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论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国之大敌,党之大敌,民之大敌。党风、政风的好坏,事关人心向背。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深受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一代清吏包公、于廉、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社会追寻的风气。
党风廉政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建设的基础,《论语·颜渊》篇中,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有充足的粮食,强大的军队,人民群众的信仰风气。)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一定要去掉一个,这三个当中你先去掉哪一个呢?)孔子回答:“去兵。”(先去掉军队。)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如果这两个当中再去掉一个,你去掉哪一个呢?)孔子回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再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会有一死,但是百姓如果失去了信仰风气,国家就失去了根基。)孔子的这段话在我们今天看来也许并不全面,但是它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治理国家来说,军队和粮食等物质力量是一种需求,人们的信仰风气也是一种需求,这两者对于治理好一个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苏联为什么解体,并不是他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够强大,而是他放弃了马列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信仰上出了大问题,在社会风气上出了大问题,由此致使一个强大的苏联最终走向灭亡。
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曾经说过:“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需要也越来越强烈。
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他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鲜明地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要通过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享有文化成果,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形成良好风气,促进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再一次告诫全党同志“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党代会的报告充分说明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党风廉政承担着树立廉洁理念、提倡廉洁精神、营造廉洁环境的重要任务,发挥着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独特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既是不希望自己违纪违法成为腐败分子和人民罪人的领导干部的迫切需要;也是那些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盼望社会和谐稳定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提供大量包含廉洁理念和廉洁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占领城乡文化阵地,在全社会培育崇尚廉洁、反对腐败的良好风气,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消极腐朽文化的侵蚀,满足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廉政文化的迫切需求和需要。我们应该站在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明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党风廉政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内容上,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清正廉洁的思想精髓,体现了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重要思想,融会了我们党所提倡的“两个务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基本要求。它在思想内涵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它在形式上,表现为各种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发挥了传播廉政理念、陶冶道德情操的独特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既注重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法纪观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又注重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廉洁、诚信、勤俭、奉献等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党风廉政建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提高民众素质的有效途径,相信经过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国家将形成良好的风气,经济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第二篇:论加强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论加强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摘要】
建国以来,社会发展飞速猛进,各国的民主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安定,稳定发展已尤为重要,而社会的稳定在于各民族间相互团结,只有团结才是生命,团结才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因此民族团结关系着一国的国泰民安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经过历朝的发展,我国各民族关系即是各个朝代和国家稳定的根源,也是各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可见民族团结在当今和平时代的地位,它支撑着社会和平稳定的发展,连接着人与人间的交往,对民族的富强,国家的用和国家,有很大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民族团结。【关键词】
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社会稳定
一、民族团结概述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十八大中将民族团结问题看的尤为重要,将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党和国家为民生着想,争取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建国后,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它在全国设有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乡等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以体现,在这种情形下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团结的重视,那么我们青少年更应当注意民族团结,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坚决反对民族独立和破坏国家统一的一切行为。
民族团结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基础是民族平等,在我国各民族不分大小,种族一律平等的享有政府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然而长期的发展,使我国“大杂聚,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形成,这使我国各族人民能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共同尊重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二、民族团结典故
从历代开始,中央就对地方少数民族采取照顾政策处理民族问题,致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稳定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民族问题也历来最为尖锐,稍不正视便有民族暴动,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甚至出现危及朝野的迹象,处理好民族团结问题,就是维持国家长期发展的久远之计。
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途中经过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正是因为这种团结促进了武帝时的繁荣景象;又派卫青、霍去病等人抗击匈奴,后又与匈奴联姻,促进了匈奴与大汉帝国的团结,促进了国家的稳定;唐太宗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民族关系融合,社会安定,与南诏、回纥和吐蕃共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使国家稳定统一,团结一气,迎来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措施,以德服人,利用联姻、宴饮和共同狩猎等手段联络少数民族,在西藏清政府确立册封**、**制度,顺治帝曾册封五世**,康熙册封五世**,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管理少数民族事物,这些都联系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开发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然民族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将会出现国家的混乱局面。宋代之所以灭亡,软弱受欺,就在于他与周边少数民族不能正确的处理民族问题,使女真,契丹,西夏欺凌,最终使国家不能团结统一,使国家经济倒退,民不聊生,最终迎来了国破家亡的局面。
清代土尔扈特部落回归祖国,他们面对沙俄的欺凌,选择奋起反抗,最终历尽艰辛回到了祖国,它的回归促进了祖国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更宣扬了大清国威,使世界各国震撼,正如《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说“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世纪后半期一个鞑靼民族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么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了。”
三、当代民族团结
从封建王朝自1912年结束后,我国在民族问题上更是不能加以忽视,将其放在了很高的为置,中华民国的五色旗分为红、黄、蓝、白、黑代表了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即所谓的“五族共和”表明革命是为了政治改造,让所有人共同平等,团结一致,共同当家做主,而非只有汉族一族独裁,这缓和了民族的心理,与汉人平等,共同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使列强对中国另眼相看,可见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抗战以来,各族更是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全国各民族结成一气,一直对外。“回族支队”领袖马本斋带领回族勇于抗敌,成了打不垮的回族队伍,西南少数民族更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共同抗击帝国入侵,迎来了抗战的大胜利,民族的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社会稳定则国家富强。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为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使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自主权,我国新闻办公室还共同编写了《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在这些措施下虽有新疆维吾尔和西藏藏族的反动,但我国政府依然采取和平的手段,坚持“以和为贵”,这些鼓舞了我国各民族团结的信念,国家更是以实践为主,使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涣然一新,使我国各民族团结一气,迎来了祖国繁荣的今天。
四、关于民族团结的调研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问题越来越严密,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医疗、人口、教育、生产设施和生活方式方面都有一定的协调,威武不稳定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协调,促进了各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因此,我对周边少数民族群体做了关于对民族团结问题方面的调查,他们的看法如下:
父亲: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加快,我们这个少数民族地区以往的生活
条件差,基础设施差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国家实行了帮扶工程,进行了山林开发,我们这些少数民族乡村地区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国家实行的这些措施,促进了我们民族的团结,带动了我们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是顺应了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业,一句话民族团结就是国家的富强。
回族清真寺教长: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宗教问题也将长期存在,中国共产党能正确处理民族的差异,处理宗教的关系和民族的差异,是我国各族民众团结奋斗,共同拥有“同一个中国”的信念。党始终要求我们发展宗教事业相适应,党的做法使我们信念统一,促进了国家的富强。
通过一番调查,发现我国之所以取得了国家的兴盛团结,得益于我国各族人民的友好团结,是我国的经济上有了大的恢复和发展,国家之所以加强民族,重在加强我国人民群众的团结一气,加强我国内部的稳定,促使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我国自建国加强民族团结是必要的措施。但是在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下,我国各民族的地区贫富分化不断加快,使各民族的分化在不断加快,因此民族间贫富分化加大问题有待解决,这利于各民族更加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有很大帮助。
五、民族团结之必要
加强我国的民族团结是维护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质疑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我看来,加强民族团结的必要性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我国目前体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经济为主,加强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各民族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力量,民族团结方能国家安定,方能国家集中精力于我国的经济建设。第二,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各民族团结一气,各民族在我国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加强民族团结,可以丰富国家的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多民族的互相包容,尊重差异,有利于各族人民的交往,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长。第三,从我国的地理角度看,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处在国界上,加强我国民族团结,有利于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有利于我国防事业的发展。国防事业关系着我国的安定,民族团结可以使国防事业更加完善,更加有利于祖国内部的稳定。第四,中国共产党作为仁义之师,不可能在多民族的反动中去消灭一个民族,那样会失去民心,民族团结更是民心所归,是加强各族人民信念的关键,民心的归向决定着一国的安定,故加强民族团结是必要之举。第五,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我国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我过的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时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族的团结是我们信念一致,民族团结国家富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蒸蒸日上,更为我国军事事业提供动力,故加强民族团结是有必要的。【小结】
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根源,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加强民族团结更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多民族的共同愿望,民族团结方能实现多族共同繁荣,才能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维护民族团结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我们要严格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让我过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维护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当共同努力不做有损国家的事。将民族团结放在最高位置。【参考文献】
1、《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
2、《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研究》
第三篇:论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论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行使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行政权力,必须依据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一项法治原则,实行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和行政观念的一场深刻革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成为全国人民和全体公务员的高度共识。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公务员要强化依法行政观念,切实提高能力。积极推动依法行政的进程,是公务员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的基础。
一、依法行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我国这样一个历史上封建统治时间较长、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高、公民法治观念较为淡薄的国家,要实现法治这一宏伟任务,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总结我国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积极借鉴其他国家正确的法治理论和成功的做法,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整体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已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依法治国的关键则在于行政机关能否做到依法行政。
(一)从法治原则的角度而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依法治国的核心应该是立法机关依法立法,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在这三者之中,依法立法是基础,独立司法是保障,依法行政才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据统计,改革开放20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80多部法律,国务院制定了700多部行政法规,地方政权机关制定了4000多部地方性法规,其中大约有80%的法律法规是要由行政机关去贯彻落实的。因此,依法治国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能否依法行政。必须加强依法行政的法制建设,使各级领导干部在日常公共事务中严格做到依法办事,做到政令畅通,执法如山,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这样,依法治国的原则才能通过政府行为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从权力制约的角度来看,依法行政也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法治的核心是有效地约束公共权力。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依法治权,治权的重点又在于治行政权力,确保依法行政。依法制约国家机关的权力,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既是现代法治的宗旨,也是依法治国的价值取向。宪法赋予国家行政机关极其广泛的权力范围,几乎涉及社会的各个角落。行政权是国家权力中最为活跃的权力,行政权最易膨胀,它最需要自由又最容易无度,最需要控制又最难以控制。这种无所不在的公共权力必然需要依法制约,也最需要公众监督。从行政权力的性质来看,行政权力也是最难制约的,行政权与立法权和司法权不同,可以为被管理者设定义务,可以独立实施行政处罚,在管理中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可能性就大。因此,如何实现依法行政,应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三)从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来看,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只有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氛围,领导干部依法办事,公民依法尽义务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法律法规能够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得到普遍切实的遵守,才能实现依法治国。而要做到这一切,关键还在于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所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社会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不奉行法治原则,谈不上依法行政。人治与主观随意性相联系,权力的行使由个人意志决定;依法行政与法治相联系,权力的行使以人民制定的法律为依据和评判标准。依法行政原则的确立,对于象我国这样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保证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人民通过权力机关制定法律,表达意志,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就将保证行政管理遵循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使行政管理不致偏离航道。无庸讳言,行政管理范围的宽阔和行政工作人员的众多,作出背离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行为,甚至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事,也时常出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靠严格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
2.保证行政管理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依法治国的最重要的特点是这个国家一切活动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同时也是依法行政给行政管理带来的保障。依法行政能保证行政管理的统一,有了统一性,才能有公平和公正。社会的不公正、不公平,是产生社会不满,甚至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已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依法治国的关键则在于行政机关能否做到依法行政。所谓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判的标准。据统计,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百分之八十需要行政机关去执行。行政机关的施政行为与公民息息相关,直接为公民所感受,因而行政机关能否依法办事,对公民的榜样作用也最强。然而,目前我国的行政执法现状却不容乐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越权执法、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败坏了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
连续性与稳定性,同样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市场经济之所以必须是法治经济,就是由于法治所带来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要保持行政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只有依靠依法行政。
3.保证提高行政效率
依法行政,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决策,依照法律规定执法,以保证行政管理符合国家和人民的要求,避免不公、错误和违法,减少纠纷和矛盾。同时,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遵守法定的操作规则,都将大大提高行政效率,这也一再为我国历史所证明。不能将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对立起来。
4.保证对行政管理的监督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
要使监督取得成效,必须解决监督什么和如何监督的问题,也就是需要有监督(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标准和程序。所谓监督的标准,就是对行政行为是否违法的评判标准。而能够提供是非评判的唯一标准,是法律;所谓监督程序,即进行监督要经历哪些步骤、方式和时限。程序就是操作规则。遵循法定程序进行监督,才能保障监督顺利、有效、正确地进行。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人治社会应当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而这种过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依法行政的实现程度。实践证明,实行依法行政,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避免首长负责制下产生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实行依法行政,才能避免和减少各种行政违法行为及由此给公民、法人造成的损失,并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第四篇:论信访工作的必要性
论信访工作的必要性
应该肯定,各级政府就如何解决群众上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有一些现象值得研究。比如,把准备上访的人看起来,把在上访途中的人截回来,把进京上访的人请回来,把不再上访的人供起来等等。虽然我们为解决越级上访、进京上访、非正常上访等行为煞费苦心,但此类事件仍然有增无减,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正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我们的努力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现象,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安定因素。
对此,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产生信访的原因一、一些领导干部政策水平低,决策严重失误,导致信访案件频发。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在决策这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时,对上级的政策理解、把握得不好,对基层情况掌握、分析得不好,做出了一些错误决策,导致出现了大量的信访案件。
二、一些领导干部不作为,遇到问题绕着走、互相推诿、久拖不决,导致信访案件越积越多,越来越升级。有很多问题本来是可以及时解决的,但是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左顾右盼、瞻前思后,怕解决不好落埋怨、怕解决之后得罪人、怕一旦越权别的领导不满意,还有的领导对前任遗留的问题他不管,对能拖的问题就推着留给后人办,没有责任意识,没有公仆意识,迫使老百姓上访告状。
三、个别上访人员在既得利益面前,要求高,得寸进尺,甚至耍 1
无赖,也是信访案件渐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部分上访群众存在思想误区,导致信访工作难题不断。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 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 即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甚至长期持无理诉求与政府打“持久战”。信访内容
从信访内容看,范围不断扩大,类型越来越多。一是农村的土地纠纷、经济纠纷、干部违纪、税费征收、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农业税减免和粮食补贴不到位等问题;二拖欠工资发放、生活待遇、养老统筹、医疗保险等问题等问题;三是新农村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补偿纠纷问题;四是涉法涉诉问题;五是社会保障问题;六是部门或干部为政不廉不公问题。
信访难度
从处理角度看,信访工作较难处理的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因时过境迁、政策演变、证据遗失、当事人难寻等原因,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如林、农土地纠纷,经济补偿、赔偿等问题。对于此类问题,仅靠基层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通过信访渠道向上反映,自上而下解决。对策与方法
一、畅通渠道,降低信访成本
为适应新形势下群众信访快节奏的要求,要运用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建立起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快车道。让群众既可以运用传统的写信、走访形式向党和政府反映问题,又可以通过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网上信访等现代通信方式,快捷地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减少和降低信访成本
二、整合资源,综合治理,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成立信访办公室,通过统筹协调,提高办案效率。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涉及的工作领域和人群十分广泛,信访部门是处理信访问题的地方,但信访问题最终要靠相关部门发挥主体作用而解决,信访部门只是起到综合协调作用。只有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二是信访工作人员精力不到位。基层的信访工作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精力牵制比较大,对信访工作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导致对信访件不能及时处理,引起群众不满。要提高信访工作能力,减少信访,需要配备专职信访工作人员,从信访实践看,许多信访问题发生在基层,解决也在基层,许多信访问题的解决是上级机关无法取代,也不应该越俎代庖的。
三、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实现信访工作关口前移。一是坚持信访工作关口前移,切实加强村级信访工作第一道防线的力量。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专职信访人员要变“坐门等访”为“出门下访”。信访干部首先要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要充分发挥村级信访网络作用,沟通信息,及时排查信访隐患
和信访苗头,做到超前预防,将信访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实现信访工作重心下移,促进信访工作的开展,推动、促进疑难信访问题的解决,推动、促进机关效能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完善信访跟踪督办制度,实现信访工作长效管理。
督促检查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有效的督查工作,使群众信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改变过去存在的信访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新户拖成老户的情况。信访部门要加大建立和健全信访督查机制力度,采取事前督查、跟踪督查、事后督查的方法,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减少推、拖、顶、踢现象。避免互相推诿、久拖不决,导致信访案件越积越多,越来越升级。要将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分解量化,纳入党政干部考核内容,激发各级领导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的积极性。
五、区分正常上访和非正常上访,对极少数别有用心、以上访为幌子借机闹事、不听劝告和警告的违规违法人员依法处臵,以儆效尤。消除一些信访人中存在的“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错觉。真正做到对群众有理有序的信访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有理无序的先变无序为有序后认真加以解决,无理无序的依法处理。只有依法维护信访秩序,才能保护绝大多数信访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篇:当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章】 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概述 【第二章】 当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第1章 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概述
1.1 腐败
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彻底反腐败。腐败是社会进步的蛀虫,严重阻碍着社会的进步。腐败若得不到控制,则会不断滋生蔓延,无法制止而使国家和执政党面临亡国亡党的危险。反腐败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先从腐败的相关的基本理论着手。
“腐败”一词源于物质的腐化及质变,是特指物质向着非主流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在现代社会,权力腐败简称为腐败,是指权力的滥用或堕落。通常腐败与公共权力密切相关,而拥有公共权力是人是执行公共权力的主体--政府官员即公务员及其领导。”①因此腐败被认为是政府官员的腐化或权力异化也无可厚非。
政府官员行使政府给予的权力,包括对各种资源的调控,“权”莫大焉。如果对他们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他们本身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又淡薄,那么,他们就会丧失理性,以权谋私。政府官员的这种权力寻租会使公共权力发生异化,与权力的真正目标背道而驰,从而使官员获得利益而国家和人民遭受损失,这就产生了经济学上所谓的“腐败”。
另外,有必要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分析腐败: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制定和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其党员的一举一动关乎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具有严格的政党纪律来约束党员的行为。因此,就中国而言,腐败也可以表述为共产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表现为党员不遵守党的纪律,违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损害国家,人民的利益并达到受到党纪处分程度的行为。
1.2 党风廉政建设概念
“党风”就是党的作风,是体现党性原则的态度、行为和表现。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史上最早提出了“党风”的科学概念。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毛泽东指出,他还提出党风涵盖了多方面的内涵,包括生活、思想、工作、政治等各个领域。如今,我们将党的作风大致概括为生活作风、工作作风、思想作风、政治作风等四个方面。所谓“廉政”就是从政廉洁。“廉政”一词,最早见于《晏子春秋校注卷四》,是春秋时期的着作。“廉政”一词历经两千多年,其基本含义没有大的变化。从政廉洁,说的是廉洁为官之道,说的是要去当廉洁官、执廉洁之政。如今,廉政要求就是广大党员干部要公私分明、勤俭节约、遵纪守法、恪尽职守、克己奉公,绝不能奢靡铺张、以权谋私、私欲横流、贪污受贿、贪赃枉法。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中,从党政方针上看,党的十四大真正推行廉政,并将“廉政”视为党风的最核心标准。中国共产党的不同发展时期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采取过不同的措施,取得了不同的效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基于对中国共产党近三十年自身建设方面的发展过程与历史演变过程的总结与分析,力图通过本文的研究来探索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与要求。
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各层组织党委与纪委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靠不断完善的制度建设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与职责考核,尤其是执政廉洁性的考察。自党的十四大后,各级党政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检查、民主生活会以及党走群众路线等制度都成为常规性的党风建设活动。
当历史进入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党风廉政建设”这一目标,结合国内反贪污腐败工作的需要,两者成为党的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基于十五大的形势,国内经济发展与维稳是历史赋予党的最重要职责,十五大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对党的作风规范主要集中在“不良作风”之上,解决的措施主要是依赖教育与制度规范。进入党的十六大之后,党风廉政建设不仅成为党内自我要求与自我建设的需要,而且成为社会各界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呼吁,这一词语也被频频使用,十六大文件开始挖掘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开始总结自十四大以来加强法规和制度这一党风廉政建设措施的成果,肯定了法规与制度对党政干部廉洁从政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成就。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党风建设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持用无产阶级的理论与方法来武装代表先进力量、先进生产力的党员干部的头脑与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群众路线、杜绝党内不正之风,弘扬优良的共产党作风,以进一步巩固“执政为民”的“党性”,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这就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层内涵所在。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党树立起反腐败这一党风廉政建设大旗,党风建设可以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1.3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本质特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大踏步地前进。但是,人们已经认识到党内的一些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已经严重危及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在中国这样的官本位社会里,权力滋生出了严重的腐败,在党内,一些人利用手中的职权肆意地索取、巧取豪夺,破坏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损害党的形象,危及国家利益。从哲学角度来看,人虽然是一种高级动物,但是人作为自然体,也具有动物性,即人要生存,人就有吃饱穿暖的食欲与自我保存等欲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身上的攀比、贪婪、谋取等本性如果没有得到严格的监控也很容易暴露出来,如果一个人手里有了可以轻易“不劳而获、不被监管”的权力时,人的腐败就这样滋生了,权力正是腐败的春药。人只有不断地得到教化,被社会与制度所规约,才能够不断将人的劣根性消弱甚至是根除。权力的根源可以说是人民让渡的,是群体生活中的人们需要选取出来一定的人、来服务人们大众的各项需求,是人民赋予被选择出来的人以权力。但是,权力一旦脱离人民,权力成为少部分管理者手中用以“规定、要求”人民的特殊力量,这种力量是人民本来就愿意承担的,以期能够让广大人民和谐相处、让群体朝向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但是,脱离了人民、没有受到制约的权力,往往就成为一把“双刃剑”,拥有权力的人如果自身素质、道德与职责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准,那么他就有可能被权力腐化而无法掌握好手中的权力,而是被权力所奴役,而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当的利益、行驶不当的职权。所以,权力的行驶一定要有健全的制度规约,这样权力才有可能健康地行使。权力的正常行使一方面是看权力配置能否科学合理,在西方国家,权力都是受到规章制度以及独立的外部机构的制约的,同时,权力是与义务、职责相生的。但是在我国,权力往往成为凌驾在规章制度之上的特权,权力成为横冲直撞的存在,导致了大量的腐败现象,这样的权力伤害了人民的利益,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这样的权力违背了其存在的基石,这样的权力已经是一种异化了的权力,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否定公众权益的存在。
执政为民,执政为公,是国家政权存在的基石,在行政中存在的严重的职务消费特权、法治特权、寻租特权、隐性特权以及公权私有化等特权现象,导致阶层固化阻碍社会合理流动性、危害社会公正、不利社会发展。权力腐化可以说已经渗透到很多社会的很多层次,从最高层面上来看,政权被特殊化,一些高层干部完全脱离人民群众,甚至将人民群众视为可以任意鱼肉的对象,将自己的欲望无限膨胀化,在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的行为。从组织层面上来看,权力腐败下的关系网严密而又千丝万缕,有关系就能办事、能上位,没有关系就没有出路。从经济领域来看,权钱交易已经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从工作上来看,权力成为一种行头与做派,专横跋扈、任意妄为屡见不鲜。从生活上来看,权力背后的生活是腐烂不堪的,一些权力拥有者拥有太多的自由度,控制和掌握着资源的分配权,一些公共资源可以堂尔皇之地就变成了私人资源。在一个权力不能受到严格制衡的社会,很容易发生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内部电价、水价、内部食堂、内部特供房等等成为部门特权挥霍的地方。缺乏对权力的制约,没有健全的权力规范法律制度,可以说是导致权力异化与腐化的一种根源。
因此,党风廉政建设的本质就是依靠制度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到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方面,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约束干部的行为,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约束就延伸到哪里,以防止权力被异化和腐化。政党的立党根本就是要执政为民,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想结合,力求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为了防范权力的异化与腐化。
“党风廉政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完全整合,强调“反腐”与“倡廉”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进一步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经常化的建设工程,有目的、有规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进一步常态化和系统化。要廉政就必须反腐,而反腐才能廉政,古今中西概莫能外。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反腐倡廉”,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是把“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纲领。
第2章 当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2.1 宏观背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年代之后,国家的强盛伴随而来的是个人的富足,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给人们各种机遇去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人们对财富的热情也是前所未有的,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去追求财富。加上经济体制的转型存在着大量的权力制衡空白,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公务人员可以通过权钱交易来获得更大的收益,不同层次收入差异较大刺激了公职人员求财强烈欲望,80 年代下海风潮中很多人通过经商而一夜暴富,公职人员也发现了自身的尴尬,便试图玩弄手段获取金钱,对于国家资产,他们或是截留销售收入,或是截留其他资产,或是虚列支出来谋得利益;对于其他市场主体,或是吃拿卡要、或是威逼利诱,或是滥竽充数,极大的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所以腐败问题更是和经济、社会保障、个人权利等紧密的捆绑在了一起。在腐败分子们聚财的过程中利用非法手段,过分强调结果,为了保住财产而又逃避社会责任,甚至侵犯他人利益等行为,必然对转型期的中国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2.1.1 经济方面
从经济上看,很多腐败分子隐藏在国家内部,掌握着资源的配置权力,侵吞各种社会资产,本身转型期中国贫富差距变大,资源短缺和资金不足更会难以弥合社会差距,严重破坏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大量的资产被转移到国外消费,严重撼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1.2 政治方面
从政治上看,随着原有的利益格局被逐步打破,新兴的利益格局悄然兴起并缓慢成形,利益格局变化的根源暗含着不同阶层之间纷繁多变的利益冲突,我国目前进入了各种群体性事件的多发期,很多群体性事件的背后矛头都直指腐败问题,征地冲突、官员贪腐、环境污染都是常见的起因,在转型期普遍浮躁的情况下,社会成员都普遍有些心理情绪,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就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感染,直接会损害党的形象、降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导致社会不稳定。
2.1.3 思想文化方面
从思想文化上看,中国在转型时期处在文化虚位、价值真空的状态,腐败不仅毒害了人们的思想,与此同时也严重腐化社会的风气,人们在致富求财的道路上会“托关系”“找人情”,不去考虑法律、政策,势必会颠覆社会风气,败坏人们的精神文化。
因此在转型期中国社会要想实现平稳的过度,特别需要防范和惩治腐败,治理好腐败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从而提升党形象,确立政府的威信,从而使人们能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金钱观,正确处理人和物质的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2.2 中观背景:十八大以来改革的必要保障
十八大以来,“改革”这一词语频频出现在媒体和人们的视野中,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详尽的战略部署,许多地方和部门号召响应,开始进入不断深化改革的状态。
2.2.1 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暴露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发展中过分的注重了效率,忽视了公平,各种先前发展中隐藏的矛盾开始逐渐的浮出水面,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我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存在的弊端导致的。以往的政治体制改革仍有“权力本位”的思想误区,改革也停留在国家机构内部。当下的改革开始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对国家机构监督管理的重要性,改革开始涉及到一些“深水区”,试图破除权力配置与使用存在的瓶颈,消除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这既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对国家制度运行实质的深刻认识。改革需要打破旧的制度和习俗,必然会对一部分利益既得者尤其是依靠旧体制生存的腐败分子造成打击,影响他们手中权力的来源、使用,所以改革本身就是和反腐存在着密切关系的。由此看来,党风廉政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并不是孤立的,对我国的现行政治体制也提出了多方面的的要求。
2.2.2 权力“错位”与“失控”的负面影响
在当下人们经常讨论的问题便是“腐败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可为什么腐败现象却依然屡禁不止?”事实上腐败的根源在于失控的权力,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指出,权力实际上是社会对国家机构的一种委托,即一种代理关系,并不是国家机构所固有的,这种代理关系以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为前提和基础,公众信任政府,让其代理公共权力,从事公共事务的管理,担负整个社会的公共责任和公共利益。但是在当下权利在一些领导干部手中“错位”与“失控”,在实际操作运行过程中就成为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对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造成侵害,掌权者不再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导致腐败现象。加强权力的监控与制约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走向现代公民社会的必然趋势,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
2.2.3 改革的基础条件是稳定
中央多次强调改革的基础条件是稳定,而要实现稳定就需要有一个坚实和清廉的社会环境,人们群众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能够全身心的支持改革,这样改革才会事半功倍,才不会出现各种偏差。同时改革意味着生产关系的变革,任何改革中都可能出现权力缺位、管理真空的情形,这些更容易被腐败分子所利用,成为谋求个人私利,侵犯国家和个人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温床。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设能够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重要的保障。
2.3 微观背景:成就现代公民的必然趋势
一个国家民族现代化的成败和进程的快慢,除了权力人物拥有强烈的民族责任心,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决策理性科学外,国民素质的现代化程度是确保现代化循着健康理性的轨道向前发展,不因权力人物的更替而出现反复的关键因素。
现代公民有众多显着的表现,一方面要有开放的视野、平和的心态,同时面对问题可以保持理性的思维和独立的判断力,另一方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彰显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品质。中国在向“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但无论什么样的现代化都离不开人的现代化,这对塑造现代化的人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不仅仅拥有工具理性,掌握各种现代技术,更应该是拥有良好价值理性的公民,讲究自由平等、追求民族精神、遵守社会公德、拥有法律意识,而不是利用公众权利谋取私利,中饱私囊。
腐败问题从微观上讲,也是人性弱点与权利结合的产物,权力与人性相结合就导致了腐败。正是因为根源于此,所以几千年来腐败屡禁不止,在任何制度下都无法得到绝对的有效的遏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长期被计划经济体制压制的物欲主义思想被彻底的释放,市场经济下人们过分的强调了肯定金钱的作用与价值,利用权力寻租,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择手段,将金钱、权力作为价值的归宿。今天的中国人对于金钱与权力的痴迷是前所未有的,卖官鬻爵,钱权交易,利用公权产生的腐败行为对今天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那些利用公权腐败的人还只是停留在一种物质享受的简单境界上,还没有上升到精神丰富的高度,呈现价值观的扭曲。
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的匮乏令人堪忧。中国当下的腐败现状也说明,在成就现代公民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成就现代公民必然要积极的党风廉政建设。
当前腐败依然呈现易发多发的态势,反腐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对不断地推进我国的反腐倡廉大业有着重要意义和特殊功能。少了人民群众的真心参与,反腐倡廉大业必将大打折扣。我们既要充分肯定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反腐模式,还要高度重视权利反腐的功能性,努力拓宽人民参与反腐的渠道,更开放,更勇敢地面对广大群众。同时,我国反腐败工作的领导体制与公众参与治腐也是十分契合的。我国党风廉政建设遵循的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①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因此,公众要积极参与到治腐反腐的工作中去,政府也要为公众拓宽参与渠道,为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监督权利创造有益的条件,形成上下齐心反腐的合理,从而从整体上持续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
2.4 小结
在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因此深刻领悟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和内涵,寻找有效路径和对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