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中文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进行制约和限制。因此,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水平,灵活运用WTO规则突破和跨越农产品出口中遭遇的绿色壁垒,乃我国农业的当务之急。
本文主要阐明了绿色贸易壁垒及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对策,旨在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对现行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并推动我国农业朝着可持续性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
目录
一、绿色贸易壁垒义„„„„„„„„„„„„„„„„„„„„„„„„4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4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4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5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5
(一)绿色壁垒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范围 „„„„„„„„„„„„„ 5
(二)绿色壁垒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6
(三)绿色壁垒降低了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竞争能力„„„„„„„„6
(四)加大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控制„„„„„„„„„„„„„6
三、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6
(一)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7
(二)改善农产品出口经营方式,大力开发农产品绿色营销„„„„„„„„„7
(三)加快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7
(四)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加快技术创新„„„„„„„„„„„„„„„8
(五)认真实施农业可持续战略,重视发展环保农业„„„„„„„„„„„8 参考文献.„„„„„„„„„„„„„„„„„„„„„„„„„„„„„„10 致谢 „„„„„„„„„„„„„„„„„„„„„„„„„„„„„„„„11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进行制约和限制。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及产生的原因
国际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传统的贸易壁垒主要是关税壁垒。但随着世贸组织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贸易自由化的需要,关税壁垒的作用日渐减弱。于是,各种非关税壁垒开始兴起,针对农产品的绿色壁垒就是其中一种。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以保护环境、维护生产和消费安全以及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政府对包括贸易在内的各个邻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断加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贸易自由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而,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少,有了环保原因作前提,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便应运而生。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所谓绿色壁垒,是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名,通过制定、颁布、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使国外产品无法进入或进入时受到一定限制、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一种强制性的非关税措施。绿色壁垒是贸易壁垒的一种,又称为环保壁垒、生态壁垒。“绿色”,是指环境安全与生态保护。绿色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保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它不仅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国际条约的支持。但在实践中,一些国家往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借口,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对外国商品进口专门设置某些带有歧视性的或对正常环保本无必
要的贸易障碍,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
绿色贸易壁垒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等多种形式。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1.虚假性。绿色贸易壁垒一般都打着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幌子,貌似合理,实则是限制进口的不合理的制造贸易障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2.不平衡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已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而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以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提出过高标准,把发展的不平衡导入国际贸易领域,引致更多的不平衡。
3.隐蔽性。种种绿色贸易壁垒借环境保护之名,隐蔽于具体的贸易法规规定、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之中,成为进口国拒绝外国产品的“核武器”。
4.广泛性。绿色保护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要达到一定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的压力。
5.坚固性。绿色贸易壁垒抓住人们提高消费质量关注生态环境的心理,根据本国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超高标准制定,先入为主,制造进口品的消费障碍,具有坚固的限制进口的堡垒作用。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
我国已加入WTO,根据非歧视原则,各成员国原来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歧视性规定已经取消,市场进一步对我国开放,但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出口更加频繁地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它正在削弱或部分抵消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的优势,使我国丧失加入WTO后可能赢得的贸易机会。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绿色壁垒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范围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而这些国家恰恰又是实施绿色壁垒比较严重的国家。它们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制定了严格的卫生及动植物检验检疫制度、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标准、农药及有毒物的残留量和对产品包装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理要求等。这些复杂、苛刻的标准和制度,严重地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范围,许多农产品因不合这些规定和要求而不能出口。
(二)绿色壁垒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实行绿色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而且实行严格而又繁琐的进口检疫制度。比如,美国在进口管理上,除了坚持实行原有的注册认证制度外,近年来又实行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制度,许多指标数据要求精确到小数点二三位,技术欠发达国家很难达到其要求。又如日本,对进口大米的检测有一百多道程序。2003年1月末,欧盟国家以食品安全为由对我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出口进行封关,仅此一项就使8万多山东农产品和加工出口企业大幅减收,使山东省减少创汇3亿美元。欧盟此举还引起了挪威、匈牙利等国对我国的动物源食品进行封关,日韩、沙特等国相继提高了对我国的动物源性食品的检疫标准。
(三)绿色壁垒降低了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1.绿色关税方面。近年来,西方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对农产品的进口不断收取环境补贴和进行环境倾销调查,对污染环境或影响生态的农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甚至限制、禁止进口。
2.市场准入方面。进口国要对出口国的生产设备进行检查,从而保证进口的产品能够满足本国环保标准的要求。这样,出口商将额外付出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增加产品成本,恶化出口国。
3.绿色环境标志制度方面。目前,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绿色环境标志制度,要将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必须在申请和审查合格并取得绿色环境标志以后方可进行,没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要受到数量和价格方面的限制。可见,绿色壁垒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费用大大增加,直接增加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影响了效益,减少了出口。
(四)加强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控制
发达国家凭借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先进的技术优势,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相对苛刻的技术标准,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实行控制,加之世贸组织目前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并未做出明确规范,致使发达国家成员利用这一“灰色区域”,打
“擦边球”,借保护环境之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歧视,我国在这方面深受其害。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
(一)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实施农业标准化,既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又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因此,应加强对国际农业标准的研究,根据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农业标准,并使农产品品质标准与安全卫生、分级、包装、运输标准相配
套,通过逐步完善,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农业生产、加工、管理和服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此外,还应加强对世界产业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及标准趋势的长期跟踪和预测研究。当前,特别是要加强对我国具有发展潜力、市场容量大的农产品技术领域的环境标准国际化研究,如茶叶的农药残留限量检验标准。政府要部署未来20年内新兴农业技术领域的技术法规与标准及相关技术手段的应用性研究,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环境标准检验机构,提高我国环境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二)改善农产品出口经营方式,大力开发农产品绿色营销
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生产、经营比较分散,生产、加工、销售相互脱节,带来的恶果:一是经营企业争闯国门,产品品质和经营质量良芳不齐,影响了我国出口产品声誉;二是信息不灵,产品适需能力差,缺乏竞争力;三是经营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善农产品出口经营方式。主要措施:一是加强出口经营企业的经济联合。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专业化集团公司,使农产品出口经营实现专业化、集团化、规模化,以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二是建立出口创汇农业体系。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骨干,采取“公命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农产品加工、出口一体化,以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出口农产品经营成本。三是开展农产品绿色营销。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环保技术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绿化”产品价值链,并尽可能地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认证,冲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赢得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和对外贸易效益。
(三)加快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前景十分看好,为减少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风险,扩大出口机会,提出以下建议:(1)力争尽快建立农产品贸易信息中心,建立专门为解决农产品贸易紧急情况的部门,如农产品贸易行业协会以及农产品贸易谈判专家组,这一方面可以防范在世贸组织中被提起诉讼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世贸组织谈判,减少农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2)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开发和研制适应消费的多样化的农产品品种。(3)充分发挥和利用媒体的广告效应和多种促销手段,提高国内农产品品牌形象,促进国内农产品的销售和提高市场份额。(4)逐步转变以低价促进出口为以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方式,特别是对保鲜农产品的出口应该加强等级规格管理,从强调“量大”向“重质适量”的方向发展,让农产品进口国无可挑剔。
(四)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加快技术创新
提高农产品质量,不仅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要求,更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防止绿色壁垒中的作用,培育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要求的农作物新品种。面对绿色壁垒的存在,技术创新至关重要。首先,应重点加强现代生物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的技术创新。其次,加快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包装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尽快改变我国在这些领域技术落后、瓶颈制约因素突出的现状,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的档次。
(五)认真实施农业可持续战略,重视发展环保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也称为可持续发展农业,按照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是一种能够保护和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潜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既考虑当代人的利益,又考虑到后代人的利益。其特点:一是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二是重视对种植业、养殖业等进行全面规划,合理配置,节约利用能源,保护自然资源;三是重视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实行合理轮作、间作、套作、精耕细作和施用有机肥。这些特点,有利于组织绿色农业产品货源,对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发展环保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来抓,充分利用已经有的基础,建立环保农业基地,促使我国绿色食品生产的开发。
最后,在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于日、韩等国周边市场以及欧洲市场的开拓。具体来讲,向日、韩及周边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一方面,应该加强政府间
关于农产品信息的交流,争取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另一方面,加大从日本引进各种新品种,引进栽培技术以及推广品种的力度,重视农产品种植前的国际市场预测,力争对日、韩的出口实现定单种植。在开拓欧洲市场方面,国内农产品加工应该努力争取获得欧洲农产品加工质量规格的认证,这也是开拓欧洲市场的最重要的一步,是农产品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郭晖(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赖莉,曹繁有 我国农产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初探[J]·农村展望, 2003,(8)· [3]刘春煜 积极应对危及我国农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J]·黑龙江对外贸易, 2003,(5)·
[4]李树.谈绿色壁垒下我国经济的“绿色”问题[J].经济问题,2001,(11):16 18.[5]冯宗宪,柯大钢.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6]王金南 :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7]王学真 :中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2 [8]卢授永、杨晓光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瓶颈制约及其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3(1).[9]《当代经济》2008年第3期(上)[10]冯德连,黄远友:浅析培育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国际贸易问题》, 2003年第12期。9
第二篇: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摘要:绿色贸易壁垒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作为一种全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已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跨越的贸易障碍之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对外贸易
影响
引言:绿色贸易壁垒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作为一种全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已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跨越的贸易障碍之一。当前,很多国家采用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贸易,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产品成本,降低我国出口企业效益
(一)环保标准提高了出口产品成本。绿色贸易壁垒的推行要求企业将环境保护纳入产品的出口过程,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去,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因此,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生产制造商为了达到进口国对商品的环境保护标准,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和鉴定等相关费用。产品的外观包装、出口标签和商业广告宣传亦会有大幅度的调整,出口产品的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也相应增多。由于目前国际上对产品的环境保护标准尚无统一规定,因此各国对进口商品的环保要求亦不尽相同,在满足了一个进口国环保要求的同时,可能仍达不到另一个进口国的环保要求,导致出口商品成本的不确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的降低。
(二)繁琐的检测使出口产品成本增加。为满足进口国对产品的环保要求,我国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检测,投入的设备、人力、昂贵的检测费已经增加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又由于我国的检测设备较之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国内商检部门和企业自身都不同程度地缺乏检测的方法、技术和标准样本,不得不大量进口检测设备;更有一些进口商不承认我国的检测结果,必须由指定的外国认证机构认证,而这些机构的认证费非常高。如绿色标志制度所带来的直接费用就是收取标志申请费和标志使用年费。这些费用的数额一般是根据标志产品年销售量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对国内和国外的申请者是一视同仁的,但是它对于小型生产企业和资金实力薄弱的企业而言是个负担。通常,出口企业不得不将较大份额的环境费用在内部消化,由此增加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价格,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被削弱。
二、绿色贸易壁垒不利于我国产品进入国外市场
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增加,我国部分出口产品的市场迅速萎缩,甚至被挡在进口国的门外。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约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在我国出口的前10位国家和地区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均为世贸组织中“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重要成员,这些国家实施环保行动较早,公众环保意识强,环保技术先进,其国内市场严格的环境要求与标准正逐步形成形形色色的壁垒,而且他们的行动往往得到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积极响应。我国许多产品由于环保、安全因素无法进入这些市场或被迫退出市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1)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被拒之门外;(2)贸易对象国任意提高标准,致使出口企业无法达到;(3)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出口企业无法承担费用,不得不退出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8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40亿美元出口产品因达不到发达国家环保包装要求而受到影响。如果绿色贸易壁垒在上述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张,那么我国的出口市场将会面临十分不利的局面。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需求引导效应减少了我国产品出口
发达国家的许多绿色贸易措施,如环境标志制度、环保技术标准认证制度等,其实施的重要目的是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更多地考虑获得绿色标志或通过绿色技术标准认证的产品,从而最终促使生产商提供对环境有益的产品和服务,达到环保的目的。虽然这些措施中绝大部分都是非强制性的,进口产品可自由申请,但是由于我国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都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非常强烈,上述环保措施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引导消费者对产品的环保偏好,因此此类措施能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进口国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而且,为了促使厂商进行环保技术创新,这些国家制定的此类措施的环保标准一般都比较高,这就使得本已处于环保技术劣势的我国出口产品更是难以达到其标准。因此,在进口国市场中,此类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就更为显著,消费者对缺少此类标志或达不到标准的我国出口产品的偏好降低,表现为需求下降,从而减少对我国产品的进口。
四、绿色贸易壁垒引发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严重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关系
基于国际环境贸易关系的不平等,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对绿色技术理解的不一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问题上存在严重对立。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基于自身的利益,屡屡打着环保的旗号,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频频引发双边和多边贸易摩擦和纠纷。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出口商品经常受到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冲击。许多出口商品被销毁、退货、禁止进口,不仅使我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引发我国与进口国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严重的引发贸易战,对双边、多边贸易关系,甚至外交关系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
五、绿色壁垒使国外污染产品和产业向我国转移
由于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的一些污染产品及污染产业通过贸易和投资向我国转移的事件屡屡发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发达国家可利用的贸易机会明显增多,加之我国的环境标准较低,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执法机制存在明显缺陷,发达国家通过贸易、投资形式或技术转让形式实现污染转移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在对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和污染密集产业引进的控制和管理方面,我国将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发达国家向我国输出污染物和污染产业的形式主要有:
(一)发达国家利用贸易向我国输出污染。主要方法有:
1、以兜售“资源性”废物为名,通过直接贸易形式把“洋垃圾”转移至中国。
2、通过提供假检验证书或其他欺诈手段,向我国输出在本国禁止生产和流通的有害产品。
3、发达国家向我国销售低于本国技术标准的产品。
(二)以投资形式将高污染产业或者项目移至我国。以投资的形式向我国转移在本国禁止生产的石棉、铸造、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医药、纸浆生产等高污染产业或者项目。我国有些地方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一些外商以此为机会,在不少地区投资兴建污染治理费用高、处理难度大、易给我国带来严重污染和危害的生产性企业,以获得高额利润。20世纪九十年代初,某些跨国公司利用本国产业调整之时,将一些在其国内已被法律禁止的污染型产业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夕阳产业转移到我国。
(三)以“技术转让”的形式将国际公约禁止的落后淘汰工艺输入我国。最典型的例子是:根据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蒙特利尔认定书》,发达国家对使用氟利昂的产品已于1996年禁止生产和销售。一些外商利用我国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负责人对国际公约内容不了解,把生产或使用受控物质的大批企业转移到我国。结语:由于我国出口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中低端产品,廉价的劳动力是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所在,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而绿色贸易壁垒抬升了我国产品的价格,尽管一些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没有对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使其竞争力下降,从而影响了出口企业的效益。如果绿色贸易壁垒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张,那么我国的出口市场将会面临十分不利的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金南,夏友富,罗宏,葛察忠.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任建兰.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与环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余鹏.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策[j].世界经济情况,2007.7.国贸0914班
钟思娟
No.1
第三篇: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和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等一些原有贸易保护措施的作用日益削弱。于是,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以保护环境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绿色贸易壁垒逐渐兴起并日渐加强。我国在加入WTO后,在对外贸易中将不可避免的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绿色贸易壁垒,适应绿色贸易壁垒,并学会利用绿色贸易壁垒,以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我国出口贸易现状,介绍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形式及其基本特点,了解这种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多方面的影响,然后再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提出了我国出口行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一系列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出口贸易;对策
I
Influence on Green Trade Protectionism to Export Trade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ollowed the global economic growth,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being day by day serious, the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question has become one of various countries' attention important questions.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liberalization's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tariff barrier and so on some original trade protective measures' function weakens day by day.Therefore,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various countries take protects the environment to emerge gradually reality of as the good trade protection green trade protectionism and to strengthen day after day.Our country after joining WTO, in the foreign trade the inevitable bitter experience green trade protectionism, this will request us to regard the green trade protectionism objectively comprehensively, the adaptation green trade protectionism, and the academic society uses the green trade protectionism, by is promoting our country foreign tra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penetrates our country export trade present situation, introdu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green trade protectionism primary coverage, the form and the essential feature, understood that this kind of trade protectionism to our country export trade various influence, then embarked again fro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goal, proposed our country export profession dealt with the green trade protectionism a series of strategies and the measure.Key words: Green trade protectionism;Export trade;Countermeasure
II
目 录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1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起源 ················································································· 1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总体特征 ········································································· 2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 3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 5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6
(一)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6
(二)对我国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 ····································································· 8
(三)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 ····································································· 9
(四)对我国政府法制建设和宏观管理体制的影响 ········································· 9
三、我国突破绿色贸易壁垒面临的问题 ····································································· 10
(一)结构问题 ··································································································· 10
(二)法律、制度问题 ······················································································· 11
四、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 12
(一)以政府为主的宏观管理对策 ··································································· 12
(二)以企业为主的微观对策 ··········································································· 15 参考文献 ··························································································································· 18 后
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起源 1.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对于绿色堡垒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对来自国外的产品进行限制的手段和措施。由于这些措施,限制了有关产品的自由贸易,通常是一国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置障碍,限制其进口,以防止和抑制他国产品对本国的冲击,从而实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因此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兴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1]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只不过是技术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在贸易中采取环境保护措施而出现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对绿色贸易壁垒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环境管理,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生命,它是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各国对环保的普遍重视,有其合理一面;另一方面,有些发达国家打着保护环境的幌子,其实是为了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从而构筑新的技术贸易壁垒,也就是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2] 2.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
绿色壁垒起因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在最大限度的满足自身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也使得世界各个角落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在日渐频繁、广泛的国际交往中,严重的环境污染超越了国与国之间的地理界限。对全人类的生存前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全球性发展潮流。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环境成为人类首要问题之一。于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的需要,就出现了绿色壁垒。可以说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的要求;同时,消费者环境意识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绿色贸易壁垒真正走向前台并扮演重要角色,是以1995年WTO专门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的,到1999年11月3
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从而使环境这道绝对的贸易壁垒车成为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环境和贸易这两个原本在世界贸易史上不相干的问题被一条绿色的纽带联系在一起,绿色贸易壁垒随之盛行。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总体特征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名义的合理性、形式的合法性、内容的广泛性和方式的隐蔽性。1.名义的合理性
从绿色贸易壁垒含义的描述中可以了解到,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为名,实则是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对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口实施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问题。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生活质量,关注生态环境,环保消费的理性心理也在群众中逐步增强。绿色保护措施的呼声在消费者中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在此情况下,“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抓住了消费者关注生态保护的心理,从而为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上的顺利实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2.形式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本身就是某些国家国内法的一部分,这里的合法性,主要是指它符合国际多边贸易条约的规定。国际贸易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而且是一种法律行为,贸易双方都要认真地履行有关法律。国际贸易中适用的法律有:国内法、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条约。目前世界上最重要、最有权威、最有普遍性的国际多边贸易条约是GATT和WTO两个文件。GATT第20条,授予了各国“环保例外权”,WTO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前言中也规定了“不能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诸如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所必须的措施”。由此可见,发达国家采取的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从法律的角度看,一般是无可非议的。3.内容的广泛性
绿色贸易壁垒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它涉及到了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方面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在具体实施时容易受到发达国家的刁难和抵制。对于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绿色贸易壁垒涉 2
及面就更广更深了。4.方式的隐蔽性
绿色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它与其他类型的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配额、许可证贸易等相比,则存在明显的隐蔽性。其他关税壁垒具有显而易见的歧视性、明确性和针对性,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没有明确限制某个国家的贸易行为,措施对所有的国家一视同仁;其次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是建立在高科技发展水平基础上的,各类环保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发展中国家受到自身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难以判断其科学性和正确性;第三,绿色贸易壁垒将贸易保护的视线转移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自身健康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产品角度看,它不仅涉及初级产品,还涉及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生产过程来看,它涵盖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等诸多环节。[3]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验检疫制度、绿色补贴、绿色税收。下面将对上述七种绿色壁垒形式分别进行详细的介绍。
1.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
绿色关税与市场准入是发达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名,对一些污染环境和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商品征收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实施贸易制裁。
2.绿色技术标准
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它们以保护环境为名,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可以达到,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实施起来非常困难。这种貌似公正,实则不平等的环保技术标准,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美国现有55种认证体系,日本有25种认证体系,欧共体内已统一了9种认证体系,共有10万个技术法规和标准,很多都较苛刻。3.绿色环境标志
绿色环境标志亦称绿色通行证,是指国家政府部门或由公共或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家颁布的证明其产品符合环境标准的一种特定标志。通常它以图形为标志,表明该产品不但在质量上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自1477年德国第一个实施环境标志制度以来,己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这一制度,标志涉及的产品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各国绿色环境标志所依据的环境标准不一样,评价方法也存在差异,所选择的产品类别有偏向,往往只选择本国境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对其他国家的企业在中请程序上可能存在歧视。一些国家规定,无绿色环境标志的外国产品在进口时受到数量和价格的限制。4.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又称环保包装,指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根据包装废弃物处理的3R原则(即Reduce-减少,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绿色包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在保证包装功能条件下,用料最省,废弃物最少,是一种适度包装;②包装生产工艺过程没有或极少污染环境;③包装制品不与内装物品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同时对人体和生物无害无毒;④包装废弃物应易回收易再利用再循环,而且掩埋时能迅速降解不产生污染,焚烧时能产生新能源且不污染环境。5.绿色卫生检验检疫制度
各国存在严格的卫生检验检疫制度。乌拉圭回合通过的《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中建议各成员国应遵守非歧视原则,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根据现行的国际标准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其中确保人畜食物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影响,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而造成的伤害。但是,该协议条款模糊,只是规定各成员国在制定和实施检验检疫措施时应考虑对贸易的限制不应超过环保目标所需程度,而且要有较高的透明度,没有其他明确的规定。因此发达国家利用条款的不完善性对发展中国家商品的进口进行各种各样的限制。当前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主要对食品安全指标十分敏感,尤其对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6.绿色补贴
绿色补贴又称环境补贴,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各国政府采取干预 4
政策将环境成本内在化,对本国企业在治理环境、改善产品加工工艺的投入进行补贴,以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的一种产业政策。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低的环境标准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却因此提高。但是不幸的是,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企业本身无力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政府为此有时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以达到保护国内产业、协调发展与环境目标的关系。但是发达国家却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补贴”违反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从而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例如,美国就以环境保护补贴为由,对来自巴西的人造橡胶和来自加拿大的速冻猪肉提出了反补贴起诉。7.绿色税收
目前某些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为了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把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环境费用纳入其市场价格中去(或称“使环境成本内在化”),普遍以环境税的形式出现。目前开征的税种有:(1)污染物排放税,对象是燃烧时会排放CO2的燃料,这是国外开征最普遍的环境税;(2)环境服务税,对象是污水、垃圾等公共处理设施的使用活动,征收依据是公共服务;(3)污染产品税,既对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环境危害的产品进行到底征税;(4)生态补偿税,是对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征税,主要用于补偿或恢复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自然资源的破坏。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绿色贸易壁垒被作为一国限制外国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一种行之有效又深入人心的措施,正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商品的进口限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本身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不断调整和补充,出现了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绿色贸易措施,涉及包括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动植物安全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所管辖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它不仅对产品(消费)本身提出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料投入、生产方式、包装材料、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甚至工厂的厂房、后勤设施、操作人员医疗卫生条件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提出了绿色 5
环保的要求,如美国实施的HACCP计划,其目的是更方便、更有效地实施其绿色贸易壁垒措施。[4]更为严重的是,目前的绿色贸易壁垒不仅表现为环境技术规定、标准,而且这些规定的执行过程也逐渐成为外国商品进入市场的严重障碍,执行过程中的一些争议往往导致旷日持久的调查和取证,导致成本大大增加并延误了良好的商机。
2.使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绿色贸易壁垒往往针对那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因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利用本国资源及劳动力的优势大量生产并出口资源或劳动密集性的产品,其出口产品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容易对进口国国内同类产业形成威胁。所以,这类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最易遭到来自于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阻挠。3.措施具有动态性
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各国所确定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必将进行不断的调整,包括壁垒设置的内容、方式、手段、目标以及设置壁垒的程度等都在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变动;另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动态性还表现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往往会产生联动反应,一国实施立即会引起其他国家的纷纷效仿,由一个设限国快速扩散到多个设限国,给出口国造成重大的打击。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1.影响我国出口市场
目前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东南亚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与他们的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85%以上。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由于我国长期忽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如果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标准,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我国许多出口产品就会因达不到它们的“绿色标准”而经常被排挤在国际市场之外,这将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5]例如,欧盟从1996年下半年起全面禁止使用偶氮染料,迫使我国104种
纺织品和服装退出欧盟市场。按着日本、法国、捷克、荷兰等国也要求进口的纺织和服装不使用偶氮染料,使我国纺织品国际市场大大缩小。又如我国的机电产品收音机、电视、灯具等出口居世界第一,并主要销往欧、美、日等,自1996年欧盟对工业产品进入市场进行CE认证后,澳、美加、德等国也对电子、机械和电器产品等实行认证制度,因而使我国许多电器产品没有认证而无法进入这些国家市场。《光明日报》2004年3月22日报道:2003年12月31日,美国南部虾业联盟向美国商业部正式提出了对巴西、中国等6国虾进口的反倾销调查请求;2004年2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确定:进口虾类确实伤害了本国工业,一场贸易壁垒攻防战又燃起硝烟。2.对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效应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涉及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产品的报废处理各个环节。它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6]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者为了达到出日国的环境标准和获得进口国所承认的认证或环境标志,不得不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购买仪器设备等间接费用,同时还要支付很高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年费等直接费用,这些都使得我国企业产品出口成本大幅度上升,降低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价格优势,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效益。例如,出口到加拿大的产品要求获得加拿大政府承认的“环境选择”标志,而获得该环境标志所需支付的申请费和年费非常高。可见要获得一个国家的环境标志认证所需要支付的各项费用非常高,再加上许多国家环境标志并不能互相流通,因此如果企业产品出口到需要环境标志的国家,出口国企业必须逐一进行各国环境标志的申请,这样申请费、年费等各种费用累计起来非常的高,一般企业难以承受。可见,高额的费用,烦琐的申请程序给企业,特别中小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成本负担,影响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的效益也随之下滑。3.绿色贸易壁垒促进了我国外贸方式的转变
绿色贸易壁垒促进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外贸方式的转变。以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单纯追求以量取胜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他们大量利用自然资源来进行生产,忽略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此类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带来了各国的经济短暂的繁荣,但是该短暂的繁荣兴旺却付出 7
了昂贵的生态环境代价。当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问题,各国为了保护环境,出现了绿色贸易壁垒。[7]虽然绿色贸易壁垒的绝大部分技术标准、措施等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一致,而依据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来实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约了我国贸易的发展,但是该类措施、标准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成本,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实现清洁生产,最终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环保产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加速外贸方式从以量取胜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4.绿色贸易壁垒推进了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进行技术创新
绿色贸易壁垒的各项标准和措施不仅对产品(消费)本身设置技术性要求,而且对产品的开发、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整个生命周期都设置了环保要求。高的环保标准和措施需要依赖先进的生产工艺、检测技术、设备、先进的环保管理经验才能达到。[8]而目前我国由于经济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要通过自身现有的科技手段来突破绿色贸易壁垒非常困难。但是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下,我国将被动变主动,大量引进外国先进的环保技术、管理经验等,在国内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我国向在绿色环保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检测技术和设备、管理经验、人才培训等,同时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国情进行本地化改良,使得进口技术在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对我国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
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低而数目少,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门槛较低,在发达国家纷纷推行绿色贸易壁垒并日益提高其环境标准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低标准的产品大量涌入我国,洋垃圾进口事件的屡屡发生便是很好的例证。同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大量外资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9]但是,在外商投资建设项目中,我国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评估,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一些外商投资者为了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和逃避本国高额的成本内部化和绿色贸易管制,将一些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我国境内生产,这在化工、造纸、印染、电镀、农药等行业尤为明显。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向我国的转移,一方面损害了 8
我国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
综上所述,新贸易保护主义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使我国受到限制的出口产品已从传统的农产品、纺织品、机电产品扩大到新近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从原来的商品流通领域扩大到生产、加工领域,将受限制的产品越来越多,涉及金额越来越大,现已达600亿美元以上;并且由出口产品到进口产品和产业以至我国整个国际贸易领域都受到影响。其后果越来越严重,已构成我国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量吸收外来投资的同时,也有许多企业在海外投资,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据外经贸部统计,1979-1999年上半年。我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793家贸易型和非贸易型企业,中方协议投资总额超过65亿美元。[10]虽然我国在海外投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的说来,目前我国海外投资还处于初级阶段,外资投资规模小,投资产业层次低,主要为贸易性企业、一般加工工业、房地产及餐饮服务业等、资源开采项目也集中在铜、铁矿的粗放型开采方面。投资对象国主要在香港、北美和大洋州,并且海外投资企业跨国经营水平较低,整体效益不佳。正是由于我国海外企业投资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投资对象国集中在绿色贸易壁垒盛行的国家和地区,并且我国投资的产业为对环境污染、破坏较严重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性产业,因而我国海外投资越来越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措施的限制,加大了我国海外投资的难度。
(四)对我国政府法制建设和宏观管理体制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能够促进我国不断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各类宏观管理制度。为了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必须根据绿色壁垒的各项标准和措施来制定和健全各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国内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生产出符合出口要求的环境友好产品。[11] 例如,我国颁布的《对外贸易法》明确规定了因考虑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生态环境因素,国家可以限制或禁止某些产品和服务的进口或出口。其中生态环境因素包括: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国内资源,为保护人人的健康或生命,为防止生态环境破坏,保护野生动植物,以及为了遵守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协定等而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等。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下,我国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了《中华 9
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并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为了防止洋垃圾转移到我国,我国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废 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等,为防止洋垃圾进口污染提供了法律法规依据。同时我国政府也会根据国际环保发展的趋势来制定各类宏观管理政策,例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从各方面指导、支持绿色环保产品的发展,限制和禁止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产生大量污染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三、我国突破绿色贸易壁垒面临的问题
(一)结构问题 1.贸易结构不合理
进口产品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优化结果。而目前我国的贸易结构极其不合理,在出口方面片面强调数量扩张,出口商品以粗加工、低附加值占绝大多数,一些农副产品及工业品达不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总体效益不高。有关统计资料一显示:1998年我国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的出口额达60亿美元;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的出口额达200多亿美元,其中农药、制革、染料等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额达78.5亿美元。在进口贸易方面,我国环保工作控制不严,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乘机将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特别是港澳台地区的一些企业将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限制和禁止物质的生产转移到大陆,1991年在沿海地区建立的生产泡沫塑料的企业达29家,投资额2032万美元,生产灭火剂、清洁剂、制冷剂等的企业有46家,投资金额2500力美元,这给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增加了难度。2.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经济呈现出较高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背后却存在着种种危机。在工业发展中存在着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工业生产长期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状态。[12] 我国每年因工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在农业领域中,一方面,我国存在着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即由于人日剧增和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所造成的严重的农业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风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亿元。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工业化农业或称为“石油农业”所特有的高投入和农业污染问题也出现在我国。目前,我国因农业污染每年减产粮食50多亿公斤,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在第三产业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日益兴旺,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例如燃煤污染、废水污染、噪声污染、热污染和视觉污染等问题。种种事实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不能满足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法律、制度问题 1.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交流活动的进行,我国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健全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体制。但是目前我国山于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度阶段,许多制度体制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出现了某些法律法规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贸易的顺利发展。[13] 例如,我国在环保贸易方面的立法还比较落后,还没有跟上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和贸易立法发展的步伐,并且某些法律法规条款说明没有细分,比较笼统含糊,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比较棘手甚至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其次,在贸易环境执法方面,我国还比较薄弱。
2.与绿色贸易壁垒相关的各项宏观制度、措施不完善
针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各类宏观制度和措施有绿色税收制度、绿色关税制度、[14]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推行制度等。目前我国在上述宏观制度和措施方面比较落后,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在绿色税收方面还处于落后的状态,我国企业普遍认为实施绿色税收将会增加产品成本,使产品失去国际竞争力,并且负担太昂贵的环保成本会使生活和工业水准降低,因此目前仅限于对煤、石油、天然气、盐等征收绿色税收(资源税),而主要偏向于采取资源补偿费、生态环境补偿费和排污收费来限制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行为。但是山于上述方式存在诸多的缺点:资源补偿费收取范围狭小、生态环境补偿费收费内容并不能真正体现环境生态价值、排污收费标准低,单一等,导致各类收费无法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活动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而正确合理的绿色税收体制不仅能很好地规避上述收费的缺陷,而且 11
将会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解决政府的收支问题,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国家和企业都是有利的。
当前,我国的进出口关税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如进口税率没有充分考虑环保因素,税率比较笼统,未按进口产品的环保能力、对环境影响的程度的不同加以区分;而出口关税没有考虑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没有考虑产品的加工程度等。关税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四、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一)以政府为主的宏观管理对策
1.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和树立公众参与意识
对一个问题的认识理解程度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正确的认识能够有利地促进工作的开展,而不正确的认识,则阻碍工作的进行。因此我国政府应将加强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国民环保意识和树立公众参与意识的工作放在首位。日前 我
[15]国 国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应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放在当务之急。我国应在详细深入了解各国绿色贸易壁垒相关理论、环保法规、技术标准、限制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及相关知识的全方位立体宣传工作,使全社会在环保和环保投入上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性,树立绿色观念,树立公众参与意识,为打破绿色贸易壁泉创造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也是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前提和基础。2.不断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贸易环境执法工作
在环保立法方面,我国应吸取和借鉴国外环保方面的立法经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中,不仅要明确规定法律责任,更要把环保的法律精神体现在与之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之中,如在有关产品质量立法中应体现生产者的环境责任和义务,以增强经营者开发绿色环保产品的意识:在经济立法中应体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要求,使环境条款成为经济行为合法有效的要件之一,要把环保立法内容从防治污染和保护自然环境,扩展到生产污染和浪费资源、能源的生产过程,对企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推进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和实行环境标志制度,促进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环境管理,使环境成本内在化,从本质上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同时应尽快将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原则具体化,在环境立法中明确规定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一,在决策过程中对经济、社会、环境因素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并把环境保护管理责任目标化、定量化,纳入政绩考核项目,从而保证政府机关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和责任,也可对责任不到位的政府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在对外贸易立法中,应加强关于外商投资审批制度的立法工作,确保投资论证时考虑项目的环境影响,坚决纠正盲目追求外资规模、速度和数量而忽视环境问题的做法,禁止外商投资污染密集型产业。另外,还应完善监督机制,发挥公众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利用公众力量督促政府的环保工作。
在强化贸易环境执法方面,首先应健全各级执法部门,赋予执法部门全面合理的职能,使其能够依法严惩在经贸活动中违法环境贸易法规的行为。同时各级执法部门应将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法规方面的盲区总结出来,向有关立法部门汇报,为立法部门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工作提供依据。
3.不断完善各项宏观制度、措施等,促进我国经济与环保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在宏观制度和措施方面比较落后,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完善宏观制度和措施。
完善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绿色税收,又称环境税收,指为了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推进清浩生产,实现绿色消费而征收的税收。绿色税收的理论依据是国际贸易中有关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目前世界各国开征的绿色税收税种有污染物排放税、环境服务税、污染产品税和生态环境税等。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在绿色税收制度方面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我国应建立一个以资源税为核心,污染物排放税、污染产品税和生态环境税等为组成部分的税制体系,促进企业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经营,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在此税收制度体系中应对不同的行业的企业的生产活动采取不同的税收征收制度,如对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的一些初级产品盲目大量出口以及某些矿产资源的盲目开发出口活动应征收较高的资源税:而对于一些乡镇企业盲目出口一些高污染产业的产品,应对其征收污染税;对与绿色产品的出口,应给予鼓励,不征收任何税。其次应采取不同的税率,根据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来采取不同的税率征税,做到公平、合理、高效地征税。
完善绿色关税制度。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适当的、合理的调整和完善,顺应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 13
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出口关税设置单一,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较少。因此当前应从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出口关税税制。首先,在出口关税设置时,应多考虑环境因素,关税的确定和税率的高低应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程度来确定。第二,应考虑产品附加值的大小,也就是说产品在环境污染程度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附加值低的产品应征收高额关税。第三,出口关税税率的确立应充分考虑环境成本内在化问题,做到科学合理。
推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制度。它是协调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应加强我国在这方面的环境政策制定和环境管理工作。[16]当前我国应积极面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类措施推进IS014000认证的进行。首先,我国政府应帮助企业了解认证的益处,引导企业申请认证;在认证的程序上指导和帮助企业,交流推广实施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其次,对于中小企业,山于受到自身财力、物力的限制,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政府应在财力上给予必要的资助来帮助企业完成认证的咨询、申请等工作,在此方面可采取的措施有贴息贷款或由政府和企业按一定比例承担咨询、申请费用。第三,我国政府应规范IS014000认证咨询机构工作,规范咨询服务活动,确保咨询服务质量。
在推广环境标志方面,我国政府同样应加强宣传工作,引导企业开展环境标志认证工作。其次,我国应加强我国环境标志与其他国家环境标志互相认可和等效工作。我国应积极对外宣传中国环境标志制度,使其符合国际标准,真正使环境标志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其真实可靠性、可行性和权威性。4.调整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
调整贸易结构。我国不合理的贸易结构应该彻底改变,否则不仅会继续恶化我国本来就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而且从长远发展看也不利于我国对外经贸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我国应对贸易结构进行调整,在出口贸易方面应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我国的绿色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大力推广有利于环境优化的产品的出口。在进口贸易方面,应严格控制国外污染垃圾的进口,严格外商投资审批程序,禁止高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同时应采取各类措施,如财政、税收等措施来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产品、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环保产品的国际竞争 14
力。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指生态化了的、符合环保法规要求的产业部门,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优质的,对消费者的健康无损、无公害、污染,即其生产供给的是绿色产品与绿色服务。目前我国的绿色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发展速度缓慢,并且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非常小。[17]1997年我国绿色产业的产值为522亿元,1998年为562亿元,1999年为611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左右。因此我国政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又称为“朝阳产业”,是一个
[18]独立于三大产业之外的新兴产业。环保产业是以防治城乡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具有外部经济效应,它通过与其他产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可以用自身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环保技术、绿色工业、绿色食品的发展,成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能够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以企业为主的微观对策
在我国政府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确保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同时,我国企业自身也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将绿色贸易壁垒的压力变为动力,充分把握绿色浪潮中的商机。1.树立绿色理念
当前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顺应绿色潮流,面向绿色未来,把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身心健康的绿色理念贯穿于几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自觉地做到“负责任的社团公民”,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成长。[19]为此,企业应树立绿色理念,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放弃以自身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树立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利润合理化”的经营宗旨,通过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的动力。2.实施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又称环保营销或生态营销,是指企业运用营销工具,以不损害人类自身及后代的未来需要为条件,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环保需求的经营销售活动,15
也就是企业自觉地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积极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的需求,来完成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采用、废料的处理、产品销售甚至包括对用户的售后服务等生产、经营环节,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最终经营目的。[20]绿色营销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满足了当前国际贸易竞争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给企业创造新的商机,带来合理的经济效益。
为此,我国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绿色营销工作: 首先,树立正确的绿色营销观念。当前绿色营销己成为国际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消除“环境无价”的错误观念,转变“增加对环境投资会加重企业负担”的片面观点,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消除仅凭价格优势就能扩大出口创汇的传统观念,树立绿色营销观念,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其次,绿色营销中贯彻“5R”管理原则。在绿色营销中必须以“5R”原则为指导,5R为:研究(Research):重视研究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减少(Reduce):减少或消除有害物的排放:循环(Recycle):对废旧物质进行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再用开发(Rediscover):变普通产品为绿色产品;保护(Reserve):积极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
最后,实行绿色化经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将坏境资源价值纳入生产核算体系,作为衡量企业效益和进行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企业应逐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和工艺,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绿色产品的开发,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采用清洁生产、少废无废工艺,在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努力降低直至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企业产值的绿色增长,开展绿色贸易,推动建立绿色市场,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引导社会的绿色消费。在实行绿色化经营过程中,企业应具体做到:收集绿色信息、开展绿色设计、开展清洁生产、使用绿色包装、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建立绿色销售渠道、提供绿色服务,积极中请IS0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3.实行国际化经营
企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实行国际化经营,减少国际贸易的风险。由于国际贸易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例如,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制定内 16
外区别的环境标准、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等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导致我国企业产品的出口受到阻碍。如果我国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这样可以利于我国企业克服由于国内外经营差异给企业带来的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减少国际贸易风险,同时也利于我国企业获得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等,从而带动国内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军.绿色贸易壁垒应对措施探析[J].当代经济,2008(10):101.[2]李颖.“绿色贸易壁垒” 对我国贸易活动的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2008(5):3.[3]何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经济研究,2009(7):249.[4]徐秋萍,刘淑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对策[J].经济纵横,2005:130.[5]严跃平.绿色贸易壁垒及我国出口企业应对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2008(10):77-78.[6]李群.中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J].观察思考,2008(3):32-33.[7]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7:301-323.[8]许景新.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2008(13):88-89.[9]孙吉川.探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J].产业观察,2008(5):112-115.[10]赵少平.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北方经贸,2008(4):45-47.[11]王虹.绿色生产—我国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J].绿色经济,2007:51-55.[12]马淑琴.国际贸易理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34-151.[13]赵昱.绿色贸易壁垒及对策探析[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3):3-4.[14]孙爱龙.绿色壁垒对中国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10):215—217.[15]张卓远.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42-43.[16]孙晗霆.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析[J].商业经济,2008(1):76-77.[17]李友忠.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策略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3-15.[18]贾随园.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国际经贸,2006(6):23-24.[19]项国.浅议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和对策[J].经济师,2008(2):47-48.[20]王素芹.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中州学刊,2008(3):65-67.
第四篇: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江苏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江苏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摘要:在当今的目的,推出了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即绿色壁垒,。绿色壁垒給我省的农产品对国际市场中,绿色壁垒正在逐步成为各国的主要保护本国的产业的一种手段,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滥用的趋势越来越严重。我省是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农产品出口大省。但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凭借他们在科技、管理、资金及环保方面的优势,为达到保护贸易外贸易的影响是很大,这其中有挑战也有一定的机遇。本文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了相的应对策。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农产品出口
影响
策略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和服务加以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
二、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为由,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实施苛刻的标准,以限制甚至禁止进口的手段和措施。绿色贸易壁垒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世界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价值观念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变得日益突出,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的思维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注重生活质量、营造绿色文明的新的价值观念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对不污染环境、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达国家消费者绿色价值观的形成,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偏好,也为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各国为使本国的“幼稚”产业得到发展,“夕阳”产业减缓衰退,使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获取超额利润,都没有放弃过贸易保护。但是,随着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随着关税不断降低,非关税壁垒受到更多的限制,传统的贸易壁垒的运用空间也越来越小。在此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开始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成为在各国发展最快的一种贸易壁垒。
(三)、各种绿色组织的存在及其政治影响
早在70年代,美国成立了两个青少年环保组织,发起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地球日”活动。此后,各国绿色组织纷纷成立。这些绿色组织及绿色政党的不断涌现,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的言论和行动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和有关政党及其领导人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生涯。因此,许多政党开始把环境保护政策纳入自己的政策体系,使环境问题政治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经济和贸易领域。同时,发达国家的政府也受到国内有关产品生产商的压力,一同促进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
(四)、各国环境标准的差异
由于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进行环境保护的能力和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种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由此决定了不同国家的环境标准参差不齐,难以协调。环境标准的不同,导致企业环保费用内在化的成本不同,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到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因此,环境标准问题就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一个国际性问题。
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规定和实施非常严格,但对其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而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却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 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借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的作用。
(五)、现行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不完善、缺乏约束力 贸易和环境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十分敏感的问题。长期以来各国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甚至处于两可之间。并且这些规定的弹性较大,其,以求在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标准方面取得有利的地位,因此,虽经过许多探讨和谈判,但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由此产生的有关贸易规则含义较宽, 含糊中一些重要的术语的含义非常不明确,例如,“武断”、“不合理”、“变相限制”、“所必须的措施”等等,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为各缔约方以环境保护为名,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合法的借口。
三,绿色贸易壁垒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是广泛性。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也很容易被某些发达国家用来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随心所欲地加以刁难和抵制。
第二,是相对性。在发达国家之间,环保技术水平比较接近,它们之间的贸易因环保问题导致的纠纷较少。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较高的环境标准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绿壁垒。
第三,是时效性。绿色壁垒一般只在某一段时间内有效,当出口商采取一系列的绿色措施后,产品能满足进口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绿色壁垒就被克服。
第四,是难以区分措施合理性。实施绿色壁垒不外乎如下两个目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安全和保护本国的市场。即使是因为第二个目的,通常也宣称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或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安全,从而使绿色壁垒极具隐蔽性,合理性和歧视性难分。
第五,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作用。严格的环境标准与环境要求是绿色壁垒的主要内涵,冲破壁垒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时还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可能起到推动技术进步的作用。
四、绿色贸易壁垒对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我省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的环保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的生
产和加工技术等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我省是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然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但其弊远远大于利。
1.正面影响
(1)有利于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我省农产品要通过绿色壁垒进入国外市场就不得不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那些农药含量高的农产品就必须被淘汰,产品更加绿色化。
(2)有利于促进我省科学技术的发展。绿色壁垒所采用的技术标准通常是以先进的环保技术为基础的,我省的农产品生产者为达到这些要求,就不得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因此我省的农业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3)有利于我省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壁垒是为保护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而设立,通过绿色壁垒的实施,可以促进我省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负面影响
(1)限制了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使我省农产品出口量下降。我省的农产品因达不到发达国家设立的标准,许多农产品被退回或被封杀,这就大大限制了我省农产品的出口。如我省出口到日本的绿茶因农药残留量超标而被退回,出口到欧盟的蜂产品以氯霉素超标为由而遭封杀等。
(2)提高了我省农产品生产成本, 削弱了我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我省国内的农产品生产者为达到国外的苛刻的技术安全标准,不得不增加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环境的检验、测试、认证等手续的额外费用,我省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有价格优势,而国外苛刻的技术要求就削弱了这种优势。
(3)加强了发达国家对我省农产品贸易的控制。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制定了苛刻的贸易技术标准,限制我省农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借保护环境之名对我省农产品出口进行。(4),导致部分农民收入下降。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农业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省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大多数农产品市场已趋于饱和,发展外向农业,让农产品走出国门,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我省农产品出口屡屡受阻,而外国农产品进入我省市场基本不受阻碍。
(5),导致我省农产品出口量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产品出口几乎每年都在增加,但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扩大和强化,农产品出口呈下降趋势,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还有畜产业、水产业、果业、蔬菜业等。
五、我省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分析
(一)农业生产观念陈旧,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在国内进行农产品交易时,往往不考虑其环境成本,大部分农民在农产品生产上对数量增长的追求甚于对质量的追求,为了提高产量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我省在农药控制方面,标准较低,要求不严格,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1)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我省农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生产规模小,基本是传统的家庭式生产,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科技含量较少,因此生产效率比较低,生产的产品很难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
(2)农产品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生产者的安全和卫生意识不高,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色素等。在接受国外产品检验时,往往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3,农产品检疫系统不健全。对于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可以看出一些卫生检疫部门形同虚设,更为客气的 是有些官员在开“绿灯“,是我省的农产品生产者对其生产的农产品的本身质量要求不高而导致农产品受阻与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4.人们对健康和环境越来越重视。为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提倡 “绿色革命”,绿色贸易壁垒便是一种体现。我省的许多农产品由于含有许多超标的化学成分,因此被发达国家拒之门外。
六、我省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1、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农村环保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农产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特别要在国家环保公约、环境标准等法规上做文章,使得农产品生产者和领导者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在我省外贸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应该做好对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限制情况的报道,使农业企业充分认识到,低环境标准国家的资源会加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并最终导致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而高环境标准国家将会从善待环境的技术和产品中获利,从而在环境保护产业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在国际贸易中更具竞争力。2.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环保农业 首先,扩大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调整农产品生产方式,应用高新技术,把分散的生产转向综合产业化生产,形成标准化的规模生产;其次,发展绿色环保农业,农业生产者应树立绿色观念,减少农药的使用,引用科学的、绿色的生产技术,提高环保意识,维护生态平衡。
3.扩大我省农产品的对外出口范围,开展多国营销、绿色营销面对发达国家的故意为难,我省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应考虑寻找新的市场,将农产品的出口范围扩大到发展中国家,避免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增加农产品的出口。在进行农产品贸易时,应采用先进技术,加工、包装、运输农产品,绿化产品价值链,开展绿色营销。
4.健全卫生检疫系统,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培训优秀的工作人员,整治一些腐败官员;5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推广绿色技术: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6发挥政府职能,维护我省的正当权利。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制定绿色政策,鼓励绿色产品的开发和出口,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绿色补贴,同时必须建立起与国际统一标准一致的质量监控体系,并且通过外交维护我省的正当权利,我省应与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发达国家不合理的绿色壁垒。
张向先:国际贸易概论【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罗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商业时代,2005,(17)王家庭: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1,(4)余鹏: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策【J】。世界经济情况,2006,7
第五篇: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
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雒虎军 2009年5月
目 录
论文摘要(中文)„„„„„„„„„„„„„„„„„„„„„„„„„„ 2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3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3
(二)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3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3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 4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5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现状„„„„„„„„„„„„„„ 5
(二)影响分析„„„„„„„„„„„„„„„„„„„„„„„„„„„ 6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原因分析„„„„„„„„„„„„„ 7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原因分析„„„„„„„„„ 7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原因分析„„„„„„„„„ 8
四、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8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8
(二)强化企业的微观管理„„„„„„„„„„„„„„„„„„„„„„ 9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摘 要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加入WTO推动了农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在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使中国农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凭借他们在科技、管理、资金及环保方面的优势,为达到保护贸易的目的,推出了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即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很大影响。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入手,对绿色贸易壁垒理论进行概述,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剖析了我国农产品受阻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和国际原因,最后,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绿色贸易壁垒,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策略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和服务加以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
(二)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是与环境问题的国际化分不开的。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无节制地攫取自然资源,采用高消耗、高投入的生产方式,严重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随着酸雨,森林被破坏,海洋区域被污染等跨地区、越国家的环境问题不断恶化,仅仅靠传统的环境技术和环境政策来防治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乏力。在这种背景下,环境因素被纳入国际贸易领域,成为防止污染转移的有效措施。这时国际间的有关贸易协议也开始考虑与环境有关的方面,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法规条款。这些法规条款使成员方有权根据本国的环保水平,制定同时适用于来自其它各国的进口商品的环境标准和措施。其初衷在于通过控制及禁止对环境有害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进口,减轻其对进口国的环境压力,本质上讲它不具有贸易壁垒的特征。但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政府对贸易干预不断加深,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的农产品企业,以环境保护为名,在贸易规则中设置种种苛刻的绿色标准,如美国的FDA认证,日本的G标准、SG标准,欧盟的GE标准等,来防止它国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就形成了绿色贸易壁垒。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手段制订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对贸易实施限制。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制订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拒在发达国家之外。
(2)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 4
极 小。其基本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的工艺。
(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也称环境之友包装或生态包装。绿色包装一般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检疫措施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订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由于各国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5)绿色补贴。它是指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因此而提高。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 第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贸易保护主义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保护人类、动物的生命或保护环境与资源为理由,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
第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近年来还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
第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一些国家对某些商品质量、规格、性能和安全等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和特殊的标准,检验手续繁琐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对付和适应。其目的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第四,制订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大多数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则有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如1994年的《技术性贸 5
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同时,各国还制订有本国关注的一些法规,如1989年美国实施的609条款。
第五,动态性。发达国家所制订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会随着其贸易伙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进步而调整,从而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近年来,日本对进口大米检验的量化指标已经从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2000年的104项。有些国家规定,当某种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96时,该国对其环境标志的要求就会做出提高的调整。
(2)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条件
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实施壁垒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实施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而受影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规定高药残标准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2—0.3ug/kg,这个标准不仅是我国就是欧盟本身也很难达到标准。
其次,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要具有完善的检测体系。仅有高药残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可以增加应检农药的种类,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限量标准,这样就可以对低检测水平的国家形成壁垒。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现状
1、农产品出口受阻
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国家的严格卫生检疫制度,使我国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受阻的农产品品种在日益增多,出口屡遭禁入、退货或索赔。对我国农产品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世贸组织成员已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延伸到发展中成员,如韩国、新加坡等。据商务部统计,我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影响,每年损失达100亿美元左右。
2、出口产品竞争力减弱
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往往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我国企业为了获得国外的绿色标志,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
估、购买仪器设备等费用。同时发达国家还通过设置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征收绿色关税,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2006年5月29日,日本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这个至少涉及300种农产品、796种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53862个限量标准的制度,被称为“世界上最苛刻的农残比”制度。这无疑加大了我国食品的出口难度。
3、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难以适应
发达国家已经通过有关法律,建立绿色包装制度。主要内容包括:(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禁止使用某些包装材料;(2)建立存储返还制度;(3)强制再循环或再利用等。由于这些规定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国内资源条件、消费偏好等因素确定的,发展中国家必然难以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
(二)影响分析
1、正面影响
(1)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我国农产品要通过绿色壁垒进入国外市场就不得不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那些农药含量高的农产品就必须被淘汰,产品更加绿色化。
(2)有利于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绿色壁垒所采用的技术标准通常是以先进的环保技术为基础的,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者为达到这些要求,就不得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因此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3)有利于我国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壁垒是为保护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而设立,通过绿色壁垒的实施,可以促进我国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负面影响
(1)限制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量下降。我国的农产品因达不到发达国家设立的标准,许多农产品被退回或被封杀,这就大大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如我国出口到日本的绿茶因农药残留量超标而被退回,出口到欧盟的蜂产品以氯霉素超标为由而遭封杀等。
(2)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 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我国国内的农产品生产者为达到国外的苛刻的技术安全标准,不得不增加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环境的检验、测试、认证等手续的额外费用,我国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有价格优势,而 7
国外苛刻的技术要求就削弱了这种优势。
(3)加强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控制。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制定了苛刻的贸易技术标准,限制我国农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借保护环境之名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进行限制。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原因分析
长期的“破坏性发展”使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异常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各种卫生、农药标准也因耕作方式不当而常常不合格,从而使中国成为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大国。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原因分析
1、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我国在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尽管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环保意识淡薄,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致使农业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工农业造成的19各种污染,通过周围的环境(土壤、水等)作用于农作物,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问题蔬菜、问题粮食”的产生。此外,由于食品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设施落后,导致食品后续污染问题严重,造成食品生产前期污染未消除,后续污染依然存在的状况。然而,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推出ISO14000标准认证,其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但我国企业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
2、我国环境标准过低,农业生产企业认证能力薄弱。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在我国已有的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此外,国外标准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开始制定,而我国的标准制定却相对滞后,周期也长,没有严格的标准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要进入国外市场,就需要获得国际上公认的和特定进口国家的绿色认证,一些企业担心认证会降低价格竞争能力,造成认证不积极,普遍存在侥幸的心理。如在绿色标志认证方面,我国外贸企业要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不仅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等费用,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使用年费,使一些企业望而生畏。
3、农产品检疫系统不健全。从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假大米、冠生园劣质月饼事件到最近的“三鹿”等事件,三聚氰胺为什么在今天查出它存在于奶粉中,在其他国家关注食品安全之际,我国的卫生检疫系统却还形同虚设,更为可气的是,还有一部分官员在
开绿灯,使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对其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不高而导致农产品受阻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中国的检疫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4、环保法律规范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正是由于我国法律中有关农产品各种标准的规范不健全,才使发达国家常常钻我国法律的漏洞。目前我国引进外资、进口等环节中的环境条款还不完善,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不严,对外国产品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管制较为宽松。且在事实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原因分析
1、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强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态价值观被广泛接受,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卫生食品安全日益关注,追求高品位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衣、食、住、行的要求越加严格,“绿色”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的代言。这促使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立法满足国内居民的绿色需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此,发达国家政府便在国内推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实施绿色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约束和限制国外未达到本国或国际环境标准的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2、将同一标准使用在处于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同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它们制定了众多的环保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志,是想利用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科技和相关服务,控制未来的世界市场。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为迫切的经济增长甚至是温饱问题,在环保领域的缺口较大,它们既无雄厚的资金,又无可以利用的高科技手段,其环保水平尚处于初始阶段,在短期内缺乏实施同一环境标准的能力。而在两个发展水平不相等同的阶段适用同一标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环保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发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之外,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步伐的加快。
四、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在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过程中,政府的策略着眼于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为企业营造便利出口的宏观条件。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加强法律监督
尽快出台“绿色农产品管理条例”和地方性管理条例,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确实保障各项法律法规落在实处,为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加强对有关绿色贸易壁垒政策法规的研究,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
因为绿色贸易壁垒的法规、技术标准复杂多变,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要加强研究,建立相应的绿色壁垒数据库,就国外的政策、法规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时作出反应,提供咨询服务和发布相关信息,供农产品出口企业参考。
3、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环保农业
首先,扩大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调整农产品生产方式,应用高新技术,把分散的生产转向综合产业化生产,形成标准化的规模生产;其次,发展绿色环保农业,农业生产者应树立绿色观念,减少农药的使用,引用科学的、绿色的生产技术,提高环保意识,维护生态平衡。
4、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
发展中国家不能寄希望于发达国家,必须自觉地参与到国际贸易和环境事务中。如,协商加入各种国际环境公约,参与修订ISO14000,协商制定统一的国际环境标志等,拒绝接受超过自身承受力的环境条款。注重环境外交策略的运用,充分利用《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和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保护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公平贸易机会。
5、建立优质农产品认证、标志制度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了环境制度。我国的农产品要想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就要通过各种国际认证,例如ISO14000等,主动接轨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质量卫生标准,尽快完善和实施“绿色标志”工作,以提高我国绿色农产品的覆盖面和知名度。
6、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补贴政策,保护我国的农业
许多发达国家都利用“绿箱”补贴政策来保护自己的国内农业。我国也应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框架内,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强“绿箱”政策的投入,以保护我国尚不发达的农业生产力。
(二)强化企业的微观管理
企业在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时,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采用相应的措施,应对绿色贸易 10
壁垒的阻碍。
1、树立国际绿色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对企业的经营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面对各国环境与技术标准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国环保法规将越来越复杂和严格。许多消费者,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已经形成。因此,我国的农业企业必须首先树立国际绿色营销观念,才有可能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2、实行国际绿色营销组合
为了满足国际目标市场的绿色消费需求,以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企业应组合运用绿色营销策略。如何组合运用6P'S,即产品(Produce)、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是国际绿色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策略上要协调地运用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手段,特别是权力和公共关系,以取得国际目标市场的各有关方面(如政府部门、国会、立法机构、政党、工会、宗教机构、民间社团、宣传媒介等)的合作与支持。
3、适时申请ISO14001和绿色标志认证
ISO14001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绿色通行证”,是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同时,申请认证还能够推动企业的内部环境体系的建立,引导企业按照绿色要求改进产品种类、生态设计、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推动企业的管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促进企业经营向可持续经营方向发展。
结 论
我国入世以来,在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绿色生态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000多万吨,基地4000多万亩,产值100多亿元,这些绿色食品的出口至今还没有被退回的案例。同时,随着政府加大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我国生态示范区自本世纪初以来,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提高全民绿色和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目前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和日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绿色产品将是未来商品生产的主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也将日益增大。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熟悉,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传媒宣传和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增强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国内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经济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产和生活中,以此来主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理论》,龚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贸易与环境》,赵玉焕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如何积极应对农业绿色贸易壁垒》,李一南著,中国财政,2006年9月 4.《绿色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岳利鸿著,前沿,2007年5月 5.《绿色贸易壁垒对茶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卢建著,新学术,2007年3月 6.《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张静著,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 7.《中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思考》,王学真著,农业经济问题,2002(6)8.《国际贸易中的绿色瓶颈制约及其对策》,卢授永,杨晓光著,国际贸易问题,2003(1)9.《加入WTO:中国农业如何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夏英祝著,农业经济问题,2003(3)10.《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王小兰著,《农村经济》,2004(6)11.《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罗蓉著,商业时代,2005(17)12.《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出口遇到的绿色壁垒及其成因和对策》,马进军著,国际商务研究,2007(1)13.《商场现代化》,2008年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