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超级猎头眼里的领导力(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23:1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个超级猎头眼里的领导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个超级猎头眼里的领导力》。

第一篇:一个超级猎头眼里的领导力

文献名称:一个“超级猎头”眼里的领导力 作者:郝智伟 岳占仁

来源:《IT经理世界》2010年第4期

近日拜读了这篇访谈性质的文章,文章的主角是海德思哲(Heidrick & Struggles)全球CEO凯文·凯利,海德思哲是一间高端猎头咨询公司,曾被《华尔街日报》誉为“工作在全球最高层面的咨询公司”。无论是雅虎全球CEO,还是谷歌全球CEO,抑或是IBM前全球CEO,这些高管之所以能与自己东家结缘,都离不开海德思哲的暗中斡旋。从一个猎头的角度来对企业高管领导力进行研读,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文章主要阐述了金融危机对企业领导人带来的教益和新商业环境下高管领导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的见解。

首先谈及的是金融危机的教益,凯利提出了金融危机是公司领导力的危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企业的董事会和高管层发生了一次核心关注点的范式转换,公司们开始将高管的激励与股东利益挂钩,这导致高管们置个人利益于企业利益之上。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长期的对可持续战略、领导力、企业公民的考量让位于短期业绩考量。而短期业绩的考量就带来了各种短期投机行为的泛滥,这点启示对于目前中国的企业是非常有益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术与道的阐述,在现代科学管理理念中也有战略、战术和运营的解释,而落实到领导力方面,则应该是业绩、经验、能力与品格之间的辩证。作为一名高级管理人员,领导力的提升是与责任的增加相适应的,业绩、经验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历练和训练获得的,但是品格则是需要自己对自身和周边的感悟和修炼来完善的。蓦然想起前段时间所听到的一期关于在工作中修炼的节目,其中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的“工作不是一种赚钱的手段而是一种修行的方式,担水砍柴皆是修行”让我对领导力的品格修行有了更深的认识。当今社会变化万端,只有通过对自身品格,乃至伦理的修行才能从容应对外界的诱惑,率领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

文中谈及的第二个问题是全球动荡商业环境中的领导力,凯利认为金融危机并未减缓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步伐,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能力将会变得极为关键。对于企业领导人来说,情商(EQ)已经被证明为与智商(IQ)具有同样的重要性,现在文化商(cultural quotient,CQ)的重要性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对于专注于国内市场的企业而言,CQ的要求可能并不高,但是对于要进行跨国发展的企业来说,高CQ的领导人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要在我们的EMBA课程中加入英语的原因之一,只有获得了解文化的工具,才能获得了解文化的机会,从而对自身CQ的修炼有所裨益。同样,对于目前尚未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我们来说,CQ的修炼更多的是体现在如何将传统的文化与当前的现实,主流的趋势与企业的特点,企业的环境与员工的工作这几个方面更为有效的融合从而创造并激发蕴含在企业内部的文化潜力来推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该篇访谈的阅读和思考,并结合课程中所讲述 一些要点,让我对自身的修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感悟。文献名称: 对领导力的两点共识

作者: 长江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学硕士 刘澜 来源:价值中国网

偶于闲时在网上逡巡,得以品读到由长江商学院副主任所撰写的一篇关于领导力的短文,其文中对领导力的认识引起了我的共鸣。

在文中,作者首先提出的观点是领导力是活动,不是职位。领导力不是你有什么头衔,而是你做了什么。在不同的职位上都可以领导,总统可以领导,职员也可以领导。而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领导更多的是包含着职位的信息,传达的是一种权威的力量。这种观点的提出其实是破除了领导力的限制,尤其是对传统概念中底层或者第一线员工的领导能力的释放和挖潜。基于这个观点,员工可以通过自我领导和领导来提升个人的绩效,管理者则通过领导与激励自我领导来提升所管理组织的绩效。通过激发各个层面的领导力来实现员工价值与组织价值的统一。

与此同时,作者还阐述了权威与领导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权威是领导力的重要资源,但是也可能成为发挥领导力的限制。

为什么权威可能成为发挥领导力的限制?根据海菲兹的说法,管理是解决技术性问题,人们知道问题是什么,也知道怎么解决问题。而领导是解决适应性问题,人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权威也不知道答案。如果权威假装知道答案,就变成了对领导力的限制,因为权威这时只会给出虚假的答案,浪费大家的努力,转移大家的注意力。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屡见不鲜。

作者在文中提到的第二个观点则是领导力是变革,不是管理。虽然我们之前在经典的管理学中了解过领导与管理的差异,但是领导,管理,领导力,变革,交易这些概念在当前环境中的定义则没有阐述。作者引述了一些当代大师的观点,颇为新颖。例如文中提及海菲兹所说的技术性问题和适应性问题的区别,或者说管理和领导的区别,是大师们关于领导是什么的第二点共识:领导力是变革,不是管理。领导力是改变现状,管理是维持现有的秩序。领导力和管理当然不能截然分开,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不同是公认的结论。

历史学家、领导力大师伯恩斯在其名著《领导力》一书中,区分了交易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深受该书影响的蒂奇说:“交易型领导其实是管理,变革型领导才是领导。”

在库泽斯和其合作者巴里·波斯纳搜集到的每一个领导力案例中,都包含了某种挑战:有时是一种创新的产品,有时是一项大胆的立法案,有时是开办一家新工厂或者新企业。所有的案例,都包含某种对现状的挑战。也就是说,没有人认为自己的最佳领导力经验是维持现状。

库泽斯说:“如果你在字典里查管理和领导的来源,你会发现管理的词源是手,作为管理者意味着用手操作、处理事物,确保一切正常,有效率,诸如此类的含义。领导的词源是走、旅行和引导。领导力是关于去别的地方,因此你要动员他人。”

同样,科特指出,如同领导的词义所暗示的,领导不会带来稳定和秩序,领导带来的是运动。领导的职能是带来建设性的或适应性的变革。而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自动平衡,即通过让关键变量持续保持在容许的范围内,使系统维持下去。任何自我平衡过程的重要方面都是控制,因此控制处于管理的中心位置。变革也需要管理,但是成功的变革,70%—90%靠领导力,只有10%—30%要靠管理。

柯林斯说:“领导者能够思考组织的新的应用,能够把组织引向从来没有去过的方向。领导更多是关于方向,管理更多是关于效力和实现那个方向。”马奇则用比喻来解释:领导力包括疏通管道和书写诗歌两个方面,而疏通管道就是大多数人所说的管理,书写诗歌就是大多数人所说的领导。基于上面的观点和理念,作为企业的高层主管或领导,我们其实是应该对自身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地审视,同时结合当前组织的需求和所处的阶段,来平衡实施领导力和实施管理之间的程度,或者说是比例。以此来提升个人和组织效率和实施的效果。

EMBA 学生:薛英姿

第二篇:基于故事魅力的超级领导力!(范文模版)

前言:

领导者要讲故事。领导者不仅要有思想,不仅要能够传播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要把这些内容编织成人们可以理解、可以认同、可以传诵的故事。创作和讲述某些种类的戏剧化的故事的能力不仅是一种有用的工具,而是成为一流的成功领导者的先决条件。领导者用“我是谁”的故事告诉界定自己的价值观,给自己的思想注入感染力和权威性,并且和追随者建立起信任和情感的纽带。领导者用“我们是谁”的故事界定组织的价值观,指引和激励员工。领导力,是带领团队共同奋斗的艺术,是一团火,能够点燃团队激情。日日繁忙——没时间积累专业知识?故意四处奔忙,显示自己很勤奋?我什么都懂,我总是对的?常常对下属炫耀过去的成功经历?把辛苦的、困难的工作交托给有能力的下属?加班加点等于工作勤奋?对公司倾注100%精力的人会使公司蓬勃发展?领导人需要具备讲故事的本领,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什么样的故事能有效激发愿望,却跟多数人想像的不一样。那些最有效的故事,不是大起大落、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的故事;那些能抓住人心的,往往是有声有色跟真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有理不在声高,好故事也一样。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伟大的领导者经常通过讲故事来传递信息,使大家团结也成为了组织共同知识的一部分。并非像领导人一贯认为的那样,最有效的故事往往是那些最小的、最朴实的故事。那么如何从故事中引出改变想法的愿望呢?管理者可以讲一个已经发生了的真实故事,或者一个类似的小故事。这些故事能神奇地让听者在自己心里讲一个“新故事”。这个新故事会让听者在情感上跟领导建立联系,并付诸行动。在新故事中,听者开始想像新的未来。

同时,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因为它让人觉得领导人理解他们,平易近人。听者的脑子里开始产生新的故事,跟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他们自己创造故事,所以他们愿意接受。领导人所讲的故事不过是个引子,是一个开启听者内心世界的钥匙。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现在领导力培训还仅仅是“领导者的游戏.通常认为领导力或管理技能的培养主要是针对高层领导的,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领导人的意识。原因是,企业需要员工有一种责任感、可靠感,向着目标努力,有良好的表现,这些都是领导力的特征。领导力是每个人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核心,存在于各个层次和领域。领导力培训的走红在意料之中,并且还将风靡培训市场很长一段时间。领导力培训是目前国际上最走红的管理类培训。以往的管理类培训都以介绍专业知识和管理技巧为主,但恰恰忽视了影响力最大的领导力培训,这是一种战略观念、知识和视野的培训。近几年“领导力提升课程”已经成为各大企业最热衷购买的课程,不少企业选择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领导力培训课程。领导力培训以领导力模型为切入点,课堂互动游戏、头脑风暴、商业计划设计等体验项目都是培训的常见内容。

在所有管理类培训课程中,主要面对企业管理者的领导力课程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魅力,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并逐步在全体员工中推行。一些大型企业特别设置了“领导力培训”的职位,而大部分企业则通过购买培训课程的形式,加速提升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领导力。

交广领导力学院(特聘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为院长)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系统的领导力解决方案,促进“知行合一,搭建领导力发展的快车道”是交广领导力学院的宗旨。交广领导力学院服务的客户覆盖了银行、金融、能源、化工、汽车、制造、生物制药、快速消费品、通讯电信等行业内的知名国内外企业。我们为客户提供针对性强的发展项目,帮助客户各级管理人员在快速提升领导力的同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明显地提高与业务的相关性及对业务的影响程度,增强学习效果的可控性,为团队合作、组织及整个系统的创建贡献更大的价值。

而罗纳德·里根总统对这种能力作出了很好的诠释。在1984年的运动中,他通过不断

重复美国人被税收重创的故事,成功支持了一项基础税收改革的计划。这个策略很奏效:选民接受了他关于美国人民抗税历史的故事,也接受了他提出的方案。最终里根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选举,使得改革方案在反对党控制的国会下获得通过。

有很多领导者不能有效传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将故事通过一个不熟悉也令人不舒服的媒介传播。根据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的调研,太多的时候,领导者迷失在公关传播部门所提供的服饰、PPT课件、备忘录和夸张的公文中。很多杰出的领导人和大师级的人物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同时也是吹牛的高手。人们之所以愿意追随他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善于运用蕴含深刻寓意的故事与人交流,让你感受到一种智慧,震撼你的心灵;同时用几近吹牛的方式来描述未来的美好前景,激发你的斗志,鼓励你永远向前。所以说“讲故事也是领导力,吹牛也能创造价值”绝对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对一种现象的精确总结与描述。下面,谭小芳老师与您分享一个哲理故事:一位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小心将一块名贵的手表丢在谷仓里。他在农场的孩子中悬赏,谁能找到手表,将得到 50美元的奖赏。小孩们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怎奈谷仓内净是成堆的谷粒以及散置的大捆稻草,要在这当中寻找一只小小的手表,实在很难。

小孩们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一个个都回家吃饭了。只有一个最瘦削的小孩,在众人离开后,仍不死心地努力寻找。谷仓中慢慢变得漆黑,小孩虽然害怕,但依然执着地摸索着,突然他发现:杂乱的人声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循着这声音,孩子终于发现了那块名贵的手表。

华为的总裁任正非在创业的初期对同事们说: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行业,发展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你们将来买房子一定要买阳台大一点的,这样钱发霉了的时候,你们就可以拿出来晒一晒。对于手下这一帮搞技术出身的人们,他们习惯于严谨的思维,“哪里听过故事”,头脑中的画面足以让他们欢欣鼓舞、干劲十足。正是像这样一些鼓舞人心的东西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激励着大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在企业里面,我们崇尚实干,鼓励脚踏实地。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光能务实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务虚的能力(吹牛说大话的能力),因为吹牛的能力和水平往往代表着你作为领导者的追求和境界,代表着你领导的魄力和对于未来的洞察力。对于未来的前瞻性的东西,我们想到了未必能够做到,但是如果想都想不到、想都不敢想,要去实现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敢于吹牛,敢于把自己宏伟的目标表达出来,这也许是成功的第一步。

而《三国演义》正是领导力的精髓。有愿景的领导者,就是创造故事、提出理念、传达信息、言行合一、推动革新。《三国演义》的经典故事可以重新解读,赋以新意,深化内涵,使传统与现代结合,使三国故事成为领导力的精髓。刘备一心为关羽报仇,怒而兴师、愠而致战,派兵伐东吴,公私不分,显示情绪管理的关键性。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正确分析形势,进而预测事态之发展,显示领导力与战略性、哲学性思维的互为表里。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队主降派大怒曰:“吾奉主公之命,督兵破曹,敢有再言降者必斩。”领导者的意志,正是最珍贵的无形战力与精神指导。淳于琼喝酒误事,醉卧幛中,导致曹操攻其不备放火烧乌巢军粮,袁绍因此一蹶不振,走入灭亡。管理策所说:“上帝会注意细节”,局部影响全局由此可见一斑。

张飞喝酒误事失去徐州欲自刎,刘备劝阻,夺剑掷地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刘备通晓人性,张飞怎不会誓死效忠?杨修看穿曹操心事,“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有味”,点出曹操进退失据的窘境,导致杨修被曹操所杀。“伴君如伴虎”,如何与长官相处、全身而退,充满着智慧的结晶。

曹操“割髪权代首”,展现了领导者的自律,落实法制,再次验证“以身作则,为人典范”的领导主题。诸葛亮说“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自律”与“他律”的互用,恩威并用、宽猛相济,正是“运用之妙,存

乎一心”的经验法则。关羽千里走单骑,曹操钦佩关羽之节义:“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领导者要知人、用人,待人以诚,处事为公。总之,领导力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不仅仅包含了各种具体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也囊括了前瞻与规划、沟通与协调、真诚与均衡等更诸多要素。当然,文中的建议不见得适合在任何一个企业中一成不变的执行。在有些企业(例如外企、创新企业)可以更加放权、平等。但是在其他企业(例如国企、传统企业)只能适度地做。但是,我衷心相信在本文中提到的九种领导力训练模型无论在任何企业,都应该能适当地提升领导力。

第三篇:一个画家眼里的美丽乡村

自调到中国农业出版社开始,胡主任就与“生态家园”结了缘。在科教司领导的倡议下,经过大量的农村实际调研和与基层农民的交谈,充分了解了农民朋友的需求。2000年开始,他组织策划了“生态家园连环画册”系列丛书之一——《生态家园科普连环画册》,该书获得了国家科普图书二等奖。之后,胡主任又组织策划了《沼气用户手册》一书,该书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人书作为图书的表现形式,插图采用贴近群众的写实绘画和稍作夸张的卡通绘画相结合,真正成为让农民“读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好书。该书一经出版便取得了喜人的成就,曾获全国最畅销图书奖、农业类科普图书网络评比第一名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特别值得大家感动的是,该书的10余名主创人员将获得的10万元奖励全部用于捐助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这一举动体现了主创人员对支援灾区建设的一片爱心。

凝聚着对农业和农村是热爱,近两年,胡主任参与“美丽乡村快乐行”的大型送书下乡活动。2012年,参加了东北地区的快乐行活动;2013年,参加了南方地区快乐行活动。在为期30天的活动中,胡主任把一本本图书送到农民手中,在送书下乡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把“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落到实处。活动中“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的美景,紧紧勾住了胡主任的心神,他不停地按动快门,拍下幅幅摄影作品,创作的灵感在心中流淌着.作为中国农业出版社装帧设计中心的主任,胡主任把创新理念带到工作中去,依托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等司局,改变老旧的思维模式,集中设计力量,将装帧设计中心重新定位与整合。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曾完成了《中国农业五十年》、《盛世华章》、《情系高原》等系列画册;《中央一号文件粮食补贴政策宣传》、《外来入侵生物宣传》、《禽流感防控》、《援疆援藏》等系列挂图;《沼气用户安全使用》手册。无论是翻开画册或是张开挂图,看到的都是对农业的眷恋、对创作的热忱和对“美丽乡村”的那份执着。

整洁的村容村貌、秀美的人居环境,激发了胡主任的创作热情。在工作之余,胡主任拿出画笔自己创作起“美丽乡村”,已经完成了《丽江古城》、《绿色江南》、《水乡晨曲》等30余幅作品。作品先后登载于《新闻出版报》、《农民日报》。受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邀约,胡主任为其创作了两幅壁画——《锦绣山河》、《金色大地》。壁画采用了沥粉描金的装饰方法与农广校大堂的气势磅礴相得益彰。美丽富饶、活力和谐的锦绣画卷让目睹她的人们不禁感叹,其静、其清、其秀、其美,这不正是每个人心中所思所念的那“美丽乡村”吗?

第四篇:一个神经学家眼里的情绪、感受和意识

一个神经学家眼里的情绪、感受和意识

陈蓉霞(本报书评人)刊发时间:2009-11-11 20:05:35 中华读书报

编者按:自从150年前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生物学的发展就呈加速发展之势,其结果不但是种种新的生物技术的涌现,人类对生命以及自身的认识也大大深化了。达尔文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人类的起源、情感的本质等问题,仍处于盲人摸象的初级阶段。今天的生物学家无疑已超越了达尔文的阶段。下面的第一篇文章介绍了

达马西奥——一个神经生理学家——对情感、意识等问题所做的实证科学研究,第二篇文章介绍了郑也夫——一个社会学家——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人类社会的尝试。过去由哲学家来讨论的一些问题,今后恐怕要交给科学家来回答了!

理性和情感,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但哲学史上,这两者受到的待遇,却大相径庭。通常理性被视为是人之高贵品性的标志,而情感却每每受到贬抑。人们通常认为,一个人陷于情感的泥潭是不好的。哲学家中,休谟是少有的例外,他赋予情感以更重要的地位。他在《人性论》中写道:理性是,也应该是情感的奴隶。

最先置情感于科学研究对象之列的恐怕就是达尔文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就是这方面的开山之作。达尔文正确地指出,情感乃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并且总是通过面容或躯体动作而表达。但囿于当时条件所限,达尔文不可能深入至情感背后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好在这方面的工作如今已开展得很多,美国神经科学与心理学专家达马西奥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两年多来,教育科学出版社相继推出了达马西奥的三部著作:《笛卡尔的错误》、《感受发生的一切》和《寻找斯宾诺莎》,我读后感觉大开眼界。

心动,才能行动

《笛卡尔的错误》一书的副标题是“情绪、推理和人脑”。作者接诊了一个病人。他叫埃利奥特,原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一个美满的家庭。但他患上了严重的头痛,同时家人发现他变得越来越缺乏责任感,经查他患上了脑瘤。手术本身很成功,切除了肿瘤以及被肿瘤损坏的额叶组织。但接踵而来的却是,尽管他的所有能力都看似正常,却丧失了某些重要的品质,不再有自主的选择能力,不再能与人正常相处,在经历了离婚和失业后,只能靠救济金勉强生存。还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埃利奥特可以用超然的态度叙述自己的生活悲剧,超然得与事件的严重性极不相符。

利用现代的核磁共振扫描发现,埃利奥特的前额叶皮层的腹内侧受到严重损伤,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丧失了情绪,始终用一种不变的基调来对待生活。当面对一些呈现灾难事故的图片时,他能明白其中的内容,但与患病前不同的是,对此他再也没有任何情感反应,或者说,他知道,但没有感受到。顺着这一线索再往下推,答案渐渐浮现。这类病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基本注意力、记忆、智力和语言能力都完好无损,但决策能力和情绪却严重缺乏,而且他们没法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形成一个正确的定位。造成这一麻烦的根源或许在于,病人极度冷静的推理能力(或情绪的丧失)使得他无法为不同的选择赋予不同的价值,于是,面对各种经推理后得到的选项,他只能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恰如那头布里丹的驴子,面对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因为无法选择而只能活活饿死。可见选择的背后必须要有情绪体验,亦即想象某个选择将会带来的积极或消极体验,人们才能做出选择,也就是说,心动才能行动。

达马西奥对埃利奥特的研究或许证明了,人的情绪能力是与大脑前额叶皮层腹内侧密切相关的。

人类的荣耀在于拥有扩展意识

在《感受发生的一切》中,达马西奥讨论的是“意识产生中的身体和情绪”。说起意识,似乎向来是哲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但近代以来,它已越来越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什么是意识?意识是“有机体对自身的自我和周围环境的一种觉知”(《感受发生的一切》,P4)。一个重要也是富有启示性的事实是,意识和情绪是不可分的,其间存在这样的关系:首先,有机体拥有一种情绪状态;其次它能感受到这种情绪状态;最后则是意识到这种感受状态。快乐得忘乎所以或悲伤得不能自拔,就是一种情绪状态;但有时我们感受到自己处于焦虑或兴奋之中,却并不一定意识到(想想心不在焉时的状态就能理解);仅当处于一种被意识到的感受状态时,才有意识的出现。

在此,达马西奥对情感和感受作了细致的区分。情感或情绪的英语是emotion,意即一种向外的运动,因此情感一定伴随着外部表现,喜上眉梢、愁眉紧锁、怒发冲冠、大惊失色、手舞足蹈,等等,都是对情感的一种生动表述。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情感的这一特性反映出情感必定具有某种功能(见“情感如何塑造人类社会”一文,载《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2009年9月30日第10版)。与情感的公开性不同,感受(feeling)完全是私人化的,仅发生在心理层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恐怕就是对感受的一种恰当描述。因而意识,作为对感受的感受,当然也具有私密性、不可交流性。不由得想起古希腊哲人赫拉克里特的名言,每个人在醒来时都面对一个共同的世界;每个人在睡梦中却都只有一个仅属于自己的世界。后者就是意识的世界,它难以与人共享。在此意义上,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小宇宙。

就情感而言,人本质上就是孤独的。然而,借助于移情能力,人又总在寻寻觅觅期盼着某种程度的交流或共鸣,正如里尔克的诗所说:我是孤独的,但还不够孤独,因为遇见了你。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史怀泽在《敬畏生命》中曾如此说道:我们犹如在夜色中匆匆行走的路人,彼此都难以见到对方的真面目,偶尔借助一道闪电,得以窥见对方的心灵,但仅是瞬间,过后依然在黑暗中各自赶路。史怀泽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人类心灵的处境,道出的恰恰是意识的本质特点:内在性和私密性。

意识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几个层次。处于最底层的是核心意识,它给有机体提供关于此时此地的自我感。它并不指向未来,关于过去,也只限于此前的瞬间所发生的事情,因此它只是一种简单的生物学现象,只涉及一个单一的组织层次;基于核心意识之上的则是扩展意识,它涉及多个层次和等级,从而为有机体提供了一种复杂的自我感,它能体察过去,洞见未来,并敏锐地认识到其中的世界,时间范围甚至可以扩展到许多小时乃至许多年。顺便提及,核心意识更多体现为基因组的先天安排;而扩展意识则更多受到后天文化影响。人类的荣耀即在于拥有这种复杂的扩展意识。

进一步说来,核心意识对应的是核心自我,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自我,处于不停塑造的过程之中;而我们通常所指的“自我”,总是伴随着稳定的人格,具有同一性,用达马西奥的话来说,这就是“自传式自我”,它依赖于对情境的系统化记忆,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而有所增补或更新,它以内隐记忆的形式存在于大脑的网络当中,需要时这些内隐记忆随时都可以成为外显内容,从而构成心理表象。显然自传式自我与扩展意识密切相关。

说到“我”的定义,实在颇费思量。佛家对此早就有所质疑。“我”应该是一个稳定的实体,否则人生只能是支离破碎的梦境。但自从儿童学会说出“我”这一词汇起,在人漫长的一生中,“我”岂不时时处于匆匆流逝的过程之中,那看似稳定的实体又该从何处去寻觅?然而,达马西奥对于核心自我和自传式自我的区分,似乎为此提供了一把钥匙。

现在要问,意识对有机体有什么用?如果说,情绪帮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迅速做出反应,比如,因恐惧而避开危险,因快乐而取食,因愤怒而争斗,等等,那么意识,不仅是对情绪的感受,而且还是对这种感受的感受,则帮助有机体做出更为细致的调节。“意识允许人认识到这些感受,因此也促进了情绪内在的影响,使情绪可以通过感受这种中介渗透到思想过程中。”(P46)最后,意识还可以使任何对象,不仅是外在客体,而且还有内在情绪,被人所认识,从而提高个体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当然,意识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附带功能:引领人类走向文明之途,其中不仅包括良心、审美情趣的出现,还有宗教的创立,或广而言之,对于终极信仰的追问。

在进化过程中,不变的是情绪,变化的是感受或意识,因而构成人与动物本质区分的正是意识。“我们很可能是由于意识而被驱逐出伊甸园的。”(P239)

值得强调的是,达马西奥对于意识的阐述,都有神经生理学的实证知识作为基础。并且书中还列举大量具体案例,从这些病人身上足以窥见意识在大脑相应部位的功能定位。但正如作者所言,“在考虑了意识是怎样在我们称为脑的这个3英磅重的肉体中产生出来的之后,我们会更加敬畏生命和尊重人类,而不是相反”。(P22)

没有感受,就没有生活

最后来看《寻找斯宾诺莎》,再次审视我们那“快乐、悲伤和感受着的脑”。在该书中,作者重点要讨论的是感受。“感受是一种发生在身体和心理上的人类兴旺或苦难的表达。”(P3)没有感受,整个生活就会崩溃,因为正是感受随时在调整生命体的平衡状态。但正如作者所述,这样一本书,为什么在题目中要放入斯宾诺莎的名字?

确实,作者在整本书中不时会提到斯宾诺莎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观点。这位17世纪哲学家的主要观点就是,“每一个自在的事物莫不努力保持其存在”。情绪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它有利于生命体维持自身的存在。书中举了不少这方面的实例。比如,一个大脑杏仁核部位受损的病人,看上去行为得体,似乎无异常表现。但进一步的追寻发现,该病人积极开朗,主动与人结交,但总是轻信别人,从不表现恐慌、焦虑、担心这样的负面情绪。可以想象,若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如天堂般美好,那么,自然选择一定会青睐杏仁核功能有所欠缺的个体。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因此,大脑杏仁核部位受损的人就很难适应和生存。

达马西奥认为,“感受的本质内容是一种特定身体状态的映射”(P55)。难怪常识告诉我们,当我们感觉到自身某个器官的存在时,往往表明该器官有问题了。此外感受还涉及对于特定心理状态的映射。当身体处于平稳运转状态时,我们的感受就是积极快乐的;反之,感受则是消极痛苦的。生命体总是趋乐避苦,所以,感受有助于生命体维持自身的存在。当然也有例外,通过药物或吸毒而引起的快乐,是一种假象,最终却是损害生命体本身;失去疼痛感的个体因无畏而无知,同样难以生存。

因为感受,我们有了快乐和悲伤。悲伤令我们痛苦,但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悲伤的快乐;但若是没有快乐,我们就只是生存,而没有生活。正如作者最后所做的总结,人类尽管在快乐与痛苦之间左右为难,但我们仍不失希望。最后,引斯宾诺莎的一段话结束本文:“希望不是别的,仅不过是一种为将来或过去的事物的意象所引起的不稳定的愉快,而对于这一事物的结果,我们还在怀疑中。”

第五篇:一个超级经典的IBM面试题

村子中有50个人,每人有一条狗。在这50条狗中有病狗(这种病不会传染)。于是人们就要找出病狗。

每个人可以观察其他的49条狗,以判断它们是否生病(如果有病一定能看出来),只是自己的狗不能看。观察后得到的结果不得交流,也不能通知病狗的主人。主人一旦推算出自己家的是病狗就要枪毙自己的狗(发现后必须在一天内枪毙),而且每个人只有权利枪毙自己的狗,没有权利打死其他人的狗。

第一天大家全看完了,但枪没有响,第二天仍没有枪响。到了第三天传来一阵枪声,问村里共有几条病狗,如何推算得出?

(有答案,而且肯定百分百正确,推理很经典,会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果病狗数是1,那么第一天这条狗就应该去见马克思了,因为病狗主人如果看到四十九条狗都是健康的狗,那么很容易就推论出自己的狗是病狗,可是第一个这条狗并没有完蛋,说明病狗数大于1。

如果病狗数是2,那么第二天这两条狗就应该一起作伴共赴黄泉路,因为第一天这条病狗没有完蛋,说明还有一条病狗存在,可是到了第二天也没有枪声,那就说明病狗数至少大于两条。

如果病狗数是3,那么到了第三天,病狗的主人看到其余两条病狗怎么还没有完蛋,再加上自己仅仅看到了两条病狗,由此可以很推断出自己的狗就是病狗,所以第三天枪声连续想起,说明这个村子的病狗数应该就是3条了。

下载一个超级猎头眼里的领导力(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个超级猎头眼里的领导力(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个女孩眼里两个美丽妩媚的女人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住的一排平房傍着监狱的高墙和铁丝网,后院一溜排开土坯搭就的小厨房距离监狱高墙不到5米远。几个平肩大的女孩,女孩风韵犹存的母亲,构成监狱高墙下道道美丽......

    实习报告——一个留学生眼里的中国银行[共五篇]

    实习报告—一个留学生眼里的中国银行 作者: 我目前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本科。因日本大学比较强调学生的社会实习,因此,除了课余时间打工锻炼、赚取学费外,趁今年暑期回国,我联系了......

    一个留学生眼里的中美之间的差距(共五篇)

    一、市长与平民没什么两样 记得2000年在OSU,布什和戈尔都去OSU演讲争取选票。我当时开车从住处去学校,在快到学校的停车场的时候,有俩个警察示意我停下车。我停下观望,只见四辆......

    《我不是一个神经病》超级演说家第一季演讲稿

    从我出生的那天起,就没有脱离过三个字:神经病。我出生四十天的时候,我的父亲就疯了,疯了,我没有开玩笑,是真的疯了。那么我也是一个神经病吗?我第一次怀疑自己是神经病是在中学的......

    《守望者》:超级英雄从此是一个笑话

    《守望者》:超级英雄从此是一个笑话 一部堪称巨著的漫画 站在今天的视角回望20世纪的漫画,《守望者》是一部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作品。《守望者》的原著获得过美国奇幻文学的......

    一个优秀的猎头要如何学习演讲【建管家】

    建管家——建筑业服务管家 一个优秀的猎头要如何学习演讲 众所周知,猎头顾问的日常工作大部分时间是通过大量信息收集完成高效的沟通,信息的收集包括候选人的信息,岗位信息,客户......

    强烈推荐!!一个清华大学生几天猎头生活的感想!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加入这一行,从开始自己喜欢的专业通讯,到后来喜欢的管理,幻想过是专业高手,幻想过管理专家,却从来没有想过进入这一行,但真的在我刚刚离开校园的时候发生了,短短......

    一个城市孩子眼里的乡村(450字)作文(小编整理)

    精选作文:一个城市孩子眼里的乡村(450字)作文城市里,各种现代化设施、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繁华的街道&&是多少人所向往的啊!而我却羡慕乡村和乡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乡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