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返乡笔记:一个农村儿媳妇的农村图景
黄灯
现实所有的触角都 伸向了这个家庭
写不写这些文字,纠结了很久。哥哥、嫂子及其家人的日常生存进入我的视线,是在结婚以后。多年来,我们共同面对、处理、甚至正遭遇很多家庭琐事,这些真实的处境,和知识界、学术界谈论的农村养老、留守儿童、农村教育、医疗、农民的前景有密切关联。本文中,我愿意以一个亲历者的角色,尽量回复到对事件的描述,以梳理内心的困惑,提供个案的呈现,并探讨回馈乡村的可能。
我丈夫家在湖北孝感孝昌县的一个村子。2005年第一次过年回到他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嫂子。我暗自问当时的男友,“哥哥尽管算不上特别帅气,但为何找了这么难看的嫂子?”后来才发现,这种问题多么粗鲁无礼,对一个农村的贫苦家庭而言(更何况哥哥还有家族遗传病,后来才得知,父亲、二姐都因此早逝),能够找到一个适龄的女子组建家庭,已是万幸。事实上,美貌和帅气在农村的婚配关系中,其权重远远不能和经济条件、家庭地位相比。
当时,婆婆身体还不错,大约75岁,小侄子14岁,小侄女12岁。那几年,哥哥嫂子一直跟着四姐、四姐夫在北京工地打工,四姐夫是一个包工头,从老家找了很多青壮年劳动力,互相之间都很信任。现在回忆起来,这几年竟然是全家最为安静、平和的日子。丈夫当时还在念书,无法像以前那样给与家里更多经济支持,婆婆因为身体尚可,主动承担了照顾侄子、侄女的重担,快八十高龄,依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哥哥、嫂子为维持生计,一直呆在北京工地,只有过年时才提前一月、半月回家,准备年货。这样,侄子侄女事实上就成为祖辈照顾的留守儿童。
情况到2008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哥哥、嫂子尽管在外打工多年,但年头到年尾的拮据状态让他们颇为失望,加上婆婆、公公年龄已大,已无法照顾好进入叛逆期的孙辈,这样,嫂子就决定留在家里,一方面照看老人,更重要的是管教孩子。我们按时给家人寄生活费,一家人无病无灾,日子倒也过得去。但这种平常、安稳的日子并未维持多久,就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并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家庭的走向。
一件事是四姐的工地出问题。由于政府拖欠姐夫承包工程的款项,大量的工程欠款无法到位,直接摧毁了姐夫多年累积的家底,不但导致哥哥、嫂子跟随他们打工多年的工资不翼而飞,而且因为拖欠工人工资,欠下大量无法逃避的债务,最困难的时候,甚至找我们借钱。几年以来,这是姐夫第一次向我们开口,但当时我确实不愿借钱,一则,手头并没有多余的闲钱等着帮助他们,二则,也因为他们拖欠了哥哥、嫂子将近十万块钱的血汗钱,对他们心生嫌隙,总感觉他们没有保障亲人最基本的利益。尽管四姐当时承诺几个月以后还钱,但我知道,还不还钱不是她的主观愿望说了算,事实也是如此,此后几年,四姐一家的经济状况没有任何好转,她甚至几年都不敢回家,害怕村里那些曾经跟随姐夫打工的乡亲讨要工钱。2015年,我在北京访学,曾经和丈夫去看过四姐一家。他们居住在北京一个极其混乱的城中村里,为躲避别人逼债,几年来他们和外界断绝任何联系,四姐夫更是几年都不敢回家,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四姐在咖啡厅洗碗、两个女儿当导游来支付。
第二件事,也是更大的打击,则是妹妹的出家。在整个家庭中,妹妹的生活最让人舒心。她生得漂亮,初中念完后,去武汉打工,认识了本厂一正式工并结婚。两人发展不错,在房价还不到一千时,就买了很大的房子,女儿也聪明可爱,妹夫后来还当了副厂长。2013年9月的一天,丈夫忽然接到哥哥的电话,说是妹妹已经出家,并且决断离婚。尽管从信仰的角度,完全能理解她的个人选择,但事实上,当这种事情落到身边家人身上时,还是无法接受。一直到婆婆去世,我也未能在葬礼上见上妹妹一面。直到现在,那个热爱世俗生活的妹妹为何突然放弃红尘,始终是萦绕在亲人心中的不解之谜(我只是偶尔听起妹妹讲起她丈夫家复杂的情况,讲起公公对她的冷暴力,讲起懦弱胆小的婆婆对她的依赖,无助时总是抱着她哭)。妹妹一走,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外甥女,外甥女原本内向的性格变得更为孤僻,仅仅念到高一,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就草草休学。除此以外,伤害最深的就是婆婆,婆婆因为女儿出家一事,怎么也想不明白,原本硬朗的身体一蹶不振,在摔了一跤中风后,一直卧床不起,死前也未能见到小女儿一面。公公(继父)更是变得木讷,妹妹是他唯一的亲生女儿,女儿的出家也让他彻底失去了最重要的情感寄托,终日在村子里漫无目的地荡来荡去,脸上很难看到往日发自内心的欢颜。除此以外,隐匿于家庭暗处的悲伤随处可见,我每次回到婆婆家,在和哥哥、嫂子或者大姐的聊天中,总能听到一些让人压抑的事情。2013年年底,侄子和本县一女孩网恋闪电结婚,哥哥嫂子极为高兴。但女孩嫁过来后,总是和嫂子闹别扭,性格也极其乖僻,后来才得知,她的家境也极为不幸。听说她妈妈在生下她后,被乡政府捉去结扎,一回来,就变疯了,根本就没有任何能力照顾孩子,而且还暴力打人,家人只得将她关在一间房子里。我曾经问过侄媳妇,“有没有到乡政府反映情况?”她一脸的茫然,并未意识到一次失责的结扎手术对她的生活到底产生了多深伤害。
看不到前景的家庭命运
2015年7月13日,卧床将近一年的婆婆去世,走完了她86岁的艰难人生。婆婆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当官,最好当大官。在她眼中,再也没有什么比家中拥有当官的子女,更能改变家族的命运,儿子、媳妇空戴两顶博士帽子,甚至比不上一个乡镇干部或赚钱的包工头,更能解决家庭其他成员的实际难处。我知道,像丈夫这种家庭出身,通过念书得以改变命运,最后在城里找到一个安居之所的人并不少见。我丝毫不否认,作为个体的选择,与这种男人的结合意味着要面对更多,但这种来自社会单一舆论的道德优势,还是使我感受到掩盖在这个标签背后所蕴含的歧视、无奈和漠然,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民造成的不可逆式的生存劣势,怎样通过代际传递一直作用到婚恋层面,从而导致不可排解的天然矛盾。可以说,尽管农村出身的读书人通过个人努力得以改变身份,但只要和出身的家庭还依存各种血肉关联,那分深入骨髓的卑微、渺小和人格的屈辱感,就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逃出泥坑的幸运者尚且如此,留在故地的坚守者又怎么可能有更好的命运?
事实就是如此,冷静下来想想,哥哥一家确实看不到太好前景。
首先是代际的贫穷已经开始轮回。在体力最好的时候,哥哥、嫂子当年丢下孩子外出打工,现在侄子、侄女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后,随着生存的压力变为现实,也不可避免要重复父辈的命运,踏上下一轮的打工生涯,哥哥、嫂子像当年公公、婆婆一样,要承担起照看孙子的重任。客观而言,农村自身的生产已经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更多时候,获取基本的家庭开销,还是不得不以肢解完整的家庭结构为代价。这样,结婚、生子、外出打工、制造留守儿童,就成为了事实上的轮回。对哥哥而言,新的挑战在于,他老了以后,甚至会面临老无所养的境地,毕竟他的子女,没有一人通过读书得以改变命运,而他在半生的劳作中,也仅仅只是维持了一种最简单的生存,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半点养老的资本,贫穷和贫穷的传递,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宿命。
其次是留守儿童的后果开始显现。侄子、侄女作为第一代留守儿童,已经长大成人。侄女通过网恋,19岁那年就结婚,20岁就生了孩子,丈夫是一个比他还小一岁的本乡男孩。尽管已身为母亲,但侄女根本就没有身为人母的心理准备,更感受不到母亲身份沉甸甸的重任,怀孕期间,依旧维持以前的生活方式,猛吃方便面和饮料,手机更是24小时不离身,床头柜前堆满了方便面盒子和饮料瓶。孩子生下来后,甚至连棉纱的尿布,都不知道在哪儿买。和城里刚做母亲女性的谨慎、细致比较起来,侄女的无知、粗糙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我叫她买两本书看看,或者上网时,顺便看看育儿专栏的内容,她青春勃发的脸庞再一次转向我,“我明年就出去了,带伢是奶奶的事情”。
不得不承认,和哥哥一代被逼外出的心态不同,侄子、侄女外出打工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相对贫穷固然是其选择外出的理由,但对于年轻而又过早当妈妈的女孩而言,很多时候,外出打工是她们逃避养育孩子的最好借口。在她们的思路和情感发育中,养育孩子的繁琐让她们苦不堪言,而过早外出对另一个孩子的伤害,根本就没有进入她们的视线。
留守儿童缺爱的童年,让他们从小难以获得爱的能力,当他们长大到做父母时,这种爱的缺失,并不会随身份的改变,有如神助一般的得以弥补,爱的荒芜的代际传递,才是真正让人担忧之处。对比正常家庭孩子获得的关爱和良好教育,不可否认,另一种看不见的差距,已经将城乡差距的鸿沟越拉越深。但另一方面,因为多年在外的打工经历,侄子、侄女一辈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植入当下的消费理念。不论是穿衣打扮、结婚置业、还是日常起居,其风向标已经和城市孩子没有差异。
侄子尽管婚前没有赚到过什么钱,但换智能手机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结婚典礼,甚至还请了乐队、车队,更不要说农村流行的三大件金饰(项链、耳环、手圈)。其所营造的气氛,和城里任何一个高档酒楼举办的婚礼没有本质上的差异。面对如此的场景,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余地,婚礼的排场,婚礼给女孩的彩礼和装备,在他们彼此暗淡的一生中,几乎就是仅有的一次出彩机会。为此背下的债务,顺理成章成为一个新家庭的沉重起点。
再次是传统乡村结构已经失去内在坚韧扭结,经济的脆弱加速了乡风乡俗的凋零。以养老为例,尽管几千年来,养儿防老一直是农民最为坚定的信念,但这一朴实愿望,在严酷的生存现实面前受到了极大挑战。贺雪峰团队曾提到湖北农村老人自杀的现象非常严重,“笔者所在研究中心调研表明,两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自杀率极高的地区,尤其是老年人自杀率,已经远远高于正常自杀水平。”陈柏峰在《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再次强调了这一事实,“老年人高自杀率、高自杀比重,以及自杀率、自杀比重的高速增长,这都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事实的残酷性令人震惊。”若不是亲眼所见,几乎很难相信这么残酷的情况如此普遍。在婆婆生重病期间,不时有村里乡亲过来看望聊天,总是提到,农村老人得了病,总是拖着,能得到及时救治的情况很少,如果得了绝症,一般就是等死,有些老人不愿拖累子女,很多都会选择自行了断,有些儿女实在无法忍受这种长期的折磨,也会选择逐渐减少给没有自理能力病人的食物,最后活活饿死。
最后,农村面临资本的侵蚀,虎视眈眈的社会游资,已经盯上了农村最后的资源——土地。尽管农村土地私有化仅仅停留在讨论阶段,但在实际情况中,农村的土地已通过资本的运作被兼并。丈夫所在的村子在丘陵地带,风景算不上太好,几个并不太高的小土包,村里一条小河蜿蜒流过,为全村的农田提供基本灌溉。但近两年,不知哪里来的人,将村子里的土地圈起了一大块,河流也被迫改道,流入到私挖的池塘里,模仿经济发达地区的度假村模式,修一些和整个村庄根本就不搭调的亭台楼榭和供城里人享乐的房子。事实上,因为周边旅游资源欠缺,并未有多少游客带动村庄经济,倒是因为河流改道,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农田的供水,农田被占,最后到底会导致什么后果,现在根本无法预料,而村民对此也漠不关心。对侄子、侄女一辈的孩子而言,反正种田已不可能给他们提供出路,农田被装扮成度假区的模样,反而能给他们一份心理幻觉。
种种真实的痛楚总是让我追问:造成这个家庭天聋地哑的困境,问题到底出现在哪个环节?回馈乡村,又何以可能? 回馈乡村何以可能
平心而论,尽管进入到理性分析,哥哥一家的前景充斥着灰暗和绝望。但每次回乡,哥哥、嫂子的精神状态还是让人放心、安慰。尽管手头总是缺钱,哥哥也患有先天的遗传病,但他们精神比我们要愉快很多,哥哥从不失眠,嫂子也从不唉声叹气。他们越是活得坦然而毫无欲望,越是对个人命定的困境毫无感知,越是对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望,我就越感到这种命定的生存是多么残酷,感到这个世界为什么总有人要占有如此之多。而如何回馈家庭,对跳出龙门的家庭成员而言,几乎成为一种天然的情感选择。
冷静下来想想,关于对乡村的回馈,哪怕在国家经济实力如此强大的今天,在农村的家庭模式中,自古至今,其实一直停留在家庭之间的互助上。
我想起我的父母,半生以来,仅仅因为爸爸是一乡村教师,有一份公职,妈妈因为能干,家境比别人稍稍好点,就不得不接受无止境的帮助亲人的重任,几十年中,几乎有大半精力都用来对付亲人的求助。这些亲人并非要故意麻烦亲人,实在是生活在农村的悲苦命运,让他们一碰到麻烦几乎就找不到任何出路,向家里情况好点的兄妹求救,就成为唯一的路径。父辈的命运如此,几十年后,我和丈夫所面临的情况和父母并无二致。
摩罗在《我是农民的儿子》一文中,曾经感叹,“所有的农民都本能地希望通过儿子进城改变家族的命运,可是所有这些努力都不过是复制电影上流行的 你撤退,我掩护 的故事模式,留下来作为后盾的不堪一击,固然难免一死,逃脱者面对亲人的沦陷更加无能无力,也只能痛不欲生地仰天长嚎”。我作为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媳,身处其中,实在能体会到这种痛楚中的无奈。
结婚多年以来,在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中,我也时时为丈夫背后的庞大家庭,感到沉重压力,有时甚至有一种深不见底的绝望感,但相比经济的困窘,更让人难受的还是情感折磨。
我由此想到这样一个群体:通过个人努力,进入城市,得以改变命运,并拥有相应权力,在现实诱惑下,最终走向贪腐之路。我想到,对他们而言,对一个从小物质匮乏到极致的人,必然在拥有机会以后滋长更为膨胀的欲望,因为他深知一种来自身份差异的残酷真相。我在村子里,也常常看到一栋栋废弃的房子,一打听,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举家搬往城里,再也不可能回到乡村生活的家庭。与他们相比,我和丈夫实在是为家庭贡献最小的人。
正因为意识到权力的重要,婆婆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他的儿子没有当官,她老人家凭借想象,将博士的头衔兑换为看得见的官职,却不知道这个群体的实际生存境况。无力帮助亲人的内疚,越发让我感受到农村家庭难以改变命运的结构性困境。在这一点上,摩罗的感慨让我深深共鸣,“在所谓现代化过程之中,农民已经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我再也不敢指望那些兄弟姐妹能够在继续现代化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明天的命运只会跟昨天的命运一样严酷。在大政府、小社会的境遇中,成为卑贱的垫脚石是弱势群体的唯一宿命。”
既然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无法达到帮助弱势家庭过上更好生活的程度,改变留守乡村哥哥一家的命运,从国家和政府层面而言,最好的途径自然是通过教育。而摆在面前的事实是,乡村的教育资源已经凋零到无法直视的程度,侄子和侄女在条件极为简陋的乡村中学,连初中都没有办法坚持念完。丈夫曾历数过和他同龄的读书人,在村里上过大学的就不下七八个,但到侄子、侄女辈,和他们同龄的孩子,如果父母不早早将子女送往县城或孝感的初中,连高中都很难考上,就算农村的教育条件能够和城市媲美,留守儿童的先天缺失,父母素质的差异,都让他们仅仅在起点就构成了无可挽回的劣势。社会的结构性差距已经在这个家庭兑现,对哥哥、嫂子、侄子、侄女,他们的孩子而言,通过念书,社会再也不可能给他们提供如丈夫一般改变命定人生的机会,逃脱乡村、跻身城市的简单而朴素的愿望,在下一代的身上终将如海市蜃楼一般缥缈。
最后,我想说,尽管对于底层的书写,我一直心生警惕,但刻骨铭心的感受,还是让我担心,这个世界的声音将变得无比悦耳,当像哥哥这种家庭的孩子、孙子再也不可能获得任何发声机会,关于这个家庭的叙述自然也无法进入公共视野,那么,关于他们卑微的悲伤,既失去了在场者经验的见证性,从而也永远丧失了历史化的可能。而我今天所写下的一切,不过以一个亲历者的见闻,以一个农民儿媳的身份,记载我与他们之间偶遇的亲人缘分。
2015年11月3日
第二篇:返乡农村工创业证明
返乡农民工创业证明
兹有我镇(乡、街道办事处)村组号村民,身份证号,家庭住址,于年月日在务工,由于(原因)于年月日返乡,在(经营地址)创办(企业名称),销售/生产.经营,经调查,情况属实。
劳动保障服务站
年月日
第三篇:农村返乡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返乡原因分析
一是国际上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下降,出口生产企业订单减少,企业遭遇困难,不得不裁员,由于城市生活费用较高,被解雇的农民工大部分选择返乡。二是受楼市低迷影响,建筑业、搬运业等务工的民工大都失业返乡。三是受待遇低下的打击,不少民工在城里居无定所,职业稳定性差,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生活压力加大,萌发回乡念头。四是受惠农支农政策影响,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面对就业压力,许多农民工选择返乡从事农业。五是一些农民工经过数年拼搏,积累了一定规模的资金,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重返家乡进行二次创业。
二、面临的问题
一是直接影响农民增收,降低农民生活质量。外出务工收入一直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失业返乡和就业不稳定,直接导致农民工资性收入明显下降,影响了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
二是增加了就业压力。失业返乡人员增多,而我县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非常有限,这将使就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特别是返乡农民工中年龄偏大、无技术特长的人员再就业难度更大。
三是农民工子女教育受影响。返乡农民工子女很多在外就读,适应了务工所在地的学校环境、教学模式,因父母失业被迫返乡,环境的改变、教学模式的不同,将使孩子的心理和受教育的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不好,将导致孩子休学、辍学。
四是社会稳定存在隐患。很多农民工外出打工后,农村联产承包的土地已转包、出租,自己不可预期地提前返乡已无地可种,无田可耕,造成生活、生产困难,特别是有些家庭,其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外出务工,失业后返乡待业将使家庭收入锐减,生活陷入困境,可能会做出危害社会团结和谐的过激行为,同时有部分农民工因无所事事,极易聚众赌博,滋事生非,将对社会治安造成一定危害。
五是带来权益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问题。外出务工人员失业返乡后,可能有土地、山林承包流转权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房建设等诸多权益诉求,给我县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六是培训条件有待改善。作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承担者—**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其实训场所面积仅3000平方米,目前只有电车、针织、钳工等10个比较简单的实训室,技能要求高、设备投入要求硬的专业如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机械加工等则因设备缺乏无法开展培训工作。
三、应对返乡农民工问题已采取的措施
一是成立了农民工返乡就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和劳动保障、农工部、工业园管委会、农业、扶贫办、财政、教育、就业、社保等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我县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确保全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三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此项工作由村劳动保障协管员摸底调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指定专人及时录入信息系统,县劳动就业局负责数据汇总及业务指导。台帐数据做到半月一更新,便于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有关农民工返乡回流及再就业等情况,同时也给县委、政府做出有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五是积极实施农民工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最高提供5万元担保贷款,享受50%的利息。据统计,我县2008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83万元,有力支持了返乡农民工实现本地创业。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六是建立求职登记及用工需求档案。县就业局及时对有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进行免费登记,并每月三次前往各个企业了解用工需求缺口,及时实现供需对接。
四、应对返乡农民工问题下一步工作建议
1、建立返乡农民工调查预警机制。
一是继续做好返乡农民工调查工作。准确掌握、全面统计失业返乡农民工的数量、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务工区域、务工行业、家庭状况、就业意愿、参训需求、心态变化、利益诉求以及生产生活困难等方面的情况,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隐患,重大情况及时向上报告。二是建立劳务输入地与输出地联动机制。及时掌握农民工歇岗、待业、失业及返乡等情况,准确了解用工地劳动力供求信息,准确把握农民工群体动向,互通情况,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等工作。三是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相关部门制定预案,及早部署,相互配合,上下联动,确保不发生群体事件,确保社会稳定。
2、实施返乡农民工就业帮扶行动。
一是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织各单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三是创建创业信息发布平台,向返乡创业者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宜及办事指南,及时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类市场信息。四是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发布用工信息,引导返乡农民积极就业。五是定期或不定期在县城、工业园、乡镇等地举办招聘大会。
3、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培训条件。
一是加快兴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公共实训基地,争取我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实训大楼早日开工建设。二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宿舍,以解决农村劳动力培训无学员宿舍的局面。三是全面完善培训设备。有先进的实训设备,才能有现代化的公共实训基地。目前,我县正在完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专业实训设备。
4、积极开展就业培训。
能否对外出返乡务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将是解决他们当前乃至今后就业的重要基础。按照市场缺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民工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要求,遵循就近、有针对性、分层次、与企业联动等原则,把失业返乡农民工全部纳入政府公共培训范畴,切实加大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不断增加农民工技能储备,提高其就业能力。
5、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一是资金上鼓励扶持。建立和完善金融贷款担保体系,加大对回乡投资创业项目的财政、金融支持,缓解资金短缺问题。二是对回乡创业人员在用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开绿灯。三是引导返乡农民工投身新农村建设,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化养殖种植、特色化农业等,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6、维护返乡农民工权益,提供法律援助。
妥善安排返乡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时协调解决农村土地转租、山林流转等产生的权益纷争,开辟返乡农民工维权服务绿色通道,为工资被拖欠,或受到伤残,伤害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必要的法律援助,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
《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作者:希望家乡能变得更好
2015年02月26日 09:57 | 作者:彭德倩|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情更怯”,只因乡愁难抹去 ——访《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作者
王磊光
“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这个春节,很多人读了《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
其中对农村青年婚姻经济压力、亲情疏淡的描写,以及“知识的无力感”,引来褒贬不一:“感同身受”、“真够酸的”、“想说很多又说不出”„„饱受热议之际,文章作者、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王磊光,正在大别山区王家 的家里安心过年。
近年,为何情更怯?许多人读完后依然想追问,昨天中午记者连线王磊光寻求答案。
“新的还没完善起来”
很少有人知道,这篇文章原本是一篇发言稿,原标题就是《近年情更怯》。2月1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我们的城市”论坛上,王磊光受邀做了15分钟演讲,讲完后,在一旁的师兄告诉他,有个女听众哭了,一直在擦眼泪。“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为死者守丧和送葬,在农村反而成了村里人团聚和交流的一个契机。这也是我在家乡看到的唯一能够让大家团聚的方式”,“没有来得及为父母养老送终,成为许多人终身的悔恨”„„
与那天的女听众一样,许多人读到文章后被这样的文字和内容打动。王磊光觉得,那是因为记录的东西引起了人心中的共鸣,“中国说到底还是乡土社会,即使城市越来越多,即使许多农民变成了市民,或者来到城市学习、工作,乡土情结依然在,我想,说‘感同身受’的人,或许与我有着类似的见闻和感触”。
自从开始文化研究领域的学习,受导师王晓明教授的影响,他习惯于用笔随时记录,这篇引起热议的文章,包含着几年的积累。“这几年,村里的自然环境不断改善,但我对家乡确实有一点失望”,王磊光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乡村旧的文化、社会秩序似乎已经被破坏了,与此同时,新的秩序还没来得及完善。
“无法理性言说”的乡愁
近年情更怯,究竟怯什么?电话那头,王磊光沉默了很久,“我无法用理性来言说、表达”。
“过年了,在外的人,能回来的都回来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状况„„”他说,每一年回乡,眼看着家里的长辈一年比一年衰老,是一种怕。更令他难受的,是看到村里孤寡老人、女儿远嫁或子女打工的老者无助的样子、在风中摇摇欲坠的样子,那是另一种怕。“平时看不到这些、听不到这些,还可以不想,可回来了,这些就会毫无阻挡地出现在面前,躲不了也逃不开。这时候,心里就难受得很”。他很想呼吁,中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农村许多地方,进一步完善老人保障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文章见诸媒体的第一天,王磊光就看到许多由此引发的尖锐讨论,而此后就再没关注过爆发式增长的争鸣,“有些我觉得是断章取义,曲解了本意,有点委屈,但我也没有办法,不想回应什么,因为不管写什么,传播后都会有各种声音出现”。
“希望家乡能变得更好”
腊月十八乘上绿皮车回到大别山中的家,骑着摩托车去镇上采买年货,四处走亲戚拜年,王磊光的这个新年,与过去一样,又不一样。除夕开始,他就不断接到朋友、以前当老师时学生的电话,他才知道自己的文章在网上、在微信中火了,而身边的长辈子侄,至今无人知晓。
这几天,有媒体因为版权原因删除了文章链接,朋友专门打电话来问,“怎么点不开了?”而他对农村社会的一些“白描”,更令友人为他担忧,被“父母官”看到了,要紧吗?
“我不担心”,王磊光觉得,自己记录的并不是个例。对于引发的“爆红”和争议,他也并不在意。在王磊光看来,自己只是记录了一部分人同样看到、听到、想到的事。至于“出名”,只不过是因为“撞进了一次媒体事件”。
电话那头,这位“80后”博士生的声音始终有些颤抖,甚至采访一开始,他还提出,怕自己太紧张,能不能用书面形式。面对网上“不认同家乡”的质疑,他有些难过,“怎么会?我的根在这里。将所有这些付诸文字,只是希望家乡能变得更好,我也相信,这个期待一定会实现”。周林理解的乡愁很朴实,就是思念家乡、思念家人。“形象一点,再过几天,我就又要离家去温州了,这几天心里都挺难受的,有一千个一万个舍不得,家里有父母有儿子,有重重的牵挂;然后,每到下半年要回家过年,数着回家的日子,觉得过得特别慢,难熬得很,这就是我的乡愁,我想家想父母。”
武汉大学文学院风景史研究专家张箭飞教授表示,在中国30多年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时空如同蒙太奇一样快速切换,变化比很多国家几百年都剧烈。中国有千千万万的乡愁,一个王家塆是载不动的。
中国农村也是千差万别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认为,在最近这20年里,农村几乎是“自由生长”,发展差距也日益拉大。城镇化的进程中,人、财、物等资源外流,农村相对于城市,衰落是必然趋势。这样一个现象和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解读,有文学的描述,有社会学的观察,有经济学的考量等等,这也是“乡愁热”“乡村热”的原因之一。农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是社会高速发展必经的阵痛。贺雪峰认为,政府在农村基层应当担负起维护底线生存条件的角色,比如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的改善、农村文化生活秩序的重建等。“给农民生活以希望和意义,政府必须作为,也可以作为。”
对话王磊光:“返乡日记”里还有没说完的话
我要评论2015年03月01日 16:39:03 来源:新华网 我有话要说(1人参与)新华网武汉3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黄艳)在王磊光家的堂屋里,记者与这位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一年级的学生面对面进行了交流。提及网络上对他文章的争议,他仍然坚持自己所见所写、所听所闻都是最真实的乡村原貌。只不过也认为文章里面写到的并非他家乡的全貌。
记者:关于春节返乡笔记在网络上走红,你怎么看? 王磊光:文章走红在意料之外,主要是因为媒体的传播,还因为里面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回家的交通记忆、农村人际关系的淡薄、金钱主义对农村的影响等等,在很多人那里是有共鸣的。这本是我参加一个论坛的演讲提纲,不是专门为媒体写的文章,如果专门为媒体写稿,我不会这么写,我会尽量呈现一个全面的家乡。
记者:有观点认为你的文章对农村透露出一股哀思,很悲观,问题很多,很迷茫,并未反映真实的农村,你认可这种评价吗?
王磊光:我不认可这种评价,我所写的东西就是我真实见到的、听到的我的家乡,我生活的村子。我当时参加论坛有一个想法,我很关注中国今天的农村,我希望在那个平台上能够讲述一些农村现在面临的问题,引起更多人来关注当下的乡村,所以哀伤的一面、问题的一面多一些。
记者:直观地看,你觉得大雾山村有哪些变化?
王磊光:最大的变化是自然风景变美了,但是环境变差了。简单说,大量人口外出打工,减轻了环境承载压力,让自然环境得以休养生息。当然,休养生息的另一个结果是大量的耕地撂荒,不仅是山上的旱地,连山下条件很好的水浇地也全部撂荒。在你们来的村子公路两 2 边,全部是抛荒的土地,这对农业来说也是一种浪费。
远处看得见的山水变美了,但是村庄周围、村子里面的环境却变差了。现代都市生活进农村,也带来了白色垃圾进农村,但是农村的环卫系统并未建立,这些白色垃圾,只能依靠村民自行处理。个别的会处理,而大多数都不会处理,于是成了美丽乡村里刺目的痛。回到之前的问题,基层组织的弱化,让农村得到的公共服务少之又少。大雾山村应该说情况算比较好的,没有到垃圾围村的地步,但是处处见垃圾还是不争的事实。
记者:如果全面地看待你的家乡,你会怎么评价它?
王磊光:我们村子的变化是很大的,最明显的就是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去县城的道路全是泥巴路,现在修成了水泥路,还有各种政策、信息更加畅通了。但是问题是不能忽视的,比如我关注的传统文化的断裂。
基层组织的弱化,带来了农民组织力量的下降,能凝聚人心、增进交流的集体文化活动基本上消失了,一家一户的农民成了“原子化”的存在,精神生活无所依托,所以物质生活上去了,也伴生着麻将、赌博等风气的出现。
还有一个问题我特别想说,那就是农村养老问题。年轻人外出打工,失去生产生活能力的老人越来越多,传统社会的家族式互助模式的消失,让农村发生了很多惨剧。我们村子里就有这样的事情,儿子参加了传销,父亲也跟着进去了,结果老母亲跳塘自尽了。农村如果不重新建立起有效的治理模式,老无所依的惨剧还会接着出现。现在很多村子的小学都废弃了,为什么不能利用起来建成乡村养老院呢?这个问题我会继续关注,希望农村养老问题能够尽快破题解决。
记者:你理想的乡村是什么样? 王磊光:我关注农村传统文化的重建,不过研究和思考还不深,但是我认为理想的农村,应该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民仍然是一个共同体,有文化、有传统。因为农村不可能成为陌生人社会,就算将来亲缘关系、血缘关系淡化了,但是相对固定的居住生活环境,仍然会形成熟人社会,要重建起农村文化,要先重建起农民的共同体,能够有股力量或者机制把农民组织起来,互助生产以及相互“娱乐”。
解剖乡土中国的一个样本,才发现多了物质,少了精神。自给自足、守望相助的乡村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农民不再种地,而是在城市讨生活,中国农村的凋零已是不争的事实。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小山村?
第五篇:有关农村大学生毕业返乡意愿的调查报告
有关农村大学生毕业返乡意愿的调查报告
“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现在是一个契机,应鼓励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为„三农‟服务。三五年内,我们的基层干部素质和农村教师素质就会得到大的提升!”——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
近些年来,三农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高等教育问题逐步凸显了其重要性。培养农村大学生是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加快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对“三农”服务成效的体现是农村大学生的出路问题。而农村大学生返乡贡献则是最直接有效的促进农村发展的方式。为吸引毕业生返乡创业,做村官,各地纷纷实施了各种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农村有志青年把发展目光投向了家乡,毕业返乡贡献。为了了解目前在校农村大学生毕业返乡的意愿,以及他们在大学中的学生,工作和思想状态,从而大体上预测未来几年内高等教育给农村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我们在各大高校对农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各大高校的农村大学生。学校有: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琼州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覆盖的生源地有辽宁,黑龙江,吉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浙江,青海,广东,江苏,江西,安徽,天津,海南,四川,湖南,湖北等。
调查问卷由选择题和补充题组成,从调查对象来源地经济情况、对调查对象的教育投资、调查对象的返乡意愿以及调查对象在大学中的表现四个方面组成。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此次调查采用了网络调查的方式。通过QQ邮件,校内投票等方式共搜集有效调查问卷160份。对收集到的答卷首先按各选项进行整理统计。之后分别按年级,生源地做了详细比较。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我们首先对农村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教育投资数额,以及家庭年收入进行了调查。45%的学生教育投资约为45000元,20%为70000元,另外分别有15%的调查者花费为80000元和95000,另有一小部分农村学生教育投资为超过10万元,最高为20万元,比率为1%。在家庭年收入方面,18%的学生年家庭收入为10000元以
下,64%的调查对象家庭年收入为10000~20000元,30000~40000元的家庭占8%,另有8%的家庭年收入超过50000元。此外,有2%的学生家庭收入不稳定。
通过分析所得数据我们发现农村大学生的平均教育投资约为60500元,而家庭年收入平均约为12800元,这就意味着需要一个农村家庭4.7年内不做任何高额消费来供起一位农村大学生。
2,在生源地经济发达程度方面的调查有以下结果:62%的学生所在村的经济发达程度处
于县(市)的中下等水平;9%处于下等水平;20%在中等水平;7%处于中上等;所在村经济处于所在县(市)上等水平的仅占2%。对于村内是否有企业的问题,91%的调查对象表示村内无任何企业。仅有9%的学生所在乡有企业。这些学生大多分布在江苏、浙江等较富裕地区。
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大学生的来源地经济普遍落后。这些农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技术,人才,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
3,对于毕业后是返乡就业或创业还是留在城市中的问题,38%的农村大学生选择毕业后
在城市中找个稳定工作并定居在城市;33%会毕业后先在城市中工作几年,有了积蓄再回乡创业。另有21%的学生会在城市中创业并定居在城市,但会投资家乡建设;有7%的人会立即回乡就业或创业。在返乡后发展方向的选择方面,57%的调查对象倾向于在农村做企业家,14%选择做村官,29%会做承包,而选择做小生意和找份工作的各占5%。
统计数据表明,近四成的农村大学生不愿返乡。大部分农村大学生会在城市发展,在有了积蓄的前提下才会返乡贡献。但是仍有一部分回乡热情很高涨。虽然各级政府都有对返乡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但有返乡意愿的大学生仍是少数。
4,在考虑是否返乡时最先考虑的因素方面,55%的调查对象把自身发展放在了第一位;
此外的24%更注重父母对自己能走出农村的希望;另有15%把家乡的地理条件做为考虑因素。7%考虑到了工资的问题。
5,在对农村大学生在校的表现统计中,55%的农村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社会工作突
出,工作积极性很高;21%在学习和工作方面表现都很优秀;16%自我评价为学习成绩较差,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另有8%厌学,感觉上大学没有意义。
从这个问题中可以看出,农村大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不很突出。一半学生成绩仅在平均水平。近两成学生成绩较差,甚至有部分厌学。增强这部分人群的危机感,强调
责任意识,促进农村大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调查中总结出的问题
1,对农民来说教育费用的仍旧过高,绝大多数家庭依靠借债供应学生。在教育部主办的“高
校可持续发管理论坛”上,专家们曾提出“一个农民13年纯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个大学生4年花费”,如今依然是这样。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下降,为了受到高水平教育,绝大多数农村学生选择就读私立学校。这使初高中的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一些地区的“重点班”甚至要出天价。
2,农村建设需要更多的人才,而目前的优惠政策并未能吸引足够多的大学生返乡。在中央的推动下,农村发展有个很好的政策支持,但考虑到个人发展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很多农村大学生还是选择留在城市。政策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农村大学生落户难的问题。故农村吸引人才返乡的大环境还需要改善。
3,对农村大学生的宣传和教育还不够到位。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部分农村大学生对大学
生返乡服务“三农”的政策,意义等并不了解。他们没能将农村建设与自身联系起来。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对返乡政策的普及。
4,部分农村大学生在大学中并未能严格要求自己,没能形成危机意识。农村大学生肩上的职责和面对的竞争压力都过与城市学生。农村对农民大学生的投入应该得到回报。事实却告诉我们,1/5的农村大学生成绩较差,甚至部分人存在厌学现象,这部分同学是在浪费家人辛苦拼出来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了使高等教育真正给农村发展注入活力,提高农村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解决办法
1,针对农村家庭难以承担教育费用的问题,有以下解决方案:(1)增加农村公立学校师
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农村学生向私立学校的流动。(2)提高对农村学生的生活补助以及降低助学贷款的利率。(3)在大学中增加勤工助学岗位,鼓励更多农村学生自立自强。减少家庭负担。
2,在吸引农村大学生返乡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对农村的企业的政倾斜以及承包责任优惠,简化办公程序,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2)对返乡工作一定期限且有成绩的农村学生,可以推荐到城市特定行业工作。已解决部分学生因个人发展原因犹豫回乡贡献的问题。(3)从基础设施上改善农村的风貌,使大学生感受到农村生活环境的优越性。比如一些地区采用安全卫生的沼气供暖供电,普及卫星电视等等。
3,对于农村大学生对返乡相关政策不了解的问题也有简单高效的措施:
在大学中广泛开展农村大学生返乡政策分析讲座。将只能在新闻上看到的名词带到大学生中去。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农村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有利政策。在他们当中形成一种概念,把回乡贡献作为毕业后的一条出路。
5,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农村大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大学是一个自由汲取知识的环境,个人要达到高目标必须要有强烈的好胜的意识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从农村走出去的学生很容易在外界繁华的环境中迷失自我。要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必须从思想抓起。每所大学的自强社都应该把对农村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而不只是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危机教育,加上学习和社会工作方面的正确引导才能确保为农村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五,总结
本次调查通过对调查对象来源地经济情况、对调查对象的教育投资、调查对象的返乡意愿以及调查对象在大学中的表现等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大学生问题的一个方面,毕业返乡意愿进行了研究。通过了解农村对教育的巨额投资、农村落后的发展现状、大学生在大学欠佳的成绩已经当前部分在校大学生的返乡意愿提出了一些客观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总结出解决方案。希望此次调查能引起广大农村大学生的思考,认真反思自身的过失,并及时弥补。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不时想起农村对自己的付出,能记得自己要感恩,能记住自己根在农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我们相信,农村大学生能用智慧建设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