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九章 概念:
1.文学有三大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
2.现实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现实感很强的叙事文学,简言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法再现现实生活的文学形态,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两大特征。再现性指正视现实,真实的再现现实的矛盾和规律,作家的思想感情包含在真实的描绘之中。逼真性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照(应是“仿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逼真的描绘。
3.理想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抒情诗歌、散文、《西游记》一类魔幻作品。简言之,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世界的文学形态。具有表现性与虚幻性两大特征。表现性指侧重表现作家的情感、理想、幻想等主观世界。虚幻性指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虚构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虚幻形象。
4.象征性文学:(指历史上的寓言、童话、象征诗歌等)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具有暗示性与朦胧性两大特征。暗示性指作品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某种意义、思想。朦胧性指作品的寓意较为朦胧宽泛,难以用单一的确定意义去概括。
5.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等。
6.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为主的文学样式。基本特征有三:一是深入细致地人物刻画,二是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三是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小说可分为长、中、短篇小说,文言小说、自由小说等。
7.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有三:①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②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③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剧本从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类,从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戏曲、多幕剧、独幕剧等。
8.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灵活自由,抒写真实感受。
9.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即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10.诗的音乐性:诗是最强调音乐性的。诗的音乐性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节奏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节有规律地变化。安排停顿和音调搭配是形成节奏的两个重要手段。如果停顿次数均匀,就会形成鲜明节奏;有规律地搭配平声(阴平、阳平)与仄声(上声、去声、入声)便形成起伏交替的节奏。韵律即和声押韵的规律,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秩序地重复出现。韵律包括头韵、腹韵和脚韵。韵律可以加强节奏感。
问题:
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关系?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分别是纵贯人类文学史的三大文学类型。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分别是先后发生在欧洲18世纪末到20世纪的三个文学思潮、文学运动和流派。它们是三大文学类型得到充分发展的一段文学,是它们的典型形态,2.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实型文学以逼真叙事写实为主,理想型文学以抒情和表现理想为主,象征型文学常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重在寄寓某种意蕴。它不象现实型文学重用逼真描写,也不象理想型文学用抒情方法。象征型文学常对对象进行变形化、拟人化处理,常常淡化时间与空间,以追求广泛的象征性。如《刻舟求剑》,暗示人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3.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我国解放后至70年代末出现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想结合”的文学。“两结合”文学既重现实,又重理想,要求以革命现实主义为基础,就是要真实地、历史地反映现实,能动地描绘出现实发展的趋势;又要求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即站在革命理想主义的高度看待现实,用理想来指导对现实的描写,用理想来激励人民前进。一般认为“两结合”文学属于“现实型”文学,而我却认为它更象“理想型”文学,因为它重在表现革命热情与理想,而且与属于理想型文学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极其相似,包括以大革命为时代背景,理想化的人物刻画等。也可以说“两结合”文学是对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的综合发展。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现代主义文学是产生于西方19世纪末、至今盛行的文**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等流派。它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此前的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文学的表现性、虚幻性和假定性特征,使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发生了多向流变。其特征是:①不重视客观现实的再现,而重视非理性现实、心理现实、梦幻现实的表现,重点表达异化感和荒诞感。②重点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手法,突出了虚幻性与假定性。
5.从诗歌的基本特点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诗歌的本质与最大的艺术特长是抒情表现,即抒发感情,表现内心世界与理想。而其凝炼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的形式正适应了诗歌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只有诗句、诗体凝炼,才便于其中抒情表现;而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想的逻辑就是跳跃性,而不象事物逻辑那样有规律性;节奏与韵律可以适应与促进情感的抒发,使诗句和情感和谐而有节奏。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散文写的是真人、真事、真物、真情,以抒写真实的生活感受和真实的生活境遇为核心和最大特点。报告文学是从叙事散文发展起来的,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以写真纪实为重要特征。可见,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是极其相似的,它们的真实都接近生活的真实。但都非对生活的机械摹写,都要用剪裁、取舍、提炼等方法。散文与报告文学的区别在于:散文多了一些抒情味与真实感受,强调情感性。报告文学多了些真实的刻画与描写,强调人物形象刻画。
7.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小说与戏剧在反映生活时有同有异。相同点是都以叙事和刻画形象为主来反映生活。不同点在于,①小说是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而剧本是人物事件用台词与动作自我展示。②小说可长可短,人物可多可少,地点可随意变化;而剧情必须浓缩在两三个小时以内的特定空间,人物不能太多或太少。③剧本比小说更讲求表现矛盾冲突。
第十章 概念:
1.典型:就是高质量的艺术形象,它既具有鲜明独物的个性,又包含了充分普遍的共同性,从而反映了事物的某些本质(或:文学中显现特征而富有魅力的性格,特征性与艺术魅力性是其两大特征。特征性:一指他的外在特征非常生动独特;二指内在性格非常深刻丰富。魅力性指性格的生命魅力与灵魂深度。
2.特征化(一般称为典型化):创造典型的方法,即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和生发。特征化的对象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
3.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完整的空间性是意境的基础,情感的包含性是意境的灵魂,含蓄而耐人寻味是意境的魅力所在。(或:情景交融是意境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是意境审美特征)。
4.意象:又称审美意象,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观念或哲理的艺术形象。具有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抽象思维参与性、求解性和多义性等特征。
问题:
1.“本文”与“作品”“本文”又称“文本”(TEXT),在英语中是原文的意思。指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指经过阅读了的文本。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而“本文”有待读者阅读与再创造。
2.“文本”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本文从外到内可分为三个层次:话语层,形象层,意蕴层。中国三国时期的王弼也早有言、象、意三层次的分法。
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不同,除了常说的形象性、生动性、疑炼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1)文学语言是内指性语言,即指向艺术内部,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逻辑。如:„„(2)文学语言注重语言的表现功能,蕴含了作家丰富的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比普通语言更富于心理蕴含性。如:„„(3)文学语言具有阻拒性,指设法把语言写得陌生、扭曲,以打破司空见惯的套板,产生新奇感。如:„„
2.形象具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文学形象就是用话语系统描绘的具体可感的人物、景物、物态等图画,特点有四: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指形象中既包含客观描写,又包含作家的主观情感、思想。二是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指形象是虚构的,但却符合生活本质与作者的真情实感。三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指形象是单个的,但他身上又包含了其他类似人物的共同特征。四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指每一个形象从名姓到相貌性格都是具体而确定的,但到底是怎样的,不同的读者却解读到不完全相同的结果,这即不确定性。如祥林嫂,既来源于客观生活,又含有作家的同情;既是虚拟的假定人物,又让人感到非常真实;既是单个人,身上又包含了旧中国妇女的许多共同特征;既是祥林嫂,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又在不同读者的解读想象中不完全相同。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文学典型就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其特征有二:一是特征性,即外在形态生动、具体、独特,内在本质深刻丰富。总之,从整体到局部都很独特;二是有艺术魅力,能吸引读者。典型魅力是由它的符合生活本质的真实性、富于独创的新颖性、包含着作家真情实感的诚挚性、内涵挖掘不尽的蕴藉性造成的。
4.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怎样?
一方面,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形成,典型环境促使并制约典型人物的活动与性格发展;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又影响典型环境。总之,二者相互依存,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典型人物的刻画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行、心理都失去依据,成为无源之水;而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离开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形成的可能。
5.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文学意境就是抒情性作品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三大特点。情景交融即意境首先是一幅图景,而其中又满含着作家的情感。虚实相生中的“实”即意境中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指这一实境能诱发出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神、意的体味。韵味无穷指意境中包含着咀嚼不尽的审美意味,包括情、理、意、趣、韵、味等,含蓄而耐人寻味。比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首先,诗作勾画的春天之景中内含着喜悦之情;其次,实写游园不值之情景,却在读者脑海中诱发出一个阔大而虚幻的春景空间;再次,全诗耐人玩味,具有无穷的韵味。
6.本书所讲的审美意象与一般所讲的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般所讲的意象多指诗中的形象。本教材所讲的意象专指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指具有哲学意味的作品中那种意义不在本身,而是象征暗示着一种普遍哲学意义的形象。具有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性等特点。哲理性指表达哲理是创造意象的目的,正所谓“表意之象”。象征性指意象实际是某种意义的载体,是某种事物的象征。荒诞性指意象不合生活常规,如人变甲虫,刑天以乳为目,都荒诞不经。抽象思维直接参与性指作者创造意象时,由于目的在于表达一种哲学观点,所以,意象的创造不只是形象思维起作用,而哲学的抽象思维也参与其中。
第11章
概念:
1.叙事学:指20世纪以来由俄国形式主义与法国结构主义等形成的叙事理论。它不像传统叙事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共有的叙事形式方面的特点,包括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接受者的关系等。它发展了传统的叙事理论,但忽视了具体作品的特殊性,太重形式,因而不无偏颇。
2.事件:事件指相对完整的叙述单位,由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宝玉挨打、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等都是事件。不同的事件作为叙述单位在故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可分三类。一类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类是显示人物性格。第三类“一身兼二职”,既推动情节,又显示性格。2.情节;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用以表现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展示人物的性格。
3.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这是作品结构的两个层次。表层结构:指事件之间的关系(故事单元之间的关系),这是历时性向度的结构。深层结构:指故事各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这是共时性向度的结构。它植根于一定文化的深层社会心理,因而往往呈现为多义的状态,造成释解的困难和歧义。(深层结构已经不是形式意义的结构,而是内容意义的结构)
4.行动元与角色:这是叙事作品中人物的二重特性,即从不同角度看人物的结果。行动元指人物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元(行动“元”),在“做什么”,从而构成矛盾的一方,起推动整个事件发展的作用。如《西厢记》等才子佳人小说,总由几个相似的行动元构成:张生一类故事结局的追求者;莺莺一类被追求的对象;红娘一类帮忙者;老夫人一类有权势的反对者;郑恒一类的小人、破坏者。角色指人物特征的各方面统一而成的独立的性格,即在故事中“怎么做”。成功的角色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普遍的共性,并能揭示出社会的某种本质。(“角色”就是常说的“形象”,成功的角色即“典型人物”)人物具有“行动元”与“角色”二重特性,但二者不总是重合的。有时一个行动元由几个角色担任。如《西游记》中,许多妖魔,角色、性格不同,但同属一个行动元,即取经的阻碍者,而唐僧师徒四人构成一个行动元,即“取经者”。反之,一个角色也可能包括几个行动元,如猪八戒、白马等,都先是取经的阻碍者,后来又变成取经者。
5.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构成叙事作品中时间的二元性。故事时间即在故事中虚构的时间,指生活中那个故事展开原本所用的时间;本文时间指作者叙述这个故事所用的时间,略等于阅读所用时间。这两种时间有时可以重合,但总体而言,二者的性质、长短、顺序往往不同。
6.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序列是三段式:首先是行动的可能性,指一个行动将要发生。其次是变为现实或走向相反,这是故事内容的主要部分。最后是取得成功或失败。(实质是常说的开端、过程、结果)
7.视角:即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由叙述人称决定,常用的有第三人称视角(叙述),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两种,另外,也有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变换的叙述。第二人称叙述较为罕见,它其实是第三人称的变体。
8.叙述者声音:指叙述者隐藏在故事后面说话或者有时站出来说话的方式,前者叫隐蔽的叙述声音,后者叫凸显的叙述声音、戏剧化的叙述声音。叙述声音是叙述动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叙述声音的本来功能是传达内容。在一般的作品中,叙述声音隐藏在叙述内容后面,不大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隐蔽的叙述声音可造成客观逼真的叙述风格。在有些作品中,叙述者在叙事中突然从幕后站到前台议论几句,如某些古典小说中,叙述者突然说:“看官,你„„”这就突显了叙述声音,使叙述者也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客观上突出了“讲”的动作,从而瓦解了一般叙事所创造的客观逼真的幻觉,造成另类叙述风格。这种叙述者站到台前横插议论的方式可称为“叙述声音的戏剧化”。因此,不同的叙述声音可造成不同的叙述风格与效果:隐蔽的叙述声音可造成客观逼真的叙述风格。凸显的戏剧化叙述声音可造成另类叙述风格。
9.叙述接受者:又称隐含的读者,即作者创作时心目中写给的读者。只有这些读者才有可能成为作者的知音,真正领会作品。实际的读者一般难以完全符合隐含的读者的标准,因而导致对作品的误读。读者应尽可能向作品隐含的读者靠拢,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问题: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叙事的特征有二:其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其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只要符合生活与情感的逻辑就行,无须到生活中去求证,但却可能在更深刻的层次上揭示人生与现实社会的本质。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情节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用以表现人物的行为冲突,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和性格。可见,其一,事件是情节的单位,而情节是事件的组合。其二,讲述的目的不同,有的事件“重事”,有的事件重“人”,即显示人的命运性格,而情节的讲述目的只是揭示人物的命运与性格,所以,情节不仅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事件,而且要求事件的展开要能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3.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
行动序列一般包括三段:故事行动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或没有变为现实);取得结果(成功或失败)。(实质是开端、过程、结果)例如《西厢记》,开始是“可能性”,即张生倾慕崔莺莺。其次是变成现实,即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搬兵解围后,经过“酬笺”、“赖笺”等情节,二人的婚姻逐步变为现实。最后是取得结果,即老夫人答应,二人拜堂成亲,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4.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叙事节奏由叙事方法引起的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矛盾构成。同样是故事时长不变,当采用描写、详叙方法时,文本时间拉得很长和较长,叙述速度缓慢和较缓;当采用概括叙述和省方法时,文本时间缩短和最短,叙述速度显快和最快;上述几种不同的叙述速度交替在文本中出现,构成快慢有变的叙事节奏。(文本时间即叙述故事所用的时间)
5.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叙述角度的变换指叙述中人称发生变换,比如,本来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突然一个情景却以主人公即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这种角度的变换,可以改变故事氛围和人物情绪,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6.叙述视角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叙述视角有三种:(1)第三人称视角,又称全知型视角。其特点是叙述者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角度叙述,无视角限制,即叙述者对所叙之事与人无所不知,包括人物的行为、心理、过去、现在、未来。这种叙述视角作者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但容易出现作者对人物的任意摆布,未给读者留下探索的余地。(2)第一人称视角,又称“内在式焦点叙述”。其特点一是文中的‘我’既是叙述者,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具有双重身份,叙述显得更真实;二是叙述者的视角受到限制,不能叙述角色所不知的内容。但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可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3)第二人称视角,实质是第三人称叙述的变体,这类作品极少。(4)也有叙述视角与人称变换的。比如,作品本来用第三人称叙述,可是突然有一节转为作品中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这样可以引起故事氛围与情绪的变化。
7.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叙述者声音的特点。叙述声音就是叙述者用什么口气与态度叙述,不同的叙述声音可以造成不同的叙述风格。比如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主要用第三人称叙述杜十娘的遭遇,但讲到关键处,作者时不时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发表几句议论,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就把叙述者从故事的幕后推到了幕前,使叙述人也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换言之,叙述者通过叙述声音所显示的个人魅力也成为作品艺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2章
概念:
1.抒情:即抒发感情。从对象看,抒情偏于表现作者的主观世界。从方式看,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与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
2.抒情作品:指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一类文学作品。其主要体裁是抒情诗与抒情散文,另外还有戏剧和抒情小说,这二者兼有叙事和抒情的双重特点。
3.抒情话语: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即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4.抒情作品的结构:抒情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即声音、画面、情感经验。由于其情感经验总要投射到声音或画面上,形成声情并茂或者情景交融的象征表现,所以,三个要素常形成两个方面的关系,即声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
5.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指抒情诗通过听觉节奏和视觉画面给情感节奏赋予外形,将它直接有力地体现出来。换言之,即诗作情感饱满,声音响亮,图景鲜明。
6.抒情节奏:节奏是抒情作品中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运动的形式。抒情节奏是一个多层组合。在声音层,音调的抑扬、字词句的停顿、反复、押韵等构成声音节奏。在画面层,景物的承接、流转跌宕等构成画面节奏;在情感层,情感的起伏、强弱、转折等,构成情感运动节奏。如: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声音的平仄、押韵,不同画面的接续,情感由喜悦而怀疑而惊喜等,都构成节奏。
7.隐喻:比喻的一种,只表明喻体与本体的关系,不用喻词。如“幼儿园的阿姨终日泡在她的‘小鸟’中间。”用‘小鸟’隐喻小孩们。
8.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抽象的观念、思想等的文学方法。如用红日升起象征美好未来,用鱼水关系象征军民关系。
9.抒情话语的修辞:这是指抒情作者在抒情写意时的用语方法。常用的有比喻与象征,倒装与歧义(指一个诗句含有多重意义),夸张与对比,借代与典故。(答时要具体解释一下。“借代”如“宛转娥眉马前死”,用“娥眉”代杨贵妃)
10.抒情角色:指抒情作家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常见的抒情角色有三种:一是第一人称抒情,即作者作为第一人称出现,作品中的‘我’即作者。二是作者作为代言人,以他人的口气抒情。这是戏曲唱词的基本抒情形式,诗歌如李白的《春思》中:“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纬。”诗人代思妇抒情。这种作品中隐含的‘我’是他人。三是作者作为叙事者,在讲述事件的过程中抒情,即第三人称抒情。
问题:
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抒情偏于表现作者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抒情重在运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重在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举例说明。
首先,抒情话语突出话语的表现功能,主要是突出了直接呈现情感运动形式的功能,具体表现为突出话语声音层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即在抒情话语中,声音层被凸现出来,造成高低、快慢、长短等有规律的音响组织形式,直接象征着情感运动的形式;另外,在抒情话语中,画面不仅再现了事物的外表,而且转化为一种主观的、感受之中的色彩与形象,直接象征性地表现了感受过程。其次,抒情话语主要通过改变语言规范、复杂化、陌生化等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改变了“绿”的词性,丰富了其表现力。“红杏枝头春意闹”用“闹”形容春意,不合语言规范,显得陌生,但却突出了视角画面的动感。
3.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之景,不是孤立的景,而是为了抒情而设立的,因而是被赋予了情感的景语;诗中之情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由景物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常包含在景物的描写中。可见,诗中总是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字面写的是景象,而内部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无限阔大的理解与景仰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第13章
1.文学风格:就是作品的整体话语特色,它由作家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话语情境造成,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就是作家作品的风采、格调、气韵等特点。)
2.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3.风格外构成:文学风格是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其构成的要点包括: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2.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4.风格简分法:分风格为“刚”“柔”两类,宋词理论中称作“豪放”和“婉约”,近人多称作“阳刚”和“阴柔”。
5.时代风格:又称风格的时代性,指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风格,它是时代精神、审美要求在文学中的表现。历史上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以及欧洲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等,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6.流派风格:指一个流派的作家作品在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等方面表现出的共同特色。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风格即人”?
文如其人的意思主要是说作品风格是作家说话办事风格即气质的表现和反映,而不是说作品的思想道德是作家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反映。因为“说什么”的思想内容可以作伪,而“怎样说”的形式不可作伪。不过,也不能说作品的内容与作家的思想完全没有关系。事实上,伟大的作品只能出自有伟大人格的作家之手。当然,卑劣的作家永远写不出伟大作品。
2.论述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创作个性就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它是作家气质、性格、世界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综合因素的整体显示。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时代、民族、地域等则是培植创作个性的土壤。
3.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4.风格的基本内涵。
文学风格是以作家个性为主导,受创作对象的制约,在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其内涵包括:①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②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③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5.为什么说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意思是说,使作品出现独特的风格是作家的最高追求)风格使作品显示出作家的个性光彩,以其独特性独树一帜,给读者以美感;它给文体的僵硬躯体注进了盎然生机,使其获得了艺术生命。所以,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体现。
6.风格有哪些特征?(教材二次修订时删去该问题,但没有修订练习题。按旧版回答)风格的特征有三:①独创性,指一种风格总是独特的,不与别人雷同,这是风格的生命;②稳定性,指作家风格一旦形成,会在一个较长时间基本不变;③多样性,既指整个文学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也指同一个作家风格统一中有变化。
7.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雄浑刚劲的风格可以壮人胸怀,清新俏丽的风格可以舒人心脾,飘逸疏野的风格可以养人性情,沉着含蓄的风格可以启人思力„„
8.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文学的地域风格指文学作品表现出的地域特色。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地域中,环境条件、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会有所不同,反映在文学中,就形成文学风格的地域性,即地域风格。
9.“风格”概念有不同层次。
“文学风格”是总概念,“作品风格”是基本层概念,再上是“作家风格”,再上是“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
10.试述风格的基本形态与风格分类的开放性品格。
本教材把风格分为八个基本类型: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其实,风格分类向来就难统一,有人只分为阳刚性与阴柔性两类;有人分为四类;更有人分为几十类。各种分法都是相对的,都有合理性,很难定于一尊。可见,风格形态的分类应该是开放的,无限生成的。
11.文学风格除表现为作家作品的风格之外,还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和特征。
文学风格除了表现为作品风格、作家风格外,还表现为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等。流派风格指同一流派作家作品表现出来的一致性特征,它是该流派作家共同性格特征与艺术趣味的表现。时代风格指一个时代的许多作家作品表现出的带有时代特点的共同特征;它是时代精神在文学中的表现。民族风格是同一民族的作家作品的共同特色,它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特色的表现。
14章
1.文学消费:广义的文学消费指读者的阅读,传统称作文学欣赏。狭义的文学消费指商品经济时代以来,文学成为一种特殊商品,人们对它的购买、收藏、赠送、阅读欣赏等活动。主要仍指阅读
2.文学传播:兼指文学作品的出版和流通。(严格地说,文学传播指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和文学作品传播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它是沟通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接受者的桥梁。)
3.大众传播媒介:指用于大众传播的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包括书籍、报刊、电视、电影、广播、电脑等。(309脚注)
4.文化市场:有广狭二义。狭义文化市场指为实现文化商品流通、提供文化消费而设定的场所,如书店书市、剧场影院、歌舞厅、录像放映厅等。广义文化市场指文化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作为整个商品市场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既要按一般市场的价值规律运作,又要遵循国家有关的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市场在文化生产与消费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5.高雅文学:又称纯文学、严肃文学。指具有较高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文学。它服务于文学修养较高的社会阶层。特点是内容深广,艺术精美,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6.大众文学:又称通俗文学。指通俗、浅近、流行的文学。特点是内容浅近,形式通俗,适宜于消遣娱乐。多服务于文学层次较低的普通大众。在商业社会,大众文学又称消费文学,具有赢利性与商业价值。
7.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主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作品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和抛弃。
8.文学欣赏指文学阅读,但不是一般的阅读,而是明显地具有仪式的、膜拜的、静观的审美性质。它是文学阅读的理想状态,(因而只能相对优秀作品而言。面对非优秀作品就无法欣赏)
9.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属性:指文学作品可以在情感上打动和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它来源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而成的既源于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文学的审美价值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它们分别指耳目感性快感,内心情感体验愉悦,精神升华感、自由感、超越感。(审美价值应该是来源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的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作家的情感态度,形式方面的生动的形象、巧妙的结构、机智的语言等。)10.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指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因为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生真谛,并且有作家的评价,因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
高雅文学的认识属性一般高于大众文学的认识属性。
11.文学接受的价值阐释属性:指文学作品包含着多种文化信息,可以满足读者对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需求。文学的文化价值除了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外,还有民俗学价值、历史学价值、政治学价值、政治学价值、宗教学价值、哲学价值、道德学价值等等。他们可以供读者理解、阐释、评价各方面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以及作者的文化意向。
12.文学接受的交流属性:指文学可以增进人们的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无论是文学活动的“四要素”还是话语活动的“五要素”都充分表明文学的交流功能。事实上,文学从来就是人们进行思想情感、理想意志、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等交流的桥梁和媒介。
文学交流包括作家与读者、读者与作品人物、读者与读者、读者与自然乃至整个人类交流四个方面。
问题:
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
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一指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文学作品。二指文学生产规定消费方式,即我生产文字型的书籍,你用阅读的方式消费;我生产影视产品,你用既看又听的方式消费。三是文学生产着新的消费者,即雅俗和质量高低不同的文学产品可以培养不同品位的消费者。另一方面,文学消费又制约着文学生产,表现为:首先,文学消费使文学产品的艺术、社会、经济的价值最终实现。其次,消费制约着生产方式、规模和方向——读者喜欢的文学种类和内容形式才能多生产。再次,大众的文学消费需求成为文学生产的目的与动力,促使文学生产不断进行。
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有何影响?
文学传播方式以传播工具为基础,截止目前,主要有口头传播、书籍传播、视听传播等。文学传播方式直截影响着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比如,在口头传播、书籍传播、视听传播的不同时代,这些不同传播方式使得文学生产和消费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的方式随之多样。(最初的口头传播方式难以扩大文学生产和消费。尔后的书籍传播的方式中,初期的手抄本和后来的手工作坊印刷,产量和消费面仍有限。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使得文学书籍大批印刷、发行,消费面迅速扩大,而且,文学作品开始与作家分离,主要听命于读者对它的阅读、理解、阐释、评价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文学传播方式呈现出口头传播、书籍传播、视听传播并存和相互渗透的局面。这就大规模提高了文学生产的产量,文学消费也不再像手抄本时代那样属于少数贵族和文人骚客的特权,而日益成为广大平民阶层精神生活的需要。)
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和消费有何意义?
文化市场大大促进了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及二者的联系。表现为:(1)它引导艺术生产者树立市场观念和读者观念,按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2)它激发了艺术家的创造潜能,有助于艺术生产力的解放。(3)它使艺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进艺术的多元化,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的审美需求。(4)文化市场的竞争机制不断推动艺术家对文学观念与写作方法的探索,促进文学生产的发展和繁荣。当然,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和消费也有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以赢利为目的,导致文学消费娱乐性增强,感官刺激性的产品增多,对严肃文艺形成冲击。
4.为什么说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这即文学消费的二重性。因为一方面,尤其是近代文化传播工业和文化市场形成以来,文学生产与消费必须经由商品流通环节才能实现,文学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要受市场的调节和刺激,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所以,文学消费是一般商品消费。另一方面,①文学消费主要是满足精神需求,而非物质需求,因而,其消费价值和衡量标准在不同的消费主体那里是不同的;②凝聚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难以定价;③文学产品的精神含量“消”而不“废”,具有永久的魅力。④文学消费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并且往往具有再创造的性质,要求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所以,它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
简言之,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就是包括作家、出版家、书商以及文艺管理机构等在内的文学生产者通过文学产品被读者阅读欣赏,传播和再生产着特定阶级和阶层的意识形态观念,最终可能转化为接受者的思想意识,因而它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二者的区别在于:(1)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的二重性,文学接受纯属精神活动。(2)文学消费包括阅读行为和只收藏和用以装点门面而不读、买书馈赠等非阅读行为。文学接受只是阅读欣赏活动。(3)二者的主客体条件不同。文学消费除了阅读能力等主观条件,其客观条件主要强调经济能力、闲暇时间等。而文学接受需要阅读能力外,更关心接受者的个性、经历、文化修养、审美趣味、期待视野等主观条件。其客观条件主要强调文本对象和接受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没钱可以借书读。(4)文学消费研究具有商品生产与流通、精神享受等多视角的特点,文学接受研究只重审美视角。二者的联系在于:二者同时主要指文学阅读与欣赏,基本意思是相近的。文学消费是低层次的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高层次的文学消费。(怎能把文学消费和文学消费研究混为一谈)
7.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活动?
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文学作品可以在情感上打动和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它来源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而成的既源于打动和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它来源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而成的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文学的审美价值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它们分别指耳目感性快感,内心情感体验愉悦,精神升华感、自由感、超越感。(审美价值应该是来源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的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作家的情感态度,形式方面的生动的形象、巧妙的结构、机智的语言等。)
8.文学接受是一种认识活动。
文学接受是一种认识活动指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因为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生真谛,并且有作家的评价,因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
高雅文学的认识属性一般高于大众文学的认识属性。
9.文学接受是一种文化阐释活动。文学接受是一种文化阐释活动指文学作品包含着多种文化信息,可以满足读者对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需求。文学的文化价值除了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外,还有民俗学价值、历史学价值、政治学价值、政治学价值、宗教学价值、哲学价值、道德学价值等等。他们可以供读者理解、阐释、评价各方面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以及作者的文化意向。
文学的文化价值来源于文学对象的多方面性,来源于文学的人文关怀。
(文学文化阐释的要义是,阐释主体站在自己的文化视野上,与作品所蕴涵的文化意向进行对话和交流。)
10.文学接受是一种交流活动,具有交流价值。
指文学可以增进人们的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无论是文学活动的“四要素”还是话语活动的“五要素”都充分表明文学的交流功能。事实上,文学从来就是人们进行思想情感、理想意志、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等交流的桥梁和媒介。
文学的虚构性、符号性、形象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文学交流不同于日常交流,它如朋友间交流那样平等和投缘,还可打破时空的限制。
文学交流包括作家与读者、读者与作品人物、读者与读者、读者与自然乃至整个人类交流四个方面。
第15章
1.期待视野:读者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基础),它源于读者的人生观、世界观、文艺修养、生理机制的先在欲求和经验。
2.接受心境:就是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情绪状态。可分为欣悦、抑郁、虚静三种情况。一般而言,欣悦心境最有利于阅读;虚静心境次之;抑郁心境不利于阅读。
一种心境的形成,既与主体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当时境遇有关,也与身体和天气状况有关。
3.隐含的读者:即作家写给的读者,或曰作家写作时预想的作品问世后出现的和应该出现的读者。如儿童文学的隐含的读者即少年儿童。隐含的读者的存在,由作家的创作动机、文本的思想内涵、以及选材、文体等决定。
4.误解、正误与反误:误解又称误读,指对作品做出与原义相悖的理解。可分为正误与反误两种情况。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非作家本义,但可从作品中找到客观依据,所以具有合理性。反误指毫无根据的、穿凿附会的曲解。
5.共鸣:共鸣是文学接受的极致状态,指阅读时,读者被作品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或人物命运所打动,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激动的状态。这是读者与作家作品的共鸣。也有人把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部作品共同产生了情感激动称作共鸣,这是读者与读者的共鸣。
6.净化:就是读者通过文学阅读而达到去除杂念、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7.领悟:指阅读文学作品时和之后,通过静思默想,领会了宇宙的奥妙,体悟到人生真谛的心理状况与过程。它是文学接受的最高境界。
8.延留:指读完作品之后,作品的意义、意味、情景仍留存在读者的脑海,使其不断回味的心理状态。正所谓回味不尽,余味无穷。
问题:
1.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
阅读期待视野即据以阅读作品的既成心理结构图式。它形成于主体的全部条件,首先是世界观、人生观、生活经历、政治态度、情感倾向等。其次是艺术修养、文化习俗、审美趣味、欣赏经验等。再次是年龄、性别、气质等生理条件及工作性质等。第四,阅读对象的有关信息,诸如作者名气、社会反响、出版单位的档次、印刷质量等也会成为期待视野的构成。(简言之,由读者的人生观、世界观、文化修养、生理机制形成)
2.文字接受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文字接受的主要动机有五:一是审美动机,即求得审美愉悦;二是求知动机,即求得社会人生、历史文化等知识;三是受教动机,即获得人生启迪、道德净化、精神鼓舞等教育。四是批评动机,即为了评价作品而阅读。五是借鉴动机,即为了学习、借鉴作品的艺术技巧。上述动机并非完全存在于每个读者的阅读活动中,而是以部分组合的方式存在的。
3.如何理解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的关系?
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接受心境影响欣赏效果。心境好时,阅读兴趣浓厚,能得到充分的审美享受。心境抑郁时,难得充分享受,甚至心烦意乱,读不进去。而虚静的心境,有利于阅读的潜思默想。另一方面,阅读效果也会影响、改变心境。诸如,进入艺术世界而忘掉俗务的烦恼;进入悲剧世界而引起心情的悲愤,使虚静的心境掀起感情的波澜。
4.隐含的读者是怎样形成的?
隐含的读者的形成:隐含的读者由作家的创作动机、文本的思想内涵、以及选材、文体等决定。
(隐含的读者总体上由作家有意无意预想的。具体而言,首先由作家的创作动机决定,即作家想把作品写给哪一类读者看。其次由文本的选材和思想内涵决定。即文本的材料与思想内涵最贴近哪些人,从而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再次,由作品的文体特点决定,即哪类读者喜爱这种艺术形式。)
5.文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 填空、对话、兴味实即“再创造”,其根源在于主客体两方面。主体方面,读者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必然要发挥它,与作品进行对话。客体方面,一是文学文本干枯的语言符号只有经过读者的想象、填空等再创造,才能还原成生动的形象画面。二是文学描述性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只有经过读者的填空、对话兴味,才能明晰与丰富起来。
6.文学接受中为什么会产生异变?
变异包括形象异变、情感异变、思想异变等。指作家写进作品的形象含义、思想与情感,在读者那里得到不完全符合原义的理解。文学接受中“变异”的根源主要在于读者个性化的期待视野。具体而言,读者的政治观念、文化观念、个人经历、欣赏能力等个体条件不与作者相同,理解到的东西就会有所不同。
7.如何看待文学接受中的误解?
误解又称误读,就是读者做出与作品原义相悖的理解,又分为正误与反误。正误即读者的理解虽非作者原义,但却能在作品中找到根据,因而含有合理性,可以说是对作品的填空与补充。反误指穿凿附会的曲解。这是有害阅读的。误解的根源在于读者期待视野的存在,即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因而常不可避免。我们提倡正误,反对反误。
8.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
阅读中,读者的阅读期待与作品展开之间常呈现顺向相应与逆向遇挫两种情况。当作品情节、意境等的展开符合预测期待,即为顺向相应。这种情况中,由于文本没有超出读者的预测与期待,作品一般平庸而缺乏艺术魅力。与之相反的则是期待遇挫,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作品艰涩或完全不适应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无法介入,期待完全遇挫。这种情况中,作品价值无论如何,都难以实现;二是作品富有艺术创新与魅力,超乎读者的期待预测,造成期待部分遇挫。这种情况中,读者会因意想不到而略感不适,但接着会因其艺术魅力而振奋,会因丰富了期待视野而喜悦与满足。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遇挫),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可见,艺术魅力会带来期待遇挫,而部分期待遇挫有时(不是全部)可以反证作品有艺术魅力。
第16章
1.文学批评:即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2.伦理批评:又称道德批评,它以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伦理关系为规范,以善恶为基本范畴,着重对文学的道德意义进行阐释与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教化作用。特点有三:第一,它具有历史的长久性。第二,它使用的道德标准具有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多样性。第三,不同的评价结果具有差异性乃至对抗性。道德批评的不足在于往往只强调作品的道德内容,而忽略艺术的灵性与创造性。3.社会历史批评:又称社会批评,它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一定社会历史所形成,文学是生活的再现,其价值主要在于社会认识功能与历史意义。其基本原则是,总是将作品与其产生的时代历史及作家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阐释与评价。社会批评源远流长,其理论奠基人是19世纪末的意大利人维柯,后来法国的丹纳提出了神族、环境、时代三元说,更确立了社会批评的地位。中国古时义理、辞章、考据批评也属于社会批评。
4.审美批评:审美批评着眼于文学作品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强调作品畅神、娱乐、动情等作用,往往联系作品对读者的美感程度品评其优劣高下,具有赏析式评价的性质。其特点有三:第一,它是一种情感评价,常着眼于作品情感的性质、强度及其对读者情感调动的程度。第二,它常具有超功利的性质,强调审美体验与静观。第三,它是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强调形式是否完美和谐,形象是否生动独特。我国古代强调作品的滋味、神韵、意境、言外之意等,都包含审美批评的因素。
5.心理学批评:心理批评泛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进行的文学批评。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用现代心理学分析作品人物的心理,竭力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即作者的创作心理、意识和无意识,再转而对作品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技巧与语言符号做出解释。其派别之一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重在挖掘人物的性本能及其与作家的关系。格式塔心理批评侧重文学的整体完型结构的评价。
6.语言学批评:又称形式主义批评。包括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批评等派别。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作品的意图只需从其内部去寻找。语言的语境、语义、能指性、信息作用是构成形象、形成结构的重要因素,因而重在作品结构和语言的分析。
7.文化批评:现代意义的文化批评,是在审读文本的前提下,联系文学外部诸文化现象的批评,尤其是联系权力和文化关系的批评。它首先关注文化生产者的话语权力,特别强调工人群众、平民大众、妇女和种族中的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力,注重当代文化、大众文化、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如工人文化、女性文化、被压迫民族文化等等。而不象其他批评模式那样关注历史经典、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同时,文化批评所注重的文化对象,有消解主流文化、对抗文化霸权的指向。文化批评是一种泛文学的批评,即它的对象不局限于文学而是广泛的文化现象。它又是一种泛学科批评,即它的批评理论不局限于文学学科,而是多学科的理论并用。这一切,使得文化批评具有批判色彩、对话色彩和平民色彩,拓宽了不同话语的共存空间。
8.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人们据以分析评析文学作品有无价值及其大小的尺度与准绳,常包括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两个方面。
9.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这是文学批评标准的两个方面。思想标准是衡量文9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有所不同。
10、文学批评形态:在文学批评中,不同的学派由于所持的文学观点不同,批评时就有不同的侧重和不同的原则与方法,于是,形成各自文学批评的特点。这种有自己的特点的文学批评是文学批评形态。如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美学批评、心理批评、语言学批评等就是不同的文学批评形态。11.文体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性批评的重要方面。文体是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形式要素的总和。文体批评就是分析评价这些方面是否符合形式美的法则,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表现力,诸如语言的韵味、节奏,结构的奇妙和谐,表现手法的独特表现力等等。
问题: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批评是一种意识形态评价。这一属性是由其对象的性质和自身效能决定的。
首先,从对象看,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文学作品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它决定了文学批评必须对作品的意识形态价值做出评价,从而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影响。
其次,从文学批评的效能看,第一,文学批评总与一定的意识形态相联系,力求确定自己所属的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权威性。第二,文学批评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文学现象的评价,对文学批评自身的检讨,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论争,是社会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在文学领域的反映。第三,文学批评通过特定的价值取向造就自己所属的意识形态的文学新人和批评队伍。
2.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对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因为它既反映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普遍规律(反映生活),又体现了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规律(审美活动)。具体说来:第一,一切文学作品都应是审美的,因而就应用审美的观点去审视和评价。同时,一切作品又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产物,就应用历史的观点分析它的根源,评价它的历史价值。第二,对一切作品的微观分析和评价,只有在美学的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才可能准确把握。第三,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可以指导一切批评方法的运用,即对一部作品可以作伦理的、社会的、心理的、语言符号的批评,但都不能脱离批评对象的美学构成及其历史背景,更不能脱离批评者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3.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包括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两个方面。思想标准是用来衡量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是衡量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具体而言,首先,运用思想标准,一要看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是否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二看作品的思想与理想是否具有进步的倾向性;三看其是否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性。其次,用艺术标准,一看文体构成是否完美;二看形象创造是否鲜明生动;三看意蕴表现是否深刻。再次,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伦理批评又称道德批评,它以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伦理关系为规范,以善恶为基本范畴,着重对文学的道德意义进行阐释与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教化作用。特点有三:第一,它具有历史的长久性。第二,它使用的道德标准具有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多样性。第三,不同的评价结果具有差异性乃至对抗性。道德批评的不足在于往往只强调作品的道德内容,而忽略艺术的灵性与创造性。
4.立足中国社会历史语境,简述文化批评出现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答:现代意义的文化批评,是在审读文本的前提下,联系文学外部诸文化现象的批评,尤其是联系权力和文化关系的批评。它首先关注文化生产者的话语权力,特别强调工人群众、平民大众、妇女和种族中的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力,注重当代文化、大众文化、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如工人文化、女性文化、被压迫民族文化等等。同时,文化批评所注重的文化对象,有消解主流文化、对抗文化霸权的指向。
现代意义的文化批评,在中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究因原因:一是市场经济带来通俗读物、快餐文学、流行歌曲、卡通等的兴盛,使文学批评的视野不能再局限于正统的狭小圈子,而采取宏阔的文化视野。二是受西方文化研究与后现代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文学研究与批评接受了其中的有效成分,掀起文化批评热潮。三是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根底薄弱,易于盲目崇外和追求时髦,因而当作“前沿”对待而掀起的文化批评也是良莠混杂,在实践中有待深入。
(大结局)
第二篇:英语文学特殊[模版]
Geoffrey Chaucer乔叟
literature“英国文学之父”
Alexander Pope 浦柏
英雄双韵体
Richard Sheridan 谢立丹
风俗喜剧
Thomas Gray 托马斯•格雷.Wordsworth华兹华斯Coleridge柯尔律治 Southey骚塞湖畔派lakeland poets.Thomas Hardy哈代Naturalism(自然主义)
Robert Browning 布朗宁戏剧独白,Oscar Wilde 王尔德aestheticism唯美主义
David Herbert Lawrence D.H.劳伦斯
Samuel Beckett
Benjamin Franklin 富兰克林
American founding fathers(建国之父)
Jonathan Edwards 爱德华兹
a theologianheritage
Waldo Ralph Emerson 爱默生Henry David Thoreau 梭罗Transcendentalists(超验主义)
Nathaniel Hawthorne 霍桑
Emily Dickinson 狄金森
Henry James 亨利•詹姆斯
Theodore Dreiser 德莱塞American Naturalist(自然主义)
Ezra Pound(庞德),Robert Frost 弗罗斯特
realistic depictions oflife
Wallace Stevens斯蒂文斯 emphasis on Imagination
Ernest Hemingway 海明威
later known as “the ”.Fitzgerald 菲茨杰拉德
Edward Albee 阿尔比
荒诞派
第三篇:创新精神 激发创造能力
小学美术创新精神 激发创造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激发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罗恩菲德说过:“在艺术教育界,艺术只是一处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目标就已达到。”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另外,作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若使每个学生画同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是创造的大忌;或在课业训练中,仅限于单一地模仿或照抄自然的训练。模仿作为基础训练固然重要,如果不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积极认真地思考总结,只是一味地模仿,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陷于僵死的思维状态,使作业呆板、乏味,缺少生机,甚至阻碍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激发学生创造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⒈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心是创造的起点,是创造展翅飞翔的促发剂。孩子对大千世界了解不多,对新鲜的事物,对有趣的小动物等总会看得发呆、出神,甚至对没有生命的玩具等物品也总要亲眼看一盾、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有时还会刨根问底,问个没完没了。孩子对某种新事物问个不停,实际上他是在探索、研究,想发现其中的奥秘。孩子对种探索的愿望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创造能力的最基本条件。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扼杀神圣的探究好奇心,这不啻是个奇迹;因为这株稚嫩的幼苗,除了需要激发它以外,主要就是需要自由生长,没有这种自由,它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毁灭。认为洞察和探究的乐趣可以用压制的手段和责任感来促成,那就大错特错了。”教师应鼓励孩子多问,对他们的想法、问题不管正确与否,都要认真对待,并加以引导、指导。如果教师对孩子的想法、问题认为不切实际、异想天开,而采取不理不睬,或敷衍应答,甚至嘲笑责备的态度,则势必会压抑和阻碍孩子的好奇心,从而影响其想象力的发展。
在教学美术第四册《美丽的鱼》一课中,可以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情境导入:“上一次,我们画了一幅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其中有许多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鱼,同学们也知道了在大海中大鱼吃小鱼的规律,那你信不信有小鱼吃大鱼的呢?”许多同学对此心存怀疑,有的睁大眼睛,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挺直了身板……现在,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小鱼是怎样吃大鱼的呢?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应答“想”,我端出一个装着金鱼的鱼缸放在讲台上,又把在塑料袋中几条两天没有喂食的嘎鱼放入鱼缸中,小鱼凶恶地向大鱼冲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围到讲台旁看小鱼吃大鱼的精彩画面。由于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同学们个个观察的非常仔细。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发问:“你看到小鱼吃大鱼了吗?”“看到了”。“小鱼为什么能吃大鱼?”有的回答:“小鱼的嘴很大,里面还有小牙齿”;“金鱼游的太慢,也太老实”;“小嘎鱼身上的花纹也很好看呢!”……在小朋友们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用彩色纸粘贴出美的鱼,在保持鱼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可以不拘泥真实鱼的原形,大胆进行简化、夸张,让你的小鱼更生动、鲜明。⒉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引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发展。教师要及时发现具有创新精神的少数学生,并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从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或大胆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展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⒊突破惯有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旧有思维方式的束缚,产生一种习惯性的定势心理。这种心理会严重地限制思维的发散,思维活动死板单一,妨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美术课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秧田”式座位为“O”型或“□”型,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坐姿,桌凳的整齐,教室的安静等一些常规,让学生分组学习。构思时让学生间相互交流,每一幅画完成一部分或者结束之前留有一定时间,相互观摩、交流,产生链式反应,使一种新想法激起更多的观点。比如创作《遨游术空》这一课,有的学生画自己登上了月球。通过观看交流,产生了“灵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画与星星跳舞,有的画坐飞船游太空,有的画地球搬家,有的画到银河遨游……小组交流观摩使课堂教学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课堂常规活而有序,“形散而神不散”,学生轻轻松松想,无拘无束画,你能想到此,我能想到彼。在交往中拓宽了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⒋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为想象奠定基础
因为想象是客观外界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不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想象只能是毫无根据的空想。人们常赞叹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想象力丰富。殊不知爱迪生从小勤奋好学,10岁就阅读了《美国史》、《大英百科全书》,11岁就阅读了牛顿的一些著作,以后又阅读了大量的著作。正因为他从小涉猎各种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才为他以后发挥超常的想象力,发明2000多项东西打下基础。实践也证明,知识经验越广博、丰富的学生,其想象力也越丰富。所以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利用各种先进媒体如电视、电影、幻灯片等,也可以通过参观、郊游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⒌选择多渠道、多角度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无的放矢”,使小学生选材无所羁绊。小学生有许多与成人不同的想法,他们思维活跃,无所顾虑。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①在范画上“添东西”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特大树,然后让学生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上台添画。学生兴趣盎然,一个个争先恐后来添画,最后删去一些比较杂乱的画,一幅《树的畅想》图就诞生了。
②根据课文想象面。譬如学习了《乌鸦与狐狸》一文,根据课文内容的描写和插图,我让他们创作一幅《乌鸦与狐狸重逢》的画,学生想象奇特,作品也各具独特的风格。
③画科学幻想画。由于学生们爱看科幻的画片,听科幻故事,头脑里对科学的幻想也就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因此画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④画大自然的画。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创新来源于生活,而不是书本。的确,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有情、有境。有意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扩大视野,从中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加深学生对自然美的体会,使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如:学生春游回来,我问他们这次有哪些收获,大家畅所欲言。我说能不能把它画下来,同学们可兴奋了,于是就让他们创作一幅《春游归来》图。刚开始,学生们的画面都缺乏个性,有些雷同。我又启发他们回想在春游中最感兴趣的地方和事,及最美的景点,然后作画。经启发,学生们画的春游图千姿百态、色调各异,有的画田野里的美景,有的画野炊,有的画满山的树和花,基本上达到了我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借助讲故事、看动画片、听音乐等方法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可通过谈一谈、问一问,说出他们喜欢的事,按常规不可能做的事,平时想也不敢想的事;还可以通过“吹牛”、“说大话”等形式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大胆地、无拘束地画出自己的世界来。这些做法不仅使大脑活动起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21世纪是“创新的新世纪”,美术教育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雕塑家,创新教育是教学的主旋律。“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出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陶行知先生语)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调查法
主要指搜集,从那些就近的、容易找到的材料着手,根据研究的需要,寻找那些分散在各处、不易得到的资料。使用现代教育网络搜索,快速查找、获取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在平时经常注意积累和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2、教学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试图运用国内外一些教育理论来解释和解决教材教法问题,广搜博采,为美术教师提供了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大量具体材料经验。重视美术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重视教学反思,重视学习过程的和谐。
3、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新一轮课改 提出“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等等概念。教师,应当拥有教学研究的能力,应当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我们做此课题研究,要求实验教师积累美术课堂教学案例及时进行分析反思,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促进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努力做研究型的教师
六 课题研究原则
1、目标性原则。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在学段目标下形成生成亮点,内涵丰富的美术学习信息,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2、个性化原则。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教师要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个性,找到自己学习的最佳切入点。
3、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因,建立新型的学生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开放性原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并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七、课题实施途径:
1、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课题组成员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拟定实验目标,方法和实施计划。
2、根据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进行实验。
3、课题组成员精心设计教案,并在课堂中搜集资料,将点滴生成情况整理成文。
4、及时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经验和存在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实验提供参考。
八、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实验时间为3年(2008年9月——2011年9月)
第一阶段:(2008年9月——2009年9月)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内容:
学习教育理论,选定申报,制定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
调查分析目前学校各年级美术课堂现状及存在问题。
确定课题组人员,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2009年9月——2010年9月)
课题研究实验阶段。
1、讨论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2、以学习、讨论、课例研究、反思、小结、论文为主要形式,开展课题的实施和研究。
3、以学期为单位,制定研究计划,开展实验,材料整理、小结。
4、及时反思调整,再研究。
第三阶段(2010年9月——2011年9月)
课题研究阶段
1、根据第二阶段研究过程,整理材料并汇编。
2、总结研究成果,上升理论高层得出研究结论。
3、完成实验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通过实验前后的对比,将和谐渗透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学生在美术学习兴趣、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及美术整体素养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的资料;
2、形成学生资料集:课题开展以来学生所收集并有效加以利用了的资料及学习随感集;反映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和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的记实及获奖成绩。
3、形成教师资料集:所有参与课题教师的教学案例、随笔及论文。(多媒体课件;活动课录像;活动课照片)
4、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十、课题管理:
1、成立课题研究组
课题组负责人:樊士花
课题组成员 :黄婷 王伟 王健 张瑞典 李钦飞
2、确定课题实验班级:1——6年级部分班级。
3、课题组人员具体分工:
黄婷---特邀顾问,负责对课题方案审查、研究过程疑难问题进行指导。
王伟——负责组织实施课题方案,负责召集课题实验人员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与协调管理工作,负责课题组学习研究活动统筹安排。王建——负责组织课题组成员拟定实验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课题组活动具体安排。管理课题相关资料和数据,做好会议纪录。
李钦飞——负责协助课题组负责人组织课题组开展活动,协助管理课题相关资料和数据,做好会议纪录。
黄婷 王伟——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
课题组全体人员——积累案例,成果展示。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具体实验内容、计划,并在实验班级组织实施。
4、管理规定
((1)本课题负责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文件;对组员的《研究方案》和《实验措施》进行审定,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对组员进行指导、培训、检查和评估;组织各种类型的交流。课题主要负责人应将课题实施、取得成果及经费使用情况向所在单位和省、市教科所填报检查报告表。
(2)课题实验成员负责组织学生实验,参加培训活动,学习,参观,交流,上公开课,撰写论文,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如教案、论文、实验记录、心得体会、反思等。
(3)课题组成员共享课题最终成果。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⒈ 由校长孙中卿任组长,业务校长金洁琼任副组长。⒉ 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和各年级组互相配合。⒊ 学校优先保障课题研究和培训的经验。
第四篇:论重庆的文学精神(模版)
人物介绍:
刘东:“重图讲座”嘉宾。重庆作协主席团委员,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笔名雨枫。四川射洪人。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系,国际经济法在职研究生。先后在 重庆市财政局、市委研究室、市外经贸委任职,现供职于市纪委,正县处级,会计师。市纪检监察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重庆市首批青年文化人才。10岁开始发表作 品,28岁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情怀底色》、《独钓中原》、《爱神复活了》、《雨绿爱情树》、《与爱同新生》、《盛 世风铃》、《寻觅金佛》等长篇小说和作品集《心雨岛》,发表长篇报告文学《那一方净土》、《组织打大战役的班长》及其他体裁作品百余篇(首),共计240 万字。《盛世风铃》入选“重庆十年文学丛书”。以下为主讲内容:
part01论重庆的文学精神
问题:你所理解的文学精神是什么?重庆的文学精神是什么?重庆的文学精神在哪里? 刘东:首先我声明一点,我们在这里纯粹以文学的名义进行交流,在这里,我也只是一个作家(小说家、报告文学作家)的身份。
简单地说,文学就是人学。我们中国人这么说,英文里的文学也是人学的意思。这么推论,文学精神就是人的精神。众所周知,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很多,包括生物学、医学、哲学等,但只有文学是从人的情感(当然也包括思想、精神层面)这个范畴来研究人。把人作为抒写对象的,其物化状态,其物质载体,就是文学作品。那么,我的理解,文学精神就是作为社会良心、心灵天使的作家采用作品,展现人类的生老病死、恩爱情仇、兴衰荣辱、升降沉浮的各种状态和正确态度,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通过人的情感、思想、精神这个介质来正面地使人的情感更丰富、更柔软、更高尚,使人的思想更开阔、更深邃、更无私,使人的精神更纯净、更深刻、更健康,使人们的生活更富于诗意、激情和活力,促进整个社会甚至全人类更宽容、更友爱、更和谐,达到一种美好、美妙甚至理想的境界。从文本上讲,包含了友善之心和批判精神的文学作品,就具备了文学精神,特别是关注了小人物或陷入逆境中的人物(他们是所有人命运的象征)的作品。文学精神还体现为真切关注民众疾苦,为民鼓与呼,当护民官,文学揭示真理和真相,本身就是权力,可以制衡政治权力的滥用(政治权力滥用的受害对象天然是民)。
一个人在充盈着慷慨悲凉情怀时可能会感叹:“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秦始皇的确早就灰飞烟灭了,人世间早已没了他的踪影,他只是一个符号,一个精神符号了;万里长城还在,是物质形态的,但诗经离骚、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史记也存在,寿命肯定比万里长城长得无穷长,它们已经融合在我们的血液,渗透进我们的精神,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情感和生活的状态,并且比我们及其若干代子孙都长寿。比如说,我们到天堂苏杭、如画江南,去旅游、寻踪,首先是冲着唐诗宋词对它们的描述而去的。这话可能偏颇,甚至极端了点,但大家体会吧,至少有一定的成分在内。也就是说,这些优秀文学瑰宝为什么能如此影响我们,关键是它们所体现出的精神起了作用,说白了,这也是文学精神的一种。当世界上一切的轰轰烈烈都尘埃落定之时,唯有文化传承下去,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换句话说,我们民族的悠久历史、精神遗存,主要的或相当大部分是通过文学传承下来的。举个例子,总的来说,全世界知名度最大、影响力最强、权威性最高的奖项——诺贝尔奖,文化方面就只有文学一项;就我国而言,文化方面的奖项也没有哪个超过了茅盾文学奖。被誉为“世界第一文体”的长篇小说,就是文学样式中的重要一种。
这可能有点抽象,将其中几个举例说吧:善恶是文学中一对必不可少的矛盾,按文学精神的理解和表现就是:人都有弃恶扬善的本性——即“人之初,性本善”,但善分大小,小善是爱憎分明,大善是对恶的包容和改造,有时对一个人精神的审判,远远比肉体上消灭他更重要!有个故事,一男子驾车不慎撞死了一女孩,在法庭上,女孩的父母却请求法官免于对肇事者的刑事,也放弃了民事赔偿(再多的金钱也无法使死者复生啊!),唯一要求是判决肇事者给逝者的账户上每月存入一元钱。肇事者如释重负,甚至大喜过望。两年后,该男子却哭求法官有罪去坐牢,因为他感到每次去存款时,他都有要窒息的感觉,最后实在忍受不了了。为什么?这就是精神审判的威力所致!特别是当善于恶相互较量、惩罚时,恶是不会先住手的,只有善的一方忍痛自我牺牲,才会终止“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恶性循环。又比如,人与人的关系,就应该是人类民主平等的思想和价值追求,对弱者以悲悯之心给予同情,对恃强凌弱者进行批判。再就我的现身说法吧,初中一年级时有篇课文叫《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当时我还没有相应的史地知识,但老师讲解了创作背景,11岁的我从那种悲伤情怀和语言味道中深深感受到了亡国的痛楚,铭心刻骨。可以说,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情结和对文学、史学的兴趣,首先就是从中激发的。30多年来,我一直难忘,这就是文学精神的力量,其他任何学科、文体都难以替代。这好像说到了文学的功能上,经典文学理论认为文学的功能是认知、教化、审美,后来加上了娱乐。我就简单地把文学功能归结为文学精神产生的作用吧。
这当然是一般意义上来谈论的文学精神。事实上,我们人类进步的历史充满曲折,也充满了苦难,文学就自然随她的抒写对象(包括作为抒写者的作家本身)的不同生存状态而跌宕起伏,也随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而戏剧性地无常变幻,因此文学的众多特性中,时代性是重要特性之一。这在重庆文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现代意义上的重庆文学,应该说滥觞于山河破碎、国难深重的抗战时期,同仇敌忾、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主旋律,革命志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红岩精神也自然成了“重庆文学之魂”。从抗战时期的英雄之城、中央南方局驻地到解放初期中央西南局驻地,到“三线”建设的最大的国防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是共和国的长子,军工企业更是共和国的骄子),再到第一个计划单列市,到中西部第一个、目前唯一的直辖市,重庆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主流政治意识,结下了不解之缘,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这就是为什么影响和塑造了几代人的长篇小说《红岩》这部红色经典诞生在重庆的原因,《红岩》也成了重庆文学精神的象征和标杆。
当然,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首都,大批的知名作家流亡、客居重庆,如郭沫若、茅盾、巴金、田汉等,在这里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这里我姑且把它们当作“移民作家”的作品,不算在重庆文学之列。但这些作品不仅体现出抗战大后方文学的革命激情、战斗精神,而且对重庆文学精神的形成也产生了十分重大的作用。
重庆文学精神当然体现在重庆作家的作品中。新中国建立后,直到今天,具有一定地域特征的重庆文学形成了这样的基本格局:一是以长篇小说《红岩》为代表的充满革命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新时期”以来特别是直辖以后,长篇小说创作十分活跃,成果颇丰,一批作品具备了摘取国内文学大奖桂冠的水平,今年茅奖评选中,重庆有2部进入了前20名;二是以《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为代表的纪实文学创作颇具实力,目前势头看好;三是一批优秀诗人的崛起使重庆成为繁荣的“诗歌重镇”,诗集《柠檬叶子》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四是儿童文学创作形成了气候,具有了较强的作家队伍和创作实力。
关于重庆文学的现状,市作协领导曾如此概括:有作家,缺大家;有作品,缺精品;有活动,缺品牌。但是,重庆作家很有血性,勇于正视差距,正在积蓄力量,厉兵秣马,取长补短,厚积薄发,或个人,或团队,创作出更有影响的佳品、精品,冲出重庆。
part02论重庆文学大繁荣
问题:你认为重庆文学要取得大发展大繁荣,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刘东:我先说句自曝家丑的话,重庆市作家协会领导曾有个谦虚的估价:重庆文学在全国处于中等略偏下的水平。我个人表示赞同。毕竟,历史上,巴蜀大地的文化中心主要在成都,少数时间在重庆,重庆是个地处内陆的码头、移民城市,两千多年来行政区划经常调整,抗战以来一直是大工业城市,文学的积淀不够厚实;尽管文学创作中不时有个人的异军突起现象,但从面上讲,传承性还是较强的,正如富翁可以几年甚至一夜造就但贵族必须经历几代人才能培养出来一样。反过来说,正因为起点不是很高,才更有大发展大繁荣的空间。对重庆文学而言,目前可谓“双重福音”:一是刚刚闭幕的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是在此两年前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就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已经奠定了重要基础,重庆市据此出台一些文学扶持政策,如对重点扶持作品和核心期刊发表作品的奖励,对都市作家群等三大作家群的培养等等。当然,文学作品的创作不同于工业生产,具有特殊的生产周期,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可以肯定地说,一定时候,就要开花结果的,迎来的是重庆文学的满园春色!有了这样的环境已经很不错了,是作家们莫大的福音,但我认为还有三点实际措施至关重要: 第一,主流媒体的正确舆论引导。我们都清楚,文学只是众多精神食粮生产形式的一种,没有什么特殊的尊荣,也早就失去了轰动效应,况且作家头上也早已褪去了本身就应不有的光环或“晕圈”,但文学毕竟是一切艺术之母,如果说大概念的“文艺”是一个人,那么文学无疑就是大脑(CPU),其他艺术形式则是手、脚,CPU受到礼敬是应该的。现在的普遍情况是,我们的纸质媒体也好,网络媒体也罢,其中不乏主流媒体,对文学作品很排斥,但乐此不疲地热衷甚至醉心于跟踪所谓歌星、影星或一些什么乌七八糟的“名人”的绯闻、轶事,有的无聊、下作到了长篇累牍去揣测人家肚子的孩子是男是女的地步!
其恶果,一是极大浪费社会资源。二是严重误导读者群体,把读者向庸俗、低俗、媚俗和“一夜暴富”的肤浅、浮躁的歧路上引导,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包括将作家“逼良为娼”(创作中迎合读者的“那种”口味),说这样的舆论导向毒害了下一代以致下若干代都不过分!事实上也造成了大众读者和优秀读者的“人为流失”!
中国作家协会一位主要领导曾慨叹:创作出又好又多的作品是我们作家的天职,但在某种程度上说,媒体现在这样干,我们拥有的许多优秀作品也因为缺少了好读者而贬值!这也难怪一位著名文学评论家发出质疑:现在的报纸很怪,难道主编们都是失败的文学青年吗?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应该切实肩负起增强全民文化素质、提高其文学阅读与欣赏水平、推介优秀文学作品的职责。
第二,关注和尽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善作家的生存、创作环境。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是富商高官谈文学、文人雅士讲生存。我今年参加了鲁迅文学院西南六省区市青年作家班学习时,留心关注了这一问题。这个班41人,平均年龄37岁,基本上是这个年龄段六省区市的拔尖作家。遗憾的是,不管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地位,他们都没有达到同地区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个别人的生计都成问题;即使是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公务员作家,往往也很尴尬:创作被视为不务正业,诗人成了“神经病”的代名词,导致他们在工作场合的很多时候还不得不掩饰甚至否认自己是作家。任何人都不希望苦难,作家也不会去赞美苦难,但对于作家而言,苦难是可以转化为财富的,正如俗话所说的“文学憎(作家的)命达”“愤怒出诗人”“国家不幸诗家幸”“作家注定是自己幻想的牺牲品”。作家即使没有苦难(没有苦难才好),也必须有对苦难的体验、关注和描述,至少是在想象和虚构中去体验别人的苦难。很简单的道理,作家如果生活环境相对稳定,舆论环境相对宽松,有助于他们的心灵坚守这块净土和自由,坚守这份高雅而冷清的事业,甘愿忍受寂寞和孤独,实际上有助于他们给社会奉献出更多的好作品。同时,需要社会尽可能为品德修养好、创作实力(或潜力)强、思想品质正且创作勤奋的作家,提供体验生活或采风、采访的便利条件,包括挂职锻炼、深入生活等。再说直白点,作家一般属于感情丰富、细腻、炽热之人,社会给他们“滴水”之爱,他们将倾注“涌泉”之爱在作品中,回馈社会;而且,高素质的作家至少能洁身自好,他们对名利、权势往往没多大兴趣,他们对社会的要求并不多、不高。
第三,加大对纯文学作品的扶持力度。出版社必须面对市场,讲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有的有创作才华但属于初出道作家出书很难,便不难理解,这需要财政资金给予一定的资助;有的作家即使想办法把较好的书出版了,也许就负债累累、债台高筑了,作品存在市场化问题。被公认为“大腕”作家的莫言曾谈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作家可以一门心思安心创作,但现在每出版一部书,都面临着卖书的推销难题。在市场的压力下,逢迎读者的写作现象比较普遍,如凶杀、暴力、色情文学,不负责任的网络写作、地摊写作甚至堂而皇之的“成人写作”,以及由出版社策划、从市场找热点、多名枪手共同协作的“新三结合”写作等。而真正使作家和读者达到“双赢”的作品罕见。说到莫言,再说几句,莫言被认为是目前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有一件趣事,很有黑色幽默成色:他今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第三名的佳作《蛙》在获奖前,在上海为了推销,策划方请出的“形象代表”或“代言人”竟然是“文学娃娃”韩寒!要命的是,“娃娃作家”在大作家面前居然很摆谱——姗姗来迟不说,还傲慢装酷!莫言先生居然忍住了!大度!谁叫人家是明星、自己只是个实力作家呢?我们设想,要是孔老夫子看到这一幕侮辱斯文的滑稽戏,非要浩叹“礼崩乐坏”一番不可,甚至气得在棺材里站起来也未可知!大家设想一下,韩寒可能已算“过气”人物了,当赛车手去了,要是请什么李宇春更摔什么“巨星”派头的话,可能莫言先生也许会当场发作了;再要是请什么刘德华,可能把《蛙》的版权卖了还不够出场费哩!
part03论名著
问题:你认为当代社会还能出“红楼梦”那样流传千古的名著吗?
刘东:我认为理论上可能。毕竟,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大作家、名作品。“红楼梦”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较真起来,也并非无懈可击,仔细研究再苛求点的话,其语言描述和人物塑造上,有毛病,最明显的是其中的时间转化就很乱,但任何一部好作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天衣无缝。可以这么说吧,具备曹雪芹先生的文学才华、思想水平的作家,目前中国还是有几个的,关键是作家要像茅奖新科状元张炜那样,22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缤纷尘世中耐得住寂寞,十年数十年磨一剑;要像曹雪芹那样,耗干毕生心血来雕塑。但现实中恐怕很难。第一,太平盛世里,作家缺乏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的激烈思想交锋、生活起落和情感跌宕,对生活、情感、精神的冲荡体验和体悟难以达到。这就是什么样的时代产生什么样的作品。
第二,工业化时代,生活的同质化现象太严重,抒写对象的差异化、个性化程度较低,作家要有独到发现的难度增加。
第三,太平盛世里,作家缺乏对苦难的亲身感受和真切体验。而伟大的作品总与巨大的苦难紧密相连;鲁迅先生也因此说“苦难是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享受丰富的今天,人们包括作家们患得患失,胆小、怯懦,缺少担当的勇气,缺乏“硬骨头”精神,不敢深入矛盾,不敢共担温凉,导致作品的深度和震撼力、感染力削弱。同时,目前我们缺乏务虚的哲学支撑,缺乏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导致作家思想狭隘、原创力差,作品自然缺乏神性、魅性和美感。
第四,当代中国出一个张炜已很不错,但张炜受到的质疑和攻讦已不少了,谁还能坚守?能坚守者纵然有曹雪芹的才华——也是应该的——近二三百年来,长篇小说在文本上不断创新,在创作技能技法技巧上不断丰富,但如果受上面三者任何一者或多者的限制,当代版的“红楼梦”要想难横空出世,就是空穴来风了。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真出了,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我们这个时代之幸!我们翘首以待!
part04论文学的“治病救人” 问题:文学在塑造国民性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这点可以从鲁迅的很多作品可以看出,那么,你认为现在的文学在这个方面的作用如何?文学目前还能取得当时的“治病救人”的效果吗?
刘东:这个问题比较尖锐,我把顺序颠倒过来回答。我认为,文学目前仍然能够取得当时的“治病救人”的效果。
当然,至少必须两个前提条件: 首先,作家要具备鲁迅先生那样的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的境界,全面、深邃、独到洞察国民性的眼光和精细、准确、透彻的理解,以及为民请命的担当和像钢板一样挺且直的脊梁;同时,还要具备鲁迅那样杰出的文学才华。这个条件,实际上是对作家人格的严格考量和极高要求。这里的作家人格主要不是道德意义上的人格概念,而是决定作品终极价值的作家的天生气质禀赋(其中包括:一副炽热心肠)和后天综合素质,也是文学的终极较量之所在。
作品是什么?就是作家人格之树上生长出来的叶子和花朵!这可能有点抽象,通俗点、简单点说吧,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既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个人性格的作家个体,共同给力,就产生什么样的不同的作品。作家能否成为鲁迅,创作出的作品,能否成为《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那样振聋发聩的杰作,秘密全在这里了。
其次,我们的教育、舆论体系不要“帮倒忙”。换句话说,这两个前提,前者是影响力——作家的能力和作品的品质(极高的精神深度、人性深度和文化品质),后者是接受力——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全民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了,但追求正义、真理的勇气反而萎缩了,这主要是拜金、拜官、拜色和享乐主义给害了的,这不能不说对现代化的反讽和现代化的悲哀!
对此,我们的一些主流媒体“功不可没”!
3年前,重庆某知名高校50年校庆,报纸上唯一报道的是一张“杰出校友”一览表,姓名、性别、届次、最高职务,全是副省部级以上的。有意识的是,历届校长(都是大学者)无名,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大教授,一个都没有。请问,我们堂堂的高等学府半个世纪就以培养出了这20来位高官为荣吗?大学究竟是以培养什么人才为目标?新闻媒体究竟要把我们的社会和莘莘学子们往哪条路上引导?更有意识的是,这批高官中,有那么几位所受的国民教育只是初中,是这所大学的短训生,根本就没资格当什么校友!当年,“杰出校友”来混虚假学历、注水文凭时,是沾大学的光,作为往上爬的资本,现在风水轮流转,“母校”要沾高官的光了!这是什么古怪的舆论导向?其中为官场上“逼人钻营”推波助澜——这也是“国民性”的一种吧?这种报道,攀权媚贵,趋炎附势,说文雅点,焕发着卑贱的光泽,说准确点,不仅无聊,简直可耻!如此可耻的行径,却不是孤证!
说到这一怪现状,顺带说说审丑的话题。这种报道,就属于审丑的范畴。在文学创作中,审美与审丑的价值是同等的,关键是要审得公正,不能“葫芦僧断糊涂案”,好比成功塑造一个贞洁烈女形象与塑造一个烟花女子形象的美学价值相等一样。大家注意一种眼下的国民性,反正连西方的哲学家都观察到这一现象:在蜂拥于北京城里大量“北漂”“京漂”人群中梦想当演员的候选人里,如果挑一个演正面形象的角色,哪怕是个小配角,很难;但随机抓一个出来当反面演员,且不管演何种角色,都很入戏,好像量身定做似的,十分成功。大家想想,好人、英雄你不会演,当恶人、小丑你在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究竟在模仿什么人?我们有一批作家,以“先锋派”的余华、苏童等人为代表,还有残雪、李尔(也包括莫言)的一些作品,不是武打的“打”,打得风生水起,斗得死去活来,人心都是阴暗的,人性都是丑恶,只有权谋奸诈、罪恶阴毒;还有不少的作品,憎恨、憎恶多于友爱、宽容,罪与仇多于仁与恕,冒犯多于神圣,傲慢多于敬畏,冲撞、破坏多于包涵、建设,等等。所以海内外都有评论家认为,我国文学目前的水平相当于美国上个世界5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水准。这,就是差距!怎么办?
重拾文学的理想——当然不是盲目乐观——用社会的光明、人性的光辉等一束束理想的光芒,去照亮、去驱散!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冷漠,消除人间的精神荒漠!那光明、光辉、光芒在哪里呢?就在座诸位和你们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的心中、身上!
因此,尽管文学在塑造国民性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但现在的文学在这个方面的作用相当有限,文学和作家没有履行起应有的职责,值得作家们和全社会的反思与警醒!
part05论文化改革发展
问题:刚刚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抛给了各个城市,刘东老师在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刘东:我喜欢听真话、说真话,厌恶空洞的套话,但我发自内心地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真是一场及时雨,久旱甘霖!党中央高瞻远瞩,深刻洞察世界发展的潮流与新格局,敏锐捕捉到我们文化中的问题、丑陋、毒素与危机,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战略。
好比一个人,文化素质差可以弥补,能力水平差了可以提高,但道德品行差了就很难弥补、提高,甚至对社会有害,且文化、能力越高越危险。一个国家也如此,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不强,不一定被打败,即使被打败了还可以东山再起,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经济、军事同遭灭顶之灾,但不到20年就迅速发展到有能力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彻底失败后,与同样失败的日本,迅速发展为仅逊色于美国的经济强国;但文化不强的话,别人不打自败,如“二战”以后一些国家的衰落、解体、分裂或陷入内战、内乱,往往是文化出了大问题(宗教问题的根本是文化问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没有断裂、长盛不衰,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仅存的硕果,对维护中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完整,功莫大焉,从正面印证这一点。但是,世界形势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文化安全、文化主权问题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著名的“铁娘子”、当年与我们敬爱的小平同志针锋相对谈判香港问题的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这么说中国:“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话虽难听、刺耳,但不能不承认是人家的友好忠告。现在,我们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抵不上德国1个贝塔斯曼集团;美国拍摄关于花木兰的电影,成功占领了中国市场,我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说狼要来,狼真的已经来了。如果我们不能高举起文化这面“国家的精神旗帜”,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精神家园、民族根基,也就等于亡国灭种了。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党中央所指的文化是包括文学在内的大文化范畴。我们谈论了半天文化,但文化是什么呢?全世界有150多种定义,我国也有60多种说法,我赞成其中一种意见,它虽然可能不是很严密(描述性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的发展根基,一个人的生存价值。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既塑造灵魂,又滋养精神,其核心价值内容是:礼让宽容、扶贫济困、敬孝互助、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文学要抒写的永恒的对象。
目前,我们的文化,外受挑战、挤压,内则反映为一系列社会矛盾(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特别是人自身——人性的丑陋矛盾,灵魂与人性的矛盾,即人对权力、财富、浮名的欲望急遽膨胀,与人的善良本性相矛盾),一系列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和诚信危机)。诚信危机的话题我想多说几句,既然都称危机了,问题是十分严重,到了危险的地步,信乃人之本,诚实信用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缺乏以致没有了诚信,人就不成其为人了,没人敢信任人了,相对应的就是坑蒙拐骗盛行,社会上假货泛滥成灾,处处陷阱,人人自危——注水文凭、论文抄袭、科研造假、食品药品(本来是保健康、治疾病的)造假掺毒,连醋都有问题了,坐在家里都不敢吃饭了,人活着还有意义吗?我认为,“仁义礼智信”中,“信”最重要、最根本,有了“信”,其他四样,基本包含其中。
落脚到文化上,就是文化被商业肢解、压迫,如传统文化随意商业包装,历史文化随意打造产品,革命文化随意经商赚钱,文化遗产随意商业赞助,文化创作随意低俗商化,文化活动随意搭台卖假,甚至毁田毁林修筑侵华日军碉堡,身穿“大日本皇军”军服搞旅游的,为当年给日军侵华战争服务而后死在中国的日本人立碑刻字的,等等。国格都不要了,这些沐猴而冠者的人格“将焉附”?这叫什么?乱象丛生,没有了方向感,没有羞耻心,搞得一片混乱、一团乱麻、一头雾水,从而导致文化的公信力、权威性、影响力下降,受到严重损害。其中有些人真应该押上法庭去接受审判!
稍微说远了一点,还是回到文学上谈。刚说了“文化是国家的精神旗帜”,那么,文学作为文化的精髓,当然就是国家的精神记忆和精神标志,某些时候也代表着文化的全貌。
这个话题很大,许多东西已在“重庆文学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涉及到,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一句话,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的第二个春天到来了。我们记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集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革命家于一身的郭沫若老先生,以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身份,在大会上作了一篇诗意盎然、激情四射的讲话,题目就是《科学的春天》。30多年的实践证明,那的确是科学的春天,我国已是科技大国,某些领域已世界领先了。随后一年即1979年,因“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十年浩劫而中断多年的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迎来了文学艺术的第一个春天。30多年的实践证明,那的确是文学艺术的春天。现在,又一个春天到来了!这不仅是作家、艺术家的福音,也是中华民族的福音!接下来,关键就看我们的文学精神的承载主体、文学精神的承载客体的创造者——作家自身——的文化自觉、创作本领了。这里,我就优秀作家的素质要求进行简要概括,并作为本讲座的结束语:作家起码要是个什么样子?在确保生存权的前提下,少受、不受、抛弃名利和权势的诱惑,做世界潮流的开拓者,价值观的塑造者,真善美的捍卫者,先进文化的引领者,从而成为黎民百姓权益的护民官,知识分子气节的举托者,民族大众精神的守卫者。在专业技术层面,著名评论家白描曾这样概括优秀作家的基本素质,赠送给大家吧:一是进行深度的感情体验,建立健全个人的精神生态系统;二是加强勤奋创作训练,要培养出高强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三是保持诚实的劳动态度,要像老黄牛一样辛勤耕耘不止;四是具备丰富的美学修养,要锤炼起扎实的组织文字、结构作品的基本功,要操练出独特的风格,体现出众的才情,要熏染出品位高雅、魅力十足的人格;五是保持强烈的超越意识,永远具备不断创新的活力。
刘东:漫谈重庆的文学精神
2011年11月07日 21:21凤凰网重庆站【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条 论文学的“治病救人”
问题:文学在塑造国民性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这点可以从鲁迅的很多作品可以看出,那么,你认为现在的文学在这个方面的作用如何?文学目前还能取得当时的“治病救人”的效果吗?
刘东:这个问题比较尖锐,我把顺序颠倒过来回答。我认为,文学目前仍然能够取得当时的“治病救人”的效果。
当然,至少必须两个前提条件:
首先,作家要具备鲁迅先生那样的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的境界,全面、深邃、独到洞察国民性的眼光和精细、准确、透彻的理解,以及为民请命的担当和像钢板一样挺且直的脊梁;同时,还要具备鲁迅那样杰出的文学才华。这个条件,实际上是对作家人格的严格考量和极高要求。这里的作家人格主要不是道德意义上的人格概念,而是决定作品终极价值的作家的天生气质禀赋(其中包括:一副炽热心肠)和后天综合素质,也是文学的终极较量之所在。
作品是什么?就是作家人格之树上生长出来的叶子和花朵!这可能有点抽象,通俗点、简单点说吧,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既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个人性格的作家个体,共同给力,就产生什么样的不同的作品。作家能否成为鲁迅,创作出的作品,能否成为《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那样振聋发聩的杰作,秘密全在这里了。
其次,我们的教育、舆论体系不要“帮倒忙”。换句话说,这两个前提,前者是影响力——作家的能力和作品的品质(极高的精神深度、人性深度和文化品质),后者是接受力——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全民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了,但追求正义、真理的勇气反而萎缩了,这主要是拜金、拜官、拜色和享乐主义给害了的,这不能不说对现代化的反讽和现代化的悲哀!
对此,我们的一些主流媒体“功不可没”!
3年前,重庆某知名高校50年校庆,报纸上唯一报道的是一张“杰出校友”一览表,姓名、性别、届次、最高职务,全是副省部级以上的。有意识的是,历届校长(都是大学者)无名,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大教授,一个都没有。请问,我们堂堂的高等学府半个世纪就以培养出了这20来位高官为荣吗?大学究竟是以培养什么人才为目标?新闻媒体究竟要把我们的社会和莘莘学子们往哪条路上引导?更有意识的是,这批高官中,有那么几位所受的国民教育只是初中,是这所大学的短训生,根本就没资格当什么校友!当年,“杰出校友”来混虚假学历、注水文凭时,是沾大学的光,作为往上爬的资本,现在风水轮流转,“母校”要沾高官的光了!这是什么古怪的舆论导向?其中为官场上“逼人钻营”推波助澜——这也是“国民性”的一种吧?这种报道,攀权媚贵,趋炎附势,说文雅点,焕发着卑贱的光泽,说准确点,不仅无聊,简直可耻!如此可耻的行径,却不是孤证!
说到这一怪现状,顺带说说审丑的话题。这种报道,就属于审丑的范畴。在文学创作中,审美与审丑的价值是同等的,关键是要审得公正,不能“葫芦僧断糊涂案”,好比成功塑造一个贞洁烈女形象与塑造一个烟花女子形象的美学价值相等一样。
大家注意一种眼下的国民性,反正连西方的哲学家都观察到这一现象:在蜂拥于北京城里大量“北漂”“京漂”人群中梦想当演员的候选人里,如果挑一个演正面形象的角色,哪怕是个小配角,很难;但随机抓一个出来当反面演员,且不管演何种角色,都很入戏,好像量身定做似的,十分成功。大家想想,好人、英雄你不会演,当恶人、小丑你在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究竟在模仿什么人?我们有一批作家,以“先锋派”的余华、苏童等人为代表,还有残雪、李尔(也包括莫言)的一些作品,不是武打的“打”,打得风生水起,斗得死去活来,人心都是阴暗的,人性都是丑恶,只有权谋奸诈、罪恶阴毒;还有不少的作品,憎恨、憎恶多于友爱、宽容,罪与仇多于仁与恕,冒犯多于神圣,傲慢多于敬畏,冲撞、破坏多于包涵、建设,等等。所以海内外都有评论家认为,我国文学目前的水平相当于美国上个世界5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水准。这,就是差距!怎么办?
重拾文学的理想——当然不是盲目乐观——用社会的光明、人性的光辉等一束束理想的光芒,去照亮、去驱散!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冷漠,消除人间的精神荒漠!那光明、光辉、光芒在哪里呢?就在座诸位和你们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的心中、身上!
因此,尽管文学在塑造国民性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但现在的文学在这个方面的作用相当有限,文学和作家没有履行起应有的职责,值得作家们和全社会的反思与警醒!
第五篇:肖临骏:作为信仰的文学
继叶嘉莹的听课笔记将我们领进顾随先生六十年前的课堂之后,由陈丹青整理的听课笔记(《1989-1994文学回忆录》)也出版了,这使我们可以从容领略另一位良师的风采。
梁文道在序言里称木心为局外人,这不是一个称呼,而是一种恰当的分类。非但如此,这还是一个局外人对着一群局外人讲文学课的事。这群局外人是与文学并无直接关系的人,主要是画家。讲课时间是在二十年前,地点是在异国他乡的纽约,与局外人们的故乡隔着半个地球。这一纯属私人性质的事件经过陈丹青的力荐,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文学传奇之一。
笔记记了五本,印成书后,依然有厚厚的两大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通篇大言断语,经常一言以蔽之。笔记对口头演讲的过滤固然促成了这个特点,但它未尝不是木心自己风格的体现。对于当代中国人,所谓的大言欺世不是什么成语,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现实,但木心的大言并不欺世,相反,却能使人回到那种古老的“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的感觉。炎炎,按照成玄英的解释,猛烈也。
“老子精炼奥妙,庄子汪洋恣肆,孟子庄严雄辩,墨子质朴生动,韩非子犀利明畅,荀子严密透辟,孔子圆融周到„„他们的用字,用比喻,都成专利,别人冒充不得。
“浪漫主义太滥情,现实主义不重灵性,自然主义太重细节”,“象征主义以为现实世界后面,隐藏着理念世界„„但象征主义实践这些理念时,一举一动都要象征,多么小家子气。”
在很多专家为一块邮票大小的地方忙碌一辈子的今天,琐碎的小言才是主流。因此,如此猛烈的大言既令人耳目一新,又显得不合时宜。也许正因为其猛烈,我们从中也能发现不少错误或问题。灼见之中有错误和谬见,这本是私人性质的文学史无法避免的,本书自然也不例外。这一点我们不必讳言,因为这些错误或问题无损于它独特的光芒和价值。
“希腊人当年的知识范畴如何?很狭隘。希腊人不知道世界史,不知道世界地理,不知道其他种族„„”用狭隘来形容希腊人的知识,这倒是头一回听说。对于一个擅长航海并能精确测算出地球周长的民族,如果她不知道世界地理,还有哪个民族比她更知道呢?
“我骂儒家,是将好好一部《诗经》弄成道德教训,诗曰如何如何”,“《楚辞》,很幸运未被孔子修改过、歪曲过,没弄成道德教训。”木心对孔子对《诗经》的大删大改耿耿于怀,痛心疾首。问题是,孔子有没有将三千多首诗删为三百多首?自孔颖达以来,很多人都怀疑这一说法。现代学者大多认为,孔子在《诗经》的形成中作用有限,可能仅限于音乐校正方面。
“如果司马迁不全持孔丘的立场,而用李耳的宇宙观治史,以他的天才,《史记》这才真正伟大”,这个想法有些古怪。中国的姑且不论,无论是修昔底德、米什莱、兰克或者法国的年鉴派,哪一位是用《道德经》的宇宙观治史的呢?倒是有用黑格尔的观点或某某主义治史的例子,但那是什么样的历史呢?
“太阳系处于中年期,到了老年期,能量消耗完了,地球将要冷却”。哎,他老人家显然以为太阳里的聚变反应跟煤球炉里的燃烧反应一样。
《西游记》的版本是一个复杂问题,但就吴承恩本、朱鼎臣本和杨致和本的关系讲,学术界已经大致厘清了一个次序,即朱本和杨本是吴本的删节改写本。在孙楷第、郑振铎等人的工作后,已经没有多少人认同,吴本是对杨本的扩充这一最初源自鲁迅的看法。因此下面这段关于吴承恩写《西游记》的话就变得有问题了。
我曾说过“风格是一种宿命”,他是好证据——忽然他发现杨致和的《西游记传》,灵光一闪(可能拍案而起,大叫:“有了,有了!”),《西游记》于是孕育而诞生。有了杨致和的骨架,吴承恩大展身手,找到自己,找到风格,连《南游记》《北游记》的精华也拖了几段过来(铁扇公主即出于《南游记》)。
这段话十分精彩,真希望有一个拍案而起的吴承恩,真希望《西游记》就是这样诞生的。这样的话,吴承恩就成了一个“有资格挪用别人东西”的“高贵的强盗”。
木心有着强烈的老子情结,这使他对司马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又使他在看待帕斯卡尔的“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时,匆忙地下结论:“这是老子的东西嘛!”帕斯卡尔对人类处境的洞微察幽,是为了论证救赎者存在的必要性;而在《道德经》中,非但没有救赎者什么事,且人在其中的地位亦不特殊。他视文学为信仰,且是惟一的、可以覆盖一切的信仰,一旦碰上真正的信仰,反倒觉得无法理解了。于是,《旧约》和《新约》的文学性在他眼中成为首要的、压倒一切的东西,耶稣由于充满灵感的布道成为“天才诗人”(《圣经》的文学性虽然是研究中的冷门,却也并非无人研究。木心的着眼点主要在耶稣的人格魅力以及善用比喻的说话方式上,对于叙事手法——《圣经》的叙事之美值得细细品味——基本上忽略了,这一点对《旧约》其实更重要);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在他眼中,真正有价值的“不满两页”。他视宗教为催眠,“再聪明的科学家、文学家也受催眠”,这与宗教是精神鸦片的观点倒有相似之处。
“《伊利亚特》太幼稚,《神曲》太沉闷,《浮士德》是失败的,都比不过莎士比亚”,木心说。对于作为宗教思想家、政论家、艺术理论家的托尔斯泰,他完全不能理解,直说他脑子不行。这口气,真有点登山训众的样子。他站在山顶上了吗?没有,但他的确站在了高处,且一再强调登顶的重要性:“有了制高点,看起来就很清楚。一览众山小,不断不断地一览众山小”,这正是木心可贵的地方。不过话说回来,就像统摄万物的万有理论是否存在一样,这样的山顶是否存在,还真不好说。
读木心的东西,我常常为他的审美直觉和连珠妙语而击节,但有时也为这些妙语缺乏一个较坚实的学术基础而叹息。的确,在专业的文学史中,错误不会这么多,胆子也不会这么大,但灼见也少啊,有时少到没有,有时少到是负数,起反作用,被引入歧途而不觉得,如果你选择不当的话。读此书的乐趣就如同去琉璃厂淘旧书,每有意外的收获,便有一股快意在心头升起。这样的快意,是无法从学院派循规蹈矩的文章里获得的。这一点目前已经有不少文章谈及。网上甚至流传着从《文学回忆录》中摘抄的一句话体的语录,供大家分享。关于这些,我不想多说什么,只想补充一句:这是异端的权利,也是异端的胜利。这是木心一个人的胜利。
很多人可能不会同意木心对批评家勃兰兑斯、小说家哈代的推崇以及对契诃夫的贬抑,然而对于近现代的文学流派,尤其是二十世纪初蜂起的主义,木心常能表现出过人的见识:“凡主义,都是强扭的瓜,不甜,烂得也快”,“未来主义没有未来”,“表现主义比未来主义强,至今还有影响”,“垮掉的一代,只有斯奈德没有垮掉”。这是本书的两大亮点之一。至于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我以为并不是世界文学至十九世纪的历史,而是世界文学格局下的中国古典文学。似乎从青年时代起,木心就拥有一副世界性眼光,且常能从历史和演化的角度看问题。比较文学于他人是一门学问或职业,于他是一种天性。他用水草与水的比喻来形容《红楼梦》中诗与文的关系,这个比喻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尽管这个地区的文学与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孤立演化的。
在陈丹青的笔下,木心作为圣徒的形象已经粲然可见。使他超越他人而成为圣徒的,既不是他的禀赋,也不是他的学识,甚至也不是他在逆境中的表现,而是他的心灵,一颗雅尚高洁、向死而生的心灵。对于他,生只是死前的一段过程,而离开艺术的生是暗无天日的,除了平庸、不幸、绝望和死亡外,没有别的出路。他张开双臂,紧紧抱住艺术的十字架,既因此而吃尽苦头,又因此而度过劫难,并于垂暮之年终获拯救,尽管十字架上并没有一位鲜血淋漓的基督。因此,本书最大的价值不是有关文学的知识以及许多令人难忘的妙语金句,而是木心作为艺术家的个人感悟。“始终不肯背叛自己的人,即使吃了很多苦头,最终却可以笑着”,他说。这虽然是艺术家一生的心得,却令我想起一位波兰民族英雄(皮尔苏德斯基)临终前说的话:有被消灭的危险而不屈服者常能胜利,成功之后即不长进者常会失败。“来美国十一年半,我眼睁睁看了许多人跌下去——就是不肯牺牲世俗的虚荣心,和生活的实利心。既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算盘打得太精:高雅、低俗两不误,艺术、人生双丰收。我叫好,叫的是喝倒彩。生活里没有这样(的)便宜。”这是一位历尽沧桑、劫后余生的老人的冷眼旁观。虽然被喝倒彩的人未必听得进去,毫无疑问,他是对的。
在肉体上,木心属于这个时代。在精神上,他却属于一个消逝了的时代。当他选择与卞之琳、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生活在一个时代时,他也选择了自我隔绝。这种自我隔绝造就了一位超凡绝尘的世外高人,但代价也是有的。他的过于讲究的文字对他的写作形成妨碍,而他并不觉得,这无疑是代价之一,且是其中较小的代价。须知,“汉家陵阙的石兽,如果打磨得光滑细洁,就一点也不好看了”,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木心本人。
有一天,木心讲到了水浒,讲到了施耐庵,他说:“我见过一篇施耐庵作的序,极好。‘风雪夜,听我说书者五六人,阴雨,七八人,风和日丽,十人,我读,众人听,都高兴,别无他想。’我幼时读,大喜,不想后来我在纽约讲课,也如此。”这个序自然不是施耐庵作的,而是由金圣叹代笔的。原文也不是这样的。木心凭记忆说,不算错,且经过记忆坩埚的重新熔炼,变得比原文更畅达,更符合现代语境。不知不觉间,木心自己也变成了强盗,且是高贵的强盗。但幼时读即大喜,却令我生疑。这是一段卢梭式的confession吗?从他少时与人讨论《新约》的文学价值看,我只能选择相信。这个人是何等的早慧,他的心态又是何等的可贵!这样的心态古人有,陶渊明有,寒山有,胡应麟有,崔述有,上个世纪也还有。在大家的裤腰带上都别着一个小喇叭的微博时代,谁还会有呢?一个局外人对着一群局外人讲文学课,这样的事在今天还会发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