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论文
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了国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利亦有弊。这就要我们国人正确对待美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要正确对待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关键词】传统价值观 传统文化产业 传统饮食文化 传统节日文化
【正文】
从文化要素角度理解,文化是由象征符号、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物质文化四部分组成,美国也从这些方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具体变现在以下方面:
一、美国文化影响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价值观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伦关系是中国传统价值观思想的起点,孟子指出,人伦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种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价值观重人道精神、重群体精神;从人与自我的关系上,中国传统价值观重修养之道。而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追求自由、平等,与中国传统的伦理精神完全不同,并且美国文化强调独立、个性,具有物质性和实用主义。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共享性,美国文化传播到中国,自由、平等冲击着中国封建伦理思想,以及独立、个性、物质性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合理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学习美国的优秀文化,追求自由、平等,追求独立、个性,但不能一味的标新立异。追求独立的同时也要注重群体精神,学会团结协作。不能一味追求物质主义,也要注重培养和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
二、美国文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产业
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文化深得国人青睐。还有迪斯尼、MIV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等更是深受国人欢迎。迪斯尼乐园成为大多数人们心目中好玩又刺激的地方,更是孩子们心中的天堂。MIV流行音乐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占据了青少年大多数业余时间,有的甚至对好莱坞电影痴迷,这些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产生深远影响以外,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的戏剧、歌曲、才艺表演等文艺演出产生很大冲击,甚至对中国的国粹—京剧造成很大打击。受美国等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大多数人不喜欢戏曲、京剧,也可以说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欣赏京剧,青少年这一代除了专门学戏曲的别的就更不用说了。在大街上,放眼望去,耳朵上戴耳机的人很多,但有几人是在听戏曲呢?我想大多数都是在听流行音乐吧,而且还边听边唱,但有几人会唱京剧呢?我想说,好的流行音乐是应该学习,应该欣赏,但我们的国粹就要丢弃吗?当然不可以!国粹是我们民族的精华啊,怎能抛弃?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更要创新,找到人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有些青少年衣食住行高标准的需求,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鉴于此,我们更应该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科学技术,促进本国文化产业更有利发展。
三、美国文化影响中国传统语言
美国文化对中国语言的影响表现在英语越来越受国人的重视,汉语则次之。美国作为第一经济大国,各方面影响在世界上都比较大,英语又作为世界第一通用语言,对汉语的冲击自然就大了。大部分家长从孩子4、5岁开始就报英语辅导班,注重孩子英语学习。而且学校考试英语和语文卷的分数一样,很多人也就不得不重视英语了。对语言的影响还凸显在网络语言英语化上。如今在互联网上,主导性的语言是英语,约占90%以上,汉语却占不到1%;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加之美国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上网信息量大,因而他们的网站成为上网者访问最多的地方。英语成为一种通用的时尚化标准语言,不懂英语几乎难以在网上交流,这激励了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却使他们忽略了汉语的重要性,导致他们驾驭汉语的能力下降。最明显地表现在汉字的书写上,一是提笔忘字,错别字增多;二是字迹潦草,美观度降低,书法被严重忽视;三是对文言文、古代诗词歌赋渐渐失去兴趣,影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以致汉语面临萎缩的危险。
在全球化日益明显、各国关系愈加密切的环境下,我们是应该注重英语和他国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方便自己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但前提是要把我们的母语学好。试想,作为中国人不会说汉语,而英语却说得流畅动听,不会被人耻笑吗?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应继承和弘扬,让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走向世界,让汉语为世界上更多人所接受,加强汉语的国际影响力。
四、美国文化影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五千年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千百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多种多样。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到中世纪,欧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间,旧西方的饮食文化形成。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料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也十分注重口味。
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总体与以前无太大区别,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有一些面包,蛋糕等进入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随着技术的革新,人的生活速度加快,营养而简单的食品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而西方饮食文化也在发生较大变化,向着高热量,简单,便于携带的方向发展。以肯德基为例,其推出的食品多种多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人对有着快捷,方便,营养等特点的西方饮食文化逐渐认可。以下是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1987年,在北京前门,第一家肯德基开业;1996年6月5日,第100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截止2002年9月12日,已有700家肯德基在中国开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87年至1996年的9年中,有100家肯德基落户中国,而从1996年至2002年短短的6年中,就有600家肯德基出现在全国各地。这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中国人开始逐步接受西方饮食文化了。但这也不能完全说明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在现代社会就没有市场了,也不意味着西方饮食文化已完全占领了饮食文化的至高点。
五.美国文化影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因此不可避免的,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今,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过我们自己的节日,美国的圣诞节,感恩节,愚人节,情人节等传入中国,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西方文化冲击中国文化并非形成于一时,它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外原因。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火爆与商业炒作密不可分,每年一到圣诞节,情人节,商家的各种广告,宣传活动就会铺天盖地。国人过西方节日的热情也远远高于中国传统节日,情人节、圣诞节铭记于心,甚至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而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呢?不放在心上,别人提醒才想起来,但知道后也不会像西方节日那样庆祝。中国节日起源于节气,庆贺和祭祀等活动,而西方节日大多与宗教有关。现如今,许多人都偏爱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造成了人们缺乏共同价值观念,民族向心力大大减弱。
六、我们的态度 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当然是有好有坏,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去对待美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吸收美国文化的优点,并结合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篇:浅论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500字)
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却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我们说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
我们说道家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在中华文明经历了神人共处时期后,第一次告诉了人们返本归真的途径,它启迪人们如何认识天、地、自然、宇宙、社会和自身。比如老子认为天地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万物生死都要顺其自然,即使是面对残酷的现实,道家也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道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简言之,道家则是“出世”的思想。他们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改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毕竟社会需要入世的,也需要出世的。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深入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不断积累、技术的不断创新、组织的不断变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不竭之源,谁做到了“永远领先半步”,使企业在知识含量、技术含量方面有足够的储备并不断超前,谁就拥有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把握。企业任何实践都需要相应文化的指导与支持,所以企业的最终发展必然回归于文化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
有人说,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之为“德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为主体的、广义的、深层的文化,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传统作风、群体意识及整个企业人员的素质,是一种重要的经营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灵魂,具有很大的渗透力和凝聚力,是维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员工在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共同理解,它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之中,并决定着企业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个企业的素质、行为和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素质、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风格和企业作用等。从层次上划分,其表层是物质文化,如企业发展速度、产品和服务质量、标语图徽、员工着装等;中间层次是制度行为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公司章程和员工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最里层的是精神文化,即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等,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和本土化。要想发展、繁荣中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
传统是一种历史的长期积淀,传统文化是一种相对永恒的东西。从经济的角度说,每一个时代都必然要遇到前人留给他们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从总体上看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家族为本位、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这一基本精神而展开的。其中充满了矛盾,也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从总体上看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家族为本位、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这一基本精神而展开的。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诚信忠厚、勤劳敬业、成人达己的处世哲学,家族、重集体、重社会、重国家的伦理观念,顺应自然、少思寡欲、修身立德、厚德载物的人本思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公而忘私的主人翁意识和团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传统美德,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如重人情、讲面子、裙带关系、嫉贤妒能、消极避世以及“自私、贪婪”的人性恶习与传统信仰衰落等消极文化因素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也很大。所对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充满了矛盾,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积极影响
1、“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考虑一切的根本,企业的管理者要在企业中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氛围,其含义包含三点:第一,“企业即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因此应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地位,时刻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主导地位。第二,“企业为人”。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满足社会的需要,并提高员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企业为人”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舍弃后者而取前者。第三,“企业靠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员工,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实行全员参与,以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最终目标的实现。
2、“刚健进取”的民族精神。早在古老的《周易》中,就对刚健有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作出了经典性的表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鼓励企业的全体员工愈在挫折厄运面前,愈要有抗争的勇气和力量,愈要有坚韧的探索和持久的忍耐。
3、“和谐合作”的思想方法。注重和谐与合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孟子在国家事务管理方面提出上下和谐的思想,阐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命题。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建立一种“和合”的文化氛围,对它的各项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邓荣霖等(2006)在研究中国情境下不同的文化类型、组织结构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的不同影响时,设想中国企业的员工会更加适应那些强调和谐人际关系和集体目标的组织文化,从而将具有这两方面特征的组织文化作为研究的重点。
4、“崇德重义”的企业伦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高度推崇道德和道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周易》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这个意思。体现在企业伦理上就是“价实”、“货真”、“量足”、“守义”,这既是企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企业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消极影响
常建坤(2006)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时发现,中国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所起的正面影响要小于西方文化。
1、求稳怕乱,反对一切变革创新。“先王之道”不能违,“祖宗之法”不可变,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信条。在我们今天的企业里,低头干活少说话,本本份份随大流,仍然能得到好评,过上安稳日子,还往往能被选为“先进”,推为“优秀”。而不安于现状,总想越出些“规矩”、弄出些“新意”的人却不被看好。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离经叛道”最为世情所不容,也往往最伤当权者、管理者的感情和神经。由此形成了停滞的、僵化的和消极的企业文化,成为创新的重要阻力。
2、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以“安贫乐道”为尚。我国传统文化有“崇德重义”的道德规范,但它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反对人们要求改变自身生存条件的愿望和为此所进行的斗争。既然功利和人欲被看作是恶的、应该抛弃的东西,力量的培养、知识的研求,也就必然被忽视。从社会效果来看,这种文化效果流行的结果,造成知识分子空谈心性、轻视实践的性格,偏重向内心寻觅“天理”、“良知”,而鄙视向外界探索客观世界,以致阻塞了探索知识、改造世界的雄心和锐气。
3、强调群体意识,忽视对人的个性的认可与培养,不利于企业员工个体意识的发挥。这种思想意识的长期影响,使人们难以坚持个人的看法,企业家不敢大胆实施自己的改革方
案,不愿显示个人的力量,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提倡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因此要培养其主体意识,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参与意识。员工应关心企业发展,参与企业管理,企业对于员工的建议应及时、正确地接纳和反馈,避免不同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这样员工才会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并勇于承担责任;独立意识。员工能够自由迅速地就某些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出决定,并对所做的决定负责,将企业的长远利益与个人价值实现相结合,企业充分尊重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每个员工提供发展自我的空间。
2、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包含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 硬环境建设主要是指建设创新工作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质环境条件。如创新所需的工具、设备、仪器,创新试验的条件,创新资料,信息沟通和管理方式与手段,工作场所及生活环境等;软环境即企业内的创新氛围,主要指一种对创新的无形推动与激发力量,大多数人愿意在有情趣、有事业目标和创新气氛的环境中工作,而不仅仅满足于完成例行工作。
3、创新价值观的培育和提炼。企业的群体创新应当包括集中群体创新和分散群体创新。群体创新文化无疑十分需要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企业发扬我国传统文化重视集体的思想,营造群体创新文化,使企业员工以企业利益和发展为己任,团结协作,努力创新。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2008年8月版
[2]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页
[4] 黑格尔:《哲学史讲学录》第1卷,第8页
.[9]邓荣霖,吴欣,郑平.组织文化、组织结构与绩效: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22).[6]常建坤.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家创新精神[J].经济管理,2006,(18).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09广告学 周清丽
40906050141
摘要: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观的形成,不仅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每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基本精神为讲究中庸,注重伦理,好面子,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对消费的影响日趋明晰,文化悄悄成为消费的新噱头。因此,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掘传统的新价值,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中庸、好面子、茶文化、风俗习惯
一、对中国消费者产生影响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文化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世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文化仍然具有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特色。
1、文化价值观
中国文化价值观是造成中国消费者行为差异的深层原因。研究表明,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在价值观,认知观,处世方式,生活态度,风俗民情等方面都不同于西方人,中国人有其自己的行为逻辑,这种逻辑甚至是西方人无法理解的。按文化三要素的理论(价值观、行为规范、象征图腾),比较消费价值、消费行为和消费象征这三方面,中国与西方都有不同,而且,中国的区域亚消费文化和世代亚消费文化也呈现不同。
从文化的深层面,对中国消费者行为影响最大的文化价值观有:(1)、以“根”为本的文化——重家、族、国;生命血统延续;望子成龙、光宗耀祖、投资子孙。(2)、中庸文化——阴阳平衡的行为导向;不过为好;祸福相依。(3)、关系文化——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4)、和文化——和谐、和气、和睦、和平、和满、和贵;天时地利人和。(5)、面子与从众——有脸有面;群体舆论。(6)、地位与礼——孔子强调举止行为与地位要一致。
2、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文化所赋予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文化与生活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文化规定了人们一定的生活样式,教育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生活。
例如:衣食住行等,即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过长时间不断筛选流传下来的行为依然为人们所倡导。像“酒文化”“茶文化”。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官上的享受,喜欢本土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3、风俗文化
民族的特色消费体现着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深沉含蓄,表现为服装风格严谨朴实,中国汉族过春节吃饺子,吃年糕,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耍龙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中国其他民族如藏族的藏历年,傣族的泼水节,水族的端节,拉祜族的扩塔节,柯尔克孜族的诺劳孜节都相当于汉族的春节,都需要有各自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商品。不同民族的消费习俗都是由于各自民族传统文化所决定的,深入研究民族文化才能使厂商对市场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生产出适应不同民族特色的商品来。这就要求外来产品再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我国的风俗文化。
这些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消费者价值取向,这些都告诉我们:不能无视消费者做出选择时的文化背景而简单理解他们的选择。文化是一面“透镜”,人们正是通过这块透镜来看待产品。
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并被广泛持有的居于主导地位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在对中国文化特点的讨论中,许多思想就涉及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些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现在的消费行为和习惯。本文就浅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1、“脑白金”案例(1)、案例描述
提起脑白金,早已家喻户晓;谈到脑白金的营销,业内人士莫不拍案叫绝。作为单一品种,脑白金以“快速启动市场、迅速拓展全国领域”的特点,导演了该领域的神奇现象,常胜不衰。1998年开始,保健品“脑白金”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启动了中国市场,在2到3年内创造了十几亿元的销售奇迹,虽然脑白金从产品到广告营销策划都遭到了广泛的争议,但这些都不能掩盖脑白金的成功。脑白金在中央电视台等强势媒体投放全国范围的电视广告,坚持不变的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要收只收脑白金”,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在逢年过节,脑白金的销量节节攀升。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效应,这就不得不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2)、案例分析、消费行为的大众化
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与“中庸之道”的特点反映在消費行为中就是,大众化的商品有一定的市场。顾客的消费行为有明显的社会趋向和他人取向,以社会上大多数的一般消费观念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喜欢随大流,赶潮流。例如中国人在婚丧嫁娶等方面的消费互相攀比,送礼成风。“脑白金”一上市便密集地在各大媒体投放广告,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在购买时追求新奇,追求潮流的心理,并因为消费者的大量购买而满足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人情”消费比重大
中国顾客凡是在涉及“面子”的消费活动中格外小心谨慎,注意遵从各种礼仪规范,甚至为不失体面而不顾自身的经济状况,进行超前超高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消费。人情消费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大,且逐年增长。脑白金作为新型礼品保健品在市场中高调出現,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满足了消费者的攀比心理,炫耀心理。因此获得消费者青睞。、以家庭为主的购买原則 家庭伦理观念,儒家思想及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华民族的社会道德传统中有着很大影响。中国的消費者历来都非常重视家庭成员及家族之间的关系。由于强烈的家庭观念,因而在消费行为中往往以家庭为单位来购买商品。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仍然保持着,亲子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很是明显。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家庭依赖感,家庭责任感都比西方人强,中国人的家庭往往就是一个消费单位。如“脑白金”产品在广告中提出送爷爷送奶奶,表明了其以人伦为特色的礼品概念。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礼品特征,在多种消费品身上皆有体现。、品牌意识比较强
中国人在卖商品是比较注意商品的品牌,尤其是对于礼品,高档消费品。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爱面子,名牌商品代表了一定的质量和价格,可以满足人们的炫耀心理,另一方面,中国人一般对商品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少或者是不愿意去了解,只注重对商品的总体印象,所以购买名牌商品减少了购买時认知商品性能的麻烦,也减少了购买风险。脑白金高调上市,其鲜明的品牌形象与产品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其相对较高的定价也满足了消费者的炫耀心理。
2、雀巢红茶在中国的营销(1)、案例描述
可口可乐公司与雀巢公司成立BPW(全球饮料合作伙伴)时,首先推出的是雀巢PET瓶即饮茶(非袋泡茶和茶粉)。而在2002年上市时,双方明确的概念是,西方是没有绿茶的,雀巢公司只提供红茶口味的产品销售。并且当时BPW还有着重要培植一个新的茶的定位——“西式青年、西式生活-西式茶”。BPW不会去卖绿茶,也不需要像当时国内一样,大家都去卖绿茶,BPW就是要走不同的路,建立西式红茶概念,并且要占领中国市场。
因为酷儿果汁和冰露纯净水在中国短期内的大获成功,BPW的负责“雀巢”茶品牌的人员一直非常着急:BPW的雀巢茶本应该是更受双方宠爱的“宝贝”,更应该所向披靡,但西式茶的概念推广不力以及红茶在中国不及绿茶的影响力,雀巢茶一直都是BPW两合资巨头的痛——买的不温不火!虽然2004年推出了雀巢“冰极”,仍未能牢牢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雀巢饮料。
这几年,BPW不再着力去培植“西式茶”的概念,证明了BPW不再强硬的去实施原来的雀巢茶“国际化”“全球化”“西式”等与本土化背道而驰的理念,而是定下心来——先把市场做实再说。(2)、案例分析:
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历史悠久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雀巢的西式茶,忽视了中国几千年来沉淀的茶文化内涵,中国消费者对茶道的理解和认知是根深蒂固的,茶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沉淀积累中,所有关于茶的保健概念中国妇孺皆知,用茶的概念无法取信于中国消费者习惯的口感。没有考虑中国消费者对茶文化的这种心境,贸然行动,没有实施本土化营销,与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习惯相冲突,所以没能占得市场份额。像类似于茶文化的这种文化观念,生活方式,不容小觑。
3、可口可乐中国化(1)、案例描述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本土化包括各个方面,从工厂、原料、人员到产品、包装、营销,99%都是中国的;无论是玻璃瓶还是易拉罐,从浓缩液到二氧化碳、糖、升值含量绩效的柠檬酸,都打下了中国造的烙印;在对手百事可乐大行国际化路线时,可口可乐却将自己的产品打扮的越来越“国粹”。
70年代末开始,在可口可乐回到中国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消费者看到的总是可口可乐那鲜红的颜色和充满活力的造型,可口可乐以最典型化的美国风格和美国精神来打动中国消费者。这种策略一直沿用到1998年。1999年,是可口可乐广告传播由“标准化”向“本土化”转变的一个里程碑。可口可乐的“中国新年”广告成为这种转型的标志性事件:
1999年春节,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推出“风车篇”电视广告。广告以中国东北地区村民庆祝新春佳节为题材,传统乐器的旋律、飘飞的雪花、驾驭马车去赶集的人们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反复出现,片中欢笑的儿童和迎风转动的风车寓意吉祥。
2000年春节,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推出“舞龙篇”电视广告。广告中呈现百人舞动的长龙,配合震天的锣鼓声。
2001年春节,推出“福娃篇”贺岁广告。广告表现了中国人传统的辞旧岁、贴春联的欢快情景。
2006年春节,推出“可口可乐带我回家”篇,邀请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出演,表现新春佳节游子归来合家团圆的欢乐场景。
(2)、案例分析、风俗习惯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风俗习惯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具体表现在饮食、服饰、节庆、礼节、婚姻、丧礼等各个方面。中国人特别喜欢红色,一根红丝绳都蕴含着美好的祝福。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民族节日的时候,处处洋溢着红色,这是因为在中国,“红色”寓意喜庆,吉祥。、可口可乐,通过这种本土化传播,充分把握中国风俗习惯。在广告的创意表现中,对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和运用。大大的建立了与消费者之间的孰知感,真正的成为中国的可口可乐,成为中国消费者愿意购买的饮料。风俗习惯是中国传统文化图腾符号化的东西,被可口可乐在广告中加以利用,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取向、文化传统,直接诱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三、结语: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与购买动机是相辅相成的,二者都在不断变化,互相影响,互相适应。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并受社会的制约。文化的社会性,群体性,以及共有性都表明了顾客消费的心理动机。文化环境与消费环境保持良好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促进消费文化与消费市场的共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也都有其独特性,研究这一独特性,特別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对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搞好市场营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作为世界四大 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 影响,举世罕见。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独特的地理造就了独特的中华文化,也就对中国的发展和人文历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仅养育人的肉体,更滋养人的精神和灵魂。中国的传统 文化是地理因素,人文因素的综合结果。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注重道德修养。修身是立身之道,也是立国之道,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 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其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是实现人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 统一及协调发展。孔子的儒家学说,确定以“仁”为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以 “礼”为行为规范的道德模式,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实现定位在对他人、对群 体、对社会的关爱和奉献上。这一传统的积极意义在于造就了无数个像范仲淹那 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士仁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极 为深远的影响。这些优秀道德规范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仁的思想是有古代的大教育加大思想家孔子提出的,他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多大的重视,但在今天看来,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都长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仁者,爱人”,儒家思想首先强调家庭内部的和睦有序,强调家庭内部的父子兄弟的有序关系。儒家思想还把家庭内部的感情 交流推广到整个社会的人际交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爱护。“己所不 欲,勿施与人,”在社会交往中,儒家思想强调换位思考,从别人的立场为对方 考虑,这是人际交往的理想境界,是我们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要求“克己复 礼为仁” 孔子的“仁”与“礼”是紧密联系的。“礼”是指统治制度,包括各 种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些特性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会出现一些以前社会所没有的特性。但是,无论社会是怎么发展,有些东西在人的内心是永恒的,历史的思想我们可以按照当今的时代背景重新加以解释,它也能发挥时代的光芒。在现阶段中国社会政治发展阶段中对孔子仁的思想采取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的态度,可以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
中国古代思想提倡“天人合 一”,即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在尊重与保护自然中谋生存,求发展。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 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扬“和为贵”、“和 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为此,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存、共生、共赢的“和合”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
中华文明自上古诞生之日起,就如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绵延至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 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
一个民族的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 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估量。而传统文化正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所以我 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是要 弘扬爱国主义,这是民族魂。诸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 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等等。在市场经济的 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这些民族精神的精华,必须通过认真的梳理、挖掘,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热情,“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 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