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
EMBA教育发展趋势与改革
目录
一、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1
1、EMBA教育国际化...............................................1
2、EMBA教育品牌化...............................................2
3、EMBA教育中国化...............................................3
二、对EMBA教育改革的思考................................3
1、EMBA教育要实现课程多样化.....................................3
2、EMBA教育要实现服务精品化.....................................4
3、EMBA教育要实现教学现代化.....................................4
4、EMBA教育要实现资源网络化.....................................5
三、以国际化为导向,走品牌建设之路.......................6
1、项目设置:构建整合化的课程结构...............................6
2、师资建设:实施引进与培养双轨制...............................7
3、管理运营:坚持规范促质量促品牌...............................7
4、校友发展:打造广泛合作校友网络...............................9
EMBA教育发展趋势与改革
2008年1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
2007年是我国EMBA教育发展的五周年,回顾这五年,我国EMBA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发展趋势,这需要我们针对这一趋势制定和实行相应的改革。上海交大EMBA对国内外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了上海交大的应对措施。
一、EMBA教育的发展趋势
1、EMBA教育国际化
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向全球化方向迈进,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国家经济和民族经济正越来越快地转向世界经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往来、资金融通和技术转移的规模日益扩大,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加深,跨国公司的不断建立渗透、企业的国际业务不断扩展已成为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成分。对于企业竞争管理者,一方面要能够解决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里所遇到的新问题,一方面要剧本和提高经营现代化国际工商企业的运作能力。这就要求再EMBA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开拓学院的国际化事业,使其掌握国际规则,了解国际文化,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需要。EMBA教育的国际化主要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师资队伍国际化、学员结构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以及教学形式的国际化。
不少商学院虽然是独立办学,但是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适应学员的全球化需要,其课程形式都有变化。对于具有自身教学特色,同时又希望推进EMBA项目走向世界的著名商学院来说,采用跨国合办EMBA项目的课程形式是首选之举。由于地域文化和本土教学模式的差异,跨国项目的课程设置也会风格不一。跨国合作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地域差异的优势,对希望了解跨文化管理的学员提供了机会。
随着公司支持的增多以及更多高素质的潜在生源对自我未来的投资,商学院已经看到快速增长的EMBA教育市场。由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坚挺成长、企业为股票市场带来新的信心,商学院发现EMBA项目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凯洛格、Trium、INSEAD、牛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等欧美商学院都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市场。全球市场对EMBA教育的巨大需求,给商学院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学院在开办EMBA项目,招生规模也日益庞大。
据《经理人》杂志介绍,自2000年全球Trium EMBA开办以来,该项目申请者增长了140%。伴随着全球生源市场的成熟和壮大,联合办学已经成为商学院尽可能扩大自身生源影响,提供全球化教育服务的重要手段。2006年EMBA委员会调查显示,312个成员项目中,自1990年以来多于2/3的成员参与了EMBA国际教育市场,其中自2000年到2006年加入EMBA国际市场的商学院占28%。与其他商学院合作的全球项目能够让学员在经济全球化下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中国,EMBA教育的起步比较晚,国情也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中国,EMBA教育的办学模式目前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为顾问模式,这类模式的商学院送教师到国际一流的商学院学习,主要靠本校老师完成授课,国际师资起顾问作用;第二种是合资模式,项目的老师一部分来自美国或欧洲的知名商学院,一部分来自于国内本土大学,共同来培养 学生;第三种是独资模式,国外商学院在国内本土大学举办的EMBA项目,师资和课程基本由外方决定;第四种是独立办学模式,EMBA课程授予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学校根据中国国内市场需要的特征,自主决定聘请师资和设置课程。
采取国际联合办学已然在中国普通高校的EMBA项目中成为将项目推向国际化的首选手段。EMBA更大的国际化需求已经将中国大陆各商学院引入了与国外著名商学院合资共同打造国际化EMBA项目的趋势道路上。
世界知名商学院EMBA项目的生源都是来自全球各地。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可以较为真实地模拟出国际化的商业环境,辅助课堂教学。世界著名商学院在春秋两季通过各种举办各种招生活动来寻求国际生源。全球EMBA巡展是重多商学院固定的招生参与项目。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的参与更能体现EMBA课程的国际性。通过在全球设立分校区也为很多商学院招收国际学员提供了条件。
2、EMBA教育品牌化
据2006年世界EMBA委员会调查显示,在美国市场60%的成员项目在近16年内才开始启动,而在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这个数字分别是91%、83%、78%。在美国的南部地区,新的项目还在不断涌现。EMBA生源市场在全球和中国都在不断增长,很多以前持观望的人已经开始投身于项目选择,生源的增长也促使竞争无处不在。商学院只有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才能够在竞争中留存下来。
目前,国内据有EMBA办学资格的普通高校共有30家,由于生源的相对特殊性,加之国外与香港等地众多商学院纷纷进入中国大陆地区,EMBA教育市场已然进入了白热化竞争阶段。
21世纪是品牌化的时代,作为一种完全的商业化教育,EMBA必须走品牌建设之路。在面对竞争,不少高校均以特色化办学作为应对措施。有的专门设立中国案例中心和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也有的商学院则在师资配备上下足功夫;有的在引用哈佛EMBA教学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案例公司的在华情况,以保证教学案例的国际化和中国式。也有很多EMBA项目以本校浓厚的人文环境、丰富的校友资源和著名的学校品牌作为支撑,在自主创新案例、特色选修课程、吸引国内外优秀师资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还有学校通过在课堂探讨当地企业案例并将讨论结果反馈给企业的形式,和当地众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区域性的双赢。
品牌的号召也促使学员对项目学习有更高的期望。据2007年全球EMBA调查显示,新入学的EMBA学员都具有极高的期望。期望在加入EMBA项目的过程中能够胜任更大责任的人数占到了75%.。40%的学员希望在就读过程中就能得到提升;59%的学员期望在他们就读完EMBA项目后能够在职位上获得提升。学生期望在项目攻读结束后,他们的薪水能够比入学前增加23%.。
据调查,EMBA委员会成员项目中的毕业生获得提升的人数从2004年的34%增长到了2006年的43%。在2006年,新生的平均薪资为108,392美元,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129,740美元。相比于2003年,新生的平均薪资为60,926,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78,977美元。总体收入增长增加了30%。职位和薪资的提升已经成为攻读EMBA的潜在增长趋势。
优秀的教育品牌也同样会为商学院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就EMBA项目的学费来看,在国际上基本保持平稳。EMBA委员会顶级项目的平均学费略微上涨,从2005年的50,006美元涨到2006年的50,239美元。中国市场上,EMBA的学费随着中文EMBA项目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持续上涨,直逼国际知名商学院的学费水平。高额的学费反过来也要求中国商学院必须打造知名的物超所值的项目品牌。
3、EMBA教育中国化
2007年10月22日,工商管理教育领域最具知名度榜单之一《金融时报》2007年EMBA排名发布,中国有四个EMBA项目榜上有名。这四个项目中有两个就是中外联合办学项目。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升温以及中国EMBA教育市场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外商学院跨越国境来到中国,与中国商学院联合举办EMBA项目,而且联合办学的EMBA项目的实力越来越强劲。
中国大陆地区不但是全球商学院关注的生源热点,而且已经成为全球各商学院EMBA项目最受欢迎的国际旅行目的地。在2006年,EMBA委员会下的成员项目中,62%的EMBA项目进行了国际游学旅行,相比于2004年的65%略有下降。其中42%的项目将国际游学选在了中国大陆,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印度(13%)和中国香港(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中国管理哲学等一系列与中国相关的学科内容已经成为众多跨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国内各类管理者所期望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国内很多商学院的中文项目借助这一时机推出了这一类课程,帮助学生更准确和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化在企业管理和领导力塑造等方面的影响,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和称赞。
近年来,随着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的深入,在部分高等院校的EMBA项目中韩国和日本等邻邦国家的企业高管也慢慢增多。
二、对EMBA教育改革的思考
1、EMBA教育要实现课程多样化
从全球范围看,EMBA项目的类型存在两种:商学院自办的EMBA项目,以及不同商学院跨国合办的EMBA项目。这两大类项目的课程形式都在不断变化。
根据实践可以发现,能够取得很大成功的课程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开设的课程形式能够适应班级内大多数EMBA学员群体的需要,即课程内容如果恰好是学员工作中实际涉及到的,则往往容易取得较高的学员评价。因此,对学员类型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为学员设计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已经变得非常重要。
商学院对于自办EMBA项目的课程创新层出不穷。丰富的课程开设形式(传统的讲授型课堂、移动课堂、开设周末班、家眷班等)是吸引EMBA学员的一大亮点。此外,各院校除了开设国务院学位办指定的14门EMBA核心课程之外,还结合本院校的特长开发了很多丰富的选修课程。将EMBA项目同给企业量身定做人才培养相结合,可以吸引很多跨国企业总部及子公司的高管前来学习,并且和他们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
设立移动课堂(或国内外游学)是对传统教室授课的良好补充。在传统课堂上,学员要坐在教室里像管理学研究生那样听大师们讲课。在移动课堂,还可以申请参加到国内外各地优秀企业考察和学习的机会。国内外知名商学院普遍都已采用移动课堂的形式为学员提供更好的授课服务。
除了案例教学外,在学员学习过程中设置类似于课程实践环节是充分迎合学员学习需求的重要课程设置。通过课程实践可以促进学员对相关课程知识和管理工具的吸收内化,对现实企业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学员对于自身企业发展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思考提供机会。
当各个商学院开始意识到针对特定EMBA学员群体需求而设计课程的重要性之后,开展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已经成为了EMBA课程类别发展的热门趋势。
课程设置的丰富程度是EMBA项目是否跟得上时代节拍的一项标准。课程设置落后,必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形式,学员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课程,全 面系统地学习到工商管理及热门行业的理论和知识。
2、EMBA教育要实现服务精品化
对于依靠市场机制运作的EMBA项目而言,学员就是顾客。为了创造更高的顾客感知价值,提升项目的美誉度,为学员提供精细化的服务也是EMBA教育能够在严峻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虽然国内外各商学院办学能力上存在差距,但是各商学院EMBA项目都在尽最大的努力为学员提供最优秀的服务,打造自身的项目品牌。为了充分做好学员服务,很多商学院都在学员入学后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将学员根据行业或职位等因素进行充分的分类研究,以期望能够提供更为到位的教学和管理服务。
上海交大EMBA为学员提供了细致入微的系列服务。在课程组织上,设置有学生意见和需求反馈机制,老师讲课围绕学员的需求进行。学员在毕业后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地收到母校通过多种途径寄来的各种资料或活动邀请函。
如今,很多商学院EMBA项目以帮助学员成就事业为己任。事实上,全球各商学院在针对EMBA项目的学员服务工作都做得卓有成效并在不断进步。
EMBA委员会成员项目为学员提供更多的职业建议服务,2004年约67%的成员项目提供此类服务,而2006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74%。成员项目也越来越多地提供职业相关的辅导,从2004年的55%增长到了64%。50%的项目提供领导力或人格测试。总体来看,提供职业咨询相关的服务在商学院EMBA项目中渐成普遍性增值服务。
商学院将主要精力放在学员的数据信息的挖掘上,针对学员的特征,尽量根据学员的需求服务。在EMBA课程期间,通过丰富的课程形式来帮助学员处理好工作、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国内顶级的商学院中,学员的利益永远都被放在第一位。项目总是尽力提供一切学员提出的需求。从精致的课间茶点到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从装帧考究的讲义到体贴入微的学员服务无一不反应出商学院在项目精品化上的追求卓越。
目前中国很多中文的EMBA项目,还在依托大学的品牌维持自身价值。放眼国内外著名商学院,更多EMBA项目的成功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细致入微、完善规范的教学服务,以及帮助学员实现职业发展愿景的程度。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真正实现学员价值的提升,EMBA教育的项目价值才能够真正长远地区地循序渐进地发展。
EMBA项目的高学费和EMBA学员对项目的高度期望,都要求EMBA项目必须为学员提供星级服务,将服务做成高端精品。
3、EMBA教育要实现教学现代化
EMBA教育作为最前沿和高端的商业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为学员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和课程服务。
很多国外EMBA项目的学员正在充分利用EMBA教育平台的灵活性安排自身的学习,他们可以选择参加周末班或者是假期班以将对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大部分的EMBA学生会在机场或是飞行中进行课程作业。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互联网逐渐构建出世界信息交流的大平台,普遍运用于每个行业。E-Learning是互联网在教育产业中高度发展的产物。E-Learning为学员实现不放弃手头工作而在间隙之际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具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可能。E-Learning系统可以帮助学员在宾馆就可以进行学习,不再顾忌时间和地点的问题。技术提供了EMBA教育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通过E-Learning商学院可以将国际优秀的师资报告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所有项目学员,为学员提供终生教育,打造更为深厚的项目教育价值创造可能。对于中国的很多EMBA求学者来说,远涉重洋去欧美等地攻读MBA,不仅时间和金钱上的消耗巨大,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同国外师生的沟通一样存在障碍。面对师资水平偏低的亚洲市场,欧美知名商学院透过E-Learning可能实现师资共享的同时大大压缩课程运行的成本和费用。E-Learning 也为学员提供了更具弹性的上课选择,可以实现学员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随着实时技术和虚拟技术的不断改进,E-Learning也必然能够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用。
然而,尽管E-Learning能够为学员和项目带来诸多便利和好处,很多商学院也都开始了大量的以E-Learning的方式开展部分课程的在线讲授,但是这种课程形式还是缺乏有效的互动性,对于学员的行为不易控制和约束。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商学院EMBA项目都只将E-Learning作为补充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E-Learning的成功还需有赖于学员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普遍接受。而且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增加学员之间的互动,拓展人脉关系对于学习EMBA的商业精英而言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潜在学习动因。
据EMBA委员会在2006年的调查显示,43%的成员项目已经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替换为远程或分散式学习,这一趋势开始于2004年。平均而言,7%的项目总学时被远程或分散式教育所取代。其中更有四所来自中东的项目约63%的项目内容采用了远程教育方式。加拿大和欧洲在采用远程网络教育的数字为1.5%和9%。在2006年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有群软件(37%)和异步传输软件(16%)。
随着移动课堂、海外联合培养以及远程教育的展开,越来越少的EMBA项目依赖于传统的住读形式。从2003年的61%到2006年的48%,每年降低约4%。
E-Learning作为商学院传统课程的有力辅助,必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取得长足的进步,为EMBA学员带来更为弹性便捷和终生的教育新方式。
4、EMBA教育要实现资源网络化
作为一种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教育,在师资和教学设备等方面都需要极大的投入。引进一流的国际师资和配套先进智能化的教学辅助软、硬件环境,无论对于国外还是国内的商学院而言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在国外,私立商学院EMBA项目的整体教学水平较公立商学院要高。私立商学院除了通过收取高昂的学费以支持优秀师资和项目服务的运作外,还有大量的私人捐助,EMBA项目的收入基本不用为商学院其他项目进行过多的支出,从而可以维系一种良好的持续增长的趋势。
中国普通高校商学院的EMBA教育已经开始意识到借助政府和企业的资助的重要性,多采取和企业、政府合作的形式。中国普通高校的商学院不但培养来自多方面企业的高层管理人才而且担负着为国有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培养高层人才。与此同时,企业、政府也大力扶持商学院的EMBA。
EMBA教育虽然采取市场化运作,但是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能够帮助中国EMBA项目发展减少很多困难和阻碍。如果一个项目自身建设和投入不足,也缺乏外援,则很难取得价值的全面提升,最终也会危害到学员的利益,引起学员的不满。中国商学院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争取国家政府部门政策倾斜的努力基础上,也努力透过校友资源吸引各方企业对于教学活动中的费用给予支持和帮助。
EMBA学员作为各类企业和政府各层面的高层管理人员,本身控制着众多的社会资源。透过建设广泛而坚实的校友网络,可以在同学之间将这些资源盘活,帮助学员解决企业和自身职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从而增进学员对EMBA项目的感情,也进一步推动了项目同学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建设。是一种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有效措施。
在国内众多知名商学院的EMBA项目已经开始透过丰富多彩的校友活动来建设并实现者校友资源网络的价值。
三、以国际化为导向,走品牌建设之路
200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根据国务院学位办„2002‟64号文件通知,开始开展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秉承交大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进取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在规范、质量、品牌、特色上下工夫,初步实现了教育品牌的示范效应。
上海交大EMBA项目的使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据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领袖。
上海交大EMBA项目依托交大安泰和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合作,通过与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合作,学习顶级EMBA项目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模式、项目运作经验等。邀请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国外知名教授,使学生在多种文化、多种思维方式碰撞的国际化氛围中学习先进管理知识。上海交大EMBA项目还积极组织EMBA海外游学,接待国外各种EMBA团的来访,通过中外学员之间的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增进交流,拓展人脉。
交大安泰的努力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今后,上海交大EMBA不仅要继续做好教学理念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管理方式的国际化、课程案例的国际化,更要在当前比较薄弱的几个环节,如学生生源的国际化、案例开发的国际化、学员学习经历的国际化、教学成果传播的国际化等方面,加大国际化的力度。未来的国际化方向将是“以我为主”的国际化。从现在“听欧美发言”,走向我们“向世界发言”的高级阶段。
1、项目设置:设计整合化的课程结构
按照“立足实践、拓宽视野;多元并重、良性互动”教学要求,上海交大EMBA项目不断丰富和拓展的新的教学方法,从中国国情出发,立足中国的管理实践,通过商业模式大赛、海外游学、移动课堂等特色教学方式,拓展学员全球化的战略性视野。并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案例研讨、情境模拟、项目作业、管理实战、电脑模拟竞争对抗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讲授的效果。
EMBA教学质量不仅需要严格的流程进行控制,更需要精心地设计。“布局决定结局,定位决定地位”。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对EMBA项目而言,课程就是质量的源头。在内部,交大安泰组织包括境外教授在内的科研团队,对现有课程进行充分论证;在外部,交大安泰加强调研,通过在读学员、毕业校友、用人单位等多种途径,多方面、多渠道地听取意见。同时,更加深入地研究国际同类项目的课程设置,汲取先进课程的精要,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并确保每年EMBA课程有10%左右的调整与更新。
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要有不同的组织和支持形式。将内容主题相近的课程或组合或分散地在学员培养计划中进行有机的组合可以帮助学员建立起清晰的商业管理知识体系。上海交大EMBA项目中的整合项目不但是一种特殊的课程形式,也是有效地将其他相关课程进行串联和整合的有效课程组织形式。围绕三个整合项目,上海交大EMBA将课程的组织顺序和组合方式都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学员的认同。实践证明,整合化的课程结构可以更深入贴近学员的实际需求,能为学员展现更为系统而实用的工商管理知识体系,打造学员全面的知识结构。
整合项目作为交大EMBA项目的一个特色,其设计理念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个整合项目(赢利模式大赛、绩效提升、企业战略规划)环环相扣,旨在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逻辑地整合EMBA学员所在单位经营管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系统性、针对性和战略前瞻性的思维框架,促进学员对所学课程内容的吸收和内化。通过规范流程、细化环节、调整过程、控制质量来进一步凝练整合项目的特色。
2、师资建设:实施引进与培养双轨制
近年来,交大安泰一方面加大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力度;另一方面,通过“海天计划”和“青年教师特训营计划”等,把一些有潜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通过访问学者、短期交流、博士后、联合案例开发等多种途径,送往哈佛、MIT、沃顿、斯坦福、哥伦比亚、康奈尔等海外一流大学商学院,师从一流的教授,体验一流的课程。同时,学院加大“请进来”的力度,已邀请多位海外著名学者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学院讲学,和本学员教师联合研究,通过这些努力,学院师资水平得以明显提升。
上海交大EMBA项目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授课教师。项目遵循严格、规范和高标准的课程教授选聘原则,坚持聘任理论功底扎实、实务教学见长的教授。目前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授课教授总数在80%以上;具有实践经验者占授课教授总数90%以上;符合要求的教授通过讲座、责任教授座谈等形式进行前期审核,经EMBA学术委员会批准后担任EMBA课程教授。并通过学生评估、办公室考核等各种反馈机制对老师进行评估,不断的筛选和改进、优化,使EMBA师资质量有了重要保证。
上海交大EMBA项目在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授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本院师资的授课比例,为EMBA课程教学提供充足、优秀的师资力量。几年来,担任EMBA项目的课程教授从最初的100多人逐步稳定在50位左右,师资的比例也从最初的校内1/
3、境外和国内2/3,向校内50%、国内和境外50%的转变。所有能胜任EMBA教学的老师都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对管理问题有洞察力、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学方式新颖、教学内容和案例前沿,能把握EMBA学员特点。稳定充实的本校师资队伍是EMBA项目长远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此外,上海交大EMBA项目通过积极开发新课程,采用整合课程的模式,由多名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从而也可进一步增加院内教授的比例。
3、管理运营:坚持规范促质量促品牌
上海交大EMBA项目积极参与国际认证,研究国内外EMBA项目发展趋势和特色,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促进交大EMBA项目进一步发展,接受过程性指导,融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同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EMBA项目的各项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制定工作手册,确保交大EMBA质量,提升交大EMBA品牌。
EMBA是针对高级工商管理人员进行的专门化培养的教学项目,由于它具有独特的培养理念与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使EMBA教育具有品牌特色。交大EMBA 项目秉承“以规范保质量,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求发展”的办学方针,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品牌。在任何情况下,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不断自我告诫,质量就是生存力,质量就是生命力,质量就是影响力,质量就是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注重细节,追求卓越,精心呵护来之不易的口碑。
1)设立系统的管理体制
EMBA教育是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EMBA项目建立了严格、系统的管理体制。
学校成立EMBA教育领导小组,由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校长为组长,校研究生院和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组织制定规范的招生考试录取办法,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组织制定严格的师资选聘标准,组织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树立交大EMBA教育的品牌和形象。
在学校、学院的领导下,EMBA办公室作为项目的参谋机构与执行机构,负责各项工作的规划、执行和落实。办公室工作人员体现了“敬业、主动、团队、奉献、吃苦耐劳、公而 7 忘私、坚忍不拔”的精神,为保障EMBA项目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形成了独特的“E办”文化。
由研究生院、安泰经管学院负责人及政府部门、企业界人士共同组成本校EMBA招生考试委员会。使招生考试录取工作做到科学、公正、合理,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保证有培养潜力的优秀高级管理人员入学。
学术委员会由研究生院、经管学院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根据EMBA的教育特点,研究EMBA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根据本校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点,吸收国际上一流商学院举办EMBA的先进经验,制定高标准的、切实可行的、体现我国特色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2)建立系统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
结合EMBA学员的特点,项目制定一系列从EMBA招生、培养、学籍管理、整合项目报告等涉及培养的全过程的管理条例,并汇编成EMBA教学管理手册,学生人手一册,学院和学生相互监督,严格执行。在教学管理上,严肃课堂纪律和课后作业制度,树立良好的学风,作为保障项目质量的基本前提。3)健全各项管理工作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EMBA项目要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必须规范项目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流程的细化、工作地图、周度计划,使各项工作更细致化、系统化,同时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EMBA项目的制度可以细化成十多项,包括EMBA教师工作条例、EMBA教学助理工作条例、EMBA班主任工作条例、EMBA教学评估制度、论文工作制度等。在此基础上,EMBA项目再将制度拆分成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工作流程,项目的管理权责分明。同时制订一本办公室工作手册,以标准化流程来指导日常工作,要求各个岗位的工作有计划、有效率、有创新。
4)强化教学考核环节,以质量评估促教学。
品牌的质量不仅要靠规范化的制度,还要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对于教育品牌建设而言,强化教学考核、检查教学效果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为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规范EMBA教学评教工作,交大EMBA项目在研究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估体系和长处,参照国内兄弟院校的做法,设计了一套教学评估考评指标。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各位任课教师、及相关部门,学期总结时将统计结果及分析报告交院长及其他主管领导,以帮助教学的改进与提高。几年来,这项措施已经制度化、经常化。5)持续进行课程改革和开发
课程是EMBA项目品牌的核心,交大EMBA项目不再一味强调国外教学的原汁原味和本土教学的中国特色,而是相互借鉴、融合,以一体化、整合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和更新。EMBA课程开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综合思维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本院、本校研究特色,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上海交大EMBA教学品牌。
对于EMBA课程的教学模式,我们进行了一些稳妥的改革,如一部分课程采取“2+2”模式,两位教授分别从理论和实务角度授课,以最大化发挥教授的特长;又如增加2天的选修课程,以丰富课程内容,便于学员学到更多的知识。
另外,上海交大EMBA项目在针对学员进行课程需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一些现有的课程从内容和授课形式上都进行了调整。上海交大EMBA还拟通过互联网上的“安泰在线”和虚拟课堂等方式将授课时间弹性化,实现学员及校友的终生教育目的,弥补现有教学方式的不足。
今后EMBA项目将在保留优化理论导向课程的同时,重点加强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课程的开放和改革,尤其是问题导向课程的创新,以提高学员综合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参加项目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的国际认证体系。
EMBA项目的稳定、持续、长期发展,除了拥有自己的特色外,还要参加项目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的国际认证体系,并以通过国际认证来促进质量的提高和品牌的提升。目前交大安泰正在积极参与国际著名的AMBA认证、EQUIS认证,力争在2-3年内顺利通过,以使交大EMBA项目达到国际领先。认证的过程是一个“对标”的过程。国际认证从战略、师资、学生、课程、科研、项目、国际化、企业关系、资源、硬件等方面都对商学院走向世界一流予以指引;对学院的发展状态、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估,强调使命驱动,战略导向。通过扎实有效地推进认证工作,实现从“商学院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商学院”的转变。
4、校友发展:打造广泛合作校友网络
在严格控制生源质量的同时,上海交大EMBA也积极探索、建设和发展校友网络资源。上海交大EMBA校友会是为会员提供增值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学习型组织,主要由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在校学生及毕业生组成。EMBA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EMBA校友会。EMBA校友会的宗旨是以活动为载体,以交流为内容,以合作发展为目标,为EMBA会员提供一个交流、交友、学习的服务平台,借此平台,传递成功经验,谋求资源整合、共同发展。
现上海交大EMBA校友会下设“组织与宣传委员会”、“筹资与理财委员会”、“活动拓展委员会”等五个执行委员会,除此以外还包括高尔夫球队、通讯沙龙、房地产俱乐部等组织,通过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将相同行业或相同爱好的EMBA校友联系在一起,共谋发展。此外上海交大EMBA校友会还与同属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MBA校友会、CEO俱乐部等各种形式的校友会加强战略联盟,互相补充,共享资源。
上海交大EMBA校友会建立了完善的运行机制,2007年顺利完成校友会第四届常务理事的改选,并有专人负责校友会的日常管理、组织和运作。并组织有丰富的校友活动。
07中国商学院EMBA高尔夫全国巡回赛,交大EMBA球队作为主办单位成功地组织了“2007中国商学院EMBA高尔夫全国巡回赛”并获得了团体第一和个人单项奖第一的好成绩。活动在新浪网、《21世纪经济报导》等十余家国内媒体发布,达到了很好的宣传交大EMBA品牌的效果。
在中央电视台的鼎立支持和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EMBA学员的热情参与下,2006年和2007年两届商学院戈壁挑战赛获得了圆满的成功,社会反响强烈,在团队协作精神上获得其他各高校队员的好评。
校友商旅考察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与认可,深入了上海交大EMBA学员之间有组织的校际、城际交流的活动,增强了校友之间的凝聚力,进一步促进EMBA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探讨了如何在中国的EMBA之间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充分发挥EMBA教育的优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以“班级携手EMBA校友会”的活动组织形式为校友会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极大的促进了班级与校友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同学们广泛参与到校友会活动中,同时,有利于校友会与同学们更为深入的交流,了解同学们对校友会的需求与期望,提升校友会活动的质量与满意度。
由上海交大EMBA校友会与中华创投协会成功举办交大—德同中小企业投融资峰会。通过这些活动,为交大EMBA优秀企业家和优秀投资家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建立一个“鹊桥”,让交大EMBA优秀企业和优秀投资人谈婚论嫁。此次峰会后,已有6家企业引起了国际VC、PE的关注。回顾国内外商学院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中国国内的EMBA教育还需要经过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EMBA教育催生职业化的商学院院长更深入地思考EMBA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国内的EMBA教育将会走上更为繁荣和蓬勃的发展之路。
第二篇:最新浅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第一任务,是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民期待的重要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要求,推进教育现代化才是目的。
关键词:深化
培养
促进
综合改革
全面发展
过去的教育改革为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提供了重要支持,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教育发展总体进入全球中等水平。但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改革同样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思想观念束缚、体制机制障碍、利益固化藩篱,形成多种问题倒逼态势,若不深化综合改革,教育系统难以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今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仅要着力破除制约自身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而且还要与其他社会领域改革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通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更好地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只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才能更好推进教育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革政府教育管理方式、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实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黑龙江优秀精神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探索和创建学校主导、家长和社区主动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机制,着力构建符合国家要求具有龙江地域特色、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切实改进体育工作,实施学生体质升级促进计划,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突出冰雪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养成学生一辈子锻炼身体的习惯。加强美育工作,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加强学生体育、美育体系,形成义务教育阶段多样化、高中阶段专项化、大学阶段专业化的体育艺术教育模式,建立完善符合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评价体系和保证艺体特色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推进课程改革,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体现到课标、教材以及考试评价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高校课堂讲座、研讨会、报告会、论坛讲座及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络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二、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逐步提高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整合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校舍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资金,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坚持“倾斜薄弱、促进均衡”的原则,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完成858所农村中小学“小火炉”改造。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加快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间的差别。推进学区制、联盟式、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改革,鼓励建立学校联盟,帮扶组建教育共同体,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综合有效治理择校热问题。开展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改革试验,探索推行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降低考试难度,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均衡配额到校比例。同时,要注重农民工子女教育,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二是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采取投入建设和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实现90%的义务教育学校接入宽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覆盖50%的义务教育学校班级、全省50%的师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龙学网”为依托,建设全省统一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切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三是进一步加强助学工作。逐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在国家已经实现90%中职学生免费教育的基础上,力争到2015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免费。完善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力争到2015年将学前教育资助比例提高到15%。继续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四是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依法治理违规收费、课业负担过重等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破解乱补课及择校难题,解决好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存在的大校型、大班额等突出问题。
三、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一是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探索建立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体制改革。落实幼儿教师编制配备标准,健全公办园机构编制核定、补充制度。加强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实践的研究和指导,扭转“小学化”倾向。
二是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改革。系统总结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工程,建设全省普通高中网络课程及资源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完善考试、考核、评价三位一体的综合多元评价机制,按照教育部部署,在高校招生中逐步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研究制定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适当提高收费标准。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使职业院校符合条件毕业生进入更高层次学校学习。全面推进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着力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四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高校章程制定、核准工作,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高校分类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类评估标准和政策体系。坚持“引育并举”,重点引进、培育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教学与科研互动,扩大基础拔尖人才和各类卓越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实施范围,稳步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深化高职招生考试改革,重点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落实好国家关于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改革措施。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一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级协同创新培育中心,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五是加强舆论引导,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这既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要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上下功夫。舆论氛围好不好,关键在引导。要更好地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准确解读教育改革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改革焦点难点,提高宣传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在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上下功夫。建立覆盖报刊、广播、电视、新兴媒体在内的教育新闻宣传大格局。把网络舆论工作作为教育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发挥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的独特优势,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让更多主流舆论和正面信息上网传播,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要在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上下功夫。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定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要求,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尽早发出正面声音,争取第一落点。通过扎实有效的舆论引导,最大限度凝聚改革的正能量。
总言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赋予我们崇高的使命、重大的责任。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谱写教育改革的新篇章,开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以课题覆盖大纲的策略就是英国数学教学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以教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这类活动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便于教学组织,能使较多学生达到某个水平的学习要求。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性课题任务,进行开放性教学活动,往往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多个教学目标,涉及多个学习水平。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
(三)计算机与数学教育相结合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例如,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美国2000年标准明确提出了“技术原则”也反映出这种趋势。2000标准最大的特点也许是强调科学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科学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相结合,并提供大量的形象化电子版中的数学例子,使得教师懂得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运用信息科技。
数学教育的技术化趋势,也成为近年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引人注目的特点,而且日趋活跃。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已经出现:结合具体数学内容编制各类软件,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等特点,配合教师教学,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用,从ICAI(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更趋自然的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数学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数学思考活动。
(四)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
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国际小学数学教育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目标按照五个知识块展开,学习大纲则按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被划分为八个水平。国家数学课程明确规定每个水平的学习要求。体现了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的结构。
(五)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这是近二十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这一趋势在英国数学课程标准、日本的课题综合学习中体现尤为清楚。国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总之,国际数学教育改革上述趋势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第一,目前国际小学数学出现一些共同的趋势,如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注重学生个人的感受和差别化的数学教育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我国小学数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该注意到这些趋势。第二,我国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总是存在一些担心,深怕一旦计算机器或计算机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就会削弱学生的运算能力。上述国家改革的经验表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计算器(机)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电脑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的水平,增加我国数学教育的技术含量,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第三,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实际上,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有许多优势,例如,我国的方块字中存在着许多几何图形,小学中的乘法口诀,古代的数学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方法,都体现了我国数学的民族特色。又如,我国小学生基本知识和能力相对比较好。我们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中,应该发扬我们的优势,克服我们的不足。因此,在吸收国际数学教育改革有益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特点,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点的小学数学教育体系。第二节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分析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数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的学校教学科目“六艺”中
就有“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大多带徒讲学,其中或多或少包含着数学的知识内容。秦汉时期,相继出现了《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数学教材。到了唐代,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中设有算学馆。为了教学的需要,由李淳凤等人审定并注释了汉朝以来的十部算经,统称《算经十书》,作为教学用书,并由唐高宗下令定为全国通用的数学教材,这是我国国家审定数学教科书的开端。
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算经十书》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教材,前后流行1200余年,对中国的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最大的特点,一是以问题为线索,按照由问题归纳“术”的方式进行研究;二是提倡实用,注重计算技能的培养。
尽管我国古代的数学教学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由于统治者对小学教育采用放教于民间的办法,所以按照现代的学制、课程概念来看,我国真正在小学设置算术课程,始于清朝末年,比很多国家要晚。
一、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演变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前
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了仿日本学制而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其中《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算术,其要义在使知日用之计算,与以自谋生计必须之知识,兼使精细其心思,„„以便将来寻常实业之用。”同期颁布的《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中也有类似的规定。清末的小学算术教材,以模仿日本教材为主,而且内容极为简单。初等小学堂修业五年,“先就百以内数示以加减乘除之方,使之纯熟无误,然后渐加其数至万止,兼及小数;并宜授以珠算”。高等小学堂修业四年,则“授以复杂之算术”,内容主要有度量衡、货币及时间的计算,小数、分数、百分数,以及比例、求积、日常簿记。
辛亥革命以后,小学学制改为初小四年,高小三年。1912年公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规定:“算术要旨,在使儿童熟习日常之计算,增长生活必需之知识,兼使思虑精确。”算术的教学内容较清末变化不大,只是改用七年学完。当时各书局所编教材很杂,大多沿袭日本、美国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学内容深浅不一。
以后几十年,多次颁布、修订的《小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算术课程的目标,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
(一)增进儿童日常生活中关于数量的常识和观念;
(二)培养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能力;
(三)养成计算敏捷和准确的习惯。三项目标比较具体、明确,也明显反映出受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强调以儿童生活为中心。‘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而且重视儿童的特点与儿童的主体性,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在这期间,小学学制改为六年。曾经一年级,甚至一二年级不设算术科,采用以儿童活动为主的方式“随机教学”。即在游戏活动或其他学科中遇到需要时就随机教一点算术知识,例如认数、记数,求一共多少,比较长短、大小、高低、远近,区分方圆等。相应的教材以图为主。由于随机教学系统性差,难以保证必要的练习,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当时所用教材和清末民初一样,仍以个人编写为主,版本不一。多数教材编排上直线式、螺旋式兼有,笔算与心算并重,珠算则单编成册。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
建国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学校课程教材的建设,小学算术(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已经先后颁布了八份。这一系列的修订工作,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概括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与此同时,教材编写工作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回顾这段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七个各具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1.百废待兴
建国初期,国家首先于1950年颁布了《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其中规定小学算术课程目标是:
“
一、增进儿童关于新社会日常生活中数量的正确观念和常识。
二、指导儿童具有正确和敏捷的计算技术和能力。
三、训练儿童善于运用思考、推理、分析、综合和钻研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四、培养儿童爱国主义思想,并加强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国民公德。”
这四项目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和思想教育都提到了,比较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与旧教育的不同。它表明我国第一部小学算术课程标准就达到一定的水平。它的不足主要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目标、空间观念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明确提出。当时百废待兴,没有采得及据此编写全国统一的教材加以全面贯彻。于是采取临时措施,确定了两套选用课本。后又换成一套,并作了一些修改。2.学习苏联
五十年代初,学习苏联,把各科的课程标准改称“教学大纲”,在1952年底颁布了《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这部大纲是参考当时苏联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为我国的五年一贯制小学制定的。关于教学任务的规定是: “小学算术教学的任务,是保证儿童自觉地和巩固地掌握算参知识和直观几何知识,并使他们获得实际应用这些知识的技能。算术教学应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逻辑思维,使他们理解数量和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部大纲,第一次确立了直观几何知识在我国小学算术课程中的地位。但对教学任务的概括不如1950年课程标准的目标那么全面。
一年后,由于师资等条件准备不足,暂时停止推行五年牛贯制,恢复初小四年、高小二年。根据“
四、二制”小学的教学计划,对前一部教学大纲进行了修定,在1956年颁布了《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该大纲指出:
“小学算术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使儿童能够自觉地、正确地和迅速地进行整数运算,能够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去解答算术应用题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计算问题。算术教学必须有助于儿童智慧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以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的实现。算术的学习应该做到使数和量成为儿童认识周围现实的工具。” 这一修订草案第一次提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是,这个时期内两个教学大纲的最大缺点,就是过低估计我国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不顾国情,机械照搬外国经验,把当时苏联小学(只有四年)的教学内容拉成五年、六年教学。
从1952年起,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同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编写新教材,到1955年编完全套课本(包括珠算),开创了我国有一个统一的教材体系的新局面。
这套新编课本与旧的算术课本相比,系统性、科学性和思想性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加强了口算,也比较重视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的教学。但是,在内容上六年只教完整数四则计算和简单的小数、分数加减法,降低了小学算术的程度。当时我国大多数小学毕业生不能升人初中,而要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但他们掌握的数学知识却很少,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编排上重复过多,特别是整数部分,安排了七个循环圈,忽视我国的记数特点,生搬硬套地加上“千”的循环圈,没有必要。在编写上采用习题汇编形式,例题、习题不易分清,给教学带来不便。
3.小学教完算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反映出小学算术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要。195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指示,对原教材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加以适当的精简,然后进行必要的补充,三年之内全部补完,并编辑出版了各册的暂用本。这套暂用教材虽然是临时性的,却是小学算术教学改革的重要转折点。首先,把初中算术下放到小学,提高了小学毕业生的数学水平,初步克服了学习外国经验中的教条主义错误。其次,在全国城乡使用这套暂用教材,初步证明了小学六年学完全部算术基本内容是可能的,从而解除了一些同志对小学教完算术能否保证质量的担心和疑虑,结束了长期以来初中开设
一年算术课的局面。第三,改进了教材的编写形式,把讲解的内容和练习题分开,方便教师研究教材和进行教学。此外,还精简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并在初小增加了几何初步知识。由于这套暂用教材带有临时性,主要解决初中算术内容移到小学的问题,其他方面来不及深入研究,因此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还没有完全克服学习外国经验时结合中国国情不够的缺点。
4.加强“双基”教学
1958年以后,各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学必须改革的指示,按照适当提高程度,适当缩短学制的精神,在开展学制和教材改革试验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有益的尝试。但存在着“程度偏高,内容偏深,在结合实际和政治方面有片面性”等不足。
1960年起,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总结建国以来编写数学教材的经验教训,研究各地改革实验得失的基础上,于1961年编出《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算术(试用本)》共十册和《珠算(试用本)》一册。这套新教材不仅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对教材的编排体系也作了一些改进。例如,减少整数的循环,根据我国的计数特点划分为“20以内”、“百以内”、“万以内”、“万以上”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重点;提早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从第四册起。每册适当安排一些几何内容,并注意与计算的联系。从试用情况来看,教学效果比较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因此,这套试用本的编成,不仅为缩短学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为以后的算术教学改革开辟了道路,提供有益的经验。以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又着手重新编写十二年制学校算术课本,经少数学校试教,作出修改,1963年秋开始正式使用。同年,在总结各地教改经验和课程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订颁发了六年制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该大纲指出: “小学算术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算术和珠算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地、迅速地进行四则计算的能力,正确地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以适应他们毕业后参加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与前面几部大纲相比,这次规定的教学目的比较明确,比较纫合我国当时大多数地区的实际情况,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要求。但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表述为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部大纲和相应的课本主要进行了以下一些改革,一是加强基础知识,提高了程度。重新编人暂用本或试用本中删减不当的内容,如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最大公约数的求法,圆锥的体积等。另外还增加了棱柱和棱锥的体积、复比例、一些典型应用题和记账初步知识。二是建立了“以四则计算为中心,其他各方面的内容,配合着四则计算进行安排”的小学算术教材体系。在十年制学校算术试用本减少整数循环的基础上,根据十二年制学校小学六年的特点,构建了新的整数、小数、分数的教材结构。即把整数在初小安排四个循环圈,到高小(五年级)再加以概括和提高;把小数、分数各划分为两段,初小只限于初步认识,高小再系统讲授。三是加强数学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四是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安排的练习题比较多。这部大纲、课本的编成,不仅对提高60年代小学算术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但是,这套大纲、课本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程度偏高,分量较重,增加了一些并不十分必要的传统内容,有些计算和应用题偏于繁难;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对学生们能力的培养注意得不够;对思想品德教育,大纲中未提,课文中也有所削弱。另外,“以四则计算为中心”的内容体系,客观上将数与形的基础知识作为计算的辅助物。这种为计算而教的算术教学思想,至今仍有影响。
第四篇: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小学外语课程设置情况;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
2、了解我国基础英语课程改革、发展的历史;把握我国当前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学习重点:
我国基础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实施及发展方向。问题:
1、什么是课程?
从内涵上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简称学科或科目。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计划,或者说是课程设置;二是分学科的课程标准;三是课程内容,也就是各学科的教材。狭义的课程仅指第一项含义,或是第一、第二项含义。
2、什么是教学大纲?
是规定教学工作的一个纲要性文件,其思维的角度和考虑的重点是教学工作的开展。大港不仅要对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还要对这些内容的教学顺序作出安排。教学大纲一般由三部分构成:说明或前言(总论)、本文(分论)和附录。
第一部分阐明英语教学的性质和地位,为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提供方向和指导;第二部分根据知识和能力的心理认知过程,安排各个年级具体的教学任务、内容和授课时数;第三部分一般包括语音项目表、词汇表、语法项目表和功能项目表等。
3、什么是英语课程标准?
1999年6月,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正式成立。2000年3月,《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出台。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以及附录五个部分。
4、大纲和标准的对照 ①在总体目标设计上,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教学大纲把“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标准”强调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以及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标准”在课程内容与目标方面增加了情感、策略和文化三个方面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思想。
②从基础教育的整体考虑出发,以目标分级的方式取代现行大纲分学段、分年级的设计方式。
③在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突出语言的实践性,适当提高了对词汇量的要求。④确立新的评价观念,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以往的教学大纲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中评价的选拔功能,轻教育发展功能;而《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评价思想,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功能。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展情况的评价,体现了多层次、多元化。
⑤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⑥为教材编写者、教师留下了创造的空间
以往的教学大纲按学段划分目标的体系,比较详细的规定了每学期应该达到的教学要求和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并对教学重难点加以说明,有的大纲还对教学顺序、所教内容、所需课时作了统一的要求与规定,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分级方式,将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课程目标按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做某事”具体描述各个级别的要求。各地区可以根据国家课程三级管理的有关规定,根据当地的条件和需要,适当调整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这为教材编写者和广大英语教师留下了一片广阔的教学创造空间。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小学外语课程改革及外语教学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 外语课程设置的不同背景
1、不同国家的外语课程设置按其语言背景分以下三种情况: 母语为英语的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
长期以来,在国际交往中英语一直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语言,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都不太重视外语课程的设置。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国际间的直接交往和平等对话日益频繁,这些国家纷纷意识到外语课程对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对外语开始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着手制定外语课程标准。
2、母语为非英语的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由于国际间经济发展和文化交往的需要,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以英语为主的外语课程设置。外语课程的设置都是从小学开始,直到高中毕业。教学内容曾经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重视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以及书面考试的成绩,而现在都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英语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纳米比亚、印度等)
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提供比较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提倡双语教学,投入课时较多,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课堂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因此,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对英语的驾驭能力较强。世界主要国家小学外语课 英国
英国的外语开设是从中学开始,并有国家级(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课程标准统一指导。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外语有利于学生情感、品格、交往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发展。课程目标按听、说、读、写等四项技能描述。美国
美国的外语教育始于世纪初的殖民时期。当时的外语是拉丁语,主要是作为中学基础课程来开设的。20世纪80 年代末期期以来,美国的基础教育外语课程改革开始在全国推行开来。外语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语语种多样化。2)学习方式多样化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美国的外语教学采用分别风格各异的教学方式,如进侵入式教学、复式教学等。3)教法交际化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以设置和完成具体的“任务”为主,通过组织大量真实、自然的交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4)教学手段现代化。美国是最早把计算机引用到外语教学的国家之一。5)评估个性化
评估的总趋势是:重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的形式大多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如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以档案袋的形式纪录下来。法国
目前,普及外语教学已成为法国义务教育“强化语言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 一直较重视小学英语教学 奥地利
在奥地利,英语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在学习电脑、手工制作、音乐或体育等课程时,也需要用英语。
三、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整体发展呈现以下六种趋势:
1、在课程总体目标上
从以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人的全面教育为目标的转变,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在教学的目标上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关注外语学习与其他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2、在教学观念上
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同时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强调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语言功能和结构的理解以及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为有效地开展交际而服务。
3、教学模式与方法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开展两人活动(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强调学生参与项目和调查研究,积极获取和处理信息。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讲解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强调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与想像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程评价上
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评价的内涵、标准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一次性的终结性考试向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采用更加全面、公平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
5、在教育技术上
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向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转变。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6、在研究焦点上
从教什么向如何教、从学什么向如何学的转变,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外语课程中已经渗透了学习策略的培训
第二节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分析
一、我国外语教育史上的两次大起大落: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中期,为了向苏联学习建设经验,各行各业都急需俄语人才,大批英语老师改行教俄语,造成俄语大起,英语大落。这不仅削弱了英语教学,俄语教学的质量也无法保证。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学外语教学逐步走上正常轨道。这一时期的特点:(其中两点)
1)外语课成为我国中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并与语文、数学同列为三大主课。从1977年恢复高考起,就逐渐成为必考科目。2)英语日渐看好,俄语一落千丈。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
1985年10月,在国家教委的部署下,由中学司联合高教司对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学英语教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面调查
1986年10月,国家教委在大连市召开中学外语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会上讨论了上述调查的总结报告
1987年2月,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中学英语(俄语、日语)教学大纲》,从此,教学、考试、编写教学用书便有了正式依据。
1988年4月,国家教委在武汉市召开了“全国省级外语教研员会议”,专门讨论研究了教研员问题:
1990年6月,国家教委基教司在北京召开外语教研员会议,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进行了研讨,座谈了对高中教材的调整问题,指出了课程改革的方向是: 适应多种需要; 加强社会实践。
综观上述情况,在这六年的时间里,着眼点是改革中学外语教学,因而把加强中学外语教学研究提上日程。从整体上说,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外语特别是英语,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英语学习空前高涨,中学英语几乎达到普及的程度。随着资料的增多,“俄改英”教师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的加强,教学水平直线上升。
20世纪90年代(1992-1999)
1992年颁发大纲,开始使用新教材。大纲明确指出: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
1993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也有上述分项要求,只是增加了内容。
1996年6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南海召开的外语教学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说: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普及外语和培养外语人才,改进外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经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更好实施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李副总理指出: “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他称赞: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有效的,为我们改进和提高外语水平提供了一项可贵的经验。张思中的十六字教学法: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
适当集中:集中识词,集中讲授语法。集中识词,一般在课文学习前开展。教师根据教材,依据大纲选用常用的词汇和词汇表,制定词汇学习计划。每天一百词,每周500词。第二天检查一次,每周复习一次。集中识词是三周的时间,把一册中的词汇记忆完毕。语法讲授集中指根据课文内容统筹规划,根据中学教材中的语法项目分布情况,随机进行适当集中。
反复循环:根据遗忘规律把需要记忆的单词、语法和课文进行反复循环,词汇采用分类编排,指定复习时间,把集中讲授的语法知识在学习课文时充分练习深化。
阅读原著主要指组织跨学科兴趣小组,阅读外国中小学的原版教科书;援助的阅读首先采取鼓励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原著供学生阅读。原著阅读主要采用精读、泛读和翻译等技巧。
因材施教:指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组织不同类型的课外学习小组。用张思中的话说就是使学生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爬的爬。张的因材施教主要体现在分层次教学上,即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次备课、分层次授课。还体现在课外活动上,优等生组织英语学习小组、学唱歌、做游戏,而差生则组织辅导小组,有各别老师辅导。
2000年至今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
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同时提出要“加快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7月,教育部在大连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部署。
二、实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1、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注重基础课,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②突破传统课程的模式,发展综合课程;③从单一的必修课程向扩大选修课程发展,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多样化;④从以普通教育为主的课程设置向普通教育课程、劳动训练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兼顾的方向发展。
2、教学方法改革
从整体上看,集中显示出如下重要特点:
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要上双向活动,体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统一;②强调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③强调学生的内部诱因,重视学生学习和认识事物过程中的感情活动。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主要表现为在原来普遍采用班级教学形式(班级上课制)的基础上向多样化方向发展:①在基本沿用班级教学的前提下,控制班级规模,是班级规模小型化;②突破班级教学的固定模式,实行“分组教学”〔可分为“外部分组(包括“学科分组”、“多级制”、“不分级制”等和“内部分组”(在传统班级内分组)〕,即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分为不同的组来进行教学;③个别化教学(有独立学习、个别规定教学、伙伴教学等具体形式)。
4、教育技术手段改革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教育技术已经从传统教育技术的语言讲解、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和实物、标本等手段的使用发展到摄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和语音实验室等众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技术手段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信息技术阶段。
5、教学评价方式改革
各国主张对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全部领域和各个方面,包括学生的身体发育、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等在内,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
三、对我国基础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分析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要改变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1、对课程目标发展的分析
由最初的翻译语言文字演变为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英语课程教育目标在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方向转变。
2、对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分析
传统的英语教学法侧重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1)大纲的编者吸收了交际语言教学的思想,认识到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2)从1977年以来制定的教学大纲到2001年的课程标准都强调指出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并提出四项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在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说入手,在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读写的能力,到了高中,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1993年和1996年的高中大纲特别强调:听和读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手段,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为此,大纲规定了泛听和泛读的量。3)大纲强调要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
4)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5)重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设英语环境。
3、对教材发展的分析
近二十多年来,中小学英语教材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英语教材的内容逐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教材语言比较真实、自然、地道,教材编排的内容和形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材结构比较合理,多采用结构、功能、话题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方法比较灵活,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实践性原则,促进了学用的结合。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编制多媒体教材,使英语教学立体化。3)教材的编写多样化,鼓励实行“ 一纲多本”。4)由盲目移植国外教材发展为自己编写符合中国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同时科学地引进多种国外教材,以补充发达地区和外国语学校等不同类型学校的需求。5)注重外语教学的衔接,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编制不同特点、不同难度的教材,特别是编制了小学起点的英语教材。
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成效
课程改革实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伴随着的是教师角色行为的变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术品味的提升。
1、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同步一体、互动生成的
教师在实践中发展了课程,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反过来教师发展越充分,课程实施效果也就越好。
2、引发教师角色的转变
(1)变单一学科知识为智能结构多向拓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三个功底和两种能力: 第一、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第二、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功底 第三、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功底 第四、有相当的育人能力
(2)变单一只是化身为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师之间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还要特别注意与家长的合作(3)变单一教书匠为研究能力的综合提升
教师应努力成为研究者。这是对教育进行理性提升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教师研究能力综合提升,要把握几个“点”:出发点,教学研究应立足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着眼点,教学研究应着眼于沟通教育科学与实践的联系,要特别注意构建多元学说等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结合点,教学研究的方式应以行为研究为主,使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归结点,教师研究要有恒心、锲而不舍,持续不断的向着预定目标努力。
(4)变单一教师角色为多重角色
新课改给了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己向前走,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3、关注学生信心的培养
课改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习自信心的培养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就学生而言,自信心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来自课堂教学的过程,来自教师的交往。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学习的信心。要达到此目的,教学过程就要注重及时反馈,激励肯定:“你真行”
4、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教材给了教师很大的空间,教师不但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建设者。教师要“以人为本”,对教材文本进行加工、构建、开发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资源,尝试使用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学内容,创造了动态、发展、千变万化的课堂。学生积极的获取知识,积极获取内心感受即体验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独到的教学设计,丰富了教学内容。思考:
1、结合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历史,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了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什么?
2、你认为教学思想的转变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第五篇: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一
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
(一)徐显明
2012-08-06 15:43:15
来源:法制资讯
高水平的法学院应当同时担负五大使命:培养治国理政和从事法律职业的杰出人才;改善对正义的管理,营造社会的价值观;创新法学理论和思想,以指引法治实践;补漏社会付阙和改革完善制度,为国家、社会和公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营造和弘扬法治文化,推动社会成员把法治作为稳定的生活方式。法学教育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瞩目的一个焦点。法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同时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把握好中国法学教育的特色和方向。
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人们在谈论“趋势”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概念是“化”;比如“全球化”,指的就是全球发展走向一致的趋势。“化”的过程,就是趋势形成的过程。当下中国法学教育的处境,已经与十年前大为不同。十年前还处在十字路口上徘徊不定,经历了十年艰难探索后的今天,共同性的发展方向——趋势——已经渐趋明朗了。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加以把握。
第一,职业化。过去我们曾讨论中国法学教育到底是走一条学术型的道路还是职业型道路的问题,这个问题曾困扰我们多年。受困的主要原因是几乎所有的法学院都受从争取硕士点到争取博士点,再到争取二级学科重点博士点,再到争取一级学科重点博士点。这一学术指挥棒的指挥,试图把所有的法学人才都培养成能创新的学术型人才。这实际上是法学教育在被误导的情况下走了一条弯路。现在大家的共识终于形成了,那就是向职业化方向发展。职业化这个趋势的基本形成,是法学理论界与法律实务界共同的期待。当然,这个大趋势并不排除保留或者说由其自己形成以学术为主并以思想创新为追求的学术型法学院的存在,也不排除以培养司法实务人才为主导目标的职业型法学院。事实上,以学术为主的法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一定全部从事学术活动,更多的还是以从事法律实务为选择。在这里,不能将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深厚的理论修养能够提高人对具体问题的洞察力和理解力,这对于法科学生的职业前景而言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样,不经受实际情况挑战和磨练的理论,可能是苍白无力的。总体来说,职业化是当下我们的法学教育要面向未来的一大趋势。
我国法学教育在职业化方面有两个缺陷。第一个是缺乏司法伦理的训练。不具有司法伦理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是很危险的,就如同守仓库的盗贼。司法腐败与缺乏职业伦理教育有极大的关系。一个人的伦理水平不是通过知识来获得的,而是遵循某种训练路径。人的有德与高尚是在消除对己义务的冲突中被驯化出来的,没有这一过程,便没有高尚。司法腐败要从法学教育上寻找源头;第二个是缺乏职业技巧培训。没有职业技巧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无法适应职业要求。这两个缺陷将引导我们对当前的法学教育方式进行反思。在教学内容上,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应该有充分的现实关怀,着眼于实际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只有密切同实践相结合,理论的发展创新才有可能。教学方式和师资配置也需要有一个变化,例如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中应该更加注重提高对学生的司法实践经验和技能的训练。
法学教育职业化的目的,也在于培育一个具有共同法律信仰、职业伦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以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是这个职业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一个社会的司法保障机制是要靠他们提供的。近代制度文明很好地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另一个是解决了社会保障问题。保障系统中有两个系统,政府系统和司法系统。政府系统提供的是生存权利的保障,司法系统提供的是社会公平性的恢复。社会不公的情况产生后,要有一个机制来纠正它,权利受到侵害后,也要有一个机制来纠正它、补偿它,这个机制就是司法机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功能在于保证这个机制健康地运行。
第二,多元化。法学教育追求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但并不妨碍多元化这一发展方向。多元化是早已形成的一个趋势,现在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多元化趋势恰恰要求法学教育要办出特色。法学教育越是普及,规模越是扩张,特色办学的价值就越是凸现出来,这不仅仅是法学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各法学教育单位适应市场竞争所面临的挑战。多元化是法学教育的表象,其内涵是不同的法学院办出自己的特色,多元化趋势就是特色化趋势。每一所法学院今后的发展,要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法学院的独特品格或不可替代性与独有魅力。没有特色就没有多元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特色的法学院就是缺乏存在价值的法学院,也就是质量无法体现的法学院。特色既可表现为学科门类上有自己的优势研究领域,也可表现为学生培养目标上偏重理论还是实务,还可表现为人才培养层次上的区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适应多元化趋势与追求自身发展特色,不能成为低水平的借口和遮羞布。
第三,精英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快、规模最大的法学教育大国。目前,全国开设法律专业的大学已经有六百多所,开展各种形式法学教育的单位总计有九百多个,法律专业的在校学生七十多万人。从规模上看,法学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
这一状况与近年大学扩招带来的高校规模膨胀是同步的。大学教育整体上的大众化,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但法学教育却要另当别论。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大众化论者认为法学教育还远未满足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需要继续扩张。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法学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问,要使有限的法学教育资源获得最高效的产出,必须更新现有的观念。法学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将是法学的贫困和危机。法学处于“粗放式”发展中,量的增长快,但质的增长不足。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常识是,数量与质量总是呈反比例关系的,“少而精”者有,“多而精”者鲜为见也。规模越大质量一定越低,而且引发严重的就业危机,目前,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各个专业中最低的,这一信息必然会很快传导至法学教育环节本身。法学教育近十年的最大贡献可能只是为高等教育贡献了“毛入学率”,其表面繁荣的背后是深刻的质量危机、就业危机和声誉危机。
人们已经慢慢认识到,未来的法学教育应该向精英化方向发展。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条件办法学院,也并不是所有考上大学的人都可以学习法学。美国法学教育的两大特色,第一是高度的职业化,第二就是高度的精英化。中国法学教育的未来,以现在法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和就业之后的发展是否成功作为标准来做一个判断,可以发现有的法学院毕业生仅有百分之四五的人从事法律职业,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毕业生不能从事法律职业。而以法律为业之后,又有许多人被淘汰和转行。一个好的法学院,应该是能够给学生提供较高的成才率和事业的成功率。法学教育不能再对质量、就业和声誉三大危机充耳不闻了,不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的法学教育,就不是好的法学教育。如何在法学教育的起点上吸引精英、如何把进入法学院的学子培养成为精英、如何使精英成长为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领袖,是精英教育的基本内涵。精英教育应该成为中国今后法学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第四,正规化。这个趋势的任务我们现在还没有完成。中国法学教育在规模宏大的背后是在告诉我们,那些快马加鞭兴办法学教育的校长或院长对法治及高等教育规律认识是何等的肤浅。我认为,中国法学教育以规模求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结束这个时代在制度上的表现是什么呢?就是走向正规化。正规化的法学教育是什么?它一定要以结束非正规化的法学教育为前提。在法学院校接受过系统法律思维训练的人,和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人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对法律态度的不同上。对法律的信仰是在专业训练当中形成的。但是非正规化的法学教育,受教育者一开始就只是把法律当作未来谋职求生的一种手段,在其起步的法律意识中,法律是被当作工具来对待的。因此,这样的法律从业人才既不会忠诚于法律,更不会对法律有献身精神和形成信仰。所以应该尽快结束中国非正规化法学教育的时代,否则,法学教育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当良莠不分时,劣币驱逐良币就是必然的。
第五,国际化。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法学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开放的社会和健康的市场经济都需要法律不断发展。这个趋势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显突出。中国自加入WTO开始,就已感觉到了国际法律谈判人才及跨国诉讼人才的短缺。目前中国已是世界公认的大国,我们参与世界的深度、广度都在加大,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的机会和空间也在增大,法学教育有责任培养国际型人才。一部分高水平法律院校早已有了这种自觉。中国政法大学、北大、清华、人大、吉大、武大、山大、浙大等校,都已在国际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上作了各具特色的探索,一些后起的法学院校在彰显国际色彩方面也在奋起直追。当然,法学教育的国际化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提高法科学生外语能力、优化知识结构,也包括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等多个方面的变革。而且,顺应法学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仅在涉及法科学生的培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在改善教育管理体制、师资知识结构、评价机制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总之,要讲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的话,以上“五化”所涉及的方面,是首先应该给予思考的。(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斯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