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3 22:2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 0821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任何符号都包含形式和(意义)两方面。

2、复合词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成分)组成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3、词类是反映词的(语法功能)的类。

4、主语、谓语是句法概念,施事、受事、与事是(语义概念)。

5、状语是(谓词性成分)的修饰语。

6、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期待着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形式。

7、准宾语包括时量宾语、数量宾语和(动量宾语)。

8、同位性偏正结构中的定语可以指代整个偏正结构,称为(同位性定语)。

9、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是修饰(形容词)以及少数动词和述宾结构。

10、谓词性主语可以分成(指称性)和陈述性的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B)

A双音节的 B单音节的 C三音节的 D多音节的 12两个词组分别是述宾结构、述补结构的是(D)

A有人、吃饭 B进城、很新鲜 C说清楚、拿了去 D洗衣服、洗干净

13、“饽饽”、“蝈蝈儿”是(B)

A音素的重叠 B音节的重叠 C语素的重叠 D词的重叠

14、关于词缀,说法错误的是(D)A词缀都是定位语素 B把词缀黏附在词根上构词方式叫附加

C所有不定位语素都不是词缀 D词缀与词根既有位置上的关系,也有意义上的关系

15、不是时间词的是(A)A两年 B一九八一年 C去年 D过去

16、“共同”、“局部”所属词类是(D)A副词 B形容词 C区别词 D兼属区别词和副词

17、句子中的“想”属助动词的是(A)

A他想去学习B很想他 C我想他不会来了 D想办法

18、“得”属动词后缀的是(A)A看得多 B看得见 C拿得动 D分得清

19、不是连谓结构的是(C)

A比钢还硬 B在草地上躺着 C喜欢读书 D是我不好 20、“给”属动词的是(D)

A他给人骗了 B你给我翻译 C给我打了一针 D给他织了一件毛衣

21、“着”属动词后缀的是(C)

A他还小着呢 B他听话着呢 C他还躺着呢 D它好使着呢

22、分句是(C)

A句子 B词组 C抽象化了的句子 D复句

23、“考研复习得怎么样了?”中的“怎么样”是(C)A体词性代词 B谓语 C补语 D宾语

24、一般不能受“不”修饰的是(B)

A动词、形容词 B名词、介词 C动词、数量词 D形容词、名词

25、与其他三个句式不同的是(A)

A唱一个歌给我听 B炒一个菜给我吃 C倒一杯茶给我喝 D拿一支笔给我用

26、属于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是(B)A分得清 B走回去 C看不见 D听不出来 27、属于同位性偏正结构的是(D)A开车的技术 B木头架子 C火车到站的时候 D新的房子 28、“亮得睁不开眼睛”是(A)A动词性结构作状态补语 B主谓结构作状态补语 C动词性结构作程度补语 D主谓结构作程度补语 29、不属于述补结构语后省略“得”的是(D)A跑太快了 B穿漂亮一点 C看出神了 D写三句了 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分句不是词组 B分句不是句子 C有的分句是定位的 D连词是作为结构成分来看待的

三、分析题(第32题6分,其余每小题4分,共42分)

31、具体分析“手表”、“白菜”、“铁路”、“牛肉”、“火车”是词还是词组。“手表”、“白菜”、“铁路”、“牛肉”、“火车”的组成成分都是自由的(能单独成句)。其中”手表“”火车“不能扩展,肯定是词。”白的菜“”铁的路“”牛的肉“是可以说的,但是意义和“铁路”“白菜”“牛肉”不一样,不能看成是扩展式,因此也是词。32、按要求给下列句子分类(填序号即可)①是我。

②就没人不知道的。③天哪!

④累得小孩睡着了。⑤很快就来。⑥有点兴奋。⑦起风了。⑧小心碰头!

省略主语的主谓句 2、5、6、7 非主谓句 1、3、4、8 33、“委曲”、“端正”是动词还是形容词?

“委曲”“端正”可以受“很”修饰,也可以带宾语。但受”很“修饰的时候不能同时带宾语,反之亦是。故我们认为,”委曲“”端正“受很修饰的时候是形容词。带宾语的时候是动词。

34、我们可以说“这个人红头发”,但不能说“这个人红手套”,为什么?

“这个人红头发”是名词性偏正短语做谓语,名词性偏正短语做谓语,中心语所指事物必须是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能说”这个人红头发“,不能说”这个人红手套“。35、“吃饭”和“吃亏”在语法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吃饭”是粘合式述宾结构,述语“吃”和宾语“饭”都是独立的词。“吃亏”的“亏”是粘着语素,不是词,所以“吃亏”是述宾式复合动词,不是述宾结构。可是述宾式复合动词“吃亏”可以扩展成“吃点亏”,扩展后就成了组合式述宾结构。在由复合词扩展成的组合式述宾结构里,述语和宾语往往不能彼此分离。

36、比较分析“墙上贴着标语”和“身上发着烧”的区别。

两句形式表面看起来形式相同,实际上结构不同。“墙上贴着标语”表示事物的位置,主语和宾语可以互换位置,使原来的存现宾语转为主语,原来的处所主语转为处所宾语。“身上发着烧”表示动作的持续。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不可以互换。

37、“看得见”与“说得”、“说不得”的“得”有什么不同?具体分析“说得”的结构。

“看得见”是肯定形式的组合式述补结构,得是中置的助词。“说得”“说不得”的得则是动词。“说得”实际上应该分析为“说得得”。前一个“得”是助词,和“看得见”的“得”相当。后一个“得”是充任补语的动词,和”看得见“里的”见“相当。只是因为两个”得“语音形式相同,所以把助词”得”略去了。

38、副词根形容词的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我们把副词定义为只能充任状语的虚词。根据这个定义划分出来的副词跟形容词有以下两方面的区别。第一,形容词是实词,副词是虚词。形容词是自由的,可以单独成句;副词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第二,形容词除了作状语之外,还能作定语、谓语、补语,副词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定语、谓语和补语。

39、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语法结构的层次和结构关系。

①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

②在青年中开展读书活动

40、用划线加注法分析下面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

青年时代,///是人们精力充沛、才华焕发的时代,//只要你方向对头,只要你肯下功夫,/就可以做出惊天

并列 假设 条件 结果 动地的事情来。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举例说明语素和汉字的关系。

1,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

2,可是我们也不能太相信汉字,因为汉字和语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时候,一个汉字代表几个不同的语素。有的时候,同一个语素用不同的汉字来代表。

3,此外,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有的汉字本身虽有意义,但是在多音节单纯词里,它们只代表没有意义的音节,不代表语素。

42、述补结构的述语往往表示动作或行为,宾语表示给这种动作或行为有联系的事物。宾语与述语的联系具体表现有哪些?举例说明。

1,宾语是动作的受事:擦玻璃、吃苹果 2,宾语是动作的施事:来客人(了)、住人 3,宾语是动作凭借的工具:洗冷水、抽烟斗 4,宾语是动作产生的结果:盖房子、写信 5,宾语是运动的终点:上广州、进医院 6,宾语表示动作延续的时间:住三天、等一会儿

有的动词充任述语时表示使动意义,例如“晒太阳”是让太阳晒,“跑马”是使马跑。

43、定语和状语的区分标准是什么?举例说明。

一,1,体词性成分有时受状语修饰。如:“刚星期三”“就五个人”。2,谓词性成分有时受定语修饰,如:“群众的支持”“温度的下降”。可见我们不能光凭中心语的性质来区分定语和状语。除了中心语以外,我们还要考虑修饰语的性质以及整个偏正结构所处的语法位置。

二,就修饰语看,人称代词、名词、数量词(指数词和名量词的组合)是典型的定语,这几类成分只能做定语,不能做状语,不管中心语是什么。副词正相反,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不管中心语是什么。

三,单音节形容词直接(不带“的”)做修饰语时是定语还是状语,决定于中心语是体词性成分还是谓词成分。单音节形容词加上“的”以后只能做定语,不能做状语。

四,双音节形容词修饰双音节动词的时候,整个偏正结构的性质要根据所处的语法位置来确定。

五、论述题(10分)

44、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举例说明它们在语法意义上和语法功能上的区别。

(1)从语法意义上看,性质形容词单纯表示属性,状态形容词带有明显的描写性。(2)从语法功能上看,性质形容词修饰语远不如状态形容词自由,无论定语或状语都是如此。

(1)作定语:①性质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有带“的”和不带“的”两种形式。带“的”的,如:新书——新的书、大孩子——大的孩子;不带“的”的格式里,形容词和名词配合受到限制。如不能说:“白手”或“白家具”。②性质形容词直接修饰名词格式受到限制。如不能说:“蓝天空”“短沉默”。③状态形容词可以自由地修饰名词。如:冰凉的脸;香喷喷的板栗。

(2)作状语:①无论单音节或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作状语都受到限制。如可以说“轻放”不能说“轻搁”;可以说“慢走”不能说“慢游”。②状态形容词则不受什么限制。如:轻搁——轻轻地搁;慢游——慢慢地游。

(3)作谓语:①性质形容词单独作谓语含有比较或对照的意思,因此常常是两件事对比着说的。如:价钱便宜,质量也好;人小,心不小。②由状态形容词充任谓语的句子没有比较对照的意思,可以单独出现。如:今天怪冷的。

(4)作补语:①状态形容词作补语可以受“早就,已经,连忙,马上”一类时间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作补语不受这类副词修饰。如:早就想得透彻;连忙躲得远远的。②状态形容词作补语可以跟“被,把,给”介词连用;性质形容词不能。如: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两只手给捆得紧紧的。③状态形容词作补语的可以作状语,性质形容词不能。如:洗得干干净净的收着;站得高高的往下瞧。

第二篇: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研究

传统的说法是: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因而词序、虚词特别重要。这是现代汉语的两个手段。有人讲这就是特点。现在又有人说汉语词序灵活、虚词常常省略。那么,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

语序重要,这话是对的,但不限于汉语。以法语为例:

根据[法]G.Mauger《现代法语实用语法》,cher在名词后表示“昂贵”,在名词前表示“亲爱的”:

unmanteaucher昂贵的大衣

moncherami我亲爱的朋友

法语、英语等语言中词序都重要,不能单单说汉语词序重要就是汉语的特点。虚词也很重要,但不光是汉语如此。不能说虚词就是汉语的特点。

我们提两点:

1.汉语实词的词类与句子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2.复合词的构造和词组的构造,以及词组结构和句子结构遵循同一套规则。

中国的语法研究可以推到很早的古代。古人在注解古书时就开始谈论句子结构。研究较早的是虚词,古人称为“词、助字、助词、虚字”,最早的虚词著作是元代卢以纬的《助语辞》。

1898年,马建忠发表《马氏文通》。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学著作。马氏称语法为“葛郎玛”。20世纪8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汉语语法丛书》,收1898—1948这50年间重要的汉语语法学著作10种:马氏文通(马建忠,1898);国文法草创(陈承泽,1922);国文法之研究(金兆梓,1922);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高等国文法(杨树达,1929);中国文法革新论丛(陈望道等,1943);中国文法论(何容,1942);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1942);国现代语法(王力,1943);汉语语法论(高名凯,1948)。

解放后有几部语法学著作值得推荐: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1952/1961);汉语口语语法/中国话的文法(赵元任,1968);现代汉语语法问题(吕叔湘,1979);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80);语法讲义(朱德熙,1982);语法答问(朱德熙,1985);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1993);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张伯江、方梅,199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张敏,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袁毓林,1998)。

中国最早称“文法”,“语法”是后来的术语。按说“文法”偏重指研究文言文,书面语的,“语法”偏重指白话文、口语的。现在一般称“语法”。

据陈望道考证,“文法”最早出于《史记》,指规则、法律而言。到宋代,“文法”成了文理、文势、作文、修辞的同义词。从《马氏文通》开始,“文法”成了现在的通常用法。“语法”最早见于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跟宋代的“文法”义同。从1913年,胡以鲁编《国语学草创》,取得今天这种用法。

100多年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我国的汉语语法研究是在印欧语语法学影响和启发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一方面促进了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使一些学者养成了以印欧语语法学的眼光看汉语的习惯,这也阻碍了我们认清现代汉语语法的真实面目。弄清汉语语法的特点,进一步摆脱印欧语语法学的羁绊,是汉语语法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来源:儒森对外汉语

第三篇: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精华版(含答案解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华版

1、语法这—术语有哪几种含义?

答: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1)语法规律,例如:“汉语语法并不难掌握。”这里的“语法”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2)语法科学,例如:“语法研究语言结构的规律。”这里的语法指人对客观语法的认识。(3)语法教材或语法著作,例如:“这本语法教材写得不错。”

2、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分成小类,例如把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一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例如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等等。进一步要寻求分析出来的单位所涉及的种种关系,包括:语法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等等;语法单位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如施事、受事等等;语法单位与谈话人之间的关系,如陈述、疑问等等

3、什么是词类?为什么要给词分类?

答: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语法上给词分类,为的是说明语句结构的规则,指明词的用法。

4、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例如名词经常作主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例如名词前面可以加数量词,组合后发生偏正关系。名词的前面不能加“不”。

5、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实词和虚词。

答:根据词能否作句法结构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实词,例如“人、跑、红、马上”。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虚词,例如“从、了、吗、和”。

6、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

答:可以先用“不”测试,不能加“不”的是形容词。再用“很”测试,能加“很”的是形容词和心理动词;能带宾语的是动词。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是A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是上A或AA的;双音节动词是ABAB,形容词是AABB。名词主要作主宾语,也可以作定语,动词主要作谓语,形容词主要作定语和谓语。

7、实词包括哪些类别?

答:根据组合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三类。体词包括名词、数词和量词;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加词包括区别词和副词。另外还有代替以上各类实词的代词。

8、虚词包括哪些类别?

答:虚词在句法结构中起附着或连接作用。介词、助词、语气词的作用是附着,附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连词的作用是连接,把两个或更多的语法单位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

9、两个特殊的词类是什么? 答:叹词和拟声词都能独立成句,叹词在句法结构中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拟声词可以充当多数句法成分,它们是两个特殊的词类。

10、名词有哪些词法特点?

答:名词可以用数量短语修饰,例如“一座山,两滴水”。名词不能用“不”修饰。名词能直接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宾词组。例如“对人(热情),向朋友(招手)”。

11、什么是方位词,方位词的基本用法是什么?

答:方位词包括单纯的和合成的两种。单纯方位词,如“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中、间、旁”。合成方位词是在单纯方位词的基础上形成的:前面加“以”或“之”,如“以上、以前、之内、之间”。方位词经常用在其他词或短语后边,组成方位短语。方位短语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处所,如“桌子上,教室旁”;有的表示时间,如“放假之前,比赛中”;有的表示某个方面,如“事实上,政治上”;有的表示界限,如“县以上,五天之内”。

12、数词分为哪两类,词法特点是什么?

答: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如“三十、二百五”;也可以表示次序,如“第三、第五、初六”。数词经常和量词组合,构成一个量词短语,充当句法成分。数词不能单独直接用在名词或动词前面,“一草一木,一知半解”是文言遗留现象。

13、什么是量词?举例说明量词的分类和语法特点。

答:量词是用来计算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包括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名量词表示事物的量,如“一条鱼、两丈布”。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如“谈一次、跑一趟”。时量词表示时间的量,如“一天时间、忙了一年”。量词经常用在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后边组合成量词短语。如“一个、这次”。不少量词都可以重叠,表示“每一”的意思,如“句句是实话”,是“每一句都是实话”的意思。

14、动词有什么语法特点?

答: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一般能受“不”的修饰。绝大多数都能带宾语,如“写文章、姓李、加以解决”。不能带宾语的和只能带施事宾语或处所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如“死了一个人,来上海”。动词重叠表示动作属未然,同时常用来表示时量短或动量小,如“你休息休息”。有时也表示尝试,如“这辆车我来骑骑”。

15、什么是趋向动词,有什么特点?

15、答: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列举如下: 上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也常用在动词后边充当补语。例如“出去、跑下去、唱起来、讲下去”。趋向动词除了表示动作的趋向以外,也经常起表示动作性质“开始”或“继续’’的作用,其意义已经虚化。

16、什么是助动词,有什么特点?答:助动词是表示可能或意愿的词,包括:能、能够、可、可以、可能、会、该、应该、应当、要、敢、肯、得。

助动词能单独作谓语,例如:“会”。能用“x不x”的格式表示询问,例如:“该不该去?”助动词经常用来修饰动词,例如:“应该去”。有的助动词还可以构成“不x不”的格式,例如:“不敢不来。”

17、什么是形容词,说明形容词的分类和特点。答:形容词是表示性质和状态的词,能充当定语、述语,不能带宾语。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性质形容词能重叠,重叠方式是AA或AABB,前边都可以加“很”。例如“红红的、很红”。状态形容词有的也能重叠,重叠方式是ABAB,例如“雪白雪白、喷香喷香”。前边不能加“很”。有的形容词只能修饰名词,如“方格子、优秀教师”,有的也能修饰动词,如“高举”。

18、什么是加词,加词分为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形容词和副词,时间名词和副词有什么区别?答:加词只作名词或动词、形容词的修饰语,不能作主语、宾语,也不能作述语。加词分为区别词和副词两类。

区别词是只能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妁词,例如“正、副、大型、初级”。区别词经常在名词前边作定语,例如“正班长、袖珍词典”。加上“的’’可以组成“的”字短语,例如“男的、民用的”。不受数量词修饰,否定时用“非”,例如“非民用、非海洋性气候”。

副词一般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可以表示程度、情态、方式、时间、频率、范围、否定、语气,副词的语法特点是充当状语。多数副词只能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边,部分表示时间或语气的副词还可以用在句首,修饰后边整个主谓短语,例如:“忽然电话铃响了。”

形容词也能作状语,跟副词不同的是,形容词能单独成句,能作述语和定语,副词除少数(“不”、“也许”等)以外,一般不能单独成句,只能作状语,例如“突然想起、突然事件”、“忽然想起”。时间名词也能作状语,跟副词不同的是,时间名词的前边可以加“从、到、在”等介词,例如“刚才发生的、在刚才发生的”。

19、什么是代词,代词分为哪几类?答:代词是表示替代的词。代词几乎能代替所有的实词和短语,代词和其他实词的区别反映在代替功能上,代替功能就是它的语法功能。代词可以分为三类:

(1)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例如“我、你、他”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2)指示代词,既有代替作用,又有指称作用,例如“这、那、这个、那个、这儿、那儿、这会儿”等等。此外“每、各、另、其余、其他”也是指示代词。(3)疑问代词,主要表示询句,例如“谁、什么、哪儿、怎么、怎么样”等。疑问代词还可以表示虚指,表示任指,例如“打他个落花流水”、“我什么也不要”。

20、什么是介词,说明介词的分类和特点?答: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等前边,组成介词短语的词。介词短语的主要用途是作动词、形容词的修饰语,如“跟老李谈谈’、“把敌人赶跑了”。介词“对、对于、关于、朝”等组成的介词短语,有时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例如“对老王的意见”、“关于目前形势的报告”。介词短语不能作述语。介词历史上是由动词变化来的,有的词还兼属介词和动词两类。例如“他在黑板上写字”、“他在家”,前一个“在”是介词,后一个“在”是动词,21、什么是连词,连词有哪些特点?答:连词是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或分句的词。连接词或短语的连词,例如“和、跟、同、与、及、以及、并且、而、而且、或、或者”。连接分句的连词,例如“于是、并且、不但…而且、或者……或者、因为……所以”。

22、什么是助词,助词分为哪几类?答:助词是附着在词或短语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词,可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其他助词等。

(1)结构助词:的、地、得。(2)动态助词:着、了、过。(3)其他助词:所、似的。

23、什么是语气词?答:语气词是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的词,普通话里最常用的语气词有“的、了、吗、呢、吧、啊”。

24、什么是叹词,什么是拟声词?答: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应的词。例如“唉、啊、哎哟、哼、咦、喂、哦、嗯”等。叹词的特点是或者独立成句,或者充当插说语,不跟别的词发生结构关系。

拟声词是摹拟客观世界各种声音的词,例如“丁当、哗啦啦、丁令光郎”。拟声词能独立成句,能充当插说语,也常充当定语和状语。

25、什么是词的兼类,词的兼类与同音词有什么不同类与词的活用有什么不同?答:词的兼类是指少数词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语法功能的现象。例如“报告”同时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功能。

词的兼类与同音词不同,同音词是语音形式相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同音词是两个不同的词,不是兼类。例如“说得对”中的“对”和“一对枕头”中的“对”。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不同。兼类是指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特色,而活用是由于修辞的需要把甲类词临时当作乙类词来用。例如“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胖开”的“胖”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不属于兼类。

26、什么是短语,汉语有哪五种基本类型的短语? 答:词和词组合成句法结构,包括实词与实词组合成的句法结构,也包括实词和虚词组合成的句法结构。词和词的组合统称“短语”汉语短语的基本类型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

27、什么是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和同位短语? 答:连动短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性词语连用构成的句法结构,连动短语中几个动词性词语之间没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等关系,例如“去打电话、赖着不走”。兼语短语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词性词语连用构成的句法结构。兼语短语中前一个动词性词语的宾语兼作后一个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的主语。因此称为“兼语”,例如“请他吃饭、使他高兴” 同位短语包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指的是同一事物,构成同位关系,例如“周恩来总理,驾驶员小王他自己”。

28、什么是句法结构的功能? 答:一个句法结构可以从整体上考察它同别的词或短语组合的能力,这就是它的外部结构功能,例如“新衣服”是名词性的,“打扫干净”是动词性的。

29、句法结构按功能可以分为哪几类?答:句法结构按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体词性、谓词性和加词性三类。(1)体词性句法结构的语法功能和体词相当,主要用作主语、宾语,包括定中、同位、“的”字和由体词组成的联合短语,一般不能作述语。(2)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用作谓语,功能与谓词相当。包括述宾、述补、连动、兼语、状中短语和由动词、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短语,主谓短语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结构。(3)加词性句法结构经常用作定语和状语,一般不作主语、宾语或谓语,它们的功能与加词相当。介词短词是加词性的,它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作修饰成分,最常见的是用作状语,有时也可以作定语,例如“从北方来、对于目前形势的看法”。

31、举例说明什么是直接成分和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答:例如“我哥哥准备今年去海南岛”这个短语,两个直接成分是“我哥哥”和“准备今年去海南岛”。它们之间是主谓关系。进一步再分析“我哥哥”,直接成分是“我”和“哥哥”,它们之间是偏正关系。

32、层次分析须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答: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通常只有两个,一般采有二分法,有的句法结构包含的直接成分不止两个,那就要三分乃至多分。层次分析一般切分到词为止。层次分析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一个句法结构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都应该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1)一个句法结构切分下来的直接成分应该能够搭配:(3)一个句法结构切分下来的直接成分搭配起来的意义要符合整个结构的原意。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如果在“语文”后面切开.那么“一位语文”不是语言单位,“一位”和“语文”无法搭配。再例如“大红苹果”,如果在“大红”后面切开,那么搭配起来的意义不符合整个结构的原意,正确的切分应在“大”和“红苹果”之间。

33、什么是主语和谓语?答:主语和谓语是主谓结构中的两个直接成分。它们的次序通常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两者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在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联系比较松,因此主语之后往往可以有停顿,或者加上语气词“啊、呢”等跟谓语隔开。例如:“这几种药品,都已经买到了。”“你这个人呀,真不知好歹。” 32、30、层次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答:层次分析的目的是要透过语言结构表面挨个儿排列的形式,揭示内在的结构层次。

34、主语按施受关系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主语按施受关系可以分为三类:(1)施事主语,例如“我写了一篇文章”,“小猫上房了”。(2)受事主语,例如“玻璃杯打碎了”,“那封信写好了”。

(3)中性主语.例如“明天晴天”,“小明是我的同学”。

35、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能不能作主语?作主语和作状语有什么不同?答: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具有双重性质:一是时地性,一是事物性。它们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作为谓语说明的对象,这时主要体现了事物性。例如①十月一日是国庆节。②天安门广场成了花的海洋。③昨天是工休日。④桂林风景很美。

时间名词、处所名词也可以作状语,修饰后面的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的主语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处所条件,体现了时地性。例如:⑤昨天晚上他来我家作客。⑥路口几个警察正疏导车辆。

36、动词、形容词可以作主语吗? 答:汉语里动词、形容词可以充当主语。例如:①跑步对身体有好处。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③写文章不是那么容易的。④漂亮也不能当饭吃。

在汉语里,动词、形容词虽然都能作主语,不过这种句法结构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同这种主语组合的谓语通常是形容词,由“是”构成的短语、使令性动词或其他表示评价,判断的词语。

37、谓词和谓词性短语可以作宾语吗?答:汉语里体词和体词性短语经常作宾语,不过,谓词和谓词性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谓词性短语作宾语同动词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动词,例如“同意、赞成、反对、喜欢、担心”等,既能带体词性宾语,也能带谓词性宾语。也有的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例如“感到、主张、打算、希望、禁止”等。谓词和谓词性短语作宾语的、例如:①我们主张尽快解决这个问题。②领导正讨论派谁去参加会议。③政府对这些人进行了批评教育④我赞成给上边打个报告。⑤我明天打算去。

38、什么是双宾语,能带双宾语的动词有哪些类型?答:有的述宾短语有两个宾语,离动词近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带双宾语的动词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动词后面可以只出现两个宾语中的任何一个,例如:

①问我一个问题②教他们数学。

第二类动词后可以单留一个近宾语,不能单留远宾语,例如:

③告诉他一个好消息。④托你一件事。

第三类动词不能光留近宾语,但光留远宾语倒是可以成立的,例如 ⑤借了小沈两本书。⑥偷了我们不少东西。

第四类动词后两个宾语缺一不可,例如:⑦称他老大哥。⑧当他好人。

39、什么是补语,补语可以分为哪几类?答:补语是从不同的方面对前面的谓词性词语作某些补充说明的成分。补语可分为六类:

(1)结果补语,充当结果补语的大多数是形容词,只有少数是动词,例如“照亮、走近、抬高、弄明白、听懂、走散”。中间加“得”或“不”可以构成可能式,如“照得亮、照不亮”。(2)趋向补语,由单纯趋向动词或复合趋向动词充当的补语,例如“拿来、借去、登上、走进、爬上来、跳下去”。趋向补语的可能式是在中间加“得”、“不”。例如“拿得来、拿不来”。(3)可能补语。可能补语要用“得、不”,但它的“得、不”不能去掉。常见的可能补语有“得来、不来”“得了、不了”“得、不得”,例如“合得来、合不来、拿得了、拿不了、吃得、吃不得”。(4)情态补语。情态补语可以是形容词、动词或谓词性短语,例如“爬得高、爬得很高很高、摔得重、摔得重极了、气得浑身发抖”。有时候,结果补语的可能式与情态补语的形式相同,例如“做得好”有两种理解。它们的区别在于:第一,它们的否定形式不同:“做不好”和“做得不好”。第二,它们的提问形式不同:“做得好做不好?”和“做得好不好?”第三,情态补语可以扩展,例如“做得很好”,结果补语的可能式不能扩展。(5)程度补语,有带“得”和不带“得”两种,例如“害怕极了、恨透了、高兴得很、强得多”,它们没有相对的否定格式。(6)数量补语,包括动量补语和时量补语两类,例如“砍一刀、打一拳、去三次、读两遍、跑一趟、住了三天”。40、举例说明宾语和补语的区别。

答:宾语和补语都出现在动词之后,有时容易混淆二者的区别应注意以下三点:(1)要注意分析动词与后置成分的语法意义。例如“他喜欢干净”和“我们把教室打扫干净”,前者的“干净”是“喜欢”涉及的对象,后者的“干净”是“打扫”的结果,是补充说明“打扫”的。再如“他浪费了三天、他用了三天、他买了三米”,后置成分都是宾语;“他休息了三天、他写了三天、这个比那个长三米”后置成分都是补语。(2)要注意区分数量词中的物量词和动量词。用物量词的一般是宾语,例如“他写了三篇、一天他吃了三顿、电影他看了两场”。用动量词的一般是补语,例如“他写了三遍、他把孩子教训了一顿、他要大干一场”。(3)要注意区分后缀“得”和结构助词“得”。某些动词带有结构词后缀“得”,例如“获得、懂得、晓得、值得、记得、认得、使得、舍得、懒得”等,它们和结构助词“得”不同。试比较:

a.他显得很高兴。

b.我们玩得真高兴: 我觉得不太好。

他写得不太好。我们取得了胜利。

他疼得直哭。a组是带后缀“得”的动词,后面成分是宾语。b组的“得”是结构助词,后面的成分是补语。

41、怎样区分定语和状语?答:定语和状语的区分可以由以下三个方面来观察:

(1)修饰语本身。有的词用作修饰语时只能是定语,例如人称代词:“我的童年、他的离去”。有的只能作状语,例如副词:“很多、极其深刻”。(2)根据偏正短语里的中心语来判断,多数偏正短语同它的中心语功能是一致的。例如“美丽的校园、伟大的母亲”,其中名词的修饰成分是定语。例如”慢慢地走、非常地复杂”,其中动词形客词的修饰成分是状语。(3)根据整个偏正短语的语法功能来判断。如果整个偏正短语是体词性的,例如“勇敢的青年”、“新部长的到来”,里面的修饰语就是定语。如果这个偏正短语是谓词性的,例如“勇敢地进行斗争”’、“十分激烈”里面的修饰语就是状语。处在主宾语位置上的“仔细的商讨”,“仔细”是定语还是状语则是两可的。

42、什么是句子?答: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来表示语气和停顿。

43、句子的特殊成分有哪两种?答:句子的特殊成分有复说语和插说语两种。两个词语同指一个事物,一个用在句首或句未,另一个用在主语或谓语里,这句首或句来不属于主语或谓语的那个词语叫复说语。复说语有两种:

一种是称代式复说语,例如:①工作,这是个神圣的字眼,可是有些人却随便地对付。②杭州,我也知道那是天堂一样的地方。

另一种是总分式复说语,例如:③爷儿俩,一个去跑原料,一个去跑销售。

④这次参加全国通俗歌曲大奖赛的专业演员,辽宁电视台选送的得了第一名

插说语是同句中别的成分不发生结构关系,位置比较灵活的成分。例如:

⑤唉呀。你怎么这么瘦呀?⑥又来了,你看,真没办法呀!⑦依我看,咱们有些同志说话大多,做事太少。⑧接理说,我们应当找他当面谈谈。⑨据气象部门预测,这种晴日高温还要持续一段时间⑩一句话,我们要统一思想,同心同德,齐心合力,44、什么是句型,怎样确定汉语的句型?答:句型就是句子的格局。根据结构关系,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非主谓句是根据整体功能确定其下位句型的,可分为名词句、动词句、形容词句等等。主谓句的下位句型是根据谓语的性质与功能确定的。可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句型是以语言中全体句子为对象进行归纳的。一个具体的句子可能包含一些跟句型无关的因素,在确定句型时必须排除。这些因素有:(1)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2)增添特殊成分不影响句型;

(3)扩展不影响句型;

(4)省略不影响句型;(5)倒装不影响句型

45、什么是句式,常见的句式有哪些? 答:汉语中有一部分句子在结构上比较特殊,或者有特殊标志,通常称为句式。常见句式有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它们在结构上比较特殊,此外还有“是”字句、“把”宇句、“被”字句,它们有特殊的标志。

46、非主谓句分为哪些类型? 答:非主谓句是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构成的句子。非主谓句主要有名词句、动词句、形容词句三种。

名词句通常由单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按照表达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示发问、应答和呼唤,例如:“什么人?”“班长!”(2)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处所,例如:“春天。”“龙须沟。”(3)表示呈现的事物,例如“鱼!”“飞机!”(4)表示祈使,要求对方拿出或接受某个东西,例如;“票!”“你的电话!”(5)表示赞叹、贬斥,例如:“好大的雪!”“该死的东西!”(6)表示解释,例如:”规矩。(这是规矩!)”“界外!” 动词句大都由述宾短语或其他动词性短语构成。可分为这样几类:(1)叙述自然现象或情况的变化,例如:“出太阳了。”“上课了!”(2)表示号召、命令、禁止、劝告或催促,例如:“为人民服务!”“谢绝参观。”(3)表示恭敬、祝愿或斥责,例如:“多谢!”“祝你健康!”

(4)表示发问或应答,例如:“为什么?”“可以。”(5)还有一些动词前边不能出现主语的句子,例如:“亏了你们这几句话呀!”“看花容易栽花难。” 形容词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构成,例如:“不行。”“好吧!”“奇怪!此外,叹词和拟声词也可以构成非主谓句,例如:“哎哟!”“砰!砰!”

47、主谓句分为哪些类型?答:主谓句可以分为四种: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名词谓语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名词谓语的作用是对主语进行说明和判断。单个名词作谓语限于表示时间、天气、节令的句子,例如:“昨天星期天。”“明天阴天。’’名词性偏正短语、量词短语,“的”字短语也可以作谓语。例如:‘‘这孩子是山里人。”“小伙子十八岁。”

动词谓语句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大都由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充任。谓语的主要作用是叙述,例如:“敌人失败了。”“他走累了。”“我在图书馆看见他。”一小部分非动作动词及其宾语组成的谓语,其作用是对主语的说明或判断,例如:“村子里周围全是水。” 主谓谓语句是由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可以分为四类:(1)大主语与小主语有隶属关系,例如:“大象鼻子很长。”“这出戏,主角是小花。”(2)大主语是动词的受事,小主语是施事,例如:“造成事故的原因,我们调查清楚了。”“你那个看法,我认为有些片面。”(3)大主语是动词的施事,小主语是受事,例如:“他一句话也不说。”“这个人什么活儿都会干。”(4)大主语表示范围、对象和关涉的事物,例如:“厂里的事,他比谁都在行。”“这次比赛,小黄是得分最多的一个。”

48、什么是连动句,常见的连动句有哪几种类型?答:连动句是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常见的连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几个动词表示先后连续的动作,例如:“震海随手把头上的大草帽摘下递给了媳妇。”(2)前一动词或后一动词表示动作的方式,或表示依据,例如:“你别瞪着眼睛发愣!”“我不是听你的话进来了吗,”(3)后一动词表示动作的目的或结果,例如:“我喝了两口烧酒壮壮胆子。”“小李考大学录取了。”(4)动词1和动词2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说明同一事实,例如:“你别扔下妈妈不管!”

(5)连动句的前一个动词也可以是“有”字.例如:“域隍庙有很多小商品出售。”

49、什么是兼语句,兼语句有哪些特点,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语句有什么区别? 答: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典型的兼语句前一动词经常是“使、叫、让、请、派、催、逼、劝、留、求、托、强迫、推举、督促、组织、召集”等表示使令和促成意义的动词,例如:

“我请你吃饭。”也有的兼语句前边的动词没有使令意义,例如:“他给孙子起了个名字叫贝贝。”兼语句的前一动词也可以是“有”或表示存现的动词,例如:

“他还有几个同学睡在床上:”“外面还来了许多人要参观。” 兼语句的前一动词多含使令意义,有一动词和兼语构成述宾关系,例如:“他们派老王担任这个职务。”主谓作宾句的前一动词多表示感知意义,它和整个主谓短语构成述宾关系。例如:

“他们同意老王担任这个职务。”这两种句子的语音停顿也不同,兼语句前一动词后不能停顿,只能在兼语后边停顿,主谓作宾句可以在前一动词后边停顿。50、什么是存现句,存现句有哪些特点?答:存现句是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消失的句子。存现句的基本结构是:处所词(或时间词)+动词+名词。存现句有以下几个特点:(1)句首有表示处所或时间的词语,有时也可以是介词短语;(2)谓语动词表示存在或隐现;

(3)从语义看,宾语大都是施事或系事,表示不确定的人或事物。例如:①昨天,村里死了一个老太太。②院子里有许多葡萄树。③在这幅竹子的右边,立着一个五尺高的乌木雕龙灯座。④那时乡里跑了不少农民。

51、什么是“是”字句,“是”字句分为哪两种类型?答:“是”字句指用“是”表示判断或强调的句子。“是” 字句主要有两种类型:(1)“是”是动词,表示判断,后边的宾语大多是体词性成分,例如:“周老师是语文组组长。”“这孩子是急性子。”“这种牌子是一块五。”(2)“是”是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有强调的作用,例如:“老王是明天离开杭州。”“这孩子是机灵。”“是……的”句实际分属两类,例如“这件是姐姐买的”其中的“是”是动词。“这件事,他是知道的”这句话,其中的“是”是副词。

52、什么是“把”字句,“把”字句有哪些特点,使用“把”字句须注意什么? 答:“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置于动词前边的句式。“把”字句有三个特点:(1)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尤其不能是单音节光杆动词。动词的前后总要有别的词语。(2)“把”后边的词语表示确定的事物。所谓确定的事物,大都是上文出现过或对说话双方来说是巳知的。(3)助动词、否定副词一般要用在“把”字前边。

使用“把”字句,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条件:(1)一般情况下,动词须是表示动作的及物动词,并且在意念上能支配“把”后边的词语。不及物动词和某些表示心理、感知的动词用于“把”字句有限制。如“知道、同意、赞成,以为、相信、希望、主张、要求、听见、看见”等不能用在“把”宇句中。

(2)如果动词有受事,或带上其他后置成分,由于结构上的要求,往往要用“把”宇句,例如:“她把《红楼梦》改编成电视剧。”“老师把作业改得很仔细。”(3)在可以用“把”也可以不用“把”时选择“把”字句,往往是为了强调动作的状态和结果。试比较:“别到处乱扔果皮。”“别把果皮到处乱扔。”

53、什么是“被”字句,“被”字句有哪些特点,使用“被”字句须注意什么?答:“被”字句是受事作主语,用介词“被”引进施事的句子。“被”字句在结构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谓语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后边一般要有别的词语,如“了、着、过”,补语或宾语,例如:“他从来也没有被人这么尊重过。”“她似乎被这话拨动了心弦。”“被”字句中的词语动词,有的本身含结果意义,如“采纳、解决、接受、拒绝、理解、说服、感动、逮捕”等,前边有状语时,动词后边可以没有其他词语。(2)“被”字后边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出现。(3)助动词和表示时间、否定的状语一般要放在“被”的前边。运用“被”字句需要注意:(1)有些及物动词,如“接受、离开、依靠、产生、告诉、等待、服从、享受”等不能构成“被”字句,(2)如果受事主语是指物名词,又不必引进施事,一般不用“被”字句,如:“茶杯打破了。”“钢笔丢了。”(3)主语是指物名词的“被”字句都有相应的非“被”字句,如:“苹果被弟弟吃了”可说成“苹果弟弟吃了”。选择“被”字句往往是为了强调被动关系。如果主语是指人名词,施事须指明,则必须用“被”字句,例如:“我被坏人骗了

54、什么是复句,复句和单句有什么区别?答: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区分单句和复句要看结构,单句的内部可以划分出句子成分。复句是由分句构成的,分句之间有逻辑关系,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例如: ①温柔的海风,没有月亮,只有星星。②片面地只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

例①是复句,尽管它的第一分句是非主谓句。第②是单句,尽管它的主语是一个复句形式。复句之间常有关联词语,但有关联词语的不一定是复句。例如:

③无论谁,都要遵守法律。④只有这项工作,才适合我做。这两句都是单句。

单句的句子成分之间也可以有停顿,不能把这种停顿看作分句的标志。不过,有时候比如连动句和连贯复句,它们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停顿,例如:

⑤老张推开门走出去了。⑥老张推开门,走出去了。例⑤是连动句,例⑥是连贯复句。

55、什么是联合复句,联合复句有什么特点,联合复句有哪些类型?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称为联合复句。联合复句的特点是:在语义上,各分句之间分不出主次;在结构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处在平等的地位上。联合复句分为并列、连贯、递进、选择、解说等几类。

56、什么是并列复句?答:几个分句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这样的复句是并列复句。并列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单用的有“也、又、还、同时、同样”等,合用的有“既A,也B、“也A,也B”、“又A,又B”、“有时A,有时B”、“一方面 A,一方面B”、“一会儿A,一会儿B”、“一边A,一边B”。

57、什么是连贯复句?答:几个分句一个接一个地表示连续的动作或连续的事件,这样的复句是连贯复句。连贯复句关联词语单用的有“就、便、才、于是、然后、接着、跟着”等,合用的有“首先A,然后 B”。

58、什么是递进复句?答:后一分句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等等方面比前一分句更进了一步,这样的复句是递进复句。关联词语单用的有“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更、还”等,合用的有“不但A,而且B”、“尚且A,何况B”、“别说A,连B也C”等。

59、什么是选择复句?答: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个可供选择的事情,这样的复句是选择复句。关联词语单用的有“还是、或者”,合用的有“不是A,就是B”、“要么A,要么B”、“与其A,不如B”、“宁可A,也不B”。60、什么是解说复句?答: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进行解释、说明或总结,这样的复句是解说复句。解说复句没有关联词语,一般靠意合法,例如:“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大阳。”“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老婆子。”

61、什么是偏正复句,偏正复句有什么特点,偏正复句分为哪些类型?

答:由具有主从关系的分句构成的复句,称为偏正复句。偏正复句的特点是:在语义上,两个组成部分有主有从,正句是全句正意所在。在结构上,即使全句包含两个以上的分句,也总是可以先分成偏正两个部分。偏正复句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有时偏句在后,则带有一种追说、补充的意味。偏正复句一般要用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关系。偏正复句可以分成因果、假设条件、转折、让步等几种。

62、什么是因果复句?答: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理由和结果,或理由和目的之类的关系的复句,统称因果复句。它分为说明因果、推论因果、目的因果三类。说明因果所用关联词语单用的有“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合用的有“因为A,所以B”等。推论因果单用的有“既然、就、可见”,合用的有“既然A,那么B”等。目的因果又分为积极、消极两类,积极目的关联词语单用的有“以、以便、用以、借以、好、好让、为了、为着、为的是”,消极目的单用“以免、免得、省得、以防”。

63、什么是假设条件复句?答:分句之间有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这样复句是假设条件复句。假设条件复句分为三类:充分条件句、必要条件句和无条件句。充分条件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A,那么D”、“假如A,就B”、“只要A,就B”、“假若A,便B”、“假使A,也B”、“要(不)是A,就B”。必要条件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有A,才B”、“除非A,才B”,有时也单用“才”。无条件句常用“不管、不论、无论、任凭”表示条件,“都、总、就、总是、还是”表示结果 64、什么是转折复句?答:前面的分句说出一个意思,后面的分句不顺着说,而是转到相反或部分相反的意思上,这样的复句是转折复句。关联词语单用的有“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只是、不过、倒”等,合用的有“虽然A,但是B”、“尽管A,可是B”等。

65、什么是让步复句?答:两个分句之间既有带明显假设意味的充分条件关系,又有转折关系,这样的复句是让步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使 A,也B”、“就是A,也B”、“就算A,也B”、“纵然A,总是B”、“即使A,但是B”、“即令A,也B”等。

66、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有什么作用?答: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不是一种词类,而是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成分。关联词语是复句中分句关系的语法标志。用不同的关联词语,可以表示不同的分句关系,例如:“因为A,所以B”是因果关系,“如果A,那么B”是假设条件关系。67、关联词语配对使用有哪些情况?答:关联词语配对使用,可以是连词和连词的配对使用,例如“虽然A,但是B”,也可以是连词与副词的配对使用,例如“虽然A,却B”,还可以是副词与副词的配对使用,例如“也A,也B”。有时同一个关联词语可以跟不同的关联词语配对使用,表示不同的分句关系,例如“既A,也B”表示并列关系,“既A,更B”表示递进关系,“既A,就B”表示推论因果关系。68、什么是多重复句,怎样分析多重复句? 答:分句之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层次的复句,称为多重复句。分析多重复句,要特别重视关联词语的作用。关联词语不

但可以指示分句间的结构关系,还可以用来切分层次。在多重复句中,高层次的关联词语覆盖的分句多,低层次的关联词语覆盖的分句少,因此根据关联词语的覆盖面便可以确定相应的切分层次。遇到没有关联词语的分句,也可以用试添加的方法来判断层次和关系。另外,分句间的意念关系也是分析多重复句的重要依据。意义关系松的地方层次高,意义关系紧的地方层次低,最松散的地方,应该是第一层次的所在。69、什么是倒装句,倒装句有什么特点? 答:汉语句法结构的成分位置比较固定,如主语一般在谓语的前面,宾语一般在动词的后面,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语的前面。可是在一定条件下,句子中成分的位置可以倒过来,变成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宾语在前动词在后,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但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不变。这种现象称为倒装句。例如:

①多么幸福啊,年青的一代!②小马要结婚啦,我刚听说。倒装句的特点是:(1)可以复位。(2)语音上,后置部分往往轻读。书面上倒装的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要用逗号隔开。(3)倒装句往往是说话人情急之下,要强调的意思脱口而出,然后再追补原来应该先说的部分。因此,表达重心在前置的部分,后置的部分则带有一种“申述”或“追补”的意味。

70、什么是省略句,省略句有什么特点,省略句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省略是对语言的理解而言,句子里原来该有的成分在一定条件下没有出现。省略有以下几个特点:(1)可还原性,即省略的成分都可以确定地补出来。(2)省略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省略句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承前者。例如:①我弟弟八岁了,刚上小学二年级。②“谁来了?”“小王”。2)蒙后省。例如:③吃过饭,他就去图书馆了

3)对话省。例如:④“上哪去?”“上学校去。”

4)自述省。例如:⑤“收到你的来信,很高兴。” 71、什么是紧缩句,紧缩句有什么特点,分为哪些类? 答:紧缩句是由复句变化而来。紧是指复句内部的语音停顿取消了,分句间的联系更紧密了;缩是指有些成分给缩略掉了,或者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格式,结果就产生了一种既不同于复句,又不同于单句的特殊的句子,通常称为紧缩句 紧缩句的特点是:(1)紧缩句中各个部分之间不是句子成分的关系,而是分句间的关系,也常用关联词语来连接,构成了一些固定的格式,例如“不……也”、“一……就”、“越……越”。(2)紧缩句中各个部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有些成分还有缩略。

紧缩句分为两类。(1)句中不能有停顿,而且又缩略掉了某些成分的。这类紧缩句两个组成部分的主语一定不同。例如:

“我说了他半天不吭声。”(2)紧缩句巳形成了一些紧缩格式,即使加上停顿,补上缩略的成分,往往也不能复原为复句。例如:

“话不说理不明。”“你不考也是第一。” 72、语气有哪几种?表达语气有哪些手段?答:句子的语气一般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表达语气的手段首先是语词,这是每句话必须具备的。其次是词。某些词语和结构格式也常用来表示语气。73、疑问句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疑问句可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和正反问。是非问的结构形式和陈述句完全相同。陈述句只要句尾语调升高都可以变为是非问。例如;“老李今天请假—老李今天请假?”是非问的句末常用语气词“吗”,例如“老张病了吗?” 特指问大多用疑问代词表示疑问点。如果把特指问中的疑问代词换成相应的词语就成为答句(陈述句)。句未有时用语气词“呢”,不用“吗”,“你的帽子呢?”意思是问“你的帽子在哪儿呢,”所以是特指问。

选择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供选择的部分,中间用“还是”连接,构成“(是)A还是B”的选择形式。句未有时用语气词“呢”,不用“吗”,例如:“你去杭州还是去苏州?”

正反问中的谓语是正反并列,构成“×不×”的格式。有时用语气词“呢”,不用“吗”。例如:“他来不来呢?”

74、什么是祈使句,有什么特点?答:祈使句是表示命令、请求、劝告、制止、叮嘱或敦促的句子。句末常用语气词“吧”、“了”或“啊”,语调是由高而降。

祈使句有下列特点:(1)谓语大都是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示的动作是未然的。

(2)主语一般是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往往省去。也有时用第一人称的“咱们”作主语。

75、“不”和“没”有什么区别? 答:“不”和“没(没有)”都是否定词。

“不”是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对动作、意愿和事物的性状加以否定,例如“他不吃”是对“他吃”的否定。“没”作为动词,用在体词性成分前边,是“不存在”或“不具有”的意思,如“井里没水”。“没”作副词,用在谓词性成分前边是否定行为动作或事情的发生,如“他没吃”是对“他吃了”的否定;“他没听懂我的话”是对“他听懂了我的话”的否定。“他没病”里的“没”可以看作动词,也可以看作副词,所以有两种对立的肯定形式,一种肯定形式是“他有病”,另一种肯定形式是“他病了”。“不”和“没”都能修饰行为动作动词,但是是有区别的,用“不”否定的是意愿,例如:“我这次不去上海。”用“没”否定的是客观事实,例如:“我这次没去上海。”

76、什么是“词性弄错”,“词性弄错”答:在一定的句法结构位置上,要求用某种词性的词语。结果搞错了,就是“词性弄措”。“词性弄错’’有这样几种类型:

(1)在谓语位置上该用谓词的用了名词,例如:

“小王这次非常决心。”应在“决心”前加上“有”。(2)在述语位置上该用动词的,误用了名词或形容词。例如:“这几天,我一直在思想着这件事。”应将“思想”改为“思考”。(3)在述语位置上,该用及物动词的,误用了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例如:“我们必须发达信息科学。”“发达”应改为“发展”。(4)宾语的词性弄错。例如:“他订出每天自学两小时左右。”在“订出”后应加上“计划”.(5)修饰语的词性弄错。例如:“外国留学生友谊地表示要同中国同学交朋友。”“友谊”应改为“友好。”(6)联合短语内部成分的词性不一致。例如:“这帮小流氓成天干的是谎言、欺诈和骗人的勾当。”“谎言”应改为“说谎”。77、“词语运用不当”分为哪些类型?答:“词语运用不当”包括以下类型:

(1)实词运用不当。例如:

“他看完了电影再走的。”“再”应改为“才”。再如:“近二十多名同学先后通过了英语测试。”应去掉“多”。(2)缺少必要的虚词。例如:

“今年,他考上了北师大举办作家函授班。”应在“举办”后加“的”。再如“王师傅每天早晨把她负责的几条街打扫干干净净。”应在“打扫”后加上“得”。(3)滥用多余的虚词。例如“这是我们两国之间第一次的友好合作,具有深远意义。”“不久,他又亲自主持召开了对剧本的讨论会。”前句的“的”和后句的“对”都应删去。(4)虚词用错。例如:“犯罪分子拒不投降,公安人员对他们发出了警告。”“对”应改为“向”。“第一次购买月票者应持本人的工作证和学生证。”“和”应改为“或”。78、什么是“主语残缺”和“谓语残缺”? 答:一个主谓句应该有主语和谓语两部分。如果在主语位置上没有适当的词语作主语,就造成了“主语残缺”的语法错误。介词短语是没有资格作主语的,如果让介词短语占据主语位置,就会造成“主语残缺”。例如:

①在她最累时,也想到过甩手不干。②由于老师们的帮助,使他进步很快。

例①的“她”应移到句首。例②应去掉“由于”。

在复句中,由于主语省略不当也可能造成主语的残缺。例如:

③民警李秀英抱着小兰兰一条胡同一条胡同地找孩子的家,最后终于在麻线胡同找到了,一进门就扑到妈妈怀里哭了起来。

应在“一进门”前加上“孩子”。

有时,处在分句位置上的是一个名词性短语,它既不能独立构成一个分句,又不是后面分句的一个成分,这就犯了谓语残缺的语法错误。例如:④她整天在家做饭、挑水、扫地等琐碎的家务活,一天忙到晚。应在“做饭”前加“干”。79、什么是“搭配不当”,“搭配不当”分为哪几种情况?答:“搭配不当”是句法成分与句法成分之间在语义上不能配合,违反了词语组合的选择限制。“搭配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况:(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①他的崇高品质经常在我脑海中浮现。②她的这次考试已经录取了。例①应把“品质“改为“形象”例②应将“录取”改为“通过”。(2)述宾搭配不当。例如:③张峰一直仔细观察着对方的每一句话。④中国队在比赛中发扬了自己的风格和水平:例③应把“观察”改为“听”。例④“水平无法发扬”,将“发扬“改为“打出”。(3)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⑤葡萄沟人民今年又提出了响亮的战斗任务⑥今后我要努力地生活,报效伟大的祖国。⑦老师笑得那么慈祥,笑得那么耐心。例⑤将“任务”改为“口号”。例⑥应将“生活”改为“工作”。例⑦应把“耐心”改为“开心”。这三个例子分别是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中心语和补语搭配不当的例子。80、什么是语序不当?答:语序的安排不合乎语言习惯,就会犯“语序不当”的语法错误。例如:①领操员的口号划破了寂静的清晨。②全体同学深刻地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③他便瞪了我狠狠的两眼。例①“寂静”应与“清晨”颠倒位置,改为“清晨的寂静”。例②状语“深该地”应为定语,改为“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例③定语“狠狠的”应为状语,改为“他便狠狠地瞪了我两眼。”

81、什么是结构杂糅? 答:同样一个意思,往往可以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有时,先是想用一种说法来表示,说到一半,又想用另一种说法了,结果两种说法混杂在一起。这就是“结构杂糅”。例如:①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的缘故而引起了新陈代谢缓慢。②她的脸色惨白得十分吓人。③我们应该经常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例①可去“的缘故”。例②应在“惨白”后用逗号断开,去掉“得”。例③或者去掉“我们应该”,或者去掉“也是十分必要的。”

82、“把”字句常见的语法错误有哪些?答:“把”字句常见的语法措误有:

(1)“把”字句的述语不是及物动词,或虽是及物动词,但意念上不能支配“把”字后面的词语。例如:“班主任老师在新学员进校以后,先把班级干部一一谈心。”“谈心”不是及物动词,应将“把”改为“与”。(2)“把”字句的动词是光杆动词。例如:“请大家把这个问题考虑,以后再抽时间讨论。”“考虑”是光杆动词,改成重叠式:“考虑考虑”或改为“考虑一下”(3)“把”字结构误放到否定副词、助动词的前面了。例如:“学校把这次会议的精神应该很好地贯彻下去。”“他把校长根本不放在眼里。”这两句的“应该”和“根本不”都应该放到“把”字结构前面。

83、“被”字句常见的语法错误有哪些?答:“被”字句常见的语法错误有:

(1)不必用“被”的“被”字句,用上“被”反而不好。如:“这些彩旗都被悬挂在高空,迎风飘扬”,应去掉“被”。(1)“被”字句的主语不是谓语动词的受事。例如“小沈被当选为团支部书记。”应把“当选”改为“选”或“推选”。(3)“被”字结构与动词中间被否定副词或助动词等隔开。例如:“我们被固难不能吓倒。”应把“被困难”放到“不能”之后。84.复句中常见的语病有哪些?答:复句中常见的语病有:(1)关联词语的位置弄错。例如:“不但她音色美丽,而且音域宽广:”应把“不但”放在“她”之后。

(2)关联词语用错。例如:“他因为保卫工厂的财产,勇敢地同盗窃犯展开了搏斗。”应把“因为”改为“为了”。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也是关联词语弄错。例如:“不管天气多么冷,运动员们却能坚持训练。”应将“却”改为“都”。

(3)分句间的层次关系搞错。例如:“张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应改为“……不仅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而且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篇:现代汉语语法

【 论文 主题词】 现代 汉语语法;比较;解读

【论文摘要】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轻松、快速和准确地解读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不仅可以清晰地透视文言文语法现象,快速准确地解读文言文,而且对初次大量接触文言文的初

一、高一学生来说,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轻松有效地学懂文言文,从而很好地传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一、运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进行古今句式比较,正确理解句意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骗”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骗我”,“他”是主语,“欺骗”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骗”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第五篇:10398-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范文

上篇构件语法

语素、词、词组、句、语段是语言的五级语法单位 第一章概说

第一节“构件语法”的含义

P3构件语法是以分析句子构件——词组——为重点,以研究构件组合规则为目的的语法。第二节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P4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一,形态变化不发达(无时态与人称变化);二,语序是最重要的组合手段(语序指词语在组合中排列的次序,例彼得打保尔,保尔打彼得);

三、辅助词在造句中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粘合(和、或)、定性(红的、黄的)、语气(陈述、疑问));四,语义的搭配是语言组合的实质;五,各级语法单位组合类型一致(联合、偏正、述宾、述补、主谓、连动、兼语);六,句子结构经济灵活;七,轻重音和停顿在汉语句法中的作用,必须给予适当的注意。

第二章句子和句子成分 第一节句子

P9语法里的句子是一个科学概念,指的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片段。

P9句子的特点:句子的两头都有较大的停顿使它同别的句子分隔开来;每一个句子都有一个语调以表示说话人对句子所叙的思想内容的感情和态度(语言是表达感情、态度的语言形式);书面语中,句子后面用句号或问号、叹号等表示停顿和语调。

P9句子的类别:陈述句:用陈述语调说出,语调平直,书面语句末一般用句号,偶尔用感叹号。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疑问句:按性质和结构可分为简单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反问句;祈使句:表请求、命令、劝告和禁止,或要求对方做什么不做什么。语调是下降的,书面语句末一般用感叹号,偶尔用句号。祈使句大多表示具体动作行为;感叹句:用来表示自己的感情,使人们同情、感愤的句子。第二节句子成分

P15句子成分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句子是语言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是逻辑判断的表达形式。逻辑上把表达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命题的组成成分也就是句子成分。

P15句子成分的传统划分方法:把句子首先切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然后从中找出中心词和连带成分、附加成分。主语部分的中心词叫主语,谓语部分的中心词叫谓语,连带成分是谓语的后接成分,一个是宾语(宾语部分的中心词),另一个是补语。附加成分是修饰成分,修饰名词的叫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状语。

P16句子万分的传统划分方法的问题:一,把逻辑分析和语法分析混淆了,句子成分是两种(主谓)还是六种(主谓宾定状补)不明确;二,把理论的说明和语法分析实践割裂开来(主语被看作是主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被看作是谓语部分的中心词,而给主语和谓语做解释和下定义时,实际上又是说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理论和实践有矛盾);三,把句子成分分析和词组分析混淆在一起,无法说明句子结构的基本格局(定状补宾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或连带成分,把它们同主语、谓语看作处在句子的同一结构平面,混淆了句子成分和构件成分的界限)。

P18构件是一种刚体结构,在句子中是成块儿的被运用,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P18鉴定句子中成块儿的语言片段的方法:加插入语(独立成分)试验,插入语一般只能放在构件和构件之间(你看、看样子、听说、不用说、尤其、想必);变位方法试验。

P24一般句子成分:主语,表示思想对象,是谓语所陈述的部分;谓语,表示思想对象的“属性”,是对主语起陈述作用的部分;状语,全句的或谓语的修饰成分。定语、宾语、补语则都是句子里的构件,即词组的成分(定语是名词性偏正词组里的修饰成分,宾语是述宾词组里的名词性成分,补语是述补词组里的补充成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句子成分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包括插入语、呼语、感叹语、象声词,析句时独立成分下边标三角形。

第三章构件

P25句子的构件有两种,一种是简单构件,由单个实词构成;一种是复合构件,由词组构成。简单构件通常作主语,少数作状语,很难充当谓语;复合构件则可以作各种句子成分。第一节构件的特点

P26词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关联的词,依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作为句子构件使用的语言单位。

P26词组(即句子的构件)的特点:一,词组里至少包含有两个词;词组是一级语言单位,语言单位都必须能表达一定的意义;意义上有联系的两个以上的词组合成词组,要符合汉语词组的组合规则;词组是句子的构件,与句子不同。

P26词组和词的区分:使用了虚词的语音组合,一定是词组不是词;四音节以上的语言组合,除了音译外来词和一些叠音词外,一般是词组不是词;两个或三个音节的语言组合稍复杂,区别原则为:组合不自由就是有熟语性,是合成词。

P28词组与句子的区别:词组没有语调,句子都有语调;词组是构件,构件是一种刚体结构,在整体结构中是一个固定的整体,内部成分不能自由变位。句子是语言表意的基本单位,为了适应实际需要,可以适当调整句子成分的位置变化句式,句式的变化是以构件为单位进行的。第二节临时构件和固定构件

P29根据交际的需要临时组合起来作为句子构件使用的、并存在于具体语句结构中的词组是临时构件,也叫自由词组。(临时构件的特点:结构灵活性大,可以扩展,用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换,如好小说,很好的小说;表演艺术,说唱艺术,指挥艺术)

P29同自由词组相反的是固定词组,结构固定,一般不能扩展,不能随意更换用词,它是语汇系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词组包括:专用名称、成语、惯用语、科学术语)第三节构件的构成

P31词组和合成词的构成很相似,合成词有两两,一种是实素和实素组合的,如人民、祖国;另一种是实素上附加虚素构成,实素在前虚素在后如扳手、文学性,实素在后虚素在前如阿爸、阿妈;词组也分为组合式和附加式。

P32构件的构成:组合式、附加式计近二十种构成方式,并可以再概括分别归到主谓、联合、偏正、述宾、紧缩等几类基本词组中去。P32组合式(实词和实词组合成词组所凭籍的语法手段,一是词序,二是构辅成分)根据词组的组合关系,可以将词组分成16类:主谓词组(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被陈述的部分在前是主语,陈述部分在后是谓语,如山峦重叠)、联合词组(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词语组合而成,如春夏秋冬)、偏正词组(由一个修饰成分(定语、状语)和一个被修饰成分(中心语)组成,如空中楼阁、一只飞鸟)、述宾词组(由一个述语(动词充当)和一个或两个宾语组成,如写字、听广播)、述补词组(由一个述语(动词或形容词充当)和一个补语组成,如说清楚、结实极了)、能愿词组(在能愿动词后面加一般动词或形容词组成,如可以收看、能够翻译)、趋向词组(在一般动词或形容词后边加一个趋向动词构成,如穿上、走起来)、连动词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词组连用,不发生联合、偏正、主谓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如上山砍柴、亮着手电走路)、兼词词组(由述宾词组套主谓词组构成,述宾词组的宾语又充当主谓词组的主语,如选张三当保管、有人说话)、方位词组(由其它词或词组(一般是名词性的)和方位词构成,如岳麓山上、亭子旁边)、复指词组(两个或几个不同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叠用在一起,指同一对象,作同一句子成分,如共产主义战士雷峰、青年的学习榜样张华)、数量词组(数词加量词组成,如一只、三顿)、重语词组(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构成,如一批一批、一分钟又一分钟、中意不中意)、紧缩词组(组成词组的两个部分用了一定的关联词语表示着类似复句的关系,如非说不可、一学就会、越干越起劲、一回生二回熟)、复句形式词组(单说是复句,放在句中充当构件是复句形式词组)、判断词组(由判断词“是”同别的实词或词组构成,如是张老师,是新买的)

P35附加式(实词词后附加辅助词组成的词组是附加式的词组),这种词组同附加有虚素的合成词一样,辅助词的位置在前或在后,是有一定的。分为介词词组(介词附加在实词前组成,如往北、对于这个问题)和助词词组(助词附加在别的实词或词组前或后成成助词词组)。P35常用助词词组:所字词组(助词所同动词组成,所字在前。一般为名词性词组,如所作、所想、所向,个别为形容词性,如所谓)、的字词组(助词的附加在别的实词或词组后边构成名词性词组,如木头的、吃的)、似的词组(似的是结构助词,放在词或词组之后构成,如傻子似的。带有比况性,与之相类的有一样、一般、像什么一样)、得字词组(辅助词得附加在动词或形容词后构成形容性词组,只能做谓语,如(这东西)吃得)、地字词组(辅助词地附加在形容词、副词等词或词组后面构成副词性词组,如相反地、创造性地)。第四节构件的扩展

P36单纯的词组几乎都能扩展成复杂的词组,词组有多少种扩展方向,就有多少种类型,并且还能产生综合性的类型。

P36扩展图解:○表组合关系,‖表主谓,︱表述宾,>表前边的修饰后边的,<表后面的补充前面的,+表示并列,=表复指。P36主谓词组的扩展:扩展定语、扩展谓语、扩展宾语 P39述宾词组的扩展:扩展状语、扩展补语、扩展宾语 P42联合词组的扩展:内扩展、外扩展

P44偏正词组的扩展:定心词组的扩展(扩展中心词、扩展定语、整体扩展)、状心词的扩展

P52述补词组的扩展:分别扩展、扩展补语

第四章构件材料

P54材料是构件的构成成分,句子构件的材料是实词。实词可以充当句子的构件,有时候还可以单独成句。但更经常的用途是作构件的构成成分。

第一节词的构成

P54词是由比它更小的语言单位——语素构成的,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语素是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

P55能够充当句子构件或单独成词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不能成词的语素叫不自由语素。

P55语素所表示的意义,有的比较具体实在,叫做实语素;有的比较抽象,叫做虚语素。

P55根据组合在词中的语素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P55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有两种形式:单音节词、多音节词(联绵词、音译外来词、象声词)

P55联绵词:两个音节单独都不表示什么意义,合起来才构成一个词。其中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为双声联绵词(仿佛、蜘蛛);两个章节韵母相同的联绵词为叠韵联绵词(螳螂、玫瑰)。P56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成的词。

P56合成词的构成方式:组合式(1,联合式,两个语素的意义是等立的;2,偏正式,前一个语素对后一个语素起修饰作用;3,补充式,后一个语素对前一个语素起补充作用;4,支配式,前一个语素是具有动作意义的动语素,后一个语素是具有事物意义的名语素,如司令、司机、出席;5,主谓式,前一个语素是后一个语素陈述的对象,后一个语素对前一个语素起陈述作用,如民主、公主、眼红;6,连动式,前后两个语素表示两个连续的动作行为,如查封、集训;7,隐含兼语式,两个动语素之间隐含着一个兼语,如讨厌、召开、请示)、附加式(词头式,实语素和前缀的组合形式;词尾式,实语素和词尾的组合形式。)

第二节词类

P59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是语法功能(组合能力、充当构件的能力)

P60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可以把实词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七类,另外还有叹词,意义虽然不具体实在,但具有实词的语法功能,也可以归入实词。

P60名词:一般可以同“数·量”词组组合成偏正词组,不能同副词组合,不受副词修饰;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其次作定语,一般不作谓语和状语。

P60名词的分类: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具体名词:专有名词(唯一人或物)、普通名词(能被个体量词形容)、集合名词(不能用量词作计量单位)、物质名词(以度量衡或容器作计算单位);抽象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

P63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能愿、趋向等意义的词。可以和副词组合成偏正词组,经常作谓语,并同名词组合成述宾词组。P63动词的分类:表示动作、行为、变化、发展的动词(写、读);表示行动始终的动词(开始、中止);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爱、了解、怀疑);表示使令的动词(使、争取);表示交接行为的动词(给、送、问);表示可能、意愿的动词(能够,可能,应该);表示趋向的动词(上下来去);表示判断的动词(是)

P65形容词:表示形象、性质、状态的词。

P65形容词的分类:简单形式,包括全部单音节形容词和一般双音节形容词;复杂形式,包括重叠式(完全重叠式,单音节形容词按照“AA儿”的格式重叠如高高儿,双音节按照AABB的格式重叠如干干净净;

不完全重叠式,按A里AB重叠,如古里古怪)、带后缀的形容词(带双音节的后加成分,如黑乎乎;带三音节的后加成分,如灰不溜秋)。P66形容词与动词的异同:形容词和动词大都能作谓语,能同副词组合,这是两类词在功能上相似的地方,但它们又有根本性质上的区别:

1、形容词多数能同程度副词组合,动词则一般不能;

2、动词常常可以带宾语,形容词不能;

3、有一部分动词和形容词可以重叠,但重叠形式不同,动词重叠形式单音节动词用AA式,后一个A念轻声;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一个A念重音并阴平、儿化;双音节动词重叠用ABAB式,B一般念轻声,动词重叠都有“试一下”的意思。

P67副词:副词是不能充当构件的词,只能作充当构件的词组里的状词,或者作游离于句子结构之外的独立部分,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但例外有二:

1、“不、没、也许、当然”在特定条件下可代替谓语或单独回答问题;

2、当副词所修饰的动词“有、是”省略之后,副词同动词的宾语名词直接组合在一起,如路上只我一个人。

P68副词按意义划分为时间副词、频率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关系副词。

P69数词和量词:数词和量词经常合成为“数·量”词组使用。P70多位数的构成:个位数在某数后边,是相关关系;个位数在某数前边,是相乘关系;两位以上的数,末尾有空位略去不说;三位以上数中间有空位,都只说一个零;十百千万亿除了十以外单说或打头时前边要带数字;半不同别的数字连用,一定用在量词前后;二和两同别的数词组合的情况不同,如在十百前只能用二,在千万亿前二和两通用,在其它数词后边或者多位数中间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在度量衡量单位前,二和两通用;在一般单位量词前边,只用两不用二。

P71小数、倍数、分数的表示法:小数用点分开整数和小数;倍数在基数后加上量词“倍”;分数表示为基数+“分之”+基数,还可以用基数加成表示。

P71概数的构成方式:基本数词连用;基本数词前加成、上、小等;基本数词后加把、来、多、左右、上下、以上、以下;借用疑问代词几。P72序数词的表示法:基数前加第、头、初、正、元等前缀;表示日期、时间、排行、编号,直接用基数词表示。

P72量词:量词在现代汉语里有称量(船、斤)、区别(阵、窝)、形容(线、缕)等作用。

P73名量词:专用的个体量词和集合量词、度量衡量词;借用的借名词(口、头、身)、借动词(包、捆)。

P73动量词:专用的趟、次、回、下、阵、番、顿、遭;借用的单音动词重复作量词(看一看、想一想),借与动作有关的工具名词作量词(枪、拳、脚、口)。

P74代词:代替词、词组甚至句子的词。本身没有固定、明确的含义,一般不受其它词语修饰。

P74代词的分类:人称代词(自称、对称、他称、反身)、指别词(近指、远指、统指、分指、特指、他指、概指)、疑问代词(问人和事、问处所、问时间、问数量、问原因)。

P76疑问代词的活用法:

1、任指用法,表示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

2、虚指用法,替代的对象不确定;

3、用于列举(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

乎之类);

4、表示语气(说什么这个那个。。)。

P77叹词:一般独立成句,称为叹词句。

P77常用叹词:表示喜悦哈、呵;表示愤懑哼、呸、嗤、咄、嘘;表示悲痛唉、咳、哎哟;表示惊叹啊、唉呀、嗨哟、噢、啧、喝、吓、嗬;表示省悟哦、喔、噢;表示诘问啊;表示呼唤喂、嗨、嘿;表示应答嗯。

第五章构辅成分 第一节构辅成分的特点

P78构辅成分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不表示实在的语汇意义,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二是不能独立成句,也不能自行组合成词组或作句子成分;三是具有附着性,总是依附于构件词、词组或者句子,不能单独使用。

P79构辅成分作用:粘合作用、定性作用、语气作用。第二节构辅成分的类别

P81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从自在于向朝往当);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表示对象、关联(对、对于、关于、同、跟、和);表示被动(被叫让);表示处罚(把将);表示方式、状态(以按按照依照遵照通过根据本着沿顺趁随着等);表示比较(比);表示排除(除除了)P84连词:连接并列词语(和跟与同及以及并且或或者而且又又既又愈越);连接偏正词语(的地得);连接分句和句子成分;连接句子。P87助词是具有定性作用或语气作用、但无粘合作用的构辅成分,包括:表示动态的着了过,表示得数的们,表示语气的:陈述的了罢了而已嘛哩呢啊、疑问吗呢么啊、祈使吧罢、感叹啊呀哇哪着呢

第六章构件的功能

P90内中心结构:组成词组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其中只有一个词作中心,另一些词从属于它,整个词组的语法功能和中心词相当。P90外中心结构:主谓词组、复句形式词组以及由虚词和实词组合成的有特殊标志的不能找出中心词的词组。整个词组的功能同它的任何组成部分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第一节名词性词组

P90名词性词组:以名词为中心的词组,其基本功能是充当句子的主语和主谓词组的主语、述宾词组、介词词组的宾语。

P9

1一、定心词组: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生活导报的编辑又亲自来催稿了),可作主语、述宾词组的宾语,充当谓语时,句子可加判断动词是或存在动词有,或转换成是字句或存在句。

P9

2二、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的联合词组(蓝布棉袍和青布棉鞋都是从寄售商店买来的),功能同名词。

P9

3三、“的”字词组:定心词组省略中心词构成(这来的便是闰土),功能和名词相当。

P9

3四、数量词组:数词和名量词组合的数量词组(住户不满三十家),具有名词的功能,可作主语和宾语。

P9

3五、方位词组(屋子里一片漆黑),功能同时间、处所名词,除具备一般名词功能外,还经常充当状语。

P9

4六、复指词组:由两个或三个名词或者其他性词组构成((白发苍苍)的张炳贵教授买来了月饼)。

P9

4七、“所”字词组:有两种结构,一是在主谓词中间加“所”字,一是在动词前面加“所”字。都可以作名词用,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

第二节动词性词组

P95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基本功能是作谓语。

P9

5一、状心词组: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一阵黑烟迎面扑来,这是一辆柴油车驶过。),修饰成分叫做状语。动词性的状心词组单指以动词为中心的一种,功能同动词。

P96

二、述宾词组:由动词作述语、后面带宾主构成。一般的述宾词组只有一个宾语,有交接意义的动词“送给奖赠赏贺”可以带两个宾语的为双宾词组。经常充当句子的谓语(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名物化时充当主语或宾语(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做定语也常见(只见运材料的铁斗子),很少做状语和补语。

P98

三、述补词组:动词性的述补词组的中心是充当述语的动词(畜牧和农业都发展得很快),经常充当谓语。

P98

四、能愿词组:能愿动词加在一般动词和形容词前边组成的词组。可扩展能愿动词为词组,也可以扩展一般动词为词组。

P98

五、趋向词组:一种以动词为中心后面加趋向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如站起来,这是动词性的;一种以形容词为中心后面加趋向动词表示性质状态发展变化的开始或继续如好起来,这是形容词性的。一般用作谓语,或谓语里的中心语。

P10

2六、连动动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词语连用,不止一个中心词,但每一个中心都是动词性的,所以连动词组也是动词性的,如上山放牧、生火做饭,用作谓语。连动词组可以作其它句子成分或词组成分。

P10

3七、兼语词组:由一个述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套接而成的词组(在这点上,也轮不到我们来骄傲),在句中常作谓语,也可以充当别的句子的成分。

P10

4八、联合词组:用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构成,经常充当谓语或述语,有时充当别的句子成分或词组成分。

P106

九、紧缩词组:常用做谓语,如他见水就想喝,也可以作别的句子成分或词组成分。

P107

十、是字词组:可以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字词组、主谓词组等组成是字词组,常作谓语,还可以充当主语(是你把先生害了的)和宾语(四娘认得是隔溪的对门邻居陆福庆的妹子六宝),有时单独成句(是紫丁香盛开的时候)。

第三节形容词性词组

P108以形容词为中心的词组都是形容词性词组,基本功能是作谓语和定语。

P108

一、状心词组,以形容词为中心前加状语的停下词组,经常作谓语和定语。

P109

二、用形容词或以形容词为中心的词组构成的联合词组,常作谓语和定语。

P110

三、述补词组,形容词作述语,补语表示程度的述补词组,充当谓语和定语。

第四节多功能性词组

P110主谓词组,作主语、谓语、状语、定语、补语、宾语 P112复句形式词组:作主语、宾语、定语、补语和其它成分

P114介词词组,基本功能是在停下词组和述补词组中充当定语、状语和宾语,作定语时必须用的,作状语时不能用地或得,用从和到构成的短句可以做主语。

第七章构件的组合 第一节句型的划分

P117构件句型的划分:一个最完备的句子,包含有三个可以变动的单位,根据他们在组合中的地位,可以分别称做主语、谓语、状语,主语和谓语是基本成分,是句型切题分的主要依据。

P117句型的划分是由上位句型到下位句型依次划分。第一次划分,根据主语和谓语具备的情况,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第二次划分,根据充当主语和谓语的构件性质来划分。

P117根据谓语构件的性质,主谓句可以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非主谓句可以分为: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谓语句、形容词非谓语句、副词句、叹词句。

P117动词谓语结构复杂,可再根据谓语构件的性质分为动词句、述宾句、述补句、连动句、兼语句、存在句、把字句、被字句、紧缩句。

第二节主谓句

P118名词谓语句:由名词以及名词性的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常见的有:谓语表示日子、天气、籍贯等(今天国庆节);谓语表示年龄、数量、价值、份量等(他今年三十了);谓语表示主语的性质特点(他大眼睛);谓语复指主语(长沙市湖南省会)。往往可以在谓语前加是,转换为是字句。P120动词谓语句:

P120单动词句不大容易当谓语,如去,通常用在对比句中(你去我不去)、祈使句(你去)、问答句中(我去不去?),在动词后加上表示动态或证据的构辅成分或趋向动词则充当谓语,在动词前加上状态或能愿动词构成状心词组和趋向词组也常充当谓语

P121述宾句:述宾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常见的有名词宾语句、动词宾语句(表心理活动、表开始终止等意义、表行为、表示遭受、表示评议)、双宾短句(表交付、表收受、表告诉教导问答、表称谓)、主谓词组宾语句。

P131述补句:用述语加补语组成的述补词组充当谓语,有如下组合规则:述宾词组在前,述补词组在后,用联合的方式组合成连动词组,两个词组的述语必须用同一个动词充当;两个词组用重叠的方式组合,仅限于动·名/代形式的述宾词组和动·数量形成的述补词组的组合,而且述语动词相同。

P133连动句:用连动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两个依次结合的动词语1和2联系同一主语,中间不能停顿,可分以下几类:

1、动1和动2表示同时或先后继续发生的动作,或动1表示动作的条件、方式或原因等、动2表示动作的目的、结果;

2、动1和动2从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件事情;

3、动1的受动者同时也是动2的受动者;

4、用同一个动词作述语的述宾词组和述补词组联合成的,动1构成述宾词组,动2构成述补词组。

P136兼语句:由兼语词充当谓语的句子,其中有以下几种动词要求越位: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表示赞许或责怪的动词;

P139存在句:表示人或事物存在、出现、消失等意义,结构是处所主语·述宾谓语。

P141把字句的功能:结构上述宾词组和补述词组套用作谓语,有时述语动词后不能同时容纳宾语和补语,用把字将作宾语的名词性成分提前作状语;语意上有些表示受事的名词语,并不受另的成分排斥,可以放在述语动词后作宾语,有时也用把字提前。

P145被字句的结构要求:受事主语表示有定的人或事物,述语由表示有积极动作意义的动词充当,能愿动词、表否定和表时间的副词要放在被的前面。

P149紧缩句:用紧缩词组构成的句子,结构形式上是单句,但只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

P153形容词谓语句:简单形容词作谓语的句子含有比较、对照的意思;重叠形式的形容词作谓语,后面一般加“的”。

P155主谓谓语句:用主谓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分析时全句为大句,主谓词组为小句,主语也分别称为大主语和小主语,可以分为六类:一,小主语所代表的事物隶属于大主语;

二、大主语由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充当,小主语或宾语定语由代词充当,后者复指前者;三,大主语在意念上是谓语的一人成分;四,大主语前边隐含对于、关于等意思;

五、主谓词组的主语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大主语的动作、行为,谓语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

六、主谓词组以数量词组作谓语。

第三节非主谓句

P158名词性非主谓句:由单个的名词或定心词组构成,如好香的干菜。P159动词性、形容词性非主谓句:由相应的词或词组构成,常用于表示应对、感叹、谦敬,有时用来描写环境和气氛。

P160副词句:只有“不、当然、也许”等,都只用于回答。P160叹词句:叹词的主要功能就是表示感叹的非主谓句。

第八章句的组合 第一节句的组合概况

P162句的组合: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所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比较复杂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就是句的组合,通常叫做复句;被组合在复句里的单句叫做分句。

P162分句的特点:一,分句没有独立的语调,前后停顿的时间也缩短了,书面上只能用逗号、分号表示停顿,不能用句话表示;二,分句不是作为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存在的,而是作为表达一个复杂意思的一部分存在的;三,为了语言简练、结构紧凑,单句充当了分句往往要省略一些成分。

P164句的组合方法:直接组合法(意合法)和关联组合法(形合法)P165直接组合法:两个以上在意思上有一定联系的单句,直接组合在一起构成复句;

P165关联组合法:使用一定关联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合起来构成复句。

P166关联词语在句的组合中的作用:一,同样的两个分句,用或不用关联词语,以及使用不同的关联词语,意思很不一样;二,有些单句内在联系不够明显,关键词语可以让它们显现出来;三,一个复句里如果包含的分句多了,关联词语还可以分别组合的层次。

P167第二节句的组合类型

P167二合复句:用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是二合的,这两个分句自身又可能是一个复句。

P167三合复句:用三个或以上分句组成的复句是三合的,这些成分自身也可能是一个复句。

P168偏正复句:偏正复句中的两个分句,前一个为后一个服务,有偏正主次之分。一般为二合,只能分析出一偏一正。当两个停下复句套用时才会产生多合的效果。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和使用关联词语的情况,可心将偏正复句分为转折、假设、条件、因果(说明性的、推论性的)、取舍、目的等五类。

P169联合复句:句中的各个分句在意念上是平等的,没有主次、偏正之分,可以二合也可以多合,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关联组合。可以分为并列、连续、选择、递进、总分五类。

P168并列复句:各个分句说的是几件有关的事情,可2合或多合,可直接也可关联。

P171连续复句:表示动作连续进行的复句,有直接组合亦有关联组合,有二合亦有多合。

P172选择复句:表示从两件或几件事中选择一样,或二合或多合,常借助于关联词语。

P173递进复句:前一个分句表示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一般二合,三合不多,一般用关联组合方法构成; P175总分复句:前边有一个总说,说明概括的状况,后边至少有两个分说的句子,分别说明各种情况,多为多合。

第九章句的变化 第一节省略

P194省略:一个词组一个句子或者一个句的组合,按照结构和表达的要求,应该具有某几个成分,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少用了一两个的现象。语言组合中的省略是一个语用问题。

P195省略的条件:上下文提供的条件、对话提供更广泛的省略条件、说话的环境提供的省略条件。

P199主语省略的方式:一,承上文省略(简称承前省或承上省),包括承上主语、定语、宾语的省略;二,借下文省略(简称借下省或蒙后省);三,借助语境省略;四,双谓(述)共主。

P206谓语省略的方式:承上文省略(他却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不再来了])、借下文省略。

第二节转换

P209转换:把一种组合形式转变替换成另一种组合方式的过程。P209转换的关键:一种组合形式可以同什么样的组合形式互相转换;通过什么途径和手段实现;转换条件。

P210研究转换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一,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各种语法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二,可以帮助解决人、机对话的问题;三,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

P211联合词组的转换:位次自由变换,但受表意和修辞的限制:重要的体词往前搁;按时间先后排序;上下文互相限制而决定排列次序;按习惯说法和习惯排列。

P213偏正词组的转换:不、已经、竟然、很等副词作状语时不能离开中心词,不能移位;介词词组充当状语时可以移动到句首或句尾,使全句倒装。

P217主谓词组的转换:

一、体词作谓语的主谓词组:在名词谓语前加是或有,转换为谓词性谓

语的主谓句;或主语转换为中心语,谓语转换为定语,整体转换成偏正词组;主语和谓语都是数量词组的主谓词组,主谓次序可以互换。

二、谓词作谓语的主谓词组:主语和谓语可以互相转换为定语和中心词,变成偏正词组;述宾词组作谓语时,宾语可以用把字提前,转换为状语;也可以移到句首,转换成主语;连动动词作谓语,可以增加语音停顿转换成连续(承接)复句形式;紧缩词组作谓语的主谓词组,有一部分可以转换成为复句形式。

三、主谓词组作谓语的语谓词组:谓语可以转换为定语,以主语为中心词。

第三节扩展

P221扩展:简单的词组、句子和句的组合,增加结构成分成为复杂的词组、复杂的句子和复杂的句的组合的过程。

P224联合复句的扩展:外向扩展分句,并延长关系,而不断增加组合层次;内向扩展分句自身为复句,增加层次;

P226偏正复句的扩展:偏句和正句分别扩展,扩展后偏正复句一定是多层次的,叫多重复句。

P227分析多重复句的意义:多重复句是复句扩展的结果,分析它既有利于深刻认识复句扩展的规律,又有利于正确理解句意。

P227多重复句的分析方法:一是划分层次,二是确定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转换句型、调换主谓状位置进行确认。

第十章语段 第一节语段的性质

P234语段:语段是由句和句的组合按照句法规则组合而成的逻辑的统一体。

第二节语段的特点

P239语段的特点:语段是比句大的语义——语法单位,它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语段的构件是句子,包括各种单句和复句;二,组合在同一语段里的两个或几个句子必须具有连贯性,并表现为语义上的或语法上的联系;三,在表意功能上具有独立性。

第三节语段的成分

P246语段成分是由句子充当的,句子,包括组合式的句子,都是语段的构件。句子有主语和谓语成分,语段也有主题句和支撑句,主题句相当于主语,谓句相当于谓语,同定语状语这种词组成分相似的语段成分为补充分,也可简称为补句。

P246主句:语段的话题,语段叙述的中心。

P246谓句:用来陈述、说明、解证主句的,作用同谓语。P249陪衬句:语段中描写景物、交代背景的部分。P249补充句:对谓句起补充说明的部分。

P249插入句:在行文的语段里插入一两句话,或是作点说明或交代,在书面语里用括号括起来或用夹注号注出的句子。

P250连接句:在两个语段中起连接作用,常无法判断属于哪个语段的部分。不少语段有引导句,引导句往往也是连接句。

第四节语段的类型

P251分类:句子分类按语气分为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按结构分

为主谓和非主谓两大类。句和句组构成的复句,根据逻辑关系分为联合、偏正。语段则分为语气型、结构型和组合型,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分类,主要根据功能,一般分为记叙、抒情、说明和议论,这样分出来的语段类型叫功能型。

P252语气型语段:陈述语段(叙述一件事情的语段)、疑问语段(由一连串疑问或反问问句组成的语段)、祈使语段和感叹语段(连用祈使句造成祈使语段或连用感叹词造成感叹语段)。

P255结构型语段:有主句(中心思想)和谓句(描述补充说明)的语段叫主谓语段,没有主句的语段叫非主谓语段。

P256组合型语段:语段和复句可以相互转换,转换后结构类型不变。P259语段常用组合类型:并列、连续、递进、总分、解证、转折、因果、假设、多合语段。

P270功能型语段:同语体一致而类似篇章的语段有记叙语段、抒情语段、说明语段和论证语段。

第十一章常见的语法错误

P273分析语法错误的目的:一,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语法规则;二,为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第一节成分欠缺

P274主语欠缺: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主语欠缺;暗换主语不适当;不适当地把主语放到介词词组当中而造成缺主语。

P278缺谓语:把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误认为是动词;随意让偏正词组做谓语;因弄不清楚词语之间的关系而造成述语欠缺;中途易辙造成述语欠缺。

P282宾语欠缺:把他动词当作自动词;下一层宾语的正项排挤上一层宾语的正项;以偏项代替正项;偏项过长。

P286定语欠缺:把有定名词当作了无定名词;定语中的述宾词组缺少动词;定语中的其它词组不完整。P287状语欠缺:凭直觉判断。

第二节配合不当

P288主语和谓语配合不当:主谓或谓语用词不当;主语词组处理不当或谓语词组内部用词不当;分解词组主语而造成主谓搭配不当;随意活用是造成主语和判断配合不当;词组中的主谓配合不当。

P293述语和宾语配合不当:用词不当造成述语和宾语配合不当;宾语不完全而造成述宾配合不当;

P296定语和中心语配合不当:用错了词;定语不完整造成配合不当;使用联合词组照顾不周到。第三节重复短少

P300重复:并列成分重复;主语和谓语一部分重复;修饰成分重复。P301短少:缺少的;有是少的。第四节结构混乱

P303句子的结构混乱,是一种综合性的语病,包括:两种格式混用;中途易辙;合二而一;次序颠倒。第五节语无伦次

P310句子组成语段,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常见问题:杂入、前后句缺乏照应、语序不当。

下篇构件语篇

第十二章概说 第一节语篇学研究对象

P311语篇学的研究对象:成篇的文章,表达了一个中心意思的、结构完整的连续的话语片段。P314语篇学根究概况:

语篇学在欧洲发展得比较快,国外语篇学的研究涉及的面很宽,概括起来有:语篇的切分、比句大的语言单位的特征、句子的连续规则、交代和照应规则、句群的信息中心、语篇的语法范畴、述题的表达。国内的语篇研究,开始得较早,但发达的较晚。目前句群作为语篇的结构单位已经开始深入研究:句群的特点、句群的结构和切分、句群的衔接与连贯、句群的分类、句群的功能、句群教学。近年,我国修辞学已经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研究对象由词、句的修辞扩展到句群、段落、篇章,研究的范围由辞格的研究,扩展到篇章格局的研究。

第三节语篇学体系的构建

P318语篇学建议从范畴体系、脉络体系、构件体系三个方面建构语篇学的体系。

P318语篇的范畴系统:汉语动词有时态的范畴,语篇中有时间关系范畴。语篇中的时间关系有三种:序列时间关系、先后关系、共时关系;时间序列由起始时间、中间时间、结尾时间构成。(最先,于是,最后;从前,后来,同时)

P322语篇学的脉络系统:文脉(意义线索)和语脉(词语线索)。P325语篇学的构件系统:确定语篇的构件,是构件语篇学的第一个任务;不同的构件其内部结构是不同的,研究语篇构件的内部结构成分、结构关系和结构手段,是构件语篇学的另一个任务。

第十三章语篇单位一段落 第一节段落的划分

P327划段的作用:现代文章分段,是为了给文章所表达的事物或作者思想认识发展的阶段或步骤以鲜明的形式标志,对读者来说,分段的文章眉目清晰,便于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段与段之间有一定的停顿,可以使读者获得思索和回味的余地;对作者来说,分段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某些需要强调的思想内容,也可以利用分段的形式加以突出。分段,更是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有用的手段。

P327段的结构特点:单一性,即每一段只能有个中心意思,不论简单或复杂;完整性,在一个段落里把一个意思说完全;长度适中性(同一篇中各段长度基本匀称,不能悬殊太大;能够表达一个单

一、完整的意思;读者易于理解)。

P331分段的依据:单一性、完整性、长度适中性

P332人物会话的分段:对于连续话语形式的分段有三种处理方法,一是按话题转移分段,二是按说话人改变分段,三是把整个会话作一段,其中第二种方式最好。

P335段的结构单位:能独立运用的句或句群,不能是小于独立运用的句子成分或分句。

第二节段落的类型

P339根据构段材料性质的不同,段可以分两类:由一个简单句构成的段叫独句段;包含两个以上的小句或简单句的段叫多句段。

P339独句段根据其表述功能,分为六种:提示段、总括段、插入段、连接段、强调段、叙述段。第三节多句段的功能

P347多句段的功能:多句段由多个句子组成,思想容量大,传输的信息多,语篇的基本内容依靠多句段来表达。第四节多句段的结构

P350多句段的结构成分:引句、正句、主句、述句、修饰句、焦点句、插入句、连接句,这些段成分对段从大到小逐层划分出来,处在段的不同的结构平面上。引句和正句是组成段的直接成分;表述段的中心话题的句子或句群叫主句;表述话题的部分做述题,充当述题的句子或句群叫述句。修饰句和焦点句是构成述题的两种成分,修饰句在述题中用来描写事件发生的环境或渲染情调、气氛,焦点句是表达述题焦点信息的句子。在段中既不作主句又不作述句也不做引句,结构上独立的句子称为插入句。在两个句子之间起连接作用的句子为连接句。

P359多句段的结构类型:一,根据有无主句划分为有主句段型、无主句段型;有主句段根据主句在段里的位置划分为段首主句型、段中主句型、段尾主句型、段首尾主句型。

第五节多句段的组合

P360多句段的组合方式:直接组合(意义上有联系、表述同一个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不用关联词语直接组合成段)、关联组合(段内句和句的连接使用一定的关联词语,包括连词、有关联作用的副词、起关联作用的一些实词或词组)。

P362多句段的组合手段:语法手段(连接词语、代词复指、管领词语)、词汇手段(用时间词语连接、用处所词语连接、用数量词语连接)、修辞手段(用比喻、用联珠、用问句、用反复、用整句)。

P373多句段的组合类型:时间关系(序列时间、先后时间、共时时间)、逻辑关系(顺接关系[罗列、解正、总结、再肯定、因果、条件、目的、推论、类比]、逆接关系[转折、意外、修正、让步、对立、对比])、转接关系[转题、题外连接]

第六节多句段的层次

P408单重段:几个句子是用加接的方法衔接起来的,处于段的同一结构平面上,都是构成段的直接成分。

P409多重段:几个句子用套接的方法衔接起来,不都处于同一结构平面上的段落。

P410多重段的层次划分:一,统计并标出句中句子的数量;二,分离出跟本段结构无关的语句(承接前段的关联句、转引后段的关联句、段中的插入句)并用波浪线表示;三,分析段的层次,以及各个层次里的直接成分间的关系(并列、承接、递进、选择、总分、解证、因果、目的、条件)

P411多重段的图解分析法:加线法,单坚线表示第一层,双竖线表示第二层,各层次间的直接成分间的关系,则用文字说明。

第十四章语篇单位二段群 第一节段群的特点

P421段群:一组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段依靠一定的组合手段所构成的篇的独立意义单位。

P421段群的主要特点:向心性,段群中各段都向着一个中心意思,为表达这个中心意思服务。

P421段群的形式标志:关联词语;过渡句或段;小标题;序数词;管领词、句或段;总括段。第二节段群的组合

P424段和段的连接方式:直接的,以段的排列次序为组合手段;以一定的形式手段连接,即关联组合。

P425段群的组合手段:词汇手段(某些实词、词组和起连接作用的句子,时间词、代词、数量词常用作连接成分);语法手段(结构成分、结构形式、虚词);修辞手段:比喻、映衬、层递、排比、反复、顶针、设问。

第三节段群的类型

P434段群分类的意义和依据:一是概括说明段群内部的结构特点,依据段与段之间的意义关系,以及表现这些关系的连接成分的性质来划分;二是说明段群的外部结构特点,主要依据段群在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即语法功能来划分。

P434段群分类的方法:主要依据在段和段之间起关联作用的关联词语,直接组合的段群可以参照使用关联词语的段群分类。

P436段群的类型:时间关系上分为序列时间、先后时间、共时时间;逻辑关系上分为顺接(罗列、解证、总括、再肯定、因果、条件、推论、类比)、逆接(转折、意外、修正、让步、对立、对比)、转接(用又关联)。

第四节段群的层次

P468分析段群层次时,首先要把独立于结构之外的过渡段、插入段提开,然后依照复句、句群、段的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

P469单纯段群至少包含两个段,二重段群至少包含三个段,三重段群至少包含四个以上的段,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结构上面。

第十五章语篇单位三篇 第一节篇结构的基本规律

P474语篇结构的基本规律(五律):统一律(向心律)、层次律、连贯律(衔接律、接应律)、轻重律(侧重律)和变化律。

P474统一律:以话题为中心来组织安排语句,让篇的中心意思成为统帅全篇的主脉流贯全篇。文心雕龙·附会: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P476层次杂乱的现象:说话前没有把要说的话想好,想到一句说一句,遗漏了的话又想随时补充;上下文的意思自相矛盾;话题太多,以致语无伦次。

P480连贯律:在连贯的话语,语篇这个整体里的各个组成部分应是互相衔接照应的。衔接照应的关系、形式和手段就是衔接照应的规律。P480从形式上看,连续有两种:一是接续连贯,即邻近的上下句、上下段衔接连贯;一是断续连贯,即互相呼应的句与句、段与段被隔离了,开头和结尾的照应是断续连贯的一种。P480断续连贯的方法:伏、应、断、续。

P481轻重律:连续话语分轻重,一则可以避免平直、单调,使文章增加波澜和情趣;二则轻重相较,可以突出重点。

P4821分别轻重的具体方法:一是在层次上显出,二是在篇幅分量上显出,意思重要篇幅宜多,意思不重要篇幅宜少。

P486变化律:虚实变化、抑扬变化、开合变化、张驰变化。

第二节篇的层次划分

P497段有单句段和多句段之分,篇也有单段篇和多段篇之分。短段篇常见于新闻、广告、文艺小品速写、札记。P497单段篇的层次分析和段的层次分析完全一致。

P500言语过程: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包括说话人利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和听话人接收并理解语言信息的过程。P500篇的层次分析步骤:一,通读全篇,了解全篇基本意思;二,分析段的内容结构,仔细领会段的内容,写出段意(包括这一段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三,分析段与段之间的语意联系,将联系密切(语意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段归纳为段群,写出段群的大意;四,归纳段群为部分,即篇的直接部分,从而概括全文中心思想。

P502层次分析中的疑难:一,大小的问题,相连的上下段是合并为一个部分,还是各自分开为一个部分;二,分合问题,语意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段或段群才能合成一个部分,怎么理解语意相同或基本相同。

第三节篇的类型

P506篇的结构成分:清代刘熙载《艺概·经义概》起、转、承、合;元代陈绎《文荃》起、承、铺、叙、过、结。现代汉语的叫法:开头段、结尾段、中心段、插入段、过渡段等。

P509篇的结构的语义类型:完全结构、不完全结构、扩展结构、变式结构。

P509完全结构:完全具备起承转合四种成分的篇,叫完全结构。P515不完全结构:起承转合不完全具备的篇,叫不完全结构。P519变式结构:起承转合四种成分在篇中的位置次序改变的结构。P520篇的语法组合类型:基本式:平列式,承接式,分合式;变化式:断续式,倒装式,综合式。

第四节开头和结尾

P527开头的重要性:规定说话人说话、写作的思路,给听话人或读者指出篇章内容发展的方向;在情绪上感染读者或听众,激发读者阅读、听众聆听的浓厚兴趣。

P528开头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从全局出发;落笔不可过远;着笔不宜太突。

P530开头的类型:根据开头同主题或话题联系的方式,可划分为直说式和曲说式;按开头同篇中其它部分的结构关系,可划分为话题式、引发式、布置式、管领式。前者叫意义类型,后者叫结构类型。P539结尾的三原则:地位合宜,干净有力,有思索回味的余地。P540结尾的类型:根据意义和功能两个标准来划分,从意义上可以分为总结式、照应式、启发式、号召式、交代式、垂成式;按功能类型划分可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

第五节语篇的修辞

P546常用于篇章的修辞方式:排比(首同式、尾同式、首尾呼应式)、比喻、象征、假言、同音、对比、提问、呼告、顶针、回文、仿拟、反说、婉曲、示现。

下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学大纲 第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是在“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基础课程的有关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所开设的一......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答案

    “他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 . 副词性宾语 . 受事宾语 .谓词性宾语 . 施事宾语 2、 a.村子里回来了一批转业军人。 b.村子里有一批转业军人回来了。 以上两个句......

    现代汉语语法思考和练习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 思考和练习答案 请选择节次 第一节 语法概说 第二节 词类(上) 第三节 词类(下) 第四节 短语 第五节 句法成分 第六节 句子的分类 第七节 常见的句法失误 第八......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最全试题集 自考 含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1 安徽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任何符号都包含形式和(意义)两方面。 2、复合词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成分)组成合成词的......

    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语法和修辞部分(一)填空题答案 1.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2.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3.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

    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40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 1.语法具有 、 、 等性质。 2.汉语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 。 3.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是 ,依此划分汉语句子共......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精选)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 第一章 语法概说,汉硕咨询扣:伊尔酒吧三六欺凌四五 一、语法和语法学 二、语法单位 三、句子成分 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 词类 一 、词......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学 号:学习中心: ————————————————————————————— 一、分析题 1.指出下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