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0:0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第一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班 级: 任课教师:

财政学

2014年3月 论文题目: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内容摘要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来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既有资源禀赋、市场竞争机制、发展阶段性等合理因素,也有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等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中掺杂垄断、寻租、腐败等因素,使问题更加复杂,不仅积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也影响市场运行效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紧迫性,遵循增进公平、兼顾效率的原则,重新审视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关注行业层面的垄断现象和企业分配机制不合理的问题,注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改革和制度完善,抓紧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关键字:收入分配;城乡差距;原因;解决措施

I

目 录

一、引言...................................................1

二、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情况.................................1

三、造成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3

(一)资源禀赋的制约和要素市场化的要求。...............3

(二)市场竞争机制和效率优先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3

(三)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4

(四)城乡、区域、群体的发展不平衡。...................4

(五)体制机制不合理。.................................4 1.财税体制不完善。..................................4 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4 3.公共服务不均等。..................................5 4.行业垄断问题和企业分配机制缺陷依然存在。..........5

四、化解收入分配不公的基本原则.............................5

(一)基本思路:收入分配差距的结构性调整...............5

(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的对策措施......................6 1.大力营造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6 2.构建以就业政策为积极手段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6 3.形成有序渠道的城市进入机制。......................6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其功能。........................7 5.强化再分配的调节作用。............................7 总结:.....................................................7 参考文献:.................................................7

II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一、引言

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当前内需不足主要根源是居民收入偏低,分配制度不够合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关系到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据测算,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1996年为0.424,1998年为0.457,2000年继续上升为0.458。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4以上表示绝对不平均。按此标准来判断,我国早就进入绝对不平等区间。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贫富悬殊差距已越来越严重,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33倍。因此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就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情况进行了讨论,对现阶段我国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以及如何缩小这种分配不公造成的差距。

二、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情况

年份 居民消费水平(元)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6,299

2005 5,596

2004 5,032

2003 4,475 14,098 12,570 10,522 9,283 8,430 7,310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元)6,515 5,870 4,700 4,163

3,901 3,347

2,950

2,657

2,319

2,103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元)

14,605 13,238 11,846 10,741 9,752 8,783

7,668

6,936

6,593

5,957 21,120 19,108 16,546 14,904 13,653 12,130

10,618

9,593

8,912

8,060 居民消费水平差距

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上年=100)109.4 110.3 108.2 110.3

110.9

109.8

108.2

108.1

107.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上年=100)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上年=100)居民消费水平指数1978=100)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指数1978=100)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指数(1978=100)866 803

748

707

648

606

553

512

488

463 838.6 777.4 690.3 639.3

593.5 546.8

511.6

472.8

426.7

409.5 1,334 1,220 1,106 1,022

926

850

766

698

645

597 108 107

113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网 图表年份是从2012年到2003年。

国民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就是说,国民收入水平高,相应的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就高。相反的,国民收入水平低,居民消费水平也就低。分析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12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不断地增校长,但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同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从2003年相差5000元到2012年相差15000元,差距明显扩大,更加证明了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

三、造成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

(一)资源禀赋的制约和要素市场化的要求。

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模式和收入分配格局有着深刻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始终处于过剩状态,城镇就业形势严峻,农村隐性失业问题没有根本缓解,而资本、资源、技术和管理的供给则处于偏紧状态。这些矛盾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充分暴露,转入市场经济之后,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直接导致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向有管理能力的经营者倾斜。

(二)市场竞争机制和效率优先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三资、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类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明显分化,个人收入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更加紧密。二是劳动力市场得以发展,劳动力价值经历了一个再发现的过程,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能力劳动力的价格出现明显差异,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价格差异扩大;三是管理的价值得以体现,经营者

对企业决策过程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扩大,知识产权逐步得到认可;四是资本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通过期权、股权等方式得以实现,居民也可以通过投资和财产经营获得收入。

(三)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的阶段,依托自然资源和资本优势的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更快于第三产业,而政府和企业在重工业的收入分配中占有天然优势。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企业的盈利状况相应有很大改善。通过对利润的支配权,企业在收入分配中也占据了相对有利的位置。居民收入则主要受工资收入刚性的影响,增速低于国家、企业的收入增速,占比相应下降。

(四)城乡、区域、群体的发展不平衡。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地区发展不平衡也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东部沿海地区拥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人才、产业集聚效应,经济发展快,收入水平提高得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收入增长相对较慢。财富聚集具有的“马太效应”推动财产性收入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少数人集中,进一步加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五)体制机制不合理。

体制不合理,不利于收入分配合理化,甚至起着“逆向调节作用”。1.财税体制不完善。

税收收入以间接税为主,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较弱。财政支出中公共服务项目的支出比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全面建立,保障水平比较低,特别 4

是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缓慢。由于配套制度不健全和执行上的偏差,财政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产生逆向调节效应。3.公共服务不均等。

在城乡之间、国有单位与非国有单位之间,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们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等方面执行不同的政策,享受不均等的公共服务,不仅拉大了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还造成了起点不公平、机会不公平的问题,成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起因。4.行业垄断问题和企业分配机制缺陷依然存在。

垄断行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并转化为经营者和职工的高收入,同质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明显偏高,导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在企业内部,一方面,处理劳资双方关系的机制不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到位;另一方面,经营者约束机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管理者收入偏高。

四、化解收入分配不公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思路:收入分配差距的结构性调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带来的二元结构程度减弱,将对收入分配产生两种同时存在的效应:一方面,市场化不足的收入分配将进一步发展到位,从而对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化影响;另一方面,非市场化和非法收入分配将逐步缩减,从而收入分配差距呈缩小化影响。从发展前景来看,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变动将呈现结构性调整趋势。

因此,当前完善收入分配并不是简单地调整收入分配差距,而是要在完善和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方式的基础上结构性地调整收入分配差距。在这当中,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方式。在这一调整过程中,市

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要加以遏制,尽可能缩小其差距。

但对于各种非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方式,则要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和健全法制环境的基础上使其尽快消亡。因此,要全面解决市场秩序混乱及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分配秩序混乱是当前社会不满的主要根源,也是导致收入悬殊的重要原因。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及规则,积极营造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地体现收入与贡献的对等。

(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的对策措施 1.大力营造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

在坚持市场化导向驱动的收入分配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体现收入与贡献的对等。特别是要适应人才争夺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推动知识产权的货币化和资本化,强化股权、期权激励,逐步使人力资本价格与国际接轨,提升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竞争力。

2.构建以就业政策为积极手段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调节,不仅仅是二次分配的问题,首先应该在一次分配上就予以调节,主要是增加就业。如果不能实现更多的就业,在二次分配中实行的收入差距调节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就业政策应该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效的工具。3.形成有序渠道的城市进入机制。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依靠农业收益来改善其收入水平的潜力也不大,惟一的现实途径是通过城市化的大规模转移,改变农民的身份,进入城市的非农业产业部门。因此,加大城市化力度(其中有可能包括土地政策调整),打破人口流动壁垒,实现大规模的农业过剩劳动力的转移,是控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最有效途径。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其功能。

一是建立法制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把反贫困纳入法制的轨道。二是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障的范围应该逐渐扩大,由公有经济部门向非公有经济部门延伸,由城镇向农村延伸。三是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特别要加强对贫困群体的直接救助与扶持力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基本医疗及教育援助。基础教育和卫生保障是最重要的公共服务,既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准,又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5.强化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首先要规范收入方式,并建立起规范完善的簿记体系,使各种经济活动及居民收入能够纳入有效的政府管理体系规范。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逐步过渡到与综合征收相结合,建立个人所得税为主,辅之以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多种税种的税收体系。通过累进税对高收入群体进行再分配调节,并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去帮助弱势群体。

总结:

综上所述,收入分配状况不仅仅是对经济增长结果的反映,更是影响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概括起来就是,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在一定阶段上表现为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在另外的发展阶段上则表现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造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为了未来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缩小这种收入不公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整个经济社会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振华。收入分配[M].上海人民出版社。

[2]张颖丹,段林春.收入分配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导,2010,(23)

[3]章锐夫。分配经济学[M].经济出版社。[4]周振华。政府选择[M].上海人民出版社。

[5]中国财政发展报告[J].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2。

第二篇: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作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本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贡献分配、按要素分配、按技术分配等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的变化带来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且持续扩大的趋势,这就严重影响了社会公正和稳定,既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本文在借鉴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改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只是要缩小收入差距,更重要的是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本文认为,改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策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初次分配领域:城镇居民的合法正常收入主要来自要素收入。居民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或金融资产)等要素拥有上的差距是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导致要素拥有上差距的因素除先天因素和自然因素条件的差异外,还有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物质资本要素拥有上的差距造成的收入差距,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他属于合法正常的原因,我们只能在政策和制度方面加以调节。因此,缩小居民在收入初次分配上的差距,政府应着重缩小居民在人力资源拥有上的差距。(1)缩小居民在生产要素、特别是城镇居民在劳动力资源的拥有上的差距。(2)减少居民在生产要素利用上的不平等。(3)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二是再分配领域:再分配是指

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税和转移支付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增进社会福利,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加强宏观调控、熨平经济波动,实施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等重要作用,并具有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灵的公共性,平等非歧视的公平性,注重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以法制为基础的规范性等属性特征。(1)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和政府转移支付制度。(2)以就业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三次分配领域: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即社会的富人运用捐赠、资助慈善事业等行为回报社会,实现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的收入分配调整。从发达国家来看,慈善事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慈善事业发达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的捐助活动,使得富人的财富,被直接或间接的回报社会,转移到穷人的身上实施共享,客观上起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1)尽快制定出台慈善事业促进法。(2)出台鼓励慈善事业的具体政策。(3)尽快出台《遗产税法》,推进第三次分配进程。【关键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4.7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1论文选题依据及基本框架12-161.1选题依据12-131.2文献回顾13-151.3论文基本框架15-161.3.1研究方

法15-161.3.2主要观点161.3.3基本框架162有关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综述16-252.1基尼系数16-182.2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18-252.2.1关于中国收入差距现状的描述18-202.2.2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评价20-212.2.3关于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21-222.2.4关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2-232.2.5关于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23-253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25-313.1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25-273.1.1从基尼系数看收入差距25-263.1.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26-273.2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状况27-303.2.1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现状及特点27-293.2.2贫困群体的形成因素29-303.3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动趋势分析30-314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31-354.1体制改革的原因32-334.1.1国企改革扩大收入差距324.1.2经济成分多样化导致收入差距32-334.1.3市场化形成收入的“马太效应”334.2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33-344.2.1经济基础差异导致区域不平衡发展334.2.2知识经济带动收入差距拉大33-344.3政策因素影响收入分配34-354.3.1政策倾斜影响收入分配344.3.2税收体系引发收入差距34-354.4其它因素与收入分配354.4.1财产积累效应影响收入水平354.4.2非法收入扩大贫富差距355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及其机制35-445.1初次分配突出机会均等和过程公平35-385.1.1工资协商机制调节劳资收入分配35-365.1.2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36-375.1.3多种积极政策保障就业37-385.2再分配领域强调结果公平38-415.2.1合理的税收调节体系38-395.2.2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39-415.2.3提供公共教育待遇415.3第三次分配领域强调社会和谐41-435.3.1慈善收入来源多元化425.3.2规范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42-435.3.3慈善组织相对独立435.4可借鉴的经验43-445.4.1维护取得收入条件的平等化445.4.2保障收入创造过程的平等化445.4.3对收入分配的结果进行再分配446改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对策思考44-596.1初次分配领域45-496.1.1缩小居民在生产要素拥有上的差距45-476.1.2减少居民在生产要素利用机会上的不平等47-486.1.3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48-496.2再次分配领域49-536.2.1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49-506.2.2以就业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50-536.3三次分配领域53-596.3.1我国第三次分配的现状53-566.3.2推进第三次分配的策略56-59参考文献59-60致谢60-6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1-62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三篇: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浅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摘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是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今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妥善解决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在论述阐述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意义后,着重从纵向差距,横向差距和基尼系数等方 面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社会公平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收入渠道的不断拓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虽经多次曲折但总体态势是不断扩大的。

1、纵向差距

纵向差距包括绝对收人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可以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

教据来潭:《中国统计年鉴2007》...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1980年一2006年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的收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l980年的47...6元上升到2006年的11759.5元,绝对额增长11281.9元,增长了大约24.6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的l91.3元上升到2006年的3587.0元,绝对额增长3395.7元,增长了大约l8.75倍,相对于城镇

来说,增长明显缓慢得多。再从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数据来看,我们发现,从1980年到2006年这27年问。绝对差距从1980年的286.3元上升到2006年的8172元,增长了大约28.54 倍;相对差距从1980年的2.5O倍上升到205年的3.28 倍,虽然农村改革开始后这一比例有所降低,在1985年达到最小值1.86,但进入2O世纪9O年代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扩大,近年来更是呈现加速扩大的态势,到2006年更是达到了3.28,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不到1.5的水平。

2、横 向差距

数据来源:根括《中国境计年鉴 2007》数据 整理计算 .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各地区间城乡差距最大的是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比达4.59,城乡差距最小的是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6,两个省(市)份的城乡差距值的比为2.O3。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差距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包括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海南、河北十省市,其城乡收入差距比相对较小,平均为2.63;而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宁夏、西藏、陕西、内蒙古、青海、甘肃、四JIl、重庆、云南、广西、贵州十二个省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为3。77;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六省,收入比为3.03,介于东西部之间。

3、基尼系数

数据来源:1980-2 004年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教据库’.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由1980 年的0.1813增加到20 06年的0.321,4扩大了77.96%,农村从1978年的0.2124增加到2006年的0.3561,扩大了67.66%,..而全国的基尼系数则从0.298增加到了0.47,也扩大了57.72%。从数值上看,我国早在1987年就突破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及农村的收入差距必将进一步的扩大。[1]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原因探究

1、不统一的户籍制度和不平等的就业政策。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分割体制,中国人从一出生起就注定了今后的人生中将有不同的福利待遇,出生在城市的人生来就比出生在农村的人条件优越,这种差异和不平等导致种种特权愈演愈烈。众多的分析都认为,正是由于户籍制度等体制性障碍,造成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大中城市直接动用行政手段来限制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或从事较好行业、工种的工作,人为地阻碍了人口和劳动力在不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使得城乡之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两种不同的工资率、两种不同的福利性收入、两种不同的就业政策。这就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由于户口性质不同,许多市民能享受的待遇农民都无法享受,即使长期在城里生活、务工的农民,也难以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这种由户口的不平等性所带来的待遇上的不平等,特别是由农村户口所受到的限制性规定,严重

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已经转移到城里的农民工也只能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存在,这一切都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2]

2、城乡改革不平衡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拉大了城乡的发展差距。众多研究都指出,我国2O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曾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在8O年代中期由农村转向城市,农村改革从1984年起就明显不再有强力推进,并逐渐滞后于城市改革,在城乡分割的体制下,城市发展获得了优于农村的政策支持平台,也为主要基于城市利益的权衡来取舍改革的重点和路径提供了便利。随着国家政策对城市改革的倾斜和集中,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农村发展相形见细,城乡收入差距日渐扩大。尤其是农村土地产权不完善,限制了农民手中土地的补偿、就业、社会保障的完善,甚至导致城市政府可以按照机会主义的原则,灵活取舍对计划和市场手段的运用,.为资源加快向城市集中增开了~道闸门。使得农民成为了城市改革的廉价成本承担者和利益受损者,造成了不仅仅是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于是部分农民的生存危机。

二、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政策建议

1、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农业向现代农业、高附加值农业、市场农业和二三产业转化;另一方面要增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传授科学技术和增产门路,提高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此外,还要加大对农业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措施。

2、统一城乡财税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政策和现代税收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一城乡税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统一城乡财政加大农业投入,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逐步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支持的力度,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并逐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3]

3、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非均衡发展,使得社会保障待遇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很不公平因此,应通过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把农民纳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范

围,特别是在农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排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种分配制度

通过政府的强制性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改变不合理的制度设置,体现社会公正的原则。继续深化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具体而言,对于农村来说,应该缩减基层组织的冗员,规范农村税费,减轻农民负担;对于企业来说,要探索职工绩效和劳动分红等模式,积极试行企业领导人、科技骨干年薪制和股权分配制度。同时,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过程[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已经成为了国家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个社会问题不可能一时半刻,一两年就可以解决。但是只要我们国家在方向上把握住了这个问题,再加上社会各界人士献言建策,人民的奋发向上的努力,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水平一定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1]陈云.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演变及“十一五”趋势分析[J].经济经纬,2008 [2]李锦.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制度解析与矫正l-J].知识经济2008,[3]张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 [4]王敏玉.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5]牛苏林.和谐发展要重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刀.学习论坛,..2007

第四篇: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及对策

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西省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江西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扩大态势:基尼系数逐渐逼近警戒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行业间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呈波浪式变化。如果任由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应从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抑制垄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缩小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为构建和谐平安江西作贡献。

[关键词]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收入分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12-0114-04

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江西省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据《江西统计年鉴(2009)》显示,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48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800亿元,达8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农村住户人均年纯收入4697.19元,比上年增长14.6%;城镇住户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2866元,比上年增长14.7%。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

然而,应该看到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西省居民收入在持续增长的同时,由于受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机制及管理缺陷、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社会利益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态势。如果任由这种差距继续扩大,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和稳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平安江西是摆在江西人民面前的一件大事。

一、现阶段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基尼系数不断上升

国际上对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研究历史较长: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1922年提出了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即基尼系数,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测定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程度的指标。从江西省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基尼系数1995年为0.2710,2000年为0.3444,2003年为0.3848,基尼系数逐渐逼近警戒线。基尼系数的不断上升,说明江西省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经历了一个由过于平均走向收入差距相对合理、又由相对合理滑向收入差距不合理阶段的历程。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出:江西省城镇居民最高10%与最低10%收入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06年为5.74:1,2007年为5.68:1,2008年为5.51:1,虽略有缩小,但差距仍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若将农户按人均纯收入水平分为最低收入、低收入、中间收入、高收入、最高收入5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那么,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2006年江西省这5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18.95元、2581.51元、3378.83元、4423.77元、7050.90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97:1;2007年这5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56.22元、3003.85元、3928.68元、5106.87元、8160.78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5.24:1;2008年这5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32.89元、3276.52元、4449.94元、5957.35元、9872.60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6.44:1。由此,我们可以说,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就江西11个设区市来看,2003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南昌市,为13648元,最低的是抚州市,为8166元,二者之比为1.67:1;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南昌市,为22966元,最低的是抚州市,为13695元,二者之比为1.68:1;2008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新余市,为26306元,最低的是抚州市,为15356元,二者之比为1.71:1。江西省地区差距也在继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据《江西统计年鉴》统计,1978年江西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是2.171:1,1985年缩小为1.54:1,1995年又扩大为2.20:1,1999~2003年间逐年直线上升,分别为2.22:

1、2.39:

1、2.47:

1、2,71:

1、2.81:1,2004年有所缩小,为2.56:1,2005年又有扩大,为2.64:1,2006年达到2.66:1,2007、2008年继续扩大至2.74:1。由此可见,江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没有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行业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

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航空运输业,为49857元,最低的是渔业,为6964元,二者之比为7.16:1;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航空运输业,为52354元,最低的是农业,为8625元,二者之比为6.07:1,此数据比2006年略有缩小;但是到2008年,江西省行业间收入差距又迅速上升,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证券业,为88041元,最低的是渔业,为7942元,二者之比为11.09:1。其中尤其应注意的是,一些垄断行业凭借对关键资源的独自拥有,或政府赋予的权利,导致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由此可见,江西省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亦呈扩大之势。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呈波浪式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各类职工平均工资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工资的起点不同,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也不同。与此相对应,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85年,江西省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是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1.29倍,2001年扩大为1.62倍,2004年略有缩小,为1.56倍,2005年再扩大为1.59倍,2006年达到1.63倍,2007年又略有缩小,为1.56,2008年又扩大为1.62倍。1985年,其他各种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是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1.39倍,2001年扩大为1.62倍,2004和2005年,此数据略有缩小,为1.47倍,2006年继

续缩小,为1.41倍,2007年,为1.30倍,2008年为1.31倍。因此可以说,江西省不同经济性质单位职工收入差距是呈波浪式变化的。

二、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方面

一方面,随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立,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可参与分配,城镇居民收入呈现出多种类型、多种形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随之扩大,这种扩大是必然的,总体上也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符合改革初衷。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到位,造成了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竞争。一些部门、行业和个别社会成员凭借垄断经营或竞争初始条件的不平等分割获得垄断利润和高额利润;一些乱收费现象造成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到位,税收的再分配功能软弱,还使得再调节功能缺位,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力,“逃税”、“避税”现象严重,处罚也无力:对低收入者的有效保障基础薄弱,使相当一部分贫困者难以获得有效援助;收入分配货币化程度低,透明度不高,使一部分社会成员能够轻易获得“第二收入”甚至“第三收入”、“灰色收入”、“非法收入”,从而造就了一批暴富者,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在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方面

在农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的工业部门收入不同造成的。一部分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从事了工业部门工作的人收入明显比没有脱离土地的农民收入高出许多,拉开了农村居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地区收入差距上

由于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以及国家已经实行的一些政策措施等因素的影响,江西省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完备,科技水平发达的地区如省会南昌就比地处边远,交通、信息闭塞的地区人们的收入增长要快。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化带来的“马太效应”会使得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基础好、生产要素收益率高的地区更容易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而生产要素的流入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落后地区则相反,生产要素流入少,经济就难以发展,与其他发达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会随之进一步拉大。在城乡收入差距上

一方面,江西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全国的鱼米之乡,但是,由于受农业自身特点的约束,农业生产季节性强,自然因素干扰较大,常常受洪涝、干旱和冻害以及高温天气的影响,农业生产风险高,农民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这造成了工农产品的剪刀差和收入上的城乡差别,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造成城镇居民的收入历来高于农村居民。再者,二元经济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致使城乡之间在资金、劳力、技术发展上失衡,造成农业与非农业、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发展机会和条件不均等。另外,金融制度和政策的不当安排,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我国银行资金在运行过程中“嫌贫爱富”,导致在获得贷款以及劳动就业和增收机会方面不平衡,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

近年来,江西省政府认真贯彻十六大以来国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惠农政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村经济社会焕发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虽然没有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得快,但差距的上升幅度已在收窄。在行业收入差距方面

长期以来,国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某些行业实行了不同的优惠政策,如对电信、电力、金融、保险、航空等行业实行了垄断经营,这些行业长期受行政手段保护,实行制度性垄断,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其职工的工资相应较高,这是造成行业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在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方面

受所有制的影响,江西省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呈波浪式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升级、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给“寓者”带来了增收的机会,却减少了“穷者”的就业和收入机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下岗失业问题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能否就业成了影响职工家庭收入的根本因素,企业职工一旦失去工作,就立刻陷入贫困者行列。如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拍卖、租赁、破产以及政府机构的转变职能等改革,都将“减员增效”、“裁减冗员”作为目标,导致数以万计的劳动力从工作岗位分离出来,造成社会失业人数增加、低收入群体扩大。这是造成国有企业改革初期职工收入下降,与其他经济性质单位职工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随着国企改革的初步完成,效率的提高,国企职工收入又呈上升趋势,与其他经济性质职工的收入差距也开始缩小。

三、收入差距过大会严重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定程度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有利于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收入差距必须维持在一个适当的“度”上,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则会引发诸多危害,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效率降低,影响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讲求效率,有持续效率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是根据人们对社会作出的真实贡献来获取相应报酬,而不允许依据权势、门弟、身份、不法手段等获取收入,否则就会造成公平的失衡。一方面,收入高的富人可以运用其财富换取更多的机会甚至权力,以加强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与影响力,并使之成为进一步扩大财富的源泉,由此造成竞争机会更不平等,从而使人们收入的多寡与努力及能力无关,挫伤了人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降低了效率。另一方面,收入低的穷人由于生存环境较差,抵御风险和困境的能力较弱,一旦遭遇病痛和意外,就更难以承受收入的压力,更易产生沮丧失落等不良情绪,从而难以产生提高效率的自觉性,造成效率下降。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需求不足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两个极端阶层: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就会出现富人有钱但消费增量小于收入增量,而低收入者又无钱消费,结果导致收入较高的群体有消费能力却没有消费需求,而收入较低的群体有消费需求却没有消费能力。也就是说,“想花的没钱、有钱的不花”,造成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这与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收入差距过大会加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收入差距过大会加剧不同群体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收入高的富裕者为达到占有更多财富的目的,就易利用本已具有的优势地位,极力消耗共有的资源,排

放大量的污染物;而收入低的贫困者为摆脱贫困,在没有其他更好的致富途径时,也极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矿采矿,结果常出现对环境、对资源的极大破坏。这样,产生了贫富两大集团对资源的竞争性利用,破坏了环境,使得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更为艰难,更加剧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收入差距过大易引发人们的负面心理,造成人与人之间难以和谐相处

从社会公平来看,过大的收入差距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损害,背离了社会公平和正义,容易动摇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引发人们的负面心理。由于收入低下,低收入者的受教育、受技能培训的需求难以获得满足,从而失去了,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能力,易被排斥在主流经济与社会生活之外,因而更易产生“致富无望”的悲观情绪。尤其是看到一些人通过不正当途径致富或富人为富不仁时,就易产生“仇富”、“仇官”心态,从而引发一些群体事件甚至影响一些人违法犯罪。

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平安江西加快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解决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当前,一方面,应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其“经济引擎”作用,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应牢牢抓住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核心,确保规模以上工业持续较快发展。应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有市场、有技术、有后劲的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以园区为主要载体,着力推进产业集聚,提高工业园区集约发展水平。扩大就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保障。党的十七大再次确定了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道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江西省应继续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居民个人创造平等就业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另外,要加大对弱势群体创业的扶持力度,在创业初期应给予他们税务、金融、工商、城管等方面一定的支持。要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职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知识技能的更新建立支持平台。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以缓解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矛盾,为城乡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机会。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因此,应创新投入机制和管理体制,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广泛吸收民间资金,积极引进外资等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民增收。

另外,增加农村居民对劳动所得的分享,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当前,造成农村居民收入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大量剩余劳力束缚在土地上,形成隐性失业,导致生产率低下,若能将一部分多余劳力挤出,农村生产率将会得到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也会上升。虽然说,消除二元经济对江西而言,目前还很难做得到。但是,当前可以鼓励并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

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要注重公平。要用税收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个人收入的透明度,完善个人所得税法;要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要征收遗产税、赠与税、高消费税等财产占有税,调节过高收入。抑制垄断,建立健全行业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

垄断“坚冰”不破,收入差距“鸿沟”难填,只有抑制垄断才能实现机会均等,才能彻底解决行业收入差距过大乃至混乱问题。应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法律和规则的形式,对政府垄断的范围和垄断价格等加以限制。按照国际惯例提高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引入竞争机制,缩小垄断性行业的范围,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控制和管理,防止此类行业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的覆盖面

应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的再分配功能,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在现阶段,江西省要从实际出发,从薄弱环节人手,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要逐步完善社会各阶层的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险制度,并在经济、财力增长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标准。加强法制建设,整治、打击非法收入

要从法制层面遏制垄断尤其是行政垄断行为。要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增加执行公务的透明度,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要严惩贪污腐败,整治非法收入。

[责任编辑:博浩]

第五篇:员工离职原因及解决方案

学习课程:员工离职原因及解决方案

单选题

1.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思想建设,思想建设具体体现为:回答:正确

1.A

2.B

3.C

4.D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教育;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之间沟通制度建设以上三项都是

2.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是什么管理:回答:正确

1.A

2.B

3.C

4.D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销售管理

3.木桶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著名理论。我们知道最短的板子决定着木桶装水的多少,木桶理论通过这样一个事实告诉我们企业管理中的什么板决定着管理水平: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小板短板中板长板

4.以下的选项关于圣人的描述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人。这类人宁可为了国家、企业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类人有一点点私心,但能够大公小私、先公后私。这类人做事时先私后公、大私小公,一事当前先考虑个人利益,但这类人不是完全的坏

4.D这类人从来不考虑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甚至就算他得不到任何好

处,还是会损害他人利益,即损人不利己。

5.人生需要经历的四步曲,其中第二步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学徒师傅通才领袖

6.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薪酬的合理分配留住优秀的员工人才的合理配置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7.在下列的选项中,不属于员工跳槽的企业原因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同工不同酬,分配不公企业自身业务发展停滞不前,竞争中处于劣势企业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处处受其压制企业的运作方式和固有体制存在问题

8.在下列的选项中,不属于内在薪酬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晋升机会对工作的胜任感个人的成长来自同事和上级的认同

9.下列关于抱怨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抱怨是一种发泄抱怨具有传染性抱怨都有起因抱怨与性格无关

10.人力资源管理要遵循二八理论,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要管理好百分之几的核心员工,要留住他们:回答:正确

1.A

2.B

3.C

4.D10%20%30%80%

11.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人事部的最主要原因是它把人当作什么来看待:回答:正确

1.A

2.B

3.C

4.D物品资源人以上三项都不是

12.以下的选项关于小人的描述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人。

4.D这类人从来不考虑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甚至就算他得不到任何好这类人宁可为了国家、企业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类人有一点点私心,但能够大公小私、先公后私。这类人做事时先私后公、大私小公,一事当前先考虑个人利益,但这类人不是完全的坏

处,还是会损害他人利益,即损人不利己。

13.人生需要经历的四步曲,其中第四步是:回答:错误

1.A学徒

2.B师傅

3.C通才

4.D领袖

14.在下列的选项中,不属于员工跳槽对企业的影响:回答:错误

1.A影响本职工作

2.B减少公司成本

3.C影响员工情绪

4.D影响公司客户

15.人的动机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其中第二级别的类型是:

1.A生理需要

2.B安全需要

3.C归属和爱的需要

4.D自我实现的需要

回答:错误

下载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景点涨价原因及解决方案

    旅游景点涨价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自从2004 年11 月30 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公园、天坛、定陵和长陵6 处世界遗产的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举行听证会......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随之增长。但问题也在不断的扩大,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这三十多年来,居民收入的分......

    如何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居民收入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居民收入问题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王小鲁 从1978年改革开始到80年代中期,由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改革、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及乡镇企业......

    浅议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解决方案

    浅议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解决方案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网络的普及,Internet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产生是一种势在必行的经营模式,在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的对比中,电子商务以它特有......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作者:张新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与此同时,收 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甚至悬殊,已成为困扰中国改革......

    我国区域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比较研究5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区域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比较研究 作者:王晓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2期 摘要:改革过程中实施“区域差异改革”策略导致东中西部......

    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

    六、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全面扩大是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明显具有转型时 期的特点。收入差距问题不仅是经济学上效率和公平的问题,而且......

    北京市道路拥挤原因及解决方案

    北京道路交通拥堵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一. 北京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及原因 1.现状 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但是近年来,北京人口和机动车持续快速增长,出行总量大幅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