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化学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说课稿1
全国化学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的赵国华。我说课的题目是《苯的发现之旅》,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煤和石油的两种化工原料第二课时的内容。
2.请大家看一下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图”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直接念幻灯片。2.下面具体叙述一下我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0.首先,我发布了一则招募启事,招募了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法拉第,米希尔里希,热拉尔和凯库勒。
9.一百多年以前,凯库勒在梦中受到蛇的启发提出了苯分子结构的假说,今天,我利用这个蛇形的图示来阐述一下我的教学设计过程和方法。
图示中的苯的发现,命名,分子式的确定,结构假说的提出和苯的用途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苯分子结构的确定和苯的化学性质由教师讲解。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相当于这条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的线。12.课堂教学进程以旅行的形式展开。第一站是苯的发现(12),法拉第说
一件事实,除非亲眼目睹,我决不能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他告诉我们苯的物理性质(13),并当场演示了苯与水不互溶和苯遇到冰水混合物凝结成固体的实验(14)。
15.第1。2题帮助学生梳理苯的物理性质,3题即学即用,加深学生对于苯的物理性质应用的认识。4题是开放性题目,对学生水到渠成的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16)17.第二站是苯的命名。
18.1834年,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与法拉第所制液体相同的一种液体,他将这种液体命名为苯。19.旅行第三站是苯分子式的确定。
20.热拉尔测定苯的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简化试题。让学生自己体会当年科学家的研究过程。
21.学生得到正确的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教师予以鼓励,同时用法拉第的名言激励他们设想苯的结构。22.第四站,苯分子结构的 探究。23.凯库勒式的由来。
24.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并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凯库勒式。25.学生分组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凯库勒式不能正确反映苯分子的实际结构。继续探究苯分子结构的趣味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26.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苯分子,真相大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成就感。展示苯结构模型和简写形式,得出最后结论,苯分子中的化学键不是单键双键交替的结构,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
27.28.这3题未课堂形成性评价,逐层深入,巩固所学。29.苯的化学性质,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由教师引导。
30,苯的燃烧,是在甲烷和乙烯的知识上的拓展和延伸。顺便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苯和氢气的加成反应。31.观看实验录像,分析现象,然学生自己推导出反应方程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2.33.34课堂形成性评价,趁热打铁。
35,展示学生搜集到的苯的用途的资料,大家共享。36,课堂小结,树立知识脉络,巩固复习。课后反思。念幻灯片。
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祝大家工作愉快!
第二篇:关于举行第三届全国化学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初赛)的通知
关于举行第三届全国化学教育硕士 教学技能大赛(初赛)的通知
为展示全国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成果,交流培养经验,提高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与全国化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第三届全国化学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现将大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比赛内容
课堂教学设计。从中学(含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化学教材中任选一课时的内容,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参评教学设计要突出创新,将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紧密结合。具体内容包括2大部分:一是“教学设计思路分析”,通过对教材内容、学生基础等的分析,阐明教学设计的重点及基本思路;二是“教学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特色等。
2.比赛要求
(1)本次大赛以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化学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均可参加比赛。本次大赛以各培养院校为单位统一组织选手参加比赛,不接受选手单独参赛。
(2)所有参赛作品均以word(A4版式、5号宋体)排印,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下列地址:shuoshids@163.com(3)每项作品需缴纳参赛100元,由各培养院校统一通过邮局汇至:250014,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万延岚(收),汇款时请在附言中注明“教育硕士参赛费”。
(4)所有参赛作品和参赛费务必于2013年7月31日之前寄到,逾期不再受理。
3.获奖等级
(1)本次大赛设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3个奖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2个阶段。初赛由组委会聘请专家采用通讯评审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评选出优秀作品。(2)评为优秀作品的选手将于2013年11月中旬参加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举行的决赛,通过现场模拟教学,评出最后的获奖名次。有关决赛的具体事宜将另行通知。
(3)为顺利完成本次活动,组委会将根据各培养院校参赛人数和获奖情况设立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4.有关说明
(1)各院校寄送作品时同时寄送参赛选手汇总表(包括选手姓名、年级、参赛课题),并请各院校根据选手的学习表现及参赛作品进行排序,供评委参考。
(2)本次大赛秘书处设在山东师范大学,联系人:毕华林,联系电话:0531-86180014。E-mail:bihualin@sdnu.edu.cn
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
全国化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2013年4月20日
第三篇:化学技能大赛
化学设计大赛流程
一、领导讲话
二、主席讲话
三、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四、初赛阶段(室内进行)a)仪器的识别
将一组编号的仪器放在桌子上,由一组选手手持纸笔迅速将编号和仪器名称写下,用时最少的选手获胜,由工作人员随机将仪器交换位置,第二组选手上台,后面的选手一次类推,(注:号码是事先写在桌子上的,仪器无编号
b)仪器的组装(过滤装制,实验室制得氧气)
将胜利的队伍随即分成两组,两组人员中个派一名,上台抽签,由抽签决定组装实验的仪器,工作人员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药品放在桌子上,然后颠倒,合计用时最少的人获胜。
五、复赛阶段 a)指定实验 i.ii.iii.区分铝片和锌片
鉴别CuO,pbo2,MnO2 所有胜出的队员先做实验,答案错即淘汰,剩下的队员在做第二组,b)设计实验(部分已知离子的鉴定)i.将银离子,氯离子,铝离子,钡离子,钠离子编号,参赛队员通过实验在规定时间内给出答案,用时最少且答案正确者胜出
2011-10-29
武海英
第四篇:全国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的**,我说课的课题是《自由落体运动》。主要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对教材的分析,对教法、学法的确定,对教学程序的设计,以及对教学的反思。下面我将分开对这四个方面做一下阐述。
首先是对教材的分析。我将从以下三点展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的重难点。首先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所讲授的内容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直线运动第五节的内容。自由落体运动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又加强了课本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自由落体运动是研究抛体运动的基础,学好它也为学习后面较复杂的运动打好基础。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要求是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据此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自由落体的概念和规律等基本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分析等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探究的科学态度和素养。从教材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确定的学习方向看来,学生如果把握住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就把握住了本节课学习的要理,那么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难点是运用理想化模型方法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为探究规律打好基础。
在完成了教材的分析之后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我的教法和学法。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但高一学生还欠缺一定的应用抽象的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我对本节课的两个知识点分别采用启发引导和实验探究的教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层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第三个方面是我要重点说的内容,教学程序设计。
对于在空气中下落的物体,学生大多认为重的物体下落的比较快,因此我把重的物体是否一定下落的快作为本节课的一个起点。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忽略空气阻力是怎样的运动,从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之后是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在完成了整个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之后引入了探究性游戏对知识进行反馈从而完成对整个自由落体运动意义的建构。
下面是我的教学流程。本节课共采用八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问题引入,学生对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让学生假想站在牛顿的苹果树下思考苹果和树叶谁下落得比较快,进一步提出重的物体是否下落的一定快的问题,从而为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铺好第一层台阶;紧接着是第二个环节亲身体验形成感性认识,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两个简单的小实验来推翻日常生活中貌似常识性的知识,从而对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种落体问题形成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那它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顺势进入第三个环节视频播放深化认识,学生运用已学知识会认为物体下落快慢受空气阻力影响,教师向学生播放牛顿管实验的视频,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验证猜测,从而真正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之后进入第四个环节实验观察得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建立概念的难点在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对实际落体运动理想化得到的一种理想模型,学生对理想概念不易把握,因此我的教学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概念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已经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下面第五个环节就是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在此环节我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规律,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实验探究等基本技能和能力得到培养,科学态度和素养也得到提升,将三维目标融合在了同一教学过程中。然后是第六个环节讨论分析,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前面学过的判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并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再通过表格分析对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和不同地点重力加速度大小进行探究,为万有引力的学习打好基础。到此通过前面两个环节我们完成了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掌握。第七个环节是知识应用,学生结合刚刚总结的规律,通过知识迁移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提高了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将物理应用于生活,我引入一个探究性小游戏——测人的反应时间,师生共同做下落书签的游戏引入“人的反应灵敏度”问题,教师启发学生设计一个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的装置,鉴于过早地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关于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的装置原理的叙述,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因此教师用一个“神秘”尺子测出两个学生的反应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奥秘,启发学生进行 s – t 转换,水到渠成。第八个环节是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环节,教师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适时做好知识梳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为使抽象出理想化模型的难点更加自然,因此我让学生课后了解教材上频闪照片的相关内容,计算照片中小球的加速度。并建议学生做一个“人的反应速度跟踪测量”的专题研究课题,引导学生物理联系生活,进行研究性学习。
下面是我说课的最后一部分教学反思。我的教学特色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两重视一突出一创造。重视实验,通过实验设疑、解疑、探求规律,又通过实验巩固所学的知识,充分体现了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应用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在探究规律时,将教师演示实验改进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师变为教学资源的信息提供者,实验材料的准备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一点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利用教材上的材料频闪照片编制课外作业,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教师技能大赛说课稿
Good afternoon, everybody!
It’s my great honor to stand here sharing my teaching ideas with you.It is a reading class.Based on the reading material, I will divide my teaching analysis into three main parts: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students analysis, teaching procedure analysis.Well, now I am going to start from the first part: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The topic of this unit is “a land of diversity”——USA,the multicultural country.So the reading material chooses “California”, the most multicultural state, as a typical case to embody the special character “diversification”.In addition, the reading material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knowledge of geography and history which the students have learnt during their senior period.So with the assist of what they have known, I believe they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to the material.Then I’d like to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aims of this lesson: the knowledge aim is to help students learn the immigrant culture in the history of California;the ability aim is enable th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history of California;the emotional goal is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and cultivate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wareness.The important points of my class: 1, help my students master the reading skills skimming and scanning to get information quickly;2, enable my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important events in California history using the information they get from the text.Of course, the latter is also the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ve all, I’d like to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methods to deal with my lesson and achieve my teaching goals: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s;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computer-assisted method;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And in order to practice my teaching methods better, the following teaching aids I will used: a computer, the text book, a quiz paper and the blackboard.Next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the students analysis.As the senior students, they have known more about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have a better language foundation, so it is not so difficult for them to learn the content of the passage and master the reading skills.However, they are not so active to speak in class.So the design of my class is to combine the reading with thinking and speaking.The last part, I will continue my teaching procedure analysis.I have designed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warming up I will divide my students into three or four parts and then start a competition by racing to answer my questions about American which relevant to the formation of multicultural.The purpose is to create a relaxing and activity atmosphere and recall the students’ memory about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t before, making better preparation for the next part——reading。
Step 2: pre-reading Before reading, I will let my students make a guesstimate: Looking at the title of this unit and combine with the headline, subtitle and the picture in the passage, could you make a guess what the text want to talk about? Why? We can always get some important information by reading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 quick and convenient.So it is a good approach for students to start reading.Step 3: fast reading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is used in fast reading and careful reading which can give my students a clear and specific purpose while skimming and scanning the passage.By fast reading, they will check their guess and get the general idea about the whole passage.Step 4.careful reading
Questions based on each paragraph can lead them seize the important points of the content and under stand the passage better.The competition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create the atmosphere of achievement, also cultivate the sense of cooperation.The following exercise especially the time flow chart can check their memory and preparer for next part –oral practice.Step 4 oral practice With the basis of the information they get from reading material, I will design an activity: role play.The students will have a pair work.Student A is a reporter of a magazine, student B is an American student.A is interviewing B in the hall about California.The question i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hey have get from the passage.The purpose is to let the students have a better standing of the text and take an oral practice.Step 5 wrapping up
Finish the comprehending exercise 3, have a group discussion and tell their ideas to the class.This step can also regard as a summary of the text.At the same time, it can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arouse thei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wareness.That’s all of my teaching ideas about this lesson.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