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实践论》的写作背景及其意义
毛泽东《实践论》的写作背景及其意义
(2013-12-17 16:45:54)
转载▼
一部不朽著作的背后,往往深藏着一段痛苦的历史。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作的诞生都印证了这个观点。毛泽东十分赞赏司马迁的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对司马迁的这段话,毛泽东曾经感受极深,广为宣传,是因为如他本人所说: “我自己就有这一方面的经验。他曾受到过错误路线的压制排挤,被贬职靠边站过。抗战初期,他写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发愤之所为作也 ”。说《实践论》是“发愤之作”,那么“愤”从何来呢?那是因为当时 随着王明 “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这些喝过苏联“洋墨水”的人以“马列主义理论家”自诩,鼓吹“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 ”,指责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是“狭隘的经验论 ”、“右倾机会主义 ”等等,最终导致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造成重大的损失。除此之外,缩小,最后丢个精光,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毛泽东心痛、愤怒,却无能为力。直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改变了中央的错误领导,确立他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才使党和红军有了转机。“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的鄙视、讥讽,毛泽东没有忘记。他到处找马列的书来读。甚至在长征路上,他患病躺在担架上还在读《反杜林论》。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延安有了相对安全的环境,读书条件显著改善,读书时间相对增多。为了批判王明们的“左”倾教条主义,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他自感“我的工具不够”,“因此,到延安就发愤读书”,“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研究为主”。凡是在延安能找到的马列哲学著作和有关读物,毛泽东都找来读; 在延安没有的,他写信请在“外面“(即国统区大城市)从事统战工作的同志买来读。李达著的《社会学大纲》在 1937 年 5 月出版后,毛泽东收到作者寄来的书,读了很高兴,认为是一本好书,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科书,并把它推荐给抗日军政大学。他对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评价也很高,读后还作了 3000 字的详细摘录,写信对艾说,这“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除此之外,他还读了大量的哲学方面的书籍,这为他写《实践论》和《矛盾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经过认真准备后,1937 年 4 月,应抗日军政大学邀请去给学员们讲授哲学,直到卢沟桥事变发生,共讲了 100 多个小时。毛泽东在抗大讲课的稿子,由红军总政治部把提纲整理出来,经他本人同意,油印发给了学员。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 《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最早油印本封面注明的时间是“1937 年 9 月印”,《实践论》 是这个《讲授提纲》 第二章“辩证唯物论” 的最后一节。
意义:《实践论》是为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观点 “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实践论》正式发表后,在中国、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批判 “左”倾错误的哲学总结,又是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它不仅是毛泽东个人哲学思想发展的巨大飞跃,而且是现代中国哲学的璀璨明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哲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篇:毛泽东写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始末
毛泽东写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始末
“发愤”之作
一部不朽著作的背后,往往深藏着一段痛苦的历史。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作的诞生都印证了这个观点。毛泽东十分赞赏司马迁的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不管史书上的记载是否确有其事,但大抵反映了一种历史现象。
对司马迁的这段话,毛泽东曾经感受极深,广为宣传,是因为如他本人所说:“我自己就有这一方面的经验。”当然,毛泽东既没有蹲过大狱,也没有成为残疾人,但他曾受到过错误路线的压制排挤,被贬职靠边站过。抗战初期,他写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发愤之所为作也”。
说《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发愤之作”,那么“愤”从何来呢?这还得从毛泽东创立江西中央苏区根据地讲起。毛泽东自开辟井冈山道路后,历经艰险,终年转战,挥师于闽西、赣南之间。在他的领导和指挥下,中央红军连续粉碎了蒋介石国民党的三次大规模“围剿”,将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为包括21个县25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这是中央苏区的全盛时期。蒋介石的数十万大军面对这块红色的土地虎视眈眈却连遭败绩。可惜,“这边独好”的“风景”不长。随着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这些喝过苏联“洋墨水”的人以“马列主义理论家”自诩,鼓吹“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指责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是“狭隘的经验论”、“右倾机会主义”等等。在1932年10月“宁都会议”后,毛泽东竟被撤销了军事领导职务。从此,他就挂着当时中央苏区“国家主席”的虚名养病、视察、蹲点、督导,或者“随军行动”。眼睁睁地看着亲手创建的苏区一天天缩小,最后丢个精光,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毛泽东心痛、愤怒,却无能为力。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改变了中央的错误领导,确立他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才使党和红军有了转机。
“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的鄙视、讥讽,毛泽东没有忘记。他到处找马列的书来读。甚至在长征路上,他患病躺在担架上还在读《反杜林论》。他后来对外国人说:“我是在马背上学的马列主义。”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延安有了相对安全的环境,读书条件显著改善,读书时间相对增多。为了批判王明们的“左”倾教条主义,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他自感“我的工具不够”,“因此,到延安就发愤读书”,“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研究为主”。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工具学”。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凡是在延安能找到的马列哲学著作和有关读物,毛泽东都找来读;在延安没有的,他写信请在“外面”(即国统区大城市)从事统战工作的同志买来读。
当时访问过延安的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对毛泽东发愤攻读哲学书籍的情况有生动感人的记载。他写道:“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一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毛泽东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个晚上的工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是什么都不管了。”
“如饥似渴”地读书
毛泽东那时读书可以说是“如饥似渴”。
他读的哲学书籍大体有这么四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从早年读过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直到列宁的《哲学笔记》节译本,还有普列汉诺夫等人的著作;第二类是外国的哲学教科书和通俗读本,这主要是苏联的哲学教科书,如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米丁等著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第三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有些书他早年就读过,这时又进一步研究,如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和西方近代哲学家的著作;第四类是中国现代哲学家写的教科书和通俗读物。他特别欣赏李达和艾思奇的书。李达著的《社会学大纲》在1937年5月出版后,毛泽东收到作者寄来的书,读了很高兴,认为是一本好书,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科书,并把它推荐给抗日军政大学。他对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评价也很高,读后还作了3000字的详细摘录,写信对艾说,这“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
毛泽东读书有一个习惯,爱在书上勾画、批注。书页的天头、地脚、边缝、中间都圈点、批注得密密麻麻。他对李达及其学生雷仲坚翻译的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第3版研读了多遍,许多章节至少批注了四遍,共写了12000多字的批注。这是目前见到的毛泽东读书批注文字最多的一本。他对另一本由米丁主编的教科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也作了多遍研读,写了2600多字的批注。毛泽东的这些批注,有对原著扼要而精辟的概述,有简短的赞同评语,也有对原著观点的批评、引申,更多的是联系中国实际所作的发挥和阐述。这两本书是他在1936年到1937年7月之间读的,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影响较大,也为他写作《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篇光辉的哲学著作进行了直接准备。
在抗大讲授哲学和“两论”的出版
毛泽东经过认真准备后,1937年4月,应抗日军政大学邀请去给学员们讲授哲学,直到卢沟桥事变发生,共讲了100多个小时。
他对斯诺介绍当时的情况说:“在卢沟桥事变前后的几个星期里,我在延安有一段暂时安闲的时间。军队开赴前线了,可以腾出时间来收集准备在抗大讲课用的基本哲学教学材料。在三个月的短期课程中,一些简单的基本教材,对于受训的青年学生来说,作为他们今后政治上的行动指南还是需要的。”斯诺写道:“在党的坚持要求下,毛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写成了《实践论》和《矛盾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的具体的日常实例结合起来。毛说,他大都在夜里写,白天睡。他花了几个星期写成的东西,讲课时几小时就讲完了。”
毛泽东在抗大讲课的稿子,由红军总政治部把提纲整理出来,经他本人同意,油印发给了学员。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最早油印本封面注明的时间是“1937年9月印”,《实践论》是这个《讲授提纲》第二章“辩证唯物论”的最后一节。《矛盾论》是其第三章“唯物辩证法”的第一节。原标题为“矛盾统一法则”。整个讲稿虽然是比较简略的“提纲”,但这两节看来是根据纪录作了整理,已不再是“提纲”,而是完整的论文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当时单独油印过。毛泽东还将亲笔署名的油印本送过人。
《实践论》、《矛盾论》问世后,在抗日根据地陆续传开。有的地区还将它出版。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对这“两论”作了修改,特别是对《矛盾论》作了较大修改。他本人一直认为《实践论》比《矛盾论》写得好,对前者甚为满意,对后者并不太满意。在上世纪50年代初出版《毛泽东选集》时,将这两篇文章收入其中。为了说明他写作“两论”的缘由,他还写了较长的题解。这个题解着重批评了教条主义。他说,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这种错误思想(还包括经验主义)曾经在1931年至1934年使中国革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这两本书就是为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左”倾错误不仅使他个人遭受痛苦,更严重的是给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他发“愤”,不是发个人之“愤”,而是为党、为革命事业发“愤”著书。
马克思在1842年6月写的一篇时论中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抒发这一见解时,还是一个年仅24岁的青年。他何曾想到一个世纪以来,这一见解成为哲学家们反复引述的至理名言。事实上,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在成为思想家、著作家之前,他们讲的话、写的书都是朴素而简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检验,他们的深邃思想却逐渐闪现出真理的光辉。《实践论》和《矛盾论》正式发表后,在中国、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左”倾错误的哲学总结,又是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它不仅是毛泽东个人哲学思想发展的巨大飞跃,而且是现代中国哲学的璀璨明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哲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篇:毛泽东_实践论
软件1002班汪豪(1101250220)
指导老师:崔凡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读《实践论》有感
要深刻了解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的内涵,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然而党内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既“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极大地妨碍了革命的发展,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进一步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同志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文章通篇将人类认识事物的阶段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深入浅出的为我们传输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理论,指出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性,论证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等重要。
同时,文章也阐明了作者“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的见地,我想,这才是毛泽东《实践论》思想的制高点。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实践论》的实践路线
文章一开始就从“考察团先生”的事例中,阐明了作者眼里的实践路线:认识——实践——再认识。
认识阶段,即通过自己的一些经验来判断某一事物的性质;实践阶段即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去了解、接触,亲身体会事物的真实;再认识阶段即根据自己的实践,进一步完善或修正第一步的认识,得到一个更为“科学性”的认识。
在毛泽东同志看来,这三步缺了哪一步都不好。
实践要注意方法
不难得知实践大致具有六性——时间性、地点性、局部性、偶然性、层次性、主观性,在实践过程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得出更为真实的结论,我们应该不断的以“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它们的不完全”。
当然,一味的经验主义就更加的不应该了,不妨举个例子,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取暖。这个例能够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我想,犯经验主义的结果就是,决策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实践后“一颗酸眼泪流下来”。
实践要注意总结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大学生的实践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是社会重要的一份子,他们的实践非同小可。作者身为一个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更是深知实践的重要性,下面举笔者亲身体会的一个例子来说明。
C语言这门学科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中之重,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老师的教学阶段,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强调实践能力。然而,我的一些同学在平时只注重理论,没有对实践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到了期末考试的露了怯,这就很好的从事实上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软件1002班汪豪(1101250220)
指导老师:崔凡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于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
不难发现党和国家及其领导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十分重视。那是因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非常有限的,无法直接用在现实中的,大学生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必须有实践能力,从实践中锻炼自己,实现毛泽东同志的“认识——实践——再认识”,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
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
许多同学总埋怨机会太少,我想说的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小结
通过上面的粗浅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样的结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软件1002班 汪豪
二○一○年一月七日
第四篇:毛泽东《实践论》(范文模版)
读毛泽东同志《实践论》心得体会
怀着对毛泽东同志无比崇敬的心情,我读完了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读罢后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懂得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到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也让我深深意识到如果一个人若不把知识运用到实践,那么是无法深刻理解事物的;同理若没有知识功底做铺垫,也是无法进行事物抽象思维的,因此,实践对我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从我们的日常学习或是课堂学习中是可以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的。如果只空谈理论而脱离实践是不可以的,只有把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两者相得益彰,才能使我们有所收益。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对端正思想、政治、经济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有极强的针对性。毛泽东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因此面对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要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一直无穷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由低级向高级,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思想,是具有伟大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突破,对于指导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历史重任,更应该不辱使命,潜心钻研理论,苦练实践本领,完善健全人格,在党的指引和带领下,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实践论主要论述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地位:实践高于认识。“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没有看到其本质。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也论述到“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人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定要让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外界的变化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对《实践论》的学习中,给我非常震撼的一句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原因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如果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是呀,像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其实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在于他们的努力,为一项事业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是分不开的。由此联想到自身,我们经常会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抱怨为什么别人能取得成功而自己却单单与失败为伍,抱怨为什么别人的光鲜亮丽却没有看到别人成功背后所付出的汗水。现在,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只知道抱怨而不去行动不去实践,成功永远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永远的是可望而不可即,而确立好目标,为之付出我的努力,大胆实践,不仅可以享受到拼搏的喜悦,很有可能还会收获那份久违的成功。
读罢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让我体悟到实践出真知。我们都知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我们要想获得资料;获得更多的经验;获得更多的技巧,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通向光明大道赢得机遇获得成功那就必须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认识的科学性。我们已经多次强调实践是走向真理的通行证。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更应该把这些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使我们最终有所发展,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
第五篇:毛泽东诗歌精选及写作背景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毛泽东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1930年的7月,从汀州到南昌的路上。红一军团的任务是攻下南昌,按照中央的计划,他们将和攻下长沙的红三军团和攻下武汉的红二、四军团在武汉会师,正所谓“饮马长江,会师武汉”。上片一开始,词的气魄很大,红军好比天兵天将,下片说百万工农武装一同奋发努力,席卷江西之后再猛攻湖南、湖北。纵观全词,气魄很大,有一种澎湃的激情,总体的信心,毛泽东从不缺乏。但是,胜利绝不是朝夕之功,你叫毛主席诗词中如何能够不流露出一些悲怆的情绪呢?这是不是也说明了中国革命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革命的队伍要走过日后的漫漫长路,才能淘去黄沙始见金?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宵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1930年夏,工农红军经过3年游击战争,迅速发展壮大。10月,蒋介石抽调兵力,组织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并将重点臵于中央苏区。1930年(民国十九年)11月至1931年1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1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围剿的战役。此战胜利有着重大的意义是,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支援下,以少胜多,取得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不仅保卫了中央苏区,而且使中央苏区得到巩固与扩大。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毛泽东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全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1931年3月中旬,国民党先后调集10多个师10余万兵力,准备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鉴于第一次围剿中部队行动不一致,被红军各个击破的教训,国民党军改取“追堵兼施”的作战方针,以3个建制师(缺2个旅)组成“追剿”队,专寻红军主力作战;其余部队分布于苏区周围,配合“追剿”部队堵击和“清剿”。此次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一个重要战役,对共产党军军事思想的形成和今后的用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个胜利,是诱敌深入,集中力量歼灭敌人,依靠群众,依靠根据地而取得的。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927年正值中国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正洋洋得意地初临王位。可是整个中国的局面仍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扑朔迷离的烟云密布大地,是年毛泽东途经武汉,怀以苍凉悲壮之情登上黄鹤楼一吐心曲。登高赋诗是历代文人抒情言志的习惯,毛泽东,这位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的一代诗人兼革命家以其独有的胸襟及气概表达了他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全诗一开始从大处作眼,从远到近,层层展开,其中有精确的地理,接着下阕一转,又透出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雪泥鸿爪之感慨,一代又一代该过去的都过去,而今诗人又作游人的一员在此低回歌咏。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大柏地》创作于1933年夏。这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山之美跃然于目前。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25公里。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毛泽东同志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此诗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然后从空中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黄昏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烁着绮丽的暮色。下半阕起首二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上半阕整个是写今日风景(即•1933年夏天大柏地的风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未能恢复的沉郁心情。
《清平乐·蒋桂战争》
毛泽东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1927年国民党新旧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为了争夺地盘,扩大势力,相互之间进行了近十次的激烈混战。1929年4月爆发的蒋桂战争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例。军阀内讧,使得江西境内敌人兵力空虚,毛泽东不失时机地于4月1日回师赣南开展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了赣南苏区9月21日拂晓占领上杭。闽西苏区得到了巩固和扩大。毛泽东这首词就是在红军占领上杭之后,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时写的。这首词,上下两阕从内容、感情到语言、节奏,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统一了起来。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它写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毛泽东曾有注云“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1933年10月,蒋介石亲自指挥约一百万国民党军队开始了第五次“围剿”。红军反围剿失败,局面非常被动。这一首清平乐,表露作者苦闷的心情。”当时,中共和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三人团”领导。毛泽东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去看他,酒后毛泽东喟然长叹,“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受过三次开除中委和八次严重警告的处分,这次更将造成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现在,可不是我们井冈山老同志的天下了!”全词最后仍表现出作者对革命胜利的信心与决心,体现了乐观豁达的心境。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的一首词。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文章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同志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正准备亲率红一方面军(1935年1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恢复此番号)渡黄河东征,开赴河北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作于一九四九年四月,这首诗不仅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大意义,表现了它的激动人心,不只是穷尽了理、事、情;而且还显示了诗人的高瞻远瞩、破格创新、挥洒自如、神旺气足,还表现了诗人的才、胆、识、力。正是“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南京的解放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彻底覆灭,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的两三天内酝酿成这首雄浑的诗作。本诗气势恢宏,语言铿锵有力,它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沿途看到盛开的野菊花,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黄灿灿,如同遍地耀眼的碎金,多么迷人啊!毛泽东触景生情,感慨万千;遂以《重阳》为题,用《采桑子》词牌,作了这首《采桑子〃重阳》。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如梦令·元旦》
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1929年底,红军挺进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的胜利,严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白色统治。在古田会议召开前夕,蒋介石率领江西军阀金汉鼎、福建军阀刘和鼎、广东军阀陈维新等,向闽西苏区发动了“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红四军开始了从福建向江西的战略转移,毛泽东、朱德率领部队开赴江西开展游击战争。这次红军挺进江西正值新年,士气十分高涨,这首词就是毛泽东为欢庆这个胜利而作于进军途中。毛主席作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虽然当时未取得决定的领导权,但他依然从容不迫,而且满心欢喜,没有半点患得患失的失落、悲观。从这首小诗就可以看到他乐观、向上的美好境界,当然这也是他的天性使然。
《梅岭三章》
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1936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诗。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梅岭三章》诗碑现建于大余县梅关乡梅山村黄坑北侧山坡上。广东南雄梅关古驿道的中段旁也立有一块《梅岭三章》手迹诗碑。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这是毛泽东暮年所作的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它通过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形成了一种寓言结构。毛泽东在诗中没有进行直接的自我抒情,而是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鸟类形象,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鲲鹏的博大、高远、无畏以及蓬间雀的萎琐、渺小、卑怯。根据当时的国际背景,蓬间雀就是指前苏联修正主义领导人赫鲁晓夫,而鲲鹏当然象征了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