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19-05-14 01:1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篇:关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天津师范大学马列部 杨静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分工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国际经济联系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直接生产领域,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想要获得发展或加快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没有出路的,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对外关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明确提出来的。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除了清王朝出于防御和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一度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外,对外开放的思想和主张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几十年来,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对外经济贸易,结束了旧中国受歧视、遭掠夺的不平等对外经济贸易历史;二是1978年以后,不断改革和完善涉外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一、1978年以前的对外经济关系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克服重重障碍,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在十分严峻的环境下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对外贸易方面: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敌视、封锁政策,我国积极开展了对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一些友好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合作;由于外汇短缺,我国与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主要以记账方式进行贸易;与此同时,我国还利用香港、澳门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与西方的密切经济联系,与其发展贸易。从1957年起每年举办两届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使我国对外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60年代以后,由于中苏关系发生变化,我国外贸的主要对象开始转向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并加强了与第三世界的往来。进入70年代,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等重大事件的发生,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明显改善,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l973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到1978年又突破200亿美元。总体上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对外贸易虽然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定位不正确,对外贸易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仅局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框架内。在利用外资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由于用资金主要是借用利率高、还款期短的国外商业贷款,成本过高,加之我国科技落后,国内配套资金严重不足,特别是“文革”的破坏和影响,利用外资的整体效益不高,引进的资金设备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外援助方面,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发展非常有限,失去了一些机遇。在接受国外援助方面中国尚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

二、1978年以后的情况

1978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的重大决策。从此对外开放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这是我国经济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

1.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

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粉碎“四人帮”以后,在研究外国经济建设成功经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置经济特区的做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些经济特区,一般都是从本国、本地区内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和特殊灵活的措施,用减免关税等优惠办法吸引外商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和投资,以发挥特定的经济功能,达到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目的。这些经济特区,尽管其范围大小不一,发展模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在其区域范围内实行一套优惠办法,以吸引外来投资,有效地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活动。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通过对国外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根据本省与香港、澳门相邻,商品经济较为发达,海外华侨众多的特点,提出了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和举办出口加工区的设想,并于1979年4月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责成广东、福建两省领导机关进一步组织论证,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报中央审定。6月,广东、福建两省向中央提出报告。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广东和福建两省分别提出的关于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城市各划出一定区域办出口特区。中共中央、国务院允许广东和福建两省实行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两省的经济管理权限,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实行大包干的办法。“财政方面,明后两年,广东每年上缴数确定为十二亿元,福建每年补助数确定为一亿元,以后年度到时另议。其他有关包干的基数、指标和具体实施办法,由各主管部门同两省商量确定。”①二是在拓展外贸、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对外经贸业务上,允许两省有一定机动余地,在国家的总盘子中单划一块。三是国家在财力上给予照顾支持,5年内(后又延长5年)两省新增的效益,国家不要或少要,留给省里安排建设。1980年3月,报经中共中央同意;出口特区更名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并批准公布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从此我国的经济特区通过国家立法程序正式诞生。1983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比照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实施于海南。1988年3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并正式设立海南经济特区的有关规定。

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它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在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主要有:

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经济比重可以大于内地。

二、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下主要采取市场调节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对到特区投资的外商提供较多的优惠待遇,企业的所得税率减按15%征收,对进出特区的境外客商、外籍人员简化手续,给以方便。

四、对特区政府授予较大经济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港口、铁路、邮电等方面的业务,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特区实际情况,制订专项管理办法。

五、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倾斜,如,增加银行信贷资金,新增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全部留用,特区进口基本建设所需的物资免征关税等。

社会主义国家举办利用资本主义世界资金、技术的经济特区,历史上没有先例,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经济特区的建立,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第一,特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给全国的经济发展以鼓舞与启示。

1992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工业产值达785.7亿元,农业产值59.2亿元,社会零售商品总额255亿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60多倍、10多倍和30多倍。海南1992年与1987年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倍,达到人均2000元。经济特区的巨大成就引起全国注目,增强了人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它在开展外引内联、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以及拓展出口为导向牵动经济的提高,追踪市场需求推动科技进步以更新产品,采用现代农艺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相应发展第三产业以支持第一、二产业等方面,给人们以重要启示。

第二,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特区是全国吸收利用外资的热点。1992年在五个经济特区,外商实际投入90亿美元,约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达124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7,涌现出了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创汇大户,成为全国出口的新基地。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先行探索和示范作用。

第三,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进行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没有可以参照的现成经验。实行特殊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区,正是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综合性试验的适宜场所。它在改革方面取得的许多成果,如:建筑工程实行招投标承包制、劳动用工实行合同制、干部实行聘任制、设立外汇调剂中心、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建立劳动保险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等等,都在内地推广。有些只适宜在特区进行的改革,在思路上也为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四,特区是我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我国的窗口。

我国了解世界方面。(1)特区的技术窗口作用:经济特区开办以来,从国外引进相当一批先进或比较先进的技术,其中有些技术填补了我国的空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区的技术窗口作用不仅表现在引进、了解国外先进技术,而且表现在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将其消化、创新、推广等实践活动上。(2)特区的知识窗口作用:经济特区为大量、快速吸取外国的知识提供了机会和空间,通过此窗口,我们可以吸收、掌握和运用适合我国国情的一切有用的知识。(3)特区的管理窗口作用:经济特区是引进外国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的理想中介。在经济特区,可以在合资、合作和独资企业中学到外国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可以通过涉外企业直接派出人员到外国先进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4)特区的对外政策窗口作用:在经济特区,可以按照新事新办,特事特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原则进行改革,成为我国实施开放政策的试验场。这样既可以将成功的经验向内地推广,又可以把不成功的东西限制在小范围内,从而降低改革成本。

世界了解我国方面。经济特区开办以来,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工商人士到特区参观访问,使特区成为外部世界观察社会主义中国的窗口。在这个窗口中,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展示了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所作的努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以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为突破口,我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

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与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参照经济特区的一些做法而设立的。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他在视察期间写了一些题词。在深圳的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回北京后他又说:“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记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②同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下发,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延伸,在沿海地区从南到北连成一线。对进一步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国家执行仅次于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

一、放宽利用外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

二、增加外汇使用额度和外汇贷款。外汇使用额度,在今后几年内天津为每年2亿美元,上海为3亿美元,大连增至1亿美元,其他几个市也有增加。

三、积极支持利用外资及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

四、对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给以若干优惠待遇。

五、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利用外资项目的审批权限,大体上比照经济特区的规定执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中外合资、合作办的及外商独资办的生产性企业,其企业所得税按15%的税率征收③。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下发,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的61个市、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继续延伸的体现。

1986年5月,国务院成立外国投资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统筹协调外商直接投资事务的机构,并于当年公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随后有关部门制定下达了实施《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的细则,这就使我国吸收外资的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推动了投资环境的改善,把吸引外商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④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全国改革开放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各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抓住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开放工作由初期主要引进资金,向深层次的完善投资环境、创新运行机制观生产、上水平、求效益发展。截止到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数达到32个。1999年,为了加快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步伐,促进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允许内陆地区省会城市可以设立一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使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展。

关于浦东新区的崛起。开发浦东的设想酝酿已久,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资金基本上要依赖国家,而国家经济落后又没有足够的财力,致使开发浦东的设想未能实施。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打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开发浦东的问题。1990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开发开放浦东的请示》。同年4月,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1992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新飞跃。1997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鼓励这些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⑤由此可见,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极其重要,是我国扩大开放格局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又一部署。国家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为浦东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浦东新区按照不同功能定位,设立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四个功能小区。现在的浦东已经成为上海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中心的高速增长点和上海、长江流域同世界经济新的连接点。

关于保税区的建立。设立保税区,是我国借鉴国际上自由贸易区成功经验和通行做法所进行的有益探索。我国的保税区是1990年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外高桥首先建立。而后,国务院又批准设立了一批保税区。保税区作为关内境外的外贸基地,对国外的商品进入实行保税,免领许可证,允许外商或中外合资、合作在保税区内发展转口贸易,区内周转外汇可保留现汇,最大限度简化境外人员进出保税区的手续。保税区的设立与运营,从总体上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和拓展功能运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储备显示出经济活力,成为对外开放经济的新增长点。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梯度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最终确立。

注释:

①③天津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天津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编:《对外开放政策法规选编》第一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8-

9、24-26页。

②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

52、373页。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2002-11-28 《历史教学》2001.10

第二篇: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txt老子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老子叫欺骗,互相忽悠叫代沟。▲ 男人 这花花世界,我要用什么颜色来吸引你。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江经济发展遇到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但“三农”工作扎实推进、逆势而上,为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发展亮点纷呈,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连续25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而且与全省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基本同步,反映出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新成效、面临着新形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正加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升级,第二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服务业进入比重逐年提高的快速发展期,“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形成。这将给农民创业就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随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农业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全面增加,资本、技术替代土地、劳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这就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更多的资源要素配置到农业领域,全面强化对农业的技术、人才、资本和体制支撑。

从就业结构来看,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初步完成、城乡平等就业体制机制的基本建立,促进农民就业的重点转到了提高农民就业的稳定性上。这就要求通过加快完善农业经营方式、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同时,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第二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城乡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农业经营规模化,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将成为扩大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

从城乡结构来看,随着农村产业集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城市市民,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公共福利等配套改革,为产业集聚发展、农民创业就业、农民进城落户构建良好平台和有效机制。同时,随着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全覆盖格局的初步形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城乡关系将呈现发展差距缩小、协调水平提高的新趋势。

从阶层结构来看,随着城乡创业者队伍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财产性收入比重不断提高,中等收入者群体将呈现加快成长的态势。特别是随着现代农业、农村家庭工业和生产生活服务业创业主体快速成长,拥有投资创业性收入的农民群体将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农民来自土地、住房和集体资产分配的财产性收入将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落户、转换身份,城乡人口流动规模将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随着城乡扶贫工作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低收入群体将呈现总体缩小的趋势,但农业劳动者群体增收慢、城乡低收入家庭增收难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更加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更加关注平均数下掩盖着的不平衡,更加关注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群众和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从消费结构来看,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消费潜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农村居民物质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并逐步从物质消费为主向文教娱乐、休闲旅游等精神消费拓展。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促进城乡人员的沟通、城乡文明的渗透,缩小城乡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差距。

这些结构性变化表明,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已进入“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并强调要加快调整城乡结构。面对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浙江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要求,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才能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浙江要在全面推进城乡融合的进程中,不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推动政府公共资源和城市生产要素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使农业劳动者和农村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市更多地吸纳农民进城就业,促进进城农民转变为稳定就业和长久居住的城市市民。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这不仅为农民创业就业、落户城市提供了平台,也为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提供了通道。浙江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政策措施,努力在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以县域农村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既让留在农村的农民安居乐业,又为推进城镇化提供坚实支撑。

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始终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浙江要根据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后的新形势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新经验,积极探索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业劳动者和低收入农户加快增收的有效途径。这包括:通过组建股份合作实体、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创业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加大政府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保护力度和农业补贴力度,增加农业劳动者的保护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建立健全职工最低工资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消费水平挂钩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农民工群体收入。

积极探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源要素的配置容易倾向于高收益、高回报的非农产业和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促进资源要素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经过多年努力,浙江已经初步完成了公共资源配置在种类上对农村“补缺”的任务,改变了公共服务“城多乡少”的局面,下一步将致力于建立健全向“三农”倾斜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这主要是: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体作用,将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农村,加快改变公共服务“城高乡低”的状况,促进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和城乡融合;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集聚,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

深入推进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浙江在前一阶段统筹城乡发展中,已对就业、教育、卫生、社保、金融、土地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作了一些探索,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推进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其重点是:继续深化农地经营、土地使用、集体产权、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内部的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互通、开放、融合的体制机制,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方面推进现有制度的城乡接轨、城乡融合,特别要以进城就业农民融入城市、有序转变为市民为突破口,在提供城市公共服务、放宽城市户籍准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实现养老保险转续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促进更多的进城就业农民落户城市,享有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权益。

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一场深刻变革,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浙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应按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按照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要求,推进农民创业就业方式转变;按照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按照提升农村民生水平的要求,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按照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要求,推进城乡配套改革。同时,在坚持过去成功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子,着力健全规范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着力打造服务型基层组织,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服务机制,形成各负其责、各展所长、互为补充、融为一体的“组团式”服务格局;着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加快推广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四议两公开”机制,充分保障农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篇:树立安全新理念 形成工作新格局

树立安全新理念 形成工作新格局

促进黔南烟草安全和谐发展

——在2014年全州烟草商业安全工作暨站点安全建设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局长(经理)朱贵川(2014年5月14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烟草商业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3 年安全工作,进一步安排部署2014年的安全工作和烟叶站点安全建设任务。刚才,罗斐副局长代表州局(公司)安委会作了工作报告,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安全管理新理念,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安全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安全生产是人权的重要内涵,是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2013年以来,总书记连续两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增强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烟草行业作为行政性垄断的特殊行业,吸烟与健康、控烟履约、工资待遇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安全工作是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是践行“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具体行动。一旦发生涉及烟草企业的安全事故,就会把烟草行业直接的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推到风口浪尖,甚至质疑否定烟草专卖制度。烟草企业的安全工作事关行业的社会形象,事关烟草专卖制度的巩固,事关烟草行业的生存发展。我们务必高度重视,警钟长鸣、容不得丝毫懈怠、来不得半点马虎。安全工作的到位与否,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是否树立安全管理新理念。

抓好新形势下安全工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管理新理念,即“安全生产政绩理念、安全经济效益理念、注重人性的情感理念、安全服务的工作理念、学习优先的创新理念、职工公认的评价理念、源头控制的本安理念、预防为主的综治理念、全员参与的群防理念,齐抓共管的群治理念。以这10个安全理念为指导,通过推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进各级责任制和岗位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形成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生产业务部门主管、职能部门直接监管、安监部门综合监管、县(市)局属地监管、工会民主监督”的齐抓共管新格局。

我们的安全管理理念必须从最初的宿命思想向可控思想转变,从单一因素向系统因素转变,从关注事故和死亡向隐患风险和安全健康转变。安全管理要从生产向生活扩展,从企业向社会扩展,从员工向公众扩展,从安监部门向业务主管等部门扩展,从行政主管向党团、工会等组织扩展。

二、严格落实三个责任,全面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是关键。习总书记特别强调,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同时,总书记还告诫各级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不要“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在状态,热衷于忙无关紧要的事,不知利害”,“要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得太潇洒,准要出事”,语重心长,催人警醒,对我们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必须不折不扣的落实岗位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三个责任。

(一)全面落实岗位主体责任。

一是落实单位(部门)负责人负总责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本部门安全工作负总责,要亲自安排部署、督促检查和总结评审。各单位、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业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工作分管到哪里,安全生产就负责到哪里。二是强化基层管理人员安全职责。各单位、各部门要明确烟叶站点长和班组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凡是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首先追查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三是强化全员安全责任。各单位、部门要明确每个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义务和权利,严格考核,重点抓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把制度管理不断引向深入,逐渐过渡到文化管理。

(二)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

一是落实安全部门综合监管责任。各级安全部门承担安全工作综合监管责任,加强安全监管、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从强化自身作风建设做起,做到“一快,二准,三到位”,一快是行动快,反应迅速。二准是安全隐患查得准,处罚尺度把握准;三到位是职责到位、措施到位、目标到位。切实解决安全问题,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二是落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各职能科(股)室对部门所管业务范围的安全工作负直接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认真落实“二管五同时”,“二管”是“管业务必管安全” 和“管生产必管安全”,“五同时”是安全生产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把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层级、每个岗位。

三是落实工会民主监督职责。工会要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发挥职代会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鼓励职工对安全生产提出议案,并监督有关部门落实和整改。

(三)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县(市)局(分公司)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对属地物流中转站和烟叶中转库的安全监督管理,并积极帮助解决安全问题,确保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三、全力抓好五项工作,确保实现安全工作目标

(一)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建立长效机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安全生产新形势下,我们要建立健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员参与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救援体系,通过严格划分责任区域界限、明确职责要求,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绩效考核和奖惩问责制度。完善沟通协调制度,构建各职能部门讨论问题、研究决策、联合检查的综合监管平台,形成公司统一管理、生产单位负责、安监部门与相关部门合力推动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

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抓培训就是抓落实,抓教育就是抓治本”的理念,分层级、分岗位采取有效方式组织安全教育培训,重点组织烟叶站点和重点岗位员工学习。通过经常性安全教育,大力宣传普及安全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让员工清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熟悉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掌握本岗位应知应会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的自觉性。

(三)夯实“三基”工作,解决安全管理层层衰减的问题。一要强化基础工作。全面推进岗位达标,继续推动专业达标,持续开展制度创新,清理修订安全标准。加快推进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安全设施建设,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加强应急预案管理,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大力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二要强化基层工作。全力推进金福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烟叶站点安全建设,加快烟叶站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安全环境条件。完善烟叶站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绩效考核办法和安全行为激励机制。加强站点长和兼职安全员安全培训,严格安全监督检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活动,开展自查自纠,开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解决一项安全难题、整改一项安全隐患、为员工做一件实事等活动,调动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

三要提升员工基本素质。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加强安全文化、安全标准化、安全理念等培训教育,让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为了谁、安全为谁好、谁受益”,强化员工安全意识,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把“安全第一”从口号落实到现场和实际行动中。

(四)加大检查督查力度,解决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的问题。一要立足事故预防,探索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安全监控动态管理、预警预报和事故风险评估的工作体系,全面提升事故预防处置能力。

二要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标准、重实效”的原则和“二直四不” 检查方式,引入安全检测和安全评估等方式,加大对消防、交通、设备设施、内部治安、复合肥加工和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以及车间、两烟仓库、配电房、值班室食堂、招待所等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三要强化隐患整改督办督查,严格执行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和督办通报制度,严格实施事故隐患风险分析、整改治理和效果评价,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隐患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的,严格安全绩效考核,实行重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严格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五)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一是培养锻炼在岗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安监人员业务培训和技能训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引导安监人员自学,组织专兼职安监人员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考试,提高安全监管业务水平。

二是保持安全监管队伍连续稳定,做到安监人员配置只增不减,继续根据安全需要设置安全技术岗位,安监股长调整应征求主管部门意见,不得随意调整安全骨干,不得将不具备安全管理基本能力的人员调到安监岗位,努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员工满意的队伍。

同志们!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重在落实,希望各单位、各部门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努力推动黔南烟草安全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第四篇: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破解“三农”工作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我国改革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为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作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的基本判断。这个基本判断,准确把握了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今后制定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基点,是统筹城乡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基本依据,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亿万农民的共同心愿。全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从各地实际出发贯彻落实好中央的战略部署,努力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在充分肯定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许多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困难:农产品供求格局、农业劳动力结构、农村社会结构、农业对外开放局面发生深刻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总根子是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是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通过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提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为破解我国“三农”发展难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其所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指明了根本出路和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些年来,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业基础地位不牢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业生产成本迅速上升、比较效益明显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要素市场配置不均等,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城乡公共服务存在明显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面对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从而全面推进我国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总体上已经成为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的大国,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和能力,具备了从根本上消除形成城乡差别、制约农村繁荣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的条件和能力。各地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从各个方面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步伐和制度建设,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融合一体,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实现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

当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今年中央新增加的1000亿元投资中,有340亿元用于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后两年的4万亿元投资中,还有相当数量用于“三农”,这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同贯彻落实当前中央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综合考虑,积极推进。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统筹兼顾的任务繁重,领导协调的难度很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按照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机结合起来,使这三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既要抓住有利时机和条件,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改革步伐,又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又要注意探索分阶段、有步骤的过渡形式和制度安排,循序渐进。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总结经验、分类指导。要找准突破口,明确思路,抓住重点,讲究方法,力戒急于求成、一刀切、强迫命令和形式主义,切实把这项顺应亿万农民共同心愿、利国利民的大事抓紧、落实

第五篇: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赵洪祝(浙江省委书记)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江经济发展遇到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但“三农”工作扎实推进、逆势而上,为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发展亮点纷呈,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连续25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而且与全省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基本同步,反映出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新成效、面临着新形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正加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升级,第二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服务业进入比重逐年提高的快速发展期,“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形成。这将给农民创业就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随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农业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全面增加,资本、技术替代土地、劳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这就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更多的资源要素配置到农业领域,全面强化对农业的技术、人才、资本和体制支撑。

从就业结构来看,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初步完成、城乡平等就业体制机制的基本建立,促进农民就业的重点转到了提高农民就业的稳定性上。这就要求通过加快完善农业经营方式、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同时,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第二产

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城乡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农业经营规模化,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将成为扩大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

从城乡结构来看,随着农村产业集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城市市民,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公共福利等配套改革,为产业集聚发展、农民创业就业、农民进城落户构建良好平台和有效机制。同时,随着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全覆盖格局的初步形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城乡关系将呈现发展差距缩小、协调水平提高的新趋势。

从阶层结构来看,随着城乡创业者队伍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财产性收入比重不断提高,中等收入者群体将呈现加快成长的态势。特别是随着现代农业、农村家庭工业和生产生活服务业创业主体快速成长,拥有投资创业性收入的农民群体将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农民来自土地、住房和集体资产分配的财产性收入将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落户、转换身份,城乡人口流动规模将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随着城乡扶贫工作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低收入群体将呈现总体缩小的趋势,但农业劳动者群体增收慢、城乡低收入家庭增收难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更加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更加关注平均数下掩盖着的不平衡,更加关注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群众和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从消费结构来看,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消费潜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农村居民物质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并逐步从物质消费为主向文教娱乐、休闲旅游等精神消费拓展。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促进城乡人员的沟通、城乡文明的渗透,缩小城乡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差距。

这些结构性变化表明,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已进入“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并强调要加快调整城乡结构。面对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浙江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要求,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才能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市民与农民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浙江要在全面推进城乡融合的进程中,不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推动政府公共资源和城市生产要素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使农业劳动者和农村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市更多地吸纳农民进城就业,促进进城农民转变为稳定就业和长久居住的城市市民。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这不仅为农民创业就业、落户城市提供了平台,也为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提供了通道。浙江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政策措施,努力在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以县域农村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既让留在农村的农民安居乐业,又为推进城镇化提供坚实支撑。

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始终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浙江要根据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后的新形势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新经验,积极探索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业劳动者和低收入农户加快增收的有效途径。这包括:通过组建股份合作实体、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创业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加大政府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保护力度和农业补贴力度,增加农业劳动者的保护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建立健全职工最低工资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消费水平挂钩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农民工群体收入。

积极探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源要素的配置容易倾向于高收益、高回报的非农产业和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促进资源要素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经过多年努力,浙江已经初步完成了公共资源配置在种类上对农村“补缺”的任务,改变了公共服务“城多乡少”的局面,下一步将致力于建立健全向“三农”倾斜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这主要是: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体作用,将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农村,加快改变公共服务“城高乡低”的状况,促进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和城乡融合;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集聚,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

深入推进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浙江在前一阶段统筹城乡发展中,已对就业、教育、卫生、社保、金融、土地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作了一些探索,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推进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其重点是:继续深化农地经营、土地使用、集体产权、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内部的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互通、开放、融合的体制机制,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方面推进现有制度的城乡接轨、城乡融合,特别要以进城就业农民融入城市、有序转变为市民为突破口,在提供城市公共服务、放宽城市户籍准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实现养老保险转续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促进更多的进城就业农民落户城市,享有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权益。

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一场深刻变革,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浙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应按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按照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要求,推进农民创业就业方式转变;按照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按照提升农村民生水平的要求,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按照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要求,推进城乡配套改革。同时,在坚持过去成功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子,着力健全规范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着力打造服务型基层组织,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服务机制,形成各负其责、各展所长、互为补充、融为一体的“组团式”服务格局;着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加快推广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四议两公开”机制,充分保障农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下载关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并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表达的能力。 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第一中学 孟光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并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严......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教学设计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

    社火的形成与发展

    关中社火的形成、发展与环境关系论述 在秦岭和黄土高原南北夹持下有一块肥沃的土地,东西长40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这就是关中---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关中......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脑机能的成熟过程中通过个体的社会化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有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经历......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的是汉朝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在我国文学史上,......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理论有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邓小平理论......

    五言诗的形成与发展

    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教师中心稿) 内容提要 西汉,是五言诗的酝酿期,五言歌谣形式在这一时期日趋酝酿成熟。到东汉,文人们在充分吸收民间歌谣形式的基础上,开始了五言诗创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