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推荐]

时间:2019-05-14 01:1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推荐]》。

第一篇: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推荐]

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习作能力正是语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集中体现.当然,习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日之功,如果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循序渐进,也会大有收获.近几年来,我在培养训练学生习作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点经验,现在就简单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我们都知道习作必须遵循〝阅读----积累----感悟----习作〞这一过程,所以我先从阅读谈起.一.阅读读什么? ㈠读课本

我们上语文课,学习别人的文章就是一种阅读.别人的文章就是他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人生或某事物的看法.因此,引导学生从课本中感悟内容,体会思想,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我们语文老师在阅读课上最应该教给学生的.所以教师除了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例如:《一夜的工作》的第6自然段〝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到里面去了.〞这一段作者为什么要写?去掉行吗?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一细节更能体现总理不仅工作细心,在生活上也是一个有心人,让我们更加佩服总理.同时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作者想对自己和全世界说的话为什么是相同的?这样不重复吗?同样引导学生明白因为作者实在是太激动了,他不仅要对自己说,更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他此刻的激动心情,他激动得无法用其他的语言也没有其他的语言来表达,可见总理一夜的工作实在让人钦佩.还有《黄河象》《琥珀》这两篇文章是一个类型的,都是说明文,可是前者是先写了黄河象的外形,后写了科学家的猜想;后者是先写了猜想,后写了琥珀的外形.作者为什么这样写?通过我与学生的探讨,使学生明白那是因为黄河象外形比较庞大,有气势,先写容易使人产生想知道来历的感觉;而琥珀由一个情境式的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让人入情入境,再交代琥珀的外形,水到渠成.这样文章的结构和写法就更明确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显示出来了.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发挥教材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功能.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再如《林海》《桂林山水》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军神》《丰碑》侧面烘托的写法,《荔枝》中的细节描写,《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等,都要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感悟,这样才真正达到了阅读课的目的.㈡读课外书

谁都明白读课外书好,但如何使孩子爱读,会读呢?这就有一个方法问题.我的方法就是多说,多交流,随时随地,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记得我刚接这个班时,我让孩子回家读书,并回来交流读书感受,孩子们找的多是各种小学生作文选中的片段或文章.这些内容跟他们的水平相当,不管是语言上,结构上,还是思想上都不能起到示范作用.因此我就注意引导学生多读有益的书.记得在学过《争吵》一课时,我就趁机向同学们介绍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第二天就有好几个孩子买回了这本书;在学过《麻雀》一课后,我讲过《猎人笔记》;在讲述《蟋蟀的住宅》一课,我讲过法布尔的《昆虫记》,当孩子们从我口中得知《桂花雨》的作者琦君就是当时热播的电视剧《橘子红了》的作者时,孩子们那种崇拜的眼神,让我充满了自豪感.的确,在孩子眼中,老师就是知识的化身,你的一句话会使他们终身难忘,像这种自然而然老师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的事,多说一说又何妨呢? 我不仅向学生推荐书,还经常与学生交流.我经常看的杂志《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甚至武侠小说我都推荐给学生,只要我觉得好的文章我总是随时推荐给学生,并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讲给学生听.如果有看过的正好作一下探讨,经常这样做,孩子的读书兴趣就会自然而然提高上来.孩子们读了课外书,也一定要给他们展现的机会,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别人不知道的知识,那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阿!当然开始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只要班里有几个,老师就要及时表扬,树立典型.这样〝以点带面〞,读书的氛围就出来了.现在再让孩子们做读书交流,他们一定会谈到古今中外,深入浅出,这些都源于教师对孩子读书氛围的营造.有了读书的氛围,什么天文地理,自然科学他们都会涉猎到,至于书中的文字是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如何构思,如何开头结尾,这些就会潜移默化的成为孩子们的经验.有了广博的知识做基础,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二.积累怎样做? ㈠积累生活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生活在先,文章在后的真谛,而小学生往往没有这个认识,必须依靠教师的启发引导,所以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积累生活.如:今天的语文课你学得怎样?对于同学打架事件你怎样看?爸爸妈妈最近关心你吗?-----这些都是生活,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记下来,这就达到了目的,至于写得好与不好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学生留心生活勤于动笔,就应该得到表扬.孩子的日记本我是定期批的,我的评语几乎没有针对哪一篇日记的,大多是一些鼓励表扬的话,有的话甚至有点夸大其词,当孩子捧着我的评语开心得与父母分享时,我想日记就会成为一个好习惯.生活的积累就水到渠成.为了使孩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我们有一个班级日记本,首页是我写的,我用最认真的态度写下我的感想,对他们的期望.并让学生轮流记.由于我的示范在那儿,每一个孩子都认认真真地写,在班级日记中你几乎找不到所谓的差生,因为大家要看,拿回家父母也会看,所以谁也不想落后,而且在传阅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文章都要被拜读,怎能不认真呢?我想这就是〝良性循环〞吧?生活的积累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进行着-----㈡积累语言

语言积累的方式就更多了,读书笔记,日记,朗读,浏览,辩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剪贴〞.也就是把你看过的好文章,剪下来,粘贴到固定的地方,并在旁边作批注.这样既达到了积累语言的目的,又提供了练笔的好机会.积累与运用兼得,事半功倍.定期将学生的〝资料小锦囊〞带到学校,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在做〝资料小锦囊〞的过程中有那些想法收获,哪些文章可以推荐给大家,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真是受益匪浅.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作文集 〞.在每个学期末,学生都把自己这一学期写得较好的文章整理出来,当做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收藏.实践证明,孩子们对这件事情非常热情,看到自己的文章像一本出版的书一样,能不高兴吗?特别是老师还要展评,奖励先进,孩子的所有热情全被激发,有了兴趣还有什么做不好的呢? ㈢积累认识

自古以来, 〝人文合璧〞便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有了生活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就会促动学生主动去感悟.别人的经历也许会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面对困难,怎样与人相处,这些就有可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念头,这样习作就成了表达自我的需要了.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习作要求.积累认识也有很多方法,我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 1.结合身边小事:例如学生打架了,不仅要批评学生,更要分析老师为什么要批批评,打架既影响团结,又会给老师和家长带来麻烦,严重的还要赔偿,真是有百害无一利.课任课学生纪律不好,就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开这些科目,这些科目里包含的知识也是最重要的,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和品味.用事实说话,用道理阐释,让学生在日常小事中提高认识.认识提高了,在文章中就会或多或少的体现.2.结合文章:教材和我经常推荐的文章都是很好的提高学生认识的渠道,教师一定要好好利用文字的力量,因为文字可以使人产生很多联想,加上教师及时准确的引导,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更能引发孩子思考.认识的提高也是自然的.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通过作者的内心感受以及邱少云的外表体会人物的伟大,那种为了集体的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通过语言文字就可以体会;《梅花魂》中外公的爱国心都可以通过文字让孩子去体会;而且这种认识是潜移默化的,需要长期引导学生感悟的.可以说多读书多交流是提高学生认识的最好途径.3.结合时事:这要求教师本身也应该关注时事,不断学习,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时作到心中有数.例如:今年的奥运会就是在暑假里召开的,开学第一天,我就上了〝我看奥运〞一课,大家在热烈的氛围中交流各自的意见,碰撞思维,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像这种及时学生又感兴趣的内容,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其中教师的个人素质也很重要.你必须比学生知道得多,理解得深,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三、习作如何练? 不可否认,以往的习作训练形式单一,枯燥乏味,难免使孩子产生厌倦情绪,包括现在的习作训练虽有变化,但仍有束缚学生和老师的现象.所以在教学中,我从不按照教材进度进行,而是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合时,合地,合式而练.㈠习作课的指导

1.现在提倡课前酝酿,但是并不等于教师不闻不问,可以定期问一问学生做了哪些工作,或者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写法,就象我上的习作课《〝以小见大〞看生活》。学生开始也是觉得无从下手,我就给他们推荐了好多类似的文章,读给他们听,并且也推荐了好多我认为比较好的题目.这样第二天再问时就有好多学生试写了,交流后又会启发其他的同学打开思路,或者继续修改.这样学生和学生之间就会自然行成自我修改的好习惯.等到上习作指导课的时候学生的文章基本成型了.2.习作课上,针对学生的试写情况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安排所选的材料,也就是如何写才会更吸引人?题材选好后,到底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需要老师的指导,这是指导课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选取最能表现文章思想感情的材料进行构思,在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把学到的写作知识融会贯通.相信每节课教师都这么做,定会使学生有所收获.3.赏析课时主要引导学生评价,学习别人文章的优点,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习作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容易对学生的习作提出过高的要求,如果让孩子自己评价自己,你会发现更有实效.要想让学生评价,首先得教会孩子评价的方法,从字,词,句开始,先通览全篇,如果读懂了,说明这是一篇二等以上的好文章.再找闪光点,把凡是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圈起来,可与小组成员互相沟通一下,再综合评价,闪光点越多,文章就越好.我觉得教给孩子评文章,这两点是最基本的,其他方面则需要学生量力而行,自己感悟.学生把看过的文章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再把自己的感受评价写出来,那就更是一种高水准的习作了.事实证明,孩子的评价能力有时远远高于教师,记得在领着全班同学批〝读后感〞的时候,有些孩子的评价语言真是妙语连珠,意味深长.像杨森(学生名)写的:开头吸引人,感想很深刻,要想好上好,注意小细节,虽然写得好,但有错别字,举出实例来,这点非常好.另一个学生写道:美丽的生活,美丽的想象,想象中美丽的生活,生活中美丽的想象,让我们享受美丽的生活美丽的想象.诗一般的语言,精彩绝伦的点评,多么让人佩服的孩子呀!也许这些语言未必经得起推敲,却字字句句闪耀着孩子智慧的火花.其实只要方法得当,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无穷的语言魅力.当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适合孩子批,这要依据习作的内容,习作难易程度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我的评价语言同前面讲到的一样,多数以激励为主,注重对孩子习作态度的肯定,对孩子语言构思大都给以肯定,这样就就极大地开发了孩子的语言热情,有了热情,他们就会对习作产生情趣了.㈡巧练立意

习作就像画画一样,一味地模仿别人,只会画得像,却永远无法使别人记住你.所以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多角度的立意,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多角度的写出特色.例如学校其中考完试后,我出了这样一篇习作《考试----》.学生一看题目,立刻就会想到考前,考中,考后自己是如何做得,别人是如何做得,如果这样写下来,就会很平淡.可是如果从另外的角度想,比如“人生是不是一次考试?当你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是不是一场考试?未来的考试会怎样?-------”或者借用 “考试,让我欢喜让我忧” “考试,像雾像雨又像风”一类的题目,会不会使文章更加地彰显特色呢?孩子们听了都恍然大悟,原来同样是考试,还可以这样写!再比如我们教材中常出现的“一个难忘的人”, “一件有意义的事”----都可以引带学生多角度立意.难忘的可以是这个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瞬间,不一定非得是这个人的什么品质,其实他的一举一动已经显示出他的品质了.所以每次习作之前,教师都要通盘考虑,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反映生活,反映思想.㈢勤练细节

有了好的立意,还需精彩的细节去丰满.这些细节描写可以割裂为一个个小片段的练习,例如围绕“冷”写一个小片段,而不准用冷字;围绕 “高兴”写一个人,而不用高兴;围绕“紧张激烈”写一个场面,而不用紧张激烈,像这种形式的小片段练习,既可训练学生围绕中心描写的能力,也会使学生打开思路,开动脑筋, 就像数学学科中用多种方法解题一样.而且这种小练笔可以随时进行,短时高效.例如:学完《一夜的工作》,学生将想说的话写在书中的画面上,写完就交流,好的大家吸取,不会写的有个印象,既省时又有效.再如学完《游子吟》立刻让学生改写成一个画面,既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又提供了练笔的机会,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有了平日的积累,害怕写文章时没有精彩的语言么? ㈣渗透技巧

习作技巧对学生而言很有难度,如何降低这种难度,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感悟,则是教师的责任了.教材中的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有着极高文学价值的,所以当然会有很多技巧.例如《军神》一课,为了体现出刘伯承那种钢铁般的意志,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用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来体现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用“侧面烘托”法写一写“凶恶的人,严肃的人,善良的人,狡诈的人------”这样的训练其实就是在写人,却能使学生忘记“一个----的人”的文题带给自己的苦恼,而变得跃跃欲试了.再比如《夕照》一课,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三峡之秋》中按时间顺序写;《桂林山水》中排比,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的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这些写作技巧妄想使学生一下就掌握,那是不可能的,只 有在平日的教学中扎扎实实的让学生感悟,才会使学生慢慢掌握,直至灵活运用.另外,我曾训练学生用“情境式”开头,这样既使学生明确开头的重要,也使学生学会情境描写,那其实就是写具体的一种训练方式.综上所述,我的做法更多的是学生情绪上,感情上的激励,方式上的灵活,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提高,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去读书,去练笔,老师就可以坐收 “渔翁之利”.如今我带学生三年了,他们越来越喜欢语文,越来越喜欢习作,甚至有的学生开始写小说,写诗歌,各种特点的文学小才子越来越多,这些都归功于教师平时的功夫.当然,训练习作的方式还有很多,习作时的技巧也有很多.以上只不过是我在实践中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而已,仅供大家参考.我相信只要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坚持不懈,勤于思考,引导学生多角度习作,学生一定会开开心心地去读,认认真真地去记,满怀激情地去写。

第二篇:浅谈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浅谈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话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勤动笔,树立写好习作的自信心,提高习作能力。

一、细心观察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前提

小学生习作素材主要是以生活为基础,平时我们教师要逐渐培,养孩子们观察身边事物,积累生活体验的能力。学生的体验多了,观察得细致了,眼中的生活就更加精彩了,习作时就有话可说,情真意切。

提高习作能力的前提需要细心观察。在春暖花开的春天,我在课堂上问同学们:“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们回答:“春天。”“那你们说说什么是春天?”这时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春天花开了。”有的说:“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还有的说:“小草也都钻出了地面。”孩子们说出了他们眼中的春天,这些感受可能是自己看到的,也可能是从书本中积累的,但是我总认为这样的语言有些乏味,略显干瘪。于是,利用大课间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同学们兴致勃勃,此时的他们正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我们走在操场上,感受着徐徐的春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欣赏着百花盛开。有个同学突然说:“老师,春天真好,春天里的我们像快乐的天使,我好想再插上一对翅膀飞翔蓝天。”听到这里,我真是开心,因为这是孩子们独特的感受,他的这种感受赋予了春天神奇的力量,为他们的写作积累了独特的感性材料。接着我们来到了海棠树旁,这时的海棠已经长出了小小的花骨朵。我们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老师快看,海棠树长花骨朵了!”一个同学惊奇地叫了起来。我顺势引导孩子们进行细致的观察,问道:“谁来说说你眼中的海棠花?”有的说:“它很漂亮。”有的说:“颜色也很美,红红的花,绿绿的叶子。”我接着问道:“那你们说现在的花像什么?”突然之间学生的灵感被触动,思绪活跃起来,争着说:“老师我知道,海棠花像红红的宝石,你看他们仿佛镶嵌在绿叶之中。”另一个同学马上说:“我看像玛瑙,圆圆的,多有意思!”“老师,我说像珍珠,红珍珠,还闪闪发亮呢!”同学们争辩着。一瞬间,我被他们的语言所吸引,他们的描述那样贴切,语言那样生动,我想这正要归功于“观察”。此时我灵机一动,把他们的语言进行提炼,整理,对他们说道:“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老师都听得入了迷。是啊,春姑娘把海棠花吹开了,小小的花骨朵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像宝石,像珍珠,像玛瑙,点缀在绿叶之间,春风中它们如同快乐的小精灵在翩翩起舞。”话音刚落,同学们鼓起了掌,我告诉他们:“这些都是你们说的,我不过是重复了你们的语言,应该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才对。”同学们听了我的鼓励,个个脸上笑开了花。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连续观察的好习惯,我接着抛给他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些宝石、玛瑙、珍珠每天都会发生变化,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希望你们用笔和纸记录下来,好吗?”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总能看到同学们课间时,三五一群地来到操场,对着海棠树指指点点,我看在眼里,乐在心中。他们把每天的观察写成了一篇篇的日记,从花骨朵写到花瓣凋零,从生机勃勃写到对花儿生命短暂的惋惜……当他们再次拿起日记本读起当时的日记时,从开花到结果的生命历程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的写作能力就在不经意的观察中得到了提高,而且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二、善于积累是提高习作能力的保证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记本,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分类摘抄。因为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同、对于语言文字的鉴别水平不同,所以在摘抄过程中不能采用同等标准,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只要他们喜欢的、欣赏的都可以作为积累素材。

首先应注重积累我们教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遣词造句的精妙,甚至标点的运用等,因为这些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的,可读性较强。如在教学《白鹅》一课,体会第三段白鹅的叫声严厉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到哪些词语写出了鹅叫声的特点。接着体会哪句话写出了它能看守门户?学生找到句子“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首先我先从标点入手,让学生观察分号前后各写了什么?学生回答:“分号前写的是有人进院子时鹅的表现,分号后面写的是篱笆外面有人走路时鹅的表现。”这时我马上补充:“对,作者举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中间用分号把它们隔开。”这时我接着问:“有人进院了,鹅怎样?”生答:“厉声叫嚣。”我问:“有人在篱笆外时,鹅怎样?”生答:“引吭大叫。”我问:“这两个词能调换一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此时议论纷纷,各自持有不同观点。接下来我从“嚣”和“吭”字加以引导:我说:“我们来看这个‘嚣’字,中间一个‘页’,周围四个‘口’,各代表什么?”学生恍然大悟:“一个脑袋上长了很多张嘴,看到陌生人进院时,每张嘴都张开大叫,不让生人进院。”我马上问:“你们猜猜它会怎样‘厉声叫嚣’呢?”有的说:“你是谁?为什么上我家来?”有的说:“快出去,不要再走半步!否则我会对你不客气!”还有的说:“赶紧给我出去,不然我就要咬你!”我接着说:“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吭’字,口——代表鹅的嘴,点横——代表鹅的脑袋,几——代表的是鹅的长长的颈子,现在你能解释这个词语了吗?”学生答道:“就是指鹅看到篱笆外有人,它也要伸长了脖子,扯开嗓子大叫。”“可能是因为篱笆外的人离它较远,所以它才要伸长脖子去叫吧。”另一个学生补充道。我问:“这时鹅会对篱笆外的行人说什么?”生答:“可能在说,离我家远点,别在这走。”生答:“在我家门口走也不行,赶紧离开,离远点!”生答:“外面的路是我家的,快给我滚,否则我要给你点儿颜色看看。”此时学生明白了“厉声叫嚣”和“引吭大叫”的区别,真正感受到了丰子恺先生用词的精妙。接着我让孩子们把这样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并背诵下来,学生在标点的使用和准确运用词语方面有了积累,为日后的习作积累了素材。

其次还要鼓励孩子们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提高阅读的赏析能力,不断学习作者精彩的、优美的语言,把好的内容摘抄到积累本中。另外,在我班我们每天都要利用早读的五分钟进行优美佳句的欣赏,从准备到组织全部由学生们自己完成。每月我们还要评选出10名同学为我班的“语言之星”,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坚持积累,并且能够准确运用好词好句的同学都能参评,这一活动有效地保证了学生们习作能力的提高。三、巧抓时机是提高习作能力的法宝

叶圣陶先生言曾说:“教学生阅读,一部份的目的在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巧抓时机,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同时,利用好文本语言去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表达得淋漓尽致。如在教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课时,我首先让孩子们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图片,加深孩子们对战争的理解与感受。课上我引导孩子们进行分节朗读,体会每小节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同时我出示了许多战争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孩子们的心灵一下子被震撼了。从他们的内心深处迸发出痛恨战争,渴望和平的强烈情感。我想此时正是训练他们语言能力的良好时机,我问:“同学们,战争是无情的,它可以扰乱我们的幸福生活,摧毁我们的家园,甚至伤及无辜生命,老师仿佛听到了你们内心对于和平的渴望,现在拿起你们的笔,仿照课文中的样子,每人写一个小节。”孩子们的能力有时是我们老师所意想不到的,有的孩子写道:“五彩缤纷的花园,本来飘荡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可是四处飞窜的子弹,把这里变成死一样的寂静,这究竟是为什么?”还有的孩子写乡村,写校园,写广场……他们神奇的想象力,准确生动的语言令我惊讶,于是我让他们写不同内容的四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修改,誊抄,孩子们兴趣高涨。36名同学半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9篇诗歌,然后把他们的作品进行张贴展览,得到了老师们的大力称赞。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习作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在语言文字之中真实地流露。

巧抓时机不单单在课堂之上才能进行,平时班中、学校中开展的各项活动也都是提高学生们习作能力的好时机。比如平时如果我们让同学们记一次比赛活动,很多孩子都是愁眉苦脸的,不知从何写起。三月份的一天,我校要举行长跳绳、短跳绳和踢毽子比赛。由于这次参与的人数比较多,所以我想又一次锻炼学生们习作的机会来到了。比赛前的半小时我来到教室,对他们进行采访。有的孩子说:“老师,我现在就想着比赛时间赶紧到来。”“为什么?”我问。“我为了这次比赛练了好长时间,就想一会儿大展身手,给咱班争光。”有的说:“老师,我现在很紧张,因为我害怕。”我问:“怕什么?”“我怕一会儿比赛时,我跳不好,我现在的心砰砰直跳。”还有的说:“老师,虽然我今天没有比赛,但是我好希望我们能赢,我也相信胜利会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很多同学为了这次比赛付出了巨大努力。”我接着说:“同学们,我听到了你们的心声,看看窗外阳光明媚,它如同你们的笑脸,对所有选手充满期待。现在我们就拿起笔记录下你此时的心情。”其实这就是此次习作的开头,在交流沟通中悄然开始,每个孩子都用了最短的时间写出了精彩的开头。巧抓时机,润物无声,孩子们的习作能力就这样得到了提高。

四、增强信心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动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确,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更需要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与鼓励,它足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所以,平时我总会对于学生的习作进行及时的鼓励性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要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而不是仅限于每单元后的习作。我们要随时随地用一双“放大镜”的眼睛去寻找每个孩子习作中的优点,只要跟自己比进步了就值得表扬。有时我们的表扬也许是一句评语,有时也许是一个微笑,有时还可能是一个动作。我班有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生,他的习作水平真的算是一般。那次我们续写作文《狼和羊的故事》,他很认真埋头就写,写完后我让他好好改一改,当他那着改好后的文章给我看时,我真为他神奇的想象和通顺生动的语言感到意外。于是我说:“你很有想象力,这次的习作比以前真是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相信你有能力写好今后的每一篇作文。”没想到这个孩子听了我的表扬,兴奋不已,说:“老师,我一定写好今后的每次习作。”例如教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课后,进行仿写时学生们自由组合完成诗歌,我首先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每一个孩子,接着表扬道:“没想到我们班有这么多的小诗人,你们的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我为你们而骄傲!”从孩子们的眼中我读到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信,为他们提供了习作动力。五、勤于动笔是提高习作能力的根本

勤于动笔,经常进行语言实践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所以教师有责任帮孩子们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比如冬天下雪了,我会让孩子们好好欣赏雪景,带他们堆雪人、打雪仗,写下自己的见闻。又如班里有一个同学生病没来校上课,他的同桌主动去家里补课,你怎样评价这件事,把心中的感受写下来。

总之,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细心,耐心,用心做好每个环节,想尽好办法,达到好效果。

第三篇:(毕业论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

张进 东村侯陵屯中心校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但仍然收效不大,每次习作学生们都皱着眉,挠着头,完成僵硬、呆板、空洞的作文。进行课程改革后的今天,农村的习作教学仍然是所有教学课程中的一环薄弱环节,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农村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相比,历来就存在着差距,特别是习作教学,差距更大。而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农村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要求学生讲普通话,重视语言交流。

农村学生平时的言语交谈大多用方言(尤其是我们少数民族居多的地方,交流时一般都用本民族的语言。),有的同学即使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还不能用普通话表达,这给习作带来极大的阻力。平常,同学们用方言交流,思路很清晰,内容很充实,但在习作中就会出现方言、语病连篇,词不达意,令人啼笑皆非,为此教师要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进行交谈,无论在上课、下课、班里、校园、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都要用普通话作为言语交际工具。口头表达是习作的基础,农村小学生信息量少(我觉得农村小学生应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益的电视,加强语言的积累),口头表达能力弱,教师要利用语文课上的“口语交际”为学生搭建语言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强化训练之后,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口头造句水平提高,方言的使用率大大减少,一些语病也在习作中大量减少。

二、培养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小学所设立的各科教学中,农村小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就是习作,他们普遍感到“怕习作,习作难。”小学生每单元有一次习作课,虽然老师讲得很精彩,但学生还是茫然不知如何落笔。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们都皱 着眉,挠着头,完成了僵硬、呆板、空洞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枯燥乏味的习作课,强迫学生去习作,效果极差。只有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了兴趣,便不再视其为负担。同时要多鼓励学生去写作,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是成功的能源,是去完成一件事的动力源。“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乞求,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快乐的活动。“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是学生“情动而辞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学生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

三、感受生活,以日记的形式积累素材,培养观察力。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不够,孩子在家里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里缺乏熏染孩子的文化氛围。加上地处农村,信息不灵通,学生见闻受到限制,写作思路不宽,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常常苦恼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这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身处农村的学生,大都热爱劳动,对生产实践活动有真切的体验,而且,农村天地广阔,大自然万物千姿百态,风景优美,民俗风情富有特色,这为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如何挖掘这笔财富?要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找“米”下锅。老师要指导引导学生详细观察人物事件、搜集积累写作素材、观点和材料,同时融入自己的感受看法,于平凡的人事中发现闪光点,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身边的一景一物,人情世事,都将是很好的写作材料,同时,要引导学生及时抓住自己的心灵感应,或褒贬,或喜悲,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参加完一次活动,每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既积累写作材料,又锻炼了书面的言语表达能力。经过坚持不懈,学生习作时选材范围广了,语句较前优美流畅,习作中不再有行 文枯涩之感,思维灵活,而且大多能表达出真情实感。但是,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叶圣陶先生语:“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的投入生活。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家庭、社会纷繁复杂场景也能给他们内心世界荡起涟漪,他们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自主写作的欲望,这样,写作的素材──创新作文的土壤,就会越积越肥沃,创作热情必然高涨。

四、把讲读课文教学和习作教学相结合,加强语言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语言积累是习作的基础。“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每学习完一篇课文,都要让学生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坚持每天练笔。但是,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把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分 开,致使学生在语基部分能得高分而写起作文来仍感力不从心。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的课文时,都要认真钻研本单元的作文训练内容,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习作指导渗透到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文本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学到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样,在写作教学指导时既节省时间,又能使学生在短小、精悍的点拨中尽快掌握写作方法。结合每天的日记练笔,既增加语言积累,又不断完善写作技巧。

五、个性评价,润物细无声。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习作评语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它起着评价、导向、指点、教育的作用。教师在习作评语中要用“爱”来滋润学生的心,既真诚地指出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又保护学生的习作热情,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习作中难免存在许多毛病,老师要从文中寻找一些可褒奖的地方加以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面对毛病处采用委婉的口气,带有鼓励性、启发性地指出。这样,使学生既体验成功的喜悦,又从老师亲切的批语中恍然大悟,进而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在反复的跌倒爬起、跌倒又爬起的训练历程中,学生感到有老师这位可信赖的“大朋友”的亲切关怀,逐渐克服了对作文的恐惧感,在内心深处真正喜欢上习作,在每次习作训练来临时,都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同时,要对优秀作文组织大家共同评 议,说出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提高认识水平,使他们心中憋着一股劲,产生写作欲望。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如果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为此,可以展开作文竞赛,发表学生习作,优秀习作巡回展等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评价作文时,应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放过一字、一词、一句的肯定机会,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增强自信,通过尊重,关心、激励,让学生人人都能享受、体验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张扬,人人都能快乐而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写作中去。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评价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 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肖敏著《师心流霞》

云南科技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 3、2007年第9期《云南教育》作者丁浩清《农村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4、2009年第5期《新课程——小学》作者徐兰花《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第四篇:(毕业论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

2009级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

学号: 姓名:张成林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但仍然收效不大,每次习作学生们都皱着眉,挠着头,完成僵硬、呆板、空洞的作文。进行课程改革后的今天,农村的习作教学仍然是所有教学课程中的一环薄弱环节,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农村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培养 农村 小学生习作 能力

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相比,历来就存在着差距,特别是习作教学,差距更大。而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农村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 重以下几点。

一、要求学生讲普通话,重视语言交流。

农村学生平时的言语交谈大多用方言(尤其是我们少数民族居多的地方,交流时一般都用本民族的语言。),有的同学即使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还不能用普通话表达,这给习作带来极大的阻力。平常,同学们用方言交流,思路很清晰,内容很充实,但在习作中就会出现方言、语病连篇,词不达意,令人啼笑皆非,为此教师要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进行交谈,无论在上课、下课、班里、校园、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都要用普通话作为言语交际工具。口头表达是习作的基础,农村小学生信息量少(我觉得农村小学生应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益的电视,加强语言的积累),口头表达能力弱,教师要利用语文课上的“口语交际”为学生搭建语言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强化训练之后,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口头造句水平提高,方言的使用率大大减少,一些语病也在习作中大量减少。

二、培养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小学所设立的各科教学中,农村小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就是习作,他们普遍感到“怕习作,习作难。”小学生每单元有一次习作课,虽然老师讲得很精彩,但学生还是茫然不知如何落笔。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们都皱着眉,挠着头,完成了僵硬、呆板、空洞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枯燥乏味的习作课,强迫学生去习作,效果极差。只有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了兴趣,便不再视其为负担。同时要多鼓励学生去写作,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是成功的能源,是去完成一件事的动力源。“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乞求,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快乐的活动。“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是学生“情动而辞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学生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

三、感受生活,以日记的形式积累素材,培养观察力。

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不够,孩子在家里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里缺乏熏染孩子的文化氛围。加上地处农村,信息不灵通,学生见闻受到限制,写作思路不宽,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常常苦恼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这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身处农村的学生,大都热爱劳动,对生产实践活动有真切的体验,而且,农村天地广阔,大自然万物千姿百态,风景优美,民俗风情富有特色,这为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如何挖掘这笔财富?要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找“米”下锅。老师要指导引导学生详细观察人物事件、搜集积累写作素材、观点和材料,同时融入自己的感受看法,于平凡的人事中发现闪光点,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身边的一景一物,人情世事,都将是很好的写作材料,同时,要引导学生及时抓住自己的心灵感应,或褒贬,或喜悲,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参加完一次活动,每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既积累写作材料,又锻炼了书面的言语表达能力。经过坚持不懈,学生习作时选材范围广了,语句较前优美流畅,习作中不再有行文枯涩之感,思维灵活,而且大多能表达出真情实感。但是,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叶圣陶先生语:“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的投入生活。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家庭、社会纷繁复杂场景也能给他们内心世界荡起涟漪,他们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自主写作的欲望,这样,写作的素材──创新作文的土壤,就会越积越肥沃,创作热情必然高涨。

四、把讲读课文教学和习作教学相结合,加强语言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语言积累是习作的基础。“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每学习完一篇课文,都要让学生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坚持每天练笔。但是,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把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分开,致使学生在语基部分能得高分而写起作文来仍感力不从心。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的课文时,都要认真钻研本单元的作文训练内容,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习作指导渗透到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文本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把学到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样,在写作教学指导时既节省时间,又能使学生在短小、精悍的点拨中尽快掌握写作方法。结合每天的日记练笔,既增加语言积累,又不断完善写作技巧。

五、个性评价,润物细无声。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习作评语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它起着评价、导向、指点、教育的作用。教师在习作评语中要用“爱”来滋润学生的心,既真诚地指出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又保护学生的习作热情,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习作中难免存在许多毛病,老师要从文中寻找一些可褒奖的地方加以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面对毛病处采用委婉的口气,带有鼓励性、启发性地指出。这样,使学生既体验成功的喜悦,又从老师亲切的批语中恍然大悟,进而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在反复的跌倒爬起、跌倒又爬起的训练历程中,学生感到有老师这位可信赖的“大朋友”的亲切关怀,逐渐克服了对作文的恐惧感,在内心深处真正喜欢上习作,在每次习作训练来临时,都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同时,要对优秀作文组织大家共同评议,说出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提高认识水平,使他们心中憋着一股劲,产生写作欲望。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如果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为此,可以展开作文竞赛,发表学生习作,优秀习作巡回展等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评价作文时,应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放过一字、一词、一句的肯定机会,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增强自信,通过尊重,关心、激励,让学生人人都能享受、体验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张扬,人人都能快乐而 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写作中去。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评价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肖敏著《师心流霞》 云南科技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 3、2007年第9期《云南教育》作者丁浩清《农村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4、2009年第5期《新课程——小学》作者徐兰花《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第五篇: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几点做法

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几点做法

罗城县小长安镇中心小学

韦英江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上的一大难点,难就难在作文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能力,不是仅仅靠掌握一些现成的知识就能做好的。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下面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做法:

一、教会积累作文素材,提高作文能力

每逢作文课常听到学生念叨:“不知写什么好?”于是有的咬笔头,有的搔头发,明的托下巴„„绞尽脑汁苦苦思索,始终无从下笔。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作文最重要的能源。”通过观察,同学们对事物的认识才能向广度、深度发展,才能积累独到的、富有特点的作文材料。那么,我们该怎样积累作文素材呢?其实积累作文素材,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积累作文素材的好处在于可以强化记忆,同遗忘作斗争。学生积累的材料越多,作文时,对材料进行优选的余地才会越大。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农村作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开发农村作文题材资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题材,就能解决学生的“无米之炊”。每个村庄、每个家庭、每个村民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让学生做“小记者”走村访户,一篇篇的随访日记,一个个身边的故事,就是小作者作文的好材料。农村许多乡俗、民风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涵。如乡下人过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壮族的三月三山歌节,端午节等等,都有自己的庆贺方式。此外,还有婚礼、寿礼、造屋、走亲戚等等,这些都寄予着农民渴望人泰物丰的美好心愿,蕴含 着历史悠久的农村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如农家庆贺节日,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节俭了一时的农民杀鸡宰羊,捕鱼捞虾,走乡邻、访亲友。农民的节日非常的有特色,在不同的季节,农民用的是不同的庆贺方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采集,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就能写出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反映农村特色的作文。

二、启发学生想象,展开作文翅膀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能力,而创造离不开想象,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力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认识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进化的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是提高学生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作文一旦经过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表述自己心目中的追求,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如教学了《凡卡》一文后,我出了《凡卡的梦》这样一道作文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合理的想象;凡卡熟睡后做了一个怎样的梦?结合课文中凡卡写的回忆部份内容,假想凡卡的爷爷收到他的信,把凡卡接回乡下的情景;也可以写,凡卡跟爷爷一起去砍圣诞树的情景等等。这样进行合理的想象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而且在作文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还可通过续写故事,编写童话,写科学幻想作文等富有创造性想象因素的训练方式。使学生的想象思维纵横驰骋,海阔天空。对学生那些大胆新奇而又合乎情理的想象,要热情鼓励,哪怕是“异想天开”,“想入非非”,也不要横加指责,冷嘲热讽,而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开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写作素材。例如布置学生用双休日做小制作,指导学生办手抄报。并开展手抄报评比活动,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办手抄报就要写文章,查资料,设计板面,画插图,最后还要工整地抄写。这是一既有趣又艰苦,既能扩展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小制作则要经过构思,准备材料,动手制作等过程,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还组织学生汇报每天观察生活情况活动,做生活的有心人;开展读书活动,做读书的有心人;提倡文外功夫,涉猎新题材。这些活动包含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开展丰富多彩作文游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首要前提。“作文游戏”就是寓作文教学目的、内容、手段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的一种方法。如对学生进行人物外貌片段描写训练,我制作一个“人物外貌描写”的作文游戏“你猜他(她)是谁”。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仔细观察班上某一位同学的外貌,抓住主要特征写一段话,并注明被描写者是谁。然后,教师把写有外貌的卡片打乱顺序,随手抽出一张当堂朗读(不读姓名)让大家连猜四次。如果有一次猜中,就说明小作者观察和描写基本正确。如果连猜四次都不中,说明小作者没有抓住特点,就罚他说说自己的外貌特点。又如我设计名为“谁是最佳解说员”的游戏。比赛开始,先让一位学生根据生活片断设计一分钟左右的有情节的表演动作(包括神态),后面几位学生依次为前一位当讲解员,要求讲解员口述表演者的外貌特征,神态及做什么,适当的地方可插入自己的想象。通过开展各 种作文游戏训练,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游戏不是让少数尖子学生表演,而是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全面提高。如我设计了“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的作文游戏。我先在班内的“学习园地”里贴上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续写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自己贴到栏内,让大家评比,评出本班的“故事大王”这样的活动开展以来,学生们的兴趣高涨,连一些平时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也积极响应,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下载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几点做法

    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几点做法英语既然是一门语言工具课,那么它就应该是有声有色的。学语言先从听听、说说开始,文字符号是讲话的记录。所以小学生学习英语阶段宜侧重听、......

    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这对于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未来生存和发展提供交流基础和空间......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合集5篇)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又是农村小学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可以说农村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他......

    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小课题研究规划 主题: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在当今教育,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

    课外阅读与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本站推荐)

    《课外阅读与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出明确要求: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的精髓。课......

    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的研究方案

    《提高中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久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却忽......

    巧用文本练笔提高习作能力

    巧用文本练笔提高习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前人读写结合的经验之说.读写结合,一直以来被小学语文界公认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的良方。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小学......

    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习作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