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等学力综合复习法理学考点精要
同等学力综合复习法理学考点精要
第一章法的概念与本质
西方法理学的三大主流学派(06,不定,8):自然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第二章法的要素
法律概念的功能(08,不定,10)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认知功能;二,构成功能。法律概念的种类(07,简答,1):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法律概念,其本身不是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而是表述规则和原则之内容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概念不是完全独立的法的要素,它总是依附于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
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的法律概念和非基本的法律概念,根据其所描述的对象,可以分为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涉人概念、涉事概念和涉物概念等。按照规则所调整的关系是否发生于该规则产生之前,可以把法律规则区分为确认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05,不定,18)。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08,判断,1):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不同。法律条文只是法律规则的表述形式,二者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法律规则的全部要素是通过数个法律条文加以表述的,有时,法律规则的一个要素也可能表述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甚至法律规则的诸要素分散于不同的法律文件中,有的还跨两个以上的法律部门。
法律规则的分类。
第三章法的产生、发展与历史类型 第四章法的价值
法律价值(05,名解,2):法律价值不是一个类似“法律规则”、“法律行为”那样的实体范畴,而是一个关系范畴。只有当法律符合或满足人们的需要,在人与人之间那个城价关系,法律才有价值可言。在法学研究中,法的价值大致包括三种含义:第一,法的目的价值。第二,法的形式价值。第三,发的评价标准。
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的意义(04,论述,2):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维护阶级统治秩序。法律作为国家重要的统治手段,首先必然要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的根本利益为核心来建立和维护阶级统治秩序。第二,维护权力运行秩序。第三,维护经济秩序。第四,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法律对正义的保障(08,论述,2)(07,简答,2):法律对于正义的保障的主要方式是:首先,通过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机制。一方面,在法律上公正地分配社会合作的利益、机会和负担,以此促进和保障法律上的实体正义;另一方面,在法律上公正地设定本身就体现正义并以实现实体正义为目的的一系列紧密联系的各个环节与过程,以此促进和保障法律上的程序正义。对正义的这种保障方式要是由立法来承担的。
其次,通过法律责任和惩罚机制。一方面,通过对违法矫正和回复受到违反和侵害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此保障法律上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效果认可机制,对合法行为及其法律效果予以认可,从而保障法律上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对正义的这两种保障方式是由执法和司法来承担的。
最后,法律通过把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以及其重要的社会关系类型纳入法律之内,实行法治化管理,也就是法律性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治理,把正义的基本内涵融贯进这些规范和制度之中,并通过严格的依法办事,从而在整个社会之中全面地促进和保障社会正义。
确定的指引:即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一种是不确定的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07,判断,1)法律的规范作用分类;个别性指引;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第五章法的渊源与效力
判例法(04,名解,5):判例法是指可作为先例据以裁决的法院判决。确认判例法的国家,有“法官造法”之说,这是英美法系国家的特点。
遵循先例原则(06,名解,3):遵循先例原则是指某一判决所依据的法律规则,不仅适用于该案,而且同时又作为一种先例而适用于该法院及其所属下级法院所管辖的案情基本相同或相近的案件。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03,判断,1):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军事法规与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国际条约与协定。其他渊源:习惯;政策;司法解释。
法的溯及力(03,名解,1):法的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法对其生效前发生的行为和时间是否适用,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
法的等级效力应遵循的原则(05,简答,4):(1)根本法优于普通法。(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3)新法优于旧法。(4)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法律终止(07,不定,9):法律终止生效即法律被废止,指法的消灭效力。它一般分为明示废止和默示废止两种。明示废止是在新法或者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规定废止旧法;默示废止是在使用法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使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如果出现立法机关所立新法与旧法发生矛盾的情况,应当按照“新法优于旧法”、“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加以解决,旧法因此被新法“默示地废止”。
法的分类。
第八章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法的解释方法(03,填空,1):法律的解释方法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目的解释。实质推理又称辨证推理,是指侧重对法律规范或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或者在相互冲突的命题之间进行选择的推理。(08,填空,1)
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05,简答,5):法律推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法律实践活动。这种推理应当以保护公民权利为基本原则,以这种价值为基础的推理,我们称之为权利推理。首先,法律推理要发现和扩充权利。其次,在私法领域,法律推理要实行自由推定——法不禁止即自由。再次,法律推理要体现保护社会弱者的原则。最后,法律推理应当采取无罪推定。
法律推理的种类;分析推理。第九章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07,名解,1):是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制性的特定义务。
第十章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和法律体系
法律部门(08,名解,1):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运用特殊调整方法调整一定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第十一章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
宪法监督(05,名解,2):宪法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对有关涉宪活动实行的全面监督。就监督主体来说,除了宪法监督的专职机关以外,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政党、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以及公民。就监督对象来说,既包括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活动、司法活动,也包括公民个人的活动以及政党、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的活动。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依法负有宪法监督职能的机关对立法活动和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十二章中国社会主义法与经济、文化和社会 法对社会生产力的关系(03,论述,1):(1)生产力对社会主义法的最终决定作用。生产力对法的最终决定作用表现在两方面:生产力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间接地对法的性质和根本内容发生作用。生产力的状况直接决定法的调整内容。(2)社会主义法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法应当和可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法应当表达人民的利益,而人民的利益发展是与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一致的。社会主义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途径也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对生产关系的作用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法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06,论述,2):(1)科学技术对法的作用。科学技术发展对法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立法的内容;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法律调整的空间范围;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法律表达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法律适用的条件。(2)社会主义法对科学技术发展作用。法律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可概为以下几点:组织、管理科学研究及技术发展。法律对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的组织作用,主要表现为:确认科技发展的地位和战略;组织人力物力投入科技发展事业;规范科研活动,鼓励研究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运用,防范科技发展的消极后果。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06,不定,10)(05,不定,19):(1)区别:起源的时间不同。道德更早一些,在原始社会(或初民的社会)就已经存在了。表现形式不同。道德通常是约定俗成的,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就松散一点,即使通过文字表述,以诸如社团章程、公约、守则、决议等形式存在,其内容也是比较原则、抽象的,其制定、修改和废除程序也很不严格。具体内容不同,道德往往只是一面性的,只关注义务。实现的方式和手段不同,道德实施依*人们的内心强制、社会舆论,法律主要依国家强制力。调整范围不同,道德比法律调整的范围要广泛得多。一般地说,凡法律调整的关系,大多也由道德调整。但也并非所有的法律事项和问题都是道德评价调整的对象。有些问题,如法律技术、程序的规定,与道德评价就没有直接的关系。道德既调整人们的行为也调整思想,而且更多的主要是调整思想的问题。
(2)法与道德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不能笼统地看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无论在本质方面还是在内容方面,都是相同的,只不过表现形式、调整手段不同而已。法律与被统治阶级的道德本质不同,内容也不同。不能泛泛的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而应该具体化。
法律与统治阶级道德关系点的具体表现。第十四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06,不定,9)(04,判断,2):(1)所谓法治,最基本的特征是法律能够约束国家权力。即当法律与当权者个人的意志发生冲突时,法律高于当权者个人的意志,法律能支配权力。“法律就是国王”。所谓人治,最基本的特征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权力支配法律。“国王就是法律”。人治与法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法大于权,还是权大于法。(2)“法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有法则治,无法则乱,是不证自明的规律。纵观当今世界,法治国家不断增多,人治国家不断减少,人类社会由“人治”走向“法治”是历史的必然。(3)依法治国将是中国走向辉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法治”的根本标志。
第二篇:2015同等学力法学综合法理学复习资料
法理学
导论
一、法理学以法律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很多法学家直接称法理学为“法的一般理论”。
二、法理学的性质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1、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2、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
3、法理学是法学的意识形态。
三、法理学的历史。
(一)、奴隶社会的法理学思想
1、古希腊古罗马的法理学思想
古希腊:习惯法为主体的法律制度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同时这个时期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法理学问题,如法与权力、理性的关系,法与人、神、自然的关系,法与利益、正义,人治和法治,守法的道德基础和政治基础。
古罗马:出现了职业法学家集团、法律学校核法学流派。古罗马法学关于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思想,关于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的划分的思想等,对后世的法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法理学思想 儒家:礼主刑辅,综合而治
法家: “援法而治”、“以法治国”
道家:“无为而治”、“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墨家:“天意乃法的根源”,“兼相爱、交相利”
(二)、封建社会的法理学思想
1、西欧中世纪的法理学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通过把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法律思想揉合在神学中,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法律思想。
到中世纪后期,出现了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当时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以复兴罗马法为中心任务。
又一次出现了职业法学家集团,出现了法学流派,即注释法学派。注释法学派旨在恢复和复兴罗马法。
2、中国古代的律学与法理学思想
从汉代起,中国产生了“律学”,亦称“刑名律学”、“注释律学”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法理学
1、资本主义兴起与法学的勃兴 自13-14世纪开始,一批出身于新兴中产阶级的思想家把君主(而不是上帝)或人性(而不是神性)看做国家和法律的基础。这个时期法学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人文主义法学派的产生。复兴罗马法。
2、近代资本主义法律世界观的出现
近代资本主义法学世界观的核心是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其典型的表达形式是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自然法学派反对神性和神权,主张人性和人权;反对专制和等级特权,主张自由和平等;反对人治,要求法治。
提出了契约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主义等现代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3、现代资产阶级法学思潮与流派
分析法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法学的出现。
出现了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的分化,即出现了法理学和刑法学等法学部门的分化。
4、当代西方法理学
出现了研究法律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法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自然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分析法学派以新的政治和理论姿态出现,成为西方法理学的三大主流学派。
四、马克思主义法理学
1、《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形成。
2、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关于思维与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的理论对于认识法律现象的性质具有认识论的根本意义。
(2)、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为理解法律现象的历史发展,剖析法律现象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奠定了理论框架。
(3)、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为认识法律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基本线索。
(4)、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辩证法为认识法律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认识法律现象直接的关系给出了整体思路。
3、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1)、价值分析的方法
揭示法的应然状态或价值属性,即回答法应当是怎样的。(2)、实证分析方法
揭示法的实然状态,如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运行的,法有哪些社会作用和功能,法有什么样的体系和结构。
第一章 法的概念与本质
一、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规范分为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社会规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技术规范:调整人与自然界、人与劳动工具直接的关系。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规范权力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二、马克思主义对法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从“国家——阶级关系——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链来理解法的本质。
1、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国家意志。
2、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三、法的定义
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通过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方式实现的规范体系。
第二章 法的要素
法的要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一、法律概念
1、定义: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抽象,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2、法律概念的分类
依法律概念的普遍性程度,分为一般性概念和具体概念。
依法律概念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种类,分为宪法概念、刑法概念、民法概念、诉讼法概念等。
依法律概念所涉及的法律事实要素的类别,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涉人概念:如公民、法人、代理人、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等。
涉事概念:包括法律关系主体的各种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如所有权、人身自由、违约、故意、侵权、刑事责任等。
涉物概念:如标的、证券、不动产、著作等法律关系客体和程序、管辖、时效、居所地等。
二、法律规则
1、定义:法律规则是一种特殊的、在逻辑上周全的规范。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假定、处理和制裁。
法律条文只是法律规则的表述形式,二者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2、法律规则的分类
(1)、按照指令性法律规则在法律调整中的不同作用,分为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调整性规则:直接体现法对社会关系调整职能的规则,包括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保护性规则:体现法对社会关系保护职能的规则,规定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措施。
(2)、依照调整性规则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不同方法,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授权性规则:规定主体享有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权利。
义务性规则:也叫积极义务规则,规定主体应当或必须做出一定积极行为的规则。禁止性规则:规定主体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规则。
(3)、根据法律规则是否允许个别调整以及允许个别调整的程度,分为绝对确定性规则与相对确定性规则。
绝对确定性规则:明确、具体而又全面地规定了主体权利、义务或法律责任的内容,不允许执法和司法人员进行自由裁量。
相对确定性规则:对主体权利、义务或法律责任做出概括规定的同时,又允许执法人员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自由裁量。(4)、根据法律调整是否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即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行设定权利和义务,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为社会关系参加者规定了明确的行为模式,行为主体必须遵守规则的规定,不允许他们自行协议解决问题,违反法定行为方案的协议是无效的。禁止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都是强行性规则。
任意性规则:在规定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也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协商自行设定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只有在当事人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律规则的规定。
(5)、按照规则所调整的关系是否发生于该规则产生前,分为确认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确认性规则:也称为调整性规则,是对在法律调整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各种行为方式和行为关系进行评价,通过授予法律权利和设定法律义务对该行为关系予以确认并加以调整的规则。如民事关系,婚姻家庭关系等。
构成性规则:以该规则的规定作为产生某种行为方式的前提条件的法律规则。如税收、诉讼程序等的规定。
(6)、按照法律规则中是否直接规定了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直接而明确地规定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无须援用其他立法文件加以说明法律规则。
委任性规则:又称委托性规则,是指没有明确规定某一行为规则的具体内容,只是委任某一国家机关加以规定的法律规则。
准用性规则: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但明确指出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适用其他法律条文或法律文件中某一规定的规则。
三、法律原则
1、定义:是指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
2、法律原则的分类
(1)、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2)、社会原则和专门法律原则(3)公理性原则与政策性原则
3、法律原则的功能
对法的制定的作用
(1)、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取向。(2)、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3)、法律原则对法律改革具有导向作用。对法律实施的作用
(1)、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2)、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3)、限制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
第三章 法的产生、发展与历史类型
一、法产生的基本标志
1、国家的产生。
2、诉讼与审判的出现。
3、权利与义务的分离。
二、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1、法律制度是在私有制和阶级逐渐形成的社会背景下孕育、萌芽,并与国家组织相伴发展和确立起来的。
2、法律制度形成过程是一个从个别调整发展为一般调整的过程。
3、法律制度的形成经历了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成为成文法的长期过程。
4、法律、道德和宗教等社会规范从混沌一体逐渐分化为各自相对独立的规范系统。
三、法的历史类型
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2、契约自由原则。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四、资本主义社会两大法系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罗马---日耳曼法系。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盎格鲁---撒克逊法系或判例法系。两大法系的区别:
1、法律渊源不同。大陆法系——成文法(即制定法),英美法系——制定法和司法判例。
2、法律结构不同。大陆法系分为公法与私法,英美法系分为普通法与衡平法。
3、法官权限不同。大陆法系——法官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英美法系——法官不仅适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创造法律。
4、诉讼程序不同。大陆法系——纠问程序,英美法系——对抗式程序(陪审团制度)
陪审团主要负责作出事实上的结论和法律上的基本结论(如有罪或
无罪),法官负责作出法律上的具体结论,即判决。
第四章 法的价值
一、法与秩序
法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一)、法对社会秩序建立的意义
1、在事实上,法律的规范和制度设计本身就是在描绘着一个理想的社会所需要或者向往的社会秩序的基本蓝图。
2、在建立一定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现代社会中的法律首先是通过给社会主体以最大程度的自由和法律权利的赋予来引导社会主体的各种行为,使这些行为在行为方式上和行为结果上能够彼此协调和顺应,从而使相应的社会秩序得以建立。
3、在建立一定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现代社会中的法律还给予社会主体施加一定的使赋予主体的法律权利和自由能够达到平衡的法律义务约束与法律责任负担的方式,使主体对自身的行为加以必要的克制与自我约束,从而建立相应的社会秩序。
(二)、法对社会秩序维护的意义
1、维护阶级统治秩序。
2、维护权力运行秩序。
3、维护经济秩序。
4、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二、法与自由
自由意味着做法律允许的行为,并使自由不超出法律的界限。(一)、法律保障自由的基本方式
1、划定国家权力的权限范围,并明确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的正当程序。
2、确立了国家权力对自由非法侵害时的救济手段与程序。
3、对于自由的主体或者说自由的享有者来说,他们本身也必须承担善待自身和他人自由的责任。
(二)、法律确认和保障自由的原则
1、主体最大限度的、广泛的、彼此相容的平等自由原则。
2、一般不干预原则。
3、有限的积极干预原则。
4、公共利益干预原则。
三、法与平等
平等,即同等对待。包括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法律确认和保障平等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机制
1、法律始终是以确认和保障普遍平等为原则而以特殊平等的确认和保障为补充的。
2、法律一般性地赋予主体以普遍平等的法律资格或者法律地位。
3、法律平等地设定主体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4、法律公平地分配法律责任。
四、法与人权
1、法律对人权的保障方式法律将保护人权作为基本原则固定下来,确认了人权保护的法律地位。
2、法律及时确认各种人权,从而使停留在应然状态的道德权利上升为法律权利,提供更为周到的保护。
3、法律将人权具体化为各种基本权利,建立一个以人权为本源,以具体权利为派生的权力体系,为权利提供系统的保护。
4、法律为受到侵害的人权提供多种救济途径。
五、法与正义 正义的基本分类
1、分配正义和平均正义
分配正义强调对同等人同等对待,对不同等的人不同等对待;平均正义要求对一切人都同等对待。
2、形式正义和具体正义
形式正义是一种表面的正义;
具体正义是指对每个人根据其特点在其工作、需要、身份以及法律权利等方面的对待。
3、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在于通过对实体权利义务的安排,为社会提供一种秩序; 程序正义实际上是一种解决冲突和纠纷时所要遵循的程序标准。一方面,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前提,另一方面,程序正义具有独立价值。第五章 法的渊源与效力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一)、主要渊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5、军事法规与规章
6、地方性法规
7、自治法规
8、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
9、国际条约与协定(二)、其他渊源
1、习惯
2、政策
3、司法解释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1、法律清理
对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确定其有效性的专门活动。
2、法律汇编
把现行法律法规集中整理汇编成册的活动。不涉及法的内容的修改、增删,更不能予以废止,不是立法活动,而是技术活动。
3、法典编纂
属于立法范畴。
三、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及法律规范的约束力(一)、法的时间效力
是指法的效力的起始和终止的时限以及对其实施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的问题。
1、法律的生效
生效时间
2、法律的终止
明示终止和默示终止
3、法的溯及力
法不溯及既往是原则,有利追溯是例外(从旧兼从轻原则)(二)、法的空间效力
域内效力和域外效力(三)、法的对人效力
1、属人主义原则
2、属地主义原则
3、保护主义原则
4、以属地主义为主,结合属人主义与保护主义原则,又称结合主义原则。
四、法的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一)、一般方式
1、根本法优于普通法
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3、新法优于旧法。
4、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二)、特殊方式
1、裁决
2、改变或撤销
3、备案和审查
第六章 法律关系
一、定义: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特征
1、法律关系是社会内容与法律形式的统一。
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并得到法律保护的关系。(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3、法律关系是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律规范中的权利与义务是抽象的,而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是具体的,法律关系是使法律规范的规定具体化的工具)
三、法律关系的分类
1、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化程度不同,分为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一般法律关系:根据宪法形成的国家、公民、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关系主体之间普
遍存在的社会联系。
具体法律关系:不但要有法律的规定,而且要有具体事实的发生。
2、依据其主体是单方具体化还是双方具体化,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又称为确认性的法律关系,指主体的一方(即权利人)是具体的,另一方是除权利人外所有人。如物权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又称为创设性的法律关系,指权利人和义务人都是具体的。如债权
关系
3、根据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分为平权型的法律关系和隶属型的法律关系
平权型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相互间没有隶属关系。如民
事法律关系
隶属型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主体间存在隶属关系,一方服从于另一方。如行政法
律关系
四、法律关系主体
1、定义: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法律关系中权利的 享受者和义务的承担者。
2、法律关系主体资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始于出生
行为能力: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力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完全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上以自己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限制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无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终止时消灭
责任能力:因实施不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三者的关系
权利能力是行为能力的前提,有行为能力必有权利能力,但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
为能力。有行为能力才能有责任能力。
3、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自然人
组织:包括国家机关,政党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
国家
五、法律关系客体
1、定义:法律关系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2、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物,非物质财富(即智力成果)和行为结果
六、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力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包括多种含义:
1、在任何一种法律关系中,权利人享受权利依赖于义务人承担义务。
2、不能一方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另一方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
3、权利的行使有一定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力。
七、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法律规范,权利主体和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法律事实的种类
1、依据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分为行为和事件
行为: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事件:不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
2、按照产生法律后果要求某些现象是否存在,分为肯定的法律事实和否定的法律事实
肯定的法律事实:法律后果的产生要求有一定的现象出现 否定的法律事实:法律后果的产生要求不存在一定现象
3、按照产生法律后果所需要法律事实的数量,分为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单一的法律事实:法律后果的产生要求有单一的现象出现
事实构成: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形成一个法律事实系统
第七章 法律行为
一、定义:法律行为,是指人们在其意志控制下实施的受法律调整并能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其特征表现在法律性、社会性和意志性三个方面。
二、法律行为的分类
1、以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为标准,分为合法行为和违反行为
不违反行为并不等于合法行为,一部分是合法行为,一部分是法律不调整行为
2、按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发生效力的条件,分为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
此处所说的无效法律行为是广义的,包括民法上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3、依据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否依意思而产生,分为表意行为和事实行为
4、以行为的外部表现形式为标准,分为积极行为(作为)和消极行为(不作为)
5、根据行为生效是否须有特定形式要件为标准,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6、以行为发生效力来看,只有一方主体作出行为即能发生效力的是单方行为,需要两方以上共同作出行为方能发生效力的是多方行为。
三、法律行为的结构
分为法律行为主体,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和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1、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1)控制能力(2)行为动机(3)行为目的
2、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1)行为方式(2)行为结果
第八章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一、法律解释
1、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法律解释是对法律的应有含义所做的理解和说明。任何一项法律规范在作用于具 体的人或事物的时候都经过必要的解释,因为:
(1)法律规范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它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必然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把一般性行为模式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模式,把抽象的规则转化为针对具体人和事物的具体规则。
(2)法律规范体系往往是不完整的,存在缺陷和漏洞,需要进行法律解释。
2、法律解释的分类
(1)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2)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对有权解释的分类
(3)字面解释、扩大解释和限制解释
3、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统一性原则
(3)合理性原则
(4)连续性原则
4、法律解释的方法
(1)文理解释
(2)系统解释
(3)历史解释
(4)目的解释
二、法律推理
1、法律推理的种类——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实质推理(辨证推理)
形式推理:分为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三段论)和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
实质推理:侧重对法律规范或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或者在相互冲突的命题之间进行选择的推理。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1)法律规定本身意义模糊
(2)存在法律漏洞
(3)同一位阶的法律之间出现抵触
(4)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出现“合理与合法”的冲突
2、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
(1)法律推理要发现和扩充权利。
(2)在私法领域,法律推理要实行自由推定——法不禁止即自由。
(3)法律推理要体现保护社会弱者的原则。
(4)法律推理应当采取无罪推定。
第九章 法律责任
一、定义:法律责任是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制 性的特定义务。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
1、责任主体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需具备行为能力或责任能力
2、主观心理状态
又称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3、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4、损害结果
包括实际损害,丧失所得利益及预期可得利益
5、因果关系
指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三、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的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排除责任擅断:(1)任何机关或个人都不得在法律的明文规定之外随意创设法律
责任,或者随意加重或减轻法律责任。
(2)排除非法责罚。
(3)排除有害追溯。
2、因果关系原则
(1)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2)心理活动与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
3、责任相当原则
(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的性质相适应。
(2)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
(3)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公正原则
(1)有责必究原则
(2)责任平等原则
(3)责任自负原则
四、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惩罚和补偿(一)惩罚(制裁)
1、刑事制裁(刑罚)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行政制裁
行政处罚(针对行政相对人):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等。
行政处分(针对行政工作人员或被授权、委托的执法人员):警告、记过、记
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
3、民事制裁
实施了侵权或违约行为,支付赔偿金或违约金。
4、违宪制裁
撤销同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罢免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二)补偿
1、民事补偿
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2、国家赔偿——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
五、免责——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
免责与无责任或不负责任不同,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
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精神失常、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属于不负法律责任的行为。
六、免责的条件和情形
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针对“不告不理”违法行为
3、自首、立功免责
4、补救免责
5、协议免责
不适用于犯罪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6、自助免责
7、人道主义免责
8、赦免
第十章 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和法律体系
一、中国社会主义立法的原则
1、民主原则
2、法制统一原则
3、科学原则
二、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
2、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4、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对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5、海南省、深圳市、厦门市、汕头市、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根据经济特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可以制定法规,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
6、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们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三、当代中国的立法程序
1、法律案的提出(提出法律案标志着立法程序的开始)
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的主体:
(1)大会主席团、常委会、国务院、最高法、最高检、各专门委员会
(2)代表团或30名以上代表书面联名
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的主体:
(1)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法、最高检、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各专门委员会
(2)10名以上常委会组成人员书面联名
2、法律案的审议
(1)审议制度——一般实行三审制
(2)统一审议制度——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员会
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
(3)法律案的撤回——提案人撤回法律案必须在法律案交付表决之前。
如果提案人是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要求撤回 时,必须是原提案人全体或过半数以上提出请求。提案人撤回法律案要说明理由,经委员长会议同意并向常委会报告后,对该法律案的审议才终止。
(4)法律案的终止审议
法律案搁置审议满两年的,或因暂不交付表决经过两年没有再次列入常委
会会议议程审议的,该法律案终止审议。
3、法律案的表决
大会全体会议表决议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常委会表决议案,由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4、法律的公布
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
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
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组成。第十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
一、法律遵守(守法)的主要原因
1、从合法性出发守法。
2、从道德出发遵守法律。
3、从舆论压力出发遵守法律。
4、从法律的威慑作用或从利益出发而守法。
二、法律执行
1、定义:法律执行即执法
广义: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
狭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执行法律的活动。
2、法律执行的特点
(1)主体的有限性(2)主动性
(3)内容的广泛性(4)单方意志性(5)程序的效率性
3、法律执行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2)合理性原则(3)信赖保护原则(4)效率原则
三、法律适用
1、定义: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也称司法。
2、法律适用的特点
(1)专属性(2)程序性(3)被动性(4)中立性(5)权威性
3、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1)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并不意味着司法权可以不受任何监督和约束)(2)司法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3)司法责任原则(4)司法公正原则
四、法律监督
1、法律监督的原则
民主原则、法治原则、公开原则、独立原则、效率原则
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监督体系
(1)国家法律监督体系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c.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2)社会法律监督体系
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b.社会组织的监督 c.公民的监督
d.新闻舆论的监督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与经济、文化和社会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对经济的作用
1、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确认基本经济制度(2)完善财产保护制度(3)保障市场经济建设
2、对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制
(1)法律为市场提供了充分的权利和自由(2)法律为市场提供了受限的政府(3)法律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秩序
3、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二、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观念的基本构成要素,依据人的认识层次,分为法律心理、法律知识和法律思想三个层次。法律心理是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感性认识,法律思想是对法律现象的理性认识。
三、法律意识对法律发展的作用
法律意识不仅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影响着法律实践活动,进而影响着法律文化的发展。
首先:在法律的创制过程中,法律意识决定了人们对立法的必要性、目的及价值取向的认识。
其次: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法律意识也直接影响着法律的实现。
四、法律与道德的异同点
法与道德的联系: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 法与道德的区别:
(1)产生方式及表现形式不同。
法通常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特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一般没有规范的表现形式,通常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习惯之中。
(2)调整的范围不同。
法主要调整人们的外在行为,一般不问及行为人的内心世界。道德则要求行为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心活动都符合道德的要求。(3)调整的方式不同。
法通过设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调整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主要是通过为人们设定在社会生活中的义务来调整人们的行为。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六、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1、民主科学立法奠定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础。
2、依法行政维护权力与权利的和谐。
3、公正司法解决社会纷争。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与民主政治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1、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1)民主是法治的依据。
(2)民主决定法治的性质和内容。(3)民主是法治的保障。
2、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1)民主的成果必须经由法治来加以确认和巩固。
(2)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运行必须通过法治来体现和保障。
(3)民主的具体内容、范围以及公民行使权力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必须实现法律化。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十四章 以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法治
定义: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
2、法治与法制
联系:法治以法制为前提
区别:(1)是否强调法律至上不同。
(2)产生和存在的时代不同。
(3)与权力的关系不同。
(4)价值观念不同。
(5)与民主的关系不同。
3、法治与人治
(1)领导人或统治者的地位不同。(2)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3)是否具有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等价值观念不同。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思想前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重要保障。
第三篇: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国际经济学考点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国际经济学考点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
第二章 国际贸易纯理论
绝对利益学论;比较利益学说;贸易条件;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相互需求方程图解;提供曲线;出口的贫困增长
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H-O 模型;列昂惕夫反论;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技术差距论;国际贸易产品生产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战略政策贸易理论;贸易扭曲理论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关税;小国关税局部均衡分析;进口配额;倾销;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倾销;反倾销税;补贴与反补贴;幼稚产业保护;关税有效保护率计划
第五章 国际收支分析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表的构成;弹性法;吸收法;货币法;外汇管制
第六章 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外汇;外汇储备;外汇汇率;汇率决定的传统理论;二战后汇率决定的理论;同一价格律;国际菲舍效应;远期汇率公式的推导;
第七章 要素的国际流动
资产国际流动的图形分析;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劳动国际流动的图形分析;技术转移的新古典价格模型;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两缺口模型债务指标
第八章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机制;贸易乘数;边际进口倾向;不可能三角定律
第九章 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秩序
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关税同盟的经济分析;最优货币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
第四篇: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点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点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有利于标准;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及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增量改革;渐进式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运行特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章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式过渡
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等级规则;产权规则;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宪法秩序诺斯悖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诺斯悖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所有权;占有权能;使用权能;收益权能;处分权;产权;产权制;自然人企业制度;法人企业制度;股份公司;公共产品;基础工业;竞争性国有企业;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法人财产权;产权制度;马克思认为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产权明晰化;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法人资产制度的特征;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深化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战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
第五章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企业治理结构;道德风险;激励一致性约束;参与约束;代理成本;企业所有权;内部人控制;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企业共同治理;相机治理机制;代理问题;激励相容;个人理性约束;代理成本;约束成本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宏观收入调节过程;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按劳分配;马
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分配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微观收入与宏观收入调节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制度;宪法秩序;制度安排;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绿色 GDP;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产出的增加,用人均 GN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发展;制度;宪法秩序;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科学发展观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二元经济结构;二元对比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反差系数;产业;产业结构;技术进步; “后起者优势”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阐述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演进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经济开放;经济全球化;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现代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性;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FDI通过哪些渠道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如何影响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比较优势基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调节
“看不见的手” ;市场失灵;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政策手段;财政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手段;行政管制手段;经济法制手段;金融手段;行政管制手段;经济法制手段;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的优势;适度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第五篇:2010司法考试必备:法理学高频考点
资料来源:法律教育网学员*宝石洁*提供!
2010司法考试必备:法理学高频考点
一、法的作用
1.规范作用
凡社会规范都具有规范作用,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当然也具有规范作用,而法律规范包含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故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都具有规范作用,即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五种作用。
(1)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指法(主要是法律规范)对本人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指引作用对象是每个人自己的行为。根据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其中,义务模式对人们的行为的指引是确定的指引,而权利模式对人们行为的指引是有选择的指引即不确定的指引。
(2)评价作用
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评价作用对象是他人的行为。
(3)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律可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预测作用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
(4)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教育作用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5)强制作用
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用来制裁、约束违法犯罪行为。法的强制作用是法律其他规范作用的保证。其作用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综上所述,关于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图示如下:
指引:本人的行为 确定的指引和不确定的指引
评价:他人的行为 合法与否
教育:一般人的行为 示范和示警
预测: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
强制:违法犯罪行为
2.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法律虽然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但同时必须要认识到,法律不是无所不能的,法的作用也有局限性,这种作用的局限性反映在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和法律自身因素三个方面。
(1)人的因素
资料来源:法律教育网学员*宝石洁*提供!
资料来源:法律教育网学员*宝石洁*提供!
①从社会调整的手段上看,法律只是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手段之一,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面前,除了采用法律手段之外,还需要与其他社会规范比如政策、纪律、习俗、道德等加以综合使用,甚至在有些时候,法律并非首选的方式和手段。
②从调整的范围上看,法律作用的深度和广度是有限的:
首先,法律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并且只能是外在的行为。因此法律无法作用到人的行为的背后,即无法对人之所以作出该行为的动机、思想、观念、认识、信仰等发生作用,这些内在的东西往往只能依靠其他的手段加以调控。
第二,法理作用所能够调控的人的行为,只是人的所有行为中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有些行为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得到调整。
③从人对法律的认识和利用的角度来看,法律的作用也是有局限性。法律是为人制定的,而法律也是由人来制定的,并且是通过人来实施的,因此,人的认识水平和相应的道德、文化素养等都会制约和影响法律作用的发挥。立法有良、恶之分,取决于立法者认识水准的高低,司法有公正偏私之别,有赖于司法者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好坏。
(2)社会因素
①法律以社会为基础,法律不可能超出社会需要去“创造”社会。在这个意义上,法律的创制形成依赖于客观经济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条件。
②同样法律作为社会规范之一,它的运行必然受到其他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中,法律发挥作用的程度是不同的。
(3)法律的自身因素
①法律是一种概括性规范,关注的人的行为的共性,而法律所用调整的行为却是多姿多态的,把概括性的规范适用于多姿多态的行为,有时候会出现合法而不合理的情况,即个案不正义。
②法律一旦成型就必然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不可能频繁变动,如果法律朝令夕改将导致其失去权威性和确定性,这一特性决定了他无法涵盖千变万化的生活,“法有时而穷,社会变化多端”,这时法律规范相对于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而言出现了漏洞或“滞后性”,其固有的程式和时限难以对社会关系和社会事件进行快速的、及时的反应和处理。
③法律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和载体的规范体系,语言表达力的局限也是法律作用的局限性所在。
资料来源:法律教育网学员*宝石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