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美与和谐社会
和谐美与和谐社会
摘要:当今人类社会大量存在的差异可能会造成社会冲突。伦理道德、宗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已被大量论述,但美感和审美的作用较少被关注。分析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孔子音乐的伦理美学以及庄子《逍遥游》的精神美学,认为超越主客二分、基于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对于消弭人际冲突、营造多元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徐复观;庄子;审美意识;社会冲突;中和之美
中图分类号:B820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4)01013407
放眼当前世界,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历史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因种种复杂多样因素造成了不同形式的疏离、冷漠和冲突。在动荡不安的世局和世态中,人类常处在此起彼落的危机中,焦虑不安、精神得不到安顿、各种祸害和痛苦的共同根源可以用“冲突”这一概念藉以说明。冲突是由哪些潜在因素所突发造成的?冲突的型态和原因不同,人类企图化解冲突,追求和睦、安定与和谐的途径和愿景也随之而异。冲突常来自差异,但是差异不必然造成冲突。回顾中国古籍的经典智慧,诸如《国语?郑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语?子路》载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与阳在性质、功能、作用上虽有差异,不但不冲突,却能和谐感通,相辅相成,和合生成万物。因此,差异若能在和谐的秩序结构及各尽其长、互补其短的整体律动下,能使团体更有活力生机,创造出良序社会下更丰富多彩的和睦和乐之人类共同生活。
至于如何营造多元并存的和谐社会,其途径不一而足。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在面临六大学派的差异时,以兼容并蓄的宏观、乐观心态说:“《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晏子论“和”与“同”之差异时曰:“和如羹焉,水、火、酰、醢、盐、梅,以烹鱼肉,?碇?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面对多元差异的社会和世界,我们如何由美食之调众味为启发,引申至和谐美善社会之营造,除了心存清明节饮水思源的感恩,以及集思广益共构合乎社会正义的各种制度和运作机制等多渠道中,如何透过美感教育、艺术化的生命情调以化解人世间丑陋的种种冲突转向以和谐美这一端向营造和谐社会,是一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试图透过当代中国美学名著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论孔子音乐的伦理美学以及庄子《逍遥游》的精神美学来探索这一论题。
一、社会冲突与社会和谐“冲突”一词虽然人人都有感受到其存在的不同经验,但是我们要透过概念的思辨试图做出普遍确切的涵义界说,则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叹。尽管如此,我们仍可将其现象描述为对立的两方,有不可协调的差异立场且在互动中产生无法沟通以取得共识,因而陷于一种相互矛盾、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与现实状态,甚至进行相互斗争以否定、消灭对方为目的之言行,酿成人间种种的灾难和悲剧。导致冲突的因素不一而足,如角色、认知、诉求目标、价值观、道德观、利益等矛盾。在形式上冲突,也非常多样化,如人的自我冲突、家庭人际冲突、社会人际冲突、人与自然之冲突、社群团体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种种冲突(包括经济、文化、领土、政治、军事等)。社会冲突主要指个人与社会,或社会中不同的次级团体因宗教、阶级、文化、经济利益、伦理规范等差异而引发的互不信任,故意明争暗斗,甚至流血暴力之互相伤害。
就社会冲突与和谐的两种相反状态而言,前者为造成社会不安和痛苦的负向价值,后者起于营造安定与幸福的正向价值。在中国哲学史上荀子哲学首先对此做出了深刻的论述,《荀子?性恶》云:“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我们分析其蕴意,可推导出一社会生活若呈现出“正理平治”的状态,当是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可谓社会善;相反的,若呈现出“偏险悖乱”的现象,则是社会失序的社会冲突状态,可称为社会恶。荀子还进一步说明了社会生活的必要性及良序社会有赖当权者制定礼义法度的客观化规范来运行群体生活,《荀子?富国》篇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管分之枢要也。”《荀子?王制》篇指出:“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荀子?性恶》中解释社会生活须必建立礼义法度的人性原因在于人生理、心理的情欲生活倾向于好利疾恶,易流于淫乱和争夺,这是造成偏险悖乱之无序社会的原因。《荀子?解蔽》及《荀子?礼论》又指出人有条理之心能分辨和区分客观事物之不同性质而予以分类列序,在当权者明分使群的社会建制和统治下,只要人人能积思虑和习伪故,涵化出井然有序的社会人格,在礼义法度规范下仍可步上群居合一的和谐社会。然而,对孔子而言,礼义法度是外在的规范,《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之乎哉!……人而不仁如礼何?”“仁”是人的灵性生命所在,能爱人且免于趋向恶。孟子将孔子的“仁”落实在人人内在的心灵中:“仁,人心也。”《中庸》以“仁”来界说人之所以为人的超越性本质:“仁者,人也。”对徐复观而言,儒家的礼乐教化不能只局限于荀子般的礼义法度及名物度数之外铄性规范,应该在人心的内在道德本性上立根基,只有如此,道德实践才能是有根之木、有源之水。他根据孔子所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人文教育之阶梯法,以及《周礼?春官?宗伯》所载:“大司乐掌成钧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以乐德教国子:中和、?o庸、孝友。以乐语教匡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之舞《云门》、《大卷》、《大咸》……以和邦国,以谐万民。”徐复观提出独道的见解,断言能和邦国,谐万民的乐教才是儒家营造出和谐社会的中心。其中,他又强调能感通人心、融洽人与人之情感交流、具和谐美的音乐才是儒家存养和推扩仁德的立基点,盖此一论点仍可本之于孔子所言:“乐云、乐云,钟鼓之乎哉!……人而不仁如乐何?”
第二篇:和谐社会和谐美
和谐生活 和谐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以上两名句在构句方面,一个对仗整齐,一个错落有致,但都描写出了景物的和谐之美。由此观之,便可得出一个结论:整齐与趋同,固然不错;但错落有致、丰富多彩同样能构成一种和谐之美。
“君子和而不同”,中国古代的圣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谐”,并不意味着万物趋同,事事整齐划一。“和谐”,意味着存在各方彼此相合,关系融洽而谐调。因此,我们不必追求万事万物相同、一致。在阅兵礼上,服装整齐,步伐一致的方队固然美;但在奥运会入场式上,各国运动员身着各自服装,代表着不同国家,带着共同的微笑走在运动场上,同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有谁能说这不是和谐之美呢?大千世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这便是他们的不同之处;但他们对生活有着同样的热爱,对美好未来有着共同的向往,这就使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不同的文明相互依存,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生机勃勃的和谐世界。
与“和而不同”相反,过分甚至变态地追求整齐、统一反而会失掉和谐,更谈不上美。十年“文革”中,我们过分地强调了统一:统一服装,统一思想,统一文化甚至统一语汇„„众多的、各方面的统一造就了一个病态的社会,产生了大大小小许多的矛盾。好在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思想等许多外在与内在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而不同”的盛世在中国再一次出现,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行业,吸纳着不同的文化,却有着相同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伟大祖国的依恋之情。不同背景、不同观念、不同信仰的人们构成了当今飞速发展、充满欢歌笑语与无限生机的中国。这就是错落有致、丰富多彩带来的和谐之美!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这次人代会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被提出并将得到落实。这是我国——这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思想领域的又一次飞跃。从“和而不同”到“构建真正的和谐”,中国在和谐中不断前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相互包容、彼此接纳、共同发展,构成了中国的和谐,我们也在这和谐中不断进步,不断美丽!
提到美,提到和谐,我们或许马上就会想到完整,想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物,想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但美与和谐仅限于此吗? 的确,一部《三都赋》,洛阳纸贵;一部完整的《黄河大合唱》,激起人们报国的热情。李杜之诗,凭借完美的句式与情感达成了和谐,至今仍为人们传诵;史家经典,无论是内容还是笔法,都让人称道不已。更何况虎啸深林,鱼游潜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印证着一个事实——完美才是和谐,只有无缺憾才能创造和谐。
我曾经也笃信这个论断,毕竟完美无缺令人向往。在体操台上的一点闪失都可能导致整套动作的失败,在跳水台上的一次小小的失误都会导致那五次成功的前功尽弃。
第三篇:邮政和谐美征文
-邮政和谐发展的途径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奋斗的共同目标和前进方向,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
坚持科学发展,以发展促进和谐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的主体,承担着为社会创造财富,满足社会要求,促进社会稳定等重要责任。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和谐企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邮政已进入发展转型期,如何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化解内部矛盾,保持企业健康和谐发展。对此,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树立构建和谐企业依靠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意识,在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企业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企业发展,国家利益、员工利益得到保证,才能有稳定的局面。邮政企业保持平稳发展局面,就必须消除发展中不健康、不稳定因素,把各方面有利于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进一步完善机制,建立一整套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科学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企业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发展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改革就是要让企业保持活力,通过改革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弊端,激发广大员工的创业愿望和动力,形成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建立一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企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企业。
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关系。员工是企业利益的创造者,一支好的员工队伍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确保员工利益,尤其要解决好员工收益分配这一敏感问题,让员工切实分享到企业发展成果,顺民心、重民意、保民权、谋民利。
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邮政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邮政的经营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不能忽视社会效益。邮政的网络建设、服务质量、业务品种等对社会的文明和谐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邮政的发展有赖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要把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品质上升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去认识。
立足三个坚持构建和谐邮政企业
如何构建和谐邮政企业,我认为要立足“三个坚持”:
第一、坚持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捕捉机遇加快发展,改革创新促发展,任何发展模式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根据地区市场和企业自身条件,灵活调整经营理念,创新经营心态和调整经营结构,用一种打破传统、超越常规的勇气去开拓和占领市场。
1.建立质量保证意识。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和业务操作技能。
2.建立市场第一意识。买方市场的形成,把邮政全面推向市场,邮政企业要从过去的客户围着邮政转改变为邮政企业跟着客户跑。当前,传统邮政市场的不断萎缩和新型业务的激烈竞争,要求邮政企业不仅要适应市场,而且要不断提高竞争力,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开发邮政新业务,开拓邮政新领域,以市场为龙头,以客户为中心,推进企业的发展。
3.建立全面效益观念。邮政必须实行集约型经营,加强内部管理,切实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要突出成本和效益观念,提高资本盈利率。
4.树立改革创新精神。邮政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倡导企业员工敢于在经营业务、经营理念、制度、技术、服务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提高企业应变能力。
第二、坚持依靠职工群众这个根基。要正确处理改革与保障职工利益的关系,把改革和构建和谐企业联系起来。邮政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其运作过程需要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应着力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要引导员工树立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将个人的前途命运和企业的发展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努力把企业建设好。邮政企业必须倡导民主管理,倡导团队精神。企业领导层在决策时,应该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并要加强与员工间的沟通,建立起融洽的氛围。
第三、坚持自我创新,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孕育和谐。企业执行力的灵魂是企业文化。邮政的核心竞争力有赖于执行力,而执行力的大小依靠的就是企业文化。邮政是百年企业,有成熟深厚的企业美誉度,这些是企业文化的支撑。但我们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时创新,甚至积重难返,使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活力。关注提高企业的整体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对企业文化进行优选是邮政发展的必然。
第四篇: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美丽的丹顶鹤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词语训练,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初步引导学生感受写作的思路和句子的形式。
3、认识“虎字头”,学会书写“虑”字。
4、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丹顶鹤的美丽,激发学生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瞧,它们飞得多高啊!(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将继续进入课文,近距离地欣赏这美丽的丹顶鹤。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新的词语,你还记得他们吗? 第一组:开列小火车 第二组:小老师领读
3、你能继续转动小脑瓜,选用第二组词语中的一两个来说说丹顶鹤给你的留下的印象吗?
二、教学第二节
1、说得真好,那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丹顶鹤的呢?
2、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这两句话分别写了它的什么和什么?可以用铅笔圈一圈。
3、交流
※羽毛 出示句子: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色的。点示颜色(你能把描写羽毛的句子完整地读出来吗?)(1)“洁白”是怎样的一种白呀?你能给它换个词吗?
(雪白)是啊,它的羽毛白得纯净,没有一点杂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洁白的?(云朵、雪花)
(2)瞧,她的脖子却是黑黑的,你觉得就像是系着一个什么啊?(领带,丝带)你看过你爸爸系领带的样子吗?怎么样?(3)指导读好这句话。
※头顶 出示句子: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1)仔细看看它的头顶,这个“嵌”是什么意思呢? 我能不能说“顶”? 原来把一个东西填进另一个东西的空隙中,这才叫“嵌”。(2)划出“鲜红鲜红”,问:这里用了两个鲜红,你感受到什么?
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还有很多,指名说说。
选词填空: 火红火红 金黄金黄 碧绿碧绿 雪白雪白 春天到了,()的迎春花张开了笑脸。奶奶年纪大了,头发()。早晨,太阳升起来,()的。路边的小草()的。
这样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色彩的美丽。让我们回到课文,把丹顶鹤带给我们的色彩之美读出来。
(3)现在你知道丹顶鹤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了吗?能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吗?
生述,师接:她的名字取得多形象呀,丹就是红,顶就是头顶。
4、黑、白、红这三种对比鲜明的颜色使丹顶鹤看起来是那么地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好这一段。(板书:颜色美)
三、教学第三节
过渡::丹顶鹤不仅美丽,它还很逗人喜爱!
(一)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找丹顶鹤惹人喜爱的地方,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多读几遍。交流
★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1、轻声读读这句话,想一想:丹顶鹤在什么情况下显得十分高雅? 出示句子:丹顶鹤在地上引吭高歌显得很高雅。
丹顶鹤在天上展翅飞翔显得很高雅。理解第一句:什么是引吭高歌啊?找找屏幕上哪一只在引吭高歌啊?(1)是啊,你看,这只丹顶鹤正伸长了脖子,放开了嗓子在大声歌唱呢!这就叫“引吭高歌”。你知道哪个字是脖子的意思?“吭”
(2)读好词语。
3、理解第二句:丹顶鹤除了喜欢在地上引吭高歌外,还喜欢在空中展翅飞翔。
(1)谁想来当一回展翅飞翔的小丹顶鹤?(2)加上动作,读好词语。
(3)出示丹顶鹤与舞蹈演员,小朋友们,美丽的丹顶鹤就像穿着公主裙的美丽芭蕾舞演员,它们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得高贵优雅,这就是:高雅!
4、书本上用了“无论是,还是,都”这几个词语把这两个短句子,两种情况巧妙地放在一句句子中。谁能来读好这个长句?
男女生配合读:女读第一半句,男读第二半句,齐读最后半句。
5、小结板书:姿态美
(二)★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出示:(1)送词语,卡片:体型修长、亭亭玉立。
(2)出示丹顶鹤与舞蹈演员,指导读好句子。
齐读:咱们一起来赞赞它的好身材、好形体(板书:形体美)
(三)其实丹顶鹤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板书:传说美)
出示:因为她的寿命比较长,有50-60年,所以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就连我们小朋友喜爱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的坐骑也是丹顶鹤呢!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
四、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1、小朋友们,你知道美丽的丹顶鹤是从哪里来的吗?(简介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它们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聪明的小朋友,读了第四自然段就明白了。
2、自读,交流:点示:黄海之滨。根据偏旁解释“滨”。
3、丹顶鹤们在这儿到底生活得怎么样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1)观看视频
(2)出示小图:谁能来说说句子:“丹顶鹤有的......有的……还有的……。它们()啊!”
相机出示:(哺育后代、水中觅食、翩翩起舞、悠闲地散步、引吭高歌、展翅飞翔)
4、是啊,在这个舒服的环境里,他们不用担心被猛兽袭击,不用因为找不到食物而发愁。它们那儿一群在水中觅食,那儿一群在引吭高歌。它们三五一群,和自己的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有忧愁,没有烦恼。这就是---------“无忧无虑”。(1)指名读准
(2)把它送回句子中,谁想读?(点示:三五成群)
(3)丹顶鹤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幸福,这里的环境和家乡一样舒适美好,所以怪不得人们要把黄海之滨称为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5、课文学完了,你们喜欢这些丹顶鹤吗?是啊,美丽、高雅的丹顶鹤人人都喜欢,可惜的是全世界的野生丹顶鹤只剩下2000余只,其中一千多只生活在我国,并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此,我们都要——
6、让我们怀着这一份欣赏和珍惜一起读好课文。
五、学写生字
1、大家课文学得这么认真,生字肯定也能写好。出示生字:虑
2、这个偏旁在哪儿见过?对,这就是虎子头。(边说边把横钩描红:老虎威风,牙齿尖尖)虎子头。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老虎失去尾巴心情很糟糕)
4、按笔顺描红
5、你觉得写好这个字最主要写好哪一个笔画?
6、伸出你的手,跟老师一起写。(虎子头在上面,脖子和头靠紧点,心字扁扁放中间)
【反思】
其一,本堂课,我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希望通过不同的有个性的评价,使学生能有不同的感受,从而有意识地使他们在低阶段养成自己独立的个性。老师能对你有不同的评价,你也应有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回答,不一样的想法。但是有一处我觉得处理得不好。有一个学生说丹顶鹤的脖子像粘了泥巴,我愣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回答,后来只说不美,课后我想了很久,是否可以说:“呀,看来丹顶鹤和你一样是个调皮的孩子,还喜欢玩泥巴呢!”或者“是呀,你看连泥巴都粘得那么特别,可真是位艺术家!”。因为在给表现好的学生加星时,这个学生不愿意接受,认为自己回答错了问题。可见教师适当的评价对学生有
多重要的影响,真是一丝一毫都不能出错呀。有时我们就是在无形的不准确的评价中使孩子失去了回答问题的渴望与信心。
其二,对“嵌”字的理解还不够透,课中我通过顶书本让学生明白了“嵌”不是“顶”,也联系宝石戒指让孩子了解嵌的意思。但是最后我没有回到课文,回到丹顶鹤的身上,引导学生说这鲜红是如何嵌的。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个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
其三,最后没有来得及让学生朗读全篇课文,课后我反复看了几遍教案,我觉得可以把选词填空舍去,把时间留给朗读。因为前面已经让学生说了“ABAB”类型的颜色的词,再做题目就有些多余了,况且本篇课文是要求背诵的,留足时间朗读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篇:现代化与和谐社会
**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走向现代化的试错史。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事件,都必须以这张大幕作为背景,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和谐”理念后,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近,胡锦涛同志又概括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单从文字本身来看,中国古代对“和”的涵义也有过多种解释,比如,《广韵》的注解就流传较广。它把“和”解释为“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谥法》也说,“不刚不柔曰和”。如果比附到社会样态,有的学者列出上古三代、秦皇汉武、阴阳王道来佐证其源。但此和谐非彼和谐,现代化视野中的和谐究竟所为何物,或者,和谐社会应该定位于怎样的现代化。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一、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指其社会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之下,以经济的巨大发展为基础,在历史的时空坐标上所实现的全面、深刻而连续的变革。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所谓现代化就是这样的一个流程:现代性因素的导入,促使传统社会的制度、结构和行为方式的解体和新的制度、社会结构、价值系统、生活方式的生成。因此,现代化所体现的是一种历史进步的发展观。也正以为如此,**世纪**年代至**年代首先诞生于美国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对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直到现在,当我们理性地审视西方现代化理论所强调的人的价值观、态度、和规范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甚至于浸透其中追求业绩的进取心和合理化的资本主义精神时,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基本事实:
(一)现代化理论这座摩天大厦的唯一也是最坚强的支柱——经济发展及其杠杆——资本或技术。正像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提供的《中国现代化报告****》所指出的:需要注意的是,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反映的是经济、社会和知识领域的水平,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反映了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水平,他们都没有反映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事实上,政治和文化是难以定量评价的。所以,报告所界定的世界先进水平,实际上指经济、社会和知识领域的世界现代化先进水平,不包括政治和文化等。这里所讲的综合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可以通过下图来说明:这就是说,**世纪工业革命后的工业化,为资本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只有这时,才能说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也只有在这时,才能说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已经开始。而**世纪**至**年代的知识经济及其技术革命,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成为可能,只在这时,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证明。
(二)另外的情况是,就不同国家而言,通向现代化的路径、时间、实现的规模和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即使在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会因若干先天和人为因素在参与现代化的过程中而各各不同。从美国的历史来看,纽约在东北部的优势地位得益于欧洲当时较先进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而芝加哥在中西部的兴盛是以东北部工业化的延续为前提;至于加州的后来居上,则是由于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与服务业,而不必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更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显示:当今**个国家***个地区现代化的发展事实表明,在同一历史时刻,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经过对美国*个州***个县的现代化历程分析可以看出,在**至**世纪里,美国不同的一级经济地区和一级行政地区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从上述第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经典现代化还是第二次现代化,现代化不等同于现代化所带来的一切,换句话说,现代化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要被解放的生产力上,只要促使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因素不被释放出来,它的使命就没有完结。当知识取代一切有形的资本成为切实的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的边际效率发生逆转成为递增之后,现代化已经脱胎换骨,当丑小鸭成为白天鹅后,其固有的本性暴露无遗。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任何联系了。”它是时间一唯坐标上冰冷而孤寂的看客,它留给人类的是: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无根感,过分关注外在物质条件和人际竞争成就而造成普遍的异化感;现代科技所造成的高性能现代战争手段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生存威胁和不安全感。简而言之,现代化的工具性理性决定了现代化的工具性使命,它不是一首田园牧歌,更不是人类精神所能皈依的天堂。从第二点我们可以看出,差异或者说差别与现代化是相伴共生的,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解决旧的差异而又产生新的差异的过程。所谓解决旧的差异是指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和冲突,比如,传统的大一统的观念与现代网络型社会结构的冲突;贵贱等级制度与平等原则的冲突;人治传统与法治原则的冲突;家长宗法观念与现代民主的冲突;共性至上的群体原则与个性全面发展的冲突;保守心理与创造要求的冲突;安于现状与竞争想上的冲突;伦理中心原则与物质利益原则的冲突;崇俭反奢的文化传统与社会消费需求的冲突等。所谓产生新的差异是指,不同国家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