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方向
——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来看
刘东茹
指导老师:候选明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教育模式机械僵化,教育内容过于陈旧,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者素质参差不齐等。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提倡“回归自然”,尊重儿童的天性发展,强调自由与自主,并且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和理论对我国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反思。
【关键字】: 自然教育 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的较量成了综合国力的较量,成了科学与技术的较量,成了人才的较量。而发展教育事业是一国培养人才,和平崛起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基础教育,它作为教育的根基,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就目前来看,我国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暴露出了许多矛盾与问题。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提倡“归于自然”,重视儿童的天性发展,崇尚自由和平等,这些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卢梭及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一)卢梭与《爱弥儿》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oau, 1712——1778)是十八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在对封建旧教育的批判中,卢梭也是一名在教育思想上扭转乾坤的勇猛的战士。”①卢梭生于瑞士,自幼勤奋好学,3岁识字,7岁可读一些历史和文学书籍,这种嗜读习惯,使他很早就接触了古代希腊、罗马伟人的思想,也锻炼了自学能力,为他以后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岁到30岁是卢梭思想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卢梭在各地漂泊,从事过各种下层职业,广泛地接触了城市和乡村的各种社会阶层。同时年轻的卢梭在这一时期还大量地接触了当时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思想成果,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名著,他以顽强的毅力,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在众多领域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为自己创造了作为一个思想巨人、迈上思想界高峰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卢梭一生写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如《民约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这些作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诸多方面,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具有重大贡献。其中,最能体现卢梭教育思想的著作是《爱弥儿》,这一著作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正是因为这部著作,卢梭受到巴黎教会的迫害,使他又开始了逃亡、隐姓埋名的生活。他虽身心遭到极大摧残,但思想却丝毫无退让之意,在流亡中写下了著名的《忏悔录》。1770年卢梭结束流亡生涯,重返巴黎。可以说,卢梭的一生都是在颠沛流离中渡过的,充满了坎坷,但也正是这种不平凡的经历造就了他强烈的个性和卓越的思想,启发了他对教育的不同凡响的见解。
《爱弥儿》一书是卢梭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他“自然教育论”的典型代表。是西方教育史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著作之一,至今仍散发着绚丽的光芒。书中不仅竭力揭露了旧教育的失败,而且提出了成套的建设新教育的方案。许多教育家说《爱弥儿》是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后最有价值的教育瑰宝。
《爱弥儿》全书共五卷,以《教育论》为副标题。“归于自然”和发展天性是整部书贯穿始终的线索。前四卷借爱弥儿为主人公,揭露当时男子教育的腐朽荒谬,提出自然主义的改革方案,最后一卷以苏菲为范例,提出女子教育改革的样板。卢梭在书中阐述人类的教育得自一个来源,即天性、人事和事物。天性指善良秉赋;人事指教导者的启发培养;事物指教育环境。只有三者协调才能产生圆满的效果。同时,《爱弥儿》一书在论证儿童身体养护、感觉训练、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时,扩大了当时的教育范围,增添了新颖的教学内容,为现代教育方法和教学方法指出了改革的方向。
(二)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爱弥儿》一书集中论述了这一思想。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back to nature)。这里的“自然”指人类的史前时代,在教育上则指人性的原始倾向和天生的能力。即一种善良,纯洁的天性。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城市的世俗与喧嚣,才有利于保持人性的善良与纯洁。
首先要正确对待儿童。即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应该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从幼儿开始就对他们进行纯粹自然主义的教育,使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避免“消极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所谓消极教育就是不给儿童养成品德,却防止儿童趋于邪恶;不教儿童以知识,却防止他们产生对于事物的误解。”卢梭对于当时的父母和教师们向儿童强迫灌输旧的道德和知识,摧残儿童天性的做法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认为孩子受到各种束缚,在本该欢乐的时光中哭泣、被惩罚、恐吓和受奴役,只会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按照卢梭的论述,“自然人”这个概念是相对与“公民”、“国民”等概念来说的。他是能独立自主的人,具有自己的价值,同时自然人又是自由的,他是无所不宜、无所不能的。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
平等的。所有的人都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自食其力。总之,自然人相对于专制国家的公民来说是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是鲁宾逊那样经受磨难仍愉快生活的人。
其次,要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卢梭认为在儿童的心灵成熟之前无须成人向他们灌输、压制、强迫种种要求于成人的东西,以免摧残儿童的心灵。教育只需遵循自然,沿着它给你指出的道路前行,使儿童不再是被动受教,教师也不再是主宰一切。要让儿童充分自由自主的发展。因为教育遵循自然天性的依据是人性本善、自然皆善。善良的天性既然已由自然赋予,那么只要不受外界污染,儿童必能健康成长。“我们未把自己放在儿童的地位,不能设身处地为儿童考虑,我们惟把成人的观念给予儿童,而且当我们循着自己理性的线索施教时,那只有把各种错误和荒诞的思想,充塞儿童的头脑之中而已。”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同时他也注意到儿童天性的个体差异,要求因材施教。不仅在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批判作用,对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②
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机械僵化,教育内容陈旧,与时代发展不相符合
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差不多都是一种模式即填鸭式教育。虽然现在在我国的许多学校都采用投影、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但在教学方式上并没有太大改变,仍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听的形式进行,而且教学内容过于偏重课本教材的学习,忽视了实践的作用,同时现今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过分的看重,将成绩看作衡量学生一切的标准。这种方式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以及对学生都极为不利。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填鸭式教学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并在当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一切讲求竞争,一切讲求创新的今天,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为我们发挥最优的效用,已是弊大于利了。这些弊病主要表现在:比如它一味强调结论的唯一性和权威性,而对过程的合理性合法性置若罔闻。一种只看重结果不看重过程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其目的心和功利心势必会很强。当然我并不是否认追求目的不好,但过分看重结果忽视过程,至少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去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锻炼,因为大家只要老老实实记住老师所讲就能达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只要达到预期的结果,培不培养自主性创造性谁又会在乎呢。在这种模式下学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考
试机器”。同时,填鸭式教学法过分强调共性和纪律性。因为它是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所以在上课时它要求课堂纪律的严肃性和学生完全的注意力集中,这种要求过于严苛而且也不符合人的生理条件,这样下去怎么培养学生的个性,更不可能关注到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至于美学美育和价值观方面就更谈不上培育了,如果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注定要走向失败。
(二)“减负”与“素质教育”走向误区
上世纪90年代,“减负”口号喊遍大江南北,但遗憾的是只有口号没有实质,而现如今它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曾在网上看到有人用数学思维戏言:“减负”不就是“加正”嘛。虽然这只是民众的一句玩笑话,但仔细想想其实还是有其合理之处。国家说咱们的孩子学业太重了,“减负”吧。于是全国上下从幼儿园到高中,大家的课本都变薄了,内容变少了,所有人好像都皆大欢喜了。但当考完试后所有人都觉得“我被骗了”。因为无论是考试的内容还是难度系数都和减负前一样,好多是我们的新课本里没有的内容。这下好了,家长为了孩子能考出好的成绩开始找各种补习班,买各种辅助教材,到最后我们的书包比以前更重了,更有甚者提着行李箱上学,这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足以看出我们的“减负”并没有向国家最初预想的方向发展,反而是课业负担越减越重。
我们来看看何为素质教育吧。1999年6月13日,中国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自此,“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长远方针,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那么,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实施到哪个层面了呢:自主性、创造力几乎没有;那么身体素质应该不错,可事实呢我们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又都很轻易的看到了近视眼;心理素质上去了吧,但近几年来中学生自杀现象层出不穷,就连小学生也加入了进来。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并没有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的教育者自身也存在极大的问题,“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句话之所以被一届届学生拿来调侃,不是没有原因的,由于过分注重学习成绩,我们培养出的“高分低能”者数目不小。我们的“减负”与“素质教育”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这里,都走上了误区,我们的教育者应
深刻反思,何为真正的“减负”与“素质教育”。
(三)教学过程忽视儿童的天性发展,缺乏自主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而教育又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仍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主角,并且教育内容理论性强,不利于儿童天性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的学习一些与生活,与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将“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学会合作。教育者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团队合作,保留自然天性。
近年来,我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迅速,许多电视节目内容对少年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都存在负面影响,甚至一些少儿节目也充斥着成人化现象。电视里我们的孩子穿着流行服饰,梳着流行发型,说起话来也是用一种很成人化的语气。同时电视图像越来越占据少年儿童的生活,这种状况对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发展都是很不利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书本上死的知识。基础教育阶段要特别注意智力的开发和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创造能力来学习。科学教学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和模仿、重复他人的经验,而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考,分析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育者、教育对象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毋庸置疑,一个国家的教育要与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相适应,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教育并不完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甚至在一些方面的走向与社会大方向发生了背离,出现了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我们现在的中小学里,几乎各个年级,都有“宏志班”、“尖子班”,学校领导老师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这些所谓的“好学生”身上,放学后要补课,甚至周末也要争分夺秒,对好学生进行补习,而面对“普通班”、“后进班”的学生则抱着“跟着学”的态度。老师在心里对学生分出了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以至于影响到我们的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一些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会看不起后进生,而被定义为差生的同学也往往对自我认识不准确,否定自我放弃自我,到最后脱离班级群体,产生厌学逃课等现象。同时现在许多学校将教师的奖金与职称挂钩,使得一些教师常常花大量时间去升职称,而不能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
于备课和学生身上,可以说,我们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存在很大问题,我们的学生又能受到怎样良好的教育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的教育初衷不是争取不放弃每一个受教育者,有教无类吗?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今天,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都很一致的秉承着“分数至上”的原则,虽然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学习成绩仍是衡量学生好与差的一个重要标尺。而且学生成绩的好差还直接关系着老师的利益:一个班学生考试成绩好,老师的待遇津贴也相应优厚,如果一个班学生考试成绩平平,高分很少,那么这个班老师所得到的奖金也会相对低一些。在这个处处讲求绩效的社会里,我们的学校教育也不能免俗,本应该致力于培养“完整的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自主性、创造性与健全人格的发展,但由于社会大环境中的许多不良风气和某些教育者自身缺乏应有的职业操守,对自我要求不严格,在良知与利益之间选择后者,而使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出现很大的漏洞和不该有的现象。
(五)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水平地区差异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全面复苏,先是沿海再是内地,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东西部发展逐渐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也影响到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上。
目前我国各地区教育水平差异仍然很大,城乡教育差距显著。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无论是教育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方面,都将中西部地区远远甩在了后面。虽然国家针对这些现状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基础教育给予了极大投入和扶持,但这种教育质量上的差距仍然存在。看过一部电影叫《天那边》,讲大学生去乡村支教的故事。影片中水咕噜村的孩子赶着牛去上课;没有草稿纸,老师用废弃的广告纸、传单给孩子们做成本子;学校从不开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村里唯一的罗老师只有初中毕业,用蹩脚的发音给大家讲汉语拼音„„这些画面让我一次次发笑,同时也让我陷入了深思:为什么我们的城乡教育差距如此之大,不仅在教育资源上有差距,师资力量、教育水平上的差距也很明显。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是挤破头往发达地区的学校里钻而不愿意去稍微落后一点的地区教学和学习,因为发达地区工资待遇优厚,生活环境优越,教育水平优质,而且高考录取率也比其他学校高,同样的高考成绩,上海、北京的孩子可以上重点大学,而中西部的孩子只能读一所普通的学校。我们要如何面对这种不公平?农村的教育水平低下,导致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这一问题不可忽视。如何缩小这种差距,解决农村教育水平低的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
从小就有人告诉我们教育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可那些没有条件接受教育的孩子要怎样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自然主义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在前四卷指出儿童教育应回归自然,发展天性。他认为儿童在幼年时期最应该读的一本书是《鲁宾逊漂流记》,应该学的工艺是木工。同时在《爱弥儿》第五卷中卢梭也提出了女子教育的改革构想,他通过对女孩苏菲的教育介绍,陈述了女子教育应以贤妻良母为宗旨,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直观教育”,即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直接观察来深化知识的理解。可见卢梭主张的是在现实生活或实践生活中得到经验与知识,认为知识应该在实践中得以证明与运用,知识应为实践所服务,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是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方面,国外一些国家在教育方式上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教会学生学会考试,而外国教育则更注重教育学生如何生活。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在讲一节关于钉子的课上,中国的老师在黑板上从钉子的元素构成、形状、作用属性等各个方面对钉子进行了定义和分析,学生的笔记也是记得满满当当。而美国的老师只是拿了一盒钉子和一个锤子进教室,让学生们一个一个上来将钉子钉在木板上。也许这只是一个消遣的小笑话,但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判定到最后谁学会了真正实用的本领。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模式,教给学生的多是些死的、抽象的理论知识,虽然说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但缺乏实践也是现阶段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没有被实践过的经验知识并不一定能被学生很好的掌握。我们的教育者应该要教会学生的是如何将知识与实践、与生活相结合,如何让所学的知识去指导实践,使生活变得自如、方便。如果我们所学的知识不能为生活增光添彩,我想这种知识是一种停滞的、无生命的、无意义的东西。就拿现在的孩子来说,学校里老师教给孩子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老爱幼,但真正的情况是什么呢?有父母清洗脏衣服,有爷爷奶奶当出气筒,我们的孩子经常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这种教育与生活不一致的环境中,要怎样培养出会生活、经营自我的能力。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怎样生活,而不是单纯的拥有一套从书本上学来的不会变通的死的说辞。教育与实践与生活要紧密结合,只有被运用到生活当中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我们的教育活动才称得上是有意义的活动。
(二)尊重儿童天性,注重自主性的培养
卢梭在其自然教育理论中主张应把儿童看做儿童,而不是成人,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进行启发性诱导,对儿童的错误应该用自然结果法进行教育,他认为教育要“归于自然,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需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即可。
卢梭所提倡的这种尊重儿童天性的理论主张与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好相反。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和个人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对教材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成为会考试的机器。教师教什么我们记什么,所学知识能不能被灵活应用于生活当中,没有人去追究,只要在考试中正确的答出,优秀的成绩便是证明。
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不断加快的时代,我们仍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来源,而且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完成知识的讲授也很困难。如果我们更注意去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实践,将教材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也很有帮助。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大系列,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而且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的差异”。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又要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在参与实践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有可能全面提高,协调发展。
(三)加强教师文化建设,明确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卢梭认为我们生来就受母亲、父亲、保姆、仆人或者家庭教师的熏陶和教育,而教师的教育尤为重要,容易成为我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卢梭的这一理论值得我们对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进行反思,中国自古就有“务学不如务求师”之说,但正因为重视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历来对教师的条件和素质要求都极为严格。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几乎都是在学校进行,在学校里我们接触最多的除了同学就是老师,而老师作为传授知识的长辈,被许多的同学崇敬和尊重,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为我们模仿与学习的标准,可以说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颇大。因此对教师的文化知识,职业素质,行为品质等都要严格要求,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很有必要。
古今中外,凡属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都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同教育事业的好坏息息相关,而教育事业状况又取决于教师的状况。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就说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职业、学生、教育教学等一系列问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情绪和行为的反应等。
③
做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应该以身作则,具备优良的个人品质,不为金钱所迷,不为权利所诱。时时刻刻谨记人民教师的职责与形象。不仅在日常行为方式上表率带头,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拿捏好自身的角色与所处的位置,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不光是要教会我们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教师要谨记自己不仅仅是为人师长这一个角色,还要成为学生可以交心的大朋友。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时刻注意自身修养、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培养与锻炼。
在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几乎在课堂上很少听到学生的声音,大多数时间都是老师的讲授,学生零星的几句发言也多是在老师提问的情况下被动的回答。并且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采用喝斥与责备等强硬手段迫使学生服从。这些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当教育方式归根到底是教育者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在教学活动中站错了位置扮错了角色。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才是主角,教师更多的应该去引导和启发学生,用怀柔关爱的方式感化学生,使师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去主动学习、思考,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然而在今天,我们仍能在报纸新闻上看到某些中小学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失当的事:有些老师因贪图私利,向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家长提出过分要求,从学生身上谋取私人利益;有些老师在面对犯错或调皮的学生时,教育方法失当体罚学生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这些有违师德的行为之所以屡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而不能被彻底杜绝,是因为我们的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因此教师文化的建设刻不容缓。真正的人民教师是用自己的良知和爱心去呵护关怀学生,用爱来教育孩子的。
当然,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有其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地方,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由于我们所处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使得许多理论已不能作用于我们的实际教育状况,因此我们在借鉴其理论的同时,要学会用客观的态度,进行批判性学习。
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及发展方向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我国要努力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完善基础教育机制,探索出适合本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一)转变教育基本理念,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在以往的七次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次课程改革也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当然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改革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国家要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我们的教育者要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教育模式上进行突破。
首先,中小学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基础教育过程中要避免教学内容过难问题,要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相一致,使学生在学好教材内容的同时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教材以外的知识,来拓宽知识面,尤其是人文方面的知识。其次,在授课方式上,我们的教育者要树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主要起引导启发的作用”这一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在这一前提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参与调研、观察、实验、制作、讨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自主思维能力很有必要。另外,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尽量为学生提供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探究新鲜事物的兴趣和习惯。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培养。
(二)完善学校教育,深化落实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是形成未来社会的一个主要因素”。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也不再只是停留在单纯的社会需要层面,而应该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传递,以实现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完善学校教育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径。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习惯于片面的看待问题,以偏概全,往往用一纸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在这一点的认识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存在着偏差。
学校教育应该在重视知识文本传授的同时,致力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因为社会需要的是“健全的人”,“完整的人”,而不是“单面人”。学校教育应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智力、体力、情感、伦理等方面进行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综合的人”,“完整的人”。同时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要避免进入素质教育的误区:并不是让学生从语文、英语、数学到书法、钢琴、舞蹈各方面都去接触都去学习就是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内化的、善的教育。它注重的是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技能素质等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育改革委员会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也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教育活动贴近大自然,注重发展学生的天性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认为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我国目前的教育活动几乎全部是在学校进行,这与我们的国情相关,但同时不得不说这种教育模式对学生发展自我天性和开放性思维是一种束缚。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多是来自书本和老师家长的口口相传,书上告诉大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桂林山水甲天下”。而这些过于抽象的叙述是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的。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我们的教学活动只有走出去,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才能让大家真正体悟到美。教育过程中适当的为学生提供接触自然与外界事物的机会,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探究新鲜事务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拓展视野,陶冶情操,使学生劳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育贴近大自然,让学生从生活中体悟所学知识。当我们置身于自然界,才可能保留一份善良、淳朴、自然的天性。
(四)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
众所周知,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存在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投入,但城乡在教育水平,教学设备及教学质量上仍存在差距,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与投入,以使我国的城乡教育水平差距逐渐缩小,这样才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4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逐步摸索出一条多渠道筹措农村教育经费、依靠人民办教育的新路,使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发展。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中国的基础教育走上了法制轨道。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了到20世纪末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针。截止到1999年全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88.6%,2008年全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98.5%。④可以说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做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教育强国、科技富国的理念始终不能放松。人才战略的实施是一国得立于强国之列的保证与前提,是我们始终不能懈怠的环节之一。可以说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我们要争取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让农村的孩子也可以和城镇的孩子一样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不禁想
起梁启超先生的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⑤
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扶持与投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不断培养优秀人才,才可能强我国家,壮我中华。
(五)壮大师资队伍,合理分配师资力量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这种不均衡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方面,也表现为师资力量的分配不均。地区发展的差异导致人才普遍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流动,使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农村的基础教育出现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
教学大计,教师为本。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我们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一个教师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对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来说影响巨大,它关系着学生人格、思想品行、责任感等各个方面的塑造。因此,教师在拥有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良好的师德品性,做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校园,热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应成为我们考量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尺。同时注重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东部地区人才向中西部流动,提倡支农支边,中西部地区也要积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为鼓励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并愿意扎根农村和边缘落后地区安心执教,我国政府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如设置教龄津贴,山区津贴,班主任津贴及其他一些教师优惠政策,鼓励一些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同时,国家还通过完善教师的收入分配制度、职务聘任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国家繁荣富强发展的重任,他们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具备过人的素质,才能使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页。○2 [法]卢梭:《爱弥儿》(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3《荀子·大略》 ○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8》,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5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参考文献:
[1]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 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4] 袁锐锷:《外国教育史新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5] 赵
林:《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 卢正芝,张伟平:《现代教育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 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9] 方建平,张英萍:《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10] 杨东平:《毕业论文精选精评(教育学卷)》,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
[11] 李桂霞,何雅敏:《《爱弥儿》中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8期。
[12] 罗建河,韦华:《我国基础教育压缩管理问题探微》,《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13] 韩清林:《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应把农村教育摆在超前发展的战略位置》,《人民教育》,2010年第18期。
[14] 秦
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原点思考与徒步前行》,《人民教育》,2010年第17期。
[15] 杨启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中国德育》,2009年第1期。[16] 瞿卫星:《差异均衡视野下的区域性学校发展》,《人民教育》,2010年第18期。[17] 张淑芳,张熙君:《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反思与实践》,《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9年第3期。
[18] 欧阳国慧:《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教育活动的理性思索之一》,《素质教育论坛》,1999年第1期。
[19] 靖国平:《修炼减负的内功摘要:由教师主宰到学生主动》,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0年第8期。
[20] 申康秋:《卢梭美学思想解读》,导师:申喜萍,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21] 黄艳平:《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与技术科学学院,2007年。
[22] 崔
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郑州大学,教育学院,2009年。
【Abstract】: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and defects of basic education in present China: mode mechanical rigid education, educational content is too old,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s, uneven quality of education.Naturalistic education theory of Rousseau advocated “back to nature”, respecting the nature of child development,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and that requires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These ideas and theories on China's proposed “talents” strate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has a positive role in guiding, our reference and reflection.【Key words】: nature education basic education i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后记
此时此刻,思绪万千。
自己的学生时代即将结束,而这也意味着我将真正步入社会„„有点小害怕但更多的是兴奋和好奇。
回顾一路走来的自己,欢笑中伴着泪水,坚定中又偶尔会有些许迷茫。从第一次踏进学校的五岁小女孩到如今即将走出大学校园二十有二的青年。一路坎坷一路欢笑见证了我数十载的学生生涯,而今即将离开校园,不免有些许感慨与不舍。
我深知自己是一个幸福而又幸运的人,不论什么时候身边总是陪伴着关心和爱护我的人。正是有他们的陪伴让我在难过后可以很快露出笑容,在跌倒后可以直面自己的失败与不足。为此,我要感谢那些伴我成长的人。
首先,我要感谢自己的父母。虽然他们并没有在我的学业上给予多少帮助,但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怎样做一个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他人的人。我知道自己在学习方面并不是最好的,但我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善良、正直与宽容,而这些远比拥有一份傲人的成绩更令我自豪。
其次,我要感谢在我学生时代给予我鼓励,与教授我知识的恩师们,尤其是我的导师候选明老师。从学年论文到毕业论文,每一次侯老师都很认真的给我指导。即使在百忙之中老师也会抽出时间给予我们指导。大到文章结构、段落内容,小到一个错别字和标点,侯老师都很细心的标注出来,即使是一些因为粗心而犯的错误老师也极有耐心的为我指正。正是侯老师的负责和耐心,使我的论文能顺利完成。
然后要感谢与我一起学习与生活的好朋友和同学们。感谢我的舍友,马阳、刘晓敏、潘晓燕。四年里我们有过矛盾,但更多的是欢笑和温暖,和你们一起生活、学习,探讨问题让我各方面都成熟了许多。特别感谢马阳和王蓉,在我的毕业论文格式方面给予帮助。感谢李秋潮大学四年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以及每次和侯老师联系都能第一时间告诉我,让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最后,我要感谢自己,能够坚持完成数十年的学习生涯,同时在最叛逆最迷茫的时候没有迷失自我。我对自己有信心,为自己感到自豪。
希望身边的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不忘最初的梦想。
刘东茹
2011年5月
第二篇: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趋势和问题
内容摘要: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关键词:课程,基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发展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 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 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 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 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它不是靠贴标签或靠信手拈来的几个例证或事件就可以作出结论的,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数量模 型的经济学研究。此外,由于基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现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基础教育 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还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 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就要慎之又慎,盲目轻率的否定于改革无补,而针对现实的具体问题提出建构 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 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 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 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 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 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 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 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 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 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 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 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要纠正片面强调智能发展的倾向,转 向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尽管我国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与国际进程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 验教训,把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同时纳入课程改革的中心视线,采取措施,使之并行不悖。个性、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潜能等等,成为目前课程领域的主流词汇,这对我们纠正长期以来的知识、技能偏 向,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课程观是极大的推动。
二、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
80年代以来,一些课程权力相对分散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国家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科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 基础知识的教学。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论形成不谋而合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基础”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学校课程的 “基础”在不断发展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过去长期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的“双基”教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鲜明特色。事实证明,坚持“双基”为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仅仅坚持“双基”的教学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校养成未来公民基本的观念和态度。所以,学校课 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三基”和“四基”。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如 果不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指标和实施方式进行认真的探索,教学实践很可能仍然会停留在抓“双基”实、抓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培养虚的层面。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双基”教学上多年形成的理论和经验价值,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GG NUWFs{Q:B
`Gl)Fh/-OO9t2!l~Gj!Q工商管理毕业论文$r9VQ(#)Jev2YDz+zc=%_S)JYP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养成道德在历史上一度是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至今也仍然是学校教育肩负的重任。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 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 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在此情形下,道 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的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 迫切任务。但我国道德教育长期存在花时多、作用小的情形得以改善的前景不容乐观。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 在道德教育上相互脱节,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本“教科书”的局面。这种情形不是靠行政命令或一朝 一夕就能改变的,必须在发现和尊重德育的规律方面做巨大的努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追求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靠什 么来控制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传统人文学科的教育。他们认为,科技发展需要 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 份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份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论文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来自www.xiexiebang.com免费论文网
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世界不可能按照一个整体来进行传授、学习或探索,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化加以认识是必然 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需要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发生整合的作用。如何解决这样一个矛盾?
我们认为,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教育中的分科和综合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 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但高中阶段,分科深化的 课程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体现出的教育上的巨大价值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在高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分 科的教学,综合课程成为分科课程的有效补充。
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的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那种动辄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代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为借口,不顾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片面强调综合或分科的优点,以便取代对方的做法是不足 取的。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 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靠制定一个政策,而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而是需要我们如何能排除干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把握好分科和综合的界限并使它们能够相互渗透和补充。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 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
五、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在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方面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向仍然很严重。特别是表现在中学的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上,这种情形更为明显。这种误区的出现首先是对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为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认识不足,学科课程专家把出发点放在为学科后 备人才的培养打基础上造成的;其次,它与课程编制者没有切实认识到实践和生活的教育价值,没有把实践和 生活当作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来看待有关。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的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特征和新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 和职业技术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20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一方面,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适度”是最难把握的,50年的历史证明,我们总是围绕这个“适度”或左或右来回徘徊折腾,甚至滑向严重干扰教学秩序的方向。过 于强调职业教育或通识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几百年来,人们在 课程教材和教学领域不断地探讨,企求有所突破。因材施教作为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则,可以说在大 部分的时间和情形之中仍然停留在理论原则上。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 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特点鲜明的学生开发 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课程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现实需要。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采用“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政策,全国范围内有多套义务教育教材正在使 用。总结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必须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坚持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具有三个必要的条件:首先多样化是一个数量增加的 概念,就是要发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其次,数量的增加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 的课程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的编写的风格和适应的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各自显示出独 特性的特征;第三,仅有数量的增加和差异性的存在,还不足以真正构成多样化的本质特征,它还必须和课程 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独立地、自由地、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课程的多样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七、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向学校教育领域渗透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学校教育方式在未来社会继续生存还是消亡?信息科技的发展最终会为教育方 式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这在今天还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但我们应该清楚,现行教育方式或课堂教学方式并不 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它本身也是通过变革和发展而确立的,它适应的是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的要求。今天 正在变化的信息网络时代会把我们带到什么样的方向?值得我们深思。
学习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仍然像现在一样基于课本进行学习?还是基于信息资源进行学习?显然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如何为 教师和学生准备方便易查的学习资源是课程编制面临的新的巨大的课题。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课程研究中古 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创造的资源在新的 教育知识价值观的引导下,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由此,课程的概念将会增加新的内涵。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张廷凯
第三篇: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张廷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
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
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 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 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
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它不是靠贴标签或靠信手拈来的几个例证或事
件就可以作出结论的,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数量模
型的经济学研究。此外,由于基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现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基础教育
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还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
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就要慎之又慎,盲目轻率的否定于改革无补,而针对现实的具体问题提出建构
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
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
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 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
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
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
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
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
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
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 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
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
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
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要纠正片面强调智能发展的倾向,转 向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尽管我国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与国际进程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
验教训,把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同时纳入课程改革的中心视线,采取措施,使之并行不悖。个性、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潜能等等,成为目前课程领域的主流词汇,这对我们纠正长期以来的知识、技能偏
向,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课程观是极大的推动。
二、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
80年代以来,一些课程权力相对分散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逐步确立了每个学生都
必须要学习的国家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科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
基础知识的教学。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论形成不谋而合 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基础”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学校课程的
“基础”在不断发展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过去长期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的“双基”教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鲜明特色
。事实证明,坚持“双基”为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仅仅坚持“双基”的教学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校养成未来公民基本的观念和态度。所以,学校课
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三基”和“四基”。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如
果不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指标和实施方式进行认真的探索,教学实践很可能仍然会停留在抓“双基”实、抓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培养虚的层面。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双基”教学上多年形成的理论和经验价值,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养成道德在历史上一度是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至今也仍然是学
校教育肩负的重任。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
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 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在此情形下,道
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的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 迫切任务。但我国道德教育长期存在花时多、作用小的情形得以改善的前景不容乐观。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
在道德教育上相互脱节,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本“教科书”的局面。这种情形不是靠行政命令或一朝
一夕就能改变的,必须在发现和尊重德育的规律方面做巨大的努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追求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靠什
么来控制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传统人文学科的教育。他们认为,科技发展需要 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
份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份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
中小学教育教学。世界不可能按照一个整体来进行传授、学习或探索,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化加以认识是必然 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需要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发生整合的作用。如何解决这样一个矛盾?
我们认为,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教育中的分
科和综合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
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但高中阶段,分科深化的
课程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体现出的教育上的巨大价值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在高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分
科的教学,综合课程成为分科课程的有效补充。
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的长处。防
止要改掉的恰恰的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那种动辄以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代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为借口,不顾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片面强调综合或分科的优点,以便取代对方的做法是不足
取的。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
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靠制定一个政策,而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而是需要我们如何能排除干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把握好分科和综合的界限并使它们能够相互渗透和补充。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
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
五、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在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方面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
向仍然很严重。特别是表现在中学的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上,这种情形更为明显。这种误区的出现首先是对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为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认识不足,学科课程专家把出发点放在为学科后
备人才的培养打基础上造成的;其次,它与课程编制者没有切实认识到实践和生活的教育价值,没有把实践和
生活当作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来看待有关。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的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 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特征和新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
和职业技术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20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一方面,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适度”是最难把握的,50年的历史证明,我们总是围绕这个“适度”或左或右来回徘徊折腾,甚至滑向严重干扰教学秩序的方向。过
于强调职业教育或通识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
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几百年来,人们在
课程教材和教学领域不断地探讨,企求有所突破。因材施教作为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则,可以说在大
部分的时间和情形之中仍然停留在理论原则上。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
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特点鲜明的学生开发
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课程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现实需要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采用“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政策,全国范围内有多套义务教育教材正在使
用。总结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必须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坚持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具有三个必要的条件:首先多样化是一个数量增加的
概念,就是要发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其次,数量的增加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 的课程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的编写的风格和适应的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各自显示出独 特性的特征;第三,仅有数量的增加和差异性的存在,还不足以真正构成多样化的本质特征,它还必须和课程
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独立地、自由地、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课程的多样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 实现。
第四篇: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精选)
唯有努力方可成就,唯有惜时才能成功!
题记:努力吧,年轻的鹰;奋斗吧,年轻的鹰;惜时吧,年轻的鹰: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摘 要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我们不仅要正视这些问题,还要思考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思考如何系统落实课程改革。
关键词 课程改革 问题 反思
作者简介 王莉莉(1979-),女,黑龙江省青冈县人,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硕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研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深刻变化,笔者有幸作为随行人员参与了黑龙江省第二批省级示范性高中评审工作,亲身感受了这种变化,不禁由衷地为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和师生成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而欣喜,但同时也看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把课程改革精神更好地落实到学校教学中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对课程改革意义和内涵的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解导致一些学校不能正确处理升学和进行课程改革的关系。“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问题在一些学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使许多学校仍在大打升学率的牌,不愿也不能脚踏实地的进行课程改革,尽管也开设了新课程,却不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质量的提高。可见,当前推进课程改革首要的就是端正学校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事实上升学和课程改革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课程改革并不是不要升学,而是要打破“升学唯一论”,是要扭转单纯追求升学的量,却失落了教育本体价值的状况,从而提高升学的质。
(二)盲目进行课程改革
一些学校并未深刻领会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没有认真研究如何结合本校实际落实课程改革理念,针对课程改革要求对教师进行新的培训,就匆匆开设了新课程,试问这种课程改革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中外教育改革史无数次验证,课程改革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其成败将直接影响甚至整整一代学生的发展,绝不应该不负责任的盲目进行。本次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求学校彻底转变以往被动改革的角色,认真思考学校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的生存问题,主动探索学校在改革中发展的途径。这对于习惯了以往教育行政部门细致入微的具体改革指令的学校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唯有努力方可成就,唯有惜时才能成功!
(三)混乱进行课程改革
没有明确的课程改革理念,缺乏切实可行、逐层推进的课程改革规划,再加上准备条件不足,使许多学校的课程改革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一些学校尽管也开设了新课程,而实际上这些新课程从开发、实施、管理到评价都处于无序状态。如在课程开发方面,许多学校不清楚“研究性学习”课究竟应该是贯穿在各科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仅仅是一门新课程;如何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有何区别等。在新课程实施上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些学校随意删减占用新课程的课时;教师缺乏对学生开发和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给予正确指导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手段还较为贫乏;有的学校仅仅把班会重新包装一下就变成校本课了,更有的教师甚至把校本课开成了高考指导课或补习课。在新课程管理上,有的学校对新课程缺少统筹规划和系统的管理措施,其设置和实施都较为混乱,而有的学校却又统得过死,把新课程等同于学科课,并未真正赋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在新课程的评价方面就更为差强人意,许多学校都缺乏对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评价的合理指标体系和可行性措施。
二、对当前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
(一)正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改革遵循线性模式,由教育政策决策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把改革项目和要求逐层下达到学校,学校再把改革的要求传达给教师,到一定时间,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来检查一下,总结一番。这种改革运行方式容易导致教育决策部门对改革推行进程中的困难估计不足,也容易使基层学校对改革产生错误的认识。实质上任何一种教育改革都是非直线性的,其改革进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课程改革更加如此。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如资源配置问题、城乡差异问题、地域差异问题、师资培训问题、成果评价问题等等,任何一个环节解决不好都可能使改革偏离预期目标和预定轨迹,对于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课程变革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复杂的过程本身就充满着问题,重要的是对这些问题不能回避。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才能够找到创造性的解决办法,才能够真正推动课程改革朝着健康的方向不断前进。
(二)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索
综观20世纪教育发达国家几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尽管各国取向不一,主题各异,但却都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如美国60、70年代那次著名的教育改革是以布鲁纳的教材结构论和发现法等教育理念为指导,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和传统主义教育思潮更是以各种变式轮流主宰着美国的课堂教学,而且在这些指导改革的教育理论背后更有其深厚的哲学背景,如结构主义、要素主义、实用主义等教育哲学观。几乎在我们开展本次课程改革的同时,台湾也开始推行“九年一贯制”的教育改革,其改革缘起于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教育理论的认同。
深厚的理论背景对于课程改革实践的意义毋庸置疑。只有系统的、深厚的理论背景才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唯有努力方可成就,唯有惜时才能成功!
为我们思考如此复杂的课程改革问题提供依据,指导课程改革的进程。而本次课程改革的理论背景目前还较为模糊,理论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没有论及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而各种版本的“纲要解读”有对当前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众说纷纭,理论背景的薄弱和模糊很容易使参与教育改革的人,特别是教师感到困惑,影响教师对本次课程改革的透彻理解和正确实施。教育理论界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当前课程改革的理论分析和论证。
(三)打破课程改革的瓶颈
首先,当前课程改革存在资金瓶颈。目前许多学校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本次课程改革呼唤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但目前甚至许多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都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其他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情况就更可想而知了。更何况课程改革的落实还需要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等“软件”的建设,改革经费有赖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学校的积极筹措。其次,课程改革还存在人力瓶颈。成功的改革不能强制也不能复制,只有学校真正具有改革的动力,课程改革才能成功。目前许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素质都未达到课程改革的要求,一些校长办学理念落后,无法领导学校在改革中获得发展。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新塑造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对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也是极大的挑战。加强校长和教师课程改革相关培训已刻不容缓。再次,课程改革存在评价瓶颈。课程改革倡导重视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这是一个好的趋向,可由于中考和高考的评价模式在短时间难以完全改变,而其对学校教学的“指挥棒”作用也不容易消除,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课程改革形成了擎肘之力。如何使课程改革与现有的评价模式协调起来,如何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传统评价方式的改革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系统进行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成功不仅有赖于教育的全面变革,还需要其它条件和因素的支持。要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需要一个合理的思维范式。必须把课程改革视为一项系统工程,整体变革其内外环境及相关的各因素。首先,基础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政治、经济、文化是它的系统环境,而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系统的核心变量,其变革必须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的支持,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没有传统应试文化变革的支持,课程改革将难以为继。其次,作为基础教育子系统的学校,可以通过忽略、拒绝或者自我封闭来抗拒教育改革或系统环境的变化,使课程改革半途而废。[1]课程改革意味着学校系统的任务变革,而这种变革必须得到学校结构、文化,特别是教师和学生的支持才能成功。因此,必须在课程改革的同时,整体变革学校各个方面。最后,课程改革的成功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变革来体现。课程改革不是仅仅开设一些新课程,而是要促进、带动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使课堂重新焕发生命力。因此,必须改变那种把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并置的做法,使课程改革的精神真正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唯有努力方可成就,唯有惜时才能成功!
透到课堂教学中来。
(全文约3100字)注释:
[1] [美]罗伯特·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窦文霖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10.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10.(作者联系方式:青岛市四方区郑州路53号
青岛科技大学40# 84022710,*** Emall:lili200226@163.com)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266042 0532—
电话:
第五篇:关于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发展方向的思考
关于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发展方向的思考
金融危机以来,为增强我国金融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壮大金融业整体实力,我国金融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在银行体系内,国有商业银行陆续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纷纷成立,外资商业银行政策逐步放开;在证券体系内,创业板市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渐次推出,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与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认定机制成功建立;在保险体系内,国有保险公司改制成功,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的步伐加快。如此众多的金融体制改革,已对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形势和日趋激烈的金融业竞争,我国金融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不良资产处置体系
2008年,全球爆发了金融危机,银行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银行机构陆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在制度上防范风险对于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发展至关重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不良资产处置体系,是防范金融风险重要的制度性手段。从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多数学者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现实意义已基本达成共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护存款人权益,提高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规范金融机构退出机制;有利于建立对金融机构的正向约束和激励机制,有效防范道德风险,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维护金融稳定。
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分析。我国经济同时具有“转轨经济”和“新兴市场”的双重特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具有更大的艰巨性,为此必须尽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值得反思的教训。对于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过去多数情况下采取救助的方式,只有对严重资不抵债、陷入支付危机、救助无望的问题金融机构才采取行政撤销(关闭)或破产的方式令其退出市场。采取救助的做法虽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存款人利益,减少负面影响,但也引发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同时主要依靠中央银行资源来处置倒闭金融机构,不仅会削弱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而且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通货膨胀。因此,应尽早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体系。
目前,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已经成熟。(1)以国有银行为重点、以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为目的的金融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创造了良好的内在基础条件。(2)金融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会计法》、《担保法》和《公司法》等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的建立与修改,构筑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环境。(3)中国银行业的会计准则正在不断改进。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其对中国的冲击,使各方面深刻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制度的严重缺陷。鉴于此,我国近年来不断改进银行业会计准则,在强调和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改进风险管理、防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同时,相应地更加重视了商业银行消化风险能力和对金融产品风险定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4)中国宏观经济多年来保持快速健康发展,金融体系运行平稳,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
2.建立存款保险机构与不良资产处置体系。美国是金融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公众信心和金融系统的稳定。美国对倒闭银行与储贷机构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购买与承接方式(P&A),由健全机构购买倒闭银行或储贷机构部分或全部资产,至少应承接所有属于存款保险范围的存款或所有存款类负债;二是对存款的现金赔付方式(DepositPayoffs),即在无法找到购买人或者通过购买与承接方式交易投标成本较高时,对被保存款进行直接现金赔付;三是对继续营运尚未关闭的问题银行提供必要的援助方式(OBA),即对机构实施包括贷款、捐助、存款、购买资产或承接负债等在内的财务援助,并创造条件和机会,使该机构尽快恢复生存能力或者使该机构资产能够尽快有效地由私人部门接手处理。联邦存款保险制度与处置不良资产取得了成功经验:保持了危机期间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降低了处置危机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维护了银行体系的稳定。
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置,较为现实的选择则是由政府和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共同出资建立存款保险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领导,这样既可增强政府和投保金融机构对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责任感,提高存款保险机构的实力和信誉,又可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手段,强化其宏观金融调控能力。从以上分析看,存款保险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是相辅相成的,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建议存款保险机构与不良资产处置体系的模式如下:一是成立国家存款保险公司,专门负责存款保险和银行清算;二是在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基础上重新组建新的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银行清算后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
二、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定位和管理机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承担起我国推进金融业综合试点的任务,填补我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空白。该种转型方案也是我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应对措施。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国外的大型金融机构会不断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我国的金融机构也会不断地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为此,我国需要有规模强大、资金实力雄厚、经营业务全面、管理现代的金融混业控股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准”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定位和管理机制在我国尚不明确,这对于金融控股公司乃至金融体系改革都是极为不利的。
1.我国“准”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监管体制,即在同一法人机构中,不得经营银行、证券、信托、保险中至少两项业务。然而,金融机构具有通过多元化、交叉销售等混业经营获得最大利润的内在要求,而我国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普遍偏低,缺乏一定的资本自我积累能力,现行商业银行法又不允许银行投资于非银行金融机构,这就给产业资本参股、控股金融企业提供了机会。
由于历史的、行政的或监管法规不完善等原因,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类似于西方金融控股公司的准金融控股公司,如平安集团、光大集团等。按照掌握控股权的母公司行业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由金融机构为主体形成的控股公司。在该控股公司中,母公司主要是经营某种金融业务的银行或信托、证券、保险公司,它一般通过其子公司或者由母公司直接参与另一种或多种金融业务。
例如,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与摩根斯坦利合资组建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银行在伦敦注册成立的主要从事投资银行或商人银行业务的中银国际,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工商东亚有限公司,都是以商业银行为母公司成立的多元化集团公司,而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则是以保险公司为主体形成的混业经营集团公司的典型代表。(2)以集团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国务院直属的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和中国光大集团,就是以集团公司为主体的巨型金融控股集团,全资或控股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及各种实业公司,属于金融控股公司中的“航空母舰”。为了区隔金融类资产和非金融类资产,中国中信集团对旗下金融类资产进行整合,新设中信控股公司对其进行管理,现所辖的金融公司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信诚保险、中信信托、中信资本等公司。这种模式即是本文所推荐的金融控股模式。(3)企业控股多个金融企业。随着我国企业投融资体制的逐步市场化,以及允许更多企业投资于金融企业,企业投资于银行、信托、证券等多个行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山东电力集团,目前已控股山东英大信托、蔚深证券、鲁能金穗期货,同时又是湘财证券、华夏银行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
2.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定位和管理体制。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在我国还处在试点阶段,在目前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法律框架下,尚缺乏明确的定义和法律基础。
金融控股公司只是多元化金融集团的一种组织结构,它有别于德国式“全能银行”,类似于美式“混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由于政治、历史文化、市场环境等原因,西方各国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金融控股公司。美国在《金融服务现代法》中没有定义金融控股公司,只是对任何机构成为金融控股公司提出了一般禁止性要求,即商业性子公司的资产不得超过集团合并总资产的5%,且这类公司和集团内的已投保存款机构不得交叉持股。子公司可经营从传统银行产品到证券、保险等任何金融业务,并不要求必须从事两种以上的金融业务才成为金融控股公司。巴塞尔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对金融集团的监管》中将金融控股公司描述为:主要从事金融业务,并至少明显地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营活动,受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监管当局监管的一类企业集团。
可见,金融控股公司的最大特征就是通过多元化经营和资本的集约化实现风险递减目标,从而实现一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协同效应。面对全世界范围内金融自由化、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以及加入WTO的大背景,我们急需在相关政策、法规方面作出适应性调整,或者颁布新的管理规章和法规,鼓励金融业在制度、体制、业务等方面的创新活动,重新整合国内金融资源,调整金融业产业结构,优化国内金融企业的资本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结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归纳为两种发展模式:
一是事业型控股公司,控股的母公司拥有自己的业务领域;二是纯粹型控股公司,控股的母公司不拥有自己的业务领域。在欧美,纯粹控股公司广泛存在,如美国花旗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纯粹型跨国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另外,在事业型控股公司中,又可根据母公司从事的具体金融业务如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再进行细分。比如,以银行业务为主业的金融控股公司在子公司层次经营保险、信托、证券等业务。
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业界更多倾向于事业型控股公司,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与工商东亚公司(证券类),前不久也在讨论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合作,希望非银行业务交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这些都是向事业型控股公司转变的雏形。但是,中国1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及金融体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若它们直接转变为金融控股公司会有潜在的金融风险。为此,建议设立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一站式”金融服务,以提升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建立健全我国金融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新思考
随着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的成功上市,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后上市时代,也对金融类企业国有出资人的职能及其履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市场化方式行使股权管理已成国际趋势的情况下,我国金融类企业国有资本管理体制需要重新研究。从国外经验来看,各国金融企业国有资本管理的制度框架与该国政治、经济体制及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1.建立金融资产监管体系,适应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当国家逐步完善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和各种金融产品设计后,建立金融资产监管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如下:(1)国家对金融和非金融国有企业分别行使所有权,以避免二者的关联关系。比如,瑞典34家非金融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由工业部下属的国有企业局行使,国有金融企业的所有权由财政部行使。(2)在所有者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之间建立起有效的“防火墙”,以市场化的方式行使股权管理已成国际趋势。主要包括: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委托一代理机制,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主要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任命来寻求国有股东的权利;对这些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国有资本的利用情况进行公开评估和有效监督;通过控股公司以市场化的方式行使对金融类企业国有资本股权的管理。(3)国家对国有金融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造,形成多元化股权结构。
除少数政策性金融企业国家以全资形式介入外,国外一般将多数国有金融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4)国家通过控股公司对国有金融企业实行商业化管理,设定明确的经营目标。金融类国有资本管理制度一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两层次的委托管理模式,即国家直接通过政府部门对金融企业实施监管,政府部门主要包括财政部、中央银行;另一种是三层次管理模式,即国家先由政府部门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再由其对金融企业实施监管,政府部门既有具体行政部门如财政部、中央银行,也有非具体行政部门如国家设立专门委员会或在金融控股公司设立特殊董事会。
2.金融监管机构的定位和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根据中国的情况,有必要建立金融类企业国有资本管理机构,以行使国家所有权,这个机构就是曾经一度讨论过的国务院金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而金融控股公司不仅是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实现形式,同时也是实现金融类企业国有资本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模式。当前,有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一,中央汇金公司已经从产权上对大部分国有金融机构进行持股,但它设立的初衷更像是特殊目的公司(以注资金融机构为主要目的),若以此为基础形成金融国资监管机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职能;其二,金融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能必须与金融行业监管机构的职能进行明确划分,具体职能划分如图1所示。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当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完成之后,可以认为金融体制在原有行业的改革基本上落下帷幕,而且可以肯定地说改革是成功的。那么,接下来的改革,应该是完善金融体系和金融类企业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建立金融类企业国有资本监督与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金融资本出资人的职责。从当前国有金融机构的分布来看,金融国资监管体系大致为:其一,商业银行板块,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待改制)、农业开发银行为代表;其二,证券类和投资银行板块,以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其三,保险板块,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待改制)为主体;其四,构建金融控股公司板块,以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及新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为代表;其五,构建存款保险及不良资产处置板块,以存款保险公司与不良资产处置公司为代表。
在国家金融体系中,金融类企业国有资本监督与管理机构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存款保险公司是金融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应该重点完善的部分。对此有如下政策建议:其一,金融控股公司符合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方向,一方面增强与国际金融集团竞争的实力,另外一方面为非主业金融领域提供有益的补充。金融控股公司必须坚持金融主业方向,在此前提下适当参股其他金融领域,但必须保证各项业务之间具备有效的“防火墙”进行隔离;其二,存款保险制度是商业银行市场化后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可以防范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在增加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手段的同时,减少中央银行再贷款的投入,符合国有资产合理使用的原则;其三,金融资产监管体制的建立,可以在保证市场化原则下加强金融领域的业务延伸与扩展,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更可以极大地发挥金融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