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不平等观在社会福利中的地位和作用(精)
马克思主义不平等观在社会福利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关键词:
正
文:
一、“不平等”观念的近代起源
虽然有史以来,人类对平等的追求从未中断,但对这一理念的界定只是到了近代以后才逐渐明晰起来。即使这样,人们对平等的理解与阐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派别之一:视平等为一种结果的公平。他们认为,由于财产在私人手中的积累和继承,人们受教育和参与竞争的机会不可能是均等的,因此,所谓起点的平等不过是幻想。社会需要关注和改变的倒是贫富的悬殊,雇佣者和受雇佣者之间在地位上的实质性差异。他们主张,所有人,无论其在天赋才能、努力程度和实际作出的贡献方面有怎样的不同,他们都应受到相同的对待。
派别之二:视平等为一种起点和规则上的公平。具体而言就是:一切人在人格上都必须平等,都应受到同样的待遇,都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参加所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活动。换言之,社会不首肯人与人之间除了贡献不同之外的其他区别,如种族、肤色、信仰和出身等方面的区别。
作为洛克之后,最早谈论社会公平的学者,卢梭对不平等有着深刻的批判。他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认为:在人类中有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一种是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
前者基于自然,由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后者起因于一种协议,是由人们的同意而设定的。在自然状态,虽然存在自然的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自然状态中,人是孤独自在的。一种自然的自爱心和怜悯心支配着人们之间的原始关系。但人有着自我完善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使人类社会经历着不同的阶段。人从最初的一些简单的知觉和技巧逐渐地发展出了一套完善的智慧和能力;人的最原始的对自己生存的情感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粗浅观念也逐步发展为一套完整的人伦情感和道德观念;语言逐步地产生了,社会形成了;“随着观念和情感的相互推动,精神和心灵的相互作用,人类便日益文明化了。”尤其随着“冶金术和农业这两种技术的发明”,引起了巨大的变革。“当他们仅从事于一个人能单独操作的工作和不需要许多人协助的手艺的时候,他们都还过着本性所许可的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生活,并且在他们之间继续享受着无拘无束自由交往的快乐。但是,自从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的时候起;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劳动就成为必要的了、广大的森林就变成了须用人的血汗来灌溉的欣欣向荣的田野;不久便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其实在卢梭的观点里面,社会和法律产生之前便已经蕴含了不同的利益和巨大的冲突,而社会和法律本身是这些冲突的产物。在“第一次变革的时代,这一变革促进了家庭的形成和家庭的区分,从此便出现了某种形式的私有制,许多的争执和战斗也就从而产生了。”随着土地的耕种和分配,“当不动产在数量和面积上增长到布满了整个地面并都互相毗连起来的时候,一个人只有损害他人才能扩大自己的财产。”错过了取得财产机会的穷人不得不从富人手里接受或抢夺生活必需品。而富人“一认识了统治的快乐,便立即鄙弃一切其他的快乐”,“好象饿狼一样,尝过了一次人肉以后,便厌弃一切别的食物,而只想吃人了。”这样,“最强者或最贫者把他们的力量或他们的需要视为一种对他人财产上的权利,而这种权利按照他们的看法就等于所有权”,“因为富人的豪夺、穷人的抢劫以及一切人毫无节制的情欲,扼杀了自然怜悯心和还很微弱的公正的声音”,“在最强者的权利和先占者的权利之间发生了无穷尽的冲突,这种冲突只能以战斗和残杀而终结。”于是,“富人终于想出了一种最深谋远虑的计划,这计划是前人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那就是:利用那些攻击自己的人们的力量来为自己服务,把自己原来的敌人变成自己的保卫者,并向他们灌输一些新的格言,为他们建立一些新的制度,这些制度对富人之有利正如同自然法对富人之有害是一样。”“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或者应当是这样起源的。它们给弱者以新的桎梏,给富者以新的力量;它们永远消灭了天赋的自由,使自由再也不能恢复;它们把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的法律永远确定下来,把巧取豪夺变成不可取消的权利。”
卢梭虽然认为不平等最终起源于人类的这样一种“自我完善化能力”,随着人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平等的三种状态(即富人和穷人的状态、强者和弱者的状态、主人和奴 隶的状态),但由于卢梭与其它思想家相比更多地带了股对人类美好生活探讨的激情,他在认识到政治上的不平等(“起因于一种协议,由于人们的同意而设定”)是一切枷锁的起缘时,他试图“探讨在社会秩序之中,从人类的实际情况与法律的可能情况着眼,能不能有某种合法的(合于正义的)而又确切的(切实可行的)政权规则。”正如卢梭试图解决“自由与服从”的关系一样,他也试图通过一个由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公共大我”来消除财产占有的不平等。在《社会契约论》第九章“论财产”中卢梭提出:“集体的每个成员,在集体形成的那一瞬间,便把当时实际情况下所存在的自己———他本身和他的全部力量,而他所享有的财富也构成其中的一部分———献给了集体。”卢梭的不平等观及社会契约思想先后在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中得到体现。
与卢梭不同,罗尔斯等人在宣扬平等思想时,他不将平等归因于任何自然的或内在的性质。卢梭时代两大世界性的政治事件即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都把人生而平等作为自己的口号,它们所宣传的平等是自然的、在上帝面前的平等。而罗尔斯却把革命性的因素从平等的要求中剥离出去,只强调作为同一主权者的公民的平等,这种平等是在法律面前的、形式上的平等。
可以说,卢梭所提出的平等,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反对旧秩序,建立新秩序。在平等问题上,卢梭与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是一致的,对他们来说,平等主要是机会平等,而不是地位平等。因此,他主张社会应当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主张能人统治。平等机会的存在对社会的繁荣是至关重要的。
罗尔斯同样首肯人在能力上的差异。在差异性基础之上罗尔斯提出社会正义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他认为,正义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初状态下得到公众认同。也就是说,社会合作的条件是在公平的前提下,社会中的全体成员一致同意而达成的契约是公平的,所获得的结果也是一种公平。这种公平的结果将促进公共理性的形成。公共理性表明正义观念的内容,是所有享有自由平等的公民都具有的理性。在民主制度下,政治权力的运行也应当使全体公民都能根据其自身的理性而公共地加以认可。因为正义关系到对政治权力的占有和行使以及它所提供的政治秩序是否正当的问题,所以,正义凭借公共理性获得了政治合法性,也就意味着政治权力的运行和政治秩序具备了合法性,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而政治权力的合法运行和政治秩序的确立,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差别原则使得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与极端自由主义和激进平等主义划清了界限。同时,也将当代自由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二、马克思主义的不平等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带来的自由主义思潮所造成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是引发马克思对现实进行反思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熟悉卢梭的思想,恩格斯甚至还作过较为详细的研究,他们也受过卢梭不平等思想的启发。这种启发不仅体现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而且也包括在“人的异化”,“劳动价值”这个观点上。这一点,在《资本论》手稿中体现得极为明显。马克思指出:“在资产阶级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时期中,人的内在本质的这种充分发挥,表现为完全的空虚,这种普遍的物化过程,表现为全面的异化,而一切既定的片面目的的废弃,则表现为为了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目的本身”。他还具体揭示了异化劳动三个方面的表现:首先表现为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相对立。“劳动的物的条件都是劳动本身的结果,即它自身的物化,而劳动的这种自身的物化,即作为劳动的结果的劳动自身,则作为异己的、独立的权力与劳动相对立”。其次表现为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劳动条件作为某种独立的、人格化的东西同活劳动相对立,而拥有劳动条件的商品所有者则作为资本家同工人相对立”。第三表现为工人与其劳动相异化,因为“劳动不是把它本身的现实性变成自为的存在,而是把它变成单纯的为它的存在,因而也是变成单纯的他在,即同自身相对立的他物的存在”。甚至于马克思在阐述其代价思想时,干脆直接援引了卢梭书中的一个例子,卢梭指出,资本家说:“如果你们把你们仅有的一点东西交给我,作为我辛苦指挥你们的报酬,我就让你们得到为我服务的荣幸。”
然而,这种启发是建立在他们对卢梭的社会公平思想中所包含着的抽象人性论前提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就曾指出:“卢梭的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的思想,既“是对于16世纪以来就作了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也是“缺乏想象力的虚构”,实际上,“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的时代”,而“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由于马克思是用“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观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的,因此自然就要否定卢梭以抽象人性论作为出发点的思想。
与罗尔斯相比,马克思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对资产阶级革命和现代平等原则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指出,资产阶级在凡是它已达到统治的地方,就都把所有封建的和宗法的关系一一破坏,使他们终于获得了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然而,马克思以其非凡的洞察力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起点的平等不过是理想的原则,因为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社会财富在私人手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于是,人们的起点根本不可能相同。
由此,马克思鲜明的提出:自由平等并不是政治饰物,而是人的本质特征。他从来不曾以僵死的物和抽象的精神去遮蔽鲜活而富有灵性的人,马克思注重人的现实性,具体性,历史性,非常强调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与平等,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他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无尽的丰富性’,它并‘ 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总之,马克思的不平等观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
所以,马克思从早期资本主义时期人的现实出来,从人的本质特征受到扭曲入手,提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事实的不平等依旧存在,企业的所有权、管理权是普遍工人不敢奢望的,企业与工人的关系实质上仍然是主人和奴隶、雇佣者和受雇佣者之间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上,由于资本所起的作用也绝不可能完全按个人贡献的大小来进行按劳取酬,资本主义制度下起点的平等不过是政治天国的饰物,马克思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平等的事实,最终目的是为了唤醒现实生活中受不平等待遇的人们,为了实现真正的平等而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对平等原则阐释的这一目的是相当明确的,在马克思的心中,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要完成没有彻底完成的解放事业,消灭一切社会等级,以实现真正的起点平等。人们拥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权利、拥有平等的参与竞争的机会。
与马克思相比,罗尔斯生活在资本主义发达时期,这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在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中,他表达了自己的平等观念,按照罗尔斯的说法,他的理论不象马克思那样是现实性而是理想性质,不涉及任何现实的制度和政策,探讨范围仅限于一种“法律被严格服从的状况”,限于一个“ 组织良好的社会”,因而他的理论又被人称为一种“ 乌托邦”理论。是一种证明方式和标准,只是想为非理想(现实)部分的正义理论提供基础的尝试而已,可见,罗尔斯的平等原则是倾向于未来的,而马克思的平等原则更多关注的是当下人的不平等状况。
罗尔斯在解释第一正义原则时,指出按照第一原则,所有人对一种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是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的,亦即一个人的自由只要不凌驾于别人的类似自由体系,或者说,只要它没有通过侵害别人权利而使自己的这份自由扩大时使别人的那份自由缩小,那么这个人就可以享有这份自由。罗尔斯认为,这里关键是要理解“平等”的含义,这里的平等是指份额和状态的平等,还是指权利的平等呢?他说显然是指后者,平等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实际上都享受这些自由的手段,能够在同等的程度上和范围内使用这些自由,他们只是在权利上平等的。在此第一原则只是要求那些确定基本自由制度规范平等地适用于每一个人,在这些规范面前人人平等。而在马克思那里平等绝不仅仅意味着权利上的平等待遇,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它还必须表现在社会地位上的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可以有贫富上的差别,但绝不能有资本家和工人、主人和奴隶间的区分。而罗尔斯则认为,人们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并不可怕,真正重要的是,人们地位不是世袭的和固定的,而是处于流动之中的。这就是说,不应该把平等理解为一种静止的、僵硬的和一成不变的状况,而应把它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要地位升迁的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追求升迁的竞争规则是公正的,那么,一个人勤劳上进,其地位的提升就大有希望。可见,社会地位是人们活动的结果,结果是不能拉平的。总之,平等原则必须受到不压制人的工作热情和自主意识这一要素的制约,即平等以自信、自助为前提。如果说罗尔斯平等原则把社会地位的差别当作人们竞争的结果的话,那么马克思则坚持认为,这一差别是人们活动的起点,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和人们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是一对相伴而生的孪生子,只有在公有制条件下,人们才能在贡献与报酬之间取得平衡,从而使起点的平等得以实现。
总之,马克思正是在无产阶级平等观指导下来审视资本主义自由观的。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宣扬的只是抽象的平等,他们宣扬平等的目的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从封建主手中夺取政权,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王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因而资产阶级把“自由”标榜为全社会的普遍利益原则,强调自由主义权利理论的出发点是所有人的权利,每一个人和所有人都是平等自由的道德个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由确实是一个美好崇高的字眼,是人类进步的理想追求,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自由、平等、博爱这一切都属于资产阶级,都是保护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口号。这种自由是少数人的自由,它不以所有人的自由为目标,在现今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这种自由使每个人不是把别人看作自己自由的实现,而是看作自己自由的限制,所以,恩格斯说,这种自由是假自由,是一种最坏的奴隶制,这种自由只是徒具虚名,因此平等无非是上述自由的平等,当平等被资产阶级宣布为人权时,“平等的剥削劳动力,就是资本的首要人权。
与以人性恶为依据、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的抽象的自由相反,马克思着眼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自由,他认为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在对人的本质认识基础上,他总结出人的三大发展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与恩格斯直接指出: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自由实现的途径上,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就是,首先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实现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解放无产阶级,解放生产力,进而解放全人类,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中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其丰富,社会分工也不再是人的异化形式,每个人都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天性,这就是自由的最高形态。
三、马克思主义不平等观与社会福利沿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与不平等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生产力及其低下、私有制没有产生以前,人类处于一种原始平等状态。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生了分裂,阶级压迫、性别压迫、种族压迫、宗教压迫等逐渐形成。不平等的形式、种类、程度也都在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而变化。“ 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随着文明而产生的社会为自己所建立的一切机构,都转变为它们原来的目的的反面。”而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实现的同时又造成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夺与压迫,形成新的不平等。无产阶级对平等的诉求便被提到日程上,由隐性转为显性。“ 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有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伴随着。从消灭阶级特权的资产阶级要求提出的时候起,同时就出现了消灭阶级本身的无产阶级的要求———起初采取宗教的形式,借助于原始基督教,以后就以资产阶级的平等论本身为依据了。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的话柄: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尤其是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开始把公民的平等提到重要地位以来,法国无产阶级就针锋相对地提出社会的、经济的平等的要求,这种平等成了法国无产阶级所特有的战斗口号。”由此可见,平等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对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加以明确阐述:“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说它什么都行,就不能说是永恒的真理。”其实,不仅平等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平等观念的实现更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脱离这些历史条件来谈平等,只能是空谈。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而在现实世界中,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由崛起到鼎盛时期,再到陷入经济危机,形成了一个抛物线状的发展态势。苏联的社会主义福利体制同样也走了一条由强而衰,再到瓦解的过程。两者之所以如此,从推进平等的视角看恰恰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平等观,其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表现为平等的目标脱离实际。西方福利国家和苏联都希望建立一种超越时代的人人按需分配的平等制度。这违背了平等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一是脱离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西方自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以来,的确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但这毕竟还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局限。福利国家不考虑那些会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比如人口老化、能源与资源短缺等因素,而保障每个人从出生到坟墓的基本生存条件,其结果是导致社会生产长期停滞,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其二是脱离人的本质发展水平。到目前为止,从人的精神状况看,人们依然无法摆脱消极的生存方式,即将劳动作为谋生手段,这样,一旦生存没有问题了,人也就丧失了劳动的积极性。这样的福利制度无法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更无法使人将劳动作为第一需要。相反,它鼓励人们紧紧抓住国家日益提供不起的福利待遇不放,最后导致一批依靠国家福利生存的懒汉阶层形成,而国家财政负担越来越无法承受。出乎设计者们预料的是:国家福利非但不能使人们增强信心,反而使人们对未来产生担忧,使人们更关心捍卫 现有的东西,而不是去创造现在还没有的东西。这就是西方福利国家为什么会陷入困境的原因。
苏联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平等问题上同样犯了严重脱离实际的错误。这是由于赶超西方一直是苏联的发展战略。斯大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宣布:苏联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赫鲁晓夫在党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宣布,苏联进入了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的时期,并在二十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事实上,如此超速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成了两极,一极是官僚特权等级———享受特权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一极;另一级是日常生活都无法得到很好保障的劳动人民。这样,一个以追求平等为宗旨的无产阶级政府,最后建立起来的却是极其不平等的社会。
从上述可见,无论是西方的福利国家,还是曾经的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虽然目标都是为了建设一个平等的社会,但结果却培育出两个特权阶层:一个是底层特权阶层,另一个是顶层特权阶层。底层特权阶层无法占有更多资源,无法直接影响国家生活,因此西方福利国家虽然出现滞长,但不至于瓦解,加上及时对福利制度加以改革,加大个人承担福利的义务,从而使社会化险为夷。而顶层的特权阶层高高在上,完全垄断了国家政治经济命脉,更借改革之机,化公为私,囊括天下,终使超级强国彻底瓦解。
平等一旦超越了主客观条件,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无论用什么方式来推动它都会落空。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来看,平等的要求不能脱离实际。一个国家、执政党或政府都要正确认识平等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不能强行把自己的意志,或者局部利益贯彻到平等的内涵之中。
从实现平等的路径来看,社会福利模式无不都采取依靠国家强制力自上而下的方式。由于目标脱离实际,所以只能依靠国家强制力量自上而下地构建平等。这是一种刚性平等,没有国家强制力保障便无法实现。
比如西方福利国家要求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每人每周缴费,无论人们原来的收入如何,无论个人的情况及风险程度怎样,都必须强制参加保险,缴费费率相同,失业保险金、残疾保险待遇以及退休养老金等各种待遇也都实行统一的待遇标准,强制性的基本保险项目由国家实施。
而苏联的分配制度由于没有非公有制经济,人们的收入就分成工资和消费基金两块,都由国家行政管理。前者分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贯彻的是按劳分配原则;后者分为免费医疗、教育、保险等,贯彻的是按需分配的原则。社会消费基金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占的比重逐步提高,成为居民实际收入的重要部分。这也就是说,苏联时期主要推行的是以平均为基点的平等。
至于斯堪的纳维亚模式。而完全贯彻按需分配的北欧模式。忽视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对人的需要、人性的弱点缺乏科学研究,而以往的历史表明无限制地追求物质财富是人类的一种现实的生存状态。这样一厢情愿地推进平等,最终使国家陷入财政困难的境地,不得不进行改革。
上述三种模式均为由国家自上而下推进平等的模式,但结果都是导致社会停滞、衰落或瓦解。这些情况说明,平等有一个逐渐实现的历史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是不断扩大平等主体的过程。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平的历史性和客观性。国家的强制性干预未必会达到理想目标。
平等和不平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人的意志可以随意左右或消解的。正因为平等和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就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找到不平等形成的根源,并解决两者的矛盾,否则,用平均消解平等,搞一刀切,则社会易于陷入停滞和僵化。其次,平等与不平等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并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平等状态也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人与人本质上的平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谈到国君权利时提出了平等与不平等的互转性:“ 这些国君必然成为人民的压迫者,而且他们把压迫加重到这样的地步,使得登峰造极的不平等又重新转变为自己的反面,成为平等的原因:在暴君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说大家都等于零。”“ 这样,不平等又重新转变为平等,但不是转变为没有语言的原始人的旧的自发的平等,而是转变为更高级的社会契约的平等。压迫者被压迫。这是否定的否定。”封建特权等级制度造成了新兴的市民阶级对平等的强烈要求。“在封建的中世纪的内部孕育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它的进一步的发展中,注定成为现代平等要求的代言者,这就是市民等级。”市民阶级在借助无产阶级的力量来推翻封建特权阶级的同时也唤醒了无产阶级对无阶级平等的要求。在私有制社会里,平等都是统治阶级的平等,伴随着被压迫阶级的不平等而存在,因此是有限的、片面的,只有“ 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这说明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就是消灭阶级和一切阶级差别,其中既包括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也包括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差别,比如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差别。但是,如前所述,无论是西方福利国家还是苏联,都依然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差别,所以全社会的平等至今尚未实现。实现全社会平等的前提条件是消灭阶级和消除阶级差别。
平等反映的是不同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平等有不同的层次,也反映了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在国际法的域野内,国家是平等的主体,各个国家应该是平等的;在一个国家之内,平等则反映的是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各个阶层或阶级应该是平等的;在每个阶层或阶级内就应该是人人平等了。分属于各阶层或阶级中的个体实现了平等,那么各阶层或阶级也就没有不平等。在阶级和阶层无法消灭的时代,平等只能是相对的。
在一国之内,国家和政府将不再作为平等的主体,而是相对独立的第三者。既然是第三者,则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承认社会平等进步的客观性,相信社会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比如现在很多地方发生了农民工集体讨薪的群体性事件。这类现象对社会稳定而言,的确有消极影响。但是从人们加强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与保护来说,则是历史的进步,是人们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是国家无法保障他们利益情况下的一种自救。他们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与剥夺者对抗,因此,只能走联合之路。即使是联合起来也往往无法实现自己的权利,讨回自己的血汗,这就需要更大的联合。这是弱势群体自我保护的直接选择。
第二篇:谈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题学学专业学生日指导成课程论文
目:谈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
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院:号:年级:姓名:
期:2009.05.18教 师:绩:
谈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历史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具有内在质的规定性的,新型的革命政党,它与其他的政党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为了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党。为了搞好地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不断加强党自身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党,地位,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它的产生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组织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么的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产党不是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它们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它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于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这三句话,一方面指出了共产党在阶级性质上同早先的工人组织相同,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共产党代表的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并且为了实现整个无产阶级共同利益而英勇奋斗。
工人运动的历史表明,建立一个真正的工人阶级政党,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但是,自发的工人运动不可能产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及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锋队性质。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锋队性质。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人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队伍,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它同工人阶级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但并不包括工人阶级的全部,它集中了工人阶级的精华。是工人阶级中最有觉悟,最富有战斗力的部分,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不能把本阶级乃至其他阶级中一切同情党的分子都包括在内。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重要条件。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工人阶级而奋斗的党
一个政党,以什么样的思想做指导,不仅关系这个政党的性质,也关系着党和他所代表阶级的命运和前途。这个政党是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看它是否主要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更重要的是要看它是以什么样的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特点,就是在于它是
以先进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保持先进性,最根本的因素也就在于它有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的政治纲领是一面公开的旗帜,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政治主张的集中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纲领问题,并亲自制定和指导了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制订过政治纲领。马克思认为,制订一个原则性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如一的贯穿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80多年来,我们党正是以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践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热爱,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当前,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坚持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就能够凝聚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经受各种考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党在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也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党每次都是依靠自身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为了纠正自身的错误和缺点,确立和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党多次以整党整风和学习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我们党的十六大党章指出,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党的纪律是建立在党员共同理想信念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基础上的。主要靠广大党员去自觉遵守,每个党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多次挫折后,1938年的9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鉴于张国焘严重破坏纪律的行为,重申了党的纪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毛主席还指出,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党又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制订了一些新的规章制度,对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遵守党的组织纪律的问题特别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了我们党的法规纪律体系,保证我们党的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胜利前进。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
导核心
党的领导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统帅和向导作用。党的领导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领群众贯彻党的主张,指导引导组织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活动过程。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一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路线的基本内容。坚持党的领导根本原则就是要①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②坚持党对军队和其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绝对领导;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④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⑤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如果做不到这五个坚持,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无产阶级要获得自身的解放,要完成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和坚持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组成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自己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政确的组织形式和领导方法,以及党员的模范行动,去影响、组织和带领群众,实现它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改善党的领导,要解决的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事业领导问题。改善党的领导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不可分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领导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过程,科学有效的领导方式和执行方式是完成党的正确领导、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条件。
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党的思想建设是灵魂,党的政治建设是核心,党的组织建设是保证,党的作风建设是关键。只有不断建设,党才能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通过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先进性,这已经成为贯穿我们党80多年奋斗历史的一条红线,根据不同的时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党不断开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整体目标就是: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接受各种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通过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样就能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1]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三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浅析
姓名:杨琴 班级:化工1001 学号:0121020390132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浅析
摘要:对于世界来说,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积极和建设性角色不可或缺。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球贸易、国际发展和减债、金融稳定、能源等国际重大经济问题上与各方进行了坦诚对话和交流,积极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关切,并通过自身努力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发挥了中国作为南北对话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为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政治事务对话中,中国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关键词:中国国际事务地位;提升;作用;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综合国力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基础;外部世界是影响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包括国际环境和外部联系。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力度,深度不断加强。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美在伊战后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又使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受到冲击。俄罗斯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欧盟一体化进程放慢,日本经济发展面临新困难,印度、巴西等发展中新兴大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增大。
21世纪头10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2009年GDP达到 4.8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今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增长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也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50%。中国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反恐、防扩散、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已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万元同比增长8.7%。在欧美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一再表明,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可以说中国一直在向世界传递着战胜危机的“中国信心‘’。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可望在危机后进一步提升甚至有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件”。
此次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
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国家深陷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从金砖四国的迅速崛起到发展中国家有一席之地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作为金砖四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从世界舞台不太中心甚至一度边缘的位置向中心位置靠近。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备受瞩目。美欧等西方国家主动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新兴大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协调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维护其利益各国对中国的借重明显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话语权提高,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谈判、粮食和能源问题等其他重要国际议题方面中国的主张和建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公开称:“历史学家将会审视2009年发生的一切.看到中国在稳定全球资本市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人们相信中国将成为国际舞台上更为引人瞩目的力量。
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虽然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尚需完善但国际社会认为主要国际组织应在现有架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继续发挥而不是削弱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作用。中国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上升,正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道:“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欧盟中的“中国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的崛起”的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中国的周边国家比如越南、缅甸、老挝、巴基斯坦、朝鲜等也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中国与周边各国保持着密切的高层往来,与几乎所有的周边国家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与除印度、不丹以外所有陆上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非洲国家普遍认为中国现在的发展态势,使中国对非洲的需求比60年前有了明显的上升,这正是非洲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东伊斯兰国家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经济大国更是一个在全球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他们希望中国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支平衡力量帮助他们减轻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带来的压力。同时也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帮助解决中东热点问题上,能使局势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
虽然中国在近几十年来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但是在未来面对的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中国能够在挑战中鹤立鸡群,在机遇中能够紧紧把握,这才可以使中国真正的走向国际强国之路。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日益上升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中国历来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处理国际和地区事务。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主要任务是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中国对自己、对世界承担的最大责任。对于中国来说也只有解决好自身发展问题才可能在世界上承担更大责任。而且,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中国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时,中国在国际中的机遇也有很多。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总的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是复合的、动态的。中国的国际地位内在蕴含着大和小、强和弱的对立统一,具有复杂性、快速多变的特性中国正处在从大而弱的国家走向大而强的国家、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之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联合国是由192个会员国组成的,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时,世界各国必须团结一致、共同行动。他相信在这一全球化和新多边主义进程中,中国将扮演非常至关重要的角色,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
(1)徐步:《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9年第01期;(2)刘建《形势与政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年;(3)百度网;
第四篇: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 者:胡悦萍内容提要:本文分两个方面来逐步说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第一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第二个方面引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发展状况。
关 键 词:音乐教育发展阶段素质作用 地位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体系正在快速的完善中,目前正大力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进程。什么叫素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素质是天生的、人的本能;有的人却认为素质是后天得来的;还有的人认为素质就是能力。其实,素质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2)、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3)、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①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传授文化、道德、健康、艺术、思想等能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一定综合能力,一定社会适应能力,身心健康的全面人才的教育活动。它包括:音乐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身心教育等,而其中的音乐教育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体,以审美为特征,有目标、计划、设施的育人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近年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则更是加速了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特别是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各地方教育部门都加强了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这其中,有的教育者由于缺乏理论的了解,过于强调对学生技巧的提高,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使一些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出现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不强等综合素质较差的现象。让教育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之前,应该明确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主要是起一个增强人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开阔人们的想象空间的作用。二十世纪初的音乐教育家我生曾说过;“音乐能养成美之观念,使趣味高尚,精神快活,感纯良高洁之快乐,并涵养协和共同之心,而作圆满之人格。磨炼听觉及发生机关,调节呼吸作用,旺盛肺之运动,因以增进肺脏之健康,又进血液之循环,而身体得以强壮。矫正鄙俚之歌谣,振作国民之元气,即为移风俗之大利器。任何学科均以儿童心意之教养为最后之目的。而音乐实最有关系能使之完成,而贯彻其目的。”这番话全面地说明了音乐教育的作用。而它主要的作用就是美育作用。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主要有:(1)、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为音乐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是非曲直的产物,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素材,如果没有长期生活经验,离开环境,就不可能创造好的艺术。(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一个人的灵魂。要正确认识和创造生活,必须要有先进的世界观。(3)、扩大学生的视野。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应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来提高他的修养。
(4)、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使之能深刻理解艺术的内涵。
中国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很久以来,很多学校和家长在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苦苦地追寻着高考分数,培养出了很多有知识,没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差,知识面窄的不健全人才,而现代社会不需要这一类型的人才。所以,素质教育应运而生。人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来完成。而这些素质的教育都与音乐教育息息相关。
音乐教育与思想素质的关系:思想素质的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德育的过程。音乐教育是实施德育的有力工具。先儒诸子皆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起到教化的作用。这也说明了音乐教育具有的特殊的德育功能。②
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影响一代人。它可以反映人民的心声,激发人民的斗志。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入和中国的节节败退所暴露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弊端,引起了当时有识之士的反思和批判。作为传统文化的音乐也成了批判的对象之一。当时中国各地不同的文化习惯影响了音乐的交流和发展,人们迫切地需要一种能被大众接受和交流的音乐。而后来进入中国的西方音乐正好符合20世纪初人们对音乐的要求,因为它有一套相对完善和科学的体系,便于统一学习。当时中国正是民族存亡的关头,因此,团结一心拯救民族是全社会的要求。西方音乐便于人们集体传唱和调动斗志,所以,具有中西结合特点的学堂乐歌相应出现。当时虽然没有提所谓的素质教育,但事实上学堂乐歌对当时国民的素质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辛汉的《中国男儿》、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等。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充分说明了音乐的德育功能。另外,音乐教育对于人的性格和气质也有很大的影响庄重的音乐能让好动的人安静下来,激昂的音乐能让保守的人开朗起来,温柔的音乐能让人远离暴力,雄壮的音乐能让人充满力量。
音乐教育与文化素质的关系:一个人的文化素质是通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取得的,而音乐与这两个方面都有关系。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人的右脑,而右脑发达的人具有很强的创造力。而音乐的特殊作用正是作用于人的右脑,使右脑得到充分发展,达到与左脑互补的效果,使大脑发挥更大的潜能。另外,通过音乐教育还可以发展人的非智力因素,又可通过它来增加文化教育的成果。音乐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利于人的感知、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这些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运用有极大的帮助。这也充分显示了音乐教育在人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效果的。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体现在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上。在20世纪初西洋文化比本国的文化先进的影响下,人们看不到传统音乐好的一面,20世纪对音乐的审美具有单一性,除了西方还是西方。建国后,社会情况已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态度也渐趋客观。以西方为主的审美对象的情况必须改变。毛主席看到了全面文化素质对于国民的重要性,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把音乐教育作为一大部分列入美育范畴。并且加大民族音乐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独有的美,以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与身心素质的关系:人的身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识的成份,音乐教育可以起到推动的作用。国家教委制订、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至2000年)》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饿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利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音乐可以培养人们爱美的心理,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在电影音乐中,一个特定的场景就需要一个特定的音乐来作为背景,演员在排戏时把他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音乐的气氛中去,有了完美的揉合,才会有好的成绩。正是音乐教育培养了他们的身心素质,音乐才能帮助他们理解剧情,把握好音乐,发挥出巨大的创造力。同样,基督教中的圣咏也是把教化人们的语言加上音乐以便人们去传唱,让音乐和语言共同来提高人们的身心素质。
从上面的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今天,大力加强音乐教育,将会为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发挥出特殊的巨大的作用。
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音乐教育所发挥出来的作用让我们看到:音乐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该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名存实亡了。说它名存实亡,就是说国家的教育方针本来是进步的和重视的,可是,由于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从应试教育转向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因为,在中国,现在还有很多人还是靠文凭吃饭,学校要抓升学率,家长要孩子考上好的大学光宗耀祖,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这样很多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使得学校放松了对学生素质方面的教育而要为了学校的生存快马加鞭的提高升学率,对于不参加高考的学科就弃置一旁。现在很多学校对于素质教育疲于应付,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发展。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在一些学校里的音乐老师与其他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外语等科目的老师比起来是属于下等公民,音乐课也经常被主课挤掉,音乐老师的待遇也较低。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彻底而有效的改善。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学校接到上级的通知,三天后要到学校现场办公,检查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于是,这所学校开了一个紧急的会议,加紧部署了一下,到了第二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学校里异常热闹,同学们有的在学电子琴,有的在拉二胡,有的在学习绘画,更有意思的是:学校里一夜之间竖起了一些宣传素质教育的标语。这样到了第三天,上级领导来检查,看到形势一片大好,满心欢喜,于是大加赞赏,把这所学校评为“素质教育实施先进单位”。可是领导走了之后,这个热闹的场面嘎然而止。一切又回到了过去死气沉沉的样子。这不是一个典型,相反,大多数学校都是这样应付。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应该明白素质教育在中国实施的难度有多大,我们今天谈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不能仅仅局限于它应有的地位,这无异于纸上谈兵,我们要深入地去探究“地位”二字,看见了它的现实地位,有助于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音乐教育应有的科学地位。如今,中华民族已经以崭新的姿态步入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华民族实施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国民素质教育问题。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可加快中国发展的速度,反之,这将成为一个很大的隐患。最近国内发生的几大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几个案子中,以“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最为恶劣。那些劣奶制造者受过教育吗?肯定受过。而且他们属于很聪明的人,可是金钱的诱惑让他们泯灭了人性,丧尽了天良,把黑手伸向了刚到人世的孩子。他们的道德何在?这就与教育有关系。因为,一个健康的人是各方面教育的结合体。虽然在他们身上音乐教育薄弱的体现不够明显,但在无形中是有关联的。现在这样的人在社会上还很多,他们是中国发展中的绊脚石。要杜绝这种人的滋生,首先就要从道德教育入手。从审美教育中让受教育者知道什么是美的,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在这个时候,音乐教育就会起到一些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教育中的美学渗透也是如此,它特殊的德育功能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潜意识里把学生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里,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完善人格的构造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如:[俄]柴可夫斯基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首有着很好德育功能的音乐,崇尚善良、反对邪恶。多听类似的作品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
打个比方,素质教育好比是一个人,音乐教育好比肝脏,肝脏可以给人排毒,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器官,没有它,人就不健全,甚至不能生存。没有了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就不健全,甚至不能实施。
①引自《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 作者:崔永日
②引自《艺术与交流》2001年第四期《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作者:宋蓓
参考书目:《艺术信息与交流》2000年第四期
《艺术与交流》2001年第四期
《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主编:曹理缭裴言
第五篇:热处理在机械工业中的作用及地位
《热处理在机械工业中的作用及地位》
--浅谈热处理节能减排
系 别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工程材料技术 班 级 12材料2班 学 号 11103703048 学生姓名
1、热处理的现状
热处理对于充分发挥金属材料的性能潜力,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节约材料,减少能耗,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处理是机械工业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通常像轴、轴承、齿轮、连杆等重要的机械零件和工模具都是要经过热处理的,而且,只要选材合适,热处理得当,就能使机械零件和工模具的使用寿命成倍、甚至十几倍的提高。
我国的热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现有热处理生产厂点一万余家,热处理加热设备11万台,年生产能力660万吨钢件。
目前我国在热处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某些热处理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但在热处理生产工艺水平和热处理设备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没有完全扭转热处理生产工艺和热处理设备落后、工件氧化脱碳严重、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污染严重的局面。
2、热处理的作用
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材料性能改变效果,下面从3个方面来说明热处理工艺在提高金属零件的制造水平中的作用。
一、热处理可提高或改善钢的力学性能
二、热处理可提高或改善钢的工艺性能
三、热处理可提高或改善钢的化学性能和一些特殊性能
四、热处理可消除钢的 一些缺陷
3、热处理的趋势
为促进我国热处理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全面了解热处理技术的现状和水平,掌握其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先进的热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热处理技术,实现“优质、高效、节能、降耗、无污染、低成本、专业化生产”,力争到 2020年时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八十年代中期的水平。目前热处理发展的方向有以下几点:(1)少无污染。先进的热处理技术首先应该是对环境没有污染的技术,其中包括清洁工艺、清洁设备和清洁材料等。可控气氛、真空、具有良好的屏蔽的感应热处理是广泛应用的典型清洁工艺。
(2)少无质量分散和畸变。采用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可以使工件重量分散降到最低程度。金属制件在热处理时的形状和尺寸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过大和不均匀的畸变会增加加工余量或使之报废,所以尽量减小质量分散和畸变是许多热处理工作者终生努力的目标。(3)少无浪费。节能的热处理工艺是最有效的节能措施。比如把渗碳温度从930 ℃ 提高到1050 ℃ 可减少40 %的工艺周期。在一般电阻炉中这种温度的提高受到发热体和耐热材料的限制而很难实现,而真空炉中低压渗碳在1050 ℃施行是轻而易举的事。
4、国内热处理的问题
(1)热处理设备陈旧,炉衬蓄热量大,炉壁温升高,散热多,保温性能差。(2)工艺保守,设备管理落后。据统计,沿袭传统工艺约占90 % 以上,而使用节能新技术的不到10 %。另外在设备管理上,设备的负载率和设备的利用低,也是能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3)热处理工艺装备笨重,消耗大量的能源,大量的废热不能回收利用,且热处理返修率和废品率较高。
(4)水资源的浪费,国内热处理设备的冷却系统大多采用水进行冷却。
(5)污染 热处理过程污染主要表现在空气、水、噪声和电磁污染。
噪声污染 主要来自设备的运行,如各类泵、风机、喷砂清洗等。采用一些低噪音设备及隔音防护
电磁污染 主要来自感应加热设备的运行,可以采用电磁屏蔽降低对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5、国外热处理行业现状
1.燃气辐射管
目前,欧洲的热处理设备大部分已采用燃气辐射管,使用天然气加热。燃气加热技术和装备在欧洲已十分成熟,天然气烧嘴已有标准系列,由专业烧嘴厂制造供应,并将燃气辐射管的内管由不锈钢换成陶瓷,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功率。天然气加热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2.全自动控制的热处理生产线
为了使工件在生产线上自动地完成所要求的整个热处理工艺过程,被特定设计的连续炉相互连接沟通。炉膛内可多方位贯通,并可使工件料筐转90°进入下道加热区或过渡保温箱,经传送机构抵达下一工序或进入冷却室冷却。
3.高压气淬密封箱式炉和多室贯通式密封箱式炉高压气淬密封箱式后室为密封箱式炉结构,前室进行高压气淬。工件在后室保护气氛中无氧化加热或在渗碳气氛中渗碳,在前室进行无氧化光亮淬火。减少加热室的空闲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6、降低热损失的有效方法
减少加热设备的热损失是提高加热效率的主要途径。减少加热炉热损失的方法有:
1、减少加热炉的散热量的有效方法首先是减少炉子的表面积。2.减少炉衬蓄热的方法是采用质量热容和密度小的绝热耐火材料。
3.对各种类型的加热炉,用在加热夹层、料盘,料筐所需的热能比重为18%~29%。所以 减轻夹具,料盘重量对于提高加热效率有重要意义。
7、小结
我国已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从1992年开始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根据清洁生产技术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热处理生产的主要控制目标应是少无污染、少无氧化和节能并应把真空热处理和可控气氛热处理作为热处理行业“九五”期间重点推广应用的清洁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