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集中管理模式,推进公车改革
完善集中管理模式,推进公车改革
公务用车改革的最终方向是公务用车社会化和市场化,但超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可承受能力的超前式改革不仅会造成改革成本高,还可能引发不稳定等诸多负面影响。在货币化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车辆改革应以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资金节约、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使用效率为主要目的,探索建立一种新型的、经济有效的公务用车运作管理模式。
借鉴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公务用车制度上普通采用租车制和国内公务车辆市场化运作改革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机关一般公务用车集约化供应管理为主、社会化服务为辅的市场化运行体制。组建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机关车辆服务中心,机关公务车辆委托给车辆服务中心经营,车辆服务中心采取租车方式为机关提供服务。车辆服务中心按照企业化进行管理,受托承担机关公用车辆的日常管理,为机关提供有偿车辆服务,开展社会化服务经营。
1、财政部门每年按各部门车辆编制数量,核定各部门用车经费,并将其划拨给部门使用。
2、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到车辆服务中心交费租车。租车的形式灵活多样。一是只租车不租服务,即:车辆服务中心按照确定的价格将车辆交与租车单位使用,车辆的燃油、维修、驾驶和日常管理等完全由租车单位负责;二是租车并租部分服务,即:车辆服务中心按确定的价格将车辆交付租车单位使用,同时按协定内容提供维修保养、燃油供应等服务,车辆的驾驶则由租车单位安排和负担;三是租车并租全部服务,即:部门只用 1 车,由车辆服务中心提供全套车辆服务,车辆服务中心按确定的价格(按日期或里程)收费。
3、车辆服务中心日常公务车辆管理和使用工作受政府公用用车管理部门监督,其各种租车形式的价格标准由物价局核定。服务中心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保证机关公务用车服务的前提下,可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拓展服务领域,对外经营服务。
4、财政为车辆服务中心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支持。服务中心运转正常后,再用租金收入分期还款。
5、少量专车和必要的特殊公务用车仍由部门管理使用,但要实行统一采购和产权管理。
实行上述管理服务模式,可以解决目前管理服务模式存在的大部分弊端,初步估计,可以收到以下效果。
一是能够有效地控制各部门在公务用车上的开支,节约财政资金。财政将用车经费拨给部门后,部门有偿用车,就会在用车上精打细算,能省就省,会大大降低在公务用车上的费用。同时,由于部门用车的减少,可以有效减少公务车辆总量,节约大量购车经费,并可将多余车辆进行拍卖处理,收回部分资金。
二是化解了因用车、派车在机关单位之间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机关不再提供车辆服务,而车辆服务中心为了其经济效益会想方设法提高服务质量和车辆利用率,以吸引部门用车,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水平。能够及时、高效地保证各部门对公务用车的需求。
三是解决现存的部门自行购车、集中管理驾驶员用工等问题。组建车辆服务中心后,部门用车全部到服务中心租用,不需要也不允许再想方 设法购车,超标超编配车问题会迎刃而解。同时,机关单位也不存在集中使用合同驾驶员问题,而转为服务中心集中使用,避免了机关使用合同工不规范问题。
四是能够为车改货币化奠定基础。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公用车辆的货币化改革,能够大大减少在驾驶员安置方面的压力,同时,这种模式运行,也对机关人员公车使用思维定势产生一定的冲击,为货币化改革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础。
第二篇:关于推进公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公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公务用车在职务消费中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2004年对北京、上海、郑州等7座城市普通居民的电话调查显示,95%以上的公众赞成进行公车改革。如何确保公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下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国内公务用车改革模式比较
1998年起,我国各地公务用车改革进入“快车道”,许多地区和单位对公务用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公车管理规范化。通过创新和健全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来安排和控制公车使用,提高公车使用效率,堵塞公车使用中的漏洞。二是公车服务市场化。综合级别、职务和工作性质来核定所有公务人员用车额度,据此确定用车指标或交通补助,实行经费包干;对公车则由无偿使用改为有偿使用,实行市场化运作。三是公务用车货币化。通过给公务人员发放数额不等的交通补助,并采取一定措施鼓励领导干部个人买车,实行“私车公用”或“公私两用”。
三种车改模式利弊分析:
第一种模式:通过创新和完善制度来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针对性、操作性强,负面影响小,本来应该是解决当前公务用车中诸多问题的首选之策。但实际中,许多单位的公车主要是为领导干部服务 的,有的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个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这种体制下,要依靠领导干部的自觉性来解决他们自身或身边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如果公务用车的体制、机制不改革,仅仅局限在管理层面上做文章,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管一时而难管长远。
第二种模式:通过市场运作来解决公务用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公务用车制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接触到了公务用车问题的实质。根据公务人员因公需要使用车辆不同情况核定用车额度,确定用车指标或交通补助费,实行经费包干,变原有的无偿使用公车改为有偿使用,这样使公车真正与公务挂钩,与自身利益挂钩,应该说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公务用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但是,这一改革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执行公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公用车额度也只能是一个动态的指标。不同的机关、不同的岗位需要使用公车的频度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公务员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使用公车的次数也不会一样,要给每一个公务人员核定公平合理的用车额度,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如果像有些地方仅仅是按公务人员的行政级别来确定用车的额度,公务用车实际上成了“职务用车”,其弊端更大。其次,实行经费包干,使公务用车与自身的经济利益挂钩,很可能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如有的地方给公务人员发放“交通费”,结果有些人钱装进了口袋,该跑的不跑,多跑的少跑,“交通费”最终成为福利费。有的地方,虽然是只给用车指标,不兑现为现金,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手段,也不能保证这些用车 指标都是用于公务而不是去做私事。因此,公车服务市场化,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和配套的监管措施,很大程度上也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第三种模式: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通行的模式,也是至今为止国内公务用车制度各种改革措施中最为彻底的办法。除保留行业特种车辆和少量接待用车外,取消所有公车,给公务人员发放数额不等的交通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公务人员个人买车,应该说体现了今后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方向。然而,从已经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的地区和单位看,这种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难在现有驾驶人员的安排和车辆的处理上;二是难在货币化改革方案的编制上。除此之外,财政和社会的承受力也是货币化改革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
二、公车改革的难点
一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有些人的脑子里,“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似乎公务人员到了一定级别就该配备专车,使用社会车辆办公有失体面。另外,公车改革后,必然使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受损,这部分人对这项改革肯定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如有人认为:坐公车,只管用就是了,一切费用从来不用考虑,坐坏了打个报告就可以更新。车改后,费用固定了,超过部分要自己付,而且车坐坏了也不能随便更新。和没车改的单位比,自己吃了亏。
二是取消公车后带来的有关问题。如现有的公车卖给谁,怎么卖? 公车是按级别和工作需要配备给特定对象的,按理说应该是卖给用车的人。公车卖给了用车的人,那么安置司机又是一个难题,以车为业的人将面临下岗失业。加外,公车怎么卖也是问题,究竟是内部处理还是向社会公开拍卖,都需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
三是车改后各项补贴的核定标准是个难点。车改后,给参与者补贴多少是个主要问题,多了,老百姓有意见;少了,机关干部不乐意。况且地区不同情况也不同,既使同一地方,不同级别的领导之间应该相差多少合适,同级领导因分工不同公务繁忙程度不一,补贴又该如何核定,都值得研究。另外,现在干部流动性大,车改不可能一下子全铺开,车改的地方为工作方便买了私家车,调到没车改的地方,车子问题如何解决? 四是当前机关工作人员参与车改自身所面临的问题。机关工作人员绝大多数参与了房改,同时又面临着医疗制度改革及教育制度改革等。为了支持和参与这些改革,他们的积蓄基本花光,加之工资收入不是很高,车改后,购买私家车对大多数机关工作人员来说不太现实。加外,出租车市场发育也不成熟。这些都将影响到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公车改革的积极性。
三、公务用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公务用车改革应遵循“鼓励创新,稳步推进;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基本思路进行。具体地说,公务用车改革可分两步走:第一步,通过制度创新和加强管理,重点解决领导干部一人一车和上下班接送 问题,降低用车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做到公车真正用于公务,执行公务能够用到公车。第二步,用公开拍卖或其他方式处理公车;分流安置驾驶人员;给予公务人员用车货币补贴,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方案的实施可依据形势的发展,用3—5年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l、试点阶段
这一阶段,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部门和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自行进行多种形式的公务用车改革。同时,依据有关机关各自职能、规模等不同类型,确定3—5个试点单位,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确定为:(1)取消所有领导干部的专车,车和驾驶人员不得配备到领导个人。
(2)取消所有公务人员的上下班接送,与此同时,适当提高有关公务人员的交通补助。
(3)单位和部门对公务用车实行统一的管理和调配,并根据公务需要核定用车额度,实行量化管理。
在进行公务用车改革试点的同时,对有关机关涉及公务用车的各类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和规范,进一步明确公车管理的权力和责任。依据有关规定,对有关机关的公务用车进行全面清查,重点解决违反规定配车、购车和用车的问题,为下一步公务用车改革的全面推行打好基础。
2、实施阶段
在认真总结试点单位公务用车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所有党 政机关和参照执行公务员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以及具有行政职能的经济部门全面推行公务用车改革。考虑到改革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因此改革既要有刚性,也要有一定弹性,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1)在对公车实施统一调度的同时,可适当保证单位和部门的主要领导相对固定用车。
(2)取消公务人员的上下班接送,但遇有特殊情况应特殊处理,如现在已享受公车接送,同时身体又不好、路途较远的个别领导,经过一定程序审批后,可继续享受上下班公车接送,但不得同时享受交通补助。
(3)为鼓励领导干部上下班不用公车接送,提高公务人员的交通补助应考虑到现实情况和职务上的差别。
(4)对公务用车实行统一管理,可由单位和部门各自实施,也可建立公务用车服务中心,按市场化运作。
3、深化阶段
条件成熟时启动第二轮改革,第二轮改革在全面推行前也应选择部分单位和部门进行试点,以取得经验。第二轮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除保留特种车辆和少数公务接待用车外,对各单位和部门的其它公车全部进行公开拍卖,或在一定范围(如领导干部或驾驶人员)内进行竞价处理,也可将部分公车和驾驶人员集中起来,组成汽车服务公司,形成与机关彻底脱钩的独立经营的新经济实体。(2)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转岗、内退、货币补偿等多种形式妥善安置驾驶人员。
(3)建立领导干部购车奖励基金,鼓励领导干部个人买车。已在公车处理时参加内部竞价购买的领导干部不再享受购车奖励;不买车的领导干部也不能获得购车奖励。
总之,公务用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对这项改革既要大胆设想,又要持谨慎稳妥的态度。改革前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单位进行试点,摸索经验,发现问题,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对尚未进行公车改革的单位,一定要对公务用车加强管理和监督,在车辆的配备、维修、更新等方面严格按有关政策和规定进行。对公务用车,可以采取公车挂公务用车牌照等办法进行管理,让群众对公车易于辩认,加强社会监督的力度。对于违反政策超标准购买车辆、公车私用的人和事要坚决查处。
第三篇:公车改革
“车改”能否“彻改”-----对公车改革实施效果的思考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光公车购置费一项就达61.69亿元,公车改革迫在眉睫。
早在2010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时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谈到公车私用时就明确表示:“公车私用应该管的住,必须管得住。”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再一次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制度改革的条件,要在严格规范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的同时,加快推进公务用车配备改革。这意味着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一轮公务车改革即将启动。
就各地目前的情况看,目前我国公务车存在四大弊病,首先是公务用车费用高,造成财政负担沉重。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其次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使用存在三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同时,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最后是公车使用 效率低,浪费惊人。针对以上问题,公众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切实采取措施,稳步推进公车改革,让改革方案尽早出台,改革措施尽快实施,以回应社会各界的期待。
事实上,国家关于公车改革已经提了很多年,每年两会上都会有相关的提案,但进展较慢。回顾近些年各地公车改革进行的摸索和试点,不乏失败的教训:例如,一些地方曾经把公车改革弄成赤裸裸的“分钱”,区委书记、区长每年“车补”居然高达七八万元。消息被曝光后,这种背离公车改革初衷,排排坐分果果式的“车改”被果断叫停。公车改革的另外一大难点是如何遏制公务车成为特权车。近些年,各地一些公务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引发了极大的民愤,尤其是公交车道俨然变成了公务车道,更是应当下大力气治理。虽然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区市政府取消了拥有特权的“O”牌照,这无疑也是公车改革的应有之意。但是相关部门更要意识到,公务车的“特权马甲”往往有很多种,尤其是民用号段中的某些“特权号段”,更容易因为官商混用导致特权泛滥、失控和“李鬼”横行,下一阶段亟待有关部门严加监管。
今年3月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针对公车改革遭遇的难题,民革中央提交了《如何破解公车改革之困局》的提案。提案提出了“建立刚性财政预算约束的公车管理体系”、“电子监控公务用车”、“公务用车社会化和公 车保养社会公开招标”、“强化政策执行和监督环节”四大措施,建议严格控制公车购置数量,限制购置公车的金额、型号或马力,对公车行驶里程、油耗、维修保养费用等项目实行“软监管”,对未经授权私用公车的行为进行严惩等。民革中央提出的有关建议,对于积极稳妥推进公车改革、增强改革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增强了民众对政府实施公车改革的信心。
公车改革,从有意识到有提案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方案最终落到实处,取得实际效果才是改革的初衷。以北京为例,面对机动车数量的激增,北京市虽然连年出台相应政策控制机动车数量政策,但实际上北京的现状仍然是“车满为患”。据此,人民网进行了调查“公车改革十年原地踏步,你怎么看?”共2619人参与了调查,其中77.9%的网友认为“改下不改上,体制冲突阻力大”此选项获得2039票;还有10.7%的网友共280人认为“未设专门机构监管”;8.4%的网友共219人认为“车补不平衡,方案难推行”;最后,有3.1%的网友表示“其他,有话要说”。网友“1”说:
1、需要一个强势的领导来推行;
2、未能真正向人民网络公布公车使用情况,公车使用无法受到监督,舆论压力不大,部门人员可暂不执行;
3、部门人员成本意识不强,似乎不知道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的,需要加强培训。
4、最终的是:需要一个强势的领导推行一个大众监督的网络平台,将公车使用纳入干部考核管理,对成本过高的部门要进行整改并向公众公布。这个公车改革就方便执行了。网友“秦岭军魂”指出:车改的前提是“精兵简政”,实现“大社会小政府”。目前有专家指出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政府,在此环境下,不具备进行车改的条件,车改必然走入死胡同。想进行车改,必先精简机构。
顺应民意是公车改革的大前提,公车数量和支出费用公开是改革所要面临的两个重要方面,深入有效的公车改革将有力推动政府部门职能和作风的转变。当前全新的车改方案正在紧张酝酿中,此次“车改”能否“彻改”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政府部门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在车改上出台切实可行的制度规范,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实现“车改”的“彻改”。
第四篇:公车改革
随着反对浪费的“光盘行动”的兴起,“公车消费”作为“三公消费”的其中一个焦点更是受到了市民的关注。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加强公车管理,但 “公车私用”未能刹车,在刚过去的春节长假期间,公款吃喝已明显遏制,但“公车私用”却是风景依旧,不少市民在微博上随手拍举报私用的公车以及豪车。在今年的两会上,来自深圳的全国人大代表张育彪连同其他代表委员提出,应该用整肃“舌尖上的浪费”的决心和力度,来遏制“车轮上的腐败”,中央应尽快出台公车改革制度,减少公车配制,让公车私用彻底停驶。公车三分之二被私用
“公车私用带来的浪费触目惊心,老百姓形容„车屁股底下一栋楼‟。” 全国人大代表、龙岗区布吉街道南岭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育彪告诉晶报记者,据统计,2011年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占“三公经费”总数的六成以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1/3”:办公事占1/
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
3、司机私用占1/3。
张育彪认为,从社会角度来说,公车私用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变成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机关干部形象。大量的公务车上路,不仅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公务成本,也加剧了道路的拥堵。长期研究并关注公车改革的湖北政协常委、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公车越用越豪华、数量越来越庞大时,很容易诱发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公务员群体的各种议论,对政府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开支每年至少6000亿
“什么是公车?只要是利用公共资源买的车,都属于公车,包括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军车。”叶青表示,遏制公车浪费,立规矩、定制度的前提,就是要搞清楚公车的概念、公车数量和费用到底有多少。
叶青说,对于公车的数量和费用,有关部门一直没有明确的统计。据他初步分析,全国的公车至少在400万辆以上。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均一辆公车一年公用的费用在10万元左右,加上私用的费用,一辆车总的费用在15-20万元之间。以15万来算,400万辆车一年的费用就是6000亿。“杭州车改显示,一辆公车一年可以节约三分之一的费用,如果全国的公车改革,那最少也会省下2000多亿。这还是最保守的数据。”叶青说,在公车配备等制度中,规定只有省部级以上干部才配备专车,但各地严重违反这个规定,导致公车数量惊人,“车轮上的铺张”是一个很大的浪费。20年公车改革收效甚微
“第一次车改是出现在广东东莞沙田镇。”时任中南财大讲师的叶青,因为自己的专业背景,1993年就开始关注中国公车改革的问题。但是从第一次车改到现在,已过去20年,成效并不明显。“有些地区出台车改方案后改革不下去,导致更大的浪费。”叶青说,持续呼吁公车改革的他,在调任副厅级官员当天,他“炒”了司机,婉拒单位专车,开始践行一个人的“叶氏车改”方案。
在叶青的印象中,目前车改最成功的地区,是2009年5月杭州的车改,也是他认为级别最高的成功车改,除省部级以上官员,全部不再配备专车,而是发车贴到市民卡中。
据张育彪代表分析,以1994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为起点,多年来,中央三令五申治理公车私用,各地也出谋划策进行了多种尝试,但公车私用之风未能“刹车”,主要原因是政策较宽松,缺乏威慑力。私用违规成本太低
2013年伊始,网友发起的“随手拍豪华军车”行动响应者众。具有明显标志的军车、警车,一旦被私用,轻易就能被发现。而与普通车牌一样的公车,则很难受到有效的监督。北京六年级学生栾松巍建议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以便于群众监督,遏制公车私用(坊间俗称公车“私奔”)。该建议被媒体公布后,得到了许多人包括专家的认可。为此,张育彪代表建议,给公车挂上公牌并在车身上喷字标识,标明各自所属的诸如“卫生”、“环保”、“城管”等部门字样,让百姓一眼就能识别,私用者无疑将更加无处遁形。同时,公布监督电话,建议鼓励包括媒体记者、网民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公车私用开展监督,使公车私用行为无处藏身、广受监督。
“治理公车顽疾需要曝光更要惩治”,张育彪代表说,目前,公车私用违规成本太低,真正将监督落到实处,还须对公车私用加大问责力度,起到震慑作用。“如果公车私用被举报后,仅仅是补交使用费和通报批评,很难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用制度推动公车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在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给公车喷上标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公车私用,“这是一种依靠舆论手段遏制公车私用的方式,但并不能根本避免公车私用现象,关键还是要建立有效制度。”
“„舌尖上的浪费‟遏制起来比较容易,因为应酬伤神又伤身,很多官员也不乐意。„车轮上的腐败‟管理起来不容易,因为公车带来的享受和好处太多,取消难度之大超乎想像。”叶青也认为,要彻底让公车浪费刹车,仅仅靠群众监督是不够的,国务院应该成立一个公车改革领导小组,找专家制订相关方案,用制度来推动公车改革。“在随手拍的监督下,军车已经感受到压力,明确5月起进行改革。”
“中央有决心,基层有呼声,国内外有参考的制度也不少,为什么公车改革难以根本推进?就是堵在了这个中间环节。” 全国政协委员施杰施杰说,在当前的破题阶段,中央的决心要更大一些,态度要更坚决一些,同时要更广泛地调动社会监督力量,形成中央和基层“两头挤压”的倒逼之势。深圳公车改革应先行
“深圳到底有多少辆公车?据我自己掌握的有30多万辆,但使用率并不高,使用率据我个人估计不会超过三分之一。” 在上月底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召开的治理交通拥堵研讨会上,持续关注深圳公车改革的深圳市政府督察处吴立民说,深圳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启动公车改革,然而过去这么多年,迄今为止却未有具体可行的措施。
在2012年的深圳“两会”上,深圳市人大代表杨立勋就表示,自己当了10年的政协委员,就公车改革问题提了5次,如今做人大代表,又提了3次。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和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深圳,公车改革进程明显滞后,与深圳的形象不太相称。
网友胡野秋表示,公车改革势在必行,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试验场,理应先行先试。
从社会角度来说,公车私用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变成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机关干部形象。”——张育彪 两会奏鸣曲
未来两三年是深化改革最佳时机
迟福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改革呼声和氛围从未如此强烈。未来两三年,是深化改革的最佳时机,只有紧紧抓住、用好这一改革攻坚的“时间窗口”,才能掌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一是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政府的换届之年,新局面的开创必须靠深化改革;二是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原有的发展模式无法再延续,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和动力需靠改革激发;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多元,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利益格局调整要用改革来破题。政府减少审批和微观经济干预
王伟(全国人大代表、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随着人力成本的快速攀升,传统加工制造业的利润愈加微薄,而现在民企能投资的领域并不多,能源、铁路、民航、石油、电力等领域难以进入。这些垄断行业改革多年,但实质性进展不大,并且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过多,逼得一些人脱离实业,转向炒房等泡沫领域,放大了风险。
激发经济活力应从三个方面着力改革。首先,政府应尽快转变职能,减少审批环节和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其次,在不涉及国家核心经济安全的领域,要让民企和国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最后,要为民企创造更便捷的融资渠道。
第五篇:浅谈公车改革
浅谈公车改革
曾经爆出有些地方的机关干部,节假日还开着公车在街道上大摇大摆,甚至酒驾,为了避免有些机关单位的人公车私用,“高调”的进行公车改革,中办国办印发的两个公车改革文件公布,文件提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距离提出公车改革过去已经好长时间了,可是有些地方是“市区改了县里没改;市直机关有的部门改了有的部门没改;一个部门内有人改了有人没改”,最终难以成功。还有的地方是“补贴标准定的不合适”改革也会失败。公车改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公车该不该改革,该怎样改革,成为一大难题。
公车改革要因地制宜,在市政府机关,其中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在办公室,就算有什么事需要用车,也是很方便的,市里面交通相对便利。可以彻底的改革“公车”。但对于乡镇单位,可以保留一定的“公车”,因为有些乡镇离市区比较远,且交通不是那么便利,故如果取消全部公车,那势必会对工作照成一定的影响。有公车,也一定要严格管理:车辆外出必须登记,详细记录事由、时间、地点、行程、乘车人等信息,下班后和节假日未经批准不得使用公车。这样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更有效率的使用“公车”,乡镇“一把手”上下班也不能使用公车,“公车”顾名思义是只有上班的时候才能使用,只能公用。然而补贴问题也不能太笼统,不能说按级别来补给,要按需补给,现在不管是公交还是出租车都有发票,机关工作人员外出,凭发票领取自己的补给,不能搞特殊。公车改革要根据当地的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情况来进行改革,不能盲目的整改,“公车私用”要遏制,但是工作效率也不能降低。
但是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些基层单位“公车私用”透视种种“私车公用”现象,确实有开私家车为公家办事,但更多的却另有隐情。比如说有的单位违规搞接待,怕公车遭举报,就堂而皇之地用起了私家车,相关费用公款埋单;有的单位领导嫌公车动用审批手续繁琐,不如用私家车随叫随到,自由方便,而且借用私家车可以逃避监管;甚至有些领导爱面子、耍花子觉得单位公车没档次,就打起了老板的豪车等等变向问题,这些“公用的私车”不在编制范围内,上级机关难以掌控,从一些“私车公用”情况看,最后基本都成了“私车私用”,其危害远比“公车私用”要严重的多,时间长了难以出现诸多问题。
应地制宜的改革“公车”,建立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公车改革制度”,机关工作人员用车关系着政府形象和在老百姓心中的亲和力,普通上班人员能坐车上下班,为什么机关工作人员就不能呢?总而言之,公车改革利大于弊。各级要像治理“公车私用”一样,严查各种“另有隐情”的“私车公用”的问题,从思想教育入手,从建章立制严起,把日常管理抓实,坚决遏制这种不良现象,把“公车”改为“民车”开到群众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