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事求是的形成与发展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在这一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的伟大转移;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标志着党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毛泽东同志去世和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批判了“两个凡是”和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使人们的思想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成功地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即著名的南方谈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二个宣言书。
邓小平同志去世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邓小平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然要求尊重实践。在实践中发现真理、运用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实践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尊重实践就是尊重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我们党工作路线上的体现。
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与时俱进对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D.注重协调性 【ABC】(2005年多选题第24题)。
7.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科学的表述揭示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有四个基本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基本内容为: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反对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两种错误的思想。
(2)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既要吃透理论,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搞清实际,把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3)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在党的思想路线总的地位与其他三个方面并不是等同、并列的,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三个方面都可以用实事求是加以解释和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还蕴涵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故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邓小平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他对真理标准问题作了新的发挥,把实践标准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8.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使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但主观是否符合客观,思想是否符合实际,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加以检验。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从根本上破除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克服与消除思想僵化,从而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转贴于:考研_考试大【责编:dxy 纠错】
邓小平论实事求是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邓小平于1977年4月10日,针对“两个凡是”,提出准确完整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他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页)。他还根据当时党的现状指出“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5页)。谈到学风问题时,他指出“培养好的风气,最主要的是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57页)。后来,他展开论述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如“„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7页),“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14页),“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6页)。这样,就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在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同时,坚决顶住了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
2、全面阐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化大革命”结束,刚刚开始拨乱反正时,针对“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邓小平把解放思想作为重大问题提出来,指出“首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1页)。他在高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时,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他还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4页)。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不仅指导了拨乱反正,而且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3、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起点也是逻辑起点,贯串在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他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关于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体系。
(1)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在这一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的伟大转移;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标志着党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毛泽东同志去世和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批判了“两个凡是”和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使人们的思想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成功地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即著名的南方谈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二个宣言书。
邓小平同志去世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邓小平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然要求尊重实践。在实践中发现真理、运用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实践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尊重实践就是尊重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我们党工作路线上的体现。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时俱进对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D.注重协调性 【ABC】(2005年多选题第24题)。
7.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科学的表述揭示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有四个基本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基本内容为: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反对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两种错误的思想。
(2)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既要吃透理论,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搞清实际,把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3)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在党的思想路线总的地位与其他三个方面并不是等同、并列的,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三个方面都可以用实事求是加以解释和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还蕴涵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故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邓小平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他对真理标准问题作了新的发挥,把实践标准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8.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使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但主观是否符合客观,思想是否符合实际,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加以检验。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从根本上破除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克服与消除思想僵化,从而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929年 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
1930年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 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7年 毛泽东 《实践论》、《矛盾论》 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 六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 实事求是路线的形成;
1941年 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毛泽东 实事求是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初步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
20C50S后半期 毛泽东 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错误;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起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80年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首次作出了概括;
2000年 十三届四中全会 江泽民 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002年 十六大 胡锦涛 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012年 十八大习近平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形成时期:1921-1935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形成标志: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成熟时期:1935-1945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成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继续发展时期:1945-1976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922年 二大 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1923年 三大 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并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1925年 四大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7年 八七会议 毛泽东 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
1927年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 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新中国成立前夕 系统论述例如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的道路的探索:
1928年 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0年 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政权的思想;
1938年 毛泽东 《战争和战略的问题》 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阶段:
1949-1953年 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1954-1955下半年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1955-1956年底 发展高级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1981年 十一届六中全会 提出初级阶段理论的概念; 1987年 十三大
首次论述;
1997年 十五大
丰富了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980年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1986年 邓小平再次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1990年 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 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和概括性的理论,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导言:
在中央党校的门口一块石头上刻着中央党校的校训,“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当年为党校亲笔题写的,勉励所有共产党人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实事求是也是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那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有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确立 ㈠相关概念
1、思想路线: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是认识路线的具体化。
2、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3、实事求是词源: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汉有个河间王刘德热爱古代文化,立志恢复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和年年征战而损失的古代典籍和礼仪,他主张用事实作证据,去伪存真,舍非求是。所以班固修称赞河间献王刘德“求学好古,实事求是”
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1、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思想路线”的概念是毛泽东。毛泽东当时提出思想路线问题是有着强烈的针对性的。针对的革命战 争年代照搬教条,对马列理论不消化、对中国国情不了解、不研究的现象而提出的。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当时有一个同志刚到陕北洛川就提出取消一切苛捐杂税。毛泽东后来问题,一切苛捐杂税你都取消了,究竟哪几种苛捐哪几种杂税?毛泽东批评这种作风是闭着眼睛在抓麻雀,瞎子摸鱼。1937年11月底,王明从苏联回国抵达延安,(“九一八”事变后,王明到了莫斯科。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要负责人,并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他顶着共产国际执委的头衔到处发表演讲,并大段大段背诵马列主义原话。说起外国的事来头头是道,却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把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作为中央党校校训,在延安开展了端正党的学风,党风、文风的整风运动。
2、提出
①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在写给林彪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提出: “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
②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含义。“从斗争中”,是说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 “创造新局面”,是说不能照搬照抄,而应该有创造性。
③1938年10月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中最先使用了“实事 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④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界定。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⑤ 1942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在延安落成,毛泽东应邀兴致勃勃地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1943年12月12日,这四个大字被刻在石板上,镶嵌在大礼堂正面墙上,作为全党同志学习的座右铭。今天在北京党校的门口依然摆放实事求是的石刻,勉励所有共产党人说话办事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确立
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949年到1957年上半年,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了较好的坚持和贯彻执行。
①强调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从当前的基本国情出发。②十分重视在全党开展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整风活动。③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反对照抄照搬别国的东西。④大力倡导调查研究。
讨论: “实事求是”立碑铭志的重大意义。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都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此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了解事实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任何一种思想的提出,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和发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自提出到在全党得到确立经过了十九年的探索和宣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30年5月,他通过《反对本本主义》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在战争时期,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党的领导人,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为了揭露错误的思想根源,毛泽东发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深刻地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系统的哲学论证。在之后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借中国传统文化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恢复
但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以至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978年12月,邓小平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把实事求是放在了第一位。
经过邓小平等人的努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了重新确立和恢复。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此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被不断地创新和升华。
江泽民在邓小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在1997年的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继续强调了实事求是。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胡锦涛作为领导人,也对其作了补充,进一步完善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又进一步提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在今后的时间里,实事求是这种思想路线必将继续继承和发展壮大下去。
四、总结
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一系列领导人的共同总结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不断加强,群众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可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才会越来越浓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越来越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广。
第五篇:实事求是与教育发展
实事求是与教育发展
摘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面对就教育的现实,实事求是的研究教育,探索教育规律的本源。
关键字:实事求是,教育发展
当时间从眼前疾驰而过的时候,我猛然看到了大二的日子即将远去,在触目惊心的流逝中,我彷徨了良久。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有我的思想,也有自己的理想。然而,我们更需要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关注社会发展和进步,了解社会,认知社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然而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在我们的生活和成长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可是实事求是到底该怎样理解才准确呢? 1941年9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1]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1]
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还说过:“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1]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成绩举世公认。可是,这发展的背后是以牺牲环境、资源的浪费为代价的,甚至可以说是以牺牲后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因此,这样的发展不是全面的发展,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协调的发展,更不是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们用科学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发展,而绝不能只看GDP的增长,把GDP的增长作为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发展的唯一指标。因此,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因为科学发展观与实事求是是一脉相承的。
就拿教育来说,什么是教育的发展?什么是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值得全体党员同志认真思考的问题。升学率是衡量教育发展的指标之一,但绝不是唯一指标。将升学率作为教育发展的全部,作为衡量学校、教师优劣的标准是十分有害的,这其中必然是以牺牲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也不利于教师的健康发展,因此不能成为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大环境下,我们的教育只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不在少数。教育的功利性太强,以考试为指挥棒,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教着,学生学着,但是痛苦着。人们看到的是少数学生优秀的高考成绩,看到的是表彰、奖金,常常沉浸在升学率的喜悦之中,而忽略了大多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更看不到培养中华民族合格公民的紧迫任务。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当下正在开展的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教育要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回归本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的教育理论是他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小平同志针对教育实际情况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和精辟论述,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对我们当前进行的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解放思想。
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必然的结果,是我们对教育本质的一次新的深入的认识,这是人类用聪明才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又一个成果。我们需要认识它、把握它,但要适应这一新的教育观念,则又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以充分认识这一新的教育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对教育的目的任务进行新的认识。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我国教育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国家的大方针,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认真执行的方针。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从传统的读书为升级,毕业为升学,考取高校便成才的教育观、人才观中解放出来,来一个彻底的转变。要认识到学校教育不仅要为上一级学校和社会各部门输送合格的毕业生,学校教育还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本,为每一位学生今后的生长和发展打下基础。
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不论是输送的人才还是自身的发展都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闭门造车式的教育必然被时代所淘汰。如果我们今天还教学生用标枪狩猎,用火炉打铁制造工具岂不落后。所以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要适应科技革命,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小平同志所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我们应改变以往教师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方法、技能的教学模式,使教育从灌输知识转
变为培养学生会自学和独立思考。要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需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实事求是。
实是求是是科学的工作作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应根据国情搞建设,办教育也是如此,应当根据实情来办。
实情之一是开展素质教育需要有一个逐步认识、发展提高的过程,希望一步登天是不科学、不现实的。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已经走出了素质教育的种种“误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必须落实在课程和教材中,落实到课堂和学生身上。
实情之二是教育工作的全部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能全面、活泼、和谐地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是每门学科,每位教师的共同任务。我们今天的教学,不仅是为学生掌握知识和某些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实情之三是人的体质、智力是有差异的,人的生长和发展进程也是有差异的。学校教育受师资水平、设备条件、地区经济、教育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教育质量也存在客观的差异。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领导面对不同的教师和班级也应因材施管。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差异,承认差异,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因地制宜积极开动脑筋提高教育水平。
实情之四是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应当处理好教与学、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不管利用多么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果把学生当作观众,教师表演得再精彩,教学效果也是有限的。要改变一本书、一本作业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言堂的教学现状,目前在开展的教学模式研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我们应积极投入。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能以较小的投资获取较大的效率。
实情之五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一个有教学功底,事业心强,爱学生,能辛勤耕耘的好教师,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取得比一般人好的教学效果。要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
解决教育遇到的难题,必须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必须回归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工作态度。
学生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学校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学的设置是有规律的。
活动的安排是有规律的。
按教育规律办事,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四有”新人,是我们的办学宗旨,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
实践证明,大到国家建设,小到个人的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实事求是都是
我们须臾不可缺少的法宝。可以说,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实事求是”是普遍的真理,对国家,组织和个人都有广泛的指导价值。就个人而言,我们做一件事首先分析自己的情况,面临的环境,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具有的优势和不足,然后才可以结合要达到的目标,制定最佳的方案,其实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
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我们正站在校园与社会的边缘,我们肩负着重任,因为我们将是先进知识的载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少一些虚荣,多一些务实;少一些妄想,多一些理性,我们更应该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后,愿我们都能做一只闹钟,通过敲打自己来唤醒别人。
参考文献:[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促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
3.实事求是与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