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二战(二轮优质学案)[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23:3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世纪20年代——二战(二轮优质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世纪20年代——二战(二轮优质学案)》。

第一篇:20世纪20年代——二战(二轮优质学案)

20世纪20年代——二战

一、根据下列提示,回忆教材相关内容:

(一)按照下列提示,回忆教材有关具体内容: 必修一: 世界:无

中国:专题二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局部抗战)

专题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必修二:

世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二 《罗斯福新政》)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27——1937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短暂发展)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修三:

世界: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中国: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按照下列提示,回忆教材相关章节的具体内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内容和评价。4.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5.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表现、特点和评价。

二、线索:

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经济危机→改革调整

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斯大林模式形成

三、要点:

必修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政权的对峙: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战争。

必修二: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

响。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建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必修三: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0世纪的西方文学;电视的发明与发展;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

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方面的重要论著及其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四、根据下列提示,多角度整合基础知识 :

1.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简述这一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20世纪20、30年代,苏联(俄)进行哪些改革?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在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的时候,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什么成就,对同一时期的美国有何影响?罗斯福政府和苏联采取的政策有何共同之处?

4.20世纪30年代,苏美两国经济发展各有何特征?简要分析出现上述基本特征的原因。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说明苏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5.1929年在美国首先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6.中国共产党受俄国革命道路的影响,但是最终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走不同的道路?

五、史料研读: 第一组:

材料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录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材料2:《商业周刊》做过调查,证实有不少人不再喜欢美国了,有的已经离开美国,有的正设法离开。30年代初期,迁居国外的人数年年超过迁入的。俄国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叫做苏美贸易公司,它平均每天收到350份申请书,要求移居俄国。有一次令人最难忘怀:他们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油漆工、机械工、厨师、火车机师、木工、电工、售货员、印刷工、化学家、制鞋工、图书管理员、教员、牙科医生,此外还有洗染工、飞行员、殡仪工人各一人。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

材料1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材料2分析经济危机的影响;材料3分析中国吸取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正确认识。第二组:

材料1:实际上,苏联的工业已经象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国民收入。而且,在计划经济中,政府能随意分配投资资本。因此,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有70%是资本货物,30%是消费品;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大致相反。到 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这一惊人的激增不仅是因为苏联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由于大萧条所造成的西方生产率的下降。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其中除了工业产量外还包括落后的农业产量)在1928年至1952年这25年中增加了三倍半——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同一时期其他任何国家。

材料2:虽然从生产的观点来看农业集体化并不成功,但它还是为五年计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这又使苏联政府能强迫农民承担工业化的大量费用。国家以征税的形式吸走剩余产品,然后将剩余产品出口,以便为工业化筹措资金。尽管农民一直取不合作的态度,但由于农业集体化制度,政府已能够向农民榨取足够的东西,用来供养城市居民、帮助支付新的工业中心的费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1、2考查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可以考查其中联系。2010年高考已经涉及。

六、课堂反馈: 1.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的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加剧了美国工人的贫困

B.加深了工人同资本家的矛盾 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为经济大危机的发生种下了祸根

2.(2009高考重庆文综)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3.(2009高考广东单科)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4.(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6题)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5.(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17题)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6.(2009高考江苏单科)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10年高考湖南文综32题)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8.(2009高考广东单科)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10.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的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l)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试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11.《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在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不同时期发生在俄国、美国、中国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各是指什么?(3分)

(2)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3分)各自的最终结局如何?(3分)在历史上有什么共同作用?(1分)

(3)据此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2分)

(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3分)

(2)特点:俄国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部分恢复私有制和商品买卖的办法来发展生产;

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3分)

结局:新经济政策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年被废除,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进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 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3分)

共同作用:三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

(3)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2分)

第二篇:历史学案(二战的胜利)

九(下)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组稿人:陈红光使用时间:第18周(二)

【课前预习】

1、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

2、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____________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成立___________。

3、二战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战役。

4、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__________登陆,开辟了欧洲___________,使德军陷入东西夹击之中。

5、1945年5月8日______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9月2日______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巩固练习】

1、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B、美苏争霸 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D、宗教纷争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是()

A、1945年5月2日B、1945年5月8日 C、1945年8月15日D、1945年9月2日3、200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到我国四川地震灾区慰问。请问:作出成立联合国决议的是()

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华盛顿会议4、2009年5月27日吴邦国委员长在俄罗斯进行访问时,参观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著名战役纪念馆。这一纪念馆应是()A、莫斯科战役纪念馆B、柏林战役纪念馆

C、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馆D、诺曼底登陆纪念馆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6、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该军事行动是哪次会议决议的体现()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7、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一场著名的登陆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这场战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B、柏林战役C、诺曼底战役D、莫斯科战役

8、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说法错误的是()A、日本在两次大战中都是战败国B、战争都是由德国挑起的C、对战后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D、战争中都使用了新式武器9、2009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4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1)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2)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难以合作(3)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4)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A、(1)(2)B、(2)(4)C、(1)(3)(4)D、(1)(2)(3)(4)

第三篇:2017小说二轮教学案

2017届高三

小说阅读二轮复习教学案第1课时

一、课前预学

考点:赏析人物形象,领悟艺术魅力。

(一)主要人物形象分析题

1.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常见题型:

①小说中的×××具有怎样的性格? ②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形象。答题注意点:

①身份定位。尤其是第②种题型更是不可或缺。②找出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注意:不要忽视直言人物性格的议论句!③概括人物性格、思想情感。

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2.人物形象刻画(塑造)题: 常见题型:

①小说是怎样刻画人物性格的? ②小说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答题注意点:

①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②间接描写:以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以环境或景物描写来衬托;

③在情节发展(或: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 ④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次要人物的作用分析题:

常见题型:

①文章用不少笔墨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②“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分析。主要作用:

①对主要人物的对比衬托作用。②推动情节的发展作用 ③揭示或深化主题的作用

④如是第一人称还有见证和线索作用 ⑤自身独有的作用

请结合一轮复习的有关知识自我补充:

二、课堂研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向东还是向西

连俊超

胡小兵停下车向后张望,他的女人拖着一捆竹板艰难地走着。胡小兵看到了那女人脸上的汗水,他朝女人喊着:“你等着!”

胡小兵跑到女人身边,说:“给我!”女人继续迈着沉重的脚步,那捆竹板在地上划得唰唰响。女人说:“我行!”胡小兵提高了嗓门:“给我!”女人停了下来。胡小兵抱过竹板就走,他说:“不让我拉,非得让你抱着走,这么沉你抱得动吗?”女人跟上,用毛巾在他脸上擦了一下,说:“竹板太长了,车上那么多水泥,不能再放东西了。”

胡小兵把那捆竹板拖到板车旁边,说:“歇两分钟。”然后他点了一支烟,抬头看了看天,骂道:“他妈的,这老天爷太狠了,弄这么毒辣的太阳!”女人说:“还得往南走一里路,正顶着日头!”胡小兵扔掉烟头说:“走吧,把竹板放到车上,你扶着。”女人没照办。女人说:“这些水泥拉回去你就得喊得半夜腿疼,别逞能了!”女人知道,往南走一里路,就是东西大街,沿大街往东走两百米就是工地了。

[来源:Zxxk.Com]

女人跟在车后,歪着腰胯,用屁股顶着那捆竹板,像企鹅一样一走一摇摆。胡小兵不时回头看一眼女人,想喊一句什么,却什么也喊不出。他张大了嘴巴,仍感到像被人掐了脖子一样呼吸艰难。胡小兵脱了短袖,把深红色的上身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太阳。太阳便在胡小兵的脸颊、臂膀、背上镶嵌了无数个小太阳。胡小兵伸长了脖子,像一头老牛似地蹬着地面,每一步都恨不得把水泥路踩出一个坑来。

一阵凉风很及时地取代阳光充满了大街小巷。胡小兵往天上一看,不好,要下雨!胡小兵回头对女人喊:“我得赶紧把水泥拉回去,淋了就完了!”汗水把女人几缕头发粘

在脸上。她点了点头,说了句只有她自己听到的话。胡小兵顾不得腿酸痛了。要是一车水泥被大雨淋了,他的工钱也就得像汗水一样蒸发掉了。

东西路就是目标。胡小兵感到有雨水很不客气地落在脸上,他慌了,可身后的板车并没有慌张,它仍是慢悠悠地爬行,任凭胡小兵怎么用力它就是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更多的雨点飞身而下,像工地的碎块一样密集,它们挡住了胡小兵的视线。胡小兵把一小块塑料布盖在了水泥袋上。他恨不得抓起行人,把他们的衣服也脱下来盖在水泥袋上。

东西路口模糊的红绿灯出现了,胡小兵冲了过去。那时,一辆三轮车比胡小兵更加匆忙地往前冲,把正在拐弯的胡小兵给挂倒了。三轮车没给胡小兵叫喊的机会,它很快就把自己藏进了雨雾里。胡小兵向身后的女人叫了一声。女人丢下竹板飞奔过来,撩起胡小兵的裤管,女人看到了胡小兵左腿上像嘴巴一样的伤口。

女人说:“赶紧去医院,就在西边不远。”

胡小兵说:“扶我起来!”胡小兵抓住了板车的把手,说:“你在后边推着,赶紧把水泥弄到工地上,淋透就完了!快!”

雨水早已把他们身上的汗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并企图把这个世界也冲刷一遍。女人站着没动,她突然带着哭腔喊道:“快去医院吧,就在西边不远!”

胡小兵看了一眼自己的左腿,鲜红的血从裤管里流了出来。胡小兵吼道:“水泥快被淋着了!快给老子推车,往东两百米就是工地!”然后他拖着左腿拉起了板车。女人跑过来,在板车后面用足了力。

女人咬紧了嘴唇,这样一来,泪水再多,也无法流进她的嘴里了。

1.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述其作用。(6分)

(1)

(2)

2.小说以“向东还是向西”为题有什么用意?试作简要阐述。(4分)

3.小说中多次出现交代或描写天气的的文字,试简析其作用。(4分)

4.小说是怎样正面刻画人物性格的?请从多角度思考并作简要阐述。(6分)

三、课后研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子孙万代 汪曾祺

傅玉涛是“写字”的。“写字”就是给剧场写海报,给戏班抄本子。他有个癖好,爱收藏小文物。他有一面葡萄海马镜,一个“长乐未央”瓦当,一块藕粉地鸡血石章,一块“都灵坑”田黄„„这些小文物大都是花不多的钱从剧团打小鼓的小赵手里买的。

一天,小赵拿了一对核桃,请傅玉涛看看。傅玉涛接过来一看,用手掂了掂两颗核桃,说:“哎呀,这可是好东西!两颗核桃的大小、分量、形状,完全一样,是天生的一对。这是‘子孙万代’呀!”

“什么叫‘子孙万代’?”“你看,这核桃的疙瘩都是一个一个小葫芦。这就叫‘子孙万代’。这是真的‘子孙万代’。”

“‘子孙万代’还有真假之分?”

“真的葫芦是生成的,假‘子孙万代’动过刀,有的葫芦是刻出来的。这对核桃可够年份了。大概已经经过两代人的手。没有个几十年,揉不出这样。你看看这颜色:红里透紫,紫里透红,晶莹发亮,乍一看,像是外面有一层水。这种色,是人的血气透进核桃所形成。好东西!好东西!——让给我吧!”

“傅先生喜欢,拿去玩吧。” “那,这么着吧,我给两块钱,算是占了你的大便宜了。” 傅玉涛对这一对核桃真是爱如性命,他做了两个平绒小口袋,把两颗核桃分别装在里面,随身带着。一有空,就取出来看看,轻轻地揉两下,不多揉。这对核桃正是好时候,再多揉,就揉过了,那些小葫芦就会圆了,模糊了。

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到傅玉涛家来破四旧,把他的小文物装进一个麻袋,呼啸而去。

四人帮垮台。傅玉涛不再收藏文物,但是他还是爱逛地摊,逛古玩店。有时他想也许能遇到这对核桃。随即觉得这想法很可笑。十年浩劫,多少重要文物都毁了,这对核桃还能存在人间么?

一天,他经过缸瓦市一个小古玩店,进去看了看。一看,他的眼睛亮了:他的那对核桃!核桃放在一个玛瑙碟子里。他掏出放大镜,隔着橱柜的玻璃细细地看看:没错!这对核桃他看的次数太多了,核桃上有多少个小葫芦他都数得出来。他问售货员:“这对核桃是什么人卖的?”“保密。”“原先核桃有两个平绒小口袋装着的。”“有。扔了。你怎么知道?”“小口袋是我缝的。”“?”傅玉涛看了看标价:外汇券250。

这时进来了一个老外。老外看了看,问:“这是什么?”售货员:“核桃。”“玉的?”“不是玉的,就是核桃。”“那为什么卖那么贵?”售货员请傅玉涛给老外解释解释。

傅玉涛说:“这不是普通的核桃,是山核桃。”“山核桃?”“这种核桃不是吃的,是揉的。”“揉的?”傅玉涛叫售货员把玻璃柜打开。傅玉涛把两颗核桃拿在手里,熟练地揉了几圈。

“揉,有什么好处?”“舒筋活血。”“舒,筋,活,血?”“你看这核桃的色,红里透紫,紫里透红,这是人的血气透进了核桃。”“血——气?”

“把核桃揉成这样,得好几十年。”“好几十年?”“两代人。”“两代人,揉一对核桃?”“Yes!”

“这对核桃,有一个名堂,叫‘子孙万代’。”“子孙万代?”

“您看这一个一个小疙瘩,都是小葫芦。”傅玉涛把放大镜给老外,老外使劲地看。“是雕刻的?”“No,是天生的。”“天生的?噢,上帝!”“这样的核桃,全中国,您找不出第二对。”“我买了!”老外拿了这对子孙万代核桃,一路上嘟哝:“子,孙,万,代!子孙万代!”

傅玉涛回家,炒了一个麻豆腐,喝了二两酒,用筷子敲着碗边唱了一句西皮慢三眼:“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选自《汪曾祺小说经典》,有删改)

1.小说中先后两次提到“两个平绒小口袋”,有哪些作用?(4分)

2.“子孙万代”为何珍贵?根据小说内容加以概括。(4分)

3.主人公傅玉涛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汪曾祺的小说追求“溶奇崛于平淡”的境界,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6分)

2017届高三

小说阅读二轮复习教学案第2课时

一、课前预学 考点:小说情节

1.情节知识

⑪ 情节安排特点

① 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 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 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 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有出人意料式(欧·亨利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 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注意:考到“结构特点”,往往指双线索(明线暗线如《药》、主线辅线)结构!

⑫ 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 顺叙,②倒叙,③插叙,④补叙,⑤平叙。⑬情节安排层次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有序幕、尾声。概括时要突出核心要素“何人”“何事”。⑭情节结构技巧

对比、抑扬、悬念、伏笔、照应、铺垫、变换人称等。2.主要题型

问题:文中写了XX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开头和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探究情节为什么这样安排(安排的合理性)等。答案角度:

内容上,①交代事件发展(或:推动情节发展),②展示人物性格,③揭示作品主题;

结构上,主要包括:①创造悬念,引人入胜(开头段倒叙、设问);②前后照应(《祝福》风雪的情节);③侧面衬托、埋下伏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石头、《项链》中假项链的伏笔);④点明题意、引发读者思考等(尾段);

⑤线索,贯串全文。

上述两方面诸点,还可归结为四点:情节、人物、主题、审美效果!切记。

答题格式: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二、热点训练

【美】约翰〃斯坦贝克

我每想起这件事,心中总有一种愉快、满足之感,因它有着无与伦比的美。

那是凌晨时分,东边的山峦仍是一片令人生厌的蓝黑色。但山背后却已晨曦微露,一抹淡红渲染着山峦的边缘。当这缕红光婀娜升空时,色泽越变越冷、越淡、越暗。当她接近无边天际时,就逐渐和漆黑夜空水乳交融了。

天很冷,虽未刺骨严寒,但也冻得我拱背缩肩。我拖曳双足,沿着山谷乡间的土路前行,突然看见前方有一座帐篷。橘红色的火苗在一只生锈的小铁炉的缝隙中闪烁。“烟筒”喷出的灰色浓烟直直升起,好一会才在空中飘散。

火炉旁有位青年妇女,不,是位姑娘。她身穿褪色的布衣裙,外面罩着背心。走近后才发现她那只弯曲着的胳膊正搂抱着一个婴儿,他被暖暖和和地包在背心里面吮奶。这位母亲不停地转来转去干活,而婴儿一直在吮奶。这既不影响她干活,也没影响她转动时轻捷优美的姿态,她每个动作都准确娴熟。

我走近时,一股煎咸肉和烤面包的香味——世界上最令人感到愉快和温暖的气味——扑面而来。东边的天空这时已亮起来。我走近火炉,伸出手去烤火,一触到暖气,全身立刻震颤一下。

突然帐篷的门帘向上一掀,走出个青年,后面跟着一位长者。他俩都穿着崭新的粗蓝布裤和钉着闪亮铜钮扣的粗蓝布外套。两人长得十分相像。青年蓄着乌黑短髭,长者蓄着花白短髭。他俩默默地站在一起望着逐渐亮起的东方,一同打了个哈欠,一同看着山边的亮处。他们一回身看见了我,就一同向我问好。两人一同来到火炉边烤手。

姑娘不停手地、聚精会神地干活。她那梳得平平整整的长发扎成一束垂在背后,干活时,发束随着她的动作甩来甩去。她把几只马口铁水杯、几只铁盘和几份刀叉放在一只大包装箱上,然后从油锅里捞出煎好的咸肉片,放在一只平底大铁盘上,卷曲起来沙沙作响的咸肉片看上去又松又脆。她打开生锈的铁烤箱,取出一只摆满用发酵粉发得松松的大面包的正方形盘子。

热面包香气扑鼻,两位男人深深地吸了口气。长者回头对我说:“你吃过早饭吗?” “没有。”

“那就跟我们一起吃吧!”

这就是邀请了,我同他们一块走到包装箱旁,围着箱子蹲在地上。青年问:“你也去摘棉花吗?”

“不。”

“我们已经摘了十二天了。”

姑娘从火炉那边说:“还领到了新衣服呢!” 两个男人低头瞧着新衣裤,一同笑了。

姑娘摆上那盘咸肉,大个的黑面包,一碗咸肉汁和一壶咖啡,然后自己也蹲在纸箱旁。婴儿的头部暖暖和和地包在背心里面,还在吮奶,我听见小嘴吮奶时的咂咂声。

那位长者把嘴填得满满的,细细咀嚼了很久才咽下去。“真好吃!”接着他又把嘴填满。

青年说:“我们吃了十二天好的了!”

这时,每个人都在狼吞虎咽,都把再次放在自己盘上的面包和咸肉又一下子吃得精光,一直吃得肚里饱饱的、身上暖暖的。

阳光现在有了色彩。那两个男人坚毅地面对东方,晨曦把他们的脸照得闪闪发亮。

两位男人一同站起身。长者说:“该走了。”

青年转向我:“你要是愿意摘棉花,我们可以帮个忙。” “不啦,我还得赶路。谢谢你们的早餐!”

长者摆了摆手:“不用谢,你来我们很高兴!”他俩一同走了。东方的天际这时正燃起一片火红的朝霞,我独自顺着那条乡间土路坚毅地向前走去……

(选自《世界经典微型小说》,有删改)

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独特的山区晨景,请分析其表现特

色。(4分)

2.统观全文,简要分析女人的形象特点。(6分)

3.小说在结构安排上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说明。(4分)

4.小说中的“我”认为这件事具有“无与伦比的美”,请探究文中“美”的内涵。(6分)

三、巩固练习

摔老盆 左 岸

人吃五谷杂粮,岂能长生不老?死人的事情总要发生的。往常,只要死了人,黄泥湾总是天空低垂,空气沉闷。死亡似一双无形的大手,拼命揉搓着所有人的神经,压抑着所有人的情绪。听着死者亲属撕心裂肺的号哭,你不由得黯然神伤,如果和你八竿子打不着,你可以不哭,但绝对不能笑,该笑也不能笑。万一被人听到,不说你幸灾乐祸,起码也可以送你一顶没心没肺的帽子。

可是,赵五爷走的那几天,天空苍蓝高远,微风不停地吹,就像一匹快活的小兽在村庄里四处游荡。村人该说的说,该笑的笑,该闹的闹,好像赵五爷死了这件事儿根本没有发生过,集体忘记了忧伤和悲痛。

赵五爷仿佛一株历经无数风霜的高粱,早就熟透了,也该颗粒归仓了,却一直站在收获过的田野里,静静地增添着新的生命年轮。这年秋天,头一天大家还看见赵五爷气定神闲地拄着拐杖,站在村口,笑眯眯地和忙碌着的人们打招呼,第二天却没有见到他的身影。有人去看他的时候,却发现他躺在床上,已经没气了。

当然,赵五爷年近九旬,就是死了,也是喜丧;赵五爷没病没灾的,死在自己床上,这样的死法令多少人羡慕啊。

即使这样,也不是没有忧伤没有悲痛的理由。

刘得龙的娘奔赴瑶池的时候92岁高龄,张显忠的爹驾鹤西去的时候也满了86周岁,他们都安静地死在床上,后人们不照样哭得肝肠寸断死去活来?

其实,在举办丧事的场合,痛哭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排场。

赵五爷招谁惹谁了,怎么死了大家都不肯悲伤一下呢? 原来,赵五爷一生没有娶妻生子,光棍一根过了一辈子。没有至亲骨肉带动悲凉的气氛,两姓旁人更不会酝酿哀伤了。就这样,赵五爷死亡的事儿对整个村庄没有造成任何不快影响。

村里人终究古道热肠,还是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灵堂就搭在老光棍院子里,老光棍也放进自己早就备下的棺材里,老盆摆在灵堂门口,不时有人过来祭奠,在老盆里烧几张火纸。如果有人再哭几声,就与平时的丧事没什么差别。

在老村长的心里,哭不哭的已经不再重要,关键是早晨出殡,谁来当孝子摔老盆?

在黄泥湾,摔老盆可不是一件小事。只有长子才享有这个权利,代表他在家族的地位和身份,更意味着遗产可能的归宿。

赵五爷没有后人,没有侄子外甥,甚至连干儿子都没有一个。如果给他做一份人事档案,主要社会关系一栏可以直接填一个字:无。这样的档案恐怕没有任何人会相信的。

如果老光棍有可观的遗产,随便从年轻人里面拉一个人充充孝子,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这个老光棍不留后路,能吃的吃了,能喝的喝了,吃干用尽,只留下一所残垣断壁的破院子,几间东倒西歪的泥巴墙茅草房,一口快透底的锅,两个豁边的碗。

这样的家当,谁也不稀罕!老村长一个一个地劝,让谁干谁不干。有个小子反问他,你怎么不让你儿子给赵五爷当孝子呢?

放你娘的屁,老子还没死呢。老村长骂娘了。那我爹也还健旺呢。那小子顶他。顶得老村长哑口无言。日头已经挑起一竹竿高了,出殡的时间到了,但是孝子还没有着落。老村长急得直搓手,在赵五爷的破院子里团团转。妈的,真让我这个老家伙替那个老家伙摔老盆不成?老村长愤愤地骂。

一村人都肆无忌惮地笑起来。

大伯,我可以给赵爷爷摔老盆吗?人群后面突然传来一个柔弱的怯怯的声音。

大家齐刷刷地回头去看——

老吕家在乡高中读书的吕四毛,不知什么时候回村了,静静地站在人群后面。

老村长从人群里走出来,摸着他的脑袋问,你怎么想……

吕四毛哭了,无声饮泣。他说,去年我爹没钱给我交资料费,我找赵爷爷借的,还他的时候,差五毛钱,再还的时

候,他死活不要了。我欠赵爷爷的情,他死了,我没机会了,必须现在报答。

老村长眼角湿了,又摸摸他的脑袋说,好孩子…… 赵五爷顺利安葬了。老村长领着几个人清理遗物的时候,在老光棍床席下面意外地发现了八块银元,不知是他忘记了,还是专门留下来馈赠“孝子”的。第二年,吕四毛考上了大学,老村长托人把银元卖了个好价钱,给他做了学费。

村里年轻人都羡慕吕四毛运气好,举手之劳就有丰厚回报,怨自己命薄。又叹:人长两条腿,钱长四条腿,人撵钱,撵不上,钱撵人,跑不脱。

1.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老村长的性格特点。(6分)

2.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4分)

3.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请结合小说情节安排作简要分析。(4分)

4.请统观全文,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6分)

2017届高三

小说阅读二轮复习教学案第3课时

一、课前预学

考点:小说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的作用:

①就环境本身思考:交代了时令、地点等;展示地域风光;暗示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渲染(营造)气氛,奠定基调。

②结合情节思考:推动、暗示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埋下伏笔;与某内容相呼应;作为情节的线索。

③结合人物思考:介绍人物身份地位,反衬(烘托)人物的心理、情感或烘托衬托、凸显人物的„„形象,暗示人物命运。

④结合主题思考:揭示、暗示、深化主题; ⑤从审美特性思考:与标题相呼应,诠释了标题的内涵;开头的,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像呼应;结尾的,与上文„„相呼应,深化主题,韵味无穷。答题注意点:①踩点要全,记住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审美效果五个方面考虑;②结合文本思考,不能僵化;③结合文本,使套话文本化。

2.社会环境的作用: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3.环境描写的技巧

①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反问、反复、设问、对偶等8种。此外注意借代和叠词。

②表现手法:衬托、铺垫、渲染、想象、对比等

③各种结合:动静结合、时空结合(高低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面结合,视听声色各种感觉结合等。

④白描(工笔)、细节描写(语言、或动作或环境等)。⑤选材:选取„„的典型景物

答题注意点:一定要结合该手法的作用目的来答!4.景物的寓意:

双关含义,表面(本义)义、象征义、比喻义等。请结合一轮复习的有关知识自我补充:

二、课堂研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花 [美]约翰·斯坦贝克

① 萨利纳斯山谷笼罩在浓厚的、灰色绒布般的冬雾之中,上与天空下与世界完全隔绝了。浓雾像扣在周围山巅上的锅盖,把偌大一个山谷变成严丝合缝的一只铁锅。萨利纳斯河这边的山坡上有个农场,残存着庄稼茬的黄色田垄浴在薄薄的、冷冷的阳光中;但在这十二月份,阳光是射不到谷底的。

② 河这边,亨利·埃伦家位于丘陵上的农场里已经没什么活计了。爱丽莎·埃伦正在山坡的花园里干活。她三十五岁,脸庞瘦俏并透着坚毅,一双眼睛清澈如水。她头上戴着一顶男式的黑帽子,拉得很低,直到她的眼睛。脚上是一双粗笨的鞋子。她这会儿正用一把锋利的小剪子剪掉去年残留的菊茎,与她那充沛的精力相比,菊茎显得纤细柔弱、太不堪一击了。她的丈夫亨利正在篱笆外面和人谈着什么,她的眼中充满了渴望,又觉得有点无聊,瞧了一会,又接着干自己的活。

③ “又侍弄你的花儿啦,”亨利说,“它们今年长势好啊。嗨,对了,今年卖出的30头小公牛,成交的价钱和我要的差不多。”

④ 听到丈夫搭话,爱丽莎直起身,顺手把那只手套又戴上:“对,今年长势会很好。”不管是言语中还是脸上,她都洋溢着得意。

⑤ “的确有点本事,”亨利说,“真希望你去侍弄果园,也结出那么大的苹果来。”

⑥ 爱丽莎目光锐利地望着他。“也许我能,我确实有一套本事。”

⑦ 这时,从公路那边传来了车轮的吱嘎声和马蹄的声响。一个男人赶着大篷车走来,对她说:“我是补锅磨刀的,我一天没找到活干,今晚多半吃不上晚饭了。”

⑧ “对不起,”她的眼神坚定起来,透出拒绝的神情,“我没东西让你修。”

⑨ 他的目光离开她的脸落在地上,四处张望,最后看见她刚刚修整过的花床。“夫人,这是些什么花?菊花吗?公路那边的一个太太要我替她讨些良种菊花„„”

⑩ 爱丽莎听到这句话,眼睛一亮,变得热切起来,她立刻在花床边的土地上跪下,手套也忘了带,直接用手指挖出一些沙土,捧进花盆里,然后捏起她刚才掘起的菊苗。强有力的手指把菊苗栽进沙土里,用指关节把菊苗周围的松土捣实。她朝他递过花盆,轻轻地放到他的怀里。又来到后院破罐头堆里扒出两只变了形的平底铝锅,交给他。

(11)锅很快修好了。爱丽莎从屋里拿来五角硬币放在他手心上。“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要出去,我也会磨剪刀、敲平锅底,我可以让你相信这些事女人也能做。”她高声说。

(12)爱丽莎站在铁丝网前注视着缓缓离去驶向城里的篷车,她的唇动了几下,无声地说:“再见——再见!”接着她低语道,“那边真亮,那儿有发光的东西!”低语声把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她甩了甩头,使自己清醒过来,然后朝四周看看是否有人听见。

(13)回到屋里,爱丽莎仔细地梳好头发,画了眉,涂上口红,穿上最漂亮的衣裙,在家里等亨利带她去城里看电影、下馆子。亨利回来后,匆匆拾掇,抬头看到爱丽莎后,一下子站住,盯着她看,“嘿嘿,爱丽莎,你真漂亮!”爱丽莎自豪地说:“我的确身强力壮,以前我从没发现自己这么身强力壮!”

(14)那辆双人敞篷小汽车颠簸在沿河边,奔向城里。不一会,爱丽莎看见路前方远处有一个小黑点,她知道那是什么。他只带走了花盆,扔掉了她精心挑选的菊苗。

(15)汽车转了一个弯,她看见篷车就在前面了。为了使汽车走过时不看见那篷车和牲口,她把整个身子扭过去,转向她的丈夫。她把大衣领子竖起来,为的是不让他看见她正像老妇人那样——虚弱地哀哀哭泣。

(16)刹那间,汽车驶过去了,一切都结束了。她没有回头。她大声说,甚至盖过了马达的声音,“今晚会很好,一顿美餐。”

(选自《人与鼠》,上海译文出版社,张澍智译,有删改)1.小说开头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2.爱丽莎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4分)

3.爱丽莎在文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试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4分)

4.请结合全文,探究文中“菊花”这一意象的丰富意蕴。(6分)

三、课后拓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桑吉奈尔的灯塔(法)都德

三年前的许多美妙的不眠之夜,我住在桑吉奈尔的灯塔上。在那里,在科西嘉的海岸边,阿雅克修海湾的入口处。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座荒野的红色岛屿,灯塔位于岛的一个尖角上,另一个尖角上有热那亚式古塔,古塔里住着一只鹰。海水边有一座杂草丛生的荒弃的检疫站;然后便是沟壑,丛林,高大的岩石,几只野山羊,鬃毛在风中摇曳的科西嘉小马;在岛的高处,是灯塔房,海鸟在它四周盘旋,塔上的多面体大灯光芒四射„„这便是桑吉奈尔岛。

三个守塔人,都是矮个子,胡子满腮,面孔棕褐色,皮肤皱裂,都穿着厚羊毛上衣,但神态和性情却不同。他们都是善良、朴实、天真的人,对我这个客人殷勤备至!对他们来说,日子是那么漫长,回陆地时是那么快乐,在灯塔上三十天就可回陆地十天,这是规定;但到了冬天或气候恶劣时,就没规章可循了。刮风起浪了,桑吉奈尔白浪滔天,守塔人两三个月被困在灯塔上,有时还会陷入更可怕的境况。

“先生,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吃晚饭时,老巴托利对我说道,“五年前,就在我们现在坐的桌子上„„那个冬天的晚上,灯塔上只有我和谢戈„„我们吃着晚餐,非常平静,突然,我的伙伴停止吃东西,用奇怪的目光看了看我,然后‘扑通’一声倒在桌子上,手臂向前伸直,我摇着他:‘喂!谢戈,谢戈!’,他死了!我是多么震惊啊。我愣愣地,对着尸体发抖,过了一阵,我突然想到‘灯塔!’我登上灯塔,把灯点亮。夜幕降临„„先生,那是怎样的夜晚啊!大海的声音跟平常不一样。我每时每刻都好像听见有人在楼梯上喊我的名字。天刚蒙蒙亮,我将死去的伙伴抱到他的床上,在他身上盖了一床被单,做完祈祷后,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可怜的老巴托利讲着,前额涌出冷汗,以后,我们常一边晚餐,一边交谈,灯塔,大海,海难,科西嘉海盗„„之后,太阳平西,第一个值夜班人点亮小灯,带上烟斗,水壶,一部厚厚的红边的普鲁塔克写的《列传》,前往塔的高处。片刻,整个灯塔就响起了哗哗啦啦的链条声,滑轮声和上了发条的大钟的钟摆声。

这时,我跑到房子外面,坐在阳台上。

夕阳落到很低的地方,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水里沉下去,把整个天边都拖在它身后。海风习习,海岛变成了紫色。天空中,一只大鸟沉重地飞过,这是城堡的鹰回来了„„渐渐地,雾霭从海面上升起来。„„突然,我的头顶上空射出大量柔和的灯光,灯塔上的灯已经点燃。整个岛屿都笼罩在黑暗之中,但宽阔的海面上却闪着明亮的灯光,我也在黑夜里消失了,从刚才我头顶上一闪而过的强烈光线下消失了„„

我摸索着上了小铁梯,铁梯在脚下颤动,我终于到了塔顶。这里,灯火明亮。一盏有六根灯芯的大型卡索灯,灯芯在多面内壁中慢慢转动。我也坐到灯下面,守塔人旁边,他正高声朗读《列传》,以防睡着了„„外面是茫茫黑夜,无底深渊。海风从小阳台上呼啸而过,像个疯子一样。灯塔嘎

吱直响,大海狂呼怒吼。

半夜时分,守塔人站起身,最后瞥了一眼灯芯,我们下去了。在楼梯上碰上第二位值班人揉着眼睛上楼;第一位守塔人把水壶和《列传》交给他。尔后,我们走进底层的那间屋子,里面塞满了链条、大钟摆、锡壶和缆绳。守塔人借助小灯的微弱灯光,在一大本总是开着的灯塔记事簿上,写着:“午夜。海浪很高。暴风雨。海上有船。”

(选自《磨坊书简>,有删改)

12.概括小说第一段内容,并说明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3.第三段写老巴托利讲了一个故事,说明其叙述的特点。(4分)

14.赏析小说结尾处画线句的妙处。(4分)

15.小说的题目为“桑吉奈尔的灯塔”,请结合全文探究题目的意蕴。(6分)

2017高三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第一课时答案

向东还是向西

1.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夸张也算对)(1分)刻画了胡小兵拉车艰难行进的形象(1分),表现了人物的坚毅的性格(1分)。(共3分)②运用了比拟(或拟人)的手法(反衬也算对)(1分)以板车行进的缓慢反衬胡小兵的筋疲力尽和急躁心理(1分),为下文事故的发生作铺垫(1分)。(共3分)2.①“向东还是向西”就是受伤后先送水泥保工资,还是先上医院保身体的艰难选择;②小说以这种艰难选择为题,表达出了这对农民工夫妇的患难深情;③显示了农民工群体为了改变贫穷命运所作的抗争和苦涩的人生况味;④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与同情,引发思考;⑤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答对1点得1分。其中①是保工资还是保身体的选择;②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关爱;③农民工的状况;④作者的情感倾向;⑤产生的效果。)3.①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

②烘托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小说中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从侧面烘托了人物的坚毅与刚强,以及患难中互相关爱的可贵品格。

③推动情节发展:酷热使人更加疲惫,行动更加艰难;暴雨导致了交通的紧张与忙乱,下文的车祸也就有了必然性。

④凸显主题:水与火般残酷的生存环境是胡小兵夫妇这样的民工处境的真实写照,作品以此表现了对他们的关注、同情与礼赞。

(答对1点得2分,答对任意2点得4分。每点中,结论1分,分析1分)4.①在行动描写中彰显人物性格。酷热天气呼吸都很困难,胡小兵还在拉车;妻子坚持不把竹板放在车上,体现了夫妻情深,彼此都想为对方减负。

②用语言显示人物性格。胡小兵的语言简单而强硬,显示人物粗犷而多情;妻子的语言简单而质朴,显示人物细腻而多情。

③用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胡小兵左腿上像嘴巴一样的伤口;受伤的胡小兵拖着左腿拉起板车;不胜其重的

女人“歪着腰胯,用屁股顶着那捆竹板,像企鹅一样一走一摇摆”。这些细节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顽强与坚韧。

④在尖锐的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受伤后保工资还是要身体,这种冲突表现了胡小兵渴望摆脱贫困的心理和坚毅的性格,同时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疼爱。

(答对1点得2分,其中手法、分析各1分,答对任意3点得6分。细节描写的分析与前面的语言动作描写分析重复则只给1点的分数。)

子孙万代

1.①第一次,表达了傅玉涛对核桃的珍爱之情。②第二次,是为了证实“子孙万代”就是他曾经收藏的那一对。③两处内容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评分建议:第①点1分,第②点1分,第③点2分。2.①外形奇特:两颗核桃大小、分量、形状完全一样,是天生的一对;核桃上的疙瘩都是一个一个天生长成而不是刻出来的“小葫芦”。②时间久长,经过两代人之手,透进了人的血气,“揉”成了神奇的颜色,是珍贵的文物。③数量稀少:全中国找不出第二对。

评分建议:4分。每点1分,三点4分。

3.①酷爱文物,见识不凡:见到子孙万代便能如数家珍地加以介绍;②本真坦诚,爱收藏而不功利:收了小赵的核桃,给了两块钱并坦言“占了你的大便宜”;③为人豁达(遇事想得开),见到久别的核桃,虽心有不舍,仍客观全面地为外国人作了介绍。

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概括、分析各1分。学生答案:

①爱收藏文物,能品鉴文物:博学多识的文化人;②小赵送出核桃,他却给了两块钱并坦言“占了你的大便宜”:品德端正的老实人;③失去了所有文物和心爱的核桃:受文革迫害的可怜人;④仍无怨无悔、安逸生活:随缘自适、无奈却又宽心的普通人。

4.①故事时间跨度大,写了二十年间的世事变迁,尤其突出了文革给社会个人造成的劫难:取材“奇崛”;②叙事有波澜,“子孙万代”得而失,失而复见,见而又失:情节“奇崛”;③主人公情感复杂,得到的欣喜,失去的痛苦,复见的惊奇,最终失去的失落,五味杂陈:情感“奇崛”;④这些都是通过小人物、小物件、小事件来表现的;⑤都是通过平静、从容的语言来叙述描写的。

评分建议:6分,每点2分。前三点答出任两点即可;后两点点答出任一点即可。

1.(4分)从低到高(或由近及远),从视觉、内心感受等角度描写,运用比拟、比喻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评分建议:每点1分。

2.(6分)①外表美丽:年轻,长发飘逸,姿态“轻捷优美”。

②俭朴勤劳:穿着“褪色的布衣裙”;天冷早起,“不停手地”干活,且动作准确娴熟。

③做事认真:头发“梳得平平整整”,干活“聚精会神”。

④慈爱知足:干活时不忘包好孩子,且让孩子舒服地吃奶;领到粗布新衣而感到满足。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3.(4分)①全文采用倒叙手法: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或答成“开头总领全文”亦可);后文予以叙述,介绍美事。

②主体按照双线推进:一条线为时间线——“凌晨时分”,“东边的天空这时已亮起来”,“阳光现在有了色彩”,“东方的天际这时正燃起一片火红的朝霞”;一条线为情感线——“令人生厌”,“全身立刻震颤一下”,“身上暖暖的”,“坚毅”。

评分建议:每点2分,“特色”、“说明”各1分。4.(6分)①环境美:天气虽然寒冷,但山区晨曦却给人美感。

②人情美:母子之间的融合,父子之间的默契,陌生者之间的关切。

③哲理美:劳动创造美;新生展现美;底层闪耀质朴纯真美。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生活美”“劳动美”等,酌情赋分。

摔老盆

1.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老村长的性格特征。(6分)

①为赵五爷张罗丧事,因为摔老盆的孝子没有着落急得直搓手,在院子里团团转,甚至打算挺身而出为赵五爷掉老盆,表现他古道热肠、耿直粗率。②被吕四毛的举动感动

得眼角湿了,表现他宽厚善良、情感细腻的一面。③托人把赵五爷留下的银元卖了好价钱给四毛做学费,表现他为人正直、主持公道。(每点2分,性格概括与分析各1分)

2.说多处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4分)①以村里其他老人死时的情景,与赵五爷死时的情景作对比;②赵五爷死后村里人不肯为他摔盆与吕四毛毅然担此角色作对比;③赵五爷死时家徒四壁与死后席下面留有八块银元遗产情景作对比;④以村中后生开始谁也不愿当孝子摔老盆与得知八块银元后的羡慕、怨命的情景作对比。(每点1分,说出其它对比也给分)

3.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请结合小说情节安排作简要分析。(4分)

村里没有人愿意替赵五爷摔老盆,村长急得团团转,吕四毛这个人物的出场和他的举动使得小说情节继续发展,从另一侧面表现赵五爷的为人,并为结尾村人围绕八块银元的慨叹作了合理的铺垫;结尾村里年轻人的怨叹与先前谁都不愿意当孝子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又留给读者回味思考。(每点2分,情节、作用各1分)

4.请统观全文,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6分)

①表现了以老村长、赵五爷为代表的村里人的古道热肠、正直仁义;

②褒扬吕四毛尊敬老人、知恩图报的美德; ③对村里年轻人的重利轻情表示否定,对年轻人价值取向的改变和传统道德的式微表示担忧。(每点2分,意对即可)

1.封闭冷寂、毫无生机;(2分)渲染阴沉郁闷的氛围;(1分)暗示现实令人感到压抑;(1分)为后文写爱丽莎向往自由、渴望走出农场做铺垫。(2分)

2.① 勤劳能干。如精心打理花园,操持家务。② 爱美、有情趣。如平时养花,也打扮自己。③ 自信好强,追求平等。如坚信自己会像男人一样能干。④ 渴望自我价值的认同。如修锅者要良种菊花时,她很兴奋;菊花被弃伤心。⑤向往文明、憧憬自由。勇敢走出农场奔向城里。(每点1分,答对四点即可)

3.爱丽莎先是对现实感到孤寂压抑;接着有了追求平等、向往美好、走出农场的渴望;再接着又因自我价值不被认可而希望破灭;最后走向内心坚强、重新认识自我。(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4.① 菊花是爱丽莎外表美和勤劳美的象征,赋予其生活乐趣和活力。② 菊花既是爱丽莎追求美好的情感寄托,也是其内在精神的象征,她正是在种植、赠送菊花的过程中得到快乐、自信,内心也走向成熟与坚强。③ 菊花不被认可,被抛弃,暗示女主人公的价值不为现实所认同。(每点2分)

桑吉奈尔的灯塔

12.叙写故事发生的环境,表现桑吉奈尔岛僻远、荒凉。(2分)展现人物活动场景,烘托守塔人的形象,为下文展开情节作铺垫,与下文环境描写相呼应。(2分)

【评分建议】“环境”1分;“僻远、荒凉”,1分;“铺垫”和“烘托”各1分;写出“与下文环境描写呼应”“展现人物活动场景”得2分。

13.老巴托利以第一人称叙述场景(2分),多用短句(1分),直接表现了老巴托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1分)。

【评分建议】写出“以第一人称叙述”得2分,短句1分,直接表现心理变化和情感1分。

14.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守塔人工作的认真严谨。(2分)记事簿所写内容,语言简洁有力,有震撼力。(1分)结尾饶有回味,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1分)

【评分建议】答出细节描写1分,“工作认真”得1分,也可答“负责”、“严谨”、“一丝不苟”等。“语言简洁有力”1分。“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1分。

15.灯塔照亮海面,引导船只安全航行,作用重大。(2分)守塔人在十分恶劣的环境里工作,精神像灯塔一样明亮。(2分)启迪感召人们要像“灯塔”一样,忠于职守,默默奉献。(2分)

【评分建议】每点2分。

第四篇:二战优秀战略家点评

二战优秀战略家点评:

希特勒:一个优秀但不成功的战略家,战前把德国从崩溃的边缘给拉了回来。使德国经济,科技,文化都达到一个高度水平。提拔了隆美尔,曼施坦因等一批优秀

将领,战略眼光也是很准的,看准了西方与苏联的矛盾。准备先灭世仇法国,然后想办法和英国讲和,(所以在古德里安和隆美尔已经推进到距离敦刻尔克200KM 的地方希特勒严令除了敦刻尔克和巴黎其他地方可以随意攻击,才有了敦刻尔克撤退成功,就是为了不给英国造成无法和谈的结果。)他的如意算盘是,首先让英

国人明白德国人是英国人打不赢的,第二,德国不准备和英国打,第三,立即开始巴巴罗萨计划,向苏联进攻,这样在和他一样仇恨和恐惧社会主义的英美即使不 愿意站在他一边也应该会暂停和德国的战斗,从而造成兼并法国的既成事实。不过他还是小看了丘吉尔这个人。(丘吉尔再讲原因)于是他陷入了两线作战。于是他失败了。

丘吉尔:一个成功且优秀的战略家。丘吉尔的战略眼光应该说不算错,敦刻尔克时,丘吉尔发表国会演说,已经承认我们近20万的士兵能够撤回来的大概只有3~4万,或者更少,但希特勒卖给他了个大面子,让他几乎全撤回去了。为此国内的反战要求和希特勒和平的压力可以说也是很大的。希特勒也满以为这个条件不可为不优厚了,而且自己马上就要和共同的敌人作战了。(当时丘吉尔比是所有领导人里最仇视苏联的)。英国完全没有和自己打仗的理由。(希特勒的日记中也体现出了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丘吉尔死缠着他不放。)但丘吉尔深谙大陆均衡原则对于英国的重要性。丘吉尔面对的是英国的霸主地位将要失去,另一个霸主将要起来的问题。他需要选择的就是到底是让美国成为下一个霸主?还是让德国成为? 不开战,尽管美国的经济军事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霸主还是自己的。(南非、印度、澳大利亚、南美众多殖民地)。如果不和德国开战,美国要想取代自己估计还需要一段路要走。但德国并吞了法国,成为陆地第一强国了。如果再拿下苏联一部分,那么很可能德国就成了世界第一,继而成为世界霸主。德国是欧洲大陆国家,距离自己太近了,太危险。所以丘吉尔做了理智的选择,明知道这一战自己将加速把霸主的宝座送到美国屁股下,但也只能认了。这点比希特勒看的明白。

斯大林:一个优秀的战略家。从列宁手里接过来的是一个农业的日俄战争失败的俄国。二战以后,几乎成了标准的工业化国家,面积创世界记录。整个二战几乎让苏联占了了能占的所有便宜。西边社会主义势力一直推进到动得。东边搞的中国外蒙独立,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大大削弱了以后的中国。尽管作为国人我们应该仇视这个人,但站在各位其住,我们不得不说这个人很成功。后期的社会主义解体,个人觉得不应该算在斯大林的头上,毕竟打下了江山,能不能做好,就看后人的本事了。赫鲁晓夫的推卸责任那套,向来不以为然。

罗斯福:一个成功优秀的战略家。同样二战几乎让美国占尽了所有的便宜。前期给交战各家卖军火,大发了一笔战争横财。在法国被灭,英国这个自己向上走的绊脚石已经被削弱的不行了,而且在东方战线已经看到苏联战胜德国的希望之后,才宣布参战。不可为不老谋深算。

第五篇:二轮作文复习学案2

二轮作文复习学案

(二)-----审题立意训练题

选题王玉吕桂玉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一天,我的老师问我们:“学校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们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他烧开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甚至会时常漫不经心地将衣物丢放于他的斗室。老师说:“你们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行,你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

请研读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篇一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素材

有这样的一群人,在雪灾地震中捐钱捐物,甚至在前线艰苦地奋战着;有这样的一群人,在奥运的赛场街头以及各个岗位上默默工作着。他们是平凡的,却又是伟大的,他们是英雄,却又无名。只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光荣称号——志愿者。

2008年5月12日,一场8级大地震袭击中国。顷刻间,数万人死亡和失踪,数十万人受伤。解放军、专业救援队纷纷赶赴灾区,中国开始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活动。而志愿者,也成为这场抗震救灾中人性的闪光点。

贺子丁,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专业大四学生,他和他的同学被安排去为从广州来的一支医疗队做后勤和协助工作:打水、抬伤员、搬医药用品,甚至为说粤语的医生和讲四川话的伤员当翻译。“我们没有医学专业知识,只希望能为医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伤员提供最好的协助。”这些曾被视作缺乏责任感的80后们,曾被打上以自我为中心的标签的大学生们,在突如其来的灾害中,在国家和民族危急的时刻,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用青春的火热融化灾难的坚冰,向同胞传递着爱心和力量。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落下了帷幕,来自世界各国的体育健儿们在各自的赛场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虽然运动员才是奥运会的主角,但奥运会得以顺利进行,却离不开志愿者们的奉献与服务。

奥运期间,机场、地铁、奥运村、赛事场馆,到处都可以看到志愿者为观众和运动员引路,疏导赛场人流,解答各种问询的场景。志愿者们不辞辛劳的服务和美丽的微笑给各国来宾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菊,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汶川地震,曾让家在汶川的她陷入失去16位亲人的巨大痛苦中。但是,3个月后,这位女孩子却站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舞台上,成为接受国际奥委会委员献花的12名奥运志愿者之一。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志愿服务使我感受到爱,体会到责任,并在这种情感中变得坚强。”

2008年被媒体称为“中国志愿者元年”。在这一年中,中国这一群平凡而又普通的志愿者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前所未有的社会参与热情和博大爱心。我们应永远铭记住他们,我们更应该加入他们的行列,将“施比受更有福”的信念植入社会,加速精神文明的进步与人居环境的和谐。

例文我们应该铭记

人,生活在世上,有许多人、许多事是值得我们铭记的,正如哈姆雷特的那句名言:我们会永远铭记你。

片段一:

(凌晨四点)一切都很安静,小区里的灯都巳关掉了,大家仍沉醉于美梦之中,唯独他们早早起床。大街上凉风袭人,吹在身上有一丝丝寒意,路灯下他们的身影格外矫健。他们不怕累,不怕脏,为了城市的洁净,为了人们生活环境的优雅,他们起早贪黑,在无数个寒风之夜,在无数个烈日之下,他们毅然挥舞着那巳被岁月侵蚀的扫帚。

曾经有篇报道,讲的是英国某地区政府下令:“一天之内清洁工人全部停工。”结果是:“半天没到,城市的很多地方,如街道、小区内到处都是废纸,很多地方的垃圾堆得老高。”人们这才意识到,如果没有这些清洁工,他们的城市将变得脏乱不堪。

对于他们,我们应该铭记,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换得我们的洁净生活。

片段二:

(晚上六点)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蜂拥地冲出了教室,也许是半天辛苦学习的缘故,大家都喊:“;肚子饿!”隔壁办公室里,张老师还在那里批改作业,下午,他连续上了三节课,而且是站着上的。下课了,他并没有选择回家吃饭,而是继续留在办公室办公。我在想:“他不累,他不饿吗?”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在古人看来是传授学业的。也许古人看到当代的教师,他们一定会感叹:“彼甚劳矣!”作为高三学生,我们每天都会抱怨:“我们实在太苦了,这哪是人过的日子啊!”殊不知老师们比我们更苦。就拿班主任来讲,他要起得比我们早,睡得比我们晚,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我们应该反思,“难道他不累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出于对我们的负责,对我们的关心,他毅然承担了。他是伟大的,无私的。

对于老师,正是因为他们的指引,他们的呵护,我们这些树苗才得以茁壮成长。所以我们应该铭记他们,更要感激他们。

片段三:

人生之片断无数,很多事情都值得我们铭记。“清洁工”、“教师”、“交警”、“司机”„„正是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人,造就了我们的和谐社会,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美好的生活”,用句古语讲就是:“此皆出于此乎!”

学会铭记,学会感恩,去感知这个美好的世界。怀着感激,你会更快乐!

附: 写作点拨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训练题,它要求同学们认真研读材料,从中找出适合自己写同时又能切合题意的话题。仔细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可以从“回报”这一角

度来立意行文,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将别人对自己的恩泽化为回报来进行深情的表达即可;二是可以从“平凡”这一角度来行文运思,侧重于写平凡中见伟大,表现平凡人做的平凡事,但可以体现出不平凡的价值;三是可以从“关注”这一角度来行文,提醒人们要多多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多多感悟对人生,对社会有益的东西。

附:范文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的透明。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多角度立意:1.站在不同的位置,焕发的是不同的光彩2.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善于展现自己的人生风采.任何位置,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3.要善于借助外物,让生命焕发耀眼的光芒.4.要做真正的自己,不能总是依靠别人.要活出自我.5.人生,需要有随遇而安的气度.坦然面对人生.6.人生应该多姿多彩,不应拘泥于某一种人生.例文做真正的自己

在枫叶上的露珠,红红地闪烁,多美丽啊!在荷叶上的露珠,苍白地滚动,多凄凉啊!可这美丽,只是露珠凭借枫叶的火红才得以闪烁;这凄婉,也只是露珠凭借荷光洁白的玉肌才显得动人。

露珠是透明的,没有颜色,只有附着在别人的身上,才能折射出光彩。可我们呢?我们有我们的精彩,我们也有我们的色彩!折射的光彩是别人的,自我散发了光彩才是真正缤纷的。朋友,让我奉劝一句;做真正的自己,莫要做透明的露珠。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陶渊明自称是飞脱樊笼的倦鸟,在喧嚣的世俗里打滚了三十年,最后却毅然离开世俗,回到了田园,回到了南山。一声“归去来兮”让他重拾自我。

陶潜的自信,寄托在他那率真的性情上;做真正的自己,让陶潜享受到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享受到了“带月荷锄归”的恬然自得,享受到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归隐之乐。他的自信,让他的田园生活丰富多彩。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苏轼大半生淹流于异地,贬谪的失意本应使他意气消沉,让他不得不向那黑暗的世俗弯腰。可苏轼却神情自若,只把自己的失意换成酒和诗,旷达地高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何等的智慧之举啊!排遣失意,乐观进取,这在此时有谁能像他一样做到?

苏轼的大智慧,寄托在他那厌恶黑暗,满怀正气的自我上。做真正的自己,成就了“挥尽寒枝不肯栖”的苏轼,成就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成就了“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苏轼

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陶渊明自称是飞脱樊笼的倦鸟,在喧嚣的世俗里打滚了三十年,最后却毅然离开世俗,回到了田园,回到了南山。一声“归去来兮”让他重拾自我。

陶潜的自信,寄托在他那率真的性情上;做真正的自己,让陶潜享受到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享受到了“带月荷锄归”的恬然自得,享受到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归隐之乐。他的自信,让他的田园生活丰富多彩。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苏轼大半生淹流于异地,贬谪的失意本应使他意气消沉,让他不得不向那黑暗的世俗弯腰。可苏轼却神情自若,只把自己的失意换成酒和诗,旷达地高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何等的智慧之举啊!排遣失意,乐观进取,这在此时有谁能像他一样做到?

苏轼的大智慧,寄托在他那厌恶黑暗,满怀正气的自我上。做真正的自己,成就了“挥尽寒枝不肯栖”的苏轼,成就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成就了“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苏轼。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做真正的自己,让被人批评“过于造作”的朗朗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钢琴之王;做真正的自己,让那“过分嚣张”的刘翔屹立在跨栏运动的巅峰位置;做真正的自己,让那“不伦不类”的周杰伦唱遍天下……时代需要有自我的人,需要有个性的人,需要敢于绽放自己光彩的人!

露珠只会折射别人的光芒,我们将它嘲笑;露珠只会依靠别人的颜色,我们将它否定。做真正的自己,方能光芒四射,方能五彩缤纷,方能为世人所赞同。

【点评】

本文从露珠只能反映外物的光芒的角度入手,否定了露珠这样的人生,立意为“做真正的自己”,审题切合题意。

行文时将其分解为三个分论点,“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 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三个分论点分解得很好,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做真正自己的必要性。例证丰富,论述精炼到位。

开头结尾对题目所给作文材料的处理很见功力,虽着笔不多,但分析很透彻,将其与自己的观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结构上按简析材料——提出观点——深入分析——总结全文来展开,十分清晰。

语言流畅自然,综合运用了对偶、排比、引用等修辞,很有文采。

下载20世纪20年代——二战(二轮优质学案)[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世纪20年代——二战(二轮优质学案)[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小说二轮教学案(二)

    高三复习小说阅读 第四课时教学案 一、考点回顾 主要设题类型(三): (三)分析环境描写——问环境(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的作用: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

    2014二轮复习学案 学写短评学案

    2014届高三增分突破学案之学写短评学习目标:1.把握短评的一般要求2.掌握短评的主要写法与答题规范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短评是评论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

    2014论述类文本二轮教学案

    射阳中学2014届高三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教学案第1课时 编写:何明玲 高春霞 王丽荣 一、题型解说 引用(故事、名人言论、例证材料、数据等)作用题 【题型示例】 1.文章开头......

    农业二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农业编制人:高三地理组 农业生产活动 【考情分析】 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评价、农......

    高三二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1.在等比数列{an}中,a1=1,公比|q|≠1,若am=a1a2a3a4a5,则m=_______________ 2.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a1a2a3=5,a7a8a9=10,则a4a5a6=____________ 3.已......

    优秀世纪5则范文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姓名、###(##师范大学) (一)基本情况: ###,男,汉族,198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05级金融学专业学生。 (二)主要......

    二战优秀电影(共5篇)

    电视剧记忆的证明战争与回忆电影就好多拯救大兵瑞恩漫长的一天不分电影电视剧的话中国:《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紫日》、《屠城血证》、《......

    《奔腾年代》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奔腾年代》观后感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奔腾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