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复习

时间:2019-05-13 23:2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复习》。

第一篇: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复习

名词解释

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田野工作,指经过专门训练的研究人员进入到田野中(村落、社区、活动场所),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是民族学家获取资料的基本途径,是进行研究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民族志”,即“记述民族学”的架构的源泉。

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

在共同文化上的具有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定义)

民族,本课中使用的民族,是一个泛称,指从古至今处于任何社会阶段的相对稳定拥有独特文化形式的人们共同体,在数量规模上、分布范围上可大可小。

民间文化:是相对于上层文化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指创造于下层民众,并流传于下层

民众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

文化:我国民族学界对文化的共识:文化是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创造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组织、知识、语言、风俗习惯、制度设施等。

民族民间文化:指的是历史以来各种社会群体中下层民众创造,并流创于下层民众中的文

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

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食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民族志: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在人群中田

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

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它运用田野工作来提供对人类社会的描述研究。民族志往往指称描述社群文化的文字或影像。

民族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二者都尊重保护的是下层各个群体自身在文化形式内容上的创造和使用因此,二

者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但前者包含的内容范围要大,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有大量物质物质文化;后者精辟的理论概括对整个民间文化的保护提供启迪和重要参照。当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重点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冲击更为严重,对其保护更显得急迫和重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不能涵盖整个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更不可能取代整体的大文化的保护。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既要做好当下的工作,又要做前瞻性的规划。

民族民间文化的功能

1、娱乐功能

2、教育功能

3、心理宣泄功能

4、文化调适功能

民族民间文化的特点

1、历史----传统性(小历史与大历史、小传统与大传统)

2、地域----多样性(自然环境、分布、生计方式)

3、交融----变异性(接触传播导致文化编译或涵化)

4、变定----脆弱性(根底浅、文化内部协调能力低、自我更新能力差)

民族学调查者素质培养: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2、打破僵化模式,适应新形势,建立新思维

3、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开阔

4善于沟通人际关系,具备应变能力

民族学实地调查的特点:社会性和多元性、文化性和生活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实践

性和探索性、艰苦性和变化性

民族学实地调查方法: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开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级别量表法;记叙性描述。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参与观察:所谓参与观察法,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中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百度百科)这种方法,又被称为“局内观察法”或“居住体验法”,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观察方法,其先决条件是在一个地方长期住下去,至少要一年时间,要求调查者学会被调查民族的语言,“入乡随俗”,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像一个“尽量合格的当地人”。

个别访问:个别访谈,指调查员单独与被调查对象进行的访谈活动,具有保密性强,访谈形式灵活,调查结果准确,访问表回收率高等优点。(百度百科)

个别访问,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一个主要方法。访问的对象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为单位。内容可以围绕对象自身情况,也可以了解其他情况。对访问对象要精心选择。访问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个别访问最急死死板板的问答,聊探视的谈话往往最有效。访问中,访问者可以对不清楚的地方提出疑问,但不要驳斥甚至批评对方。忠实记录是个别访问的原则,访问者不能凭自己意愿或依据其他来源资料对访问记录进行篡改。

开调查会:是国内各种调查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在民族地区,调查回忆是一种易于被接受的形式。开调查会,应得到当地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调查会之前,应例行听取当地主管部门领导的介绍,一是熟悉当地情况,二是取得地方领导的支持。听取介绍已是我国民族学调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调查有多种层次。开调查会要事先做好准备。参加调查会的人选也需要仔细考虑。基层调查回到会的人不宜多,一次有四五个就可以了。调查者要善于引导发言者把话题集中在所调查的问题上,但要注意打断或制止任何一个发言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每开一次调查会,都要做详细记录,会后及时整理。

问卷法: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问卷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目的编制的,对于被调查的回答,研究者可以不提供任何答案,也可以提供备选的答案,还可以对答案的选择规定某种要求。研究者根据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作出某种心理学的结论。问卷法已广泛应用于青年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和社会调查等领域。(百度百科)

问卷法是社会学调查研究中为观察研究而采用的一种有调查对象填写表格的方法。问卷应设计出提问及一组答案,由答问者从中选择一种答案作为回答。这种手段用于抽样调查。民族学家哟时也采用这种方法,一般说来,它们被用作补充方法来说明用别的方法取得的资料。民族学家采用社会学的问卷法,除用于抽样调查,也用于观察和访问中,所不同的是,在大多情况下,并不采用填写问卷表的办法,而是由调查者直接向调查对象进行口头提问,问卷法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问题关心的程度、态度及心理状态。

谱系调查法:又称“谱牒分析法”,指对调查人的家谱、族谱和亲属制度的调查分析,对于调查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以及民族迁徙等都有价值。谱系调查由现今一家一户的姓氏和名称、亲属称谓、直系和旁系的血亲姻亲关系为出发点,一代一代地上溯到不能记忆为止。进行这种调查,要掌握必要的语言学和语音知识。谱系调查法有专门的一套记录方法。

自传调查法:这种方法,以个人为对象,全面记录其生平经历,不仅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全部历史,而且反映出他的家族史、行业史,以及民族史的某一侧面。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使他能吐露真情,谈出秘密,是这一方法取得成功的关键。同一类型的人,要选择多个对象。对同一对象,也要进行多次调查,真实的材料,往往得之于最后几次调查。

定点跟踪调查法:这种方法,有人称为“历史溯源法”,是指在某一社区建立固定调查点,对于一个群体进行有间隔性的长期持续不断的观察,以研究这一群体在总体上或局部上发生的演变,从中发现历史演变的特点、原因和规律。作为一个研究者或研究单位,应该建立一二个固定的社区调查点,每隔一两年下去调查一次,经过多年积累,再作比较分析,这种方法值得提倡。

文物文献搜集:文献调查法是在历史研究的领域里逐渐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方法,文献调查法是一种即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文献调查法是指收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从而了解教育事实,探索教育现象的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不与研究对象直接打交道,而是间接地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获得信息,一般又称为“非接触性方法”。(百度)

文物文献搜集法之搜集文物文献来用于研究,从文物文献中获取信息的研究方法。民族文物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即富有民族特点。搜集民族文物要按政策办事,不能硬取强索,更不要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还应注意,不要因搜集民族文物伤害民族感情。搜集民族文物要做好文物登记卡,妥善保藏。

民族学实地调查的类型:自观和他观(又叫主位和客位;本位和非位)、宏观和微观、社区和个案、定性和定量、专题和综合

自观和他观:自观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

他观的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

(民族学通论161页)宏观和微观:这是从调查的视野范围上划分出的两种方法。民族学调查中借用宏观和微观的概念,来表示调查视野范围的大小。

一般说来,比较大的区域性调查或跨区域调查都是宏观调查。

微观调查又称“微型调查”,就是在一定的地方,在少数人可以直接观察的范围内进行的调查。

通俗的说,宏观调查是指“面”,微观调查是指“点”。

社区和个案:这都是在微观范围内的调查,是传统的民族学的两种典型调查方法。民族学的社区,是民族学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人民,二是人民所居住的地域,三是人民的生活方式或文化。在民族学研究中,社区调查是为了揭示民族社会某一层面文化的全貌。社区是一个变量,有大有小,广义的社区可以包括一个或几个民族,如傣族社区、西双版纳社区。在实际调查中,社区都是微型的,区域在调查者有可能进行直接观察的视野范围内。

个案法最初是心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指搜集关于某个人的家庭情况及社会地位、教育影响、职业经历、事业成就、健康条件等历史资料,加以分析,从而探究其心理特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民族学借用这种方法,进行文化个案研究。个案法虽然以个体为调查对象,但其目的在于通过个体去发现整体。个案法以个人或家庭为调查研究的单位,通过对个案的调查,探求一个社区群体文化的构成。

定性和定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出自化学。在民族学中,定性调查研究在于确定性质,定量调查研究在于确定数量。(详见民族学通论164页)

专题和综合:所谓专题调查,就是选择某一方面具体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全面的或比较的调查和研究。专题调查研究的内容虽然比较局限,但对调查者的素质要求却比较全面,因为它需要多学科的交叉。

民族和文化的领域十分广阔,单靠民族学的专门化已无法驾驭层出不穷的新的重大课题,这就要借助于其他学科。任何一个民族学工作者都不能掌握全面的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这就要求民族学运用整体论的观点,打破学科封闭,与其他学科交叉协作,进行综合调查研究。

第二篇:民族学田野调查复习

田野调查复习

民族中心主义:指人们以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理解其他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来理解和判断其他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文化相对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全盘赞同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

主位研究:就是要研究者从事件参与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要研究者摆脱既有的范式的束缚,抛弃文化本位的偏见,去探讨人类社会的现象。

客位研究:即使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和事物。人类学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归纳所获的资料。客位研究经常把当地人认为无意义的、或不适宜的活动、事件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传统意义上的“田野”:

现代西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 始于美国的摩尔根而成型于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首先, 在调查中,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要有机地结合。调查与被调查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只有通过共同生活才能体现。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生活在一起, 就可以逐步摆脱种种客套形式的限制, 广开接触渠道, 加深彼此了解, 易于从各方面理解许多独特的社会现象和活动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事实上,许多关键性的情况, 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摸索到的。我们党倡导的“ 同吃、同住、同劳动” 和社会学家们提倡的所谓“ 参与观察法” , 都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也是促进田野调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 历史文献资料与人类学调查资料相结合。中国传统的实证法与西方理论分析法相结合。

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也称为田野工作,是一种对一个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是文化人类学家了解人类行为和收集文化资料最常采用的基本方法。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和访谈。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说明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及相互作用,观察是得出有关人们行为的可信报道的最佳途径。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直接系统观察。按访谈形式,访谈可分为非正式访谈和正式的访谈。

田野调查方法,就是研究者深人实际或现场作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也叫实地调查或现场调查。这种方法不仅是民族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也是许多学科所共同采用的方法。一般地讲,田野调查方法应遵循的基本模式,主要有: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的地域范围,查阅前人的有关资料,拟订调查提纲,培训工作人员,统一对调查关键环节的认识,对新资料的反复核实和整理,写出专题或综合的调查报告等等。

民族学人类学田野的意义:

田野考察被公认为人类学成熟的标志。可以说如果没有实地田野考察的资料作为研究的根据,就提不出切实的论点,得不到充实的论证结果,这种研究是不能深入的,民族学的研究必须是建立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必须收集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从事民族学的研究,主要是发掘民族文化的文化内涵、宏杨和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不仅仅是了解各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且通过调查研究还可以提高研究者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田野调查是当代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基础,这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区别和主要特色的标志。

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为什么如此重要:

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了解人类行为的基本方法。为了了解人类的行为,人类学家把自己融入他们所研究的民族的生活里。他们试图了解、思考、感受、模仿另一种 生活方式。广义而言,田野调查包括长期与另一种文化的民族住在一起,学习、使用他们的语言,与他们建立社会关系,还包括单调、费时的记录观察,记下详细的 笔记,参加日常活动。实地调查是民族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是“民族志”即“记述民族学”的架构的源泉。从许多方面而言,田野工作是人类学最重要的经验,是人类学家收集资料和建立通则的主要根据。人类学撰写的文章和书籍就是在提炼出这些经验积累的精华,而终究是要指涉某一民族的特殊经验。

民族学实地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基础,是民族写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指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过程。实地调查被看作是“现代人类学的基石。英国人类学家塞利格曼曾声称:“田野调查工作之于人类学家就如殉道者的血之于教堂一样。

(详情看另一题)

田野过程中如何开展访谈,在访谈中应该注意那些细节,礼俗: 访谈一般分为非正式方式和正式方式。非正式访谈就像平常的闲聊,调查者没有预先设置问题,问题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被自然提出。对于双方建立和维持健康的密切关系很有用。正式访谈分为结构式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半结构性访谈。

结构式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它是一种对访谈过程高度控制的访问。这种访谈的访问物件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选取,一般采用机率抽样。为确保这种统一性,通常采用事先统一设计、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访问。

非结构性访谈:无结构式访谈又称非标准化访问,它是一种半控制或无控制的访问。与结构式访谈相比,它事先不预定问卷、表格和提出问题的标准程式,只给调查者一个题目,由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就这个题目自由交谈,调查物件可以随便地谈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无需顾及调查者的需要,调查者事先虽有一个粗略的问题大纲或几个要点,但所提问题是在访问过程中边谈边形成,随时提出的。

半结构性访谈:也就是焦点式访谈,在这种访谈中,研究者事先列出要探讨的问题,在访谈中仍然保持一种开放的方式(事先并不硬性规定语言表述方式,也不确定提问的顺序),围绕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问题提问。

注意细节、礼俗:

1)尊重所要研究群体的文化

2)向受访者解释清楚你的研究计划 3)问题要清楚、明确 4)保持中立的立场 5)注意聆听、记录 6)饮食、行为禁忌

原则:认真听取受访者的谈话, 要注意身体语言, 不要频繁看表, 接手机时要注意礼貌, 注意坐姿;对敏感问题最好不要当面作记录, 可以事后及时补记;尽量使用与访谈对想象知识水平接近的话语, 应使用简单的口语;注意访谈时间、场所的选择。

什么是人类学的田野?

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充分吸收西方人类学在田野调查中深入观察善于透过表象看本质的长处;第二,吸收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有价值的调查方法,使田野调查更加科学化;第三,对某一民族社区进行调查之前,必须熟悉这一民族的文化及其特性,这样调查才能深入;第四,实行多点调查比较法,探讨同一民族文化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第五,围绕某一主题(如象征、交换、结构、冲突等)进行跨民族、跨地区的比较研究;第六,将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资料相结合,进行纵向的比较研究,保证田野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结合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知识及自身田野经历,对“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民族学的基本功”这句话进行简要论述: 田野调查:指导调查对象所在地搜集实际资料的过程。田野工作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其突出特点在于研究人员长期长期居住生活于调查现场中,参与及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研究其文化全貌,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观点,以期达到人类学研究应具有的整体观。人类学田野工作始于美国的摩尔根,完善于英国的马林诺斯基。

另外,田野调查是进行人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功之一,应该说是人类学安身立命的基础。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一种活态的关乎生活方式的文化,并且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在做好充分的理论假设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胼手胝足去实地考察,才能得到最适合最重要最鲜活的素材。同时,在调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生动活泼的景象和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深处其中的调查者往往会从中体会出从书本上不可能看到和嗅到的生活气息和真实的文化状态,这些都是书本上所无法给予的宝贵的经验和感受,也是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素材和资料。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学科研究假设——检验——新的假设这样一个复杂的周期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理论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检验、否定、纠正已有的假设,完善整个理论体系,还在于能使研究者在实地调查中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相互作用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和新的视角,使得研究更深入更丰富地发展下去。人类学民族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生活形态,都是活生生的有着自己发展、消亡、变化的事象和过程。这就使得我们的研究必须也随着它的变化不断地深入和发展下去,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状态,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者通过田野调查亲身体验当地的实际状况,和当地人民相处,参与当地的活动,形成一种直接的感受,这对他不仅是一个检验理论假设的过程,也是他通过自己的实践提出与前人不同的调查角度或内容的好机会。

结合自身田野经历,对“田野工作是人类学者的成年仪式洗礼”进行简要论述:

田野工作:是指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长期的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直接体验等方式获取该社区具有整体性的第一手研究资料,进而将具体经验事实上升为一般性理论的研究方法,其最终成果是民族志。它是社会人类学最基本的方法,是现代人类学的真正核心和基石。

田野工作固然充满着艰难与未知,而参与观察中也是优点缺点兼有。尽管如此,参与观察仍然是解读异文化的一把强大利器,田野工作仍是当今人类学开展研究的不二法门。时至今日,很多大学人类学系的博士生通常需要十个月、硕士生需要三个月的田野经历,这也仍然是成长为人类学家的重要标准和入门仪式。且问题的关键是,田野工作所需要的不是别的而正是积极的行动。年轻的人类学研究生在动身前往田野点之前,无论是否接受过系统严格的学术训练,亦或是否蒙受富于调查经验的教授临行前的淳淳告诫,事实上,你都无法准确地知道该怎样恰当地开始你的田野工作,除非,你一个猛子扎进去,你才知晓了一切。

上课讲的内容、教材阅读章节、平时布置的阅读资料及相关人类学民族学专业知识

第三篇:田野调查方法分析范文

中国农村田野研究的单位选择 ——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范式

狄金华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回顾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田野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梳理出村落、基层市场共同体、乡(镇)以及县四个基本的田野研究单位,并以此为基点讨论了中国农村研究分析范式的现状与突破空间。研究发现,不同的田野研究单位的兴起有着自身的学术逻辑及路径依赖,同时田野研究的单位选择与研究范式的变更之间存在着辨证互助的关系。

关键词:田野研究

研究单位

分析范式

20世纪以来,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的关注和研究是国内学术界与国际汉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其关注面之广,研究成果之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仔细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发现,基于不同的田野研究单位,有关中国农村的研究形成了若干个分析范式[1],例如社区分析范式、经济区域分析范式,同时若干新的分析范式的雏形开始出现或正在生成之中。其中任何一种分析范式的提出,往往都与田野研究单位的转变有着种种关联;同样,任何一次田野研究单位的转变,也给研究范式的拓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事实上,不仅田野研究的单位选择与研究范式的变更之间存在着辨证关系,而且不同田野研究单位的选择也使得所呈现出的中国农村社会图景有所不同,其或是乡土社会的自洽图景,或是农村社会生活被国家主宰化的格局。这种不同的图景不仅使中国农村得以用不同的样态呈现,同时也使中国农村研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因此,无论是在展开田野研究时,还是在进行文献探讨时,学者们都有必要明确了解其单位选择问题。而本文就是试图从村庄、基层市场共同体、乡(镇)以及县四个基本的中国农村田野研究单位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不同田野研究单位与农村研究范式的内在关联,并力图分析不同田野研究单位的学术贡献及其瓶颈所在。由于本文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阐释与分析农村研究的单位选择来寻求中国农村研究的突破,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研究综述,所以对于众多的论著只是择而论之。

一、作为传统的村落研究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学的开拓者吴文藻先生(1988)结合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和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理论展开了对“社区”的系统化研究。吴文藻先生主张以“社区”为基本的研究单位来了解社会,由此推动了中国社区研究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早期的研究者单一地将“社区”界定为“村落”,例如费孝通(1998)说:“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而且“从地理上讲,传统乡村社会的村庄之间具有比较清晰的地域界限,在不同的村庄之中,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都是在相互隔绝的情况下进行的”(王曙光,2007)。因此,中国的村庄便具有了独立的文化单位和社会单位的性质。正是由于村庄的这种独立性与封闭性,才使得以村庄为基本单位展开对中国农村的研究具备了逻辑基础。为此,中国早期社区学派的“社区”研究事实上就主要是有关中国村落社区的研究,研究者试图以此反映一般民众的生活,进而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做出评论。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林耀华的《金翼》、杨懋春的《一个中国村庄》等正是这种努力的结果。这些作品在当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奠定了中国本土社会研究的世界性地位。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这些作品也因为其对村落社区研究单位的运用而受到质疑。例如弗里德曼(1963)就提出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能否采取在其它原始部落中采用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质疑。弗里德曼所思考的是单个村落研究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代表性问题,即对小地方的描述能否反映大社会?弗里德曼的结论是否定的,他认为功能的整体性不足以把握有长远历史传统的文明大国的特点,因此,社区不是社会的缩影,对于中国的研究还得借助于文献,并做更大范围的研究。弗里德曼的这种批判本质上是对由马林诺夫斯基开创的太平洋民族志模式而发展来的中国社区论的质疑,即认为这是“将一个区域性的范式认定为人类普同性的范式后又将其运用到另一个区域性范式的建构之中(”王铭铭,2005)。在解构原有村落社区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弗里德曼创造性地提出了宗族分析范式。与此同时,施坚雅(1998)在四川盆地实地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以集镇为单位的市场体系的分析范式,认为集镇而非村落是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生活更为合适的基本单位。这些对分析单位的反思,都对这一时期海外中国农村研究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20世纪80年代社会科学在中国大陆重新恢复以后,国内学者又重拾曾经给中国社会研究带来过辉煌的社区研究传统,这样,曾经遭受质疑的村落社区研究也因此而再次引起学术界的反思。有学者指出:“对一个村庄或社区通过进行观察,获得对社区的详细材料,并对这一社区进行精致的雕琢,从中获得了一个完整的社区报告,”这种乡村研究的发展本身“为地方性的资料细节所困扰,而忽视了一种整体的概览和思考”(麻国庆,1999)。这种质疑显然并非仅仅针对于村落研究,而是扩大到了对整个个案研究方法的一般性价值的追问。但在中国这样的超大国家,面对如此急速的社会变迁,研究者们又意识到,田野调查因其具备操作上深入而持久的潜力,对于理解社会仍然独具优势,而就把握社会存在的复杂性而言,深入性可能是较广泛性更加重要的需求。因此,个案村落仍然是研究者进行乡村研究时所重视的考察单位,因为这种研究方式不仅能细致入微地再现个案对象广阔的生活图景和社会变迁形貌,也仍然为认识超越个案的宏观社会提供了一条可以接近的道路(胡鸿保,2006)。特别是在王铭铭等(1997)提出“小地方大社会”[2]的概念之后,更促使研究者对村落研究方式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

另外,一些政治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将研究重心转向乡村后也逐渐意识到,没有广泛而深入的个案研究,不可能对全国农村的政治状况有一个真切判断。为此,他们曾提出“个案式思考”的概念,主张在进行个案调查时,以个案村为文本,寻找对对象具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贺雪峰,2003)。但这种个案社区的研究范式仍然面临着传统村落社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即对处于特定时空坐标中的村落社区进行研究,若忽视了村落社区的开放性,或一味地强调从宏观层次上看待村民的生活,而看不到村庄生活自洽的一面,则极可能使对村落的研究再次走入迷途。尽管如此,研究者们也注意到了微观村落中往往包含着的非村落的宏观国家因素和非当下的悠远历史因素,为了避免一村一个理论的“嵌入式观察”陷阱[3],一些研究者主张以开放和历史的视角看待个案,以对其做出更加深入的理解,进而通过对个案的深入解释形成一种研究乡村特性的方法,而这一方法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吴毅,2007a)。因此,这些研究者虽然仍将村落作为研究单位,但视野却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村落。例如于建嵘(2001)的《岳村政治》采取从县、乡、村步步深入的方法,岳村成了作者进行相关研究的表达对象,这种“县—乡—村” 的多层次研究路径为读者提供了较岳村本身更大的容量和视域。吴毅(2002)的《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则以川东双村为例,研究了20世纪整整100年个案村落的“地方性知识”与“国家”及“现代性”因素的互动。宏观与微观、历史与当下的贯通,使研究文本不仅呈现出个案村庄小历史的变迁,也将整个20世纪中国乡村变迁大历史的轨迹揭示出来(杨俊凯,2003)。同样基于单一村落社区无法承载实践复杂性的考虑,仝志辉(2004)在《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一书中以对四个村庄的比较来呈现超越单一村庄的社会关联。诸如此类的努力,将“社区研究”变成“在社区中研究”,放大了村落社区研究的效用。但尝试也有不成功的“短板”,即一些研究不免存在以来自村落的经验去验证或映证某种理论的嫌疑。正如有学者所担忧的,“把复杂的关系、丰富的材料简单处理成用以证实或反驳某种概括的„个案‟或„例子‟,从而犯下布迪厄所批判的将理论„逻辑‟强加在充满模糊感和权宜性的„实践逻辑‟上的致命错误”(应星,2001),从而减小了个案研究发现理论的特殊价值。由于受到国家—社会分析范式的影响,研究者们发现,随着整个民族国家目标的逐步实施,中国各类村落社区的历史都记录着国家权力向乡村不断渗透的过程。这样,“在一个村落的小地方,同样可以感受到国家的权力运作”(赵旭东,2003)。在欧伊(1989)的研究中,其为了说明农村中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强调必须对“村庄”这一研究单位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村庄是处于国家和社会交叉部分的一种特有的组织单位,农民在这个地方生活和工作,收成在这里收割和分割,农民在这里获得收入和分配的物品,国家也在这里征购粮食”(孙立平,2000)。正是在村庄这一基本单位上,国家和社会相遇了,这也就意味着村庄这一研究单位在理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样的研究思路,使村落研究的意义又重新得到确定。研究者们重新将研究的视角拉回到村落的有限区域之内,通过细致的研究来把握国家权力与民间生活的相互影响,即国家的规范是如何影响村庄的发展及村民的生活的,国家的指示与规则又是如何被规避、扭曲和被漠视的。

纵观村落研究的传统,学者们虽然立足于不同的学科视角,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诉求,但基于村落研究而形成的社区分析范式无疑都将村落视为布迪厄意义上的“场域”[4]。在这一场域之中,不仅个体为了自身的地位与利益而努力,同时个体在行动的过程中又与村落外的社会空间发生联系,由此推动着具体的村落场域与其它的场域发生着诸多的关联。由此,基于村落社区研究而拓展的社区分析范式通过“深描”展现了中国农村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为深入理解农村生活的自身逻辑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与视角。特别是在“场域建构主义”的策略之下,由于村落、村落之外、村落中的社会事实、村民以及研究者和研究文本都具有建构性,在每一项具体的村落研究之中,它们都会“遭遇”,并共同促成了研究成果的诞生,虽然由此带来了村落研究无法回避的代表性质疑[5],但也恰恰是这种“质疑”与“抗争”破除了村落研究所暗含的“本土—他者”、“城市—农村”、“国家—社会”等二元论,让作为场域的村落真实地再现出来。这一方面为宏观社会的呈现奠定了基础(林聚任、刘翠霞,2008),另一方面对村落社区分析范式的质疑和完善也进一步成就了宗族分析范式和基层区域经济分析等范式。

毋庸置疑,中国农村社会的内容与复杂性远非村落所能包容,传统时代如此,现代性因素急速增生的现时代更是如此。因而,在学术重心下沉中生成的当代中国农村研究若以村落为单位虽然其情可谅,但若要更加全面地展现农村社会的复杂性与完整性,提升研究的解释力,就势必要求研究视野的放大和研究单位的提升。

二、成为经典的基层市场共同体研究

乔启明(1934)和杨懋春(1963)早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接受农村社会学训练时就意识到了市场体系的意义;林耀华(2000)在《金翼》中分析黄东林与张芬洲家庭发展时,已注意到了家族的发展与集市的关系;费孝通(2001)的《江村经济》也讨论了集市在乡村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杨懋春(2001)则更是在其《一个中国的村庄:山东台头》中生动地描述了村庄与市场的联系。

尽管以村落为研究单位的研究者大多已意识到村庄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但在施坚雅(1998)看来,以往的研究者在过分地强调小社团的同时却未能对村庄与外界的联系给予足够的重视。他在《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一书中,试图矫正这种只着眼于小社团的研究倾向:

“研究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著作,由于几乎把注意力集中于村庄,除了很少的例外,都歪曲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实际。如果可以说农民是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之中,那么这个社会不是村庄而是基层市场社区。我要讨论的是,农民的实际社会区域的边界不是由他所住的狭窄的范围决定,而是由他的基层市场区域的边界决定。”(施坚雅,1998)

施坚雅(1998)通过对四川盆地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实际的社会区域并不是村落,而是他所处的基层市场区域。“单纯的村落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是不完全的,构成中国乡村社会基本结构单元的应该是以基层集镇为中心、包括大约18个村庄在内的、具有正六边形结构的基层市场共同体”。这一“基层市场共同体”既是一种社会结构,同时又是一个文化载体。它与同一区域内的权力结构、宗教活动呈现紧密的关联性,而且其区域范围与通婚圈的大小基本一致;同时,基层市场区域内农民的习俗、方言、风味食品以及穿衣戴帽的方式、绣花的图案都具有较强的同质性;而不同市场区域间所使用的度量衡也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基于此,施坚雅提出,基层市场共同体不仅是亲属、宗教组织、秘密社会、宗族组织、方言乃至“小传统”的载体,同时也是一个农民自给自足的范畴,一个分立性相当大的社区。事实上施坚雅(1998)本人已经注意到,跨村落的宗族与基层市场社区之间存在某种互动关系,由于农民家庭的社交活动主要在他们的基层市场社区内进行而很少在其外进行,同一个市场体系内宗族间的联系可能会永久存在,而在不同基层市场区域中地方化的宗族之间的联合常常受到时间的冲击。对此,国内的人类学家也意识到,从功能上来讲,中国集镇“不是简单的市场,而是库拉圈[6]、互惠场所、夸富宴[7]的举行地、再分配的网结、社会的竞技场和文化展示的舞台”(王铭铭,2005)。

尽管以基层市场共同体作为基本田野研究单位本身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也遭到了诸多学者的深刻批评;但当一个研究单位不是被当作概念游戏而是被视作收集资料的方法时,那些问题就可以相对淡化,基层市场共同体仍然可以视作一个比较有效的田野研究的选择单位。以基层市场共同体作为中国农村的基本研究单位,给后来的研究者带来了诸多的启示,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分析和解释中国乡村市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构建和运行的综合理论模式。费正清(2000)将施坚雅关于“基层市场共同体”的概念表述为“集市社会”,它“既是一个经济单元,又是一个社交世界”,“这些旧的集市社会已经成为组织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的天然基地”。在费正清眼里,集市社会是了解中国社会本质的一扇窗口。施坚雅的集市体系研究显然也对孔飞力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孔飞力(1990)在《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便力图强调市场共同体与团练组织之间的关联性。对此,孔飞力亦不讳言,称赞“施坚雅的中国集市研究的杰出成就,将社会层次和非正式农村组织等等复杂情况与人民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勾划出的活动范围联系了起来”,而孔飞力对中华帝国晚期地方武装的兴起与基层市场的关系的关注则直接受到了施坚雅相关论点的启发。在对湖南临湘团练结构进行个案研究时,孔飞力承认“采用了施坚雅的集市规模的分级方案”,又称“在其他地区,我们也发现了集市结构与地方武装相关联的充足证据”(孔飞力,1990)。目前国内有学者以乡村集市为基础展开对韩江中上游客家传统社会经济的研究,研究者之所以将乡村集市确立为研究重点,也主要受到了施坚雅的影响。因为乡村集市作为区域经济结构的基本单位,是重要的研究切入点,以定期集市为主要特征的墟镇又是观察更大区域社会结构的参照系。基层市场共同体作为乡村经济组织单位和基层社会结构的组成之一,直接扎根于乡土社会,与地方宗族、庙宇相互交错,相互影响,深入揭示这三者间的关系可以说是解读客家传统乡村社会的关键所在(周建新,2003)。

施坚雅的基层市场共同体研究对美国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吊诡的是,其原本只是试图矫正人类学家只顾小社团研究倾向的努力,却使得“一整代的美国史学家都以为中国的村庄,在经济上、社会上都高度结合于大的贸易体系”。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国著名的比较史理论家西达·斯科波尔:

“……我们必须留心,传统中国共同体的基本单位并非个体村落,……而是包括一组村庄的市场共同体。……虽然农民在个体村庄内居住和工作,但市场共同体才是他们真正的世界。他们经常到定期集市作买卖,取得工匠的服务、贷款、参加宗教仪式,以及寻找婚姻对象。”(转引自黄宗智,2000)

受施坚雅对于乡村市场研究的影响,庄英章(2000)在其《林圯埔: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一书中通过对林圯埔这一集市区域中生态环境与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在一个长时间内生态的、经济的及社会文化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这一研究路径的展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台湾人类学研究中过于“注重小社区的现时状态之研究,根据功能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种种现象,而忽略了较大区域的研究”状况的反思与突破。

将基层市场共同体作为中国农村的基本研究单位,在学术界日渐引起重视的同时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质疑。基层市场共同体虽然被施坚雅看作小农的“自足的世界”,但由于没有得到其它调查材料的佐证,施坚雅的研究结论并不能被简单地推广到全中国。以农民的社交观为例,黄宗智(2000)研究发现,在华北平原,村庄仍然是农民生活的界限。对于这种不同于施坚雅根据四川盆地调查所得结论的论断,黄宗智(2000)并未断然地否定“基层市场共同体”的合理性,而是探究了造成这种认知差异的原因,即两地居住型式的不同(华北平原的房屋集结成一大群,成都平原则由很多分散的坝组成)与商品化程度的不同(四川盆地的商品化程度比华北平原高很多),“两个区域的这些差异——在居住型式上及商品化程度——使人联想到市场对四川盆地小农生活的影响,可能确实大于村庄共同体,但在华北平原上则未必如此”。

虽然基层市场共同体的分析框架也受到中外学者的质疑[8],但是它确实提醒汉学人类学家需要关注一个方法论的困境,即社会人类学家所研究的小型社区一方面是大社会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另一方面又不能完整地“代表”中国现实,它们最多只是一种关于中国的“地方性知识”(王铭铭,2005)。同时,施坚雅以其独特的方式向研究者们展示了经济区域分析范式在中国农村田野研究中所呈现出的不同于村落研究范式与宗族研究范式的异样图景。这种图景不仅是以追求异文化的传统人类学者所忽视的,同时也是过于关注现代性和权力关系的农村社会学、政治学学者所未能重视的。

三、方兴未艾的乡(镇)研究

以乡(镇)作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中国的农村社会则至少可以追溯到许烺光。许烺光(2001)的《祖荫下》即是以云南的喜洲镇为研究单位来分析当地乡村的亲属制度、信仰体系、人格与社会流动。但许烺光的研究显然只是吴文藻“社区”研究的不自觉拓展,虽然他在无意之中开创了以乡(镇)为研究单位的先河,但其却未能对乡(镇)作为一级农村研究单位展开足够的理论反思。真正自觉地反思以乡(镇)作为中国农村研究基本单位的学者是日本学者福武直。福武直在同一时期出版的《中国农村社会的构造》一书中重点考察了华中地区自然村落与城镇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的政治、经济基础、宗教关系,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村落共同体”模式并不符合中国农村的实情,村落既不是封闭化的,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外界社会处于有机的联系之中。在否认“村落共同体”的基础上,福武直提出了“乡镇共同体”的概念,他将“共同体”理解为农民基本生活得以维持的农户聚集区域,乡(镇)即是这样一个区域,在此区域之内,农民跨越村落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与市场交换(转引自郑浩澜,2006)。

虽然福武直提出了“乡镇共同体”的研究单位,但其却未能开展有效的研究。1984年初,费孝通在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之后,郑重地宣布了他的研究结论:小城镇包含了“大问题”。对于费孝通个人来说,小城镇研究将他的社区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层面,一个新的研究单位。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环节,小城镇凝结了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中的种种矛盾。自1979年中国农村实行改革以来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都与小城镇联系在一起。在费孝通看来,选择小城镇作为社区研究的单位,不仅可以揭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从中也可以看到隐含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矛盾。从小城镇出发进行研究将更容易对社会整体进行把握。事实也是如此。正是对小城镇研究的拓展,费孝通展开了对城乡关系和城乡体系的研究(丁元竹,1995)。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在延承费孝通小城镇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发现小城镇的建设与乡镇企业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乡镇政府的运作紧密相连。因此,他们进一步拓展了对若干个案乡(镇)系统而规范的社区调查,特别对乡(镇)的行政、经济与其它各类经济组织进行了重点研究(马戎、刘世定、邱泽奇,2000a;马戎、刘世定、邱泽奇,2000b)。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诸多学者对乡(镇)的田野研究进一步推进了本土乡(镇)研究的发展。

萧风霞(1989)的《华南的代理人和受害者:乡村革命的协从》可以看作是对乡级社区研究的一个有益探索。然而,她的研究虽然以珠江三角洲一个乡级社区的调查结果来展现其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关注,却并没有对乡级的政治权力给予充分重视,仍然将乡与村统一起来进行分析,没有扩展研究单位的自觉。

吴毅先生的《小镇喧嚣》可谓是真正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位有意识开展的系统性研究。吴毅(2007b)在完成了对双村长时段、历时态的记述后,以对当下“乡域政治”运作过程的展示与剖析为希冀推出了《小镇喧嚣》。在《小镇喧嚣》中,吴毅虽然坚持其一贯的个案研究传统,但是将基本的分析单位由村落提升到了乡(镇),正式提出将“乡域”作为农村政治的研究单位。在他看来,对于微观政治研究而言,村庄政治并不能包容农村政治的全部内涵,至少现代意义上的官僚科层体制及其规范性运作过程这些重要环节在村庄场域内是缺失的(丁卫,2008)。“乡域”的概念孕育着一个突破,它为在较村落更为宏观的时空场域中探讨农村政治提供了可能。

当前,乡(镇)作为一个基本的田野研究单位已经为部分研究者们所重视。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乡(镇)与中国农村政治的发展与运作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基层政治过程未必能为村庄所包容,相对而言,将研究单位由村庄提升到乡(镇)不仅更贴近现代民族—国家大体系背景下的乡村基层政治特征,同时对于乡(镇)政治的考察无疑也更能够“体现出乡村基层政治在体制与非体制、结构与非结构以及制度与文化的贯通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时空统一性和完整性(吴毅,2007b)。

将乡(镇)作为基本的田野研究单位同时也与政权建设的分析框架传入中国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关系。学者们通常认为,乡(镇)组织本身就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部分,是国家权力下沉的一个表现,因此对乡(镇)的研究则更有助于理解国家政权的运作。而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也再次助长了对乡(镇)的田野研究,因为乡(镇)政权作为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其直接与农民打交道,国家的力量与社会的力量在这里直接汇合与接触,对于乡(镇)运作的研究不仅可以呈现国家与社会的边界,而且可以再现两者之间的互动与交融。这种“乡域政治”的研究不仅克服了“村庄政治研究在时空展示上的局限”,而且部分地解决了“县域政治研究在田野操作中的困难”;它不仅凸显了“一定时空关系网络中事件—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社区整体感”,而且有助于展现乡(镇)、村、组各个层级之间的互动与关联(吴毅,2007b)。

以乡(镇)为基本单位的田野研究已作出了不少努力,特别是政治学学者在此领域的探索,以至于“乡(镇)共同体分析范式”的雏形正在逐渐形成。不过,作为一种分析范式,“乡镇共同体”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明晰。例如,在顾及到国家力量对乡(镇)共同体的影响之外,如何确立乡(镇)共同体内部的多元化主体,如何理顺各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探寻乡(镇)共同体内部分化与整合的机制,以及确立转型中乡(镇)共同体的变迁路径等?只有这一系列问题得到了解决,乡(镇)共同体的分析范式才能够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与接纳。

四、有待深入拓展的县域研究

对县域的研究虽然不像对其它研究单位的研究那般出众,但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科学恢复和发展的30年间,对县的研究一直未曾断裂,并推动县域政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苑丰,2008)。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自秦推行郡县制以来的2700余年里,县一直被作为中国的基层行政区域单位而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作为一个有着长期历史整合的有机社会,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被视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空间体系、经济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它是基层意义上最完备的“国家”(樊红敏,2008)。

当前学术界对于县这一研究单位的的重视部分缘于农村社会的改革。于建嵘(2007)认为,农村综合治理改革的突破口在县。因为乡(镇)虽然是一级政府,但不是完整的政府,人大没有办法开会,没有检察院、法院和公安,诸多职能其都无法承担。所以农村社会改革不能总抓着乡(镇)这一方面来做文章,乡(镇)改革一定要和整个县的改革相结合。

虽然围绕县域展开了诸多的研究,但真正将县作为一个分析单位提出来的还是杨雪冬先生。杨雪冬(2006)将“县”赋予了其研究中国社会的一个中观分析单位的地位:

“从政治体制整体来看,县并不属于微观制度,因为它不是整个体制的最低端,更不属于宏观制度,因为其影响不是跨区域的,应该归为中观制度。这种中观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其有一定的人口和地理规模,拥有完整的政治行政功能,可以反映出国家行为的一致性和制度的整体性;二是其处于国家与社会的交接面上,与其他更高层次的政治单位相比,和微观社会组织的联系更直接、密切,运行也更具有多样性。”(杨雪冬,2006)

正是由于县的这种中观性,以及其在中国整个政治体制中的转承角色,以县为单位的研究“不仅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整个体制的运行和变迁,而且能够较为集中地体现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杨雪冬,2006)。杨雪冬将县区分为五个维度,即作为地理—文化单位的县、作为区域市场的县、作为行政层级的县、作为政治系统的县以及作为政治主体的县,进而论述了以县为单位的分析框架在理解20世纪以来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权力在乡村社会中实现形式转型的形态以及乡村社会与国家形态的交互作用: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县不仅是整个政治行政框架中层次最低的、最完整的正式制度综合体,也是实现区域经济规模化的最小单位,更是国家与社会互动边界上最完整的国家单位。通过对县的考察和研究,我们既可以看到制度的统一性及其结构性特征,也能够看到国家—社会—市场之间的互动过程,更能够清晰地看到制度中的能动者,制度运行的多样性以及多样性背后的要素。”(杨雪冬,2006)

基于对一个县的个案分析,杨雪冬先生(2002)提出了县域的基本框架,即对县的研究应该把它放在城市化、分权化、民主化以及依法治国进程的背景下,将其划分为制度结构和制度主体两种形态,然后按照以下三个路径进行。第一个路径是把县作为一个制度主体进行分析,从纵向(它与乡(镇)、市、省乃至中央的关系)以及横向(它与同一个地区或市内其它县的关系)上研究它和其他制度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个路径实际上研究的是县在整个制度结构中的地位。第二个路径是把县作为一个制度单位框架,分析在县的范围内各种关系的形成、调整以及变革情况。按这个路径进行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县这个单位来折射整个体制的运行以及体制在不同县域下的变异;第三种路径则是将前两种路径结合在一起,既要分析县在制度中的主体间关系,也要探讨不同县所形成的主体间关系,并分别分析其原因(杨雪冬,2006)。

县作为一个田野研究单位的提出,与全面展现农村社会复杂性与丰富性的学术需求有关。以政治研究为例,与“村治”和“乡政”相比较,以县为单位进行的考察将更加完整和体系化。同时,国家政权建设的分析框架也是促成县作为田野研究单位的理论动因。因为只有县才具有完整的科层制意义上的组织架构和运行基础,这一组织架构和运行基础在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构成了基本的“问题域”。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坚持以田野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县政”,势必会遭遇到单个研究者不易把握的问题,结果是,对于“县政”的田野研究往往因为研究者无暇兼顾结构和过程这两方面而呈现出“非驴非马”的状况。可以说,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比较成功的以田野方法所做的“县政”研究。当前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关于当代县级政治的研究著作都始终未能摆脱以科层化体制描述替代对应政治过程分析的困境[9]。

县作为一个田野研究的单位,它呈现出比村落、基层市场共同体和乡(镇)更丰富的农村图景。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县政府是一级完整的行政组织,因而对县域的田野研究更能够完整、全面地探讨国家、制度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但同时也因为县内地域的广阔,单个的研究者不可能轻易地把握县域农村的全部图景。因而,研究者往往在田野研究中无法兼顾结构和过程这两方面,从而有可能既无法很好发挥田野研究揭示复杂情态的优势,又自废了制度性分析的长处。

五、结语

对于田野研究单位的确定,虽然可以有多样化的选择,但具体的选择往往受研究者的研究主题及其所采用的分析范式的影响(见表1)。当研究者试图进入农村社会时,村落社区成为其确定田野研究单位的首选。无论是“以小见大”的缩影论研究者还是类型化的比较研究者,都看中了村落社区个案研究有利于展现出农村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优势。但是,这种强调村落社区内部社会联系而忽视村落内外经济联系的研究思路必然要受到经济人类学学者的质疑与拷问。以施坚雅为代表的学者将田野研究的单位拓展到基层市场共同体就是这种质疑与反思的实践。与强调社会视角和经济视角不同,政权建设研究范式明显加大了对制度与结构的重视,其对政治发展与政治运作的分析必然要求加强对农村政权组织的分析。立足点是强调科层性还是强调科层性与乡土性之间互动的差异性,区隔出了县和乡(镇)两个不同的田野研究单位。

表1

不同田野研究单位的比较

研究单位

经典文献的作者

费孝通

林耀华

杨懋春

施坚雅

许烺光

福武直

杨雪冬

研究旨趣

社区生活

经济

科层性与乡土性之间的互动

科层性

主要学科视角

社会学

人类学

政治学

人类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政治学

社会学

分析范式

村落

基层市场共同体

乡(镇)

社区分析范式 经济区域分析范式

乡(镇)共同体分析范式

县域分析范式 县

与以村落和基层市场共同体为田野研究单位所形成的相对成熟的社区分析范式和经济区域分析范式不同,以乡(镇)和县为单位的田野研究正在酝酿(或可能酝酿出)新的农村分析范式——乡(镇)共同体分析范式和县域分析范式。已经呈现出一定雏形的乡(镇)共同体分析范式虽然以制度主义的视角考察了作为科层制底层的乡(镇)基层政权组织运作,以及“乡域政治”在科层性与乡土性之间的交融图景。但是要想获得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乡镇共同体”的分析范式还必须做到能透析共同体内部的多元主体,厘清其结构关系,并在田野研究中打通宏观与微观、国家与地方、体制与非体制及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变量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乡村基层政治在体制与非体制、结构与非结构及制度与文化的贯通方面所呈现出来时空统一性和完整性(吴毅,2007b)。如果说基于乡(镇)的田野研究令乡(镇)共同体分析范式的雏形开始浮现,那么以县为单位的田野研究则只是提供了“县域分析范式”(姑且这样称呼)诞生的可能。要使“县域分析范式”真正得以产生,研究者至少应该确定县域分析范式的基本元素及框架,即县域内组织与群体的构成、属性及其关系,不同组织、群体实践逻辑的异同以及科层制同乡村社会的结构性关系等等。

虽然农村田野研究单位的选择同研究者的研究主题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但是研究者依据研究主题选择具体的研究单位时,仍然有必要对研究单位本身作出深入反思。以村落为单位的田野研究虽然有助于理解一个社区范围的社会结构及文化特征,并能够从“小地方”窥见到“大社会”,但缺乏时空拓展性的先天不足使其备受争议。以基层市场共同体作为基本单位的研究虽然给后来的研究者带来了诸多启示,但由此而建构出来的一套分析和解释中国农村社会构建和运行的综合理论模式却引起了学者们更多的质疑。基于对村落田野研究单位的反思,乡(镇)作为田野研究的单位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相对于已经高度官僚化、科层化和部门化的县级单位来说,乡(镇)无疑更能体现中国农村社会中的体制性与非体制性、结构性与非结构性,以及制度与文化的贯通方面所呈现出的时空统一性和完整性(吴毅,2007b),但乡(镇)本身的代表性也是学者们质疑的一个方面,同时当田野的地域从村落提升到乡(镇)时,社区生活研究的完整性随即被大打折扣。而以县为研究单位的田野研究无疑进一步放大了乡(镇)在社区生活完整性上的不足,同时也使得田野研究的方法无从切入,尽管其在完整的意义上更好地呈现了国家性。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就同一主题选择不同的田野研究单位进行研究,其结论也可能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局面。以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为例,如果是将村庄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所看到的往往是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乡土性的一面,而容易忽视国家权力在农村社会中的存在;相反,如果以乡(镇)作为基本的研究单位,虽然有利于对国家因素的观察与分析,但同时也容易忽视农村社会生活中的那些乡土和日常生活的因素,从而导致对农村日常生活自主性的低估(孙立平,2000)。因此,学者们在研究中也都一直在谨慎地选择着具体的田野研究单位。

总之,各个田野研究单位的利弊往往发生在具体的研究之中,研究者应结合特定的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的主题及适用的分析框架选择合理的田野研究单位,并对其作出自觉的方法论反思。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其研究更契合于农村社会的真实。

参考文献

〔1〕Oi, Jean: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2〕Kottak, Conrad Phillip: Anthropology: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 New York: McGraw-Hill, Inc.1994.〔3〕Siu, Helen F.: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Accomplices in Rural Revolu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4〕Maurice Freedman: 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No.1, 1963.〔5〕Maurice Freedman: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6〕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7〕费孝通、王同惠:《花篮瑶社会组织》,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9〕王曙光:《村庄信任、关系共同体与农村民间金融演进》,《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4期。

〔10〕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年。

〔11〕林耀华:《金翼》,三联书店,2000年。

〔12〕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5〕[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年。〔16〕[美]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7〕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年。

〔18〕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9〕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20〕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1〕吴毅:《何以个案 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a.年第4期。

〔22〕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

〔23〕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24〕杨俊凯:《评<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学海》2003年第5期。

〔25〕仝志辉:《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6〕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

〔27〕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28〕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

〔29〕[美]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0〕林聚任、刘翠霞:《走近村落、超越村落——中国村落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反思》,载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系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31〕乔启明:《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之研究》,《南京金陵大学<农林丛刊>》1937年第23期。

〔32〕杨懋春:《中国的集镇制度与乡村生活》,《社会学刊》1963年第1期。

〔33〕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34〕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35〕周建新:《客家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思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36〕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37〕庄英章:《林圯埔: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8〕刘永华:《传统中国的市场与社会结构——对施坚雅中国市场体系理论和宏观区域理论的反思》,《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

〔39〕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台北南天书局发行,2001年。

〔40〕郑浩澜:《“村落共同体”与乡村变革——日本学术界中国农村研究述评》,载于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41〕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42〕马戎、刘世定、邱泽奇主编:《中国乡镇组织调查》,华夏出版社,2000a年。

〔43〕马戎、刘世定、邱泽奇主编:《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0b年。

〔44〕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三联书店,2007b年。

〔45〕苑丰:《近30年中国县政研究综述》,《东南学术》2008年第1期。〔46〕樊红敏:《县域政治运作形态学分析——河南省H市日常权力实践观察》,《东南学术》2008年第1期。

〔47〕于建嵘:《农村综合改革的落脚点应是“强县”》,《农民日报》2007年7月25日。

〔48〕杨雪冬:《论“县”:对一个中观分析单位的分析》,载于陈明明(主编):《权力、责任与国家(复旦政治学评论第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9〕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50〕周庆智:《中国县级行政结构及其运行——对W县的社会学考察》,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本文部分观点的形成得益于与吴毅教授的讨论,感谢郑丹丹博士阅读了原稿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文中的错误由作者本人承担。

[1]“范式”这一概念,在1970年库恩提出之后,斯图尔特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即范式是信仰、价值、程序以及在科学家群体中被共同认可的以往科学成就的集合,范式指导他们的研究活动,他们在自己的学术训练和相同的研究经验中获得对这种范式的认知(转引自周晓虹,2006)。

[2]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一个处于当代社会场景中的微小的村落社区,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与近现代中华民族国家的建设过程同步。因此,通过对一个村落社区发展历史进行叙述,可以展现出现代国家权力不断向乡村渗透的过程,即通过“小地方”的分析能够达到研究“大社会”的目的。

[3]所谓“嵌入式观察”,即在一个村庄呆上不长时间即寻求理解模式的表达,并以此模式作为对下一个调查村庄进行观察和模式提炼的参照。此种观察法极容易导致循环性理论模式的产生和模式之间的相互循环论证。

[4]“场域”(field)概念为布迪厄所创设,他认为“场域”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者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也即,“场域”的基本含义只是指产生于特定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参见布迪厄、华康德,1998)

[5]关于村落研究的代表性质疑问题,本人在《个案研究的意义及其研究拓展——兼论中国农村的社区研究传统》一文中进行了专门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6]库拉圈(kula ring)是马林诺夫斯基(2002)在《西太平洋的探险者》中描述的新几内亚东部特洛布里恩德群岛的一种交易形式。在这里,邻近的岛屿基本上构成了一个交易圆圈。后有研究者认为,库拉圈不仅仅具有经济的意义,还可维持各岛的和平,消除紧张和敌对,是包括仪式、交换、巫术、旅行、社会关系、社会整合等在内的复杂综合体(参见哈维兰,1987)。

[7]夸富宴(potlatch)由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 Boas)最初予以细致描述,后来经由本尼迪科特(Ruth Benedict)再度解释的夸克特人的夸富宴仪式。在一次夸富宴仪式中,地方上的首领会以看似非常浪费的方式,把他们所拥有的大量的物品和财产都拿出来分掉。一般都被后来的人类学家看成是一种再分配的经济制度(参见Kottak,1994)。

[8]面对汉学界的批评,施坚雅对自己的理论作出了不断的修正。1971年,他提出了一个以村庄(而不是以集市)为中心单位的分析模式。他似乎有意把红枪会一类的现象包含在内,又似乎有意矫正自己以往过分强调“基层市场共同体”的偏颇。这个以村庄为主要社会单位的模式认为,一个自然村庄要经过“开放”和“封闭”的“周期”(转引自刘永华,1993)。

[9] 参见杨雪冬(2002)和周庆智(2004)等。

文章刊发于《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

第四篇:论民族学田野调查实践对学习民族学的意义

论民族学田野调查实践对学习民族学的意义

作者:彭玉华(200914024130)班级:2009级民族学班

摘要 民族学是以民族及其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1]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有学者称之为文化人类学。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的国度,民族学的发展获得了充分的养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族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的民族志材料的研究基础之上的。田野工作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是民族志架构的源泉。本文从田野调查的概念出发,分析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及特点,从而研究了田野调查实践对学习民族学的意义。

关键词 民族学田野调查特点意义

一、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又称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段内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工作。[2]它是文化人类学获取第一手资料、研究和解释文化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

与社会研究的其他方法相比,田野调查强调的是调查者本人“在场”或实地的调查,因此它区别于一般的文献研究,也区别与社会调查中常见的问卷调查的方法。正因为如此,田野调查通常要求调查者本人亲自到一个自己可以经验到的小型社区进行实地调查。

(一)田野研究方法的确立

早期的文化人类学家在理论上颇有建树,但大多不亲自进行田野调查,故有“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之称。文化人类学田野工作是从博厄斯开始的。他批评进化论学派根据少量资料就排列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轻率结论,主张对一个地区文化历史做认真仔细的研究,强调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20世纪初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兴起,与当时方兴未艾的科学主义的实验方法是分不开的,并在功能学派的努力之下得以最终确立。马凌诺斯基通过对太平洋的调查,奠定了“参与观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拉德克里夫—布朗曾在大洋洲、非洲等地从市场其调查,对如何搜集原始社会亲属关系及社会结构方面的资料,有不少好的经验。其名著《安达曼岛人》一书反映了他深入细致地从事田野工作的情况。

其后人类学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田野调查作为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人类学独特的学术传统和学科特色。

(二)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

1.观察与参与观察。民族学工作中特别注重观察,并以此为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基本方法。观察要深入,更要全面,特别对于某项活动,要“眼观六路”,就是说看的全,又要自始至终,把我全过程。这种方法是西方民族学家所倡导并付诸实践的,民族学发展史上许多重大的成果,都是在此基础上孕育出来的。

2.个别访问。民族学调查强调“直接”性,即深入实地,面对面的接触调查对象。个别访问,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一个主要方法。访问的对象以个人或一个家庭为单位。内容及可以围绕访问对象自身的情况,也可以了解其他问题。对访问的对象要精心选择,或者有阅历,或者是知情人,或[3]

者具有典型性。

3.调查会。开调查会是国内各种调查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在民族地区,调查会已是一种易于被接受的形式。

4.问卷法。问卷是社会学调查研究观察研究中采用的一种由调查对象填写的表格。民族学采用社会学的问卷法,一方面用于抽样,另一方面也用于观察和访问中。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些问题关心的程度、态度及心理状态。

5.谱系调查法。这种方法又称谱牒分析法,指对被调查者的家谱、族谱和亲属制度的调查分析,对于调查家庭制度、婚姻制度以及民族迁徙等都有价值。

6.自传调查法。这种方法,以个人为对象,全面记录其生平经历,不仅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全部历史,而且反映出他们家族史、行业史以及民族史的某一侧面。对同一对象,也要进行多次调查,真实的材料,往往得之于最后几次调查。

7.定点跟踪调查法。这种方法,有人称为“历史溯源法”,是指在某一社区建立固定调查点,对于一个群体进行有间隔性的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观察,以研究这一群体在总体上或局部上发生的演变。

8.文物文献搜集。少数民族文物与常规文物不同,它存在于少数民族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只要具有民族学研究和民族博物陈列价值,都可以视为民族文物。民族文物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类型性,即富有民族特点。

二、田野调查实践的特点

(一)社会性和多元性

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它关注的不是民族的某一局部,而是整体,即民族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某一民族的民族志,无疑是对该民族的全貌描述。费孝通指出:“民族学在中国主要是搞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所以,在中国,社会学和民族学从学术分科上说可以合二为一的。”[4]

民族社会是一个整体,民族学调查不能再满足于单一的民族资料的收集。在整体的研究中,民族学工作者遇到的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系统工程。这种多元性,在其他学科是不多见的。

(二)文化性和生活性

民族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文化。文化的范围很广,从广义广角讲,凡是人类创造的区别于自然的产物都可视为文化。在民族学的领域内,文化是举足轻重的,但民族学只侧重于研究文化的一部分,即非主流文化。所谓非主流文化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范围内,在社会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中形成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主流文化。而另一种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具有“民间”色彩,通常不以书面形式展现的,就是非主流文化。

非主流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生活性。通过对不同的民族在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风土人情等行为方式的研究,民族学家探寻的是人类千姿百态的文化模式。

(三)历史性和现实性

对于民族学调查来说,洞察历史的深邃力在某种意义上更强调一些。通过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原始的、落后的民族的调查研究,民族学重新构建起人类前史的框架。民族学的调查不仅有着深沉的历史性,同时还表现敏锐的时代感,即现实性。民族学的调查是立足于现实的,它更重视目前的状况。

(四)实践性和探索性

推动民族学发展的源泉不在书斋,而在田野,民族学调查的基本属性是实践。只有民族学调查的实践,才会给学科提供用之不竭的营养。民族学的调查,只能亲身去实践,才会获取第一手资料。民族学的实地调查又是一个探索过程。调查者在进入实地之前,会带着许许多多假设,但民族学调查并不立足于假设,而是立足于调查所获取的实际资料。只有认真的、严肃的、实事求是的探索,才会有民族学真正的发现。

(五)艰苦性和变化性

一般情况下,民族学实地调查,对于调查者来说都是在陌生的、偏僻的、具有族际差异的地方进行,艰苦性不言自明。不论在国外,还是在中国,在以封闭的落后的民族为对象进行调查时,民族学家们大都有过冒险的经历,自然、地理、气候、生活以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迭出不穷。

民族学不是静态的学科,它在不断的变化。民族社会在变,调查对象在变,调查内容在变,调查的方法和手段也要随之变化。

三、民族学田野调查实践对学习民族学的意义

(一)民族学田野调查是科学生命力之所在,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

可以这样说:没有田野调查,也就没有民族学。在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之前,没有真正意义的“田野工作”,但是有关民族学的资料,却通过非专业民族学家大量积累起来,被成为西方民族学“先驱著作”是由“地理大发现”之后蜂拥而入到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地的航海家、冒险家、旅行家、地理学者、殖民者、传教士们留下的。

正是由于民族学家们在田野工作中,获取了有关民族地区或原始部落的第一手资料,得到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动态,并编辑成各种民族志,我们才可以通过他们留下来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便我们能够更方便的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鉴于民族学的多元性、现实性、变化性等多种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田野调查获取更为准确的资料,以及已经变化的动态信息。这样可以更为准确的对某一地区进行跟为全面的研究。

(二)民族学实地调查是民族学学科的传统方法,它不仅推动了本学科的发展,也对其他相关的学科发生着重要影响[5]

当前,我国的民族学正处在一个发展阶段,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这不但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在方法上创新。民族学田野调查实践是民族学创新的基本动力。我们可以将对民族学的学习,扩展到田野中去,在实践中得真知,可以更为加深我们对民族学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学习民族学。

参考文献

[1]宋蜀华 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4.[2][3]姜立松主编.文化人类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4]费孝通.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N].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2).[5]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2.

第五篇:田野调查技术与方法范文

田野调查技术与方法

一、调查的目的及其作用

简言之,田野考古调查就是运用一套适合本地情况的田野调查方法,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下发现更多的古代文化遗存,以利于更好地保护和研究。

田野考古调查主要是指对古代遗存的地面勘察,其基本目的就是发现古代遗存,特别是那些由于年代久远而被掩埋于地下的遗址。其作用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

1、考古调查是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准备阶段

我们在发掘一个遗址之前一般先要对这个遗址的年代、性质及堆积的情况有所了解,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掘方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同样,要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亦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调查是发掘和保护工作的准备阶段。

2、考古调查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考古调查不仅仅是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的一个准备阶段,也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有些情况下既使不发掘,只要调查工作做得细致、深入,也同样能够解决一些学术问题,特别是在宏观上讨论一个地区内的遗址密度所反映的诸如人类共同体的规模,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情况的变化,及某种文化和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等问题时,考古调查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相比较,其优点是工作周期短,工作面积大,耗费资金少,其不足之处则是在获取资料方面,远不如发掘所获那样丰富和系统,因此由其所揭示的问题的深度也有局限,诸如遗址的文化性质、形成过程及系统编年等问题的解决都还有赖于正式的田野发掘。所以考古调查和发掘是田野考古中互为补充的两种研究手段。

二、考古调查的对象和分类

1、考古调查的对象

考古调查的对象是古代人们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及其相关的各种现象,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A 遗址 指古代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并以物质的形式保留下来的空间场所,是人们各种活动形成的遗迹,遗物的集合体,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居住址、城址、矿冶址、陶窑址、古战场、古道路、庙宇、石窟寺及墓葬等等。

B 遗迹 主要是指在遗址中由一次短期的人工行为造成的、固定的物质遗存。这里所谓的短期行为当然不是指几小时或几天,而是指人们一次性内容连续的工作结果。由此产生的结果也可能经过了多次后期修整和扩建,但其基本形态和功能都是第一次工作时就被确定了的,所谓固定的物质遗存是指这些物质形式一旦形成便不能随意搬动。如房屋(F)、窖穴、灰坑(H)、水井(J)、陶窑(Y)、墓葬(M)、石窟等等。

C 遗物 是指通过人工行为而生产、并被使用的、可以被移动的物体,如常见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瓷器等等。

D 遗痕,是指人们在活动过程中遗留在遗迹、遗物上的痕迹。如遗留在陶器上的指纹,地上的足迹,墙壁上的工具痕,道路上的车辙等等,它同时也是遗迹、遗物的一个构成部分。

E 自然遗存,这是权宜的称呼,其内容包括:人和动物的遗骸、粪便、植物、土壤、岩石等等,当然这些遗存多是存在于遗址中的,通过对它们的分析研究也能获得许多反映人类生活状能的信息。

2、考古调查的分类

根据调查的技术手段和调查对象的不同,考古调查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我们按调查目的的不同将考古调查分为下面两大类。A 普查

普遍调查的简称。是指对一个地区范围内所有古代遗存的调查。也常常被称作“文物普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调查地区内文物古迹的年代及分布和保存情况。多为配合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管理而进行,所以这类普查活动也多由各地的文物管理部门来组织实施。B 学术调查或称专题调查

这种调查是有明确学术目的的调查。调查对象的年代和类别多相对比较集中,出于不同的学术目的,还可以再细分为不同的类别。

A 区域性文化面貌的调查,这种调查多以自然地理区划为单元来进行。B 某类遗址或遗迹的调查,如城址、石窟寺、古代建筑、崖画等等。C 环境考古调查等。

调查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运用的手段方法也会有所区别,当我们以某种内容为主要调查目的时也不能完全忽视其它方面的内容,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三、考古调查的方法和技术

1、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①计划制定,在调查之前应该围绕调查的目的来制定出一份详细的调查计划书,以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区域范围,调查的时间、调查的手段和方法,经费的预算等内容。

②人员组成,国内的考古调查在人员配备方面一直显得很单纯,一般多是只由考古专业人员组成,近年来开始稍有改变,一些别的学科的学者开始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实际上在考古调查过程当中吸收别的学科专家参加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地理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方面的专家。这10 一点国外的做法值我们的借鉴,因为调查活动是一项集体工作,特别是对一些大规模的调查,人员组成尤为重要。

③资料准备,为减少工作的盲目性,调查之前必须做好资料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A 文献资料:这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地区的古代文献,如地方志之类;二是该地区已往的考古文献,看看是否过去已有过考古工作。B 收集有关调查地区的地理生态情况,特别是古代的,以便自己尽可能地置身于古代的生态环境中来改虑问题。

C 地图对考古调查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大比例的地形地貌图,它可以帮助我们选择调查路线和重点调查地点,将调查发现的遗址标入地图,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古遗址的分布规律及其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地图上的一些地名对我们的调查也常常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现在有的工作渐渐开始利用航空照片,若有条件也可采用,若能判读航片,效果会更好。④ 物质准备

调查的对象不同,所需物质亦有区别,总而言之有以下几类物品是应该必备的:

A 调查工作所需器材,包括手铲、镐、铣、罗盘、皮尺、钢卷尺、海拨高度仪、三角尺、绘图小平板、绘图纸、调查记录表,笔记本、铅笔、橡皮、各种包装纸、包装袋、塑料袋、标签本、望远镜、照像机、三角架、暗袋、胶卷等。

B 生活用具和药品

C 有条件的话可配备交通工具、汽车、直升机之类,脚踏车也很有用。

2、考古调查路线的选择

依调查对象的不同,其路线选择的方法也各异。

调查地点和对象明确者自然不存在路线选择问题,直奔目的地便是。但到了目的地之后也还有个选择问题,一般情况下以先察看田边地头和沟坎断崖为好,农民在整修田地或耕作时往往会把地里拣出的瓦块陶片之类的东西扔弃在田边地头,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遗物约略了解遗址的包含物并根据经验判断其时代。而沟坎的断面则可以提供遗址文化堆积的剖面,并时常可见到墓葬、灰坑、房屋等遗迹现象。如遗址上或附近有动土工程(砖瓦窑、水渠、屋基等等)时亦应仔细观察。

那么寻找和发现现遗址的调查路线如何选择呢?一般说来,遗址的分布是有其一定规律的。因为古代人们在选择居住地点时也要受自然环境以及主要经济活动和社会组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史前社会,自然环境的作用尤为明显。人们总是尽可能地选择那些接近水源,又可免水祸,背风向阳,交通便利,可利用资源丰富的地点来居住。史前人的生产力水平远比现代低,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要弱些。加上人口密度小等原因,所以他们选择居住地点的标准比现代要高。在自然环境变化不大的地区,史前或古代的遗址往往是和现代的村落交错或相迭分布的。从这种角度理解,我们可以选择以河流(特别是一些大河的支流)为主干线路,以河两岸的台地或阶地为主要调查面,又以现在的村落及其附近地区为主要调查点的调查路线。

但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地区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选择居住地点的标准也会有所区别。如黄士高原地区的史前遗址多座落在今天距河床高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顶上,其原因是河床不断下切的结果,是古今条件发生了变化。又如自然环境不同,黄土地区的史前遗址一般坐落在比较开阔的河流阶地上,既靠近水源又有可供从事生产活动的场地;黄河下游及苏北地区可能因河流常常汜滥的原因,遗址多位于高于今地面数十米的“固堆”上;江南因河湖密布,为避水患,遗址多位于一些被称为“山”、“岗”、“岭”的丘陵上;在一些沿海潮间带和湖畔则时常可见贝丘遗址和沙冈遗址。

总而言之,考古调查路线的选择要结合调查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一方面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仔细的分析,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以往已有的考古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少走弯路。

3、遗址的发现和勘察内容

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以及利用遥感技术,航片判读等手段虽然都可发现遗址,但要确认,必须经过实地的勘察。在确定了一处遗址之后,需进一步勘察的内容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遗址的规模,也就是遗址的分布范围。常常用平方米或平方公里来表示。遗址规模的确定一般可根据地表遗物的散落范围及遗迹的分布范围来推测,若能和暴露的文化层相结合。其推测会更准确些,有时可借用钻探的手段,在推测的范围附近再打几个探眼,以进一步的验证。

②文化层堆积,通过暴露的断面观察了解文化层堆积的厚度、层位的堆积状况、不同地点的堆积差异和不同文化层的分布等情况,如果断面理想,观察仔细,有时可以起到正式发掘的效果。如果可供观察的断面较少且不理想,视调查目的之需要,也可采用钻探和试掘的方法,钻探一般只能了解文化层的厚度,技术高超者也能辩出层位来。但对文化层中的包含物则多不能了解。试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后面要介绍的“探沟法”,还有一种是利用现成断面进行解剖发掘。这两种方法除可以帮助了解文化层堆积的厚度和分层情况之外,还可进一步了解各文化层的年代(由包含物推测)。

③遗迹分布,对遗址性质的判断来讲,遗迹的分布是至关要紧的。一个遗址往往包括有居住区、墓葬区、作坊区等等,而这些遗迹往往是可以根据地区的踏察来发现的。暴露在断面上的遗迹现象一般比较容易辩认,有时根据地面遗物的采取也可以做出遗迹分布的推测。如破碎陶片和灰土常见的地点往往是居住区,和制作业有关的工具,半成品和废料较多的地12 方则很可能是作坊区;而墓葬所在的地方一般很少有暴露在外的遗物,如遇到完整陶器或有人骨的时候,则需格外仔细观察周围的情况,很可能附近就有墓葬或墓地。

④遗物采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通过对采集遗物的分析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遗址的年代,文化特征乃至遗址性质等问题。采集的对象包括人工遗物和自然遗物两部分。视目的之不同,采集方法亦可有所区别。归纳起来有下述几种:

A 全面采集,指对暴露在外的遗物无论其大小破碎程度,全部采集。据我所知,这种方法还很少被采用,一方面是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则是对这样做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是否值得这一点还尚未被充分理解。

遗址上的遗物分布是平均的,一是数量的多寡不等;二是遗物的种类也可能多有不同,如果人为扰动不大的遗址,地面上暴露的遗物所反映出的差异很可能是反映了地下埋藏遗迹的功能的不同,据此可以初步判断遗址中日常生活区、作坊区、宗教活动区、墓葬区的分布情况。但是地面扰乱情况严重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方法后的分析结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采用这种办法以保存状况较好、地面上甚少干扰(建筑物等)、作业比较容易展开的遗址为好。进行全面采集时应将整个遗址区划为面积相同的网格,统一编号,然后分区采集,分别在图上和采集物上用图和文字标明采集地点,以避免发生混乱,便于以后的分析研究。

B 局部采集,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和全面采集是一样的,其目的亦是想通过地表遗物的分布情况来了解地下遗迹的分布。其具体方法是在遗址上设立若干采集区,(采集区的面积和采集条件应尽量相当)并编号、绘图示意,然后全面采集各区内的遗物。

C 随机采集,这是现在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因为简单、省力。但同样因为是随机的,所以采集到的东西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通常我们去一个遗址调查,总是先拣取保存较好,个体较大并具时代特征的遗物,如陶器的口沿和一些石器、骨器等。这虽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该遗址的年代,文化特征等问题,但其资料的局限性很大,它只能证明该遗址有什么,而不能说明该遗址没有什么(小规模的发掘都有同样的问题)因此据此所了解的遗址内涵只能是粗浅的。

D 剖面采集,这是一种我认为比较好,但尚存争义的方法。若想对一个遗址的纵的方面(时间的延续)有所了解,除根据以往的考古经验对遗物进行观察分析而获取信息之外,进行剖面采集的方法是最理想的。当在遗址上遇到有较好的剖面时(堆积层位清楚,包含物丰富)可分层采集遗物,实际上是发掘的方法,即先分清层位关系,并绘出剖面层位图,然后逐层清理。所采集遗物也要正式编号。这种方法所采集的遗物因为有明确的层位关系,其研究价值和正式发掘物等同,而和由地表上采集者是不一样的。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就是根据一两个剖面所采集的遗物虽然也可能进行分期,但就整个遗址来说仅此还是远远不够的。

对采集的遗物要尽快地清洗、拼对、统计,并选出标本、绘图、照像,这些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采集的遗物一般应在现场就包装好,并在现场写上标签,以免和别的遗址的采集物相混。

⑤年代判断,这多半是根据采集遗物来进行的,有的剖面采集也可帮助完成这项工作,此外还有C14等手段所用测试称本的提供。这项工作不一定在田野阶段完成,但若能及时做到这一点,调查效果会更好。

⑥除上述几项内容之外,还有一点需格外强调的,那就是对遗址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的观察。因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必然会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生密切的联系,在现代考古学的研究中,考古学家们越来越自觉地把对环境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任务,并把它作为聚落形态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遗址环境的调查大约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A 地形和地貌。即观察遗址周围的地形特征,看有无高山、河流,是平原还是丘陵,或为盆地等等,因为自古至今地形特征会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向有关的专家们请教,如果是比较晚近的时期发生的变化,可向当地的百姓打听亦可。

B 资源。是指对人的生活和生产有关的动植物和矿物资源的调查,土壤情况,主要栽培作物,附近是否有矿藏、岩石方面也应注意,因为和制作石器有关。这方面的调查最好还要采集土样,进行孢粉分析,这是了解古代环境最常用的方法。

⑦若有条件,能把对遗址所在地现代的生产、生活状况做一民族学或民俗学方面的调查也是有益处的。不懂现在也就不好理解过去,不懂过去,也不好理解现在。现代有些民族的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古代还是比较相近的,比较考古学研究中大量借用民族学材料的道理就在于此,不懂现在的稻作栽培方面的知识,如何去研究稻作起源的问题呢?生产工具方面的研究亦有同样的问题。

4、考古调查的记录

调查记录是整个调查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记录的准确、客观、细仔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分析研究。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已有一套比较周密的记录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字、绘图、照像三个部分。

①文字记录。只要是照像和绘图不能充分表达的内容,都应有详尽的方字记录,其内容通常以表格的形式填写,包括:调查日期、路线、人员、遗址名称、位置(经纬度)、高程、规模、周围自然环境、保存现状、文化层堆积情况(土质、土色、包含物)、遗物、遗物的分布,采集标本,年代及文化性质推测等等。表格的形式可视需要自行设计。文字记录的要求是详细、准确。②照像记录。其特点是真实,直观。一般可用彩色反转片和黑白片来拍摄(数码相机),用彩色负片也可以,有条件的话可以兼用,照像记录一般是拍摄遗址地形(所谓全景)、地层剖面,遗迹或遗物暴露、分布情况,若调查古建或石窟寺,照像记录就更为重要了。在拍照时应逐张登记所拍内容,时间及所用光圈、速度以积累摄影的经验,并避免遗忘或和别的内容相混淆。

③绘图记录。其内容约有以下几项

A 遗址位置图,可借用现成的地图来制作。现在一般各县均有分县地图、标遗址所在位置的时候这种图比较便捷(小区域位置)。

B 遗址地形图,有时候也可以借用现成的五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以万分之一的地形图最为理想),这种地形图属保密性质,有时借用比较困难,现在已比较容易获得,用起来比较方便。

C 遗址平面图,以1/1000或1/5000为宜,这种图多需实测,此图需反映遗址的范围,附近自然环境特征(河流、阶地、道路等)、现代地面标志物(农舍、电杆、窑场等),可观察到的遗迹、遗物的分布范围,钻探的位置,采集区的位置等。

D 遗迹平、剖面图,1/10或1/20的比例。E 断面的剖面图,比例同上。F 遗物图,1/1-1/4比例。

5、几种考古调查技术

①钻探 这种技术源于盗墓,其工具名“洛阳铲”,是洛阳的盗墓贼用来探寻古墓的工具。我们今天用这种工具的技术已相当的成熟,而且很普遍,可根据探出的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的不同,判断地下的堆积情况,对了解墓葬的分布,遗址范围和大型宫殿基址及文化层的堆积厚度等都有较好的效果。但不能据此了解细部结构,而且使用不当会对遗址造成破坏,进行钻探时要慎重,打过的探眼最好用石灰或砂土之类回填,以便区分和原地层的不同。探孔的分布可视需要而定,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梅花点”的布局,即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钻5个孔。

②航片判读 利用航空照片来发现古代遗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格林·丹尼尔把考古空中摄影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14年以前,当时人们认为空中摄影在记录已知的古迹方面具有辅助价值;第二阶段从1914年至1939年,采用精确定点垂直和倾斜角度拍摄,来寻找当时不为人所知的遗址,靠的是土壤、阴影和庄稼所显示出来的特征;第三阶段从1939年,即第二次大战开始,战争使空中摄影的范围大断扩大。这一阶段采用立体镜观察大面积范围内完整的垂直复盖区域。丹尼尔还说空中摄影已经成为考古发现和记录的一种主要工具。如果一名考古学者不能像看地图那样通晓航空照片所反映的内容,那么他就不能被认为受过全面的训练。我国目前的情况似乎还处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刚刚开始,还没有普遍展开。前者为一些大型发掘工地和揭露遗址的空中摄影记录,殷虚、偃师商城、唐长安城等均拍摄过这类照片。后者如宁镇地区土墩墓的调查。等。

③电阻探测 本是地质勘探的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在地面施加电压,通过测定电阻率,来寻找地下的遗迹。石头和粘土的电阻率是随孔隙中含水量而变化的,所以随着湿度的变化其电阻率就相应发生变化,如果地下遗迹是石质的,用这种方法就很好,据说对夯土之类也较敏感,具体操作方法请见参考书。

四、区域系统调查方法简介

系统区域调查(systematic regional survey),又称全覆盖式调查法(Full-Coverage Survey),有些中国考古学家将之译为“拉网式调查方法”。它是以区域聚落形态研究为目的的考古调查方法。与单纯的以发现考古遗址并一般了解遗址内涵为目的的传统调查方法不同,区域系统调查法强调的是对特定区域内不同时期、不同文化阶段之间聚落形态的变化过程进行动态观察和研究。现在,区域系统调查法已成为聚落考古和聚落形态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区域系统调查方法简史及其在中国考古调查中的实践

区域系统调查是聚落考古的必经步骤,20世纪40年代,戈登-威利秘鲁维鲁河谷的调查,揭开了聚落考古的序幕。1985年,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召开的全美考古学会上,大家认为,区域系统调查不但为聚落形态的变迁,而且通过对遗址的等级状分布、遗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聚落中心的转移等现象的揭示,为进一步考察特定区域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过程提供必要的依据。这次会议标志着区域系统调查法已经处于成熟阶段。

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考古学者与国外考古学者合作,开始将区域系统调查方法应用于中国考古学实践中,已有的案例可举以下数端:

中美洹河流域考古队;《洹河流域考古研究初步报告》,《考古》1997年10期;中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人类学系:《河南颖河上游考古调查中运用GPS与GIS的初步报告》,《华夏考古》1998年1期;中美两城地区联合考古队:《山东日照两城地区的考古调查》,《考古》1997年4期;Gideon Shelach, 1998.A Settlement Pattern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 Results and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Western Theory and Methods to Chinese Archaeology, Antiquity 71, pp.114-127.《中国北方的一个聚落考古研究:西方理论与方法在中国考古学中的研究结果及启示》;陈星灿等:《巩义市聚落形态考古调查取得丰硕成果》,《中国文物报》1999年5月19日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16 南第一工作队:《河南灵宝市北阳平遗址的调查》,《考古》1999年第12期;内蒙古赤峰地区的调查等。区域系统调查的方法

所谓全覆盖与系统的含义:野外调查,覆盖面的面积要全面、系统,二是指记录的系统性(包括地图的和文字的)。

(一)调查准备:

(1)确定研究区域(一般是自然区域,或是流域或是盆地),重要的是这样的区域应该有比较好的考古学基础,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和文化分期比较清楚,这是开展调查和研究的必要基础。

(2)主要研究目的及相关问题的设计,应熟悉调查区域内相关资料及以往研究概况。

(3)调查出发点。研究区域一旦确定,就可以选择一处已知的较大规模的遗址,并以此为中心,向西周扩展调查的范围。

(4)熟悉陶片和对相关遗迹现象;

(5)季节的选择,最好选择在深秋与冬季。

(6)调查工具:(a)最重要的是1:10000以上的地图。(b)调查工具,主要有照相机、指南针、对讲机、GPS等;

(7)调查人员:对陶片有较高断代能力的专业人员及熟悉当地情况的文物部门的人员。

(二)调查方法

队员在规定的路线上,沿直线徒步前进,当间隔超过50米时,则以Z字形前进。其中一人持图,持图者除记录自己发现的遗存外,还要时刻注意其他队员所在的位置,相邻队员要互相协助,确定遗址的范围,通知相关的发现。到达调查线路的终点时,要在地图上记录每位队员所获得的信息。

分区采集遗物,田野中初步分析陶片,选择标本,进而在室内进行详细研究。遗物要分区采集(遗址代号、分区号、采集人姓名和日期等。)

对古地质地貌的调查;对现代手工业作坊的调查;对调查区域民俗习惯的调查;对对区域矿产资源的调查。

(三)与传统调查方法的微小差异:

(1)调查所发现遗址的绝对数量上,如山东两城镇地区的调查,其中80%的遗址是新发现的;内蒙古赤峰地区的调查,记录200处遗址,但只有20处是以前发现的;在巩义地区,三分之一的遗址是新发现的;辽宁一个调查先进县等等。(2)遗址的范围不是根据文化层的分布和遗址的隆起程度来确定的,而是根据陶片等遗物的分布确定的;分区记录方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于那些多个文化(期)共存的遗址,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每一个文化(期)遗存实际分布地区域。(石家河的调查:对石家河遗址群的分布、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兴衰过程的新认识)。

(3)调查内容上的差异。

(4)最大的差异在于记录方法上的差异,调查的结果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图上。一般来说,有几个文化或文化期,就有几副聚落分布图,如此,既能够从横的侧面上了解不同文化乃至不同文化期遗址的分布情况,也能够从纵的方面考察该地区从早到晚聚落形态历时的发展演变。为了便于考察聚落与聚落、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聚落图要标出河流、山丘等明显的地理标志。

(5)调查结果的差异。如区域系统调查方法要得出:a区域内各文化时期聚落等级(聚落等级、面积幅度、遗址数量);b各文化阶段遗址的数量与面积统计表(遗址数量、总面积、平均遗址面积);c某一时期核心区域聚落群与外围区域聚落群的对比(总面积、不同等级、遗址面积、遗址数量),这些结果都是以往传统调查方法所不能作到的,同时在传统调查方法基础上所从事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研究所缺少的。

世界许多地区的考古实践证明,全覆盖式的系统调查对于研究复杂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这种调查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必要经验基础。缺少通过系统区域调查所获得的反映聚落形态历时变化的考古资料,就不可能解决中国早期复杂社会的发展过程和中国文明特质这样的问题。

(四)区域系统调查方法在中国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1)如何确定遗址。一两块陶片是否是一个遗址?原生的遗址(石头)?从以往调查结果看,这些微量陶片的遗址大都分布在面积较大的遗址的周围,似乎暗示了这些微量遗物的遗留可能是过去人们在聚落以外空间内短期活动的遗留,有古人“活动范围”、“临时居住地”等方面地含义,因而往往具有特殊地含义。(遗址域catchment)所以,在调查到此类遗址时,一是要忠实记录,二是在研究相关问题时区别对待。

(2)如何确定遗址面积。区域调查方法根据陶片等遗物的分布来计算遗址面积,而按照我国传统做法,遗址的面积是以文化层或相关遗迹的分布来确定的。有些陶片可能是后人搬运的结果。如何统一这一问题尚需讨论。但一定要按照遗物的实际分布记录遗址面积。在同一标准下的记录,其对比意义是相同的。

(3)如何确定不同时期聚落的面积。田野调查中,有关地面所见与实际遗存埋藏状况关系的问题,一直是田野调查中讨论最多的问题。如何更好地确定两者地关系,方法很多,诸如用钻探方法等。

下载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田野调查提纲及方法[5篇]

    田野调查提纲及方法 (2010-12-31 10:15:41)转载▼ 标签: 文化 一、调查主题与内容 1. 各地方现有各种民国以前的建筑、碑文 建筑所在地点(乡镇、村寨名称)、保存情况、建筑或......

    长城专题要素田野调查方法

    长城专题要素田野调查方法在出外调查前,同文物调查人员共同确定调绘段,在室内结合调绘片和相关资料,对当前调查长城沿线的地物地貌进行分析判读,在聚酯薄膜上用铅笔初步标绘调查......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参考书目

    《人类学研究方法》参考书目肖峰:《从哲学看符号》,中国人民大学1989年。杨堃:《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文物出版社1996年。 费......

    人文田野调查方法介绍

    人文田野调查方法介绍 资料研究与搜集 1.史料的建立: 史料的种类包括了书籍,未编印成册的文字资料,口传资料,民间文书,关连物件,史迹遗址等,这些都可以提供重建历史的素材.......

    田野调查

    潮汕文化 杨嘉琳120501241何嘉雯1205012235 张惠云1205012236杨丽1205012103 B12工本6班-旅游与酒店管理 【概述】 古称为潮州文化,是海内外潮人的根,在广东潮汕地区(以现在广......

    田野调查

    上大学前就听一些同学讲大学后会有很多的实践机会,它不像高中一样只是在背书。上大学后一个学期,我发现自己也没有参加过什么实践。而在第二个学期开始,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

    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语言学方法

    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语言学方法 张振江 第一节 准备工作 采用语言学方法进行人类学调查,涉及众多方面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中,有一部分与人类学调查的其他部分的准备工作相......

    田野调查·立身之本”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八届研究生论坛会议议程

    田野调查·立身之本”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八届研究生论坛会议议程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2-03 专题一:变迁与流动 地点: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会议室(文华楼东区1304) 第一场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