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警支队交通管理工作要点
交警支队交通管理工作要点
XX年,我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交管工作,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为第一要务,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交警,“抓班子、带队伍、降事故、保畅通、创一流”,继续打造全市十三个亮点工作,以点带面,继续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进一步深化“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推动科技强警工作,不断提升执法、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加大“力量往基层使,工作往实里干”的工作力度,确保道路交通事故平稳,道路交通事故各项指标低于省上下达的控制指标,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为第一要务,继续完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各项工作机制,维护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1、深化和拓展“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总结近年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发展,进一步为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体”三大责任体系,强化政府领导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二十四条意见,完善市、县二级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工作格局,推动长效机制建设。
2、深入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争取XX年全市90%以上的县区建成“平安畅通县区”。
3、健全交通事故分析研判机制。加强对事故形势的研判,定期召开事故评析会,综合分析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从人、车、路、管理等环节研究解决对策。
4、加强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交通、安监、公路部门沟通协商,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加大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争取完成90%以上市级督办、85%以上县级督办路段的治理,力争在我市建成1—3个无危险路段的县区。总结推广我市“土气囊”、“橡胶分道体”等卓有成效的做法,重点提高事故多发路段排查筛选的准确性,治理措施的针对性,治理方法的科学性和治理效果的实用性。
5、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继续推广子长、安塞、洛川等地的交通安全兼管员经验,推动建立县、乡、村层层负责的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机构和管理队伍,推动农村派出所、农村警务室参与交通安全工作,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农村派出所、农村警务室参与交通安全工作的职责、权限和要求。重点推进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争取通过优惠政策,实现农村地区80%以上的机动车办牌办证。
6、深化“平安畅通高速”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提升管理科技含量,加强恶劣气候条件下交通管理,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会同交通部门,协商解决同步规划和建设高速公路交警队营房等问题。
7、总结完善公路交通管理勤务模式。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的监控资源,加强收费站口监控、危险路段监控、重点时段监控、恶劣天气监控,及时发现警情,第一时间处警;针对超速(包括超低速)、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停车、疲劳驾驶等突出违法行为开展整治。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沿线交警队要综合交通流量、天气变化以及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的重点时段等与交通安全有关的多种因素,定期研判交通安全形势,形成干线公路信息主导下的交通管理勤务模式。针对农村公路通达情况,合理布局和规划公路交警队,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查处农村地区严重违法行为。
二、强化规范执法工作,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树立圣地交警执法新形象
8、开展执法为民主题教育。组织开展“贯彻十七大、构建和谐交通、和谐警民关系”学习研讨,深入开展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民警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做到路面执法严格公正文明,事故处理公平正义。
9、树立良好执法形象。落实《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和修订后的交通警察手势信号,及时落实公安部即将制定的《车辆管理窗口民警言行规范》,规范民警执勤执法行为,改善民警执勤执法形象。《1》《2》《3》
10、整治突出问题。推广应用“异地驾驶人考试业务统计和监管系统”,开发应用“暂住证核查系统”,建立驾驶培训学员申请报名和预约考试信息核对数据库,杜绝非正常异地办证。组织开展打击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
11、提高交通事故执法办案质量。加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宣传力度,严格办案时限,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实行错案追究,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交通事故处理岗位民警的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力争执法错案率不超过1%。
12、严格落实执法制度。切实加强修订后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机动车登记规定》的宣传落实工作,确保各项规定严格落实。同时,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
13、科学考核评价交警执勤执法工作。全面落实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最大限度地扩大教育面,禁止将定量考核指标变成定量罚款指标。
三、进一步推动利民便民各项措施,服务人民群众
14、逐步扩大县级车管所受理业务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县级车管所受理汽车登记、驾驶证考试等业务,方便群众就近办理。
15、进一步拓展车管服务网点。全面推行将摩托车及其驾驶证业务下放至乡镇交警中队办理或交由派出所、城区居委会、乡村交通安全员代办制度,继续加大推进由条件具备的汽车销售商、一手车机动车交易市场代办相关机动车牌证业务的力度。
16、着力推进交通事故理赔服务中心建设。与保监部门协商,推动交通事故保险理赔中心建设,实现轻微财产损失事故快速定责处理、快速保险理赔服务。
17、积极推动异地罚款缴纳。实现市内异地缴纳罚款,方便当事人缴纳罚款。
18、完成支队道路交通管理信访暨涉案听证大厅和违法信息处理大厅建设任务,方便群众来信来访和处理交通违法。
四、继续深化“畅通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19、加强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积极发挥交通管理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20、全面推行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制度。力争宝塔区和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区率先实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由群众自行协商处理,全市由群众自行协商处理的事故占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事故总量的60%以上,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问题。
21、推动城市警务机制。以提高路面管控效果为目标,强化信息主导,依托科学管理和科技手段,不断改进、完善勤务制度,整合警力资源,优化警力配置,推进警务效能最大化。统筹解决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的和谐发展,进一步规范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大力解决停车问题。
22、加大对群众关心的城市交通问题的调研力度。重点加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校车以及停车场配建使用等交通政策问题的调研力度,推动各地争取政府支持,综合解决交通问题。
23、推进城市交通综合治理。以举办xx为契机,推进宝塔区、黄陵、宜川、子长等旅游热点县区的交通综合治理,带动各地在文明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上下功夫。继续深化创建“交通文明示范路”、“交通文明示范路口”活动,对影响城市交通畅通的突出问题,提请政府牵头,集中开展综合整治。
五、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
24、加强教育培训。在全警掀起“大教育”、“大培训”的热潮。继续深入开展“百十一”竞赛活动,开展岗位练兵,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苦练基本功。组织开展“三考”工作,以考促学,以学促用,以析促改,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 1 』『 2 』『 3 』
25、深入推进“一队一所一岗位”正规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交警队正规化建设标准》、《车辆管理所正规化建设标准》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正规化建设标准》,80%以上的公路巡逻民警中队、所有县级车管所、70%以上的事故处理岗位达到标准,交警队和车管所统一标识工作按时限全部完成。制定完善交警中队建设标准和交警中队建设规划,争取省上和地方财政补贴,力争XX年新建、改建8个交警中队,完成支队车管所搬迁重建任务。
26、推动警力、经费问题的解决。推动各地落实《公安部关于加强交通管理警力和经费保障的指导意见》,按照管理职能、管辖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规范交通管理机构设置。按省上要求,进一步落实县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公用经费保障。
2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警示训诫教育,警风警纪整顿工作,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筑牢警示训诫防线。
28、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强化“三会一课”制度,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9、坚持从优待警。落实民警休假,体检等制度,保障民警执法的合法权益。
六、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增进群众的理解支持
30、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围绕“迎奥运,文明出行”,继续深入实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提高交通安全宣传覆盖率。以运输企业驾驶人、中小学生和农村群众三个群体为重点,深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使广大交通参与者学会文明、有序地参与道路交通。
31、定期组织警营开放活动。以宝塔区为重点,每月至少策划一次警营开放活动,宣传交通管理工作,宣传队伍建设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征求群众建议,搭建警民沟通互动的平台。
32、深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推进“四个创建”活动,推广延安供电局,志丹永宁采油厂,安塞、子长等农村基层基础管理经验,推出一批交通安全示范村、校、社区和企业。
33、完善与新闻单位的合作机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建立交通安全管理信息通报制度,定期通报道路交通安全情况和路况信息,通报重大交通管理举措,赢得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七、深化科技强警工作,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全面实施信息主导警务战略
34、整合完善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交通事故办案系统、交通违法业务系统、交通违法信息省际交换平台、交警队信息平台的开发、升级工作,实现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内各种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及与派出所、治安、刑侦等信息系统的关联,与机动车驾驶人统一版软件、交通违法系统和事故系统的共享。
35、强力推动交警队信息平台应用。在全市开展“交通管理警务信息化年”活动,将交警队信息平台应用纳入交警系统业务考核,力争全市95%以上的交警大队、80%以上的交警中队使用,80%以上的交通管理业务在采集、使用、维护上实现信息化流程。
36、积极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各大队要充分利用各县(区)公安指挥中心平台,开发交通管理子系统的应用工作,依托公安平台,全面开展交通指挥中心的建设工作。
37、完成支队交通管理指挥中心的建设,突出抓好应用工作。
38、进一步加大全市科技执法装备配备力度,使执法装备逐步成为交通违法行为取证的主要手段,扩大交通技术监控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非现场执法应用规模。指导各大队在重要国、省干线加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区域联网监控,提高发现查处交通、治安违法行为的能力。
第二篇:交警支队交通管理工作要点
2011年,我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交管工作,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为第一要务,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交警,“抓班子、带队伍、降事故、保畅通、创一流”,继续打造全市十三个亮点工作,以点带面,继续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进一步深化“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推动科技强警工作,不断提升执法、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加大“力量往基层使,工作往实里干”的工作力度,确保道路交通事故平稳,道路交通事故各项指标低于省上下达的控制指标,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为第一要务,继续完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各项工作机制,维护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1、深化和拓展“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总结近年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发展,进一步为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体”三大责任体系,强化政府领导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二十四条意见,完善市、县二级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工作格局,推动长效机制建设。
2、深入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争取2011年全市90%以上的县区建成“平安畅通县区”。
3、健全交通事故分析研判机制。加强对事故形势的研判,定期召开事故评析会,综合分析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从人、车、路、管理等环节研究解决对策。
4、加强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交通、安监、公路部门沟通协商,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加大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争取完成90%以上市级督办、85%以上县级督办路段的治理,力争在我市建成1—3个无危险路段的县区。总结推广我市“土气囊”、“橡胶分道体”等卓有成效的做法,重点提高事故多发路段排查筛选的准确性,治理措施的针对性,治理方法的科学性和治理效果的实用性。
5、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继续推广子长、安塞、洛川等地的交通安全兼管员经验,推动建立县、乡、村层层负责的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机构和管理队伍,推动农村派出所、农村警务室参与交通安全工作,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农村派出所、农村警务室参与交通安全工作的职责、权限和要求。重点推进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争取通过优惠政策,实现农村地区80%以上的机动车办牌办证。
6、深化“平安畅通高速”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提升管理科技含量,加强恶劣气候条件下交通管理,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会同交通部门,协商解决同步规划和建设高速公路交警队营房等问题。
7、总结完善公路交通管理勤务模式。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的监控资源,加强收费站口监控、危险路段监控、重点时段监控、恶劣天气监控,及时发现警情,第一时间处警;针对超速(包括超低速)、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停车、疲劳驾驶等突出违法行为开展整治。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沿线交警队要综合交通流量、天气变化以及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的重点时段等与交通安全有关的多种因素,定期研判交通安全形势,形成干线公路信息主导下的交通管理勤务模式。针对农村公路通达情况,合理布局和规划公路交警队,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查处农村地区严重违法行为。
二、强化规范执法工作,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树立圣地交警执法新形象
8、开展执法为民主题教育。组织开展“贯彻十七大、构建和谐交通、和谐警民关系”学习研讨,深入开展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民警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做到路面执法严格公正文明,事故处理公平正义。
9、树立良好执法形象。落实《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和修订后的交通警察手势信号,及时落实公安部即将制定的《车辆管理窗口民警言行规范》,规范民警执勤执法行为,改善民警执勤执法形象。
25、深入推进“一队一所一岗位”正规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交警队正规化建设标准》、《车辆管理所正规化建设标准》和《交通事故处理岗位正规化建设标准》,80%以上的公路巡逻民警中队、所有县级车管所、70%以上的事故处理岗位达到标准,交警队和车管所统一标识工作按时限全部完成。制定完善交警中队建设标准和交警中队建设规划,争取省上和地方财政补贴,力争2011年新建、改建8个交警中队,完成支队车管所搬迁重建任务。
26、推动警力、经费问题的解决。推动各地落实《公安部关于加强交通管理警力和经费保障的指导意见》,按照管理职能、管辖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规范交通管理机构设置。按省上要求,进一步落实县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公用经费保障。
2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警示训诫教育,警风警纪整顿工作,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筑牢警示训诫防线。
28、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强化“三会一课”制度,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9、坚持从优待警。落实民警休假,体检等制度,保障民警执法的合法权益。
六、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增进群众的理解支持
30、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围绕“迎奥运,文明出行”,继续深入实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提高交通安全宣传覆盖率。以运输企业驾驶人、中小学生和农村群众三个群体为重点,深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使广大交通参与者学会文明、有序地参与道路交通。
31、定期组织警营开放活动。以宝塔区为重点,每月至少策划一次警营开放活动,宣传交通管理工作,宣传队伍建设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征求群众建议,搭建警民沟通互动的平台。
32、深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推进“四个创建”活动,推广延安供电局,志丹永宁采油厂,安塞、子长等农村基层基础管理经验,推出一批交通安全示范村、校、社区和企业。
33、完善与新闻单位的合作机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建立交通安全管理信息通报制度,定期通报道路交通安全情况和路况信息,通报重大交通管理举措,赢得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七、深化科技强警工作,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全面实施信息主导警务战略
34、整合完善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交通事故办案系统、交通违法业务系统、交通违法信息省际交换平台、交警队信息平台的开发、升级工作,实现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内各种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及与派出所、治安、刑侦等信息系统的关联,与机动车驾驶人统一版软件、交通违法系统和事故系统的共享。
35、强力推动交警队信息平台应用。在全市开展“交通管理警务信息化年”活动,将交警队信息平台应用纳入交警系统业务考核,力争全市95%以上的交警大队、80%以上的交警中队使用,80%以上的交通管理业务在采集、使用、维护上实现信息化流程。
36、积极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各大队要充分利用各县(区)公安指挥中心平台,开发交通管理子系统的应用工作,依托公安平台,全面开展交通指挥中心的建设工作。
37、完成支队交通管理指挥中心的建设,突出抓好应用工作。
38、进一步加大全市科技执法装备配备力度,使执法装备逐步成为交通违法行为取证的主要手段,扩大交通技术监控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非现场执法应用规模。指导各大队在重要国、省干线加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区域联网监控,提高发现查处交通、治安违法行为的能力。
第三篇:浅谈交通管理工作要点
浅谈交通管理工作要点
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大于天”、“安全事故可防可控”、“预防事故尽最大努力作减法”的理念,坚持“系统思维、标本兼治、机制创新、常态长效”思路,推动健全“党政领导下全社会齐抓共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动态排查整治,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从严管理教育,社会单位交通安全责任追究”四个机制,全力打造符合山东实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确保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一、以深化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和对生命安全负责向交通事故宣战工作为载体,进一步推进治理社会化
1、健全基层交通安全管理网络。加强各级交安委办公室建设,充实专职人员,实行联合办公,实现实体化、常态化。规范“两站”、“两员”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推动落实业务经费和人员待遇。开展交通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和示范村(社区)建设。组建乡镇交通管理员队伍。
2、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建设。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优化路网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道路安全隐患逐年减少存量、不增新量,安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强化事故预防基础工作,联合院校、科研单位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研究,建立完善交通事故预防指导工作体系。配合交通运输等部门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 全防护工程,推动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工作纳入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整改。
3、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工作机制。按照“突出重点、动态排查、管控源头、综合治理”原则,抓住实施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有利契机,联合相关部门建立隐患动态排查、挂牌督办整治、治理效果评估、隐患路段巡控等工作机制。每半年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一次梳理排查,每季度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跟进督促落实整改。
4、宣传引导交通参与者遵法守法。严格落实记满12分驾驶人和重点驾驶人审验及法制教育制度。通过“双微”平台,加强对重点驾驶人点对点的宣传教育和服务管理。充分利用全媒体手段,动员行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开展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加大严重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媒体警示曝光力度,重点剖析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切实做到一地出事故全县、全市或全省受警示。
二、以落实执勤执法机制为抓手,进一步推进警务实战化
5、做实做强公路巡逻民警中队和执法站。按照公路巡逻民警中队建设规范评定标准,强化交警中队建设,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实现“网格化”管理,夯实事故预防基层基础。加强对中队的业务指导和保障倾斜力度,不断激发基层工作的活力和执行力。
6、推进勤务机制改革。突出交警队伍在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和缉查布控系统应用中的作用,提升交警中队信息化和警务实战 化水平。依托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改革路面管控勤务、农村交通管理勤务、道路交通事故处置勤务,着力构建体现实战特点、探索建立监控系统发现取证、指挥平台调度指挥、提高交通违法干预能力。
7、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建立交通违法常态治理机制,结合交通违法季节规律和区域特点,适时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打造危化品道路违法运输双重处罚、源头治理的集中整治模式,推广紧盯隐患、路面严查的校车违法整治工作机制,固化重点车辆布控、拦截、处罚的勤务模式,进一步提高违法整治技战水平。
第四篇:2020年交通管理工作要点
2020年交通管理工作要点
2020年,全县公安交警要在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党委及上级交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紧紧围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目标,以巩固交通安全平稳形势为基点,以提升交通治理能力为目标,以深化交警系统实战大练兵为载体,严防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着力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努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持续深化交管“放管服”改革,锻造“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过硬公安交警队伍,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深化源头隐患风险排查治理,着力提升道路交通事故防范能力
(一)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充分发挥县各级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作用,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对国省干道特别是农村道路的隐患排查整治,协调公路部门推进国省道增设中央隔离设施,有效整治路侧违规开口过多问题。
(二)强化重点车辆和驾驶人源头隐患清零
一是健全完善重点车辆及驾驶人、重点区域和时段风险隐患分析研判、联合排查、动态管控机制,完善源头隐患清零制度,进一步提高“两客一危”、农村面包车、“营转非”大客车检验率、报废率、违法处理率及重点驾驶人审验率、换证率、学习率。
二是按照上级公安交管部门要求,加快淘汰“营转非”大客车、57座以上大客车及卧铺客车。(三)严格机动车和驾驶人准入管理
一是开展机动车登记查验集中检查整治,重点检查《机动车查验工作规范》落实、查验监管系统应用、检验机构是否存在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等情况,严禁为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办理登记。
二是严格驾驶人准入制度,组织开展考场和系统集中大检查,健全考场管理和退出机制,对不符合标准规范的,责令停考整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严肃追责。二、深化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着力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
(一)提升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能力
一是以盘活和挖掘城市道路资源为发力点,在渠化交通和“微循环”上下功夫。
以群众关心的堵点、乱点为切入点,逐步优化学校、商业圈、医院等周边重点区域的交通组织,完善过街设施、机非隔离设施及城区主干街道、路口中央隔离设施建设,缓解交通拥堵。二是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应用,推进信号灯规范化设置,提高信号灯联网率和配时水平。三是强化城区学校助学岗建设,实现城区主干道助学岗覆盖率达到100%。(二)提升城市交通综合治理能力
一是以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为着力点,持续开展城区机动车酒驾醉驾、涉牌涉证、不礼让斑马线以及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整治,严管重型货车、渣土车闯禁行、抛洒等交通违法,规范城区行车秩序。
二是固化拓展驾校学员体验式教学活动成果,增强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规意识,健全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格局,打造机动车守法率95%以上、行人和非机动车守法率80%以上的示范路口5个。(三)强化城市重点车辆和重点驾驶人管理
按市定要求标准,加快淘汰超标电动自行车,加强快递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管理,加强65岁以上驾驶人驾驶机动车管理。
三、深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公路安全管控水平
(一)组织开展国省道示范创建活动
一是打造“省级示范路”及108国道“货车专用车道”。
按照相关标准,尝试在108国道平遥全段创建省级精品示范路,在108国道打造市级“货车专用车道”,进一步完善国省道公路行车秩序治理长效体系和机制。二是打造高效能精准查控执法站。今年将京陵执法站创建为市级精品示范执法站,着力强化公路安全防控体系实战应用,依托路面卡口、集成指挥平台、交警执法站,加大易肇事肇祸重点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力度。(二)创新“A+X”治理模式,持续开展交通违法整治
紧盯“两客一危一货”和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以国、省道路段为主战场,对“酒驾醉驾、涉牌涉证、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强超硬会、接打电话”等六类易肇事肇祸“A”打击目标以及国省道公路货车不靠右行驶等11类“X”打击目标,针对性开展高压严密执法行动,确保执法战果与执法效果保持全市一流成绩,实现通行安全与通行秩序保障“双赢”。
(三)持续开展重点车辆交通违法整治
一是深化“百吨王”专项治理,扩大整治范围,持续加大联合治超力度。
二是联合开展非法改装车辆专项治理,建立健全营运车辆信息通报核查机制。三是贯彻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配合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治理。四是加大涉事车辆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处罚率不低于98%。四、深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着力提升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水平
(一)全面加强农村执法小分队建设
一是继续加强农村执法小分队建设,针对农村赶集、庙会期间的交通特点,采取不定时、不定期和突袭式、地毯式等执法手段,大力开展农村城区交通违法整治,规范农村地区行车秩序。
二是联合交通、安监、农机、派出所等部门,协同作战,将执法工作纵向到底。(二)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示范工程
在2019增设信号灯12处、增设减速带17处的基础上,协调交运局完成12个平交路口信号灯(机动车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和140个平交路口减速带(丘)的建设任务,上半年完成工作任务量的30%,11月底前完成全部任务。
(三)全面推进警保合作农村“两站两员”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劝导站运行机制,推动建立长期经费保障机制,制定考评标准,强化技能培训,拓展服务内容,完善宣传阵地,确保2020年每个乡镇(全县14个乡镇)至少建设1个标准警保合作劝导站。
二是加快推广“路长制”,构建交警、路长、劝导员各司其职的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机制。三是深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及手机APP应用,保证手机APP下载使用率达到100%,并根据支队下达任务逐月完成劝导日志和劝导员台账录入工作,录入率不低于98%。五、深化大数据智能管理平台科技应用,着力提升交通科技管控水平
(一)强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应用
优化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立布控查控配套工作制度,推广车辆查控分级分类标准,推进车辆布控联网联控,强化重点道路重点点位交通监控设备联网联控,推进集成指挥平台APP实战应用。
(二)全面实施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升级改造
今年,要全面推进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升级改造,完成新增公路卡口20套,改造公路卡口9套,优化灯控路口46处,新增反向卡口和辅路卡口46处,新增违停球机抓拍设备74套的建设任务,预计6月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我县智能交通管理实现国道2公里、省道3公里的卡点覆盖功能,城区交通信号控制应用、信号灯规范化设置、信号灯联网率和配时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我县路面勤务现代化、扁平化、实战化、高效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人民群众出行将更安全、更快捷。
(三)完善道路交通应急管理机制
修订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安全预案等,加强与气象、公路、路政、消防、医疗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做到信息共享、联勤联动、协同作战。从分析、研判、预警、处置、反馈等环节,逐步完善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六、深化公安交管改革创新,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一)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
一是继续推广“一网通一次办”平台应用,让更多群众享受到移动终端网约办理业务的便利、快捷和贴心,提高网上业务办理率。
二是全面推行交管业务“一门通办”,对派出所办理的17项业务加强业务指导。三是利用“双微”平台和媒体宣传阵地,对“一网通一次办”推出的驾驶人可以通过学习积分抵扣本人交通违法记分的服务措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引导群众在网上处理交通违法。(二)拓展车管服务网点
将出台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加快推进汽车销售企业代办登记、二手车全国异地交易和登记服务网点建设,逐步增加派出所车管业务办理窗口,让群众办理车管业务有更多选择。
(三)落实交通事故救助机制
全面实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扩大救助范围,延长救助时限,简化救助程序,保障费用及时到位,确保持续有效救治。
七、深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文明素质
(一)集中开展“一盔一带”宣传治理
组织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加强宣传发动和执法劝导,引导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汽车驾乘人员自觉使用安全带。
(二)切实加强重点人群宣传教育
一是大力推动交通安全宣传进入生产生活场景,加强农村地区“一老一小”和进城农民工宣传。
二是完善面向中小学生、“两个教育”等重点人群的课程教育,应用满分教育和审验教育互联网学习教育平台。(三)持续深化“七进”宣传
一是每月至少深入一次我县农村、学校、企业、驾校、家庭、社区,通过面对面宣讲、播放视频、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特别要加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抓好中小学生群体文明交通习惯养成。
二是积极拓展“七进”阵地宣传,定期更新宣传内容,进一步强化驾校、加油站、公共停车场等场所交通安全宣传力度。三是组织、指导各中队深入各自辖区农村、学校、企业、驾校、家庭、社区开展“七进”活动。(四)精心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提示
一是组织好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
二是结合春运、“两会”、“4.30”、“五一”“六一”“十一”、“122”等重要节点以及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状况,集中开展“两公布一提示”。三是用好“双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在学校逐级建立交通安全宣传微信群,做到全县小学、幼儿园覆盖率达100%,班级群覆盖100%,城区学生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学生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完成交警、企业两级交通安全宣传微信群建立,企业负责人、安全员、驾驶人覆盖率要达到100%。四是联合平遥广播电视台办好专题栏目《交警纵横》(每月至少一期)、《交警之声》(每周至少一期),录制交通安全宣传节目片,成规模成体系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五是积极向各级报纸、网站等媒体投稿,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力度。(五)持续开展重点交通违法曝光行动
一是加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持续曝光“高危风险企业”“突出违法车辆”“典型事故案例”“终生禁驾人员”,深化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公开公示。
二是推进应用“交管12123”APP精准推送提示,积极发展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八、深化执勤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一)执法装备配备
加强4G呼气酒精测试仪的配备,督促一线民警使用,提高上传率,2020年5月底前,实现对酒精检测数据的实时动态监管,做到规范执法。
(二)完善执法制度
紧紧围绕执法全流程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建立完善办案区管理、涉案财物管理、案件音视频管理和案卷管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范,强化人员管理,紧盯工作指标,确保办案区和三个中心规范运行,提高案件办理质量。
(三)强化执法培训
扎实开展大队全体民辅警的法制教育培训,以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工作为基本培训内容,确保每年对全体民辅警开展一次集中轮训,强化民警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
(四)严格执法监督
强化4G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和管理,加强案件质量把关和评审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法制工作例会和案件评审会,每月开展一次案件质量通报,严格落实执法质量考评制度,有效提高大队整体执法质量和办案水平。
九、深化交警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努力锻造高素质过硬交警铁军
(一)毫不动摇坚持政治建警
一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引领队伍,教育引导全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锤炼交警队伍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二是深化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交警辅警的终身课题。三是加大交警系统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力度,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做好队伍正面宣传,凝聚警心、激励斗志。(二)强化交警队务素质能力建设
科学制定实战大练兵三年计划,紧紧围绕各职能岗位大力开展实战化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民(辅)警的实战本领。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民(辅)警队伍管理、教育、培训、廉政等制度体系,保障队伍始终保持团结、积极、向上、进取的健康状态。
(三)推进警务体制改革
全力配合完成“交巡警合一”、“所队合并”等警务体制改革任务,推动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工作落实,整合警务资源,拓展执法模式,实现警种之间优势互补,实现“警力整合、一警多能、优势互补、做大基层”的改革目标。
(四)稳步实施辅警改革
根据局党委安排部署,稳步实施辅警改革,落实好队伍优化、层级设置等具体内容,进一步规范辅警管理,加快辅警队伍正规化、法制化、职业化进程,从根本上提升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战斗力。
(五)加强交警基层基础建设
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加大基层基础设施投入,修缮机关及所队办公楼,改善基层执法、办公条件,完善一线警力执法装备,保障警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五篇:长沙市交警支队秩序科交通疏解
附件3:
长沙市交警支队秩序科交通疏解
方案评审会流程
参会人员:长沙市交警支队领导、工程辖区分管交警大队领导、建设公司总工程师、施工单位副总经理、市政交通设施疏解单位责任人、设计院设计人员。
会议准备:由施工单位准备PPT汇报材料(自备电脑),纸质版汇报材料30份。
会议流程:
1: 建设单位汇报··站工程概况。
2:施工单位汇报··站交通疏解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临时占道的原因、临时占道的范围、占道的持续时间,并说明相关理由或出具相关材料。)
3:市政交通设施疏解单位做补充说明。
4:各辖区交警大队领导、长沙市交警支队领导提出相关建议后,双方进行对接沟通,并达成基本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