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
10300720243 杨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理论概论
论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
摘要: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国各行各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的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以及加强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等措施,防治高校后勤部门腐败现象的滋生,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后勤
党风廉政建设
党员干部
改革
近年来,由于高校正处于改革发展时期,学校可调配的资源不断增加,基建设施投资急剧扩张,物资采购大量上升,后勤服务规模日渐扩大,其中蕴含了很多诱发不正之风和腐败的因素,教育系统违法违纪事件中有关高校后勤部门的经济案件大量增加。
据统计,教育系统2001年至2006年底共查结商业贿赂案件577件,涉案金额总计7379.5万元,657人涉案,414人受到刑事处理。这些案件涵盖了教材、教辅、图书的编审、印刷、发行、购销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大宗物资、医药购销和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方面,多为以各种名义给予和收受“回扣”、“手续费”及其他利益的商业贿赂行为,以及在账外暗中收受财物私存私分的问题等。
高校后勤企业既具有经济性,又具有政治性,这一双重属性决定了高校后勤部门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在这个背景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意义重大。一.高校后勤部门的腐败诱因
腐败存在三个基本要素:腐败者控制着可分配的稀缺资源,具有腐败动机以及腐败机会。高校后勤部门摊子大、战线长、业务往来频繁,现金流通与物资进出量大,监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1.防腐制度不健全,缺乏严格规范的监督机制。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管理体制存在漏洞,监管机制存在缺失,这就给部分高校领导创造了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机会,大搞不正之风,并且手段隐蔽、花样繁多,使得高校后勤部门经济案件时有发生。
加强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是一种治理方针,这个方针需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来实现。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的严密规定、严格执行,加强党
10300720243 杨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理论概论
风廉政建设的方针才能落到实处。健全的法律制度以及监督体系,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2.高校后勤领导思想不坚定,拒腐抵抗力低下
目前高校后勤主要实行经理负责制,这些经理职位多由党员干部担任,后勤经理拥有相当一部分决策实权。一些后勤管理者思想不坚定、心态不正,无法控制自己强烈的贪欲,禁不住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通过运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得不该拥有的财富,给高校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绊脚石。
因此,加强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至关重要,教育党员拥有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只有拥有清醒的头脑与高尚的节操,才能保证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被种种欲望和污染腐蚀掉,从而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的发展,并巩固已有的丰硕的成果。
3.高校内部高度集权,无法进行有效监督
现今高校管理体制中,“高度集权”现象颇为常见,权力高度集中于执行权、决策权,监督权弱化,这使得一部分人的权力过大,因此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使人高尚,以权干事,因权扬名;权力也可以使人堕落,以权谋私,因权丧身。部分领导禁不住经济利益以及阿谀奉承的诱惑,迷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最终沦为权力的奴隶,滑入罪恶的深渊。
因此,我们应科学、合理的分配权力,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形成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同时又彼此约束的关系。二.加强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办法 1.建立健全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制度
要防范治理高校后勤贪污腐败现象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的体制机制。制度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同时也是防止腐败的屏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必须依法治国,反腐败斗争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滥用权力、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都是以法制不完备为前提、为条件的。“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只有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首先我们要制定严密的法律条文。不论是党规党法还是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必
10300720243 杨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理论概论
须体系严密、没有漏洞。然而现今存在的法律制度体系并不完整,相关的法律制度存在很多漏洞,对违法违纪现象没有实体性和程序性的规定。其次要将法律制度明确具体化。当前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之间不协调、不衔接,程序性法规散乱,法规滞后性突出。我们需要制定详细具体的法律条文,以防止作案人员钻法律漏洞,贪赃枉法。最后还要保证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当前的法律制度很多都存在着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流于形式的通病。
除此之外,我们不仅要严密立法,还要严格执法。真正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纪面前人人平等。相关法律部门要对违法违纪现象严惩不贷,以此体现“从严”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震慑腐败分子,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督机制
当前现行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渠道不通畅,尚未形成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的监督网络,缺乏有效的监督。只有具备科学高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才能防止腐败的滋生。在这个背景下,党组织应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这是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党章赋予的权力。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要设立群众监督机制,保证群众可以进行上诉、举报、揭发相关违法违纪现象。其中财务管理和物资采购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首先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保证学校资金有效的运行和使用,防止因财务管理不善导致的资源浪费。对此,学校需要加强预算管理,强化财务监督,保证财务收入与支出明确具体,定期对资金的收支进行检查。
其次要加强资产管理。认真落实相关规定,加强学校资产管理,是有效防止腐败滋生的根本。学校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保证物资设备的合理使用,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建立仪器设备的评估报告制度,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折旧、报废情况。此外,还要建立合理的采购制度,防止在采购过程中大量不必要资金外流,保证学校的资源配置能够充分利用。3.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
只有具备正确的精神思想,才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一定要教育党员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总书记
10300720243 杨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理论概论
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使我们的党员干部知道,职务是一种责任,职务越高,责任越重,就越要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服务;要使高校后勤党员干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使用权力,抵制金钱、美色等诱惑,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和社会化改革的开拓者。4.合理分配权力,防止权力“高度集中”
权力高度集中会导致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现象的出现。学校应对后勤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权力分配,例如后勤的人事、财务部门应分开管理,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并在完善的监督机制的配合下,形成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的关系。主张高校后勤部门建立员工参与、专家论证和领导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公开性,防止出现暗箱操作的违法违纪现象。三.加强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斗争一直是我党的工作重点之一,党风的好坏关系到我党的生死存亡问题。腐败必然会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失民者失天下”,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兴盛与衰亡的根本因素。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是治理我党的重要内容。
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是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后勤工作是学校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高校后勤工作维系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加强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防止腐败的滋生,从而保证学校资源配置的有效利用,促进高校社会化改革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总之,要想做好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就必须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结合起来,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各个方面预防治理腐败现象的发生。廉政建设工作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后勤方方面面的努力和配合,需要高校后勤的全体干部和员工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和参与意识,遵守国家以及高校后勤部门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高校后勤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①《对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李芳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0300720243 杨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理论概论
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拒腐防变的思考》 朱志平赵绚丽
企业研究 ③《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李国春 校长治校
教育艺术 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孙继旺 桑希斌
⑤《关于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赵立玉 中国外资 ⑥《高校后勤社会化下的廉政建设》罗松乔 胡雨岚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⑦《当前从严治党难点透析》 王丹 高菱 党建与党务
第二篇:论高校后勤管理
浅析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摘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和师生活动服务的部门,对于学校科学合理的整体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客观、主观等多种原因,目前高校后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应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提高高校后勤人员综合素质和建设高校后勤现代化管理,改进服务观念,提高工作质量,与师生共同打造和谐校园。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对策
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的好与坏,对于高校学生及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也会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充分认识后勤管理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后勤工作,加强后勤管理,对于学校的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粗浅认识的基础之上,我进行了进一步加深了解,对高校的后勤管理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一:高校后勤管理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性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量庞大并且种类繁杂,其范围主要包括:学校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其他校园设施的各项事务管理,教职工的教学工作和生活后勤保障、水电等能源的使用和管理、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和管理等。高校后勤既是学校能源消耗的服务和管理部门,也是学校耗能的主要单位。将节能、后勤保障、师生需求、人性化服务与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构建节能高效、优质新型的后勤保障与人性化服务和管理体系,是后勤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高校后勤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且,一个良好的高校后勤体系以及相关设施是大学开展日常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生活的基础性保障,是大学生在校进行学习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每一个大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与后勤管理工作息息相关的。
二:高校后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为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的进步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规模宏大的校内服务市场,不断增加新的后勤服务项目。新时期后勤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管理范围打破了传统模式,后勤管理趋向社会化、复杂化、一体化、信息化、法制化等等。现代后勤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协调失衡,都将直接影响整体保障效能。后勤管理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后勤保障效益的高低,且直接关系到校园安全稳定。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后勤管理制度不够严格。
后勤部门的制度或措施有待完善,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社会竞争意识不强,参与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从而使服务工作相对滞后。后勤部门的自我宣传工作做得不够,直接影响了高校后勤的管理、服务效果。以我校学生公寓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为例,一方面宿舍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学生无视安全要求,违反安全规定,在宿舍使用一些大功率的电器设备,乱拉乱接电线,使用蜡烛、酒精炉等等。此外,一些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如私自留宿外来人员、离开宿舍不及时锁门等现象时有发生,形成了许多安全隐患。
(二)后勤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
后勤工作的基层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知识经济时代对后勤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知识结构方面,具备后勤专业知识的人员数量极少,且专职后勤工作者中也大都存在知识老化的现象,其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尚需提高,如现今的计算机的使用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后勤工作的交流也日渐频繁,但既精通软件的设计又深谙后勤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却并不多见。在职称结构方面,后勤工作者中高级职称比率与其他部门相比明显较少,比率偏低。
(三)部分后勤工作基础设施陈旧,技术手段较落后。
高等学校是传授和创造高新知识和技术的前沿阵地,教学和实验设备、技术设备十分先进,但高校的后勤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与教学方面的改革发展相对来说进展较慢,技术投入较少,领导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分配不合理。
三:高校后勤管理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后勤部门的制度管理。
基层后勤人员要改变过去那种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服务方式,要转变思想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后勤管理人员要加强各项管理工作的力度,杜绝学生宿舍的一切不安全因素,改善食堂的膳食水平,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二)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
知识经济时代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后勤工作必须加快现代化步伐,与现代化建设接轨,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后勤工作。首先,加快计算机技术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步伐。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后勤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统计等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后勤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密集存贮和快速检索功能,这是后勤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工作。然后,加快高校后勤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后勤信息的网络化。各级后勤部门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新的管理模式在后勤工作中的应用,加快后勤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建设高性能的后勤信息网络。最后,将后勤信息公布于校园网上,实现后勤管理的公开透明。
(三)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高校后勤工作者的素质。
后勤工作者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仅仅维持现状就难以胜任后勤工作的需要。要培养高素质后勤人才队伍,必须加强上岗前培训和上岗后不断培训,使后勤工作者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为以后的后勤工作提高效率。
(四)让学生广泛参与后勤服务过程
多数高校在勤工组学岗位中均设有后勤服务方面的岗位,如校园卫生打扫等,从事的工种一般以体力劳动为主,存在一定局限性。为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设计和提供更多具备一定思考性、观察性、培养性的后勤实践岗位实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可根据各自后勤的管理特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勤工助学管理岗位。并通过一定宣传,让更多学生认识到各种岗位的实践性。相信具备实践性且有一定经济收入的勤工助学岗位定能获得更多学生的青睐。
让大学生参与后勤管理能够更大程度地增进后勤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所以充分需要发挥高校各种学生组织的中间纽带作用,积极沟通并协调大学生与后勤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架设一条沟通桥梁与情感纽带,促使双方都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多想一点,这就能够有效地保障高校和谐稳定校园环境建设的成功。
(五)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本”。
在处理后勤工作与师生的关系时,后勤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服务以人为本,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根本出发点,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争取得到师生的理解和支持。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万象更新,才能够将学生的互动参与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办出一个令师生满意的后勤部门。
(六)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工作。
近年以来,随着物价上涨,给高校后勤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困难和压力。后勤服务是学校校园里的主要消费部门,高校每年的经费开支,后勤服务方面占有相当大比重。高校资金紧缺和物价上涨,致使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转压力倍增。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资金等各方面的压力,成为高校后勤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
高校后勤是实现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重要保障,由于服务对象众多、服务范围较广,使得资源消耗大。高校后勤涉及基建维修管理、房产管理、水电管理及饮食管理等方面,在节约资源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建立节约型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合理利用资源,改进高校后勤管理,对创建节约型校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是高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后勤工作的质量影响着高校正常秩序运行及其发展的速度。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对于改善高校教书育人的环境,加强高校后勤部门自身效益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领导应该逐渐重视起后勤管理工作。为了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我们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后勤部门的工作,从节约水电、爱护校园设施、维持校园整洁等做起,为实现和谐美好的校园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杜必文.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探析[J],黑河学刊, 2011(2).[2] 费益军,刘洁.关于大学生参与高校后勤管理以提升综合能力的几点思考[J],青春岁月,2012(4).[3] 叶常富.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中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28期.[4] 石勇.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2(4).[5] 吴全宏.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浅析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学院:文理学院
班级:公管101班
姓名:刘美琳
学号:15
第三篇:关于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任国印易丽娟
(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湖北武汉,430072)
[ 作者简介 ]任国印,男,1951年4月出生,山东省聊城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安全质量监察部部长。
易丽娟,女,1968年11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本科学历,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安全质量监察部部长助理。
[ 摘要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高校后勤党员干部应在反腐倡廉的斗争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 关键词 ]高校后勤党员干部廉政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我们党不受侵害,使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有力措施。高校后勤也是党的一块阵地,党的廉政建设也不能让这块阵地成为空白。下面就高校后勤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谈点想法: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章,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全党同志要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持原则维护党章的重大任务。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包揽全局,内涵丰富,是指导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党员领导干部要想做到廉洁自律,必须学习好党章,遵守好党章,贯彻好党章,维护好党章,严格按照党章这个治党的“根本大法”行事,用党章来规范自
己的言行。
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坚持党员标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党章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明确规范,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根本标准。学习贯彻党章,首先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从我们了解的近几年查处和违纪违法案件看,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放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因此,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在思想信念上不犹豫、不含糊、不动摇。加强道德修养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方面,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基础。作为高校后勤党员干部更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制各种腐败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作风和情趣,决不能热衷于灯红酒绿,决不能沉湎于低级趣味,要更加注重道德品行,努力提高道德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带动高校后勤,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廉洁的良好风气。
其次,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个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此外,还要坚持从严治党,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制约监督,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把党章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民盟、民建联组讨论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
淫逸为耻。这“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鲜明导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其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就会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就会混沌不清。实践证明有的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之所以违纪违法,究其根源,大概都是从道德品质出问题开始的。有的领导干部觉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给人办事,收点钱没什么大不了的;有的对业务活动中的吃喝,讲排场,求高档,不以为耻;有的急功近利,不按规律办事,对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等等。这些行为恰恰表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出了问题。如不及时醒悟,势必导致私欲膨胀,是非不分,最终跌入腐败的深渊。常言说:“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小节不守,大节难保”。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后勤在当前一些不健全、不文明现象及消极腐败现象存在的情况下,抓好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对党员干部来说,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不是“细节问题”反腐倡廉抓源头,必须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精神,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列入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围绕“八荣八耻”自觉加强世界观改造和道德修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后勤党员干部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切实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防微杜渐,抵制诱惑,警钟长鸣,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三、廉洁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
吴官正同志曾经讲过,说廉洁文化就是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的覆盖面,积极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洁文化。就是要让廉洁的理念深入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农村,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的整体效能,营造一
个有利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道德环境和社会氛围。高校后勤面临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由于工作需要,高校后勤手中掌握着部分权力,如果不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把手中的权力作为捞取好处的资本,就必然会堕落到腐败行列。因此,高校后勤党员干部要拒腐防变,就必须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并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我们党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有利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党的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遥。只有加强廉洁教育,搞好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腐败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筑起社会主义不倒长城。
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廉洁的氛围,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风决定民风,党风正则民心顺。邓小平同志说:“为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端正党风的核心就是大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只要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能严于律己,清正廉明、身先士卒、作出表率,必然能从根本上扭转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营造好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良好道德环境,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形成一个干群关系,融洽社会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
当然,要搞好廉洁文化建设,必须把廉洁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结合起来。同时,党员领导干部应成为廉洁文化建设的带头人,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理念方针政策,以实际行动为廉洁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 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章程》
[2]《中国共产党纪律条例(试行)》
[3]《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
[4]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5]胡锦涛同志《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以及在中央纪委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6]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
[7]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部、研工部编印的《学习与宣传》2004年第二期〈总第51期〉有关文章
第四篇: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
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
发布时间:2006年01月06日
一、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1.管理体制的改革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就是要把高校后勤融入市场经济环境中,使学校后勤服务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应按照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原则来动作,鼓励社会上多种所有制的服务行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参与平等竞争。在管理体制上,要改变由学校直接管理、全包统管的模式,将高校后勤服务部门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原则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体系之中,把原来事业型、福利化的高校后勤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产业。
实现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的关键是改革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事企(管理职能部门与经营服务部门)分开和两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体制。“小机关”就是按照行政管理职能和经营服务功能分开,以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来调整后勤机构,并且明确职能分工,划清职责权限。“多实体”就是后勤服务工作要按照担负的任务、行业和专业的特点来组建各种服务单位,并实行半企业化管理(差额补贴单位)或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单位)。
2.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
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在转制为企业化的经济实体后,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进行管理,实行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和竞争上岗的用人制度,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属学校事业编制的人员人事管理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有条件的学校可执行提前退休等有关政策,在到达退休年龄后按学校在编职工的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由学校计发退休金。而经济实体新引进的人才,干部实行聘任制、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人事关系挂靠当地政府或学校人才交流中心,其劳动报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按企业办法实施,学校在职称评定方面提供便利。
后勤经济实体要贯彻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的方针,克服原来后勤分配大锅饭的弊端,要按照岗位职责多少、技能高低、工作难易程度和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同时积极引入激励机制,并进行严格考核,奖优罚劣,以调动广大后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二、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成功的保证
1.政府要为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关键在于,改革现行高校后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高校后勤从学校母体中分离出去,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及资源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实现服务过程社会化。这就要求高校后勤实体要积极扩大原有服务范围和内容,充分占领校内市场,为高校师生员工提供全方位、高质量、多形式的后勤服务,同时积极向校园周边开发,利用高校的人力、技术优势,向社会及外地发展,开拓社会市场,吸引外单位承揽校内服务活动等,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因此,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性引导。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可在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组建地区性、专业化的后勤服务集团--高校系统联合建立独立于高校之外的统一的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由各高校参股。公司下设子公司,以联锁、联营的方式运行,面向高校开展经营服务业务,形成完善、统一的校园后勤服务产业网络,发挥规模效益,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从而彻底改变“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状况,实现后勤与高校的彻底分离。
2.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后勤管理与监督
有效的管理必须是严格的,任何缺乏外部监督、制约的管理必定会造成缺口,给投机取巧、懒散怠工者以空子可钻。任何一种新机制的确立都需要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否则,非但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反而会扰乱正常的秩序。所以,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后,越是给服务实体下放权力,越是要加强对其监督和制约。从目前部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运行情况看,不少高校专门设立的后勤行政管理机构还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权责不明。有的高校虽然设立了对后勤服务实体的管理、监督、检查机构,但并没有赋予其相应的权力--既无权对服务实体进行奖惩,也无责任对其提出表扬和批评,对服务实体没有任何支持和威慑的力量。这些监察管理部门本身也没有责任压力,这样的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往往对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2)管理人员素质差,业务不熟练。后勤部门实施两权分离后,有的高校只重视对服务实体的干部及人员的配备,认为管理部门是安排老、弱、病、差等干部和职工的养老院,可有可无。这些管理部门的同志自知领导不重视,因而对后勤服务工作不研究、不学习,自然无力承担起服务实体的监督和制约责任。个别同志甚至被服务实体的小恩小惠所收买,而掩盖服务实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甚至与服务实体联合起来坑骗学校,或使学校后勤资产大量流失,或向学校索要超量的服务费。(3)政出多门,严重影响和干扰了正常的督查工作。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不少学校的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同志仍然按老一套的工作模式,对分离出去的后勤服务实体说三道四,指手划脚,完全忽略了后勤管理部门的存在,甚至撇开他们,直接插手对后勤服务工作的调查和处理,而且有的调查处理程序和意见明显不符合后勤管理工作规程,这就直接影响和干扰了后勤管理部门的正常工作。
因此,随着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确实保障后勤管理的目标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后勤监督制约机制,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要督促服务实体做好对高校的后勤服务工作;二是要管理好学校的后勤资产,保证后勤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要监督服务实体的经营活动,确保其做到遵纪守法,合法经营。为此,高校要派得力干部充实后勤监督管理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权责相对机制,奖优罚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高校还应设立由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和师生代表组成的评估监督机构,对后勤服务的价格、质量和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渠道畅通有利于督促后勤实体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腐败问题是伴随着国家政权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导致社会结构不稳定、不和谐的最大政治风险源,与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能否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在政权机构内部蔓延,能否在政权运作中形成一套科学、严密、规范的防腐反腐机制就成为衡量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是否具有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目前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实质
封建残余思想和陋习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我国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虽然也曾出现过一些清正廉明、痛恨官场腐败的官吏,但却犹如萤火之光,无法掩盖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皇权至上、政治专横、奢侈腐化,腐败泛滥的黑暗。社会转型是产生腐败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旧体制的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新体制还处在建立完善中,这种新旧体制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不可避免地在制度上、管理上形成真空和漏洞,给腐败行为以可乘之机。西方社会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主动借鉴和利用世界先进的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西方一些腐化消极思想观念也随机涌进了国门。面对纷繁的世界,一些党员干部分不清什么是人类文明、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是腐朽、没落、低级趣味的生活方式,从而陷入腐败之中。心理失衡也是催生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由过去单一的模式向丰富多元化转变。随着社会体制外富裕阶层的出现,面对丰富多元的高档享乐消费文化的影响和诱惑,一些党政机关的公职人员产生了难以平衡的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创造寻求自我消费享乐满足的条件,也陷入腐败之中。
腐败现象是权力被滥用而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的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它犹如无形的瘟疫,腐蚀着人类社会,破坏市场经济,扰乱经济秩序,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导致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瓦解,对国家的建设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它严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消磨人的意志,腐蚀干部的思想和作风,瓦解党的队伍;严重影响党和国家机关的形象和威信,直接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重破坏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导致党脱离群众,丧失民心,动摇党的执政地位,损毁党的执政基础;使司法和执法机关徇私枉法,黑恶势力为非作歹,公共秩序难以维持,平民百姓无辜遭殃;使国家的大量财富落入腐败分子的私囊,供其个人家庭挥霍浪费;助长不择手段敛财的歪风邪气,引发民众的不满,导致社会动荡;造成公共信誉丧失,民众极度不满,黑恶势力横行,投资者望而却步,国民经济难以走上稳定发展的正道。腐败早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问题,人民群众对少数党员干部利用职权腐败的现象深恶痛绝。腐败行为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二、中国共产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是严格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创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建党初期即特别注重党的组织、纪律和党内监督问题,初步制定了党的纪律,对其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保密纪律提出了基本要求。在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教育和警示全党同志要时刻警惕和抵御糖衣炮弹的进攻。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反腐倡廉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使党深刻地认识到“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进一步严格纪律要求,加强监督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的监督纪律制约机制。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1956年9月党的八大认真总结了中共七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及经验,把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摆在突出的位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主张。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 《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对于加强党的监察机构的建设,更好地发挥监察机构的职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年“文革”时期,党的各级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内监督、纪律监察工作出现停滞。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历史教训,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重新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性转折,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科学地总结了我党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和教训,他在领导全党实现拨乱反正和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强调要通过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从体制上解决防止腐败的问题。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和贯彻,标志着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中国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