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和男同学模仿A片被教育
我和男同学模仿A片被教育
口述:幻影
我一直都是个乖乖女,从小在幸福的家庭中长大,于是也特别向往那些两心相悦的爱情。我总是认为,善良的我也会和父母一样,遇到自己心爱的另一半,然后幸福地相守在一起。可是在我15岁那年发生的一次变故,一下子就打破了我的爱情梦。
那年暑假,我在小姨家居住。刚好有天家人都不在,无聊的我就翻找碟片想找点好片子看,结果发现很多没有名字,好奇的我就随便试了一张。可是DVD刚运行,出现在屏幕上的情景就让我脸上感觉发烫,男女主人公无聊的纠缠让我感觉不到一点爱意。可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我看了十多分钟,之后我就猛然关了电视。我觉得屏幕上那些鲁莽的相遇和纠缠根本和爱情无关,可明明他们的表现亵渎了爱情,甚至也动摇了我对爱情的决心。
“荤片”事件之后,我开始不敢正视男孩子,我认为碟片里那些身材和脸蛋都优于常人的美女,都容易被男人利用,像我这种丑小鸭,岂不是很容易被男人玩弄?这让我变得很自卑,甚至感觉自己的思想有些下流和无耻,所以在早恋盛行的年代我甚至几乎没有和男孩子说过几句话,但却心里暗暗喜欢着一个男孩,他叫罗涛,是留级生,名声一直不太好,我喜欢他是因为无意间瞥见他打篮球时健康裸着上身的背影,他的健壮让我觉得和他在一起一定是很幸福的事。
中考到了,我靠拼命的学习压抑下那些自己都觉得恶心的想法,可是考试结束后,刚好是衣衫简单的季节,我也跟了潮流去学游泳,在泳池看着人的诸多背影,我脑海甚至会浮现荤片里男人的影子。却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罗涛,开始不由自主地接近他。我们常一起聊天,很快就熟了。
因为曾经是同学,他邀我去家里玩,我没有拒绝,别人都不在,我也没有拘束的感觉。他背着我换衣服,说是太热。我就站在他身边背过脸去。他却突然间转过身来抱住我,一下子离得很近,听得见他的呼吸声。我一下子慌乱起来,被他挤到了沙发上。这时我听见钥匙开门的声音,条件反射一样我们都站了起来,但是我来不及穿上衬衫了。他妈妈进来了,看着我们,他介绍说初中同学……他妈妈很是客气地说自己的儿子,去别人家要衣冠得体的,有客人来也要注意一下形象,不然会被人说没教养,人是要有羞耻之心的……我的感觉或许只能说是无地自容,不记得怎么从他家出来的。
去医院的心理诊室找在那里工作的表姐,本来是想找她一起逛街,散散心。可是她很忙,我就随手拿了一本青少年心理疾病诊疗去办公室等她,而就在这本书上我看到了一个病例,我的经历几乎跟她吻合,我才知道自己原来已经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走进误区的后果很可能是男孩子的无知犯罪和女孩子的自甘堕落。
之后的日子里,我瞒着家人偷偷跑去另一个城市里的另一家医院开始心理治疗,虽然整个过程几乎花掉了我所有的压岁钱,但是能从那个看荤片的自卑阴影里走出来,我觉得非常值得。至少在此后漫长的青春期里,我很快成熟,再也没走类似的弯路。
第二篇:有关教育中的模仿和创新论文
前段时间,我县一些语文同行在一起就语文课程需不需要模式教学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现在报刊杂志上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异彩纷呈,那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产物。自从1995年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提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服务”的课题起,全国语文教学改革就红红火火开展起来了。首先从教材上改革,语文教材1999年版只做了微量的增删:而2000年版则做了彻底大换血,实行了新的教材体系,连纲要也做了一些大胆的变化。既然教材是新的,那么教法当然不能是老的旧的,许多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首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新近的教学体会作出了研究,这样新的教学方法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语文教学三步法——赏析、评价、讨论,如网络环境下语语文四步教学模式——发现、发散、形成、创新,又如设计一教学一反馈的整体优化语文教学模式,还如贵州省一中学提出的寒晓四步教学法、江苏省泰兴市偏僻农村的洋思中学提出了洋思教学法等等。那么对于这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我认为,语文教学需要模式。因为教学模式即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廊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模式具有直观性、假设性、近似性和完整性。从理论上讲,教学采用一定的模式应该是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行径之一。尤其是对于初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可以模仿别人人教学模式,但需要在模仿别人的教学模式中有所思考有所创新。
“有选择地引进”一些他人成功的教学方法,这可让初学者减少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去考虑该如何更有效地去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好得理解并接受。也就是说初学者最好去模仿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一些程序化的东西,使自己的教学显得井井有序,而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往哪个方向闯,即一些模式方法能够指导初学者该从哪里入手,该怎样组织课堂教学。可有一些人认为模式怎能套用,模式不就是几句死板的话,几个条条框框,如果照搬那不就成了死板僵硬的教条主义者形成主义者的行为了。如果照搬当然不行,我是说有“选择的引进”,当然还得“有改造地吸收”,窃取别人的教学方法不是为了让你偷懒,而是为了让你能更有效得组织课堂教学,为了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些问题,为了让你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即在有选择地引进、有改造地吸收的基础上,要学会“在实践中创新,使这些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赋有自身的特色”。这样不知不觉中已经在模仿中创新了,小学时候学习毛笔字老师总是要求我们从临摹开始,所运用的就是这个道理,希望我们在不断模仿中有所创新。
最近两年我县的东溪中学和殷夫中学在教学中也进行了改革,因为它们感到自己新教材的压力下似乎无路可走了,推翻了原先的所有陈旧的教学方法之后变得一无所有,在彷徨之下这两个学校都学习洋思教学方法,两年来虽然有风有雨,碰到不少难处,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听听这两个中学的老师在说笑,现在他们所在运用的课堂教学法好像已经不是什么洋思教学法了,不知道是什么教学法。可我认为他们在运用洋思教学法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东西,已经形成了自己自己的教学方法,只不过还没有形之于理论而已。这也就是这两个中学采取了模仿这个最古的办法去创造了自己学校的新高潮。
相同的我个人也在学习别人的教学模式。一开始是学习我校一些老教师的授课过程,从一些最简单的课堂教学处理技巧学起,然后从他们的讲课思路中学习他们的教学风格。慢慢地接触到了他人的成功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的口号下,我选择了一种“自学——讨论——质疑——练习”的四步法教学方案,来实施我的第二册教学内容。“四步法”指学生学习每篇课文要进行四个阶段的学习,即一自学,即学生自学课文阶段,这里的“自学”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地去读课文,而是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自学提纲去自学。二讨论,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自学提纲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以便了解学生自学课文的情况,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对在讨论中大家比较模糊的地方,由教师作解答。三质疑,这一阶段是指通过学生、讨论自学提纲后,让学生对课文在存在的疑问提出来,老师加以解答。四练习。这四步法让老师发挥的余地很大,它没有像洋思教学法一样把课堂时间严格规定成几个阶段且决不能少或多,操作起来也有点难度,尤其是自学提纳的提出和课堂讨论的控制这两个环节。但在这一教学法运用下,课堂氛围比上个学期活跃多了,学生也更喜欢语文课了。
相同的我个人也在学习别人的教学模式。一开始是学习我校一些老教师的授课过程,从一些最简单的课堂教学处理技巧学起,然后从他们的讲课思路中学习他们的教学风格。慢慢地接触到了他人的成功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想的口号下,我选择了一种“自学——讨论——质疑——练习”的四步法教学方案,来实施我的第二册教学内容。“四步法”指学生学习每篇课文要进行四个阶段的学习,即一自学,即学生自学课文阶段,这里的“自学”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去读课文,而是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自学提纲自学。二讨论,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自学提纲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以便了解学生自学课文的情况,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对在讨论中大家比较模糊的地方,由教师作解答。三质疑,这一阶段是指通过学生、讨论自学提纲后,让学生对课文在存在的疑问提出来,老师加以解答。四练习。这四步法让老师发挥的余地很大,它没有像洋思教学法一样把课堂时间严格规定成几个阶段且决不能少或多,操作起来也有点难度,尤其是自学提纲的提出和课堂讨论的控制这两个环节。但在这一教学法运用下,课堂氛围比上个学期活跃多了,学生也更喜欢语文课了。
可在授课过程中感到告诉学生如何学习某类文件的方法太少,学生学习某篇课文仅知其一,不能从中悟出一些带普遍性的规律以一当
十、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我认为这是我们语文教学质量不能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将教材中同体裁的课文集中分类,进行比较,求同存异,综合分析,阅读鉴赏,写作实践,寻找规律,使学生学到系统的知识,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有关要领。
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三册前备课时,发现第三、四单元有八篇小说,都是中外名作家的精品,很值得认真一读。如按前面的四步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在自学这一环节我一般在课堂中完成,因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是很理想,而如此一来篇幅如此长的小说,学生看起来相当的吃力。因此我在上《祝福》的时候,对课堂进行了这样的设计:用几分钟时间告诉学生何谓“小说及其三大特点”,并简明地书写在黑板上,立即要求学生应用这些基本知识阅读《祝福》,边阅读边分析鲁迅是怎样以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祥林嫂和鲁四老爷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是如何对环境作具体描写的,并初步掌握《祝福》的完整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分组写好各自的发言稿,准备第二课时在全班发言互相交流。同时告诉学生写发言稿只侧重某一问题,做到有观点有材料,紧密联系课文的具体内容,力争观点鲜明,材料详实,有血有肉,富有说服力。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讨论,各抒已见,老师听完学生发言,适当补充和点拨,使学生对问题有完整的认识。只需一个课时,学生对《祝福》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就基本弄清楚了。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祝福》,在书上对有关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方面句子和段落边打记号边作简明批注,以便进一步领会小说的写法。第三节课采用质疑,质疑的办法,在全班展开师生讨论,深入领悟小说《祝福》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当这些问题弄清楚后,再要求学生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题。学生学得主动,老师教得轻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一来,让学生掌握了我们学小说要学点什么,即在上课的过程中得告诉学生学习小说的一般规律——掌握小说的三要素,并运用此规律解决其他小说的具体问题,接下来指导学生分析《守财奴》、《装在套子里的人》、《母亲》、《药》等小说就简单多了。当然我在教这些小说时还运用对比的方法,从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进行比较。比如祥林嫂与华老栓的对比,《祝福》中环境与《药》中环境的对比等等。学生通过具体作品的阅读和赏析,便能从实践中领会何谓“小说及其三大特点”,并可以让自己在创造小说的时候需要注意那些因素,这也把教学和作文联系起来了。
我在模仿的过程中时时记着思考,不仅教学生要多思考,其实老师自身也需要多思考。模仿与创新看似矛盾,其实存在密切的联系。因为没有模仿就无所谓创新,有了创新才显现出之前模仿的成效。
我们要学会在模仿中创新。
第三篇:教育警示片心得体会
观看教育警示片心得体会
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和安排下,今天我们全体教师观看了警示视频。通过学习和观看,我的感触很深:这些鲜活的例子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每个公民的利益切身相关。通过学习给了我们深深的警示:不要违法,违法必究。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没有他们那样的身份和地位,但我们同样有为群众、为家长、为学生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一、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师生成功,学校发展、社会满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就必须学习。不管平时的教学工作有多么的繁杂,多么的忙,都要静下心来,挤出时间来学习、来提高。要树立在学习中放松的思想,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解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二、要做到时刻关注细节。从“自我”做起,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要做到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在校园里看到一些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地去纠正他们。把学校里的每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班里的孩子一样去教育、去对待、去关心。
三、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强化意识。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并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终生追求和责任,实实在在地为师生办事、办好事,诚心诚意为家学生服务总旨不能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个原则不能改变。做到活得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只有思想上保持了先进,才能在行动上体现先进性。
四、树立教师形象。一是树立为民形象,多做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事情。同时和家长多联系、多沟通,争做家长心目中的好教师。作为教师要爱生、亲学生,弄清学生存在的各种思想情况,关心学生疾苦,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难,以身作则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二是树立务实形象,按照先进性要求,勇于治“虚”治假,敢于治“漂”治“浮”切实做到讲实话、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三是树立清廉形象,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两个务必”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不沾家长和学生的一分钱。
总之,通过学习培训,要努力做到增强纪律意识、加强教师修养、牢记党纪党规、践行教师承诺,心存敬畏之心,胸怀爱国之情,主动适应“严守纪律,常讲规矩”的新常态。
第四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我将一些精彩片
读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我将一些精彩片断摘录了下来,供大家参考:
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27 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心灵之间永无宁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任何教育无论它处于什么层次,以哪一方面为侧重点,致力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应是其安身立命之所,都是其根系所在,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应是其根本性内涵。舍此,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29 说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即是指教育是投射着、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诸如: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什么是理想的人格?什么生命境界值得追求?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等等。„„价值引导只有建立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轨迹深切的了悟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高屋建瓴的洞察上,对“一般的人性”和“变化了的人性”精致细密的体认上,对学生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和激赏上,才能真正引导人生走向光明与真实的境界。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 25 所谓“自主建构”即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模塑而成的,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通过活动和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审美鉴赏力、个性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又丰富着、发展着个体的个性潜能、资质和素养。强调“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旨在突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是基于学生智慧发展水平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的唤醒,使学习活动是自觉自愿的;教育要将学生带入精神充实、富于理智挑战的境界。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25-26 “教育”一词,在英语中有“抚育、自身生成”的意思,在德语中则有“引导、唤醒”德意味,在古代汉语中是“上施下效”的含义;教育是一种武装人们的方式,它对人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它需要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终伟大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授之于人,赋予他作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捷的力量(何塞马蒂)。这都是在作为文化—心理过程的教育这一层面上对“教育”含义的赋予。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23
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其偏狭与危害就在于:它局限了人们的理论视野,窄化了人们的思想空间和问题域;黯淡了教育的理想之光,浅化了教育活动的人文内涵;有着把人“物化”和兽化、把教育活动程式化和模式化的嫌疑。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4
人类有着亘古不变的追求与向往,有着超越国界、种族和历史的核心价值。正义与良知是人类最崇高、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守护正义和良知才是人文学的使命。人文学的任务应该是唤醒和守护人的尊严,关注并提升人的价值和意义,维护人的权利,表达人的心声。人文学者的任务就是要去关注、批判、纠正一切不公正、不合理、不人性、不人道的思想、制度、规则和习惯,去建立一个公正、合理、阳光明媚的社会。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9-10 作为人文学的教育学必须深切地关注人的现实,关注人的命运与未来,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关注教育者的欢乐与痛苦。教育学也必须对破译“人”这个千古之谜贡献自己的智慧,要为理解我们自身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贡献智慧,必须追求一些貌似“无用”却极其崇高与神圣的思想主题,如教育中的人道主义、教育的民主化。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学,就应该倡扬一种社会的理想、人生的理想、教育的理想,应该始终飘扬着一面大写着“人”字的旗帜。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10
之所以要倡扬作为人文学的教育学,提升作为人文学的教育学在教育学领域中的地位,是因为教育所依存、所凭藉、所出没于其中的世界是生活世界,是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一个人文的世界,是人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经验着的世界,而不是一个“死”的、可以计量的、以实证的方法进行对象化研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是完整的,现实的,具体的,不可重复和不可替代的。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8
如果人类行为为不可转移的客观规律所支配,那么我们就几乎不可能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而改变自己的历史„„它忽略了哈贝马斯所说的人类主体的“自我反思”或“反思”。这就是说,它将无法适当说明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是因为,我们作为个人以及更大范围内社会的成员,具有反省自身历史的能力,并通过这种反省来改变未来历史的进程。所以试图以自然科学为模式的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通常称之为‘实证主义’——都无一例外丧失了这一洞察。
吉登斯语,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9
“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十分有价值的的命题,当然也是一个关于人生的重要思想。它意味着:如果没有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就会一事无成、枉度次生;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个性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了。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1 教育吸引思想,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去解释教育的现象、揭示教育的真谛、预见教育的未来;需要有思想的行政领导,去指定教育政策,用思想推动教育的改革;需要有思想的校长,用思想凝聚人心、管理学校,去创生先进的办学模式;„„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他们有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如魏书生、刘可钦。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1
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倘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任何僧,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2
思想的创生,是一种精神的历险,需要胆识,需要勇气,也需要宽松、宽容的氛围。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
3分数目前人人平等的高校招生制度,相对来说是最为公平的。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那就是牺牲了整整一代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为了在高考中尽可能地得高分,不得不压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花成倍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学科。结果是“全面的丰收”,导致全面的平庸。更有甚者,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大考小考的排队分等,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进而导致厌学和恐学,导致内心的畸变和人格的扭曲。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42 我们的家长,包括相当多的老师都是爱孩子的。但完整的爱、健康的爱,理当包括这样五个要素:了解、尊重、关怀、给予、责任。这五者是一个整体。倘若缺乏了解,爱就是盲目的;倘若缺乏足够的尊重,爱就会变成支配与控制;倘若缺乏关怀和给予,爱就是空洞和苍白的;倘若缺乏责任,爱就是轻薄的。这在任何人与人的关系中,都是如此。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44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非常严重的不足就是,我们的教师很少从学生的需要、兴趣组织学习内容,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很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现实处境。对待学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教师的人格修养,正如一个社会怎样对待处境最为不利的群体,能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44
第五篇:片区内教育均衡思考
片区内教育均衡思考
福集中心校 李继军
“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教育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而今,制约教育发展的,是教育均衡的问题。眼下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参差不齐,严重阻碍着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提高农村小学整体办学水平,是实施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的重要前提。
一、我片区现状呼唤教育均衡
1.我片区内办学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教育金费投入较少,学校硬件设施很差,我片区5所小学中,中心校校本部办学条件稍微好一些,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等。其余学校只能保证有地方上课,一些基本的教学配套设施如:音乐室、美术室、健身房、图书室、实验室等,就根本谈不上。
2.师资薄弱,配备不合理。学校很缺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专职教师。为应对上级的督导把课开齐,可教师多为兼职,还要走教;师资结构不合理,出现老龄化,老教师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一部分教师出身民办,文化程度不高,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较为低下,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3.学校之间生源存在很大差别。随着计划生育的逐步深入和农民进城务工以及选择学校等原因,村校学生数正逐年减少。出现了十几名学生的班级,几十名学生的学校。这样,学校难以合理配置师资,不能保证正常开展各种规范有序的教学活动,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师生对外界接触少,对一些新观念、新理论、新知识的接收少,教师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思想保守,还固守着传统、僵化的老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张板,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效果差。
4.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加,孩子教育更成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孩子在家只有隔代长辈代为照管,他们只能管好孩子的生活:吃饱穿暖,对孩子溺爱有余,教育引导欠缺。
5.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上升,学生家长教育意识存在差别。经济飞速发展,不少家长思想理念也发生了歧变,认为孩子能认识几个字,会算账就行,上了大学还照样打工,谈不上对孩子进行远大的理想教育。
6.缺乏具备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教师和领导班子,学校差特色,教师欠专长,学生缺特长。教育均衡既是我国现实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人们对未来教育发展的美好愿望。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以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目标取向和策略选择,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全民族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片区内教育均衡的思考
1.办好家长学校和重视校外宣传。营造全社会支持、关心、重视教育的氛围,让人们认识到经济要腾飞、国家要发展、教育问题是关键。让家长们相信学校,放心学校,愿意把孩子送到就近学校就读。
2.制定学校办学综合督导评价体系。制定学校办学综合督导评价体系,帮助落后学校清楚自身的不足,找出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确立改进措施,努力整改,让学校有较快的发展。
3.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名师共享”活动,让中心校骨干教师到片区村校上指导课,帮助村级学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通过组织教研活动,以公开课、讲座等多种形式实现“教改成果共享”、“教育信息共享”。
4.有针对的制定教师职称评定和绩效工资发放细则。推行支教、走教活动,扩大教师的流动面,实行教师轮岗制度。中心校教师到村校任教一至二年,才能得到职称晋升资格。设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对长期坚持在村校任教的教师和长期走教的教师实施特殊津贴,鼓励青年教师到村级学校任教。
5.调整校点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设寄宿学校,完善管理方法,撤并一些规模较小、存在价值不大的村校,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优化配置,保证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学历结构互补。集几村之力办一所学校,对学校的投入相对增加,逐步改善村级学校硬件设施。
6.营造集资办学氛围,多方筹资金,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通过集资、引资、政府投资等方式,增加对学校的资
金投入,帮助村校完善各项教学设施,保障村校物质基础。
7.健全教师自我发展体系,加强校本教研工作。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督促教师参与进修培训,多学知识,增长才干,更新观念,开拓创新。
8.改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评价督导方向和内容,重视“特色教育”与“教育特色”。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不仅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是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均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9.完善对校长的评价机制。任用有创新意识、责任心强、有事业心、有上进心的教师担任校长,扩大办学自主权,奖励办学有特色、学校有起色的校长,激发校长办学热情。
总之,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事业的关键。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不搞一刀切,不搞绝对化,农村小学就会在教育事业中添上光辉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