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提案(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0:1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太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提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太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提案》。

第一篇:关于太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提案

关于太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284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太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环境保护部会同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办理 提 案 人:九三学社中央 主 题 词:生态,保护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太湖流域历史上是著名的富庶之地,目前更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08年,流域总人口500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8%,GDP33109亿元,占全国GDP的11.0%,人均GDP6.6万元,是全国人均GDP的2.9倍。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太湖流域在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成为国内外广泛瞩目的生态环境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被列为国家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中之重”。

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综合表现在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

1.2008年,太湖流域水资源总量199.4亿立方米,总供水量354.6亿立方米,其中流域本地水源供水201.9亿立方米,长江水源供水148.9亿立方米,钱塘江供水3.8亿立方米。太湖流域自身的水资源量已经难以满足流域内用水需求,流域外引水量已经接近流域总供水量的一半,长江干流的过境水量已然成为太湖流域的主要补充水源。

2.太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平均每10年左右下降一个水质级别,到2008年Ⅳ类水体仅占7.4%,Ⅴ类水体占27.2%,其余65.4%均劣于Ⅴ类。太湖流域河网的污染河道长度也以每年1.8%的速度持续增加,到2008年仅14.8%的评价河长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太湖流域河流和湖泊水质呈不断恶化的态势,流域水环境质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3.随着太湖水体由中营养-中富营养转为以富营养为主,太湖蓝藻水华有爆发月份提前、爆发频率升高、持续时间加长的趋势。太湖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开始急剧下降,到1987年已经较1980年下降了50%左右。太湖鱼类品种目前不足60种,原常见的洄游性和半洄游性近50多种鱼类已经难以采到。太湖富营养化已经严重影响到水生物的种群数量和结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环境管理不到位等。

1.太湖流域人口基数庞大。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生活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2008年,流域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16.6亿吨,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约为49.8万吨,分别占全国城镇生活污水及其COD排放总量的5.0%和5.8%。庞大的人口规模产生了大量生活污染物,对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太湖流域是我国工业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工业总量增长导致了污染排放量的增加。2008年太湖流域工业废水排放量达34.9亿吨,COD排放量约为80.27万吨。尽管产业结构调整、治污手段提高等能够减少工业污水排放量,但目前工业废污水的收集和处理往往关注大型企业,原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中小型企业由于布局分散偷漏排现象往往难以控制,无疑对流域水环境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太湖地区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正逐渐向大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城市郊区的集约化养猪场、养鸡场每年产生大量畜禽粪便,通过人工排放或随着降雨径流进入水体。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每公顷高达577.5千克和34.5千克,远高于全国平均的411.0千克和11.25千克,造成大量氮素和磷素进入水体。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速了流域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

4.近年来,太湖流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迅速扩张,导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激增,而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的林地和具有水文调节、水质净化等生态功能的湿地面积则迅速减少,导致被吸附降解的污染物量减少。流域土地利用的剧烈变化造成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丧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恶化。

5.太湖流域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地区,2008年第一批6个国家级生态县名单中就有4个位于太湖流域;到2010年太湖流域30个区县中达到省级以上生态(市)县标准的就有15个;浙江、江苏、安徽均为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然而,流域严重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在整体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未能显现。这加大了对流域整体生态环境把握的难度,从而影响到进一步的发展规划。

6.太湖流域目前的水环境管理是为水体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提供服务,忽视了对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保护这一重要方面。流域目前开展的水(环境)功能分区由于没有扩展到陆地分区,使得流域的陆地管理与水体管理无法紧密结合;使用的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技术,由于没有考虑水质标准的要求,使得污染物的排放量与环境质量没有直接的联系,这都会影响到水环境管理的效果。

为此建议:

1.转换观念,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待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充分考虑太湖自身特点及其生态承载力与环境容量,逐步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向水生态系统健康恢复的转变。传统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只包括水化学要素,已经难以反映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而传统的水环境保护只考虑了水质标准,没有涉及到生态环境对水量需求的标准和水生态系统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因此,必须转换观念,深入研究与了解水生态特征,准确判断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与环境容量,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太湖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在水环境管理目标上,应当重视对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保护,重视对水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的保护,逐步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向水生态系统健康的转变。

2.开展水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建设应以不同水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目标为依据,逐步实现由景观生态建设向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的转变。太湖流域目前的水(环境)功能分区割裂了“水-陆”生态系统的整体关系,未能考虑水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功能的用水需求和水体自身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健康。因此,应当充分认识流域水生态环境要素的空间异质性规律,开展太湖流域的水生态功能分区,为实现水陆一体化的流域综合管理模式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评价太湖流域生态省、市、县建设时,应当将水生态环境作为制约性因子加以重视,进行单独考量;在进行生态省、市、县建设时,应以不同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目标为依据,重视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逐步实现由景观生态建设向生态功能恢复的转变。

3.改变水环境管理思路,建立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之间的联系,逐步实现由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变。在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实施流域容量总量控制技术。根据水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具体的控制单元,突破以行政区为基础的水环境管理模式,实现水陆一体化的流域综合管理模式。根据功能区水质目标计算水环境容量,突破以往以年为基本单位的核算方法,将月或日水环境容量进一步分解到控制单元的各污染源,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污染物削减方案。此外,还应当根据控制单元位置增加或调整水质监测断面,加强重点工业源、畜禽养殖场的在线监控,重视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构建基于控制单元的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4.进一步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强化农业的生态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以经济型为主向生态型为主的转变。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总值占流域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下降,2008年流域内农业GDP仅占流域GDP的2%左右。农业已经不再是太湖流域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者,但却成为流域主要的水体污染源,其在环境污染方面的高产出和经济效益方面的低回报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应当考虑通过改善流域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利用精耕细作减少农药化肥投入、实行种养结合等方式来强化农业的生态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发挥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改变以往农业生产以产量和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生产目的的产业目标,引导农业由产污型产业向纳污型产业转变、农业生产由经济型为主向生态型为主转变。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机械与环境生态保护(模版)

机械与环境生态保护

姓名:林诗远

学号:20100410208

班级:10级车辆二班

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但是不可否认,随着机械工业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 排放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 环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漫无休止的恶化对人们的健康和工业生产本身已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工程机械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多类产品、1000多亿元年产值的行业,在世界工程机械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国产机械噪声大、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情况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随着工程机械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工程机械所消耗的资源、排放的污染物以及施工中产生的噪声、粉尘等对环境产生了难以估计的负荷,而制造企业还没有彻底摆脱高能耗、低效益、重污染、粗放式的传统模式。,我国的环保和节能建筑机械起步较晚,还缺乏相应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有关环境、安全、人机等方面的指标过低,阻碍了我国绿色工程机械的发展。近几年的国际贸易争端由关税壁垒正逐步向环境壁垒转移,“环境”已成为制约和限定贸易自由化的新因素,在环保排放标准,包括尾气排放、噪声、振动等方面,进入欧洲、美国市场都要达到相应的欧Ⅱ标准,而且针对不同地区还有地方法规。目前我国大部分产品还没有达此要求,阻碍了产品向这些的地区出口。

同时,在这个汽车工业迅速膨胀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污染也日趋严重。工业车辆行业对环境的污染, 既有“直接污染”,也有“间接污染”。在工业车辆的制造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屑、废渣、废水、废油、废气及加工噪声对环境形成“直接污染”;当工业车辆在生产现场投入使用运行之后, 所产生的废渣、废油、废气、粉尘及生产噪声对环境形成“间接污染”。废气和粉尘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工业车辆有许多大型非标准设备, 从毛坯生产到整机装配, 其中铸件、锻件、焊件和热处理件较多, 这些工艺环节产生的粉尘、毒气和其它污染物质比一般工艺(如车、钻、刨、磨、镗、铣)产生得多, 应特别关注。据1998 年有关资料报道, 美国的铸造行业排放大气的粉尘数量占全国工业粉尘总量的4.5%;排入大气的一氧化碳是全国总排放量的16.3%。我国的工业车辆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 工艺技术落后, 铸锻生产污染更加严重。以华北地区为例,1998 年铸锻生产排入大气的粉尘数量占工业粉尘总量的5.3% , 排放大气的一氧化碳占排放量的18.5%。铸锻、冶金和纺织构成了三大污染源。在铆焊和热处理生产加工过程中, 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据1998 年有关资料报道, 在全国调查的135 个工业车辆制造厂中, 有毒气体严重超标的占76%, 有18%的厂家超标在10 倍以上。工业车辆大部分采用柴油(或汽油)发动机驱动, 其尾气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 分别占大气中污染物各自总量的42%、47%、11%和59%, 这些有毒气体直接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 产生呼吸系统、血循环系统疾病, 而且, 毒气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光化学烟雾, 造成道路交通等严重事故。

工艺综合废水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工业车辆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和在投入使用运行之后, 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据1998 年统计, 华北地区工业车辆行业废水排量为2.1 亿吨, 占工业废水总量的12.2%。这些废水大部分是以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无机废水, 此外还有车辆洗刷过程中流失的大量工业用水。工业车辆行业的废水含有大量有色金属元素, 它们进入清洁用水系统后, 在一定浓度下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氧化, 使水体的天然自净能力受到抑制, 严重时使水体产生异味、异臭、异色, 呈现泡沫和油膜等, 影响水体的卫生状况, 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 给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失。设备废油对环境的污染正常工作着的机电加工设备和工业车辆, 其燃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及保护系统将会陆续产生大量废油。例如, 轴径为230mm~300mm 的滑动轴承, 每年产生废油约30kg;油池容量为1100kg ~1200kg 的齿轮传动装置, 每年产生废油约750kg。这些废油有一部分排放散失, 直接污染环境;为了节约用油, 大部分废油被再生利用;当进行废油再生时, 则会产生大量的酸渣、酸气和污水, 这些废物都将严重污染环境。

还有固体废物对环境生态也有同样的副作用,工业车辆行业遗弃的固体废物主要有金属屑、废金属、废渣、碎陶瓷、涂料、绝热材料、绝缘材料、废木料、塑料、橡胶, 粘结剂和废旧建筑材料等。这些固体废物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都会产生严重污染。固体废物在露天堆放或焚化时, 会产生尘粒, 散发毒气和臭气, 污染周围大气。固体废物经雨雪淋淅, 其污水会流入江河湖海, 或渗入水源系统, 恶化用水。固体废物及其渗出污液所含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质和土壤结构, 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 有碍植物根系生长或在植物机体内积蓄, 食用植物及其果实则危及人类健康。据有关统计资料报道, 1998 年日本因遗弃废物发生的公害事件数占公害事件总数的52.8%。在我国,仅工业废渣、煤矸石和工矿垃圾堆积量达54 亿吨, 占地60 多万亩。

开发环保型工程机械刻不容缓,出口到欧盟、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市场的产品,排放指标、噪声、振动、可靠性等方面都要过关。而发动机是工程机械所有系统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部件,尤其在振动、噪声和排放指标方面。随着这些地区用户对工程机械性能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减振技术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采用新的减振技术势在必行。今后,一方面要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提高发动机的设计制造水平,从而减少或消除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激振力;另一方面要采用各种控制有效的工程机械发动机减振系统,从而减少发动机振动对工程机械性能的影响,提高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正在通过采用一系列新的技术手段、措施或应用新型的环保燃料来进一步降低排放、噪声等,努力适应第三次排放法规要求。专家认为,我国开发环保型工程机械首先应从产品设计开始。发动机是工程机械所有系统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部件,采用低油耗、低排放、低噪声、高效率的环保型水冷增压柴油机能大大降低对环境的负荷;工程机械的高效节能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减少能源消耗即意味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用电控高性能长寿命节能型发动机是研制环保型机械最基本的一环;另外在设计时采用双泵分合流技术、液压负荷传感技术、静液驱动技术等都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环保型工程机械要首先采用能再生利用的材料和资源,在各系统及部件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应是可回收、易分解、能再生,而且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害的材料,特别是结构件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比较容易装配和分解的大模块化结构和无毒材料,提高工程机械材料的再生率。尽量采用低环境负荷材料,工程机械零部件设计中应尽可能不使用氟利昂(空调)、含氯橡胶、树脂及石棉等有害材料。

推广环保节能机械需要社会环境,中国质量协会建设机械用户委员会理事长刘伟指出,开发推广环保节能工程机械必须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首先应建立和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必须建立和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全国人大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把环境保护贯彻到政府各项重大建设项目中,为流域开发、区域开发、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宏观决策奠定了法律基础。公共建筑节能国家标准将实施,工程机械行业也应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技术平台和评定体系。为了保证立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法案的起草应当立足于我国国情,大胆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其次,要树立环保意识,要始终坚持加强全社会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普及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知识、政策和法律,使广大群众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让社会充满环保的风气。

作为机械专业的大学生,更需要树立起环保意识,防止环境生态遭到破坏。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要把持住心中的环保准绳,才能使梦想沿着既宏伟又科学的方向发展,为中国的未来注入绿色的动力,让中国的机械工业生产规模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三篇:关于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与生态农业的若干思考

关于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与生态农业的若干思考

陈仁端

(日本大学 日本)

[摘要]本文主要回顾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历史。指出江南地区充分利用水资源过程中,有两大特点值得关注,其一是利用“圩田”从事农业生产,较好地利用了水资源;其二是通过多种经营的方式,显现出生态农业的特征。作者最后认为,在西方无机农业的弊病逐渐显现之际,东方的有机农业在人多地少、家庭小规模经营的背景下,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一、旱农、泽农及精耕细作

司马迁很形象地说江南为“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之地,这很好地概括了古代江南的生产活动和膳食结构的特色。“火耕水耨”一词最早见于《史记•货殖列传》、《史记•平准书》、《汉书•武帝纪》、《汉书•地理志》、《监铁论•通有》等文献,但都由于记述过于简略,难于了解其具体内容。中外学者对此有不少的专门研究,但是可以说至今尚无定论。

关于“火耕水耨”的探讨是理解古代江南一带农耕文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学问上饶有兴趣的问题,可是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只因刚才提到“火耕水耨”很好地概括了古代江南的生产活动,故须再衍伸其内涵。“火耕水耨”是秦汉时代北方人对南方耕作方式的一般概括。实行这种农耕方式之地无疑是靠近江、河、湖、海等较低湿地区,即所谓的“水乡泽国”。在这里,水就是突出的生态因素之一。在司马迁生活的时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中、下游一带,那里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实行的农耕是旱作物为主的旱地农业或干燥农业,又叫旱农。这与南方以

水田稻作为主的湿地农业或湿润农业很不相同。南方湿润农业的自然环境,除了上述的水环境之外,还包括高温湿润的气候因素,特别是水稻生长季节的高湿多湿,规定了南方湿润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色。

关于旱地农业和湿润农业,在农学领域里有各种提法。欧美之农业基本上属于旱地农业。据美国Utah大学的J.A.Widtsoe教授在1910年所下的定义,“据现代的解释,干燥农法(Dry—Farming)就是在降雨量二十英寸或者在其以下的土地上,实行不灌溉而以常利为目的的生产有用作物的农业” 依日本熊代幸雄教授的见解,中国传统的旱地农法(“农法”为日本学术界惯用的术语,意思近于农耕方式)一一亦即以《齐民要术》所代表的农法一一跟欧美的近代旱地农法(Dry— Land-Farming)或干燥农法相比较,二者都以保墒为基本原理,所不同的是,欧美的近代旱地农法是以营利为目的之机械化农业,而中国传统旱地农法是以畜力和手工操作为主的精耕细作的农业。

关于中国的北方早地农法同南方湿润农法或水田稻作的关系,熊代幸雄和西山武一两位教授的见解是基本上一致的。他们都认为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的集约、手工操作的基本原则贯穿于中国南方乃至整个东亚的湿润地区水田稻作里面。依西山教授的说法,北方旱地农法集约手工操作的原则,转移到南方的水田稻作里来,脱胎换骨,由“耕耘就是湿润”(Tillage is moisture)变质为“耕耘就是肥料”(tillage is manure)。按所谓“集约.手工操作的原则”指的就是我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又,Tillage is moisture意即我国谚语说的“锄头底下三寸泽”。

以上熊代、西山两位教授的见解可以说相当精辟。可是北方旱地农业也同样重视培肥土壤,历史上其施肥技术也在进步。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就是说,不分南、北方,或不分早农、泽农,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这是第一个层次;而北方旱地农业相对地注重保墒,这是第二个层次。这样,中国传统农业(或传统农法)这一概念就统一起来了。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长江流域丰富的考古发掘资料的增加,对“火耕水耨”的研究有所深化,不少学者认为过去的研究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估计不足,甚至还提出了长江文明的概念。

据北京大学考古系严文明教授的研究,中国包含有两个互相联系的农业起源中心。一个是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起源中心,一个是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起源中心。长江流域在中国古文明发展中,也同黄河流域一样处于十分重要核心地位。这一情况是有其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最重要的也许就是稻作农业的发展。

日本的东洋史家内藤湖南认为中国古代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跟南方农耕民族(主要是汉族)互相抗争的历史。他的弟子贝冢茂树发展了这种史观,认为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的关系不仅仅是抗争的历史,而更多的是互相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不只

是民族关系,就说对待上述北方旱地农业与南方稻作农业的关系,也不应将此对立绝对化,还要看到互相交流、融合的一面。而交流、融合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圩田一一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稻是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稻作历史悠久,由“火耕水耨”发展为水田稻作。“江南以水与平地较,水得十之五六,故称泽国”。圩田就是在这样的泽国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一种创造,是水利田的一种形态。成书于元代的《王祯农书》有几处关于圩田或围田的记述,如(《农书》“农桑通决集之三,灌溉篇第九”):

复有围田及圩田之制,凡边江近湖,地多闲旷,霖雨涨潦,不时淹没,或浅浸弥漫,所以不任耕种。后因故将征进之暇,屯戍于此,所统兵众,分工起土,江淮之上,连属相望,遂广其利。亦有各处富有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环而不断,內地率有千顷,旱则通水,涝则泄去,故名曰围田。又有据水筑为堤岸,复叠外护,或高至数丈,或曲直不等,长至弥望,每遇霖潦,以捍水势,故名曰圩田,內有沟渎,以通灌溉,其田亦或不下千顷。此又水田之善者。

由此可以知道圩田或围田是在浅沼洼地,建造堤岸阻拦外水,排除内涝以围垦良田的一种水利工程,是变淤泥为沃土的一项独创。圩内有沟渠,用来灌溉排水。圩田有屯田官办的,也有富豪民办的,这有很长一段历史的过程。至于“圩田”与“围田”有没有区别,王祯把它分别叙述,但并没有解释清楚。当代研究者对此意见有分歧,一般认为二者实际上是同一类型的工程,只是因地而名称不同而已,如“在太湖地区称为圩田,在洞庭湖地区称堤院,在珠江三角洲称为堤围,也称基围”。其实“圩田”与“围田”的区别问题固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区别对待充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这一意义上的“圩田”,跟后来人为的盲目围湖造田、破坏水域生态环境问题之分。

《王祯农书》另有一处关于圩田之记述如下(《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田制门”):

“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复有圩田……。”其内容与上引记述同,但这里附上了围田图。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卷之五。田)也有关于围田的记述和围田图。关于围田的记述部分全都见《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田制门),唯有围田图与《王祯农书》所录者略有不同。据石声汉校注本《农政全书校注》,王祯原书图都是单幅。《四库》本整个围田全用土堤围绕,堤外尽是水;图中房屋人物较少,右上角的村舍,还有木栅包围。殿本,土堤有些段用木栅代替了。本书双幅图,堤围不很明显;中间桥上的人,画得很粗拙,和后几卷的图,大不相称;左幅左下角的田,与殿本左下角的一段畔相当的,库本没有。

从两幅图里可以看到圩田的生态景观的梗概。这是个小圩,圩田四围是堤岸,堤岸上面栽树。堤外是河,河的隔岸是另外一个圩田,也就是所谓的“圩圩相接”吧。河上有小船运航。圩内有稻田、田塍、沟渠、农路、桥、村舍、庭院、木栅、家畜等等,是一幅江南泽国的田园风光。这里应该还有堰闸,因为围堤、内河、堰闸三者是建立圩田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图中的堤上栽树,这是养护圩堤的一种措施。堤岸长期受风吹雨刷,为了防止坍塌毁坏,需要经常养护管理。堤上栽树种草能起固堤护岸之作用,又可以发展副业生产。“虽然围田全仗乎岸塍,岸塍常于修筑”。“是吴下之田,以圩岸为存亡也”。以上见于《农政全书》(卷之十四水利•东南水利中),强调养护圩岸之重要性。书中总结历史上养护圩岸之经验,提出堤上、堤边栽树种蔬、种草为

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岸上遍插水杨,圩外杂植茭芦,以防风浪冲击”;“子岸八尺,闲而无用,宜种植其上。法惟种蓝为最上。……其有土名乌山不宜蓝者,或种麻豆,或种菜茄亦得。……若正岸外址,令民莳葑,或种菱其上。盖菱与葑,其苗皆可御浪,使岸不受齿。况菱实可啖,葑苗可薪,又其下皆可藏鱼。利之所出,民必惜之。岸不期守,自无虞矣”。历史上植树养护堤岸之经验,还则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管仲说:“令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夹水四道,禾稼不伤,岁埤增之;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管子》确实是一部杰出的生态学著作。

一方面出于人口增加、增产粮食之需要,在水网洼地修建圩田以种粮食,又为保护圩岸而植树,这从林业的角度来看,圩田也是一个重要的林业建设基地。南京的史正提示如上道理,是很有见地的⑾。依史正说明,因为圩田多是从水中建造起来的,这些地方本来不生长什么树木,而建造圩田后在围堤圩岸上植树,又圩内村落四旁、田园隙地,更都要遍种桑、果、杂木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圩田也是一种在水域的植树造林。

圩区是指水、土利用以圩田为主,还包括河网、湖泊、滩地等在内的一个地区单位。圩区的综合规划利用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整个区域内水土间合理的量的比例关系,规划之主要目的是避免盲目的围湖造田以至破坏水域之生态环境。另一个是在合理的水土比例的前提下,以单个经营为基础,因地制宜综合规划粮食和经济作物,农业和林、牧、副、渔各业的相互配合协调的关系。

现就后一个方面的问题来略予讨论。综合经营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则,而陈旉也就继承这一传统,是在江南泽农中第一个提倡多种经营的人。《农书•地势之宜篇》谈到根据水、土的质地不同加以综合利用,谈到蓄水、防洪和排水。在《六种之宜篇》谈到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要使“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但主要还止于种植业(以稻作为主)和养蚕。元代的王祯也很重视综合经营,他虽是北方人(山东),但他足迹遍及皖、江、浙、湘、赣等地区,熟识当地农业情况。王毓瑚先生如此高度评价《王祯农书》:“作者在前人著作的基础上可以说是第一次对所谓广义的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的、系统的论述,提出来一个中国传统的农学的体系“⑿。郭文韬指出:“王祯的农学思想,还贯彻了„农林牧综合经营‟的精神。……它给今日的大农业概念提供了有益的启迪”⒀。

明末清初的《补农书》(亦称《沈氏农书》)虽是一部地方性农书,却进一步丰富了综合经营的思想和实践。它的对象地区正是本文所讨论的太湖流域的嘉兴一带。《补农书》里有作者张履祥为好友遗孀一家人策划的农业经营的记述,这是一般小农经营的规划。也有为地主经营所作的设计的,这些都体现了综合经营的思想⒁。综合经营一般都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上举经营设计都是根据当地、当时的自然、经济条件而产生的一种以粮、桑为主,粮、桑、鱼、畜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的雏型。

明代嘉靖年间常熟的谭晓、谭照兄弟的圩田经营是有名的生态农业的典型例子,记载于《常昭合志稿》卷48《轶闻》,常为后人所引用。这或许只是传说,内容有所夸张,但其因地制宜、综合经营的规划还是有道理的。从内容来看,这是经济力量比较雄厚的经营地主的农业经营,在当时整个太湖流域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它体现太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因此,现抄录其原文并略予以分析:

谭晓邑东里人也,与兄照俱精心计。居乡湖田多洼芜,乡之民皆逃而鱼,于是田之弃弗治者以万计。晓与照薄其值买,庸乡民百余人,给之食,凿其最洼者为池,佘则围以高塍辟而耕,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架以粱为发舍,蓄鸡冢其中,鱼食其粪又易肥,塍之上植梅桃诸果属,其圩泽则种菰茈菱芡,可畦者以艺四时诸蔬,皆以千计。凡昆虫之属,悉罗取而售之。室中置数十瓯,日以其入分投之,若某匦鱼,某匦果,入盈乃发之。月发者数焉.视田之入又三倍。晓照俱纤啬,悼费不纨綺服,非大故不宰割,于是资日益。

从这条记载中可以看出,谭氏兄弟乘荒年以低价购买荒田一区,修筑一个万亩以上的大圩田,类似王祯所说的“亦有各处富有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⒂筑土、作堤、凿池等都是在已有的工程技术之基础上进行的。这些水、土工程固很重要,如不与因地制宜、用养结合、多种经营的原则结合起来,是很难收到“岁人视平壤三倍”、“视田之人又三倍”的成效的。谭氏兄弟买田、修筑大圩田,是投下一大笔资本的,这就是固定资本。固定资本一旦投下去就构成生产品成本的一部分,不管生产量多少,它的总额是一定的。生产量多了,每单位生产物内所包含的固定成本(另一部份是肥料等流动成本)就少了,反之则多了。因此,经营者要考虑尽量不让田地、水利设施等闲置着。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多种经营(或综合经营)的经济方面的理由。

为什么需要多种经营,除了上述经济方面的理由以外,另外一个就是生态学方面的理由。谭氏兄弟之所以要把养鱼和养鸡、猪结合起来,就是因为“鱼食其粪又易肥”。上引《常昭合志稿》文中没有提到的动植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好处还很多,例如粮食的糠秕可用做饲料,鸡粪、猪粪、鱼粪和塘泥都可用做肥料,等等都是。

三、用养结合的水田集约经营

上个世纪初美国的农学家金氏(F.H. King)前来日本、中国和朝鲜考察农业,回国后写了一本书《四千年的农民》⒃。极力赞扬东亚的传统农业。这件事在中国的农史界经常被提起。金氏于 1909年2月2日离开美国的西雅图,同年7月18日前后离开日本返回美国。这期间访问日本、中国和朝鲜,而在中国的时间最长,大约为4个月20天。在中国访问太湖流域的时间最长,前后两个半月。其余时间访问香港、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以及现在山东省的青岛和济南、天津市和吉林长春市。他观察中国农业时南北兼顾,既看到南方泽农和北方旱农的不同处,更多地注意到二者的共同特点一一那就是用养结合、精耕细作和地力常新。

金氏在他晚年拖着老迈之身不远千里来东亚考察农业(当时他夫妻俩是坐轮船来的,从美国到日本的横滨花了20天时间),其动机和目的在哪里?读他这本著作必需要把这一点搞清楚,就是说要把他的问题意识搞清楚。他在著书的序文里说,他们早就渴望跟中国和日本的农民见面,用自己的脚走进他们的田园来考察,亲眼察看并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这些农民们所采用的若干方法、器具和习惯等。他说:“我们渴望了解经过二千年或三千年甚或也许四千年之久的今天,怎么使得土壤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这3个国家稠密的人口成为可能。现在我们得到了这个机会”。⒄

显然,金氏最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东亚三个国家人口那么稠密而其地力经久不衰竭?金氏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有其背景的。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从他著作的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他对当时美国式的农业之前途是感到忧虑的。例如说美国农业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美国的农耕方法使肥沃的处女地不

到三代人就地力枯竭,等等⒅。

其次,要想到金氏是一个受过西欧现代农学熏陶的农学家,特别专于土壤学、肥料学、农业工程学。他在中国实地考察农业的时间虽然只有4个多月,但可以想象,在他到中国之前,肯定对中国农业有一定的研究。而他仍然坚持一定要来中国亲眼考察,为他的著书写序言的美国农学界耆宿L.H.Bai— ley教授称赞金氏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家”。

金氏这本著作有个副题:Permanent A— 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这个 Permanent Agriculture可以翻译为“永久农业”,也可以译成持续农业。有部分学者把金氏说的永久农业理解为没有发展的、四千年不变的农业,把它跟流行的关于东洋社会的停滞性理论联系起来⒆。或理解为封建社会末期的“农业凋弊-[20]。把中国四千年之农业看作是停滞性的,也不能说不是一种看法,但如细读金氏的书,他说的“永久农业”毋宁近于“持续农业”的意思。

金氏这本著作在国外学术界的影响不小。德国学者Wargner的《中国农书》随处引用金氏此书。著名的有机农业之倡导者英国的Albert Howard和美国的J.I.Rodale都读过金氏的著作,深受影响。日本有机农业研究会的代表干事一乐照雄称赞Albert Howard为“真正的农学者、真正的生态学者”[21]。自从上个世纪后半叶西方石油农业的诸多弊端暴露以来,提倡替代农业之声此起彼伏,如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型农业以及持续农业等等。看来,说金氏是现代持续农业之先驱者也未尝不可。因此,可以认为金氏是近代西欧农业科学的继承者,而他的农业观或者说农学思想具有很浓厚的有机论及生态学因素。以下就从这一角度来验证一下金氏对中国传统农业的看法。

首先看看金氏留意到中国农民使用哪些肥料。把主要的列举如下:

人粪尿、家畜禽粪尿、蚕屎、蚯蚓粪、草木灰、草木落叶、绿肥、堆肥、骨肥、泥肥、土肥、蒿秸、蜗牛壳、豆饼、灶灰、其它杂肥。

这些肥料的绝大部分是有机肥。金氏没有提到化学肥料的弊害,只说化肥的来源不是无尽藏的,而且由于使用化肥而默认了植物营养素的浪费。这可以说是他对近代欧美社会的一种文明批判。相反,他在书中多处讲到有机肥的好处。其中最强调废物利用的重要性(第九章)。人粪尿、家畜粪尿、草木落叶等等废物都不浪费掉而当作肥料归之于土。这就是一种循环利用。汉字“粪”的本来意义是“弃除”,后来变成“肥料”的同义词。

金氏强调废物利用,称赞蒙古人种勤俭、劳动的美德。又说中国人是由于人多地少,迫不得已千方百计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废物作为有机肥料,这也道破了真理的一面。但他的洞察力并不止于此,他同时还看到施用有机肥在农学上的合理性,虽然这在今天已经属于常识的范围,而且也是中国古农书上已经说过的。施用有机肥不但能给作物补充植物营养素,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进土壤的肥沃度。施用有机肥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好。金氏说中国人不但是给作物营养(Feeling the Plants),还给土地施肥(Manur— ing the Land),增养肥力。日本的一些老农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说这是“土”(培肥土壤的意思)。

在中国农民施用的众多肥料中,金氏特别注意观察河泥(Canal Mud)、草塘泥(沤肥)。他在太湖地区(昆山、嘉兴)仔细观察草塘泥的制造、施肥过程,为此不辞在不同时期往返同一个地区之辛劳。在山东省他观察了土肥的制造、施肥过程。他认为土肥是一种硝化过程的应用,欧洲的硝石农法(Niter Farming)类似于此,说很可能是从中国传人的。凡上述种种,证明东方的农民通过实践

掌握事物的本质,而其中所包含的原理是值得他们美国人花费精力来研究的[22]。

中国农业的间、套复种的多熟制度也是使金氏叹为观止的一种传统习惯,说东洋人善于集约使用时间和空间(第十一章)。他说的集约使用或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不仅是指多熟制度(System of multiple cropping),还包括类似在田地以外的地方制造土肥等。在他的著作的第十一章里,他举了在太湖流域的冬小麦套种棉花的例子,据他的计算,这种方法比不实行套种一一即等小麦收割完后才开始播种棉花的方法要节省30天的时间。这样,如能伴之以合理施肥和精耕,就能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最大的收获。关于间套复种的多熟制度,金氏侧重说明其节省时间和空间的效率面,当然他也一定注意到合理轮作实际上也就是保持地力常新壮,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措施。

除了以上所述以外,金氏在太湖流域还观察了河网和农田的状态、稻作栽培技术、养蚕业、茶业以及农民生活的其它方面如燃料、建筑材料、织物原料等等,可以说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他仔细考察。熟读他的著作,会觉得他不仅是一个技术精湛的农学家,更是一个具有高深哲学思想的农学家,而且是个对农民抱有深厚感情的人道主义者。

金氏考察东亚农业回国后,留给他整理资料、思索著书的时间太短,不到两年就与世长辞,著书也没有写完。据为金氏的著书写序文的Bailey教授说,金氏准备写最后一章“中国和日本给世界的信息”(Message 0f China and Japan to the World),而来不及写这一章就不幸逝世了。我们不禁会想,他会在这最后一章写些什么?如今这只有由读者自己去体会了。Bailey教授在序文里谈他自己的读后感,说:“我们的第一个教训是,要学习保护自然资源,土地这个资源。这就是金教授从东洋带回母国的信息”。

《四千年的农民》(公元1911)出版后三年的1914年又有一本金氏的著作Soil Man-

agement在纽约出版[23]。这本书是金氏构思十年,收集资料,要写成一本书而来不及写,逝世后由他的遗孀整理其遗稿出版的(据该书C.w. Burkett氏的序言)。这是一本关于土壤的理论性著作,全书十二章,最后一章以“三个古代国家的农业”作为结束,而这一章可以说是《四千年的农民》一书的理论总结。

我国的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曾经如此谈过他读金氏《四千年的农民》的观点:“他(指金氏)是从土地为基础描写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平衡里的一环。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人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份。他们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在亚洲这块土地上长期以来生产了多少粮食,养育了多少人,谁也无法估计,而且这块土地将继续养育许多人,看不到终点。他称颂中国人是懂得生存于世的人。”[24]费教授这一段文章是1985年写的,反思他自己的学术工作,说金氏这本书的观点对他的影响很大,引导他得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是“五谷文化”或“乡土社会”这个概念。费教授读金氏著作的体会是相当深刻的。

距金氏著《四千年的农民》700 多年前。中国一个74岁的老人陈旉写了一本农书。据说陈旉“于六经诸子百家之书,释老氏黄帝神农氏之学,贯穿出入,经往成诵,如见其人,如指诸掌。下至术数小道,亦精其能,其尤精者易也”(《陈旉农农》•洪兴祖后序)。他自称“西山隐居全真子”,是道家。他继承、发展了先人的农业技术和思想,提出“地力常新壮”之说。金氏想从东方带回给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是否就是这个“地力常新壮”之说?

四、“三小”农业

我国著名的农民小麦专家刘应祥于1981年lo月应邀到美国参加了第二届国际集约农业会议,回国后应《光明日报》记者采访,谈了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意见[25]。这虽然是20多年前的谈话,至今仍发人深省。刘应祥先生说:“我们现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对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要重新评价”,“要充分重视小种植业、小养殖业、小加工业”,“最要紧的是让农民掌握科学技术”。他强调有机肥料的重要性,要走以有机肥料为主的路;提倡小规模生物集约农作法;要发展小种植业、小养殖业和小加工业(即“三小”)。我国的特点是人多地少,要发挥人多的优势,家庭的优势。搞 “三小”很有条件。

在太湖流域,从其自然、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来看,可以说要发展小规模生物集约农作法以及“三小”的前途是很广阔的。水乡江南广泛分布着江河、河道、水库、池塘和稻田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水体,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水体发展淡水养殖和栽培水生蔬菜;可以利用宅旁、村旁、水旁和路旁搞庭院经济和四旁绿化;可以利用丰富的地方特产加工等,以创出富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农业。

早在2400多年前陶朱公就说:“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教人池塘养鱼。据此一般认为春秋时的吴、越时代,太湖地区的人工养鱼已比较普遍了[26]。在两汉乃至西晋以前,江南一带人民虽不富有,但能“饭稻羹鱼”或“民食稻鱼,……食物常足”(见《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到明清时期,人工养鱼不但更加普遍,养鱼种类和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如前述常熟县谭氏兄弟的渔牧粮园综合经营的例子,淡水养鱼成为整个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

1957 年成都天回山汉代岩墓出土的一套陶水塘模型,里面有鱼、鸭、荷花、小船[27]。又1975—1991年在云南省小松山、七步场、大展团、镇海、梨花村等地先后出土汉魏时期的墓中陂池水田模型,池中有藕、莲子、泥鳅、螺蛙、蚌、贝、龟、鱼、鸭子等水生动植物,展现出陂池副业兴旺的情景[28]。此外在全国各处也有类似出土。汉代陂池也叫陂塘,这就是池塘。池塘是充满生机的生态环境,也是江南泽国生态农业的缩影。

古代的诗文虽然不是科学的分析,却是真实的直观。如“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韩愈《盆池》)、“池上新年有荷叶,细雨鱼儿吻轻浪”(苏轼《池上》)“十里陂塘春鸭闹”(金代•元好问),这些都不但是抒情诗,也吟出了池塘的自然生态系统[29]。

池塘里栽培各种水生作物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快,生态、经济效益高的副业。河姆渡遗址出土里有菱角、莲藕、芡实。中国是菱的起源中心,而太湖地区可能是我国首先驯化和栽培菱的地区之一。莲藕不仅当作蔬菜煮食,还可以加工成藕粉,杭州西湖藕粉就是盛名全国的一项特产。目前太湖地区的水生蔬菜有菱角、莲藕、芡实、茭白、莼菜、荸荠、慈茹、水芹、蒲等等多种,而以菱、茭白和莲藕栽培较多。栽培水生蔬菜的好处还有如“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清•阮元“吴兴杂诗”),而且水面种菱可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肥沃池底泥土,清洁水质。

水田除了发展复种多熟制的种植业以外,可以利用其水体、田塍、农路等来养鱼、养鸭、种植蔬菜、树木等,太湖地区早在明代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30]。至今浙江省绍兴农民有这样的说法:田中的鱼是自动除草工,活动捕虫网,自动中耕器,肥料制造机。就是说,稻田养鱼除了来自养鱼本身的收益之外,兼有除草、除虫、中耕和鱼粪肥田等好处。有

人说稻田养鱼在水稻的栽培管理上,如丽田、施肥、施农药等方面存在着稻、鱼之间的矛盾,而且会影响水稻产量。但是据上海市水塘养殖总场的邢湘臣的研究,证明只要对耕作制度和养鱼方式进行改革,是完全有可能解决这个矛盾的[31]。邢先生说稻田养鱼是一种“生物学农业”,应当加以研究、提高和普及。

又据贵州黔南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昌雄的考证,我国苗族稻田养鱼的历史悠久[32]。“苗族不仅利用水灌田,还用水养鱼。每当收稻谷时,要在田里留几只母鲤鱼,让其繁殖。”水稻栽培历史与稻田养鱼历史有关联。苗族的祖先早在楚国区域内繁衍生息,后来受各种原因而南迁,仍把长江中、下游稻作经验与稻田养鱼技术随着传带至现住地。由以上可推测,太湖流域的稻田养鱼历史是很悠久的。

庭院经济又叫庭园经济,也有的叫庭院农业。提法不同,但其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家庭院落和园地为基地的种、养、加相结合的家庭小型综合农业经济形式。它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到了明、清时代农家庭院经济趋于成熟。庭院经济与大田生产有机联系,自古便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集中表现。反映明末清初太湖流域嘉、湖一带的农业经济与技术的《补农书》,给我们展示当时庭院经济的轮廓和生态农业的雏型。张履祥是浙江桐乡人,1611年出生于没落地主的家庭,卒于1674年,享年64岁。明亡之后,1647年起,隐居家乡过着耕读生活。他耕田十余亩,地数亩,虽然是雇工的经营地主,其经营规模并未超过中农许多。因为他亲身参加农业劳动,在农事方面下功夫,也留心他乡的农情,所以对当时太湖地区的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无不习其事,而能言其理” [33]。

张履祥在《补农书》叙述种果品及桑树事之处说,住房基址空旷的人家,屋前可以种一

些榆、槐、桐、梓等树,屋后可以种一些竹、木,两旁开辟园圃以种植蔬菜。种在中庭的树,最好的是梅、枣、香椽、橙桔、茱萸之类。这些主要是取作祭祀鬼神、招待宾客、馈赠亲友等用的。又说,在土地空隙处及水边,凡可植树的地方种上百余株用材林木,在桐乡种的是

椿、梓、榆、檀等上等木材。

在谈到园圃的设置和护理的地方说,既要从事大田种植和蚕桑生产,就不能不同时

经营点菜园。菜园必须编好篱笆,围成园圃。篱笆间杂一些枳桔、五茄皮、枸杞,这三种植

物有刺,可以防御强暴之徒。篱下普遍种上萱花。园种广泛栽培菜、果、瓜、蒲等。丝瓜

要种在水边,饭瓜要搭棚上架,苦瓜缘树向上长蔓,茨菇种在沟里,香芋宜于种地墙阴。此

外还谈到饲养豚、胡羊、鸡、鸭、鹅以及鱼。

注释:

[1]引自熊代幸雄:《比较农法论一东传统农法西1近代农业一),东京,御茶水书房,1969,308~309页。

[2]见注[3]熊代幸雄:《干地农法东洋的近代的命题》。

[3]参照西山武

一、熊代幸雄译:《校订译注•齐民要术》解说,东京,经济出版会,1969,318页。

[4]严文明:《稻作农业与东方文明》,《中日东方思想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7;《长江流域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1996年4月25日在四川大学的演讲稿。以上两文引自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参照贝冢茂树:《中国历史》,东京,岩波书店)

[6]黄辅辰:《营田辑要》第二编,内篇上之下一一成法(二)。

[7]见《中国农史辞典》,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128页“圩田工程”条。

[8]石声汉校注,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整理,《农政全书校注》(全三册)卷之五.田制.附注[26](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见注[8]之《农政全书校注》,上册,346~347、377页。按,引自《常熟水利全书》。

[10]《管子•度地第五十七•杂篇八》。

[11]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编著:《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341页。

[12]引自王毓瑚校:《王祯农书》“校者说明”,北京,农业出版社,198l。

[13]引自郭文韬著:《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岩波书店,424页。

[14]详见(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补农书校释(增订本)》,增订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策邬氏生业”、“策漤上生业”。

[15]转引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848页。

[16]F.H.King,D.SC.,Madison,wis.,Mrs.F.H.King,Farmers F0n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1911.

[17]同注[16],2页。

[18]同注[16],1、48、193页。

[19]见西岛定生著:《中国经济史研究》,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3—4页。不过西岛教授本人是不承认停滞性理论的。

[20]布瑞著:《中国农业史》(下册),李学勇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798—799页。

[21]见.著:《有机农业)(上、下册),东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2002.3页。

[22]见注[16],276页。

[23]Late F.H.King,D.SC.,Soll Manage—ment(New York:Orange judd Co.,1dndon:Kegan Paul,7remch,Trubner& Co.,Limited,1914.

[24]引自费孝通著:《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37页。

[25]李林河:《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几个问题一一访农民小麦专家刘应祥》,《农业考古》,1982,1期。

[26]同注[11],388页。

[27]刘志远:《成都天回山岩墓清理记》,《文物》1(1958),转引自秦保生:《汉代农田水利的布局及人工养鱼业》,《农业考古》,1984,1期。

[28]见肖明华:《陂池水田模型与汉魏时期云南的农业》,《农业考古》,1994,1期。

[29]参照林蒲田:《池塘诗话》,《农业考古》,1992,1期。

[30]《太湖地区农业史稿》,423页。

[31]参照刑湘臣:《稻田养鱼小史有其现实意义》,《农业考古》,1984,2期。

[32]杨昌雄:《苗族稻田养鱼考》,《农业考古》1984,2期。

[33]参照《补农书校释》(增订本),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增订,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张履祥事略”。

第四篇: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分析

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

一、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江西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委十三届七次会议上提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指出努力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总书记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寄以厚望,对江西提出“一个希望、三个着力”重要指示,江西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围绕总书记的指示提出加快推进“绿色崛起”,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抚州市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腹地,处于闽台与内陆地区间承东接西的重要位置,是南昌远郊、闽台近邻。拥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区、江西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5个国家级战略和我省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1个省级战略的“5+1”政策叠加优势。当前,1 抚州正处于绿色崛起的爬坡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全面小康建设的决战期。抚州要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必须结合抚州地理环境、经济结构、生态质量和发展战略实际,将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成为中央苏区振兴的富民工程、鄱阳湖经济区的示范工程、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抚州样板”和构筑海西经济区的生态屏障。

抚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是养育赣抚大地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血木岭,自南向北流经广昌、南丰、南城、临川、丰城、进贤、南昌等县(区),向西经南昌县荏港改道由青岚湖入鄱阳湖。抚州市流域面积为15608.8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82.95%,占鄱阳湖水系总面积的9.75%。主河道长350公里,流经抚州境内276公里,主要支流有黎滩河、临水、东乡河和芦河。

近年来,抚州市委、市政府在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但由于抚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大部分河段不能通航;干流及主要支流现有堤防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中小河流防御洪水能力普遍较差,排涝体系缺乏,有些圩堤还未除险加固,严重威胁沿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抚河是市中心城区和沿河县(区)主要饮用水源,也是省会城市南昌的备用水源,而沿途工业园区多,水资源的蕴含量及水质保障措施非常 弱。为此,进一步加快实施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势在必行,它不仅关系到我市、我省生态环境质量,也关系到长江中下游水生态稳定和人民饮用水安全,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有利于促进抚河流域可持续发展、保护全流域生态环境,推进全流域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抚州绿色崛起、跨越发展;有利于巩固赣东南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同时,通过实施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打造成我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典范,从流域角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

二、主要内容

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防洪疏浚、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利用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等5大工程。(详见附表1—5)

(一)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进一步改善抚河流域生态环境,加快实施抚河流域生态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绿色生态抚河,重点推进抚河源头生态保护区工程、河流绿色廊道建设工程、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程、抚河流域水保生态工程、自然湿地保护工程、水文化工程的建设进程,将抚河建设成为生态型 河流,其排洪灌溉、气候调节、景观休闲等功能得到恢复和完善,使抚河中上游河段成为一道靓丽的绿色生态走廊。

(二)防洪疏浚工程

提高抚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构建抚河防洪安全屏障,重点建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大的项目,通过防洪安全工程、重点支流治理工程、五河治理工程、水文监测工程等工程建设,将有效保障城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为充分发挥内河航运成本低、运载量大的优势,按照Ⅳ级航道开展干流航道整治与疏浚,积极推动恢复抚河航运通行能力,构建抚河干流黄金水道,促进昌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三)水资源保护工程

按照源头抓起、支流治理、干流控制的原则,实现干流的水质控制目标,突出抓好抚河流域的污染治理,采取统筹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综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地、整治山塘水库、建立水污染监测体系等多种措施,将大大减少城乡污水垃圾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促进抚河水质的改善,提高饮水安全和用水保障。

(四)水资源利用配置工程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抚河水资源,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市工程性缺水等问题,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加强水资源管理,重点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 程、廖坊灌区二期工程、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水源工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将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节水型社会建设逐见成效。

(五)产业结构调整工程

大力实施节能、节水、环保、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的技术改造,重点在有色金属加工、化工、造纸等高耗能行业进行重大节能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开展“废水、废气和废渣”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引导工程,引导发展科技型、环保型、节水型、低耗能产业,重点沿抚河流域布局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数字出版、大数据中心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产业;采取行政管理、经济调节、资源供给控制等多种手段,加快推进落后产能企业的关停并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产业规模集聚、技术提升、布局优化,实现抚河流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规模

整个工程估算总投资为291.2亿元。其中,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投资50.6亿元;防洪疏浚工程投资99.4亿元;水资源保护工程投资46.3亿元;水资源利用配置工程投资63.9亿元;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投资31亿元。

(二)资金来源

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争取列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建设内容。各级财政要集中财力进一步加大对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各县(区)、各部门要尽快将条件成熟的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项目向国家和省里进行申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省级专项资金的支持。

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三种方式筹集:(1)中央政府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2)地方专项资金;(3)自筹资金,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积极与国内外企业以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建设,也可出让经营权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设立抚州市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推进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全面推进,形成“一把手负硬责,分管领导负细责,全员广泛参与”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 良好的工作格局。各牵头单位根据任务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化方案,按提出重点工程项目,落实项目实施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措施和实施进度,定期组织对本实施方案的推进情况进行检查调度。积极推行“河长制”。把实施“河长制”,保护河湖健康作为当前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问题督办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健全涉及河湖日常管理的专业机构,落实保护管理责任,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

(二)科学编制规划

尽快编制完成《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规划》。各级、各部门认真编制专项治理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主要任务,落实责任,把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制定时间表,扎实推进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三)强化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加大市财政资金支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突出资金安排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发行企业债券,完善农业金融与保险服务,设立生态保护基金。

(四)加快项目建设

重点开展抚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建设抚河生态廊道。实施抚州市廖坊灌区二期工程和江西省洪门水库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开展水景区建设,构建抚河山水文化旅游休闲廊道。推进抚河恢复通航工程建设,推进广昌—南丰—南城—抚州—南昌水上旅游线路建设,逐步建成抚河旅游水运交通网络。

(五)加强科技支撑

依托东华理工大学等省内高校的优势学科,构建 “政、校、院”科研平台;加强以科技领兵、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关键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六)严格监督考核

建立督查专员制度,实行专项督查,全程督查。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参与的大督查机制。健全重要工作责任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定期和不定期报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从严管理干部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有关制度,严格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五、恳请事项

恳请国家发改委将抚州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 列入“十三五”规划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对抚州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予以支持;恳请将资溪、黎川、南丰、广昌、宜黄、乐安等6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调整范围。

附件: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重点建设工程表

第五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的提案(精选)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1404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理

提 案 人:李朋德,高吉喜,郭华东,孟安明,韩康,马利,揭新民,潘碧灵,李莉,梁留科,杨元喜

主 题 词:法律,立法 提案形式:个人联名 内 容:

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和当前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建议对宪法做如下修改:

1、在“序言”第七自然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加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将“序言”第七自然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3、在第三十三条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后增加“人人都有在安全、健康的环境里生活的权利,同时也有为当今和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

一、生态文明入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入宪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党的意志和重要的执政理念。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有必要在我国根本大法——宪法中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是应对生态危机、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2012年四川什邡、江苏启东等地接连发生的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山西长治由苯胺泄露引发的严重污染事故,2013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的大规模严重雾霾天气,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和忧虑,凸显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是转变发展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需要。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造成我国目前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所在。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符合“法律生态化”的要求,即以有利于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指针,对现行法律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修改、补充和完善,使国家根本大法体现时代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并强调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五位一体”总布局在宪法中加以体现,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入宪的可行性

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有现实基础。我国宪法在第二十六条第一段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有先例可以参照。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写入党章。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了宪法。党的十八大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章,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充分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环境权是公民在安全、健康的环境里生活的权利,是免于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权利,是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环境权写入宪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环境权入宪是国家保障人权和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在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公民环境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在宪法中确立公民的环境权利迫在眉睫。环境权是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其他已经拥有宪法基本权利地位的人权具有平等性。环境权入宪能够提高环境权的权利位阶,加快环境权从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的转变过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2001年批准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已包含环境权的实质内容和要求。环境权入宪能够显示我国对履行国际公约的重视态度。另外,随着国际上以环境议题为中心的国际条约和区域协定不断涌现,环境权入宪的政治性也不容忽视,对于我国开展环境外交有着重要意义。

环境权入宪是转变环境保护与治理方式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推行政府主导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方式,公众参与程度较低,其根源在于公民的环境权利没有得到保障,环境保护与治理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纵观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环境状况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出现了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拐点。我国目前的人均GDP已接近这一水平,但环境状况却未得到根本改善,一些方面甚至仍在恶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民的环境权仅作为一项应有权利而非法定权利,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使环境权法律化,使其能充分发挥健全环境法律体系、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公民环境保护积极性的作用。没有公民的支持和参与,国家的环境管理将是管不胜管,防不胜防。环境权入宪有利于提升生态破坏和污染受害者维权的法律依据高度及提高其维权意识,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式的转变。

环境权入宪有利于减少环境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国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一方面表明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公众的环境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环境诉求无法通过合法渠道得以解决,转而采取过激行为维护自身环境权益,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在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中确立环境权,将有利于在单项法中把环境权进一步展开和细化,使公民正当环境权益得到维护,环境诉求得以通过合法途径得以主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环境权入宪有利于在我国宪法中形成完整的社会权体系,促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权有劳动权、受教育权、获得物质帮助权等,缺乏环境权的社会权体系是不完整的,也不能完全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环境权入宪可以作为吹响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号角的标志。生态文明是全新的文明形态,可以说是对现有生产、生活方式革命性的改变,需要借助权利的表述形式。环境权是生态文明新时代最好的权利表述形式。

(二)环境权入宪的可行性

环境权入宪有现实基础。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已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为环境权入宪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内部支持。国务院于2009年和2012年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均已将“环境权利”作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体系之中。我国已有10余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了环境权,这些立法虽然效力与层级较低,但也表明环境权法律化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为我国的环境权入宪积累了经验。我国《环境保护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环境权,但其第一条规定其立法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业化建设的发展”,事实上隐含了环境权的内容。环境权凝炼而明确地表达了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环境权入宪在某种程度上是环境保护法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结果。

环境权入宪有先例可循。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权入宪已经成为全球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和潮流。截至2006年,已有法国、俄罗斯、南非、巴西、韩国等53个国家通过新制定或修改的方式对环境权予以了宪法确认。这为我国的环境权入宪提供了借鉴。

环境权入宪有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保障。环境权的实现需要相关配套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的保障。我国已经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影响评价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确立了公民的环境信息知情权、环境事务参与权和环境诉权。这为环境权入宪之后环境权的实现提供了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基础。

来源:中国政协网

下载关于太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提案(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太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提案(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南鹤壁淇河流域环境及生态保护项目情况 汇报2013-11-07(定稿)(推荐五篇)

    河南鹤壁淇河流域环境治理及 生态保护项目情况汇报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包括鹤壁淇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淇河干支流综合治理、鹤壁淇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和机构能力建设......

    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精选五篇)

    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 孟伟,范俊韬,张远 摘要:健康的流域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我国严峻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确立了......

    《加强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5篇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分类 > 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江西省 > 九江市 【法规名称】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

    我市六大措施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我市六大措施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是实施重大林业工程。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程,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已完成退耕还林......

    关于全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工作汇报

    关于全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工作汇报 ××区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16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欢迎各位领导及代表对我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近年来......

    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人类对生态的破坏 生态环境,英文名称:ecological environment ,意指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成型113张迪2011101286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虽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我们也将自己 置于危险的境地——为了发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由......

    植物生态与环境

    植物生态与环境 植物的作用:㈠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光合作用)①有物质生成②有能量积蓄③有氧气放出;㈡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与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植物的合成和矿化作用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