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教版第十二课 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
鲁教版第十二课 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
作者:王洪业
单位: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更新时间:2016-10-30 21:12
浏览量:3 一. 学情与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吴冠中回忆他少年时期听到人们对欧洲现代绘画的评价是“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他去参观刘海粟画展,展览会上有文字提醒观者“须离画十一步半”观赏„„国人逐步接受印象派,就有一个挺漫长的过程。因为中国绘画都是线性思维,可是现代绘画却是拿着一个大笔刷子,走进看就是一个笔触,所以这是很难接受,这是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50年代的时候其中有一个争议,就是关于印象派要不要发生很大的变动?是不是带有资产及生活方式?我们无产阶级要不要接受它?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美术又重新开始接受印象派,艺术对西方现代艺术又开始重新评价,中国人是一波三折的接受现代派艺术。陈丹青在他的著作中说,中国的人民实际上对艺术是非常饥渴的,中国普通的老百姓对现在艺术的认知度几乎为零。。。
由此可见,本课内容对于成人来说都是很难理解的,对于很少接触第十二课
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的高一学生来说,其难度也就不言而喻。但是,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也有他们有利的一面,那就是现在学生见多识广,求知欲强,对新鲜事务接受能力强,再加上现代媒体的普及,老师如果能够抓住本课学习的要点,还是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由此看来,能否围绕教学目标讲好本课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情而不是单凭课本内容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且既简练又要点明确的完成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第10课和第11课,对各种类型美术作品已有了一个大致了解,本课内容即是上两节课内容的延续,又是为以上学习内容提供一个关于西方现代艺术的背景知识。因此,本节课的目的就是围绕本课的主题“西方现代艺术”,对西方现代艺术进行一个历史性的概括性的梳理,使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并让他们知道,西方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与西方的历史情景相关的。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学会鉴赏具体的现代艺术作品。2.内容结构:
本课由两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首先对后印象主义给予一个时间上的界定及其画派特点和代表画家。
第二部分简述了现代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部分代表性的流派,但没有很具体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存在几个方面:一,对教师而言,本课涉及大量的流派,而这些流派又涉及丰富复杂的背景知识,教材几乎没有对作品的鉴赏文字,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掌握大量的有关知识,讲述既简练又要点明确;二,对学生而言,本课内容较多,短短三页课本,涉及了几乎近两个世纪的艺术内容,要在45分钟内掌握基本的背景知识并初步学会鉴赏一件具体作品,并非易事。
(四)教学重点
根据学情及其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在于:
1、掌握后印象主义对后世的影响,及其主要代表人物、作品特点。
2、掌握现代派美术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二、教具:多媒体设备、后印象派典型作品幻灯片、现代派部分作品幻灯片
三、学具:纸、笔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组织教学
(二)故事法导入新课 讲述后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引入课题。1910年伦敦准备举办一个现代法国画展,临近开幕的时候,受邀请的社会名流及大量的爱好者云集画展门外,但是画展的名称还没有确定下来。作为展览组织者的英国人罗杰。弗莱一时没有办法,便不耐烦地对工作人员说:‘那就先把它叫作后印象主义吧!(板书:后印象主义,引入课题。)以后,‘后印象主义’便被用来泛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其中杰出者有这里的塞尚、凡高、高更等。开创了西方现代美术的历史。(板书课题:与西方现代派美术),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讲述新课
引导学生看屏幕作品《向日葵》《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静物》三幅作品。引导提问: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画面上描绘的景物是否忠实与自然?风格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1)脱离了自然(2)风格不同。师总结:以上我们看到的作品,就是西方后印象主义画派(板书:
一、后印象主义。特点)的典型代表作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如同学们所观察到的,画面脱离了对自然现象的依赖,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的形象和色彩。实际上,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社团或派别,也没有共同的美学纲领,他们的艺术风格也是千差万别。之所以被称为‘后印象主义’,主要是美术史论家为了从风格上将其与印象主义明确区别开来的原因。后印象主义实际上是个大杂烩,风格根本不同。”
后印象主义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我们又如何来欣赏他们的作品呢?下面我们就凡高、高更的作品走入后印象主义的内心世界吧!
凡高作《星空》等作品欣赏:
(凡高生平简介)这是他的“夜咖啡馆”,咖啡馆是一个很快活的地方,但是在梵高的笔下,他认为咖啡馆是一个苦闷的地方,或者让人堕落的地方。他用了黄色的地面,红色的墙,台球桌子很绿很绿,所以让人觉得这个地方非常的不可思议,有点儿像地域一样的感觉。这也是他画的夜间露天咖啡馆。梵高一生是非常痛苦的一生,因为没有人理解他,他是太富有爱心的人,爱到了让人受不了的地步。他曾经收留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妇女,跟她结婚了,生了小孩。这一切都是处于同情,但是这个女人最后还是不能忍受,也离开了他。最后进了精神病院。他的精神状态是处于一个正常人和一个精神病人之间,所以在他的表现上,在他眼中看到的世界也是这样,带有非常强烈的情绪感在里面。每次看到这幅画,都会让人 心中都会感到一阵酸楚,那种虚幻与不确定让人心痛――― 不是那个时代抛弃了这位天才,而是他跑的太快抛弃了那个时代。
(播放凡高作品)梵高——这个名字让你想起什么?金色的向日葵、燃烧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夜幕中的咖啡厅,灿烂迷人的星光„„,每一个细节都散发出温暖和动荡的激情,一幅幅狂嚣般的画面,都是梵高孤独内心底层最深的呐喊。正如他所说:“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会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淹没嘴唇,甚至会涨得更高呢?但我将奋斗,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也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简要介绍高更作品。。
师总结:(板书:意义)从以上作品看来,后印象主义抛弃了传统的包括印象主义的客观性和自然主义的创作态度,转而转向更高的对形式结构、色彩的情感表现。应该说,正是后印象主义,把绘画与真实终于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与现实真实并行存在的的艺术现实了。并产生了以批又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艺术杰作,为我们展现了西方艺术史上最绚丽,辉煌的一页,从而开创了西方20世纪现代艺术新纪元。
(板书:
二、现代派美术)
学生观察蒙可、马蒂斯、毕加索、康定斯基、达利的作品,并思考一下问题: 你所看到的作品。美不美?像不像?真不真? 板书:
1. 美术不一定是“美”。
野兽派作画笔法狂放、色彩主观、形象简化,不讲究所画对象的形式美。野兽派代表马蒂斯的《马蒂斯夫人像》,其夫人形象不论从肤色、衣饰还是神态情感看,都称不上美。2. 美术不一定要“像”。
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画《哭泣的女人》《亚为农的少女》,人物的头、身躯、两脚忽大忽小,不讲透视比例,只求突出时空的重叠叠加。它先把一切物象加以破坏和肢解,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各种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组合,甚至发展到把同一物体的几个不同方面组合在同一画面上,借以表达四维空间。引起了绘画造型的革命。
3. 美术不一定求“真”。
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把时钟画得像个大薄饼,并将其对半相折半平半垂地挂放在桌沿上或树枝上,时钟竟也能运走自如。4. 美术不一定要“笔”。
西方有所谓“行动派”画家在自己身上或模特儿身上裸体涂满颜料,然后往摊在地上的白画布上打“狗滚”,让躯体、手脚留下色痕以成画作。5. 美术可以是极端。
法国观念派美术家伊夫·克莱举办一个“空无”展览,画厅里一无所有,观众所见的只有三堵白墙和临街一面的空橱窗。其主要的展品是一个出奇的观念。6. 美术可以是梦幻。
意大利画家契里可《街道上的神秘与哀愁》,内容具有梦幻特点,其中梦一般的天空梦一般的人物都体现了梦幻特点。
7. 美术可以是行动。
法国行动派画家马蒂尔在1956年当众作了一幅高4.2米,横宽12米的大画,只用20分钟时间完成,在当时成了一种惊人的新闻报道。表演完了,作品也就取消了。行动派认为生活与艺术的界限越含混越好,没有必要有作品,美术家应该和歌唱家、舞蹈家一样表演完了,作品也就消失了。8. 美术可以是符号。
1901年前后,经过俄国画家康定斯基,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等人的数年摸索,抽象主义终于形成。艺术家摆脱造型艺术再现视觉感受的传统,把点,线,面视作自主的表现力愿素,使之变成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从而把艺术家的情感传达给观众。二战后,美国人波洛克开始转向抽象表现主义。他不用笔画,而是在画布上乱撒颜料;画面上没有任何具体形象和生活内容,只有斑点状的东西扩散开去,从而超越了有框绘画的狭小范围,是画面具有一种无限空间的感觉。
由上可见,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内容与形式包罗万象,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品,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就看你如何去欣赏?如何去实现?艺术是创造,艺术是翻新,艺术创造的可能性是极其广阔的,艺术品的每一种成分和艺术活动的每一种成分都是我们研究、翻新的对象。是否现代美术是摸不着边际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存在?
同学们都知道,当前流行的一则商品广告的艺术设计:名牌耐克(nike),其商标为一个“半象月牙半象钩”的毛笔挑钩,形象简练至极,人们仔细思考后,觉得这倒很有些像遮阳帽的长长帽舌,再一深思,这一钩也可说是遮阳帽的抽象吧!
由上可见,西方现代主义美术也不是奥妙莫测的,我们应该用一个正确的观点去对待,拓宽思路,提高审美素养和鉴别能力。
(四)小结:
师总结:这就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美术在十九世纪先后产生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内容纷繁复杂,形态千姿万变,手法奇特的“现代主义美术”。其最大特点是努力突破以至完全摆脱或否定西方写实美术的传统,强调表现美术家的主观精神和艺术形成方面的种种探索。主要流派(板书:主要流派)有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等。此外,还有行动派、观念派、风格派、借实主义等等。“西方现代美术”已为人类艺术世界构筑了一座庞杂的令人眼花缭乱、思幻莫测的艺术迷宫。
该如何看待当今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派美术?意义何在?(板书:意义)确实有相当数量的作品画面模糊,变形,甚至荒诞离奇,令人不可思议,表现了部分流派的唯心主义艺术趣味和颓废思想;但更多现代派艺术家通过创作体现他们的叛逆性格,强调自身的价值,表现艺术家的主观心灵,也创造了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艺术表现方法和新材料。
(五)作业:
选择一幅你喜欢的现代派作品,仔细观察并试着分析一下自己的感受。
第二篇:第12课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
第12课 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今天的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
《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是山美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美术的风格与创新的第三课,上好这课尤为重要。使学生能够大致的了解什么是后印象主义以及西方现代派美术,消除学生对其的神秘感、能简单地加以区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2、教学指导思想:
一、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两全”,即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过大量的图片,使学生对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有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加强学生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增强对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三、在教学中,紧紧把握一个思想: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的“以形写神”特点;(2)、西方传统人物画造型的”写实美与理想美结合”特点。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理解中西人物画造型手法的异与同,引导学生加强队中国经典艺术的了解与热爱。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方现代派美术区别于传统美术的两个重要特征 教学难点: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发展轨迹及其产生的原因。
5、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二、说教法:
总的来说,我这节课运用方便快捷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是现代教学的需要,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在这个课件中,为了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我运用的教法有:直观教学法、启发引导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学科渗透互助教学法、音乐陶冶教学法„ 学科渗透互助教学法:在所有教法中,学科渗透互助教学法是我探索的特色教法之一。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让学生全面发展,美术欣赏课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这个小范围,要在欣赏美术的同时,穿插历史、文学、音乐等学科知识,使美术教学“活“起来。
三、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会学习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课我交给学生的学法有:自学讨论法、质疑法、学科渗透互助法、练习法、观察描述法、导学式小组合作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我是这样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的:
1、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时间约为5分钟)
大家既然学习的是美术课,那么势必就要认识一些艺术家和了解一些美术作品
2、讲授新课(时间约为30分钟)A、后印象主义美术:
展示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主义、印象主义的作品,简单让学生评 价一下特点(复习一下以前的知识),为接下来引出后本节课课题。板书: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
展示梵高、高更的作品(欣赏激情大师的传世名作),让学生自由地发言(包括艺术家的人生经历、绘画特点、艺术主张等等),并总结后印象主义作品与传统美术作品的区别,引出西方现代派美术的第一个特征:
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比较塞尚的静物画和古典静物画的区别,引发学生对塞尚画面的真实性的探讨,并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要这样画?引出西方现代派美术的第二个特征: 画面形式的创新。
(小插曲:西方评论家把塞尚誉为“现代艺术之父”,老师则认为不仅仅是塞尚,连梵高、高更也应该是“父亲辈的”,这是为什么呢?接着往后看“儿子辈、孙子辈的作品”
B、西方现代派美术: 1)、展示“儿子辈的”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派的代表画家蒙克、马蒂斯、毕加索的作品;通过学生们自己的分析,加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三位画家的作品及艺术主张大致地了解:蒙克——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自我感受,扭曲的线条、神秘的色彩使画面紧张恐惧(像后印象主义的谁?)(伏笔!);马蒂斯——摒弃奴隶式的模仿自然、平面化的处理画面、色彩浓烈、富有装饰性、追求艺术的自由、纯洁、静穆(像后印象主义的谁?)(伏笔!);毕加索——画家按照想象的来作画,而不是看到的,几何化的处理画面、传达一种理念(像后印象主义的谁?)(伏笔!)2)、连线题:通过学习,根据艺术家的主张及表现形式的相似性,把它连起来: 儿子辈的 父亲辈的 毕加索 梵高
蒙克 高更 马蒂斯 塞尚
小插曲:走近大师,选取大家最熟悉的毕加索,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把人的多角度的脸放在一起的(提升兴趣、加深理解)3)、展示“孙子辈的”代表画派——抽象主义,通过学生们的分析,总结抽象主义绘画的特点(如果说后印象主义之前的绘画是完全的写实,那么从后印象主义这儿,艺术家开始注入了个人的情感,并改变了绘画的方式,即使这样,画面中依然可以辨别出现实的形象,而到了抽象主义这里,画面已经完全没有了现实可辨的形象,绘画已经完全成为作者传达个人理念、宣泄情感的工具了)
C、西方现代派美术产生的原因:
1、工业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照相机的出现
2、哲学的发展,个性的解放,艺术家对人的主观情感的认识和表达
3、创新意识的体现(不创新就会被埋没)
3、课堂练习(时间约为5分钟)动手创作: 听一段乐曲,感受旋律,自己创作一幅现代派的绘画
要求:以客观的现实为依托,运用变形、夸张等现代派手段,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内容要新颖,大胆创新,并能向大家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
4、课堂小结:
以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幅优秀作业,由同学进行展示讲解,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更加强了学生的自我表达和思考能力,从深层次符合了素质教育要求。课上到这里想必大家对西方现代派美术已经有一定了解,并亲自体验了一次当艺术家的感觉,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一定要在新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体验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充分挖掘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
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
1、后印象主义美术:
西方现代派美术的第一个特征:代表(梵高、高更的作品)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
西方现代派美术的第二个特征:(塞尚)“现代艺术之父” 画面形式的创新。
2、西方现代派美术
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派的代表画家蒙克、马蒂斯、毕加索的作品
代表画派——抽象主义(画面已无现实可辨的形象,绘画已成为作者传达个人理念、宣泄情感的工具了)
3、西方现代派美术产生的原因:
A、工业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照相机的出现
B、哲学的发展,个性的解放,艺术家对人的主观情感的认识和表达 C体现(不创新就会被埋没)、创新意识的
第三篇:西方礼仪与文化课后感想
《西方礼仪与文化》课后感想
在学习了西方礼仪与文化的知识后,回想东方泱泱大国的文化礼仪,其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也让我充分了解到一个国家所处的环境与国民的思想对文化利益的发展造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从最基础也是最明显的等级观念开始。东方强烈的等级观念喜欢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贫贱贵富,虽说在提倡人人平等的现今,这种驻扎在东方人观念中几百年的腐化思想仍然从潜意识里把人分了等级。说到底人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的,出生在富贵人家只是你人生的起跑点比一般人高了而已,没必要看高自己,出生在平民家庭不意味着一辈子就是卑贱的代名词,也没必要看低自己。道理是谁都懂得,但文化造成的蒂固观念终究改变不了这种恶劣的思想,这一点我还是更偏向于西方文化的。西方更能看清楚自己的价值并不以此为荣为耻,他们相信努力可以提高自身价值,可以做到人对人正真的平等。
另一个值得我谈到的便是东西方的文明礼仪了。说实话作为一个东方人,我还是为我们的文明礼仪感到羞耻,我不否定东方大国年年家喻户晓的各路伟大精神奉献人物,但自我牺牲不是人人能做到的,而个人文明却是人人能做到却无法做到的。看看日本一场球赛过后纤尘不染干净如初的观赛台,看看新西兰马路边严谨遵守交通信号的路人,看看美国大街上漂亮的垃圾桶和洁净的地面。而我们......每次旅游都让我深深感受到国人这种极端恶劣的本性,满地的垃圾,拥挤无序的地下铁,混乱的交通,人与人的冷漠,看到这里我也只能冷笑了。
最后让我感兴趣的是东西方的婚礼文化。说道婚礼,想必是每个人最憧憬的幸福了。漫天飞舞的气球,奶白色的雅致小亭,庄严的教堂,彻响的钟声,纯白无暇的拖地碎花抹胸婚纱,妖艳欲滴的玫瑰花捧,可爱的花童,绿茵的草地,西方的婚礼充满了浪漫和轻松,没有过多的繁复礼节,没有冗长乏味的辞藻,简单而大方。东方的婚礼则是以大红色为主调,喜庆的花轿,朱红层叠的宽袖凤冠霞帔,牵情系缘的绸缎,悦耳清脆的唢呐,震耳欲聋的炮鸣,一路热闹的祝福吆喝无不体现出丝毫不逊与西方婚礼的幸福,东方婚礼较为隆重,注意的细节礼节较多,而婚前誓言辞藻也较为乏味,但热闹喜庆的气氛,欢腾的场景还是很值得品味的。
西方礼仪与文化还存在许多有趣的话题,那些令人尴尬和搞笑的场景缘于对此的了解不够深入,彻底。为了以后出国的端庄举止,习得西方文化礼仪的相关知识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学号:120107100112
姓名:胡克
班级:12经济(1)
第四篇:鲁教版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形成,绘画水平处于半抽象半具象的阶段,学生绘画能力相差比较大。
2、学生观察力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感性的认识了,所以在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情感。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3、学生对于绘画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写实期的学生往往会认为画的越来越好,这种意识往往束缚他们大胆的创作欲望,变得越来越小,束手束脚,唯恐别人说画的不好。
二、教学目标: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术语的意思和一般的表达方式,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
2)、在美术教学中看、画、做、说、玩融为一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3)、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路,发展创新意识。
4)、感受各种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5)、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提高视觉感受能力、6)、形成崇高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19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本册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了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所包括的课题,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四个领域,并保持他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同时,每课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书中的大量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参考的范围更广了,同时在教学上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难度,验证了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本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美术学习不单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要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要尊敬和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6、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7、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努力开发当地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五、教学进度
周 次 内 容 第一周 色彩的明与暗 第二周 色彩的渐变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色彩的情感
我画的动漫形象 对称的美 那一刻的我 走进春天 鸟语花香 诗情画意 戏曲脸谱平凡的美 藏书票
千姿百态的帽子 太空新居 美术学习记录袋 会游的玩具 神奇的“小笔刷” 光的魅力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五篇:鲁教版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课后反思
《两只小狮子》课后反思
《两只小狮子》是一年级下册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课文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易懂,蕴涵了做人应该自食其力的道理。文章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一懒一勤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懒狮子和小树的对话,刻画了一头怕吃苦、想依赖的小狮子,并借狮妈妈意味深长的话语告诉孩子们只有勤学苦练,不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自己拥有真正的本领,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文中存在着大量的对话,很适合于让学生朗读。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读为主,创设多种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理解词语从图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理解“懒洋洋”这个词请学生观察图上小狮子的样子,闭幕养神,翘起二郎腿,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朗读、探究。有助于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变抽象为具体。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同时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词义。再如理解“为什么要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呢?”一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欣赏百兽之王狮子捕食时的精彩画面,从画面中找到答案的!在看课件过程中,学生深深感受到了狮子练就本领的重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在强烈的参与欲中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二、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充分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加强生生合作,进行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体验学习的快乐。设计了四个不同方式的读:
1、上课伊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狮子妈妈生下的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只小狮子呢?
2、默读课文2—6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看出这是一只懒狮子?勾画出相关的字词句,并出声读一读。
3、通过加不同提示语引导学生生生互读,师生分角色读等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
4、指生配乐分角色朗读课文。
多种形式的朗读,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文中的人物融合在一起,在读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感受,真正进行了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无论是自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声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如:如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呢?请学生在组内自由读一读它们的对话。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通过找提示语个人读,评价读,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小狮子的得意、骄傲„„这样无须教师多余的讲解,学生就自然地在朗读中投入到对课文内容的体会、感悟中。学生学得更自主、更投入了,何乐而不为呢?读有所想,读有所感,读到深情之处,必有真情的体验,那么让学生说出来,表演出来课堂教学就生动有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