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今年年初锦涛同志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对改革开放历史背景做了深入的阐述。锦涛同志是这么说的,说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背景。一个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来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这是讲国内的背景。
另一方面锦涛同志指出,从外部环境来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这是从国外、国际的背景来讲的。
那么锦涛同志这一段论述为我们分析改革开放的背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依据,我们就按照这样一个分析从两个方面来讲改革开放背景。先看国内背景,大家都知道,我国是在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然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初,对于照办照抄苏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所形成的这样一种体制上所存在的弊端就已经有所认识。当然苏联模式,苏联经验对于建国初期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实际上在56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认识到这种弊端。所以呢,特别是苏共二十大以后,在苏联模式的弊端有所暴露以后,我们的党就提出要以苏联为鉴戒,独立的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了这样一个任务,并且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呢,从1957年以后,我们的探索出现了偏差,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这个1957年左的错误是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开始,那么在1957年进行全党的整风,这是党的八大作出的一个决策。当时采取的是开门整风的办法,很多党外的人士给我们提了很多的意见,有一些是尖锐性的意见。由于对这样一些右派进攻的形势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结果在反击右派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扩大化。反右派斗争结束的时候,全国戴上右派分子帽子的人数高达55万多人。后来经过平反,没有摘帽子的人,右派分子只有3000多人,严重的扩大化,这是政治上的左。
到了1958年,政治上的左进一步发展为经济上的左,那么这个经济上的左呢就是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个运动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特别是三年大跃进,后来有一个估计,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高达1200亿。大跃进以后我们又用五年的时间进行经济调整,三年大跃进,五年经济调整,加起来浪费了八年的时间,我们等会还会看到,这八年的时间正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个时间方面浪费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大跃进失败以后,从1961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时期,调整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经济调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政治上的失误不但没有得到同步的调整,反而在这期间又进一步的发展。1962年毛主席,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阶级斗争的理论,这个错误进一步升级。那么毛泽东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中国可能出修正主义的担心也越来越严重。那么随着阶级斗争的这根弦绷得越来越紧,再到后来四清运动当中毛主席与刘少奇在对四清性质的认识上发生了新的分歧,结果就使得毛泽东越来越把阶级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了刘少奇等人,最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历时十年,先后经历了达到一切的全面内乱,林彪集团的覆灭和初步纠左的中断,党和人民同四人帮的斗争,邓小平领导全面整顿,以及粉碎四人帮的一系列事件和过程。文化大革命名义上是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是对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沉重灾难的一场浩劫,严重的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
文革十年结束的时候,中国是一幅什么图景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把这个图景重新来回顾一下。那么在政治上,是冤假错案堆积成山,据统计,文革十年当中全国被立案审查的干部高达230万人,占文革前夕全国1200万干部的19.2%。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被审查的干部有29885人,占干部总数的16.7%。其中中央副部级和地方副省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达75%。
那么虽然没有正式立案审查,但是被错误的关押、批斗和株连的干部更是不计其数。仅迫害致死的干部就有6万人,6万多人。所以文革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的一次大践踏,大破坏,这是政治上。那么经济上的损失也非常严重,据李先念同志后来估计,文革十年造成的国民收入的损失就高达人民币5000亿元,那么这个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1978年2月,华国锋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说到,仅从1974-1976年文革就造成全国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钢产量的损失2800万吨,财政收入损失400亿元,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从1966年-1976年,文革十年当中有五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超过4%,其中有三年是负增长。所以十年文革对中国的经济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
那么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很多知识分子受多迫害,造成了严重的科技断层、文化断层、人才断层。比如说对科学技术的破坏,文革期间中国科学院仅北京地区171位高级的研究人员当中就有131位受到审查或者列为打倒的对象。全国中科院系统被迫害致死的科研人员达到229名。在上海科技界,仅“两线一会”这样一个特务案就株连了个研究单位的1000多人,受到逼供、拷打的科技人员多达607人,打死了两人。1966年-1976年,十年由于文革的影响,十年没有组织过正式的高考,交白卷的也可以上大学,在1982年有一个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文盲、半文盲的人数达到2亿3000多万,占到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那么文革结束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又是一个什么图景呢?我们也可以看一看。从1957年-1976年20年时间,全国职工长达20年时间里面没有涨过工资,几乎没有涨过工资。不但没有涨工资,工资还有所下降,你比如说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是624元,到1976年的时候呢,只有575元,1976年的工资比1957年还要少40几元,将近50块钱。
有了一点工资也买不到东西,很多生活的消费品都要凭票购买,粮票更是流行了40年。同人民币一样重要,被称做第二货币。三转一响是人们当时最向往的东西,三转就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是收音机。自行车大概在180元左右,当时的价格,手表一转是120元左右,缝纫机是100元左右。收音机啊,比如说红灯牌的收音机当时90多块钱,也将近100块钱。三转一响加起来四样东西500块钱左右,但是就这样三转一响很多人一个是买不起,再一个即使能买得起也要拖关系,走后门才能买得到。
穿什么样的衣服呢?从城市到农村,灰、蓝、黑、绿是主色调,全国几亿人穿的衣服颜色就是这四种颜色。住的房子这里面也有一个数字,改革开放的初期上海180万住户当中按照国家的标准有89.98万户为住房困难户,就是按照国家的标准,上海有将近一半的住户住房困难。其中三带同室的户数有11万多,这是85年的上海统计的数字。父母与12周岁以上子女同室的有31万多,12周岁以上兄妹同室的有8万5000多户,两户人家同居一间屋子的有4万4000多户,人均居住两平方米以下的有26万多人,所以住房也非常的困难。
就全国而言,1978年建设部对全国182个大中城市统计,有一个数字,有一个结果,就是全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呢?3.6平方米。全国180多个大中城市统计的结果,人均居住面积是3.6平米。在这182个城市当中,有缺房户有689万户,占这些城市总户数的35%,住房也大多是没有客厅,进门就是卧室,甚至是厨房、卫生间,各家合用,住房非常困难。
那么刚才说的主要是城市,在广大农村,这个情况就更加严重了。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全国8亿农民生活在5万4000多个人民公社里面,农村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一切产品都由国家统购统销,农民种什么作物,种多大的面积,怎么种植,农民吃多少粮食,吃什么品种都由上级决定。所以没了自主权,也就没有了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的问题相当严重。
安徽是最有代表性的,安徽是一个农业的大省,也是文革期间受到左的影响比较严重的一个地方。1977年6月,中央调万里到安徽省委做第一书记,到任以后,万里听取了安徽省委农委的汇报,了解了安徽农村的情况,什么情况呢?文化大革命十年,安徽的粮食的总产量一直徘徊在200亿斤左右,农民人均年收入是60块钱左右,一年的收入平均起来农民60块钱左右。由于价格的因素,十年当中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了30%。当时有一个测算,农民每年每人的最低的生活费用合算起来大约是100块钱人民币,100块钱人民币。但是安徽全省28万个生产队当中,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的占了67%,低于40元的占了20%,那两者加起来全省有90%的生产队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维持。
所以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万里就说了一句话,让我这个书记啊,这个省委书记啊怎么不发愁,怎么当,说了这样一个意思。那么随后万里又到芜湖、徽州、石州、肥东、定远等农村实地看了一番,到农村实地去看了一下,了解的情况使他非常的震惊,也非常的失望。后来万里讲了一段话,他说我又不熟悉农村的工作,这一到任就下去先看农业,看农民,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把全省大部分的地区都跑到了。他说,我是长期在城市工作的干部,虽然对农村的贫困不能说毫无所闻,但是到农村以后,一具体的接触还是非常的受刺激,什么刺激呢?就是农民的生活原来是这么低,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淮北皖东有一些穷村门窗都是泥土坯做的,连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做的,找不到一件木器的家具,他说真是家徒四壁,家徒四壁。
他说他真没有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他说他不能不问自己,这是什么原因,这能算是社会主义吗?安徽凤阳是著名的花鼓之乡,万里也到凤阳这个地方去看了看,有一些记者也到凤阳去了解情况,了解到一个什么情况呢?凤阳县有一个前王生产队,仅靠着京普铁路,这个生产队一共是十户人家,68口人,这个十户人家有四户没有门,什么门都没有,有四户。有三户是没有水缸的,有五户没有桌子,这个生产队长史得臣是一个复员军人,一家十口人,只有一床被子,只有七个破碗,七个饭碗。吃饭用的筷子都是用树条或者是麦秸杆做的。上面来调查的人在这个生产队开这个座谈会,全村竟然找不到一个坐的小板凳,大家只好蹲着。
那么这个前王生产队的干部介绍说呢,初级社的时候全村有127人,但是到了三年困难时期,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十几个人。后来情况有一点好转,但是困难的情况一直存在,所以每到每年的冬春之际,这个村里面的男女老少都是成群结队的外流,凤阳的逃荒的几乎是走遍了全国。
安徽农村的情况应该说并不是个别的现象,1977年11月份小平同志到广东去视察,广东因为受到左的政策的影响,农民生活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有很多人大批的外逃香港,11月小平同志到广东视察的时候,广东省的领导就向小平同志报告,外逃的现象十分严重,即使动用军队来外逃也是防不胜防。听了这个介绍以后,小平同志是讲了这样一句话,意味深长的讲了一句话,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不是部队所能管得了的,是政策上的问题导致这个现象的。”
原农业部的人民公社管理局还统计了一组全国性的数据,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均收入低于50元。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所以,文革结束的时候,呈现给由于左的政策的,极左的严重的干扰,呈现给世人面前的中国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中国,是一个烂摊子,是一个亟待改弦更张,需要重新振起的一个烂摊子。
那么对长期左的错误造成的严重的损害,小平同志后来有一个概括,他说“从1957年开始,我们主要的错误是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中国社会从1958年-1978年20年时间里面,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从我们刚才回顾的情况来看,小平同志的这样一个概括是非常客观,确实也反映了当时的实际的情况。我们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是由于左的失误,特别是由于文革这样的极左造成的严重的危害,那么在这期间,社会主义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我看搞这样的社会主义它的优越性难以服人,难以服人。
小平同志在1977年7月第三次复出以后,就不断的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你比如说1977年12月26号,他在会见澳大利亚外宾的时候就尖锐的提出一个问题,说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他说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他说如果这也叫优越性的话,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1978年3月,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又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他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的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的钢,能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他说这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能叫社会主义吗?
1978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他又说,说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他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他说社会主义要表现出他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们要坚持,但是社会主义绝不能够再像文革这样搞下去了,中国也再不能像文革这样发展下去了,这就是现实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怎么办呢?改革的问题就自然而然的提出来了,关于改革与文革的关系,小平同志在88年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说“中国不仅领导层支持改革,而且全国人民上上下下都要求改革,这要归功于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变成了全国人民的大课堂,中国有文化大革命和没有文化大革命是不同的,文革的作用就是教育我们要改革开放。这是从国内背景来说的。
如果我们再睁开眼睛看看世界的变化,从国际背景再来分析一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必然性就更加尖锐的提出来了。那么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期间,在我们相继的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左的错误一个接着一个的时候,西方国家,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利用新科技革命造成的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大力的发展经济,出现了经济的新一轮的大发展,大繁荣。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四小龙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那么新科技革命也叫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是二战以后从美国兴起的,它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把二战以后的军用的一些技术转移到民用上来,使得信息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等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大家都知道1946年,从信息技术方面来看,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7年第一个晶体管在美国问世,1977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信息技术发展的非常快。
那么空间技术呢,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美苏展开了空间的竞争。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成功的登上了月球,1981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从新能源技术上来看,1945年美国原子弹成功爆炸,1957年,美国是第一个商用核电站建成。在这之前是苏联最早建成核电站,但是美国是第一个商用的核电站在57年建成。到60年,美国又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红宝石的激光器。
那么到了现在,美国所拥有的核电站高达104座,有104座核电站,法国有59座核电站,59座核电站,法国的能源的75%都来自于核能。那么在生物技术方面呢,1972年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获得成功,在1978年英国是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所以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美国经济是高速发展,1961年1月到1969年10月美国经济连续上升了106个月,60年代的美国被称为繁荣的十年。在欧洲二战以后,欧洲经济濒临崩溃,为了帮助欧洲经济摆脱困境,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摆脱当时的经济困难。
马歇尔计划在实施期间,欧洲经济增长了25%,此后欧洲经济就开始快速发展。以西德为例,从1951-1971年,20年当中西德的GDP增长了5倍多,是日本之外资本主义国家里面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从1951年-1970年,法国的工业年均增长率为5.9%,到1970年的时候,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09亿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处在第四位。
日本的发展就更令人注目了,1955年日本编制并实施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又开始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55-1960年,日本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8.5%,1960-1965年增长率为9.8%。1965-1970年为11.8%。从1955年-1970年,日本的GDP增长了7.2倍,到1968年超过了西德,成为位居美国之后的资本主义的第二经济大国。那么在西方发达国家,包括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正是中国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所以用小平同志的话来说,正是自己折腾自己的20年。这样两厢比较,中国本来就已经存在的和这些国家的经济技术的发展差距就进一步的扩大了。
这里面有一组数字,可以简单的说一下。1957年中国的GDP的总额,国民收入折算成美元是369亿美元,美国是4405亿美元,1957年美国的GDP是中国的11.9倍,日本的GDP是308亿美元,是中国的0.83倍。西德是中国的1.39倍,法国是中国的1.56倍,英国是中国的1.66倍,意大利、加拿大分别是中国的0.76和0.94倍。除了美国以外,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经济的总量GDP在这个时候还不如中国。西德、法国、英国是中国的一倍多。但是20年以后,到1978年,中国的GDP达到1223亿美元,美国达到21123亿美元,是中国的17.2倍。日本的GDP总额是9739亿美元,是中国的7.9倍,西德、法国、英国分别是中国的5.2倍、3.8倍、2.5倍,意大利和加拿大也是中国的2倍和1.7倍,差距进一步的拉大。
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70年代末,在中国还为三转一响奋斗的时候,日本早在50、60年代三大件就已经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人家在50、60年代就已经是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就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里了。说到电视机,日本的第一台电视机是1952年生产的,1952年生产的第一台电视机。我国的第一台电视机是1958年生产的,是在天津生产的,都是黑白电视机。中日在电视机技术方面应该说基本上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说的。但是20年以后,到了1977年日本的电视机的年产量达到1500万台,中国的电视机产量当年只有28万台,经过20年的时间,差距拉的非常巨大。
除了西方国家以外,中国和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形势也相当的严峻,建国初期韩国的经济总量和中国山东省差不多,但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的发展国民解决,创造了著名的汉江奇迹,到80年代的时候韩国一改贫穷落后的面貌,经济总量是山东的几倍。香港是一个弹丸之地,197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96亿美元,而当年整个中国大陆只有148亿美元。这么大一个国家,整个中国大陆的进出口还没有香港多。那么对于中国与西方国家这样一些差距,在文革期间我们是不承认的,甚至认为别人还不如中国,自欺欺人。很多人没有出过国,也没有比较,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不甚了解。
那么是什么时候我们才真正的、真切的、真实的感受到这种差距的呢?这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是在出国考察,通过出国访问亲身感受到的。1978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就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一次出国考察的热潮,有很多代表团经过香港陆续的到国外去访问。最重要的一个团是1978年5月,由国务院副总理古牧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考察。西欧五过就是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这个团一共有30多人,团员都是当时的一些部门的主管经济的省长、部长。
比如说有水电部的部长钱正英,有农业部的副部长张根生,有国家建委的副主任彭敏,有北京市的副市长叶林等人,到西欧五过去考察。那么这个代表团在国外看到了什么呢,有两个强烈的印象。第一个印象是没有想到当代世界现代化会发展到如此的程度,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的差距会如此之大。你比如说他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些情况,在西欧五国考察期间,一共36天,到了25个城市,到了西欧五国的20多个城市,参观了80多个工厂、矿山、港口、农场、大学和研究单位,很多人经历了第一次。你比如说第一次见到高速公路,第一次看到电子计算机,第一次见到核电站,第一次看到什么是集装箱。很多都是第一次,因为中国都没有。欧洲经济的自动化、现代化、高效率更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比如说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在西德只需要2000名工人,而在中国的辽宁的阜新露天煤矿,同样产这么多的煤需要工人16万,相差80倍。瑞士的伯尔尼公司一个装机容量2.5万千瓦的水力发电站,职工只有12人,而在中国江西的江口水电站,同样的装机容量需要工人298人,相差24倍之多。法国的马赛有一个钢厂,年产钢350万吨,只有多少工人呢?只有7000工人。而中国的武钢年产钢只有230万,钢产量还不如人家多,但是工人有67000人,相差十几倍。
所以回国以后,古牧应邀到中央党校一些单位做报告,大发感慨,他说“过去四人帮搞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吹嘘什么都是天下第一,什么都是我们得好,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第二个强烈的印象就是西欧、日本这些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比我们要高出很多。比如说西欧五国工人的工资都非常高,城市的住房人均达到20-30平米,农民的生活和工人的生活,农村的生活和城市的生活相差不大,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相差无几。
日本的情况呢,从日本访问的考察团回来以后也介绍,说从1955-1976年日本工人的实际工作增长了2.1倍,还有很多福利补助,普通工人家庭一般有40、50平米的住房,全国平均每两户就有一辆汽车,95%以上的家庭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唱机、吸尘器等等。包括农民在内,都穿毛料子的服装,而且样式也很多。但是在中国,农村还有2亿5000万人是食不果腹,城市职工20多年没有涨工资,这个刚才已经说到了。
我们国家刚才说了,城市人均的住房面积只有3.6平米,西欧是20-30平米,相差非常大。日本东京大型的超市,商品的品种多达50多万种,而在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商品的品种只有2.5万种,他们当时就说,相比之下我们确实是觉得很寒碜。很多代表团回国以后,比如说访日的代表团,港澳的代表团,包括西欧五国的团回来以后都向中央做书面报告或者当面做汇报。古牧的汇报是在1978年6月30号下午进行的,从3点30进行到晚上11点多钟,进行了八个小时。古牧介绍的情况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
第一,二战以后西欧的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跟他们比我们是大大落后的。第二点,西欧的商品、资金、技术要找市场,都希望和中国发展关系。第三个方面,国际上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关系的办法有很多,比如说补偿贸易、生产合作、吸收外资等等,我们都可以用。这次报告完了以后到七月份国院又召开了四化建设的务虚会,古牧又在这个会上介绍了访问西欧的情况,又做了介绍。古牧还向小平同志做了专门的汇报,专门上小平家里去,所以小平后来有一个感慨,他说1978年9月同金日成谈话的时候说了一段,他说我们一定要以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作为我们搞现代化的出发点,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
什么叫现代化呢?50年代一个样,60年代一个样,70年代就更加的有新的情况了,更不一样了。总之,无论从中国文革结束时的困局,从这个困局来看,还是从70年代末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进一步拉大的差距,我们所承受的压力来看,中国都必须改变过去的错误的发展路线,实行新的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有人说中国在70年代末,义无反顾的选择改革开放,是被困境和压力逼出来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客观,也完全正确的一个评价。
小平同志指出,说我们过去生产力没有得到很快发展的主因,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及时的提出改革,他说现在如果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小平的结论是改革是发展中国生产力的一条必由之路。我想这些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的背景,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的历史的变迁,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篇: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曹普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
前言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中央已经作出决定要隆重纪念。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二部分啊也专门阐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事实证明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今天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的回顾准备分八个问题来讲。第一个问题,讲一下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第二个问题讲真理标准讨论与伟大的历史转折;第三个问题,讲一下改革开放的起步和面的改革开放;第四个问题,讲改革开放中的严重的波折以及应对;第五个问题,讲邓小平南方谈话与改革开放的新阶段;第六个问题,讲一下改革开放的加速推进和跨世纪的战略部署;第七个问题,改革开放在考验中前进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后一个问题,讲一下十六大以来改革开放的新进展和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和主要的经验。
先讲第一个问题,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今年年初锦涛同志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对改革开放历史背景做了深入的阐述。锦涛同志是这么说的,说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背景。一个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来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这是讲国内的背景。另一方面锦涛同志指出,从外部环境来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这是从国外、国际的背景来讲的。
那么锦涛同志这一段论述为我们分析改革开放的背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依据,我们就按照这样一个分析从两个方面来讲改革开放背景。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一、国内背景
先看国内背景。
(一)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到文革的历史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在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然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初,对于照办照抄苏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所形成的这样一种体制上所存在的弊端就已经有所认识。当然苏联模式,苏联经验对于建国初期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实际上在56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认识到这种弊端。所以呢,特别是苏共二十大以后,在苏联模式的弊端有所暴露以后,我们的党就提出要以苏联为鉴戒,独立的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了这样一个任务,并且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呢,从1957年以后,我们的探索出现了偏差,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这个1957年左的错误是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开始,那么在1957年进行全党的整风,这是党的八大做出的一个决策。当时采取的是开门整风的办法,很多党外的人士给我们提了很多的意见,有一些是尖锐性的意见。由于对这样一些右派进攻的形势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结果在反击右派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扩大化。反右派斗争结束的时候,全国戴上右派分子帽子的人数高达55万多人。后来经过平反,没有摘帽子的人,右派分子只有3000多人,严重的扩大化,这是政治上的左。
到了1958年,政治上的左进一步发展为经济上的左,那么这个经济上的左呢就是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个运动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特别是三年大跃进,后来有一个估计,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高达1200亿。大跃进以后我们又用五年的时间进行经济调整,三年大跃进,五年经济调整,加起来浪费了八年的时间,我们等会还会看到,这八年的时间正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个时间方面浪费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大跃进失败以后,从1961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时期,调整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经济调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政治上的失误不但没有得到同步的调整,反而在这期间又进一步的发展。1962年毛主席,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阶级斗争的理论,这个错误进一步升级。那么毛泽东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中国可能出修正主义的担心也越来越严重。那么随着阶级斗争的这根弦绷得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越来越紧,再到后来四清运动当中毛主席与刘少奇在对四清性质的认识上发生了新的分歧,结果就使得毛泽东越来越把阶级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了刘少奇等人,最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历时十年,先后经历了达到一切的全面内乱,林彪集团的覆灭和初步纠左的中断,党和人民同四人帮的斗争,邓小平领导全面整顿,以及粉碎四人帮的一系列事件和过程。文化大革命名义上是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是对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沉重灾难的一场浩劫,严重的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
(二)回顾文革结束时的图景
文革十年结束的时候,中国是一幅什么图景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把这个图景重新来回顾一下。
1、政治方面
那么在政治上,是冤假错案堆积成山,据统计,文革十年当中全国被立案审查的干部高达230万人,占文革前夕全国1200万干部的19.2%。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被审查的干部有29885人,占干部总数的16.7%。其中中央副部级和地方副省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达75%。
那么虽然没有正式立案审查,但是被错误的关押、批斗和株连的干部更是不计其数。仅迫害致死的干部就有6万人,6万多人。所以文革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的一次大践踏,大破坏,这是政治上。
2、经济方面
那么经济上的损失也非常严重,据李先念同志后来估计,文革十年造成的国民收入的损失就高达人民币5000亿元,那么这个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1978年2月,华国锋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说到,仅从1974-1976年文革就造成全国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钢产量的损失2800万吨,财政收入损失400亿元,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从1966年-1976年,文革十年当中有五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超过4%,其中有三年是负增长。所以十年文革对中国的经济造成的损失也非 3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常严重。
3、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那么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造成了严重的科技断层、文化断层、人才断层。比如说对科学技术的破坏,文革期间中国科学院仅北京地区171位高级的研究人员当中就有131位受到审查或者列为打倒的对象。全国中科院系统被迫害致死的科研人员达到229名。在上海科技界,仅“两线一会”这样一个特务案就株连了个研究单位的1000多人,受到逼供、拷打的科技人员多达607人,打死了两人。
1966年-1976年,十年由于文革的影响,十年没有组织过正式的高考,交白卷的也可以上大学,在1982年有一个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文盲、半文盲的人数达到2亿3000多万,占到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
4、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方面
那么文革结束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又是一个什么图景呢?我们也可以看一看。从1957年-1976年20年时间,全国职工长达20年时间里面没有涨过工资,几乎没有涨过工资。不但没有涨工资,工资还有所下降,你比如说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是624元,到1976年的时候呢,只有575元,1976年的工资比1957年还要少40几元,将近50块钱。
有了一点工资也买不到东西,很多生活的消费品都要凭票购买,粮票更是流行了40年。同人民币一样重要,被称作第二货币。三转一响是人们当时最向往的东西,三转就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是收音机。自行车大概在180元左右,当时的价格,手表一转是120元左右,缝纫机是100元左右。收音机啊,比如说红灯牌的收音机当时90多块钱,也将近100块钱。三转一响加起来四样东西500块钱左右,但是就这样三转一响很多人一个是买不起,再一个即使能买得起也要拖关系,走后门才能买得到。
穿什么样的衣服呢?从城市到农村,灰、蓝、黑、绿是主色调,全国几亿人穿的衣服颜色就是这四种颜色。住的房子这里面也有一个数字,改革开放的初期上海180万住户当中按照国家的标准有89.98万户为住房困难户,就是按照国家的标准,上海有将近一半的住户住房困难。其中三带同室的户数有11万多,这是85年的上海统计的数字。父母与12周岁以上子女同室的有31万多,12周岁以上兄妹同室的有8万5000多户,两户人家同居一间屋子的有4万4000多户,人均居住两平方米以下的有26万多人,所以住房也非常的困难。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就全国而言,1978年建设部对全国182个大中城市统计,有一个数字,有一个结果,就是全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呢?3.6平方米。全国180多个大中城市统计的结果,人均居住面积是3.6平米。在这182个城市当中,有缺房户有689万户,占这些城市总户数的35%,住房也大多是没有客厅,进门就是卧室,甚至是厨房、卫生间,各家合用,住房非常困难。
5、农村方面
那么刚才说的主要是城市,在广大农村,这个情况就更加严重了。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全国8亿农民生活在5万4000多个人民公社里面,农村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一切产品都由国家统购统销,农民种什么作物,种多大的面积,怎么种植,农民吃多少粮食,吃什么品种都由上级决定。所以没了自主权,也就没有了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的问题相当严重。
安徽是最有代表性的,安徽是一个农业的大省,也是文革期间受到左的影响比较严重的一个地方。1977年6月,中央调万里到安徽省委做第一书记,到任以后,万里听取了安徽省委农委的汇报,了解了安徽农村的情况,什么情况呢?文化大革命十年,安徽的粮食的总产量一直徘徊在200亿斤左右,农民人均年收入是60块钱左右,一年的收入平均起来农民60块钱左右。由于价格的因素,十年当中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了30%。当时有一个测算,农民每年每人的最低的生活费用合算起来大约是100块钱人民币,100块钱人民币。但是安徽全省28万个生产队当中,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的占了67%,低于40元的占了20%,那两者加起来全省有90%的生产队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维持。
所以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万里就说了一句话,让我这个书记啊,这个省委书记啊,怎么不发愁,怎么当,说了这样一个意思。那么随后万里又到芜湖、徽州、石州、肥东、定远等农村实地看了一番,到农村实地去看了一下,了解的情况使他非常的震惊,也非常的失望。后来万里讲了一段话,他说我又不熟悉农村的工作,这一到任就下去先看农业,看农民,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把全省大部分的地区都跑到了。他说,我是长期在城市工作的干部,虽然对农村的贫困不能说毫无所闻,但是到农村以后,一具体的接触还是非常的受刺激,什么刺激呢?就是农民的生活原来是这么低,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淮北皖东有一些穷村门窗都是泥土坯作的,连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作的,找不到一件木器的家具,他说真是家徒四壁,家徒四壁。
他说他真没有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他说他不能不问自己,这是什 5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么原因,这能算是社会主义吗?
安徽凤阳是著名的花鼓之乡,万里也到凤阳这个地方去看了看,有一些记者也到凤阳去了解情况,了解到一个什么情况呢?凤阳县有一个前王生产队,仅靠着津浦铁路,这个生产队一共是十户人家,68口人,这个十户人家有四户没有门,什么门都没有,有四户。有三户是没有水缸的,有五户没有桌子,这个生产队长史得臣是一个复员军人,一家十口人,只有一床被子,只有七个破碗,七个饭碗。吃饭用的筷子都是用树条或者是麦秸杆做的。上面来调查的人在这个生产队开这个座谈会,全村竟然找不到一个坐的小板凳,大家只好蹲着。
那么这个前王生产队的干部介绍说呢,初级社的时候全村有127人,但是到了三年困难时期,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十几个人。后来情况有一点好转,但是困难的情况一直存在,所以每到每年的冬春之际,这个村里面的男女老少都是成群结队的外流,凤阳的逃荒的几乎是走遍了全国。
安徽农村的情况应该说并不是个别的现象,1977年11月份小平同志到广东去视察,广东因为受到左的政策的影响,农民生活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有很多人大批的外逃香港,11月小平同志到广东视察的时候,广东省的领导就向小平同志报告,外逃的现象十分严重,即使动用军队来外逃也是防不胜防。听了这个介绍以后,小平同志是讲了这样一句话,意味深长的讲了一句话,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不是部队所能管得了的,是政策上的问题导致这个现象的。”
原农业部的人民公社管理局还统计了一组全国性的数据,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均收入低于50元。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所以,文革结束的时候,呈现给由于左的政策的,极左的严重的干扰,呈现给世人面前的中国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中国,是一个烂摊子,是一个亟待改弦更张,需要重新振起的一个烂摊子。
(三)对文革的反思
那么对长期左的错误造成的严重的损害,小平同志后来有一个概括,他说从1957年开始,我们主要的错误是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中国社会从1958年-1978年20年时间里面,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从我们刚才回顾的情况来看,小平同志的这样一个概括是非常客观,确实也反映了当时的实际的情况。我们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是由于左的失误,特 6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别是由于文革这样的极左造成的严重的危害,那么在这期间,社会主义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我看搞这样的社会主义它的优越性难以服人,难以服人。
小平同志在1977年7月第三次复出以后,就不断的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你比如说1977年12月26号,他在会见澳大利亚外宾的时候就尖锐的提出一个问题,说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他说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他说如果这也叫优越性的话,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
1978年3月,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又说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的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的钢,能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他说这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能叫社会主义吗?
1978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他又说,说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他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他说社会主义要表现出他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们要坚持,但是社会主义绝不能够再像文革这样搞下去了,中国也再不能像文革这样发展下去了,这就是现实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怎么办呢?改革的问题就自然而然的提出来了,关于改革与文革的关系,小平同志在88年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说中国不仅领导层支持改革,而且全国人民上上下下都要求改革,这要归功于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变成了全国人民的大课堂,中国有文化大革命和没有文化大革命是不同的,文革的作用就是教育我们要改革开放。这是从国内背景来说的。
二、国际背景
如果我们再睁开眼睛看看世界的变化,从国际背景再来分析一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必然性就更加尖锐的提出来了。
(一)其他国家的发展
那么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期间,在我们相继的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左的错误一个接着一个的时候,西方国家,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利用新科技革命造成的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大力的发展经济,出现了经济的新一轮的大发展,大繁荣。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 7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地区,特别是四小龙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那么新科技革命也叫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是二战以后从美国兴起的,它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把二战以后的军用的一些技术转移到民用上来,使得信息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等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大家都知道1946年,从信息技术方面来看,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7年第一个晶体管在美国问世,1977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信息技术发展的非常快。
那么空间技术呢,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美苏展开了空间的竞争。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成功的登上了月球,1981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
从新能源技术上来看,1945年美国原子弹成功爆炸,1957年,美国是第一个商用核电站建成。在这之前是苏联最早建成核电站,但是美国是第一个商用的核电站在57年建成。到60年,美国又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红宝石的激光器。那么到了现在,美国所拥有的核电站高达104座,有104座核电站,法国有59座核电站,59座核电站,法国的能源的75%都来自于核能。
那么在生物技术方面呢,1972年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获得成功,在1978年英国是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所以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美国经济是高速发展,1961年1月到1969年10月美国经济连续上升了106个月,60年代的美国被称为繁荣的十年。在欧洲二战以后,欧洲经济濒临崩溃,为了帮助欧洲经济摆脱困境,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摆脱当时的经济困难。
马歇尔计划在实施期间,欧洲经济增长了25%,此后欧洲经济就开始快速发展。以西德为例,从1951-1971年,20年当中西德的GDP增长了5倍多,是日本之外资本主义国家里面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从1951年-1970年,法国的工业年均增长率为5.9%,到1970年的时候,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09亿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处在第四位。
日本的发展就更令人注目了,1955年日本编制并实施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又开始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55-1960年,日本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8.5%,1960-1965年增长率为9.8%。1965-1970年为11.8%。从1955年-1970年,日本的GDP增长了7.2倍,到1968年超过了西德,成为位居美国之后的资本主义的第二经济大国。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二)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那么在西方发达国家,包括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正是中国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所以用小平同志的话来说,正是自己折腾自己的20年。这样两厢比较,中国本来就已经存在的和这些国家的经济技术的发展差距就进一步的扩大了。
这里面有一组数字,可以简单的说一下。1957年中国的GDP的总额,国民收入折算成美元是369亿美元,美国是4405亿美元,1957年美国的GDP是中国的11.9倍,日本的GDP是308亿美元,是中国的0.83倍。西德是中国的1.39倍,法国是中国的1.56倍,英国是中国的1.66倍,意大利、加拿大分别是中国的0.76和0.94倍。除了美国以外,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经济的总量GDP在这个时候还不如中国。西德、法国、英国是中国的一倍多。但是20年以后,到1978年,中国的GDP达到1223亿美元,美国达到21123亿美元,是中国的17.2倍。日本的GDP总额是9739亿美元,是中国的7.9倍,西德、法国、英国分别是中国的5.2倍、3.8倍、2.5倍,意大利和加拿大也是中国的2倍和1.7倍,差距进一步的拉大。
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70年代末,在中国还为三转一响奋斗的时候,日本早在50、60年代三大件就已经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人家在50、60年代就已经是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就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里了。说到电视机,日本的第一台电视机是1952年生产的,1952年生产的第一台电视机。我国的第一台电视机是1958年生产的,是在天津生产的,都是黑白电视机。中日在电视机技术方面应该说基本上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说的。但是20年以后,到了1977年日本的电视机的年产量达到1500万台,中国的电视机产量当年只有28万台,经过20年的时间,差距拉的非常巨大。
除了西方国家以外,中国和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形势也相当的严峻,建国初期韩国的经济总量和中国山东省差不多,但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的发展国民解决,创造了著名的汉江奇迹,到80年代的时候韩国一改贫穷落后的面貌,经济总量是山东的几倍。香港是一个弹丸之地,197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96亿美元,而当年整个中国大陆只有148亿美元。这么大一个国家,整个中国大陆的进出口还没有香港多。
(三)中国感受到差距
那么对于中国与西方国家这样一些差距,在文革期间我们是不承认的,甚至认为别人还不如中国,自欺欺人。很多人没有出过国,也没有比较,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不甚了解。
那么是什么时候我们才真正的、真切的、真实的感受到这种差距的呢?这是在粉碎四人 9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帮以后,是在出国考察,通过出国访问亲身感受到的。1978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就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一次出国考察的热潮,有很多代表团经过香港陆续的到国外去访问。最重要的一个团是1978年5月,由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考察。西欧五国就是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这个团一共有30多人,团员都是当时的一些部门的主管经济的省长、部长。比如说有水电部的部长钱正英,有农业部的副部长张根生,有国家建委的副主任彭敏,有北京市的副市长叶林等人,到西欧五国去考察。
那么这个代表团在国外看到了什么呢,有两个强烈的印象。
第一个印象是没有想到当代世界现代化会发展到如此的程度,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的差距会如此之大。你比如说他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些情况,在西欧五国考察期间,一共36天,到了25个城市,到了西欧五国的20多个城市,参观了80多个工厂、矿山、港口、农场、大学和研究单位,很多人经历了第一次。你比如说第一次见到高速公路,第一次看到电子计算机,第一次见到核电站,第一次看到什么是集装箱。很多都是第一次,因为中国都没有。
欧洲经济的自动化、现代化、高效率更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比如说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在西德只需要2000名工人,而在中国的辽宁的阜新露天煤矿,同样产这么多的煤,需要工人16万,相差80倍。瑞士的伯尔尼公司一个装机容量2.5万千瓦的水力发电站,职工只有12人,而在中国江西的江口水电站,同样的装机容量需要工人298人,相差24倍之多。法国的马赛有一个钢厂,年产钢350万吨,只有多少工人呢?只有7000工人。而中国的武钢年产钢只有230万,钢产量还不如人家多,但是工人有67000人,相差十几倍。
所以回国以后,谷牧应邀到中央党校一些单位做报告,大发感慨,他说“过去四人帮搞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吹嘘什么都是天下第一,什么都是我们得好,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第二个强烈的印象就是西欧、日本这些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比我们要高出很多。比如说西欧五国工人的工资都非常高,城市的住房人均达到20-30平米,农民的生活和工人的生活,农村的生活和城市的生活相差不大,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相差无几。
日本的情况呢,从日本访问的考察团回来以后也介绍,说从1955-1976年日本工人的实际工资增长了2.1倍,还有很多福利补助,普通工人家庭一般有40、50平米的住房,全国平均每两户就有一辆汽车,95%以上的家庭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唱机、吸尘器等等。包括农民在内,都穿毛料子的服装,而且样式也很多。但是在中国,农村还有2亿5000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万人是食不果腹,城市职工20多年没有涨工资,这个刚才已经说到了。
我们国家刚才说了,城市人均的住房面积只有3.6平米,西欧是20-30平米,相差非常大。日本东京大型的超市,商品的品种多达50多万种,而在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商品的品种只有2.5万种,他们当时就说,相比之下我们确实是觉得很寒碜。
很多代表团回国以后,比如说访日的代表团,港澳的代表团,包括西欧五国的团回来以后都向中央做书面报告或者当面做汇报。谷牧的汇报是在1978年6月30号下午进行的,从3点30进行到晚上11点多钟,进行了八个小时。谷牧介绍的情况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
第一,二战以后西欧的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跟他们比我们是大大落后的。第二点,西欧的商品、资金、技术要找市场,都希望和中国发展关系。第三个方面,国际上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关系的办法有很多,比如说补偿贸易、生产合作、吸收外资等等,我们都可以用。这次报告完了以后到七月份,国务院又召开了四化建设的务虚会,谷牧又在这个会上介绍了访问西欧的情况,又做了介绍。谷牧还向小平同志做了专门的汇报,专门上小平家里去,所以小平后来有一个感慨,他说1978年9月同金日成谈话的时候说了一段,他说我们一定要以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作为我们搞现代化的出发点,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什么叫现代化呢?50年代一个样,60年代一个样,70年代就更加的有新的情况了,更不一样了。
总结
总之,无论从中国文革结束时的困局,从这个困局来看,还是从70年代末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进一步拉大的差距,我们所承受的压力来看,中国都必须改变过去的错误的发展路线,实行新的政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有人说中国在70年代末,义无反顾的选择改革开放,是被困境和压力逼出来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客观,也完全正确的一个评价。
小平同志指出,说我们过去生产力没有得到很快发展的主因,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及时的提出改革,他说现在如果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小平的结论是改革是发展中国生产力的一条必由之路。我想这些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的背景,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的历史的变迁,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三篇: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第一章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把握的基本战略问题。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B.时代主题
C.姓“资”姓“社” 3.()是当代世界的两在主题 A.战争与和平B.和平与发展
C.发展与环何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提出的。A.马克思 B.列宁 C.邓小平
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大体和日本相等。A.1960 B.1950 C.1940 6、1977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同时发表的社论提出“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A、2月7日 B、2月8日
C、2月9日
7、()年4月,邓小平在给党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A、1976 B、1977 C、1978 8、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A、5月10日 B、5月11日
C、5月12日 9、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一文,引发了真理标准大讨论。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 10、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率先提出系统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引起大多数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从而改变了会议议程。
A.陈云
B。邓小平
C、李先念
11、邓小平在()闭幕会上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2、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中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13、()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4、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后的拨乱反正,其范围包括()。A,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 B、思想领域 C、政治领域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了从()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A、1979
B、1978
C、1980 16、()重新确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果断地停止使用()的口号。A、“以阶级斗争为纲” B、“以钢为纲”
C、“以粮为纲”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成立()。
A、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B、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C、中央顾问委员会 19、邓小平在1983年同()共产党主席谈话时说:“我们真正的转折点是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实际上制定了新的纲领、方针和政策,制定了新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A、日本
B、澳大利来
C、匈牙利 20、()率先题出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课题。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21、()前后,是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和准备阶段。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2、邓小平在()的重要讲话中,开始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南方谈话”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4、在()上,提出我们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25、在()上,提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条主要之点。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全体会议
26、20世纪(),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A、70年代
B、60年代
C、80年代 27、1978年,全国仍有()农民处于绝对贫困的状况。A、1亿
B、3亿
C、2。5亿
28、邓小平于()年6月提出:“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A。1987
B、1982
C、1979 29、邓小平说:“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
A、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 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必段对外开放 30、邓小平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A、摆脱贫穷落后状态 B、对外开放 C、解放思想
31、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时间,实际上处于()的状态。A、停滞和徘徊
B、快速发展 C、停顿和倒退 32、()以后,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不同于战争与革命时代的新时期。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快形成的东西方两极严峻对搞的局面覆盖了20世纪()。A、50年代至60年代
B、50年代至70年代
C、50年代至80年代 34、20世纪()中美关系的缓和以及世界大三角政治格局的形成,改变了两极对搞的局面。
A、70年代
B、80年代
C、60年代
35、20世纪70年代,以()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 A、电子信息
B、生物工程
C、纳米
36、195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
A、4。7%
B、5。7%
C。6。7%
37、时代主题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把握的()问题。
A、重要战略
B、关键战略
C、基本战略 38、世界大三角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在()。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39、从20世纪()开始,中国面对的国际大气候呈现以缓和为主流的态势。
A、80年代初期
B、70年代初期
C、90年代初期 40、世界主题转换为(),使中国能够专心致志地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在新的背景下展开改革开放的蓝图。
A、发展与脱贫 B、和平与发展
C、发展与环保
41、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1980年比1955年()。A。提高了
B、下降了
C,相等
42、中国的出口总值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1980年比1959年()。A,提高了
B、下降了
C、相等
43、1977年12月,()提出世界战争可以推迟,我国经济建设可以争取更多的和平时间判断。
A、邓小平
B、陈云
C、李先念
44、1978年3月,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的是()。A、邓小平
B、陈云
C、李先念
45、新时期的思想解放,是从()开始的。
A、平反“右派” B、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46、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间,()。
A、没有从指导思想上彻底清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B、实现历史的转折 C、经济结构趋于改善
47、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会议的讲话中首重阐述毛泽东关于实事求理的观点,批评了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上“两个凡是”的错误态度,并指出“一定要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A、全军政治工作
B、中央组织工作
C、中央宣传工作
48、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在头,邓小平的()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9、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主题报告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50、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的地位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第二章
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51、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的转移,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
A、党的工作中心 B、党的奋斗目标
C、国家社会性质 52、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A、完全
B、初步
C、全面
53、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为难局面,()振聋发聩的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版社。” A、陈云
B、邓小平
C、毛泽东
54、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到一条()的发展道路。A、既重视效益,又重视数量
B、既吸收传统,又借鉴他国 C、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
55、以()为标志,我们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民新时期,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改革开放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56、()年9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A、1978 B、1980
C、1982
57、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是在()开幕词里。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58、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A、建设、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政治民主 59、()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国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60、()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61、()制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62、()明确提出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A、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次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6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行动纲领。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64、邓小平在()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A、1978年11月 B、1978年12月
C、1982年9月
65、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A、社会主义性质论 B、社会主义初级段段论
C、社会主义阶层论
66、改革开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理论的新境界。()以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严峻考验。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67、我们党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
A、第一步
B、前两步
C、全部
68、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丫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A、机械化
B、电子化
C、信息化 69、科学发展观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又处在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形成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系统理论。
A、自主创新
B、以人为本
C、科学发展
70、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这三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形成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科学发展观
B、以人为本观
C、和谐社会观 71、()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改善人民生活
B、提高综合国力
C、和平与发展
72、江泽民同志指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 A、原则
B、政治前提
C、出发点和归宿 73、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A、发展不忘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来源于人民
74、1978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增长到11759元。A、243。3
B、343。4
C、443。4
75、1978年到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元。A、5587 B、4587
C。3587 76、我国当前农村贫困人口已从2。5亿减少到()
A、8000多万
B、5000多万
C、2000多万
77、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新是快速发展。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再到实现科学发展,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B、“可坚持发展”
C、“均衡发展”
78、到2007年,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理跃至世界第()。
A。三
B、四
C、五
79、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跃升,2007年进出口总额已位居世界第()。A。二
B、三
C、四
80、我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改革开放充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A、8。9%
B、9。7%
C、10。1%
81、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端正了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和改善。
A、风气 B、文化
C、制度
82、至2007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6年,在全国执政58年,拥有()党员。A、9400多万
B、8700多万
C、7300多万 83、()指出,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8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共产主义 85、就我国来说,()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A、发展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6、我国社会在近代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积贫积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是最基本的状况。
A、民营经济快速发展。B、工农业生产遭破坏 C、生产力落后 87、我们党领导的(),目的是推翻三座大山,改变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A、社会主义革命
B、旧民主义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88、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私有化改造
B、国有改造
C、社会主义改造
89、又好又快发展是()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A、科学发展观
B、可持续发展观
C、五个统筹 90、又好又快发展,所谓“好”,就是要保持发展的(),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A、稳定性
B、效益性
C、共享性
91、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提高发展的(),低投入、高产出,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防止增长代价过大。A、稳定性
B、效益性
C、持续性
92、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实现发展的(),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防止发展不能永续。
A、共享性
B、效益性
C、持续性 93、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把握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使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下去。A、“好”以“快”为前提 B、“快”以“好”为前提 C、“好”与“快”互为前提
94、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资源节约的目标。要狠抓节能降耗,加快发展(),大力发展资源利用效率。
A、生物材料 B,循环经济
C、回收技术
9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A、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
B、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从而为建设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基础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6、改革开放后,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A、总体小康
B、全面小康
C、完全小康
97、进入新世纪,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通过(),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开拓市场,成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A、自主创新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引进来,走出去”
98、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
A、供求矛盾
B、东西差距
C、资源环境
99、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规模
B、数量
C、结构 100、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经济生活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主要是(),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等。A、投资不足
B、消费增长过快
C、投资增长过快
101、按现行汇率测算,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但为此消耗的重要能源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却高得多。
A、4。8% B、5。5%
C、6。7% 102、2006年我国消耗钢3.88亿吨,约占世界钢消耗量的()。A、20%
B、25%
C、30% 103、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完成这个新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支撑条件和环载能力。A、财政
B、资源
C、人口
104、在20世纪的100年间,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同时也加速了资源消耗。全球GDP增长了18倍,石油的年消费增加了()倍。
A、50
B、100
C、170 105、在20世纪的100年间,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同时也加速了资源消耗。全球GDP增长了18倍,钢的年消费量增加了()倍。A、9
B、C、49 106、全球()以上的能源的是由发达国家消耗的。
A、50%
B、60%
C、70% 107、全球50%以上的矿产资源是由不足世界人口()的发达国家消耗的。
A、10%
B、12%
C、15% 108、在新的世纪里,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另外()的人口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如果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旧沿袭传统工业化道路,完成工业化将消耗大量的资源。
A、90%
B、88%
C、85% 109、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增长方式。
A、内向型
B、粗放型
C、集约型
110、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增长方式。
A、外向型
B、粗放型
C、集约型
111、()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12、()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13、()提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14、()明确提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改变。
A、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115、()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反映了客观规律,顺应了时代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116、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A、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 B、投资率偏低,消费率较高 C、投资和消费都不足
117、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而()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
A、外贸逆差过大
B、外贸顺差过大
C、外贸赤字过大
118、我国应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
A、消费、出口。B、消费、投资
C、消费、投资、出口 119、我们应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
A、安要素贡献分配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劳分配
12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A、政府收入
B、居民收入
C、企业收入 12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中的比重。
A、国民收入
B、初次分配
C、居民收入
12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者比重。A、中等收入
B、低等收入
C、高等收入 123、要走(),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C、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24、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支持走()。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C、中国特色型工业化道路 125、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做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走()。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C、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26、要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坚持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在继续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尽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A、商品化
B、产业化
C、规模化
127、在区域结构问题上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为方向,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为纽带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格局。A、政府
B、市场
C、个人
128、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高度重视并逐步缓解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促进和地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A、均等化
B、一致化
C、市场化
12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A、企业家才能
B、管理创新
C、劳资关系改善 13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A、加快企业技术升级
B、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走集约型发展道路 131、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因素较多,但是主要的是()结合不够紧密。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B、生产资料与劳动者
C、科技与经济
132、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
A、企业
B、科研结构
C、社会组织
13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的“()”,主要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基本途径。
A、三条道路
B、三个转变
C、五化
134、()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A、自主创新
B、五个统筹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5、实行()改革后,中央政府的收入比重有了提高,但原有的支出结构未调整到位,还不能满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A、财政大包干
B、分税制
C、统一税 136、现行以()为主体的财税体制,很难避免一些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盲目发展财政增收效应大的加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A、增值税
B、营业税
C、所得税
13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必须围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制定和实施()的财税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A、均等化
B、差别化
C、统一化 138、()是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A、遵循价值规律
B、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C、加强宏观调控
139、平等保护物权,从根本上确认和保障了()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A、优胜劣汰
B、开放性
C、公平竞争 140、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鼓励、支持、引导
B、引导、监督、管理
C、保护、支持、管理
141、(),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价值追求。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B、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2、()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总的趋势。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14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14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后来进一步概括出()的标准。A、“四个现代化”B、B、“三个有利于”C、“三步走” 145、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在“矛盾凸显期”,人均GDP达到了()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A、1000
B、2000
C、1200 11
第四篇: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完成了三大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A 1956年B 1965年
C 1957年D 1967年
2、党的八大提出,要以苏联为借鉴,独立地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七大B八大
C九大D十大3、1957年整风运动后,由于认识不当,反()斗争扩大化。
A左派B右派
C中间派D资本主义派
4、大跃进失败以后,从1961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时期。
A恢复B平稳发展
C调整D起步
5、毛泽东发动“四清”运动,主要是要运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防止()的出现。
A资本主义B修正主义
C宗派主义D主观主义
6、以下对十年“文革”对我国社会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政治上,冤假错案堆积成山
B居民住房非常困难
C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造成了严重的科学断层、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D农村受“文革”影响,相对城市来说,比较小
7、新科技革命也叫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二战以后首先从()兴起的。
A英国B美国
C日本D法国
8、新科技革命使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1946年在()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A英国B美国
C日本D法国
9、()美国的“阿波罗11号”成功登上了月球。
A 1968年B 1979年
C 1969年D 1970年10、1978年9月13日—20日,邓小平在东北地区和天津市视察期间多次发表谈话,指出:我们现在必须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A生产力B教育
C经济D第三产业
11、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著名的()
A“汉江奇迹”B“汉城奇迹”
C“亚洲奇迹”D“韩国奇迹”
12、1978年3月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强调(),指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党的一支依靠力量。
A教育是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3、1978年7月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主要讨论()的问题。
A 纠正“左”的错误B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C纠正“文革”错误D总结“文革”经验教训
14、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指出,()是发展中国生产力的一条必由之路。
A创新B对外开放
C自力更生D改革
15、十七大报告的第二部分专门阐述了()
A过去五年的工作B对外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C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D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6、(),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 1978年B 1987年
C 1979年D 1989年
17、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
A开创B继承
C发展D发扬
18、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A与时俱进B快速发展
C科学发展D改革开放
19、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
A与时俱进B快速发展
C科学发展D改革开放
20、()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解放思想B科学发展
C社会和谐D改革开放
二、多项选择题1、1958年,政治上的“左”进一步发展为经济上的“左”。经济上的“左”就是发动了()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D反右倾斗争
2、以谷牧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考察团在考察后,得出了一系列结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西欧、日本这些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我们要高出很多
B西欧的商品、资金、技术要找市场,都希望和中国发展关系
C国际上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关系的办法有很多,我们都可以采用
D二战以后西欧的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他们相比我们非常落后
3、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实现国家现代化
C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D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4、十七大报告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
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D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5、“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当时最向往的东西是“三转一响”,“三转” 是指()
A自行车B手表
C缝纫机D收音机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C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D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9、从1978年起,全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出国考察热潮。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考察团的“五国”是指()
A法国B瑞士
C东德D比利时
E丹麦F西德10、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经济特区,把它们作为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窗口。A深圳B珠海
C汕头D厦门
三、判断题
1、二战以后欧洲经济濒于崩溃,为了帮助欧洲经济摆脱困境,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摆脱当时的经济困难。()
2、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与时俱进。()
3、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
4、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美国经济高速发展。60年代的美国被称为“黄金的十年”。()
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中,发展是动力。()
7、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最可靠的保证。()
8、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9、改善人民生活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0、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BBCB6—10 DBBCA
11—15 ABBDB16—20 AADAD
二、多项选择题
1—5 ABABCDABCDABCDABC
6—10 CDBCDABCDABDEFABCD
三、判断题
1—5 √×√×√6—10 ×√√√√
第五篇:第一章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第一章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把握的基本战略问题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B.时代主题 C.姓‚资‛和姓‚社‛ 3.()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A.战争与和平B.和平与发展 C.发展与环保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提出的。A.马克思 B.列宁 C.邓小平
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大体和日本相等。A.1960 B.195 C.1940 6.1977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同时发表的社论提出‚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
A.2月7日 B.2月8日 C.2月9日 7.()年4月,邓小平在给党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A.1976 B.1977 C.1978 8.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A.5月10日 B.5月11日 C.5月12日 9.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一文,引发了真理标准大讨论。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 10.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率先提出系统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引起大多数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从而改变了会议议程。
A.陈云 B.邓小平C.李先念
11.邓小平在()闭幕会上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 B.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2.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员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13.()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中国共产党第二下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4.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后的拨乱反正,其范围包括()。A.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 B.思想领域 C.政治领域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了从()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A.1979 B.1978 C.1980 16.()重新确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果断地停止使用()的口号。A.‚以阶级斗争为纲‛ B.‚以钢为纲‛ C.‚以粮为纲‛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成立()。A.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B.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C.中央顾问委员会 19.邓小平在1983年同()共产党主席谈话时说:‚我们真正的转折点是1978年底抛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实际上制定了新的纲领、方针和政策,制定了新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A.日本 B.澳大利亚 C.匈牙利
20.()率先提出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课题。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21.()前后,是小平理论的酝酿和准备阶段。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2.邓小平在()重要讲话中,开始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南方谈话‛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提出我国的宿主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后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中国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4.在()上,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25.在()上,提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条主要之点。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26.20世纪(),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A.70年代 B.60年代 C.80年代
27.1978年,全国仍有()农民处于绝对贫困的状况。A.1亿 B.3亿 C.2.5亿
28.邓小平于()年6月指出:‚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A.1987 B.1982 C.1979 29.邓小平说:‚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
A.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 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必须对外开放 30.邓小平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A.摆脱贫穷落后状态 B.对放开放 C.解放思路
31.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时间,实际上处于()的状态。A.停滞和徘徊 B.快速发展 C.停顿和倒退
32.()以后,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不同于战争与革命时代的新时期。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快形成的东西方两级严峻对抗的局面覆盖了20世纪()。A.50年代至60年代 B.50年代至70年代 C.50年代至80年代
34.20世纪()中美关系的缓和以及世界大三角政治格局的形成,改变了两级对抗的局面。A.70年代 B.80年代 C.60年代
35.20世纪70年代,以()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讯猛发展。A.电子信息 B.生物工程 C.纳米
36.195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A.4.7% B.5.7% C.6.7%
37.时代主题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把握的()问题。A.重要战略 B.关键战略 C.基本战略
38.世界大三角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在()。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39.从20世纪()开始,中国面对的国际大气候呈现以缓和为主流的态势。A.80年代初期 B.70年代初期 C.90年代初期
40.世界主题转换为(),使中国能够专心致志地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在新背景下展开改革开放的蓝图。
A.发展与脱贫 B.和平与发展 C.发展与环保
41.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1980年比1955年()。A.提高了 B.下降了 C.相等
42.中国的出口总值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1980年比1955年()。A.提高了 B.下降了 C.相等
43.1977年12月,()提出世界战争可以推迟,我国经济建设可以争取更多的和平时间的判断。A.邓小平B.陈云 C.李先念
44.1978年3月,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的是()。A.邓小平B.陈云 C.李先念
45.新时期的思想解放,是从()开始的。A.平反‚右派‛
B.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46.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间,()。
A.没有从指导思想上彻底清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B.实现历史的转折 C.经济结构趋于改善
47.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会议的讲话中着重阐述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观点,批评了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上‚两个凡是‛的错误态度,并指出‚一定要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A.全军政治工作 B.中央组织工作 C.中央宣传工作
48.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的()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标 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9.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主题报告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50.实事求是是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的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第二章 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51.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的转移,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A.党的工作中心 B.党的奋斗目标 C.国家社会性质
52.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A.完全 B.初步 C.全面
53.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为难局面,()振聋发聩地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A.陈云 B.邓小平C.毛泽东
54.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找到一条()的发展道路。A.既重视效益,又重视数量 B.既吸引传统,又借鉴他国
C.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
55.以()为标志,我们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改革开放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56.()年9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A.1978 B.1980 C.1982
57.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是在()开幕词里。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58.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A.建设、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政治民主
59.()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60.()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61.()制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62.()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A.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6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行动纲领。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64.邓小平在()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A.1978年11月 B.1978年12月 C.1982年9月 65.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A.社会主义性质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C.社会主义阶层论
66.改革开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理论的新境界。()以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严峻考验。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67.我们党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
A.第一步 B.前两步 C.全部
68.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特征。
A.机械化 B.电子化 C.信息化
69.科学发展观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而又处在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形成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系统理论。
A.自主创新 B.以人为本 C.科学发展
70.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这三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形成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科学发展观 B.以人为本观 C.和谐社会观
71.()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A.改善人民生活 B.提高综合国力 C.和平与发展
72.江泽民同志指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 A.原则 B.政治前提 C.出发点和归宿
73.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发展不忘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来源于人民
74.1978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增长到11759元。A.243.3 B.343.4 C.443.4
75.1978年到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元。A.5587 B.4587 C.3487
76.我国当前农村贫困人口已从2.5亿减少到()A.8000多万 B.5000多万 C.2000多万
77.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再到实现科学发展,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
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可持续发展‛ C.‚均衡发展‛
78.到2007年,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A.三 B.四 C.五
79.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跃升,2007年进出口总额已位居世界第()。A.二 B.三 C.四
80.我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A.8.9% B.9.7% C.10.1%
81.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端正了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和改善。
A.风气 B.文化 C.制度
82.至2007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6年,在全国执政58年,拥有()党员。A.9400多万 B.8700多万 C.7300多万
83.()指出,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8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共产主义
85.就我国来说,()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A.发展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6.我国社会在近代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积贫积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是最基本状况。
A.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B.工农业生产遭破坏 C.生产力落后
87.我们党领导的(),目的是推翻三座大山,改变腐朽的政治上层建设,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A.社会主义革命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88.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私有化改造 B.国有化改造 C.社会主义改造
89.又好又快发展是()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A.科学发展观 B.可持续发展观 C.五个统筹
90.又好又快发展,所谓‚好‛,就是要保持发展的(),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 区间,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A.稳定性 B.效益性 C.共享性
91.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提高发展的(),低投入、高产出,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防止增长代价过大。
A.稳定性 B.效益性 C.持续性
92.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实现发展的(),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防止发展不能永续。
A.稳定性 B.效益性 C.持续性
93.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把握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使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下去。
A.‚好‛以‚快‛为前提 B.‚快‛以‚好‛为前提 C.‚好‛与‚快‛互为前提
94.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资源节约的目标。要狠抓节能降耗,加快发展(),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A.生物材料 B.循环经济 C.回收技术
9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A.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B.创造高度发牵物质文明,从而为建设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基础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6.改革开放后,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
A.总体小康 B.全面小康 C.完全小康
97.进入新世纪,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通过(),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开拓市场,成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A.自主创新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引进来,走出去‛ 98.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
A.供求矛盾 B.东西差距 C.资源环境
99.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规模 B.数量 C.结构
100.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平衡较快增长。但经济生活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主要是(),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等。
A.投资不足 B.消费增长过快 C.投资增长过快
101.按现行汇率算,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但为此消耗的重要能源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却高得多。
A.4.8% B.5.5% C.6.7%
102.2006年我国消耗钢3.88亿吨,约占世界钢消耗量的()。A.20% B.25% C.30%
103.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完成这个新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支撑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
A.财政 B.资源 C.人口
104.在20世纪的100年间,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总和,同时也加速了资源消耗。全球GDP增长了18,石油的年消费量增加了()倍。
A.50 B.100 C.170
105.在20世纪的100年间,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同时也加速了资源消耗。全球GDP增长了18倍,钢的年消费量增加了()倍。
A.9 B.29 C.49
106.全球()以上的能源是由发达国家消耗的。A.50% B.60% C.70%
107.全求50%以上的矿产资源是由不足世界人口()的发达国家消耗的。A.10% B.12% C.15%
108.在新的世纪里,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另外()的人口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如果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旧沿袭传统工业化道路,完成工业化将会消耗大量的资源。
A.90% B.88% C.85%
109.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增长方式。A.向外型 B.粗放型 C.集约型
110.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增长方式。
A.外向型 B.粗放型 C.集约型
111.()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12.()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13.()提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14.()明确提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A.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115.()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反映了客观规律,顺应了时代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116.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A.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 B.投资率偏低,消费率较高 C.投资和消费都不足
117.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而()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
A.外贸逆差过大 B.外贸顺差过大 C.外贸赤字过大
118.我国应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
A.消费、出口 B.消费、投资
C.消费、投资、出口
119.我们应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A.按要素贡献分配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劳分配
12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A.政府收入 B.居民收入 C.企业收入
12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中的比重。A.国民收入 B.初次分配 C.居民收入
12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者比重。A.中等收入 B.低等收入 C.高等收入
123.要走(),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C.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24.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赶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整合,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C.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25.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做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走()。
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C.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26.要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在继续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尽快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A.商品化 B.产业化 C.规模化
127.在区域结构问题上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为方向,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为纽带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格局。
A.政府 B.市场 C.个人
128.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高度重视并逐步缓解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促进各地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A.均等化 B.一致化 C.市场化
12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A.企业家才能 B.管理创新 C.劳资关系改善
13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A.加快企业技术升级 B.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走集约型发展道路
131.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是()结合不够紧密。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生产资料与劳动者 C.科技与经济
132.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
A.企业 B.科研机构 C.社会组织
13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的‚()‛,主要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
A.三条道路 B.三个转变 C.五化
134.()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A.自主创新 B.五个统筹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5.实现()改革后,中央政府的收入比重有了提高,但原有的支出结构尚未调整到位,还不能满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
A.财政大包干 B.分税制 C.统一税
136.现行以()为主体的财税体制,很难避免一些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盲目发展财政增收效应大的加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
A.增值税 B.营业税 C.所得税
13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必须围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制定和实施()的财税政策和评价体系,提高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A.均等化 B.差别化 C.统一化
138.()是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A.遵循价值规律
B.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C.加强宏观调控
139.平等保护物权,从根本上确认和保障了()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A.优胜劣汰 B.开放性 C.公平竞争
140.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A.鼓励、支持、引导 B.引导、监督、管理 C.保护、支持、管理
141.(),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价值追求。A.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 B.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2.()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总的趋势。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14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14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后来进一步概括出()的标准。A.‚四个现代化‛ B.‚三个有利于‚ C.‚三步走‚
145.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在‚矛盾凸显期‛,人均GDP达到了()美元,人民生活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A.1000 B.2000 C.1200
第三章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146.如何科学评价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A.这种探索是积极而有成效的 B.这种探索是艰难而曲折的
C.这种探索是积极而有成效的,但又是艰难而曲折的
147.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A.党的八大的召开 B.《论十大关系》的提出 C.党的十二大的召开
148.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4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5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A.主权国家的基础 B.前提条件
C.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5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
152.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各族人民()之间,既有历史递进性,更有内在统一性。
A.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 B.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进行拨乱反正
C.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
15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把100多年来备受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A.主权完整
B.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 C.生产力快速发展
154.邓小平所谓‚好的政策选择‛,最根本的就是对()的选择。A.改革开放总方针政策 B.改革政策 C.开放政策
155.邓小平指出,()不是个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A.思想路线 B.经济路线 C.文化路线
156.我们党历史上继五四运动、延安整风之后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三讲‛运动
C.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57.我国的改革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 C.仅限于经济体制改革
158.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增强改革措施的()。
A.针对性 科学性 B.科学性 协调性 C.科学化 针对性
159.毛泽东在()著名文献中,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
160.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6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62.毛泽东在哪部文献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
163.邓小平作的题为()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基本指导思想。
A.《‚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B.《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64.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宣言书是()。A.《‚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16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的提出最初是在()。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6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发生在()年。A.1978 B.1979 C.1980
167.()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A.解放思想、实是求是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B.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启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168.(),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C.《解放思想,实是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发表
169.邓小平指出,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总的指导思想是()。
A.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
B.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运用马列主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C.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运用马列主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7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指出()。
A.功过相当
B.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C.功绩和错误是三七开
171.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随着国内局势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越来越显示出党作出这个重大决策的勇气和远见。‛这个重大决策指的是()。
A..《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72.改革从()开始,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决策。A.农村 B.城市 C.经济领域
173.改革开放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起步,()以后全面展开。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74.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 B.‚以阶级为斗争为纲‛ C.思想僵化
175.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改革开放
176.()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A.党的基本纲领 B.党的基本路线 C.党的基本方针
17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的?()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7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A.兴国之要 B.立国之本 C.强国之路
179.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改革开放
180.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系统而精辟的论述,是在()。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全体会议
181.我们党第一次把对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从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大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8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83.如何评价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
A.四项基本原则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四项基本原则是团结稳定的环境和秩序的保证;有四项基本原则作保证,才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
B.四项基本原则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有四项基本原则作保证,才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
C.四项基本原则是团结稳定的环境和秩序的保证;有四项基本原则作保证,才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
18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A.共产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
185.四项基本原则是(),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A.兴国之要 B.立国之本 C.强国之路
186.被誉为新时期第二次思想解放宣言书的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C.邓小平‚南方谈话‛
187.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认识问题,谈话发表的时间是()年。
A.1991 B.1989 C.1992
18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189.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基本纲领 B.基本路线 C.基本方针
19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B.无产阶段同资产阶段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它是()。A.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C.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192.对外开放是()。
A.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长期的政策 B.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全面的开放
C.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长期的政策;全面的开放
19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必须()。
A.旗臶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理直气壮地运用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左‛的僵化思想
B.旗臶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理直气壮地运用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左‛的僵化思想;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内容
C.理直气壮地运用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左‛的僵化思想;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内容
194.邓小平指出,改革是()。
A.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5.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包括()。A.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6.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改革开放为四项基本原则提供了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B.是确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两大支柱;改革开放为四项基本原则提供了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C.是确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两大支柱,改革开放为四项基本原则提供了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97.改革开放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A.兴国之要 B.强国之路 C.立国之本
19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必须做到()。
A.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警惕和防止‚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更主要是防止‚左‛的错误
B.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警惕和防止‚左‛右两种错误倾向
C.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更主要是防止‚左‛的错误
19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A.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缺乏客观必然性;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原因是()。
A.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活;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的。它是党的代表会议通过并写进字决议的
B.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决定的。
C.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活;它是党的代表会议通过并写进了决议的
201.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革命 C.科技与创新
202.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时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A.科技 B.文化 C.经济
203.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稳定是()。A.前提 B.目的 C.动力
204.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组织建设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205.邓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A.惩治腐败 B.发展生产力 C.改革开放
206.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是()。A.提出瑞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建立经济特区
C.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207.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基本要求有()。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
208.()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科学发展
209.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
A.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10.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211.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哪两大历史转折?()A.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工业化到信息化 B.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C.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城镇化到国际化
212.改革开放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化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促进当代中国发展重要因素 C.推动当代中国进步的重要因素
21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14.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的基本路线。A.以社会建设为中心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1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
A.激进主义 B.‚左‛ C.机会主义
21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217.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A.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增强综合国力
218.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19.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A.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共同富裕
220.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经济特区,把我们作为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窗口。A.深圳、厦门、珠海、福州 B.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C.深圳、珠海、汕头、烟台
221.1984年,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步骤,是进一步开放了()个沿海港口城市。A.12 B.14 C.16
222.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突出贡献是()。
A.系统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系统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明确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23.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224.1988年,我国决定在海南建省,把整个海南岛设为中国()的经济特区。A.最大 B.第二大 C.第三大
225.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下列说法,哪一种正确的?()A.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C.两者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2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国家经营为主导,多种经营方式同时并存 C.市场与国家共同调节资源配臵的经济体制
227.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C.实现共同富裕
228.我国社会主义精明文明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总要求的提出是在()。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229.‚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针对()。A.香港问题的 B.澳门问题的。)C.台湾问题的
230.1995年1月30日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就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提出的看法和主张,俗称()。
A.叶九条 B.江八条 C.邓四原则
231.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A.教育 B.经济 C.科技
23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收入‛。A.灰色 B.劳动 C.财产性
233.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的开放战略。A.互利共赢 B.优势互补 C.求同存异
234.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235.改革开放作为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打破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打破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236.《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A.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与经济阶级的意志相符合 B.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同命运
C.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共同命运;与统治阶级的意志相符合
237.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
2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39.中国共产党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是在(A.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240.()伟大旗臶,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臶。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41.科学发展观,是同()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42.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A.发展 B.改革 C.稳定
24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最根本的就是坚持()。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44.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基本要求 B.根本动力 C.基本属性
245.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在新世纪阶段的具体表现。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246.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247.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A.基本前提 B.根据依据 C.时代背景
248.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
A.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和平发展 B.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 自主发展 C.科学发展 有序发展 和平发展
24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提出来。
A.国家硬实力 B.国家软实力 C.社会发展推动力
25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25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人本主义 B.以人为本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252.()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发展为了人民、发展领先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53.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是()。A.人的解放 B.人的自由发展
C.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25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时,首次提出了()。
A.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C.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255.()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A.社会和谐 B.小康社会 C.和谐社会
25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A.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利益问题 B.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个人利益问题 C.共同建设、共同致富问题
257.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其原因在于()。A.人类始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永远不能征服自然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之后,人们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C.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过度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258.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上来。
A.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长期利益
25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个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没有变。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260.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6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个人利益问题
B.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利益问题 C.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共同致富问题
262.()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A.执政能力建设 B.党的先进性建设 C.反腐倡廉建设
263.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是()。A.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B.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 C.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64.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A.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B.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C.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
265.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A.选择性、多元性、时代性 B.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 C.选择性、包容性、多样性
266.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A.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C.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
267.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密切联系群众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68.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A.拒腐防变的能力 B.抵御风险的能力 C.领导发展的能力
269.()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270.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的就是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富强民主文明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富强民主文明幸福
第四章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71.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272.在当代中国,坚持(),就是正直坚持马克思主义。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C.科学发展观
27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A.共建共享 B.共同富裕 C.共产主义
274.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275.2001年,我国加入(),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A.世界卫生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27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的关系。A.精神文明建设 B.改造自然
C.人口、资源、生态环境
277.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完全自治 B.相对自治 C.‚一国两制‛
278.()是社会主义的生命。A.人民民主 B.无产阶级专政 C.民主集中制
279.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A.全体党员的利益 B.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8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本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总值
281.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经济发展方式 B.经济增长方式 C.经济集约方式
282.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提高经济整体素质 C.提高国际竞争力
28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加强教育 B.改善民生 C.反腐倡廉
284.科教兴国战略形成的理论依据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
C.世界性科技革命对我国影响
285.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86.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是()。A.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 C.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287.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A.相对丰富 B.相对不足 C.相对匮乏
288.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A.发展战略 B.发展模式 C.发展观
289.()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90.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A.以发展解决矛盾的持续过程 B.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C.以改革促和谐的稳定过程
29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92.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A.全面性 B.可持续性 C.协调性
29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29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A.发展的办法 B.建设的办法 C.化解矛盾的办法
295.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国家的发展问题 B.政权建设问题 C.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296.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C.科学发展观
297.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A.经济整体素质 B.自主创新能力 C.经济安全能力
298.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的观点。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
B.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C.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299.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的基本原理。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B.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 C.否定之否定规律
300.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是()A.农村专业户经营 B.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C.适度规模经营
301.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使()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A.国际需求 B.国内需求 C.城市需求
30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民主制度的角度看,必须()。
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B.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303.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
A.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
B.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
C.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
30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305.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培育()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A.有文化、懂技术
B.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C.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
30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核心是()。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智
30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智
308.军队()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A.年轻化、现代化、正规化 B.年轻化、精炼化、职业化 C.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309.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党员的利益
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利益
310.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经是()。A.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B.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总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 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
3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民主政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B.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12.党的执政能力主要包括()。
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B.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313.(),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最高理想和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14.党的根本建设是()A.组织建设
B.思想理论建设 C.作风建设
315.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A.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B.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C.积极性和创造性
316.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A.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
C.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
317.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
A.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 B.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
318.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全面贯彻()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
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 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19.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是()。A.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B.加强作风建设 C.强化战略思维
320.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A.国防实力问题 B.经济实力问题 C.国家安全问题
321.()是民生之本。A.教育 B.就业 C.劳动
32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要逐步提高哪两个比重?()
A.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合法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23.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A.党的基层组织 B.群众组织 C.共青团
324.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在‚以法遏独、以法促统‛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A.《国防法》 B.《反分裂国家法》 C.《反干涉国家内政法》
325.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A.神舟四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六号
326.2007年10月24日,我国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绕月探测卫星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
A.远望二号 B.嫦娥一号 C.远望三号
327.2005年4月,胡锦涛在亚非首脑()会议上,首次呼吁亚非国家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A.雅加达 B.万隆 C.开罗
328.2006年11月,由非洲()国首脑参加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三次峰会在北京召开,堪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大壮举,为南南合作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A.48 B.46 C.44
329.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A.27 B.28 C.29
330.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A.三 B.四
C.五
331.2005年6月26日,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正式发布。A.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B.北京欢迎你 C.更快更高更强
332.2006年7月1日,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行。A.青藏铁路 B.川藏铁路 C.南疆铁路
第五章 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333.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是()
A.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B.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C.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334.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A.因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B.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具体指导
C.因为如果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33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最先提出的。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336.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C.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33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邓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38.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正是()的过程。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不断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时代化、本土化、民族化、大众化 C.不断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基本矛盾
339.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是()。A.时代化 B.民族化 C.大众化
340.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
B.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C.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大胆地闯
341.要坚持以()为中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B.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
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34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根本原因是()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43.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44.改革开放之初,针对一股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的要求。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4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毛泽东思想
34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
34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要克服‚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做到()A.‚左‛的倾向带有革命的色彩,而右的倾向则是把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反右基于防‚左‛
B.要克服右的错误倾向,但主要是防止‚左‛的倾向 C.‚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都会使改革开放步入歧途,要用同样的气力加以克服
348.下列观点中,属于‚左‛的错误倾向的是()A.资产阶级自由化 B.主张‚全盘西化‛,要求按照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改造‛中国
C.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
349.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就是()
A.要摒弃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经验式理解,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内涵 B.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地为这个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 C.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50.党地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来,我们坚决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钢‛地错误理论和实践,使人民民主专政地职能真正转移到()
A.以解决人民内部贸多为国家政治生活地主题,保障人民群众地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 B.切实维护国家地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
C.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地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度
351.坚持党地领导与改善党地领导地关系是()A.改善是目标,坚持是保障
B.坚持是改善的前提,改善是坚持的基础;改善为了坚持,只有通过改善才能更好地坚持 C.坚持是手段,改善是目的
352.提出‚为了坚持党地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思想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353.改革开放赋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时代内涵,表现在()。A.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纳入到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框架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切实把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所说过的每一个理论、观点、提法都作为处理各个不同时期的现成药方
35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最可靠的保证。A.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B.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地基本路线
35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地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因为()。
A.在中国这样地大国,要把十几亿人民地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具有高度觉
悟、严明律己和自我牺牲精神、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来领导,是根本不可能的
B.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C.我们党是当代中国唯一的执政党
356.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A.中国共产党 B.人民群众 C.各级领导干部
357.()是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开展各种群众运动
C.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358.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
A.党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B.共产党内部
C.党能否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59.最先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我党领导人是()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360.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A.人心向背
B.强有力的国家机器 C.先进的指导思想
361.()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36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使经济活动遵循()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A.价格规律 B.价值规律 C.劳动规律
363.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事件中,属于‚制度选择‛的是()。
A.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创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C.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364.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事件中,属于‚政策选择‛的是()。A.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B.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创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365.应该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A.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B.市场经济既不姓‚社‛,也不姓‚资‛,加上‚社会主义‛这四个字是多余的 C.我们在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实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经济与政治的有机统一
366.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党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A.鼓励和发展中外合作、中外合资和外资企业
B.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钟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36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A.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 B.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构想 C.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368.最早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我党领导人是()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369.早在()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A.1978 B.1979 C.1982
370.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中没有计划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市场经济,高级阶段则需要计划经济
C.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71.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重要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372.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重要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373.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374.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要()
A.使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所有工业行业中的资产比例超过50% B.使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大部分行业中的资产比例超过50%
C.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的关键作用
375.我国之所以要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是因为()。A.计划经济一无是处,只会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实践证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C.市场经济是比计划经济更高级的经济发展手段和发展模式
376.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是因为()。
A.社会主义可以对市场经济发展进行调控,而资本主义不能对市场经济发展进行调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有更高的思想觉悟
C.资本主义无法消除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根本矛盾,而社会主义可以消除这一根本矛盾
377.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A.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 B.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
C.包括经济基础变革与上层建筑改革在内的
378.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随后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B.改革开放开始时侧重于经济体制改革,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才正式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C.我国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同时启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379.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取决于()的改革。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文化体制
380.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B.民主集中制 C.票决制
381.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强调()
A.既重视物质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 B.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目的,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最终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 C.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能够自然衍生出高度发达的文化
382.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文明素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总体上说,人的文明素质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 B.拥有较落后生产力水平的国家其国民的文明素质必然是不高的 C.人的文明素质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又相对独立性
38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丰富文明素质的内涵,表现在()A.社会生产力每发展一步,人的文明素质就必然提高一步 B.生产力的发展对文明素质的影响都是正面的
C.人们的思想方式从总体上说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观念内化,文明素质往往会打上该时期物质生产的烙印
384.关于劳动者的文明素质与生产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劳动者的文明素质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B.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不包含劳动者的文明素质
C.劳动者的文明素质能够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85.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A.要使广大人民树立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 B.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文化体制
C.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386.当今时代,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科学技术
B.投资、消费和出口
C.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387.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A.经济实力的竞争 B.民族素质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
388.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自强不息 B.爱国主义 C.诚实守信
389.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改革创新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390.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求我们做到()。
A.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B.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主共有的精神家园
C.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391.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大力弘扬()的思想。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
392.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点是什么?()A.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B、增强诚信意识
C.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393.应当怎样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A.效率和公平分别属于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二者本身没有直接的紧密的联系 B.效率和公平是‚两难选择‛,提高效率必然要牺牲公平,提高公平必然要牺牲效率 C.效率和公平不是‚两难选择‛,效率可以保障公平,公平可以促进效率
394.我国现阶段的效率与公平的特点是()。A.公平与效率的一致性远大于对立性
B.公平与效率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论中,二者没有矛盾 C.社会出现了严重不公平,影响了效率进一步提高
395.维护社会公平()。
A.主要是经济问题,因此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来解决 B.主要是政治问题,因此主要运用政治手段来解决
C.维护社会公平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和一项长期性的任务,不仅要运用经济的手段,而且要运用政治、法律、行政等多方面的手段,进行综合智利
396.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A.兼顾效率与公平
B.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397.首次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重要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98.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重要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99.关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一提法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发展 B.这一提法彻底否定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同时也要主义促进效率
400.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是()。A.独立自主
B.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 C.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01.坚持独立自主,必须始终把()放在第一位。A.经济安全
B.对国际事务的参与权 C.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402.关于经济全球化与独立自主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在经济全球化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首先立足于中国,从中国世纪出发,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独立自主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地重大问题
B.经济全球化是由以美国为首地发达国家发动的,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然会损害独立自主地位 C.西方发达国家发起经济全球化,是纯粹的经济行为,没有任何政治目的
40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A.我国的发展和安全越来越受国际因素的影响
B.我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的内外影响力进一步上升 C.我国国际影响和营造外部环境的能力显著增强
404.我们党处理国际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立场是()。A.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B.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
C.运用统筹兼顾方法,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
405.我国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出发点是()。
A.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B.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C.平等、互利、互惠
406.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于()。A.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B.不断深化多边安全合作,加强同各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对话磋商 C.发展大国间关系,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努力构筑稳固和谐的大国关系格局
407.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是()提出来的。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408.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中,()是动力。A.改革 B.发展 C.稳定
409.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是目的。A.改革 B.发展 C.稳定
410.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是前提。A.改革 B.发展 C.稳定
411.应当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B.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和稳定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发展
C.改革是动力,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建立和完善影响发展和稳定的体制机制
412.强调稳定,就是要()。A.四平八稳,稳住不动
B.凡事都稳稳当当,不冒一点风险
C.把稳定作为前提,大力推进改革、推进发展,不能因为担心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会影响社会稳定,就思想保守,缩手缩脚
41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核点是()。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改善人民生活
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414.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强调()
A.既紧紧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进党的建设,又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C.通过推进党的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
415.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要以()为主线。A.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B.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
C.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416.()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
A.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始终成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B.能不能适应时代条件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党的建设状况
C.动员和组织人民依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
417.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关键就是()。
A.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B.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C.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
418.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B.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 C.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419.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是()。A.不断开辟马克思中国化的新境界 B.坚定理想信念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20.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是()。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向国家机器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C.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421.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A.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
B.大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22.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是()。
A.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此机制 B.健全民主集中制 C.健全党内选举制度
423.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是()。A.狠抓查处危害极大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
B.完善干部考核任用机制,切实克服‚由少数人从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 C.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424.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等主要方面。A.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 B.执政基础,执政体制,执政方略 C.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
425.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最好教材的三部著作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
。)B.《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 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
426.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紧紧围绕()两大历史性课题。A.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C.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27.我们党根据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部署,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A.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
B.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28.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求真务实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429.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是()。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B.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C.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坚持求真务实的极端重要性,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
430.()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先进性
431.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
A.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C.我们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
43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根本目的是()。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长期执政
B.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C.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33.关于反腐倡廉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全局之中,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摄力结合起来
B.反腐倡廉主要靠制度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只能起辅助和教育作用 C.以建设性的思路、建设性的举措、建设性的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