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众传媒的偶像塑造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的偶像塑造及其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内容概要】在大众传媒的造星运动下,今天的偶像已失去昔日的神圣感,本文中的偶像除了指外貌受欢迎的电影、体育明星等,还指大众所趋的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如芙蓉姐姐等“网络偶像”。近些年来,青少年的追星现象已经很普遍,这显示出了大众传媒的造星运动的成功,但青少年却更多的变为了大众传媒追求商业利益的棋子并且这种偶像崇拜带来的更多是盲目的模仿与价值观的扭曲。对其成长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对大众传媒偶像塑造的几种常见形式以及给青少年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列举,用大众传播学的理论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众传媒 青少年 偶像塑造 负面影响
偶像的本意是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现指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或者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或理想。在大众传媒的造星运动下,今天的偶像已失去昔日的神圣感,本文中的偶像除了指外貌受欢迎的电影、体育明星等,还指大众所趋的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如芙蓉姐姐等“网络偶像”。近年来,网络名人层出不穷,其中存在不好的恶意炒作,哗众取宠的现象,给受众带来不好的暗示,造成其价值观的扭曲和盲目的模仿。特别是对于心智尚需成长的青少年群体,大众传播的偶像塑造对他们有着重大影响。
几种常见偶像塑造现象 1电视选秀节目造星,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男性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等节目,曾获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追捧,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明星,李宇春、张靓颖等借助选秀几乎是一夜成名。选秀为他们搭建了从普通人到万众瞩目的明星的桥梁。
2偶像剧,电影等造星。明星与职业演员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演技,而在于知名度,著名导演希区柯克说过,只要主人公不是明星,整个影片就砸了。但从《长江七号》、《山楂树之恋》等把影视圈新面孔推上舞台的影片来看,电影也可以成就明星。台湾韩国等偶像剧很受今天中国大陆青少年们的喜爱,偶像剧大量采用面貌俊美的演员、符合社会流行的造型服饰、适合年轻人的偶像艺人、以细腻爱情戏为主、以青少年为主要收视对象。该剧种最先强调的并非剧本的张力,也不是演员的演技表现,而是演员的外表(年轻演员),而此种剧种的主角少见中、老年演员担任主角。以“浪漫爱情”和“温馨友情”为剧情主轴的偶像剧较受青睐。其中情感诉求确实较容易打动观众,而典型的罗曼史剧情特别能抓住女性观众的心。无论是受年轻人追捧的偶像剧还是电影,明星们都很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影响,但这种影响多半不是因为演技、才华,更多的是因为光鲜的外表。3报道明星八卦新闻,用明星录制电视节目。媒体对明星的生活、情感、爱好、工作甚至他们的体型、服饰等的反复报道,特别是直观逼真的图片报道,暗示明星是万众瞩目的,引导受众对明星的生活信息过度关注,引起受众对明星生活方方面的窥探欲。另外,一些电视节目为了吸引受众,邀请明星露脸,在自身获得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在积极造星,是个双赢的过程。一些媒体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边推行造星运动,一边还炒作粉丝现象。
4网络造名人,普通人可以借助网络一夜成名,名人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为自己造势。特别是社交网络一般是网络名人的生产地,是有“自曝”精神的人很好的平台。“网络偶像”与“主流偶像”的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往往是在现实社会中几乎不具备任何成名资质的人。从痞子蔡、李寻欢等网络写手到刀郎、香香等网络歌手,尽管他们作为明星偶像的生命力总体上并不持久,但他们在网络上甚至网络下所引起的眼球风暴、话语地震却是那些“主流偶像”难以企及的。如芙蓉姐姐2005年在天涯网大秀S造型,成为了网络上人气火爆的红人。此后名人效应迅速被网络扩散放大,进而被平面媒体相互报道。她不仅没有出众的外貌、才华,相反平庸得有些丑陋,但却成功挑战了大众的眼球。网络一开始并没主动造星,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平台为那些具有“自曝”意识的人作为自我炒作的手段,随着芙蓉姐姐为天涯社区赚得巨大访问量,“网络偶像的人气聚集效应激发了网站造星意识的觉醒”,“一些网络公司造星推手置于其中,提供发现偶像原型、进行专业包装的服务,从‘天仙妹妹’、‘二月丫头’等网络名人身上,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外部包装痕迹。”1她们是以网络之名去获得现实之利。
近些年来,青少年的追星现象已经很普遍,这显示出了大众传媒的造星运动的成功,但青少年却更多的变为了大众传媒追求商业利益的棋子。并且这种偶像崇拜带来的更多是盲目的模仿与价值观的扭曲。对其成长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1对青少年的社会认知造成蒙蔽,造成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
偶像剧电影等虚幻剧情造成假象,偶像剧中类似于“灰姑娘”变公主的一些浪漫片段很容易给青少年特别是女孩造成不切实际的幻想,偶像剧一般都营造出“世界十分和谐”的假象,对于青少年正确认识现实社会形成屏障。偶像剧、电影中夸张的豪华场景、华丽服饰以及大众媒体对明星的光鲜外表及服饰、奢侈生活等的大力宣传,引导着青少年对外表的过分注重,造成青少年对外表浮华的崇拜以及对奢侈生活的向往,进而造成随意模仿,容易产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当代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名牌消费现象等,这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扭曲。
2造成青少年狂热追星,放松学习
青少年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并谈论明星、偶像剧等上面,热衷于买各种明星的唱片、海报、纪念品等相关产品,并且盲目的模仿明星的外表、行为等,造成他们心情浮躁难以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而如果家长老师等疏于管理或者管理不当,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叛逆情绪不减反增。
3盲目模仿低俗炒作手段
网络炒作以及选秀节目中的一夜成名现象造成受众不切实际的明星梦,造成系列从普通人一举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的“传奇”,提高了公众的成名欲,但这种成名欲缺少正确的排解手段。青少年是选秀节目的主要受众,选秀明星成功的案 1 《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樊葵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3页 例很容易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造成阻碍,比如很多青少年都有不切实际的明星梦,但他们看到的都是电视上选手们光鲜的一面,很难关注他们背后的付出。当青少年也有令万众瞩目的欲望后,由于缺乏对网络及成名的正确认识,类似于芙蓉姐姐等的案例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成名途径,于是他们很容易进行盲目模仿。近年来,网络上模仿芙蓉姐姐之流的人越来越多,哗众取宠,不择手段的炒作现象已屡见不鲜,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青少年,低俗的炒作现象呈现低龄化趋势。如近年来网上的炫富现象,少女晒裸露照片的现象,已造成90后“脑残”的标签,富二代官二代等不好的特殊的含义,将青少年在社会大众眼中的形象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丑化。
4关注低俗化
一些低俗的炒作现象比如暴露的穿着等经常充斥网络页面甚至电视节目中,从“木子美”在博客中公开性爱日记,“流氓燕”的大胆裸裎到芙蓉姐姐大胆夸张的照片,“都在以挑战传统审美和价值底线的恶俗、荒唐和搞怪来引诱网络市集中的看客驻足观望。”2受众无论是否自愿,都会或多或少接触这些信息,久而久之,大众的品味在这种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被引向低俗化娱乐化。而对于尚无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了这些不好现象后,关注也可能转向低俗化。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以上的现象整体表现出大众媒体偶像塑造的过程趋于娱乐化、低俗化的特点,并且在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着不利影响。那么在将媒体上的偶像输入到青少年受众的大脑中并且造成这些负面影响的过程中,是哪些因素在起推动作用呢?
偶像塑造的作用机制
1、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3来看:
1)在当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参与了“社会现实的构建”,即大众传播活动影响了人们头脑对社会现实的构想。对于许多客观事实,人们都没有直接接触,而是主要依赖媒体提供的“第二手现实”。青少年接触到的明星八卦新闻,电视节目、影视作品等在客观上也再为青少年提供“第二手现实”。因此其构建的对于明星生活,社会现实的虚幻形象很容易印在缺乏鉴别力的青少年脑海中,对其社会认知形成误区。
2)媒介所报道的事实或讨论的话题,以及这些事实在大众传媒上出现的频率是受众判断这些事实或话题是否重要的主要依据4。换句话说,电视、网站等上某些人某些事出现的频率越大,就更容易引起受众关注。有时候。这种关注不一定是受众的主观意愿,就像“脑白金”那句永远重复的广告词,尽管引起有些人的反感,但客观上让更广泛的人记住了这个产品。
3)媒介的议程设置可使某些事实更加突出,从而影响公众的态度,使公众也把那些事视为社会上的重要问题。乍看名人的生活与受众的生活并没太大关系,但报道的重复,对明星隐私的挖掘很容易出现在一些电视娱乐八卦节目、某些门户网站上,有些网站为了吸引眼球,甚至直接将明星图片放在显著位置,突出了其重要性,在无形中引导着受众的兴趣点,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很容易沉溺在明星绯闻中。每年寒假暑假很多卫视都推出系列偶像剧,这在助长着青少年 2 《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樊葵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3页
同上
4们对偶像剧的沉迷。
52、传播者的方式与态度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电视还是在网络上,对于明星绯闻,搞怪炒作等的报道,报道者的语气态度都是十分亲和、活泼的,与《新闻联播》中一本正经的会议报道完全不同,这就符合了青少年们的年龄及性格特点,深受青少年亲睐。并且电视已经非常普遍,是大多数青少年普遍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网络资源的逐渐发达,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增多,并且网络的快速、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互动性为乐于探索新奇事物的青少年来说是喜闻乐见的。
3、传播内容的制作技巧也会影响传播效果。网络上关于明星的报道很少是大篇幅的文字,一般是以图加文的形式,看起来有趣快捷。电视更愿意将明星光彩照人、包装精细的一面展现在影视剧、电视娱乐节目中也是为让其显得更加精美悦目。这在客观上引起了受众明星都是万众瞩目且时时光彩照人的错觉,对于青少年而言,崇拜与羡慕油然而生。
4、从“有限效果论”提出的“N级传播6”来看,信息经由前者的“一级传播”可直达受众,但要发挥其影响,需要经过人际传播的多重中介过滤,形成“多级传播”。那么,在青少年群体中,这种“N级传播”是很显然的,他们中大多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是同龄人,同龄人间喜欢相互分享兴趣。而偶像剧、明星等的信息很容易就在这种交流中形成“信息流”,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5、当然,除了媒介本身的传播效果的因素外,青少年自身以及所处现实环
7境也是重要因素。“媒介成为现代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来实现,而在信息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城市中,青少年处于一个媒介无处不在的环境中。媒介以其无所不在的影响充当着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媒体的多姿多彩与教育的乏味枯燥和压力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青少年本身缺乏自制力,家长老师监管不力,沉溺于追星,热衷于网络炒作也不奇怪了。
综上所诉,大众传播的偶像塑造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青少年们代表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不应该成为大众媒介追求商业利益的一颗棋子,大众媒介的教化作用正逐渐被将青少年带向扭曲的价值观、虚幻的社会认知等副作用所替代。但这些责任并不全在媒体。网络上一些青少年的无知幼稚的“裸露”“晒富”行为,滥用粗俗话语的行为„„时时刻刻在警醒着媒体、社会、家长,以及我们的教育。
参考文献:
《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樊葵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大众传播学新论》徐耀魁 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闫伊默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众传播学新论》徐耀魁 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 285页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闫伊默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7页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闫伊默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39页
第二篇: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
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
自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起伏震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已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更是逐步恶化并发展成为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事实上,历史上曾出现了七次比较大的经济危机,如1637年郁金香狂热、1720年“南海泡沫”、1837年经济大恐慌、1907年经济危机、1929年大萧条、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这次危机索罗斯认为是“30年代以来从未遭遇过的严重金融危机,并将终结从里根时代开始的超级大泡沫”。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承认,他针对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想法和做法存在缺陷,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
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首先,次贷危机引起的动荡已经影响了实体经济,体现在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等领域,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尤为严重。其次,次贷危机现在已迅速深化为一场全方位的金融和信用危机,也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迅速影响国家最多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金融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极为深远,全球最初都低估了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以我们中国为例,我国宏观经济在实施原“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方针指导下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过程中,突然加入了这个外部冲击,再加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周期显示出由高涨向低迷的阶段转换的危险,一些加
工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企业也遇到了明显的困难。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金融危机的深化将会继续影响到各个行业。首先,可以看到,在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导致经营不佳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经营恶化甚至破产。银行的破产使得危机已经延伸到房屋贷款以外的领域,同时房价下跌导致信誉危机的进一步恶化。逾期不付钱的信用卡持有者的人数急剧上升,银行将会出现更多的呆账坏账,影响到银行的利润水平和其他服务项目的业绩。其次,金融危机使全球股市下跌,加上通货膨胀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心理阴影,导致对未来的预期降低,影响到消费信心和购买能力、内需紧缩。第三,金融信誉下降导致银行紧缩银根,致使企业在短期内出现资金短缺。对那些特别依赖资金流的企业的影响尤为重大,他们能够得到资本的几率下降,企业现金流越来越少,加上消费不景气,导致实业萧条。第四,外贸企业出口下降,美国经济下滑,购买力降低,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美国企业、股市、政府债券上的巨额投资遭到重大损失。经济下滑、政府救市导致美元进一步疲软,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些发展对于依赖外国消费的中国出口企业来说,维持生存愈加艰难。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经济明显具有对外依赖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非常紧密。美国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影响到中国商品的市场。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已出现明显的下降,包括对跨国公司和本土出口企业均影响甚大。在沿海地区,很多中小企业已经破产
或面临破产的威胁。其次,会影响到中国的原料进口。美国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定价中心,美元是世界主要的计价货币。美国的金融危机,已影响到了主要商品期货市场的资金供求和美元币值,从而造成了原油等主要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中国是世界上的原材料进口大国,对于那些以这些进口原材料为加工对象的企业来说,价格的剧烈波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再次,会影响到中国的投资及投机市场。美国是中国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美国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其自身的流动性异常紧张,这必然会影响到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据粗略估算,即使不算外汇储备减少的量,近两月流出我国的资金超过了800亿美元。例如,一些以中国的房地产为主要投机对象的资金撤离中国市场,造成一些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下降。
在金融危机中,我国的金融资产和实体经济都受到冲击,市场的信心面临挑战。金融危机的形成和发生自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内涵,心理动力是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经济活动也不例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信心危机。“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应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同样需要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和坚强的信心。沉着应对,采取对策,克服困难,不仅可以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而且还会通过战胜危机使我国的经济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温总理多次强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来势迅猛,并持续蔓延。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我国产品的外需急剧减少,出口增速明显下滑。面对日趋严峻的形势,中央确立了一个重要方针,就是把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将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上。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果断出台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兼顾,把扩大内需与保持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在经济危机中,中国最需要救助的是企业,企业良好的运营能够促进就业,保证民生。政府和银行机构大力救助了发生资金困难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民营中小企业。救企业就是救那些提供就业岗位的载体,保障就业,就可以稳定人心,提高信心。银行同步改革信贷体系,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加大资助力度,这是银行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总之,在经济危机中我国采取了有效措施来抵御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拥有了很好的技术实力和雄厚的资本。经过改革开放,我们改变了过去用市场换技术的办法,在各行业积累了丰富的优势资源;在对外合作中,要利用综合资源展开合作,提升对外合作的层次,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今天,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好。
第三篇:浅谈析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论文关键词:大众传媒;负面影响;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积极构建了文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大众传媒有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有消解文化艺术的个性与深度倾向,有销蚀大众精神活力倾向和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
这是一个被大众传媒包围的时代,无所不在的媒体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拒绝的强大力量,正在由表及里地变革着我们的社会面容,制衡着文化。现代传媒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它借助于科技优势大大拓展了文化空间;它改变了文化的机制,造就了文化产业;它带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创造了知识民主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获得知识的同等权利;它使得社会大众成为精神文化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参与者,使大众文化得以迅速崛起;其设置议题的功能、其在娱乐消遣方面的优势,使之具有了对社会的协调作用等等。可以说,大众媒介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积极建构着大众文化。
但同时,大众传媒给文化生产并通过文化生产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自身的复杂性使之不可避免地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地消解着文化。对其进行“吹毛求疵”式的文化批判的根据就在于“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对之进行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传媒建构文化,协调社会。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为存在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所谓文化屏障,是指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阻隔了平等的传播。从这个角度看,大众传媒执行了一个悖论的角色。大众媒介有设置议题的功能,就积极意义而言:受众通过媒介不仅了解社会信息及公众关心的热点等问题,而且根据大众媒介对一个问题或议题的强调,学会应该对它予以怎样的重视。即大众传媒通过新闻等各种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从而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组合社会的各个部分以应付当前事件的活动。大众传媒激励和动员群众投人当前的事件中,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些事件上,形成议论中心,提出对策,抵御有碍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大众传媒就是通过对特定时期某个问题或议题的特别强调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左右他们的行为,并以此达到协调社会的目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大众传媒却可能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沟通、传播的同时,又形成诱导受众信息选择的话语霸权,使受众全方位的自由选择权成为一种假相,使有限的选择成为受众的不得已;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把整个世界无遮无拦地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以此来表达其民主、平等、自由的品质的同时,又“过滤”事实,让人们的选择在一种居高临下的既定安排中进行,从而又创造了新的不自由和不民主;为大众创造一个由媒体选择和决定的共同的存在,提供单一的公共体验,从而使人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的同时,却又粗暴地践踏了个人的体验和了解意愿,侵占了个人的情感、心灵的隐秘空间。
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表现为其单向度的传播模式,传媒与受众之间没有像对话那样的交流回应,造成缺乏沟通的无回应的传播,从而使大众传媒成为“为了沟通”的“不沟通的系统”。而这种“无回应话语”的话语权力,最终只能归属于传播一方,体现出在话语输出上传播与回应不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现实中受者的自由是受到了传者限定的,与传者永远不对等的自由。大众传媒的受众只有收看(听)不收看(听)的自由,而没有要求收看(听)和对等地评价收看(听)内容的自由,没有对答回应平等交流对话的自由。受众不再是接受的主体而成了传媒的附属品。媒体可以通过话语霸权控制和把持新闻热点和艺术潮流、时尚。传媒不断发明新的节目及其符号和意义构成方式,而受众只能不断被动地适应这些新的节目和新的意义方式。
对大众传媒话语霸权的适应和习惯会产生麻醉作用,使受众对潮涌的信息产生麻木感,懒于思考,怀疑能力萎缩,趣味趋同,发现和创造的精神遭到销蚀。多元的大众传媒会因为传播和回应的不平等关系构筑起新的文化屏障。这一倾向的警示绝不是危言耸听:现实中肥皂剧、电视小品、电视音乐剧等新花样的出现,已经在不断地塑造观众,塑造他们的消费习性了。
其次,大众传媒存在消解文化艺术个性与深度的倾向。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使文化的市场突破了狭小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对全球的覆盖。文化市场的扩大,文化产品丰厚的利润,大大刺激了文化企业家的投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然而在这个以文化市场为目标,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系统中,文化成为一种标准化的、大批量的复制性生产;其产品不再是强调艺术家个人特色的艺术创造,而仅仅被看作即将进人市场的商品,这些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品牌叫做大众文化。企业经营模式的介入改变了文化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这个目的不再是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而是营利。“文化产业恶毒地使人体现为类本质”。从这个角度看,大众传媒造就了文化产业的同时也产生了消解文化的个性与深度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生活和艺术的各个层面已经有所体现。以人的语言、行为和消费品位为例:作为一种符号结构,即使是在一个共同的语言文化圈中,不同的亚文化圈也显示出不同的语言习惯,语言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如对“很好”的说法,北京人习惯说成“特好”、“倍儿好”,东北为“贼好”,湖南、湖北为“蛮好”。而现在全国上下流行说“好好”,时尚习惯消解了区域个性,传媒及其承载物使语言丧失了文化标志的地位。行为是个性的外露,然而,现代传媒通过直接灌输、劝诱、现身说法、引起讨论等等手段,不断以“成功”的名义展开宣传,打造出“理想的”社会行为规范、个人行为规范及生活方式的标准模式。从卡内基成才丛书,到减肥录像,直至恋爱指南,在传媒的影响下,公众会逐渐形成大体相近的消费口味和趋向一致的行为方式。在艺术上,大众传媒带来了文化机制的转变,艺术创造也成为标准化的、大批量的生产复制。本雅明告诫我们注意文化工业下复制对艺术固有性质的改变,它破坏了培育崇拜的社会基础,使得艺术的“展览价值”全面抑制了“膜拜价制”,文化已经不仅是那些可以凝神观照的艺术、宗教等,而成为人们全部的生活方式。当媒介文化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进人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时,文化生产者就必须在考虑文化产品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同时,兼顾文化产品的商品价值。当商品化原则与利润目标从物质生产领域蔓延到精神生产领域,乃至个人的精神生活时,在市场权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语境下,商品性对精神性、超越性的吞食就会使得当代文化渐渐失去在非物质域地跋涉的自觉与勇气:影视剧开播前要疯狂炒作,文稿要标着天价拍卖来引起关注,名着要印成漫画本以满足猎奇欲,“行为艺术”靠哗众取宠大行其道……脱落了精神内核的文化产品在看似繁荣的泡沫中,越来越丧失艺术的个性与深度,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本想以商品化来推动文化发展的善意初衷背道而驰。
再次,大众传媒存在助长放纵欲望、逃避现实心理的倾向。在社会生产力提高、物质财富丰富、闲暇时间如何使用成为社会问题时,大众传媒走进了闲暇时间场,以多彩的娱乐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成为快乐的使者,为处在高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制造了理想的梦幻世界,为现代人提供了心灵安泊之所。人们将希望和热情、光荣与梦想编织进这个栩栩如生的人造世界之中,而这个人造世界,又以其逼真性使人们面对的仿佛是一个自在的真实。于是大众传媒含蓄地,有时甚至是赤裸裸地渲泻着人们心中所潜伏的各种无意识冲动,从而使他们将幻想当作现实来体验。当我们目睹电影、电视剧、武侠小说、言情故事中那些有情人历经坎坷而终成眷属,那些孤胆英雄几遭磨难最终化险为夷、功成名就,那些好人终得好报,恶人终受惩罚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了一个集体的梦幻之中,一个理想化人生经验的幻景之中,人们共享着传媒制造出来的欢乐。所以,大众传媒为人们提供的就不仅是一种声画的视听快感,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抚慰。它使在现实中饱尝挫折和伤害的人之心灵从中得到了象征性的满足。这种满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在焦虑,也强化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安全感,这对于人们的心理压力的释放以及社会的有序化都有着明显的作用。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娱乐消遣特性给文化带来的积极效应的重要体现。
大众传媒制造梦幻的优势固然给人们创造了理想的幻境,用一种虚构的“现实”,调和了人们心理内部“超我”和“本我”之间的矛盾,解决了社会现实中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对立,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实现本能欲望和社会认同的白日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的心理压力,对社会的安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是一种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心理抚慰,过多的这种梦幻享受,也会助长人们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意识。当这种梦幻充斥传媒世界时,大众就会越来越习惯于将自己封闭在梦境之中,逃避对于现实的介人,逃避为必然性束缚的实践和改造。一旦大众传媒有效地取消了人们对于世界和自身的现实处境的实际感受,就会使人们将改造世界的实践热情遗弃在那些幻想之中。媒介所营造的那些理想的幻境为公众提供了一种逃避,逃避现实的行动,也逃避对现实的思考。所以,这样的大众传媒产品提供的虽然是一种快乐,但这种快乐却常常是以人直面现实、批判现实的勇气和理性为代价的。同时,大众传媒的这一快乐原则还会因为无限地夸大人的感性欲望,极力放纵人的肉体生命而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它在给人类带来瞬间快乐的同时,却会导致心灵的麻木与空虚,甚至导致生存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大众传媒文化以其世俗化倾向为人们所喜爱,在灵与肉、精神与物质、道德与欲望的二元对立中,后者显然占主导地位,于是导致了形而上的迷失,人文精神的消解,人文素质的滑坡,道德理想的沦丧,造成了人性新的异化和变质。
此外,大众传媒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大众传媒的发展一方面为文化的普及和民主提供了可能和贡献,另一方面也对文化的多样性产生了破坏。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从报纸到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的出现,将一种前所未有的画面在人类面前展开,“所有这些传播工具,打上了完全相同的印记的信息,传人千百万人的脑际,正如工厂铸造相同规格的产品,销售给千百万家庭一样……。”现代传媒不仅对工业文明发挥着如此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之向同一性方向发展。处于地球各个角落、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都在追逐着相同的流行时尚、收听相同的流行歌曲、收看相同的影视节目,崇拜同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流行同一种哲学。就像传统的经济生产残酷地摧残着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一样,信息领域的优势文化以同样的威力破坏着文化的多样性。
从文化生态学来看现代传媒的文化批判问题,可以发现:现代传媒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又推动着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由于现代化进程起源于西方文化,且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较高,客观上造成“现代化等于西方文化”的单质化趋势,其中现代传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潮流同步,这种现象反映在比较浅层的物质文化层面上,同时也更加深层地表现在观念、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的广泛影响上,从抽象绘画到行为艺术,从流行歌曲到古典音乐的通俗演绎,从室内装修到建筑设计,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外部世界对本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当代西方文化在中国广泛的传播,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化的民族性问题特别地突现出来。而现代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提出这样的问题,则是对其进行批判后的建设性反思。
当代大众传媒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又带着与生俱来的反艺术的基本品格。这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给我们的悖论。对此,塑造自身的文化品格将是各大众传媒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这既是一种市场策略,也能进一步发展大众传媒的社会整合功能,促进大众媒介自身的良性循环。目前许多现代传媒吸引从事学理研究的精英分子的参与,无疑加速了自身的建设,例如中央电视台“文化视点”、“对话”、“女性天地”等栏目以访谈、实录等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吸引了精英文化人的加人,以良好的视听形象适应市场的消费需求,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因此,在分析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时,我们特别应保持清醒的是:大众传媒毕竟是物,它最终是由人来操纵的,其作用、性质如何主要取决于左右它的人的目的和需要,取决于社会对这些目的和需要的制约。所以,实现人的精神塑形,是解决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负面影响的根本出路。
第四篇: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章标题: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
非警务活动是指不应公安机关所从事、承担的各种社会公务活动。公安机关是政府行政机关,法律明确规定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任务。然而,公安民警干了大量非职责工作,从事了大量非警务活动,浪费了大量警力,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本来就不应由公安机关承担的任务而社会公众却认为
就应该由公安民警去做,包袱重、压力大,恶性循环,形成了不做就不作为的社会共识。
一、非警务活动的形成非警务活动由来以久,是伴随公安机关的建立发展而自然形成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计划经济条件的自然产物,近年来问题越发突出,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正常工作。
(一)行政部门的职能不清
下级公安机关受上级公安机关和地方党委的领导,公安机关既要执行法律,也要执行政策,两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统一。在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政府各行政部门的联合行政,责任不是特别清晰,职能不是特别明确的情况,加之人们思想意识中固有的公安机关执法威慑力和公安民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的影响,往往其它行政部门的职责责任慢慢转移到公安机关。本应由其它行政部门执行政策的事项转由公安机关用执行法律的做法完成。
(二)公安机关的自我承诺
人民警察来自于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不容质疑的。但是,不能什么事都交人民警察去办,公安机关更不应什么事都揽在自已身上,不该承诺的不应承诺,“有困难找警察”,这个响亮的口号在全社会公民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之而来是巨大的负面效应。公众的困难是大量的,是繁杂多样的,特别是在人民生活水平并不高、社会矛盾复杂的现实条件下,人民群众几乎时时处处有困难,人们有了困难找警察,警察工作起来更困难。现在是不论什么样的困难,是不是人民警察的职责,人们更多的是先想到人民警察。
(三)非职责工作的参与
公安机关是国家行政部门之一,各种活动都应紧密围绕法律赋予的职责进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公安机关过多的参与非职责活动。地方党委政府在开展各项活动中,也经常指派公安机关参加。由于公安机关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也因经费来源于地方,使得公安机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政府,形成了做也要做,不做也要做的被动局面。在许多非警务活动中,往往能看到警察的身影。
(四)公民的思想意识
现实社会中,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不论与公安机关执法或行政管理有无关系,人们遇到困难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人民警察,诸如家庭纠纷、水管漏水、暖气不热、屋门打不开、甚至小狗落水等等。xx分局xx派出所每天接110报警10起左右,非警察职责范围内的出警,占60以上,来派出所反应问题要求派出所解决问题的也有大量警察职责之外的事项。在广大公民心目中,是事警察都应当管,只要求助于民警,警察都不能推拖,都要出动警力,都要认真去办,到派出所不方便就打110,反正警察必须出警,不出警就投诉。随之而来的是公安机关内部的追查......
二、非警务活动的危害
表面看来非警务活动是警察在执行公务,参与其它或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或为百姓解决困难等等。实际上非警务活动危害很大,越权、越职,弊远大于利,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法制的不断完善,如不认真对待,加强调研,采取针对性措施,将越发严重影响公安机关行使司法行政职能,弱化公安机关履行职责。
(一)占用警力
非警务活动占用相当警力,耗费民警精力。扣除准机关及其他处室存在机关化的工作模式的民警,一线民警为数不多。尤其是在现实治安形势条件下,基层警力明显紧缺,工作任务重,劳动强度大,许多基层单位经常用加班加点来解决警力不足问题,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存在非警务活动占用警力问题,非警务活动与警务活动争警力,部分警力投向偏离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主方向,履行了自身之外的职责,使主责司法活动受到影响。非警务活动不但占用警力,也耗费了民警精力和体力。
(二)弱化职能
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是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对敌人专政和对人民民主是公安机关最基本的职能。现实斗争的严峻性要求强化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社会治安问题仍是社会热点问题,刑事案件的发案仍呈增长趋势,公安机关的维稳责任重大,任务十分繁重,不仅要预防制裁和惩处对公民合法权益侵害的行为,而且要严格依法办案。由于非警务活动占用警力,分散警察工作精力,分流了战斗力,警力投向没有全部放在刀刃上,部分警力做了职责之外的工作,弱化了公安机关职能。
(三)服务“错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行动准则,是公安保卫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全部司法活动都是为人民服务,履行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有困难找民警也是给民警提供了为人民服务的现实机会。然而,服务与服务不同,不应由民警承担的工作就不应该从其它部门转嫁给公安机关,群众能
够自我克服的困难也不应占用公安警力,非警务性服务挤占了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犯罪的警力,公安机关是国家暴力机构之一,工作性质有自身的特殊性,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因治安问题引发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治安问题是热点问题之一,刑事发案多,这才是警力的投向。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大做文章,下功夫,投警力,是最好最大的服务,主业做不好,其它非警务服务不会得到更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由于一些人对服务理解的错位,错误的把某些非警务服务与密切党群关系联系起来,把非警务服务说的多,唱得响,以致于许多群众不论什么事都找警察,个别部门的一些非治安问题找派出所,派警占用警力,不去说你服务意识淡化,服务态度不好。现实中这种对服务理解的错位,对公安机关履行职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具有很大的冲击。
三、减少非警务活动的思路
(一)加强宣传。公安机关要主动向社会、向群众宣传自身的职能责任,把公安机关的任务告之于全社会的人民群众,什么应该由人民警察去办,那些事项不应由人民警察来承担,都应向广大群众讲清楚,使公安机关认真履行职能和不从事非警务活动都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二)汇报沟通。公安机关要积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汇报公安机关法律法规履行的职能职责,加强沟通,明确职能分工,阐明利益关系,使地方党委政府不有时遇事指派公安机关参与非警务活动,也使有关部门该承担的任务不依赖公安民警。
(三)不包揽承诺
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公安机关不能大包大揽,对于一些“值得商确”的口号性的重大问题,应专家论证,深入调研,确实可行方能提出。“有困难找民警”给公安机关背上了包袱,给公安保卫工作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使大量警力浪费于非警务活动之中
《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非警务活动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五篇:互联网给部队官兵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互联网作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以其高效、快捷、实时、互动、直观、私密、信息海量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对官兵来讲,上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活跃思维、融入社会。但是,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满足官兵求知、娱乐、交流、通讯等需要的同时,也会给官兵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以及部队管理等带来一些负面影
响。
一是冲击官兵理想信念。互联网已成为国内外反华势力、非法组织倚重的舆论宣传工具,他们凭借信息技术优势,广泛散布“中国威胁论”、“政治多元化”、“军队非党化”等反动言论和所谓事实真相,挑拨我党群、干群关系和军民关系,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涉世不深、社会经验少、鉴别能力弱的青年官兵来说,这些反动信息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受其影响容易在思想上出现疑虑、困惑和迷惘。
二是弱化官兵道德情操。据了解,现在互联网上与色情、暴力有关的信息占有不少比例。调查中发现,个别官兵曾直接或间接点击过黄色网站,有些官兵喜欢在网上玩暴力游戏。可见,官兵在享受互联网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优点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自律意识弱化,影响志趣的健康和道德的纯洁。
三是侵害官兵身心健康。青年官兵好奇心强,求知欲望盛,渴望交流交往,追求生活时尚,互联网的丰富性、私密性、交互性、娱乐性等特点正好切合青年官兵的需要,对官兵吸引力很大。如果官兵自制力弱、鉴别力差和外在约束不强,很容易沉溺网络不能自拔,迷失自我。座谈中了解到,有个别官兵由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等活动,曾不同程度地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一些单位领导谈到,尽管只有个别官兵上网成瘾,但这种行为对其他官兵会产生比较大的消极影响不容低估。
四是危及部队安全稳定。网络泄密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上网聊天、参与论坛时公开自己军人身份和职务,被敌特分子发现并利用,在其诱导下泄密;一种是虚荣心作祟,在与亲朋好友或网友聊天时,把掌握的军事秘密当成炫耀的资本,引发泄密;再一种是使用办公电脑或公用移动存储设备上互联网,被敌特病毒程序发现并植入,造成军事秘密失窃。青年官兵防范意识不强,又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军事秘密,在交往过程中极易成为敌特分子的猎取目标,严重的酿成失泄密问题。
应对互联网负面影响的建议
互联网日益普及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部队来讲,如何趋利避害,引导官兵充分认识合理利用这一信息化手段,是各级党委和领导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是要扎实搞好教育,引导官兵合理安全使用互联网。各级党委领导要充分认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必将加大对官兵思想、行为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变单纯的“堵”为主动的“疏”,下大力抓好“四项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针对部分官兵思想政治基础薄弱、鉴别能力不足的特点,组织官兵学习胡主席关于保持政治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纯洁性的重要论述,帮助官兵从根本上打牢抵御网上不良信息侵蚀的思想基础。加强法纪教育,积极开展学习贯彻《条令》活动,增强官兵遵纪守法意识;通过学习反面典型事例,引导官兵认清违规上网的危害性和互联网的负面影响,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侵蚀。加强安全保密教育,切实纠正官兵不良上网习惯和侥幸心理,引导官兵熟悉掌握各种失泄密隐患和敌特分子网上窃密的各种手段途径。加强网络知识教育,既从技术层面普及网络知识,提高官兵熟练使用互联网的技能,又注重加强上网保健教育,让官兵懂得更多的上网保健知识,提高官兵上网自控力,增强适度上网意识。
二是要加大管理力度,严禁官兵违规上互联网。继续深入开展“严禁到地方网吧上网”专项治理活动,把“三个环节”管控好:加强对人员的管控,定期搞好人员思想分析,掌握经常外出上网官兵的情况,并加强对“八大员”以及小远散单位人员的管理。加强节假日和八小时以外的管控,严格请销假制度,加强对周围地方网吧的纠察,堵塞管理漏洞。加强对涉密载体的管控,严格落实海军关于计算机及网络保密规定,规范官兵家庭上网电脑、个人电脑和移动存储设备的管理,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
三是要丰富文体活动,为官兵业余文化生活提供多样化选择。新形势下官兵精神文化需求层次和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军营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座谈中,不少官兵反映:目前部分基层单位文体设施还相对缺乏,不能很好地满足官兵需求;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打扑克、看电视成为主要项目;俱乐部和学习室每周开放时间比较少,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还不够规范,影响了官兵参与热情。因此,必须着眼满足官兵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努力创建与时代发展同步、与官兵思想共振、与部队建设合拍的拴心育人环境,进一步凝聚军心、鼓舞士气,为部队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官兵服务。
四
是要坚持主动作为,进一步抓好“军网”建设。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机关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下,舰队部队初步形成了以全军综合信息网为主要框架、以“蓝网工程”为重要补充、以舰队政工网系统为基本平台的网络格局,极大丰富了官兵的业余生活,有效减少了官兵违规上互联网的现象。但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军网”的规模和水平,与官兵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问卷显
示,有些官兵很少上过“军网”,主要原因:单位电脑少、上网要排队;网速慢,许多网站经常打不开;网上信息更新慢;搜索引擎落后,查找资料不便。多数官兵认为,如果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军网”基本能够替代互联网,极大满足官兵求知、娱乐、交流的需要。各级党委和领导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高度,进一步加大“军网”建设力度,为官兵营造丰富多彩的网络环境,用具有警营特色的军网占领网络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