在而已,只是我认识、利用的对象,在这种关系下,人性就会被物性所遮蔽。因此马丁布伯是反对这种“我-它”的关系的,他推崇的是“我-你”的本真关系。“我”与“你”不是那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式的,面对面的关系。

(二)“我”与“你”的师生关系

“我”与“你”是一种相遇,是一种平等的面对面的关系。我们追求这种“我-你”的师生关系并不是像“我-它”的师生关系一样希望改造对方,而是要首先提升“我”,提升存在的境界和意义,只有“我”完整了,成全了自我,才能更好地成全与“我”面对面的那个“你”。让在当下相遇的“我”与“你”共同感受生命之中的互相促进作用,感受生命的和谐与美好,感受生命的洒脱与自在。

“我-你”的师生关系必须要求师生之间彼此信任、互相尊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时常会有一些教师上课缺乏激情、不精彩,课堂上草草了事;而学生又经常出现一些不尊重老师的行为,这些都会导致师生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做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学生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教师亦 是真的人,所以在教学中就既要使教师用真实的表现、富有人性的强大力量感召学生,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学会自我创造,努力超越自我。“我-你”有别于“我-它”的师生关系:“我-它”体现的是“我”对“它”的改造,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支配权皆在“我”手上。“我-你”是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老师,但能给你的成长产生深刻的、积极地影响的老师却寥寥无几。因此为了在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更深刻、更积极地影响他们,就必然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自身素质。

从某一个层面来说“我-你”又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师生关系。因为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相遇总是短暂的,“我-你”的关系不可能长期存在。要做到“我-你”的师生关系,首先应做到的就是师生平等。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关系却很难做到平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见到老师时鞠躬并叫“老师好”,而老师见到学生能让他鞠躬并且叫“同学好”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甚至连学生叫了“老师好”后根本得不到老师的回应。在这样的教育现实下要做到“我-你”型的平等师生关系纯属纸上谈兵。师生关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的人鱼人之间的关系。若要要求他们做到《我与你》中所述的平等是绝对不可能的。师生关系的平等只能是人格上的平等,只能是在真理面前平等,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和知识、能力水平都决定了他们永远不可能平等,教师在教育中必须起领导作用,必须起主导作用,这是教育存在的理由,也是教育的特殊性所在。因此面对“我-你”和“我-它”这两种师生关系,我认为教师应该时刻心怀“我-你”型的关系来实行“我-它”型师生关系。即扩大学生民主,促进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努力使教师的劳动和人格尊严得到尊重,努力使师生之间能相互开放、平等的对话、互相理解、互相接纳。于我而言,最好的师生关系应当的介于“我-你”和“我-它”之间的,教师既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也不夸大自己的能力使教师成为学习的附属品。

三、师生关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现代理论下的师生关系就是“当代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民主、平等、对〔5〕话式师生关系”。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世纪师生关系的必然走向。然从现代师生关系的普遍现实来看,当下的师生关系与这种理想构想中的民主平等对话存在一定差距。教师仍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主宰者,他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他会对学生尽心尽责地训导、传授,毫无压制自己权威的意思。而学生也顺其自然地成为了教育的客体和附庸者,他们在教育中的角色依然是旁观者、顺从者和 逆反者,可以想象他们是多么的被动、无为、无助、无奈。那么影响这种理想师生关系的形成有哪些因素呢?

(一)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对教育事业产生影响。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要经过不断地民主交往实践来逐步形成,社会经济应为这些活动提供场所和经费。另外韦伯曾经说过一句话:“美国人对站在自己面前的教师观念是,他卖给我他的学问和方法,为的是赚我父亲的钱,就像菜市场的女商贩向我母亲兜售卷心菜一样„„没有哪个美国青年,会同意让教师卖给他有关行为准

〔6〕则的‘世界观’,如果以这种方式说话,我们也会拒绝接受的。”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中,教师经济收入的反而不断走低,更何况应有的福利已被悉数取消,甚至不敌农民工几天的收入,所以很多家长不再认为教师高高在上,不再认为教师神圣而不可侵犯,反而认为教师只是像“兜售卷心菜”一样在贱卖自己的学问和方法,甚至会看不起教师这个职业。因此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教师根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可言,师生之间想要达到民主平等是何其困难。

(二)法律因素

我国虽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师生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但近年来时常发生师生间相互侵害的事例,找不到法律依据的师生纠纷也频频出现,这导致师生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虽然学法、懂法、守法的观点人尽皆知,但却很少有人把法学精通,甚至有的人犯法了都不自知。因此当下普法、学法工作不到位也严重影响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伦理观念因素

长期以来,尤其是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观念的熏陶下,尊师重道的伦理观在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根深蒂固。人们民主意识淡薄,对于教师惩罚只能甘愿承受,在他们眼中教师永远都是对的。这种价值观念导致学生的权利丧失。教师和学生都应有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人民的价值观念处于思维定势中,哪怕学者们一再强调人生而平等都只是空谈。因此要使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早日实现,必然应当首先改变国人的价值观念,消除教师至上的等级观念

(四)曲解因素

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育者将师生之间的平等等同于一般的朋友关系,曲解了朋友是人与人之间自愿结成的不稳定的私人关系,虽然“亦师亦友”是很常见的形容师生关系的,但这样理解平等忽略了师生关系中的教育性。部分教育者将平等理解为不作为,他们简单地认为只要不管束学生放任自流,就会得到学生的好评,就能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这样的曲解忽略了学生评价教师的好坏不是教师对他是否严厉,更多的是从他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以及人格魅力方面来做评价。平等也不能等同于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这种观点甚至把教师主导与师生平等看成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基于这种曲解很多教育研究者就将教师的主导地位换成引导、咨询、支持、组织等地位。正是以上诸多现实原因导致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对话”的理想建构仅仅只停留在理想上,无法超越理想成为现实。

四、对策与建议

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努力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有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师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7〕性的重要因素。影响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比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个人素质及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据很多调查和实践表明,学生与这个老师关系好就喜欢上他的课,并且愿意主动亲近这位教师。如果自认为某位老师瞧不起自己,就会主动疏远他。如何建立一种尊师爱生、互相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的理想师生关系。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教师的要求

1.了解学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与自己的学生有共同语言,取得精神上的交流,就必须做到了解甚至研究自己的学生。应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思想品德、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个性品格以及身体是否健康等等各方面的情况。对于特殊的学生,甚至还要更深入地了解到他的家庭背景,导致学生变得特殊的根本原因。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充分了解之后才有话语权。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做到了解学生。2.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的含义就是要对学生充满爱,热爱每一个学生,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不挖苦、不讽刺、不粗暴地对待学生。做到人本主义要求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学生。教师只有对你的事业你的学生产生了深挚的感情,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对每一个学生寄予应有信赖和希望,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让每一个学生对你心悦诚服。如果瓦斯蒂的老师没把她滴了一滴墨的画纸看成是暴雪中的北极熊,没让她在一张只有一滴墨的画纸上签名的话,瓦斯蒂就只能暗自埋怨自己不会画画,可能她永远也不会发现自己有画画,尤其是画点画的天赋。所以《点》这个故事是个很好的例子,每一个教师都应具有一双慧眼,看到别人所不能看到的优点,欣赏哪怕并不成功的作品,那样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发明家、创造者,都是天才。

3.沟通学生

在师生交往的开始阶段,大多会出现不和谐,他们会因为不了解而生疏,甚至可能因为某些误会而造成彼此冲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沟通的主动权,要主动与学生接触、亲近、交心,同时教师也应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特别是与孩子交往的策略和技巧,比如试着与学生找到共同的兴趣和话题、一起参加游戏活动、不定期家访以及保持通讯联系等等。

4.提高修养

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和人格魅力。教师的师德、知识、能力、态度、个性等品质,随时随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要求教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崇高的人生理想,有开朗活泼的性格,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人无完人,相信每一个刚踏入教育事业的新手都无法完全做到以上的要求,因此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加强学习,使自己不断变得智慧;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一旦有做得不恰当或是错误的地方,及时改正,克服自己的偏见和定式思维;不断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毕竟老师只有一个,学生的爱好可不会单一;不断学会自我克制,努力做到宽容、耐心、理解、和蔼、豁达。

(二)对社会环境的要求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除了上面所述的对教师的要求之外,笔者认为还应对社会环境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法律环境

教育事业要健全发展,就必须按照法律法规来办教育。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近年来全国多地出现了危害学生权益的重大事 件,对于这类现象就必须采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学生。虽然我国已颁布《宪法》、《民法》、《刑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重法律来保护师生,但仍有一些法律条款未加入,有些具体的案件根本找不到确切的法律条款来量刑定罪,因此我国的法律体系还应完善,应该不断地健全法律条款,让法能真正地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保护伞,让法律来保护每一个学生能处于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中,让每一个教师的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让每一个学生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2.学校环境

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环境是学校人际关系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必然会影响到师生关系。一个学校的管理制度、对教师工作量的设置都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在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下教师会将有限的精力无限地投入到自己的教育事业之中。如果一个学校的管理制度过于严苛,对教师的言论、行为过分压制,那无疑是会熄灭教师的教育热情的。欲让学生生活在蓝天下一片宽松的沃土中,必先让教师生活得自在安详。因此每个学校都应建立一套完善合理、宽严相济的管理制度,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好基础。另外学校对师生关系也应当制定一些法律前提下的基本规范,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不被侵害。如不准老师将学生单独叫到宿舍谈话、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等。

3.课堂组织环境

谈到课堂组织环境就不得不考虑教室布置、座位排列、学生人数等因素。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课桌摆放多是“方阵式”,教师讲台位于教室的正前方,而这种格局使教师仅仅能与过道的同学交流,同学只能同桌交流,大大的阻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我们应该尝试向国外学习一些新的课堂组织模式,如半圆式、马蹄式、圆桌式等等。努力使师生之间更高效地沟通,让学生能随时随地给老师最直接的反馈,为建立和谐、合理的“我”与“你”型师生关系扫清一切障碍。

4.道德环境

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个职业对道德的要求很高。它要求教师不能对学生有偏见、歧视差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人们常常感叹:现代教师只能像学生传播工具性的知识,培养工具性的思维。很难像古典时代那样以德行佳而自居,引导学生向善,教育他做好人。所以在教师队伍中就更应该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到民主平等、公平公正、以德服人。如果教师队伍的道德情操都不高尚的话,那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只是一句空话。一位教师给我谈了她的一次亲身经历:班上的学生跟家长一起买水果,发现老师也在后就告诉妈妈说:“妈妈,我的老师也在买水果。”此时家长只是淡淡地 回了一句“老师,老师有什么了不起。”因此在要求教师有高尚的道德情怀的同时,也要求家长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时刻做到以身作则,让他们能从小懂得养成尊师重道、懂得诚实守信、懂得敢做敢当的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以庄.论新型师生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2]万云英.当代国外教学流派[M].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67 [3][4]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1,19.[5]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2期.[6]韦伯.学术与政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2 [7]刘万伦.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M].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89-92

第二篇:师生关系_论文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设

【摘要】

自古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每一位教师都想在学生心目中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是如何让学生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您,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而且师生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效果。

【关键字】:师生关系 教师 学生 班主任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及类型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所制约,并受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

师生关系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关系形式,而是一个由多层面关系所构成的关系体系。具体来说,它是由以下几种层面的关系构成: 1.师生的工作关系

工作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工作关系是师生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一种合理化的结合关系。师生之间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素质修养 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良好素质修养的教师,能够有效地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育过程之中。2.师生的心理关系

心理关系是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交往而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教育实践也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它不仅可以激发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还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空间上和心理上的距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还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同样的话语,同一教师用不同的情感来表达会在学生身上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的批评,由与学生建立不同情感的教师来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用。3.师生的个人关系

个人关系是一种非外来强制和约束的发生在正式组织之外的自然形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式化的倾向,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实现正式关系中难于达到的师生间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沟通。但是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必须掌握分寸。如果交往过密,关系过于特殊甚至超越了界限,就不仅无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反而会使教师无法继续工作;同时,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要区分在不同场合下不同关系中师生充当的不同角色所应遵循的不同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得到健康发展。4.师生的道德关系

道德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的。建立健康的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完成的基本保证,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又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优化,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结果来看,具有三个特征:

(一)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尊师就是尊重教师,爱生就是爱护学生。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教师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并公正地对待学生。现代“尊师爱生”不是封建等级关系、政治连带关系、伦理依附关系,而是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交往的与沟通的情感基础、道德基础,其目的主要是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

(二)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民主平等体现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尊重人格和权利、相互开放、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等关系。它要求教师向学生学习、理解学生,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也要求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和谐亲密体现了师生的人际亲和力、心理融洽度。

(三)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共享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快乐、成功、失望与不安,它是师生情感交流深化的表现。共创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相互启发。共享共创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动态性和创造性,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层次。共享共创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学生的道德、思想、智慧、兴趣、人格等全面声成,是教师专业自我的成熟过程。

三、建设良好师生关系的原则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活动的灵魂。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一方面,教师要使自己有独特而真实的表现,以富有人性的力量感召学生,另一方面要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情感,更有独特个性和巨大创造性的人对待,给学生以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关怀。这样,整个教育过程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相处和人际交往的过程。

(二)接纳和包容原则

接师生双方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当双方要建立和谐的关系时,必须首先接纳对方的差异性,尤其教师一方更需具备宽容精神。接纳和宽容意味着尊重和保障学生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有权就某些问题或事实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教师不应强迫学生服从己见;还意味着信任,特别是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独立、合理的见解;还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犯错误的过程也是认识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应妄贴标签,要给学生留有改正的机会,并相信学生的发展可能性。学生对教师的接纳和宽容是指学生对教师的行为、思想、情感给以属人性的理解,而非属神性的理解,把教师看作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整体,而非是神。当然,接纳和宽容不等于纵容和放任,纵容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是教师的教育责任所内在规定了的师生之间虽有宽容,但对影响学生发展的思想和言行,教师理应毫不姑息。

四、建设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受教育目的任务制约的,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的教育现状来看,师生之间的交往还不太令人满意,学校里师生情感相斥难以沟通的现象时有发生;师生对立冲突的事件也常有报道。我们知道,不良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厌学弃学心理发展异常的重要原因。为此,教师在教育中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育是协商式的、和风细雨的,而决不是君临天下式的。教师一定要有民主合作的意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和经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教学相长和/当仁不让于师的主张"唐代学者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民主的教师,必须具有(1)虚心,(2)宽容,(3)与学生共甘苦,(4)跟民众学习,(5)跟小孩学习,(6)肃清形式,教条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著名教师魏书生执教前经常与学生商量教学的内容,形式与方法,注意吸收其合理的建议。他认为,教师要有公仆之心善用-民主.的法宝,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开阔。

(二)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理想,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充分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师生间的美好情谊,其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有研究表明学生最大的精神需求是受到尊重,他们希望与别人、与成年人、与师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

(三)热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创设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四)理解学生

理解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前提,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关键。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己,学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

(五)赏识学生

教师的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教学的天空将是一个冰冷的世界。所以,给每一个学生以赏识,赏识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一点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高峰体验中奋发、崛起。切不可讽刺、挖苦学生。要知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六)严格要求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是一种对学生成长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是一种更深的爱。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教师应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持之有恒、不偏爱、不强制地爱、不盲目地爱、不粗暴的爱、不扭曲地爱。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境界。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先从“爱学生”开始做起。

【参考文献】

[1] 范爱雪.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05):25 [2] 李英鹏.浅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科技信息, 2009,(07):208 [3] 姚静,冯述芬.高等学校师生关系初探.今日科苑, 2009,(06):258 [4] 袁丹丹.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36-38 [5] 牛瑾瑞.论和谐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01):149-151 [6] 胡胜霞.师生间关系的转变:从主客体到主体间性.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01):39

第三篇:师生关系论文1

浅议当代高校师生关系

引言

古人言:“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尊师一直都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美德一直延续至改革开放前。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裕,当代大学生的师生关系却并没有进步。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早已不用隐藏,即使在课堂上也是呼之欲出。2008年闹得风风火火的杨帆门预示着师生间紧张的关系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都已对师生关系产生了诸多的不满情绪。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巨大转变,这些问题具体都有哪些,在这些问题存在的客观条件下作为同学或老师应该怎样去改善,以争取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境界。

一、师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师生沟通存在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主要从生因性、师因性、客观因素三方面内容来分别进行讨论。

(一)生因性的因素分为以下几点:

1、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在大学中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素质的问题,从来不喜欢也不擅于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然而,和谐的师生沟通关系是良好人际交往的基石,无论是对于大学生还是社会其他阶层。自身的素质在生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自身的素质是从小培养的,是在生活中父母传授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价值观。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良好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不良的生活素质对于大学中的师生沟通关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2、部分学生性格过于内向、人格异常

沟通是一切事物进行的基础,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部分学生由于自己过于内向的性格,惧怕和别人进行沟通,不喜欢和自己不熟悉的人进行交流。如果一直这样继续下去,随着自己身心和年龄的增长,一方面会导致自己与不断更新的社会脱轨,另一方面会导致自己的身心都受到很大的伤害。对于大学这个小社会,学生只有在小的方面做到优秀才能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所以学生应该使自己拥有一个活泼开朗豁达,为人和善的性格。

(二)师因性的因素分为以下几点:

1、认知偏见 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见与自身的角色固着是师因性障碍产生的关键。大学中有一部分学生文化底子较薄、行为习惯较差,这导致一些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所有学生,在与学生的交往与沟通中容易受到一些偏见的影响。这些认知偏见往往使教师过度放大学生的缺点,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有意无意的践踏学生的尊严,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教师抱怨学生难教难管,学生指责教师偏见武断,师生之间缺少相互信任与理解的土壤,沟通效果可想而知。固守一种角色,不能根据生活现实的需要进行恰如其分的角色心理转换,就表现为角色固着,教师的角色固着倾向是导致师生沟通障碍的一大杀手。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与沟通中应该扮演多种角色,如果不分场合,总是以教师自居,不懂得转换角色,往往会使学生反感,师生之间的沟通必定受阻。

2、语义曲解与表达不当

教师对学生的语义曲解与自身语言的表达不当是师因性障碍产生的基础。很多大学生由于能力有限,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可能词不达意,这就需要教师有一颗理解的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说话的含义,不要想当然,更不能有意曲解学生的意思,借以讽刺学生。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想法不被教师理解与接受,教师将会被学生拒之“心”外,不管信息发送者头脑中的想法多么清晰,仍有可能受到措辞不当、疏忽遗漏、缺乏条理、表达紊乱、句法笨拙、陈词滥调、乱用行话术语及未能阐明信息的含义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本来认识能力就不强,再加上敏感、自尊等特点,教师与他们交流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用词的妥帖与简练,不要使学生产生误解。误解是消解或降低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人际交往误解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是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之一。现实中一些教师驾轻就熟、脱口而出的语言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导致师生之间的误会与冲突不断产生。

3、技能缺乏与个性不良:

教师与学生沟通技能的缺乏及教师不良的个性是师因性障碍产生的根源。师生沟通是一门学问,存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沟通技能的缺乏往往成为制约师生进一步沟通的“瓶颈”。比如,有些教师不能用语言与学生友好沟通,不能充分发挥“说”和“听”的技艺,不能巧用非语言沟通方式使声音、表情、体态、距离都能准确地传递有关信息。师生沟通是在师生双方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师的个性对师生沟通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喜欢的教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师德高尚,二是教育教学技艺精湛,三是个性优良。其中,教师的个性特点是受学生喜欢的重要因素。现实中,高等学校师生沟通的障碍正是因为部分教师缺乏豁达大度、昂扬乐观、平易亲和、幽默风趣的个性品质。

(三)客观因素又分为以下几点:

1、固有的时间模式

大学是一个相对更加自由的天堂,学生不需要6点起床,等到晚上11点了还依然为一道习题愁眉不展。在大学里学生除了上课的时间,其他的时间自己都是可以随意支配的,可以整天在图书馆,可以出去逛街,可以和同学一起打球,但是这样的自由也为大学生师生之间的沟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每一节课教师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毫无表情、声音平淡地念讲稿,学生一排排地坐在下面听得麻木漠然,师生间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心理上都远远隔离。课程结束后,教师收拾教具便走,师生间很少有平等的交流,形成了淡漠的师生关系。其实,大学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它更要求的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一种思想上心灵上的碰撞,没有这种思想与心灵的碰撞,则不会有火花的闪烁;没有情绪的感染,则难以产生创新的冲动。所以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促进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程计划,也不在于视听设备和图书资料,而是在于师生关系的某些品质,要创造一种以真诚、关心、相互理解为核心的人际关系。

2、师生之间的代沟

时代的变更使得一代人与一代人的价值理念的差距越来越大,父母总是不喜欢孩子的穿着,不喜欢孩子结交的朋友,不喜欢孩子听的音乐,不喜欢孩子喜欢的偶像剧,所以老师也常常扮演像父母这样的角色,不喜欢学生的很多东西,不赞成学生的太多想法。所以渐渐的随着时间的越来越久,师生之间看待问题的分歧就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就会变的更加不喜欢对方,不愿意和彼此交流,从而形成了师生之间的代沟,也为师生之间的沟通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里的师生关系已出现“异化”,学生感到能从某个教师那里得到好处,就努力接近,而个别教师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把交往变为交易,给师生情谊涂上了其他的色彩。在高校特别是研究生流行称导师为老板,这个称谓的变化上实际已折射出当前高校师生关系趋于简单化和功利化。教师之所以被称为“老板”,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利益驱使”和“彼此回报”。研究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与经费,以使他们完成论文和获取学位;导师需要学生参与课题,成为自己“项目组”的“劳动力”。大学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它除了要有学术和业务的氛围,更要有人文和道德氛围。大学的改革应该摆脱功利化,重新设计并发展健康共进的师生关系。

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针对所产生的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如下分析,大学生群体中发生师生矛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如果归纳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生因素产生的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他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中,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大学生正好处于从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到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这一过渡阶段。也就是说大学生所处的这一时期让他们自信心极度膨胀,同时想要开始与他人形成一种友好的关系。因此,当大学生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极度膨胀的自信心会让他显得格格不入,而他本身又很想与老师形成一种类似朋友的关系。这种极为矛盾的心理与现实社会又会产生一定的分歧,即老师并不能再像初高中那样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用到学生上,因此学生就可能会形成“无人管”的一种状态,同时潜意识里会觉得既然没人管索性就再放开自己一下也是无妨的这样一种赌气似的心里。

这种心理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师生之间真正的隔膜,学生就会恶意揣测老师所做的每个决定,对老师抱着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如果在这种情况之下再发生一点足以激化学生对老师信任度的事情,也许就会发生一些本不该在校园里出现的事情。

(二)师因素产生的原因:

不可否认,当代大学校园里师生关系与初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老师几乎一上完课就会走,学生根本没有像以前那么多的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如果想要在课余时间找老师的话必须自己想办法去联系老师,师生关系主被动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就拿西安财经学院来举例,老师几乎一下课就要赶班车回市区,不能留下太多的时间给同学提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当然,大学毕竟与初高中不同,老师不能一步一步的扶着你走,但是也不能除上课时间以外没有任何一点交流,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一种老师不识学生,学生不识老师的局面。

老师的确很忙也很辛苦,每天都要在几个校区之间和家里奔波,但这并不能成为老师推卸自己应该负起的责任的原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一位老师最基本的素养。因此,即使再忙,老师都应该花哪怕是一小部分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努力营造出一种师生间互相信任,亲密融洽的气氛。

(三)客观因素产生的原因:

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校区是一座典型的现代化“大学城”,远离市区,师生居住地并不在一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既要照顾家,还要教授学生,分身乏术,再加上社会上有很多诋毁老师名誉的言论,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他可能还并不具备能够正确提取出真实信息的能力,由于这些言论的流行,使得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时往往会轻信谣言,对老师怀有一定的防备,影响了师生关系的正常发展。

学生长期住在远离市区的地方,不能与社会进行一个良好的互动,所能够接触的人中老师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这将对于学生未来走上社会造成很大影响。影响现今师生关系出现如此情况的原因有很多,而最主要的还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大学生的心理无疑是敏感的,可能别人无意中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就会为他们带来莫大的困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冯骥才先生笔下的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再到与人的和谐共处,带给了很多人以美的享受,学生与老师之间难道就不能如此吗?如何塑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信任的“大学城”才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如果主要矛盾能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那其他一切次要矛盾必定会随之迎刃而解,师生关系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三、解决师生问题的措施及相关建议:

大学生应该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师生问题,树立良好、正确的人际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师生之间的相处以及正确的处理师生之间的问题。针对有关师生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建议,我们主要摘录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生因素方面来讲

第一,大学生应该培养其自身良好做风、学风,增加与老师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加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把自己的想法以及观念正确的告诉老师,从而使老师进一步了解自己,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正常化、良好化,达到与老师之间的正确了解与沟通。

第二,要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感恩成为师生关系的主动力。培养大学生自身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交往品质,增进大学生的个人魅力,并以宽容、信任、友爱、诚恳、谦虚、尊敬、忍让等良好的态度对待老师,获得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从师因素方面来讲

第一,热爱学生,要最大限度的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生。以诚相待,做到真诚的与学生相处,从而优化老师个人的人格形象,提高师生之间的信任度,能良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并真正的了解学生。第二,尊重学生人格,处处平等对待。不将自己的感情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待学生不偏不倚,更多的体察学生、真心关心学生的成长,对待个别有问题的同学应该不断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第三,善待学生,对待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在与学生交流之中,始终以积极、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减少学生心里的畏惧感,做到与学生良好的相处。

(三)从客观因素的方面来讲

第一,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同时,学校也应增加师生互动活动,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大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有关培养学生个人的素质以及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的课程,使大学生可以更好的处理师生关系。更多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会为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第二,在各大学应该建立免费的问题咨询中心,使他们遇到此类问题有处咨询,及时排解心中难题。面对问题,虚心请教,保持稳定的情绪,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做健康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四、总结:

南宋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中曾经提到过大学的作用和目的,即“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然而,想要很好地完成这四个方面要求的根源则在于师生之间需要存在一种良好共进的关系,这样才可以静下心来穷理、正心、修己,以至于治人,这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沟通。有人说过: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相对于师生这个特殊团体来说,这句话就显得尤为在理。老师优秀的教学是建立在与学生的良好沟通上,学生长足的进步则立基于和老师的和谐交流上,二者缺一不可。当代大学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使他们不断克服自己气质上的缺点,发展其优点,使学生适应环境,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人格。虽说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是与初高中的教学过程相比,大学拥有更加有利的平台来改变这一现状。相对于沟通来说,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接触。有人认为初高中的教学环节中师生接触的更多,但那只是局限于教学上的,对学生的气质、性格、心理上的探讨较少。与初高中不同,大学拥有更加自由的空间,现在各高校招聘教师的时候均以年轻教师为先,就是有贴近学生这一因素的考虑。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和老师只要彼此主动一点,将会有比初高中更加多的机会来互相进行心的交流。当然,交流过程中老师在放下自己老师身份的同时,不能抛却自己身为老师面对学生的责任感。在当代社会中,教师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职业,他们一直都经历着“被羡慕——被冷落讥讽——被羡慕”的过程,作为教师,他的工作对象是人,他会影响一批人的一生。相信每个大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个好老师的形象:亲切、优雅、幽默、活力、饱学、一表人才、无所不能、有预见力、活动领袖、心理疏导大师等,但是大学生也应该明白——人无完人,大师们也不能兼顾所有学生,所以大学生也应该持有包容的态度,给自己一个了解老师的机会,也给老师一个了解自己的机会。一方面,在课堂上,大学生要明白聆听的重要性,这不但能够体现我们对于老师劳动成果的尊重与支持,同样也能够有效的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们都应该积极的与老师进行沟通,不要舍本逐末,忘记“尊师”之本,不知“尊师”之义。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更是学生的益友,学生应该以一种感恩的心态接受他们教会自己做人的道理。如果学生们都有这样的意识,相信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因良好的沟通而更加的和谐。

一个学生对老师真正的感恩,是明白做学生的责任,那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老师对学生真正的关心呵护,是明白做老师的素养,也就是真正的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一个好老师,他的人性道德的光辉必定胜过其专业的力量,肯定会让他的学生在离校几十年后仍旧怀念;一个尊师的学生,必定会成为一个懂礼仪、知荣、晓大义的人。只有学生在内心深处爱师、敬师,老师发自内心的体谅关心爱护学生,才会真正让师生心灵相通、思想碰撞,从而激发出师生最大的潜能,让师生一起走向成功、走向卓越。

参考文献:

[1]《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目前高校师生关系问题探析》 [3]《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探析》

第四篇:论文--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003班 班主任 张玉婷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本人简单谈谈自己在创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一点体会。

一、把微笑留给学生,让学生感到可亲

微笑同生活中的阳光、空气、水分一样重要。因此,每天我都要把微笑留给学生;学生取得成功时,我用微笑去欣赏;学生感到失落时,我用微笑去鼓励;学生犯错误时,我用微笑去宽容。有一次考试,也许题目太难了,班中的优秀生李某在最后几分钟,紧张地把一张纸条压在试卷下面,我看见了,轻轻地走到她桌旁按住试卷,只见她用哀求的眼光呆呆的看着我,我不由得动了怜悯之心,迅速地把纸条搓成一团拿走,微笑地说:“好好检查!”过后,我收到了她写来的一张贺卡,上面写着:老师,您用宽容呵护了我的自尊,你的微笑让我重新做人!假如,我当时严厉地把她的试卷没收,她将无地自容,她明朗的天空将留下挥不掉的阴影,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就可能给毁了。

二、把阳光撒给学生,让学生感到温暖

英国一位教育学家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缺乏爱的教育,无论是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我所教的学生有来自单亲家庭,有身残志坚的学生等,这些学生很容易受到伤害,教师应及时把爱的阳光送给他们。班上有个学生陈某是个聪明而又可怜的男孩,他是一位先天性兔唇,且有听力障碍的学生,他学习生活都需要借助于助听器。因此他每天上学经常迟到,上课无精打采,成绩下降,并产生了退学的念头。我发现后,经常找他谈心;人难免会遇到挫折,遇到挫折不退缩,勇往直前,战胜困难,超越自我,锐意进取,只有这样,才能走上更宽更广的道路。事后,我召开了班委会,在班上成立了互助小组,对于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互助小组及时给予帮助。在我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班的同学个个顺利的读完高中,陈某也考上了深圳高职院。

三、把雨露洒给学生,让学生感到甘甜

一般来说,高中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上进心,而作为少年,他们又免不了犯错误。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不能用粗暴的言行训斥、惩罚他们,而是要耐心细致地教育他们、鼓励他们。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在他们身上找闪光点,引导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一天下午自习课,我到教室巡视自习情况,发现几个平时爱打篮球的同学不在教室,我走出教室向篮球场望去,只见他们还在打篮球。过了几分钟,他们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教室。我示意他们走到走廊,轻轻地问:“你们怎么才回来呀?”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打篮球。”我有些惊讶,接着说:“你们好诚实呀!要是以后上课不迟到就好了,回去吧!”他们脸现忏悔之意,表示下不为例。我没有批评他们,反而表扬他们,并告诉他们今后的正确做法。我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他们成立和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使他们学得开心,玩得痛快。这样,不仅有效的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且消除了学生犯错误后不敢承认的恐惧心理,并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四、把真诚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到可信

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写自己的心里话的周记交给我,而我则在星期二的周会课回话给学生或透过平时一些“不经意”的言语、动作告诉学生我已收到他的心里话并理解了。我和学生还有这样的笔谈中形成很多带有某种默契的暗语、手势,使得每个学生到感到老师可信并特别关注自己。另外,我还根据学生的注册表,在记事本上注明每个学生的生日,在他们生日的那天,我会把他(她)叫到办公室来,送个他(她)一张我自制的写有赞扬他(她)优点的生日贺卡,告诉他们又长大一岁了,激发他们成长的喜悦并以小大人的身份约束自己。

五、把快乐带给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开始对异性感兴趣,并可能产生思慕异性的心理,这是非常正常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心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困惑和苦恼,这就需要老师细心观察、耐心询问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开解,让学生勇敢、开朗、快乐地学习、生活。如我班上有一位女生有一段时间上课总是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我发现后就找他谈心,经过我的耐心询问她才说出原因。原因是她悄悄地喜欢上其他班上的一个帅气的男孩,为此她整天心神不宁,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我听了没有责备她,而是引导她;到了这个年龄出现这种情况是青春期心理、生理走向成熟的结果,是很正常的,不必烦恼。我让她在一个月里找出那个男孩的十个缺点,两个星期后,这位女生终于发现了他一个缺点。慢慢地,这位女生发现他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她在失望的同时感到内心轻松了很多,这位女生的心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此后,这位女生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我诉说,还带其他有困惑的同学来和我聊天。

六、巧用教育契机,让学生理解教师

为了师生关系有更好的沟通、了解,我结合主题班会的《理解老师》这一课的活动题:记录一位老师一天工作的详细情况,感受老师为培养我们付出的辛劳。要求学生分别调查老师一天的工作情况。再调查中,学生们发现:很多教师为了教好学生,从早上六点起床,工作到深夜十一、二点,有的老师家里放着有病的孩子顾不得管。到学校辅导同学上晚自习;有的老师还带病上课„„通过调查,学生们对老师的辛劳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深有感触地说:“为了教育我们,老师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呀!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尊敬老师!”在此基础上,我因势利导启发他们,是不是用某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教师的感激之情。于是学生们主动提议;在教师节召开一次“感谢您,辛勤的老师”的主题班会。在教师节那天,教室里面貌一新,黑板上写着“感谢您,辛勤的老师”及格彩色大字,讲台上摆着鲜花,书桌上摆着水果等等,各位科任老师应邀坐在第一排。团支书代表全班同学向老师献词,接着,同学代表分别宣读给各科任老师的慰问信,向老师赠送小礼品。参加会议的老师也激动的发表讲话。整个班会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通过这次活动,师生之间更了解,更融洽,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更浓厚。

第五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论文

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作者 :李玉花 单位:丹东希望学校 邮编:801709 古人言:“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尊师一直都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美德一直延续至改革开放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体现着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一名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间关系的能力

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具体来说,教师应具备的修养是: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公正廉明,平等相待;业务精熟,知识广博;热爱学生,真情投入;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才多艺,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教师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

二.了解自我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正如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其次,教师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教师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关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师生关系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封建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体罚,学生也必须绝对服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关的关系是金钱关系,师生关系也受到这种金钱关系的污染影响。社会主义社会的师生关系则是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是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尊师和爱生是密不可分、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光荣感,从而更加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更加自励自勉,处处身教言教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影响。而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又会更加尊重和热爱教师并听从教师的教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关爱学生: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得一生。”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会对学生成长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为此,我想从学生的成长来看,教师应当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在班级里大力宣扬,发挥其榜样和和示范作用,有问题或者成绩差的同学要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喜悦,进一步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他们,促其发展。

首先要善于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发现“闪光点”。例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叫王顺荣,他在学习上可以说是一无是处,语文每次考试都是个各位数,几乎连一两个生字都不会写;而数学也只是勉强能数过数字。并不是说他的智力有多大的问题,而是由于从小的家庭环境所致;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家中几乎是没有人管,导致其从一年级开始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就不在学习。该生每天来到只是玩耍,但其人缘却非常的好。他平时总是乐于助人,并且打扫卫生积极,班里有什么活动都爱参加。尤其是他喜欢帮助别的同学打扫卫生。在班级里或校园里看到果皮纸屑都能够主动弯腰去拾起来,爱班、爱校如家。该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其他的方面却是比别人强的多。我们在学校里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只有这样在将来才能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学生学习不好使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思想不健康是个危险品。”现在一次又一次地用血的事实证明这句话的真理性。由此可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性了。

其次,当教师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之后,还应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强化,从而激起学生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相信只要细心观察,最终都会淘尽黄沙始得金。有不少教育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二).信任学生,给学生坚强的后盾。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才能换来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样的,只有教师充分信任学生,才有可能得到满意的教育效果;只有学生充分信任教师,学生才会努力上进,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学生。教育是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容易建立感情,同时也很容易形成敌对的关系。我们老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就要先去爱我们的学生,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但是怎样去爱他们、怎样教育他们是值得我们每个老师仔细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些细节。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不苟言笑,总是一副很严肃的态度站在讲台上。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一句坐下就打发了学生,这样的举动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考虑一下,如果我们对回答的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回答不上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试图让他们敢于说话,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在课后教师应当与学生多交流。对于学习或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应当给予及时的帮助,并且与学生多交流感受,有助于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

其次就是教师要言而有信、说一不二。在平时的生活中,老师的话就如圣旨,许多学生说一不二。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那么老师在学生面前的承诺就要说到做到。如果光说不做,就会使学生对老师失去信心。例如老师今天下午放学时布置了家庭作业说明天早晨检查,结果到了第二天没有检查,这样会使一些懒惰的学生产生不完成作业的念头,也会使学生觉得老师是不守承诺的老师。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在学生面前做一个守信之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任你。

四.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教师的民主作风对生关系的影响极大。有些教师不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不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努力,而只是盲目地追求个人权威,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自己的要求和做法是否全合乎教育规律和原则,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一味要学生言听计从。他们还任意惩处学生,使学生受到心理压抑却不敢发表意见,这种独断专行的教师作风是造成最坏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原因。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是和蔼可亲、具有民主作风的教师;学生最讨厌甚至内心怨恨的则是那些专制型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与学生相处,教育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信任,把师生关系推向和蔼。要相信,师生之间是心相通、情相连的,学生的心灵永远向他们的教师敞开着。

总之,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是靠教师来建立,正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只要教师能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以真心、宽容心、公平心去对待学生,按学校的制度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只要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开展教学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下载师生关系论文(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师生关系论文(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主体教学方法论文师生关系论文

    主体教学方法论文师生关系论文主体教学方法论文师生关系论文主体教学方法论文师生关系论文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平等和谐的......

    师生关系(共五则)

    第三章 现代师生关系 我们谈教师,不能就教师说教师,没有学生,也就无所谓教师。教师的工作,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和学生交往的过程。我们怎样和学生交往,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师......

    论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和谐 岑溪市南渡镇第三中学 摘要: 渗透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而“和谐......

    教育学论文——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 育 学 论 文 学 校 培训班级 培训学号 姓 名 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人际......

    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的诸因素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最经常、最重要的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和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师生之......

    师生关系

    假如你应邀参加校报组织的“师生座谈会”,请你根据下表所提示的信息,用英语写一篇发言稿,介绍一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益处,并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出建议。 建立良好的......

    师生关系

    怎样建立有效的互动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师高高在上的旧教学体制。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的沟通,改变教师的......

    浅谈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及其改善 教育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的交往关系带有教育本质的含义。能够正确的处理师生关系,可以说就是抓住了教育的真谛。教师的素质,实际上就是在处理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