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
——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家十大新兴战略产业和山东省与济南市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之首,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计算机类专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来说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甚至已经不再是专业本身的问题,必须大力推进该类专业全方位的建设与改革。
一、用好增量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计算机类基本专业有6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软件工程(080902)、网络工程(080903)、信息安全(090804K)(注:可授工学或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物联网工程(080905)和数字媒体技术(080906),特设专业3个:智能科学与技术(080907T)、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080908T)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080909T)。
为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2016 年,教育部新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080910T)、网络空间安全(080911TK)、新媒体技术(080912T)和电影制作(080913T)等4 个特设专业。这些特设专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而原来的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等基本专业将是另外的主要增长点。但无论是基本专业还是特设专业的增设,都应该满足教育部2017年1月30日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特别是要保证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
第一,要明确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总体上讲,新工科建设,要以培养满足社会特定需求的毕业生为目标,要“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要加大产学合作的力度。任何一个专业,其毕业生都有自己的问题子空间,这个问题子空间体现了该专业点所培养学生的主要服务面向,体现自己的优势。所以,问题空间子空间既不是整个问题空间,通常也不是其他学校相同专业的问题子空间。这就要求专业点申办者必须真正弄清楚、并瞄准自己培养的学生将来服务面向的具体的社会需求,而不是泛泛的社会需求,更不是网上下载的、人云亦云的“需求”。而且要明确我真的是要,而且能够培养出面向这个问题子空间的合格人才。
第二,要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有一个体现学生擅长和学科优势的、吻合于“问题子空间”的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毕业5 年左右的专业预期,而不是毕业时在专业内“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应用维护、教学、管理”什么都能干的“高级人才”这种笼统目标。其次要有支持培养目标实现的专业毕业要求。专业毕业要求应该不低于《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所给的毕业要求,且有自身特色。目标清楚准确,专业毕业要求就会体现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特色。再次是能够有效支持专业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体系。需要将专业毕业要求分解为指标点,然后将这些指标点的达成任务分配给相应的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新建的专业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而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个“方向”,更不是在原有某个专业的基础上简单地添加或者更换几门新课程就构成新专业的“课程体系”。
第三,要有基本的学科支撑和师资队伍。要办好一个专业,必须有基本的主干学科支撑,它(们)既便于办学点深入理解专业,也便于形成基本的师资队伍和支持师资队伍发展的平台,保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比较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基本的师资队伍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这些教师应该在新申报的专业上有一定的积累,尤其是专业负责人等核心教师,而且整个师资队伍在数量上不能少于12 人的最基本要求(专职的,不是和已有专业交叉使用的),需要坚决杜绝五六个人就办一个专业,十几个人就办两三个专业的情况出现。
当然,作为本科专业教育,必须有教室、实验室、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基本办学条件。
二、调整存量
2016 年,全国已经拥有近3 000 个计算机类专业点,特别是这个巨大的专业类中大约95% 的专业点的办学历史没超过25年,加上近些年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所以,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1)更新本科人才培养理念
更新基本的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为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水平提供保障。首先是回归“人才培养”的办学初心,牢固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明确教师的责任,加大本科教育的精力投入,夯实基础,避免“地动山摇”。其次是推动三大先进教育理念的落实,树立本科教育不是基本知识输入,不是基本课程要求,而是要追求面向未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基本能力在学生身上的产出。
(2)构建完整的持续改进体系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PDCA)”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体系,建好质量监控、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3 个机制,保证其有效运行,紧盯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3 方面的改进,并不断提高这3 个方面的合理性和“达成度”。为此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评价是基础。持续改进要求将评价作为基础,要求评价的准确性,追求数据合理、分析到位。要弄清楚评价的对象(目标)、评价的标准(依据)、评价的执行者、合适有效的评价方法、恰当的评价周期,要以真实反映评价对象的原始数据的有效搜集与深入分析为基础。
其次,改进是目标。将评价结果用于改进,坚持基于评价的改进,使得改进有根有据,效果良好。基于评价的“改进”,强调避免凭感觉、凭经验、凭个人的意见“改”;没有对评价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基于分析做出决策的“改”,很可能是“盲目地改”;要追求“改进”,而“改”不等于“改进”。
第三,机制是保障。用机制保证评价和改进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只有机制完善有效,才能够持续地进行。要针对质量监控、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建立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明确规定在这些处理流程中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
(3)明确聚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基本指向
必须明确和落实本科工科教育的基本定位,要围绕着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并按照此要求进行学习产出的评价。逐渐纠正某些专业点定位不清、降格要求的问题,使人才培养达到《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所定义的本科教育基本要求。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参加一个甚至几个复杂工程就可以了,而是要将这种能力的培养分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可参考文献[2]。
(4)强化和落实培养方案的系统化设计
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框架下进行。如前所述,首先是确定一个恰当的培养目标,然后依据支持该目标实现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毕业要求,按照便于落实达成和进行达成度评价的标准(可衡量)将各项毕业要求分解成一系列指标点,按照支持指标点达成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并通过实际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具体落实相应的指标点,通过教学活动结果的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指标点确实达成了,并通过这些评价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向前反馈,以指导改进。
(5)稳步走向科学施教
要彻底摆脱面向课程的教育,真正走向面向产出的教育。要将知识作为载体,向学生传授解决计算机类复杂工程问题的思想、方法和专业技能,这些思想和方法就是计算学科方法学的内容,包括方法论意义上的12 个核心概念、典型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问题的抽象、理论、设计求解过程。必须在教学大纲中给予明确规定。明确课程目标,且课程目标与其支持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关联(所以,就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点掌握的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不能仅仅是知识,还要包含问题求解思想和方法。因此,传统的大纲已经无法适应新的要求,特别是那种“教材目录式大纲”,距离新的要求就更远了。
(6)加强产学合作,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进一步强化教育为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的认识。除了“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外,更要积极推进产学合作育人,紧跟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需求,积极引导探索,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产学合作,面向社会需求选题,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锻炼综合运用所学,创造以服务社会。
(7)满足《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
按照教育部的计划,一批专业类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在今年公布实施,《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会在公布之列。要想提高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必须加快专业建设步伐,使所有的专业点尽快达到《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更有一大批专业点能够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国际等效”。
三、交叉融合
交叉融合的关键是“真正的融合”,而不是“拼盘”。“拼盘”体现的依旧是面向课程的教育,而“融合”要求的是面向产出理念下的专业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与实施。可以通过理工科的融合,培养研发类人才,重点在于解决工程开发中的基础问题;也可以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实现跨界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重点解决相关行业内的计算机类问题,促进相应行业的升级、改造,这种模式适应于有行业背景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还可以与技术发展融合,紧跟技术发展,培养某一方面的特殊人才,实现支撑引领目标;与地方建设的融合模式在于培养地方建设和发展亟需的人才。当然,由于计算机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通用技术,不同的地区需求差异可能不是很明显,此时可以重点考虑地方产业发展的特殊需求。
四、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 蒋宗礼.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改革[J].中国大学教育,2017(8).[2] 蒋宗礼.本科工程教育:聚焦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6 年(11).
第二篇:工科类专业建设申请书
工科类专业建设申请书(例)①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重点专业类建设,进一步强化三个专业多年来融合的优势,服务于本地区“微特电机制造”、“电力及能源装备制造”两个优势产业,彰显各自的专业特色,进一步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优势,挖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代信息控制技术方面的潜力,拓展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在上述两个产业中的应用范围,为企业输送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也为全国硕士授予单位提供高级应用型、创新型生源,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特色鲜明的电气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建设: 第一个方面,推进完成以高校为主的校企联合、注重应用性教学与面向工程对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个方面,形成专业融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重点突出专业类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倾力打造一支改革意识强、专业水平高、结构层次合理、教学质量高、科研能力强的的优秀教学团队。
第三个方面,完成适合专业类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逐步建设成一套“应用性理论”教学和“面向工程对象”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围绕各自专业方向,形成各专业的四大课程模块,同时,跟进教材建设,形成专业类融合的新教材体系。
第四个方面,完成各教学环节与教学管理的全面优化
本着规范化、科学化、可操作化的原则,通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完成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全面优化。
②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专业类大胆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对电气信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具体采取“2+1+1”培养模式,其中2年以通识类课程和电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为主,1年的电气类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1年的专业方向分类培养。培养方案包括校内学习和科技型企业学习两个部分,两个阶段的学习分别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依托实践教育中心,增加科技型企业参与教学环节,合理设置科技型企业教学的课程、学时及开设学期,形成科技型企业教学贯穿四年的系统结构。
经过3年的建设实践,形成一个成熟的、适应现代工业的高效率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点,教学团队建设
在原有课程师资共享的基础上,结合三个专业的技术发展,培养和构建电气类专业师资队伍,在课题申报、产学研合作、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方面,实现更深入的合作与融合。针对本地区优势产业及本专业类各专业方向,在原“省级优秀学科梯队”的框架下,在重点建设好核心专业的“微特电机及其控制方向” 和“电力及能源装备技术”两个科研反哺型教学团队的影响下,拓展了“信息处理及应用”和“实用型集成电路设计”两个科研反哺教学团队。在四个教学团队建设中,采取引进与培养并进的方法,提升师资力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第三点,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以核心专业带动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使之更紧密联系实际,逐步形成专业类融合为特色的核心课程群。除了利用学校课程平台设立的通识课程、电工类大类课程外,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在实现宽口径培养的基础上,保证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实用性。同时精心筛选并设立核心专业的微特电机及其控制和电力及能源装备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的重点课程群。加大实践课程的调整力度,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除了设置公共的必修课外,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必修课程,同时还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从而完善并最终构建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与相应课程模块。教学资源建设以“发挥优势、强化特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重点突破、示范共享”为目标,逐步实现专业类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共享。
第四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科学地实施分类教学。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发展规划,利用学分制、选修课等不同形式,通过工程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兴趣小组、学生社团、专业竞赛、教师科研项目等多种平台,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分组讨论、启发式的提问、课后调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授课计划、大纲、课件、作业讲评、实验要点、模拟试卷等公布于网上,根据需求有选择性地、阶段性的公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预习和复习,实现自主学习,同时建立学生和任课教师的互动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高年级学生开设新技术讲座课程,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或高校教授开设讲座,介绍学科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第五点,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自主选择、大学生社团和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教师科研项目、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各种形式,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专业实践中来。改革课内实验教学形式,增加设计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结合专业类的实际情况,对深入企业实习的学生,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并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和院内指导教师,结合工程实际,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第六点,教学管理改革
加强教学管理的改革既可以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可量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又可以达到“寻找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目的。
在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类建设的特色和特点,尝试制定出一套适合电气专业类的各种管理细则,通过滚动优化正逐步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专业类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体系。
第七点,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制度
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制度,是“以高校为主的校企联合、注重应用性教学与面向工程对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是产学研基地教学执行的督促与协调的保障,是企业、高校人才共享,互利双赢的有力支撑。通过专业类建设,正逐步形成适合本专业类特色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制度。
③进度安排
2012年9月~2012年12月:
成立新一轮专业指导委员会,从专业类的要求全面指导本专业类建设,在专业系和专业主要负责人的带领下开展专业建设规划。
对以该专业类为基点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开展大量调研,走访相关专家,听取建设性意见,与相关合作企业的骨干技术人才、客座教授商议该项目总体规划,细化分解任务,层层落实实施细节。
2013年1月~2013年12月:
确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对照目标加大投入,引进2名博士,委托培养博士2名,申请省部级项目1项,获校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以专业类建设为特色的教材2部。
进一步扩大校企共建实践教学资源,完善校企共建省市级工程中心的建设,为本专业类,新增校企共建工程中心2~3个、校企共建实验室3~5个、校企共建实习基地12个、新增市科研型重点实验室1个。
2014年1月~2014年12月:
构建以专业类为基点的“重点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学生可以通过学分制选择不同的课程,从而实现分类教学。引进1-2名高水平教授,委托培养博士3名,申请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特色教材2部
加大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力争获得省精品课程1门,获省教学成果1项,新编特色教材2部,其中获精品教材1部。
2015年1月~2015年12月:
提高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扩大学生就业途径。对该项目进行总结,分析成效,逐步完善。
完成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总结报告1份,对4年来以专业类为基点的“重点专业建设”做全面客观的总结,将好的经验推广到本学院其他专业门类,起到一定的示范性作用。
④预期成果
结合地方产业规划和行业背景,在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建设成效。
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把该专业类建设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省内同行公认的品牌专业,并在“微特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电力及能源装备技术”等方向上有较大优势和特色。
完成建设后将形成:本地区的相关优势产业促进专业类的三个专业方向建设,形成各自鲜明的专业特色,培养出各自专门人才,又服务于优势产业的循环效应。
构建一个适合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特色与定位,校、企合作,共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体,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优化培养方案,明确专业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知识链、专业核心能力和技能点,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形成2-3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加强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研究与建设,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方向明确、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努力建设一支在电气信息领域具有稳定、明确的方向,教学质量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丰富,团结协作,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通过引进和自身培养,使专业类师资队伍人员总数达到50人,高级职称比达50%,博士比例达30%;争取培养1-2名省级学术带头人。
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促进相关部门对重点专业类的硬件投入,提升专业实验室建设内涵,加强与企业连续,做好校企共建实验室建设,在本科实验教学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对其它本科专业的建设发挥作用。
课程建设取得成果。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力争获3-5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1-2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材建设取得新成绩。根据专业定位与特色,注重应用型本科教材的建设,编写、更新反映专业特色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5-8部,争取1-2部申报省级以上精品教材建设;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不低于80%。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争取国内外更多的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质量高。通过改革和建设,更新教学理念,体现培养特色与定位,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础理论扎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门人才,力争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⑤经费支持
除学校配套资金外,还努力争取社会、企业的经费支持,通过校企共同的项目申报,解决部分经费开支。
(2)进展与管理
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改革和探索,构建起快速反映社会需求,根据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具体形成了“2+1+1”培养模式,其中2年以通识类课程和电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为主,1年的电气类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1年的专业方向分类培养。
该模式已经对2届(2009级和2010级)学生进行了实施,其中2009级学生已经顺利毕业。已经制定的培养方案包括校内学习和科技型企业学习两部分。依托省、市工程中心,增加科技型企业参与教学环节,合理设置科技型企业教学的课程、学时及开设学期,形成科技型企业教学贯穿培养方案之中。同时,学院将科技型企业一线工程师请进课堂,传授给学生实践经验及知识;并不定期让学生走进企业,“零距离”体验设计、研发工作的全过程,了解工作状态、工作要求,认识自身不足和欠缺。使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实践“无缝化”连接。
通过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对本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教学(称为:“面向工程对象”实践教学)和关键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称为:“应用性理论”)不断加以总结规划,从而在教学内容上形成应用性理论与面向工程对象的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具体改革措施:
a.“实基础”
为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发展后劲,电气信息专业类公共基础课总1240学时、64学分,占总学分(185学分)的44%。这样的比例充分体现了“实基础”的要求。
b.“重实践”
将“重实践”贯穿到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中。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增加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以及开放实验室,开展各级各类创新性实验和电子设计大赛,改革纯理论性课程设计为实物性课程设计,积极推进企业、学校双导师制毕业设计等内容。
c.“宽口径”
应用型本科人才不是“狭窄于技术”的工匠,而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而,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我们还要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技能融合的“宽口径”工程技术人才。融合包括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各方面技能全面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同时还积极拓展其人文内涵。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②教学团队建设 a.紧跟现代工业发展,构建电气类专业师资队伍
在原有课程师资共享的基础上,结合三个专业的技术发展特点,以各级、各类教改项目、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项目、各类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各种专业技能培训项目为平台及时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培养和构建电气类专业师资队伍,实现更深入的合作与融合。依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优势资源,带动电子信息工程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带动电气类专业师资水平的全面提升。
b.构建科研反哺型教学团队
在原“省级优秀学科梯队”的框架下,引入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重点建设好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领衔的两个科研反哺型教学团队,即:“微特电机及其控制方向”教学团队和“电力及能源装备技术”教学团队,同时通过人才引进和科研活动拓展了“信息处理及应用”科研反哺教学团队和“实用型集成电路设计”科研反哺教学团队。
c.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在团队建设上,采取引进与培养并进的方法,在满足学历与职称要求的前提下,注重其工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考核。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为他们创造进修学习和科研平台,吸收他们加入科研团队,提高自己的科研与教学能力。
d.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高科研、教学、实践能力
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各种学习、进修、对外交流,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增加了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学习的经费投入。
建立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和教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激励机制,通过工作量考核、业务考核、成果奖励等方法促进教师积极下企业锻炼。
③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本着以精品课建设为目标、以合格课建设基础、以重点课建设为重点的分层次、多角度建设的基本思路,对本专业类课程建设进行了改革尝试。重点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和优化,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学时进行改革,突出满足“应用性理论”体系前提下,注重“面向工程对象”,倡导教学内容要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应用性、技术性知识体系教学和积累,突出实践能力的提高。
主要进行了合格课程建设和重点课程建设。
合格课建设的重点是课程组建设。按照课程性质、内容相近的原则,适当考虑教师的职称、年龄结构等,将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类课程组、专业课程组、不同专业方向课程组,使得教师尽量在本课程组中实现交叉,实现了专业类中三个专业互相打通,相互促进的目标。重点课程建设围绕着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加强课程基本建设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考核模式;以研促教,进一步推进教研工作等方面展开。教学资源建设上,重点加强专业类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通过建立“课程库”统一协调各专业之间的相同、相似课程的课时数,便于模块化管理。通过建立“实验、实践库”,统一各专业课程设计、课内实验等相关课程的统一安排与管理,这样做可以更大化、更优化地调配师资力量和实验设施。同时加强加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网站等建设,利用公开课件、公开课堂教学录像、网上作业答疑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方便性与灵活性。
④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采用项目导向方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具体做法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工作流程环节划分项目(项目的划分以与职业岗位能力对应为原则),用几个项目囊括整个课程内容,然后将与项目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融会在项目中。每个项目按照项目分析、项目所需知识、项目所需技能、项目小结、知识与技能评价、思考题几个方面进行编排。
开展体验性学习。通过校内电子技能实训室和校内实习工厂的实训以及校外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实习,让学生动手操作、顶岗实习,亲身体验学习的内容,产生直接的、直观的感受,然后通过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真正把知识弄懂,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效高科技教育技术的应用。采用高水平的多媒体教学影片,再现产品的制造过程以及国内最先进的PCB制造、SMT组装、数码产品生产等工艺技术成果;配合高质量的动画、解说解析技术细节,将真实的生产过程、生产环境播放给学生观看,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利用电子助教教案、助学手册与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师备课和学生自学;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任课老师提供的资料和图书馆的期刊资源,查找电气设备、制造工艺、电气类标准规范、最新行业资讯;同时了解了生产性教学工厂及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信息,并通过网络上的专业网站和专业论坛等与专业人士交流信息和答疑解惑;利用资源库,辅助教学和自主学习。
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行业最新技术信息,开阔学生的眼界,见识国内外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并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
采用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校园网互联网的使用、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使学生不管在哪一种实训场所,都能接触到与将来就业企业一致的工作环境,实现学习与就业环境的无缝对接。
⑤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设备、实践场地和实践内容的效用,是目前我们优先考虑的问题。为此,我们结合省级工程中心和市级工程中心的建设,重点结合卓越工程师校企业合作上,充分利用企业、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参与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的积极性,让企业一流工程师指导学生在企业生产过程的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动手能力。同时,每个企业配备一老师,加强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联系,通过QQ、电子邮件、微信等多种手段,协调各方面关系,提高实践质量、档次。
另外,在实践内容上,在满足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注重内容实用性、创新性和启发性,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改进实践内容、实践方法和实践手段,注重创新意识培养,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
随着省级实验中心的建立,我们建立了“以实验和实训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主线,以实习、设计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体系,无论在实验室建设上,还是在人财物的统一调配上,还是在承担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篇:金点子:新工科背景下打造我院高水平专业建设的构想
新工科背景下打造我院高水平专业建设的构想
作者单位:XXX 作者姓名:XXX(2017年11月11日)
有关背景:
工程改变世界,行动创造未来,改革呼唤创新,新工科建设在行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建设,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硬实力呼唤新工科建设。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步入新阶段。今年4月和6月,教育部分别在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召开了新工科建设相关会议,全面启动、系统部署新工科建设。这也就预示着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在这种国家新工科建设战略,国家打造“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制造2025”宁波做为首个示范城市,2018-2022宁波市委、市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谋划的相关动态,结合我院列入浙江省重点暨优质校建设高职院校等背景下,对借此契机加速高水平专业建设,以下提出几点思考:
一、推进以产业需求建专业综合改革,实践探索新工科发展规律、创新激励机制
加强以产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调研,主动谋划新工科专业建设,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等宁波市重点聚焦的新产业相关的新兴工科专业和特色专业集群。更新改造传统专业,服务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鼓励现有专业交叉复合,孕育形成新兴交叉专业。推进我院以工程视角的综合改革,建立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人事考核评聘制度和内部激励机制,探索教师与行业、企业人才双向交流的机制。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凝聚校内外共识,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开展多样化探索。
二、紧盯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推动教师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专业发展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积极探索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专业研讨课程,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握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能力。
三、创新工程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大学生选择空间,方便学生跨专业学习,增强师生互动,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思维。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和推广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充分利用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式。完善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专业化创客空间,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四、引进工程人才认证体系,打造高水平实验实践基地 集中资源打造若干个专业先行先试探索《悉尼协议》,实施工程技术类专业改革升级,参考该协议的标准范畴及其认证流程,重塑专业建设理念、修订专业建设规划、再造专业建设流程、完善保障体系与支撑机制建设,全面提高高水平专业建设内涵,打造提升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标准。加大投入以工程“6S”标准建设实验实训基地,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构建标准化实训工程车间,加速淘汰老旧设备,购置适应新工科时代要求的高精尖高水平专业实验实训设备,以满足学生在一流环境和设备下,高标准高规格培养,实现与企业“零对接”高水平技能型人才需求。
五、瞄准国际化事业,分阶段增强工程教育竞争力。立足国际视野,探索教育改革发展前沿,研判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新趋势、新动态,确立以增强工程教育能力为发展目标,提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又熟悉中国标准的高技能高素质教师,鼓励教师“走出去”,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工程教育师资。探索工程教育标准,引进国际化标准,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探索实践新工科要求下高水平专业内涵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水平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双一流”“高水平”建设发展的风向标,我们应结合国家发展大战略,把握市委、市政府关于宁波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思路,主动联系行业、企业,抓住新时代发展机遇,因时而行,以动态的、发展的思维深入探索,在实践中推进和落实,一步步将建设工程教育深入专业骨髓,打造高水平专业建设内涵,扩大我院工程教育的办学影响力,实现对国家示范院校的追赶甚至超越。
第四篇:“双创”背景下新福建建设研究
“双创”背景下新福建建设研究
摘要:面对“双创”这一全新的发展机遇,福建省积极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再到发展模式等各方面展开建设。在对福建省“双创”的基础和现状展开研究基础上,不难发现福建省的“双创”活动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基于此,福建省展开了一系列有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路径探究。关键词:双创;福建省;发展
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福建省坚定不移地抓住”双创“战略的良好势头,凭借“爱拼才会赢”的创业创新热情和胆识,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各市区普遍绽放蓬勃生机,积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福建省展开“双创”的基础和现状
“双创”服务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并不是表面上涉及的积极发挥人民群众在创业创新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它实际上蕴含着对创新创业体制机制的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因此,在我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仅是一个鼓励和号召的问题,而是要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从发展方式到政策措施等方面解决一系列问题。当前,我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创新创业的环境,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具体而言,我省继续开展“双创”的基础和现状如下:
1.创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福建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率先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条措施的通知》,全面落实“双创”有关政策,多方面鼓励支持推动创业创新,全力营造有利于“双创”发展的良好环境。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优化财税政策,强化创业扶持等政策。成立规模达1.2亿元的福建省创业创新天使投资基金,投资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内的初创企业。同时,福建省积极建设和发展一批具有明确产业指向和区域特色的孵化器,并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和省级孵化器给予一次性50万、100万元的奖励。对一大批创业大本营(互联网创业园,孵化基地)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第二,福建省还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等各类人员创新创业。出台《关于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保留人事(劳动)关系离岗创业的实施意见》,支持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高级科研人员带领团队参与协同创新,鼓励闽籍在外工程技术人员回乡创业创新;第三,积极争取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如推荐三明市申报2015年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并成功获批。泉州海西电子信息产业育成基地和源和1916创意创业园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第四,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我省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鼓励有想法的初创企业不能的发展创新。同时,我省还积极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为创业创新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与国家顶层设计相一致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第五,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我省建立专利快速维权与维权援助机制。创新执法维权工作机制,设立福建省专利侵权判定专家咨询办公室,建立专利侵权判定咨询专家库,推动建立创业创新企业专利快速维权与维权援助机制;第六,积极推进创业创新教育培训。积极完善大学生创业课程教育——创业竞赛——项目孵化全过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鼓励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开设创业创新类课程,让创业创新融入专业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第七,培育示范平台。福建省级财政安排1140万,给予除厦门市外的38个示范平台单位每个一次性30万元补助。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解除创业创新者的后顾之忧意义重大。
2、各市区已做好各自的战略定位。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中,福建福州新区是其中一个。福州新区依托闽台(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合作,大力推进夫走台商投资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闽侯青口投资区、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长乐空港工业集中区等对台园区发展,构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重要集聚区。可见,福州新区不盲从于其他任何的双创示范基地,而是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建设对台金融合作示范区,培育两岸交流交往平台,以此打造福州新区外围的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型新城区。这一规划范围包括马尾区、仓山区、长乐市、福清市部分区域的双创示范基地。又如厦门的火炬高新区,就汇集了就美亚柏科、弘信电子、三维丝环保、科华恒盛、清源科技等一批创新型“小巨人”企业。概而言之,福建省各市区已做好各自的战略定位:如厦门市把重点在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稀土功能材料、生物医药、海洋装备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福州市在两岸深度融合发展、协调创新和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建设创新型城市;泉州市则继续汇集民间资本、调动民营企业活力、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推动新福建的建设。它们面对具有时代性的“双创”的机遇面前,不断地将各类创新资源进行集聚,进而集中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打造特色城市发展战略。
二、“双创”发展的困境与路径
尽管我省当前的创业创新条件不断优化,创业创新资源不断集聚,省各市区积极做好自己的战略定位,对“双创”具有极大的决心。但同样值得留意的是,“双创”并不是谋求让所有人都放下本职工作都去创业,而是要为有创新精神的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创业创新的平台,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和为我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新引擎。就我省当前的“双创”条件和现状来看,我省的“双创”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困境。
第一,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发展不平衡。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创业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发展得相对快一点,其他地区创业资源相对薄弱,需要结合当地创业人员和产业特点加强引导;第二,我省结合区域产业特点的创新创业企业(团队)数量还不够多、质量上还有待提升,特别是在行业细分领域上挖掘得还不够;第三,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内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还需要加强,源头技术创新有效供给还需增加;第四,创业孵化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第五,创新力量还较薄弱,创客数量、创业项目还不够多,创业者聚集效应发挥得还不够明显。第六,利益驱动有待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涉及的种种利益分配问题,是调动研发人员和创业创新主体积极性的大事。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创新人才的驱动。
面对我省“双创”发展的困境,我们有必要积极探寻适合福建省发展的“双创”路径,激发全省群众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构建新福建。具体而言,我省的“双创”路径要留意一下几点:
第一,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省的“双创”举措应更加注重资源和效率的竞争。鼓励更多的民间投资的众创空间的发展,政府应积极为创客提供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一个积极宽松的环境,提升初创企业成功率,如鼓励电商创业等。福州的优空间就试图构筑一个“创客+、行业+、资本+,资源助推”创业生态圈。此外,我省还可以通过更多的举办互联网经济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来激励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如,2016年8月,三明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可见,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促进市场各个主体按照“互联网精神”联合在一起,协同构建创业创新生态圈,建立一个联合、共享的互动机制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创业创新成本,提高创业创新的成功率。使各个市区的“双创”发展不至于失衡太重。
第二,转变经济价值观,逐步从传统精英创业创新向大众创业创新过渡,为新福建创造一个理性繁荣的条件。以往创业办工厂,成本高,现在互联网创业门槛低,打破了垄断壁垒,低成本化,年轻人创业很快就能进入。当前,青年创业创新已经成为“双创”的拐点和主力军。并且,以往那种认为只有社会精英才可以创新的观点被我们所否决,在当前社会,社会是更加公平正义的,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动幸福。此外,转变经济价值观,要求我们要广泛传播创业创新文化,推介众创空间典型模式、创业创新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让众创空间成为创业创新的新选择,使百姓生活的有新方式、价值追求有新取,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构建新福建。
第三,培植众创,共筑创业创新摇篮。优化众创平台。支持建立创业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开放相关部门信息库,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搭建沟通桥梁,让更多的投资人及早关注、发现成长中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让更多的创业者容易找到投资机构和融资渠道。
第四,我们要学习国内外的创新经验。如学习国内其他省市的“双创”经验。这一点厦门的火炬高新区就积极展开与北京的中关村展开项目合作,学习引进中关村的创新资源、围绕产业升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经验,试图进一步提升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而在外国经验上,美国国会与政府十分关注初创企业的发展,不仅从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层面优化创新系统,还从金融创新、市场中介服务体系构建等市场机制方面多方着手,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对小企业创新成长的全方位支持。还有德国的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德国的经济之所以多次位居欧洲第一,并在制造业等领域具有世界竞争水平,与起注重创新的传统密切相关。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已成为德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些国家对待初创企业的态度和政策机制值得我省学习。
结语 “双创”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机遇和新动能,对新福建建设意义重大。首先,“双创”有利于提升了福建省的创新质量。2015年,全省专利授权6.16万件,同比增长62.8%,增幅居全国第4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730件,同比增长67.3%,增幅居全国第10位。全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其次,“双创”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的自我实现。使创业创新从最初的精英创新到现在的大众创业创新,人人都有平等的创业机会,有平等获取幸福的权利。此外,“双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自我创业、自主发展、使他们在自主创业和创新过程中自我实现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有助于福建省真正实现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五篇:新医改背景下
新医改背景下“看病难、看病贵”探讨
郭金有
【摘要】放眼看中国,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和成因,重点探讨“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的局面是否在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下改善,提出现代医改政策与民生改善工程能否真正切切落到实处,推广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零差率”、“中医中药适宜技术”等举措是否能从微观上得到理想的治理。首先必须确保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凸显政府职能,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机构经济活动,让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中心任务后,提出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性的主要矛盾在新的政策实施后能否进一步遏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服务方式,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种探索。
【论文关键词】看病难 看病责 医疗体制改革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大学生下基层 药品零差率 中医适宜技术
展望当代中国,随着国家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凸显。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因人口众多,贫富领域不均等客观原因,当代中国“缺医少药”的现象还待进一步完善,“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的格局随着现代医改政策的实施也逐步得到了改善,“医”、“药”、“专业技术”等等科学领域的发展也逐步走向了标准化、国际化,古往今来,人类的健康问题始终摆在首位。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分析:
1.1首先“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正如字面上所表达的那样应该分为“看病难”与“看病贵”两个问题来看待:要分析这两个问题必须搞清主体与对象,即谁在喊看病贵和难、难和贵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看病难”在城市中主要体现在优质医疗资源缺少,医术水平高且可以信任的医生难找。但是反过来讲,不管什么病谁都想看高级医生、住高级医院那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满足的。在农村主要表现在一般医疗资源缺乏,医务人员人数偏少、总体医疗技术水平偏低,所以对病人应进行合理分流,根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小病到基层,大病才上大医院。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诊疗水平,对于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慢性病等病人的信任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只讲看病难,而是要作具体分析。“看病贵”指医疗费用个人负担超过了患者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其中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覆盖的广度和强度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我国在于医疗保险方面的覆盖面很窄,据统计约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绝大多数患者靠自费看病,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的三重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一卫生系统:改善绩效》得出的结论是,在被评估的19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公平性位居188位,倒数第四。
1.2“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在新旧体制更换等原因长期积累造成的,为此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18次连续药品降价,涉及品种规格多达万余种,2007年对医药卫生系统的商业贿赂问题也重拳出击。尽管如此,问题的解决不能期待一蹴而就,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须要有长期努力的思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先是从病人的方面来剖析:中国病人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当中绝大多数是农民,约占37%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他们缺乏有关医疗保险的法律和法规,没有对医疗保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预见,所以一去到医院,就总觉得看病难、看病贵,那些病人就被这样一个事实所吓倒,同时心理为这笔昂贵的医药费用而产生崩溃,所以像这种情况也就犹然而产生了。
1.3从国家的方面来看,不但有政策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有国家和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严格和财政投入不足的原因。政策方面,我国关于医疗立法还存在很多的缺陷,立法还很不健全,法律监测也很不完善,所以当病人在上医院看病接受治疗时只能是心理感觉价格高而无法用法律来得到根本的保障,况且,医院以及一些卫生院或诊所是属于事业单位,也是具有赢利性质的,所以患者就更加受蒙蔽了。同时,国家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严,还没有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个人,所以这就大大地助长了看病难看病贵的不良状况。此外,我国医疗卫生投入只占世界的2%,但是我国的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左右,用2%的医疗费用去解决22%的人口健康问题肯定会觉得看病难,看病贵。1.4关于医疗保险方面,目前中国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特别的窄,从结构上看,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的还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农民、城镇非正式就业人员、弱势群体还没有被保险制度所覆盖,医疗保险制度应有的公平性和优越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在农村,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非常的多,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没充分凸现出来时,我们可以经常从电机屏幕中看到农民工因工伤或意外伤害而没有钱治病,就算给农民保险,但仍还是不够充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首先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来源不足,随着基层社区集体经济力量的下降向农民集资成为建立合作医疗资金的重要来源,但向农民投资的难度,重要取于农民对医疗的满意程度。但是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甚少,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不稳定,因为国家对医疗合作大多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但是地方政府行政官员为了各自的利益,使得他们对执行政策的主动性大大降低,没有足够推动合作医疗政策的落实。
1.5农民对医疗保障的要求不相同,这给建立统一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即农村保障的主体、方向、管理方面都构成了障碍,会导致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均衡,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益。一是农村的行政区域设置的医疗卫生网点业务不足,不少地方的农民基本可以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直接去县或乡级医院。因此县或乡的医疗布局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二是卫生机构人员的分布非常不协调,总之这些都是产生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不足之后自然就产生病人看病难看病贵。
1.6药品与医用材料价格虚高:关于药品、医用材料价格虚高的报道已经很多,几乎人人皆知,很多药品包括一些政府定价药品从出厂到零售,中间差价为一倍甚至几倍,医疗材料价格管理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以药补医”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药品销售成为医院利润的主要来源;药品生产领域无序竞争,流通领域环节多,交易成本高,药品价格虚高。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分布不合理: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其中还有不少资源水平不高,“僧多粥少”导致公众不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城市占有80%的医疗资源而农村只有20%,因此,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尤为突出。1.7 服务质量、态度差,就医流程不合理: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部门,面对患病的脆弱群体,该群体面临经济和精神双重的负担,如果遇到不满意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其反应肯定比一般服务群体要来得强烈。加上目前医疗服务人员普遍超负荷工作,待遇也不高,难免出现询问病史时间过短和回答病人问题不耐心等现象。另外,就医流程设计不合理,排队时间过长,挂号、就诊、交费、检验(检查)和取药等往往都需花费较长等待时间。如果有些大医院布局不合理,标识不清晰,需要在不同建筑或楼层之间来回奔波,病人肯定产生强烈不满。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途径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象,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尤为严重,但是近几年我们国家正逐步实施了一些新型的医改政策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1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格局,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
2.2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根据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更大程度地承担起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责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收支管理,纠正片面超收倾向。关键是明确政府责任,增加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对公立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变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片面创收的机制。
2.3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坚持教育与监管有机结合,完善监管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督促医疗机构坚持合理检查,严格执行疾病诊疗规范,明确基本检查和基本用药,防止因常规药物滥用和不合理检查而增加病人负担。物价部门应加大医药价格的专项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防止乱设收费项目、重复收费、多收费现象发生,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医药负担。
2.4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规范,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老百姓的用药需求。根据国家、社会、个人承受能力,又保证安全、有效、价廉的原则,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药品价格监管,严禁任何单位以任何名义把药品的价格太高。
2.5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核,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各级医疗机构一定要加强人员的培训,让医务工作者真正的明白群众看病的需求,方便群众就医。
2.6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辅助弱势群体。由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积极落实,结合社会扶持体系建设,多方面筹集资金,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基金,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病人员及“三无”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同时明确指定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好的卫生医疗机构,对下岗失业人员和五包户、孤寡老人实行免收挂号费和诊查费、减收床位费。切实降低弱势群体的用药负担,加大投入举办惠民医院、平价医院等,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群众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医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2.7当前要建立医务人员定期到基层的制度,推广医疗卫生、中医、中药适宜技术,建立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巡回医疗制度。同时,借鉴国外做法,制定政策,要求大学医学毕业生毕业后到乡镇卫生院工作3到5年,充实乡镇医院人才队伍,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公益性质的原则,对社区卫生资源重新布局,积极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卫生服务网络。
3“看病难、看病贵”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3.1农村医疗建设中,医、患角色的再认识
患者去医院看病不象去一般的市场上消费,医疗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患者对自己病情往往知道很少,更不要谈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到医院看病是把自己尽快康复的愿望寄托给了医生,希望医生能够对自己的利益采取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医生出于自身利益出发,还有外部压力等要求,往往使这种本应百分之百对病人忠诚的委托关系异化。开大处方、乱用药、多用药等现象十分普遍,医疗乱收费仍然屡禁不止;一些医疗机构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自定项目、分解项目收费现象比较突出。就医时医生和病人的共同敌人应该是疾病,而现实生活中医患之间的互信可以说到了历史的最低点,甚至矛盾与冲突也屡见不鲜。
3.2诊疗行为不规范,医保工作不到位
在医疗领域中除了医生、患者外,绝大部分场合存在第三方,即医疗保险者。医疗保险者除了提供疾病风险经济分摊的重要功能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是代表患者监督提供方医生的诊疗行为是否合理,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保障病人合法利益。但大多数医疗保险公司往往只注重自身利益,主要检查“过度医疗”问题,但作为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的我国,医疗保险部门除了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关注病人的利益是否受损,代表患者的根本利益监督检查医生的医疗服务行为。
3.3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改革目标不明确
在进行医疗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人享有健康,而不是只让一部分人病有所医,医疗卫生改革应该始终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如果仅仅为少数人服务,那么社会的整体宏观效率很低,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强化政府职能和政府责任,政府应向全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包”,打破城乡与体制界限,平等地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4、我乡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及解决策略探讨
松树乡地处武威市凉州区西南方,近莲花山、祁连山脉,总人口达1500多户,本人认为,在像我乡这种底子薄、财力十分有限的农村,要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只有在认真分析并抓住我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惠民政策,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严格执行药品零差率的标准,提出有的放矢的措施,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1 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分析,看病难、看病贵是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其本质是什么?其主要矛盾是什么?必须通过认真分析,抓住其现象背后的本质和主要矛盾,才有可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一困扰政府、社会和医院3方的社会问题。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同社会阶层的出现,与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相比较,现在的社会有了贫困人群、低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改革开放前是整齐同一的社会,其医疗服务需求也基本同一,这种情况下,只需供给无差别的医疗服务,就能满足全社会的医疗服务需求。在这种单一的“需求-供给”模式下,其医疗服务的价格是以社会平均承受水平来制定的,因而在社会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加之社会的均衡同一,就不会出现无法承受的社会阶层,也就不会酿成社会问题。
4.2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探讨: 针对我乡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及主要矛盾,可以提出许多不同的对策。比如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加大政府投入,构建“金字塔”型医疗卫生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变卫生资源配置方向,向农村、基层、预防倾斜等。这些对策都属于基础性对策,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部分原因问题。但由于没有针对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现象的主要矛盾,因而,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仍将继续存在,只是程度会有所缓解而已。我认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理想模式应当是“转变服务方式,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该模式是在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实事求是,针对不同的人群,为其提供来自经济上能承受的医疗服务,从而达到消除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问题的目的。
4.3 据本乡十个村摸底调查,截止2010年12月份,本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为74%,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其主要的原因是群众的思想转变落后,响应这一重大的医改政策的出台,我们今后要做的主要工作为就是要搞好宣传,做好本质的工作,让他们尽快的转变思想,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紧紧抓住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在最低的社会公正性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用理性政府的理性约束来对待非理性医疗机构的非理性医疗服务供给(表现为过度医疗服务)和非理性病人的非理性医疗服务需求(表现为小病、常见病等均到大医院求治),保障群众的健康,从而改变全乡经济落后的新局面。
4.4 卫生部门及社会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
(1)物价部门要认真把好“最低成本”定价关。
(2)法院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对涉及低保层、低收入层人群的诉讼,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下,只能按“两低”(最低限检查+最低注档药物和治疗)标准来要求医方举证。即举证要求标准应与实践中的“两低”标准相一致,不能搞“双重标准”(医疗时实行“两低”标准,诉讼时实行“普通”标准),那样医院将无所适从。
(3)信访部门在处理涉及低保层、低收入层的医疗信访案件时,也只能用“两低”标准对医院的服务进行对照检查,而不能用其他任何高于“两低”标准的标准来评判医院的工作。
(4)水、电、气、电信、交通等公用事业部门对医院供给的一切服务,应当以最低价格收费。这应当是全社会对社会弱势人群医疗保障问题关心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5)应当有一个政府职能部门来负责社会人群的阶层划分和标记工作,其划分和标记工作一年一定,实行“阳光工程”,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6)卫生行政部门和物价管理部门要共同配合,对医院执行“转变服务方式,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规,坚决予以处罚。同时设置举报电话,接受社会、新闻治”,这是否会导致新的医疗服务不公平,还有待观察。同时,由于病人所得到的医疗服务主要取决于其支付能力,因此,对社会弱势人群来说,尽管医院已经用自己所能提供的最低价的服务来履行社会公益职责了,但仍将出现一部分社会弱势人群(主要是一些重病人)连这最微薄的医疗费用也支付不起的情况。这时,问题由谁来解决?是体现无限的社会正义,由政府提供医疗费保障以继续医治、直至治愈(或死亡)?还是按照自然正义原则(政府履行有限社会正义职责),无奈结束医治(目前的现实情况中,是后一种处理情形)?这将是又一个易受社会攻击的地方,也应当是一个政治问题。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乡实行状况:
5.1、我乡经济处于不发达区域,人口稀少,人均占有量少,地处资源不丰富,经济收入普遍低,主要以农作物为主。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如果让个人独立承担疾病风险,终其一生的积累可能都会觉得“看病贵”,甚至无法承担和抵御。在农村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职能是疾病经济风险分摊,是将个人一时的疾病风险分摊到一生,是将一人的疾病风险分摊到全社会。如果没有广覆盖的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个人主要承担疾病风险的医疗体制下,“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以说根本无法解决。因此,我们需要以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平台,用一生积累的财富来抵御一时的疾病经济风险,更需要调动全民的财富来分摊与帮助某个人的医疗负担。
5.2、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需要各级政府下很大决心,政府财政也必须投入很大的财力才能完成,必须提高到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这样一个政治高度才能完成。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把这项造福广大农民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要认真总结试点单位的好做法,积极进行农民个人缴费方式的探索,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
5.3、在对松树乡卫生院展开进一步的调研后,据统计2011年松树乡人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8%,每日门诊接待人次达100多人,日均补偿金额达1000多元,住院比例根据相关规定内设25张病床,并建立健全既方便农民又便于监管的合作医疗审核和报销办法,实行基金使用管理的卫生院、村卫生室公示制度,把合作医疗报销情况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探索农民参与监督和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和使用的专项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本乡五保户和贫困家庭的问题。在帮助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的同时,对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重、难以承担的部分,给予适当补助。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共同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难的突出问题。
6、使用药品零差率、地产中药及相关医改策略解决看病贵探讨
6.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如火如涂进行的同时,国家又出台了新的医改政策即使用药品零差率、中医中药、适宜技术的施行,这一新政策的出台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本人认为患者就医感觉医院不好进的根本原因是其昂贵的药品使他们望而却步,国家出台这样的新政策应该能解决这一本质问题。再不会是真正真需要救治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推行药品零差率、中医中药、适宜技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国家、省上确定的基本药物有关规定。基本药物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招标、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实行零差率销售。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步进行,具体进度为:2010年5月31日前,在28个县市区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先期试点,完善方案;自6月起,在不少于60%的县市区开始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综合改革;年底前在全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综合改革。
6.2推进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政府补助及医保基金等多渠道补偿。政府补助标准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的办法核定。离退休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用,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由当地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核定补助。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支出,由同级财政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方予以专项补助。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收支全部纳入县级国库支付中心或财政专户统一管理。政府对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给予补助。
6.3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所在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对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严格界定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核定收支范围和标准、转变运行机制的同时,政府负责保障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保证其正常运转。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业务、药品、器械等方面的管理。
6.4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因事设岗、全员聘用的用人机制。依据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在合理核定人员编制的基础上,确定岗位设置,核定人员比例。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按照人社部门核准的设岗方案,所有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富余人员分流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
6.5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根据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科学核定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服务的人口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半径核定。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近三年医疗服务平均人次、收入情况,综合考虑影响医疗服务任务的特殊因素核定。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任务考核评价体系。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财政、人社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岗位任务制定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对职工定期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定岗竞聘完成后,按照国家规定实施绩效工资。
6.6推进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现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向城乡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阶段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保健,慢性病及重性精神病管理等9大类。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随着政府投入的逐步提高将不断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依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在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本地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强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医药的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在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制度中的报销比例。
7、必须进行微观上的综合治理
7.1我们必须调整微观卫生经济政策,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比如改革目前传统的按项目付费的方式而采取按病种付费的方式,继续采取药品集中招标等综合措施降低药品的虚高定价,治理医院不合理医药收费行为和按规范进行的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单靠卫生经济手段远远不够,同时要大力推崇循证医学,建立合理的诊疗规范,寻找成本效果好的标准治疗方案,积极推广各种适宜技术,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前提下的控制不合理费用这样一个终极目标。当前,医学科技发展非常迅速,我们的优先重点应该引进、吸收、消化那些成本效果好的技术并予以推广。同时,对原有广泛应用的临床技术或治疗方案应该进行全面的成本效果评价,比如对终末期肾病病人移植和透析两种方案成本效果(效用)进行全面权威性的比较。又如,为了减轻过度用药现象,对临床抗生素应用范围、适应征及不适应使用范围的合理界定都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提高药品生产流通的准入标准,大力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的教育。制定一系列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和临床用药指南,用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和用药行为。严肃处理乱用药、乱检查的医院和医生。
7.2必须确保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确保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已经形成共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行确保。第一,必须弱化医院的趋利动机,但又要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院运行的技术效率。要建立与完善医疗业务工作数量、质量与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比如,医院在核定合理的支出项目与标准的前提下,如果仍然有结余应该按一定比例上交卫生主管部门,用于区域卫生资源的合理调整与布局、用于医学科技的发展和适宜技术的推广等。第二,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必须加大,政府财政要投入到疾病治疗成本效果好的医院或科室。因为对医院而言,病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即是自己的收入,如果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医院自身收入必将减少,而这减少的收入如果没有合理的补偿,相信实际上没有一个医院真正愿意朝这样一个非常合理的方向努力。这就是医疗领域非常明显的市场失灵的地方。政府财政补助必须正确发挥导向作用,校正市场失灵,专助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的医院或科室。目前撒胡椒面式的财政补助方式,不但没有很好的校正市场失灵,而且可能起了与期望相反的“逆向补助”。
7.3政府责任必须到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财政应逐年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在政府财政支出中要明确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比例,明确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的补助项目和标准。比如人员经费、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完全由财政全额拨款,日常运行经费通过低收费予以补偿,不足部分由政府财政“托底”以弱化医院的趋利动机。此外,政府要加大对医疗领域的监管力度,看病贵往往与乱收费和过度医疗密切相关,通过加强政府监管,消除乱收费和过度医疗对克服看病贵问题往往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7.4必须建立梯度医疗体系,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疗门庭冷落是医疗系统的一个普遍现象。病人流向必须合理。三级医院的定位决定其主要是负担疑难杂症的诊治,而社区卫生服务主要负责常见病多发病及诊断明确疾病的治疗。要采取行政的、制度的、经济的手段调整各类病人的合理流向,比如制定合理的定点医疗和转诊制度,发挥价格和自负比例的调节作用。7.5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核,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各级医疗机构一定要加强人员的培训,让医务工作者真正的明白群众看病的需求,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
总之,我相信,在我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乡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乡实情的路子,很好地解决我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给我乡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 》卫农卫发2006]13号
[2]胡善联.上海市“看病难、看病贵”成因和对策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6,2: 21-23.[3]邱 童,顾 海.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析及解决建议[J].卫生软科学.2006, 20(6): 536-537.[4]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甘政发[2009]97号 [5]何志高.“看病难、看病贵”之我见[J].中国药房,2007,18(13):961-963.[6]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 甘政发[2010]23号 [7]光明日报:用医改的办法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