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
毕 业 论 文
论文
题
目 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农产
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专 班 学 学 指业级生生导
名名姓学教
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升本)称 名 号 师
二零一六年 *月 *日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
在这些年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范围内的不断增长,国际各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崛起,传统的关税壁垒等一些原有经济保护措施的作用逐渐削弱。绿色贸易壁垒随着西方发达国家支持自己国家的经济,对别的国家贸易制造障碍。在经济行为中,贸易活动的结果像一把双刃剑一样,具有两面性。当前世界贸易的走向常规化普遍化,每个国家在不同程度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作为主要进口对象的西方国家,制定相关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阻碍。
本文首先阐述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特点、产生原因。再者分析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在农产品出口贸易行为中造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中,影响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本文根据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现状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影响,对策
I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growing global economy, some of the original role of trade protection measur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liber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tariff barrier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weakened.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market, green trade barriers emerged in some countries.The use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have a dual nature in international trade.It has become the main obstacle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also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background, causes and current research were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and impact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o agricultural exports caused of Shandong Province, which affect both the negative impact, but also have a positive impact.According to the expor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pros and cons, and targete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green trade barriers;agricultural exports; influence;countermeasure
II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1.引言 ·········································································································· 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2 1.3 研究内容 ····························································································· 2 2.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的影响 ·························································· 3 2.1山东省出口农产品的优势条件 ··································································· 3 2.2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 3 2.3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 4 2.3.1 出口成本的增加 ············································································ 5 2.3.2 削弱了山东省传统出口农产品的优势 ················································· 5 2.3.3 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缩小 ····························································· 5 2.4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 5 2.4.1 绿色贸易壁垒客观上促使山东省正视日益恶化的环境 ···························· 5 2.4.2 绿色贸易壁垒采取以先进的环境技术为基础 ········································ 6 2.4.3 绿色理念有利于出口农产品结构的进一步的调整 ·································· 6 3.山东农产品受困于绿色壁垒的原因 ···························································· 6 3.1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产品生产缺乏统一性 ···················································· 6 3.2检测条件比较落后 ·················································································· 7 3.3没有建立良好的贸易信息机制 ··································································· 7 3.4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 ··············································································· 7 3.5没有建立统一的部门协调机制 ··································································· 8 4.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 8 4.1改变农产品出口结构,促进深加工,提高商品质量 ········································ 8 4.2建立相应的绿色贸易制度,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 ··········································· 8 4.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及特色农产品 ························· 9 4.4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9 4.5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 9 5.结论 ········································································································· 11 参考文献 ······································································································ 12 致 谢 ··········································································································· 13
III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1.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伴随国家政策的引导,我国每年的贸易量在不断增加,对扩大农业产品的出口提供了有力契机。作为全国重点的农产品生产省份,山东省每年的农产品的出口额在连续的逐年递增。自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一直未消除,受到西方国家的限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农业产品的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大批的农产品积压或者低价销售,导致企业的营业受到不利影响,造成了山东省贸易出口的优势减弱。因此,研究和探讨山东省农业产品的出口贸易发展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可行性和科学性的策略,推进山东省农业产品出口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学们就着手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综合来说,国外学者认为,绿色壁垒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制作程序中的壁垒;第二类是与出口产品相关的制度。瓦尔特(1973年)是第一次尝试应用到外国学者在国际贸易研究环境政策,他研究了美国和污染环境行为的基础上,里昂惕夫研究方法(1954年)著名的I-O模型基础上形成的。海外学者对混合国际贸易环境壁垒的观念:有的认为贸易自由化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支持设置环境壁垒,而另一些人认为,环境和社会福利,贸易壁垒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反对设置环境壁垒。经济学家WTO秘书处HakanNordstrom(1999年)中的环境壁垒的原因“贸易与环境”进行了分析。他觉得,为什么农产品贸易技术标准的不断升高,不光是为了商业的发展,究其原因,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更高的标准。不过,也有对环境,行业标准与国家之间等等,导致产生的农业环境壁垒和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问题上的分歧。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这些年以来,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还做出了一些说明,并且研究和探讨了如何合理解决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例如归秀娥(2001)在文章中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和阐述了国内农业产品在出口中遭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在解决策略中,仅从一方面对绿色壁垒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了解决阐述。梁咏(2003)在研究中提出,绿色贸易壁垒高举达到防止生态受到威胁、确保自然资源不收影响的目的,利用保护生态不同的优势,通过刻意采用一些严格的环境保护限制,对进口产品进行严格的限制,从而做到维护自己国家市场的目的。张文兵在研究中提出,在世界贸易交易过程中,绿色贸易壁垒的本质就是保护本国的贸易市场。它作为一种工具,达到保护的目的。在夏英祝和祖书君研究过程中,他们觉得,绿色贸易壁垒固然确实增强了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和意识,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和商品质量的增强,加强了发展中国家与环境自然保护产业有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创立和完善,但它增长了出口贸易的经济成本,引起了许多国家贸易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以及各国之间相互报复的行为,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不断地将污染型的产业转移向发展中国家,这一系列歪曲的效应影响都是不容轻视的。
1.3 研究内容
本文从三个大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主要阐述选择绿色贸易壁垒作为选题的时代背景和存在的意义。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明确研究方法。
第二,阐述原因,并且总结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山东省出口贸易造成的各方面原因及影响。
第三,提出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所遭受的绿色贸易壁垒的解决途径。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2.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的影响
2.1山东省出口农产品的优势条件
地理位置:作为一个东部沿海的省份,山东省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山东省的陆地总面积约为15.67万km²,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总面积在全国排第十九位。山东省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在山东省的境内,水源非常充足,河湖相互交错,水网非常的密布,农作物灌溉便利。
气候情况:山东省由于地理优势的存在,在雨水方面比较集中,雨热同季,春秋比较短暂,冬夏较长。此外,山东省光照时间较长,适合一年两作农产品的生产需求。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具备非常好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这些有利条件,使山东省的粮食在质量和数量在国内遥遥领先。夏季主要以以冬小麦为主。秋季主要以玉米、大豆、高粱等为主。其中小麦、玉米、地瓜是山东省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其中烟台的苹果、梨;枣庄的马铃薯等的质量和数量都在国内排在前列。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农业产品的出口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2.2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这近些年以来,由于绿色壁垒的出台不仅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同时也对我国农业产品出口的结构类型也收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大的不良影响是体现在西方国家对我国农业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我国农产品贸易越来越艰难。这样的情况为一些新兴国家带来了契机。它们正在迅速发展。而对于产品结构方面则是使一些原本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比重有所下降,更多取代它们的是一些绿色农产品和新兴产品。1.从受阻的产品来看,农产品受影响的规模越来越大。
从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山东省出口的农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模的扩大化,对山东省的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话可以导致国内出口额的严重下降。山东省的农业产品的出口,是我国农业产品出口的一个缩影。从最近的几年新闻中,基本上每个月可以看到关于进口国对我国农业产品的贸易壁垒,但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更多的是关于产品对生态对环境甚至对人们身体方面存在不良影响的。这样的情况有连年总增长的趋势。这样的情况出现,会存在连锁反应,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国家或者组织对我国农业产品的安全性感到质疑。由于每个进口国家的食品检验标准不同,会导致导致信息的缺失或者不对称,导致出口的农产品的检验结果不同,但存在恶意行为的存在。规模的扩大化,总体来说对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不良,对未来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
2.从对我国实施技术壁垒的贸易伙伴国来看
主要是欧洲同盟(虾,鱼超过了氯霉素,动物疾病和禽类含有农药等理由),美国(家禽,水产品,蜂蜜实行更苛刻的限制进口),日本(蔬菜,蜂蜜中农药残留,贝类产物含新霉素贝类理由)。与英国其他各国(含为由氯霉素残留蜂蜜),德国(虾检出氯霉素的理由),法国(水产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被打破),俄罗斯(猪肉牛肉和禽肉不达到兽医检测的要求依据),韩国(检测到禽流感病原体和其他理由)
3.从对我国实施技术壁垒的理由来看
在弄产品生长过程中,喷洒过量的农药导致在农产品在国海关的时候,在产品上的残留量过量,不能达到该国的指标。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该国食品安全,根据自己国家的标准,制定了自己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检验途径,保证有害物质杜绝进入该国。
4.从受影响的覆盖面来看
导致不良作用扩大化。但凡有国家对山东省出口的农产品实行绿色贸易壁垒行为,可能会导致相关的其他国家对此产品甚至对中国贸易中的其他产品进行贸易中其他经济行为。
5.从对我国出口造成损失的地区来看
主要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广东、江苏、深圳、浙江、山东、上海等出口大省或城市。
2.3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近一些年来,由于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流行,一些国家通过确保食品安全和保证人民健康的旗帜,加大对进口的农产品进行更加严格和认真的卫生检查检疫行为。通过多种的方式和方法检查重金属的含量,农药残留量等多层面的检查,导致山东农业产品的出口受到很大不良影响。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2.3.1 出口成本的增加
由于绿色技术标准的种种限制措施,以及一系列的标准认证、检验手续、检疫手续、通关程序的复杂等等产生了进出口贸易障碍。短时间内会影响商品的进口和农产品国际之间的贸易;长期影响体现为出口的成本不断加大,减弱了企业的在国际中的竞争力,不利企业健康快速成长。2.3.2 削弱了山东省传统出口农产品的优势
由于很多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时候,不断增加农产品质量的标准,这使得这一些发达国家最近几年来采用了所谓的“有机食品”和相似的“绿色食品”,“纯天然食品”,“保健食品”等,以限制更为严格的农业化学药品,比如我们的农业技术水平不如发达的国家,是很难达到他们的标准,进而大大减弱了山东传统出口农产品资源类型、生产成本较为低廉的优势。2.3.3 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缩小
作为重要的出口国,农业产品的重要出口地区是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出口省份,可占全国农产品出口的80%。为了自己的利益,依靠其高水平的环保技术水平和先进机器设备的优势,严格控制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经过立法或在质量和技术水平标准和日益严格的标准等方面,而且还让环保体系更加全面的为了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山东农产品出口比较难以在短期内达到这些发达国家的限制规定,因此,山东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市场将会面临着出口市场范围越来越小的困扰。
2.4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2.4.1 绿色贸易壁垒客观上促使山东省正视日益恶化的环境
随着全球气温的回升,人类越发的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保护环境方面,各国都在做自己最大的努力。绿色贸易经济已经成为每个国家在国际经济的新标准。主动环境保护措施,不仅实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帮助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保护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人类的安全和健康。山东省发展绿色贸易,一方面是进一步完善山东省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高保护水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确保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达到共赢;另一方面,也可以阻止疾病在发达国家进入山东省境内,减少污染防治,危害国内农业转移等有害传播,防止其对生态环境健康在山东省产生持续破坏。2.4.2 绿色贸易壁垒采取以先进的环境技术为基础
山东省加大高的水平高科技投入,提高环保标准,以加快其促进发展绿色农业,通过技术进步,让山东省农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让出口企业能够有竞争力的优势。采取的这一系列的方式和措施,都是为了提升我们山东省在农产品出口贸易过程中的国际竞争力,并且还能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有利于促进山东省贸易的发展。
2.4.3 绿色理念有利于出口农产品结构的进一步的调整
由于贸易的绿色环保产品的快速增长,贸易在被占领的逐渐增多,因而部分产品的需求对环境的危害是有限的比例。伴随农业绿色化观念的不断深入,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结构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农业发展的绿色化有利农业产品的质量并近一步优化企业产业升级,增加融入世界经济的实力,加强竞争力。
3.山东农产品受困于绿色壁垒的原因
3.1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产品生产缺乏统一性
在我们的山东省的农村地区,由于在农业生产的过程是以家庭承包起来生产经营为主要的,因此,在农业产品的统一性上很难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差异也会从中体现出来,所以,质量问题是不容易保证的,绿色贸易壁垒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
由于山东省出口的农产品不符合一些国家对于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上的规定,使得出现了大量的退货、索赔等事件,让山东省农产品造成了很大的经济亏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损。
技术落后,把握不好用药剂量和给药时间和分散的管理模式,其原因不能统一和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再加上中国农药产品适合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严重超标,有些许多农药为很多发达国家所禁止使用的。
3.2检测条件比较落后
作为出口商,进口国应具有相同的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方法,从而有效地控制微量物质,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部分指标出口。
然而,山东省检验部门检测点非常少,检测条件比较落后,重复测试的现象使得工作进展变得十分缓慢,检测效果难以采取一个整体的功能优势。
山东省没有确切的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在检测过程中无法达到一致性,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再加上山东省检测机器设备落后,技术人员水平不够,根本无法达到检测的效果。
3.3没有建立良好的贸易信息机制
农业产品出口的企业获得信息能力有待加强。贸易经济行为中,由于消息的不畅,造成了不知道对方的规定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造成了出口受到限制,让企业的出口贸易受到一定的影响。
许多企业的政策和进口国的法规、技术标准、产品认证和市场信息的把握很小的变化时,当新的标准早已经出现的时候,一些企业却还在执行旧的标准。
由于缺乏对贸易信息的出口业务造成的损失,除了自身的原因,以及该问题的相关部门。
3.4环境保护法律不健全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目前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采取较为宽松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非常松懈,但在立法的内容有很多交叉和矛盾,既没有一套完整的环境认证体系和认证体系尚未采取强制性的环境标志制度,既不是严格的环境评价体系,也缺乏有效的环保行动的机制。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使许多对环境不利的物质进入我国。具有 7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危害的物质进入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后,造成生态危害,有害国内农也产品的安全,导致农也产品的出口遭受各种程度的消极作用,使许多优质农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中未占有大量份额。因此,健全环境保护法是最重要最首要的问题。
3.5没有建立统一的部门协调机制
中国现在所拥有的有关于绿色贸易壁垒的部门单位都还不够成熟,缺乏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和深入了解,无法做好有效的组织管理。因此,我们国家要做好的就是想办法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地管理统一的部门协调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4.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4.1改变农产品出口结构,促进深加工,提高商品质量
山东省的农业产品却始终在贸易过程中屡屡遭遇绿色壁垒,主要由于山东省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地质量水平不齐整、范围较小、加工水平低下等各种问题, 而且在加工总量和加工水平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地差距,这使得山东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因此,想要在传统市场贸易观念中的竞争优势有所调整,提升农业产品的加工水平程度和过程, 提升生产技术含量,对农业产品进行深加工,统一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并分析世界市场中的发展潮流趋势和消费倾向,提供国际市场上较为紧缺和稀有的农产品。
加强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加快农产品的深加工速度有利于加快公司的产品数量和转变生产结构,大幅度加大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此外,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因此,优化现存的企业优惠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做好农业产品的科研,增加对第一产业的新物品的开发和创新,进一步提升第一产业的质量,减轻绿色贸易壁垒的不良影响。
4.2建立相应的绿色贸易制度,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
当前,山东省农业产品的出口分布过于集中,这样增加了农产品出口的时间。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通过采用多样的市场方式,缩短出口时间,提高农产品出口的时间。与此同时,我们在出口农产品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商品的多元化以及研究更为合理更为具有特色的商品。首先,发现新兴产业,研制出具有特色的农业产品,增加竞争优势;其次,对每个进口的地区有足够的了解,具体情况具体研究,使用不一样的方式的经营模式;最后,利用世界市场贸易的规定,争取国外具有优势的市场。在这种措施下,山东省的农产品可以有效的减少和控制与其他一些国家所面临的种种纠纷,能够更好地把握住国外的市场,获得更多的机会,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将绿色农业的理念渗入进中国的出口贸易体系当中,作为发挥国际化、国际贸易往来之中的非常重要的思想与原则,如此,既可以发展中国的绿色农业,还有助于打破世界各国市场之间的绿色贸易壁垒,也有助于让中国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拥有一席之地,以及跟世界经济市场制度接轨,使中国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
4.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及特色农产品
保护环境的思想近些年才慢慢深入对人民群众的心里。近些年在中国,经济大力发展,在某种程度对环境有伤害。随着政府的不断宣传和教育,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人民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发展无害农业,发展没有污染的农作物就成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要求。山东省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借鉴国外有效的经验,最大程度地对农业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国内政策支持。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背景下,这样有助于让农业环境得到非常有利的改善,自觉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从而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污染物的扩散,而且还实现了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山东省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特点,生产其他国家很少生产或者根本不生产的农产品,体现其特色性。
4.4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积极打造农业产品质量放心的城市。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做好农业产品生长开始的质量把关,生长时间中的要素做好确认,运输程序等一系列基本的规定规则。同时,确保山东农业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有力实施。保证做到有相关专业的干事,有领导负责,有机构做有力管理,促使农产品的质量程度成为相关政府部门重要的考核指标。做到严格执法,对出现具有危害的行为严格管理,情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节严重的上升到刑事责任的行为,积极和刑事司法机构积极沟通,做到农业产品的质量安全强有力监管。此外,创立相关农业产品数量和材质的安全动态追溯系统,确保对农业产品的整个过程的动态监控,实现对出口的农业产品在后续的深加工、流入市场的材质的动态追溯系统。
一是加强对基层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效能。作为农业产品监督的首要机构,县、市级政府的监控水平对农业产品的质量十分重要。加强市、县管理的有效作为,力保监管体系中的动态追溯管理基点,做到农产品质量的动态追溯系统利用网络化系统,保证农业产品的质量对生态和人们无危害。
二是成立出口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库。当今,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工具,创立全省具有互联互通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据库平台,让全省的出口的农业产品的质量安全程度做到随时随地的监督和查询。
三是做到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企业、种植者宣传农业产品的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使农产品的出口在质量方面做到符合出口的程序。
4.5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建立确保农产品安全的应急方案。每年年初,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计划。按照计划安排,积极开展现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活动,比如农业投入品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等专题培训和知识技能竞赛。此外,不定时的向公司发放教育册等,让公司和社会共同加入到农产品安全的行动中,强化公司的农产品质量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形成农业产品质量的浓厚氛围。各级要按照制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做好问题事故应急防范措施,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要积极应对并及时处理,将问题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经济发展水平上升,生活质量也不断地提高,环境保护、绿色产品等等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了人们的观念之中,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充分的表现了出来,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于环境的标准规定的越来越严格了,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自己的环境标准,以此来适应其他发达国家的标准。在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同时,需要政府有效的支持,出台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健康的绿色消费理念,让人们一起参与进来。我们也要建立自己的绿色贸易制度,使山东省能够更好的适应这种经济发展理念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的趋势,让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中所受到的阻碍得到解决。
5.结论
山东省的第一产业方面是非常发达的。在当前的社会情形下,农业对于我国综合发展而言,是特别重要。作为我国出口数额中的重要一部分,对我国进出口口总额中具有特殊影响。绿色贸易壁垒制度的存在是把“双刃剑”,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我国弄呀产品的质量标准和企业的发展水平,同时对山东省农业产品的出口贸易经济带来了巨大挑战。绿色贸易壁垒已经给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山东省应该积极施行对策,要求政府完善农业的监管体制,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针对绿色贸易壁垒特征采用具有针对性地对策。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黄祖辉,王鑫鑫,宋海英.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和变化趋势[J].农业技术经济,2009,(1):11-20.[2] 陈玉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1(1).[3] 田园,王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10).[4] 许海清.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研究[M].中国经济山版社.2009(7).[5] 王燕,张婷婷.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北京经贸,2014(5).[6] 王晗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4(22).[7] 张雅,郑屿.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对外贸易,2013(01):29-30.[8] 张文添.我国农产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研究[J].贸易经济,2011(9):80-8.[9] 丁长琴.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5):96-112.[10]李振名.绿色壁垒对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世界经济情况,2009(8):29-32.12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毕业论文
致 谢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王传鹏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并且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对我学习上进行了细心的指导和帮助,提出严格要求,引导我不断开阔思路,为我答疑解惑,鼓励我大胆创新,使我在这一段宝贵的时光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心态,又培养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研精神。在此,我向我的指导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第二篇: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
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雒虎军 2009年5月
目 录
论文摘要(中文)„„„„„„„„„„„„„„„„„„„„„„„„„„ 2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3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3
(二)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3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3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 4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5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现状„„„„„„„„„„„„„„ 5
(二)影响分析„„„„„„„„„„„„„„„„„„„„„„„„„„„ 6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原因分析„„„„„„„„„„„„„ 7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原因分析„„„„„„„„„ 7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原因分析„„„„„„„„„ 8
四、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8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8
(二)强化企业的微观管理„„„„„„„„„„„„„„„„„„„„„„ 9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摘 要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加入WTO推动了农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在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使中国农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凭借他们在科技、管理、资金及环保方面的优势,为达到保护贸易的目的,推出了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即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很大影响。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入手,对绿色贸易壁垒理论进行概述,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剖析了我国农产品受阻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和国际原因,最后,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绿色贸易壁垒,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策略
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和服务加以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
(二)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是与环境问题的国际化分不开的。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无节制地攫取自然资源,采用高消耗、高投入的生产方式,严重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随着酸雨,森林被破坏,海洋区域被污染等跨地区、越国家的环境问题不断恶化,仅仅靠传统的环境技术和环境政策来防治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乏力。在这种背景下,环境因素被纳入国际贸易领域,成为防止污染转移的有效措施。这时国际间的有关贸易协议也开始考虑与环境有关的方面,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法规条款。这些法规条款使成员方有权根据本国的环保水平,制定同时适用于来自其它各国的进口商品的环境标准和措施。其初衷在于通过控制及禁止对环境有害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进口,减轻其对进口国的环境压力,本质上讲它不具有贸易壁垒的特征。但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政府对贸易干预不断加深,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的农产品企业,以环境保护为名,在贸易规则中设置种种苛刻的绿色标准,如美国的FDA认证,日本的G标准、SG标准,欧盟的GE标准等,来防止它国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就形成了绿色贸易壁垒。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1)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手段制订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对贸易实施限制。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制订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拒在发达国家之外。
(2)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 4
极 小。其基本目的是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的工艺。
(3)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也称环境之友包装或生态包装。绿色包装一般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检疫措施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订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由于各国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验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5)绿色补贴。它是指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因此而提高。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实施条件(1)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 第一,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贸易保护主义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以保护人类、动物的生命或保护环境与资源为理由,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
第二,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近年来还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
第三,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一些国家对某些商品质量、规格、性能和安全等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和特殊的标准,检验手续繁琐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对付和适应。其目的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第四,制订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大多数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则有相应的法律为依据,如1994年的《技术性贸 5
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同时,各国还制订有本国关注的一些法规,如1989年美国实施的609条款。
第五,动态性。发达国家所制订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会随着其贸易伙伴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进步而调整,从而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如近年来,日本对进口大米检验的量化指标已经从1993年的20多项增加到2000年的104项。有些国家规定,当某种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其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96时,该国对其环境标志的要求就会做出提高的调整。
(2)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条件
绿色贸易壁垒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具有实施壁垒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实施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美国,而受影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规定高药残标准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如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0.2—0.3ug/kg,这个标准不仅是我国就是欧盟本身也很难达到标准。
其次,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要具有完善的检测体系。仅有高药残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具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可以增加应检农药的种类,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限量标准,这样就可以对低检测水平的国家形成壁垒。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现状
1、农产品出口受阻
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国家的严格卫生检疫制度,使我国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受阻的农产品品种在日益增多,出口屡遭禁入、退货或索赔。对我国农产品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世贸组织成员已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延伸到发展中成员,如韩国、新加坡等。据商务部统计,我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影响,每年损失达100亿美元左右。
2、出口产品竞争力减弱
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往往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我国企业为了获得国外的绿色标志,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
估、购买仪器设备等费用。同时发达国家还通过设置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标准、绿色技术标准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征收绿色关税,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2006年5月29日,日本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这个至少涉及300种农产品、796种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53862个限量标准的制度,被称为“世界上最苛刻的农残比”制度。这无疑加大了我国食品的出口难度。
3、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难以适应
发达国家已经通过有关法律,建立绿色包装制度。主要内容包括:(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禁止使用某些包装材料;(2)建立存储返还制度;(3)强制再循环或再利用等。由于这些规定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国内资源条件、消费偏好等因素确定的,发展中国家必然难以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
(二)影响分析
1、正面影响
(1)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我国农产品要通过绿色壁垒进入国外市场就不得不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那些农药含量高的农产品就必须被淘汰,产品更加绿色化。
(2)有利于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绿色壁垒所采用的技术标准通常是以先进的环保技术为基础的,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者为达到这些要求,就不得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因此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3)有利于我国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壁垒是为保护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而设立,通过绿色壁垒的实施,可以促进我国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负面影响
(1)限制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量下降。我国的农产品因达不到发达国家设立的标准,许多农产品被退回或被封杀,这就大大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如我国出口到日本的绿茶因农药残留量超标而被退回,出口到欧盟的蜂产品以氯霉素超标为由而遭封杀等。
(2)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 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我国国内的农产品生产者为达到国外的苛刻的技术安全标准,不得不增加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环境的检验、测试、认证等手续的额外费用,我国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有价格优势,而 7
国外苛刻的技术要求就削弱了这种优势。
(3)加强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控制。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制定了苛刻的贸易技术标准,限制我国农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借保护环境之名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进行限制。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原因分析
长期的“破坏性发展”使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异常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各种卫生、农药标准也因耕作方式不当而常常不合格,从而使中国成为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大国。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原因分析
1、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我国在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尽管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环保意识淡薄,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致使农业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工农业造成的19各种污染,通过周围的环境(土壤、水等)作用于农作物,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问题蔬菜、问题粮食”的产生。此外,由于食品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设施落后,导致食品后续污染问题严重,造成食品生产前期污染未消除,后续污染依然存在的状况。然而,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推出ISO14000标准认证,其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但我国企业并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
2、我国环境标准过低,农业生产企业认证能力薄弱。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在我国已有的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此外,国外标准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开始制定,而我国的标准制定却相对滞后,周期也长,没有严格的标准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要进入国外市场,就需要获得国际上公认的和特定进口国家的绿色认证,一些企业担心认证会降低价格竞争能力,造成认证不积极,普遍存在侥幸的心理。如在绿色标志认证方面,我国外贸企业要获取国外认可的绿色标志,不仅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等费用,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的使用年费,使一些企业望而生畏。
3、农产品检疫系统不健全。从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假大米、冠生园劣质月饼事件到最近的“三鹿”等事件,三聚氰胺为什么在今天查出它存在于奶粉中,在其他国家关注食品安全之际,我国的卫生检疫系统却还形同虚设,更为可气的是,还有一部分官员在
开绿灯,使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对其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不高而导致农产品受阻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中国的检疫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4、环保法律规范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正是由于我国法律中有关农产品各种标准的规范不健全,才使发达国家常常钻我国法律的漏洞。目前我国引进外资、进口等环节中的环境条款还不完善,对国外进口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不严,对外国产品和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进入管制较为宽松。且在事实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原因分析
1、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强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态价值观被广泛接受,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卫生食品安全日益关注,追求高品位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衣、食、住、行的要求越加严格,“绿色”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的代言。这促使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立法满足国内居民的绿色需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此,发达国家政府便在国内推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实施绿色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约束和限制国外未达到本国或国际环境标准的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2、将同一标准使用在处于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同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它们制定了众多的环保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志,是想利用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发展绿色科技和相关服务,控制未来的世界市场。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极为迫切的经济增长甚至是温饱问题,在环保领域的缺口较大,它们既无雄厚的资金,又无可以利用的高科技手段,其环保水平尚处于初始阶段,在短期内缺乏实施同一环境标准的能力。而在两个发展水平不相等同的阶段适用同一标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环保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发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之外,极大的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步伐的加快。
四、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在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过程中,政府的策略着眼于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为企业营造便利出口的宏观条件。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加强法律监督
尽快出台“绿色农产品管理条例”和地方性管理条例,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确实保障各项法律法规落在实处,为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加强对有关绿色贸易壁垒政策法规的研究,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
因为绿色贸易壁垒的法规、技术标准复杂多变,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要加强研究,建立相应的绿色壁垒数据库,就国外的政策、法规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时作出反应,提供咨询服务和发布相关信息,供农产品出口企业参考。
3、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环保农业
首先,扩大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调整农产品生产方式,应用高新技术,把分散的生产转向综合产业化生产,形成标准化的规模生产;其次,发展绿色环保农业,农业生产者应树立绿色观念,减少农药的使用,引用科学的、绿色的生产技术,提高环保意识,维护生态平衡。
4、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
发展中国家不能寄希望于发达国家,必须自觉地参与到国际贸易和环境事务中。如,协商加入各种国际环境公约,参与修订ISO14000,协商制定统一的国际环境标志等,拒绝接受超过自身承受力的环境条款。注重环境外交策略的运用,充分利用《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和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保护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公平贸易机会。
5、建立优质农产品认证、标志制度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了环境制度。我国的农产品要想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就要通过各种国际认证,例如ISO14000等,主动接轨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质量卫生标准,尽快完善和实施“绿色标志”工作,以提高我国绿色农产品的覆盖面和知名度。
6、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补贴政策,保护我国的农业
许多发达国家都利用“绿箱”补贴政策来保护自己的国内农业。我国也应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框架内,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强“绿箱”政策的投入,以保护我国尚不发达的农业生产力。
(二)强化企业的微观管理
企业在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时,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采用相应的措施,应对绿色贸易 10
壁垒的阻碍。
1、树立国际绿色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对企业的经营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面对各国环境与技术标准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国环保法规将越来越复杂和严格。许多消费者,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已经形成。因此,我国的农业企业必须首先树立国际绿色营销观念,才有可能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2、实行国际绿色营销组合
为了满足国际目标市场的绿色消费需求,以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企业应组合运用绿色营销策略。如何组合运用6P'S,即产品(Produce)、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是国际绿色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策略上要协调地运用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手段,特别是权力和公共关系,以取得国际目标市场的各有关方面(如政府部门、国会、立法机构、政党、工会、宗教机构、民间社团、宣传媒介等)的合作与支持。
3、适时申请ISO14001和绿色标志认证
ISO14001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绿色通行证”,是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同时,申请认证还能够推动企业的内部环境体系的建立,引导企业按照绿色要求改进产品种类、生态设计、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推动企业的管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促进企业经营向可持续经营方向发展。
结 论
我国入世以来,在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绿色生态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000多万吨,基地4000多万亩,产值100多亿元,这些绿色食品的出口至今还没有被退回的案例。同时,随着政府加大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我国生态示范区自本世纪初以来,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提高全民绿色和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目前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和日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绿色产品将是未来商品生产的主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也将日益增大。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熟悉,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传媒宣传和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增强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国内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经济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产和生活中,以此来主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理论》,龚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贸易与环境》,赵玉焕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如何积极应对农业绿色贸易壁垒》,李一南著,中国财政,2006年9月 4.《绿色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岳利鸿著,前沿,2007年5月 5.《绿色贸易壁垒对茶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卢建著,新学术,2007年3月 6.《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张静著,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 7.《中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思考》,王学真著,农业经济问题,2002(6)8.《国际贸易中的绿色瓶颈制约及其对策》,卢授永,杨晓光著,国际贸易问题,2003(1)9.《加入WTO:中国农业如何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夏英祝著,农业经济问题,2003(3)10.《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王小兰著,《农村经济》,2004(6)11.《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罗蓉著,商业时代,2005(17)12.《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出口遇到的绿色壁垒及其成因和对策》,马进军著,国际商务研究,2007(1)13.《商场现代化》,2008年31期
第三篇: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共)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
[摘要]绿色贸易壁垒与传统的其他非关税措施相比,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实施效果的歧视性等特征。本文根据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措施提议,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 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影响;应对措施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2005年我国向日本出口农产品79.5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总量的29.2%。但是近几年来,日本不断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据商务部初步统计,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约占我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40%。尤其是2006年5月29日,日本有关部门对所有进口农产品实施《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以下简称《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涉及302种食品,799种农业化学品,54782个限量标准,涉及全部农产品、全部农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涵盖了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几乎所有日本从我国直接进口的农产品,全面提高我国输日农产品技术门槛。
一、日本绿色贸易壁垒现状及其表现
日本的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自乌拉圭谈判之后逐步建立,涉及的范围更广,要求更严格,体系更复杂。
1.技术法规和标准
《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前,日本只对255种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在186种食品、农产品中设立9 321个限量标准。而《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分为“暂定标准”(又称为暂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和“一律标准”,其中“暂定标准”对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在264种食品、农产品中设立53 862个限量标准,分别是过去全部规定的3倍、1.4倍和5.6倍。而“一律标准”则对尚不属于具体“暂定标准”的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0.01ppm,一旦输往日本的食品中残留物含量超过这一标准,就被禁止进口或流通。因此,“一律标准”也堪称“世界上最苛刻的农残比”,它是《肯定列表制度》的核心所在。
2.产品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
日本农林水产省根据《关于进口植物检疫规范化的通知》,自2001年4月1日起,要求有关海港及机场的植物防疫所以一年中进口最多的2个月的检疫实绩为基准,将过去3年该检疫实绩的平均值定为今后每日检疫件数的上限,对超过该上限的建议申请延迟至次日以后处理。
《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产品平均检测超过200项,在检验的程序上更加复杂,检验需要的时间也更加漫长。这对水产和蔬菜等时间敏感的产品出口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输日蔬菜和食品抵达日本港口后,日方还要抽查检验,但每天只能检查2~4个柜,导致通关速度减慢。
3.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
日本法规中有关安全与健康标准所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细。如日本依据《食品卫生法》、《植物防疫法》、《家畜传染病预防法》对入境的农产品及食品实行近乎苛刻的检疫、防疫制度,不仅要通过农林水产省的动植物检疫,还要南厚生省进行卫生防疫检查。
对于植物检疫,凡属日本国内没有的病虫害、来自或经过发生该病虫害国家的寄生植物和土壤均严禁进口。作为食品和食品原料的动植物、农产品还需要接受卫生防疫部门的食品卫生检查。在产品检验方面,日本规定对不同时间进口的同种商品,每一次都要有一个检验过程,而对本国同类商品,只需一次性对生产厂家作检验就可以了,这对国外进口产品显然具有歧视性。
4.商品的包装和标签
对于进口的食品,日本要求在标签上表明品种、原材料名、制造年月、制造厂家、经营商名、源产地等。日本农林产品规格不仅由政府或权威组织对产品性能和档次做出规定,而且要求通过食品标签制度,保证消费者对各种规格产品有统一判断的依据。
2004年4月,日本农林水产省对加工食品的质量标签准做出修正:扩大须标明原产地的加工食品范围;对无义务标明原产地的加工食品,规定须有防止对原产地产生误导性的标示。
二、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每种产品制定的限量标准众多,常常超过200种农业化学品,限制了其他国家对农产品的出口。而且该制度全面执行的难度高,给日本执法者在执行上留出了很大的随意性空间,从而对我国输日农产品构成潜在的歧视性威胁。
1.农产品出口成本增加使比较优势减弱
为了适应日本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我国农产品出口商必须投入新的人力、新的设备来满足标准的要求,并需要增加昂贵的检测费和认证费用等能力。
《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各项标准更为严格,需要检测的项目更加繁多。激增的出口检测费用带来明显的成本压力。根据该制度,每种食品农产品涉及的残留限量标准平均为200项,有的甚至超过了400项,检测项目预计增加5倍以上。如果按顺序检测每项标准,每种农产品的检测成本平均高达40 000元。以出口猪肉为例,日本原来标准只需检测25项,而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检测项目就上升至425项,所需费用上涨了7倍多;再如出口的大米,检测项目由129项上升至579项,检测费用最高可达115 800元。
2.农产品出口数量减少
2002年5月,厚生省以超标为由,对中国冷冻菠菜实施100%强制检验,日本进口食品安全推进协会等3个团体甚至发出通知,要求控制进口没有任何安全质量问题的中国保鲜和干热菠菜。同年7月31日,日本国会参院通过《食品卫生法》修正案,规定可对连续超标产品(超标率超过5%)采取全部禁止进口措施。
自《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广东的不少烤鳗厂停止生产,放弃日本鳗鱼节这一出口黄金时期,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蜂王浆含有氯霉素的限量标准由原来的0.05PP调整为0.0005PP,2006年6月我国出口日本的蜂王浆企业已开始遭遇遣返退货,这也使蜂王浆成为最早遭受这一制度影响的中国商品。
3.农产品的出口门槛增高
日本对进口的水果、蔬菜生产过程实施ACCP计划。ACCP计划要求对进口水果、蔬菜不仅从种植、收获、包装、运输直至销售的全过程进行限制,而且对水质、肥料、操作人员个人卫生及健康、仓储运输、工具卫生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控制,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就不允许进口。如2006年4月,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各口岸卫生检疫所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共计68批次,其中我国不合格食品为25批次,占不合格总批次的36.8%,排在第一位。
4.产生多米诺骨牌式的贸易连锁效应
日本对我国蔬菜原来实行20%的抽样检查,自从查出了我国的出口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后,实施中国蔬菜检测强化月,对蔬菜实行批批检查,进而发展到对中国的松蘑、青豆等植物源产品进口都实行批批检验。继而引发欧盟对动物源食品及中国茶叶实施批批检验。
三、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建议
从白色农业文明到灰色工业文明再到未来的绿色生态文明,是人类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要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应根据我国的实际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绿色壁垒。
1.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在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过程中,政府的策略着眼于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为企业营造便利出口的宏观条件。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加强法律监督
尽快出台“绿色农产品管理条例”和地方性管理条例,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确实保障各项法律法规落在实处,为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建立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预警机制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不断翻新的现实,应尽快完善已设立的机制,深入了解进口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技术成果,并借鉴发达国家做法,针对我国农产品的弱点,提出需要采取的新的应对措施,尽快建立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预警机制,为农产品经营者提供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最新动态,引导生产,防患于未然,建立起一道绿色壁垒的防线。
(3)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
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有效地将农户组织起来,以解决分散生产所带来的农产品质量无法整体控制的问题。另外,应抓紧完善各种农产品出口行业商会、协会等中介组织,以更充分地获取信息、拓展业务,不断提高涉农企业的国际谈判能力和营销能力,帮助企业解决因绿色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争端,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
(4)加快我国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国内标准在结构和内容上很难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与国际标准相比尚有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国内标准时决不能闭门造车,应加强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和采用,从而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惯例相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5)为企业申请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创造条件
与环境有关的认证有ISO14000认证、绿色标志认证等。一般认为,这类认证对企业是非强制性的,具有公证性质。企业申请认证与否,或申请何种认证,取决于认证能否带给企业利益和效率。政府所要做的是引导和帮助企业申请认证,为企业认证创造便利的条件。
2.强化企业的微观管理
企业在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时,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采用相应的措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
(1)树立国际绿色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对企业的经营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面对各国环境与技术标准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国环保法规将越来越复杂和严格。许多消费者,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已经形成。因此,我国的农业企业必须首先树立国际绿色营销观念,才有可能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2)实行国际绿色营销组合为了满足国际目标市场的绿色消费需求,以及冲破绿色贸易壁垒,企业应组合运用绿色营销策略。如何组合运用6P'S,即产品(Produce)、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是国际绿色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策略上要协调地运用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手段,特别是权力和公共关系,以取得国际目标市场的各有关方面(如政府部门、国会、立法机构、政党、工会、宗教机构、民间社团、宣传媒介等)的合作与支持。
(3)适时申请ISO14001和绿色标志认证
ISO14001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绿色通行证”,是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同时,申请认证还能够推动企业的内部环境体系的建立,引导企业按照绿色要求改进产品种类、生态设计、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推动企业的管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促进企业经营向可持续经营方向发展。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08年31期2010-04-13
第四篇: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绿色贸易壁垒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地跨越有关纺织服装行业的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及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寻求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和妥善解决贸易纠纷的途径。
在纺织品贸易中,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竞争中却要遵循由发达国家制定的贸易秩序,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纺织业的对外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本文通过正确认识绿色壁垒的成因,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最后以绿色营销为思路,提高企业竞争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从而真正实现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关键词:贸易摩擦
绿色壁垒
纺织生态标准
1引言
纺织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我国是目前前世界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国,加入WTO给我国纺织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明显看到,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一些进口国利用种种借口,不断地给纺织品出口国制造麻烦。我国每年有大批纺织品因不符合环保标准而出口受阻,或者未通过“生态性”检验而遭退货。情况表明,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传统猫一般壁垒如关税、配额的逐步消除和弱化,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增强纺织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是目前我国纺织业亟待研究和探讨的一大课题。
1.1选题背景
自2005年1月1日起,支配全球纺织贸易长达40余年之久的纺织品配额制度全面取消,这给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国的纺织服装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7年全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实现进出口额1902.58亿美元,是全国货物贸易总顺差的6成,强劲拉动了总体贸易的顺差,对我国外汇收支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如此,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每年仍有大批纺织品因不符合环保标准而出口受阻或者未通过“生态性”检验而遭退货。种种情况表明: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已逐步消除和弱化,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和生态环境,采取了新的贸易壁垒形式——绿色贸易壁垒。它是近十几年来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的非关税壁垒,把环保要求与国际贸易联系,以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有关国际公约、法规、标准为依据,并以进口国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为准绳,以保护环境为由进行的市场保护。这种非关税贸易壁垒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日益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壁垒之一。
1.2研究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虽然只是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趋全球化,并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前沿。绿色贸易壁垒与保护环境理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且受到WTO规则等国际条约承认其实施的合法性,因此,逐渐为许多发达国家普遍使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最大的障碍。在纺织服装贸易中,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主动权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竞争中却要遵循由发达国家制定的贸易秩序,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对外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绿色壁垒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1绿色壁垒的概念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rs,简称GBs,也称为环境贸易壁垒(Environmental Trade Barriers,简称ETBs),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绿色贸易壁垒通常是进出口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
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保护措施、法规和标准等,也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它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造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标准,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目的而设置的贸易壁垒。
目前,国际上经常使用的绿色壁垒主要有:第一,“绿色壁垒”,又称环境进口附加税,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理由,对某些进口产品除征收一般关税外,再加征环境税。第二,“绿色技术标准”,以保护环境的名义,通过立法手段制定苛刻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进口。第三,“绿色检疫”,某些国家制定严格的卫生检疫标准,对商品中农药残留量、放射性物质残留量、重金属等要求十分严格、限制或禁止外国产品的进口。第四,强制性措施,一般是以进口产品的生产制造环境、方法、过程等不符合本国环境要求为理由,强行禁止某些产品进口。第五,环境贸易制裁,即一国以另一国违反国际环境跳跃为理由采取的强制性进口限制措施。第六,环境许可制度、环境配额等其他形式,其限制的又多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如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客观上保护了发达国家利益,给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增加了难度。
2.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一)、名义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之实。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很自然地关注环境问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抓住了这一共同心理,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的巧妙性。
(二)、形式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的,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则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先后制定了许多多变国际环保协议、规则
(三)、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也很容易被某些发达国家用来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随心所欲地加以刁难和抵制。
(四)、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进口数量与配额等相比,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更多的隐蔽性。首先,它不像配额和许可证管理措施那样,明显地带有分配上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其次,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各种检验标准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
3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一)纺织行业面临的历史机遇
总体上,走势稳中趋升,因为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纺织业将有大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迈进,对纺织品的需求开始由呆暖为主转向以追求时尚和表现个性为主。到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要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对纺织的数量、品种、档次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工业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使纺织品日趋成品化、配套化、时尚化和个性化。
其次,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内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这势必要求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改革速度大大快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再次,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纺织品在相当长时期内必须立足国内,特别是农村市场。目前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市场对服装需求潜力巨大。同时,我国仍具备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为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
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纺织品生产与供应中心已东移亚洲。过去垄断世界出口的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纺织品的主销市场。如美国几乎所有的纺织品都需进口。世界纺织品贸易迅速向成品化、高质量、时尚化转变,从而改变了国际纺织品市场的商品构成。主要表现为:服装和制成品已成为纺织品贸易的主体;化学纤维及其制成品的贸易比重上升;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大批新型合成纤维的问世,扩大了纺织品的服务领域,产业用纺织品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了新的地位;同时对纺织品的时尚化、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致使纺织品贸易向小批量、多品种、多变化、快交货、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我国内销纺织品的消费水平,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未来5——10年内纺织品的消费,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将有所减缓,但绝对量仍有较大增长。在外销市场上,总体上看,未来3——5年内世界纺织品服装需求仍然较为旺盛。
(二)纺织行业前景分析
纺织工业面临着国内、国际十分有利的发展环境,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的和自身的诸多不利因素。
一段时间内,纺织工业生产将继续以较低的速度增长;纺织品市场将平稳发展,不会有大的波动;纺织品出口有望以一定的速度增长,考虑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幅可能减缓。
扭亏曾增盈将显现成效,行业经济效益将继续回升;纺织行业总的经济形势会有所好转,好转的程度取决于全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和企业机制转变的步伐。
1、纺织品服装出口将继续增长,但增幅会有所下降。
2、国内农村市场增长较慢,今年刺激农村消费的措施将有一定的时滞,城市又处于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之中,衣着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会下降到10%左右。城市居民追求品牌,农村市场对物美价廉的纺织品需求较大,而产业用、装饰用、家用纺织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根据目前对市场的估计以及当前总能力过剩和结构调整难以很快见效的情况分析
第五篇: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中文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进行制约和限制。因此,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水平,灵活运用WTO规则突破和跨越农产品出口中遭遇的绿色壁垒,乃我国农业的当务之急。
本文主要阐明了绿色贸易壁垒及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对策,旨在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对现行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并推动我国农业朝着可持续性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
目录
一、绿色贸易壁垒义„„„„„„„„„„„„„„„„„„„„„„„„4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4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4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5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5
(一)绿色壁垒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范围 „„„„„„„„„„„„„ 5
(二)绿色壁垒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6
(三)绿色壁垒降低了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竞争能力„„„„„„„„6
(四)加大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控制„„„„„„„„„„„„„6
三、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6
(一)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7
(二)改善农产品出口经营方式,大力开发农产品绿色营销„„„„„„„„„7
(三)加快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7
(四)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加快技术创新„„„„„„„„„„„„„„„8
(五)认真实施农业可持续战略,重视发展环保农业„„„„„„„„„„„8 参考文献.„„„„„„„„„„„„„„„„„„„„„„„„„„„„„„10 致谢 „„„„„„„„„„„„„„„„„„„„„„„„„„„„„„„„11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进行制约和限制。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及产生的原因
国际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传统的贸易壁垒主要是关税壁垒。但随着世贸组织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贸易自由化的需要,关税壁垒的作用日渐减弱。于是,各种非关税壁垒开始兴起,针对农产品的绿色壁垒就是其中一种。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以保护环境、维护生产和消费安全以及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政府对包括贸易在内的各个邻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断加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贸易自由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而,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少,有了环保原因作前提,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便应运而生。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所谓绿色壁垒,是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名,通过制定、颁布、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使国外产品无法进入或进入时受到一定限制、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一种强制性的非关税措施。绿色壁垒是贸易壁垒的一种,又称为环保壁垒、生态壁垒。“绿色”,是指环境安全与生态保护。绿色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保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所设置的贸易障碍,它不仅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国际条约的支持。但在实践中,一些国家往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借口,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对外国商品进口专门设置某些带有歧视性的或对正常环保本无必
要的贸易障碍,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
绿色贸易壁垒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等多种形式。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1.虚假性。绿色贸易壁垒一般都打着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幌子,貌似合理,实则是限制进口的不合理的制造贸易障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2.不平衡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已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而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以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提出过高标准,把发展的不平衡导入国际贸易领域,引致更多的不平衡。
3.隐蔽性。种种绿色贸易壁垒借环境保护之名,隐蔽于具体的贸易法规规定、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之中,成为进口国拒绝外国产品的“核武器”。
4.广泛性。绿色保护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要达到一定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的压力。
5.坚固性。绿色贸易壁垒抓住人们提高消费质量关注生态环境的心理,根据本国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超高标准制定,先入为主,制造进口品的消费障碍,具有坚固的限制进口的堡垒作用。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
我国已加入WTO,根据非歧视原则,各成员国原来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歧视性规定已经取消,市场进一步对我国开放,但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出口更加频繁地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它正在削弱或部分抵消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的优势,使我国丧失加入WTO后可能赢得的贸易机会。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绿色壁垒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范围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而这些国家恰恰又是实施绿色壁垒比较严重的国家。它们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制定了严格的卫生及动植物检验检疫制度、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标准、农药及有毒物的残留量和对产品包装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理要求等。这些复杂、苛刻的标准和制度,严重地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范围,许多农产品因不合这些规定和要求而不能出口。
(二)绿色壁垒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实行绿色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而且实行严格而又繁琐的进口检疫制度。比如,美国在进口管理上,除了坚持实行原有的注册认证制度外,近年来又实行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制度,许多指标数据要求精确到小数点二三位,技术欠发达国家很难达到其要求。又如日本,对进口大米的检测有一百多道程序。2003年1月末,欧盟国家以食品安全为由对我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出口进行封关,仅此一项就使8万多山东农产品和加工出口企业大幅减收,使山东省减少创汇3亿美元。欧盟此举还引起了挪威、匈牙利等国对我国的动物源食品进行封关,日韩、沙特等国相继提高了对我国的动物源性食品的检疫标准。
(三)绿色壁垒降低了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1.绿色关税方面。近年来,西方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对农产品的进口不断收取环境补贴和进行环境倾销调查,对污染环境或影响生态的农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甚至限制、禁止进口。
2.市场准入方面。进口国要对出口国的生产设备进行检查,从而保证进口的产品能够满足本国环保标准的要求。这样,出口商将额外付出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增加产品成本,恶化出口国。
3.绿色环境标志制度方面。目前,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绿色环境标志制度,要将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必须在申请和审查合格并取得绿色环境标志以后方可进行,没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要受到数量和价格方面的限制。可见,绿色壁垒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费用大大增加,直接增加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影响了效益,减少了出口。
(四)加强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控制
发达国家凭借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先进的技术优势,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相对苛刻的技术标准,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实行控制,加之世贸组织目前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并未做出明确规范,致使发达国家成员利用这一“灰色区域”,打
“擦边球”,借保护环境之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歧视,我国在这方面深受其害。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
(一)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实施农业标准化,既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又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因此,应加强对国际农业标准的研究,根据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农业标准,并使农产品品质标准与安全卫生、分级、包装、运输标准相配
套,通过逐步完善,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农业生产、加工、管理和服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此外,还应加强对世界产业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及标准趋势的长期跟踪和预测研究。当前,特别是要加强对我国具有发展潜力、市场容量大的农产品技术领域的环境标准国际化研究,如茶叶的农药残留限量检验标准。政府要部署未来20年内新兴农业技术领域的技术法规与标准及相关技术手段的应用性研究,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环境标准检验机构,提高我国环境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二)改善农产品出口经营方式,大力开发农产品绿色营销
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生产、经营比较分散,生产、加工、销售相互脱节,带来的恶果:一是经营企业争闯国门,产品品质和经营质量良芳不齐,影响了我国出口产品声誉;二是信息不灵,产品适需能力差,缺乏竞争力;三是经营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善农产品出口经营方式。主要措施:一是加强出口经营企业的经济联合。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专业化集团公司,使农产品出口经营实现专业化、集团化、规模化,以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二是建立出口创汇农业体系。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骨干,采取“公命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农产品加工、出口一体化,以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出口农产品经营成本。三是开展农产品绿色营销。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环保技术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绿化”产品价值链,并尽可能地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认证,冲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赢得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和对外贸易效益。
(三)加快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前景十分看好,为减少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风险,扩大出口机会,提出以下建议:(1)力争尽快建立农产品贸易信息中心,建立专门为解决农产品贸易紧急情况的部门,如农产品贸易行业协会以及农产品贸易谈判专家组,这一方面可以防范在世贸组织中被提起诉讼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世贸组织谈判,减少农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2)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开发和研制适应消费的多样化的农产品品种。(3)充分发挥和利用媒体的广告效应和多种促销手段,提高国内农产品品牌形象,促进国内农产品的销售和提高市场份额。(4)逐步转变以低价促进出口为以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方式,特别是对保鲜农产品的出口应该加强等级规格管理,从强调“量大”向“重质适量”的方向发展,让农产品进口国无可挑剔。
(四)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加快技术创新
提高农产品质量,不仅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要求,更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防止绿色壁垒中的作用,培育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要求的农作物新品种。面对绿色壁垒的存在,技术创新至关重要。首先,应重点加强现代生物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的技术创新。其次,加快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包装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尽快改变我国在这些领域技术落后、瓶颈制约因素突出的现状,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的档次。
(五)认真实施农业可持续战略,重视发展环保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也称为可持续发展农业,按照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是一种能够保护和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潜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既考虑当代人的利益,又考虑到后代人的利益。其特点:一是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二是重视对种植业、养殖业等进行全面规划,合理配置,节约利用能源,保护自然资源;三是重视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实行合理轮作、间作、套作、精耕细作和施用有机肥。这些特点,有利于组织绿色农业产品货源,对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发展环保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来抓,充分利用已经有的基础,建立环保农业基地,促使我国绿色食品生产的开发。
最后,在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于日、韩等国周边市场以及欧洲市场的开拓。具体来讲,向日、韩及周边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一方面,应该加强政府间
关于农产品信息的交流,争取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另一方面,加大从日本引进各种新品种,引进栽培技术以及推广品种的力度,重视农产品种植前的国际市场预测,力争对日、韩的出口实现定单种植。在开拓欧洲市场方面,国内农产品加工应该努力争取获得欧洲农产品加工质量规格的认证,这也是开拓欧洲市场的最重要的一步,是农产品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郭晖(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赖莉,曹繁有 我国农产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初探[J]·农村展望, 2003,(8)· [3]刘春煜 积极应对危及我国农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J]·黑龙江对外贸易, 2003,(5)·
[4]李树.谈绿色壁垒下我国经济的“绿色”问题[J].经济问题,2001,(11):16 18.[5]冯宗宪,柯大钢.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6]王金南 :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7]王学真 :中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2 [8]卢授永、杨晓光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瓶颈制约及其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3(1).[9]《当代经济》2008年第3期(上)[10]冯德连,黄远友:浅析培育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国际贸易问题》, 2003年第12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