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水办(2003)1号 江苏省水利厅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

时间:2019-05-14 01:1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水办(2003)1号 江苏省水利厅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水办(2003)1号 江苏省水利厅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

第一篇:苏水办(2003)1号 江苏省水利厅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

江苏省水利厅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

档案资料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抓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以下简称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其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改建、扩建等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水利部、省档案局等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水利项目档案是指经过鉴定、整理、归档后的项目文件。是水利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关单位必须将其纳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部门,配备专人负责做好这项工作。

第三条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业主、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和指导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编制项目竣工文件,整理项目文件。

第四条 在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合同、协议中应设立专门条款,明确规定有关单位提交相应项目文件的套数、费用、时间,以及相应所承担的提交文件的管理、归档责任。

(一)设计合同。应明确提交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档案的套数。凡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图的,应在设计合同中明确留作竣工图用的施工套数(包括必须套数和主管机关要求套数),以及因修改

设计需要增加新图的责任;凡由设计单位编制竣工图的,可单独签订竣工图编制合同。

(二)施工合同。应明确施工单位提交建设管理单位项目竣工档案的内容、套数、时间、质量要求和违约责任。

(三)监理合同。应明确监理单位对竣工文件审核和向建设单位提交监理档案的责任。

第五条 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和项目档案的移交应交应与项目的立项、建设和竣工验收同步进行。完整、准确、系统的项目档案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条件。

第六条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根据本规定的要求,完成各自职责范围或合同规定的竣工文件的编制和项目文件整理、归档工作。

第七条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大、中、小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管理,同时也适用于各单位办公楼、宿舍楼等小型基本建设项目、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第二章 项目档案的管理

第八条 各级水利基本建设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责,共同抓好本单位和本系统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档案工作。

第九条 水利项目档案工作的进程要与工程建设进程同步。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就应进行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和整理

工作;签订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协议(合同)时,要对水利项目档案(包括竣工图)的质量、份数和移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检查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时,要同时检查水利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情况;进行单元与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和工程验收(包括单位工程验收和阶段工程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应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程度与整理质量,并在验收后,及时整理归档。整个项目的归档工作,应在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完成(项目尾工的归档工作,应在尾工完成后的1个月内完成)。

第十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在各阶段工程质量评定和竣工时,水利项目档案(特别是竣工图)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得通过鉴定验收;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项目档案归档任务和项目档案未通过专项验收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不得评为优质工程。

第十一条 水利项目档案的整理质量是衡量工程(项目)勘测、设计、研究、施工、监理等单位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关单位在未完成归档工作(办理移交手续)前,建设单位不得返还其全部项目(工程)质量保证金。对于项目档案归档质量优良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建设管理单位可予以适当的奖励。

第十二条 工程技术人员应将本职工作中形成的有关工程的各项文件材料按档案部门的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和立卷。各单位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促检查,将此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未完成项目档案归档任务的,不算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更不

能申报有关奖励(项目)。工作调动前必须交清有关档案资料(对于可告一段落的项目,还应按要求完成有关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否则,不能办理调动手续。

第十三条 各有关单位(包括建设、管理、监理、施工、勘察、设计等单位和工程现场指挥机构,以不同)必须有一位负责人分管档案工作。建设管理单位要对水利工程档案负全责,其他有关单位也要各负其责。大、中型建设项目,特别是国家和部省级的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在建设初期就必须设立档案室,落实档案专职人员,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有关工程建设的全部档案资料,并对有关业务部门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进行指导;工程管理单位也应在组建初期建立健全档案机构,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为接收工程档案资料创造条件。

第十四条 兴建国家和省重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时,均应设计建设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符合要求的专用档案资料库房(具体标准可参见《档案包建筑设施规范》),并为档案保管与利用配置必要的装具和设备;其他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也应为档案工作解决所需的库房、装具和设备。其费用事分别列入工程总概算的管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类和生产准备费中。

第十五条 各有关单位要强化档案部门参加设备开箱工作,特别要做好引进技术、设备资料和图纸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与引进技术、设备有关的档案资料也应及时移交给档案资料部门统一管理,以确保有关文件材料的完整与安全。

第十六条 建立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登记制度,所有项目的建设单位应于开工6个月内按期向上级主管单位的档案部门和同级档案局报送《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情况登记表》(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要按期向水利部办公厅报送。所有未验收的项目,每年12月30日前均需再次向有关单位报送《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情况登记表》。

第三章 项目文件的收集

第十七条 水利建设项目文件,指建设项目在立项审批、招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纸质、胶片、磁介、光介等载体形式存在的全部文件,包括前期文件,竣工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等。

第十八条 项目文件的形成和积累。项目文件产生于基本建设全过程,项目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管理应列入项目建设计划和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或岗位责任制,并有相应的检查、控制及考核措施。

第十九条 项目准备阶段形成的前期文件,以及设备、工艺和涉外文件,应由建设管理单位各承办机构负责收集、积累;勘察、设计单位负责勘察设计文件的收集、积累,并按规定向建设管理单位档案部门提交有关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文件。

第二十条 项目施工阶段形成的文件,凡项目实行总承包的,由各分包单位负责其分包项目全部文件的收集、积累、整理,— 5 —

并提交总包单位汇总;凡由建设管理单位分别向几个单位发包的,由各承包单位收集、积累其承包项目的全部文件;项目监理文件由监理文件由监理单位收集、积累。建设管理单位授权的项目监理单位应负责监督、检查项目建设中的文件收集、积累和完整情况,审核竣工验收中文件资料收集、整理情况,并向建设管理单位提交其监理业务范围内经审核、签认后的有关专项报告、验证材料及监理文件。

第二十一条 项目调试及试运行阶段形成的文件,由试运行单位负责收集、积累;项目器材供应、财务管理单位应负责收集、积累承建项目器材供应及财务管理形成的文件。

第二十二条 收集范围。凡是反映与项目有关的重要职能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都应收集齐全,归入建设项目成套档案(详见附件2)

第二十三条 收集时间。各类文件应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或项目完成情况及时收集;凡是引进技术、设备文件必须首先由建设管理单位(或接收委托的承包单位)登记、归档,再行译校、复制和分发使用。

第二十四 条项目文件质量要求。

(一)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手续完备;

(二)永久、长期保存的文件不应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书写、绘制;

(三)复印打印文件及照片字迹、线条和影像的清晰及牢固

程度应符合设备标定质量;

(四)录音、录像文件应保证载体的有效性;

(五)电子文件应以光盘为长期储存介质。

第四章 项目文件的整理归档

第二十五条 建设项目所形成的全部项目文件在归档前应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并按档案管理的要求,由文件形成单位(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进行整理。

第二十六条 项目文件整理要求。

(一)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并做到字迹清楚、图面整洁、装订整齐、签字手续完备,图片、照片等还要附以有关情况说明。

(二)建设项目各管理机构形成或收到的有关建设项目的前期文件、设备技术文件、竣工试运行(生产)及验收文件,应根据文件的性质、内容,分别按年度、项目的单项或单位工程整理。

(三)勘察、设计单位形成的基础材料和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图除外),应按项目或专业整理。

(四)施工技术文件应按单项工程的专业、阶段整理;检查验收记录、质量评定及监理文件按单位工程整理。

(五)设备、技术、工艺、专利及商检索赔文件就应由承办单位整理;现场使用的译文及安装、调试形成的非标准图、竣工图、设计变更、试运行及维护中形成的文件、工程事故处理文件

由施工单位整理。

第二十七条 竣工图是工程的实际反映,是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做到图物相符。施工单位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施工记录、检测记录、交接验收记录和签证,整理好变更文件(单独立卷),按规定及时编制好竣工图。所有竣工图必须由施工在图标上方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的编制形式和深度可按以下情况区别对待:

(一)凡按施工图施工没有变动的,由竣工图编制单位在施工图空白处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二)一般性图纸变更的符合杠改或划改要求的变更,可在原图(新图)上修改,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三)凡结构形式、工艺、平面布置、项目等重大改变或图面变更面积超过35%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重绘图按原图编号,末尾加注“竣”字,或在新图图标内注明“竣工阶段”并签署竣工图章。

第二十八条 竣工图章的使用。

(一)竣工图章内容,尺寸如图所示:

(二)所有竣工图应由编制单位逐张加盖、签署竣工图章。竣工图章的内容填写齐全、清楚,不得代签。

(三)竣工图章盖在图内标题栏附近空白处。

(四)竣工图章使用不褪色红印泥。

第二十九条 项目文件的组卷要求。

(一)组卷要遵循项目文件的形成规律和成套性特点,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分类科学,组卷合理;法律性文件手续齐备,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二)项目施工文件按单项工程或装置、阶段、结构、专业组卷;设备文件按专业、台件等组卷;管理性文件按问题、时间或依据性、基础性、项目竣工验收文件组卷;设计变更文件、工程联系单、监理文件按文种组卷,原材料试验按单项工程组卷。

(三)案卷及卷内文件不重份,同一卷内有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该卷保管期限按最长的确定。

第三十条 卷内文件的排列。

(一)管理性文件按问题、时间或重要程度排列。

(二)施工文件按管理、依据、建筑、安装、检测实验记录、— 9 —

评定、验收排列。

(三)设备文件按依据性、开箱验收、随机图样、安装调试和运行维修等顺序排列。

(四)竣工图按专业、图号排列。

(五)卷内文件一般文字在前,图样在后;译文在前,原文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

第三十一条 案卷编目。

(一)案卷页号。卷内文件有书写内容的页面均应编写页号;页号编写位置:

1、单面书写文件在右上角;

2、双面书写文件,正面在右上角,背面在左上角;

3、图纸的页号编写在右上角,或标题栏外左上方;

4、成套图样或印刷成册文件,不必重新编写页号;

5、各卷之间不连续编页号。

(二)卷内目录。卷内目录由序号、文件编号、责任者、文件材料题名、日期、页号和备注等组成。

1、序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从1起依次标注卷内文件的顺序,一个文件一个号;

2、文件编号,填写文件文号或图样的图号,或设备、项目代号;

3、责任者,填写文件形成部门或主要责任者;

4、文件材料题名,填写文件标题全称,文件标题过于简单或标题不规范的,可以自拟文件题名,外加“[ ]”;

5.日期,填写文件形成日期;

6、页号,填写每份文件首页上标注的页号,最后一份文件应填写起止页号。

(三)案卷封面和脊背。

1、案卷封面采用外封面,内容主要有:案卷题名、立卷单位,起止日期,保管期限、密级、档案号等;

2、案卷题名,应简明、准确提示卷内文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代字、代号、结构、阶段的代号和名称等;项目名称与批准的原立项、设计(包括代号)名称应相符;归档外文资料的题名及主要内容应译成中文。

3、立卷单位,填写文件组卷部门或项目负责部门; 4、起止日期,填写卷内文件形成的起止日期;

5、保管期限,依据(附件2)填写组卷时划定的保管期限; 6、密级,应依据保密规定填写卷内文件的最高密级; 7、档案号,依据建设管理单位提供的项目档案分类号方案,填写档案的项目代号、分类号和案卷流水号;

8、案卷脊背,填写保管期限、档案号和案卷题名或关键词; 9、案卷封面及脊背的档案号暂用铅笔填写;移交后由接收单位统一正式填写。

(四)卷内备考表

1、卷内备考表要标明卷内文件的件数、页数,不同载体文件的数量。例如,文字材料50页,照片5张,附图1张;

2、说明组卷情况,如立卷人,检查人,立卷时间等;

3、卷内备考表排列在卷内文件之后;

4、互见号,应填写反映同一内容而形式不同且另行保管的档案号,并应注明其载体形式。

第三十二条 案卷装订要求

(一)文字材料可采用整卷装订与单份文件装订两种形式,图纸可不装订。但同一项目采用形式应一致。

(二)案卷内不应有金属物。

(三)单份文件装订时,应在卷内文件首页上方加盖、填写档号章。档号章内容有:档号、序号,式样、尺寸如图所示:

(四)外文资料应保持原来的案卷及文件排列顺序、文号及装订形式。

第三十三条 卷皮、卷内表格规格及制成材料

(一)卷皮一般采用卷盒、卷夹两种。其外表规格为310×220毫米,厚度分别为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50毫米,用牛皮纸双裱压制。

(二)案卷内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的尺寸为297×210毫米。

(三)卷盒和卷内表格字迹要清晰端正。

第三十四条 声像材料整理时应附文字说明,对事由、时间、地点、人物、作者等内容进行著录。

第三十五条 归档要求。

(一)建设管理单位各机构、各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应在建设项目完成后整理、编目所形成的项目文件,按合同协议规定的要求提交建设管理单位管理机构归档。

(二)根据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特点,归档可以按阶段分期进行,也可以在单项(单位)工程完成后与竣工验收文件一并归档。

(三)归档文件必须完整、成套、系统。

1、必须和反映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2、必须真实记录和准确反映项目建设过程和竣工时的实际情况,图物相符、技术数据可靠,签字手续完备;

3、文件字迹材料及载体质量应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四)参加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需要向其本单位归档的文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单独立卷归档。

(五)外文资料应将题名、卷内章节目录译成中文,与原文一起归档。

第三十六条 归档审查。

施工单位在项目竣工文件收集、编制和整理后,应依次由竣

工文件的编制方、质监部门、监理部门对文件的完整、准确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审查或三方联合会审;经建设管理单位确认并办理交接手续后连同审查记录全部交建设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第五章 项目档案的整理与移交

第三十七条 项目档案的整理。建设单位负责进行或组织对全部归档项目档案的汇总整理。

(一)根据专业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档案分类编号规则以及项目实际情况,设计、制定统一的项目档案分类编号体系(大纲)。小型项目直接按项目、结构或专业分类;大中型项目按工程或专业分类,下设属类。

(二)依据项目档案分类编号大纲对全部项目档案进行统一的分类和编号。

(三)对全部项目档案进行清点、编目,并编制项目档案案卷目录及档案整理情况说明。

第三十八条 基建项目(工程)档案的移交应履行签字手续,并按以下原则进行:

(一)基本建设项目实行总承包的,各分包单位应负责收集、整理分包范围内的档案资料,然后交总包单位汇总、整理,再统一向建设管理单位、主管机关和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二)基本建设项目由建设管理单位分别向几单位发包的,各承包单位应负责收集、整理所包工程的档案资料,并由建设管

理单位汇总或由建设管理单位委托一个承包单位负责汇总、整理后,交建设管理单位,再向主管机关和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三)实行监理制度的基本建设项目,由各有关单位按以上原则汇总、整理后交监理部门审查,经审查合格后的案卷,再向建设管理单位、主管机关和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第三十九条 项目档案的移交要求。

(一)项目档案验收合格后建设管理单位按合同及规定的要求,在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工程管理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输档案移交。分期实施的项目,应在每期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后办理档案移交。

(二)竣工验收后,凡在本省城市和乡镇规划区范围内的重要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在6个月内向所在城市的城市建设档案馆报送与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有关的项目档案。

(三)建设管理单位与工程管理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办理项目档案移交手续,明确档案移交的内容、案卷数、图纸张数等,并有完备的清点签字等交接手续。

第六章 项目档案的验收

第四十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验收(包括竣工初步验收,以下同),应在基本建设项目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以下同)的领导下,在工程(项目)验收前或同步进行。

第四十一条 各级水利(水务)部门在组织水利基本建设项

目竣工验收时,要通知相应的档案管理部门作为验收委员会成员参加验收工作。部属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由水利部或流域机构主持,省水利厅档案部门参加;省重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由省档案局主持,省水利厅档案部门参加;省属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由省水利厅档案部门主持;地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由有关市、县档案局主持,相应水利(水务)局的档案部门参加;小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由项目建成后的产权单位的档案部门参加。

第四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验收(或竣工初步验收)前3个月向档案验收组织单位递交档案专项验收申请,并附《江苏省基本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申报表》(一式两份,详见附件3)和项目档案工作自检报告。

第四十三条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之前,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应组织项目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以及有关人员进行档案自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档案工作自检报告。自检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概况及项目档案管理概况;项目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项目档案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和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情况;竣工图编制情况及质量;项目档案安全保管情况;档案在项目建设和运行中发挥作用情况;项目档案的总体评价、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四十四条 基本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应达到以下标准:

(一)有运行良好的档案管理体制;

(二)文件材料形成程序规范、签署完备、制作质量良好;

(三)档案收集齐全完整;

(四)竣工图编制准确、清晰、规范;

(五)全部档案已进行系统整理,案卷质量、档案编目等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六)已运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建立项目档案数据库;

(七)具有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和档案保护设备;

(八)在项目建设和试运行过程中积极主动提供档案利用并取得一定效果。

第四十五条 基本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程序如下:

(一)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的主持单位在接到项目建设单位的档案专项验收申请后15日内,与有关单位协商,确定专项验收时间地点及验收组成员单位;

(二)召开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会议;

(三)有关单位按照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会议的要求和意见进行整改;

(四)在项目竣工验收会议上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向竣工验收委员会提出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意见。

第四十六条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会议的主要内容。

(一)验收组织单位有关人员主持验收会议,通过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成员名单;

(二)项目建设单位汇报项目建设概况和档案自检情况;

(三)察看档案库房及设施设备,抽查项目档案;

(四)验收组成员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综合评议并形成档案专项验收意见;

(五)验收组向项目建设单位反馈验收意见。

第四十七条 对项目档案的专项验收,必须抽查一定比例的档案案卷。凡项目档案案卷数量超过2000卷的,抽查10%的档案;数量超过1000卷但不足2000卷的,抽查15%的案卷;数量在1000卷以下的,抽查30%的案卷。

第四十八条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意见应对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等10个方面的情况做出评价并填入《江苏省基本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申报表》。

第四十九条 凡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验收组应要求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限期于项目竣工验收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视整改情况安排复查。复查仍不合格的,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不予通过。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规定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规定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规定

水利部水办[1997]275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抓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以下简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改建、扩建等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水利工程档案工作是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其纳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相应机构或配专人做好这一工作。

第三条 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智慧的结晶,它产生于整个水利基本建设全过程,包括从项目提出、可行性研究、设计、决策、招(投)标、施工、质检、监理到竣工验收、试运行(使用)等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计算材料等不同形式与载体的各种历史记录。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大、中、小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同时也适用于各单位办公楼、宿舍楼等小型基本建设项目与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第二章 档案资料的管理

第五条 各级基建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责,共同抓好本单位和本系统的水利工程档案工作。

第六条 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进程要与工程建设进程同步。即所有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时,就应开始进行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和整理工作;签订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协议(合同)时,要对水利工程档案(包括竣工图)的质量、份数和移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检查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时,要同时检查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情况;进行单元与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和工程验收(包括单位工程与阶段和竣工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应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程度与整理质量,并在验收后,及时整理归档。整个项目的归档工作,应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完成(项目尾工的归档工作,应在尾工完成后的一个月内完成)。

第七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在各阶段工程质量评定和竣工时,水利工程档案(特别是竣工图)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能算完成施工任务,不得进行鉴定验收;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归档任务的基本建设项目,不得评为优质工程。

第八条 水利工程档案的整理质量,应是衡量工程(项目)勘测、设计、研究、施工、监理等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关单位在未完成归档工作(办理移交手续前),建设单位不得返还其扣留的工程(项目)质量保证金。对于归档质量优良的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建设单位可予以适当的奖励。

第九条 工程技术人员应将本职工作中形成的有关工程的各种材料按档案部门的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和立卷。各单位应加强对此工作的监督检查。未完成归档任务的,不算完成工作任务,更不能申报有关奖励(项目)。工作调动前必须交请有关档案资料(对于可告一段落的项目,还应按要求完成有关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否则,不能调动工作。

第十条 各有关单位(包括建设、管理、监理、施工、勘察设计等单位和工程现场指挥机构,以下同)必须有一位负责人分管档案工作。建设单位要对水利工程档案负全责,其它有关单位也要各负其责。大、中型建设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部级的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在建设初期就必须建立档案室,落实档案专职人员,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有关工程建设的全部档案资料,并对有关业务部门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单位也应在组建初期建立

健全档案工作,为接收工程档案资料创造条件。

第十一条 兴建国家重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时,均应设计建设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符合要求的专用档案资料库房(具体标准可参见《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并为档案保管与利用配置必要的装具和设备。其费用可分别列入工程总概算的管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类和生产准备费中。

第十二条 各有关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档案部门参加设备开箱工作,特别要做好引进技术、设备资料和图纸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对于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与引进技术、设备有关的档案资料也应及时移交给档案资料部门统一管理,以确保有关文件材料的完整与安全。

第十三条 建立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登记制度,所有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单位均应按期向上级主管单位的档案部门报送《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情况登记表》(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

第十四条 档案资料部门在加强收集工作的同时,要大力开展编研工作,完善提供利用手段与措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积极为生产一线提供服务,以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对于不能或暂不能公开的档案资料,应按有关单位提出的利用范围,做好保密工作;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水利工程档案,应按《水利部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进行鉴定、销毁。

第三章 工程档案资料的整理、汇总与移交

第十五条 水利工程档案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并做到字迹清楚、图面整洁、装订整齐、签字手续完备,图片、照片等还要附以有关情况说明,所有归档材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和红墨水等易褐色材料书写(包括拟写、修改、补充、注释或签名)。

第十六条 水利基本建设前期工作(如勘测、设计、科研等)产生的档案资料,除依据合同必须向委托或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和成果外,其余部分均应向产生单位的档案部门归档。

第十七条 竣工图是工程的实际反映,是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做到图物相符。施工单位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施工记录、检测记录、交接验收记录和签证,整理好变更文件(单位立卷),按规定及时编制好竣工图。所有竣工图必须由施工单位在图标上方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的内容与规格详见附件2),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才能做为竣工图保存。竣工图的编制形式和深度可按以下情况区别对待:

1、凡按图施工,没有变动的,可利用原施工图作为竣工图。

2、凡在施工中,虽有一般性设计变更,但能在原施工图上修改、补充的,可由施工单位在原施工图(必须是新兰图)上注明修改部分与修改依据和施工说明后,作为竣工图。

3、凡结构改变、工艺改变、平面布置改变、项目改变以及有其他重大变更,原施工图不能代替或利用的,必须重新绘制竣工图。

第十八条 反映建设项目过程的图片、照片(包括底片)、录音、录像等声像材料,是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内容,应按其种类分别整理、立卷,并应对每个画面附以比较详细的语言或文字说明。有关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从施工初期就应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做好记录并随时加以整理、注释。大中型建设项目,特别是重点工程的重大事件、事故,必须有完整的文字和声像材料,否则不予验收。

第十九条 水利工程档案的移交应履行签字手续,并按以下原则进行:

1、基本建设项目实行总承包的,各分包单位应负责收集、整理分包范围内的档案资料,然后交总包单位汇总、整理,再统一向建设单位与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2、基本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分别向几个单位发包的,各承包单位应负责收集、整理所包工程的档案资料,并由建设单位汇总,或由建设单位委托一个承包单位负责汇总、整理后,再向建设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3、基本建设项目实行监理制度的,由各有关单位按以上原则汇总、整理后交监理部门

审查,经审查合格后的案卷,再向建设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第二十条 竣工图一般不得少于三套:一套交工程管理单位档案部门,一套交管理单位负责运行维护的业务部门,一套交工程建设单位档案部门(当建设单位就是管理单位时,可少交一套);凡关系到全国性或某些城市规划的重要项目,还需按国家档案局的规定,增交一套给有关档案馆。集资或合资兴建的项目,可由建设单位依据实际情况增加竣工图的份数。

第四章 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第二十一条 水星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应严格执行《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附件3)。表中如规定需由若干单位保存的文件材料,只有一份时,则由工程(项目)的产权单位保存原件(多家产权的,由投资多的一方保存原件),其他单位保存复印件。

第二十二条 有特殊要求的建设项目,在正式开工前,建设单位可参照附件3,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工程全过程将要产生的文件材料,规定出比较详细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直接印发给工程各有关单位,同时抄送级主管机关的档案部门。

第五章 水利工程档案的竣工验收

第二十三条 水利工程档案的竣工验收(包括初步验收、以下同),应在项目建设项目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以下同)的领导下,与工程(项目)验收同步或提前进行。

第二十四条 各级水利部门在组织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时,要通知相应的档案管理部门作为验收委员会成员参加验收工作。国家重点工程由国家档案局和水利部档案部门参加;部属重点工程由水利部和有关流域机构的档案部门参加;水利部投资比例较大的省重点工程由水利部或有关流域机构和省级水利厅(局)的档案部参加;其它的省属重点工程由省档案局和各省级水利厅(局)的档案管理部门参加;一般的地方水利工程由有关地、市、县档案局和水利局的档案部门参加;小型水利工程等其他项目则由项目建成后由产权单位的档案部门参加。

第二十五条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管理等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依据本规定对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规档等工作,特别是竣工图的编制与整理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并写出自检报告(具体内容参见本规定第二十八条),在申请工程(项目)验收时,一并报送给验收主管单位,并抄送验收主管单位的档案部门。

第二十六条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应由参加验收的档案人员和建设、监理、管理、施工等单位的档案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档案资料验收组。大、中型建设项目要在验收工作结束时与出验收专题报告(此报告应作为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的附件,并将主要内容反映到鉴定书中);一般工程也应在工程竣工鉴定书中反映出有关档案资料的情况与评价意见。

第二十七条 档案资料验收组,应通过听汇报(工程建设与档案资料管理概况和竣工档案的自检报告)、参观工程建设现场(了解工程结构及生产流程)、抽查有关档案资料(重点抽查竣工图的质量)等多种方式进行档案资料的检查验收。其中抽查档案资料的比例:有关文字材料不得少于案卷总数的10%;竣工图不得少于总张数的15%。

第二十八条 档案资料验收组的验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档案资料工作概况:档案资料工作管理体制(包括机构、人员等)和档案保管条件(包括库房、设备等)及有关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立卷)等情况,其中包括项目单位、单项工程数和产生档案资料总数(卷、册、张)。

2、竣工图的编制情况与质量。

3、档案资料的移交情况,并注明已移交的卷(册)数、图纸张数等有关数字。

4、对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性的评价及档案资料在施工、试运行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情况。

5、档案资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验收产生的影响。

附件1: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情况登记表

年12月30日前均需再次填报。

注:此表应于项目开工6个月内报送上级主管单位的档案部门。所有未验收的项目,每

第三篇: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

1997-7-4 【大 中 小】

发文单位:水利部

文号:水办[1997]275号

发布日期:1997-7-

4执行日期:1997-7-4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档案资料的管理

第三章 工程档案资料的整理、汇总与移交

第四章 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第五章 水利工程档案的竣工验收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抓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以下简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改建、扩建等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水利工程档案工作是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必须将其纳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相应机构或配专人做好这一工作。

第三条 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智慧的结晶,它产生于整个水利基本建设全过程,包括从项目提出、可行性研究、设计、决策、招(投)标、施工、质检、监理到竣工验收、试运行(使用)等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计算材料等不同形式与载体的各种历史记录。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大、中、小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同时也适用于各单位办公楼、宿舍楼等小型基本建设项目与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第二章 档案资料的管理

第五条 各级基建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责,共同抓好本单位和本系统的水利工程档案工作。

第六条 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进程要与工程建设进程同步。即所有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时,就应开始进行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和整理工作;签订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协议(合同)时,要对水利工程档案(包括竣工图)的质量、份数和移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检查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时,要同时检查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情况;进行单元与分部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和工程验收(包括单位工程与阶段和竣工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应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程度与整理质量,并在验收后,及时整理归档。整个项目的归档工作,应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完成(项目尾工的归档工作,应在尾工完成后的一个月内完成)。

第七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在各阶段工程质量评定和竣工时,水利工程档案(特别是竣工图)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能算完成施工任务,不得进行鉴定验收;

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归档任务的基本建设项目,不得评为优质工程。

第八条 水利工程档案的整理质量,应是衡量工程(项目)勘测、设计、研究、施工、监理等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关单位在未完成归档工作(办理移交手续)前,建设单位不得返还其扣留的工程(项目)质量保证金。对于归档质量优良的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建设单位可予以适当的奖励。

第九条 工程技术人员应将本职工作中形成的有关工程的各种材料按档案部门的要求进行收订、整理和立卷。各单位应加强对此工作的督促检查。未完成归档任务的,不算完成工作任务,更不能申报有关奖励(项目)。工作调动前必须交清有关档案资料(对于可告一段落的项目,还应按要求完成有关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否则,不能调动工作。

第十条 各有关单位(包括建设、管理、监理、施工、勘察设计等单位和工程现场指挥机构,以下同)必须有一位负责人分管档案工作。建设单位要对水利工程档案负全责,其他有关单位也要各负其责。大、中型建设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部级的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在建设初期就必须设立档案室,落实档案专职人员,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有关工程建设的全部档案资料,并对有关业务部门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单位也应在组建初期建立健全档案工作,为接收工程档案资料创造条件。

第十一条 兴建国家重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时,均应设计建设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符合要求的专用档案资料库房(具体标准可参见《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并为档案保管与利用配置必要的装具和设备;其他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也应为档案工作解决所需的库房、装具和设备。其费用可分别列入工程总概算的管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类和生产准备费中。第十二条 各有关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档案部门参加设备开箱工作,特别要做好引进技术、设备资料和图氏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对于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与引进技术、设备有关的档案资料也应及时移交给档案资料部门统一管理,以确保有关文件材料的完整与安全。

第十三条 建立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登记制度,所有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单位均应按期向上级主管单位的档案部门报送《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情况登记表》(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第十四条 档案资料部门在加强收集工作的同时,要大力开展编研工作,完善提供利用手段与措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积极为生产一线提供服务,以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对于不能或暂不能公开的档案资料,应按有关单位提出的利用范围,做好保密工作;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水利工程档案,应按《水利部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进行鉴定、销毁。

第三章 工程档案资料的整理、汇总与移交

第十五条 水利工程档案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并做到字迹清楚、图面整洁、装订整齐、签字手续完备,图片、照片等还要附以有关情况说明,所有归档材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和红墨水等易褪色材料书写(包括拟写、修改、补充、注释或签名)。

第十六条 水利基本建设前期工作(如勘测、设计、科研等)产生的档案资料,除依据合同必须向委托或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和有关成果外,其余部分均应向产生单位的档案部门归档。

第十七条 竣工图是工程的实际反映,是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做到图物相符。施工单位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施工记录、检测记录、交接验收记录和签证,整理好变更文件(单独立卷),按规定及时编制好竣工图。所有竣工图必须由施工单位的图标上方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的内容与规格详见附件2),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才能作为竣工图保存。竣工图的编制形式和深度可按以下情况区别对待:

1、凡按图施工,没有变动的,可利用原施工图作为竣工图。

2、凡在施工中,虽有一般性设计变更,但能在原施工图上修改、补充的,可由施工单位在原施工图(必须是新兰图)上注明修改部分与修改依据和施工说明后,作为竣工图。

3、凡结构改变、工艺改变、平面布置改变、项目改变以及有其他重大变更,原施工图不能代替或利用的,必须重新绘制竣工图。

第十八条反映建设项目过程的图片、照片(包括底片)、录音、录像等声像材料,是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内容,应按其种类分别整理、立卷,并应对每个画面附以比较详细的语言或文字说明。有关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从施工初期就应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做好记录并随时加以整理、注释。大中型建设项目,特别是重点工程的重大事件、事故,必须有完整的文字和声像材料,否则不予验收。

第十九条 水利工程档案的移交应履行签字手续,并按以下原则进行:

1、基本建设项目实行总承包的,各分包单位应负责收集、整理分包范围内的档案资料,然后交总包单位汇总、整理,再统一向建设单位与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2、基本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分别向几个单位发包的,各承包单位应负责收集、整理所包工程的档案资料,并由建设单位汇总,或由建设单位委托一个承包单位负责汇总、整理后,再向建设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3、基本建设项目实行监理制度的,由各有关单位按以上原则汇总、整理后交监理部门审查,经审查合格后的案卷,再向建设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第二十条 竣工图一般不得少于三套:一套交工程管理单位档案部门,一套交管理单位负责运行维护的业务部门;一套交工程建设单位档案部门(当建设单位就是管理单位时,可少交一套);凡关系到全国性或某些城市规划的重要项目,还需按国家档案局的规定,增交一套给有关档案馆。集资或合资兴建的项目,可由建设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竣工图的份数。

第四章 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第二十一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应严格执行《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附件3)。表中如规定需由若干单位保存的文件材料,只有一份时,则由工程(项目)的产权单位保存原件(多家产权的,由投资多的一方保存原件),其他单位保存复印件。

第二十二条 有特殊要求的建设项目,在正式开工前,建设单位可参照附件3,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工程全过程将要产生的文件材料,规定出比较详细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直接印发给工程各有关单位,同时抄送给主管机关的档案部门。

第五章 水利工程档案的竣工验收

第二十三条 水利工程档案的竣工验收(包括初步验收,以下同),应在基本建设项目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以下同)的领导下,与工程(项目)验收同步或提前进行。第二十四条 各级水利部门在组织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时,要通知相应的档案管理部门作为验收委员会成员参加验收工作。国家重点工程由国家档案局和水利部档案部门参加;部属重点工程由水利部和有关流域机构的档案部门参加;水利部投资比例较大的省属重点工程由水利部或有关流域机构和省级水利厅(局)的档案部门参加;其他的省属重点工程由省档案局和各省级水利厅(局)的档案管理部门参加;一般的地方水利工程由有关地、市、县档案局和水利局的档案部门参加;小型水利工程等其他项目则由项目建成后的产权单位的档案部门参加。

第二十五条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管理等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依据本规定对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特别是竣工图的编制与整理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并写出自检报告(具体内容参见本规定第二十八条),在申请工程(项目)验收时,一并报送给验收主管单位,并抄送验收主管单位的档案部门。

第二十六条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应由参加验收的档案人员和建设、监理、管理、施工等单位的档案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档案资料验收组。大、中型建设

项目要在验收工作结束时写出验收专题报告(此报告应作为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的附件,并将主要内容反映到鉴定书中);一般工程也应在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中反映出有关档案资料的情况与评价意见。

第二十七条 档案资料验收组,应通过听汇报(工程建设与档案资料管理概况和竣工档案资料自检报告)、参观工程建设现场(了解工程结构及生产流程)、抽查有

关档案资料(重点抽查竣工图的质量)等多种方式进行档案资料的检查验收。其中抽查工程档案资料的比例:有关文字材料不得少于案卷总数的10%;竣工图不得少于总张数的15%.第二十八条 档案资料验收组的验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档案资料工作概况:档案资料工作管理体制(包括机构、人员等)和档案保管条件(包括库房、设备等)及有关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立卷)情况,其中包括项目单位、单项工程数和产生档案资料总数(卷、册、张)。

2、竣工图的编制情况与质量。

3、档案资料的移交情况,并注明已移交的卷(册)数、图纸张数等有关数字。

4、对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性的评价及档案资料在施工、试运行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情况。

5、档案资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验收产生的影响。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水利部

第四篇:苏水政〔2004〕19号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2004年7月5日江苏省水利厅苏水政〔2004〕19号文件印发)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厅行政许可的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水行政管理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结合我厅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省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按照行政许可法设定和规定的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

第三条 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效能、便民的原则,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第四条 省水利厅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全厅行政许可申请的统一受理和行政许可决定的统一送达工作。

第五条 省水利厅统一实施行政许可,厅机关各处室不得以处室名义实施行政许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省水利厅不授权厅属单位实施行政许可。

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省水利厅不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第六条 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已经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省水利厅不以任何变通方式继续进行实施。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决定改变管理方式,将部分行政许可事项移交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实施自律管理的,省水利厅积极创造条件,及时做好移交工作。

第七条 省水利厅依法将下列内容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场所公示:

(一)行政许可项目名称及其法律依据;

(二)申请行政许可应当具备的条件;

(三)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文件和数量;

(四)申请书格式文本;

(五)办理行政许可的程序;

(六)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法定期限;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申请人要求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第八条 省水利厅在江苏水利网站上设立行政许可专栏,公布第七条规定的公示内容,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供公众下载,同时设立行政许可受理电子信箱。

省水利厅通过报刊、便民手册、电子触摸屏等形式公布需要公示的内容,供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查询。

第九条 除法律、法规和省政府规章明确规定应当到省水利厅办公场所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的外,申请人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

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行政许可申请。

第十条 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收到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认为申请事项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省水利厅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权行政机关申请;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十一条 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收到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书,属于省水利厅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的,应当予以受理。

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应当出具加盖“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审查专用章”和注明日期的《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或者《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不受理通知书》。

第十二条 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应当将接受的行政许可申请书及申请材料,及时告知省水利厅主办处室办理。主办处室收到申请书及申请材料后,应当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条件、形式审查;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提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按时送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从受理申请材料之日起五日内)将补正通知书及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告知申请人。

第十三条 厅机关主办处室在审查行政许可时,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主办处室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第十四条 行政许可申请材料齐全的,厅机关主办处室应当在十五天内审查完毕,提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初步意见,报厅领导审签。其中需要征求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相关主管部门意见的,主办处室应当在七日内征求完毕;需要厅机关有关处室会签的,有关处室应当在收到会签文一日内会签完毕;需要召开厅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的,应当在十五日审查期内完成。

厅机关有关处室自受理起在二十日内不能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经厅领导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通过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告知申请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行政许可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省水利厅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许可的书面决定。依法应当颁发行政许可证件的,省水利厅还应当将加盖“江苏省水利厅”印章的行政许可证件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十日内由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送达申请人。

行政许可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省水利厅应当依法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书面说明不予许可的理由、依据,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向水利部或者省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省水利厅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六条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需要通过公开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方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省水利厅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中标人、买受人后,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依法向中标人、买受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件。

省水利厅对依法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方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而不采用招标、拍卖方式,或者违反招标、拍卖程序,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的,申请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七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省水利厅对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通过公告栏、电子触摸屏、报刊或者江苏水利网站等载体进行公开,便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查询和监督。

第十八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省水利厅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省水利厅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对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省水利厅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省水利厅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

省水利厅举行听证,由实施行政许可的主办处室依法组织,并根据听证笔录,拟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意见,报厅领导批准。

第十九条 行政许可决定实行统一送达制度。厅机关有关处室拟出的行政许可决定,经厅领导批准后,送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由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按规定送达申请人,并在江苏水利网站上公示。

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应当告知申请人来领取或者通过邮寄方式送达行政许可决定书。

第二十条 对被许可人提出要求变更行政许可事项或者延续行政许可的有效期的申请,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受理后,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行政许可审查决定程序办理。

第二十一条 省水利厅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但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或者为了防汛、抗旱、抢险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厅有关处室可以提出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的意见,报厅领导批准后,并将变更、撤回理由及通知书送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统一送达被许可人。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省水利厅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二十二条 凡具有《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一、二款情形的,厅机关有关处室可以提出撤销已准予的行政许可,并报厅领导批准后,将行政许可撤销通知书送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统一送达。其中依照《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情形,撤销行政许可后,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依照前款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凡具有《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规定情形的,厅机关有关处室应当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并抄告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第二十三条 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具体负责对厅机关各处室和市、县水利(务)局设定、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厅机关有关处室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方便公众查阅。

第二十四条 厅机关有关处室和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事项档案管理制度,在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相对人监督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材料应当全部存档。

第二十五条 厅机关有关处室工作人员在办理行政许可和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不得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被许可人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二十六条 厅机关工作人员由于故意或者过失,在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检查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导致办理事项错误或者显失公正,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其过错责任。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 省水利厅建立违法实施行政许可投诉、举报制度。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厅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有权向省政府法制部门、监察机关以及省监察厅驻省水利厅监察室投诉、举报。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4年7月1起执行。

第五篇:江苏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验收管理实施办法 苏水基【2012】51号

江苏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验收管理实施办法

(苏水基【2012】51号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验收管理,明确验收责任,规范验收程序,根据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 理规定》(水利部 30 号令)和《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结合本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使用中央及地方财政资金的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验收活动,其他水利工程可参照执行。中央投资为主的国家流域性骨干工程和其他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程执行。

第三条 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验收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 验收两类。法人验收主要包括: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等;政府验收主要包括:专项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等。分部工程验收是其他种类法人验收的基础;法人验收是政府验收的基础。第四条 法人验收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并做好验收前准备,项目法人组织并主持验收;政府验收由项目法人提出申请并组织验收前准备,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主持验收。

第五条 省水利厅负责全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重点负责本省范围内国家和省确定的流域性、区域性重点水利工程或者省级以上投资为主的其他大中型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管的水利基本建 设工程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是指辖管范围内直接负责 组建工程项目法人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中:

由省水利厅或者直属单位负责组建的项目法人,法人验收 监督管理机关为省水利厅;

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建的项目法人,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为市、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第七条 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如下:

(一)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规程;

(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

(三)经批准的工程立项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及概算文件;

(四)经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及相应的调整概算文件;

(五)施工图纸及主要设备技术说明书等。法人验收还应当以施工合同为验收依据。

第八条 项目法人在制订项目招标计划时,要严格控制标的数目;在进行项目划分时,要充分考虑项目验收内容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确保工程验收质量。第二章 基本规定

第九条 基本规定 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按下列 原则确定,但国家或者省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及其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初步设计审批,中央投资为主的流域性骨干工程或者其他重点水利工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为水利部及其流域管理机构;地方投资为主的其他流域性(或者区域性)大、中型水利工程,省级及以上投资大于等于50%的,由省水利厅主持;市、县级投资大于50%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水行政主 管部门主持;

(二)省发展改革委或者省水利厅负责初步设计审批,省级及以下投资为主的流域性(或者区域性)省重点以及其他大、中型水利工程,省级以上投资大于等于50%的,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为省发展改革委或者省水利厅;市、县级投资大于 50%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发展改革、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

(三)国家和省审批的其他项目,原则上由市、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发展改革、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

(四)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初步设计审批的项目,由市、县级人民政府或者相关部门主持。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应当在工程初步设计批准文件或者开工报告批准文件中明确,视工程规模等具体情况也可委托下一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

第十条 项目竣工验收原则上应当在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并满足一定运行条件后 1 年内进行。不能按期进行竣工验收的,经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同意,可以适当延长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第十一条 项目竣工验收原则上按照经批准的初步设计的 标准和内容进行一次性竣工验收。但下列项目按下述原则验收:

(一)项目既有总体初步设计又有单项工程初步设计的,可按总体初步设计进行一次性竣工验收,也可按单项工程分别竣工验收后,再进行总体竣工验收。

(二)项目只有总体可行性研究和单项工程初步设计,没 有总体初步设计的,可按单项工程初步设计分别进行竣工验收。

(三)建设周期长或者因故无法继续实施的项目,对已完成的部分工程可以按单项工程或者分期进行竣工验收。

第十二条 项目竣工验收原则上按竣工技术预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进行。基础处理不复杂、技术较简单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可不进行竣工技术预验收或者将竣工技术预验收与竣工验收合并进行。第十三条 项目竣工验收前,大型水利工程原则上应当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国家和省确定的流域性(或者区域性)重点水利工程以及 国家投资为主的其他大型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技术鉴定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设计、咨询单位承担。地方投资为主的其他大型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在竣工验收前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第十四条 工程开工后,项目法人应当及时研究制定验收工 作计划,在开工报告批准后 60 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向验收监督 管理机关和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备案。不能按期完成的,应当及时报备相关情况说明报告。验收工作计划应当包括验收类别、内容和时间,明确各时 段工作重点、难点和应对措施,并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项目划分和工程类型、规模、结构等特点合理确定。

第十五条 验收工作计划报备后不宜调整,建设期间确因工程进展的实际情况需要作适当调整的,项目法人应当以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确保工程安全为原则,并须事先报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和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同意。验收工作计划调整后,应当及时做好相关报备工作,加强动态管理。

第十六条 工程验收前,项目法人或者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法人验收工作计划做好准备工作、提出验收申请、提交验收资料。验收主持单位应当根据申请验收单位提交的验收资料和现 场完成情况检查、确定申请验收的内容是否具备与验收内容相 一致的验收条件,不具备验收条件的不得组织验收。项目法人及其参建单位应当提交真实、完整,符合验收规 程要求的验收资料,并对提交的验收资料负法律责任。第十七条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质量缺陷和质量安全事故的,应当在申请验收资料中如实反应处理情况。未如实反映的,不得申请验收。

(一)发生重大设计变更的,项目法人应按相应程序及时 向项目设计审批单位报送相关资料,履行相关报批手续。

(二)发生较大质量缺陷的,项目法人应按相应程序及时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报送相关备案资料。

(三)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按国家和省规定的相关程序进行处理。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设计单位应进行复核验算,并经质量监督机构质量评定合格。

第十八条 工程验收时,验收主持单位应当成立验收委员会或者验收工作组,具体视工程规模、技术难度等要素确定。一般情况下,法人验收成立验收工作组,政府验收成立验收委员会。验收委员会或者验收工作组对验收形成的验收成果负责,采取技术预验收的,专家组对技术预验收成果负责。

第十九条 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其处理原则由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协商确定。主任委员(组长)对争议问题有裁决权,但有半数以上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成员不同意裁决意见的,法人验收的应当报请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决定;政府验收的应当报请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决定。

第二十条 验收形成的验收结论应当取得三分之二以上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成员同意并签字;持有异议的成员也应当签字,但可在验收鉴定书上如实载明保留意见。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对工程验收不予通过的,应当明确不予通过的理由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有关参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处理和完成整改,并按照验收程序重新申请验收。第三章 法人验收

第二十一条 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工程的验收由项目法人或者项目法人组建的建设单位主持,其中分部工程验收中,除主要分部工程外可委托监理单位主持。需要委托监理单位主持的,有关委托权限应当在监理合同或者委托书中明确。

第二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和项目验收工作计划,在完成相应的验收内容后及时向项目法人提出验收申请,项目法人(或者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经检查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验收。第二十三条 法人验收的主要条件:

(一)分部工程验收:所有单元工程已完成,单元工程质量经评定全部合格,质量缺陷已按程序处理完毕,有关验收资料已按规程要求整理完成。

(二)单位工程验收:所有分部工程已全部完成,并验收 合格 ;分部工程验收提出的存在问题已处理完毕并通过验收;未处理的遗留问题不影响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并有处理意见;验收资料已按规程要求整理完成。

(三)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合同范围内的建设内容和相关工作已按合同约定全部完成;相应的质量评定和结算等工作已完成;遗留问题处理已全部完成;验收资料已按规程要求整理完成。

第二十四条 法人验收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参建单位有关建设情况汇报,检查工程完成情况、查阅工程验收资料、鉴定工程施工质量,讨论法人验收鉴定书等。其中:

(一)分部工程验收重点检查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或者合同约定标准要求,评定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二)单位工程验收重点检查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完成,评定工程施工质量等级,检查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及相关记录,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三)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在分部工程或者单位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上,重点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包括合同工程建设内容 及其工作量的完成、结算与支付情况),梳理历次验收中存在问题的处理情况以及遗留问题处理意见。

第二十五条 法人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代表组成;必要时可以邀请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代表及相关专家参加。大型枢纽主要建筑物工程,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原则上参建单位验收成员应当相对固定,名额2人以内。单位工程验收以及大型枢纽主要建筑物分部工程验收,项目法人应当提前通知质量监督机构列席;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宜列席主要单位工程验收。

第二十六条 下列工程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组织法人验收:

(一)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分部工程,按照基础工程、底部及中部工程、上部工程及其他零星工程的施工次序和工程部位(段)进行划分,分层集中验收;

(二)河道开挖与堤岸防护(包括中、小型穿堤建筑物)等工程,标的较多时可按分部工程(或者子单位工程)进行划分,并视完成情况分批次进行归类验收;

(三)中、小型建筑物以及河道开挖与堤岸防护等工程,其单位工程可与合同工程合并进行验收;

(四)闸(站)等除险加固或者更新改造工程,采取逐孔施工的,分部工程可按孔划分、逐孔检查或者验收。

第二十七条 需要提前投入使用的单位工程,应当进行投入使用验收。投入使用验收主持单位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工程已进行过阶段验收,项目法人已与第三方接收 单位(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并同意签订提前使用协议的,由项目法人主持验收。

(二)工程没有进行过阶段验收或者第三方接收单位(管 理单位)需要政府在验收前牵头协调相关事宜的,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或者委托单位主持验收。

(三)公路、桥梁等工程应当按照交通行业等规定组织交工验收,并移交地方政府或者交通部门等管理。

第二十八条 项目法人应当在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通过后 10 个工作日内将质量结论报该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定);未经核备(定)的,项目法人不得组织下一阶段的验收。单位工程及大型枢纽主要建筑物工程中主要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应当报该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核定;未经核定的,项目法人不得印发验收鉴定书。第二十九条 质量监督机构自收到核备(定)材料之日起 应当在 20 个工作日内完成质量核备(定)。核定不合格的,项目法人应当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整改到 位后重新组织验收,并报质量监督机构重新核备(定)。

第三十条 项目法人应当自法人验收通过之日起 30 个工作 日内,将法人验收鉴定书,发送给各参加验收单位,并同时报送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和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备案。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和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后,项目法人还应当与施工单位办理工程的有关交接手续。工程保修期从通过合同工程完工验收之日算起,保修期限按合同约定执行。第四章 政府验收

第三十一条 阶段验收、竣工验收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主持。工程规模小、技术难度低等建设项目,可委托法人验收监 督管理机关或者其他单位主持阶段验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移民安置、工程档案等专项验收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行业验收程序进行。各专项验收前,项目法人应当及时通知项目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派员参加。

第三十二条 阶段验收主要分为以土建及金属结构工程为主的水下工程验收和以机电及电气设备制造与安装工程为主的泵站机组启动验收两类。水下工程验收主要包括枢纽控制(建筑物)工程挡(放)水验收、水库下闸蓄水验收、(渠)河道工程通水验收和导(截)流工程验收等。具体项目的阶段验收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根据项目法人报 备的验收工作计划和工程规模、类型以及建设进度确定。

第三十三条 政府验收基本条件:

(一)水下工程验收:已完工程形象面貌已具备挡(放)水(或者蓄水、通水、导截流)条件;在建工程度汛方案已落实;施工围堰拆除方案已制定;水下工程涉及移民征迁安置已落实、附属物清理已完成;参验工程质量检测、质量评价已完成;历次验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已处理,未处理的遗留问题不影响工程度汛安全;验收资料已按规程要求整理完成。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前还应完成蓄水安全鉴定。

(二)机组启动验收:相关土建及金属结构工程已完成,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相应验收;主机泵及附属电气设备制造与安装已全部完成;必要的输变电设备安装调试已完成;按相关规程要求完成机组启动试运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和质量评价已完成;历次验收存在问题已处理,未处理的遗留问题不影响工程安全运行;验收资料已按规程要求整理完成。

(三)竣工验收: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包括设计变更)内容全部完成;各单位工程已通过验收且运行正常;各专项验收已通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验收;工程投资已全部到位,竣工财务决算已通过审计,质量评定已完成;工程运行管理已经落实;竣工验收资料已按规程要求整理完成。

第三十四条 项目法人应当按照验收工作计划开展验收准备工作,当工程建设具备政府验收相应条件时,应当及时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供相关验收资料,经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审查后报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审定。验收主持单位自收到验收申请之日起,应当及时检查相关验收资料和现场完成情况,并在2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验收。

(一)申请阶段验收前,项目法人应当组织参建单位对申 请验收内容进行检查、梳理、划定,并经质量监督机构确认后,形成“阶段验收申请报告”。

(二)申请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应当组织参建、运管单位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自查,全面梳理项目竣工验收前各项准备工作,形成竣工验收自查工作报告。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列席和监督参建单位的自查活动,并对工程验收中建设内容、设计标准、施工质量以及相关验收资料进行符合性核查。第三十五条 政府验收应当提交的验收资料:

(一)阶段验收主要包括:各参建单位工作报告、第三方检测单位抽检报告、质量监督机构质量评价意见、项目设计批准及设计变更文件等。其中大、中型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前,应当提交蓄水安全鉴定报告;大、中型泵站机组启动验收前,应 当提交机组启动试运行工作报告。

(二)竣工验收在前款阶段验收规定的资料目录基础上,还应当提交:重大设计变更批准文件、法人验收文件、专项验 收文件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文件等。

第三十六条 阶段验收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各参建单位有关建设情况汇报,检查已完工程形象面貌及安全运行条件、在建工程施工影响及度汛方案、历次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以及未完工程计划安排与主要措施,鉴定已完工程施工质量,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讨论阶段验收鉴定书。

第三十七条 水下工程验收主要检查已完工程的挡(放)水(或者蓄水、通水、导截流)条件,在建工程度汛方案,施工围堰拆除方案,以及移民征迁安置和附属物清理完成情况等,并对在建工程度汛安全提出相关意见。水库下闸蓄水验收还应检查有关大坝及枢纽建筑物观测仪器安装、调试以及蓄水安全鉴定开展情况。机组启动验收主要检查机电及电气设备制造与安装工艺质量及相关土建形象面貌、供变电及消防设施等,重点查阅机组启动试运行方案、操作规程、试运行记录和试运行工作报告等,抽取1~2台套机组开机运行进行验证,并对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提出相关意见。第三十八条 在机组启动验收前,项目法人应当成立试运行工作组,必要时成立专家组。专家组的主要工作:

(一)重点审查参建单位编制的机组启动试运行方案、操作规程和工作机制的规范性、健全性,检查、指导参建单位进行机组充水试验、空载运行和负荷运行,并对提交的试运行工作报告中有关试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和试运行结论(结论中应当明确是否具备启动验收条件)负责。

(二)对负荷运行不能满足“单机连续运行24小时或者7天累计运行 48 小时(含无故障停机 3 次)联合试运行2小时”,时限等条件的,在试运行前研究提出满足机组启动验收最低要求的试运行调整方案。

第三十九条 阶段验收委员会一般由验收主持单位、上级有关单位、防汛指挥部门、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运行管理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重点工程或者涉及地方矛盾协调的,还应当邀请项目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参加。工程参建单位应派项目负责人或者技术负责人参加验收,负责汇报和解答有关问题,并作为被验单位在验收鉴定书上签字。

第四十条 大型水利工程阶段验收前,验收主持单位可根据工程建设需要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技术预验收。单机流量超过10立方米每秒的泵站工程、单孔净宽超过 30 米的节制闸工程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或者实施期间有重大技术问题处理的其他工程应当进行技术预验收。具体议程参照本办法竣工技术预验收。第四十一条 下列情况经报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同意,可不进行水下阶段验收,放水前由项目法人按以下方式进行验收或者检查,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或者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可派员参加。

(一)一般导截流(如施工围堰、导流工程)工程完工后,按分部工程或者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二)基础不复杂、技术较简单的小型水利工程,按分部工程或者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三)因防汛需要等特殊情况下,主体工程尚不具备水下工程阶段验收条件,但形象面貌基本具备挡(蓄)水或者通(放)水条件的,可组织相关专家和质监、防汛等职能部门代表对在建工程进行安全度汛技术性检查验收。

(四)采取逐孔除险加固或者更新改造的闸(站)工程,汛期需要提前投入使用的,可组织相关专家、质监、防汛等职能部门和检测单位代表对已完成的闸孔(机组)进行提前使用技术性检查验收。第四十二条 竣工技术预验收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以及特邀专家组成的竣工技术预验收专家组负责。规模较大、技术复杂的项目,专家组可下设专业工作组。

第四十三条 竣工验收委员会主要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上级有关部门、工程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项目质量监督机构和安全监督机构、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参与工程投资的各方代表可派员参加竣工验收委员会。工程参建单位应当派熟悉本工程的项目负责人或者技术负责人参加竣工技术预验收和竣工验收,负责汇报和解答有关问题,并作为被验单位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

第四十四条 竣工技术预验收的主要议程为实地检查工程 现场,观看工程建设声像资料,听取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第三方检测(技术鉴定)、运行管理以及质量与安全监 督等单位的工作报告,查阅有关工程建设资料,查询历次验收主要问题解决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鉴定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在各专业工作组完成的检查意见基础上讨论 形成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和竣工验收鉴定书初稿。

第四十五条 竣工验收主要议程为实地检查工程现场,观看工程建设声像资料、听取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机构质量监督报告、专项验收报告、审计部门审计决定、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以及验收委员会确定的其他报告,讨论并通过竣工验收鉴书。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项目法人要及时做好与运行管理单位的移交工作。其中,实施期间项目未进行过投入使用验收的,自竣工验收之日起即可办理管理移交手续;资产移交手续则应在竣工验收鉴定书印发后60个工作日内完成。第四十六条 项目完成阶段验收或者竣工验收后,验收主 持单位应当自验收通过之日起 30 个工作日内,印发验收鉴定书发送各有关单位。项目法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验收鉴定书的要求妥善处理验收遗留问题和按时完成未完工程等。竣工验收中提出的验收遗留问题处理和未完工程完成并通 过验收后,项目法人应当将处理情况和验收成果报送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备案。第四十七条 工程移交后,项目法人以及其他参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承担后续的相关质量责任。项目法人已经撤消的,由撤消该项目法人的部门承接相关的责任。第五章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法人包括实行代建制项目 中,经项目责任单位(政府或者项目法人)委托的项目代建机构。第四十九条本办法有关验收资料和成果性文件等具体要 求,按照水利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附录规定执行。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 2012 年 9 月 20 日起施行,由江苏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下载苏水办(2003)1号 江苏省水利厅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水办(2003)1号 江苏省水利厅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