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大全
试论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林 峰
如何认识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政府应起那些作用,这是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化能否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作粗浅的探讨。
一、农业产业化中政府作用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经营方式,其产生和发展无疑是以市场作为基础的,但是由于农业的外在性、公益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殊性及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要迅速健康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则需要政府的重大作用。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殊性,要求政府发挥巨大作用。首先,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继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生产经营又一次制度创新,把分散农户经营联结起来,实现新的规模经营。这是一种制度变迁,没有政府的作用是很难推进的。其次,从世界范围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多是“合作社+农户”,由于农民合作组织发达,农民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高,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农民利益。但我国较成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多数是“龙头”企业+农户类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民是弱小的一方,农业“龙头”企业则是强势一方。由于农民组织程度低,没有形成一个代表他们利 益的组织,而单家独户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实质上很难与“龙头”企业平等。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没有政府的作用,是难于协调好“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关系,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犯。
2、我国农业的外部性、弱质性和基础地位要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产业,其发展受市场自然、技术、政策等风险影响,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脆弱性和高风险性,是一个弱质产业。另一方面,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而且越来越重要。农业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的食物生产部门,而且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政治效应,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农业的增长效应,是农业与其它部门的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以及农民收入与其它部门生产增长的关系。在我国,目前农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指数下降0.4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民生产总值就可增加0.51个百分点。农业的生态效应,是农业与生态环境关系,即农业既可以给人们创造共享的绿色资源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造成水土流失,水、食物、土地、空气污染,给人类生存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农业的社会政治效应,是指食物安全与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的关系。这充分说明,农业不仅有很强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很强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政治价值。农业的这种强烈外部性,不仅说明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说明了农业部门是一个具有公共部门性质的部门。农业经济的弱质性、高风险性及农业的外部性,决定了农业的公共社会效益高于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农业的成本,不能完全由农业生产者来承担,而应该由代表公 共利益的政府来共同承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然资源贫乏,农民素质低,要实现农业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政治价值更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3、理论和实践表明,一定阶段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农业的弱质性、外部性及基础地位,为农业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农业保护理论认为,农业保护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是非农业部门尤其是工业部门的剩余回流给农业,也即工业反哺农业。而工业反哺农业是一种非市场安排的政府行为。有关研究认为工业反哺农业的临界标志是:人均GNP在800—1000美元之间,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农业增加值的份额约在20-25%之间,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在40-45%之间时。而我国早在1995年人均GNP为1053美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0.6%,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44.6%或以下。
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来看,无一不依靠政府的保护、扶持。美国从30年代开始,以“1933年农业调整法”为标志,政府采取保护农业措施。如美国1983年政府支持农业的信贷补贴达60亿美元。日本在1961年颁布了“农业基本法”,开始对农业实施保护。台湾反哺农业政策是于1969年出台,1974年实施。他们主要措施是通过价格保护、信贷支持、出口补贴、低税率等优惠政策保护、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此外,欧美日等国还通过扶持农协、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发展,推动农业化产业化进程。
农业保护理论说明了一定阶段的农业产业化需要政府的扶持和保 护是一个客观规律。
二、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起作用的形式和内容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如何起作用才更有效,关键是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起作用的形式和内容,既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
(一)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形式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政府不能靠行政命令强逼农民企业参与产业化经营,也不宜直接干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市场主体的具体经营行为。政府的作用形式应该是:宣传、示范,引导、规划,扶持、管理。
1、宣传、示范。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一种制度创新,其首先源于山东、广东等发达地区农民的创造,中央肯定之后,全国推行,实际上也是一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改革。因此,加强宣传、示范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农业产业化作用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发动和示范工作,农民和企业认识到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确有好处,才会自愿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抓点,通过抓点示范,组织参观,带动面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2、规划、引导。政府要利用其宏观经济职能,加强农业产业化的宏观规划和引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抓规划,政府主要是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和本地社会经济资源优势,规划区域产业化方向,选择主导产业,形成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抓引导,政府主要是利用其掌握政策、市场、资源等方面信息,引导企业和农户抓住机遇发展。
3、扶持、管理。一定程度的政府扶持和必要的、规范化的政府管理,是加快和规范农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保证。政府应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在税收、信贷、用水、用电等方面对“龙头”企业发展给予优惠,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应优先给予自营出口权。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制订一些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章程和合同文本,帮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内部各方责权利,减少内部权益纠纷,理顺农业产业化内部市场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确保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二)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内容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要做什么,必须考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一般来讲,政府要把力量放到市场做不了,农民、企业做不好的事情上。主要抓好如下几方面:
1、抓好农业产业化外部环境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抓外部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化组织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在市场中顺利循环,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为农业产业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利发展。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抓好交通、运输、通讯、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推进农业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二是抓好市场体系的建设。要加强和完善农产品市场(零售市场、专业批发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促进农产品的购销,科技、资金、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使“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得到其所急需的资金、人才、技术,这是农业产业化非常重要一环。三是抓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市场主体的素质。农业 产业化有三个明显特点:①科技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来看,也是农业的科技化;②市场化、契约化经营;③企业化经营。这就要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有相应素质的科技、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人才。我国1.8亿文盲,绝大部分在农村。我市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80.7%。随着工业化进程,素质较高的农民被吸引进二、三产业,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有劣化现象。这种状况无法适应农业产业经营的发展。因此,政府在抓好孩子的正规教育同时特别要重视抓好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法制教育。
2、政府应积极协助“龙头”企业解决产业化经营中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拓展等问题。我国由于市场功能不完善,作为地方政府,完全必要而且也可以通过政府出面,协助企业解决人才、技术、资金、产品市场拓展等问题。一是协助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引入外资。利用我们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通过制订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形式,吸引外资,解决我们农业产业化资金不足问题。二是协助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引进技术。我国科研、生产脱节,政府能够从中充当牵线搭桥角色。三是协助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拓展市场。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制定本地区农产品宏观营销规划,安排农产品市场拓展的区域、时间次序,协调流通企业利益关系和市场拓展重点区域,避免在利好消息下“龙头”企业盲目将产品一齐销往同一地区,减少企业损失,疏通“龙头”企业与产品销区地方政府关系,出面与销区政府联合举办产品品尝会,统一在当地传媒开展广告攻势,为“龙头”企业拓展市场创造良好环境。
3、多形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无论是 开拓国际市场,引入外资,还是辐射带动农民发展生产,都需有一批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辐射能力较强、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作载体。一是坚持扶强扶大的原则,加快发展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从各地经验来看,政府制订一些特殊措施,扶持一部分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争取这部分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中央、省、市各级都制定了具体措施,突出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二是鼓励企业与有资金技术优势的国内外大型农业公司合作,成为这些公司的生产基地,成为他们整个生产线中的一个环节和销售网络的一部分。三是通过有利的产业政策积极引导国内大型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大型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有利于突破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只局限于农业内部的农工商综合经营,实现工业、商业、农业三大产业的真正联合,有利于突破部门利益和地区封锁的狭隘经济,在农业与企业的有机结合中,形成新的良性经济循环.这是加快农业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较快增加农业投入重要办法,也是我国农业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四是引导原国有或集体所有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科技,流通服务企业进行重组转制、改造、破产、联合、并购,通过资产组织制度创新来盘活存量资产,培育“龙头”企业。
4、把合作社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主要形式来抓,推动农民与市场的对接。合作社是劳动者的经济联合组织,并为其生产经营和生活提供服务。合作社的特点是自愿、自主、自治。从西方发达国家看,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大多数是合作经济组织,而且合作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农业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如美国农产品由合作 社加工的占80%,合作社提供的化肥石油占44%、贷款占40%;法国合作社收购牛奶占50%以上,谷物占71%,在出口食品中,通过合作社出口的谷物占45%、鲜果占80%、肉类占35%、家禽占40%。
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合作社,已发育成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主要组织,并代表农民利益与工商企业和政府谈判,有力地维护农民利益。从各方面来看,合作社应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最佳选择。因此,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们要把合作社作为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主要形式来抓,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在促进农业合作社发育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创造适应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舆论环境和政治环境。总结推广经验,正面引导和支持,普及合作知识,培训合作干部。但是,推动农业合作社运动一定要坚持群众自愿原则、民主管理原则、代表群众利益原则,确保农业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有效载体。
5、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新形势下对农业的有效保护。农业产业化使原来农业单纯生产扩展到加工、销售、贸易等领域。农业产业化越是发展,对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要求越高。而且我国己加入WTO,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受到WTO基本条款的限制,政府对农业的保护主要通过加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来实现。
为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有效服务,政府首先应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信息体系、物资供应体系、技术推广体系、融资体系、运销体系、政策、法规咨询服务体系,尤其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是指为生产者提供科技教育、资金、保险及信息的服务。包括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和培训、农用资金的筹集、农业生产保险、信息中介服务业)。其次,政府(包括其下属机构)要积极提供农户和“龙头”企业需要的,但其本身又无力完成的服务,如组织协调、信息咨询、法律咨询、技术培训、合同公证、经济纠纷调解与仲裁等。再次,稳定并改革政府服务,加快发展企业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内部“龙头”企业或其它中介组织对农民的服务。政府服务机构对农业的服务,应以服务农业为宗旨,但鉴于目前财政支持不足,也必须考虑生存和发展,要从单纯的服务转向服务经营,提高政府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了推进农业服务的企业化以及产业化内部的服务,政府应制定激励机制,逐步使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内部服务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主体。
三、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起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使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起有效的适当的作用,政府在推动农业产业化中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要着力使农业产业化符合公众利益。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农业产业化同样也是双刃剑。农业产业化的负面作用是:①有些“龙头”企业可能造成环境污染;②由于耕地等农业资源是稀缺资源,引入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无可避免在要与农民争资源;③由于我国市场功能和宏观调控体系都不完善,一哄而起、盲目上马重复建设造成严重浪费的现象,在各地屡见不鲜。政府既是宏观经济管理者,又是公众利益的代表,因此,政府的作用首先是要制止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出现对公众有损害的负面影响。所以,运用政府力量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要避免一刀切,一哄而上;要防止“龙头”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加强治理;要处理好工商企业与 农民争资源的矛盾,确保农业产业化能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二)要适度。
发展经济大师w〃阿瑟〃刘易斯有一句名言:“政府的失败既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少,也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多。”如何做到适度? 政府要界定自己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职能,避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总体来讲,政府应关心农业产业化长期发展问题,即宏观问题,微观经济活动应由市场来调节。农业产业化中,政府不能“越权”替代市场,政府要做的只能是市场做不好或做不了,农业、农民、企业无法独立解决或解决不经济的事情。当前一些地方存在的市场割据,贸易保护,政企不分,领导“现场办公”拍脑袋、派行政领导挂点“龙头”企业负责、对“龙头”企业进行频繁的参观、评比、检查、乱收费等现象,都会对市场有效配置和农业产业化微观经营起负面影响。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应注意减少这些负面的影响,确保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有效配置,市场能有效配置资源。
(三)农业产业化要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
所谓多元化,也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介组织多元化,农业产业化组织规模多元化。不同的是中介组织就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如 “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其它中介组织带动型(合作社、专业协会、研究会、经纪人+农户)等。政府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时,要因地制宜,适合那种模式就采取那种模式,关键是群众自愿参加,对农民有益,能增加农民收入。一个地区,应该有一批高(高水平)、大(大规模)、外(外向型)、深(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但不要求所有“龙头”企业都一样,也不是越大越好。
第二篇:政府在我国农业品牌化中作用的探讨
政府在我国农业品牌化中作用的探讨
摘要:近20年来我国农业有很大进步,但我国农业仍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初级和中级阶段,农业基础薄弱。推进农业品牌化,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应对入世挑战、增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重要途径,也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生长点;是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贯彻落实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转变政府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面我国农业在新形势下实现在更高层次上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将结合我国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政府在农业品牌化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关键词:农产品;政府;农业品牌化
一、引言
在我国众多的农产品中,西湖龙井、东北大米有着很好的口碑,但是当消费者真正选购这些产品时,面对众多龙井和东北大米却不知道如何选择。在名叫“西湖龙井”的茶叶中,有着不同的价格,产出时间、产地不同而决定了“西湖龙井”的价格由每斤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消费者选择时,只能自己品尝后购买。而东北大米给人同样是困惑,面对众多的品牌的东北大米,消费者只能赌博式的购买回家。
一方面,在如今品牌时代,农产品很少有在全国都出名、让绝大多数消费者都相信的品牌,农产品的品牌对消费的指导作用几乎是零。
另一方面,各地农产品的品牌品牌意识已经开始觉醒,但品牌集中度不高。以龙井为例,杭州市有“贡”牌、“御”牌等近40个品牌,而东北大米的各种品牌也不下几十种。浙江全省已经注册的农产品商标达4815个。而天津市黄瓜有“津春”牌的、河蟹有“七里海”牌的,连甲鱼都有“水王”牌的……。据关方面统计,有品牌的农产品销售比重尚不到总量的1%,即在农产品领域,品牌战略才刚刚起步,“七里海”牌河蟹、“水王”牌甲鱼等顶多算是区域名牌,品牌的辐射力非常有限。
但是,地方品牌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不少农民获益。比如,德庆是国内知名的柑桔生产大县,其贡柑2006年初在北京参与“中国首届品牌水果擂台赛”并当“擂主”,夺得“中国柑王”桂冠,售价最高达5元/斤,农民仅柑桔一项收入人均就达1600多元,仅贡柑、沙糖桔一项就为农民带来4亿元的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农产品品牌群雄并起的时代,农产品如何进行品牌化,政府在其中该发挥怎样作用,是本文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农业品牌化的现状及成效
1999年《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各地把发展质且效益型农业作为最佳切人点和突破口,积极引导农村经济由数量型、传统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基本形成了以农业品牌开发为重点,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品牌效应拉动农民增收的发展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了362个,其中全国农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的19个(啤酒、葡萄酒、味精、肉制品、乳制品、酱油、饲料、人参),占驰名商标总数的5.2%;全国农产品获省级著名商标383个(选自《中国驰名商标、省、自治区、直辖市著名商标名录》);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认定了272个,其中全国农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的57个,占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20.9%;2004年,获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4710个,有机食品AA级)662个,无公害农产品9917个(截止到2004年6月,摘自《农业质量标准》2004年第6期,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马爱国文章)。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品牌化建设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有效带动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提
高了农产品国内外的竞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三、我国农业品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品牌化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㈠国家缺乏农业品牌化战略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
品牌战略应该覆盖经济活动的全领域。目前,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将品牌战略从工业领域推向农业领域,但是,国家尚缺乏农业品牌化战略的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农业部虽然在1999年就颁布了《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地,但对于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应该如何统一规划实施却没有相关政策。
另一方面,重评定轻培育,一些部门和机构热衷于品牌评价格排序。既有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各行政区域内的评选,又有中介机构的类似评选,缺乏全盘统一规划。
㈡农业品牌管理体制不顺
国务院相关部门及一些行业机构,例如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商务部以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等,都根据各自职能定位提出了名牌产品的评价制度和管理办法。但在国家层面上没有形成必要的综合协调机制,政出多门,造成了部分地区对农业品牌化、农业品牌认识混乱。并且,由于农产品的生产由不同环节组成,不同的环节又由不同的部门监管,以致监管部门总多、职能交叉,造成多头管理,效率低下。
㈢主体品牌意识淡薄,推广措施不足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是农产品品牌化的推行主体,品牌意识虽然比改革开发前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⒈重生产,轻品牌。
⒉品牌运作简单化。许多地方还停留在取个名字注册就算一个品牌。而品牌创立是由诸方面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由市场用户、产品质量、形象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组成,在这个系统中产品质量是基础及中心环节,其他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建立农产品品牌时需以质量为中心,全盘考虑,多方合作。
㈣龙头企业与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量薄弱
农业品牌化战略中,龙头企业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力量薄弱难以担任重任。
一方面,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少,其他龙头企业规模都较小,因此带动当地农户能力有限,不利于品牌成长。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在运行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农户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还很浓厚;②会内部管理上多以协会领头人的威望维持着协会的运转,协会和果农呈现出一种及其松散型的组织关系③协会缺乏足够的资金,除能确保农户不误农时和保证生产资料的质量外,并未给会员带来经济上的实惠;④协会领头人在多年的组织活动中没有领取报酬或者领取的报酬抵付不了他在组织活动中的支出,从长期看,难以使协会领头人对协会事业保持长久的热情,使果农协会发展缺乏后劲;⑤协会不是一个法人组织,资金实力小,签约的可信度低,承担违约赔偿的能力十分有限,使得协会普遍的抗风险能力低。
㈤农业品牌资金投入不足
好的品牌,从其设计、注册、宣传、保护,到最后形成品牌资源优势,需要一格积累过程,从中要发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要继续保持优势,还要再不断投入资金。而我国的现状,是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分散的小农户经营,资金积累相当有限,大部分地区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农业合作组织也不完善,发挥不了作用,导致各地农产品以及一些地方特产、名产形成不了品牌优势,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不能形成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并且政府的支持不足,2005年政府主管部门对农产品的促销活动的资金不足5000万元。
㈥农业品牌宣传贫乏、保护力度不足
我国的农业品牌普遍存在弱、小、散的特点,品牌整体水平低。同一优势区域同一农产品品牌数量多,品牌间恶性竞争,品牌主体缺少品牌整合或整合力度不够,影响优质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农业品牌的宣传不足,农业品牌缺乏整体策划,传播范围不大,缺乏地域品牌、国家品牌的宣传,品牌整体运作能力差。虽然出现一批区域性名牌,但其中的国家名牌较少,国际农产品品牌就更少,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品牌附加值不高。
政府对地域名牌,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地方特产品牌引导保护力度不够,而且部分法律内容缺失,受名牌信誉度较高带来的超值利益驱使,假冒品牌行为屡禁不止;另外,执法单位较多,没有形成合力,对这些行为缺乏有效打击。
四、对政府在我国实施农业品牌化政策的思考
“三农”问题的难点在于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插,农业名牌少,对农民增收的带动力不强。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则可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政府部门需要在宏观层面上理请思路、理顺机制,进一步研究农业品牌化战略。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引导和推动,制定相应措施,在培育、扶持和保护、发展农业品牌等宏观环境上推进农业品牌化战略的实施。
㈠制定农业品牌化的指导意见和协调机制
制定和建立推进农业品牌化的指导意见和协调机制,进一步理顺农业品牌化推进的工作机制,提出科学的农业品牌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拟订合理的实施步骤和阶段性目标,明确农业领域品牌发展方向和重点,形成国家、地方、区域、行业、企业、产品的多层次战略品牌体系。并进一步借鉴和引用国外的经验推进农业品牌化。
㈡为农业化创建和发展提供适当的支持条件
近年来,个部门、个地方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为农业品牌化的实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政出多门、资源分散,不利于政策资源的集中与有效的发挥作用,国家和各级政府层面应该集中必要的政策资源,制定并形成配套的政策体系,为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创造适当支持条件。
㈢进一步规范农业品牌的评价和认定活动
目前,我国存在在乱评比的现象,许多品牌认定机构因利益驱使不能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的评价;另方面,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和法制不完善等原因,消费者很难在众多品牌中进行合理选择。政府作为法定管理机构和公共利益的代表,其组织的评价认定更具有更高的公信力。因此,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健全农业品牌的评价认定制度,尽快建立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与推进农业品牌化紧密相关的市场中介机构,创立有关农业品牌培育与发展的咨询服务机构。对于已参加的团体和机构,加强其培育、扶持和管理,并实施资质认证,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透明度、权威性与公信力。
㈣创造公平的农业品牌的市场竞争环境
政府部门应该着力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大力营造有利于农业品牌创立和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强依法行政意识,通过组织实施《产品质量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加大打假治假、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查处虚假广告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市场监管作用,运用法律保护名牌产品和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竞争,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品牌的市场环境。㈤大力组织宣传推介,做大做强优势农业品牌
政府的宣传和推介是农业品牌成长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农业品牌的公益性宣传,强化对品牌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使生产者创品牌、消费者识品牌用品牌的意识增强,以提高农业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引导和促进农产品的健康消费。
㈥整合区域优势特色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
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规律。目前,我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多杂乱和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十分突出,极大削弱农业品牌的竞争力。各级政府要加强指导与协调,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企业兼并、资产重组、股份制等形式,引导弱小品牌整合于名牌,形成整体优势,不断提高竞争力。同时,组建行业协会,规范行业行为,充分发挥自律作用。
㈦立足资源优势,建立主导产业和主导品牌
各级农业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种,明确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逐渐树立和创造本地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最终形成“一村一品”、“一地一特色”的农业区域性布局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格局。
立足市场需求,树立主导产业,才能形成一个地方的农业主导品牌。培育主导品牌.一要“精炼”,即精心提炼优良品种,为品牌打好基础;二要“精选”,即在众多品牌中,精心挑选一个或少量的有发展潜力的品牌进行培育,让其成为真正的主导品脾;三要“精心”,即通过品牌的精心运作,整合分散资源,提高主导品牌的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白光.中国要走农业品牌化之路[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傅晨.聚焦 中国农村改革热点和重大问题研究[M].山系经济出版社,2001
[3]农副产品呼唤强势品牌[N].新华网,2006,(6)
[4]刘烈.旧时御前皇帝柑 飞入羊城百姓家[N].金羊网,2006,(11)
[5]孔祥明.德庆柑桔产业为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N].西江日报,2006,(3)
第三篇: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关键作用
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龙头企业经营状况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乐山市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6%的西部城市,被列为全国六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综合试点市之一。近年来,我们重点抓住龙头企业这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牛鼻子”,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梯级发展的龙头企业群体,有力地提升了农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让田野连着车间使农民成为工人
乐山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常年平均气温17.8度,平均降雨量1062毫米发展种养业条件得天独厚。从1997年开始,我们就将发展的着眼点放在培育壮大林竹、畜牧、茶叶、蔬菜、中药材五大产业上,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2003年以来,我们以五大产业为主导,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创特色、打品牌”的发展思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重点整合林竹、畜牧、茶叶资源优势,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做宽做长产业链条,做优做响农业品牌上下功夫。我们鼓励加工型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广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让田野连着车间,使农民成为工人。通过创新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方式,大力培育专业村、专业乡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使满足农户需求与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方式。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52家,县级龙头企业87家,带动农户41.5万户,占全市农户的55%。
向科技要效益向科技要生产力
科技进步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和优化升级的动力之源。我们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普遍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档次,形成强有力的科技产效机制,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我们重点建设的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生态、畜牧、茶叶、花木、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园为核心区,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建立了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形成了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200万亩的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我们以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攻方向,把农业科技园作为农业科技转化的窗口,促进园区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使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显著提高了农业科技对乐山市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战略。我们围绕主导产业,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先后制定并发布了9个农业质量标准体系、51个农业生产技术规程,逐步形成了以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为主,企业标准为辅的种养殖、生产管理、加工包装的质量标准体系,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配套完善操作规范。同时,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龙头企业主动把执行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和农艺要求导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创造了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增强了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引进先进设备和新工艺。我们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优良品种,推广实用农业技术,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引进先进设备,运用先进工艺,实现科技成果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了农产品的深度开发。
利益均享风险共担
形成互惠互利、共兴共衰的紧密利益关系,是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农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抓住产权、利益、风险三个基本要件,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建立起一种能兼顾各方利益的协调机制。
创新产权联结机制。我们在产前和产中环节,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户双方共同投入。农户可以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折价入股,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龙头企业根据生产要素入股的份额,实行按股分红。在产后的收购、加工、仓储和销售等环节,鼓励农户入股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以产权要素联接的紧密型经济共同体。
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参与经营的经济主体只有各得其所、各得其利,产业化经营才有生命力。我们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自觉地把扶持生产环节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和义务,同时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要求,使农民在参与产业化的过程中,可以分享生产、加工、销售、消费各个环节增值带来的收益。
创新风险保障机制。我们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完善公积金、风险基金等提留积累制度,进一步扩大和规范“订单农业”。许多加工龙头企业和营销组织按照“下保底、上不限”的作价原则,按章程在销售收入或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保障金,对成员的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和适当高于市场价收购,以丰补欠,结余滚存,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四篇:论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产生、建立、发展和完善起来。在这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政府无疑起到了最为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生产、保障社会安定、促进改革开放、实现共同富裕。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建立、完善或改革社会保障的研究就成为重要的课题。面对新的历史时期与社会现状,政府在社会保障中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商榷的重大问题。
一、对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的探讨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即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指的是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通常国家依据法律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以保证其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构成。它的根本宗旨是使个人和家庭相信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会尽可能不因任何社会和经济上的不测事件受很大影响。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个人和家庭遇到难于独自承担的风险时提供的社会互济,这种社会互济是建立在个人责任的基础上,即国家在个人遇到较大风险时只能负起有限的责任。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既要吸取国际经验,又不能照搬外国的模式,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中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设计了基本框架。《决定》指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二、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大力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建设、治理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同时,开始了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50年代初建立和发展的,其面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内容还涉及到城镇居民。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条例对保险费的征集及管理和支配、保险项目及标准、保险实施范围、执行和监督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条例规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由财政支付、财政部和人事部管理。195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等4个文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与企业职工根据上述条例享受的大体相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险制度也是在50年代建立的。此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险也有相应的完善。到60年代中期,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套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增加了社会经济的有序性,使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有机体得以持续、稳定、均衡、协调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社会的有序发展和良性运行,突出表现为社会环境的和谐及政治局面的安定团结;
2、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减少贫困对公民的威胁;
3、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保障制度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社会保险工作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在“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恢复和重建。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颁布,对从事危险工作的工人退休条件有所放宽,鼓励提前退休。到80年代中期,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系统。由企业负责资金的筹集、发放和管理,属典型的受益基准制,保障水平较高,其覆盖面主要是国有企业。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变化,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实施范围不够广泛,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2、层次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经济实体和人群的多层次需求;
3、资金来源单一,致使资金严重匮乏,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4、管理体制不顺畅,法制不健全;
5、社会化程度低,影响社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8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作为国民经济改革的配套措施提上议事日程,开始进行改革。各地进行了大量的试点,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策略探讨也为新体制的设计提供了可贵的意见。1986年《国务院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范围扩大到劳动合同制工人,其费用来源是企业和个人缴费,1991年全国96%的市县实行了养老保险统筹,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公平和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管理体制集中统一、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建立起适用于各类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的、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资金的社会保险制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进入90年代以后把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放在优先位置。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决定》,1993年国务院发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1994年国家体改委发布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
199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和1996年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提出了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任务,规定了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的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20世纪末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我国政府在新时期(经济转型)应起的作用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近20年,出台的相关法规条例无数,到目前基本上构筑了一个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社会救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社会福利服务等为骨架的中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雏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然而,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制度实施的效果难尽人意。其中的原因和问题很多,而政府作用的界定和认识不清,无疑构成了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瓶颈之一。面对国民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的合理界定是什么?或者政府的合理参与形式是什么?这是我在此节中将要着重阐述的问题。
大致来讲,政府介入社会保障可以分为三种“理想类型”:包办、主导和不干预。政府实施全面干预,从通过税收融资到建立庞大的行政机构以充当直接管理者的角色。不干预形式是指政府没有直接出面建立起系统化、正规化的制度体系,在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原因政府不愿或无力承担起社会保障中的责任。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完全的不参与形式已经找不到,在不同的保障项目中政府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介入。
所谓政府主导型简单说就介于包办和不干预之间的一种方式,政府在社会保障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发展趋势上看,各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调整的结果都是倾向于建立一种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即政府不是直接承担所有的供款和管理等责任,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通过调动企业、个人、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来提供保障;不是完全放弃对社会保障的管理,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来发挥政府的作用。
虽然我们还无法对主导型政府参与形式做出准确的描述,但通过考察社会保障改革中政府作用的调整过程及趋势可以看出一些基本的特征或是取向。一是坚持在社会救助中承担主体责任,主张政府救助最困难的人和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虽然,目前社会保障改革中有从普遍性到选择性转变的倾向,但政府不会也不可能放弃这部分责任。即使在自由化程度很高的美国也有很多的人是通过救济维持基本生活的。三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中注重效率的发挥。吸取政府在全权管理社会保障中出现的机构膨胀、效率低下等问题,更多地引入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代表组成的自治机构进行社会化的管理。
最后,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尽管各个国家都在向政府主导型发展,但在具体的做法上肯定不会相同,这跟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阶段、政治体制以及所选择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关,各个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社会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政府参与形式,并且根据形式发展不同而调整。因此,不宜简单地评价政府在社会U现械淖饔梅⒒游侍猓Ω媒岷暇咛迩榭龇治觥?br>总之,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中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处于过渡和不断完善之中,在此只是作一个初步的分析和探讨,至于具体的框架结构和制度设计与实施,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探索和学术界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略论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于学军.《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年
3李铁映.《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求是》,1995年;第2期王红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年;第4期
5郭小聪.《论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6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辩》.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卫兴华.《中国社会保障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上海市劳动局.《上海市养老保险改革的实践》.全国社会保险工作会议交流材料,1997年
第五篇: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用
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用
第一,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在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都必须遵循有限性的要求,做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明晰政府角色,增强政府能力,把政府应该做的做好。
第二,在清晰界定政府责任并确实承担起这种责任的同时,正确厘清城镇养老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责任与民间责任,积极调动非政府组织和市场分担相应的养老保障责任。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兑现国家对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事业的监管机制,推动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创造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政府还应大力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强化政策设计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一)转变政府职能,协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养老保障中的补充作用
(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养老保障的现状
(三)健全法律体系,落实依法行政,优化养老保障的法制环境
(四)完善监管体系,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养老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营
对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养老保障领域的角色进行科学定位,就必须变革政府行为方式,把政府应该做的做的更好,更有效,把政府不该介入的放给社会和市场,这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养老保障制度中规范政府行为,对于体现我国“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社会主义保障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需要政府清楚地认识到本身应起的作用,更需要政府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养老保障制度本身的完善和长远构想,亦需要冷静地面对现实,认真解决具体问题。只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坚忍不拔的努力,就一定能使养老保障制度的功能顺利实现并不断完善,最终达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