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导促学 学以致用
以导促学 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与设想]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人物专访式的记叙文。文章通过“客人”拜访失聪后的贝多芬,真实地展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代音乐巨人,在遭遇不幸时内心的痛苦和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意志。文章线索清晰,语言蕴涵丰富,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仔细揣摩、品味。肖像描写是本文的一处亮点,作者描写人物的外表特征,不仅次序井然,而且通过外貌特征,去展示人物的内在气质,达到“以形传神”的效果。在阅读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并应用于写作。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言,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2.学习本文高超的肖像描写的技巧。
3.学习贝多芬献身音乐,敢于抗争不幸命运的精神。
[学习重点]
1.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言,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
2.学习肖像描写的技巧。
[学习方法]
①品读法:文中深奥的语句,应反复朗读,揣摩品味。
②讲座法: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研讨。真正做到“我思考,我解疑,我们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曲子?作者是谁?
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师:你对贝多芬了解多少?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所搜集的资料。
生1:他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后来,在他创作激情最旺盛的时刻,他的耳朵聋了。这给他带来沉重的打击,但是,他没有倒下去,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入音乐创作。
师:很好,从哪里知道的?
生1:从学习资料上看的。
生2:他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
生3:贝多芬长得很丑。(见过贝多芬的画像)
生4:贝多芬耳聋后脾气很暴躁。(从一篇文章中看出来)
师: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对贝多芬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再随着一位“客人”,一起去拜访这位音乐巨人,看看失聪后的贝多芬,到底是怎样生活的。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三课,题目是:
生齐:音乐巨人贝多芬(师板书课题)
作者是――
生齐:何为
2.简介作者:
①指二生介绍作者
②师出示大屏幕补充:
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历任记者、编辑,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师指一名学生读,其他同学听读)
[这一环节,重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确定目标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觉得这一课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生1:我觉得有些句子不容易理解,需要弄明白。
生2:贝多芬耳聋了仍坚持音乐创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和3:这一课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你们说的这些问题老师也认为是学习的重点。但是我觉得本课写作方法中有一项特别突出,看看是什么?
生(齐):肖像描写。
师:对。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主要有三项。(出示大屏幕,显示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把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划出来,然后再小组交流。
[基础知识落实到位。学生听读认真,边听边勾画,之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认真,字词积累,落到实处]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字词?
生:“深邃”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他解决?
……
[本课生字词不多,学生通过预习、查字典、小组交流等方式自己解决。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预习能学会的不教,通过小组交流能学会的不教……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减少对老师的依赖]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思考并概括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交流:
生1:贝多芬是个生活的强者,在困难和不幸面前没有屈服,而是勇于抗争。
生2:贝多芬性格孤僻,使人不易接近。
生3:贝多芬虽然脾气暴躁,但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生4:贝多芬耳聋之后心里很苦闷。
师:嗯,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谁能把这几个同学的发言综合一下?
生:孤僻而骄傲,坚强不屈,困苦而不失追求,是个热爱音乐,献身音乐的诗人。(学生自动鼓掌)
[通过听读、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贝多芬的主观看法。学生思维活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即可,教师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样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使他们能够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是学生为主体的充分体现]
四、研读与赏析
(一)品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贝多芬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揣摩本文的一些优美的语言,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把不理解的地方或意义深刻的句子划出来,小组交流、探讨。
[学生自主学习:读、勾划、思考。之后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师巡视其中,适时指导。既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又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的课改新理念]
成果交流展示:
生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狮子的毛。”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贝多芬一向性格暴躁,不易接近的特点。
生2:“你们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这个比喻很好,用“大熔岩”比喻自己头脑中的创作激情,说明创作欲望势不可当。
生3:“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说明贝多芬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他的心理。
师:你说的不错,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1:贝多芬认为人们不理解他。
生2:贝多芬认为乐队只能演奏出他在一分钟内写出的音符,却不能奏出他的心声。
师:对。贝多芬的音乐是用心灵和生命创造的,乐队很难奏出他心里的乐章。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句子吗?
生:有。“……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为什么贝多芬说人不如树?
师:哪位同学能帮他解释一下?
生1:我认为,贝多芬的意思是:有的人思想肮脏,还不如一棵树心灵纯洁。
生2:贝多芬当时情绪低落,心里感到很苦恼。他觉得……
师:嗯,很有创意。还有吗?
……
[“成果展示”替代了原来的“疑难解答”更加突出了尊重学生这一新课改理念,同时,针对学生自尊心强,表现欲强的特点,讨论后的交流,这样也更易让学生接受。这样,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讨论有成就感,又解决了一些后进生的疑难问题。给学生一些自信,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思维更活跃]
(二)赏析肖像描写,学习本文肖像描写的写作技巧
师:同学们通过品读课文,了解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本文除了语言优美以外,肖像描写也是非常出色的。请同学们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在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看哪一组说得好。
(学生在文中划出,默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分析。学习气氛热烈)
[有些语句学生自己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设计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习惯]
展示小组研讨成果。
生1:先写身材,再写衣着,然后写头部、脸、额头、鼻子、嘴巴、下颏。
生2:采用了从远到近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顺序。
师:写局部时是按怎样的顺序?
生3:衣着:从外到内
生4:脸部:从上到下
师(鼓励):说得都很好。(诱导)肖像描写不仅要有合理的顺序,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表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看本文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生5:第6自然段通过人物的双肩描写,表现了他的坚强不屈的性格。
生6:第7自然段的衣着描写,表现了贝多芬生活的困苦与艰难。
生7:第9自然段的……
(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发言踊跃)
师:同学们都总结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把这几段的描写再读一遍,再次感受一下贝多芬的形象。
[法是入门的钥匙。语文学习贵在让学生自己去“悟”其中的法。本文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贝多芬的肖像,为学生学习肖像描写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这一教学环节里,教师避免了单纯的说教,而是诱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技巧,并学会自己找到规律,总结归纳。学习主体凸显]
五、巩固与应用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学到的肖像写作技巧,描写一下咱班的某位同学的肖像,看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
学生自己选一位同学为模特,练习肖像描写。
(学生运用几分钟的时间,认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写作成果: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踊跃)
生1:她个子不高,身穿一件蓝天白云式的校服,里面套一件粉红色毛衣,下身穿一条牛仔裤,脚蹬一双白色运动鞋,整个显出一种男孩子似的“霸气”和韧性。她的脸上呈现出一种欢快的、活泼的情绪,一张像男子汉一样宽阔的脸庞,一顶白色长舌帽,却压不住她那不安分的头发,大大的眼睛放射出灿烂的光,大而扁的鼻子下一张嘴整天合不拢,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衬着一个略微突出的下巴,真是个“假小子”。
(同学们大笑,边鼓掌边不由得大叫“夏雨”……随后由三个同学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运用成果。肖像描写形象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运用所学,我手写我心。在阅读中学到的技巧及时在写作中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课堂小结
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略)
七、布置作业(略)
(课堂学习在热情、快乐的气氛中结束)
(责任编辑:梁 媛)
第二篇:学以致用 以用促学
学以致用 以用促学
在深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要联系实际,结合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结合科学发展观,真正用党的十七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用以促学,以用促学,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科学发展,进一步理解、领悟所学的理论,从而反过来促进学习的深入。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随着实践的深入,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发展难题,使我们党对科学发展丰富认识更多、更深刻,从而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学是用的基础,用是学的深化。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活学活用,学和用互相推动,循环反复实践正是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的过程。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实际创新思路是关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理论实际,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实践的新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的内涵,创新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
学以致用,需要以坚强的党性、强烈的责任、坚定的勇气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去推动。才能用出正气、用出导向、用出效益。学以致用,还要会用善用,掌握用的方法,找准用的切入点。思想上尤其要防止把照搬照抄视为真学真用,把一成不变当作坚决执行。实践反复证明,再好的理论,如果不问来头、不看对象、不分场合、不管时间,机械地照搬照用,盲目地贯彻执行,最终只会葬送理论、葬送事业。只有着眼于用,边学边思、边思边干,在探索研究反复总结完善中,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最佳结合点,才能真正用得娴熟,用得自如,用出党员干部应有的新境界。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和手段,使学习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精心设计学习载体,积极创新学习方式,促进了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实践表明,这种带着问题学习指导明确、针对性强,为有效破解实际工作难题奠定了基础。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就是要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党组织的领导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以致用效果的目的。真正掌握从积累知识到发现问题,从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正确以用促学。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全面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将学习的落脚点放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就是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领悟所学的理论,从而反过来促进学习的深入,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是关键。创新发展必须以发展为中心,创新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创新发展必须以和谐为基础,创新发展必须以基层党组织为重点,创新发展必须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创新发展必须以学以致用为目标。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坚持的原则。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注重构筑学习体系,完善学习制度,坚持理论学习。突破就学习抓学习的传统方式,高度重视“行动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坚持带着问题学,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措施、推动发展的动力,形成了真学、常学、善学、学以致用的好风气。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过程中,把加强学习、改善学习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学习中理清发展思路,着力攻克经济转型的难题。坚持把学习作为理清发展思路、提升发展理念的关键,不断深化对学习的认识,围绕更新和完善发展思路的任务,在广泛学习、充分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坚持学习为民、为民学习,着力攻克改善民生的难题。解决民生问题,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制约民生改善的难题很多,迫切需要通过学习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措施去解决。坚持贴近时代、贴近市情、贴近市民,把学习融入实践,实践融入学习,确保学习顺利推进,达到学用结合、学用相长。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学习型党组织加强党的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创新观念为中心,以健全制度和落实机制制为保障,努力建立起大学习、大提高的长效机制。学习成为促进成员提升的大课堂,成为大家谋事、干事、干成事的大舞台。切实做到学懂、弄通、会用,有效推进了大家思想的“内化”和升华。建立、完善学习型党组织的推进机制和运行体系。推行目标管理,确保学习落实。明确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学习体会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规定,做到人人“五有”,确保学习不走过场。即:有学习计划、集中学习讨论记录、考勤登记、个人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文章。理论学习做到两个灵活。即:统一学习计划;灵活掌握学习时间,灵活掌握方式、方法,从而确保学习的扎实有效开展,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把强化科学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树立“从严、着实、做细”的总体要求,改造主观世界,在日常工作范围内体现学习理论与改进作风的成果。将理论学习当作改进作风的“试验场”,集中学习带头倡行“想事、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努力当好学习型党组织的“领航员”、化解矛盾的“破冰船”、激励斗志的“发动机”,有效地带动了基层学习。自觉按照各个阶段的要求,全面学习、反复领会,认真撰写体会文章,提合理化建议,在有效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促进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搞好学习,要有点傻气,还要有点灵气。要学深学透,以便掌握知识,弄懂理论;要用好用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搞好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成,真要学有所得,需要老老实实地立足于勤奋刻苦,不能老是寻秘诀、找捷径。读书学习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勤奋、勤奋、再勤奋。学习的巧方法只能在勤奋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要学有所得,真正做到学以明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学以养性、学以增智、学以广才,学习没有秘诀,也没有捷径,一切的一切都要靠勤奋刻苦、不懈努力。必须靠自己,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地向上攀登。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真正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集中而全面地总结概括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着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原原本本学习好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章,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深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要把“学”落脚到“用”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来自于实践的沃土,也只有在新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其巨大威力。深入进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的过程,就是落实的过程。关键还要看落实,这是人民群众的期待。用以促学,就是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领悟所学的理论,从而反过来促进学习的深入。学是用的基础,用是学的深化。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和用互相推动,循环往复,就是把学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引向深入的过程。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是关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本地情实际,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四优先”方针;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平安社会、文化社会、绿色社会、诚信社会建设等等,就是在结合实际的“具体化”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我们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特点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我们要根据深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的新要求、实践的新发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创新发展思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三篇:“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交流会发言稿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交流会发言稿
通过学习习总书记视察山西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一名乡镇人大干部,今天召开交流会,我觉得非常必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引向深入,不断开辟董封工作新境界。
一、深刻认识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坚定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踏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征程,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总书记着眼于新的国际环境、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风险考验,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根本方向,闪耀着强大的真理光芒,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高度认同。从政治意义上讲,系列重要讲话对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作出了全面、深入、透彻的回答,顺应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前进的政治宣言,是全体党员干部向党中央看齐、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行动指南。从理论意义上讲,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党的科学理论最新成果。从实践意义上讲,系列重要讲话敏锐洞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准确分析和把握战略机遇期的变与不变,直面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科学规划了在新的起点上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的一整套重大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理念思路和政策举措,十分管用,对有效应对各种矛盾困难、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起着根本的引领作用。
二、全面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与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广泛、博大精深,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在丰富,我们要持续跟进学习,持续深化理解。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涵盖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环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崇高奋斗目标精进展开,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理论体系。讲话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凸显着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突出整体性,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把握讲话的内在逻辑和科学体系,切实增强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三、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问题导向、直面问题。我们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奔着实际问题去、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学习的成效有多大,关键要看与实际联系得紧不紧、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当前,要针对山西省情,进一步聚焦发力:一是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我省在全国大局中所处方位、突出矛盾、发展目标等问题。二是正确认识全面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正视差距,补齐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普遍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逐步健全完善各方面制度体系,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解决经济总量性尤其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创新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迟缓等问题,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稳步向好。四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着力解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还不够,人民民主权利保障不充分等问题,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发挥各方面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四篇:“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交流会讲话稿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交流会讲话稿
“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交流会讲话稿
近年来,省委一直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部署安排,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全省学习贯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天召开交流会,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引向深入,不断开辟xx工作新境界。
刚才,我们重温了习总书记关于“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观摩了现场,观看了纪录片,看到了右玉的巨大变化。综观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奋斗的实践,我们更加坚定了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真诚信仰和认真践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坚定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踏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征程,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总书记着眼于新的国际环境、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风险考验,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根本方向,闪耀着强大的真理光芒,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高度认同。从政治意义上讲,系列重要讲话对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作出了全面、深入、透彻的回答,顺应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前进的政治宣言,是全体党员干部向党中央看齐、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行动指南。从理论意义上讲,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党的科学理论最新成果,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成为我们凝聚力量、奋发前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实践意义上讲,系列重要讲话敏锐洞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准确分析和把握战略机遇期的变与不变,直面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科学规划了在新的起点上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的一整套重大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理念思路和政策举措,十分管用,对有效应对各种矛盾困难、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起着根本的引领作用。从世界意义上讲,系列重要讲话鲜明阐述了我们党对世界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实现合作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宽广情怀,提升了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潮流和激烈国际竞争中,显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我们要充分认清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xx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展示新气象。
二、全面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与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广泛、博大精深,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在丰富,我们要持续跟进学习,持续深化理解。一要准确把握科学体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涵盖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环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崇高奋斗目标精进展开,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理论体系。讲话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凸显着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突出整体性,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把握讲话的内在逻辑和科学体系,切实增强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要准确把握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在治国理政重大问题上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比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三严三实”,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都是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础性、标志性重大观点,是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重要体现,是构成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四梁八柱”,我们要精钻细研、学深悟透,切实在推动工作中感受系列重要讲话的真理力量。三要准确把握立场观点方法。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着坚定信仰追求、无畏责任担当、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和实践的智慧,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提供“桥和船”的指导,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了典范。讲话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品格,强调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肩负起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勇作为、敢担当等;讲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强调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树立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防风险、补短板,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以史为鉴、知古鉴今等;讲话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强调必须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等。这些反映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且具有当今时代的新特点。掌握了这些立场观点方法,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精髓,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用于正确观察分析事物,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问题导向、直面问题。我们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奔着实际问题去、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学习的成效有多大,关键要看与实际联系得紧不紧、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当前,要针对xx省情,在以下10个方面进一步聚焦发力:一是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我省在全国大局中所处方位、突出矛盾、发展目标等问题,切实把xx工作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来审视和谋划,把握正确方向,统筹战略布局,落实“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xx坚持和拓展好。二是正确认识全面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正视差距,补齐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普遍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逐步健全完善各方面制度体系,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解决经济总量性尤其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创新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迟缓等问题,充分发挥综改试验区对转型升级的牵引作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稳步向好,着力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资源型省份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路。四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着力解决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还不够,人民民主权利保障不充分等问题,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发挥各方面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五是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路,着力解决我省文化资源挖掘创新不够、文化产业规模不大、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问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能力,扩大xx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六是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我省民生整体水平不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改善民计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守住全社会系统安全稳定底线,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七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解决生态环境脆弱、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完善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保障,培育生态价值观,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八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着力解决改革意识还不强、力度不大,一些改革措施没落地,对外开放不够等问题,勇于在解决难题上先行先试、在扩大开放中转变观念,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全面开放、深度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与活力。九是自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着力解决法治化水平不够高、依法办事氛围不浓、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法治作为治晋理政的基本方式,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十是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严等问题,更好担当起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持续正风肃纪,把严格管理和关心爱护相统一,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为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事业作出不懈努力。上述都是我省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我们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一步寻求破解之道,不断推动问题得以更好解决,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xx进行好。
四、注重提高学习质量,充分发挥党委(党组)中心组的示范带头作用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突出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个主题,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推动了理论学习的常态化。这次书面交流的26篇材料,反映了有关地方和单位中心组学习的成果,其中有不少好做法好经验。希望大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中心组学习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看成软任务,不太当回事;有的传达文件多,听辅导报告多,读原文原著少,研讨交流少;有的问题导向不强,联系实际不够,没把自己摆进去,缺乏针对性;有的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或者有明确规定无刚性约束,随意性较大。这些都影响了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成效。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是新形势下深化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建党的重要途径,是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锻造过硬执政队伍的重要举措。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想一想是不是对抓中心组学习足够重视了,摆上了重要位置;是不是亲自研究和设置议题,推动了学用紧密结合;是不是坚持了制度化规范化,把学习由“软任务”变成了“硬约束”。每位中心组成员也要想一想,是不是做到了静下心来研读原文,真正吃透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是不是能够在学习前围绕议题思考调研,在学习交流中开阔了思路;是不是坚持以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达到了科学谋划和推进工作的效果。
全省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要把提高学习质量作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要着眼于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实践中的问题和能力方面的问题,把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同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为党分忧结合起来,同有效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全面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很快,要在突出理论学习的同时,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结合工作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制度建设是抓好中心组学习的可靠保证。要制定完善我省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办法,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制度约束,开展督促检查,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中心组学习进一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党委(党组)中心组作为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学习龙头,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引领性、示范性。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的辐射带动作用,注重运用各类传统和新兴媒体,采取宣讲、报告会、“送学”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向党员群众拓展、向基层单位延伸,到户到人,实现全覆盖,更广泛地统一思想行动、凝聚奋进力量,使系列讲话精神在基层、在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
五、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切实奋发有为地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好
习总书记关于“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右玉事迹的可贵之处,揭示了“右玉精神”的本质内涵。我们要深刻领会,切实把“右玉精神”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把xx的事情办好。
一要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60多年来,右玉县历任领导班子牢记宗旨、问计于民、造福人民,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植树造林,看不出谁是干部、谁是百姓,从求生存到谋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改变人民命运、让广大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用行动诠释了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现今,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迫切愿望,是百姓的根本福祉所在。我们弘扬右玉精神,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坚定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紧紧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为实现“两个百年”的第一步奋斗目标而努力。为此,一定要注意克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政绩观偏颇的问题。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更加自觉地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怀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倾听呼声,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坚强的党性彰显正确的政绩观。
二要始终保持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英雄本色。60多年来,右玉人民在“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的恶劣环境下,靠着“锄头加窝头、觉悟加义务”的苦干精神,凭着“一把铁锹两只手、干罢春夏与冬秋”的劲头,在高寒干旱的沙丘和荒山,在一个国定贫困县,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硬是把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生态良好的“塞上绿洲”,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当前,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和党建的任务都十分繁重,特别是经济发展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时期。我们弘扬右玉精神,就是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甘于吃苦奉献。为此,一定要摒弃我省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遇到矛盾绕着走、畏首畏尾、消极懈怠、贪图享乐等不良现象。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拿出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决心和勇气,不怕难、不怕苦,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奋发进取,砥砺前行。
三要始终保持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实干精神。60多年来,右玉县各级干部薪火接力、矢志不渝,换届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要看到,上述两件大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持续努力。我们弘扬右玉精神,就是要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咬定目标不放松,切实把规划和部署变成实际行动,不达目的不罢休。为此,一定要注意防止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浮躁盲目、急于求成的心态和做表面、搞短期行为的现象。全体党员干部都要以科学的态度抓工作,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干实事,扑下身子,心无旁骛,锲而不舍,脚踏实地,聚精会神地创新创业,把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重大安排贯彻落实好,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使“右玉精神”在全省发扬光大。
第五篇: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参加了陕西铜川(2013)基础教育干部培训研修成果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陕西铜川(2013)基础教育干部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看视频、听讲座、听专家点评、看简报、看各位老师们的作业、看评论以及参与评论,参与专家与学员之间、学员之间的互动讨论,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真是受益匪浅。因为有了这个平台,可以自由的倾诉对教育教学的看法和意见,这一段日子,只是觉得非常充实,只是感到异常兴奋,只是觉得其乐无穷,只是感到时光流逝的太快、太快!现结合当地教育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浅显认识:
一、通过远程研修,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参加这次培训,有机会来充实和完善自己,我感到很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培训中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一线教师的专题讲座,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各种互动动学习。通过学习袁部长的讲话,使我从宏观上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袁部长指出,了解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要明确两个判断,抓住三个关键词。明确两个判断,即当前我国已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正逐步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三个关键词,即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具体表现在教育规模、教育体系及教育公平三个方面。首先,教育规模日益扩大: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有学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了学前教育;其次,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取得很大突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人数日益增多,继续教育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再次,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国民受教育的权利: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建立资助体系,缩小群体差距,解决进城务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解决了女童上学的问题。明确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任务为贯彻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努力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些观点立足高远、着眼全局、高屋建瓴,对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起着指引航向的作用。对我们这些基层教育干部来讲,受益颇丰,启示和指导意义巨大。
当前我国教育的总体形势很好,教育规模日益扩大,教育体系相对完备,教育公平也迈出了很大一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改革开放国策的有力推进,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依然很大,就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问题,早已引发社会热议,国家也想了很多办法,制定了很多措施,但仍显力度不够。这主要是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群体差距,进城务工子女的入学等问题依然表现突出。社在进步,人们对教育的期盼、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偏远农村家长不遗余力送子女进城读书,致使大量学龄儿童涌入城市学校,城市学校不堪重负,而农村学校生源稀少,寥落不堪,而另一方面,一些偏远农村学校,由于居住分散,学生的上学困难,往返安全、饮食住宿的问题都很突出。这些都给国家实施促进教育公平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通过远程研修,对科研兴校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通过远程研修,专家们的讲座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对科研兴校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教育科研是以教育教学为基础的科研,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研的依赖性,同时教育科研的任务就是为了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其灵魂是创新;为此,科研兴校就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战略目标选择,科研兴校之根本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具有崭新的教育理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强烈的创新精神。通过开展教科研活动,能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认识的高度和引领指导作用至关重要。校长应从宏观的角度。应该让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来进行,使其更加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特色,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与办学水平的提升。校长应率先垂范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校长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推进科研的指导能力以及敏锐的教育视角和发展问题的眼光。校长要善于“抓契机,搭平台,引领师生主动和谐发展”、“深入推进”课题研究。注意把科研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让教师们在主动发展中体验追寻的愉悦。校长还应注重成果的提炼与推广,使成果真正活化为学校工作实践的强大力量。并应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校长对教育科研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以及身体力行的率先垂范,是科研兴校的根本保证。校长自身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今借这位大师的理论,明用那位专家的说法,会上大谈一气,大家云里雾里理不出个思路,怎么能激励广大教师专心科研呢?加之管理失衡,在涉及教师个人关键问题时,搞倾向,不能一碗水端平,无形中又挫伤了很多人,以及跟风主义,不能一以贯之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致使学校毫无生机,科研止步。
教师的因素,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支柱。对教师的工作,说难也不难。教师怎么说也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群,只要尊重他们,经常性给以精神方面的鼓励,生活上给予关心,他们都会努力认真工作的,作为学校领导没必要整天一开会就训令满堂,甚或脏言恶语相加,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关心教师生活,让其真正体会到组织的关怀;鼓励其工作信心,让他们体会到组织的信任。做好这些铺垫工作是搞好学校工作的基础。这样学校分配的任务,制定的举措才能有效落实,否则那只能是出工不出力,做些肤浅草率、毫无价值的应付产品。只有把教师的工作做足了,追求上进的信心树立了,学校教育科研才能推进。教师个体都有自发钻研业务,探索教育教学新路的实践,有效引领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组织教师分层进行培训,全员提升。学校要创造条件、搭设平台,促使的名教师向专家型发展,骨干教师尽快成为名教师,青年教师努力缩短成长期,早日成为骨干教师。这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在组织上得到了保障。一支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崇尚人文精神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就会逐渐形成。在制度订立上要予以保障,让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得到认可。
科研兴校的关键在校长和教师。校长清晰的科研发展思路、坚定的信心、人性化的措施,在加上全体教师的大力配合、着力科研、不懈追求,走科研兴校之路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为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通过远程研修,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极大的提升 这次远程培训学习,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对我既有教学观念上的洗礼,也是教育教学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1、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善于搞教育科研,让科研引领自身成长。要努力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及活动目标的实现,在认识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有所锻炼,并有效地调节执行环节,教学过程,使教育活动定向环节中提出的目标高水平的实现。为了做好这些,我决定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做练习,以积累并吸收更为丰富的经验。今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论,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交流学习,取其之长,补己所短。网络世界异彩纷呈,作为一个现代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他人交流学习是必要的,是充实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更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它能够创设情境、变静为动、变不可见为可见、变抽象为直观形象。特别对于我们化学学科,分子原子等微观抽象的概念通过多媒体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为直观形象的资源,达到有效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3、坚持读书学习,以丰富自己的内涵。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读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作为一名教师,想发展就更离不开书。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能满足于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长流常新,永无止境,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因此,今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这次远程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既从宏观上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有所把握,明晰了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式和任务,同时在观念更新,教学方法策略上也有很大收获。我今后在工作中一定紧密结合学习所得,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全面提升自己综合素养,为当地教育发展尽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