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思考来源

时间:2019-05-14 01:4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思考来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思考来源》。

第一篇: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思考来源

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思考来源: 作者: 时间:2008-10-28 点击: 1973

一、绿色壁垒的由来和发展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起因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要求,后来随着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特别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而,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于是,贸易与环境这两个原本在世界贸易史上不相干的问题被一条绿色的纽带连在了一起,绿色壁垒就出现了。以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舞台上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到了1999年11月30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这时环保这道绿色的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严格的检测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选择、强制性绿色标志、要求ISO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等。

绿色壁垒的形成虽然只是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趋全球化,并呈加快发展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陆续制订了一系列“绿色标准”和“绿色法规”,截至目前,国际社会已制定了一百五六十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条约,各国制定的环保法规也越来越多。如德国就制订了1800多项环保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章。对于食品进口,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1991年,就有32个国家和地区对427种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制订了标准。在纺织行业,目前最严格的要数国际环保组织制订的《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它需要组成服装产品的每一个部件都通过有关检测和认证。对不符合规定者,发达国家纷纷采取禁止、限制进口等种种限制和惩罚性措施。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其中由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产品占90%,涉及纺织品、成衣、化妆品、日用品等。1997年10月,欧盟成员国禁止进口亚洲5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七大类共100多种纺织品,理由是产品中含有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化学物质。

由于绿色壁垒的不断扩展,我国出口的纺织品、油漆、涂料、建筑材料、清洁用品、纸张、纸制品、电池与保护臭氧层有关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机械产品、鞋类、橡胶制品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我国出口的商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环保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越来越多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地区和国家环保法规的影响。

这些对我国已造成严重影响的标准主要是: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的含铅量,皮革的PCP残留量,烟草中有机氯含量,机电产品、玩具的安全性指标,汽油的含铅量指标,汽车排放标准,包装物的可回收性指标,纺织品染料指标,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等。

二、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1.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

我国外贸出口额的五分之一由纺织行业创造,纺织行业是创汇的第一大户。中国已连续6年保持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出口第一大国地位。入世对我国纺织业是一个最大的“利好”消息。根据ATC协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在5年过渡期内,我国在设限国的纺织品配额在现行基础上年增率为25%,这意味着我国纺织品的出口每年将增加5000万美元的机会。如果加上其它不设限的国家和地区,入世后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每年至少可增加10亿美元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破除绿色壁垒的屏障,这个巨大的市场只能是“水中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及”。绿色壁垒将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最为艰难但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在日益外向的中国各产业中,纺织业的对外依存度最高。虽然同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税越来越低,但是绿色壁垒正成为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随着人们对生态和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加深,“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等概念大举进入国际纺织品与服装贸易领域,各国对纺织品及服装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绿色壁垒面前,中国纺织行业原有的价格低廉等比较优势也将受到冲击,如果产品再达不到相关绿色标准,大量的国际订单将与我们失之交臂。目前,一些欧盟的买家在向国内企业下订单时,就要求在合同中写上“达不到《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赔偿10%货款”的条文。

1998年,上海对德国出口的单装内衣,因含偶氮染料而被迫中止出口,减少外销额达500万美元。不久前,30万件出口欧盟的中国茄克被迫回销,原因是茄克拉链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江苏申澄集团出口德国的一批针织服装,因没有达到合同上约定的生态纺织品标准被中间商处以16万美元罚款。浙江省去年6—10月出口纺织品服装退货共计704批(不含宁波),退货金额为1586万美元;其中表内商品200批,占28.2%;表外商品504批,占71.6%。究其原因除了市场因素、规格不符、缝制不良外,大多都是与绿色壁垒有关。可见,发展生态纺织品可有效克服绿色壁垒,扩大市场份额。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一份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多达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了绿色壁垒的负面影响。有关专家认为,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程度已经并将超过反倾销案件的影响,已成为入世后我们不容回避的课题。

2.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在纺织品、服装领域的技术壁垒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产品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所设置的壁垒,主要是要求企业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及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和声明”;另一类是针对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影响的,要求产品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我们将能够克服这两项壁垒而生产出的产品,称作:生态纺织品。

所谓生态纺织品或生态服装,它是以保护人类身体健康,使其免受伤害,并具有无毒、安全的优点,而且在使用和穿着时,给人以舒适、松弛、回归自然、消除疲劳、心情舒畅的感觉的纺织品。从专业上说,绿色服装必须包括三方面内容:

1、生产生态学,即生产上的环保。对天然纤维来说,在种植或饲养过程中,所用的肥料、饲料、生长剂、除草剂、消毒剂等对人类应是无毒无害的;在面料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放出有害气体,并且排水符合卫生要求;

2、用户生态学,即使用者环保。要求对用户不带来任何毒害;

3、处理生态学,是指织物或服装使用后的处理问题。例如是否能回收,是堆积还是焚化。比如最近服装市场上出现的新纤维Tencel(天丝),因其生产中的化学试剂可回收,废料可焚烧,故属于绿色纺织品。

因为在服装原材料如棉、麻纤维的种植过程中,为控制害虫、植物病毒和杂草的侵蚀,确保其产量和质量,大量使用杀虫剂、化肥和除草剂,导致农药残留于棉花、麻纤维之中,虽然在服装之中含量甚微,但长期与皮肤接触,危害极大。其次,在原料储存时,要用五氯苯酚等防腐剂、防霉剂、防蛀剂,这些化学物质残留在服装上轻者会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或其它中毒反应,重者会诱发癌症。此外,我国纺织品一直沿用“纺纱—织造—染整”的传统工艺。在织布过程中,使用的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去污剂、增白萤光剂等化学物质,又一次残留在服装上。其中最有害的处理过程就是印染。现代人追求生活丰富多彩,更追求服装的色彩多变。颜色越来越丰富的染料被研制出来,棉纺织品被染得五颜六色。“漂亮”的目的固然达到了,但印染中使用的能诱发癌变的偶氮染料中间体、甲醛和卤化物载体及重金属却残留在服装上。此外,在服装的附件中,如拉链、钮扣等,会含有铅等重金属。由此可知,一件服装在变为成品的过程中残留毒素的机会是很多的。尽管现在世界上各国发达程度不同,对环保的认知程度有差异,但发展环保纺织品和绿色服装将是必然趋势。比如:浙江的绍兴作为纺织大县在入世后出现了空前的出口好势头,但不少绍兴纺织品在欧洲国家屡屡受挫,多数问题出在染料上。都是因为染料中的偶氮和19种分散染料(染原料的几种有害化学成分)超标。1998年,“永通集团”有一批价值100万元的纺织品出口到欧洲。经检测布料里有一种化学成分对人体有害,结果遭遇退货。这批货又漂洋过海回到了国内,退货中转的各种费用差不多超过了布料本身的价格。100万元莫名其妙地打了水漂,布料和颜色都无可挑剔,问题还是出在染料上。因此,纺织业的发展与印染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虽然目前国内有数百家生产染料的企业,但环保型的活性染料市场有6成以上被德国巴斯夫等国外大公司所控制,其价格相当于国内企业的2倍。由于国内同类染料的性能不够稳定,纺织品出口企业还是忍痛花高价买进口染料。而一用进口染料,我国纺织品的原有价格优势就不复存在。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客户对我国出口纺织品的质检要求已出现三大变化:1.从传统的重视外观质量检验趋向注重内在质量的检测,有的外商已将纺织品内在质量指标列入了信用条款;2.对纺织品的质量指标更严格,许多客户会在合同中对影响使用性能的质量指标提出特殊要求,对染色牢度等项目指标的要求明显提高;3.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由传统的实用性、美观性、耐用性,趋向更重视安全性、卫生性。特别自奥地利1990年率先制订了环保纺织品标准后,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出台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进口纺织品实施安全、卫生检测;美国、欧盟还相继提出了对非环保染料的限制,对纺织品中偶氮染料、甲醛、五氯苯酚、杀虫剂、有机氧化物等的含量都实施了严格的限制。国际环保组织制订的《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需要组成服装产品的每一个部件(包括纽扣、拉链)都要通过有关的检测和认证。国内内衣行业唯一一家获此认证的“婷美”内衣为建立一整套生态纺织品供应链就用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婷美”也正因此成功地进入了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因此国内纺织品企业,要想在国际上有所作为,就必须研究国际规则,生产经过环保认证的绿色产品。

3.发达国家控制纺织品及服装中有害物质的法规和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

世界环境保护浪潮风起云涌,已影响到国际服装市场,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通过制定各种环境标准、环境法律、法规,建立起一道道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保护本国服装市场竞争力的“绿色贸易壁垒”。他们以保护环境和健康为前提,通过各种环保法律法规强化环境安全,使得绿色壁垒成为服装贸易中新的保护网,对我国出口的服装产品提出种种近乎苛刻的条件,造成我国服装出口频频受阻。早在1975年日本就开始实施《家用产品有害物质控制法》,其中对两岁及两岁以下的婴儿服装(特别是与皮肤直接接触服装)上的甲醛残留限定为20ppm;1995年日本的《产品责任法》又规定,对皮肤伤害、异物混入、燃烧事故、染色不良造成的特殊事故等服装成品缺陷,受害者可申请赔偿。1997年,欧盟禁止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使用含有有毒金属化合物的杀虫剂;1994年德国食品和日用品法案规定在纺织品中不得检出过敏性分散染料;1999年1月1日起,使用含有致癌芳香胺的118种偶氮染料的成衣、皮革、服装、床上用品、家居布料等不可在德国市场上销售,目前欧盟对此也已立法,(见欧盟指令76/769/EEC、89/677/EEC、94/60/EC和97/10/EC),指令实施日期是2002年7月1日,意味着出口至欧盟十五国的纺织品从今年7月1日起都必须符合欧盟的法规,否则就进不了欧盟市场。美国联邦法规16 CFR 1303规定要取缔服装配件表面镀层中的含铅涂料。瑞典、芬兰、挪威等国家也都纷纷立法,对服装及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邻苯二甲酸盐、石棉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20世纪90年代初,由德国、奥地利、瑞士等欧洲13个国家的13个研究所成立了“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了Oko-Tex standard 100(产品标准)和Oko-Tex standard 200(检测标准)等标准。此套标准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研究,修改和完善,目前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研究机构,在法国和德国还分别拥有两家认证机构。目前,标准100检测并授予环境标志的生态纺织品主要有4类,一类是婴儿用产品,它指除了服装外所有用于制作婴儿或直至两岁儿童的产品、基本材料和辅料;第二类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如制服衬衣、内衣等;第三类是不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如充填材料、衬料等;第四类是装饰材料,包括原材料和辅料在内的所有用于装饰的产品,如白布、墙面覆盖物、家具布、窗帘、地毯、床垫等,可以说,获得环境标志的纺织品已经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消费者的健康。

Oko-Tex standard 100,2000年版规定测试的项目为:PH值、甲醛含量、重金属离子含量、农药、氯代苯酚、PVC增塑剂、染料、含氯有机载体、染色牢度、挥发物、气味测定等项目。与Oko-Tex standard 100相配套的检验程序标准为Oko-Tex standard 200,此标准包括了测试项目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技术。发达国家对绿色服装的检验手段和要求在逐步提高,他们利用高新技术、高灵敏的检测设备,进行精密分析,高标准,严要求。因此,了解发达国家准入规则并取得这些国家认可的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对于我国纺织企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对发展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思考

1.加强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建设

随着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和发展,标准化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依靠先进标准进行商业竞争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新动向,标准是质量的前提,从关注标准高度出发提高产品竞争力,是中国企业及标准制定部门的当务之急。

在生态纺织品领域,目前除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有一个对照欧盟标准制定的生态纺织品标准外,还没有一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中国在标准化方面的落后正好与发达国家对标准化的重视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在国际市场遭遇“绿色壁垒”的中国企业往往都觉得很冤,来自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一份资料显示,在我国19278项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由于没有相关法规,现在对服装在进入市场前没有专门机构进行强制性检验。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制定纺织品的安全通用国家标准。

为了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从2001开始,国家标准委开展了对我国大宗出口产品标准情况的调研,纺织品是其中一类。加紧构筑纺织品安全体系是目前的当务之急。1997年5月,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成立,统一部署实施ISO 14000系列标准的工作;1998年发布了GB/T17592、GB/T17593、GB/T291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重金属及甲醛的检测标准;2000年6月,颁布了《生态纺织品》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2001年8月颁布了GB18401《纺织品甲醛含量限定》。目前正在起草两项纺织品安全方面的标准——《纺织品安全通用标准》和《生态纺织品通用技术条件》,前者对一些影响人体健康的指标做出了最基本要求,有望在调整产品结构、限制进口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后者则等同采用了《欧洲生态纺织品》标准,目的是向出口外向型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纺织品既代表了全球消费和生产的新潮流,又可以成为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限制进口的手段。随着我国入世,绿色壁垒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因此,生态纺织品将是应对绿色壁垒、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最佳途径之一,将成为纺织行业内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国已发布了与纺织品安全性有关的国标近90项,其中纺织品耐色牢度试验方法有70项,甲醛检测方法标准2项,燃烧性能测试方法9项,酸碱性检测方法4项,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3项,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1项。虽然,我国在生态纺织品标准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我们必须急起直追。

2.外贸纺织服装企业要积极采用先进标准指导生产

有人说,从发展中国家看,绿色壁垒是一堵绿色的、听起来很美丽的墙,横亘在本来就崎岖的国际贸易之路上。因为她美丽,所以不可能像拆除关税壁垒那样去拆除它。我们最好的选择是把壁垒看成桥墩,在脚下与壁垒之间建筑一座绿色的桥,上得坡去,到达彼岸。

那么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增强环保意识就是企业走向成功的起点。绍兴的永通染织集团,10多年前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经历了98年出口欧盟的教训后,痛定思痛,把了解发达国家的技术要求,研究他们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技术改造,去年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创下了产量、销售、出口三项全国冠军,外贸出口超过1亿美元,产品行销75个国家,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的好成绩。今年前三个月,产品出口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0%,让业内人士连连称奇。他们交了100万元的学费,然后挣回了一亿美元的大市场,这就是突破绿色壁垒后尝到的甜头。永通人发现绿色环保、对人体无害是一种世界潮流。如果这一关过不了,最后肯定会被世界市场尤其是欧美高档市场淘汰。要抢占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必须强化产品的“绿色”意识。

破解了绿色壁垒后的永通集团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顺利打开了欧洲市场,并牢牢占据了世界市场中的份额。如今,随着国内环保染料价格的总体走低,永通集团的效益显著提高。绿色壁垒不可怕,关键是要有勇气跨越它。谁行动得早,谁就是赢家。类似永通集团的成功例子在浙江已经不在少数。曾经因为钮扣的环保问题而遭退货的杭州汇丽绣花制衣公司,如今专门确定了4家定点厂制造环保型钮扣,一年出口到欧美市场的女装达到800多万件。去年,汇丽的单子做到7000多万美金。目前,汇丽公司的客户中有世界上4个大财团的几十个女装品牌,一天生产2万多件。过去怕做欧美市场,现在严格按环保标准生产后,发现欧美市场风光无限,有做不完的生意!

我国加入WTO后,纺织服装企业只有真正与国际接轨,才能在国际大环境下生存。“接轨”就是“理顺”在企业管理能力、科技水平、标准运用、信息快捷、市场运作观念与手段上真正取得平等对话的实力。当前,服装快速反应已成为世界服装业的一个发展趋势,美国已有65%的服装企业参加了快速反应,实时掌握国内外纺织品技术法规、标准的制、修订情况,使企业竞争力大大提高,而我国目前总体上还在研究、宣传或仅仅少数几个大企业才会去关注这类信息,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

3.积极推行生态纺织品认证

21世纪纺织品持续发展的主旋律是绿色纺织品的开发。这几年,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发对身体健康有益无害、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标签”产品,美国、日本、瑞士、加拿大、英国等国家都在推行“生态标签”,“生态标签”即类似于我国的环境标志认证。目前“生态标签”正在全球迅速发展,许多实施生态标签的国家,把“生态标签”视为一种非关税壁垒,禁止非“生态标签”产品进口。而获得了该标志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普遍高于一般产品。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和安全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绿色消费”的浪潮。

目前国际市场普遍使用多种生态标签,较有影响的生态标签有Oko-Tex Standard 100、Eco-Tex、MST、MUT、CleanFashion、Tex-Proof等。这些标记已成为生态纺织品的国际通行证。近年来,国际环保纺织协会陆续在中国的香港和上海、日本、韩国设立办事处,以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更快地加入到生态纺织品标签计划中来。自2000年以来,生态纺织品认证在亚洲得到了广泛推广。香港作为亚洲的自由贸易港,保持了一贯的发展势头,在纺织品生态认证方面占据领先地位。日本的NISSENKEN在2000年初获准成为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成员机构,并在日本市场开始采用纺织品生态标签。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生产厂商也十分活跃,成为生态纺织品认证在亚洲的增长点。

与周边地区相比,中国内地纺织服装企业的庞大与生态纺织品认证发展速度的较慢十分不协调。我国的绿色生态服装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1999年9月,我国对“生态纺织品评价及检验标准”正式立项,由中国纺织科学院具体负责,正式对生态纺织品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然后制订出相应的标准及技术规范。但从总体上说,我国对服装的污染识别、检测以及环保标志还很落后,对印染整理纺织品的环保检测认证尚缺乏手段。制定《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它已在世界范围内发了23000张证书,其在中国内地的唯一授权机构——瑞士纺织品检定公司上海办事处,只用不到两年就发出了200张认证证书。已获得证书的这200家企业由于接触国际市场比较多,因而申请生态纺织品认证比较积极。他们已认识到生态纺织品认证是纺织服装企业提升产品品质、进军国际市场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婷美早在一年多前就开始从各个方面提升产品品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纺织品供应链,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了最严厉的国际环保组织制订的《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内衣产品,并顺利打入日本和欧美市场。以前,国内企业竞争是谁的广告多、谁的价格低就能赚钱,今后将变成谁的科技含量高、谁能获得权威认证才能占领市场,婷美是独有中国知识产权的产品,又按国际游戏规则取得了“绿卡”。所以企业只有做到自身产品过硬,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战胜洋对手。

第二篇:“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内 容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各个国家为保护本国利益而采取的各种保护手段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具有隐蔽性和广泛性,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绿色壁垒”。“绿色壁垒”作为新的行之有效的贸易壁垒,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并以其外表的合理性及内在的隐蔽性,已经成为继关税之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国际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的障碍,自2001年我国入世已来,绿色壁垒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断显现,每年几百亿美元的出口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对“绿色壁垒” 的认知和了解,既可以对国外的贸易壁垒做出防范,又可以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对其适当运用,提高我国的贸易保护能力,从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绿色壁垒;环境;国际贸易;规则;对策

目录

一、绿色壁垒概述………………………………………………………………3

(一)绿色壁垒的概念„„„„„„„„„„„„„„„„„„„„„3

(二)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3

(三)绿色壁垒产生的条件„„„„„„„„„„„„„„„„„„„3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4

(五)绿色贸易壁垒的种类„„„„„„„„„„„„„„„„„„„4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5

(一)绿色壁垒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效益,减少了中国出口总值。„„ 5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的不利影响。„„„„„„„„„6

(三)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6

(四)绿色壁垒使国外污染产品和产业向中国转移。„„„„„„„„6

(五)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引发贸易摩擦。„„„„„„„„„6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6(一)绿色贸易的兴起为我国出口贸易开辟了广阔的绿色市场。„„„6(二)绿色理念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进一步调整。„„„„7(三)绿色贸易壁垒调动了出口企业对环境质量竞争的意识。„„„„7

四、我国外贸出口突破国际绿色壁垒的对策……………………………………7

(一)加强宣传教育,顺应绿色潮流,提高环保意识„„„„„„„„7

(二)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并将环保纳入外贸发展战略„„„„7

(三)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8

(四)实施绿色高科技战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8

(五)完善国内环境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8

(六)建立和完善绿色核算体系„„„„„„„„„„„„„„„„„8 参考文献…………………………………………………..………………………10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一、绿色壁垒概述

(一)绿色壁垒的概念。

绿色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和环境的名义,凭借经济、科技优势,通过立法制定严格、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和繁杂的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措施,以及利用国际社会已制定的多边环境保护条约中的贸易措施,对来自外国的产品或服务进行限制和制裁的一种手段。绿色壁垒主要是指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由于绿色壁垒的内容提要具有歧视性,它通常是发达国家根据国内环保水平和标准设置,当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绿色贸易壁垒不像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虽限制贸易,却还有一定透明度,因此危害更大。绿色壁垒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即既有环境保护的合理性,又有可能成为变相的贸易保护手段。

(二)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

绿色壁垒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在客观上,全球环境的恶化直接促使绿色壁垒的产生。诸如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酸雨等对人类身体健康和地球自然环境均有严重影响。在主观上,发达国家也有寻求一种更隐蔽合理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保持自己经济优势地位的需求。因此,绿色壁垒也就成为一种具有范围广泛、隐蔽性高、效果好、理由正当的贸易壁垒。究其原因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关贸总协定(GATT)的宗旨是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要求各国消除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作为WTO的成员,想限制进口,在关税壁垒中。除了反补贴税、反倾销税之外。其他税种的作用已经很小了似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为代表的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余地不大,所以用贸易与环境相结合的绿色贸易壁垒便应运而生,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最好的“护身符”。

(三)绿色壁垒产生的条件

绿色壁垒产生于国际协议、法规、技术、公约、制度所派生出来的不合理的环境标准及环境保护措施。WTO、GATT以及相关贸易协议中的环境条款由于相对模糊的界定,使某些发达国家为树立绿色壁垒找到了借口,并在发生贸易纠纷时非常容易的从相关原则上寻求法律上的支持;针对某一具体的国际环境问题而提出的国际环境公约是多国协商的结果,尽管有效地阻止了各种危害环境的行为,但由于它的制定者主要是发达国家,其条款规定是基于发 达国家先进的技术水平,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环境利益,因此必然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因而可能成为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此外,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及环境标志制度等绿色贸易规范条件本身并不是绿色壁垒,利用其派生出不合理的环境标准及以此为据设置的贸易障碍才构成绿色壁垒。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1、内容更具合理性

绿色壁垒的产生是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依据,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更顺应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的需要。

2、形式更具合法性

绿色壁垒是以国际公约、国际双边或多边协定和国内法律、法规为制度实施的依据和基础。部分国家在完善国内环保法律体系的时也力争将环境与贸易问题相结合。

3、保护方式更具隐蔽性

绿色壁垒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对方难以了解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摩擦。

4、保护对象更具广泛性

凡是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从类健康有关的产品都将是绿色壁垒所要保护的对象。从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到产成品,从原材料、生产过程、销售、到消费者使用至报废过程都受影响。

5、实施效果更具歧视性

由于制定绿色壁垒措施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其中的相关标准是以他们国家的国内技术发展情况为基础而制定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得通常成为其牺牲品。它的实施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欠账,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现实,对各类不同水平的国家的产品规定同样的市场准入条件,这是很不公平的。

(五)绿色贸易壁垒的种类

(1)绿色技术标准。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处于垄断地位,它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环保技术标准,给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设置障碍。例如欧盟启动的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

(2)环保指标标准。即由政府或民间团体按严格的程序和环境标准颁发“绿色通行证”,并要求付印于产品包装上,以向消费者表明产品从研制到回收的整个过程均符合生态环境要 4 求。例如:德国的“蓝色天使”、加拿大的“环境选择”、欧盟的“欧洲环保标志”等,要将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必须经审查合格并拿到“绿色通行证”。

(3)绿色包装与包装制度。绿色包装要求包装必须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又不污染环境。例如日本的“再利用法”、“新废弃物处理法”等。例如美国的《食品标签法》,要求大部分的食品必须标明至少1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制造商每年要多支出10.5亿美元,许多出口商不得不承受很大的成本压力。

(4)环境卫生检疫制度。乌拉圭回合通过的《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建议使用国际标准,并明确规定各国有权采取措施,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例如,日本对进口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规定不得超过30.5%,法国禁止含有红霉素的糖果进口等等。

(5)绿色补贴制度。即国家对生产绿色产品,将资源、环境成本内在化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鼓励出口。发达国家依赖其较高的科技水平和先进设备,制定极其苛刻的环境标准,使出口国产品难以“达标”而被拒于门外。

1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

(一)绿色壁垒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效益,减少了中国出口总值。

西方发达国家对产品的环保要求并不仅限于最终产品的环保指标,而是要求形成一个从生产到销售完整无公害的管理体系;因此,绿色壁垒的推行必然会牵涉到对众多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监督与检测。今后的我国出口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将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接受各种检验、认证和技术鉴定等繁杂手续,并且在包装装潢、广告等方面做出更多的适应性调整。这样一来出口产品的各种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将会大幅度上升,将增加出口成本,最终使得我们的出口企业效益下降。2005年12月20日,意大利鞋业制造协会在检测从我国出口的鞋类产品中含有的镍、偶氮染料、镉等4项物质均超过了欧盟对相关产品指令的规定,随后意大利卫生部便开始了针对中国鞋类产品为期6个月调查,致使中国上千家鞋企造成影响。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的不利影响。

我国主要的外贸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约占中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左右。在中国出口的前10位国家和地区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包括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均为世贸组织中“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重要成员或活跃分子,是世界上绿色壁垒最严重的地区。这些国家的环保标准高,环保技 12

2何蓉:《国际贸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卓小苏:《国际贸易风险与防范》,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版 术先进,公众环保意识强,如果它们凭借自身的环保优势,制定过于苛刻的统一环境标准,那么,我国的出口市场将会面临严重困难的局面。并且随着绿色壁垒的不断扩张,中国的出口市场将会面临十分不利的局面。

(三)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4221.2亿美元,稳居美国、德国之后,为全球第三,贸易额占了全球年货物贸易总量增量部分的20%以上。据商务部调查,我国目前有2/3以上的出口企业、2/5的出口产品遭遇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年损失数百亿美元。2005年,我国在绿色壁绿色壁垒方面所涉及的贸易摩擦金额已达到了450亿~500亿美元。其中我国农产品遭遇技术壁垒情况尤为突出,已导致农产品出口长期在200亿~300亿美元徘徊,今年7月1日欧盟开始实施的“绿色两指令”,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又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绿色壁垒使国外污染产品和产业向中国转移。

由于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越来越严格,一些污染产品和产业通过贸易和投资向中国转移的事件屡屡发生。中国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可利用的贸易机会明显增多,加这我国的环境标准较低,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执法机制存在明显缺陷,通过贸易、投资形式或技术转让形式实现其污染转移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在对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和污染密集产业引进的控制和管理方面,中国将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五)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引发贸易摩擦。

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由此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一类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环保水平和环境标准大致接近,个别成员国存在的差距也在趋于协调一致。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化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区域以外的产品包括中国的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不利于我国外贸的稳定发展。

1三、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一)绿色贸易的兴起为我国出口贸易开辟了广阔的绿色市场。

“绿色两指令”是指RoHS指令与WEEE指令,RoHS指令为《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WEEE指令为《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 绿色产品代表了世界商品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市场前景广阔。国际上对我国有机食品需求越来越大,不少外商想进口我国的有机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叶、果品药材等;我国有着世界上最丰富最具特异性的环境资源,为发展绿色经济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我国多姿多彩的风景景观,56个民族文明提供的历史与人文景观,是发展绿色产品与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丰厚的资本。

(二)绿色理念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进入20世纪90年代,环境危机的出现引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注重生活质量,营造绿色文明。而价值观的变化又带来了消费观的变化,使得绿色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绿色产品和与之有关的产品贸易快速增长,在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强。随着绿色消费运动的开展和深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必然将发生重大变化。风行全球的绿色浪潮也必将影响我国外贸商品结构,促使那些有利于环保的绿色产品比重日益增大,有助于降低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能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使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过渡。

(三)绿色贸易壁垒调动了出口企业对环境质量竞争的意识。

绿色贸易壁垒各项措施的实施,不仅使人们改变环境与企业的发展无关的观念,确立环境保护既关系到人们生存,也将制约企业发展未来的观念;使厂商转变环保投资与企业效益相矛盾的观念,推动环保设计和清洁生产,实施绿色包装。在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即产品的包装,品牌及服务等)同时,还要提高环境竞争力。面对条件苛刻的绿色壁垒的各项措施,我国出口企业定会在产品研发、生产、包装、运输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保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四、我国外贸出口突破国际绿色壁垒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顺应绿色潮流,提高环保意识

要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必须充分认识到,低环境标准国家的资源会加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并最终导致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而高环境标准国家将会从善待环境的技术和产品中获利,在国际贸易中更具竞争力。因此,我们既要认识绿色贸易规范条件的积极意义,又要分清某些国家寄寓干其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二)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并将环保纳入外贸发展战略

环保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为其产品冲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提供硬件上的支持。同时制定针对绿色壁垒的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和发展策略,改变大 量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推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增长模式。2007年一季度,浙江江山蜂产品对日本的出口额达到100多万美元,在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仍同比增长了20%,对日出口不减反增,说明我国的一些出口企业已成功破除“绿色壁垒”。

(三)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

这类认证对企业是非强制性的,具有公证性质,企业申请认证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要重视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积极采用国际环境标准;加强宣传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制度。

(四)实施绿色高科技战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跟踪世界上最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三废”综合利用技术,并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环保高新科技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基地及高新技术孵化、辐射基地,以促进国内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随着我国产品的环保科技含量的提高,环境壁垒的制约作用将不攻自破。

(五)完善国内环境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

一是改革我国标准化工作,加快标准制修速度,提升自己的环境标准要求,提高整个出口行业的技术水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使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并按照需要将这些国际标准引入我国,使国内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逐步接轨。二是加强与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双边或多边标准化项目合作,签订多边或双边互认协议,将我国具有优势的项目标准纳入到国际标准中去。三是积极推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加强环境管理与环境建设,规范绿色贸易。

(六)建立和完善绿色核算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经济观念,我国产品的价格未将环境成本计入在内,资源也成了可以廉价出口的商品,这不仅导致出口贸易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羁绊,而且也损害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因此,我国必须要建立适合自己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绿色会计体系,把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可更新再生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与修复改善、污染的治理作为社会成本列入核算体系。使资源与环境商品化、价格量化,逐步实现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有偿化,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节约利用,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转载浙江衢州日报2007年5月8日的文章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国际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各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壁垒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因此,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建立和完善技术法规体系,建设与创新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内外一致、统一规范的认证认可体系,构建立体的、综合的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体系,从而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薛敬孝 佟家栋:《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南开大学出版,2002年版版 【2】 陈志田 叶柏林:《贸易技术壁垒与商品进出口》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年 【3】 陈婷:《国际贸易》,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鲁丹萍:国际贸易壁垒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 何蓉:《国际贸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6】 卓小苏:《国际贸易风险与防范》,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第三篇: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产品出口不仅能丰富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还能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性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正当我国准备在出口贸易上大力发展时,绿色壁垒的突兀出现打破了一切圆满的计划,并给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浅显的分析,并针对分析情况提供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贸易

所谓绿色壁垒,就是一些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不合理的制度,来限制国外商品的准入。这种毫无依据的做法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并且产生了很大的危害。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挑战,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抑制和扼杀绿色壁垒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便成了农产品出口贸易项目里的首要任务。

一、绿色壁垒出现的缘由

首先不得不说我国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略显不足,而且还缺乏相对完整、配套、可操作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缺乏适应时代的有效地管理方式,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统一的检测指标,这使得我国在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安全问题上无法贴上畅行无阻的绿色标签。再有就是我国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放松警惕,不重视农产品在食用方面的健康保障,在低廉价格面前一时忘了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在不顾及环境是否受到破坏下进行不理性的消费,进而导致环境恶化的结果,随之而来的就是农产品的生长也受到了不利的影响。但这一切并不足以成为绿色壁垒出现的理由,毕竟我国拥有一定雄厚的实力并且已经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上述出现的种种问题。所以,诱发绿色壁垒现身的导火索归根结底还是那些发达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本国的农产品,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在价格方面对他们的农产品构成了强有力的威胁,特别是在一些农产品的价格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而这一点优势,导致许多企业对当地出售的农产品的需求程度急剧下降。外国政府为了寻求生存与发展,为了给该国的农业贸易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也为了充分利用该国自身拥有的在农业方面的技术资源、掩盖该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劣势,他们就通过不断开发和更新各种绿色标准及检测系统来大大提高对外国进口商品的严格把关,进而制定一些相关的甚至比较苛刻的制度来限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尤其是在农药残留的检测指标方面进行了十分严格的限制,从而巧妙隐蔽地实现了贸易保护,以此阻止不符合绿色标准和检验制度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一举措,导致我国参加国际市场、参与公平竞争的农产品失去了大量的出口机会,而另一压迫性的原因是世界各地的环境恶化,各国资源的供给压力不断增加,导致国际性的环保浪潮顺势兴起,这为绿色壁垒的产生提供了必然性,为绿色壁垒的腾空出世提供了一个巧妙的借口。

二、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各方面的阻力

1.严重受到挫折的农产品出口数量及其成本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国际标准存在很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提高技术检验标准,促使较高的绿色壁垒形成,不仅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还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此外,这些国家往往针对中国的进口商品提出了很高的环境指标,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的市场份额。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随着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化学物质含量的限制更加苛刻,我国农产品被禁止出口、退货和索赔事件的屡屡发生而导致双边或多边贸易的摩擦不断增多,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与此同时,为了保持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的份额,我国家需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和关注,加上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中的相应的额外成本也随之增加,加上出口产品在各项成本和附加成本不断上升,促使我们国家对目前出口的农产品进一步投入更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中国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压力,形势相当不乐观,也不利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挫折与挑战中夹杂的一丝考验

由于绿色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法性和保护方式上的隐蔽性,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农产品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即使这样,即使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业产品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疮伤,倘若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我国就会在危机中寻到一丝生机,化无望为希望!在面对严峻考验的同时,我国发现了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于是及时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去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在不断的摸爬滚打里寻找到了生机。无论发达国家的无理要求是多么的苛刻,只要我国加大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对农产品产业化的大力改进,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方面的技术,调整我国相关制度及改进农产品设备,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就一定会再次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总而言之,我国将一贯秉持健康环保的指导理念,全方面的提升综合实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将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当然,通过对绿色壁垒相关事宜的总结,我国也必将看清国际局势的发展,更加成熟而从容的面对今后的种种挑战,并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强化国民的环保意识等举措,寻找更多国际市场生机,力争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未来的一切。

三、我国针对绿色壁垒问题采取的一系列策略

1.思想方面的重视

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大宣传绿色环保,建立绿色消费观,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使市民充分明白,绿色的环境保护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现实意义。当然,还要增强农产品生产者和管理者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将绿色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带来的威胁变成机遇。同时,更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让企业普遍认识到“循环经济”不但可以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还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长远之计。我国要清楚地认识到,要消除进口国对我国产品的歧视和限制,关键还是要以积极的态度顺应全球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要求。

2.行动上的立竿见影

为解决上述种种问题,我国不仅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还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绿色食品工程活动,同时,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发出了“有机食品”的呼吁。如今,我们不难看到,我国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国际上的质量标准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为了让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不遭受绿色壁垒的影响,我国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质量检测体系,在农产品的检测、包装、管理上都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同时,面对国外不断变化的绿色技术标准和各种绿色制度,要对生产出的产品实行专门化的分工和不间断的连续跟踪,以获取最快速和最及时的消息,从而通过有效的渠道把获取到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农产品的相关企业和一些政府决策部门,为其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考,进而做到对自己和对方的进一步了解,以寻求突破绿色壁垒的完美策略,只有这样,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才有保障。而说到环境,我国尤其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土壤质量,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还要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和流程,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毕竟清洁生产是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新认识,实行清洁生产机制,才能适应国际贸易中对绿色产品以及绿色包装、绿色标签等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快开发和引进适用的对环境无害的技术和设备,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我们都知道,绿色壁垒一般是倾向于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两方面正是我国的产业优势所在,虽然在短时间内不能改变现状,但是只要我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要求,就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方面倾斜,冲破进口商绿色贸易壁垒的标准和形式,减少绿色贸易壁垒在领域上的控制,从而实现突破,这也是最根本和最有利的解决措施。对于国外局势,我国应当充分利用透明度原则,对WTO成员国的相关贸易规定进行信息收集,定期关注各成员国的立法动态。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通常是根据其国内法作为设立的绿色贸易壁垒的依据,因此,能够获得及时的环境立法的信息就显得至关重要,充分利用信息渠道,让我国政府和企业掌握国外环境立法动态,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应对,这样才能把握住主动权。

3.技术方向的开辟

我国应重点加强现代生物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的技术创新,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综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公害农产品,才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四、结语

不可否认,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是真实存在且具有挑战性的,对我国经济等方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我国应当要自信乐观的面对一切,时刻坚信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这一理念,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上,立足于环保和健康,不断地完善农业产业链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方面的技术,不断提升国民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使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不倒之躯!

参考文献:

[1]胡峰源.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3(05).[2]杨亮.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17).[3]李朝霞,郭晓辉.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3(14).[4]朱昆.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3.

第四篇: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又称为环保壁垒、生态壁垒或环境贸易措施等,我国加入WTO后,不断受到“绿色壁垒”的困扰。绿色壁垒对于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产品出口的威胁日见深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被逐步削减,绿色壁垒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浅析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源及我国面临的主要绿色壁垒,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对绿色壁垒的新趋势与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绿色壁垒 纺织出口 非关税壁垒

目 录

引 言..........................................................................................................1 1.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源及面临的主要绿色壁垒...............................2

1.1.产生的根源........................................................................2 1.2.主要绿色壁垒...............................................................2

2.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3

2.1.我国纺织品进出口的现状......................................................3

2.1.1.出口以“跑量为主”的局面并没有明显改变.................3

2.1.2.贸易顺差拉动作用减弱........................................3 2.2.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市场准入的直接影响.................................3

2.2.1.环境标准及法规...............................................................4

2.2.2.过高的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及其门槛..................................4 2.2.3.成本内在化要求.........................................................4

2.3.绿色壁垒对纺织品竞争力的间接影响....................................5 2.4.我国纺织品在绿色贸易壁垒下面临的问题.........................................5

3.绿色壁垒的新趋势与对策分析.....................................................6

3.1.绿色壁垒的新趋势.......................................................................6 3.2.加强自身建设............................................................................7 3.2.1.转变观念,理性认识..................................................7 3.2.2.熟悉规则,积累经验..................................................7

3.3.利用外部力量..................................................................................................8

3.3.1.企业合作,绿色基地.................................................8

3.3.2.借助政府,寻求支持.............................................8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英文摘要.........................................................................................11

引 言

纺织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国,加入WTO给我国纺织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一些进口国利用种种借口,不断地给纺织品出口国制造麻烦。我国每年有大批纺织品因不符合环保标准而出口受阻,或者未通过“生态性”检验而遭退货。情况表明,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的逐步消除和弱化,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增强纺织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是目前我国纺织业亟待研究和探讨的一大课题。

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1.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源及我国面临的主要绿色壁垒

1.1.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源

目前国际上对“绿色壁垒”通常表述为“绿色贸易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或“环境壁垒(Environment Barrier)”是技术壁垒(TBT)的一种形式,是指那些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生态平衡等目的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某些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它是专门针对WTO协议中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规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设置。这些法规和措施一方面促进纺织品出口更加环保,更加适合人类使用;另一方面,也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出口自由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之一。

二是WTO 框架下的“环保优先权”。所谓“环保优先权”是允许各国以“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或者“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为由,可以例外背离一般自由贸易原则,采取贸易限制或禁止某些产品的WTO 协议中有关贸易与环境规定中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是WTO 协议中有关环境与贸易的有些条文规定中概念界定不明确。如:《1994 年GATT》第20 条“一般例外”中的(b)款,该条款规定:“只要不对情况相同的成员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不对国际贸易构成隐蔽的限制,”任何成员方都有权采取“保护人、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又如《技术贸易协议》中规定各成员方为了“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有权在不超越保护所需程度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措施。其中“不合理的”、“必要的措施”、“所需的程度”、“适当的措施”等概念都未定量描述。正是由于这些不确定性,使得“绿色壁垒”被滥用,从而成为保护的措施。《1994 年GATT》、《技术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等均以不同形式认同“环保优先权”。因此,可以说“环保优先权”在一定意义上为“绿色壁垒”提供法律依据。

1.2.主要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有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及其他标准、强制性绿色标志及要求ISO14000体系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等。在纺织品出口领域,主要存在两类绿色技术壁垒:一类是针对纺织品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垒,主要要求企业建

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及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和声明;另一类则是由于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影响所引发的,即要求纺织品和服装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如有些发达国家专门立法规定,进入本国纺织品必须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SO14000 体系认证)和产品安全认证。

2.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2.1.我国纺织品进出口的现状

纺织业是中国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传统制造产业,为中国创造贸易顺差、解决就业问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也是羊绒及羊绒制品的生产、出口大国。中国纺织行业是最早实行开放的领域之一,目前已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的配置完全由市场决定,政府没有任何形式的干预。中国政府也正在致力于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2.1.1.出口以“跑量为主”的局面并没有明显改变

出口总额再创新高对于我国的纺织品贸易而言,2006年是关键的一年。经过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美欧重新设限,中欧,中美协议相继建树等大起大落的变动之后,纺织品出口拥有了相对稳定的大环境,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同时,2006年的我国“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国内经济政策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产业层面助推贸易发展,为纺织品出口跃上新台阶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一背景下,2006年我国纺织品贸易出口创造了历史新高,连续四年保持高为增长,且增幅超过2004年和2005年。全国月均出口额达到了120亿美元,超过百亿美元。 2.1.2.贸易顺差拉动作用减弱

纺织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是日本,韩国,主要进口纱线和面料。但今年以来,我国对日、韩出口的步伐大大加快,而进口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尤其是对韩国,出口增幅高达27%,进口下降2.3%是中韩贸易出现26.3亿美元的大幅顺差,同比增长超过80%。对日本顺差156亿美元,增长10.2%。其中对日、韩出口增长较快的商品主要是纱线和面料等,进口下降较多的以纱线为主。

2.2.对我国纺织品市场准入的直接影响

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负面作用是明显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纺织品出口不符合绿色壁垒要求的大约为15%,按2004 年出口计算,受影响出口额近180 亿美元。它们

主要是通过市场准入限制和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来限制我国纺织品的出口。2.2.1.环境标准及法规

环境标准是有关污染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优势,制定本国苛刻的强制性技术或法规,通过行使境外管辖权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入。自1990年奥地利率先制定环保纺织品标准后,发达国家相继推出纺织品环保法规和生态检验,如1996 年9 月荷兰颁布禁用染料的有关法律;欧盟于1997 年8 月禁止使用致癌的芳胺合成的偶氮染料,1998 年又制定一个ASOUN9000 标准,对26 大类的消费品,尤其是纺织品制定详细而全面的标准。有资料显示,环境标准已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构成不利影响。如:2004 年底,中国30 万件出口夹克衫因其上面小拉练的重金属量超过欧洲国家环保标准遭到其退货,损失几百万美元。由于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具有协调一致并且相互承认的特点,而我国纺织品出口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它们约占我国出口贸易额的90%,所以发达国家统一的环保标准对纺织品出口形成很大威胁。

2.2.2.过高的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及其门槛

环境标志是依据有关环境标准、指标和规定,由指定的认定机构确认通过并颁发标志证书,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某些环保要求,目的是对产品的全过程环境行为进行控制管理。自1978 年德国率先推行环境标志以来,目前世界上已有30 多种正在实施的环境标志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关于纺织品生态标志有OKO-TEX STANDARD 100、MST、GUT、ECOMARK、CLAN、FATION 等10 多种,这些标志对纺织品上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范围限制既广又严,从PH 值、染色牢度、甲醛残留、致癌染料、有害重金属、卤化染色载体等化学刺激和致病因素,到安全性和阻燃要求等多方面都有规定。另外,发达国家与环境标志配套的标准水平是动态的,它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从而使同一产品类别中的大部分产品难以达到要求。欧盟日前决定采用发放纺织品生态标签的新标准,与欧盟市场上纺织品领域的其它“绿色”标签相比,生态标签要求更加严格,对产品各方面的限制内容更加广泛,这无疑会给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造成很大困难。

2.2.3.成本内在化要求

成本内在化要求生产者将环境退化及治理的费用计入成本。从理论上讲,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消除环境成本,在同等经济与技术水平的贸易伙伴之间,其实施可以保障和促进自由贸易,但由于经济与技术水平客观差异,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环境标准的高低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特别是当环境成本影响到产品竞争力时,发达国家认为来自发展中国

对商品的环境保护标准,获得市场准入的机会,不得不增加有关检验、测试、评估、购买先进仪器设备等间接费用,而且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和标志的使用年费等直接费用。另外还要调整纺织品的外观包装、出口标签和商业广告,出口纺织品的各种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相应增加。这些额外的污染防治成本无形中增加了出口纺织品的成本,削弱了其市场家的低环保标准产品是在进行“环境倾销”,是在国际市场上不公平地获得贸易优势,严重威胁到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比如2005 年7 月我国和欧盟、美国发生的贸易摩擦。因此,发达国家希望采用环境补贴或环境倾销的名义来降低发展中国家的这种竞争力。

2.3.绿色壁垒对纺织品竞争力的间接影响

与市场准入限制相比,绿色壁垒对纺织品的影响具有间接性和双重性。在短期内,绿色壁垒会削弱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因为,我国纺织品行业为了达到进口国竞争力。从长期来看,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其有利的一面,绿色壁垒的短期压力会逐渐变成刺激纺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积极研制和开发清洁安全无害的绿色技术,特别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纺织行业,从而获得因资源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提高而带来的创新补偿(产品补偿和加工过程的补偿)和先动优势,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可以推动纺织品行业内结构的调整,促进纺织品贸易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扩张的积极方向转化,不断改善我国出口纺织品结构。

2.4.我国纺织品在绿色贸易壁垒下面临的问题

欧洲的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欧洲的绿色壁垒正在呈现出向全球纺织品出口贸易领域迅速蔓延的趋势。它在顺应国际消费潮流、满足人们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愿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无害的产品的同时,也正在成为各国在世界贸易向自由化发展过程中调整贸易关系、保护自身利益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正在以法律法规、工业标准或符合性(合格性)评定程序等方式纷纷构筑这种绿色壁垒。

过高的国际依存度使中国的纺织业面临极大的国际市场风险。有专家预言,绿色、环保或生态安全型纺织品和服装将主宰未来的国际纺织品贸易市场,并获得广泛共识。因此,在绿色壁垒的挑战面前稍有闪失,就会对中国纺织业带来重大影响。

有关我国出口商品(含纺织品)因不符合进口国环保要求而遭退货的报道屡见报端。国内一家报纸就有一篇题为《不知欧盟环保要求深圳企业频遭“绿色壁垒”》的报道。文中介绍“深圳某一家纺织品企业原准备出口一批纺织品到欧洲,但产品做好后才知道买家要求金属

钮扣镉、镍的含量不能超过0.05%。其实,这一标准几个月前欧盟各国海关已经开始正式实施,但他们对此一无所知”。

3.绿色壁垒的新趋势与对策

3.1.绿色壁垒的新趋势

目前国际上对“绿色壁垒”通常表述为“绿色贸易壁垒(Green TradeBarrier)”或“环境壁垒(EnvironmentBarrier)”,是指各国以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有关国际公约、法规、标准和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在国际贸易中对不符合国际和本国关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健康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的进口商品实行限制或禁止的非关税壁垒。可见,绿色壁垒是以保护有关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健康为理由的;作为非关税壁垒,是以技术性指标为衡量依据的,属技术壁垒之一;是由国与国之间在产品管理中实施的法规、技术标准和检验制度的差异所形成的;是以国际公约、国内法、技术标准为形式的行为规范。

当前国际纺织行业绿色壁垒的发展已经呈现新的趋势。一是绿色认证制度日益严格。如美国和欧盟规定,只有获得ISO 9000认证的服装企业所生产的服装产品才能参加其展销会;欧盟要求服装产品从生产前到制造、销售、使用以及最后处理各阶段都达到ISO 9000 系列标准,纤维、服装贴上生态标签方可进入欧盟市场。二是环境标志日益国际化,标准水平逐步上升。目前已有40多个发达国家实行环境标志认可,如德国“蓝色天使”标志,美国“能源之星”标志,欧盟采用的纺织品生态标签(Eco-Label)最为苛刻,对产品各方面限制更加广泛。三是绿色标准日益严厉。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根据市场变化,发布了Oeko-Tex Standard 100 2006年版本,修改期从两年缩短到一年以下,被检测和禁用的纺织化学品不断增加;欧盟2006年起实施化学品注册、评估和许可(即REACH)后,我国出口欧盟的纺织品有70 %因染料和纺织化学品受到影响;2006年10月欧盟议会正式通过决议,规定欧盟市场上制成品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含量不能超过质量的0.005 %,使我国众多行业出口受到巨大影响,而纺织服装业首当其冲,势必大量增加生产成本。四是检验手段和要求日益提高。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高灵敏检测设备进行精密分析,大大提高检测标准。如对十大类重金属的检测,砷、钽直接与皮肤接触的限值分别为0.2 和0.8 mg/kg,纤维聚合过程中要求有机化合物的释放量不能超过1.2 g等。我国许多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极易遭受发达国家限制。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其一是由于技术、环保等因素无法进入或被迫退出目

标市场,即“市场准入限制”。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有三:(1)产品不符合进口国标准要求,被拒门外;(2)进口国任意提高标准,致使原出口产品成为不符合标准的产品;(3)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出口企业无力承担费用,被迫退出市场。其二是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业“产品竞争力影响”。主要表现为:(1)企业为技术、环保水平及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2)缺乏先进测试设备,进口大量设备增加了出口企业支出;(3)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也需支付不菲费用。这无形中提高了成本,使产品丧失价格优势,削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据统计,随着技术密集型产品占世界贸易额比例不断上升、高灵敏检测技术发展及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性增强,近几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占贸易壁垒的比例呈现出较大幅度上升趋势,已经达到80 %。由于绿色壁垒的限制,我国许多出口纺织产品遭到客户退货、索赔,使企业蒙受严重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害。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近年来在出口总额上有所递增,但其中由于加入WTO 使来自各国的其它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均有所缓解,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因绿色壁垒造成的损害。

3.2.对策分析

面对发达国家日趋严厉的绿色壁垒,我国政府、纺织服装行业和企业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3.2.1.转变观念,理性认识

大多数国家施行贸易标准及其相关制度,仍然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健康的良好愿望。利用这些国际规范条件派生出来的不合理的国别环境标准以及以此为依据设置的贸易障碍才构成绿色贸易壁垒。当国际绿色贸易大潮滚滚而来时,任何国家都很难置身其外。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要冲破绿色壁垒,首先必须顺应这股绿色潮流。我们反对的是滥用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正当行为。我国纺织产品因有害物质超标而被对方国家拒绝入境之类的事件,不能认为是对方故意设置绿色壁垒。相反,应当及时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制定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加速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3.2.2.熟悉规则,积累经验

一是加强学习WTO文献资料,了解WTO的有关规则和国际贸易形势与特点,重视绿色技术壁垒对相关产品出口的冲击和危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企业应对技术壁垒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二是善于学习国内外出口贸易经验,面对形形色色技术壁垒的阻障,提高企业辩识和应变的能力。 3.3.利用外部力量

10

3.3.1.企业合作,绿色基地

尤其是纺织产品的加工企业和传统工艺产品生产企业,相关企业联手合作,建立绿色产业基地,更能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比如,中国是陶瓷制品大国,曾享誉全球。要达此目的,必须挑选好原料供应基地。绿色基地建立以后会形成规模收益和对当地经济的辐射效应。类似地,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绿色纺织基地”、“绿色服装基地”等等。 3.3.2.借助政府,寻求支持

首先,企业在绿色产品的重大技术创新和出口经营活动中出现资金困难时,应向政府提出资金和技术支持,争取获得政府的税收优惠和环保补贴,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按照WTO新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规则,环保产品的这类补贴属于不可申诉的补贴范围,企业和政府完全可以利用这一规则,提高产品的绿色竞争力。其次,应根据供应链理论,要求政府制定较为严格的原材料、半成品进口技术和环境标准,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的整体环境技术水平。最后,如果我们在承担有关协议的某些环保义务出现困难时,可以及时向政府提出,政府可及时向WTO提出申请,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免除应承担的义务。

11

结束语

国际贸易发展到今天,突破绿色壁垒已成为一项不容忽略的使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的重视,对纺织服装产品的要求必然水涨船高。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和市场优势设置贸易障碍,迫使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贸易与技术水平,企业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潮流,最终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目前中国大部分出口纺织品服装的生产企业,无论是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开发能力和获得最新信息的能力方面都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对于我国企业从观念、技术还是经济效益等各个层面上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可以预计,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和企业能够在突破绿色壁垒的过程中加速技术创新,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扬长补短,开创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我写的这篇文章时大多资料是通过搜索网站、查阅相关著作和报刊杂志而获得的,借鉴了多位学者的调查结果和研究成果。最后,我的论文得到了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同时对于参考文献的作者们也致以敬意和谢意!

12

参考文献

[1]施用海.“绿色壁垒”与纺织品贸易外贸经济[J].国际贸易,2005.[2]赵京霞.《后配额时代的国际纺织品贸易》[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3]张彦欣.《国际纺织品贸易实务》[M].国纺织出版社,2005.[4]孔庆江.《中国纺织品的法律环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王仲辉.《跨越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影响》[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5.[6] 钱 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周 坷.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N].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8] 李 周,孙若梅.中国环境问题研究[R].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9] 江晓娟,杨圣明.中国对外贸易理论前言[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0]林汉川,田东山.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突破对策探析[R].经济参考研究.[11]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统计2006》[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2]徐复.《中国对外贸易》[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进出口贸易动态分析2005(总第17分册)》[R].[14]黄东黎.《WTO规则运用中的法治中国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10.13

Infectism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Green barriers to

China's Textile ABSTRACT Green barriers are refevred to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 also known 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rriers, ecological barriers or environmental trade measures and soon,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continue to be puzzled dy “green barrier”.Green barriers to textile and garment enterprises of China's exports become more deepng threat.Wtth the continuous devecontinuou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itional non-tariff barriers have been gradually reduced, the green barrier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major obstacle to trade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 by analying the souce of green darriers and the main green barrievs we are facing explaining the infevton on the green barriers to china`s textile export traok.meanuhile anabysis the tountev measures on the netrend of green barriers

Key words exports of green barriers to textile Non-tariff

14

第五篇: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东方科技学院 班 级:2009级国贸四班 姓 名:刘秋云 学 号:200941916423 课程论文题目: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学 生:刘秋云

(东方科技学院2009级国贸四班,学号200941916423)

摘 要:绿色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形式,具有双重性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存在消极的一面,已成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绿色壁垒的成因以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从政府、产业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壁垒;外贸出口; 影响;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环保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由于环保问题而引起的贸易纠纷日益增多。在这种新形势下,发达国家为维护其经济利益,接环保之名实行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筑起绿色壁垒,阻碍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绿色壁垒的成因分析

绿色壁垒是贸易领域内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及动植物生命或健康的名义,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对进口产品设置市场准入障碍,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新型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包括绿色关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等标准[1]。发达国家筑起绿色壁垒,既可以得到国际消费市场的认同,又可以使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从而取得实际利益[2]。绿色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产物,其产生、发展和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国际贸易法律条款存在漏洞,使绿色壁垒具有合法性

根据《关贸总协定1994》第20 条“一般例外”条款,成员国有权以“保障人民、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或“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为理由而采取限制贸易的措施[3];根据1994 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 协议),成员国有权在适当的程度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根据1994 年的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 协议)的“预防原则”,成员国在找不到充分的“科学证据”时有权根据获得的有关信息临时采取某种卫生或植物检疫措施[4]。分析以上法律条款,我们不难发现,法律条款中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尺度,给予了各成员国充分的发挥和操作空间,从而使各成员国拥有了一定的特权,同时也为绿色壁垒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其具有合法的国际地位,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获得贸易利益提供了机会。

(二)科技经济水平存在差异,使绿色壁垒具有生存空间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科学技术发达,特别是在环保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作支持,并拥有完善的法规、标准、评定、认证系统,因此形成了一套牵涉面广、关联性强、运转效益高的绿色壁垒体系。根据欧盟的统计数字,其技术壁垒法律法规达300 余件,统一认证体系有9种,详细的技术指标、规定超过10万个。美国设有认证体系55 种,日本有25种[5]。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水平较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绿色壁垒的数量极少,设置标准极为低下,而且孤立零散、不成体系,导致维护效率极低。正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经济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在绿色壁垒林立的世界市场中处于竞争劣势地位,而发达国家则是变本加厉的推行绿色贸易保护政策,为绿色壁垒提供了的生存空间。

(三)绿色环保意识存在差异,使绿色壁垒具有发展潜力

发达国家为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去购买获得绿色标志或绿色技术认证的产品,从而促使生产商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实施了严格的绿色贸易措施,推行了高标准的绿色标志制度和绿色技术标准认证制度。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市场多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消费者有着非常强烈的环保意识,有数据显示,84%的荷兰人,89 %的美国人和90 %的德国人在购买物品时都会考虑到产品的环保标准伴[6]。但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对诸如绿色食品、绿色家园、绿色产业的呼唤和需求意识相对还比较淡薄,消费观念还处于从传统的温饱型消费向健康型消费转变的初级阶段。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绿色壁垒正是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生命为幌子,迎合了世人日益高涨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心理而大行其道,使其具有了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产品的影响

2001 年末,中国正式加入WTO,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限制作用大为削弱。然而,随着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绿色壁垒以其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涵上的广泛性和保护方式上的隐匿性[7]。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行动较早、环保技术先进、环境标准严格,其国内市场严格的环境要求、标准逐步形成名目繁多的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正给我国外贸出口产生越来越多的消极影响。

(一)绿色环保技术要求日益增高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制定的绿色技术标准高得惊人,远远脱离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水平,发展中国家要越过这些技术门槛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绿色壁垒的影响很大。不仅如此,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已有的绿色壁垒的基础上,不断对其加高加固,绿色技术指标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日本将从中国进口大米的农药残留含量,从原来的 56 项检测指标增加到 104 项。欧盟对进口中国茶叶的检测指标从原来的72 项增加到现在的134项,限制使用的农药从原来的 29 种新增到62 种,部分农药残留标准比原有标准提高了100倍以上。欧盟对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 0.11—0.13ug/kg,其技术要求之高,以至于欧盟国家自己的产品也常常达不到这一指标。日本为了限制中国菠菜对其出口,2002 年4月公布菠菜中农药“毒死蜱”残留限量为0.101mg/ kg,这项明显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措施,大大高于国际通行标准(美国、欧盟和 CAC标准为0.105mg/ kg)[8]。

(二)涉及产品范围日益增广

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产品设置的绿色壁垒的范围呈不断扩大之势。因绿色壁垒而受阻的中国出口产品几乎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我国一些传统出口产品农产品、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发达国家日益苛刻复杂的环保技术标准的严峻挑战而面临出口困境,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出口产品的绿色市场准入,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的过程方法、包装贮运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利于环保的因素,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我国成为了受到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发达国家绿色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农药含量的检测项目多达134 种;欧盟对中国茶叶的残余农药检测项目达62 种;日本对我国大米的检测指标增加到116 项[5]。2002年1月,欧盟以氯霉素残留问题为由禁止从我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1997年后,美国出台了禁止进口我国禽肉的规定,还对我国的水产品、蜂蜜等产品设限;2002年,日本对我出口的大蒜等产品每批都加验农药残留相关指标[9]。2002 年1 月,欧盟全面禁止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和水海产品的进口。2002 年,山东省出口日本的冷冻菠菜因为个别批次农药残留超标而遭到日本政府的全面禁运[10]。由此可见,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受到绿色壁垒而面临严重的威胁,出口市场日益萎缩。

在纺织服装产品方面。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制定一系列指标诸如PH值、甲醛含量、偶氮染料、颜色坚牢度、重金属残留物、农药残留物、防霉变物质、防静电剂等指标;若超过其限值,则以此类纺织品或服装有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而被限制进入其市场[11]。比如,我国江苏省某服装企业出口到欧盟的30 多万件夹克衫,因拉链的含铅量高于其标准而被退回,造成上百万元的损失。

在机电产品方面。继欧盟于1996 年规定进入该市场的工业产品必须进行CE认证后,澳、美、加、德等国也对电子、机械和电器产品等实行认证制度[12],并规定其成员国有权拒绝未贴CE 标志的产品入关,对我国出口造成了极大困难。总之,我国出口的商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初级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不足,受环境保护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越来越多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法规的影响[13]。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90 亿美元的出口机电产品因受到有关《臭氧层保护国际公约》的限制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80 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绿色标志制度的影响,240 亿美元出口产品达不到发达国家环保包装要求而受到间接影响。

(三)绿色壁垒实施国家日益增多

近年来,随着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发达国家相继对我国实施绿色壁垒,引起了其他一些国家也相继加入,致使对我国绿色壁垒实施国家日益增多。1998年9月11日,美国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蒸处理或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使我国1/3以上的对美出口受到影响。随后,加拿大也采取了相同的措施。英国于次年2月1日起实行此项标准。不久,欧盟也宣布对从中国离境产品的木质包装采取紧急措施 ,实施新的检疫标准。2002 年1月,欧盟宣布全面禁止中国动物源产品进口,随后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国动物源性产品的检测,德国、荷兰等国则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沙特阿拉伯也暂停了中国此类产品的进口[8]。

(四)外贸出口损失日益增大

绿色壁垒披着环境保护的合法外衣,大行贸易保护主义之道,对我国外贸出口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据统计,仅1997 年至2002年的5年间,我国出口因遭遇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就达400 亿美元,每年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20 %左右。加入WTO 后,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比加入世贸组织前更为严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技术标准。调查表明,2002 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 %的出口产品遭遇到绿色壁垒限制,造成损失约170亿美元,其中食品土畜产品出口受到的损失最大,有近90 %的企业受限,造成损失约90 亿美元。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更加显著,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据统计,在我国加入WTO 的前几年,我国出口商品因遭遇绿色壁垒每年造成的损失约70多亿美元。加入WTO 后,受绿色壁垒的影响,仅2002年我国出口贸易的损失额就高达约170 亿美元[8]。

(五)国际竞争力日益削弱

发达国家通过绿色技术标准的设置使我国出口产品成本显著提高,从而弱化了相应产品的价格优势,降低了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欧盟启动的ISO14000 环境管理系统,要求进入欧盟国家的产品从生产准备到制造、销售、使用以及最后处理阶段都要求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我国出口产品包括农产品、食品、纺织服装产品、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为了达到进口国对商品的环境保护标准,要接受名目繁多的检验、测试、认证和技术鉴定等,在产品的外观包装、出口标签和商业广告宣传等方面要作更多地适应性调整。基于此,我国出口产品的各种间接费用以及直接费用将大幅度增加,导致出口产品成本上升并且增加其不确定性,使我国出口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价格优势,从而大大影响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如1998年,美、加决定对我国出口货物的木质包装进行检疫处理,按其苛刻标准,仅木质包装如经过热处理、熏蒸处理或防腐处理,成本将增加20%,这将严重地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2]。

三、我国外贸出口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的一种严峻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机遇。随着国际绿色壁垒的增强,我国的出口贸易应该转变理念,不断健全绿色保障法律体系,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积极开发和引进环保技术,降低能源与材料消耗,有效控制污染源,大力发展环境产业、绿色产品。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之下,在迎接挑战中抓住机遇,化被动为主动,提高我国外贸出口产品竞争力,实行环境和贸易良性发展的生态贸易战略,实现从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实现贸易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从政府层面看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顺应绿色潮流,提高环保意识。以全民环境教育为基础,逐步树立“诚实、守信、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伦理道德观,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需求”,摒弃“奢侈浪费、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我们既要认识绿色贸易规范条件的积极意义,又要分清某些国家寄寓于其中的绿色贸易壁垒。二是实施绿色高科技战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跟踪世界上最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三废”综合利用技术,并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环保高新科技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基地及高新技术孵化、辐射基地,以促进国内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随着我国产品的环保科技含量的提高,环境壁垒的制约作用将不攻自破。三是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国际环保认证标准的研究,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措施,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并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以便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突破绿色壁垒。四是设立专业权威的国家检测机构,加强环境和贸易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互认,推动我国环保技术的全面提升。积极推行实施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制度,加强专业权威认证机构的建设,切实加强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交流、合作与互认,为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五是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环境执法从环境税收立法入手逐步完善各项环保法规,使之向绿色产业倾斜,鼓励清洁生产;环境立法应以预防为主,强化监督管理、尤其是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对经济活动中的违犯环境法规的行为要依法严惩。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在推进清洁生产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成本间的关系,达到环境保护与降低生产成本目标的“双赢”。

(二)从产业层面看

一是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从强调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转变到重视改进中国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注重对人力资源的持续投资和开发,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和产品创新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二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紧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换代,使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使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大力扶持绿色环保高科技产业。绿色环保产业在我国尚处于开创阶段,典型的幼稚产业,具有潜在的动态比较优势,具有外部经济和学习效应。政府应借鉴国外经验,根据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和我国国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给予扶持,增加环保投入,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的过程中,将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快实现引进技术的二次开发[14],建立具有中国自己知识产权的环境保护技术体系,推动我国环保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环保产业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

(三)从企业层面看

一是坚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手抓,积极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企业应将环境与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一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促进环保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利于绿色消费和环保市场的发展。二是积极实施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和绿色标志。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是我国企业突破绿色壁垒的国际市场通行证,对于身受其害的我国农产品、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等企业更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积极主动开展相关认证工作[15]。IS014000 环境管理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跳板。但遗憾的是,虽然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企业对此却不够积极主动。ISO14000 系列中有关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审核的5个标准,自1996 年10月颁布到1997 年底一年间, 欧洲就有1207家企业通过认证,而我国截止到目前为止,获得该认证的企业仅1 000 余家, 且其中大部分是三资企业。国内通过认证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家电行业, 更多的企业仍在IS014000 认证之外徘徊。绿色标志的实施将更加促进绿色消费浪潮的发展,这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树立企业形象和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三是转变观念,增强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绿色产品,提高产品环境价值。从环保耗时费钱的传统观念转变为环保挣钱的新理念,努力坚持高环保标准,以生态技术为中心,推行清洁生产,改造传统产品的环保功能;积极开发符合国际环保标准的绿色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变“以价取胜”、“以量取胜”为“以质取胜”、“优质优价”,力争以品牌、质量、信誉等非价格竞争因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把动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有实力的竞争优势,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树立我国出口产品的环保形象[16]。

我国外贸出口产品屡屡受阻绿色壁垒,表明我国的环保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必须重视贸易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提高我国外贸出口产品竞争力,为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国民生产和消费的安全。我们不能只看到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对外贸易短期内造成的损害,只重眼前利益,一味逃避,而应该全方位行动起来,顺应绿色潮流,提高绿色标准市场准入门槛,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普及环保意识,增大环保投入,推广国际标准,扶持绿色产业,增强设置和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加强环保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共同促进全球贸易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宝珍.“绿色壁垒”: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动向[J ].世界经济,1996,(12).[2] 田旭.“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我国的战略对策[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1。(1).[3] 徐争辉.关于我国外贸出口受阻绿色壁垒的若干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4] 朱晓勤.WTO 与绿色壁垒:若干法律问题分析[J ].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3).[5] 陶忠元.绿色壁垒的中性透析及其启示[J ].国际贸易问题,2003,(9).[6] 徐敏.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 ].华东经济管理,2006,(11).[7] 吴建华.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影响的对策[J ].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2).[8] 武振.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 ].当代经济研究,2004,(5).[9] 金霞.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市为例[J].当代经理人,2006,(02).[10] 李吉明.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绿色壁垒的原因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3,(10).[11] 施用海.“绿色壁垒”与纺织品贸易——纺织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的环境竞争力[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4).[12] 吴克烈.关于绿色壁垒的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2,(5).[13] 关春柱.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07).[14] 高峰,刘福祥.“入世”对中国环境贸易影响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2,(2).[15] 莫莎.欧盟东扩在环境领域的影响及我国出口企业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3,(1).[16] 汪国红.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1).

下载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思考来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思考来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摘要: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合集5篇)

    摘 要 由于人们思想的进步,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问题成为人们在国际贸易中关注的问题,绿色壁垒已经成为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保护措施,正发......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摘 要】 绿色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与环境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全球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提供了契......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合集五篇)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陈小洁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贸易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 易领域中,进口国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 立法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标准与法规,对来自国外......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摘要:本文引用了一些以前的数据和一些有关农产品具体的案例来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在不同的国......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范文大全]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陈晶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摘要:本文引用了一些以前的数据和一些有关农产品具体的案例来分析绿色贸易壁......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写作提纲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写作提纲 我将以分析绿色贸易壁垒为切入点,剖析绿色贸易壁垒的标准以及意义,结合我国主要出口货物类型、出口国家等基本数据。分析出......

    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

    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 【内容提要】纺织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国,加入WTO 给我国纺织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