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公允价值会计在安然事件中的使用
案例: 公允价值会计在安然事件中的使用
(一)能源合同
安然自收购几个管道公司后成为全美最大的天然气经销商,并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1990年,Jeffrey Skilling加入安然公司,并成为新公司安然金融的CEO。安然金融主要从事一种名为天然气银行的天然气交易合同的产品,而Skilling也可从安然股票的上涨中获得奖金。安然金融预付部分现金款给天然气生产商,并引导他们签订长期供气合同。Skilling坚持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安然金融的净利润。安然公司董事会及美国SEC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同意其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当年,安然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净利就高达2.42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能源价格上涨,这些供气合同的价值也随之增加,对合同价值的重估溢价顺理成章地被计入安然公司当年的利润之中。但同时,一些合同的减值却未计入损失。例如,Sithe公司欠安然公司15亿美元的债务,尽管安然公司内部风险评估与控制机构估计Sithe公司仅有4亿美元的资产可供偿还债务,但是合同的公允价值并没有调低,损失也没有计入利润表。事实上,这些损失直到安然倒闭时才得到确认。
(二)“批发商”投资
安然公司对批发商投资同样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安然公司可从这些投资中分得合伙收益及股利,但这些公司的股票并未上市交易。与能源合同的情形相似,由于对批发商的投资并没有实际可参照的交易市场,其公允价值并不是建立在实际市场价格之上的。虽然SEC和FASB对能源合同要求使用公允价值会计,但是FAS115号限制了对已确认交易并有可靠价格的证券进行价值重估,并且不允许对非金融资产进行重估增值。然而,安然公司用以下方法规避了这些限制,首先把这些工程项目注册为安然的子公司,然后把这些工程项目作为子公司的投资项目,从而可以按AICPA投资公司会计准则指南的规定进行处理。这样,公允价值按第三级次的价值估价模型进行折算,使安然的管理层通过所谓合理的未来现金流量预测来操纵利润。Mclean和 Elkind(2003)认为:在安然公司近20年的发展中,有近35%的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当需要额外的利润时,如果合同的价值增加了,合同就会被重估。但是,损失的计提却在不能收回的风险很大时大大地延后了。以Mariner能源公司为例。1996年安然公司以1.85亿美元账面价值记录了对该公司的投资,安然公司的会计师定期对此项投资进行重估增值以获得账面利润。直到2001年第2季度末,此项投资的账面价值已达3.674亿美元。而据安然风险评估与控制机构分析,至2001年2季度末,有4 700万至1.96亿美元的价值是根本不存在的。在安然公司破产后,Mariner能源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降至1.105亿美元。
(三)印度Dabhol国际项目及能源管理合同
1996年,Rebecca Mark成为安然国际的CEO,她在全世界范围内疯狂地开展项目,目的是为了能得到开发项目预计现金净流量现值9%的奖金。Mark最大的项目是她于1992年任安然开发的CEO时开始的,这个项目是位于印度Dabhol的一个超大型发电厂,这个项目在印度国内受到严厉的批评,项目在经过多次磋商后搁浅了,安然公司投资的9亿美元也打了水漂。然而Mark和她的项目组成员仍以该项目预计收益的现值为基础获得了2 000万美元的奖金。
2000年12月,在Skilling成为安然主席后,他创立了一个单独的业务公司——安然能源服务(EES),任命Lou Pai为CEO。EES主要从事能源零售业务。当然,此项业务能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是政府放松对能源市场的管制及现有设施可以出售。安然公司以1.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EES 7%的股份给机构投资者,并以此项交易的价格(即公允价值第二级次的要求)对公司估价19亿美元,从而记录了6 100万美元的利润。然而,EES的业务并不成功,部分是因为政府对能源市场并没有撤销管制,而其零售业务的损失也没有在财务上加以反映。2001年,当Pai离开EES后,安然资深会计师Wanda Curry对EES的合同进行了重估,她对13个覆盖总业务量80%的合同进行了检查,这13个合同在账面上都反映为盈利,但是Curry发现实际上这13个合同至少存在5亿美元的潜亏。例如某项账面价值记录为2 000万利润的交易实际上存在7 000万的潜亏。
(四)与Blockbuster合作的Braveheart项目
2000年第4季度,EBS宣布与Blockbuster合作为期20年的电影转电视项目。其实,安然并没有电影传输的技术,Blockbuster也没有电影发布权。但是到2000年12月31日止,安然在没有发生任何买卖业务的情况下,仍对此项投资赋予1.25亿美元的公允价值,并从公允价值的增值中确认了5 300万美元的利润。同时,虽然Blockbuster对合作项目没有记录任何收入,并于2001年3月终止了与安然的合作,但是安然公司仍在2001年第1季度另外确认了5 300万美元的收入。2001年10月,安然不得不对外宣称修改早先公布的1.109亿美元的利润,此事件一出,直接导致公众丧失对安然公司的信任。
安然公司怎么能在Braveheart项目上发生这么大的公允价值估价偏差,安达信又怎么允许安然公司对外报告这些公允价值,并确认为利润?事实上,安达信对此项目做出了以下的假设:1.在12个月内该项业务将在全美10个主城区顺利开展;2.到2010年,每年都将有8个地区被纳入此项业务区域;3.将会有5%的数字信号用户,并且到2010年,数字信号用户将增至32%,完全可以支撑电影发布业务;4.Braveheart项目将有50%的市场占有率。基于以上的假设而估计每个家庭将贡献的现金流量,然后以31%~34%的折现率计算公允价值。这样的计算方法充分显示了公允价值第三级次的不合理之处:怎么能对第一次发生的交易做出或不做出这些所谓合理的假设呢?
(五)衍生交易
安然的衍生交易已扩展到金属、纸业、信用衍生产品和商业合同上。很多此类交易都是在安然在线(EOL)上完成的,这也使安然公司能够控制这几类市场的交易。安然经常自行设定这几个市场的价格,并以此来确定交易的公允价值。此类交易可能是安然所有业务中唯一真正盈利的部分。Partnoy分析了安然1998、1999和2000年的财务报表,他认为安然报表中所列的其他收入指的就是衍生交易收入。同时,Partnoy还发现报告中的衍生交易盈利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这些盈利都是建立在交易者对衍生合同的现值估计基础之上,而这些合同的时间跨度又很大。这些合同没有频繁交易的市场或者根本就没有交易市场,因此交易者可以用估价模型来预测价格曲线,从而轻松地对利润进行操纵。Partnoy认为:“因为安然的天然气合同交易者可以从利润中获得一定比例的奖金,于是他们就有了通过歪曲地预测未来盈利来隐藏亏损的动机……在一些案例中,某个交易者会简单地用手工输入一些与市场完全不符的数据;在一些更为复杂的案例中,某个交易者会稍稍调整一下计算机模型中的假设条件进行估值,目的是为了让这些交易看起来盈利……”
第二篇:安然事件-案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失败案例——安然事件
案例背景
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美国企业500强2001第七位;
2001年12月突然申请破产保护,导致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倒闭;
首席执行官及首席财务官被联邦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会计造假
设立复杂的公司组织结构,通过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
利用“特别目的实体”隐藏企业债务;通过SPE空挂应收票据,高估资产和股东权益;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
主要问题
公司文化重视短期业绩;
公司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
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采取不干预态度,缺乏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
管理者的奖励直接与公司股价挂钩。
失败案例——巴林银行
案例背景
成立于1762年,倒闭前是英国历史最久、名声最显赫的商业银行。
1992-1995年期间,新加坡分公司的期货交易员里森刻意隐藏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造成的亏损,至1995年2月总亏损累计达14亿美元。英格兰银行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最终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主要问题
内部职责划分存在严重弊端,里森身兼双职,既担任前台首席交易员,又负责管理后线清算;
公司管理层不重视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
管理层未能及时就1994年底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5000万英镑的不明差额采取行动;内部控制制度在资金管理流程方面存在缺口,里森在过程中多次成功地向伦敦总部取得大额资金,以支付衍生产品交易亏损所需追加的保证金,但内部监察机制未能由此发现问题。
失败案例——中航油、伊利、巨人
案例背景
中航油——因石油衍生品交易巨亏5.5亿美元。
伊利乳业——2004年12月,公司董事长郑俊怀等5名高管因涉嫌挪用公款谋取私利被逮捕。
巨人集团——拆借8000万港币投入保健品业;投建耗资10亿元巨人大厦;对生物工程的盲目乐观。
主要问题
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集团公司控制不了下属公司的“人”权;
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危机处理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出现漏洞;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监控公司资金的不法流动;
盲目多元化,没有任何风险管理措施或观念,导致巨人集团的没落。
失败案例——四川长虹
案例背景 • • • • • • •
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曾一度是国内股市少有的绩优股。
2004年12月28日长虹发布了上市10年以来的首次预亏报告,亏损主要缘自对单一应收款帐户(美国APEX公司)的坏账准备。
APEX公司已经累积拖欠四川长虹4.67亿美元货款。
主要问题
对主要经销商的运营缺乏充分了解,对运营风险掌握不足;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反映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
管理者可能刻意隐瞒已发生的损失。
第三篇: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
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至少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1)安达信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安然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其财务报表一直由安达信审计。
(2)安达信对安然公司的审计缺乏独立性。独立性是社会审计的灵魂,离开了独立性,审计质量只能是一种奢谈。安达信在审计安然公司时,是否保持独立性,正受到美国各界的广泛质疑。从美国国会等部门初步调查所披露的资料和新闻媒体的报道看,安达信对安然公司的审计至少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
①安达信不仅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鉴证服务,而且提供收入不菲的咨询业务。安然公司是安达信的第二大客户,2000,安达信向安然公司收取了高达5200美元的费用,其中一半以上为咨询服务收入(②安然公司的许多高层管理人员为安达信的前雇员,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至少有损安达信形式上的独立性
(3)安达信在已觉察安然公司会计问题的情况下,未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目前,美国国会调查组披露的证据显示,安达信在安然黑幕曝光前就已觉察到安然公司存在的会计问题,但未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或采取其他措施。
(4)销毁审计工作底稿,妨碍司法调查。在沸沸扬扬的安然事件中,最让会计职业界意想不到的是安达信居然销毁数以千计的审计档案。
184 2 第二题 安然事件后,在安达信审计失败受到的指控中,独立性问题成为焦点之一。有不少媒体和组织声称:安达信的审计失败,是因其在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非审计服务。
保持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也是注册会计师维护其信誉,以获取持久的服务收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可以将审计独立性的内涵描述为:“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1.内部协调。即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控制政策和程序,将执行非审计业务给审计业务带来的冲突影响降至最低,可行的举措包括(1)谨慎选择客户和业务范围。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提供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可能会影响其形式上的独立性,因此可以考虑限定从事的业务范围(2)进行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由于注册会计师向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可能会增大审计风险,甚至导致审计失败,因此,事务所应进行适当的风险评估,选派可以胜任两种业务的审计人员,执行严格的三级复核制度,相应地提取更多的风险基金或投保责任险,避免出现重大的审计失误。(3)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才能保证在提供非审计业务的同时,又能保持其精神上的独立性。(4)实行业内互查制度。即通过对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和相关的非审计服务的工作情况的检查,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以及非审计服务质量进行监督。(5)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诚信教育。作为一个诚信行业,只有不断地提高诚信水平,使公众建立起牢固的信任,行业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2.外部协调。即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加强行业自律等措施减少两类业务的冲突(1)加强证监会对非审计业务的管制(2)完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范。(3)强化法律约束。
加强货币资金审计,提防现金欺骗。随着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现金流信息同样具有很强的欺骗性,格林柯尔在伪造业绩的同时,也伪造了相应的现金流。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存单质押担保的贷款方式实现资金的表外实质转移,但从形式上盾.企业现金仍然在账上。为此,审计师要分析货币资金余额的合理性和真实性,高度重视银行函证,不仅对表内资产负债进行证实,更要注意查询是否存在财务报告未记载的表外负债,更要注意查询是否存在财务报告未记载的表外负债或担保。另外,银行单证属于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流转过的外部证据,其可靠性应被审慎评价。为保证函证有效,避免被审计单位利用高科技手段篡改、变造和伪造银行对账单等单证,审计师应尽量做到亲自前往银行询证,并注意函证范围的完整性。在现金流量指标上,不能只关注经营现金流量信息,还要结合投资和筹资活动考察现金流量状况。
一、审查现全流量来结构形式。即审查企业所编制的现金流量表的结构、格式、指标、内容等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填报日期、盖章签字有无漏填。
二、审查现金流量表内容项目平衡关系。企业资产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三、审查现金流量表与其他报表间的勾稽关系。
四、审查现金流量来各项目填列的正确性和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真实性。
五、审查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
六、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复核。
注册会计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舞弊:
1、关联方交易舞弊。所谓关联方交易舞弊,是指管理当局利用关联方交易掩饰亏损,虚构利润,并且未在报表及附注中按规定做恰当、充分的披露,由此生成的信息将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极大误导的一种舞弊方法。
2、资产重组舞弊。资产重组有资产置换、并购、债务重组等形式,多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格林柯尔经过一系列的并购使其很快腾空了流动资金,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造假更是不断上演。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情况看,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交易金额大大超过证券市场的融资额。收购兼并作为资本市场配置的重要手段,是上市公司增强竞争力、提升公司价值的有效方式,是资本市场高度活跃的助推器,这正好成就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发财路,他们大肆吞并国家财产,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顾雏军正是利用这些地方政府急于加快国资退出的思路,将收购与改制打包在一起,大玩了一把互惠互利的双赢游戏。
3、地方政府援助舞弊。由于当时仅能筹集3亿元现金,余下的9亿元是以其两项专利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出资。按照当时《公司法》规定,无形资产在公司注册资本中的比例不能超过25%,可见顺德有关部门当时对顾雏军“网开一面”。
4、利用不当的“会计技术”舞弊。通过观察格林柯尔收购的公司,它们都有很多共性:业绩连年下滑,有的甚至被特别处理或濒临退市,基本上已失去在二级市场上的融资功能。简单说,赢利=收入-成本-费用-息税。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公式右边任何一项都有文章可做。格林柯尔又是如何做的呢?通过研究它的财务报表和股市表现,不难发现它在上市公司的“费用”上做了文章一一大幅拉高收购当年费用,形成巨亏,一方面降低收购成本,另一方面为将来报出利好财务报表和进一步的资本运作留出空间。只此一招,就可以“洗去”未来年份的大块费用负担,轻装上阵,出来一份干干净净报表,“赢利”就变得容易多了。
第四篇:安然事件案例分析
安然事件案例分析
一、简要描述“安然”事件
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中的第七。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该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至此,安然大厦完全崩溃。短短两个月,能源巨擎轰然倒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由当时的休斯敦天然气公司(Houston Natural Gas)和北联公司(Inter North)合并而成,主要经营北美的天然气与石油输送管道业务。8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开始放松对能源市场的管制,导致能源特别是天然气与石油价格的波动加大。安然公司抓住时机,利用市场上随之出现的希望规避与控制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的需求,创造性地将金融市场中的期货、期权等概念移植到能源交易中,从提供能源产品的期货、期权等新型交易入手,广泛开拓其它大宗商品(如天气预报、通讯带宽等)的衍生交易市场,扩大经营范围。同时依靠所研制的能源衍生证券定价与风险管理系统,加上财力上的优势,占据了新型能源交易市场的垄断地位,成为一个类似美林、高盛,但以交易能源衍生产品为主的新型交易公司。
安然公司问题的暴露,是从一些以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而不是靠股票交易本身获得收入的机构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分析人员和媒体对安然公司的利润产生怀疑开始的。2001年3月5日《财富》杂志发表文章《安然股价是否高估》,对公司财务提出疑问。随后证券分析人员和媒体不断披露安然公司关联交易与财务方面的种种不正常作法,认为这些关联交易对安然的负债和股价会产生潜在的致命风险。2001年8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调查该公司的财务问题。这些情况对市场产生影响,2001年10月安然公司的股价下跌至20美元左右。在各种压力下,安然公司不得不决定重审过去的财务,于2001年11月8日宣布在1997年至2000年间共虚报利润近6亿美元,并有巨额负债未列入资产负债表。11月28日,在安然公司有6亿美元的债务到期的情况下,原准备并购安然的昔日竞争对手德能公司(Dynergy Inc.)宣布无法按照并购条件向安然公司提供20亿美元现金,造成市场对安然公司的信心陡降。同时,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公司将安然公司的债信评级连降六级为“垃圾债”,安然股价立即大幅下挫,跌至每股0.2美元的最低点。股价严重下跌,又引发了由关联交易形成的高达34亿美元的债务清偿压力。由于严重资不抵债,安然于2001年12月2日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二、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
(一)、董事会的责任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独立董事不独立。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秉承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这一基本模式,实行单一董事制,把执行经营职能的董事会和执行监督职能的董事组合在一个董事会中,不设监事会,为了防止股东大会成了“鼓掌大会”美国十分注重独立董事制度,并要求独立董事主导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的工作。然而安然事件却表明,独立董事形同虚设。安然公司17名董事会的成员中,有15名为独立董事,并且都是社会各界的知名人物,这些德高望重的人,要么正与安然进行交易,要么供职于安然支持的非盈利性机构,对安然的种种劣迹熟视无睹,根本没有为安然公司的股东把好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关。
(二)、公司高管徇私舞弊
在美国,有很多公司实行期权激励制度。股票期权是使企业经营者用一定价格在一定时期内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的权利,它将经营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将经营者的收益和经营者的业绩挂钩,充分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作用。但是期权制的实施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在控制权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期权制运行会出现管理层的薪酬过高,期股、股权被滥用,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的监管等严重弊端。安然事件之后,无数员工倾其毕生积蓄购买的股票成了废纸,而企业高层却早已敛足财富。安然申请破产之前,对公司经营状况一清二楚的总裁和一些大股东迅速抛售手中的股票,活力八亿美元。公司高层拥有足够的动机通过做假账粉饰公司业绩,抬高股票价格,使得自己手中的股票期权可以在高价位出手,从中牟取觉的收入。
(三)、会计事务所的监督
美国的公司大部分建立了内外审计体系。公司董事会一般都没有审计委员会,成员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但从安然事件反映出,美国的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大多已有退休管理人员担任,一般都与管理层有良好的关系,独立性差。美国的外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也存在问题。安达信除去单纯的审计外,还为安然提供咨询服务。由于咨询与审计业务没有完全分开,关系过于亲密,缺乏独立性的机构,难免会导致外部审计机构与客户相互勾结。在收取巨额咨询服务费的情况下,外部审计机构很难如实发表审计意见,披露被审计公司财务报表的不准确性或存在的误导因素。
三、总结
安然案件,反映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当行为对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它对于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中国公司治理的启示。我国的公司治理状况和美国的情况有着显著的区别。如前所述, 美国公司治理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导致股东对管理层缺乏约束, 而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恰恰相反, 我国公司治理的问题是由于股权过度集中所造成的。但是, 股权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后果却很相似: 由于国有股权代理人的缺位而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所以, 我们应该: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继续完善会计准则, 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完善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加大证券市场的执法力度, 对各种破坏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打击;完善和规范公司重组, 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及对内幕交易的打击;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是渐进的, 我国证券市场的问题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可避免的,成熟的经验我们应借鉴, 但应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及经济发展状态, 不要拿发达国家百年的发展历程与刚刚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中国相比较, 欲速则不达;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建立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但不应照搬。美国公司治理的改革, 表明了公司治理的模式随着市场的变化在不断地演变, 没有任何一个模式是完美和一成不变的, 只有不断改革, 不断创新, 才能适应不断变革的经济和社会的需要, 我国的公司治理也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建立既能与国际接轨, 又能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公司治理模式。
(二)、不应过分夸大独立审计在会计监管中的作用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作为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关键环节,是确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外部制度安排。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在会计监管中的作用是有限的。独立审计只是会计监管的一个环节,并不能保证防止、发现和纠正被审计单位所有的错误,尤其在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蓄意作弊的情况下,更不能保证检查出所有的舞弊行为。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签发的审计意见也不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真实性的绝对保证。如果无限拔高独立审计在会计监管中的作用,将上市公司管理层舞弊或经营失败而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的责任全部归咎于注册会计师,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监管体系,不利于界定各监管主体在会计监管中的职责。誉满全球的安达信公司之所以会兵败安然公司,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问题,即独立审计并非是包治百病,正所谓:“注册会计师不是万能的,没有注册会计师却是万万不能的。”
(三)、应把诚信教育纳入会计监管制度建设的范畴。证券市场的参与各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有着各自的利益动机和利益追求。证券市场又是一个充满机会和诱惑的博弈场所。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理性的“经济人”会做出何种选择呢?也许多数人会用道德约束自己,但不是每个人都讲道德,总会有一些人禁受不起利益的诱惑而置道德于不顾。如果参与者和监管者不讲诚信,无论多么严密完美的制度安排与严厉的惩罚措施也会有人胆敢违犯。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安然事件的发生也是当今的证券市场为忽视诚信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为了有效规范市场参与各方的行为,需要对有关各方进行全方位的诚信教育,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注册会计师、律师、证券分析师、证券公司、新闻媒体、中小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政府官员概莫能外,并将诚信教育作为会计监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持续长久地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 白晓红.刘刚.刘建波。安然事件回顾与启示.财政部财经论坛.http:// [2] 宋永新.杨蓉 从安然事件论美国公司治理模式﹝J﹞ 武汉大学学报.2003.56.1.82-86 [3] 赵文.范旭华 从安然事件反思中国治理﹝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1).15-16 [4] 杨十二.安然事件与公司治理的弱化﹝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62-65 [5] 陈海晏.安然事件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启示﹝J﹞价值工程.2005.(07).121-122 [6] 胡伟良.安然事件的反思——对会计监督的再认识﹝J﹞商场现代化.2005.90 [7] 张玉华.安然事件引发的对公司管理层坦诚度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3.67-70
第五篇:案例一__安然事件案例
安然公司审计案例
案例介绍
美国安然能源公司,一个居世界500强第7位,2000年营业规模过千亿美元,让世人赫然的能源巨人,几乎在一瞬间倒塌了„„
1985年7月成立的安然公司,以中小型地区能源供应商起家,总部设在休斯敦,曾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典范,做着实在的生意,有良好的创新机制。其资产膨胀速度如滚雪球一般快速壮大,到破产前,公司的营运业务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0亿美元,总收入达1 000亿美元,而下属公司(包括合作项目)更是达到3 000多个。
安然主要营销电力和天然气。1990年,安然收入的80%来自天然气传输服务业,而到2000年其收入的95%来自能源交易与批发业务。
壮大后的安然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经营方式,它开始把目光投向能源证券。安然管理层认为,为任何一个大宗商品创造衍生证券市场都是可能的,安然公司不断开发能源商品的期货、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把本来不流动或流动性很差的资产“盘活”,在能源证券交易中获得垄断地位,至20世纪90年代末,安然已从一家实体性的生产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类似于对冲基金的华尔街式的公司;另外安然通过运用巧妙的会计手段,创造了一套十分复杂的财务结构,用于资本运作。90年代末期至2001年夏天,安然在金融运作上获得极大成功,1995年安然公司被经济界权威杂志《财富》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连续6年都排在微软、英特尔之前,它的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对金融工具的创新运用,由于它的“出色表现”,安然公司的管理人员被业界认为是资本运营的高手。
可是,安然的成功毕竟是个泡沫,这个泡沫导致安然的股价从2000年的每股90美元跌至不到1美元,安然最终于2001年12月2日申请破产保护,成了
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
安然破产不仅使数百万持股人损失惨重,而且造成该公司大批员工投资在本公司股票上的退休金血本无归。
2001年11月下旬,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首次公开承认自1997年至今,通过复杂的财务合伙形式虚报盈余5.86亿美元,在与关联公司的内部交易中,隐藏债务25.85亿美元,通过大约3 000家SPE(其中有900家设在避税天堂)进行自我交易、表外融资、编造利润,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美国金融与商品交易市场的巨大动荡,负责对安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安达信也成为传媒焦点。人们指责其没有尽到审查职责。
2002年12月4日,安然正式宣布申请破产。安然公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于2002年2月2日在纽约联邦破产法院公布一份长达218页的报告,据该报告,安然公司之所以倒闭,是因为管理层经营不善,以及部分员工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聚敛财富。
报告揭露,安然公司从90年代末期到2002年夏天的金融成功都是虚幻的泡沫。多年来,安然公司一直虚报巨额利润。一些高级经理不但隐瞒上一个财政(2000年9月到2001年9月)安然公司高达10亿美元的亏损,并且出售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安然股票。
报告还揭露,安然公司内部的高层经理们成立了许多复杂的机构,并和公司外部人员勾结,操纵安然的财务报表,从中赚取了数千万美元的本不该属于他们的黑心钱。
在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对安然破产事件的调查过程中,德勤已经受委派进驻安然,调查安达信在美国的会计和审计业务。尽管安然欧洲分公司已于11月29日宣布与母公司分道扬镳,普华永道伦敦事务所依然受命监管安然欧洲公司。结果为安然出具审计意见的安达信只能陪同安然坐在火山口
案例分析
1.安然通过什么方式虚构财务数据?为什么?安然破产对国内企业有什么警示?
创造价值的手段——安然公司不断开发能源商品的期货、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同时通过运用巧妙的会计手段,创造了一套十分复杂的财务结构,用于资本运作。安然以金融工具的创新运用被经济界权威杂志《财富》连续6年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这一做法是导致安然破产的直接原因。
安然的营运现金流在1998年为16亿美元,1999年为12亿美元,而2000年的头9个月仅为l亿美元。尽管安然的营运现金流在逐步下跌,但它所公告的净利润却在年年上升,这本身就说明,安然的利润不是来自主营业务,而要么来自非经常性收入,要么来自造假。
资本市场扩大了企业的筹融资渠道,活跃了金融市场,促进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及有效运用,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没有资本市场是万万不能的,但资本市场的确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一家企业主要依靠财务手段来创造价值,那么这家企业的风险就相当大。作为一个企业,为股东创造财富,不能靠筹资,而是要靠直接投资,不能通过资本运营的手段甚至会计手段来使“一夜暴富”的美梦成真。生产型企业还是要靠生产经营来创造利润,“在其业,谋其事”才是正道。如果上市公司的心态扭转过来,为了生产经营来进行资本运作,不是为圈钱来资本市场淘金,主业有长远的高幅度增长的公司多了,股市健康发展就有了基础。
精心包装的财务黑洞——安然利用“资本运营”圈钱,真是费尽心机。安然公司建立一系列子公司,将其大部分设在免税区,利用资产置换关联交易达到避税目的的同时把不动产置换给子公司,由子公司用资产抵押发债,取得现金注入安然公司。如果资产升值,就收回资产,用现金或优先股偿债,实现利润;而相
反,如果资产减值,损失便隐而不报,再建一个子公司,再用资产抵押套现偿还债务,就这样用一种类似“传销”的链条式手段进行着自己的资本运营,创造着虚假的利润。这个时候,安然仿佛已经忘了自己是一家能源公司,而俨然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真正的资本市场的弄潮儿。这个被精心包装的财务黑洞也就越发深不可测了。而这一切到最后只能是一场空。
复杂的财务合伙账户——根据安然发布的内部调查报告,安然公司设立了大量的财务合伙账户,其中有许多账户是虚构的,有几个账户甚至用的是电影《星球大战》中人物的名字。这些合伙账户除了被用来做假账掩盖债务和亏损、虚报盈余之外,还使公司少数人在几乎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很快赚钱发财。
在我国公司依靠做假账来制造利润,通过“资产置换”和关联交易包装业绩,用资本运营来处理“垃圾’’等手法在近年的资本市场上司空见惯。资产置换,把债务转移到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母公司可以显示比较好的资产负债率;关联交易,可以把利润显示在母公司的报表上,而亏损放在子公司账上。这些公司的主要精力已不在生产经营上了,而是以“财务为中心”,运用会计手段,将意在“掏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的破棉絮塞进“重组”这个华丽的外套里,再借着这个“外套”在二级市场通过增发大捞一把,圈钱成为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营的最终目的。安然事件对这类“资本运作”的公司不能不说是个前车之鉴。
上下串通转移财产——报告指出,安然公司破产的主要原因是董事会决定错误。1999年,董事会不顾职业道德,听从当时的董事会主席肯尼思·莱和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斯科林的建议,允许当时的首席财务官安德鲁·法斯特暗地里建立私人合作机构,非法转移公司财产。
董事会和公司高层完全忽视了对安德鲁·法斯特行为的监控,甚至对他的盈利情况根本不闻不问。在此期间,大量的审计报表对此已经有所反映,然而,安然公司高层却对此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置若罔闻。
安德鲁·法斯特2000年在一笔合作交易中投入2.5万美元,在短短两个月中就轻而易举地赚取450万美元的个人巨额利润。另外,他唆使安然公司的另两名员工参与交易,每人投资5 800美元,各赚取了100万美元。
特别委员会还特别指出,凡是和安德鲁·法斯特勾结的安然员工都一夜暴富,数千万美元被他们鲸吞。
在我国董事会和公司高层忽视中小投资者现象是公司治理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一个缺乏监督和制约的公司会加大证券市场的监督难度,容易让投资人丧失信任。
董事会主席疏忽过失——报告还披露,安德鲁·法斯特是安然账目欺骗事件的主要操纵者,董事会主席肯尼思·莱则犯有疏忽过失。虽然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斯科林尽量淡化自己的过失,他一直推卸说,他并不知道所发生的一切,但是他的账目还是引起了其他一些管理人员的注意。一位曾和安德鲁·法斯特有过紧密合作的前安然管理人员说:“安德鲁非常精明,他做任何事都畅通无阻。”其他公司员工还透露,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都一直批准虚假报表的通过,并且对董事会隐瞒了有关财务报表的许多重要信息。
据悉,此次公布的报告没有具体说明安然的管理人员是否违反了证券法。但报告却明确指出,凡是与此次事件有关的安然公司的管理人员都犯有严重的错误。仅就涂改财务报表、虚报利润一点,他们就已经严重地违反了财务会计制度。
安然的管理人员为什么出具虚假报表?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为什么一直批准虚假报表?为什么公司CEO对董事会隐瞒报表的许多重要信息?
安然用了四年时间使其股票市值增加了500亿美元。因为经理们的薪酬是用一个市值公式计算出来的,其中的数据则依靠内部估算。其结果是,大家实际上是迫于压力去高估合同的价值,尽管这样做与实际赚来的钱毫无关系,但坏消息可能砸掉饭碗,所以所有的问题都被掩盖起来,大家都维持着谁也不会出错的神
话。
投资失误血本无归——对于安然破产的原因,还有其他的说法。资讯科技顾问公司"META集团”执行长库特尼克认为,后来安然公司并没有固守自己在网际网路在线交易平台的成功策略,逐渐偏离避险的做法,终于重蹈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失败的覆辙。长期追踪安然营运状况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分析师劳纳则指出,安然在投资上浪费了巨额资金,却又无法创造利润。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安然曾投资20亿美元试图改善企业内部网路,但完全是血本无归。另一方面,安然又试图扩大线上交易规模,以便涵盖电力与天然气之外的产品,然而最终失败。
安然曾经是美国最大的能源贸易公司,2001年总收入达到l 000亿美元,利润达10亿美元。但是2001年10月中旬,安然宣布其收入损失了四分之三,并且由于收支不平衡的一些账目仍存在疑问,股东权益下跌10亿美元。由于安然公司的信用评估被降至“垃圾级”(junk-bond),一些合作者撤走了大部分能源交易,迪奈基公司也终止了11月9日开始的神速收购计划,使得安然迅速濒临破产。
国内证券市场上的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这类低级的造假是拿天下人当傻瓜戏弄。会计界应该努力提升执业水平,防范复杂财务包装之下的造假行为。
2.安然事件发生时,适逢中国证券市场多起会计造假事件曝光,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面临诚信危机,你认为解决诚信危机应从哪些方面人手?
安然事件暴露了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系统存在的漏洞,会计师事务所经营方式、职业纪律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哈特·皮特呼吁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进一步修缮会计准则,敦促证交会改进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系统的监督方式,以保护投资者免受公司倒闭所带来的损
失。
(1)证监会应加强信息披露控制
表外业务、关联交易与场外衍生证券合同等业务对公司业绩影响很大,它们是增加公司风险的重大交易,也是导致安然崩溃的关键因素,所以,应加强对此类信息披露的控制,增加信息披露的含量。
1月4日,五大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向证券交易委员会请愿,要求上市公司详细公布表外业务的内容和目的,以及未计入表中的具体原因。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建议公司特别提供一张表,清晰描述契约型现金负债,如长期债务、租赁债务及其他如担保书等的商业承诺。对于衍生工具,公司应公布更多的衍生交易的详细情况,包括它们的合同公允价,公允价是否基于市场报价、外部数据或内部模型。
关联交易等的结果会影响公司财务报表,并产生特殊的风险。我国在完善证券市场监管过程中,也应提高此类信息的披露。
(2)简化会计表述,规范报表信息
安然使用了最复杂的、被称为特殊目的主体或财务合伙账户的金融工具和其他资产负债表表外融资,诸如此类的工具允许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看不出负债的情况下增加融资。尽管这些资产和负债包含了大部分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同时安然使用的复杂难懂的会计表述令资深的会计教授也大惑不解,所以,会计准则制定者应在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同时,简化会计表述,给予报表读者清晰易懂的财务信息。对于容易虚构财务报表的多元产品收入、服务收入、无形资产确认等问题应制定更严谨的会计准则。
安然的倒闭提醒我们,以历史信息和单一盈利数字为重心的财务报告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新的商务模式和复杂的财务结构以及与此相关的商业风险。
安然披露了大量的信息垃圾,包括2000年报中一份8页纸的管理讨论及分析和16页纸的报表附注。资本市场上的财务报告不能只提供大量复杂的有关过
去的信息,而不提供当前正在发生和未来可能发生的信息。
FASB正计划加强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急项会计问题小组(EITF)和证监会(SEC)的合作,以减少会计陈述复杂化的状况,我国在会计改革进程中似应吸取此类教训。
(3)会计师事务所分业经营已成定局
受利益驱动,会计师事务所广泛涉足客户的内部事务,既是客户的外部审计员,又是客户的咨询顾问,这样的角色令会计公司面对上市公司弄虚作假时,往往是“网开一面”。会计师事务所担心,一旦得罪这些公司客户,将无法获得高额的咨询收入。以安然公司为例,安达信2000年获得的咨询收入达2700万美元,而审计收入是2 500万美元。
2001年2月离职的SEC前主席列维特(ArthurI.evitt)在其任期内欲拿“五大”开刀,于2000年曾要求他们分离咨询业务。列维特认为,“贪婪与狂妄”已经使得会计师在传统上确保提供股东健全财务报告的使命产生偏离。致力于拓展利润丰厚的咨询业务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疏于其主营的公司审计,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质量下降。这从“五大”的官司诉讼层出不穷可见一斑。曾是纳斯达克明星股的L&H公司由于财务弄虚作假,2001年11月被摘牌,创始人Lernout和Hauspie以诈骗罪被提起诉讼。负责其审计兼咨询顾问的会计行自然也受到“株连”。在1997年1月至2001年9月的3年间,纽约证交所及纳斯达克计有362家上市公司重新修正年报数据,占披露总量的1%。其中仅9件重编案就使投资者在宣布重新披露年报后的一周时间内损失了408亿美元。2000年初,SEC特别对“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事务所进行审查,结果发现其“严重违反”会计师行业应有的独立性。调查显示,该公司的2 698名合伙人(占全部合伙人的86.5%)自动申报至少违反一项事务所及会计师公会所规定的独立性准则的要求。11位资深合伙人中的6位承认他们违反规定。此外,专业助理人员也有10.5%违反独立
性规定。违反独立性最主要的事实是合伙人及经理人持有审计客户的所在公司股票。
经过一番长时间的讨价还价,“五大”与SEC的交易初步达成。安达信、德勤、毕马威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加入了普华永道与安永的行列(2家较早接受了列维特的条件),有条件接受列维特的新规则。虽然没有大获全胜。但SEC已得到了想要的大部分:会计师行只有在经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充分论证后才能获准提供IT及其他咨询服务;事务所的独立性须受独立监管,以确定其业务是否有利益冲突;事务所不能接手客户公司40%以上的内部审计业务;上市公司须披露向会计师行支付的会计、顾问及税务服务费明细情况。
(4)诚信危机在中国
在安然事件发生之时,正是中国证券市场多起造假事件曝光之时,银广夏和中天勤、蓝田和华伦、麦科特和深圳华鹏引发了投资人对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危机,我国同样面临会计职业的监管体系的建设问题。
上市公司为什么不讲诚信? 一是因为上市公司先天的“资本饥渴症”诱使它产生强烈的利益驱动; 二是因为造假成本大大低于所获取的收益;
三是上市公司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如证监会提出的“门槛政策”,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也默许了公司的“包装”;
四是公司治理结构滞后,如“一股独大”、“国有股减持’’等问题迟迟未能解决,造成上市公司很少考虑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无效市场泛滥;
五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相关改革没有同步跟进,行业环境不利于诚信执业。当这些造成诚信危机的原因一一得到根治时,相信中国的会计环境一定会大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