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6自考与复合型人才教育发展趋势
自考与复合型人才发展趋势
国务委员陈立志在第五届全国考委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为适应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办好自考学历教育的同时,应积极拓展非学历教育的证书考试。行业对其所需的继续教育比较熟悉,要注意加强与部门行业的合作,发挥部门行业的积极性,使专业设置和课程能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符合部门行业的实际需要。
协会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联合推出资格证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合作项目以确定今年开考。同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与行业协会即将推出满足市场经济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对促进行业发展和增强自学考试社会适应性具有深远影响。
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后,各行业与国际接轨的速度日趋加快。中国行业协会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我国各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的有效途径:即引进吸收国外发达国家人才教育培训的经验和系统,发展我国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企业在职职工既希望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队获得学历证书也有强力的需求。而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则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途径。
自学考试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而“部门和行业在人才需求、培养目标和方式、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使用等方面具有优势,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资源优势,合作开考社会急需的,符合行业特色的学历证书和非学历的执业证书考试,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做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综合所述,行业协会与自考机构合作开展复合型人才教育既是行业培养专业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新的增长的,同时也是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
一、从改革的角度看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巨大潜力
满足企业需求、社会需求是合作开展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在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岗位变动的频率加快,以数千万计的现有从业人员,需要主动适应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水平升高的新需求。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我,将是必由之路。因为培养社会急需并且能和国际接轨的人才不仅是行业协会的目标也是教育部门目标。
复合型人才教育的优势在于:了解和掌握本行业对各个层次人才需求的状况,以岗位需求确定任成才培养的目标,避免盲目性,还可以发挥行业优势向其会员单位推荐优秀自考毕业生;了解和掌握行业标准,并以此来设置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标准和专业课程等,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了解和掌握国外同行业管理的成熟经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职业资格证书,推动国内行业与国际接轨,保持行业水平的先进性。但行业进行教育培训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与学历教育脱节,不利于在职人员多方面的需求;难于做到理论知识与时间能力的有机融合;培训的设计面难以扩展,不能吸引社会个层次的人员广泛参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考试自1981年建立以来,20多年间共有4200万人约9000多万人次参加学习考试,520万人取得专科以上毕业证书,全国每35人中就有一人参加过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首创的开放式的社会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构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当中,仍将继续发挥作用。”
自学考试的优势在于:具有广泛性、社会性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参加高等教育学习提供了条件;具有严肃性、严格性的特点,自学考试以其严格的考风、考纪著作。自考学历得到国内各行各业的认可,并可得到世界38个国家的承认;具有灵活性、持久性的特点,自学考试专业设置灵活,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还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拓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新形式,保证其持续、持久发展。但自学考试的局限性在于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行业需求变化方面反应迟缓,不能及时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偏理论教育,轻实
际能力的问题普遍从在。由此可以看出,行业协会再教育方面的优势可以弥补自学考试的不足,反正,自学考试的优势也可以弥补行业协会的不足。双方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大力发展“双证”教育,并将国际证书有机融合进行本土化,这将是行业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发展和自学考试向非学历教育发展的改革的大趋势,是一种极有潜力的合作方式。
二、以改革的思路探索复合型人才教育的新模式
突破旧模式,创造新模式是合作开展复合型人才教育的结合点。21世纪的教育将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终身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国际化。特别是加入WTO后,我们应在国际大背景下重审自学考试的理念、功能、质量标准和运行准则,不能只恪守沿袭多年的办学理念,要将国际化的思想和需求融入到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
一是把有地域标准来衡量自学考试教育质量,转向按国际人才培养标准来衡量其质量,向国际标准看齐。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时加入WTO后,各个行业都在考虑怎样提高本行业职工的素质,在职业培训上怎样与国际接轨。同时,由于现在社会正向学习社会化方面发展,人们十分重视培训和充电;用人部门也不再只看重学历,而更重视员工的能力。由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具有权威性以及社会化、大众化的特点,有些证书还具有国际化的特点,是对个人能力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社会化认证考试出现越来越热的趋势。
二是适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扩大兼容性和教育内容上的开放性。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着力培养具有战略思维、精通WTO规则和国际经济、法律的基础实知识宽、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把培养可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核心位置。
三是有强调以考试为中心,转向以教育为中心,注重教育过程。从有利于培养行业需求的人才出发,对助学工作进行改革。我们以此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助学管理网络,对助学工作实行全过程的指导、监督、服务。一方面实行助学准入制,选择一部分优秀的助学单位参与助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考生的过程服务,建立助学工作委员会,力求做到几个统一,即研究制定统一招生及相关问题;研究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及师资培训计划,教师统一备课计划等(主要是证书课程);研究并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制定学生参加实践环节的具体组织办法;组织教学质量的互检及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对毕业生的就业推荐活动。努力做到对社会负责,对考生负责。
三、用改革的力度构建“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完整体系
加大改革力度,是合作开展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切入点。21世纪是终身学习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世纪,这为我们建立“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完整体系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使中国教育市场面临开放打得巨大压力,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已引起西方国家的极大兴趣。复合型人才教育应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 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质量为核心,以多途径为手段,以现代化为目标,通过完善的培养目标体系,进行教学方式与考试方式的变革,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发展涉外考试项目,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建立起高起点的自考教育平台,让世界认识自考,使自考走向世界。
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复合型人才”教育的改革力度:
一是加大高端培训的力度。我们希望以两个合作项目为试点,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开展自学考试研究生教育的试点,既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也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广大公民接受高层次教育愿望的重要途径;
二是加大助学工作的改革力度。助学是复合型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非政府行业协会的作用,由强调以考试为中心,转向以教育为中心,注重教育过程,使社会助学活动形成自我约束和评价的有效机制。促进“复合型人才”教育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希望以两个合作项目为试点,把考生学习过程中成绩的一部分(如20%左右),记入考试成绩,严格监督,严格把关。强化考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手段,减少考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弊端。确保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合格人才。
总之,加快行业协会与自考机构在复合型人才教育中的改革步伐,相互依托,打造精品,持久发展,就可能全面实现在复合型人才教育过程中1+1>2的改革目标。
第二篇:复合型人才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阅读这封自荐信。
我是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及通信工程学院XX届毕业生。在此临近毕业之际,我希望能得到贵单位的赏识与栽培。为了发挥自己的才能,特向贵单位自荐。
自从今日大学之后,高考后的轻松、获知被录取的喜悦随风而逝,因为我的从新开始,继续努力奋斗,迎接新的挑战。时光飞梭,我讲到这童年的梦想、青年的理想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大学四年是我思想、知识结构及心理、生长成熟的四年。惠于理工大学的浓厚学习、创新氛围,熔融其中四年使我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在校期间,我勤奋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曾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取得佳绩。此外我很喜欢电脑,不仅熟练掌握基本应用软件的使用,而且顺利通过国家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高新技术信息职业资格中级考试和微软ATC认证考试。在英语方面,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并且参加英语口语培训。此外,我积极投身学生会和广播站等学生组织为同学服务,表现出色,贡献卓越,曾先后荣获校级“优秀三好学生兼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校广播站系统”杰出工作者”等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真诚地希望加盟贵公司,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坚韧的性格勤奋工作,与同事精诚合作,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下页附履历敬请勘酌,恳请接纳,回函是盼,我恭候您的佳音!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
XX年XX月XX日
第三篇:复合型人才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孟果,19岁,性格活泼,开朗自信,是一个不轻易服输的人。带着十分的真诚,怀着执着希望来参加贵单位的招聘,希望我的到来能给您带来惊喜,给我带来希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五年的大学深造使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热情,上进,不屈不挠的性格和诚实,守信,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生信条,扎实的人生信条,扎实的基础知识给我的“轻叩柴扉”留下了一个自信而又响亮的声音。
诚实做人,忠实做事是我的人生准则,“天道酬勤”是我的信念,“自强不息”是我的追求。复合型知识结构使我能胜任社会上的多种工作。我不求流光溢彩,但求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的 淋漓尽致,我不期望有丰富的物质待遇,只希望用我的智慧,热忱和努力来实现我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在莘莘学子中,我并非最好,但我拥有不懈奋斗的意念,愈战愈强的精神和忠实肯干的作风,这才是最重要的。
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我要在新的起点、新的层次、以新的姿态、展现新的风貌,书写新的记录,创造新的成绩,我的自信,来自我的能力,您的鼓励;我的希望寄托于您的慧眼。如果您把信任和希望给我,那么我的自信、我的能力,我的激情,我的执着将是您最满意的答案。
您一刻的斟酌,我一生的选择!
诚祝贵单位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第四篇:本科复合型人才自荐书
敬爱的公司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这份 自荐 材料,给我一次迈向成功的机会,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与众多莘莘学子一样,毕业在即,收获在望,等待着时代的选择,等待着您的垂倾。
我十分珍惜求学生涯的学习机会,四年里本着严谨求学的态度,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涉猎了丰富的相关课外知识。在校任期间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假期勤工俭学培养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经济专业知识,了解了市场运做的基本模式和规律,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为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增加了砝码。
尊敬的领导,您作为现代社会的英明管理者,物色一名精干得力的助手,一定是你早有的夙愿。即将完成学业的我,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有奋斗信心前进动力。怀着自信的我向你推荐自己。希望能在贵单位,一个文明团结进步的集体中竭尽绵薄。虚心尽责、勤奋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竭力为公司的发展添一份光彩。给我一个机会,我将还您一份惊喜。最后,再次感谢您阅读此信。愿贵公司兴旺发达。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浅论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
浅论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
摘要:由于微电子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使工业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及未来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
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1.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系。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智能化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2、机电一体化现状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不断开发,如今,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其特有的技术带动性、融合性和广泛适用性,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此影响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但目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专业定位模糊,“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落后,实践训练水平有待提高;适应新技术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有待构建:体现当代工业发展水平的专业教材有待突破。鉴于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再构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化工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1 构建“1.5+0.5+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实施“2.5+0.5”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中两年半在学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最后半年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传统人才培养
模式难以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为地方企业量身打造而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化人才。因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势在必行。“1.5+0.5+1”正是贯彻分方向教学并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一种教学新模式。1.5是指在新生入学后在第一到第三学期,学习基础类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技能核心模块,在这样一个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机电类岗位的基本能力。0.5是指在第四学期进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的学习,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自行选择三个就业方向的一个,进行该方向一系列知识和技能领域的学习。1是指在最后一年,学生根据各自选择的专业方向到对口的企业进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并顺利完成顶岗实习。
2.2 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分方向教学的课程学习中,部分课程专业性强,如没有合适的实训载体,学生难以实际掌握该专业技能,因而在合作企业的帮助下建设了两个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在这里实现了部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实际操作为载体。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得到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并有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课程的部分授课任务,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实现了“零距离”接轨。
2.3 实行“双证融通”式课程教学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而国家在长期对各行业生产一线和生产过程职业技能的总结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各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所以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课程内容的重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以“双证书”为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可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可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证书和机电一体化技能认证。结语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通过对胶东半岛人才市场需求的深入调查研究,培养特色鲜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仅契合高职院校的服务定位,而且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