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浅议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出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之后多次提出并加以完善,最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得到完整定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简洁、明确,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回答了我国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要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答了“为谁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回答了“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其内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整体推进的发展观;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如温总理所说:我国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包括教育、科技、卫生。我们的目标不是几十年,而是一代人,几代人、、、这话虽然简单,但是它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想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经路
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总体环境的恶化,人类已经被自己逼到了一个必须做出历史抉择的关头:人类或者依然坚持传统发展理论,从而使自己进一步走向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危险的境地;或者与传统的发展理论彻底决裂,用一种新的理论探讨并建立资源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关系,从而使人类生活在一个更为安全、更加繁荣之中。基于地球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和造成环境恶化根源的深刻理解,在总结以往人类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理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当前人类解决环境问题、走出发展困境的正确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它体现着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统一;在空间上,它体现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在文化上,它体现了理性尺寸与价值尺寸的统一。可持续发展观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人的生产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包含着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生态持续性原则”;二是“经济持续性原则”;三是“社会持续性原则”。强调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关系、贫困、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幅员辽阔,各种能源丰富。但是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少之又少了,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排名很靠后了。中国发展新能源,多年以来都在强调发展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我们在两年多以前,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我们强调要发展太阳能、风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在多年以前就开始。我们连续三年,风电的装机容量都是成倍、翻番地增加。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不影响人类子孙后代之发展的发展,即在追求经济增长时不能破坏环境,不能肆无忌惮地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性的资源和能源,不能灭绝生物物种,这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一经提出便很快在全球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观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新的含义。全面是指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法展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是指法展进程的持续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方法手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针对我国现实的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经济发展要走低消耗、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共同认可的发展战略和发展
思想,必将促进人类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指导我国更好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四、总结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就是一部能源技术不断发展变迁的历史。从1895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开始,经济的发展就与石油的兴起和能源危机相伴随,世界能源系统已锁定了化石能源,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全世界长期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能源技术发展到今天,从最初的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到由市场力量引致的技术变迁,再到现在的有公共政策主导的面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系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趋于和谐与理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未来的能源之路必须走创新之路,完善能源政策,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实施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的策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我们要坚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好的可持续的新型的发展之路------科学发展之路。才能做到如温总理所说的成为一个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道德水平高的,谁也战胜不了的国家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
引领西部经济大开发可持续发展
提要: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有利于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本文就西部大开发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及目标作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这一切将为中国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经济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东部发展更快,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了,于是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把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方针。为此,决定对地区发展政策进行调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入世”后的西部,要想把握好这个机遇,只有借助科技的威力,完成从传统经济形态到现代经济形态的转换,因此,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符合西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一、战略原则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但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是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经历了一系列全球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痛苦之后,人类开始积极反思,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于是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了。(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西部大开发的终极目标应该着眼于改善西部人民的生活福利水平。西部地区疆域辽阔,有些地方人口分布极为稀薄,如果开发活动面面俱到,散布于一切空间范围,势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大开发的总体成效和西部多数居民的整体福利大打折扣。因此,西部开发必须首先将优势资源投向人口密集、购买力相对旺盛、市场潜力相对较大的区域,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邓小平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和条件,在1978年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交通和地理环境也较优越,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
二、战略步骤
(一)改善基础设施,培育“增长级”
通过对重点地域、重点城市的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和其他大型关键工程项目等的大规模投入全面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孵化出一批强力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为西部地区第二及第三阶段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有可起到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刺激消费的作用,有助于区域经济景气的全面高涨。在这一阶段,人均gdp需要有一个大的提升,因此,其增长速度可设定在10%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这样,到2010年,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0.5%左右。
(二)区域整体竞争实力全面提升,经济实现高速增长
以具有强大辐射作用的重点地域、重点城市为龙头,将开发活动向周边中等城市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完成全面调整和优化,西部地区最终形成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相结合、门类齐全、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框架。各个部门、各个茶叶形成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发挥巨大作用,经济发展实现起飞,呈现高速增长势头。生态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化水平与全国水平实现基本同步。这一阶段,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应保持在8.5%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到2020年,西部地区人均gdp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93%左右。
三、战略目标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既要以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基本目标为参照,又要密切联系西部地区的实际。与东部相比,中国西部仍是一个人才匮乏、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还非常薄弱的地区。目前,西部gdp只占全国的19%,人均gdp水平只占全国人均水平的67%左右;而在“十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增
长速度预计将达7%-8%,然后将保持在7%左右。东部地区本身的底子厚实,gdp和人均gdp的基数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因此,西部大开发务必采取“跨越式”战略,使西部地区gdp和人均gdp实现超出常规水平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提高西部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经济发展节奏越来越快,发展机遇稍纵即逝,中国西部在紧紧把握全球化与信息革命带来的机遇的同时,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西部的可持续发展,是产生各种不可持续性的根源。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是中国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当然,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对环境的影响并非只有不利的方面,它可以通过增加有效竞争程度和扩大有效需求规模,带来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从而提高单位投入的产出,减少单位产出的废物排放量,给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西部地区极具人力资源潜力(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数量不少,人才聚集),但却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这是西部各地区虽具有各自独特的优越条件,而不能够发挥其作用的根本原因。(二)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投资成本低廉、市场广阔等优势。近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入逐年增大,使得这里的投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国家在安排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时,有意对西部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力图通过大、中型项目建设带
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在金融支持上,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各大银行都表示将加大对西部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发展西部市场。但在对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对环境资源、经济资源、知识资源的合理利用、综合利用、管理和保护等问题。(三)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其环境优劣直接决定了全国的总体环境状况,突出表现在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植被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质量不断恶化;沙源极为丰富;荒漠化地区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群众生活贫困,文化、科技、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加之草场过牧,草原被大量开垦;人为的经济性干旱。
以上种种表明,西部地区人们的环保意识非常薄弱。至今许多地区的决策部门、管理部门仍然是只强调生产,只强调眼前经济利益,而未能从环境保护的原则出发,去考虑经济发展,去改变旧有的生产方式。长期以来的文化教育、环境教育滞后,法制不健全,政策宣传失误,一些具体问题没能妥善解决,都是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原因。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出发,才能争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参考文献:
[1]杨开忠.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2]逢松月.成人高校政治复习教材[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召开
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召开
新华网安徽频道 2005-04-25 10:14
中国农科教结合研究网讯(陆彦 徐春迎 一凡)4月16日,由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农业大学第二会议室隆重召开。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吕绳振教授到会致开幕词,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农业经济学家牛若峰先生代表与会嘉宾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对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积极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会议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40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安徽农业大学部分师生共9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李增智教授,副校长李晓明教授、程备久教授和党委宣传部部长梁文慧同志以及主办单位党政负责同志也出席了开幕式。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主任、管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阮文彪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代表会议主办单位致欢迎词。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代表在“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大会主题下分四个单元展开了研讨和交流,单元主题分别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农业:理念与行动”、“农民教育、乡村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与政策”、“其他相关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牛若峰先生,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海南)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农村所所长王景新教授,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忠根教授,苏州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夏永祥教授,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主任、管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阮文彪教授分别以“科学发展观与发展问题再认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新乡村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构建中的若干问题”、“农业科技体制中的激励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安徽省江淮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安徽省文化扶贫研究实验中心主任辛秋水先生,农业部原教育司副司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正司级研究员孙翔先生,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黄邦汉教授,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唐华仓博士,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张德元副主任等专家分别在相应的单元主题下作了主题发言。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晓明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主任王景新教授、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夏永祥教授、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院长黄世祥教授分别主持单元研讨并对单元研讨作了简短总结和精彩评述。
本次研讨会虽然时间不长,但专家、代表们抱着对“三农”问题的热切关心及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事业的执着热情,情绪激昂而又理性坦诚地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与理念培育,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难点、重点与基本原则,乡村教育、文化建设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与政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观点并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不少独到而精辟的理论见解和建设性的政策建议。这些见解和建议,对于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整个研讨会显得严肃紧张而又活泼热烈,充分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双为”方向,也展示了与会专家代表们的睿智、豁达、求真、坦诚、无私、奉献的学者风范。
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程备久教授为大会致闭幕词。闭幕词热情奔放,理性真诚,实事求是。他说:“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且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妥善处理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当代农民利益的增长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于在当前和今后的„三农‟工作中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进农业科技、教育、体制创新,促进我国及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徽农业大学是安徽唯一的一所省属重点农业大学,作为一所重点农业大学,肩负着为„三农‟服务、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近年来,在校党委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我校哲学社会科学有了较快的发展,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尽管如此,与综合性大学和兄弟农业大学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进一步推进和繁荣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等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动力和契机,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为促进我国和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和指导我校的改革与发展,经常来安徽和合肥走一走,看一看,经常来我校考察、讲学和合作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好学的态度、更加热情和周到的服务,欢迎各位专家、各位同仁的光临!” 本次研讨会共征集到会议交流论文20多篇,其中有19篇论文入编大会论文集。
“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2005年4月16日,由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发展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社科院、安徽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会议主题,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观念培育,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认识误区与经验教训,在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和重点,农业和农民教育、乡村文化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与政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坦诚交流,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和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及政策建议。现将专家学者们的观点、意见和建议综述如下。
一、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农业:理念与行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注意加强薄弱环节,特别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且明确提出在指导方针上要特别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和生态运动发展规律的不断深化、在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和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及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而且反映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胆略。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别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所研究员牛若峰先生指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根据实际经验显现出来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和预示出来的必然趋势,理性地思考、安排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路径和进程。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第一要务和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执政党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突破性进步。发展推动着经济社会进步,但并不自然而然地伴随协调与和谐。经验证明,任何国家都不是从起步就能选择好发展观,使各种关系、使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观,取决于其方向目标、内外环境和资源禀赋以及决策层的知识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发展知识的限制,我国选择了仿苏模式的国家工业化道路,并实行了城市偏斜发展政策,结果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工农关系、各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很不协调、不和谐。这不完全是由谁人主观意志造成的,现在需要从发展的两重性上找原因,给出更为客观的解释。经过五十多年尤其是近1/4世纪的努力,中国走过了国家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头一个历史性跨跃。发展一方面确实增强了综合国力,许多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尤其是城市进入了中等发展水平的工业社会,但另一方面这种发展却是以压抑农业、农村发展为代价,以长期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基本上依然是农业社会,低收入和贫困人口主要是在农村,与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很大反差。从过程上看,这种巨大反差就是发展的二重性的表现。应当承认,当今中国社会是不和谐的。现在,城乡和区域间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贫富两极分化趋势加剧,广大农民不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弱势群体与强势利益集团对立,“官多权大”、官民比例失调,等等,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和谐的表现。这些问题和矛盾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也是对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最大的挑战。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使广大人民合理分享发展成果。只有创造了社会公平,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为创造社会公平,至关重要的是国家要调控市场,调节收入。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2004年和2005年两个“一号文件”为标志,我国的发展政策发生了有利于“三农”的重大转变,去年和今年“两会”更是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各项举措切实有力,“三农”发展终遇转机,使人们从中看到了“三农”发展的美好前景。
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主任阮文彪教授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本质要求,与此同时,为避免重蹈错误发展观指导下农业发展道路的覆辙,有必要对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观、发展道路、发展政策等作一理性反思和科学总结。他认为,传统社会主义农业发展观存在的8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和政策问题:第一,在经济体制和所有制形式上,错误地坚持计划经济和“一大二公”的体制模式,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力发展;第二,违背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规律,错误地推行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二元结构”发展政策,严重制约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第三,在社会主义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关系上,违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重积累,轻消费,导致农民福利的过度转移和丧失,影响了农民的社会主义信心和社会主义劳动热情;第四,在领导体制和干部队伍建设上,一定程度违背“四化”和“四个尊重”方针,重人治,轻法治,重资历,轻知识和能力,延缓了社会主义农业法制化和干部队伍“四化”进程;第五,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违背系统发展和生态规律,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给农业可持续发展遗留下难以甚至不可修复的生态后果;第六,在发展政策和措施上,违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无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演化,不切实际的夸大生产关系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而对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够,进而导致重传统技术、轻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农民教育的严重后果;第七,在农村妇女和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方面,违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对农村妇女和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制化建设重视不够,使他们过多地背负旧的传统伦理和日常生活的压力和痛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第八,在农村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方面,比较普遍地缺乏制度结构和制度成本的概念,对政治体制的重视程度和改革力度不够,致使政治体制改革长期滞后,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和改革的深化。他还就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农业发展过程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下若干原则和着重把握九个方面的工作: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发展道路;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正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加快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把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解决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好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必须进一步认清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加快农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步伐。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黄邦汉教授从全球视野中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出发,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并指出了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诸多认识误区,包括强调“先污染后治理”的合理性和不可避免性、将发展等同于GDP的规模和增长率等。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然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解决意识形态问题,全面树立生态文明观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对此,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唐华仓博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等。生态文明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通过文化与制度建设使人的行为自觉符合生态循环和平衡的要求,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脚踏实地、分阶段实施,不断达到更高的层次与状态。发展生态文明农业,必须以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为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即以一个村落或区域为一个系统,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美化生活环境,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全面发展生态农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村庄引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积极推广沼气池建设和秸秆利用技术,鼓励发展有机肥产业,严格限制中等毒性以上农药的使用,为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断创造条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引导建设示范村,以点带面;在经济条件一般的区域,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模式,促进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所所长王景新教授对统筹城乡背景下的中国新乡村建设进行了科学思索,并就如何在我国开展新乡村建设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以苏浙沪为代表的中国城乡现代化正在开始交汇融合,发达地区已率先迈入现代工业社会的门槛,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阶段,具备了消除“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并且以乡村工业为主导的非农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场新乡村建设已经和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新乡村建设是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总称。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是引发新乡村建设的直接动因。新乡村建设不是学者倡导的社会改良,它是对旧乡村建设的扬弃和发展,是党和政府领导的乡村现代化建设大业;它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各项“工程”为抓手,以雄厚的财政为支撑,表现出政府主导、城市资本和技术支持的鲜明特色;它以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为动力,把平等城乡居民的经济机会和基本权利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它不是“三农”一支独秀,而是城乡互动、工农业协调推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王景新教授认为,新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化”,即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村落集镇化、农民生活方式市民化、基层治理结构民主化。
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晓明教授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和实质不在于当前我国农村开展的现代化建设是不是一场新乡村建设,也不在于“五化”本身,而在于“五化”能不能全面实现。只有农村实现了这“五化”,我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否则我国的现代化是不全面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领纲之举。目前,我国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水平,大大不同于25年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反哺能力。然而,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方面,依然存在着若干认识上的误区和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需要予以澄清和纠正。如把工业反哺农业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而忽视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的政策;认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还不成熟;工业反哺农业会造成过剩;工业反哺农业会影响工业的发展等等。要落实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要不断增加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策措施,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三是要深化体制改革,给予农民平等待遇。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张忠根教授认为,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探讨》会议交流论文中建立了一个由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子系统共32个指标构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并分别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中资源、环境系统对人口、经济、社会系统的支持能力,以及各大系统的协调状况三个方面建立了综合评估模型。该指标体系和模型采用了系统动态协调的方法,可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更完善的定量评估。研讨会上张忠根教授还就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构建中的相关问题作了主题演讲和理论阐析。
苏州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夏永祥教授就农业科技体制中的激励问题和如何拓宽“三农”发展的政策空间发表了重要观点。他指出,面对“网破人散”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实,大量研究集中于农业科技重要性的实证研究及相关的宏观层面的对策建议研究,而对应于各种宏观政策或现象的微观主体行为及其逻辑,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农,有必要对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各个微观主体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解释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给出科学的政策建议,尤其是关于改进农技体系中农业科技人员、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三大利益主体激励机制的建议。从激励的视角看,如果整体的农业比较收益过低使整个行业失去吸引力,就会阻碍农业科技进步,延缓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激励现状而言,一般的粮食生产方面的技术推广的激励是不足的,但出于对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的考虑,粮食生产方面的技术供给又必须加强,现行的提价政策对粮食生产比较收益和粮食生产中数量性技术为推广是有益的,但这对长期的质量取向技术的推广可能会是障碍。因此,如何科学设计制度安排,使粮食生产中适当技术的推广得到足够激励,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乡村文化、农民教育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针对诸多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三农”问题的研究文献都把视线集中于土地、资源、资本、技术乃至制度问题等等,而忽略乡村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研究现状,著名社会学家、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辛秋水先生感慨不已。他认为,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是一切现代化的前提。人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言的“文化”。在文化与发展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一种对应性,没有文化的进步,便没有社会的发展。我国乡村社会之所以相对落后,中西部地区农村之所以贫困而难以自拔,往往与其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文化变革的迟缓,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文化体制、文化形态和文化环境,犹如一副沉重的翅膀抑制着它们的腾飞、发展。在九十年代初期,在我国2097万家乡镇企业中,有1990多万家分散在自然村里,占92%,7%的企业设在建制镇,只有1%的企业建在县城里,这种状况至今没有明显改变。中国乡村工业化之所以表现出如此高的分散性、地缘性和封闭性,主要还是由于乡村文化“乡土性”在作祟。这正好一再证明,落后的乡村文化,正在严重地阻碍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成为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内在障碍。乡村文化的“乡土性”,实际上就是传统中国乡土文化的表现。我国乡村人口受传统的乡土文化毒害至深,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建设社会主义乡村文化,用先进文化推进乡村社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同时它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辛秋水先生从乡村文化对中国城镇化严重落后于工业化的影响和作用这个角度,深刻阐述了文化扶贫的历史意义,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但如何有效地实现科技、教育与农业的结合,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和迫切需要认真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孙翔研究员认为,全面推进科教兴村计划有助于加快农村小康建设。为此,他提出了科教兴村的五条思路,即:依靠科技工作者;培训和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县、乡、村一体化实施。他同时指出,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和加强四个方面的创新,即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在农村、农民文化教育方面,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德元副教授就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些潜忧:相对水平仍有待提高;滑坡现象急需扭转;“农民工”培训已成当务之急。针对这些潜忧,他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其次,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要突破传统种植、养殖技能的局限;第三,要严格劳动准入制度,促使职业教育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第四,要继续做好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工作,重建县、乡、村三级农民继续教育网络,有意识地培养一批能够扎根农村的农民精英。
三、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与政策
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会代表可谓见仁见智。安徽省人民政府农村研究室农村处钱良信处长提出了安徽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措施及政策建议,他强调要找准抓手,突出重点,在安徽的农村工作中就是要突出“和谐安徽”这一主线,围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这一中心,主要在“四个着力点”上下工夫:一是要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观,着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二是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着力构建城乡共建的新格局;三是要加快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四是要加快推进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就业的新格局。对于统筹、协调发展,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马怀礼教授、安徽省社科院谢培秀研究员和安徽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副院长栾敬东教授分别以“农村的移动与城镇化和农村小康”、“山区农业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对土地制度改革的认知”为题发表了他们的观点和相关政策建议。
四、其他相关议题
在大会的自由发言和交流中,与会的专家学者就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就农民工、“农业工业化”、“农村工业化”等提法的科学性和以公司为载体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可行性等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和激烈辩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认真解决。其中关键的关键是要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急切需要国内外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通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教育、体制创新。我们相信,由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树立、宣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尤其是安徽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不合理利用,能源短缺所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也不得不面对能源“枯竭”和“耗尽”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指导中国发展。
关 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问题
引言
大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呼吸不到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饮不到水,那么,人类就即将灭绝。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互动的, 一方面人对于自然具有主体性、能动性, 自然则是被动的、消极的;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又具有根源性、制约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二战之前,地球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还允许经济发展;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走到独立的发展轨道,资本主义国家也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到了六七十年代,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就出来了,比如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等。
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过分追求经济发展,超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指导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以牺牲环境代价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一、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出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之后多次提出并加以完善,最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得到完整定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简洁、明确,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上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和谐相处的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回答了我国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要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答了“为谁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回答了“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其内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整体推进的发展观;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话虽然简单,但是它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总体环境的恶化,人类已经被自己逼到了一个必须做出历史抉择的关头:人类或者依然坚持传统发展理论,从而使自己进一步走向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危险的境地;或者与传统的发展理论彻底决裂,用一种新的理论探讨并建立资源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关系,从而使人类生活在一个更为安全、更加繁荣之中。基于地球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和造成环境恶化根源的深刻理解,在总结以往人类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理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当前人类解决环境问题、走出发展困境的正确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子孙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它体现着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统一;在空间上,它体现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在文化上,它体现了理性尺寸与价值尺寸的统一。可持续发展观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人的生产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包含着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生态持续性原则”;二是“经济持续性原则”;三是“社会持续性原则”。强调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关系、贫困、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幅员辽阔,各种能源丰富。但是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少之又少,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排名很靠后了。中国发展新能源,多年以来都在强调发展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我们在两年多以前,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我们强调要发展太阳能、风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在多年以前就开始。我们连续三年,风电的装机容量都是成倍、翻番地增加。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不影响人类子孙后代之发展的发展,即在追求经济增长时不能破坏环境,不能肆无忌惮地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性的资源,不能灭绝生物物种,这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一经提出便很快在全球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观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新的含义。全面是指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是指法展进程的持续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方法手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针对我国现实的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经济发展要走低消耗、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共同认可的发展战略和发展 思想,必将促进人类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指导我国更好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四、结语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就是一部能源技术不断发展变迁的历史。从1895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开始,经济的发展就与石油的兴起和能源危机相伴随,世界能源系统已锁定了化石能源,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全世界长期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能源技术发展到今天,从最初的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到由市场力量引致的技术变迁,再到现在的有公共政策主导的面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系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趋于和谐与理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未来的能源之路必须走创新之路,完善能源政策,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实施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的策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我们要坚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好的可持续的新型的发展之路------科学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蔡建国,2007年,《东亚区域合作:能源、环境和安全》,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五章第六节;
程发良、孙成访,2009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章;
戴利 .诸大建、胡圣,2006年,《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一章3、4节与第二章3节; 江金权,2005年,《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第一章; 李恒瑞,2006年,《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孙久文、张伯瑞,2006年,《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导论; 王君、龙炜楚,2008年,《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六章;
于海量,2007年,《环境哲学与科学发展观》,南京大学出版社,导论、第七章、第十章;
张冬生、黄兴华,2009年,《科学发展观的多维视角》,中国经济出版社,第二编;
周毅,1997年,《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山西经济出版社。
第五篇:毛概论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不合理利用,能源短缺所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也不得不面对能源“枯竭”和“耗尽”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指导中国发展。
关 键 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问题
引言
大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呼吸不到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饮不到水,那么,人类就即将灭绝。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互动的, 一方面人对于自然具有主体性、能动性, 自然则是被动的、消极的;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又具有根源性、制约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二战之前,地球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还允许经济发展;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走到独立的发展轨道,资本主义国家也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到了六七十年代,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就出来了,比如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等。
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过分追求经济发展,超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目前,科学发展观提出,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了明显指导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破坏环境来促进发展的情况还存在。
一、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出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之后多次提出并加以完善,最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得到完整定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简洁、明确,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回答了我国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要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答了“为谁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回答了“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其内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整体推进的发展观;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话虽然简单,但是它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想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经路
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总体环境的恶化,人类已经被自己逼到了一个必须做出历史抉择的关头:人类或者依然坚持传统发展理论,从而使自己进一步走向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危险的境地;或者与传统的发展理论彻底决裂,用一种新的理论探讨并建立资源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关系,从而使人类生活在一个更为安全、更加繁荣之中。基于地球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和造成环境恶化根源的深刻理解,在总结以往人类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当前人类解决环境问题、走出发展困境的正确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它体现着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统一;在空间上,它体现了整体利益 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在文化上,它体现了理性尺寸与价值尺寸的统一。可持续发展观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人的生产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包含着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生态持续性原则”;二是“经济持续性原则”;三是“社会持续性原则”。强调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关系、贫困、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幅员辽阔,各种能源丰富。但是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少之又少了,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排名很靠后了。中国发展新能源,多年以来都在强调发展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我们在两年多以前,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我们强调要发展太阳能、风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在多年以前就开始。我们连续三年,风电的装机容量都是成倍、翻番地增加。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不影响人类子孙后代之发展的发展,即在追求经济增长时不能破坏环境,不能肆无忌惮地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性的资源和能源,不能灭绝生物物种,这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一经提出便很快在全球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观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新的含义。全面是指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法展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是指法展进程的持续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方法手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针对我国现实的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经济发展要走低消耗、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共同认可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想,必将促进人类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指导我国更好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四、结语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就是一部能源技术不断发展变迁的历史。从1895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开始,经济的发展就与石油的兴起和能源危机相伴随,世界能源系统 已锁定了化石能源,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全世界长期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能源技术发展到今天,从最初的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到由市场力量引致的技术变迁,再到现在的有公共政策主导的面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系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趋于和谐与理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未来的能源之路必须走创新之路,完善能源政策,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实施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的策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我们要坚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好的可持续的新型的发展之路------科学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蔡建国,2007年,《东亚区域合作:能源、环境和安全》,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五章第六节; 程发良、孙成访,2009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章; 戴利诸大建、胡圣,2006年,《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一章3、4节与第二章3节;
江金权,2005年,《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第一章; 李恒瑞,2006年,《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孙久文、张伯瑞,2006年,《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导论; 王君、龙炜楚,2008年,《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六章; 于海量,2007年,《环境哲学与科学发展观》,南京大学出版社,导论、第七章、第十章; 张冬生、黄兴华,2009年,《科学发展观的多维视角》,中国经济出版社,第二编; 周毅,1997年,《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山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