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内涵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内涵探析
前言: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园林建设普遍选用国外的园林构建理念,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的园林理念尤其是哲学内涵的深层次挖掘的现状,着重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内涵及其对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我国园林建设更好地体现出中国特色提供一些建议与看法。
园林,是人类出于对大自然的向往而创造的一种富有自然情趣而又可供人游玩、观赏的自然环境,是一种为人们提供审美享受的方式,而纵观浪漫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无疑是代表了东方园林的最高成就,其中所蕴涵之艺术博大精深,是世界景观设计艺术中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充分展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在园林中的广泛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相比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主要体现在: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深远。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景观丰富多彩,从东南海岸岛屿到西北戈壁高原,冰峰雪岭、茫茫森林、河湾溪流,这些大自然的原始风景给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创作以极大的启迪和灵感。但中国古典园林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因为人类具有十分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的任何一次改造活动都是基于人类自身的需要而做出的。就园林设计来说,人的因素尤其是人对自然所持的态度极大地影响其建设效果,而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态度是属于哲学世界范畴的,由此可见,哲学对园林设计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古往今来,中国的许多古典园林都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比如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等。因而,正确认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我们灿烂的华夏文明充分体现于园林之中,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就显得意义重大。1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以“儒”“道”两家为主线,以孔子为代表的 儒家思想,重“礼、乐”,以“仁”为其崇高境界,始终坚持积极“入世”的人生观,而这种人生观体现在艺术上就显得非常严谨、浑厚而有次序感,勇于实践而又充满理性。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精神,通常称之为行为论理学。儒家思想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北京和南京城的空间次序)、房屋设计(北京四合院)、甚至室内设计(紫禁城的室内设计),而对于皇家园林中的寺庙和处理政务的建筑,如太液池、万寿山、龙王庙、琼华岛、凤凰墩等园林中的部分建筑,虽然从园林自身而言是自然的、布局自由的、非严格空间序列的,但是也有一定的影响。
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的,应该要数文士园林了。所谓文士园林,是指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住宅、别墅的延伸,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充分展现了文士的所思所想,成为了文士寄托情思的理想场所。文士园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与隋唐,成熟于明清,它不仅在美学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最好体现。
在中国历史上,信奉儒家的文人、士大夫大多数是理想主义者,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家,他们虽然饱读诗书,但思想上却深深的印刻着儒家的君臣观念,宏伟远大的政治抱负被统治者看成是荒唐滑稽的幻想。这些文人、士大夫的仕途往往比较坎坷,最终不得不辞官归隐。但是,他们并不是就此避世隐居,而是仍然希望重回朝廷以实现其政治理想,因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隐士,隐居是他们无奈的一种表现,为了抒发这种感情,他们往往寄情于物。从而造就了许多著名的文士园林。下面仅举几例进行说明:
拙政园,园主王献臣乃明弘治进士,受东厂诬陷罢官失意回乡,请文征明设计建造此园,借《闲居赋》句意“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网师园,清乾隆光禄寺少卿宋宗元从官场“倦游归来”修建而成,借故址万卷堂“渔隐”之名,自比渔人,以“网师”命之,表示自己只适合做江河渔翁。
退思园,“退思”语出《左传〃鲁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进忠,退思补过。”这些官场失意的文人、士大夫,在城市中建设文士园林,自比上古隐逸圣贤。一方面借题寓意超凡出世,另一方面在园林景观中增添了特殊的内涵,因为园林寄托了他们强烈的社会情感,这种对社会依赖的感情导致了园林的建造设计不只是景观设计,还蕴涵着深厚的社会意义。
古典园林的建造是建立在儒家治世哲学之上的,儒家思想为园林设计行为提供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对园林最根本的影响在于营造一个“世俗的气氛”。而对中国园林设计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莫过于道家思想。2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庄子也提出了“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思想。老庄哲学对于士大夫阶层的影响非常深刻,促使许多文人墨客避凡尘、脱世俗、崇尚自然、遨游名山大川以寄情于山水。在古典园林的创作中,始终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基本原则。所谓“外师造化”,即以自然山水作为创造的楷模;而“中得心源”,则是指经过艺术加工使自然景观得到升华,而不是刻板的照搬照抄自然山水,这种艺术加工尽管带有艺术家的主观因素,但园林造景是自然美景在真实空间里的艺术再现,而并非以“理性”为基础。中国的自然审美心理表现为倾心于自然,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进而达到情感、精神的超脱。
道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庄子的“道法自然”一说更是被尊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景观艺术和设计的指导原则。对于老庄哲学而言,“道法自然”是其永恒的核心,它建立了道与自然的联系,暗示了整个宇宙的运行法则,并强调了一种对自然界的崇高敬意。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而言,正是以“道法自然”作为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把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在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自然之美。遥看中国古典园林,园中植物的种植方式都是严格依照大自然原始植被的分布方式,或三五成丛,或自由散聚于水池或山石之畔,野趣横生,景色苍润。设计和建造之中完全采用树无行次、石无定位的自然布局,从而展现出一幅峰回路转、水流花开的自然风光图。此外,即使是园林之中的建筑物本身,也总是按照山水的总体走势、高低曲折、参差错落来建造园林景观,进而充分体现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相比于西方园林,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
人类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即便是自然式园林,其中的各种植物、园林设施也都是人为建设的产物。对于山、水、植物等自然要素,景观设计师往往会经过适当的人工处理而使之体现出人性的一面;同样,像建筑小品这样的人造园林景观,景观设计师会在“道法自然”思想的指导下成功的进行塑造而使之充分体现出自然精神。除此之外,园林之中的各种景观要素只有进行合理组合与配臵,以充分展现各种要素在特定环境之中的特殊意义,这样园林才显得有声有色。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园林设计师会通过对场所的认识,在对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考虑的基础上,把人工山水、建筑按人的活动为逻辑依据安排其空间次序。通过展现园林合理的功能、宜人的比例、恰当的布局、独具匠心的构思、以及准确的用色和用材等设计手法,就可以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古典园林的设计艺术不仅是功能的反映,而且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精神的理解。正是这样一种反映着自然无常变化和世界万物相辅相成的道家哲学思想指导着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儒、道思想的融合---“虚实相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虚与实”作为一种宇宙观,是中国传统“阴阳”学在时空方 面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先哲们对宇宙空间的思考。“虚,空也。”—《尔雅》;“实,有者为实,故中质充满皆曰实。”—《素问,调经论》。它对我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文士园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表面看来,儒家主张积极人世,而道家主张消极逃避,两者是 截然相反的。但实际上它们恰恰是互相补充,彼此协调的,因为从本质上来看,它们都认为宇宙是虚与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相合,“易之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世界是变的,而变的世界对我们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有生有灭,有虚有实。万物在虚空中流动,运化,所以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一切运动、功能、关系都应建立在“虚与实”的互相作用所达到的渗透、融合、协调和统一中,即所谓的“虚实相生”观念。3、1 “虚实相生”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自然景观营造
文士园林为“士”阶层所拥有,“士”阶层为孔子所创立,一般 从事做官与讲学。在整个中国历史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士”阶层自然地成为了社会道德理想的体现者与传播者。“士”阶层的思想往往兼有儒、道两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批判一切不符合道德理想的现象,同时努力使道德理想充分化为现实,他们的思想理念表现在诸多艺术领域,如诗、词、书法、绘画等等;而园林建筑更体现着他们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及审美情趣。
“虚实相生”观念体现在自然景观之中,就是山和水的恰当组合,山象征着坚硬、沉稳、庄严,与天相接,而水象征着柔软、流动、宽容,与大地相连。从自然景观来看,山与水是密切结合的,水包容了山,山环绕着水。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是流的不止的,象征着学习的过程;山是稳重泰然的,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冷静、严肃。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被人格化而成为人格的象征。
对于园林设计和景观营造而言,就意味着在选址方面应该以有山有水为佳,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媚。自古以来,无论是早期建于自然山水中的帝王苑囿,还是后来建于城市中的以自然山水为景观环境的私家园林,都是实现了认为创造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成”(明代计成《园治》)的崇高境界,是伟大的景观设计师们基于对自然山水的观察而加以概括、总结、提炼的一种艺术再现。这样,通过认为的改造和建构,表现出来的不再是零散的、个别的自然景物和有限的景观,而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3、2 “虚实相生”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布局
在中国古典园林之中,园林建筑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更好的诠释了“虚实相生”的哲学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往往不是以单个取胜,而是通过多个建筑之间的相互组合体现整体的景观效果。园林建筑不是像宫殿那样的工整、对称、严谨、均衡的格局,而是与自然环境充分协调,体现出自由随宜、因山就势、高低错落、姿态万千的建筑外部空间和优美怡人的园林景观。与此同时,园林建筑的类型多种多样,具体包括厅堂、轩、馆、楼、台、阁、亭、榭、廊、舫等等,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师们十分注重在丰富外部景观的同时努力促成收放有致的室内空间,从而使得不拘一格的外部空间与灵巧多变的内部空间之间产生对比,并且相互渗透,融为一体。3、3 “虚实相生”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美
“虚实相生”直接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美表达,将人的各种感官体会和心灵感悟与自然的景物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意境美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自然之美、运动之美和空间之美的综合与升华,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在园林中最为彻底的表达。
中国古典园林中巧妙地引入了人的感觉因素与自然现象的作用关系,如声、光、色、味、风等自然现象与人的耳、眼、口、鼻之间的作用关系,实现了园林景观的人格化,从而使园林景观充满生机与活力。比如“留园”的听雨楼,“拙政园”的松风厅利用自然界的声音,“拙政园”的倒影楼利用自然产生的光影效果,“留园”的餐秀亭(现在改为闻木樨香轩),“拙政园”的远香堂利用植物或者园林建筑固有的香味造景等等,感觉因素与自然现象的互相融合,彼此作用,充分展现了园林艺术中的情景相对,从而提高了景观的意境美,便于抒发人的情感,促使园林在塑造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同时也成为了修身养性、完善自身的最佳场所。
不仅如此,中国古典园林在创作时还经常会引用大量的诗词和典故,这一点在园林的命名上表现的尤其突出,比如江南名园“拙政园”之名取自晋文学家潘岳《闲居赋》“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表达出园主王献臣在宦途被排挤回乡之后自鸣清高的心境。再如苏州的“网师园”,园主自比渔人,以“渔隐”为主题,取园名为“网师”。这些点景的诗句本身就充满美的意境,与园林实景相互配合发人遐想,令人神游,耐人寻味。情与景的高度和谐与统一,使观者在享受园林美景的同时,也能陶冶性情,净化人格。4 “天人合一”的辩证法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之美,将个体融入自然之中,充分体现了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天是相对于大地而言的。人站在地球上,月球是天空中的一个明亮的星体;若人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就是悬于天空、且比月球更明亮的星体了。若以人为主体,则人体以外的整个宇宙星空都是天,当然也包括我们周边的自然界。可见,人与天的关系实质上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认为:天与人原本就是合一的。道家就以“究天人之秘,合天人为一”为根本。《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林泉之趣”、“田园之乐”,要求人工美与自然山水美的高度统一,在园林设计中,一般都遵循“山水为主、建筑是从”的原则。充分展现极富自然山水情趣,在总体布局上,通常是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景观构图的主体,配臵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园林植物,建筑只是作为点缀风景、丰富景观之用。通过建筑空间的流动变化来实现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的。人们在中国园林中漫游,所获得的最大的美感和享受,主要的并不是建筑物个体的造型,而是变幻的建筑空间及园林意境的塑造。
中国园林艺术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意境,主要是追求一种“天然之趣”和自然情调。而自然情调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把大自然中的美“景”加工、概括、升华,并与主观的“情”相融合,通过造园的各种物质手段,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园林艺术意境,从而使人的身心获得最大的满足与享受。因此,中国的古典园林,既是凝固的诗,也是立体的、动态的山水画。它的艺术美不仅表现在园林景物的形、神上,更表现在与游赏者主观的情感交融的意境上。如果说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的话,那么它最突出的成就也就在这里。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天然之趣的营造,以充分展现“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具体体现在:
1、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2、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在园林选址上十分重视因山就水、利用原始地貌,园内建筑更注意收纳、摄取园外之景,谓之“借景”,从而使得园内园外两相结合,浑然一体。小结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显示了华夏民族的“灵气”,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而在世界上独树一臶,被学界公认为是风景式园林的渊源。它对世界园林尤其是东方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哲学的发展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国现代园林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更好地实施“文化建园”的方针,进一步推进我国园林建设,努力建成一大批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内涵的哲学探讨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内涵的哲学探讨
【原文出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20076 【原刊页号】59~63 【分 类 号】A3
【分 类 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复印期号】200710 【作 者】叶山土
【作者简介】叶山土,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从哲学上看,有三个层面的内涵,即以人的本质为本,根据人的本质来规范和引导发展、实现发展;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依靠人的本质力量推动发展、实现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和终极追求,实现发展。
【关 键 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面发展
【正 文】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07)06-0059-05
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国内外正反两方面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p.9)因此,认真研究和探讨作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以人的本质为本
以人的本质为本,就是要根据人的本质来规范和引导发展、实现发展。这是发展的根源、根据。什么是人的本质?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的本质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此来引导和规范发展。
第一,以人的自由自觉实践活动的需要引导和规范发展。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也是社会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人的实践活动是世界之本。“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p.77)没有实践活动就不会生成人,反之,没有人也就没有实践,也就不会生成现实的世界。因此,指导我国发展的发展观,在理论上,就必须思考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思考人的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考人的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等等。在实践上,就必须通过全面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人的自由自觉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协调发展,即做好“五个统筹”,协调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社会形态内部的关系、经济结构的关系、社会结构的关系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实现可持续发展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持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可持续性。为此,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经济增长,不谈社会发展;只讲城市建设,忽略农村发展;对自然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的非科学的发展行为。
第二,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人的社会关系引导和规范发展。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动物,人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也是在与他人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中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2](p.295)就此而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必须思考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展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然形成物质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政治的、思想的、伦理的、文化的等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3](p.532)人的社会关系虽然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但却不是自发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自觉调整、丰富与变革的结果。马克思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p.515)因此,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人的社会关系引导和规范发展,就必须积极推进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关系的调整、丰富与变革,加强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的联系和交往。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的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三,以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来引导和规范发展。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p.514)作为个体的人,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人作为个体存在物,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要求满足其自然方面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关爱人的生命、保障人的安全、促进人的健康、让人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工作、生活,是人的自然属性的要求。同时,人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社会需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尤其是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全面的、平等的、可持续的,这就要求树立全面、平等、可持续的发展观。
人的需要的全面性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只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发展观是片面的。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人的需要是平等的,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只有协调发展,即做到“五个统筹”,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通过统筹和协调解决好区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才能创造平等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个人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从而满足人的各方面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持续的,因此发展不仅要考虑我们这一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需要。这就要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才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持续满足。
二、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
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就是要依靠人的本质力量推动发展、实现发展。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只有依靠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实现这一伟大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当代社会,人的本质力量、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依靠的主要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即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及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是社会个人的发展。”[4](p.218)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资源。因此,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不仅是唯物史观的题中之意,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城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源消耗率过高、劳动生产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的问题,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等,主要原因是人的素质不高、人才资源匮乏。就“三农”问题来说,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与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各类人才、教育扶农、人才兴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胡锦涛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也好,优化经济结构也好,做到‘五个统筹’也好,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也好,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5]而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即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由此可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
第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自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主体。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是教育。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6](p.195)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7](p.331)因此,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给每个社会成员创造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要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每个社会成员在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中增强发展自己的机会。
第二,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人力资源,不仅要不断培养和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更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要关心人的利益,尊重人的权益。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切实保障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是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根本。其次,要创建“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制度和氛围。黑格尔说:“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8](p.59)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全社会创建“四个尊重”的制度和氛围。只有创建一种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创造的制度环境,把各种劳动、人才、创造都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和终极追求,实现发展。这是发展的目的,价值导向之本。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既是发展的本质力量,又是推动发展的目的。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一切发展又都是为了人民,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9]这一论述明确阐述了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即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过许多论述,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分析,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指出未来的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p.649)列宁结合当时苏维埃国家的实际情况指出,通过“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分工,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10](p.195)毛泽东则主要从教育的方面提出,培养又红又专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他指出:“我们所主张的全面发展,是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11](p.399)此后,邓小平又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变革社会关系、发展人的能力以及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方面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2](p.294)这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应当从人的发展以及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这两方面来制定发展计划,设定发展目标,应当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提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
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结合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实践,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了发展之本的地位。此后,胡锦涛在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3]这一论断不仅强调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中的根本地位,而且提出了如何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这就是:
第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没有高度丰富的物质产品,就没有人本身的发展。马克思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4](p.368)而且,“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2](p.507)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没有自由时间,因而也就没有发展的自由空间,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永远不能实现的空中楼阁。因此,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发展进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原则,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第二,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还有赖于社会有机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个人而言,包括人的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潜能)的充分发展、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丰富和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等。就社会而言,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平等发展、整体发展、和谐发展等。人的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才能实现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才能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才能丰富和发展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在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要实现每个人的发展,其根本途径只能是统筹兼顾,只有通过统筹兼顾才能解决一切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就必须推进“四位一体”的建设,不仅要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食粮,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整体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然基础,没有良好的自然基础,人的生存都有困难,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就必须纠正过去对自然的野蛮索取,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与自然保持良性的动态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获得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寒江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6-03(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 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9] 温家宝.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03-01(2).[10]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2).[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第三篇: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品味高雅。作为一门艺术,它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而在物质载体上,环境气氛给人以意境感受,造型风格给人以形象感知,象征涵义给人以联想认识。而本文着重讲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
一.情感藏体。
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花木是人们赋予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以及托物言志时常常使用到的媒介。比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表示在风霜严寒中结成的忠贞友谊,亦用以表示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具有坚贞节操的人格: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风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著名格言:李白歌颂它:“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竹是“三教”共赏之物,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韵。“未曾出士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因此竹被视作最有气节的君子。难怪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园林景点中如“竹径通幽”最为常用。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喜爱之处:梅更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等品格。陆游词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赞赏梅花不畏强暴的素质及虚心奉献的精神。陆游词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卞,口有香如故”表示其自尊白爱,高洁清雅的情操。成片的梅花林具有香雪海的景观,以梅命名的景点极多。有梅花山、梅岭、梅岗、梅坞、香雪云蔚亭等:此外梅兰竹菊“四君子”。兰被认为最雅。“清香而色不艳”。明一张羽诗中“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清一郑臀诗曰“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兰被认为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娇柔之态,无媚俗之意,香最纯正,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堪称清香淡稚。菊花耐寒霜,晚秋独吐幽芳。我国有数千菊花品种,目前除用于盆栽欣赏外,已发展成大立菊、悬崖菊、切花菊、地被菊,应用广泛。陶渊明诗日“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赞赏菊花不畏风霜恶劣环境的君子品格。荷花被视作“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桂花在李清照心目中更为高雅。“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连高雅的梅花也为之生妒。隐逸高姿的菊花也为他含羞。可见桂花的高贵。
二.文化符号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松柏为长生和子孙兴旺的象征:梅花花开五瓣,人称“梅开五福”,成为园林铺地的吉祥图案之一。“梅”和“眉”谐音,与喜鹊组合为“喜鹊登梅”的图案,寓意“喜上眉梢”,广泛地运用在落地罩雕刻图案上,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竹视为春天的象征,扬州“个园”,以颂竹为主题。“个”为一片竹叶之状,“个”园单取一根竹,更含有独立不倚、孤芳自赏之深意。竹还有象征子孙兴旺的意思。竹子还是佛教教义的象征:荷花为佛教的象征,为佛土神圣洁净之物,成为智慧与清净的象征:梧桐在《诗经》中就与凤凰相联系。梧桐招凤凰,成为圣雅之植物。“桐”因为与“同”谐音,常常作为吉祥图案与其他物体配合,如与喜鹊配合,组成“同喜”的图案:牡丹有“富贵花”之称,成为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如牡丹与芙蓉、牡丹与长春花表示“富贵长春”,牡丹与海棠象征“光耀门庭”,牡丹与桃表示“长寿、富贵和荣誉”,牡丹与水仙是“神仙富贵”的隐语,牡丹与松树、寿石又是“富贵、荣誉与长寿”的象征,牡丹还常与荷花、菊花、梅花等画在一起,象征四季,牡丹代表春天:月季为花中“皇后”,月季花艳,月月留春,青春永驻。瓶中插上月季,象征着四季平安:春海棠成为春天的象征,海棠门就有春天永驻、春意浓浓的含义:菊花为花中“隐士”,“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垂柳婀娜多姿,蕴涵文化意义颇为深厚。垂柳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成为生命力的象征.“柳”与“留”谐音,“柳”也就成为寄寓留恋、依恋的情感载体,自此折柳送别成为朋友分别时的惯例。柳也是家庭和家乡的象征:杜鹃为花
中西施,是人们乡恋母亲的情感寄托:桂花有“仙友”、“仙客”之称。它被烙上科举文化的烙印,蟾中折桂,象征登第:兰花象征友谊,同心的语言被称为“兰言”,结拜弟兄被称为“义结金兰”:紫荆的叶子形状如“心”,故用以象征同心和团结:石榴寓意多子:橄榄象征和平:紫薇、榉树比喻达官贵人:萱草意含忘忧:杞梓喻能人:毛白杨象征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火棘表示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甘棠喻能臣等。
三.历史的见证—— 古树。
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古树名木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物价值,古树之“古”作为一种文化品格,它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园林中的活文物。这种古的文化品格,常常被看作民族、江山的象征。生长百年以上的古树已进入缓慢生长阶段,干径增粗极慢,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世界上长寿树大多是松柏类、栎树类、杉树类、榕树类树木,以及槐树、银杏树等。名木或以姿态奇特观赏价值极高而闻名,如中国黄山的“迎客松”:或以历史事件而闻名如泰山岱庙中汉柏,是汉武帝刘彻封禅时所植。或以传说异闻而闻名,如陕西黄陵轩辕庙内的“黄帝手植柏”,树高近2 0米,下围1 0米,是中国最大的柏树,据说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轩辕氏黄帝亲手所植:北京潭柘寺内的银杏树(称“帝王树”),相传为辽代植,高3 0余米,直径4米。许多古树名木经历过朝代的更替,人民的悲欢,世事的沧桑,可借以撰写说明,普及历史知识。古树名木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它们是历代文人咏诗作画的题材,往往伴有优美的传说和奇妙的故事。古树名木也是名胜古迹的佳景,如北京戒台寺的“卧龙松”,铁杆虬枝若苍龙腾飞,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古树名木既能使人产生怀古的幽思,又可获得审美快感。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人和大众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追求。这样的生存智慧,艺术化的文化环境和诗意人生,成为我们时代文化和艺术宝库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珍贵资源。
第四篇:品味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艺术中的一枝奇葩。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宫苑,还是江南的私家花园,造园者都注重发掘自然之美,顺乎自然又给以艺术加工,使自然美与人工美得到和谐的统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我国的江南园林尤其精巧典雅,玲珑剔透,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美誉,深受世人的瞩目和赞赏。徜徉其间真是心旷神怡,意趣无穷。
江南园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而有之,集建筑、风光、诗文于一身,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走进园林,我们可以欣赏其中的建筑文化,山水文化,诗词艺术;还可以细细品味蕴含在园林中的古代文人的人文心态,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以及园景与诗文相统一的深邃意境。所以,我以为游览园林,不可不品味园林中的文化。
江南的私家园林大多为封建时代的官员、文人、士大夫所筑,在园林建筑中普遍蕴涵着天人合一的人生观和虚静淡泊的隐逸思想,他们把园林看作“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壶中天地。园林又是士大夫生活起居和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所以,江南园林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和文墨气息。
拙政园的园主是明嘉靖年间的御史王献臣。由于朝中权贵倾轧,官场失意,王献臣回乡后用原来大宏寺的一部分基地建造了一座园林。晋代潘岳的《闲居赋》中有一段话:“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王献臣取其意,自我解嘲地把园名称之为“拙政园”。显然拙政园乃隐逸文化之载体也。
坐落在苏州城南阔家头巷内的网师园,初为南宋官员史正志的私宅万卷堂的故址,与南园、沧浪亭遥遥相望。清乾隆年间宋宗元退隐之后,在此间建园,取名网师园。网师者,渔翁之别称也,园主以此园名隐寓其渔隐之意。清文人洪亮吉曾有咏网师园诗,云:“城南那复有闲廛,生翠丛中筑数椽;他日买鱼双艇子,定应先诣网师园。”网师园以精巧紧凑、以小见大著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仿照网师园“殿春簃”,建造了中国古典庭园“明轩”,使中国园林文化首次在海外开花。
同里的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园主是安徽兵备道任兰生。光绪十一年(1885年),任兰生遭人弹劾,罢职还乡,花了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左传》“进则尽忠,退思补故”之意,命名为退思园,由造园名家袁龙设计。为了不露富,建筑格局突破常规,改纵向为横向,自西到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任兰生只住了两年,后又复官上任。园内建筑或题咏都表现出园主人归隐与入世相杂的复杂心理,它也是封建士大夫比较典型的一种心态。
江南园林中的厅、堂、亭、榭里至今还留存着许多诗画、楹联、题额等,所有这些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沧浪亭有一副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北宋诗人苏舜钦丢官后流寓苏州,他非常喜欢盘门附近的景色,在《过苏州》一诗中曾写道:“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后来他花了四万钱买下盘门附近的一处池馆,并在水旁筑亭。他有感于渔夫《沧浪之水》歌和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意,题名沧浪亭。欧阳修曾有诗赠予舜钦君,诗中有“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这样的诗句。上述的楹联,即出自于苏、欧二人的诗句。
拙政园西部有一高轩,姚起孟写有隶书的题额:“与谁同坐轩”,其语出自苏东坡词《点绛唇》:“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题额者把答案藏匿起来,非常耐人寻味。拙政园的留听阁,阁前有平台,两面临池,池中植荷,阁名取唐代诗人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残荷、雨声渲染了带有伤感的感情色彩,颇有感染力。
留园涵碧山庄左边爬山长廊之巅有一亭轩,题额为“闻木樨香轩”,木樨,桂花之别称。这个题额的出典,还有一个故事。宋文人黄庭坚潜心禅理,师从晦堂。他向晦堂请教修道的捷径,晦堂说,禅道无隐。黄庭坚仍不得要领。有一次,晦堂与他一起在园中散步,其时正值树上丹桂盛开,晦堂说,禅道如同木樨花香一样,虽不可见,然而上下四方无不弥满,所以无隐。黄庭坚方始感悟。这些楹联、题额,看来只言片语,但其中蕴
[1][2]
江南园林中还存留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拙政园的见山楼,是太平天国时忠王李秀成的办公所在。而豫园的点春堂则是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时的指挥所,现在这里还陈列着小刀会用过的武器、钱币及颁发的文告等历史文物。拙政园和豫园都还保存着古戏台,驻足其前,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当年演戏、观剧的情状仿佛浮现在我们眼前。
如此说来,品味园林中的文化也是在品味历史和品味人生。
含着不少故事和文学知识,细细玩味咀嚼,不仅情趣盎然,而且得益匪浅。
第五篇: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内涵(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2014-03-27 10:22: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有0人参与
分享到
网易微博 0
易信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一表述内涵深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的深刻体现、系统表达和高度统一。一切为了群众,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价值观是衡量世界上一切事物价值大小的根本尺度、根本观点。“为了谁”的问题,实质上是价值观问题。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价值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确立起来的。《共产党宣言》强调,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组织的政党;共产党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社会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衡量政党价值大小的根本尺度、根本看法,就是能否为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劳动群众谋利益,也就是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一切为了群众,正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深刻体现。
一切依靠群众,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何为历史活动的前提、谁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历史有无规律、什么是人类历史的规律等历史基本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依靠谁”的问题,实质上是历史观问题,反映了对历史是由谁创造并推动的认识问题。当今世界上政党组织的历史观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观,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观,或者认为历史是由上帝以及超自然的精神力量创造的,或者认为历史是由个别英雄人物创造的。而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历史进步的根本推动力量;一切英雄人物只有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有可能在历史进步中发挥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归根到底还是人民群众的作用,而不是英雄人物个人的作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一唯物史观,所以,在“依靠谁”的问题上明确提出“一切依靠群众”,认为只有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基于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认识世界的主体,是客观真理的真正发现者、掌握者;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一切正确的理论、主张都来源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的意志、主张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因此,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就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获得真理的唯一源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路线。对此,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为我们如何践行群众路线提供了具体指导和遵循。
无论是收集群众的意见,还是到群众中作宣传,调查研究都非常重要。毛泽东同志十分推崇调查研究,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特别强调:“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毛泽东同志认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他要求:“我党一切领导同志必须随时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领导方法去同主观主义的和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相对立,而以前者去克服后者。”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仅仅完成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够的,必须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对世界的改造,即转化为实践;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不能仅仅依靠少数精英人物,而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因此,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共产党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路线,形成改造世界的正确主张,然后把这种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即变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党的群众路线集中回答了党“为了谁”的问题,就是“一切为了群众”;回答了党“依靠谁”的问题,就是“一切依靠群众”;回答了党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问题,强调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路线和领导方法;回答了实现党的使命任务的根本途径问题,就是把党的正确主张即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付诸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通过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现实。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是党的群众路线深刻的哲学内涵。只有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的有机统一中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我们才能真正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根本工作路线,才能把自觉坚定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做好工作的不二法门。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
(原标题: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内涵(党的群众路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