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语言社会性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required courses)和选修课(elective courses)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选修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学生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升学深造以及将来的就业选择。开设英语选修课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社会性能力,它也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了解高中英语选修课的教学现状,发现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考察它是否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要求,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本文以中学的英语选修课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学校在选修课的开设、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一些特征和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二)研究方法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高中英语选修课的教学和学习现状。
二、分析与讨论
教师的收获学生访谈和教师访谈都提到选修课老师主动反思教学,听取学生意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修课教师之间也有沟通和交流,讨论教学内容和测评方式等。教授选修课对教师既是挑战,又是成长,因为选修课的自由度和不确定因素比必修课大,它促使教师更多地反思、调整和实践,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益。受访的大多数老师认为教授选修课给他们带来快乐,受到学生的认可,信心增强了。课程改革的收获学生问卷和访谈都肯定了学校在开设选修课上所做的努力,如开设了顺序选修课程模块6-11,学生进入高一起按要求选修任意选修课,给学生提供了每一学年的英语选修课程清单。提供较好的英语师资和英语学习资源。[1]
学生访谈发现,学校虽然给学生提供了选修课名单,但对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性质、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测评等细目没有做具体描述,也没有给学生指定专门的选课指导老师,学生大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课。教师认为任意选修课中语言知识和技能类课程较多,语言应用和欣赏类课程的选择余地有限,而且所有课程不分层次高低,面向所有程度的学生。学生缺乏选修课学习的指导根据学生问卷,44%的学生选择本班英语老师作为自己的选课指导老师,一半的学生主张先学习必修课程,14.2%的学生主张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学习。学生在选修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没有过于集中的表现,比较分散,29.7%的学生认为自己“所选课程太零散”,26.3%的学生认为“所选课程不符合自己的兴趣”,12.9%的学生觉得“所选课程时间分配不合理”,12.1%的学生觉得“所选课程难度大”,还有24.6%的学生存在其他问题。[2] 选修课教学有待改进教学方法和效果上,学生普遍反映“老师和学生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想象中的效果那么好”。因为教师经验不足,对选修课程没有足够的把握,导致课堂组织不善,如英美电影欣赏课,有时一节课全用来看电影,或全用来分析电影,学生感觉没有互动、乏味。突出选课指导老师的作用选课指导老师是学生选课指导机构的主要成员,最好是各个年级英语教研室的主导老师。选课指导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合理选择课程,指导学生学习。所以,选课指导老师需要对本校开设的选修课有清楚的了解,在指导学生选课时,要把备选课程的目的、作用、内容、教学方法、要求和测评明确地告知学生,同时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选课依据,避免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指导老师要特别强调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关系,学习选修课可以促进必修课的学习,消除学生“先学完所有的必修课后再学习选修课”的错误认识。对于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选修课和高考的关系,指导老师更要明确地告之选修课的性质和目的以及高考的改革方向,帮助他们树立对选修课正确的认识、期待和学习态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选课导师制”,使所有学生进入高中后都能接受固定的导师的指导。导师帮助每一个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分配学分并建立选课档案,解决学生在选修课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导师要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跟踪学生从选课到拿到学分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3]
根据新课程标准,选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和必修课一起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诊断选修课教学面临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逐步规范、改进选修课教学,从总体上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 考 文 献] [1] 刘兆义,师保国.普通高中选课与学习指南英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査金花.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探索.2007.[3] 张未亚,郑志恋.开设高中英语口语选修课的实践[J].基础英语教育,2008,(10):22-25.
第二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要:写作是检测英语学习效果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英语能力与素养培育的必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然而写作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处于边沿地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学策略和技巧方面的问题,本文从分析这些问题入手,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问题 对策
一 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的五种基本能力,英语教学也基本从这五个方面入手,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平衡。阅读教学单兵突进,花费了教师和学生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而写作教学一直遭受冷落,许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表现出对写作教学的实质认识不足,对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也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观上对写作教学缺乏重视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教材为每单元设计的写作任务,写作任务只是一带而过,被布置为课后作业,没有专门的写作课;绝大部分的课时都被用来讲授语法,语言点等内容。教师的漠视和学生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练得很被动,浪费了时间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重视结果的完美,轻视过程的指导
教学中写作训练通常只是强调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正确无误;侧重写作要点的齐全和结构的合理安排。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只建立在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上,而忽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更谈不上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其结果是学生仍然不得要领,写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评改方式单一陈旧
写作教学的另一阻力来自教师对写作所持的陈旧观念和传统作法。教师在学生写作成文后进行批改,重点往往放在语法,词汇,拼写上,逐字圈改,耗时费力又收效不大。而且,许多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并不“买账”,教师的辛勤劳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出现“教得累,学得苦,效果差”的局面。
二 解决高中英语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不是单方面,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的,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提高对英语写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英语写作无论从应试和能力培养方面来说都起着重要而积极地作用。以河南高考为例,英语试卷中,写作占有效卷面分数五分之一,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对英语成绩的影响不言而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英语输出途径,写作无疑已成为学习者英语水平的窗口和标杆。而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有效地,成体系的训练。所有训练中,写作教学是重要的,对有些学生而言甚至是唯一的途径;所以英语教学中写作训练是必要,不可或缺的,其重要性应该引起包括老师和学生在内的所有的英语学习参与者的重视。加强写作所需词汇的掌握
词汇是英语的基础,只有在拥有丰富词扩量的基础上,写作才能顺利展开。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方法丰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高中阶段可利用归纳法、构词法、联想法、对比法等方式让学生识记生词并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积累词汇,除了基本的读音,拼写,词性,词义之外,更注意教会他们把学到的词汇分组归类总结,词汇成串成网。加强基本句型结构的练习
词汇是写作的基本单位,句子是写作的基本单元,因此英语写作教学中,基本句型结构的练习不可或缺。一般而言,句子的练习从简单的五大基本句型开始,其分别为:S+V,S+V+O,S+V+C,S+V+IO+DO,S+V+O+C。在英语文章中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这五种句型的扩展、延伸或变化。一篇文章不一定非要全写的是复杂句子,或者是复合句,简单句的高级句式或许更加的恰当。因此,训练学生“写”,首先要抓住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让他们把五种基本句型记牢并不断运用,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足量的篇章输入
素材的输入既要有基本元素如词汇语法,还应该有篇章的输入,这就需要足够的阅读量和记忆范文。教材的课文里包含了很多优美的句子,除了可以供平时的词汇学习和语法分析,还可以拿来让学生积累,成为他们写作模仿的材料。与此同时,还要对这些句子进行分析,加强他们利用各种句子进行一意多种表达的训练。这样既复习了平时的基础知识,又锻炼的写作能力。在句子大量积累的同时,从背诵小的段落开始,慢慢增加记忆量,让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语篇感知的能力。对小作文要求学生对照范文,一边和自己的作文对比,找出差距,一边记忆,效果也不错。遵循基本的写作步骤
动笔前,要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和所提供的情景,确定作文的体裁、格式和要点。因此,在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的基础上,应逐个、完整无缺地把内容要点罗列出来,然后尝试着用这些确定好的材料组织成句,最后打草稿,连句成篇。完成草稿后,要按题目要求对短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修改。多途径语言输出
就是要多写,多练,多比较,多总结。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加强写作这种语言输出训练,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缩写,写周记,写短评,进行说写转换就是有效的途径 提倡师生共同参与作文评价
有效的,高质量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与热情,对学生写作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明确,因此评价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评价方式要追求多样化,要学生参与进来。作文评价中,教师的批改是必要的,但也要大力提倡师生共同合作修改。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选择部分修改稿让全班学生一起来评议:哪些写得好,哪些还不到位,是否还有未被发现的错误并帮助其修改。最后,教师作一个总的评价。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把进步较大的同学的作文选为范例文章,在评改过程中进行随机的表扬,对其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结语
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的问题是长期积累而行成的,其解决必然也是长期的,艰巨的;对广大师生是一个严峻挑战。本文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对其中问题的解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李 森.2000.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新举措:过程教学法[J].外语界.吴 锦,张在新.2000.英语写作教学法新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贺艳丽.2003.过程教学法与高中英语写作教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王 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为高中英语选修课把脉
为高中英语选修课把脉
在由教育部制订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管理。这无疑是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又一特色。虽然,选修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新鲜,但在高中开展选修课,学分制,还是让许多工作在高中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感到有些不适应。而在选修课的教学实施中,也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是不是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们就该放弃选修课了呢?许多人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本文将结合英语学科为选修课进行诊脉,看看选修课是否能在高中顺利开展。
一、高中英语选修课的内容。
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课程设计思路专题中明确指出:“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选修课分为两个系列,系列I是在必修课模块的1-5的基础上,顺序开设的课程,共有6个模块(即英语6—英语11),模块6-8的学习,可以达到八级目标要求,完成模块9-11的学习可以达到九级目标的要求。系列II的课程为任意选修课程。这个系列的课程分为三类,即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包括: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语言应用类:文秘英语,科技英语,信息技术英语,初级经贸英语;欣赏类包括:英语文学欣赏入门、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英语歌曲欣赏。(陈琳,王蔷,程小堂,2003)二 高中英语选修课开设的意义
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点: 1.在高中英语选修课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2.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3.体现学校特色,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三 高中英语选修课的实施
在课改区,选修课的开设正在逐步推进,但我们也看到了不少问题,以下就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把脉,找出问题原因与解决办法。1.病症一:功力病
症状:学生:喜欢上辅导课 老师:把选修课上成了补习课
病因: 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考与选修课不同步。
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不能把选修课开设成应试的复习课或必修课的补习课。”即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是并列关系而非从属关系。可是在选修课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受欢迎的课往往是那些,与考试紧密相关的选修课。学生上选修课的目的往往是学习语法知识,或强化老师在必修课讲的知识。因此,往往语言知识与技能类选修课颇受欢迎,而语言应用类与欣赏类往往无人问津,这是不是意味着同学们对这些课不感兴趣呢。有些同学都表示,虽然觉得科技英语,影视入门等课会很有意思,但觉得高中课程繁忙,那些东西高考也不考就放弃了选择。而且,高中阶段选课,与大学选课不一样,学生还没有主见,很多时候还要听家长的。而大部分一些家长,往往不让学生选那些课。而大部分老师由于思想滞后,同时受升学压力影响,往往放不开手脚,他们也愿意选择复习课,常见的有开设 “定语从句探讨”,“形容词精讲精析”等。这些选修课的设计理念仍停留在应试模式中,违背了新课改开设选修课的初衷。治疗建议:
(1)高考加设选修专题
大家都知道,高考这个指挥棒,一直控制着高中的一线教学,为了追求高分,学生放弃了兴趣,老师也放不开手脚,这样必然造成选修课无法正常开展。而我们知道,高考制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彻底改变的。那么我们不妨做一点小的调整。笔者建议在英语高考中,加设选修课考试项目,如果选了科技英语,就可加试着一门考试,作为大学录取时的参考。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选课动力,与老师开课激情,也有利于各高校选拔专业人才。(2)强调语言的习得
语言的学习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意识的学习,一种是无意识得习得。而现在大多数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只重视语言的有意识学习,即语法,词汇,与专项训练。而大多数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着力点却一般不在于此,他们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注意语感的形成,即语言得习得。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也指出,语言是通过习得而来的,学习只是个监控手段。但在中国,由于没有广泛使用外语的环境下,老师开设一些如报刊阅读,影视欣赏等选修课将为学生语言习得提供了更好的可能。学生通过这些课程,了解外国文化,接触地道英语,形成语感,有利于外语水平的提高。而习得的过程往往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通常见成果较慢,因此,教师也需在这方面多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外语习得的特点及重要性。2.病症二:贫血症
症状:教师: 很多课不敢开,开了课效果也不好
教材:教材处理不当
病因:教师素质有限,没有相应选修课教材
选修课的设置对教师知识的深度,广度及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挑战。由于高中教师由于长期从事高中基础教学,忽略了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在专业知识水平的纵深方向发展缓慢。对于选修课系列I中的若干模块课程,由于长期不接触,自己尚不精通,教起来就就不如必修课那样得心应手。对于选修课系列II重的一些课程,涉及范围比较广,使很多老师都措手不及。现在大部分师范学校培养的老师,只重视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对于其他方面的英语知识一般知之甚少,因此开设这些课对于这些教师就十分困难。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材。这就需要教师自主选用相关的材料作为教材。目前的情况是教师既没有科学的选择教材,又没有根据教学需要对所选教材加以处理,致使选修课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其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和教学素养也使其在选择教材是受到很大局限,造成了选修课教材良莠不齐。
治疗建议:
(1)加强在职教师专业化培养。
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一直是教育界关心的问题,而且将影响新课改的实施效果 我们要帮助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扩大知识面,以适应选修课给他们带来的挑战。(2)与当地大学合作
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选修课,如文秘英语,科技英语等,可以聘请大学专业教师授课或知道,对于教材选择上,也可以与之合作,选择和编写教材。在合作中,要注意与高中生的知识能力相吻合,切勿直接把大学选修课拿来搬到高中课堂上。可以结成大学教授于中学教师1+1的帮扶对子,争取使选修课即质量高,又能适应高中生的能力发展。(3)与兄弟院校合作。
在选修课的事实上,有许多学校开展早,有许多经验,各中学可以互相借鉴。比如北京汇文中学的报刊阅读选修课和北京四种的影视欣赏选修课就开展的早,效果好,有很多经验,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学习。3.病症三:僵化症
症状:选修课上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病因:教学观,学生观和课程观,语言观僵化。
许多老师教学方法死板单一,他们仍持着传统的语言观,只重视语言的工具性,看不到语言的人文性。教学中,只强调知识点,而不强调应用,只强调结果,不强调过程。而且很多老师根本不会其他的教学方法,或对于新的教学方法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根本不会应用,造成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评价上,选修课的评价方式也只是考试,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习兴趣。
治疗建议: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课程观,语言观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在实际教学中鼓励教师用多种方法教学,可以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师应用新的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2)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
根据选修课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探索生动、活泼和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如果课程标准中提及的专题演讲、辩论、表演、和撰写小论文等,使选修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保持适当的压力。4.病症四:疲劳症
症状:老师感到力不从心
病因: 老师压力大,任务重,教师之间合作少。
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老师的工作量就已经很大了,加上了高考压力,职称评定压力,许多教师已经苦不堪言。而选修课模块多,每个模块涉及的知识面宽,内容新,要求也不一样。老师的工作量就自不必说了。再加上很多选修课老师还要自己选教材,设置活动,许多老师都叫苦不迭。而且教师之间,由于互相竞争严重,缺乏合作精神,使原本可以简化的工作变得很复杂。
治疗建议: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促进教师合作。
学校应该切实关心教师生活,派课时多考虑老师的实际情况,使老师能得到合理的休息。选修模块的授课可采取合作授课制,每个老师根据其擅长,选择模块,选择任务,做到合理分工,让每位教师都能在发挥所长的基础上,又不致过于劳累。
四、结束语
高中选修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在实验的初级阶段,他必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笔者认为这些“病”,还不至于致命,只要我们能做相应调整,相信高中选修课会显示它独有的魅力的。一切就有待时间的考验了。
第四篇:大学英语选修课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英语选修课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雷晓棠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本文以教育部公布的四川省《2011 年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为基础,选取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11 所高校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发现,大学英语选修课选中率较低;课程偏向工具性、应用性;概论式、入门类课程较多;专业英语类课程特色不突出。要解决上述问题,高校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更新课程设置理念,确立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的重要地位;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建设一支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关键词】: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
【文章来源】2012 年第2 期(总第988 期)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作者简介】:雷晓棠(1978—),女,四川自贡人,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化研究。
为了适应新时期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全国各高校按照2007 年7 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的规定,设置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选修课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调查四川省本科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情况,可以了解当前四川省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英语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也可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衡量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情况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估模式等四个方面着手(教育部高教司,2007)。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按照刘智运(2009)对大学的分类,以教育部公布的四川省《2011 年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教育部,2011)为基础,选取进入985 工程高校的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部属211 工程高校的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省属211 工程高校的四川农业大学、省属重点院校的西南石油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及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及内江师范学院等五个级别共计11 所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的情况。
本文限定选取四川省的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意义。原因如下:一是四川虽不及教育较发达的北京、上海,但也在改革中积极进取。二是教育部公布的《2011 年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中普通本科院校共820 所,四川有32 所,占3.9%,名列第12 位,处于中间位置。三是四川的院校类型多,较有代表性;既有进入985工程高校的四川大学,也有市属成都大学;既有中央部委管辖的西南民族大学,也有自治州管辖的四川民族学院。这11 所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情况反映了整个四川省本科院校的普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全国本科院校的现状。
《教学要求》(2007)规定:“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各高校按照实际情况,确定“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课程有机结合。本文所指的大学英语选修课指除大学英语这门综合英语类课程以外的各高校外国语学院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而设置的其他任意选修课课程,包括其他语种选修课课程。
二、调查结果
(一)课程类型和教学目标
四川大学的大学英语选修课属于文化素质公选课;电子科技大学的属于素质教育选修课;西南交通大学的实际是限选课,要求选修的学生“已通过CET4 或已完成1—4 级英语课程”;内江师范学院的属于通识选修课;其他高校都统称公共选修课或公共任选课。换句话说,各高校都把大学英语选修课看作是和大学英语一样的基础课程,而不是提高课程,也不是应用课程。教学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表1 11 所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学分占通识教育总学分的比例
(二)大学英语选修课在整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分量
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英语选修课在整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分量反映了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表1 可知,各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学分占通识教育总学分的比例普遍都不高;大学英语选修课并未引起各高校足够的重视,连四川大学“985 工程高校”的比例也低于10%。个别学校如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科技大学,大学英语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一半左右。
(三)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置
根据各高校网上公布的2011—2012 学第一学期的课表,可以把这11 所高校外国语学院设置的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按照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专业英语类和他语种类进行归类比较[划分标准参见蔡基刚(2006:125—126)]。
1.语言技能类课程的设置
此类课程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从表2 可知,6 所高校开设技能类课程共15 门。语言技能类课程是高校设置大学英语选修课的优先选择项之一。此类课程主要有六类:(1)听说类(共计4 门),如“英语听说”、“高级英语听说”、“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2)阅读类(共计1 门),如“英语网络阅读”;(3)写作类(共计1 门),如“高级英语写作”;(4)翻译类(共计3 门),如“英汉互译基础”、“英汉互译”、“口译”;(5)演讲类(共计2 门),“英语演讲稿写作与演讲技巧”、“英语演讲”;(6)综合类(共计2 门),如“英语提高”、“高级英语”。听说和翻译是此类课程的首选。
2.语言应用类课程的设置
此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应用英语的能力。从表2 可知,4 所高校开设应用类课程共6门;占36.37%的高校选择。策略和写作是此类课程的首选。
3.语言文化类课程的设置
此类课程的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从表2 可知,6 所高校开设文化类课程共13 门;占54.55%的高校选择。此类课程可分为4 类:(1)文学诗歌类(共计4 门),如“英美戏剧”、“英美短篇小说选读”、“英美文学欣赏”、“西方文学批评导论”;(2)文化知识类(共计6门),如“人类的语言———语言学入门”、“圣经文化”、“中国文化概览(双语)”、“英国社会文学与文化”、“英美文化概论”、“英美国家概况”;(3)艺术鉴赏类(共计1 门),如“译品赏析”;(4)文化应用类(共计1 门),如“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播(英语)”。文学诗歌和文化知识是此类课程的首选。
4.专业英语类课程的设置
此类课程侧重专业领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从表2 可知,5 所高校开设专业英语类课程共7 门;占45.46%的高校选择。此类课程的设置与各高校优势特色学科无明显的关系,随意性较大。
5.他语种类课程的设置
从表2 可知,9 所高校开设了共计44 门的他语种课程。开设日、德、俄、法语课程的高校分别有8 所、5所、4 所、4 所,开设西班牙语课程的有两所高校,开设韩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课程的高校各一所。开设的他语种课程以入门或初级课程为主,以语言技能学习为主。985 工程高校和部属211 工程高校较其他学校更加重视他语
种课程的设置,学生在语种和难易度上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三、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选修课选中率较低
从表3 可知,各高校对公共选修课都有相关规定,学生的选择自由度受限,学生不能完全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各高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少则16 门(电子科技大学),多则328 门(四川大学)(见注释①),要学生在如此多的公共选修课中选中大学英语的选修课实属不易。如果开设的课程既不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又与学生的专业不大相关,该门课程被选中的概率较低。表2 11 所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体系
表3 11 所高校对公共选修课的选修要求
(二)课程偏向工具性、应用性
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强调语言的工具功能,语言的“工具论”导致我国外语教育过多地强调“技能性”或“实用性”,这个观点影响到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设置。为了能够满足开班要求(单班至少30 人),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各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设置多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从表1 可知,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类和他语种类是这11 所高校课程设置的重点;学生和社会对他语种有较大的需求,因而各高校的他语种类课程的设置是重中之重,985 工程高校和部属211 工程高校更是如此。宋永燕(2010)的研究也表明,学生最感兴趣的大学英语选修课是属于技能类的“高级听说”和文化类的“影视欣赏”。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设置并未真正从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入手,更未强调语言的整体培养功能。
(三)概论式、入门类课程较多
考察这11 所高校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目录可以看到,概论式、入门类的课程较多。它们的特点是主题不够鲜明、开口大、专业性不强。连最受学生欢迎、开课最多的他语种类课程,也是以“XX(初级)”、“XX 入门”、“初级XX”为主。从表1 可知,11 所高校共计44 门他语种类课程,入门类、初级阶段课程占28 门,比例是63.64%。讲文学或文化课程,并不是集中于一个人、一个国家或地区,题材不够具体;更多的是泛泛而谈的纲要式的“XX 概况”、“XX 概论”,名家经典著作解读的课程设置几乎为零。
(四)专业英语类课程特色不突出
蔡基刚(2006:178)预测,随着我国大学生英语总体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减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尽管专业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实际情况是各高校并不够重视本校专业英语的设置,也没有与本校的特色紧密结合。由表1 可以看见,有5 所高校开设专业英语类的课程,但只有四川音乐学院开设的“音乐英语1”与本校的特色最接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发挥大学英语选修课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使大学英语选修课成为学生了解、学习外国文化传统、吸收外国文化精华的桥梁,培养既精通中文、又宽容和尊重外国文化的“全人”,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四、改进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对策
(一)更新课程设置理念,确立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重要地位
审查这11 所高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目录,可以发现,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随意性较强,缺乏课程设置理念的指导,存在着“杂、乱、散”的现象。要充分发挥大学英语选修课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必须更新课程设置理念,建立课程标准,确立课程的重要地位,提高大学英语选修课在通识教育总学分中的比重,突出大学英语选修课纵贯中西的作用。高校应以培养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有知识、有责任心、有创造力、有欣赏力、有批判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为己任,大学英语选修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之一。
(二)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概论式、介绍式的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高校必须重新确立一种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即经典阅读模式、专题分析模式或互动研讨模式。在集中研读一个人、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经典著作的同时,学生学着批判性地阅读、听讲和发言,教师也不断地提高自己批判性的眼光。学生在阅读经典著作、分析专题或互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深入学习了一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批判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更释放了自己对个人目标追求的热情,这份热情为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证。
(三)建设一支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
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成败在于是否开设了高质量的选修课程,而后者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雄厚的专业知识,更要了解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教师是一个具备高专业水平、高智商、高情商、高德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6.[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教育部.2011 年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EB/OL].http://edu.ifeng.com/gaokao/news/detail_2011_04/29/6075411_0.shtml.[4]李会春.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4).[5]刘智运.实施高校分类评估要有科学合理的标准[EB/OL].http://drc.scu.edu.cn/dr/newsinfo.asp?id=1316.[6]宋永燕.高等院校开设英语选修课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7]肖志伟.语言的人文性:外语教育与大学通识教育的接口[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6__
第五篇:高中英语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英语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转眼间,在高二年级代课已有一年了,高二年级是我校实施新课改的第一个年级。一年的学习后,师生都获益良多,我从最初到这个年级时对新课改抱有的怀疑,陌生感已逐渐被理解所代替。但是实际情况中我还是遇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材的改版,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从旧教学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主动,积极探索。随着教学要求的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也发生一系列变化。
一.教师教学方法发生变化。以前教师上课前需备好课,选择重难点,在课堂上直接讲解;现在教师上课前不仅需备好课,选择重难点,还要将这些重难点设置成问题,由浅入深,分层分级引导学生。在新课改的教学方法下,引导学生比教授学生显得更加重要,那么教师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化。以前学生只需要被动听讲,做好笔记,现在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讲前,根据教师的引导或资料自觉主动的学习,研究每单元重难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被动听转化为主动学。
那么在课改的要求下,我校学生是否能够完成这些基本转变呢?高二年级是我校实施新课改的第一个年级,在整个年级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下,新课改给学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如学生能够有意识的预习课文,能够积极,主动的质疑,讨论和解决问题,但是相对于新课改的要求,我校新课改还有很多问题,使师生无法更好的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和方法。
一.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缺乏综合性的可供师生使用的图书馆及便利的网络设施。新课改很多内容与大学英语内容链接,特别是涉及到英语文化背景相关的知识,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更应该掌握。而高中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储备是完全不够的,他们以前所学的知识根本未涉及这些内容,如英语选修八unit4单元标题为Pygmalion(皮格马丽翁),是根据萧伯纳的剧作Pygmalion(皮格马丽翁)改编的,而名为Fair Lady(窈窕淑女),又译作《卖花女》的电影即是萧伯纳这部著名的剧作Pygmalion, 很多学生没看过甚至没听过这部电影,根本不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上课前预习无从下手,不知道这样无头无尾的一篇阅读放这里到底要表达什么主题;此外,卖花女之前说了很多错误的粗俗的英语,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让他们以为书本上的这些错误本身正确的,却不知这是作者为了情节发展需要而特意安排的。学生连这些浅显的知识都无从查找,更不要说标题Pygmalion(皮格马丽翁)了,相信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篇阅读是这个标题呢?文章没有一个人物叫这个名字的呀,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与英语背景文化密切相关的知识,涉及圣经故事。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若能及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答案,既能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很可惜,学校现有的书籍太少,过于陈旧,且不对学生开放,各个班也没有利于学生查找资料的网络资源,学生没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答案,没有办法预习课文,只能按照传统的模式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
二.时间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学生作息时间从早上自习六点半开始到中午十二点左右,午间就餐加休息两个半左右,从下午两点半上课到五点半左右结束,晚餐一个半小时,晚自习七点至十点左右,这是学校规定学生在课堂的时间,除去这些时间,学生还要花时间消化课堂上的知识,应付大量的练习,还有各种生活琐事。而新课改恰恰需要学生在上课前花大量的时间预习准备和思考,很多
学生基本的睡眠都保证不了,更不要说让他们慢慢思考课前要求,自然地,他们也不可能提出具有深层含义的问题,也不会讨论并领悟这些文章的精髓。
三.学生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家苏河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但是我校学生基本上都是安陆地区的学生,农村学生占大部分。从小学开始这些学生就接受“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已经被固定,缺乏创造性,没有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的习惯和兴趣,不会因为自主的学到新知识而感到快乐和充实。新课改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教师教授知识之前自主的探索,但是现在要挖掘出学生这种 “根深蒂固的需求”是很难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需要教师想办法引导学生,同时学校对于教师的引导应积极配合,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政策。学生也应该正视自身的缺点,主动配合老师,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提升自身素质。
四.教师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很多教师教授了很多年的书,基本上是习惯了自己上台讲,学生做好笔记,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巩固知识。但新课改要求教师重在引导,课堂时间尽可能教给学生去发挥,展示。很多教师包括我自身在最初教学过程中就很不习惯学生花费很长的时间讲解一些很浅显的问题却还分析不清楚,时间久了,很多同学就不愿听学生讲解,教师也觉得浪费时间,教学进度没办法按时完成,就渐渐地不愿坚持新的教学方式。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过很多次解决办法,在实施的时候确实有所改善,但是要从根本上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还需要学校以及社会的配合,以下就是我针对我校学生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学校要尽快完善图书室基础资源建设和基本教学资源供给。很多大学都建有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扩展学生眼界和知识面,也方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从某种程度上说,图书馆是衡量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在国家提倡新课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同时,一个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对于一个学校落实新课改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它给学生提供了便利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学生在扩展知识,培养兴趣的时候也逐渐的发现了读书的乐趣,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当然,对于高中学校来说,建立一个很完善的图书馆从目前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学校长远发展来说,这还是有必要的。目前,学校可以提供学生免费获取网络资源的机会,能够使学生非常方便的从网上寻找资源。
除了图书馆之外,我校基本教学设备也不是很齐全。学校响应国家号召新课改,便于老师备课,给在校老师配备电脑,很多老师精心准备了一节课最终却无法在教室实施,因为教室连最基本的投影设备都没有,单凭一台电脑,如何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去引导学生呢?如英语选修七unit4讲述的是作者去非洲支教的经历,书中呈现给学生的只是很模糊的几张图片,根本不足以引起学生对于支教这个话题的感触和深层的探索。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图片和视频,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在上课前,如果能够通过投影仪或其他设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于支教这个话题产生兴趣,那么文章作者的感受和亲历相信很多学生可以自主挖掘出来。
二.既然国家提倡新课改,鼓励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就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和探索,国家也应该调整应试的方法,如可在应试的同时,通过面试来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当然,涉及这些大政策的调整不是我们可以左
右的,但是真正落实新课改精神,无论国家,学校还是个人都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
三.对于部分积极主动探索的学生,学校应积极给予奖励鼓励政策。我校在这方面有一些做的很好的地方,如,定期更换“板书之星”, “评讲之星”等,这些能够很好的鼓励带动学生。但是在具体到每节课时,每班都采用评分记分制,并承诺给学生作出相应的奖励政策。最初,学生都很积极,但是时间久了,奖励政策没有落实,学生也慢慢失去了热情,觉得分多分少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奖励并不是需要很多物质上的,可以给学生一些小奖品或者证书等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保持这份进取心。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很不成熟的想法,真正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不管是个人还是学校,以及国家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新课改只是在探索阶段,希望各种观点或想法都对新课改有所帮助。
张岚岚
20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