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生历史教育问题分析(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01:5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中小学生历史教育问题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中小学生历史教育问题分析》。

第一篇:关于中小学生历史教育问题分析

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历史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为契机,深入开展抗日战争历史教育纪念活动,用抗日历史给广大中小学生上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使广大中小学生牢记抗战这段饱蘸血与泪的历史,在缅怀抗日英雄丰功伟绩的同时,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当前青少年历史教育现状是中小学的历史教育依然存在缺陷,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对历史学习兴趣寥寥、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出现偏差、历史感缺失情况普遍存在,这也提醒我们,政治智慧、民族精神的培育不是依靠一些在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时间段开展教育活动就能够实现的,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一、造成青少年历史教育现状的原因

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缺失现象严重。21世纪以来,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却普遍淡漠。现在整个社会是政府抓经济、企业忙生产,学生忙升学,不能形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失去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是媒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不够。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有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报道和宣传,如中央电视台曾开辟了《永远的丰碑》和《红色记忆》栏目,中央宣传部等六部委公布了百部爱国主义教育书籍和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地方的媒体也有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但总体来说,氛围不浓,或者说没有通过集中宣传和集中收看等营造出浓厚的氛围,收视、收看率不高,社会的关注度不够。

三是畸形的社会快餐文化严重影响青少年正确历史观的形成。阅读历史名著、欣赏经典历史影片是青少年历史观形成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但是现在的一些中小学生已经远离了这些,他们宝贵的课余时间已经畸形的大众快餐文化所吸引。现在的报刊杂志以及网络新闻功利性、猎奇性十足,为了制造市场效应,往往不惜连篇累牍地报道明星们的行踪、兴趣爱好、穿衣打扮,甚至捕风捉影、杜撰编造、披露隐私,片面追求短、平、快和新、奇、险,更有甚者充斥着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欣赏情趣和文化品位。更为严重的是,作为普遍收看的电视节目,也已经被畸形的影视剧占据,展现的是被美化的封建皇帝,在嘻笑怒骂中一味歌颂封建王朝的“太平盛世”,在“戏说”和编造中散布被歪曲的“历史真相”。值得警惕的是,当前现实社会中,有一批人在抗日战争上做文章,比如有些人居然认为“既然我们没有别人强,就不应该去抵抗,投降即可,在侵略者控制之下再发展”。这种亡国奴逻辑就是对抗日战争胜利价值的否定,也是对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自由、解放实践的污蔑。凡此种种,对于正处于知识积累、三观形成黄金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舍弃了人类文化的瑰宝、精华,接受的却只是一堆文化垃圾和畸形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

四是信息化、全球化带来的爆炸性的思想侵蚀。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充斥和霸占着人们的头脑,模糊了人们的历史身份。科学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先进的信息传输工具(如电视机、计算机)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爆炸般的大量信息。打开电视机,尤其是网络,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如潮水般涌来,令人目不暇接。作为祖国的花朵、父母的未来,广大中小学生的视野开始拓宽,空间感不断扩展,但这种被动的接受让他们的思维开始停滞,放弃了自主思考能力,特别是对历史的甄别能力。例如,当面对某些明星因不知道“卢沟桥事件”而遭到国人谴责的电视报导,我们的一些中、小学生却不知道这位明星为什么会因此遭到谴责。

五是学校教育缺陷是严重影响中小学生正确历史观的主要原因。中小学生历史感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学校的培养尤为重要。学校不仅有能力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中系统的培养,而且可以更为准确科学地进行阐释,从而使学生形成历史感;另外,当学生的历史感受到上述两种情况的侵蚀、挤压和误导时,学校有责任去抗争和纠偏。然而,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高考的指挥棒并没有很好地调整,高考、中考使得考场变成了战场,中学、小学一片“硝烟”,中小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比拼升学率,历史观的培养退居其次,甚至被选择性忽视,不可避免地使得学校教育出现德智失衡。另外,虽然有些中小学校也开设了历史课,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感的培养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更多是灌输式的教育为主,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将爱国主义教育一以贯之,课程断层现象严重,课程间的渗透也不够。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多,实践活动开展的少,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在心理上使学生产生共

鸣,不能在点点滴滴中加以渗透,教育效果不明显。导致很多学生对历史课并不感兴趣,觉得它不生动、不鲜活,无非是将那些枯燥的历史时间、事件、人物,记下来,背出来,考出来,考完则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这种历史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考试,根本就不会顾及到历史的具体性、形象性、可感性,也不会考虑到让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去体会、去感受,从本民族历史中去寻求民族的根基。

二、如何加强青少年历史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发展自我认知能力和获取社会认同的重要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和各种信息的冲击,对其施与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有效开展历史教育,是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正确的历史观、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社会各个方面都应高度重视。

(一)加强政府的重视与引导

政府的重视与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引导。注重政策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和持续性。要制订相关法律,保障历史教育的开展,如修订和设立国家安全法、各机关及社会组织活动法等来确立历史教育在社会形态中的地位。此外,对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改革力度,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接受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接受各种素质教育。二是组织保障。在全国应成立爱国主义教育指挥系统,各级地方也应有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三是经费上的保障。政府应拨出一定的经费专门用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尤其是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上要投入大量经费

(二)注重学校教育的方式

第一、通过渗透式教育,提高历史知识的掌握。学校是学生完成社会化、接受知识的重要场所,如何使学生能切实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必须通过课堂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一是课本内容的渗透。在每门课程课文的选择和编排上要有连贯性,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要有渗透性,如语文的教学可与历史的教学相对应等。二是各门课程的及时渗透。这就需要老师在上课时能随时发现教育的内容,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融会贯通,掌握知识。三是在各种活动中的适时渗透。如通过升旗仪式,可灌输学生国旗、国歌的来历,有关《国旗法》的知识,升国

旗、放国歌的礼仪知识等。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学校可组织一些纪念活动,同时及时灌输学生一些历史知识,如抗日战争中有哪些大的历史事件、英雄任务和重要战役等等。

第二、通过针对性教育,提高历史教育的效果。青少年历史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来组织开展,小学生、初中生年龄不同,心理的成长发展、接受的能力也不同,要提高历史教育的效果,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活动要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初中生与高中生可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学生兴趣不大的听演讲、专家讲座、社区服务等,也要加以变革和创新,如演讲和听专家讲座,我们应该在知识性、生动性和互动性上做文章,变单一的传授为授受双方的互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此外要注意城乡的差别,针对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差异性在教育的开展上也应有所不同。

第三、加强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教学。历史课题已经距离我们中小学生非常遥远了,为了让中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历史,让历史课变得既形象又生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感受,历史遗址、遗物,当事人口述、后代传述,非文字性的地图、绘画、图片、简图、现代重建图等等,这种多样化的材料呈现,能使学生对历史的感知更为真实和亲近,进而促使学生历史感的的产生、构建更好的历史情境。

(三)注重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教育,对人的品格、情感和道德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父母会成为孩子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家庭教育所形成的思维能力、行为习惯等将会影响人的一生。一方面家长与子女间的亲情关系、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关系,使子女在感情上更容易产生共鸣,更容易理解、接受家庭教育,形成互相认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更有针对性,能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但是,当下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孩子的生活是家庭的事,只要把学生送到学校有老师管理就行了,恰恰是忽视了本身的教育作用。同时父母还应该注意自己的及时引导作用。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对孩子的影响,会不自觉地表露在其言行上,父母要及时引导,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加强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这是家庭教育的优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注重社会教育的影响

个体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社会的影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历史教育,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意义重大。

第一、营造浓厚的历史教育氛围。一方面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和精神内涵。通过播放历史题材影片,编辑历史题材书刊,客观、公正地宣传爱国英雄、先进典型,宣扬传统美德等,通过集中的、大密度的宣传,引导青少年的意识形态。二是政府、学校、单位、公共场所等要悬挂国旗,要开展挂国旗、唱国歌仪式,开展经常性的国旗、国歌、国徽教育,让爱国主义的情怀时时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三是通过公益广告、展览、街头雕塑等强化社会氛围。

第二、净化社会环境。目前,许多成人爱国情感不高,社会上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如个人利已主义思想、贪图享受的思想、贪污腐败现象、铺张浪费现象、诚信缺失现象以及离婚率居高不下等一系列不良的思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影响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意识的形成。许多孩子追求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迷恋明星、网络成瘾、逃学、暴力、少年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不能不令我们关注,净化社会环境势在必行。在舆论宣传上要正确引导青少年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辨别是非标准,正确对待社会上的不良现象。

三、充分发挥抗战历史的民族精神培育核心作用

(一)正确认识抗战历史的价值

学习抗战历史,主要是学习抗战精神,借以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进而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我们应该重视三个方面。

第一、要明确抗日战争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否定和动摇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唯一的一次全面胜利的战争,标志着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解放的历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不容质疑和推翻的。针对当下一些诋毁、污蔑、否定抗战历史价值的言论和文化现象,我们必须要突出宣传抗日战争在民族自由、解放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对否定抗日战争意义的言论和做法

给予有力的反击,以正视听。从而引导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会正确地看待历史,正确地理解中华民族追求自由、独立的历程是多么不容易,今天的独立是多么可贵。

第二,要看到抗战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抗战精神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历史资源。当前的文化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特别是近代以来精神发展的一种凝结、一种提升。抗战的主题是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追求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几个要求,如果没有国家独立的基础,一切都不复存在。所以说抗战主题——民族解放的主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一个根本的、长远的历史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将抗战精神进一步发扬和转换升级。纪念抗日战争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抗战精神在当今时代弘扬起来。引导人们在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时候,不要忘记前辈、先烈为这样的价值追求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从他们的牺牲中汲取精神滋养。

第三,要维护抗战精神,并正确地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利用重大节庆和历史事件作为平台,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重要,抗日战争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总书记说:“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的丰富教育资源。”除此之外,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典型,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可以通过典型人物的榜样力量,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二)通过加强抗战历史教育培育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培育青少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担当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内涵,但民族生存和国家意识的认同,却是其中一脉相承的内容。民族大家庭的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紧密相联系的,对民族的深厚感情与爱国的热忱也是完全一致的。全国各族人民总是把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捍卫国家领土完整视作自己应尽的义务,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人生价值的坐标。由此,中国人民形成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显得更为强烈、更为深沉。70多年前,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各党派捐弃前嫌、携手并进。海内外华夏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汽,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的斗争。形成全民族空前觉醒、空前团结、众志成城、一致对敌的抗战局面。在抗

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中国军民的顽强抗击,这就是中国军民“欲不受辱必自强’的维护民族薄严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越是在危急关头,中国各族人民越是团结,越加显示出强大力量。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告诉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发展阶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仍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让昂扬的民族精神成为他们认真学习、刻苦成才的强大动力,使他们从小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自觉承担时代赋予他们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和历史责任。

第二、培育青少年“头可断,血可流”的民族气节。气节是一个民族的尊严和灵魂,是一个国家长存与发展的支柱及根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崇尚气节的民族:苏武留胡节不辱;张赛在西域被阻13年,可一直不忘国家交给他的使命;文天祥一身正气,至死不屈,他在狱中写下的《正气歌》,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凛冽的民族气节之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一直是激励中国人民为国献身的千古绝唱。在抗日战争中,面对凶恶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崇高的革命气节又一次折射出夺目的光彩。叶挺将军是坚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为了抗日,他在国民党的监狱里不怕严刑折磨,不受高官厚禄利诱,始终坚贞不屈。他在狱中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囚歌》显示了崇高的民族节操。抗日名将吉鸿昌,坚持抗日信念始终不变.被蒋介石秘密逮捕并杀害。在就义前,他以大地为纸、以树枝为笔.气吞山河地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悲壮诗句。威震敌胆、具有钢铁般惫志的抗日将领杨靖宇,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的安全转移,同3500多名日伪军进行殊死斗争,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投江的“抗联”8位女战士„„ 在中国人民八年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上.几乎都浸染着英烈的鲜血。抗战胜利的意义,不仅仅是中国人民打败了一个日本侵略者,更为重要的是,抗日英烈给我们留下了气贯长虹的伟大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人格。

第三、培育青少年“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农耕文明的历史文化,赋予中华民族礼待相安、爱好和平的天性,追求和向往整体和谐的安宁平和

生活。在8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中国人民为保卫和平、反对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8年浴血奋战,中国军民伤亡总数为3500万人,其中军队380万,中国伤亡总数超过二战各国伤亡总数的1/3。今天,我们坚持重温抗战历史,缅怀丰功伟绩,以多种形式纪念抗战的胜利,目的是向世人宣示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展现青少年一代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薄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担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远大志向。读史明志,为了“永远的记忆”,中小学要加强对学生的抗战历史教育,使伟大民族精神在他们身上传承下去,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和保证。

(三)在青少年中加强抗战历史教育的具体措施

第一、拍摄、放映正确反映抗战史实的历史题材影片、纪录片。时下所谓的抗战历史剧,居然出现手撕鬼子、自行车拦截火车等荒诞的情节和各种雷人台词,将沉重的历史荒诞化、娱乐化,更有一些打着宣传抗战历史的幌子,片面虚化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进行着恶劣的诋毁、污蔑和否定,使不能正确分辨是非的青少年从内心深处埋下对中国共产党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怀疑的种子。适时拍摄、放映正确反映抗战史实的历史题材影片、纪录片,有助于青少年带有感情地去学习和认识历史,使青少年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二、作好抗战历史教育专题研究,把青少年带入历史文化长河。看到历史就会看到前途。习近平同志就学习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反复强调学习党史的重要性和发挥党史工作的重要作用。很长时间以来,国内外的一些针对抗战历史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关于如何在青少年中加强抗战历史专题教育方面的研究和举措还是少之又少。做好这一方面的研究,切实加强在青少年中进行抗战历史专题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历史,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这些研究的理论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第三、保护好抗战遗址,发挥红色作用。抗战历史遗址遗迹是抗战历史的载体,承担着唤起民族记忆、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是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不可再创造性。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对抗战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重点突出红色价值开发,挖掘精神内涵,打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精品平台,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共同构成了抗战精神的核心内容;深刻认识到,伟大的抗战精神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深刻认识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必须始终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激励全体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第四、做好媒体宣传和网上纪念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出版、网络等新闻宣传和舆论阵地作用。积极组织开设专栏专版,在各个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刊发重点文章,扩大社会影响,全面、及时、准确传递声音,积极做好全国性重要纪念活动的宣传报道,与错误历史观点和言论展开斗争,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第二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

现在的学生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差,从小就承受着学习的压力,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大部分家长的心愿。子女考试分数的高低成为了分水岭。这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导致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导致了身心发展扭曲变形。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而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但现实是人们对青少年的发展及健康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生理的健康,而极少关注精神的、心理的健康,“树大自然直”的观点还相当普遍。特别是我们县的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下面就我的教学体会,浅谈一些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目前我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呈现普遍性,其程度呈恶化趋势。

近几年,因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通和矫正而暴发的恶性校园事件呈密集上升趋势。如一名学生因上网收到老师的批评,竟跑到银川打工,这不但让家长操碎了心,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还有一名高中女生,因家庭不和,便在水上公园自尽,这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对于我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冷峻思考。

2、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力度不够。

在我县,尽管现在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关注,但其重视程度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还不完全匹配。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仍然是教学质量,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调的不少,但督导落实的办法和措施还不得力,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与督查方案。

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应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学校仍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摸索,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因而,学校在这方面显得比较被动。当问题发生了才引起重视,日常的教育工作还很不到位,其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需要。

家庭是学生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背景,但家庭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突出。许多家庭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少家庭的氛围不利学生的心理成长。比如我们开家长会时,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的成绩,其次是身体健康和安全问题,只有极个别的家长把学生的心理问题摆在最关注的位置,大多数家长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科学不了解、不关心。

二、中小学生常见的几种不健康心理

1、冲动性心理。情绪和行为具有冲动性,经常生气、急躁、发怒,报复心强,常有想干危险的事和愚蠢的事的念头。

2、自责自卑性心理。正常的自我责备是健康的表现,但是若过分自责,凡事都责怪自己不好,认为自己不行,对自己说的做的抱有恐惧倾向,受忧郁和悲哀情绪所支配。有一女生升初三后,学习成绩从班级前3名降到第10名,她痛苦地说:15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恼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一死了之。

3、焦虑性心理。一是对人焦虑,是指在众人面前,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过分紧张与不安,害怕生人,害怕与人交往,不敢讲话,教师与家长的责备一直放在心上,担心有人背后说自己的坏话等。二是学习焦虑。是指过度的学习焦虑,担心上课老师提问,担心考试失败,甚至一听说考试心里就紧张,经常产生怯场心理,本来能解答的题也做不出,紧张的脑子一片空白。经过多次学习上的失败与痛苦体验后,学习焦虑会随之增强。

4、过敏性心理。表现为感受性特强,对什么事都敏感,一点小事就放心不下,感到担忧,小心眼。

5、孤独性心理。表现为不喜欢和家人、同学一起生活,喜欢一个人冷漠独处。同学们玩得很开心的时候,他却孤单地一个人呆着,没有一个好朋友。

三、造成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青少年特别是青春期是身心发育的一个突变期,从小学到中学,环境改变,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导致他们内心发生急剧变化,产生许多烦恼、困惑,造成一定的心理偏差。简析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原因。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家庭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中许多积淀已久的心理问题 追根溯源大多都能找到家庭的原因。而我县学生的家庭环境至少有三个不利于学生心理成长的问题:一是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缺乏科学指导;二是学生大多在校寄宿,与家长沟通不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天天加大,极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三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受到较大冲击,问题家庭、特殊家庭数量增大,受害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大。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特别是有的家庭丈夫或夫妻二人外出打工,妻子或祖父辈在家照顾孩子,再加上对孩子的溺爱和盲目顺从,这样的学生一般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尤其在我县,群众看一所学校主要就看升上了几个学生,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使许多学生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学生采用简单的方法,体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其实,我们应当牢记,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学校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就我县中小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发育不全,远不能适应学生心理教育的严峻现实,还不能有效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学校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向来不敢在教学质量上有丝毫马虎。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做得少。学校在重视智育的同时未能有效地实施德育,使管理重心向教学倾斜,忽视了德育,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疏于指导、研究和教育。

3、社会影响。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环境问题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前,农村的社会问题比较多,有些消极的因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例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心理压抑之中;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关爱,严重的已造成学生的心理扭曲;社会的主流人才观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学生在社会评价中屡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现在,我县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农村“留守孩子”的问题就是一个特殊的例证。

此外,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这一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可惜这种悄悄来临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我们的一些家长和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度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有位成绩中等的学生经常向一位同班女同学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训示一番,严重刺伤了她的自尊心,导致了她和教师的对立。由此可见,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是多么重要。

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环境,特别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多向交流。教师热爱学生,学生敬仰老师,可以导致积极、健康、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而同学们之间团结友爱容易形成互相尊重、体谅、友好的学习气氛。

2、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目前我县中小学生的父母,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更别说教育学、心理学的的有关知识,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意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建立家庭和学 4 校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渠道,是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二者的积极相互配合,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3、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这在我县学校非常欠缺,所以也更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4、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学科教育、德育和班主任等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自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班主任,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色,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正常的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自觉地使教育教学活动和德育工作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另外学校还要注意美化环境和开发隐性教育资源,把环境熏陶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和渠道。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冲突所引起的种种心理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生活中的人与事的不满言行、错误观点甚至敌对情绪,教育者不应随便附和他们的观点和不满情绪,而应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明辨是非,帮助他们端正看问题的角度,调整看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进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开拓进取、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四、作为教师应掌握的一些心理教育方法

1、教学生学会微笑

微笑是一种无形资产,对于身心健康均有裨益。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内心体验是一致的、没有信心的人,经常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眼神呆板。一个有自信心的人,眼睛炯炯有神,满面春风,充满朝气。微笑是人快乐的表现,能使人心情舒畅,振奋精神,能使人忘却忧愁、摆脱烦恼,学会微笑,体验微笑这种美好的心理感受。

2、让学生多想自己开心的事

每个人都有成功或失败的一面,都有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多想开心的事,就能坚定让学生坚定信心,并用心理上美好的回忆抹去心灵上的创伤。

3、让学生学会语言调节

语言是人类思想沟通的工具,也是人的情绪与表现的强有力的影响工具。通过语言既可引起人的愉快情绪。也可以引起人的消极情绪,既可以引起也可以抑 5 制,即使内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同样也能使人调节自己的情绪。当学生遇到紧急情况下,让他们心里反复默念“镇静”二字,当遇到大喜的事情、心里应默念“不要激动”,当遇到愤怒或刺激时,应默念“息怒”二字,当要发脾气时,心里应默念着“忍!忍!”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总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为了尽快消除消极情绪,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语言来调节情绪。

4、让学生想象放松

有自卑感的学生评价自已,总认为在学习生活中,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越来越没信心,越来越无劲。克服这种心理,应树立信心、牢记李白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用想象的方法,做到人与大自然的融洽和谐。既然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来个天人合一,纯朴归真,想象这时正在深山密林中,听那潺潺的流水声,幽谷的鸟声,在蓝天、白云下的沙滩上,赤足享受海水的冲泡。也可以品味着天下着毛毛的细雨,淋湿了头发及全身,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在整个想象过程中,心里伴随着“轻松”的意念,烦闷之气,自卑之感,紧张等随之消失。

5、用音乐放送身心

一首健康的音乐的乐曲能调节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意志。当学生受到挫折或遇到困难时,情绪低沉,缺乏信心的时候,选择适当的音乐欣赏,能帮助振奋精神。如《田园交响曲》、《蓝色的多淄河》、《欢乐颂》、《义勇军进行曲》等交响乐、能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深情,从心理上战胜自我,走出低潮。

6、用团队精神体验快乐

团队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的,是一种凝聚力,经常参加集体团队活动。可以消除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敏感和心理不平衡性以及敌对现象。可以形成一个团队成员互相友爱、关系融洽、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彼此亲近,让同学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受到同学的安慰与鼓励,增强团队精神高于一切的思想,增强集体荣誉感。

总之,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为了祖国的强盛,我们要把培养具有美好品质、健全人格、高尚情操的下一代作为己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和计划中去,并切实贯彻好,落实好。

第三篇:关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的思索

关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的思索

内容摘要

论述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利弊,强调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上的形式主义;树立素质教育观: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树立多元的人才观;树立立体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从双基观向智能观转变;从智能观向素质观转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向历史挑战也是向未来挑战。

关键词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转变观念

培养人才

在中国,目前存在一种特殊的现象:很多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没有动手能力,缺乏实践的能力,更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有甚者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原因就在于没有良好的素质教育,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教育,完全的本本主义,特别是在小学,小学生的压力尤其大。

可以看到我国的小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量往往超过一般发达国家的小学生,但这却是通过牺牲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换取的,这样的教育往往使得不少小学生对求知产生了抵触的心理。

可以知道,就现实生活中,我国中小学生都处于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产生应试教育的现实基础是小生产与教育的片面性,学校与科举的传统影响,家庭的价值取向教育机会不平等,择业与竞争,某些政府行为,缺乏科学的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和方法。应试教育使学生单一发展,严重违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智育目标狭隘化;重人力素质轻人文素质;阻碍教育方法的改革;浪费教育资源;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加重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师生关系紧张,强化考试弊端。但是并不是说两者是完全对立的,素质教育不排除考试制度和必要的选拔;应试教育也能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某些方面的素质;各自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统一于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之中;没有应试教育的长期发展,就无所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历史的必然;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主要思想障碍是影响升学论、立杆见影论、条件不足论、改革无用论、改革求全论。那么克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主要思想障碍的策略有逐步改善办学的外部环境;尽快帮助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教育者的素质亟待提高;教育者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科研要先行。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何为素质教育?我们可以知道素质从广义上而言,是人在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素质教育基本有五种模式,即政治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其基本的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社会交往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科学化、理论化过程中的概念,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分野在于教育价值观的对立素质教育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是构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向历史挑战也是向未来的挑战。对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态度。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不同,两者是对立的,其教育的性质与目的不同;教育的作用不同;课程体系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育教学的动力不同;评价标准不同;教育的结果不同;人际关系不同。

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五点:

1、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1983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主要解决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面向世界:主要解决教育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面向未来:主要解决教育与21世纪的关系,更涉及到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问题

3、现代系统理论,整体原理。

4、心理学基础:罗杰斯的潜能说;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说;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巴班斯基关于儿童学习可能性的最优化实验;情商理论。

5、教育现代化理论。

素质教育观念转变:从教育的全民性到教育的个性化;教育要求的全面化(从片面的教育到完善的教育);传统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向注重学生的内在变化;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从单纯的教师的方法向转向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化;转变教育观念才能改变教育上的形式主义;树立教育素质观;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树立多元的人才观;树立立体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小学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从双基观向智能观转变;从智能观向素质观转变;新的学生观:

1、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2、人的潜能基本上是无限的;

3、人的潜能是通过磨炼来变为现实的;

4、人的潜能的差异主要来自后天;

5、教育方法的变革是人的能力得到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学技能:计划技能、阐述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引导技能、举例技能、板书技能、把握技能、节奏技能、表达技能、讨论技能、讨论技能、演示技能、练习技能、反馈技能、对比技能、评价技能、总结技能。

人际技能:了解技能、管理技能、期望技能、说服技能、表扬技能、说服技能、关系技能、沟通技能、示范技能、暗示技能、控制技能、感化技能、惩罚技能、家访技能。

发展技能:积累技能、自我完善技能、钻研技能、自我控制技能、改进更新技能、自我陶冶技能。

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1、影响教师素质提高的因素

教师原有学历和专业训练情况对教师素质提高有较大的影响;学校的设备与经济状况也直接影响教师水平的提高;教师生活条件也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全面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

2、师范教育改革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途径

摆正师范教育的地位;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办学;理顺师范教育的管理体制;端正思想,更新观念。

3、其他途径:强化在职进修;提高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课堂改革: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的最大潜力在课堂;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

1、综合贯通,促进教材知识的横向联系;

2、教学内容的呈现出的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统一;交往形式的优化;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完善。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两种教学模式,谁优谁劣可比而知。第一教学:最旧式的、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科书知识的教学。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扭曲:过深或过浅,造成教学的强制性或松散性;教师扭曲:良莠不齐,造成教学实践混乱;学生扭曲:能力有高有低,造成教学充实、生动或阻滞或崩溃。特征:教师吃透教材,教师使学生掌握自己所授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的方法是教师阐述教材、学生听讲、学生死记硬背,通过测验评定记忆的结果,根据考分评定学生的优劣。问题:忽视儿童学习主动性,把知识学习作为唯一的目的,认为教师的讲授是最佳的方法。结果:削弱了人格培养,专注于形成应试学力,忽视发展性学力,成功与否都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第二教学:在第一教学之上加以修正。面向学生,重视学生,着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活动。针对不同学科探讨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次为依据展开教学。特征:教师钻研教材、设定教学目标,设定达成教学目标的步骤,讲究诱发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设想学生对各个教学步骤会有何种反应,探讨相应的对策,从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开展教学。可想而知,第二种形式远远优于第一种形式。

故当代教育应注重素质教育,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养,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老师应该发挥一切能力,尽力在学校制造一个榜样世界;不要试图引导孩子理解许多大道理,记忆对他们的帮助可能更大;从时时刻刻的小事入手也是诀窍之一。

第四篇: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的思考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修改稿

目 对中小学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的思考

庞 文 明

教育层次

专 升 本

081130093

省级电大

山东电大

教育管理

市级电大

滨州电大

指导教师

张 仲 义

教 学 点

直 属 班

目录

摘要„„„„„„„„„„„„„„„„„„„„„„„„„„„„„„„I 关键词„„„„„„„„„„„„„„„„„„„„„„„„„„„„„„I 作者简介„„„„„„„„„„„„„„„„„„„„„„„„„„„„„I

一、树立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1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分析„„„„„„„„„„„„„„„„2(一)心理失调 „„„„„„„„„„„„„„„„„„„„„„„„„„2(二)心理障碍 „„„„„„„„„„„„„„„„„„„„„„„„„„3

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出的教育反思„„„„„„„„„„„„„„„„3

(一)切实转变观念,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端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4

(二)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5

(三)发挥同龄共振效应,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基于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现状„„„„„„„„„„„„„„„„„„„„„„„„„„„„„„5

(四)通过行为训练,培养健康心理 „„„„„„„„„„„„„„„„„6

(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 „„„„„„„„„„„6

(六)德育与心理辅导互相沟通、互相配合„„„„„„„„„„„„„„6

(七)强化针对性教育,开展学校心理咨询„„„„„„„„„„„„„„7 结束语„„„„„„„„„„„„„„„„„„„„„„„„„„„„„„8 参考文献„„„„„„„„„„„„„„„„„„„„„„„„„„„„„8

摘 要

全面把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加强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能力,帮助他们避免或消除由种种心理问题或压力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成为当前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立的知识结构和科学体系。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其自我意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着与社会知识和道德规范体系不尽一致的逻辑与规律。加之他们年龄小、经验少,以及每个人已经形成的生理、心理、态度上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就使心理知识的教育相对要复杂和精细得多。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时,要以讲授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现象为主,尽量避免知识的过分专业化,以及避免由此而产生的消极和不良的后果。另外,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以专题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某一方面的专门教育,使他们对心理问题有一个清晰和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反思;心理咨询;同龄共振效应

作者简介:

庞文明,男,1983.10.27,汉,2006年毕业于滨州学院,现就职于无棣

县马山子镇中心小学,现就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的思考

综述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时空的延伸与扩展,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与选择,也给予人们更多的约束与烦恼。生活节奏在加快,人们的心理负荷也在增加,发展可能在扩展,心理问题亦在增多。人类群体中心理不平衡、不健康、不健全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中小学生由于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之中,身心发育未成熟,社会阅历缺乏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心理和行为就更容易失常。因此,全面把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加强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能力,帮助他们避免或消除由种种心理问题或压力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成为当前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树立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

关于健康,现在人们一般不会再拘泥于以前的那种“健康即无病”的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具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生理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功能正常、无障碍或心理疾病,且在教育的积极影响下,个体的意向与其所处环境的限制之间能够取得良好平衡的精神状态。人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积极的探索。现在,一般认为以下6个方面可作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的衡量标准:(1)具有正常的智力;(2)具有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3)具

中小学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健全的人格;(4)具有健康的情绪;(5)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6)具有与社会协调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特质,因此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或危机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概括起来应是生物、心理、环境3大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分析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导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热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号召与指导之外,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之一可以说是人们对于“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认同。

对于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近年来有过不少的调查研究。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心理失调

一般表现为:(1)波动。情绪波动是中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但有的学生情绪起伏特别厉害,而且自己也说不出原因。这种无端的高兴或低落有时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2)激怒。有些学生遇事易怒,稍不如意就做出过激行为,如行凶、斗殴、骂人,做事不考虑后果,事后冷静下来又后悔。(3)任性。过分关心自己的需要,而不管其要求是否合理,达不到目的就大发脾气,纠缠不休。(4)自卑。无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久而久之形成自卑。自卑者往往缺乏自信和竞争勇气,不敢交际,特别畏惧失败。(5)多疑。多疑的学生在遇事时常常抱着过分的怀疑态度,并不断为这种没有根据而产生的情绪所纠缠和烦恼,长此以往,导致对什么都怀疑,从而形成心理问题。(6)考试怯场。平时很正常,一到考试就心跳加剧、冷汗淋漓,有的还尿频、肚痛、头脑一片空白。(7)嫉妒。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自己的品德、才能等不如别人而心怀怨恨,在嫉妒心理的驱使下,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吵架破坏,严重的可导致病态心理。(8)厌学。由于主客观原因,对学习失去信心,认为学习是一件苦事,甚至把学校看成地狱,希望早点离开学校。(9)希死心理与自杀。一般易发生在情绪低沉、抑郁而性格内向的学生身上。不过,这种念头往往只是一段时间的事,有的人过了这一危险期反倒觉得自己的这种念头不可思议。

(二).心理障碍

指一些非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属于这一类的学生主要有如下表现:(1)抑郁。有的学生遇到挫折会过度悲伤而长期不能恢复,多愁善感,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兴趣,情绪悲观、失望、沮丧,同时常伴有身体不适,如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2)焦虑。因细小的事而过分焦急、烦躁不安、担惊受怕,甚至出现口干、出汗、心悸、尿急尿频。(3)多动,又称注意力缺损障碍。主要症状是注意力严重涣散,做事丢三落四,做不彻底。(4)恐怖。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产生十分强烈的恐怖感受,而实际上这些事物对其并无伤害或威胁。有时也知道自己的恐惧是无任何现实根据的,过分或不必要的,但就是无法控制。(5)强迫。反复出现并不愿意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虽想摆脱,但又身不由己地重复出现,从而导致焦虑与痛苦。(6)歇斯底里,又称癔症。具有高度的情绪强度与易变性,高度的受暗示性和自我显示感。发作时常手脚痉挛、四肢抽搐、捶胸、发怪声、又唱又跳,有时还会伤人毁物,不过其病程短,但易反复。

三、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策略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总的来说基本上是好的,但为数不少的学生身上存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这提醒我们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切不可忽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在学生中已导致不良的后果:(1)心理承受能力极差。遇到挫

中小学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和困难就走极端,或扬言要轻生或自杀。(2)少男少女性困惑。由于青少年性成熟提早,似懂非懂,有些男生模仿影视中的动作,对异性进行骚扰。(3)直接影响学业。因为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可以抑制学习,而且对争取优良学习成绩的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有许多种类的行为有可能是足以构成学习缺陷的严重情绪问题的症状,比如舔大拇指或咬指甲就是这种行为。这些行为本身对学习并没有抑制作用,但是,这些行为有可能是对学习有抑制作用的内心紧张、压力、忧虑或烦躁的症候,打架斗殴、出言不逊„„更有可能是如此”[3]。(4)诱发罪错行为。一些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有的变得情绪忧郁、性格孤僻、性情粗暴、行为野蛮、逃夜逃学,有的由于心理变态,是非辨别能力下降,由不守纪律发展到违法乱纪,偷窃、流氓等罪错行为时有发生,成为青少年犯罪分子”。面对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者应该怎么办?我认为:

(一)切实转变观念,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端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人们至今尚认识不一。一般的看法是:在学校开设《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这一辅修课是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内容之一;各类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是学校学生工作、思想教育的辅助手段之一。由此导致不同的态度,有人看到心理教育的有用和必要,认为该工作应得到重视;另一些人看到的却只是“辅助”,既然是“辅助”,那么也就可有可无,未提上议事日程,或任其自生或自灭。

基础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人的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其内容是十分宽泛的,既包括发展智力的教育,又包括发展智力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心理健康的辅导和训练,而且又是渗透于身体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之中的。显然,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视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是不恰当的。事实说明,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是一种教育思想问题。心理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发展不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是一种自然过程,对这一过程施加专门的有意识的影响,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因此,从端正教育思想来看,把它看作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对现代学校教育的迫切要求。

(二)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立的知识结构和科学体系。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其自我意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着与社会知识和道德规范体系不尽一致的逻辑与规律。加之他们年龄小、经验少,以及每个人已经形成的生理、心理、态度上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就使心理知识的教育相对要复杂和精细得多。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时,要以讲授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现象为主,尽量避免知识的过分专业化,以及避免由此而产生的消极和不良的后果。另外,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以专题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某一方面的专门教育,使他们对心理问题有一个清晰和正确的认识。

(三)发挥同龄共振效应,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基于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现状

有人得出这样一个不等式:教师影响+家长影响<同龄共振。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人而异,但这种趋向似乎正在日益显现出来。[5]现在的学生愈加重视朋友关系,有朋友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且这种关系可以敞开心扉、诉说烦恼,这恐怕是一般家长和教师所企望莫及的。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说明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影响他周围的许多同龄人,当然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也会有传染性。这足以令教育工作者三思。教育学生,首先要有强烈的爱心,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引导他们,教会他们自我心理保健:了解自我,包括自己的长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不足和缺陷。接受自我,既不过高估计也不自欺欺人;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具有遇事不乱、应付自如的心理品质;自信待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借助释放、升华、转移、中小学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慰等方式克服不良心境;积极参加课余活动,丰富学习生活。通过上述教育,力争以一带一,以一带片,形成良好氛围。

(四)通过行为训练,培养健康心理

良好行为的训练包括矫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行为;要求正常发展中的青少年努力建立完美的自我形象。一方面帮助学生增加心理营养,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其中包括:指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观赏或体验存在于大自然、文化艺术、社会中美的因素和事物;确立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并努力实现它。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良好行为,形成健康心理。如:通过自主训练,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心理品质,克服依赖心理;通过志向训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克服惰性心理;通过情感训练,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防止闭锁心理;通过合作训练,培养学生抗压、抗挫折的心理品质,克服脆弱心理。

(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

中小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由该机构对学生的心理活动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定期对学生的多种量表通过电脑处理,将每个个案的心理活动历程、心理健康咨询调查等情况进行测试记录。同时,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进行跟踪测试,由专家组成分析小组进行研究,及时制订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有效预防心理疾病。每次调查测试的结果、分析研究的结论,以及通过跟踪咨询调查所形成的材料都应归入个人档案,由专人保管。定期进行的心理健康检查应包括:(1)家庭状况,特别是心理病史;(2)生理发育情况,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况;(3)心理发育情况,特别是既往心理疾患、现有心理问题和自我感觉状态;(4)学习状况,社会适应、人际交往以及耐挫力状况等。

(六)德育与心理辅导互相沟通、互相配合(1)学校要逐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学校应形成丰富多彩的心理辅导。学校开设系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专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的拓展型、研究型、“心理之约”晨会课;每学期开展主题心理健康周活动;组织“开心加油站”心理社团活动;心理咨询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还为家长教育子女咨询服务,开设“心灵港湾”咨询电话;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学校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优化心理环境。使学校初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为建设学校良好的心理环境奠定基础。

(2)探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晨会课、校班会、升旗仪式、学生干部训练、家长会等,经常是政教处与心理指导站互相商量,互相协作,共同组织和执行;班主任可以向心理辅导老师推荐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而心理辅导活动安排则考虑与年级组中心工作配合;为了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掌握对学生心理辅导的科学方法,心理辅导教师与政教主任共同决策,参与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研讨和培训。可见,探索德育与心理辅导互相沟通、互相配合,是近年来我校教育中出现的一种趋势,实践证明,这种沟通和配合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需要。

(七)强化针对性教育,开展学校心理咨询

人的心理活动有其隐蔽性的一面,中小学生也常常有保留一点儿小秘密的愿望。因此,除了通过普通的学习以达到自省之外,学生还希望通过咨询尤其是个别咨询的方式来解决心中藏而不露的一些心理问题。近年来,社会上设立了众多的咨询机构,架起了通向青少年的心灵之桥,使他们有地方倾诉心声、寻求帮助。但社会咨询机构毕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学生遇到心理矛盾、发生情绪危机时,它可“排忧”,使他们尽情渲泄,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但真正为他们“解难”,还需要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教师与学生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和更广泛的接触,能较详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形成的背景、具体的表现形式、可能的教育契机等。当然,学校的心理咨询教育也应加强针对性,体现学校教育的特点:

中小学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指导学生改变行为与态度,消除困扰,适应环境;(2)心理咨询应与心理素质的培育相结合;(3)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此,学校的心理咨询“不是说教,是聆听;不是训诫,是接纳;不是教导,是引导;不是控制,是参与;不是侦讯,是了解;不是遏止,是疏导„„不是解决问题,是协助成长;不是表面屈从,是内心转变”。

结束语

21世纪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也就更高,当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心理健康状况在决定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使每一个学生获得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一条“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 转引自郑和钧:《高中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8页。[2] 新华社:《大中学生心理障碍应该引起社会重视》[N],《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

[3](美)H•B•科勒斯涅克:《学习方法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5页。

[4]李雪莹:《儿童行为与行为异常》[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1页。[5]吴昌顺:《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J],《教育科学研究》1990年第1期。[6]陈龙安:《儿童咨询技术》[M],台湾心理出版社1985年版,第43页。[7]汤丰林,学习策略研究的课题与方法.心理学动态,1995 [8]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

生(签字):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第五篇:从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问题

从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问题

编者按:从前“老师”是一种权威的化身,尤其在中小学时代,学生更是唯师命是从;但是随着旧社会规范的解体,老师权威的偶像渐被打破,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传统老师的角色遭受到严厉的挑战。在大学校园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时,向来平静无波的中小学,亦有风声鹤唳之势,校园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此一现象与问题值得关怀与深思。

是经师也是人师是老师也是朋友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

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

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

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

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

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

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

: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

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

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

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

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

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

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

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

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

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点钟开始上第一堂课。到了中午得陪学生午修,自12点40分起至1点10分,下午4点30分放学,又得陪学生搞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

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

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

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

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

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

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

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

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

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

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

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

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

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

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

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

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

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

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

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

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

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

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

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

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

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计划,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老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

(一)基础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

(二)在师范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老师修辅导学分;

(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

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

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老师力量并不够,若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电话语音系统或服务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

二、加强办理生涯辅导。学校辅导学生的层面包括心理、学习、生活、生涯四个层面。前三项属补救性工作,只有生涯辅导是预防性的工作。由于教育本意在于“预防甚于治疗”,生涯辅导遂成为辅导工作的主流。

三、规划“璞玉”、“朝阳”、“春晖”、“携手”四项专案措施。辅导学生少年及有吸食安非他命、自杀倾向、对学校适应困难情形的学生,使其充分就学、就业。

另外,教育部本身也设立咨询顾问小组,提供咨询及支援服务,且针对有自杀倾向、自我伤害及性暴力、性侵犯等情事,预设自我伤害危机处理小组及两性教育咨询小组,以防止这类问题的越来越严重,并进一步防患于未然。郑崇趁相信:辅导计划再加上发展改进国民中学技艺教育计划,将能使校园问题获致改善。

下载关于中小学生历史教育问题分析(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中小学生历史教育问题分析(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析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

    我国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约国,并且确立了我们国家儿童享有的十大权利,其中生存权与健康权位于前两位。一般意义而言,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道德......

    中小学生性格分析

    学生性格分析目录 第一章、学生常见类型 第二章、各年级阶段学生心理特点 第三章、各年级学生学生学习要点 第四章、学管师与老师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一种:基础薄弱型 形成......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步,城市中农民工的数量也不短的增加。在城市的整体人群中,农民工子女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加,已经逐渐发展称为一个庞......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最终五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外来人口纷纷涌入城市。他们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一边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为城市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一边却被“飘摇不定”的生活方式而深深困......

    历史分析

    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全启 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14个教学班,818人,平均分约55分,合格率 ——优秀率——,最高分100分,最低分个位数,两头差别非......

    历史分析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 本次历史考试普遍反映出的问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课本的重视程度不够。答题的随意性很强,能用较简单的答案回答的问题往往会出现南辕北辙绕一大圈才能......

    对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若干看法和建议

    对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若干看法和建议 陈云 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引导中小学生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并解决中小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确立健全的人格,培养......

    教育问题专题材料

    教育问题专题材料 一、 事实材料 1.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2008年2月25日是安徽太湖县 晋熙镇 天台联合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也是该校五年级学生章杨宇爸妈出门打工的第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