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基层部队建设(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0:1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基层部队建设(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基层部队建设(共)》。

第一篇: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基层部队建设(共)

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基层部队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联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部队基层建设创新发展的根本指针。各级领导能否坚持用正确的政绩观筹划和指导好基层建设,对于加强基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顺利进行,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领导干部指导基层部队建设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各级领导是基层建设的‚火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基层建设的发展进步,关系到党在基层官兵中的威信和形象。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既是遵循基层建设规律的体现,又是解决当前基层建设矛盾和问题的需要。

首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推进基层建设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的基层建设,是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实现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方面,基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我们所谋求的发展,是以建设信息化军队为中心,军事训练、管理教育、后勤保障相协调的发展,是不断提高官兵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维护官兵切身利益的发展,是紧跟军事变革潮流,积极参与信息竞争,大胆吸收和借鉴外军先进成果的发展。信息化建设是方向,必将对基层建设的创新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军正处在从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的特殊时期,机械化建设比例大,信息化建设比例小,特别是在武器装备信息化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时代差‛。基层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环境、新的条件,任务很繁重,工作很艰巨。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面前,要想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向前发展,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发展与政绩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什么是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政绩观,更加明确创造政绩的努力方 向和根本要求,对部队建设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坚持一切从基层建设需要出发,有重点、分层次、分步骤的进行,为基层建设提供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基层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建设转型的层次和质量。

其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加强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新时期基层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能力建设。而创造出有利于提升部队战斗力、符合广大官兵根本利益的政绩,是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一方面,领导干部有了正确的政绩观,就有了为党和部队建功立业的目标追求,进而就有了自觉加强学习,增强执政本领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是增强各级党组织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基础。错误的政绩观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其结果是相同的,必然导致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腐朽的思想行为便由此侵入和滋生。同时,加强各级党组织能力建设,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也是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要求决定的。一级组织、一个领导能不能得到广大官兵的支持和拥护,关键在于是不是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执政意识。实践反复证明,基层建设兴在顺兵心,衰在逆兵心,离开了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抓基层建设必将一事无成。各级领导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把提高部队战斗力、维护官兵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科学执政,创造出官兵满意的政绩,不断推动基层建设创新发展。

再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解决基层建设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应当说,近些年来,部队各级贯彻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基层全面建设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良好势头。这与各级领导干部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从总体上看,广大领导干部立足本职,勤奋工作,不断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功立业,受到了广大官兵的拥护。但是,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和如何创造政绩等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建设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各项工作满足于不出事;重‚显绩‛,轻‚潜绩‛,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喜欢争彩头;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一事当前,总是打个人小算盘,习惯做表面文章,个别的甚至报喜藏忧、弄虚作假。之所以出现上述这些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践证明,错误的政绩观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严重影响一个单位的发展进步,损害党同官兵的血肉联系,而且最终会妨碍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领导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在各项工作中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创实绩;才能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官兵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做得兵心、暖兵心、稳兵心的好事实事,带领官兵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有所作为。

二、领导干部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基层部队建设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看待政绩和科学衡量政绩指明了方向。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观照正确的政绩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发展观同正确的政绩观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的发展观支配和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体现和保证着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发展观是否科学是政绩观是否正确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政绩。适应全面发展的要求,就是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要坚持用《纲要》规范基层建设全局,用全面发展一把尺子量长短,把军事训练、管理教育、后勤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基层建设进步的最高尺度,真正抓好基本教育、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设施建设。适应协调发展的要求,就是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要注重协调好各方面建设因素,防止和克服顾此失彼的现象,正确处理政治、军事、后勤、装备之间 的关系,协调好官兵之间、军民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武器之间的关系,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是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要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把集中抓和经常建结合起来,既要通过集中抓解决好当前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又要通过经常建打牢部队长远发展的基础,使各项建设稳步持续前进。

(二)全心全意为广大官兵服务是正确政绩观的根本目的。共产党人的政绩,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绩,是得兵心、暖兵心、稳兵心的政绩。对此,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句话指明了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根本目的。把广大官兵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是新形势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的实践中,必须把为广大官兵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提升战斗力和增强官兵综合素质的一致性;坚持尊重基层建设规律和尊重官兵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和为官兵办实事、办好事和一致性。只有这样,创造的政绩才能真正造福官兵,有益于部队建设。

(三)求真务实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胡锦涛同志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这一论述不仅高度概括了求真务实的重要性,而且从本质上深刻揭示了求真务实与正确的政绩观的内在联系。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看待政绩,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政绩,用勤奋敬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因此说,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就是求真务实。坚持求真务实,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付诸实践、见诸行动、狠抓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两者在出实招、求实绩上是一致的。可以说,正确的政绩观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坚持了求真务实;只有坚持求真 务实,才能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

(三)实践、群众和历史是正确政绩观的衡量标准。怎样衡量政绩,如何判别政绩观正确与否,这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问题。用实践、群众和历史来衡量政绩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和历史观的生动运用。首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领导干部抓工作、搞建设,‚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取得成效如何,应该也必须接受基层建设的实践检验。其次,官兵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干部创造的政绩如何,官兵感受最真切,对政绩的评价,也最有发言权。有没有政绩,政绩的大小多少,最根本的要由官兵来评说。再次,历史是最好的裁判员。有一些工作,现在看是可行的、合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有可能并不十分可行、不十分合理,甚至会发生问题或留下隐患;而有些工作,当时不为人理解、认可,但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让后人受惠。因此,领导干部坚持把实践、群众和历史作为考察衡量政绩的根本尺度和准绳,就能避免在创造政绩上的主观性、片面性,就能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能团结带领官兵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创造出官兵满意的政绩。

三、领导干部要在指导基层部队建设的实践中培养正确的政绩观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坚持重实际、鼓实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命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指示,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正确的政绩观,不仅联系着科学的发展观,而且联系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归根到底要靠抓住改造主观世界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个‚总开关‛。对领导干部而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主要是靠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思想修养。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全心全意为官兵服务、为部队建设服 务是领导干部的全部任务和责任。要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官兵学习训练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部队建设遇到的突出问题上,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真正为官兵办实事、谋实利,自觉用代表和维护广大官兵的根本利益来检验一切工作,在带领官兵建设信息化军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成长进步。

二是要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实践证明,领导干部的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只有用好的作风真抓实干,才能创造出好的业绩。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其中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是领导干部建功立业的基本功。现在,有不少干部不愿到基层去,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作风漂浮,眼高手低;有的在领导岗位上不是想着多干点事,而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互相攀比、摆阔等,这些都是与艰苦奋斗精神格格不入的。真正的政绩是靠扎扎实实干出来的,任何浮躁浮夸、急功近利、贪图享受的做法都是不可能出好政绩的。当前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已经进入攻尖阶段,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所担负新的历史使命,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扎实的作风创造出官兵满意的业绩。

三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领导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这一点,应当引起全体同志的教训。‛领导干部只有把本部门的情况熟悉了、吃透了,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的思路,才能进行科学的决策,也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政绩。一方面,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陈云同志所说的那样,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坚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另一方面,要不断培养深入细致的作风,坚持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以严谨求实的作风不断推动基层建设向前发展。

四是要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精神状态很重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就是讲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尽快消除与发达国家军队建设形成的‚时代差‛,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然而,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有的领导事业心不强,遇到矛盾和困难怨天尤人,存在畏难情绪;有的不学习、不调查研究,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还有的认为本单位条件艰苦,建设缺资金、少人才,很难有所作为,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都是与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相适应的。应该看到,我军的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西文发达国家对我们形成的‚时代差‛、‚技术差‛一时还难以消除,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才刚刚起步。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更加自觉地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冲破一切妨碍建设的思想观念的桎梏,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停步。

第二篇:浅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

浅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消防部队的全面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消防部队承担着保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承担着繁重的灭火抢险救援任务,担负着面广量大的社会面的防范工作,是一支性质特殊、任务特殊的队伍。既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又应当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指导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战斗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队伍的全面建设,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证部队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笔者认为应当认真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好三个观念。

(一)坚持以人为本观念。科学发展观是推动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消防部队基层基础建设,就必须坚持唯实的政绩观、正确的实践观和牢固的群众观。

在坚持以人为本观念中,要坚持从严治警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从严治警,是古今带兵的铁律,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必须统揽全局,站在应有的高度,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来从严治警,而不是越严越好、标准越高越好、形式越多越好。对人文关怀也要有科学的理解,不能错误地认为给钱给物就是人文关怀,要把人文关怀与从严治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尊重人、理解人、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上下功夫。办事不公,官兵民主权利得不到尊重,吃得再好、住得再好,也不可能有内部的和谐,更不可能实现部队的协调发展。

因此必须要从加强班子能力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推动基层基础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到部队建设中,就是要把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消防官兵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基层基础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建强基层班子、提高基本素质、抓好基本业务、建立基本规范、落实基本保障”的总体思路,建设一支讲团结、能战斗、素质高的领导班子和消防队伍。

(二)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强化“基层至上”、“求真务实”、“整体发展”的理念。以此不断推动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学会统筹兼顾、通盘考虑,坚持全面协调、整体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消防部队基层基础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把抓基层置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来抓,作为牵引整个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在细化、深化、强化上下功夫,在求新、求实、求效上下功夫。

(三)坚持长效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部队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坚持扎实地做好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形势、新任务对部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盯住发展过程中随时会出现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在事关部队建设的全局性、长远性的基础工作上下苦功、使长劲、抓全程。不断夯实硬件建设基础、夯实业务建设基础、夯实社会消防基础使部队建设保持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消防部队的全面建设必须面对现实,把良好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消防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同时也受益于经济建设的发展程度,科学发展必须努力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要在实践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制订出正确的决策,以指导具体工作。要努力防止主观愿望上求好、求高、求新,但实际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候机关忙乱、基层乱忙,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部署工作目标任务时,只从需要出发,对实际情况分析不透,没有充分考虑部队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具体情况。

二是要坚持真抓实干。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各项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解决问题。执政之道,贵在实干,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才能提高部队战斗力,推动部队建设上台阶、上质量。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单位形式主义严重,有的不认真领会上级精神,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有的注重效益,哗众取宠,糊弄上级应付群众;有的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轰轰烈烈地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等,但部队的战斗力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工作绩效不太明显。要保持火灾形势的稳定和部队的稳定仅有良好的愿望不行,必须有扎扎实实的行动,确立靠实绩证明、靠数字说话的理念,弄虚作假的只能是自欺欺人。

三是要坚持开拓创新。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是创新,结构的调整、机制的完善是创新,工作作风的转变、工作方法的改进也是创新。消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部队建设的工作难度也是过去未遇见到的,人的思想、人的素质等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现实,我们的工作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要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任务多了,情况复杂了,部队机构应当有相应的变化,各地区情况差异很大,也应当尽量避免指导和考评的“一刀切”。只有认真研究新情况,拿出新举措,才能推动部队建设和业务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处理好人员与装备的关系,增强部队战斗力。

高素质的消防人才和高科技的技术装备,是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的两个重要因素。现在部队上下,科技强警已经形成了共识,消防部队的发展历程表明,装备的突破可以带动和实现部队战斗力的跨越。装备是部队战斗力的基本条件,因此,面对日益繁重的消防救援任务,面对日益复杂的火灾等灾害事故形势,必须努力发展适合中国特色的消防技术装备,努力提高消防装备的科技含量,为消防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要紧紧围绕提高战斗力,努力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仅有装备的改善或者人员的提高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实现有机结合。一方面要不断优化编制体制,编制体制是实现人与装备有机结合的纽带,现行的大机关、小基层和人员编制太少的实际,影响到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器材装备与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处置特种灾害事故必须要有专门的人才。此外,消防部队点多分散,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其管理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应当以提高战斗力为中心,以完成各项执勤、保卫以及抢险救灾任务为目标,认真研究适合消防部队特点的管理教育方法,减少形式主义,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人的素质装备水平和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上。

三、学以致用,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键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实际,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找本单位在思想观念、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结合十七大精神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转变执法观念,正确处理服务与管理、执法与守法、执法与监督的关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开展“三抓三树”实践活动,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把部队建设成为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用科学发展统领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不断推动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

城投公司总经理李俊杰

政绩观,就是对执政成效和工作实绩的价值判断,它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其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决定其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

具体表现就是在工作中拈轻怕重,碰着矛盾和稀泥,遇着难题绕开走。一事当前,总是算计个人得失,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对显山露水的事乐此不疲,对默默无闻的事不管不问。报喜藏忧,争功诿过。在言谈中说成绩洋洋洒洒,多多益善,谈问题,轻描淡写,遮遮掩掩。出了问题,责任向下压、往外推;有了成绩,贪天功为已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甚至三分成绩、七分宣传。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攀比浮夸,搞“数字政绩”、“注水政绩”。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一是要牢记群众利益,把群众困苦放在心上。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知民之所盼,察民之所忧,亲民之所爱,于民之所需,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发展是硬道理。为官一任,要追求造富一方的真成就。二是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要严格遵守政治

纪律,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对上级的政策、决策必须坚决执行,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行,阳奉阴违。同时,也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努力把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实事求是。对成绩要客观公正地看,对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看,正确地看。要树立“发现问题是能力,解决问题是成绩,揭露问题是优点”的观念。

第四篇: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

政绩是干部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综合反映,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树立正确政绩观,应当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要求。正确政绩观要求政绩必须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当前,极少数领导干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工作中醉心于搞“形象工程”、鼓吹“GDp神话”,造声作势,追求个人“政绩”。这样的“政绩”,实则“政疾”。政绩的评判标准应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标准。政绩的取得必须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政绩观要求政绩能够经受时间的检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把握好正确的政绩观,要对历史负责。取得的政绩必须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在取得政绩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相统一,局部效益和全局效益相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统一。不能把政绩定位在即时效应上,动辄“大手笔”,缺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不考虑自身优势和劣势,一味盲目决策、蛮干。因此,我们所要的政绩,必须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所取得的业绩,是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正确政绩观要求政绩必须得到群众的认可。政绩不是领导干部说有就有,上级评定多大就有多大的,而应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用群众观点看政绩,就是要正确认识创造政绩为了谁、依靠谁、谁来评判的问题: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还是为个人谋私利;是真正把群众意愿放在第一位,还是把眼睛仅仅盯在上面,这是衡量领导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造政绩的最高目的。

第五篇:正确的政绩观(共)

“正确的政绩观”的一篇申论范文

1、官场“盲从现象”症结刘玉瑛

当今的官场,盲从现象屡见不鲜。领导说了一个观点,其下属不管是否正确,马上附和。即使说得不正确,也照样鹦鹉学舌;领导做了一件事,其下属不管是否得当,立刻照搬照抄。就算是错的事情,也照做不误。生活中的盲从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官场中的盲从却是值得注意的。

官场中为何存在盲从现象

官场中的盲从其实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意识的盲从;一种是无意识的盲从。不管是有意识的盲从,还是无意识的盲从,都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所谓有意识的盲从,是抱有投机心理的跟随行为。一些人为了自己的仕途升迁、功名利禄,去盲从对自己有用的官员。“有用的”官员的动向,就是自己前进的方向。这种现象的存在源于以下的因素:

首先,与“官本位”意识有关。“官本位”意识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以官职的大小论社会地位之高低,将是否做官或官做得大小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主要标准。在“官本位”制度下,人们把当官、升官作为唯一的“正道”。于是,戴上“乌纱帽”,就成了一些人一生的不懈追求。

封建官僚制度虽然消失了,但“官本位”的意识却还在人们的头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本位”意识的存在,使得一些人为了仕途顺畅,就主观故意地迎合领导,盲从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其次,与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有关。不完善不健全的干部人事制度,使得干部的选拔任用权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正因为如此,一些人为了获得领导的青睐,唯领导马首是瞻。不分对错,盲目地跟随听从。

所谓无意识的盲从,是不自觉地跟随。这种现象的存在,则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与中国旧文化有关。鲁迅先生曾经深刻地指出:“中国的文化,都是奴才侍奉主子的文化。”鲁迅先生虽然讲的是旧文化,但这种旧文化的影响力、传承力不能低估。它依然在左右着一些人的灵魂。与中国传统社会有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极权社会”。皇帝以独裁的方式垄断政权,生杀予夺在一人之手。正是这种绝对的权力,造就了中国百姓俯首听命的性情。因为在“极权社会”,一般人的思考、表达是无效的,不仅想也白想,甚至还会造成灭顶之灾。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使得我们中国人的身上形成了很深的“盲从思想”。时至今日,虽然封建主义的大山已经搬掉,但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盲从思想”却并没有彻底的被铲除。官场中的盲从思想会导致哪些问题

人们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官场中盲从思想的存在,会导致以下问题的产生:

首先,背弃实事求是精神。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没有这种精神,就不能正确认识客观实际,就不能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不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不能客观地把握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也就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其次,导致照搬照抄现象出现。具有盲从思想的人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总是不从实际出发,而是拘泥于本本,拘泥于领导。马列书中没有讲过的,文件上没有规定的,领导没有谈过的,自己就不敢讲,不敢做。

最后,丧失开拓创新能力。盲从思想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盲目性和保守性。盲目者,不愿思考、不会思考、不敢思考。拉丁美洲谚语说:“不会思考的人是白痴,不肯思考的人是懒汉,不敢思考的人是奴隶。”保守者,过于迷信本本,迷信权威,迷信领导,拘泥于传统的习惯和旧的模式,遇事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不敢突破旧的框框,没有勇气和胆识来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创见。而这些正是开拓创新的最大障碍。

法国著名的科学家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

试验中,法伯把一些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不停地团团转。又过了六天六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实验结束后,法伯在笔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便立刻会避免死亡的命运。”盲从会使人们陷入僵局,甚至置于死地。

如何破解官场“盲从现象”

基于官场盲从现象产生的原因,要破解盲从现象,不仅要完善健全干部人事制度,重要的还要培养各级干部的“独立思考”精神。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叔本华说得很清楚:“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温家宝总理也曾经多次强调要“独立思考”。2009年11月11日,在纪念国务院参事室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温家宝强调:“要提倡独立思考、敢讲真话,反对人云亦云、照抄照转。”他还说:“我曾经在多种场合讲过,要敢于独立思考,敢讲真话,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我希望,独立思考、敢讲真话在政府参事室能够成为一种风气。”

2010年1月26日,温家宝在听取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又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

我认为,这不仅是温家宝总理对“政府参事室”、对“大学”的希望,也是对我们各级干部的希望。独立思考,才能克服教条主义,思想才不会僵化。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会停止,就要亡党亡国。所以,毛泽东同志形象地要求:“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那么,如何才能“独立思考”呢?

首先,要培养质疑的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疑问,才能激发探究的欲望。在西方哲学史上,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罗素问大哲学家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当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问我。”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于是,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 维特根斯坦回答道:“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缺乏质疑意识,是不能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原因。能独立思考的人,对任何问题、任何事物都能问一个“为什么”,并能很快地进入思考的状态,即有强烈的质疑意识。他们爱提出疑问,并且努力地探求原因,寻求答案。相反,不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对任何问题、任何事物都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即缺乏问题意识。

古人认为:“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不善于质疑,只是一味地相信,“凡是书本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其次,要清除怠惰因子。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著称,但也勿庸讳言,我们的头脑中也有怠惰的因子。这种怠惰因子虽然有先天的遗传,而更多是由话语霸权所造成。所谓话语霸权,就是由某些机构、某些人或某个人垄断着话语权力,别人只能俯首听命,没有说话的资格。如封建社会皇帝的话就是金科玉律,任何人都要遵照执行,不允许有任何的异议。

正是这种话语霸权,造成了怠惰的因子。人们习惯于接受圣人现成的教诲,懒得自己独立思考;习惯于接受别人现成的经验,懒得自己多作分析。

第三,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是要培养的。但实际上许多人每天忙于具体工作,很少能够腾出点时间来进行思考。结果,遇到问题,人云亦云。

独立思考,除了要做到上述几点,更重要的,是要营造能够独立思考的环境。这种环境是一种包容和宽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领导干部能够独立思考,敢于独立思考;能讲真话,敢讲真话,而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2、品德高下看“忧乐”温振春

前不久,某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本应后飞的航班却因一位领导干部的登机“先飞”了。此举引起社会关注。人们由此

联想起,当年日理万机的列宁自觉排队理发,毛泽东、周恩来认真践行“我也要遵守制度”的诺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原是领导干部应有的胸怀。然而近些年来,却有一些人把“先忧后乐”抛在脑后,变成了“先天下之„优‟而„优‟,先天下之„乐‟而„乐‟”。一些地方涌现了花园式、宾馆式、别墅式、皇宫式办公楼,超豪华装修、超规格购置高档轿车等现象,也不罕见。

在现实中,先后本是公共生活的一种秩序,但孰先孰后,有时暴露出某种特权思想,折射出某种媚官恶俗。诚然,领导干部工作繁忙,有时需要一些适当的服务与便利,这可以理解。但决不能以此为由,谋求特权,追求“优先”照顾。这样的领导干部,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必受群众冷眼,为世人所不齿。

一些领导干部的“先优先乐”,从根本上说乃是淡忘了党的宗旨,淡薄了群众情感。把安身立命之本抛在了一边,往往就会发生蜕变,膨胀自我特权,视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为既得利益,当成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和手段。“政者,正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只有摆正位置,“吾日三省吾身”,常用党的宗旨、入党誓词、先烈精神和英模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才能进入角色,明其所想,知其所为,做出成效;才能秉公持正,坦荡磊落,“利归天下,誉属黎民”;才能见贤思齐,不以物惑,不以情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保得住气节。

讲公德、扬正气、守规矩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素养的重要尺度,领导干部则应以此为基本的为政素养和要求。只有做到“先忧后乐”,才能见出一个领导干部的高尚境界和品德,才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重托。

3、群众为什么爱“草鞋书记”姬建民

他在职时,家里人一点儿“光”也沾不上,“农转非”转不了,新房盖不起,连一次公车都“蹭”不上。退休回到老家,一把锄头、一顶草帽、一双草鞋,用生命最后的22年时间,在大亮山上带领群众造林致富,最后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这位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给世人带来了震撼与感悟。

杨善洲下乡之所以脚穿茅草鞋、头戴竹叶帽,一身泥巴一身土,是因当地百姓还在“穿草鞋”,不富裕。他认为“如果眼看着人民群众在受苦,我们却安逸地坐在大楼里悠闲地办公,你不觉得有愧吗?”只有穿草鞋、戴草帽、深入群众中心里才踏实。百姓则热爱这种穿草鞋、背挎包、下地头的干部,喜欢这种不坐车子、不摇扇子、不端架子的领导。这也印证了“位不在高、勤政则名;官不在大、为民则灵”的箴言。“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无需“上纲上线”提炼什么“思想高度”,一名共产党人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显而易见。百姓称他“草鞋书记”,是对他最高的评价与赞赏。

杨善洲完全有条件不穿“草鞋”,但他却把穿草鞋视为与群众沟通感情、密切联系的媒介,讲求与群众打成一片。道理很简单,你西装革履、油头粉面,坐着豪车去农村、入农户、到地头,老百姓能跟你这样的人说实话、道实情那才怪哩!群众并非强求领导一起穿草鞋,而是需要领导保持那么一种可贵的“草鞋精神”。换句话说,你穿上草鞋,百姓还有个看你是否办实事办好事的“考验”,更别说你“一盒烟一桶油,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座楼”了。在这个意义上,“草鞋书记”杨善洲带给我们的震撼就是:一辈子都在做好事,一辈子不以权谋私,一辈子带领群众致富,一辈子无私奉献。带给我们的感悟就是:群众爱“草鞋书记”,更爱一辈子为群众谋利益的共产党人。

时至今日,除了偏远农村,农民穿草鞋的也不是很多了。现在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了,穿不穿草鞋不打紧,关键在于有没有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会不会与群众同甘共苦,是不是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头。杨善洲不只脚上穿着草鞋,更重要的是心里装着百姓、装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穿草鞋不是摆样子作秀,当然也不能鼓捣成“大呼隆”的政治噱头。学习“草鞋书记”的“草鞋精神”,为的是牢记宗旨、服务群众,让更多的老百姓不再穿“草鞋”,能够过上文明富裕的好日子。

“当官不是永久的职业,永久的职业是好好地为老百姓。”脚上穿着“草鞋”,心中装着百姓,一辈子为群众谋利益,这样的领导干部肯定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为老百姓所拥戴的人。

申论范文中的名言佳句:

“杨善洲不只脚上穿着草鞋,更重要的是心里装着百姓、装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穿草鞋不是摆样子作秀,当然也不能鼓捣成“大呼隆”的政治噱头。学习“草鞋书记”的“草鞋精神”,为的是牢记宗旨、服务群众,让更多的老百姓不再穿“草鞋”,能够过上文明富裕的好日子。”

“当官不是永久的职业,永久的职业是好好地为老百姓。”

4、严守为官做人的底线桑林峰

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为官做人的标准应该超出底线越高越好,即使做不到高很多,最起码也要坚守底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底线,就会像大厦失去了支柱,大坝动摇了根基一样,必然带来生活上的腐化、道德上的堕落、法纪上的失范。

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底线的突破也是很容易的。如果对“六个为什么”搞不清楚,对“四个重大界限”划不分明,对错误思潮和不良现象不去抵制,对政治纪律不去坚守,就会突破政治底线。如果不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非不清、荣辱不辨、美丑不分,就会突破道德底线。如果无视法纪威严,经不住各种诱惑,管不着自己的手脚,就会突破法纪底线。如果为爱好所迷,被情趣所累,让欲望所困,就可能突破生活底线。可以说,为官做人的底线就是一条警戒线、一道分水岭,不能搞变通,不能“闯红灯”。突破了,就失去了为官做人的根本和资本,就会受到法纪的惩罚和道德的谴责。

坚守底线,首先要戒贪欲。贪如水,不遏则滔天。很多党员干部滑向罪恶的深渊,无不是从“贪”字开始。“山林再大,也经不住野火的焚烧;江海再深,也灌不满一只有漏洞的酒壶”,要明白“知足者富,知止者久”的道理,保持重事业、淡名利的健康心态,不为金钱所诱,不为美色所迷,不为享受所惑,自觉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以实绩求进步、以品行树威信、以作为得地位。

祸患常积于忽微。一个人失去底线,往往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一次宴请、一个红包开始,逐渐发展到以权谋私,违法乱纪,最后成为“阶下囚”。现代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如果政治信仰不坚定、纪律约束不严格、生活作风不检点,就很难把住自己。古人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细节虽小见风骨。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坚守底线,贵在慎微。

一般来说,翻船大都在“平流无石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逆境时,往往比较谨慎小心,因而常会平安无恙;而在顺境中,则容易麻痹、骄傲,也就容易出问题。愈是身居高位、成长进步顺利之时,愈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允中守直、激浊扬清、谨慎从事,常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始终保持坚定的党性、良好的品行、先进的表率。

政治底线,用忠诚守卫;思想底线,用信念守卫;道德底线,用良心守卫;生活底线,用健康守卫;法纪底线,用荣誉守卫。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坚守自己的底线,一点一滴建树自己的高尚品德志趣追求,才有“先进”,才能“带头”,才成“模范”。

下载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基层部队建设(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基层部队建设(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的发展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对从政者的一个基本要求。对领导干部而言,为一方人民群众造福,促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拥有政绩,必须追求政绩。创政绩、留政绩,是领导干部从政的重要目......

    用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最终定稿]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对从政者的一个基本要求。对领导干部而言,为一方人民群众造福,促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拥有政绩,必须追求政绩。创政绩、留政绩,是领导干部从政的重要目标......

    用正确的政绩观评判干部政绩(精选5篇)

    用正确的政绩观评判干部政绩政绩观,是干部在履行职责、追求政绩过程中所持的根本认识和观念态度,它直接反映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便有什么样......

    正确的政绩观之我见(共5则范文)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向全党提出的重要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党员领......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解决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问题。创造政绩的目标取向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正确政绩观的集......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去过西湖的人都知道,哪里有一道风景就是“苏堤春晓”,那是当年苏轼为疏通河道将淤泥堆积而成的,如今它已成为人们纪念苏轼为官政绩的一个见证。自古以来为官......

    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要求:各级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树......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转方式调结构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唐山市环保局杨富2011年5月12日—6月30日,我参加了唐山市委党校2011年春季科级干部“调结构、转方式”主题培训班,通过课堂学习、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