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基地带产业 促三农快发展

时间:2019-05-14 01:2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基地带产业 促三农快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基地带产业 促三农快发展》。

第一篇:建基地带产业 促三农快发展

汉中市春雨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科普示范基地是依托汉中市春雨农业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市场+科研+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科技为动力、市场为导向、产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基地总资产总资产8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800万元,流动资金1200万元。占地面积43300m,其中建筑面积24400m。职工268名,中、高级职称人员22名,占15%,解决下岗职工42名,占10%。拥有大米精加工厂、特色食品加工厂、玉米方便食品加工厂、技术研究所、营销服务等多个部门。具有年产万吨精米、3000吨黑色营养食品、3000吨玉米系列食品的纯天然农副产品深加工能力。在西安、兰州、北京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设有销售分公司,形成了固定的销售网络。2009年实现产值1.2亿元,销售额9000万元,创利税600万元。企业曾多次荣获中、省、市、区、乡级“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优秀民营企业”、“科技明星企业”、“重合同守信用”等称号,被省、市、区列为“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被省、市农业银行评为“AAA”级资信企业。

一、以农村致富,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行定单农业,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建基地带产业 促三农快发展

基地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由区农业局、科协牵头,先后在望江、徐坡、汉王等乡镇建立了3万亩稻米、玉米、红薯、蕨根等绿色种植基地,乡镇、农技部门、春雨公司三方联合成立定单农业领导小组。乡镇政府负责落实种植面积、协调关系,农技部门负责技术咨询、培训服务,基地负责收购、销售。同时,基地与村组及农户签订合同,按照收购标准、面积、产量,以高于市场10-15%的价格向农户现金收购。在定单农业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指导、统一操作、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基地先后给每个农户免费发绿卡累计5万张,发田间技术指导资料5万份,培训人员2千多人次,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保证了定单农业的顺利落实。按每亩种植面积为农户增效80元计算,每年为农户增效240万元。

二、充分利用科技优势,推进农产品的加工向深度、精度、广度发展

基地以科技为动力,先后和陕西理工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工程学会,建立了科技信息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成立了春雨食品研究所,聘请学院教授担任食品研究所所长,担负起了公司优质大米、杂粮食品、纯天然、绿色食品的研制开发任务,使校企合作走上了实质化、实用化的道路。

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基地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研资金100多万元,完善了食品加工厂检验室,为深化农产品研制开发创造了条件。2005年以来依靠科研协助单位,先后研制开发了非油炸老玉米方便面、玉米方便粥、玉米糊、玉米挂面和玉米营养粉等杂粮新产品,其中老玉米营养粉获得国家三项发明专利和二十多项外观设计专利。玉米的深加工不仅为公司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给丘陵山区主产玉米的农户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我省乃至全国的玉米产业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战略意义。

三、加大宣传力度,让基地和产品深入人心 基地自创建以来,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利用新闻媒体、印制画册、制作车体广告、参加展会等,进行广泛宣传,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可信度。从2000年以来,基地投入二十多万元买断了汉中电视台《今日视点》栏目的冠名权,长年宣传企业形象。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与汉中电视台主办了佬玉米杯经典红歌大赛及亚安进行了DV大赛。为了使基地产品尽快占领市场,基地把参加各种商品贸易展会、高新技术洽谈会做为展示企业形象、扩大市场份额的突破口,为基地产品占领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基地的金色食品(非油炸老玉米方便面、玉米方便粥、玉米糊、玉米全营养粉)、有机食品(蕨根粉丝、粉皮、橡果粉丝、橡果粉皮)、绿色食品(优质大米、苦荞面)等产品,已在陕西、北京、兰州、西宁、银川、石家庄、太原、成都等十多个大中城市2000多个超市和专卖店上市。可以说春雨基地“望江春”牌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引领绿色食品的领头羊,也是中国杂粮食品品牌的新亮点。

四、狠抓产品质量管理,打造绿色精品

基地创办以来,一直把提高科技含量打造绿色精品,作为公司发展的不懈追求和重中之重的一项任务来抓,并抓出了成效。为了严把产品质量关,生产厂设立了质检部,主抓质量;设有化验、检验、计量管理岗位,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跟踪检验。为了把质量搞上去,先后对进厂的农民工,进行岗前严格培训。同时,我们还把产品的标准和企业的管理及食品卫生有关法律条文汇编成册,印制成小册子,发放到每一个员工手里等一系列措施,培训出一批懂技术、懂业务的技术操作能手。

五、采取六大措施,应对经济危机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基地在市政府[2009]14号文件,《关于印发全市中小企业保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及区政府[2009]12号文件《关于落实全区工业保增长措施的意见》精神指引和各政府的扶持下,积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深挖企业内部潜力、抓节能降耗,抓紧工艺改革、加紧生产技术改造,合理调配设备利用率。利用下脚料配制饲料,利用方便面开发出了锅巴产品。

2、抓生产经营管理,充分放权于基层。对现有车间进行整改,实行费用包干,节约奖励、超支受罚,明确责、权、利。

3、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相继研制开发出“荞麦饸饹面”、“魔芋粉丝”、“佬玉米饸饹面”等新产品,丰富了产品结构,不断提升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4、抓好人力资源管理。高薪聘请了高级职业管理人才,为企业在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监督管理方面全面把关,使公司在经营上台阶、上水平。同时,加强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培训,采用请进来、送出去,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校企合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企业储备更多优秀人才。

5、抓品牌建设工作和市场营销开发。

在巩固好老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开发新市场,并进行渠道的精耕细作,加大宣传力度,去年独家冠名“汉中红歌大赛”、“西北首届DV大赛”和“北京心连心艺术活动”,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6、2009年9月开始投资3900万元,从2009年9月1日开始到2010年3月底建成建设一座年产3万吨的玉米超细粉(1万吨面条粉、1万吨饺子粉、1万吨方便面),项目建成后可新增产值3亿元,加上目前我厂生产规模到2013年产值可达5亿元,利税5千万元,新增加就业500人,新增基地建设4万亩,带动包装业、印刷及相关产业增收3个亿。为地方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

目前,春雨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科普示范基地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目标,加强农村科普,为我市在陕南率先突破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发展葡萄产业促农增收经验做法

近年来,**县**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葡萄产业,走现代高效农业之路,打造“葡萄大镇”,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建成100亩以上成规模红提园15个,成立了2个葡萄专业协会组织,葡萄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抓规划引导。该镇制定葡萄高效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实施方案,以国道207、省道304沿线为中心,建立万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分步实施,逐年扩面,每年新扩面积1000亩,并完成一批配套设施项目。截止目前,全镇已发展葡萄面积5000亩,建成了15个100亩以上成规模红提园。

2.抓建设投入。该镇在大力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葡萄产业建设投入渠道,实行镇村以奖代投、种植户自主投入等多元投入形式助推葡萄产业项目建设。几年来,该镇先后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建设标准园区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解决道路、水利设施配套问题。2007年,该镇依托项目建设,建起了年生产量达800吨的葡萄酒堡,兴建了3座总贮量650吨的水果保鲜库。当前,该镇正在着手建设黄河葡萄大市场,启动葡萄旅游休闲工程。

3、抓技术服务。一是推广优良品种。该镇以发展欧亚系列红提为主,实行品种早、中、迟搭配,筛选确定了最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红宝石、黑宝石、红地球等6个优质主导品种;二是推进技术创新。与湖南农大加强合作,兴建了葡萄科研基地,聘请了农大专家石雪晖教授和葡萄大王王先荣同志作为技术顾问,长年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三是建立协会、专业合作社组织。该镇有葡萄专业协会、合作组织2个,其中黄河葡萄专业合作社,会员有160多户,合作社在种植规划,技术服务、病虫防治、种苗供应、农资配送及产品销售上,积极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在去年销售旺季,该合作社每天组织外销量3万多斤。

第三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破解三农奔小康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破解三农奔小康

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破解“三农”问题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破解湖北“三农”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有利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首先,绿色食品产业的形成、发展与壮大必须依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基础。以粮食为例,粮食有很长的产业链条,加工潜力巨大。但湖北省的这一产业链延伸并不长,在四大粮食深加工企业中,只有银欣集团的“福娃”品牌属粮食二次加工,其它均只是一次加工。围绕湖北主产粮食这一省情,应构造“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农业竞争优势和使绿色食品产业链延伸、加大、加粗、加长的战略升级优势,寻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其次,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应成为湖北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催化剂。把优质农业产品转换成受到消费者欢迎的绿色食品,把单一品种的绿色食品产品发展成多个系列的、大批量的绿色食品,就必须形成一定规模的绿色食品产业;要形成一定规模的绿色食品产业,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农业产业结构。由此不难看出,通过发展壮大绿色食品产业,可以带动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必须从农业只抓种植环节,向既抓种植又抓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转变;必须从单纯注重面积和产量向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转变;必须从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变;必须以市场导向为基点,以农产品质量为重点,以有利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出发点;从而有利于市场的开拓,有利于农产品增值,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有利农村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绿色食品是指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源泉为基础,以高科技为先导,集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于一体,生产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种养、加工,科技一条龙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要求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这就是说,绿色食品必须是出自最佳生态环境,不但土壤无污染,连空气、水源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也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由此可见,绿色食品产业的兴起、发展、壮大,无疑与农村的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农村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提供这种优良的原材料,要求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要求定块定量确保质量,建立起全新的生产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以生态的,无污染的方式来完成病虫害防治,种子培养,基地的保护等等工作。

保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农民生存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需要,又是农业高产丰收的基础,也是开发绿色食品的可靠保证,更是治理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农村开发绿色食品有一个在开发中破坏或是保护的问题。如果不保护,就有可能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就有可能损害潜力,破坏可持续发展;就有可能陷于盲目、错误的开发。因此,必须重新认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合理性、有效性、长期性、整体性,自觉地做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选择理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

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有利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破解“三农”的瓶颈。突破这个瓶颈,涉及到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多给予,少收取,扩大农民自主贸易权等政策的方方面面,在求得政策等方面倾斜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通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农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间接和直接地实现收入的增加。

第一,农民接受免费科技培训是收入的隐形增加。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结果。农民参加绿色食品企业对农产品的深加工,这无疑使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开辟农民就业新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农民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对种田以外的新型工业的生产技术的掌握有一个通过培训学习掌握技术的问题,因此,让农民从事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成为技术型的农民,就为农民提供了学习科学技术的机会,从目前我国的科技兴农,科技扶贫角度来看,农民接受这种科学技术的培训一般是免费的,免费接受科学技术的培训学习,实际上是收入的隐形增加,从而为步入小康奠定基础。

第二,农民参加绿色食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利益分配是收入的显形增加。农民参加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改变了农民过去仅仅为一些绿色食品企业提供原材料产品,其利润大部分被农产品加工企业或流通企业赚取的现状。在农村,过去由于农民为提高土地地力,农药、化肥使用的投入较多,而粗放经济和农产品原料的附加值较低,农民增收只能是一种期盼。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过程中,农民参加绿色农副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利润的分配成为现实。这种利润的分配,与过去提供农产品原料相比,农民的收入往往是成倍地增长。目前,农民对农产品的上游的农业、中游的食品加工业、下游的食品营销业的利润增加值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正是如此,湖北省基地种植——食品加工——物流传递的绿色食品链越来越长,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呈星火燎原之势,折射出农民增收逐步成为事实。作者:陈荣清

第四篇:保民生促三农工作总结

保民生促三农工作总结

保民生促三农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保民生促三农工作总结

自“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上杨乡高度重视、精心部署,通过成立机构、开展调研、制定方案,推动“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有序开展。现将上杨乡“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杨乡地处崆峒区南部山区,全乡区域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549亩,人均4亩。全乡辖7个村33个社,1575户7176人,其中,回族6761人,占总人口的%。

二、工作开展情况

自“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上杨乡通过及时成立组织机构、认真开展调研摸底、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严格程序强化监督、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形成“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事前警示、事中监督、事后跟踪的工作链条。即以“三结合三突出”抓实事前警示(结合工作岗位,突出警示教育活动;结合项目分类,突出预防职务犯罪;结合风险排查,突出制定防范措施);以“三清查三确保”落实事中监督(清查惠农资金发放情况,确保政策落实深入扎实;清查村级财务使用情况,确保村级财务公开合理;清查惠民项目实施情况,确保资金使用有序规范);以“三配合三健全”做实事后跟踪(配合区直部门,健全协调机制;配合乡属站所,健全监督机制;配合村级组织,健全长效机制)。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迅速行动,形成专项行动强大合力。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保民生、促三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与此同时,及时召开班子专题研究“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工作会议4次,设立乡“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检察服务站,并督促各村成立检察服务联络室,全面安排部署,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认真调研、制定方案,明确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以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为契机,组织乡、村干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主要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方法、主要措施四方面扎实安排,进一步明确了任务,靠实了责任。

(三)精心组织、强化培训,严格程序建立预防体系。按照省、市、区检察院“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乡上于1月23日邀请区检察院工作人员为我乡全体乡、村干部开展了以典型案例为主的警示教育活动,进行“保民生、促三农”专项法律讲座,培训党员干部80余人,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各类法律法规4次。同时在3月中旬邀请区检察院工作人员对项目实施负责人开展警示教育座谈活动,通过座谈交流,建立了项目预警机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提前预告和警示,对全体工作人员常怀警醒之心、常筑防腐之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统筹兼顾、健全机制,确保惠民项目有序推进。紧紧围绕工作计划,针对实施的下杨新农村示范点续建、道路硬化、下杨文化广场绿化、下杨村C204桥建设、甲上公路维修改造等10大项目建设内容,找准惠民项目风险点37项,通过充分发挥“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事前警示、事中监督、事后跟踪职能,制定事前警示教育计划7次、事中监督措施13条、事后跟踪做法9项;针对各项惠民政策落实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招标、监理、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后找准风险点58项,制定预防措施60余条;针对惠民政策落实过程中7名领导干部存在的23项个人风险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党员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对策30余条。通过建立以专为主、部门联动,以督为主、惩防并举,以疏为主、化解矛盾的协作机制,确保推进惠民项目建设内容公开、规范施工,为“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的有序开展奠定机制保障。

三、工作成效

通过市、区检察院对我乡的积极指导,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发放教育读本、建立检察联络站(室)、设立意见箱,畅通了群众的诉求渠道。同时进一步做好矛盾排查、建立预防体系,推动专项行动工作进展有序,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效:

(一)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了乡党委领导班子的民主决策机制。重点围绕全乡各项惠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乡党委领导班子以专项行动为抓手,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管理机制、督促贯彻落实、察民情听民意、解民怨化民忧入手。截至目前,对58项惠民项目风险点、23项领导干部个人风险点,共制定完善20项40余条预防制度,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全面了解、重点把握,为乡党委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前提保障。

(二)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党员干部的行为。把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同村社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按照“八项禁令”、“工作职责”等机制内容,制定村社干部管理制度10余条,严格要求村社干部牢牢把握工作方向,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重点,确保村社干部在项目实施、村务管理、财产管理及化解矛盾等方面纪律严明、公开公平、严格程序,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三)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在专项行动的开展中,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20余次,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诉求,掌握群众难题后,在乡党委领导班子讨论研究后,通过制定计划4项,解决群众难题15件。通过“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的开展,取得了让广大群众一致好评和主动参与的满意成效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的开展上再安排再调度,推动我乡“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与保障民生民利结合起来,与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与惠民项目实施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我乡“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扎实深入开展。

保民生促三农工作总结

自“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xx乡高度重视、精心部署,通过成立机构、开展调研、制定方案,推动“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有序开展。现将xx乡“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乡地处xx区南部山区,全乡区域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549亩,人均4亩。全乡辖7个村33个社,1575户7176人,其中,回族6761人,占总人口的%。

二、工作开展情况

自“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xx乡通过及时成立组织机构、认真开展调研摸底、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严格程序强化监督、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形成“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事前警示、事中监督、事后跟踪的工作链条。即以“三结合三突出”抓实事前警示(结合工作岗位,突出警示教育活动;结合项目分类,突出预防职务犯罪;结合风险排查,突出制定防范措施);以“三清查三确保”落实事中监督(清查惠农资金发放情况,确保政策落实深入扎实;清查村级财务使用情况,确保村级财务公开合理;清查惠民项目实施情况,确保资金使用有序规范);以“三配合三健全”做实事后跟踪(配合区直部门,健全协调机制;配合乡属站所,健全监督机制;配合村级组织,健全长效机制)。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迅速行动,形成专项行动强大合力。

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保民生、促三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与此同时,及时召开班子专题研究“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工作会议4次,设立乡“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检察服务站,并督促各村成立检察服务联络室,全面安排部署,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认真调研、制定方案,明确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以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为契机,组织乡、村干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主要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方法、主要措施四方面扎实安排,进一步明确了任务,靠实了责任。

(三)精心组织、强化培训,严格程序建立预防体系。

按照省、市、区检察院“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乡上于1月23日邀请区检察院工作人员为我乡全体乡、村干部开展了以典型案例为主的警示教育活动,进行“保民生、促三农”专项法律讲座,培训党员干部80余人,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各类法律法规4次。同时在3月中旬邀请区检察院工作人员对项目实施负责人开展警示教育座谈活动,通过座谈交流,建立了项目预警机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提前预告和警示,对全体工作人员常怀警醒之心、常筑防腐之堤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统筹兼顾、健全机制,确保惠民项目有序推进。

紧紧围绕工作计划,针对实施的xx新农村示范点续建、道路硬化、xx文化广场绿化、下杨村C204桥建设、甲上公路维修改造等10大项目建设内容,找准惠民项目风险点37项,通过充分发挥“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事前警示、事中监督、事后跟踪职能,制定事前警示教育计划7次、事中监督措施13条、事后跟踪做法9项;针对各项惠民政策落实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招标、监理、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后找准风险点58项,制定预防措施60余条;针对惠民政策落实过程中7名领导干部存在的23项个人风险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党员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对策30余条。通过建立以专为主、部门联动,以督为主、惩防并举,以疏为主、化解矛盾的协作机制,确保推进惠民项目建设内容公开、规范施工,为“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的有序开展奠定机制保障。

三、工作成效

通过市、区检察院对我乡的积极指导,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发放教育读本、建立检察联络站(室)、设立意见箱,畅通了群众的诉求渠道。同时进一步做好矛盾排查、建立预防体系,推动专项行动工作进展有序,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效:

(一)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了乡党委领导班子的民主决策机制。

重点围绕全乡各项惠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乡党委领导班子以专项行动为抓手,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管理机制、督促贯彻落实、察民情听民意、解民怨化民忧入手。截至目前,对58项惠民项目风险点、23项领导干部个人风险点,共制定完善20项40余条预防制度,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全面了解、重点把握,为乡党委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前提保障。

(二)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村级党员干部的行为。

把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同村社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按照“八项禁令”、“工作职责”等机制内容,制定村社干部管理制度10余条,严格要求村社干部牢牢把握工作方向,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重点,确保村社干部在项目实施、村务管理、财产管理及化解矛盾等方面纪律严明、公开公平、严格程序,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三)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在专项行动的开展中,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20余次,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诉求,掌握群众难题后,在乡党委领导班子讨论研究后,通过制定计划4项,解决群众难题15件。通过“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的开展,取得了让广大群众一致好评和主动参与的满意成效。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的开展上再安排再调度,推动我乡“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与保障民生民利结合起来,与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与惠民项目实施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我乡“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扎实深入开展。

第五篇:以“三化”促“三农”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以“三化”促“三农”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王 建

高港是泰州的滨江主城区,也是在乡镇基础上建立的新区。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努力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求实效 育龙头,打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驱动器”。一是加大引导服务力度。实行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区级机关部门挂钩农业龙头企业制度,为企业在新品种开发、产品认证、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二是加大政策激励力度。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确保每年培植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以上、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个以上。

建基地,构筑特色农业发展的集聚区。一是推进布局

区域化。围绕“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相结合”的发展定位,布局两大农业板块,即以现代园艺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乡镇农业板块和以生态旅游、休闲娱乐、新品会展为主的城区农业板块;打造七大园区,即腾龙林业科技园、白马千亩种植园、大泗千亩养殖园、高港农业生态公园、高港现代农业园、胡庄万亩银杏林果园、御庐园生态农业园。二是推进生产标准化。三是推进产业高端化。组织开展“农业企业院校行”和“农业专家高港行”活动,大力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占领行业高端,形成竞争优势,向科技要竞争力和附加值。

强队伍,打造农民连接市场的“生力军”。一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通过组织企业家沙龙、外出观摩、定期培训等方式,使农业企业的负责人不断开阔眼界、开拓思路,解放思想、抢占市场。二是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通过选拔优秀机关干部、经济能人到农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等途径,进一步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加大农村干部的培训培养力度,使他们通产业、通政策、通市场,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快由行政型干部向服务型和经济型干部转变、由单一的社会工作向经济工作和综合工作转变。三是加强农村经纪人队

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经纪人的教育、培训、管理和支持力度,力促经纪人队伍规范化、组织化、专业化发展。

促进农村生态化,在优化农村环境上求实效 坚持规划引领。一是抓布局规划编制。按照“理念先进、布局合理和个性鲜明”的目标,高起点编制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合理安排重点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二是抓专项规划编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高标准编制文教卫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三是抓重点镇规划编制。按照“农村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要求,高质量编制重点镇发展规划,使重点镇成为城市的重要组团、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载体。

美化村容村貌。一是造绿景。形成“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优美农村环境。二是保清洁。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三是建新居。加快建设“和谐、舒适、安全”的农民集中新社区。

培育现代文明。一是培育良好风尚。积极探索新风尚、好风气的养成机制,以科学技术引领农民、道德教育提升农民、村规民约规范农民,大力培养有自信、讲诚信,有文化、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丰富群众生活。实施文化

惠民工程,按照“镇有一站、村有一室”的要求,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把农民从麻将桌、神像桌中解放出来,走进活动室、图书室。三是加强法治建设。围绕“村村有法制宣讲员、有人民调解员、有法律顾问”目标,配齐村级法制宣传教育班子,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引导农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加快农民职业化,在提升农民素质上求实效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一是大力推广龙头引领型土地流转模式。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将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合成专业生产联合体,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二是大力推广委托经营型土地流转模式。建立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户直接将土地“存”入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然后由服务中心委托村经济合作社对农户土地进行流转、整理和承包经营。三是大力推广入股分红型土地流转模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着力推进“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民”,有效实现“劳力去打工、土地拿分红”增收模式,通过以地生财,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一是打破城乡界限,将农民技能培训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列入财政预算,拨付专项资金。二是统筹教育资源,抓好农民培训基地建设。三是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农民技能培训的质量。通过政府引导,实行市场竞争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买单、培训机构自由竞争、农民自主选择培训点和培训内容”的新型培训格局。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一是就业保障。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优先安排已流转土地的农民进行就业培训,安排初始就业岗位。二是生活保障。对于土地经营权整村、整组流转,已实行“两置换”入住城区的农户,经所在镇(街道)财政、经管、劳动社保部门审核确认后,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对土地已流转,迁居重点镇的农户,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享受城市人口应有的社会保障和待遇,做到应保尽保。三是养老保障。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过渡,实现无差别化目标。四是医疗保障。在将城市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学生儿童医疗保险“三险合一”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全民覆盖目标。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高港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此文载于(《群众》2010年第7期总第473期,同时载于《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12月20日第97期总第596期)

下载建基地带产业 促三农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基地带产业 促三农快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促民富发展创和谐

    产业促富民发展创和谐 ——登封市送表矿区和沟村“三三”机制引领发展促和谐送表矿区和沟村位于登封市南部,与汝州市交界,地处山区,土地脊薄,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 11个自然村,14个......

    推进慈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整理资源 优化服务 创新管理奋力推进**慈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依托黄河金岸,打造黄河善谷的战略部署,着力在黄河两岸形成慈善盆地,大力......

    齐齐哈尔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快发展

    齐齐哈尔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快发展 2015年,齐齐哈尔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80万亩,经初步测产,马铃薯总产量将超过410万吨。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韩冬炎介绍,从2011年起,全市按照省委的......

    建绿色校园,促和谐发展

    建绿色校园,促和谐发展 ——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创建市‚绿色校园‛实施报告 我校始建于2010年8月目前有三个年级八个班,319名学生,23名教职工,是一所在充满活力、特色鲜......

    建厕所文化促德育发展

    建厕所文化促德育发展 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张 莉我校占地面积不大,但园内花红草绿,楼上窗明桌净,是一座市级规范化学校。原因之一是从校长到学生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环......

    服务三农发展(5篇模版)

    服务三农发展,建设美好家园之关注农民工子女“三农”作为一个概念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

    金融服务“三农”发展

    金融服务“三农”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的蓝海战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

    做好“三农”服务 促乡村振兴

    做好“三农”服务促乡村振兴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总览历朝历代,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则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