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时间:2019-05-14 07:0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第一篇:浅谈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我国实行教育改革已经很多年了,我们是在教育改革中完成我们的中学生活的。可以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因为我们赶上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

学校开始给我们减负,我们的作业量少了,特别是家庭作业少了很多。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放学回到家后晚上还要在台灯散发出的昏暗的弱光下苦思冥想辛苦奋斗到半夜;我们不必要再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惴惴不安,难以入眠;我们不必再因为担心第二天的作业检查而不敢走进校园半步。这似乎就是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切身利益!

学校实行素质教育,增加了体育、音乐、美术等艺术课。一周不再是简单的语数英理化生六科在那里单调的重复了。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做我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了,更加自由了,课外活动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

上课也发生变化了,不再是老师简单的一堂灌输。本来的课堂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现在变成老师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甚至去讲解的模式。这样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更好地去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讨论问题,如何讲解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所以更应该以自己为主体,更应该自主学习、自发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勤思考、好讨论、敢于发表不同观点、敢于挑战书本、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与能力。同时,也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人际交往关系。国家实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让好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有学上了,这是值得褒扬的。这是国家政府为贫困儿童做的一件好事,为贫困的家庭送去了福音。使他们的父母不必再为那“高额”的学费发愁了,也使他们不必再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回家了。这也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

但是我们国家提出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农村中学时否得到了好的实施呢?是否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了呢?学生是不是真的减负了?学习生活是不是真的变得非常美好,非常自由了呢?学生的学习压力真的变小了吗?所有学龄儿童真的都接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义务教育的权利了吗?

所谓的减负,在农村中学只是家庭作业确实少了,但是在学校的作业就多了,在学校呆的时间变长,要上交的作业就多了。书面作业确实少了,但是口头作业多了!考试的次数多了!难道这就是减负?我初中时就是这样,而且初三时还得在学校上晚自习。学校还发了好多资料,虽然没强制我们必须完成,但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看到那么多题,不可能不去做啊!所以每天都会在教室做题做到很晚。

因为中考还在所以初三的学生的生活是不会美好的,但绝对是难忘的。中考是决定你高中在一个什么样的学校读的关键点。迈进好的高中就是离好大学进一步!只要中考还存在,初中的学生就不可能真正的减负,就不可能真正的自由。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不可能非常的丰富多彩!他们就不可能有时间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所谓的增加艺术课的课程,那似乎只是在课程表上罢了!我记得我们的课程表上每周的两节体育课总是只上一节课,另外的那节其实是数学课。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是给来检查的教育局领导看的,我们学生用的课程表在我们老师的心中!难道这样也能提高我们的素养修养?难道这样的改革也能达到目标和要求,也能取得效果?

什么素质教育?在还得用高考选拔人才的今天,对农村中学是行不通的。因为农村的师资力量和学校的软件硬件设施是没法和城市的比的。农村的孩子都是输在起跑线上的,他们中学再不天天辛苦努力学习,那他们在高考中终会败得很惨。要想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吸引更多的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任教。同时应该废除中考!

其实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确实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还有好多地方仍然需要改进!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未来的教师,我们倍感责任重大。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任就将会落到我们这些未来的准教师身上,我们要认清教育发展的方向,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核心,多结合实际去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贡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我们作为免费师范生,国家为我们付出很多了,我们应该报答国家的培育之恩。所以我们毕业后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可能去完成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大任。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大纲要求,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方法去教育我们的学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等。

我们相信,虽然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在不久的将来,经过一代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辛苦努力,经过一次次的新课程教育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将走在世界前列!

第二篇: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笔记整理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一、新课改的背景

(一)知识经济时代提出新挑战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才的综合素质更显重要。(2)知识经济的出现,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3)经济全球化对经济运行产生极大冲击,对人才培养也提出新的要求。(4)未来社会,终身学习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二)教育改革被赋予全新理念

(1)教育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由追求知识目标向个性目标转变。(2)教育过程在于以对话为场景的合作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3)教育模式在于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4)教育手段在于以学具为重点的开发观,由传统教学工具向现代教育技术转变。

(三)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许多共同的趋势

(1)注重基础学历的提高。(2)强调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关注学生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四)原有课程难以适应新要求

(1)课程观念落后。(2)课程体制僵化。(3)课程目标偏颇。(4)课程编制滞后。(5)教师缺乏训练。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即学生的适应性。

三、新课改的内容

(一)课程结构的变革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数、体、艺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开始品德与社会、语、数、外、体、艺、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初级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提倡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艺、美术课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四部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 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正式”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二)课程标准的变革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本着普及义务教育的原则,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要求;应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选择和发展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角色的变革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四)学习方式的变革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本次教学的重要特征。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课程评价的变革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2、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在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六)课程管理的变革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即学生的适应性。(1)国家层面的课程管理:宏观指导课程改革;制订各项课程政策和法律;制定国家课程的门类与课时,颁布各学科的课程标准。

(2)地方层面的课程管理:省级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的开放、编制与实施的管理,遵循国家课程管理的政策、法律与法令,包括:制定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并监督实施过程;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发地方课程。

(3)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

执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并反映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倡导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因此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

(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师生互教互学,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与之相关的关系还有: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过程体现该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获得新知的体验。

学生的探索过程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丰厚的回报。

(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1、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第三篇: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变革。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等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回顾,并从合理基础、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新课程自身等方面进行反思,提出其发展的走向,以图能更好地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顾;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三年多,即将进入一个全面推广的阶段。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等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践面临的问题与走向,以图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

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指出,如果从课程变革的复杂性来看,课程改革通常有五种类型。一是“替代”,即一种要素可能被另一种现成的要素所替代。比如,用新的教科书代替旧的教科书。二是“交替”,即当变革被引进到现行的材料中,并有希望成为选修科目而容易被采纳时,交替就产生了。这种方式常常表现为在现行课程内容和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对其进行充实、改进等。三是“紊乱”,这种变革是破坏性的,对课程改革往往起反作用。四是“重建性变革”,这种变革导致对体系本身的修改,即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结构的改造,而是要更新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学观,因为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分不开的。五是“价值观变革”,它强调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变革,是与课程有关的人的价值思想观念的变革。[1] 笔者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变革。我们不仅对课程在结构、内容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改革,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的整合(如艺术、科学课的设置)等等,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对人们所持有的一些价值观念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如对学校,不再认为学校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把学校视为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对课程,认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超文本的课程形式;对教材,认为教材是范例,是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是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等等。因此,我们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也正是这场变革,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一)课程典范的重构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一个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社会,教育只有着眼未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对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课程既要实现儿童的“认知”与“情意”的整合,还要实现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整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超越现行的“学科”课程典范,实现课程典范的重构。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2] 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这一重要的转变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课程目标对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理念的创新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这意味着教育改革将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的生活舞台,走向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以便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学校应该成为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科研机构等的联系,通过合作交流、反思和探索,形成合作团队,拓展对学校教育与学校课程的认知,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个教师、学生在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的意义生长域,从而对课程作出某些生产性或创造性的改变。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教师、课程之间是互动的、交流对话的,他们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个体生活方式来理解课程、创造课程。

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教材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文化,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是进行交往的桥梁。另外,我们认为,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教材,他的学识、人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同时,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必须具备批判意识,敢于直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形成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不再重教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它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次,教师要由学生的“控制者”变为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此外,教师还应是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批判者”和“反思者”。教师应利用个人的课程意识和教育理性为依据对其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批判和反思。

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第四篇: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变革。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等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回顾,并从合理基础、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新课程自身等方面进行反思,提出其发展的走向,以图能更好地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顾;反思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reform of the values.The writer reviews the reform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examples, the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id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regeneration of curriculum culture ,and also reflects the reform from rational bases,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he new curriculum itself.This will be beneficial for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Key words:basic education;new curriculum reform;review;reflect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三年多,即将进入一个全面推广的阶段。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等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践面临的问题与走向,以图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

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指出,如果从课程变革的复杂性来看,课程改革通常有五种类型。一是“替代”,即一种要素可能被另一种现成的要素所替代。比如,用新的教科书代替旧的教科书。二是“交替”,即当变革被引进到现行的材料中,并有希望成为选修科目而容易被采纳时,交替就产生了。这种方式常常表现为在现行课程内容和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对其进行充实、改进等。三是“紊乱”,这种变革是破坏性的,对课程改革往往起反作用。四是“重建性变革”,这种变革导致对体系本身的修改,即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结构的改造,而是要更新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学观,因为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分不开的。五是“价值观变革”,它强调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变革,是与课程有关的人的价值思想观念的变革。[1]

笔者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变革。我们不仅对课程在结构、内容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改革,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的整合(如艺术、科学课的设置)等等,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对人们所持有的一些价值观念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如对学校,不再认为学校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把学校视为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对课程,认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超文本的课程形式;对教材,认为教材是范例,是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是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等等。因此,我们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也正是这场变革,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一)课程典范的重构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一个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社会,教育只有着眼未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对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课程既要实现儿童的“认知”与“情意”的整合,还要实现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整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超越现行的“学科”课程典范,实现课程典范的重构。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2]

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这一重要的转变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课程目标对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理念的创新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这意味着教育改革将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的生活舞台,走向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以便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学校应该成为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科研机构等的联系,通过合作交流、反思和探索,形成合作团队,拓展对学校教育与学校课程的认知,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个教师、学生在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的意义生长域,从而对课程作出某些生产性或创造性的改变。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教师、课程之间是互动的、交流对话的,他们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个体生活方式来理解课程、创造课程。

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教材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文化,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是进行交往的桥梁。另外,我们认为,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教材,他的学识、人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

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同时,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必须具备批判意识,敢于直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形成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不再重教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它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次,教师要由学生的“控制者”变为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此外,教师还应是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批判者”和“反思者”。教师应利用个人的课程意识和教育理性为依据对其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批判和反思。

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课程体制的发展

与上述理念层面的创新相伴随的往往是体制层面的发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必然是二者的同步变革。

在课程管理方面,需要继续研究课程体制的统一性、灵活性以及有效性等问题,科学地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以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适应性。

在课程开发方面,新课程改革明确了课程开发的三个层次:国家、地方和学校。国家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国家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的“一纲多本”建立前所未有的课程开发平台,让教科书走向市场,鼓励社会各界学有专长的人士参加到教科书建设中来。地方则依据国家课程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规划地方课程。此外,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学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资源条件,调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和社区人员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工作。

在课程体系方面,新课程改革的课程体系表现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通过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在对当代社会科学高速发展及对自然、人类产生的认识飞跃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减少课程门类,强调学科综合,构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综合课程,如在普通高中阶段设置的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在教材发展机制方面,新课程教材改革,必须坚持实行“一纲多本”,坚持中小学教材多样化,必须以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为前提。实行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是教科书的“一纲多本”的制度保障。然而,教材的多样化决不是排斥由国家规划、国家组织力量编写的示范教材。需要强调的是,多样化并不等于地方化。提倡多样化,不应导致以省编教材来取代部编教材和其他省编教材,排斥部编教材、示范性教材、省外优秀教材进入本地市场;不应导致本地教材独占一方的局面。中小学教材的发展趋势,不能从“大一统”走向“小一统”。另外,教材多样化不能搞成了商品化。

在评价制度方面,新课程改革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配合课程范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观念上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评价功能从过分注重甄别、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力;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多样化的方式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人文精神。

(四)课程文化的再生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营建了一种生活、对话、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模式,实现了课程文化的再生。

所谓生活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现实性。新课程就体现了向生活世界回归,加强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把实践和生活当成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为课程增添了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所谓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新课程十分强调对话与协商,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专家与教师、社会人士代表分别参与对话,或让他们共同参与对话,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革新因素的确立进行交流和协商。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士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知道为什么学,为什么教,充分体现课程的民主性,激发参与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所谓探究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科学性。由于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独特的、发展中的鲜活个体,什么课程适合儿童的个性发展,怎样教学才有利于每个儿童的发展等问题就使得学校的教育情景中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这就给教师、学生创造了一定的探究空间,形成了学校良好的探究氛围。所谓合作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开发性。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健全的发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实现。同时,每位儿童都有差异,他们的发展取决于有差异的课程,没有合作就不能提供有差异的课程。为此,新课程就强调一种共生共建的课程文化,试图建立一种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之间共同合作的机制,有效集结各方力量,从而更好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

三、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走向

(一)迫切需要寻找课程改革的合理基础

几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现象和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为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全面完整的改革蓝图,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还是研究人员的结构和素质等,还只是课程论的初创阶段。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找课程改革的合理基础。

(二)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问题

教师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继新课程改革进行以来,我们的教师在观念和实际操作方面都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主要表现三方面。(1)一些教师的观念难以转变,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他们早已习惯于其熟悉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等,老一套的东西早已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深感“太突然”、“不知所措”,难以适应。(2)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经过培训,但他们在教学方法上仍尤为欠缺,不懂得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就是“弄巧成拙”。比如说,新课程改革在转变教学方式方面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但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究竟是怎样的课堂呢?这就需要每位教师进行长期的实践。然而在很多“新课改公开课”、“研讨课”上,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很少考虑这样的话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从组织形式上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学习范式,这是一个小型的学习型组织,但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游戏规划,乱成一团,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结果,“小组讨论”成了课堂上的“放羊”。[3](3)在教师培养方面,目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能马上上岗,需培训一到两年,并且他们能否承担起实施新课程的任务,这还是一大考验。在此需要强调的是,面对教师在观念和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理论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切实走近教学第一线,帮助教师解决认识上和行动上的问题,不提倡“坐而论道”。

(三)教学评价难以开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人数为主。(2)新课程提出学生的发展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学科学习目标,还有一般性发展目标;除了学业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其中很多方面都是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更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这就给教师的具体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并且效果也不太理想。(3)高考制度与新课程同步进行,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某种程度上受考试目标的影响。例如,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而高考在内容和方式上都仍然偏向学生的知识方面,这就使得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四)新课程自身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1)新课程体系显得有些复杂,教师难以把握重点;(2)由于综合课程的出现,教师素质跟不上,出现备课难、工作量大增的情况;(3)有些学校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无法上,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很多农村学校至今都无一台电脑;(4)有农村学校反映,新教材过于城市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的有些内容太深,不够贴近农村生活实际。这对农村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一定困难。

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还有待于在继承与创新中进一步完善。在此,我们试图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其走向。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对中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事实及材料,进行认真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建构主义、多元智力、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从课程改革的动因、条件、范围、过程、模式、策略、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与整合,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课程改革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

2.以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点。回顾当前世界教育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似可把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归结为三类取向: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其中每种取向都在一定方面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从而使教师能更好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更加关注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解放学生的内部力量,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从而使教育关注生命本身,关注生命的鲜活性、体验性、主体性、独立性和完整性,为学生生命的充分发展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

4.校本课程开发将深入发展。受城乡差别的影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将更加强调校本课程的开发。各个学校可以在国家、地方的课程框架之下,依据本地特色、学校文化传统、本校的办学理念,创造一种积极、和谐、进取的学校文化,构建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这生动体现了课程的个性化、多样化、生活化和社会化,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参考文献:

[1]〔美〕约翰·D·麦克尼尔.课程导论[M].施良方,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45—146.[2]阚兆成.新课程:素质教育观念的重要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3,(2).[3]张菊荣.“新课改”三思[J].教育参考,2004,(3).

第五篇: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09031009 史滢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化、不断向前推进。但目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教育不公平、不均衡的现象有日益严重趋势,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开展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权力分配力度不够;因体制原因造成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依法行政程度不够,阻碍了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概述

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其所要回答的问题包括:一个国家的教育管理权力如何确立和划分;中央和地方各自设置什么形式的教育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之间是否表现出一定的隶属关系等。教育管理体制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之间围绕教育事权方面的权限划分。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部分,教育体制还涉及到办学体制、教育投资体制问题、教育督导制度问题、学校内部管理制度问题、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问题、招生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等,其中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处于中心位置。

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其基本形式属于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

级管理制度,是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和地方管理适当结合的制度。隶属关系上,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与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同时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隶属于同级政府,体现了一种从属制。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体现在:第一,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路线、政策的领导,而非直接行使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第二,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从教育行政组织上讲,是指中央一级设国家教育部,地方在省、市、县、乡镇四级分设教育厅、局、科、室(组)等各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以上这些组织均受中央统一领导;从教育行政内容上讲,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宏观规划等大政方针均由党中央与国务院制定,但是具体事务由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具体执行,体现为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全国及所辖地区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实行职能管理。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省、市、县、乡镇四级对基础教育的管理有具体职能上的分工。

二、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重点与方向

21世纪以前,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其实质是以乡为主,由县、乡、村实施对基础教育的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在实施普及改善办学最基本条件中曾发挥过有目共睹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以乡为主的管理体制,特别在中等发达及其以下地区,却产生了日益明显的滞障作用。当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

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建立资助贫困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重中之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的适度超前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择性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审视,我们应加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统筹各类教育,在协调发展中加快发展,在更高的水平上统筹发展。

第一,学前教育强化基础。加大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市一类园的创建力度,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园条件,不断扩大幼儿园的入园率。

第二,要强化农村中小学生教育。在“十一五”期间,中央对教育的投入达到21亿元。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继续加大政府控辍,加强中小学生学籍的动态管理;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后续工作,撤并农村小学教学点和力量薄弱的初中,整合学校资源,推动各种教育要素向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妥善解决残疾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读书绿色通道等,真正为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第三,推进示范性高中创建,进一步放大优质高中资源。整合特

长学生、专业教师资源,实行集中教育、集中培训。充分发挥规范化高中在教育观念更新、管理制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教研科研、办学特色创建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高中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第四,特色办学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社会、积极培植职业教育新的增长点。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基地的合作,对不再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实行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形成产学研的初级合作,促进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下载浅谈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

    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5篇模版)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 关于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 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

    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感想 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所谓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新课程教学改革的......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起点和基石。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吕 达 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

    我国的数学新课程改革反思

    我国的数学新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理论困惑和实践问题。对出现的困惑和问题的思考与探索,预示和决定了我国未来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一)、数学课......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试题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考试试卷 特别提醒:全卷共1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 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校本研究的基本含义 答:简单地说,校本研究就是......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教育系初等教育田杰 20081205034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变革;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是与当时的特定的社会背景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