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
论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 李晓锋(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 021008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讨论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以及课程目标、内容、编订、考评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改革方向。
关键词 体育课程 发展趋势 体育教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指导思想
1.1 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1 体育课程改革是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1.1.2 传统体育课程体系本身存在的不少弊端,必
须进行改革
1.2.3 现代科技发展客现上促使体育课程的改革1.2 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现代体育课程改革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优势,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服务。要以现代科学理论发展成就、社会进步和人们追求健康生活为目标,以体育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围绕培养有良好健身方式和习惯以及具备丰富体育文化知识的高素质、强体能、广适应人才为目的,深入研究,拓宽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增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1.2.1 构建快乐体育教育方向1.2.2 构建成功体育的教育方向
综合分析国内外当前体育教学现状,体育课程发展指导思想应该具有一些共同特征:(1将增强体质放在首位;(2体育课程与课余运动训练各成体系;(3注重体育教学,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4充分让学生自由参与课外体育活动;(5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6彻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7强调培养学生互助意识和
团体精神;(8体育课程评价淡化数据测量,重视理性分析;(9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侧重发展能力。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受现代发展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体育课程目标发展的共同趋势有:(1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课程的
首要任务。这是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同的,是体育课程教育价值的基本体现。(2重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使
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理论文化素质。体育课作为教育的一门学科,根本职能是向学生提供促进身体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因此,体育课程的内容应包括掌握体育文化和卫生保健的知识,而不是仅限于暂时的体育实践行为。
(3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及独立
锻炼身体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激发长期参加身体锻炼的兴趣和欲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是各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
(4强调适应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各国教育界认为
学生间相互合作和竞争能促进个性的形成。通过身体练习,发展学生个性,充分挖掘和实现学生的运动潜能;通过运动表现自我,发展社交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与外界的联系,达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精神,获得社会感、责任感、自我认识、自我实现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5配合教书育人的总目标,把体育与思想品德教育
和美育结合起来。通过运动美、形态美、拼搏美以及成功后的喜悦等来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现代体育课程内容的趋势 3.1 强调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持续性
重视实践活动,加大体育文化与健身方法以及保健卫生知识的比重,使现代体育课程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持续性。加强体育教学中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竞技的、娱乐的、趣味的、道德的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应用,而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强调内容的可持续性。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最有用的、最基本的、最必要的体育知识、文化、技能、方法,为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
201・论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
李晓锋 3.2 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为了适应增强学生体质的需要,也为了满足不同的地域、风俗、能力、基础条件以及兴趣爱好的需要,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的课程内容增加了休闲体育,如射箭、网球、高尔夫球、保龄球项目等。同时,随着科学发展,作为新兴“边缘学科”的体育,以融汇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力学、医学、遗传学、营销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将不同的运动项目和练习形式合理综合,并运用交叉学科相关理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在运动实践中操作的理论指导。具体教材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和学校的教学条件的差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与运动技术的学习,基本教材与选用教材相互交叉综合等方法。
3.3 竞技运动教材化
根据国内外各种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归纳出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几个方向:(1向动作教育方向的教材化。追求动作的合理性和美感,适合小学低年级。
(2向游戏方向的教材化。在运动中加进情节强化协同和竞争的因素,有利学生提高运动兴趣和个性发展。
(3向理性方向的教材化。运用探究式、发现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挖掘运动背后的原理和知识,追求”懂与会”结合。
(4向文化方向的教材化。了解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
(5向变形的教材化。突破运动项目原型,进行大胆的改造,成为“似是而非”的新项目。
(6向生活实用方向的教材化。(7向简化方向的教材化。(8向运动处方方向的教材化。
体育课程的结构与设计
目前国内外在体育课程结构改革方面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重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配合,将早操、课外锻炼和竞技训练作为课程结构的一个部分,突出体育课程选修制的作。
具体一节课的结构不再是传统“准备、基本、结束”三部曲,而是根据教材设计、学生身心变化规律来划分。课程设计要注意以学生心理趋向和认识规律为主线设计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时的教学。强调体育教学系统与学生心理认知走向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性和外在的轻松、愉快。在教材体系上考虑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打好基础,增加选用教材的比重,开设专项选修体育课,教材内容不作重复安排。总之,体育课程设计要以实现体育教育目的为中心。现代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随着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实际运动效果和体育教学管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世界许多国家在体育课程评价方面注重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淡化数据测量。重视理性分析。
(收稿日期:2006-12-18(上接第85页
绩原因之一”。教师的个性应建立在人格感召的基础上。当然,教师素质包括指责任心、敬业爱岗、知识丰富、一视同仁、教法生动、有幽默感等,具备了教师应有的素质势必在教学中自然形成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束语
新世纪的大学生已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体育教师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学生心理变化,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和谐认知为前提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应自觉协调共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努力。
(收稿日期:2006-12-11 ・ 3 1 ・
《内蒙古体育科技》(季刊
2007年(第20卷第2期(总第75期
第二篇: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录生
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它具有复杂的结构体系.在这一结构体系中,教学方法则是其关键环节之一.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作为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目的的实现.正象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最优结合的技能、技巧如何.”
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也表明,教学如果缺少了适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差,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可见,教师正确地选择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不论是对低年级学生还是对高年级学生,不论是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还是对班级授课来说,都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事情.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教法和学法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学方法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进行适当的改革.纵观现代世界各国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成果,尽管它们的内容涵义、体系结构、实施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从改革的思路、理论依据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去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
一、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习惯于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往往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力和创造性,限止了学生智能的发展.现代教学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事物、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力和创造力.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就是这样,它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或“解决”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获取知识,象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去“发现事物的发展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国内外推行的“问题教学法”也要求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使他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活动的经验、特点和程序,以达到开发智能的目的.日本学者川上正光认为:“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但是,思考出一个新方案、新观点,除了智能因素外,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这种很有见地的观点不仅为许多学者所接受,而且直接影响着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和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但是,长期以来,中外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而轻视学,即在教师如何施教方面研究较多,而在学生如何学习方面探讨较少.随着人类知识信息量的增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学生学习方法对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阿尔温·托夫勒也认为,“明天的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信息,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现代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对学法的研究已经受到高度的重视.以我国为例,从事学法研究的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进行学法实验的中小学校越来越多.“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这句至理名言正在成为当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座右铭.“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逐步成为教育界同仁的一种共识.近些年来,国内、外创造和实施的“八环节系统学习法”、“单课四步预习法”、“反馈调节学习法”、“过度学习法”、“三——tion外语记忆法”(注:“三——tion”即印象、联系、重复之意.)以及“自读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等,都是学法研究和改革的优秀成果.这些方法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且使他们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能力.
三、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说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相互作用.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理想、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过程,难于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但它们是学生智力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因而可以调节教学活动,使之顺利地进行,并极大地影响学生智力水平的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已经说明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对学生学习成绩巨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坚韧的意志力、积极的情绪体验、优良的个性品质也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洛夫的“暗示教学法”,就是让学生的情绪处于轻松愉快或无意识状态下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我国近年来创造的“问题情境诱导教学法”,也是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诱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并获得良好效果的一种方法.还有“非智力因素教学法”,更是在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培养意志和性格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的有效方法之一.正象赞柯夫指出的那样:“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四、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教学形式和内容进行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加工处理,在头脑中建立暂时神经联系,形成一定经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没有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不明确,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难接受有关的知识信息,形成暂时联系系统和经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此话是很有道理的.因此,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作用,并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我国教育界创造的“愤悱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设疑教学法”、“引言激兴法”等都反对学生呆读死记,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启迪创造性的目的.
五、应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
传统教学方法改革重视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哲学思想的指导,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在重视教学经验总结和按受哲学思想指导的同时,特别注意应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人们不难看出,当代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由心理学家研究提出并付诸实施的.这类教学方法的实验和改革既是对心理科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心理科学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更引人注目的是,当代关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教学方法改革摆脱主观性和盲目性,朝着遵循儿童和教育心理发展规律的方向不断前进.例如,根据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有人提出了“刺激——反应学习法”;根据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有人提出了“暗示右脑法”和“大脑两半球并用学习法”;根据“感觉相互作用”的规律,有人提出了“音乐感染教学法”、“原型启发法”和“类比迁移法”等.这些都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的成功应用.还有洛扎洛夫用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下意识心理活动”规律,创造了提高记忆效率的“暗示教学法”;沙塔洛夫利用心理学的“完型”理论,创造了优化教学效果的“纲要信号图示法”等,这类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总之,由于当代教学方法改革注意应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使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六、注意以“三论”作指导
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虽然源于电子工业技术和管理科学,但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和广泛的适应性特征,对许多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和巨大的影响作用.现代教学论不仅把它作为理论基础之一,而且把它作为方法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三论”的观点,教学过程是由主体、客体、方法、信息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由信息进行沟通,而各种信息活动又可以施之以一定的方法、方式加以调节、控制,以获得最佳的沟通效果.这种观点已经为教育理论界许多人所接受,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之中.如美国斯金纳首创的以控制论为基础的“程序教学法”、德国瓦根舍因推出的以系统论为基础的“范例教学法”、美国布鲁纳提出的以结构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发现教学法”等,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过程,而且在此基础上,人们又根据“三论”的原理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此外,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提出并实施的“阅读教学法”、“系统复习法”、“反馈调节学习法”、“结构学习法”、“信息网络教学法”、“五轮次反馈复现教学法”等,也都是以“三论”为指导思想而创造的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三论”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巨大作用.
七、在教学手段上,注意使用现代科技设备 传统教学以语言、文字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因此,在很长时期内,黑板和粉笔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以后,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图表、绘画、标本、模型等静态直观教具得到广泛的应用.本世纪50年代以来,幻灯、广播、录音、电影等设备又被许多学校和教师应用于教学.但是,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猛增的形势下,上述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只有采用更加科学、更加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来服务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程序教学机、电子计算机、电影、电视录像、卫星传播、激光视盘、立体电视以及其它多功能、多媒体的现代化科学技术设备在教学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现代化科技设备作为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不仅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系统,更富有吸引力、直观性和科学性,而且使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协调活动,智力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现代化科技设备进行教学,还可以使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选择最优的教法进行教、学生选择最优的学法进行学、师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课程与教学论第五章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我国现在进行的是建国以来的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A.七 B.八 C.九 D.十 答案:B 2.关于课程改革,有如下说法:①社会政治制度对课程的性质不起决定作用;②社会意识形态和课程内容有血肉般的关系;③经济不是影响课程系统的根本因素;④经济对课程的决定作用往往要通过政治进行;⑤核心课程必须直接受制于市场;⑥未来价值观念的变革是造成课程更迭的根本原因之一;⑦人人在学校里应该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影响课程变革。其中,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⑥ C.②④⑥⑧ D.②③⑥⑦ 答案:C 3.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的特点是
A.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B.均衡性、综合性和多样性 C.平衡性、综合性和多层次性 D.均衡性、分科性和选择性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答案: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2.新的课程结构的特点是、和选择性。答案:均衡性 综合性
3.贯穿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答案: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三、简答题(每题5分)
1.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案:
①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1.25分)②课程设置的现代化;(1.25分)③学习历程的个别化;(1.25分)④学科之间的综合化。(1.25分)
第四篇: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国外课程设置趋向于加强综合课程的开发,学科界限逐步淡化,尤其是初中阶段,除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不单独开设化学课,而是与物理或理、化、生合并为科学课。例如,美国初中理科设有生命科学(生物)、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和地球科学(地理),分别在不同的学年开设;日本1998年12月公布并将于2002年开始实施的《初中学习指导要领》中,将物理和化学的有关内容作为理科第一领域,将生物和地学的有关内容作为理科第二领域;英国的初中低年级开设综合科的学校多,高年级则开设分科的多;俄罗斯的初中以分科为主。
高中阶段虽然以开设分科为主,但也在进行综合理科的研究。例如,日本正在进行面向21世纪的理科教育课程改革,其方向就是对分科的理科知识、体系、结构重新安排,把课程整合起来,准备实行完全的综合理科。
在我们国内,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学科教学也意味着相应的改革。过去滞后的教育观念,繁旧的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教学模式,学生死板、僵硬的学习方式,而最终教学只注重学业成绩的高低及对学生的甄别和选拔,这样的教育再也不能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教育改革的灵魂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所以化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化学课程改革。
而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化学教学也意味着相应的改革。化学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对物质的利用、转化和控制,它同农业、资源、能源、材料、国防及环保等方面都密切相关,它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它对我国实现“四化”起着重要作用,还为学生的学习及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研究化学课程改革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化学课程改革[1]—化学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化学课程中只是过于注重仅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之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型、虚拟性、依赖性、统一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特性、独立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的过程。
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2]是力图体现“为了每一个中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将来发展中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得到增强,培养学生对祖国、生活和集体热爱的情操;让学生知道“化学在我们社会进步和对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化学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最终使得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以前的化学教育比较重视传授知识,评价也主要以掌握了多少知识为标准。当前,很多国家都普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例如,英国的“国家理科课程”(NCS)提出的课程目标是理解科学观念、训练科学方法、建立科际联系、理解科学对社会的贡献、理解科学对个人发展的贡献等;《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未来社会将会越来越强调人们会学习、会推理、会创造思维、会做决策、会解决问题、会在集体中协同工作、会有效地运用技术等;日本在改革中也提出要“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等。对于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能否提高。我们要革新、优化教育过程。改变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育模式,提倡探究式学习。改变以知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加强教育评价。首先,精选教材,调整教学内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化学发展史、发展现状、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等内容:引导学生领会学者在提出某些理论或规律时的思维方式和为实践理论所提出的验证性实验;了解化学在医药学、环境、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开发和应用。
还有,中学化学实验课程是一门与化学理论课相配套的中学课程基础课,因此,实验课程的改革也是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11]。首先,针对我国现实化学教学的特点,我对国内中学生化学实验课提出如下要求:(1)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2)能独立正确的分析实验结果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完整处理。
其次,根据国家中学生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当前中学教学的实际[12],应用实验少于纯性质实验、验证实验的实际特点,在原有精编实验教材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提出以下的调整建议:
(1)根据实验课程的难度把实验分为一部分的教学演示,一部分的学生实验,其余的作为学生自学。
(2)把一些单项实验合并到完整的实验中,以此来减少重复。(3)可以增加一些应用型实验,如肥皂的制备等应用。
另外,为了从质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改正学生“只动手、不动脑”的恶习,我们应该改变过去全部由老师准备所需实验,而采取由老师指导,学生学生全程参与的实验教学办法,另外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应不拘一格,着重以实验结果的处理作为重点。
第五篇:中小学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
中小学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高拉庭
摘自:《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新世纪第一年,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次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次会议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绘制了我国“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初步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教育工作者实践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21世纪的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基础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指导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宣传《决定》精神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伴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当前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这个新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我们面临着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它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作出敏锐的反应。课程改革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为了不断提高新世纪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特别指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是落实《决定》的重要配套文件,是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落实《纲要》精神,加快推进课程教材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今天,拟就中小学课程现状,跨世纪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及我们应采取的措施等问题,概括地介绍一下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的历史演变与现状(一)课程概念的理解
人们对课程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课程建设的实践而逐步提高的。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使用了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云云。孔氏、朱氏所说的课程含有所分担的工作以及学习的范围、时限、进程或是教学与研究的专门领域的意思。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同我们今天所说的课程有一定的区别。当前,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从广义上说,课程是所有学科的总和,进而认为是学
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总和;而从狭义上说,课程是指一门学科。
事实证明,课程这种教育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现象。从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开始,在我国长期的集中管理体制的背景下,不少人已习惯于把课程当成为教学制订的一种“计划”文件。这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观念,是典型的“小”课程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课程改革,已经使得我国课程管理体制从“中央集权”逐步向中央、地方和学校的“三级分权”型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课程实践的发展和课程研究的理性认识成果,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认识。这种认识要求我们建立起崭新的大课程观。大课程观内涵十分丰富,专家们也众说纷云,我们认为应强调以下几点:
在处理课程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中,大课程观强调: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课程作为教育进程包含着教学进程,教学的实践就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
在课程结构上,大课程观认为:课程应包含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在课程研究的范围中,大课程观认为:课程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资源与教材、课程评价及课程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等。
在课程资源物化表现形式方面,大课程观超越了课程就是教材的观念,扩大为在课程教材方面包括课程原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教学指南、教师指导、补充材料、多媒体课件等。
实践中,我们所说的“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方案、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及其和学生相关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课程作为知识的载体,为促进人的发展服务,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二)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的历史演变
1.课程由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定制”时期(1949年~1965年)资料显示,在这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演变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1949年~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1957年),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1958年~1965年)。
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国家在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立即开始了以“改造旧教育体制,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为宗旨的大规模教育改革,并确立了新的教育方针、学制和学校培养目标。这一时期,教育部颁发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和《小学教学计划》。1950年,国家确定中小学教材由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中小学教材编写的专门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应运而生。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1950年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制定的“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编写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是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小学教育被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轨道。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对中小学课程先后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在系统总结建国初期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根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在中小学首次设置了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科目,并注重将学校课程改革同减轻学生负担结合起来。但是,这段时期课程变动过于频繁(颁布了5个中学教学计划、10个补充通知),不利于稳定教学秩序和教师积累经验及提高教学质量。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1958年,全国城乡掀起了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这一高潮波及并引发了教育
领域中的“教育革命”。从1958年到1961年,根据“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精神,人教社赶编了一套十年制学校教材,各地也开始自编教材,劳动时间大量增加,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
60年代初,国家提出了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的要求,着手对中小学教育进行调整和改革,中小学学制恢复为12年。1963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和各学科教学大纲,具体制定了全日制小学、初中和高中应设置的课程,教学必须依据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还首次提出了在高中阶段应设立必要的选修课。
这一段时期,课程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背景下编制的,实行的是由国家高度集中和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
2.教学秩序不正常时期(1966年~1976年)这段时期是十年**时期。这一阶段,中小学的教学秩序很不正常,一般由学校自订方案、自定课程、自选教学内容,甚至自编教材。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教材过分强调工农业生产知识,严重破坏了各学科的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材不适当地突出所谓的“政治”,以政治口号和语录代替教学内容,等等。总之,这一阶段给我国中小学课程带来的破坏和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也是无法弥补的。
3.急起直追,蓬勃发展时期(1977年~1985年)1977年七八月间,邓小平同志几次提出要恢复全国统一的中小学课程,并要求1978年秋季新生入学时能够使用新教材。鉴于当时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都是十年制,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为10年,中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小学5年。1978年秋季,各科教学大纲、第一册教材同时在全国发行和使用。这标志着由国家统一管理、统一编制课程和通用教材的地位得到了重新恢复,对迅速扭转十年**造成的中小学教育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是一个过渡性计划,不足之处也较多,如学制过短,授课时数少,没有选修课等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兴盛发展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小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80年代后,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中小学学制由十年制向十二年制的逐步过渡,中小学课程教材有了较大的改革和发展。1981年和1984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六年制重点中学、五年制中学和六年制小学、五年制小学的教学计划,对1978年颁发的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
4.稳步发展,课程教材的实质性变革时期(1986年~1999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素质要求发生了变化,由此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国家教委组织专家教师按照“适当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教学要求明确具体”的原则,较大幅度地修订并颁发了各学科教学大纲。
1986年9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从此,我国教科书制度开始实
行由“国定制”向“审定制”转变。这一改革为实现中小学教材“一纲多本”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1992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该课程方案包括课程计划、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首次将几十年一直沿用的“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在课程概念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方面迈出了第一步,而且体现了许多创新之处。如,加强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两个层次,将活动课程正式纳入课程计划,增加了选修课等等。
为适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逐步实施,国家教委决定分两步建立与之配套的高中课程方案。第一步,对1981年颁发的高中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于1990年颁发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并开始研究新的高中课程方案;第二步,1993年11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工作小组”,正式揭开了新高中课程计划制定工作的序幕。1996年3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的通知》。1997年秋,新高中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在天津、江西和山西进行试验,边试验边修订。2000年秋季,该试验已扩大到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10个省市。2001年秋季,将在全国各省市推广(个别省区如西藏等除外)。
从以上课程的历史沿革情况看,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经验,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把“课程标准”的“总纲”称为“教学计划”,把“各科课程标准”称为“教学大纲”,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一方面,把“课程计划”称为“教学计划”容易使人们联想到教师的教学计划,导致概念混淆;另一方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称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而今,课程理论的发展已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和丰富了课程的内涵、拓展了课程的外延,因此,以往的名称已不能体现今天大课程论的观点。90年代初,我国正式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在即将实行的新课程方案中,又将“教学大纲”更名为“课程标准”,实现了课程本义的回归,更好地体现了大课程论的思想。
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表现为课程体系在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寻找有机的结合。综观世界课改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一是美、英、加等国,过去实行高度的地方分权,现在由原来的分权、多样向集权、统一演变;二是法、日、中、俄等国,过去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现在管理权限逐渐下放,使课程体制更富有弹性和灵活性。这两种趋势实际上是在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两者之间的趋同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三)对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综观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在不同历史阶段变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我们认为:
1.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过程虽然曲折,但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50年来的中小学课程基本上适应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
2.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指望通过一次改革就能使课程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3.课程是一个历史范畴,课程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改革与发展,不断适应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4.我们应该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评价和研究我国50年来中小学课程的变革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例如,90年代的课程改革促进了人们课程观念的更新,使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化了教学改革,对落实培养目标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余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课程毕竟属于历史的范畴,80年代、90年代的课程只能反
映在此之前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因此难免具有历史局限性。今天,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概括起来,原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以下6个不足:
第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学习,未将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
第二,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且门类过多,缺乏整合。例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仅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就多达18门,各学科自成体系,且还有十几种专题性教育内容未纳入课程。
第三,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交叉重复,脱离实际。特别是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实际。
第四,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中,只注重结论性知识的传授,忽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第五,过分强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评价内容、方式单一。正如俗语所说,“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学校教学来说,依然把升学率当作评定学校总体工作的唯一标准;对教师来说,学生的考试成绩依然是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对学生来说,依然是“一卷定终身”,一张试卷决定一生的命运。
第六,课程管理过于集中,适应性不强。
但是,应该看到,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好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厢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的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各个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功近利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脱节的空壳化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只有用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和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才能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找出解决的方案。
二、跨世纪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极课程管理”;“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规定开设艺术课程,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教材编写核准、教材审查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极管理,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要求在课改中“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所走过的道路,总结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国家教育部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正式颁发施行。《纲要》对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了科学的、全面的规划。
本次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灵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就是指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承认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因为,每一个正在从事知识技能学习的人,首先也是有个性的人。
“为了每一个学生”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本性。教育不能追求整齐划一,也不能只关注极少数的人;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要体现教育的公平和民主。
课程改革追求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课程内容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内涵与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不仅必须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必须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
本次课程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采取的方式是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滚动式发展。
下面从八个方面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事实上,课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使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因此,把教育目的转化为课程目标,进而指导课程编制工作是我们要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确定课程目标,首先要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确保这些要求在课程中得到体现。其次要在对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有助于澄清课程编制者的意图,使各门课程不仅注意到学科的逻辑体系,而且还关注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注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此外,确定课程目标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1)总体目标:
①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③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④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⑤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⑥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⑦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具体目标:
①课程功能: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②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课程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课程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主要包括各类课程的比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配合与相互渗透,以及课程内容的排列顺序等等。课程结构是课程的命脉,课程结构内部的矛盾运动是课程发展的动力。只有深入了解课程结构,才能深刻认识课程的本质,正确地把握课程设计的关键。
新的课程设置体现了积极稳妥地走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表现为:本学科向儿童经验与生活回归;不同学科追求彼此关联;新设置了综合学科,例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二是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5门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含写字)、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8
门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共计9门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在这里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1)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而是为了扭转以往过于重视接受学习的现象。实际上,接受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相互结合的。
(2)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综合课程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有利于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也有利于减轻课程门类过多给学生带来的负担。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这是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的。
(3)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优势之一是重视“双基”教学,这个优势永远不能丢掉。无论21世纪如何发展,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都是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问题是,我们要赋予“双基”新的内涵,根据未来社会的需求,丰富和扩展它的内容,而不是抛弃它。当然,在重视“双基”的同时,我们必须切实加强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新课程结构改变了以往课程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倾向,加强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改变了过分注重经典内容、过分注重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倾向,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三)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1.在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专家们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把研究成果作为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依据:
第一,对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研究,确定学校课程与上述各方面的关系;研究和总结古
今中外的课程论遗产及其新的发展趋势,以形成科学的课程编制理论和指导思想。
第二,关于当前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和人才类型的客观要求的研究,并对未来的社会要求做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
第三,对我国青少年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上的一般发展水平的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
第四,根据上述几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我国宪法、教育法规以及党和国家的其他有关政策、决议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分析学校的基本条件和性质,提出培养目标和主要的教育教学任务。
第五,分析各学科的性质、任务及其在学校课程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课程设置、课程类型和范围,安排教学时间。
第六,确定与学校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的范围和要求。
2.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3.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1)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1.把教学过程纳入课程体系的意义
把教学过程纳入课程体系是新课程改革最具新意之处,同时也集中反映了大课程论的观点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即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课程作为教育进程包含了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实际上是无法独立和分离的。布鲁纳的《教育进程》一书,将“教学什么”和“怎样教学”两个问题连在一起进行专门探讨。他对它们的回答分别是:“教学学科基本结构”和“创用发现学习法”。布鲁纳把这两个问题以及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糅合在一起,并将书命名为《教育进程》,这是对课程与教学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即使在“计划文件”层面上规划课程,也必须同时规划与特定“课程内容”相适当的教学形式、途径、方法和手段。课程规划出来后必然要投入实施,这就是教学。所以,教学理应是作为课程的有机环节。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学生在课程特别是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无疑将日益重要。
2.在新课程体系中,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2)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1.教材改革努力达到现代化、多样化、系列化、立体化
(1)教材现代化,需要我们对中小学尤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予以定位。它不仅是内容、形式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师生如何对待教材、如何使用教材的观念现代化。
(2)教材多样化,是指在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提倡教材的层次性、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
(3)教材系列化,就是作为一课之本的教科书要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去旧增新,少而精,约而简。而必备的教师参考书、学生课外书,应该系列配套,丰富多彩,可供选择,以利于师生博览与思考。
(4)教材立体化,就是说今天的教材早已不限于课桌上的书,而是要以文字教材为主体,音像与电子教材为两翼,展开双翅才能飞翔。这样的教材更形象、更生动、更活泼,既便于教师指导、辅导,又有利于学生探索、研究。
2.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
有位课程论专家在讲到新课程的内容时,强调了三点:一是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内容。要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与童趣的课程价值。二是把火热的当代社会生活作为课程内容。三是关注文化(科学、艺术、道德)的新发展,关注信息技术知识。这是很有见地的。新课程的教材编写,强调以下两点:
(1)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2)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3.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1)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
(2)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
富的自然资源。
(3)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4.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1)国家鼓励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资质和编写工作核准制度。
(2)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严格实行编审分离的教材审查制度。
(3)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
(4)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主管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六)课程评价
在课程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当课程设计工作初告一段落时,课程评价活动就随课程的实施而展开了。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是否有价值的活动构成的。虽说评价只有一个基本目的----评价某一事物的价值,但它可以起很多的作用。评价在课程中的作用包括:诊断课程;修正课程;比较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预测教育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达到的程度等等。
1.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为了更好的发挥评价的各项功能,新课程必须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体系应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1)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2.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1)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2)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3)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七)课程管理
课程改革,要树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观。简单的加减是难以奏效的。除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外,还要改革课程管理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既要确保国家课程,使学生打好共同的必备的基础,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造性地开发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使之进一步联系本地区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中小学课程更实、更新、更活,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此,必须改革课程管理体制。
1.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4.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八)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1.教育部领导并统筹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1)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同时,要利用新课程的研究和实验成果,对现行课程、教材及时进行调整。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
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
(3)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级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4)建立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对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以上介绍了教育部关于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本次课程改革从今秋起在全国27个省市中的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对课程方案进行修订,然后推广。按原定计划,用5~10年的时间,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中央的要求,实验周期将缩短为3~5年。我市大港区经积极申请被市教委认定、并经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从2001年秋天起,大港区从一年级开始,实验新课程方案,逐年推进,5年为第一个周期。全市其他区县仍按原课程计划执行。
三、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的应对措施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蓝图,是国家意志在教育教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吸收了现代课程论的思想和国内外的教改和课改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实践证明,造成学生素质不高、发展不全面的主要原因,就是课程计划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因此,全面严格地落实课程计划,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国家的课程计划是指导性文件。省级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省级制定的课程计划是指令性文件。学校要严格执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调整后的课程计划,即市教委下发的课程计划安排意见,不得随意设置课程,增减课时。强调毕业年级的非统考科目必须开齐开足,并不得随意提前结束课程,高中不得过早进行分科教学。特别要强调重视写字、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的教学及社会实践活动。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履行正常的报批手续,由市教委批准并备案,且试验规模要严格控制,不宜过大。特别是涉及课程计划、教材选用方面的问题,更要慎重,不要随意更改计划,要保持课程计划的严肃性。
2.大力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优化教学过程,落实素质教育,最终要靠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只有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使其能全身心地创造性地投入教学工作,敬业、爱生、奉献,素质教育才有希望实现。由于教师也是课程研制者,和课程专家一起成为课程规划、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的主体,所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推行的前提和关键。
首先,要加强教师对课程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应该使广大教师看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变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新课程观念,调整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
代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这次课改的新理念指导教学,是当务之急。
其次,通过培训,要帮助教师深入了解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念,并用以指导教学,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有关技能,才能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改进课堂教学。因为,实验研究表明,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对课程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一般也要通过教师这个因素发挥作用。
再次,通过培训,要使教师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学习,不加快学习,就必定会落后于时代,甚至落后于自己的学生。而且只有不断地学习,加强教学研究,教师在实践中才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要加强教学的基本功训练,注重引导并帮助教师提高三个能力。一是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即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和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开发教学资源,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分配教学时间等;二是提高教学实施能力,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教学;三是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即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进行自觉主动的评价、反馈和调节、矫正的能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保证。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广大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概括起来讲,应要求教师注意做到“七要”。一要努力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并用于指导教学;二要熟悉课程计划,掌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教法;三要精通本专业,不断学习进修,更新知识结构,具有较扎实的业务功底;四要了解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五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把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特别是注重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六要大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七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结合本学科教学实践,开展教学实验与教学研究,创造性地搞好本学科教学。
3.努力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现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的3/4以上在课堂教学中度过。基于中小学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又基于当前中小学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这一基本事实,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构建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力优化教学过程,必须认真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自觉地以素质教育的要求指导教学。在这方面,要强调以下5点:
(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2)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3)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
(4)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5)要注重“五种能力”的培养,即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要大力优化教学过程,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应强调以下6点:
(1)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2)要加强学科德育,结合学科特点,做到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3)要加强学科美育,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4)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5)要积极改进教学手段,推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和学,特别是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6)要继续加强教学检测与评价的研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
4.切实加强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管理,是优化教学过程,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市各区县、学校都已建立了一批教学管理常规,确保了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为了确保素质教育的落实,各区县、学校应在原有基础上,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将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当前,应注意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是当前我市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文件。各区县和学校要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认真学习“指导纲要”,把握精神实质,用于规范、指导我市九年义务教育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将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二是加强对教学过程有效的质量监控。深化考试改革的研究,变重终结性考试为重形成性检测,及时反馈,调整教学;正确把握合格水平检测的性质,变重单纯知识性的检测为重综合能力的检测,使广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发展。
三是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工作加以具体指导。特别是学校的领导要加强对日常教学各个环节(包括教研、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辅导等)的指导和检查,确保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研部门要与教育行政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共同谱写21世纪我市教育的光辉篇章,为科教兴市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