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家毫在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
杜家毫在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
作会议上强调
“国有企业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基础,只能办好不能办砸;党的领导是实现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只能遵循不能特殊。”杜家毫指出,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事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精辟阐述,提出了一系列带有创新性、突破性的理念思路和政策举措。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形成发展共识,切实增强抓好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
杜家毫强调,要切实维护党在国有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在顶层设计、运行机制、决策执行上着力理顺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的关系,使党组织成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实现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其他经营管理层面的有机融合,对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把好方向关、政治关、政策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始终坚持对党忠诚,选准用好关键少数,大力引进培养关键人才,在从严管理的同时,加大激励关怀力度,树立“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的良好导向,让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放开手脚干事、甩开膀子创业。要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方针,进一步严密基层组织体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杜家毫要求,各级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理顺领导体制,强化考核问责,配强工作力量,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改进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组织领导。同时,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许达哲指出,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将党的领导与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统一起来,确保党的方针政策、新发展理念贯彻执行有力有效。要把党的建设贯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规范党务部门设置,配强党建工作力量,完善基本规章制度,强化党建工作保障,落实好领导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重点任务,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选好配强企业带头人,始终做到对党忠诚、清正廉洁、服务大局。要层层压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改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取得全面进步。
第二篇:杜家毫在全省诚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杜家毫在全省诚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12-08 09:36:01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2009年12月2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诚信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诚信建设工作方案》部署和去年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09年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工作。刚才,孙尧同志宣读了2009黑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名单,晓华同志通报了重大典型失信案件,省诚信办、财政厅、人保厅、工商局、人民银行、完达山乳业等部门和单位做了工作汇报和经验介绍。下面,我就做好明年的诚信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诚信建设总体进展顺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诚信建设作为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炳轩书记、战书省长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按照诚信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围绕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在建设信用体系、健全信用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培育诚信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工作思路更加明确。过去的一年,按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要求,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诚信建设为重点,围绕大项目抓诚信建设,不断完善各级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政府部门率先使用信用产品,以信用产品使用促进诚信建设,加快信用市场培育发展,大力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开,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发挥了应有作用。
二是工作重点更加突出。今年工信部将我省列为全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政府采购领域,开展信用报告试点工作,带动了信用市场的发育和发展。针对大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政府诚信问题,进行监督、核查,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公务员诚信档案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充分利用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三是工作内容有所创新。通过采用“红名单”和 “黑名单”对比的方法开展诚信建设,连续七次对典型失信案件进行了公开曝光,共曝光典型失信案件43起,其中,曝光企业失信案件41起,基层政府部门失信行为2起。与此同时,连续两次开展“黑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共有177家企业入选。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在遏制失信、弘扬诚信、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信用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总体上讲,我省的诚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信用状况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各类信用主体失信行为还时有发生,信用体系建设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企业信用缺失,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偷逃税款、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社会危害性较大的活动屡禁不止。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缺乏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不作
为,乱作为,承诺不兑现,服务不到位。甚至在个别公职人员中存在着“不花钱不办事”、“中梗阻”等问题,招商引资中出现“开门招商、关门坑商”等现象。这些现象和问题极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严重影响了我省的对外形象。一些市地还没有将诚信建设摆上工作日程,重视程度不够,主动创新不够,推进力度不够。政府职能部门诚信建设工作不平衡,工作推一推动一动。部分企业的信用意识不强,信用知识、品牌战略、风险意识、诚信建设明显缺失,信用交易、商务信用管理明显不足,企业信用等级普遍偏低。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加快诚信建设工作步伐
炳轩书记去年在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省市场经济领域违约失信比较严重,特别是逃废金融债务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金融方面,一个是不良贷款率位居全国第一,另一个是贷款投放增速全国倒数第一。这两个第一就是两副枷锁,枷得我们动弹不得。要开枷去锁,钥匙就是加快建设“诚信龙江”。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年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政府诚信为先导,以企业诚信为重点,以社会诚信为基础,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以增强政府公信力为先导,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诚信示范作用,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真正成为诚信建设的引领者。要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诚信的核心是依法行政,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权力,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依法调整利益关系,依法解决矛盾和问题。要推行政务公开。要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府公共信息平台,以政府网站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努力做到内容规范、形式完善、程序严密、机制健全,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将政务公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强化行政问责制。加强对政府履行职责的监督考核,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执法行为评议考核制度,切实防范和纠正行政执法活动中的执法不力、执法违法等问题,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须赔偿,提高政府公信力。要继续做好公务员诚信档案建立工作,本着边建设、边总结、边提高,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二)以提高企业信用度为重点,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企业诚信既是诚信建设的重点,也是企业最好的竞争手段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当前加强诚信建设是企业应对危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事实一再证明,缺乏诚信的企业,长不大,做不强,难长久。“三鹿奶粉”曾经享誉全国、有着广阔市场,一时间化为乌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信而破产,是因为失信而消亡。要增强企业依法经营意识。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强化企业自律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与利益可以兼得的理念,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严格履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要强化企业诚信责任。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既要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方面讲究诚信,又要在质量、价格、环境、劳动等方面担负责任。要把质量诚信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引导企业以诚信立业、以质量取胜、以品牌发展,进一步塑造企业良好的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鼓励企业把诚信经营纳入发展战略,强化信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快建立企业和企业法人信用档案,逐步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推动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企业守信自律。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抓好食品工业诚信建设试点省工作,为国家提供经验和标准,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在我省建设无规定疫病区,促进由农业大省向食品工业大省的转变。
(三)以整合诚信资源为目标,加强诚信资源共享建设。要正确处理信用体系建设与应用的关系,努力优化资源配置,以综合利用、深度开发为重点,提高信息的共享性。人民银行、工商局等部门要加大征信体系建设的宣传、培训力度,通过信用产品推广应用,带动征信体系发展壮大。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资质认证、信用企业评选等工作中,逐步强制运用信用产品。人保、环保、质检等部门也要充分利用征信系统,为行业信用建设和执法管理提供帮助。金融机构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信贷数据入库,在助学贷款、小额信贷、消费信贷等方面,充分发挥信用产品作用,规避信贷风险。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和发展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市场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支持和鼓励这些机构依法自主收集、整理、加工、提供有关市场诚信的信息,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样性、专业化的市场诚信服务需求。要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诚信服务市场发展的基础,各地各部门在保护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要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各地要进一步推进本地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信贷、纳税、合同覆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改善地方信用环境。
(四)以完善信用监管为手段,加强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加快诚信建设,全面提升信用水平,既要靠诚信教育和引导,也要靠制度规范和约束。要在政府采购领域,扩大信用报告使用范围,逐步建立政府采购市场诚信体系。要把企业的诚信表现与其切身利益直接挂起钩来,充分运用信用报告,建立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信用报告不良的,列入“黑名单”,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加大惩戒力度,实行市场禁入,对不讲信用者严格控制其银行账户,不授信、不贷款、不开新户,提高违法成本。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一时失信、长久受制”,形成“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罚”的利益导向。要做好对省诚信示范企业的跟踪调查,不搞终生制,一经发现有严重失信行为,坚决摘牌,决不手软。要进一步加强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有关部门要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继续清理审核行政权力,包括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事项,编制职权目录,并根据网上权力运行特点,绘制行政职权网上流程图,及时向社会公布。要加紧推进此项工作,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及部门服务项目一站式申报、受理与并联审批,并对行政审批事项、咨询投诉、信息发布等行政行为进行实时监察和监控。
三、高度重视,纳入日程,为诚信建设提供保障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强化协调,把诚信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首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做表率。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社会诚信的风向标,要带头强化诚信意识,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带头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凡对公众有承诺的,都要以实际行动和效果取信于民。带头强化自律意识,保持好的个人信用记录,以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带出明礼诚信的民风社风。
其次,继续深入开展失信行为曝光工作。各地各部门要下定决心、态度鲜明地把曝光工作作为改善发展环境的重要措施,坚定不移地开展下去。要以各市地、各部门、各行业协会为主体,分层次开展曝光工作。对曝光的失信企业要限期整改,对恶意拖欠银行债务的企业,有关部门要研究出一套强力措施,坚决遏制这些企业及其高管一方面逃废债务,一方面出入高档酒店、购置豪华轿车和豪宅等行为。各市地、各部门、各行业曝光的失信案件要报省里备案并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上公示。
第三,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信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省诚信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服务部门的作用,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对总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加强督查。我省已将诚信建设纳入市(地)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和省直党政部门共性目标考核中,各地各部门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这项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同志们,诚信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地各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务实创新,为进一步优化全省经济发展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杜家毫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杜家毫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01-18 17:15:47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杜家毫
(2011年1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是在“十一五”顺利收官,“双一”目标圆满完成,“十二五”刚刚起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十一五”和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安排部署“十二五”和2011年任务。关于今年的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一会儿孙珅同志还要做具体安排,会前我已听过汇报,完全赞成。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十一五”是我省工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一系列风险挑战,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近两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战线面对金融危机保增长、推进机构改革、促进产业升级与发展等艰巨任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扭转了工业增速下滑的局面,巩固了工业通信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十二五”时期,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加速推进工业化,仍然是重大战略任务,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要实现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两个翻番”的战略任务,从我省发展阶段看,工业仍将承担主要任务,必须依托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项目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工业实力稳步提升,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城镇化加速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深化工业领域改革,扩大工业对外开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总之,我们有条件推动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推动工业实力再上新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我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任务繁重,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任重道远;工业生产要素成本呈逐步上升趋势,进一步压缩了传统工业企业的利润空间;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我省工业创新能力还不是很强,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不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慢。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产业项目三年决战起步之年。全省工信系统要准确判断形势,抢抓机遇,扬长避短,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着力解决工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好发展、快发展。
一要坚持大项目牵动与企业自主创新拉动相结合,增强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要围绕十大重点产业,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充分把握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立足我省现有
产业优势与特点,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间产业梯次转移的机遇,谋划推进一批有市场、有潜力、有效益的重大项目。要进一步健全省级工业大项目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规划、建设、竣工投产中的重大问题,既要加快新开工项目的建设步伐,也要重视在建项目的建成投产,更要重视项目的达产达效。要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工程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转化平台,推进装备、石化、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要发挥骨干企业技术研发优势,整合科技资源,加快科技与资本融合步伐,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要健全完善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利益保障和实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要积极探索建立产业战略联盟,加快风险投资合作平台建设,引导风险投资、股权基金和各种社会资本加大对新兴产业和工业项目的投入。
二要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相结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传统产业一直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主体,是我省的现实优势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要重点围绕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冶金、建材等行业,实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工艺流程再造、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引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新兴产业涵盖范围广,我省发展新兴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资源换产业、换市场、换技术,集中资源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要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技术支撑、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产品等综合优势,兼顾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发展规模,按实现规模化的建设时序,分近期突破和长远发展两个层面推进。要发挥自主创新、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创新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关注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要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科技重大专项,优先发展核心关键部件和基础制造工艺,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和本土化,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端化。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依托先进技术和理念为制造业提供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更加专业化、高端化和高技术化的服务。要认真研究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监测体系,支持总集成总承包、专业维修等行业发展,加强服务集聚区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加园区集聚承载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开办开发区、招揽大项目、延伸产业链都是当前各地政府着力的重点。我省不少大型装备企业,厂区面积大,基础设施配套、土地资产等潜力也很大,可以借鉴牡丹江富通空调“厂中厂”的模式,打破“围墙”,降低门槛,变厂区为园区,变单个为集群,变政府招商为以商招商,实现企业发展,政府增税,就业增加,土地节约,闲置资产充分利用。
四要坚持吸引民间投资与引进战略性投资者相结合,不断壮大产业投资群体。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政策优惠、环境优化、制度创新、资源整合等方式,激活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产业发展领域,在项目核准立项、资金支持、贷款担保、科技援助、人才智力引进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努力优化民间投资的发展环境。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关于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降低民间投资创业成本,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符合政府和市场导向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帮助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申请国家各项资金和政策支持。要创新招商方式,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有效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在资金扶持、项目配套、政策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要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
服务效能,对列入省重点推进的重大产业项目,要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实行限期办结。要继续探索并联审批,完善电子监察等制度,不断创新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五要坚持实施行业兼并重组与产业集群化发展相结合,全面提升产业整体实力。要认真研究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加快推动钢铁、水泥、食品、医药、装备等行业的兼并重组步伐,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要全面落实我省制定的各项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促进特色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提高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度,延长产业链条,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加快发展,为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对“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希望大家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促进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努力为产业项目三年攻坚战、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杜家毫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杜家毫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时间:2011-11-15 14:40来源:http:///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杜家毫
(2010年1月21日)
同志们:
刚才,玉普同志对2009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做了总结,对2010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省政府与市地和省直有关部门签订了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状。下面,受战书省长委托,我讲三点意见。
一、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炳轩书记、战书省长对安全生产多次做出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一系列工作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各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针对重点工作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了许多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可以说,近几年,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省直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连年下降,控制在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考核指标以内。这样的形势来之不易,应当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煤矿、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去年鹤岗 “11.21”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省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措施不到位、企业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进一步警示我们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越是安全生产形势好的时候,越要高度重视,绝不能心存侥幸,盲目乐观。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意识,坚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真正将“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项部署、各项工作之中。
首先,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安全生产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底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观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并明确强调,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民生问题,安全第一;安全问题,生命至上,只有人的最基本生命权得到切实保障,才能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和活力。因此,科学发展必须是有安全保障的发展,必须是广大劳动者生命和身体健康得到充分保障的发展。
其次,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去年以来,全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紧紧围绕保增长这条主线,积极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今年,是我省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谋划“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扩大应对危机成果、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完成全年的奋斗目标,需要全省上下团结奋斗,更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事故频发,不仅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及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也会严重干扰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要充分认识做好今年我省的安全生产工作是不断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必然要求。我省煤矿、林区、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就煤矿而言,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机械化水平低,安全基础相对薄弱,加之受地域、季节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完成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安全更是政绩,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紧紧抓住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加大力度,狠抓落实,进一步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突出重点,完善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近年来,各项事故发生的一个共同原因,就是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得到全面真正落实,总有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环节出现工作上的疏漏。刚才,玉普副省长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我省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就在于,一些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认真、不负责;一些地方对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和非煤矿井不坚决、不得力;一些部门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的职责不落实、不到位。这“六不现象”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不是真正落到了实处,是检验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安全生产工作涉及的方面多,工作的环节多,不可控因素多。如果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就是一句空话。可以这样说,安全生产工作尽到责任,肯定可以少出事故、出小事故;没尽到责任,必然会多出事故、出大事故。落实责任,就是要真正落实政府、部门、企业三方的安全责任,并且加大责任的追究力度。这里,再一次重申省政府的决心和要求,要严明安全工作纪律,严格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落实、失职渎职行为的,要严格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希望大家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对待。
一要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的监管责任。各级政府是本辖区内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主体,对属地安全生产负有全面监管的职责,要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日程。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政策体系和规章制度。针对突出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重大安全隐患,要痛下决心坚决停产停业治理整顿,绝不能迁就照顾。要明确各级政府一把手是本地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第一位的责任,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影响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确保一方平安。各级政府班子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切实抓好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重大隐患,要亲自牵头抓好整改、督办和落实。今年,要加强对市地、县(市、区)政府的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的考核评价工作。市地政府要分半年、全年两次报告安全生产情况,省安委办要加强平时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工作,推动工作落实。要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安全培训工作,尤其要办好县(市、区)政府主管安全领导干部培训班,提高县(区)政府领导干部抓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水平。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责任制考核体系,落实好领导包保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对下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提出要求,督促整改,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责任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前不久,省政府刚召开了安委会第七次会议,对安委会组成单位和成员做了重新调整。根据工作需要,明确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和工作程序。安委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好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充分发挥综合监管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监管检查的力度,推动各行业领域工作措施的落实。省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黑龙江煤监局、交警、消防、交通运输、城乡建设、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认真履职,加大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要部位的专项整治,严格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促进本行业领域生产安全。当前,春节在即,全国“两会”也即将召开,煤炭市场进入需求高峰,我们要下决心抓好煤炭安全生产,龙煤集团等国有重点企业要突出抓好国有大矿压产、缩面、减人和瓦斯治理工作,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各产煤市地政府要严格按照“先天条件具备、后天条件达标”的要求,加快地方煤矿标准化建设,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要坚决打击煤矿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等非法生产行为,坚决防止已关闭煤矿死灰复燃。要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认真落实炳轩书记提出的“三查、一追、两加强”的总体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 “大检查、大整治、大教育、大宣传”活动,特别要从运输企业、客运站场、设备设施和驾驶员教育管理等几个重要环节入手,强化源头治理,进行坚决整治,同时要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加大督查检查,坚决遏制事故多发势头。消防部门要紧盯地下商业街、歌舞厅、洗浴中心、网吧、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棚户区、筒子楼等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设备设施检查和应急疏散管理,深入排查事故隐患,坚决防止群死群伤事故。安监、公安部门要抓好中小危化和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环节的安全监管。
三要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必须落实到企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强化政府监管,严格落实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坚持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对新上企业项目,没有安全评价报告的一律不准立项审批,对所有新、改、扩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防止新上项目埋下安全隐患。要切实把责任落到企业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个车间、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要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安全技术管理责任体系,加强现场劳动组织管理,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合理定岗定员,控制作业人员数量,杜绝多工种交叉作业。龙煤集团及四个分公司等重点国有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各项安全生产和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大安全基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依靠科技手段,提高企业防灾抗灾能力。要坚持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坚持抓早、抓小、抓紧的原则,定期排查、随时治理、及时消除,确保企业安全。要加大员工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级政府、各行业领域管理部门都要加大对各类企业的监督检查,要把市场准入、诚信评价、奖励评优同企业法人薪酬、同安全生产状况挂钩,推动各类企业真正承担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四要进一步落实协作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充分发挥安委会及其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制订明确的工作细则,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工作指导、信息综合和督促检查,确保在第一时间详实掌握事故情况。要全面准确掌握、定期分析安全状况和态势,评估安全监管工作绩效,逐步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监
测预警体系。要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制订应急管理预案,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整完善。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或参与指挥救援,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要从体制、机制、法规、政策和技术层面深入分析每一起事故的成因,分清责任,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要吸取教训,找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目标、措施以及完善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等具体意见和建议,切实加以整改。
三、强化措施,严字当头,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是重特大事故得不到有效遏制的主要原因。抓而不严等于不抓。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监察。
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组织领导。安全生产是硬任务、硬指标,是重大的政治责任。省政府与各市地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状,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强化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优先的位置,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领导包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和完善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在安全检查、监管执法、政策制定、事故查处以及打击瞒报事故等方面,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和强大工作合力。
二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在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中,各地要本着规范设置、加强力量、理顺关系、强化职能的原则,保持县区安监机构的相对稳定,保证监管力量只能增加不能削弱,保证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到位”。各市地和县区都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设立安全监管机构,配备专兼职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负有行业管理职责的企业主管部门也要明确专人负责安全生产监管,做到安全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不缺位、不空位。
三要进一步严格事故责任追究。严格的责任追究,是确保责任制落实的有力手段。对各类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广大干部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严格按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抓紧进行调查处理,既要依法严惩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也要依法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要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和腐败问题,对事故调查中发现的权钱交易、徇私枉法、包庇纵容等问题,要一查到底,严惩不贷,对重点案件的处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近一段时期,省政府就此已经作了周密部署,关键要做到措施落实、人员到岗、责任到位,尤其要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控。节日期间,各类群众性活动较多,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制定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万无一失。春运已经开始,要坚决打击“三超”行为,确保春运安全有序,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
同志们,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重在落实。各地各部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和麻痹,要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严厉的手段、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不断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杜家毫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模版]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杜家毫 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02-12 10:26:19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同志们:
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任务,研究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听取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对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研究,炳轩书记和战书省长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专门研究了会议文件。下面,根据省委常委会议精神,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三农”形势,进一步明晰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挑战最大、变化起伏最大的一年。在各种不利因素交织、多重困难叠加的复杂情况下,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有效克服了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双重冲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再夺丰收。全省上下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战略任务,集中力量打了抗旱保苗、防御内涝和防控病虫等多个战役,夺取了抗灾减灾 的重大胜利,全省粮食生产连续第6年夺得大丰收,总产量达到870.6亿斤,占全国粮食增量的60%,跃升至全国第二位。
——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全省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绿色有机食品实物总量达到2930万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实现21.5亿美元。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07亿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农机化、水利化和科技化发展步伐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基础建设明显增强。去年是全省农机化发展最快的一年,新购置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9.7万台(套),新组建92个大型农机作业合作社,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6%。新建续建85处大中型灌区及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完成3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新打各类抗旱井3.6万眼。全省新增水稻面积近300万亩,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80万亩。推广五大作物十大高产技术栽培模式面积达1.4亿亩,新建水稻育苗大棚15.8万栋。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700个,比上年增长45%。全省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5000万亩,比上年增长11%。完成集体林改面积1301.8万亩,发证面积864.1万亩。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北大荒、齐齐哈尔、绥化、双鸭山四个大型区域性粮食物流集团组建并已挂牌运营。
——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第二批 试点,全省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2.13万公里,解决了2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60处,改造了1870万平方米农村泥草危房,完成了第四批75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普及,农村低保和“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启动,农村民生明显改善。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5206.8元,比上年增长7.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3.6元,增幅居东北及内蒙四省(区)之首。现金纯收入占比达到95.3%,工资性收入首次迈上千元台阶,种植业和劳务增收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两大因素。
2009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果喜人,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赢得了主动,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提供了支撑,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奠定了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持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科学决策、强力扶持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合力推进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勤奋工作和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为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的广大干部职工、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是农业基础设 施仍很薄弱,粮食持续增产的基础还不牢固。全省主要江河缺乏大型控制性工程,农村大马力拖拉机数量少,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粮食生产在现有基数高、基础弱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压力不断加大。二是农民收入增速放缓,持续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继续增长,但增幅下降,特别是畜牧业收入出现负增长。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有限,农民就业渠道窄,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从总体看,农民合作组织的覆盖面窄、层次较低、服务内容单一,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能力较弱。四是农业农村投入不足,资金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现有金融产品少、担保抵押难,贷款额度小、利率高、期限短,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缓慢、覆盖面小,还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五是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艰巨。目前,全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检验检测设备陈旧、手段落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去年胡锦涛、习近平、李克强、回良玉等中央领导先后来我省考察工作,今年元旦温家宝总理冒着严寒到我省基层一线慰问干部群众,看得最多的就是农业。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希望黑龙江的同志继续抓好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使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成为国家可靠的大粮仓”。这既是党中央赋予我省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要牢记中央领导的重托,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全省农业农村形势,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村民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2010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和城镇化工程,加快推进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大农业投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科技进步,强化农业基础,力争全省粮食总产登上900亿斤新台阶,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步伐。
二、明确主攻方向,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我省土地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要坚持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主线,以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垦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具有黑龙江特色的现代化大农业。
(一)培育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民收入稳步 增长。要稳定发展优质粮食产业。紧紧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坚持内涵挖潜,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打造国家可靠的“大粮仓”。今年要继续加大水稻育秧大棚建设支持力度,全省新建水稻育秧大棚10万栋,建设高产万亩连片核心示范点400个,辐射面积6500万亩。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9亿亩以上,玉米、水稻两大高产作物播种面积要发展到1.1亿亩以上。要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抓住畜牧业企稳回升的有利时机,深入实施《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和《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扶持畜牧业重点县和产粮大县畜牧业发展,加快培育畜牧业养殖大户和现代化饲养场,发展专业化畜牧养殖小区。积极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推进畜牧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无规定动物疫病省建设,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加强草原保护和饲料产业建设。今年全省肉、蛋、奶产量要分别达到380万吨、118万吨和745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规模养殖和特色养殖,全省放养面积发展到58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8万吨。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突出抓好粮食、畜产品、油脂、马铃薯等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重点扶持壮大北大荒米业、完达山、飞鹤乳业、九三油脂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和辐射带动能力。要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开发和整合力度,加快培育具有黑龙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品牌,提高我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粮食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大省跨越。今年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 要实现销售收入1150亿元以上,其中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骨干龙头企业达到12户。要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深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快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组织开展大型境外农业招商、农产品展览及贸易洽谈活动,突出抓好对俄农业合作,全面提升农业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今年全省对俄境外农业开发面积发展到640万亩,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5亿美元。要稳步发展劳务产业。继续加大“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强化农民涉农服务业和非农服务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自主择业能力。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和送岗位下乡活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工程,开辟农民创业“绿色通道”,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各地要挖掘特色种养业、设施农业等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等非农就业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52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50亿元。要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行动计划,支持各地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加工业、特色旅游业,实现特色农业发展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多元化。
(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化大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必须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要加强农机化建设。抓住国家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和农民投入能力增强的机遇,启动实施农业机械化战略工程规划,重点支持农民购买大马力拖拉机和先进配套农具,进一步提高大型农机具装备 水平。要拓宽筹资渠道,集中建设330个技术先进、装备精良、机制灵活的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要加强水利化建设。加大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西部旱区水源工程和三江平原大中型灌区建设。新建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等大型水源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三江平原青龙山、乌苏镇等灌区工程,八五九、七星河等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续建兴凯湖、临江、江萝等灌区工程,五常龙凤山、甘南音河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列入国家专项规划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水库、小塘坝、小水井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鼓励灌区组建用水协会,推行农民用水自治,提高农业用水效益。全省新增水田灌溉面积2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500万亩。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把耕地质量建设提到战略的高度,深入实施“沃土工程”,扩大土地肥力监测补偿制度和保护性耕作试点,探索建立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的激励机制,支持农民增施有机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根茬粉碎还田面积。全省有机肥施用量达到1亿立方米,秸秆根茬还田面积达到1亿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增加到9000万亩。继续实施深松整地补贴政策,全省深松整地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要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加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实现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加强天然林保护,扎实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实现全省三年造林绿化目标。加强湿地、草原恢复和管理,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加强草原生态 建设。组织开展低碳农业试点,切实做好农业节能减排工作。全省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240万亩。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防止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扶持建设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特别是扶持中心城市和农产品特色优势产区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鼓励扶持省内粮食企业到重点销区和重要物流节点、粮食批发市场建立省外粮食销售基地。继续加大推进力度,整合现有资源,加快组建区域性粮食物流集团。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大力推进“农超对接”,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直销、网络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搞活农产品流通。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现代化大农业离不开品牌战略,黑龙江独特的寒地黑土、绿色环保是做响、做优农产品品牌的优势条件。要整合资源,加强科研,提高组织化和宣传推广、连锁经营的力度,进一步在全国巩固和叫响寒地黑土、五常大米、响水大米等品牌,努力提高品牌对提高农业效益的贡献率。
(三)加快科技进步,强化现代化大农业的科技支撑。坚持用现代农业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在大豆转基因、大型农机配套技术、超级稻研发、农业节水、水稻疫病防控、农作物防灾减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实施良种化工程。抓紧制定新一轮种子工程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玉米、水稻、大豆等新品种,重点培育第三积温带 水稻优质新品种,促进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种子企业发展,加快构建新型种业体系,提高我省种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全省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要推进农业科技集成推广。按照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的要求,加快先进技术的集成组装,大力推广模式化栽培和养殖,提高先进技术的到位率。全省五大粮食作物十大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推广面积达到1.5亿亩以上。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安排监管资金,健全部门分工合作机制。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制度,开展兽药和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强化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坚决防止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扩大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共建,启动实施省部科技共建,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切实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积极组织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加大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的培养,全年培训农民500万人次以上。
(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活力。按照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加快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步伐。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试点,积极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机作业合作社为载体,提高田间作业机械化 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整村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全省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力争发展到6000万亩以上。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扶持与规范并举,深入开展省级示范社和星级专业合作社评级授信活动,通过政策激励、业务指导、人才培训和经营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今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万个以上。要加快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农村金融是现代化农业建设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是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金融这盘棋活了,整个“三农”工作就活了。各金融机构要把面向“三农”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作为重点,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充分发挥好金融杠杆作用。近年来,巴彦和东宁等组建的村镇银行、五常及绥棱等地成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搞活农村金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农民普遍欢迎。今年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等适应农村需要的金融组织,扩大农户小额贷款投放,努力满足农民信贷需求。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广虎林农业合作银行经验,充分发挥为“三农”服务主力军作用。加大农业银行支持“三农”力度,扩大“惠农卡”保有量,增加农业贷款投放。发放中长期农业贷款,是发达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这也是我省的短腿。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这一金融政策,增加中长期信贷资金投入,促进农业加快发展。要探索建立农业 贷款担保公司,创新贷款抵押、质押方式,搞活农村金融。要下大力研究如何变资源为资产、变资产为资金、变资金为资本、变无形为有形的资产经营方式,使广大农村丰富的资源真正成为可以流动和变现的资本。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降低种养业经营风险。要不断推进农村其它改革。开展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探索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确保到2011年全省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切实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建设,2012年全省各县(市、区)要全面推行农业综合执法。要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构,积极开展调解仲裁工作。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商品林采伐管理机制,改进商品林采伐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林权流转管理制度,2010年全省完成80%的改革工作量。要切实抓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探索路子,突破难点,积累经验,指导全省。
三、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
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重要基础。要认真贯彻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提升县域工业的整体素质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发展 农产品深度加工业、系列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化。要尽快培育出一批加工规模大、产品系列化、品牌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龙头企业。一个大型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这是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双城市一个雀巢公司每年纳税额就在2亿元以上,正在进行的四期扩建工程完成后,每年的纳税额将突破5亿元。各县(市)都应该有自己的龙头企业,有自己的主导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知名品牌,避免产业结构的雷同和低水平的重复,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新,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切实落实好各项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继续开展帮扶弱县工作,加快弱县解困步伐。
(二)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城镇化是破解“三农”问题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加强小城镇基础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重点实施向小城镇倾斜的投资政策,加大道路、给排水、供热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建设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支持县城和中心镇发展,积极引导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向城镇集中,提高城镇基础建设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要加快实施百镇建设工程。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引导鼓励县城和重点中心城镇大力发展工业、商贸、餐饮、旅游和交通运输等二、三产业,着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心市 场和全国知名的专业市场,集中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大镇、边贸强镇和旅游名镇。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在城镇就业落户,特别是吸纳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扩大农村转移人口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覆盖面。
(三)深入开展场县合作共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场县共建是我省推进小城镇建设的特点和优势,要全力打破地方和垦区、林区、矿区无形的围墙,着力解决好制约场县共建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要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继续加强农村与垦区在农机跨区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合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村与林区合作发展林木加工业、林下特色产业和森林旅游产业,与矿区合力建设煤炭加工转化和循环经济项目,与油区联合开发小油田和油田吃配项目建设,辐射带动地方发展。进一步加强共建双方在小城镇道路、供水、通讯等基础建设和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合作,拓展和延伸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共建成果,加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四)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减贫事业进程。要切实做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以工代赈等各项扶贫工作。稳步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探索滚动式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境外项目资金参与农村扶贫开发。按照“四有、三通、三提高”的建设标准,启动实施第五批75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实现20万贫 困人口脱贫目标。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民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省“三农”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
(一)深入推进试点示范,不断增强引领带动效应。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到力量不削弱、投入不减少、标准不降低,如期完成建设任务。要继续推进试点。全力抓好35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和19个整体推进试点乡镇建设。要强化示范带建设,加大示范村以奖代投资金投入力度,并把一事一议奖补、泥草房改造、农村能源建设、村屯绿化以及农村清洁工程等项目重点向省级重点示范村和5条示范带的300个示范村整合配置。各市(地)、县(市、区)在抓好省级试点单位建设的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本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并逐步探索区域统筹、整县推进的建设路子。要深入开展帮建。各帮建单位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帮建方式方法,从资金、项目、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继续开展中省直单位帮建新农村工作的考评表彰,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要完善投入机制。进一步发挥“以奖代投”、“先建后投”等机制作用,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广大农民改善农村面貌的能动性和创造力,释放财政资金的使用效应。完善建设规划,整合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投资和收益相结合,拓宽融资渠道,实施农村重大公益项目建设招投标制度,通过采取市场机制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要强化工作指导。继续落实省、市、县三级领导联系点制度,强化指导员工作,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要动员全省农村基层组织,从能干的事情做起,在新农村建设上干实事,有作为,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体上水平。
(二)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住国家实施扩内需、保增长的投资机遇,强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农村住房建设。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金融借贷、集体补贴等多种形式,增加农村住房改造资金投入,特别是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从我省来看,推行建材下乡不仅可以拉动建材产业发展,加快泥草房改造进程,更将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拉动作用。实施建材下乡补贴政策,拉动农村消费,引导农民推广使用新型材料,应用环保节能技术,建设各具特色的农村新居。今年全省农村要完成22万户、1826万平方米泥草房改造任务。要加快农村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扩大自然村通畅工程范围,开展通屯路建设。今年全省要完成通村公路1.1万公里,省级试点村全部实现通村公路硬化,村内主要街路实现硬化铺装。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继续加大投入,重点解决100万以上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要把城镇现有水源工程向周边农村辐射,积极发展集中连片规模供水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要达到60%以上。要加强农村新型能源和电网建设。推进农村能源由小型户用向大中型整村推进转变,由单一沼气项目向秸秆固化气化、浅层地热等多种形式转变,由注重取暖做饭生活用能向发电、照明以及生产等领域综合利用转变,全省重点建 设好50个大型农村能源项目。要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提升农网供电能力。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要提高投入强度,加大推进力度,扩大覆盖范围。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构建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为依托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要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标准化卫生室,切实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贴标准和保障水平,参合率争取达到98%。要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继续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扩大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书屋”建设规模,巩固农村文化活动阵地。继续开展送文化下乡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点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不断提高供养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逐步扩大覆盖面。
五、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突破重点难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努力保持和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
一要完善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强化省、市、县(市)委农村工作机构,在领导分工、机构设置、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和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把“三农”工作作为考核各地领导班子特别是县级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要定期听取“三农”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县(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业农村工作,确保抓“三农”工作精力不转移、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
二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今年全省要统一组织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年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对已经出台的政策和投入的项目资金要强化监督检查,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各级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政策落实工作中出现的弄虚作假、骗取补贴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做到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打折、不缩水、不走样,调动广大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农业生产、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策效应。
三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不断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落实《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各级财政要负起责任,加大落实、检查、监督力度,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解决好全省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问题。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抓好“村来村去”大学生的招录和培养使用工作,积极探索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长效机制。要把“三级联创”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活动来抓,开展好党员服务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民服务承诺和全程代理等载体活动。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深入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